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量化管理實施細則范文

時間:2023-11-10 17:39: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學校量化管理實施細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學校量化管理實施細則

篇1

【關鍵詞】班級管理 自主合作 小組建設 小組量化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2-0201-01

班級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是教師根據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帶領全班學生,對班級中的各種資源進行計劃、組織、協調、控制,以實現教育目標的組織活動過程。班級管理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社會活動,這一活動的根本目的是實現教育目標,使學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發展。

作為班主任,有效的班級管理是實現教師教育本質工作的工具。育人是教師的首要責任,面對個性不同的活生生的思想,班主任的工作又具體化為組織和管理班級的日常常規。在繁雜瑣碎的學生事務處理過程中,以責任為沃土,用愛心為水肥,用智慧的陽光哺育,用人性的觀念栽培,讓學生充分全面發展,所以,我在班級管理中以學生全面發展為中心,以服務學習為重點,進行了一些班級管理與學校管理相關的探討。

一、小組建設

結合我校的智能化生本教學理念,做好課堂組織形式和評價機制,小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首先是考慮如何分組,我把這種以小組為單位的班級管理叫作“自主化合作管理”,這與“生本”理念、充分依靠學生、相信學生,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合作探究的課改是一致的。

在之前,每次費盡心思調整好座次,從一公布之時就有學生以各種理由調位,雖然我已考慮到成績的組合,性格互補,男女搭配,可學生的熱情和激情不能維持長久。如果出現問題就找客觀理由開脫,把責任推脫到同位的影響,小組討論沒效率,浪費時間,要求換組等等。我采取的分組手段是把全班50名學生按照學習名次分為六個名次段,讓學生自己組建六人制小組,要求這六名成員必須各有一名位于這六個名次段內,并且六名組員推選組長。這樣推選的組長都是組員認同,支持的,對本小組的人員組成也是相對熟悉和融洽的,為小組管理建立起結構基礎。

小組是班級活動和管理的基本單元,包括作業收交、課堂討論、衛生值日、主持班會等。所以各小組組織管理好了,班級的整體狀況也就好了,但是如果缺少對小組的管理、評價,就不能調動和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加強組長培訓,使其擔任學生管理排頭兵。

二、小組量化

為了加強小組內的團結、融洽,競爭、上進,讓組員共同協商形成各自的組名,組長介紹組員的優劣勢及約定本組組規,并形成書面材料。

如果只是靠自我約束很難實現完全自覺、自主,所以還需要制度制約。在班內實行小組量化,制定了《小組量化實施細則》,《衛生值日制度》,《優秀宿舍評比制度》,《班級文化角建設制度》,規定對小組的各項扣分和加分辦法,同時編制《小組量化記錄表》和《宿舍評比記錄表》進行記錄,把指定的這些制度應用到小組量化中,把學校量化管理與班級管理統一起來,這些工作都由班委分工完成。每周對各組的小組量化進行統計并評比,采取相應措施進行獎懲,培養每個組員的責任意識和團體意識。

《小組量化記錄表》記錄教學區量化,共分為三小塊,分別為紀律,衛生,學習。平時的班級事務和活動全部以小組為單位,把平時的個人量化全部納入小組量化。(學習部分的量化包括小組考試成績、平時課堂展示、作業問題)宿舍內的衛生紀律則以宿舍為單位進行量化記錄,每兩周評選出優秀宿舍進行獎勵。

這讓每個人意識到,自己違反紀律或表現不好,不僅個人扣分,而且小組也會連坐,宿舍也會受連累。獎勵方式可以開放一些,只要現有條件能實現,盡可能滿足,以調動學生的競爭意識和成就滿足感。并根據平時的小組量化表現和每次考試小組內成員進步情況在學期末評選優秀小組和優秀小組長,并作為下次小組排序的依據。

三、實施保障

1.培養班級團隊

我相信各位班主任都有體會,得力的班委會讓自己省不少心,制度實施的效果靠大家遵守和監督,也靠堅定的執行者。發掘并培養合格稱職的班委,雖然都能積極配合但缺乏自主自覺管理意識,但有些班委成了虛設的閑差,采取具體職位分別競聘制和班委適用和評價制,加強班委的組織中心,明確分工,分別負責,責任到人,這樣每個班委對自己的職責清晰明確,工作積極主動,形成良性循環。比如:團支書每周找幾個同學談話以了解最近班委工作的不足,以便改進。

2.人性化手段培養學生主人翁意識

學生的發展是班級管理的核心。紀律、秩序、控制、服從是傳統班級管理所追求的目標。在現代教育活動中,班級活動完全是培養人的實踐活動,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既是班級活動的出發點,又是班級活動的最終歸宿。班級管理的實質就是讓學生的潛能得到盡可能的開發。我對學生們講我有一個理想,就是即使不用量化手段來約束,每天晚上躺在床上反思一下自己今天哪些行為值得改進,又有哪些收獲,明天有什么學習計劃。

發展學生的主體性是學校管理的宗旨。如何體現現代班級管理強調以學生為核心?尊重學生的人格和主體性,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發揚學生在班級自我管理中的主人翁精神。“人無完人”,每個孩子都有可能犯錯,面對錯誤我的職責是幫助他改進,所以建立一套能夠持久地激發學生主動性、積極性的管理機制,確保學生持久發展,反思使人進步,所以我鼓勵學生寫感悟,感覺行為,領悟理性。

班級管理的重要功能就是不但要幫助學生成為學習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而且要幫助學生進行社會角色學習,獲得認識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而這對于促進學生的人格成長是極其重要的。自主化合作管理,用學生的集體智慧實現管理的最大效益,在合作中培養學生的社會角色,在自主下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馮恩洪.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

[2]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