生物科技研究報告范文

時間:2023-11-08 17:51: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生物科技研究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沃柯微生物菌劑;試驗;研究報告

中圖分類號:S51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044

1 試驗地點

試驗地點:龍江縣白山鎮興隆崗村村農民技術員劉志剛家地塊。

試驗地基本情況:試驗地土壤類型為草甸土,地勢平坦,肥力中等略偏下,土壤質地為砂壤土,排灌方便,交通便利,便于參觀學習。前茬作物玉米,產量是650kg/667m2。

驗材料: 供試肥料微生物菌劑(沃柯)由北京世紀阿姆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常規肥由試驗農戶提供。供試作物,試驗作物為玉米,品種是吉東17。

2 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大區對比,設3個處理,不設重復。具體處理如下:

處理1,農民習慣施肥,面積667m2,底肥:復合肥25kg/667m2;追肥:氮鉀追肥25kg/667m2。處理2,農民習慣施肥+667m2基施微生物菌劑(沃柯)2kg。處理3,農民習慣施肥減量10%+667m2基施微生物菌劑(沃柯)2kg。

3 管理措施

整地及施肥情況,2016年4月15日滅茬, 4月22日起壟施肥,由農戶機械施肥,做到底肥深施,采集土樣。 播種情況,4月30日機械播種,種植密度3500株/667m2。灌溉情況,7月1日― 8月30 日之間,灌水5 次,溝灌。生育期內進行病蟲防治情況,生育期內主要發生雙斑螢葉甲和玉米螟,沒有進行防治。中耕施肥情況,5月30日第一次中耕,6月16 日中耕追肥。生育期間比較惡劣天氣情況 ,主要是嚴重干旱。

4 田間調查

6 試驗效果分析

從生育期看,處理比對照拔節期到抽雄期提前1~2d,成熟期提前2~3d。從6月16日田間調查的生育性狀看,處理2比對照株高2.3cm,莖粗0.3cm;處理3比對照株高1.3cm,莖粗0.36cm;葉色處理比對照濃綠。從產量看,處理均比對照增產,處理2每667m2增產94.7kg,增產幅度16.2%;處理3每667m2增產41.5kg,增產幅度7.1%。從經濟效益分析看,處理均比對照增收,處理2比對照每667m2增收 96.6 元,處理3比對照每667m2增收31.8元。

7 試驗結論

篇2

上海私募基金經理崔軍對《中國聯合商報》記者表示,隨著一些產業整合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VC/PE對于并購重組市場必然將脫離作為傳統發行上市業務補充的附屬地位,成為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上大顯身手的主要手段。但是可以相信,對于VC/PE的產業整合之路隨著市場環境的成熟,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產業整合成長起來。

資金流動加速

經濟發展有周期性變化,風險投資和企業并購也會有和低潮。IPO熱度下降之時,往往也是企業并購回暖之際。有買有賣,資本投入才有可能形成良性循環。并購不僅是企業成長的重要手段,也是投資者退出的理想渠道。

清科最新研究報告顯示,2009年第1季度VC/PE相關的并購事件共有5起,披露價格的并購事件有3起,總金額為1.71億美元。其中2起與VC/PE相關的并購事件發生在廣義IT行業內,2起發生在服務業內,1起發生在生物科技/健康行業。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季度VC/PE相關的并購事件數量相同,但并購總額增長了6倍多。

與去年同期并購市場的低迷相比,今年首季中國市場上的跨國并購活動明顯活躍。中國市場完成了13起跨國并購事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30.0%;其中10起披露價格事件的并購總額達到了4.7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87.6%。而在1季度完成的跨國并購事件中,中國企業并購國外企業的事件就有7起,占跨國并購總數的53.8%。雖然中國企業并購國外企業的事件金額僅占總并購金額的16.7%,但勢頭不容小覷。

清科報告認為,導致今年一季度并購市場活躍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國際金融危機導致部分企業經營困難,為跨國并購提供了機遇;二是中國政府對國內企業跨國并購的政策支持,為進一步落實“走出去”戰略,中國政府出臺多項措施支持中國企業進行海外并購。

雖然使用并購的方式也會面對許多新的問題,但投資業界認為,在未來IPO市場難有明顯復蘇的情況下,并購將成為VC/PE更為活躍的主戰場。

產業并購升溫

隨著政府并購貸款鼓勵政策出臺,中國風險投資PE化的進程加快和國外PE巨頭紛紛關注中國產業并購市場,多位業內投資人士前瞻:未來幾年,隨著中國產業結構轉型的要求加大,產業并購有望成為下一個PE投資的熱點區域。

清科報告顯示,從行業的分布上看,TMT行業表現最為活躍,共發生13起并購事件。能源行業有5起并購事件,并購總額達7.057萬美元。生物科技/健康行業共發生5起并購事件,并購總額為6.072萬美元。

壹度君華投資胥靜對記者說,中國需要的是為傳統產業及工業服務的PE。傳統產業是穩定的,它們也就成了杠桿收購的目標。政府可以參考海外作法,以政府能掌握的資金為依托,培養具備專業產業運作能力的管理團隊,協助解決外匯障礙,連結海外產業運作資金及團隊,以整合平臺的概念協助國內中小企業順利轉型。

篇3

關鍵詞:高中生物 新課改 教學

以學科知識為載體,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素質培養是中國教育逐步走向成熟的標志。人的素質包括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科學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勞動技能素質等方面,而科學素質又是文化科學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教育理論認為:科學素質的要求是全方位的,除科學知識外,還要強調科學方法,科學思維和科學態度、科學精神以及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互滲透和整合等。重視對學生的科學素質培養乃是素質教育的一項基本要求。自然,中學生要想成為未來科技高度發達社會里一名合格的公民,無論他是一名生物學家還是一名普通百姓,都必須具備一定的科學素質,即掌握必備的科學知識和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學精神和態度。下面就談談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實施科學素質教育:

一、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

從學生能力發展的角度來看.目前要求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合作學習.自主探索.創新思維為了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活動的安排應該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問題的設置和情境的創設.都要緊緊地圍繞這個主題。例如在導人新課的時候.就要用生動的語言或者是有意思的話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俗話說“萬事開頭難”.課堂教學同樣如此.一個良好的導語會讓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欲望都被激發出來.能夠全神貫注地聽老師講課因此每節課的開頭應該經過教師的深思熟慮.既要符合本節課的知識點和所講內容相關.又要具有趣味性、啟發性.能引發學生思考.激活學生的思維。

直觀教具能夠讓學生眼前一亮.通過視覺傳遞的信息遠比教師講述和課本描述的更具體、更印象深刻因此在課堂上.盡量做到有標本就不用掛圖.有實物就不用標本.因為實物給學生的新鮮感遠遠超過掛圖.要讓學生多動手、多做實驗.要在學校條件允許的條件下盡可能地做最多的實驗.以增強學生的操作能力。

新課改倡導學生要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作為一名高中生物教師.在不斷提高自己的同時.也努力探尋合理的方式.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存有限的范圍和條什下.指導學生學習方法.掌握知識,提高技能此成立生物興趣小組也是一個提高素質的很好方式。

課外興趣小組可以培養一批教學中的助手.這些小助手在課堂巾會幫助老師解決實驗操作中甚至是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比如可以幫助教師準備一些實驗材料.預做一些必要的實驗.也可以幫老師收集一些相天資料等等課外興趣小組還可以與研究性學習相結合.讓學生完成一些小的研究課題.課題的研究報告可以參加一些科技大賽等活動.使學生體驗到成功.也可以得到學校領的認可和重視.這些對于學生主體意識的創設和完善。都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二、多媒體技術的運用

生物課教學提倡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生物課堂.讓學生多接觸一些生物資料.有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習興趣運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技術將網絡信息帶人生物課堂.有選擇地在課堂上展示學生不經常見到的知識性、趣味性一體的視頻資料、動畫會增加學生的興趣,用聲、色、光、影等多種功能作用于學生的感官.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其求知欲.還突出授課的系統性和科學性.加強了直觀性和趣味性.可以幫助學生輕松有效地掌握學習要點。

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好處有很多.主要表現在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深知識點的印象:促使學生獨立自主地探索研究.增加聯想和操作能力:交流討論.在愉快的氣氛中完成例如課堂上有很多重點和難點問題.只是單純地憑借教師的講述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如果配以多媒體進行教學.就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在輕松的氛圍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些都是多媒體帶給我們的便捷之處和其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多媒體教學改變了教師的演講者身份.在演播的過程中.教師處于輔助的引導位置以往的教學中.學生自覺參與程度不高.而在“人機對話”的多媒體網絡教學中.學生會很快進入到教師準備好的情境之中.自主探索.踴躍發言.體現了教與學的互動.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能力的同時.也活躍了課堂的氣氛實踐證明.通過多媒體教學所引導學生進行的討論和思考.能夠加深學生對生物只是的理解與辨識.還可以讓他們能夠更好地認識自我.促進其開拓思維的形成與發展.這些都是現代科技技術帶給我們的便利條件。

但是教師也不能過分地依賴多媒體教學.要知道多媒體教學只是一種手段.要合適的選擇和利用.多媒體教學只是對學生學習的輔助.教師在更多的時候還是應該多掌握一些手段和方法.才能讓學生對生物課堂產生興趣。

三、開展科技活動和社會實踐,體現STS教學

在教學中,當學生理解了生物學基本概念,切實掌握了生物學的知識體系后,還應注重引導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解決新信息題,這是一個從學習知識到靈活運用知識的深化過程,也是一個知識遷移過程,更是一個知識能動飛躍的重要表現。生物科技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是對生物學課本知識的擴展和加深,也是強化STS教育的有效途徑。生物學作為以實驗為基礎,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學科,開展科技活動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結合生物科技活動開展STS教學,這對于顯示生物教學中實施STS教育的多樣性有著其它學科無可比擬的優勢。

篇4

TMT(Telecommunication, Media, Technology,電信、媒體和科技)行業的高成長性一直倍受投資者青睞。 經歷了2016年的低谷之后,全球科技行業IPO的數量及融資額在2017年迎來新一輪高峰。2017年全球TMT行業IPO數量達到100家,較2016年的54家提高了85%;融資金額達到251億美元,較2016年增長167%。

BAT巨頭統治之下,TMT行業還有哪些投資機會?中美貿易戰之下,海外上市還有哪些機遇?普華永道近期的兩份TMT行業投資研究報告,對上述問題做出了詳細的解答。

A股、香港、美國,哪里上市好?

前不久,在美國上市的愛奇藝和B站,雙雙跌破發行價,這不禁引發人們的擔心,在貿易戰依然持續的情況下,美國市場是否還是一個好的選擇?

我們從估值情況看,國內主板市場正趨于穩健成熟,A股市盈率從2016年6月30日的71倍,下降為2017年12月31日的49倍。盡管如此,A股市盈率依然超過同期美股47倍的市盈率。從融資額看,A股相對穩定,海外市場尤其是香港市場近期獲得TMT行業的青睞,2017下半年,閱文集團在香港上市,獲得了74億人民幣的融資額,大大提升了四季度海外融資額的統計數據。

如果看各板塊企TMT企業的主要財務數據,我們發現,A股市場和中小板市場,在2017年下半年度表現出色。深入分析發現,A股上市的山東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小板上市的惠州德賽西威汽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營收超過預期,整體提升了主板和中小板的整體績效。同時上述兩個公司分別隸屬媒體和硬件設備行業,也提升了這兩個行業收入和利潤的統計指標。

香港及海外市場以及互聯網服務出現虧損的原因在于,香港上市的易鑫集團依然虧損,導致行業統計利潤為負。

由于香港考慮到TMT、生物行業等公司需要較長的研發周期,短期內盈利難度較大,因此有條件的允許這類行業的公司,在尚未盈利的階段,即可上市。而境內上市環境對于尚未盈利的TMT公司及一些特定行業的企門檻較高,該類型企業開始考慮在香港及海外上市的可能性。

企業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上市板塊,普華永道合伙人林曉帆、高建斌等給出了以下幾條建議:

企業上市的目的。企業上市的目的是開拓海外市場、吸引海外投資者,還是融資支持國內市場。企業選擇上市地點,建議靠近企業的主要市場,這樣便于投資者理解企業的業務邏輯和市場規則,有利于維持企業估值的穩定。近期,我國部分海外上市的企業希望回歸A股市場,也是出于這方面的考慮。

上市地是否有相應的對標企業。對標企業有助于投資者對企業給出合理的估值。近期國內媒體類企業赴香港上市企業較多,為同類企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樣本。美國市場在軟件企業級應用、網絡安全等領域有較多的對標企業,對于這類的企業,美國市場仍然是比較好的選擇。

交易所對公司治理的要求,也是一個重要的考量。如交易所是否允許企業實行VIE架構,是否允許科技公司實施同股不同權、是否允許尚未盈利的科技公司上市等。香港交易所近期的改革,對同股不同權、非盈利公司有條件的上市釋放出積極信號,加之香港投資者對大陸市場更為熟悉,對國內TMT行業的企業香港市場將和美國市場形成激烈的競爭。回到A股市場,存托憑證CDR的推出,也將吸引優質創新企業回歸市場。

科技行業升溫,娛樂傳媒熱度下降

TMT領域的四個子行業中,2017年下半年,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行業,依然在投資數量和金額方面處于領先地位,科技行業緊隨其后,通信行業投資由于聯通混改,帶來金額出現大幅增長。新能源汽車、高端制造、智能化生產、VR/AR、區塊鏈等新業態是主要驅動力。

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行業依舊是TMT行業的領頭羊,吸金能力最強,碎片化娛樂和消費升級等新熱點繼續讓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行業老樹開新花。但隨著科技行業的快速增長,互聯網行業的優勢在逐漸減小,特別是在投資數量上。

具體來看,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仍為最熱門行業,與國際TMT行業趨勢一致。該行業累計吸引投資1062筆,其中過億投資為33筆。科技行業投資熱度提升,吸引投資1062筆,其中過億投資為17筆,資本流向主要為人工智能、企業信息化服務等類型的公司。

通信行業由于聯通混改獲得巨額資金投入,使該行業融資金額大幅提升,但由于該行業管制性較強,總體融資并不活躍,僅獲得37筆投資,過億融資4筆。2017下半年娛樂傳媒行業的投資熱度下降,投資金額環比下降55%,雖然獲得了295筆融資,但過億融資僅有3筆,資金投向為資訊服務類公司和影視制作公司。

從行業細分的融資規模來看,TMT行業的投資已較為理性,行業的結構也漸趨合理。

從TMT行業獲得首輪融資的情況看,2017年四季度第一次獲得融資的企業中,分別有38%和37%來自科技行業和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行業。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行業中,學前教育、英語教育、直播項目獲得眾多投資。另一方面,雖然首輪投資數量占比維持在33%左右,但首輪投資金額僅占5%,一定程度上說明投資者仍然保持謹慎觀望的態度,理性評估當前新項目的發展前景,對于不確定的風口僅會以小金額投資試水。

PIPE增長搶眼

經歷了上半年對于擴張期企業的投資的火熱,2017年下半年擴張期和成熟期企業的投資出現自然回落,連續兩個季度量價齊跌;PIPE(Private Investment in Public Equity,私人股權投資已上市公司股份)投資金額增長最為搶眼,三、四季度分別環比增長55%和273%,反映了資本市場對于已上市公司為股東持續帶來回報的信心。

投資數量方面,初創期占比最多;投資金額方面,三季度占比最多的為擴張期企業,四季度則為PIPE。許多市場空間大、經歷行業洗牌、商業模式和經營能力經受考驗的獨角獸企業獲得大額投資,以進一步擴張生態系統和業務版圖,互聯網進入后半場,跑馬圈地的時代已經來臨。

股權轉讓漸成投資退出首選

TMT行業投資的退出類型正發生變化。2017年開始,股權轉讓的數量超越IPO,漸成投資機構退出的首選類型。科技、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和娛樂傳媒行業在2017年4季度,創造歷史單季退出數量新高。

這反映出,隨著TMT快速發展、淘汰和整合,各細分賽道上的優質企業脫穎而出,投資邏輯、團隊能力和市場潛力等也更加清晰,受到資本行業的追捧。大量股權轉讓交易也是資本搶奪優質企業的直接體現。

IPO方面,整體A股市場監管層審核速度加快,但否決率也迭創新高。在此背景下,不少投資機構也開始選擇通過股權轉讓或并購等方式退出,也有部分企業出于各種考慮赴香港或美國上市。香港資本市場也積極改革上市規則,為優質TMT企業上市大開方便之門,同時,中國資本市場也在醞釀修訂上市規則,積極加入優質TMT公司的搶奪戰。

趨勢:生物科技、香港市場值得關注

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子行業仍將是資本聚焦的首選行業。大批電商平臺、共享平臺、網絡金融等領域的頭部公司進入擴張期,大量的資金需求和優質企業地將促成更多大額投資。包括“共享經濟”、“區塊鏈”、“新零售”等新領域、商業模式和新技術有望出現一批明星企業。

生物科技領域值得投資者關注,該領域雖投入期長、所需資金量巨大,高尖端技術形成的壁壘和潛在豐厚收益吸引了大批投資人。香港市場逐漸有條件地允許,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對該類公司是一個重大利好。

2017年科技行業的投資力度開始高速增長,技術破壁和科革命勢頭強勁。我國在基礎科技的垂直領域有所突破,人工智能、VR/AR、自動駕駛、區塊鏈及物聯網等革命性技術是主要關注領域,越來多的資本關注技術與生活方式的融合。

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日漸成熟,活躍度高,股權轉讓成為主導的退出方式。相比IPO,股權轉讓使資本的退出更加靈活,這不但幫助資本更快實現,也將提高市場資金使用效率,讓更多的企業被資本賦能。

篇5

中國海外并購還處于起步階段

報告分析說,回顧歷史,中國是在1999年提出“走出去”戰略時,才明確表露出希望國內企業成長為國際性公司的意愿。其后,中國政府將對外直接投資視為第十個五年規劃和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一大基石,出臺各種措施,致力于讓企業的發展與中國經濟的全球化步調一致。但盡管如此,中國企業的海外并購始終波瀾不驚,直到2005年并購額才首次突破100億美元。自此之后,中國明顯加快了海外并購的步伐。湯森路透的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海外并購交易總額達到了730億美元,而2009年卻下降至426億美元。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金額有所回落,但2009年中國企業完成的并購案例總數達到了298宗,創造了歷史紀錄。

對于中國海外并購的發展,經濟學人集團中國首席代表許思濤在接受采訪時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但同時他也表示,中國企業在海外的大肆收購正逐漸引起國外越來越多人的擔憂,這不僅僅是因為其中許多交易涉及到了對自然資源的控制權(占到中國海外投資的近一半),還因為這些投資者大多擁有中國國有企業的身份(數據顯示,81%的中國海外并購交易是由國有企業進行的),這使得很多國家的監管機構及民眾有抵觸心理。

中國企業海外并購要從“走路”學起

報告顯示,中國公司對海外并購的準備還不充分。在此次研究調查中,約有82%的中國高管認為缺乏境外投資經驗管理是中國公司海外收購面臨的最大挑戰;僅39%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具備整合并購企業的專業知識;還有39%的受訪者表示已經在既定的市場中選定了感興趣的并購目標公司。該報告據此提醒說,中國公司很可能會抵擋不住金融危機所帶來的誘人機會,未對并購目標進行認真研究就采取行動,從而增加了并購的風險。

報告分析了2004年至2009年并購額超過5000萬美元的交易,結果顯示半數并購交易完成了對目標公司至少50%所有權的收購。但中國高管們正逐漸意識到這并非最佳方法,因為這種手段至少引起了公眾和監管者的不安。在表示肯定或可能會發起海外并購的受訪公司中,47%的公司傾向于通過設立合資企業(29%)或建立聯盟(18%)來完成交易,只有27%的公司會選擇收購的方式。

報告還指出,隨著經濟形勢的企穩回暖和交易競爭日趨白熱化,中國買家可能會處于不利地位,因為中國公司的投資需要獲得政府部門的批準,耗時長,不確定性高。此外,金融市場的復蘇也帶來了更多籌措資金的渠道,因此意向中國買家會發現潛在收購目標出售意愿降低。

缺乏溝通是成功交易的主要障礙

報告指出,“大多數受訪的中國企業都明顯感到在幾宗高調的收購案之后市場形成的緊張氣氛,也對由此導致的商務環境深表擔憂。”因此,海外交易對手和并購顧問們都強調中國投資者需要具備大局觀和程序化策略,在并購中展現出商業和經濟上的基本原則,對如何處理并購交易要有清晰的規劃,對自己的身份和角色要有清晰的認識。如果可能的話,還需要明確中國政府部門在并購決策中所承擔的角色。

報告看來,西方普遍擔憂失業增加和知識產權受到威脅。中國企業在購買技術的同時必會獲得相應的制造能力,這種憂慮在歐洲尤其明顯。而在美國,認為中國對知識產權保護不力的看法影響了中美兩國企業就收購技術達成協議。

資源行業仍將是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焦點

報告指出,盡管障礙重重,但大多數受訪者預計中國的對外投資仍將繼續增長。而且大多數受訪者認為,中國的海外并購仍將主要集中在資源行業,同時對于其他行業包括涉農產業、生物科技、清潔能源和房地產的投資預計也將有所增長。

報告分析認為,就并購而言,令中國企業最感興趣的仍是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國家,這是因為當地的自然資源已得到較好的開發,便于收購利用。但中國也已經著手尋求與資源豐富的非洲國家開展交易,通過出資在當地建設基礎設施換取石油和銅礦石等資源。此外,涉農行業和生物技術產業這兩大新興產業也引起中國企業濃厚的興趣。

報告預計,未來幾年,不僅中國參與的跨國交易數量會繼續增長,而且參與海外投資的中國投資者、他們的投資對象以及投資策略也將更趨向于多元化。這是中國企業不斷融入全球市場的自然過程。

“知己知彼”方能把交易做好

中金公司投行部董事總經理徐翌成指出,報告為人們提供了兩個視角:一個是中方的,另一個是外方的,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因為在跨國并購中,只有“知己知彼”才能把交易做成,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雙方的共贏。

篇6

近年來,大連高新區經濟實現高速增長,已經成為大連市對外開放的新窗口和經濟增長的新引擎,聚集英特爾、微軟、IBM、惠普、NEC和東軟、華信、海輝等980多家國內外知名的軟件和服務外包企業,80余家世界500強企業設立了軟件研發和BPO中心,擁有7家全球十大軟件開發商、7家全球十大服務外包供應商、3家企業軟件出口連續六年蟬聯全國前三名。這些企業幾乎都是無污染、低排放,由高、精、尖科技人員和科技成果組成的樓宇經濟。

到2020年區域內總人口將達50萬人,這里將成為世界一流的智能、文化、宜居、綠色的國際新城,綠地率達50%以上,污水處理回用率達100%,綠色建筑與生態住宅推廣率達90%以上。這里住宅、公寓類產品類型豐富,以大型高端綜合體和高端豪宅項目為代表的萬達·廣場-萬達·海公館,是高新區凌水灣區域的代表之作,為高新區未來“半小時生活圈”奠定了基礎。而高新區管委會周邊的繁華區域中,小公寓類型產品鱗次櫛比,作為其中的代表,韓國投資的浦項·道項目以智能住宅為理念,為高新區的財智精英們提供了未來住宅的新范本。而高新區濃厚的人文氣息也是家長選擇定居于此的重要原因,作為學區住宅的代表以及集大成者,東方圣克拉當仁不讓地拔得頭籌,是家長向往的優秀學區項目。

政策東風助力 高新區生物產業熱潮涌動

生物產業作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其發展前景正日益顯現。業內專家認為,生物技術是中國與發達國家差距相對較小的高技術領域,我國具有發展生物產業的技術基礎和巨大市場需求,改善民生也需要大力發展生物技術。2011年年底,國家支持生物技術發展的相關政策陸續出臺,也為生物技術發展創造了機遇。而國家高新區作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核心載體,在發展生物產業方面具有獨特優勢,不少國家高新區已制定相關規劃,生物產業發展熱潮涌動。

高新區生物產業發展目標明確

2011年11月28日,科技部《“十二五”生物技術發展規劃》,提出將建立多渠道投入機制,加大財稅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推動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等產業快速崛起。12月26日,科技部又聯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六部門《國家中長期生物技術人才發展規劃(2010-2020年)》,提出我國將實施世界頂尖人才、國際一流創新人才和創新團隊、領軍人才、產業人才、生物技術管理人才等五大培養行動,并明確提出一系列具體的生物技術人才培養目標。

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連續兩部國家級發展規劃直指“生物技術”,表明國家將加大支持力度,推動生物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的研究報告指出,大力發展生物產業,是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提升中國產業國際分工地位和保證國家長遠發展的需要。

記者了解到,生物產業還被不少國家高新區列為重點發展的產業,早在兩部國家級發展規劃之前就已經擬定了各自的生物產業發展方向。兩部國家級發展規劃的相繼,更加堅定了這些高新區發展生物產業的信心。

醫藥產值多年來在全國名列前茅的濟南高新區,近年來有1/3的稅收來自于生物醫藥產業。濟南高新區負責人表示,“十二五”期間,在國家新藥創制平臺及孵化基地兩大“招牌”的推動下,濟南高新區將按照以技術鏈和產業鏈相結合打造高新區生物醫藥創新產業體系的整體思路,全面建設“中國·濟南藥谷”和“濟南藥城”。2012年濟南高新區將加快建設濟南生物醫藥園,通過孵化區、中試基地和產業區三個區域同步展開、齊頭并進,推進生物醫藥支柱產業的發展。孵化區將繼續以引進研發型生物醫藥孵化企業和研發機構為重點,提升區域科技創新能力;中試基地將全面展開招商工作;產業區將協助福瑞達生物醫藥園等項目開工建設,同時啟動1040畝大中型企業發展區的建設和招商。

昆山市政府投資2.6億元建立了公益性的小核酸應用研究和孵化實體昆山高新區工業技術研究院小核酸生物技術研究所。昆山高新區還劃出了1000畝土地專門發展小核酸產業,同時將小核酸產業列為園區重點發展的五大產業之一進行重點扶持。目前,全國30多家小核酸企業有一半落戶在昆山高新區。昆山高新區組建了江蘇省小核酸產業聯盟,正在籌建全國的小核酸產業聯盟,通過產業組織進一步推進整個小核酸產業的發展。在西部地區,天府生命科技園是四川省、成都市和成都高新區重點打造的中國重要的生物醫藥研發創新中心和產業孵化中心,也是中國西部生命科技產業門戶,目前為支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已出臺了多個專項優惠政策和配套措施。重慶高新區也已在白市驛布局建設了生物醫藥產業園,重點發展制藥制劑、醫療設備等生物產業。

生物醫藥產業是合肥高新區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根據合肥高新區“十二五”規劃,合肥高新區將大力發展干擾素、母牛分枝桿菌等生物制品,鼓勵發展肝炎、結核病等重大傳染病疫苗和診斷試劑,發展低污染、低能耗和高附加值配套原料藥;積極推進診斷試劑及配套儀器、分子影像融合ct、數字式一體化手術室等醫療器械以及醫藥包裝、醫用材料等產業的發展。同時,大力發展醫藥新型流通業態,加快醫藥物流配送體系和電子商務的發展,擴大商貿流通規模,建設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醫藥商業集散地;重點發展化學和生物外包及臨床研究委托研究機構(cro)服務,推動服務外包向高端化發展。

襄陽高新區也提出了“十二五”生物產業發展目標,到2015年園區生物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00億元、工業增加值40億元;吸引3-5家全國知名的醫藥企業入駐,建成一批規模化、規范化、集約化的種、產、銷加工一體化gap基地,加大品牌建設與推廣力度,形成具有全國知名度的拳頭產品。重點發展中藥、醫藥流通、作物育種,培育發展保健品、醫療器械、化學制藥、生物制品等。充分發揮本地特色生物資源優勢,推進中藥產業現代化,加快一批特色鮮明的中藥制藥企業發展;集聚一批縣域范圍內的作物育種優質企業或研發中心;長線投入,加強留學生創業企業的引進,培育發展大輸液、醫用材料等醫療器械領域。

政產學研積極投入

盡管生物技術領域投資巨大,回報周期長,但國家支持生物技術發展的相關規劃的猶如給政、產、學、研、金各界注入了一針發展生物產業的“強心劑”,不僅吸引了更多的關注目光,而且促使各方加大了投入力度。

“兩部規劃先后出臺,無疑會進一步刺激生物醫藥企業創新能力的提升。下一步,疫苗和診斷試劑行業將獲得更多關注,其中優勢突出、研發能力強、產品線合理的企業如長春高新、華蘭生物、智飛生物、迪安診斷等具有一定成長潛力。”華泰聯合證券研究所專家分析認為,疫苗、診斷試劑等將是發展重點,包括重大傳染病的新型診斷試劑和新型疫苗等的大規模生產、體外診斷儀器與試劑、生物醫用材料等。

“我們最近通過了北京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孵育基地的首批認證,目前在北京通過這項認證的孵化器僅有6家。”北京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生物醫藥科技孵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范蘭豐介紹,資源網絡同盟是該孵化器成立的多個產業聯盟之一,聯合了園區內多家大型企業,整合了價值2億元的儀器資源讓園區企業共享,極大地方便了園區企業的研發活動。

“最近,我們的海洋生物制品系列產品的產業化開發項目獲得政府貸款貼息780萬元。”濰坊高新區華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他所說的這筆資金支持,是近日撥付到位的第二批8億元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1810萬元專項資金中的一部分。

據了解,目前不少高新區已制定明確的資金和項目扶持計劃。西安高新區剛剛《戰略性新興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并設立了10億元專項資金,生物醫藥重點企業和項目將是專項資金支持的重點方向之一。對于從事產業共性關鍵技術或自主創新產品研發與中試、引進先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以及從事標準制定、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的企業,專項資金將以無償資助的形式擇優給予重大技術創新項目最高500萬元的支持。

在不久前舉行的“中國(無錫)動物生物反應器產業高峰論壇”上,記者獲悉,“十二五”期間,無錫市將在無錫高新區重點建設和發展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動物生物反應器產業基地,目前該基地已成功引進多個重大產業轉化項目。

篇7

在湯姆森路透最新公布的2008年美國十大風險投資公司排名中,由于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前三季度排名前十大風司中的4家沒能再出現在第四季度的排名中,其中就包括了著名的紅杉資本,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此前在國內業界名氣并不響亮的英特爾投資,在此次的排名榜上,英特爾投資一躍登上了排行榜的第3位。

Venrock基金的合伙人雷?羅斯洛克對此指出:

“我們的策略或市場活動都沒有變化,投資交易仍然活躍。我認為第四季度的下降只是一個巧合。”

進退之間

盡管這并非意味著投資機構行業整合的開始,但是無法否認的一點是,在進退維艱的資本時代里,無論是行業中的領跑者,還是剛剛成立的新基金,恐怕都必須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迎接這場近在咫尺的“赤壁大戰”。

根據湯姆森路透公布的數據,排名下降的4家投資公司分別是KleinerPerkins、紅杉資本、Inter West Partners和Venrock Associates。其中,KleinerPerkins投資的公司數量從第三季度的26家降至11家;紅杉資本從19家降至9家;Inter west和Venrock從第三季度的17家和18家雙雙降至第四季度的13家。

與上述公司類似的是,其它的風險投資公司也紛紛減少了投資數量,以2008年最活躍的兩家風投企業德豐杰和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為例,這兩家公司在第三季度分別投資了40家和24家企業,但第四季度卻只有22家和15家。

投還是不投,似乎已經成了投資人最為頭疼的問題。

“很顯然,投或是不投,都不是輕易能夠做出選擇的。”領航資本董事總經理楊鐳如是告訴記者,“若投了項目,那么等待回報的時間要向后延長至少1年甚至更長。如果不投,那么就等于失去了獲利的機會。”但是這些,部只是可能。

在楊鐳看來,多數基金在牛年伊始的首個季度。投資數量恐怕都不會出現顯著增長:“因為市場走勢依然不明朗。”China Venture的數據顯示,2008年共發生VC投資案例數量超過500起,投資規模近48億美元。其中,第四季度與第一季度相比,Vc投資案例數量下降超過了50%。

在清科集團的《2008年中國企業上市年度報告》中,2008年全年中國企業境內外上市數量、融資額和平均融資額分別創下三年來同期的新低,全年僅有113家中國企業在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合計融資218.30億美元,平均每家企業融資193億美元;其中上市數量較2007年減少129家。融資額減少79.2%。

按照清科的說法,導致該結果的兩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海外金融風暴和境內資本市場的調整。實際上,這輪的影響連包括新加坡最大的財富基金(下簡稱GIC)也無法避免,2月2日,GIC公開表示“正在減持股票,加碼現金和現金等價物”。

伴隨資本市場的惡化,在融資、投資、管理、退出這幾個運作的環節中,基金管理團隊都承受了巨大壓力。在市場最高點開始投資的PE,其入場價已經與二級市場的估值相差無幾。有些PE投資的企業雖然搶在股本市場凍結之前完成了IPO(首次公開募股),無奈啊二級市場價格迅速回落,短期內無法退出。新基金的募集開始變得困難,即使已經完成了資金募集,也要面對出資人流動性枯竭、不能履約的窘境。

“PE(私募股權基金)的運作周期一般是七年,有些在過去三年中投資了三十幾個項目,但幾乎都未能上市。考慮到IPO市場可能要兩年才會復蘇,而此后還要經歷鎖定期,并擇機減持,再考慮到經濟周期對企業的篩選淘汰,這樣算下來,最后能如期順利退出的項目會非常有限。”一位外資管理人稱。

另一方面,對于此前謹慎行事、手握現金的PE來說,出手時機也終于到來。很多重量級的PE,或者剛剛完成募集,或者是有意保存實力,正蓄勢待發。

告別“草莽時代”

2008年底,中國寬帶產業基金董事長田溯寧給寬帶基金大家庭的成員們寫了一封簡短、懇切的公開信,分享“過冬”的想法和建議,其中提到加強團隊建設,全力降低成本、保證正向現金流,探索行業協作、聯盟與合并的可能性,積極獲取政策支持等幾個方面。

信中的建議幾乎都是商業運作的最基本原則,也常常被企業家和PE們掛在口頭上。可惜,往往在泡沫破裂之后,最根本的原則才會得到應有的重視。

當A股的平均市盈率高達40倍時,私人股權投資基金和風險投資基金(下稱VC)只要能夠“快進快出”,依靠二級市場估值的拉動,企業上市后幾乎都可以獲得高額回報。不過,這種“一級市場低估、二級市場高估”的PE投資黃金時期已一去不返,“Pre-IPO”模式失去吸引力。

在2008年,PE、VC“走麥城”的故事屢屢見諸報端,其中包括經營難以為繼的襯衫直銷公司PPG、連續兩次上市聆訊被否的服裝銷售集團ITAT、被東京交易所摘牌的中國企業亞洲互動傳媒、“對賭協議”下控制權易手的太子奶集團、卷入命案的江西博雅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再加上PE股東與管理者對簿公堂的中科智擔保,一時間,坊間對于PE的投資動機和管理能力充滿了質疑。

“全球經濟下滑還將持續一段時間,GIc或任何大型投資者都不可能重現過去20年所達到的45%的回報。”GIC副主席兼執行董事陳慶炎如是表示。

并購重組將占主導地位

盡管市場低迷如此,但是依然不乏“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人。

美資基金公司Angelo Gordon&C。董事總經理wjlson Leung目前就表示,將在近期募集規模達10億美元的二期亞洲房地產基金,投資于日本、中國、韓國和東南亞。此前,該基金已經從2005年起就在亞洲投資約7億美元。

幾乎是同一時間,上海金融產業基金管理公司也正式獲得了國家發改委的批準成立,開始了首期8。億元的資金募集,據該公司總裁貝多廣透露,該基金整體的規模將高達200億元人民幣,投資方向將以金融類企業為主。

在藍橡資本中國董事伍燕凌看來,無論是Vc還是PE,迎來行業的洗牌都不可避免。“因為現在還有很多境外的基金在源源不斷進入,數量多了,如果你還是無法提升自己的投資和管理能力,那么只能等死。”伍燕凌坦言,“其實基金和投資的項目一樣,如果賺不到錢,那么第二輪或是第三輪就可能募不到資金,特別是在現在的市場上,很多的LP(基金投資人)都放棄了對基金的投資,如果基金持續不盈利,可能就漸漸在市場上聽不到這個基金的名字了。”這也就要求基金管理人一定要將手里的錢投出去,轉變成收益,才能維持基金持續地運轉下去。

《hinaVenture2008年創業投資及私募股權投資市場募資研究報告》統計顯示,2008年度中國投資市場募集完成基金117只,募集規模199.17億美元,平均單只基金規模170億美元。單季募集完成基金數量從第二季度的s2只下降至第四季度的8只,下跌幅度高這84.6%。

然而在目前的市場行情下,依靠IPO實現回報對于基金來說,僅僅是杯水車薪。“多數情況下,恐怕還需要通過并購重組退出,因為無論是難度還是變現,都比直接IPO要容易得多。”伍燕凌表示,實際上早在2008年,并購重組就已經開始成了創投機構的不二選擇。

篇8

關鍵詞:粉塵螨滴劑;過敏性鼻炎;合理應用;

近年來過敏性鼻炎發生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環境的惡化和生活方式的變化,主要表現為打噴嚏、鼻塞、流鼻涕等癥狀,環境、氣候的改變對癥狀有著很大的影響。皮膚脫敏的治療方法最為有效但是需要長時間住院,藥物治療對患者來說較為方便[1-2]。為了進一步研究粉塵螨滴劑的治療效果,選取我院過敏性鼻炎患者120例的具體研究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之間,在我院進行治療的過敏性鼻炎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患者診斷鼻炎的標準為皮膚點刺(以粉塵螨變應原)實驗出現陽性結果,對照組有男患者36例,女患者24例,年齡在14歲~66歲,平均年齡(44.35±11.23)歲。試驗組有男患者31例,女患者29例,年齡在15歲~70歲,平均年齡為(47.94±12.02)歲。所有患者均為過敏性鼻炎且身高、性別等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此次試驗均獲得患者的同意并且所有患者在治療前的1個月內沒有進行過任何有關藥物的治療,進行相關的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腎功等檢測,排出患者心臟、肺等疾病的影響。對照組患者給予敏奇(貴州云峰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41039),使用時可直接噴于鼻部,每次噴2下,每天3次。試驗組患者給予早餐前舌下含服粉塵螨滴劑(浙江戈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S20060012)進行治療,第一周的治療使用蛋白濃度為1mg/Ld 1號液,第二周的治療使用蛋白濃度10 mg/L的2號液,第三周的治療使用蛋白濃度100 mg/L的3號液,1號、2號、3號藥液在每一種開始使用時每天1滴,第二天開始每天遞增1滴,每次含服需堅持2分鐘。第四周以后的治療可使用蛋白濃度333 mg/L的4號液,3滴/次,1次/天,要注意14歲以上患者最終是要長期使用5號液,而14歲以下(包含14歲)用到4號停止。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經過兩種不同藥物治療后的臨床效果。患者出現的鼻塞、流鼻涕等癥狀基本消失為顯效;患者出現的鼻塞、流鼻涕等癥狀明顯好轉為有效;患者的癥狀無明顯改善或加重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

1.4統計學處理

統計學方法 以SPSS13.0軟件分析,用x2檢驗表示計數資料,用t檢驗比較組間。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為70.00%,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無效率為30.00%,試驗組無效率為3.3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1。

3討論

過敏性鼻炎是通過環境或基因相互作用而導致發生鼻塞、流鼻涕、鼻癢等的變應性的鼻炎,一般引起的變應原為螨、花粉等,雖然不會導致嚴重并發癥的發生,但是會對患者的嗅覺產生一定的影響,并且其導致的鼻竇炎、鼻息肉、哮喘等并發癥會對患者的學習或工作帶來影響,導致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3]。治療過敏性鼻炎采用脫敏治療能夠維持較長時間,但是其不良反應發生的概率較高,并且需要住院,給患者帶來較大問題,使其受到了一定的局限。粉塵螨滴劑的顏色為無色或微黃色,其治療的方式屬于特異免疫治療,能夠針對病因從根本上進行治療,癥狀較輕時用藥效果最為明顯,能夠針對過敏性疾病(螨類)產生特異性的免疫耐受,通過阻斷抗體減輕患者過敏反應的發生而緩解癥狀[4]。最傳統粉塵螨免疫治療是通過皮下注射進行的,由于其引起的不良反應較多并且注射部位會出現硬結和疼痛而改為了舌下含服,試驗證明舌下含服療效較好,粉塵螨滴劑的使用能夠有效的緩解患者的癥狀,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皮疹、疲勞或腸胃不舒服,應該及時告知醫生進行相應的處理,可以根據患者具體病情進行計量或服用時間的調整,患者在治療中應該注意避開與過敏原的接觸,保證患者無嚴重的不良反應發生。患者在使用粉塵螨滴劑時應該嚴格遵照醫生的建議,兒童的治療需要與家長進行有效的交流,得到家長的有效配合,進行大量的健康教育工作幫之家長充分認識與遵醫囑的重要,能夠有效的增加患者及家屬的滿意程度,促進醫患關系的和諧發展[5]。通過實驗發現,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為70.00%,明顯低于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96.67%),對照組無效率為30.00%,明顯高于試驗組無效率為3.3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過敏性鼻炎的治療中,采用舌下含服適量的粉塵螨滴劑臨床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李凌輝.粉塵螨滴劑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14):154-156.

[2] 謝慶玲, 甄宏, 譚穎, 等.舌下含服粉塵螨滴劑治療支氣管哮喘伴變應性鼻炎的療效[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 2011,26(16):1246-1249.

[3] 繆東幸, 譚寧寧, 孫雨, 等.粉塵螨滴劑對兒童過敏性哮喘及變應性鼻炎的臨床療效[J].江蘇醫藥, 2010,36(10):1160-1163.

篇9

【關鍵詞】 結核分枝桿菌 RD1區;PPE68/GST融合蛋白 表達

0引言

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由于艾滋病蔓延及結核桿菌耐藥菌株的產生,使結核病的流行日益盛行.結核病的快速準確診斷,是全球控制結核病的重要措施.Rv3873編碼的PPE68蛋白是結核分枝桿菌(MTB)PPE蛋白家族的一員,它可能與結核分枝桿菌抗原變異和逃避免疫機制有關,具有重要的免疫學意義,是一種免疫優勢抗原[1].我們克隆表達并純化PPE68蛋白,以期待進一步研究其免疫特性,評價其是否可作為結核診斷試劑的候選蛋白.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結核分支桿菌標準株H37Rv由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核病預防控制所提供;結核患者血清抗體由綿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所提供;E.coli JM109,質粒pGEX4T1由本室保存. pfu DNA聚合酶, dNTP,核酸相對分子量標準DL2000,Marker VI均購于天為時代有限公司;限制性內切酶BamHI,EcoRI,蛋白質分子質量標準均購于晶美公司; T4 DNA連接酶購于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質粒微量抽提試劑盒、硝酸纖維膜素濾膜、DAB試劑盒購于西安寶信生物有限公司;膠回收試劑盒、EB(溴化乙錠),瓊脂糖、DAB試劑盒、溶菌酶、丙烯酰胺、NN亞甲基雙丙烯酰胺、SDS(十二烷基磺酸鈉),二硫蘇糖醇(DTT),異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均購自成都溶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GST融合蛋白純化試劑盒購自上海杰美基因公司;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羊抗人IgG購自北京中山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其余試劑均為國產或進口分裝分析純級產品.

1.2方法

基因組DNA提取參照文獻[2]的方法稍加修改后進行.根據GeneBank中Cole等[3]報道的結核桿菌H37Rv株Rv3873基因序列設計引物. 引物序列: P1: 5′ATA GGA TCC ATC ACC ATG CTG TGG CAC3′; P2: 5′TAT GAA TTC CAT TAC GGG AGC TCA CCA GT3′. 引物P1及P2的5′末端分別引入BamHI和EcoRI酶切位點(用下劃線表示).

上述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Rv3873基因的PCR擴增以結核分支桿菌H37Rv基因組DNA為模板,反應條件為:94℃預變性5 min;94℃變性1 min;59℃復性1 min;72℃延伸2 min;72℃ 5 min共30個循環;72℃繼續延伸5 min.反應結束后取5UL擴增產物于8 g/L瓊脂糖凝膠中電泳檢測結果.將PCR產物及載體pGEX4T1用限制性內切酶BamHI和 EcoRI分別進行雙酶切后用膠回收試劑盒回收.用T4 DNA連接酶將回收后的目的片段與載體在16℃連接過夜.取連接反應物5 UL轉化感受態大腸桿菌(氯化鈣法制備[4])JM109,取轉化菌液200 UL涂布于含氨芐青霉素(50 mg/L)的LB固體培養基上,37℃培養過夜.隨機挑取陽性轉化子培養并提取質粒DNA進行酶切及PCR鑒定.將鑒定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組質粒保種菌液送至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進行測序.挑取含有重組質粒的JM109單菌落37℃振搖培養過夜,以1∶100轉種于含有氨芐青霉素(50 mg/L)的LB液體培養基中,繼續振蕩培養至OD600為0.6時,加入IPTG至終濃度1 mmol/L,誘導表達4 h. 同時用JM109菌和含空載體pGEX4T1的JM109菌作對照. 取菌液1 mL離心,PBS洗滌3次后用PBS重懸菌體,加入溶菌酶(10 g/L)至終濃度為10 mg/L,室溫放置30 min,反復凍融,12 000 r/min離心5 min分別取上清和沉淀加入1×SDS上樣緩沖液,煮沸5 min后,進行SDSPAGE.大量誘導表達蛋白,方法同前,處理菌體分為上清和沉淀,每克沉淀重懸于2 mL含8 mol/L尿素的0.1 mol/L TrisCl (pH 8.5)中,室溫靜置30 min,離心,轉移上清,以透析法除去蛋白樣品中尿素,透析后的樣品于-20℃保存[4].按照GST親和層析柱所提供的方法純化融合蛋白.將上述純化產物和JM109對照菌表達產物進行SDSPAGE后轉移至硝酸纖維素膜上,50 g/L脫脂奶粉4℃封閉過夜,加入結核患者血清(1∶100), 37℃孵育過夜, TTBS洗滌3次, 加入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的羊抗人IgG (1∶500), 37℃孵育1 h, TTBS洗滌3次, DAB試劑顯色.

2結果

2.1重組質粒pGEX4T1Rv3873的鑒定

用PCR方法以MTBH37Rv基因組DNA為模板進行擴增,經8 g/L瓊脂糖凝膠電泳后,得到約為1125 bp的DNA條帶,與預計目的基因片段大小相符,而空白對照未擴增出條帶(圖1)分別用EcoRI和BamHI對重組質粒pGEX4T1Rv3873進行單酶切,均見一約3775 bp片段,比空質粒雙酶切約大1125 bp;用BamHI和EcoRI對重組質粒pGEX4T1Rv3873進行雙酶切,見與空質粒和PCR產物等大約4900 bp和1125 bp兩個片段;對酶切正確的重組質粒進行PCR擴增鑒定,擴增出約為1125 bp的目的片段(圖2).重組質粒經測序,結果顯示,重組質粒所含目的基因片段與GenBank中報道的結核分支桿菌H37Rv株Rv3873基因序列同源性為100%,表明pGEX4T1Rv3873重組質粒構建成功.

2.2融合蛋白表達和純化含重組表達

質粒pGEX4T1Rv3873的E.coli JM109經IPTG誘導后,能夠表達1條約為Mr 63 000的融合蛋白條帶,其中PPE68約為Mr 37 330, GST約為Mr 27 000,凝膠掃描分析融合蛋白占菌體總蛋白的40%.該蛋白存在于裂解菌體的沉淀中,說明該蛋白主要以不可溶的包涵體形式表達.空菌和空載體組未見此蛋白條帶.純化后的蛋白經薄層掃描分析融合蛋白純度可達85%以上(圖3).純化蛋白在約Mr 63 000處出現明顯雜交信號,而JM109對照菌在該處未出現雜交信號(圖4).

3討論

找到結核分支桿菌的特異性抗原,對于結核病的診斷及開發新疫苗均具有重要意義.RD1區是BCG減毒傳代過程中最先缺失的一段區域,它與結核分枝桿菌毒力相關,因為該區基因所編碼的蛋白能被宿主免疫系統高度識別,目前大家對結核分枝桿菌診斷試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RD1區,RD1區一共編碼9個蛋白,PPE68是由位于該區的Rv3873所編碼[5].研究表明PPE68能夠被T淋巴細胞所識別,激發出強烈的細胞免疫,刺激小鼠脾淋巴細胞增殖,誘導大量IFNγ產生,可以認為PPE68是除esat6和cfp10以外的第3種重要的免疫優勢抗原.由于編碼Rv3873,cfp10,esat6的3個基因相鄰, 有學者稱, 這3個基因形成的基因簇在結核分枝桿菌中編碼了的一個新的傳輸系統,這個新的功能單位與宿主免疫系統間有著緊密的聯系,這種功能單位不僅僅存在于RD1區,同時也存在于其他跟PPE蛋白家族相毗鄰的類esat6和cfp10蛋白的基因簇[6].

我們通過設計MTB Rv3873特異性引物,用PCR方法從MTBH37RvDNA庫中擴增出目的基因Rv3873,序列測定與Genbank完全一致.為使融合基因得到高效及穩定的表達以及考慮到純化工作,我們選擇了pGEX4T1作為表達GST融合蛋白的原核高效表達載體,它帶有強的tac啟動子,構建的表達載體中,SD序列下游是GST基因,目的基因接在GST下游,因此表達產物為帶有GST的融合蛋白即PPE68/GST.這種表達系統可以克服轉錄和轉錄后水平對外源基因表達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表達的PPE68/GST融合蛋白便于通過GST親和層析純化,從而獲得了純化的PPE68,用結核患者血清進行Western Blot試驗,證實所獲得的融合蛋白PPE68/GST可以與患者血清發生反應,提示PPE68可作為結核病診斷用特異性抗原,為進一步研究它在血清診斷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Voskuil MI,Schnappinger D, Rutherford R,et al. Regulation of the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J]. Tuberculosis,2004,84:256-262.

[2]Whipple DL,leFebver RB,Andrews RE Jr,et al.Isolation and analysis of restriction endonucleas disgestive patterns of chromosomal DNA from mycobacterium paratuberculosis and other mycobacterium species[J].J Clin Microbiol,1987,25:1511-1515.

[3]Cole ST,Brosch R,Parkhill J,et al.Deciphering the biology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from the complete genome sequence[J].Nature,1998,393:537-544.

[4]黃培堂,王嘉璽,朱厚礎,等譯.分子克隆實驗指南[M]. 3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96-99,1256-1259.

篇10

關鍵詞:風險投資 經濟增長 格蘭杰因果檢驗

經驗和統計資料表明,風險投資的發展對就業、經濟增長、技術進步等具有重要貢獻,特別是在風險投資業比較發達的美國。風險投資加速了高技術的產業化和商業化進程,促成了新興產業的成長和發達,并因此而改變了人類的生產、生活、娛樂和社會交往方式。本文擬以美國為例,運用格蘭杰因果檢驗、回歸等計量方法對美國風險投資和經濟增長的關系進行實證分析,提出發展我國風險投資的政策建議。

一、美國風險投資發展概況

美國現代意義上的風險投資源于1946年“美國研究與發展公司” (America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簡稱ARD)的成立,標志著風險投資進入組織化和制度化發展的新階段。1958年,為了促進高技術產業發展,美國國會通過了《小企業投資法》(SBIA),授權中小企業管理局制訂和實施中小企業投資公司計劃,通過設立政府風險基金,引導和促進更多的民間資金進入風險資本市場,支持企業的早期發展并幫助創建新的企業。在該計劃的鼓勵下,中小企業投資基金發展迅速。從1959年到1963年的5年時間內,全美就有692家中小企業投資公司在中小企業管理局登記注冊,資金總規模4.64億美元,其中公開募集的投資公司47家,募集資金3.5億美元。

然而,由于存在一些內在不足,中小企業投資基金經過一段時間的快速發展以后很快就陷入了困境。到1977年,全美風險投資總額僅5000萬美元。為了挽救毫無生氣的風險投資行業,美國國會在1978年至1981年4年間連續通過了6個具有重要意義的法案,分別是:1978年的收入法案,將資本增值稅從原來的49.5%下降到28%;1979年的雇員退休收入保障法案(ERISA)謹慎人條款,修正了1974年制訂的退休收入保障法案中有關投資指南的規定;1980年的《小企業投資促進法》,將風險投資公司重新劃歸為商業性開發公司;1980年的退休收入保障法案安全港條款規定,消除了其接受退休基金作為有限合伙人時所承擔的巨大風險;1981年的經濟復蘇稅務法案,進一步將資本增值稅從28%降到20%;1981年的《激勵股票期權法》,允許股票期權的持有者在行權以后再交稅,并降低了稅費標準等。正是這一系列法律與政策上的調整為美國風險投資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加之受70年代末風險基金投資于蘋果、英特爾和聯邦快遞等獲得了不菲業績的激勵,從80年代初開始,美國風險投資業步入復蘇和快速增長時期。

1990和1991年,美國經濟全面衰退,社會對風險資本需求明顯減弱,大量機構投資者的資產也頻頻出現質量問題。但隨著1992年美國經濟逐步復蘇并進入一個持續穩定增長時期,加上1992年以來美國政府對50年代確立的“小企業投資公司計劃”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有效地實現了小企業投資公司的復興,經濟的持續景氣和企業股票上市的熱潮再次推動美國風險投資業的持續增長。1992年,美國會通過《小企業股權投資促進法》,除解決了小企業投資公司計劃的一些結構性問題外,還提出了“參與證券計劃”,即小企業管理局以政府信用基礎,為那些從事股權類投資的小企業投資公司公開發行長期債券提供擔保,而且長期債券自然產生的定期利息也由小企業管理局代為支付,從而大大改進了小企業投資公司的投資方式。美國風險投資協會(National Venture Capital Association,NVCA)的統計結果表明,到2000年,美國風險投資額達到1048.274億美元的歷史記錄,創造了430萬個就業機會,7360億美元的國民收入,分別占全美就業機會的3.3%和國內生產總值(GDP)的7.4%。1999年,美國風險投資的平均收益率曾經達到165.3%的歷史記錄。但2001年以后,由于新經濟泡沫破滅,美國風險投資的發展再次進入低谷,2003年后回升跡象向好。

二、美國風險投資與經濟增長的關系檢驗

為了充分說明風險投資業對國民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本文以美國為例,選擇了美國1990年至2003年14年的風險投資額和國內生產總值的變化情況來論證分析。 我們首先檢驗兩個經濟時間序列是否存在偽相關問題,因為通過大量的實證分析表明,經濟意義上幾乎沒有聯系的序列卻可能計算出較大的相關系數,這對我們的實際研究結果是毫無意義的。本文采用格蘭杰(Granger)因果檢驗法來檢驗X對Y的解釋程度(其中Y代表國民生產總值,X代表風險投資)。

表1 格蘭杰因果檢驗結果

原假設 F統計 P值

Y不是X的格蘭杰成因 1.32619 0.38306

X不是Y的格蘭杰成因 2.06779 0.24719

注:以上分析用EVIEWS3.1軟件計算得出。

可見,對于X不是Y的格蘭杰成因的原假設,拒絕它犯第一類錯誤的概率只有0.25,表明X不是Y的格蘭杰成因的概率較小,拒絕原假設,表明至少在95%的置信水平下,可以認為X是Y的格蘭杰成因。同樣對于Y不是X的格蘭杰成因的檢驗概率只有0.38,也拒絕原假設,表明至少在95%的置信水平下可以認為Y也是X的格蘭杰成因。通過分析得出,序列X和Y都能提高彼此的被解釋程度,風險投資業和國民經濟發展有相互反饋關系,風險投資推動了國民經濟的發展,國民經濟的發展又為風險投資業的繁榮創造了條件。

我們用國內生產總值(GDP)來反映國民經濟發展水平,風險投資對國民經濟發展的貢獻,可以列出其線性模型式表示如下:Y=AX+B,式中:Y——國內生產總值(GDP),X——風險投資額,A、B——待估計的系數。將美國1990年至2003年風險投資額和國內生產總值28個樣本在Eviews軟件上采用加權最小二乘法進行運算,估計結論為Y=0.158804X+14.41221,其中R2 =0.818469,相關系數r=0.8824,T統計值為62.5209。從估計結論可以看出,風險投資業的發展與國民經濟的增長有嚴格的正相關,兩者相關的概率達到0.88。通過回歸方程粗略看出風險投資對國民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風險投資每增加1%,國民生產總值增加0.16%,擬合系數R2為 0.818469,回歸效果較好,T值顯著性通過檢驗。除了定性分析外,西方學者對風險投資的作用也進行了大量定性研究,具體來講,風險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表現在多個方面:

(一)風險投資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根據美國風險投資協會(NVCA)研究報告,風險投資支持的企業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而且保持著一個穩定的增長率。在對美國風險資本經濟影響的7次年度調查中發現,創業企業在第一個營業年度平均擁有員工21人,到第八個營業年度平均員工達到184人,增長速度遠遠高于一般企業。另據一份對500家受風險資本支持的創業企業的調查顯示,1991-1995年,這些企業提供的就業機會每年以34%的速度增長。與此同時,財富500強企業每年以4%的速度在減少工作職位。 [③]通過調查得知,在就業增長較快的主要行業中,幾乎都得到了風險投資直接或間接的支持。當然,不同的行業在創造就業機會上又會有所不同,計算機軟件行業可以說是一枝獨秀,由風險投資支持的軟件企業雇用了88%的軟件工作人員。

(二)風險投資拉動銷售收入的增長。風險投資支持的各個行業中的企業在拉動企業銷售收入增長方面明顯優異于缺乏風險資本支持的企業。1975-1995年的20年間,美國最成功的24家生物科技和信息技術公司的營業額增長了100倍,而這些企業絕大多數都曾經得到過風險資本的支持。特別明顯的是軟件行業,通過對2000-2003年美國軟件行業銷售的調查,風險資本支持的軟件行業產值增長達到31%,而與此相對應的整個軟件行業的增長率卻只有5%。在某些風險投資特別青睞的高技術行業,風險資本的支持更是明顯,而這些行業的銷售收入增長也非常迅速。

(三)風險投資促進高技術產業的興旺。風險投資與高新技術產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高新技術發展的高創新性、知識密集性、高風險性等決定了高新技術產業很難像其它一般成熟產業一樣從傳統融資渠道獲得資金。在這種情況下,風險投資應運而生。風險投資對R&D成果的轉化進行投入,提高了成果的轉化率。支持創業成功,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在科技成果、創業人才以及資金的混合體中,風險資本投資是關鍵的一分子,正是這種混合體促進了新興產業的發展。僅1987年至1996年,美國風險資本家向包括計算機硬件、計算機軟件及服務、通訊等在內的信息技術產業投資就從21億美元增加到1996年的48億美元,年均增長7%,信息技術產業的總產值從2175億美元增加到4445億美元,年均增長6.5%。

三、發展我國風險投資業的政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