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建筑工業化的主要特征范文

時間:2023-11-20 17:54: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新型建筑工業化的主要特征,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建筑工業化;內涵;特點;管理;實踐;重要意義

引言

眾所周知,建筑業是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但是在建筑業的發展過程中同樣出現了一系列的不良現象,比如說建筑工程相關技術人員的能力與素質不足、施工設備利用不充分、資源和能源的浪費比較嚴重、施工過程中環境污染嚴重、安全措施落實不到位以及建筑工程的質量不過關等。這些現象的存在為建筑業的進一步發展造成了極大的阻礙。因此,為了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我們需要對建筑業進行工業化管理,在建筑工程中以工業生產代替傳統的手工操作,從而促使建筑業走向工業化發展的道路,促進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建筑工業化的內涵以及特點

我們通常所說的建筑工業化實際上是指在建筑生產的過程中,以構件預制化生產以及裝配式施工為生產方式,同時以設計標準化、生產工廠化、施工機械化以及管理科學化等為主要特征,在進行建筑施工的過程中將設計、生產、施工以及開發等環節進行有效的綜合,從而形成一條完整的生產產業鏈,保證建筑工程形成一種工業化、集約化以及社會化的生產過程,最終進一步的提高建筑產品的質量、效益以及生產過程的節能環保,促進建筑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對于建筑工業化的特點而言,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建筑工業化可以實現設計施工的一體化。一般情況下,傳統建筑業的生產方式都是相關的設計單位首先根據設計任務書以及工程勘察報告、依照國家相關的設計標準和規范進行建筑設計以及結構設計,然后建筑企業的施工人員再根據所制定的施工圖紙通過手工勞動進行施工,最終完成整個建筑產品的生產。在這一過程中,建筑產品的生產和設計是相互分離的。建筑工業化在生產的過程中則是將建筑產品的生產和設計看作一個整體進行標準化的設計,產品的生產是在工廠的內部進行,最終在現場完成裝配。

對于建筑工業化中的設計施工一體化的生產方式來說,當進行設計方案的確定是不僅需要建筑產品滿足結構質量的要求,同時還要綜合考慮現場條件、施工技術以及各個構配件標準等。建筑工業化相對于傳統的生產方式而言,其特點為:第一,建筑工業化能夠有效的提高生產效率。通過在工廠內部標準化的工作有效的提高了工人的專業化水平,同時通過現場的裝配還可以提高施工的機械化水平。第二,建筑工業化可以提高建筑的質量。相對于戶外作業來說,工廠內部的生產條件更加穩定,有利于為提高建筑質量奠定堅實的保障。第三,建筑工業化能夠促進建筑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與傳統的生產方式相比,建筑工業化在生產過程中可以實現節水、節能以及環保,從而促進建筑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建筑工業化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建筑工業化標準體系不夠完善

一個建筑企業如果要進行大批量的社會化以及商品化產品的生產,那么就必須要建立完善的建筑工業化標準體系。同時建筑工業化的發展也逐步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但是在我國現階段中很多的建筑企業并沒有根據實際的建筑生產制定標準體系,雖然國家針對建筑工業化出臺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以及標準體系,對建筑標準化的參數也進行了充分的明確,但是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卻缺乏相應的強制措施,從而導致所制定的標準體系并不能得到充分的貫徹落實。除此之外,在建筑工業化的標準化設計過程中,往往是對部件以及構件等進行標準化設計,同時許多的部件都是直接附加在構件上的,而這些部件以及構件并不是由一下企業進行生產的,眾多的部件以及構件需要設計企業、生產企業、建材企業以及安裝企業等共同完成的,所以為了保證所有企業加工時的統一性就必須要制定一個統一的標準體系,從而保證建筑產品的標準性以及統一性。

(二)建筑工業化的標準化和多樣化之間存在矛盾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現代社會已經逐步的進入后工業時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帶動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理念水平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時在建筑業方面人們對價格、面積、戶型以及環境等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國的建筑工業化相對來說還處于初期發展階段,各種理論體系以及標準化體系還不是特別成熟,在漸進性標準化設計時還主要強調標準化以及通用化。在建筑產品的生產過程中,設計的多樣化以及標準化之間存在很大的矛盾,需要我們不斷加強對設計能力的提高。除此之外,建筑工業化屬于對建筑生產方式的一種改革,所以建筑工業化涉及到的許多技術與理論都與現有的技術標準和規范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甚至會出現不兼容的現象,這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礙了建筑工業化的發展。

(三)建筑工業化在前期的研發投入成本比較高

建筑工業化之所以能夠有效的降低生產勞動強度,提高勞動效率,其主要是在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時才能實現的。就目前的建筑工業化生產而言,由于眾多的結構體系還處在一個摸索和成熟的階段,所以部分的體系和技術并不能達到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需求,進而導致了建筑工業化生產時的成本偏高。除此之外,在進行工業化研究的過程中,在前期為了保證研究順利以及流水線的建設往往需要進行大量的投資,這些前期的投資相對來說成本高、收入低,所以這又進一步的降低了建筑企業實行建筑工業化的積極性,不利于建筑工業化管理的實施和發展。

三、建筑工業化管理的重要意義

(一)建筑工業化管理可以有效的緩解勞務緊缺

近幾年來,社會市場中的的建筑行業逐漸出現了“用工荒”、“招工難”的現象建筑企業在建設的過程中很難通過廉價的勞動力進行建筑生產,同時在大量項目出現停滯的情況下,即使工人的工資有所增長,其招工的難度也并沒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在這種前提下,建筑工業化在生產的過程中,其構件的生產主要是在工廠內部通過機械化操作進行的,并不需要過多的勞動力,所以實行建筑工業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緩解勞務緊缺的現象。

(二)建筑工業化管理能夠提高建筑企業的經營效率

目前許多人對建筑企業的理解都是低盈利、高消耗,生產過程規模大但是實際的效益卻并不可觀。特別是對于房建企業來說,近年來由于房地產行業之間的惡性競爭導致了房建市場出現很大的滑坡。建筑工業化的出現能夠有效的提高建筑企業的經營效率,建筑工業化管理中的工廠化生產、機械化操作以及熟練的人工技術將對傳統的生產方式在安全、效率以及質量等方面進行有效的改善,從而進一步的保證建筑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處于有利地位,促進建筑企業的長久發展。

(三)建筑工業化管理可以促進資源節約

隨著節能環保以及可持續發展理念逐步受到人們的重視,社會上的各行各業都開始進行改革,從而保證自身的發展與節能環保以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相適應。建筑業作為高消耗的行業之一更是改革的重點對象。就建筑行業的改革而言,許多的西方發達國家在很早的時期就開始進行節能環保方面的研究,同時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所以對于我們傳統的建筑生產方式而言,其高消耗、高污染的生產方式已經不符合社會發展的現象,同時也與我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也相違背。而建筑工業化作為一種全新的生產方式,其節水、節材、節能、節地以及環保的特點決定了其發展的優勢,在建筑行業中實行建筑工業化管理必將能夠促進資源的節約,實現建筑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四、建筑工業化管理與實踐

(一)工廠―現場一體化管理

工廠―現場一體化管理是指在建筑生產的過程中除了一些特殊的部品外,將所有的建筑構件的工廠生產以及現場裝配工作等都進行建筑工業化的管理。

在工廠―現場一體化管理模式中,建筑過程中涉及到的設計單位、監理單位、部品供應商、預制構件供應商以及施工總包單位等分別執行相應的職責,同時對自身進行管理。在這一過程中,設計單位在進行設計時主要根據現行通用的圖紙以及標準體系等進行相關的非參數化設計;監理單位在生產的過程中對總的設計、生產材料、生產設備、以及生產過程等進行監督;部品供貨商在生產部品時應該嚴格的按照國家相關的產品質量管理條例進行生產,同時還要接受國家質檢部門的監督,從而保證部品質量的合理性。預制構件供應商在進行構件的生產時應該嚴格的按照前期所制定的構件設計進行生產,同時監理單位還應該對其進行監督,保證所生產的構件質量合格后才能出廠進行建筑生產。最后,施工總包單位主要負責配合部品以及預制構件的供應商進行施工,同時還包括剩余部分的施工以及管理分包商。

工廠―現場一體化管理能夠有效的促進工程的開展,在對部品以及預制構件進行生產的過程中,供應商的直接生產能夠進一步的提高產品的專業化程度。同時在整個的生產過程中監理單位進行全程監督能夠進一步的保證工程的質量。但是相對來說,工廠―現場一體化管理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比如說該管理方式涉及到的專業界面比較多,協調工作時的難度比較大,有時甚至會出現分工不明確的現象。

(二)工廠―現場兩階段管理

與工廠―現場一體化管理不同的是,工廠―現場兩階段管理在生產的過程中僅僅將施工部分進行建筑工業化管理,而其中涉及到的部品以及構件等都進行一般管理。

在工廠―現場兩階段管理中,整個建筑的設計、監理以及現場施工分別由設計單位、監理單位以及施工單位進行負責,業主一般不與部品以及構件供貨商進行直接聯系。在這一過程中,設計單位在進行設計時主要根據現行通用的圖紙以及標準體系等進行相關的非參數化設計;而監理單位只對建筑設計以及現場的施工進行監督。部品、構件的供應商在進行部品和構件的生產時完全依照國家相關的質量法進行管理和生產。施工單位對這個現場的施工都要負責,協調現場施工穩步的進行。除此之外,部品以及構件的供應商只負責供應商品,不需要參加現場的施工。

工廠―現場兩階段管理相對而言運用更加簡單,同時涉及到的界面比較少,在管理方面更加方便。但是工廠―現場兩階段管理過程中構件以及部品的質量很難得到保證,同時在施工的過程中容易出現銜接不恰當的現象。

結語

總而言之,建筑工業化管理對于促進建筑企業的資源節約、提高經營效率以及緩解勞動力短缺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建筑工業化管理極大的促進了建筑行業的發展,我們可以預見的是我國建筑行業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必將由傳統的手工生產朝著工業化生產所轉變,建筑工業化管理將會成為我國建筑行業發展的一大主流。

參考文獻

[1]徐友全,徐磊. 對建筑工業化管理模式的思考[J]. 建筑經濟,2014,03:13-15.

[2]龐瑞,鄭德乾,梁書亭. 建筑工業化新進展融入土木工程專業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 高等建筑教育,2014,03:32-35.

[3]. 新型建筑工業化――施工管理模式創新[J]. 現代物業(上旬刊),2014,08:47.

[4]戚愛超,王斐斐. 精益建筑理論應用于建筑工業化初探[J]. 山西建筑,2013,34: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