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驗室管理規章制度范文

時間:2023-11-28 18:10:2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化驗室管理規章制度,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2.保持實驗室的清潔、整齊,不隨地吐痰,實驗室中的廢紙、火柴等必須放在指定容器中,實驗完畢后按教師要求清洗儀器,做好各項清潔工作,儀器、藥品安放整齊,桌面、地面保持整潔。

3.進入實驗室后,未經教師允許,不得擅自玩儀器、藥品,實驗前,在教師指導下檢查儀器藥品,如有缺損,及時報告教師。

4.保障實驗安全,杜絕事故發生,嚴格遵守實驗操作規程,聽從教師指導,按時完成實驗,不得亂倒實驗廢液,不得擅自做規定以外的實驗,取用藥品,不得超過規定用量。 本文由第 一·范 文 網WWW.kt250.Com整理,版權歸原作者、原出處所有.../

篇2

【關鍵詞】醫療廢物;污水;管理

醫療廢物、污水管理是保證血液質量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完整的醫療廢物、污水處理系統,防止不規范處置醫療廢物、污水而導致傳播性疾病傳播和環境物染。按醫療感染管理規范要求,加強醫療廢物、污水管理的監督檢查,減少環境污染。

1建立健全醫療廢物管理組織和各項規章制度

根據《醫療廢物管理條理》、《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要求,成立由站長為第一責任人,業務站長、各職能業務科室、組成的站內醫療廢物管理領導小組,明確領導小組各成員職責,實行站長―職能科室―各業務科室負責人―工作人員的分級監督制度。業務科室負責醫療廢物的分類、管理、收集,檢驗科負責污水的管理;總務科負責醫療廢物的貯存、處置、運送工作;質控科負責對醫療廢物從生產到處理全過程制度、措施的制定,并按相關規定對醫療廢物的規范處理檢查督導。

2加強有關醫療廢物的法律法規的培訓

2.1業務人員培訓本站將有關醫療廢物的法律、法規、分類要求,職業安全防護等知識打印成冊,發放到各科室,重點內容有專業人員帶領全體職工學習,一般內容要求各科室認真組織學習。為使全站職工牢固掌握醫療廢物處理的相關知識,還進行了相關知識的考核,并將考核結果納入目標考核內容。

2.2保潔人員培訓大部分保潔員文化水平不高,醫療感染知識欠缺,對醫療廢物的危害性了解不夠。對保潔員、醫療廢物處理專職人員進行職業安全防護培訓,使其熟練掌握和熟記醫療廢物收集、運送、貯存、處置過程中的各項規定和要求。

3嚴格醫療廢物的管理

3.1建立醫療廢物貯存室貯存室建在遠離醫療、生活區,并且防盜、防鼠、防蚊蠅、防蟑螂;標識明顯的“醫療廢物”,避免對環境造成污染。

3.2醫療廢物的登記醫療廢物處理專職人員對各科室送來的醫療廢物進行登記,并與專用運送車工作人員進行登記,認真記錄。內容包括:醫療廢物的來源、種類、重量、交接時間、焚燒時間、交接人雙方簽字。登記資料要保存3年以上。

3.3醫療廢物的分類放置醫護人員將產生的醫療廢物分類投入感染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化學性廢物的容器內。(容器為黃色,銳器盆和垃圾袋)袋裝放至3/4時,由值班人員用膠帶封口,各科分類密閉收集包裝好,送到廢物貯存室,并做到日產日清。

3.4醫療廢物收集、運送、處置各科室運送到醫療廢物貯存室的污物由專職人員管理,每天由本市統一使用專用醫療廢物收集運送車,車體上標識有“醫療廢物”來收集,裝車完畢對暫存室進行消毒。專運車封閉,無滲漏液。

4嚴格污水監督管理

4.1分別排放醫療用水,生活用水,衛生間用水要分開排放,由專業人員定期檢修,以防管道堵塞、滲水、污水外滲污染環境。

4.2污水的消毒化驗室的污水,先存放在專用容器中,因為洗板排出的污水含有病毒,所以嚴格按殺滅病毒的比例用“84”消毒片按1∶20比例先進行消毒,1 h后再排放到醫療用水的下水道。

4.3污水消毒效果的檢測質控科每月抽檢污水消毒時“84”消毒液的濃度。防疫站定期檢測污水消毒后的余氯量,余氯量≥10 mg/L,類大腸桿菌

5督查與整改

篇3

關鍵詞:市政工程;給排水;安全管理

中圖分類號:TU99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市政建設達到了發展的高峰期,同時對市政建設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市政給排水工程是市政工程中的重要內容,由于管道的復雜性和施工環境的惡劣性,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的安全問題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發展的新時期,建設單位要不斷加強施工安全管理,確保市政給排水施工的安全平穩運行。

一、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現存安全問題

在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存在著多方面的安全隱患,這些隱患的產生原因既有人們的主觀因素也有客觀因素。例如施工原材料質量不達標、施工人員的不規范操作、操作流程的不準確、產品規格不匹配等都有可能導致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過程中出現安全問題。另外化驗室的不安全因素也是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過程中的重大隱患。針對市政給排水施工過程中出現的上述問題需要我們詳細了解導致安全問題出現的原因,這樣才能更有針對性地提出管理對策。

1、安全監督工作不到位

在很多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單位中,安全監督部門不能充分發揮應有的監督作用,甚至形同虛設,不能對施工情況進行有效的監督。在施工之前沒有做好施工的安全教育,安全管理措施沒有得到很好的實施,這些因素都有可能導致安全問題的出現。

2、檢查指導工作不到位

在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的過程中,領導層要發揮監督和管理的作用,要經常對施工人員進行引領和指導。但是在很多施工企業中卻并非如此,領導者很少出現在施工現場,更不會對施工人員進行管理和指導,這樣就不能充分發揮領導者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導致很多安全問題沒有及時被發現和糾正。因此檢查指導工作不到位是出現施工安全問題的重要原因。

3、缺乏統籌規劃

很多市政給排水工程由于是臨時進行,缺乏系統的規劃方案和計劃,這樣就不能對施工過程進行統籌規劃。由于施工項目缺乏統籌規劃與管理,工程施工質量就達不到要求,很多企業出現了管道埋設過淺的問題,管道埋設在冰凍線以上就會造成給排水管道的凍裂等問題。施工單位缺乏統籌規劃還有可能導致管道網內消火栓的數量不準確,降低了工程的質量。

4、施工順序不合理

在市政給排水施工中,常常會出現施工順序雜亂無序的現象,例如在使用電動工具之前,不對電動工具進行安全性和絕緣性檢查;在涼水塔的安裝過程中,不做防火動作,這些施工順序的雜亂無序可能會導致在施工過程中出現安全問題,如用電事故和火災等。

5、施工工序規范性差

任何工程施工項目都有一定的施工工序,保證施工工序的規范性就可以避免在施工過程中出現安全問題。但是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很多施工人員不遵守相關的施工工序,盲目施工,僅僅憑借個人的施工經驗來完成施工過程,這就給整個市政給排水工程帶來了很大的安全隱患。因為市政給排水施工的過程中有其內在的規律性,如果施工工序前后顛倒就會導致管道的位置不準確,如果進入其中就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

二、市政給排水施工中加強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1、完善規章制度,健全管理機制

保證安全生產是施工單位第一責任人的重要職責與義務,施工單位責任人對安全問題的組織研究與決策對施工過程的安全順利進行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為此,要明確施工單位負責人的責任,使施工單位負責人切實負起責任,全面負責安全生產工作。要完善施工安全管理的規章制度,使施工單位的全體人員都能夠做到權責明確,將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與監督檢查方案落到實處。要配備專門的安全員,通過安全員豐富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確保市政給排水工程的安全施工。要制定施工企業的安全規章制度,完善制度的內容,根據工程施工的設計情況提出相應的安全管理規范,指導施工人員的行為,增強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做到安全生產。

2、加強對施工設計的審核

施工設計是承包商指導施工的文件,必須要經過審批再投入使用。給排水的工程師既需要了解圖紙,也需要了解工程施工相關的綱領性文件,這樣才能在審核時更有針對性。施工設計的審核重點是檢查施工方案能否實現施工意圖,并且要檢查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可靠性和可能性,需要重點關注工程質量具體的保證措施,對組織技術措施也要有一個詳細的了解。此外,要關注施工的環境和相關條件,是否與承包合同相吻合,加強施工設計審核,從施工設計入手保證組織技術措施和質量保證措施的合理性,確保工程質量達標。

3、保證施工材料質量,比對材料尺寸

在市政給排水工程的設備安裝環節,要嚴格按照施工要求對施工材料的尺寸進行選擇,保證施工材料的質量,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給排水管道的暢通。在管道連接環節,要認真、細致地完成連接工作,防止管道出現滲漏的現象。在管道安裝完成之后,要進行管道使用前的安全檢驗,通過仔細的檢查及時發現給排水工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妥善解決。

4、工程施工期間加強對過程的實時控制

(1)給排水工程施工中使用的管道安裝材料必須要符合規定的質量要求。這就要求在給排水工程施工過程中,針對各種材料的采購,必須要按照規范來進行,不能只因為降低施工成本而采購一些存在質量問題的材料,減少由于材料問題而引發的安全問題。采購好符合質量要求的材料后,還要按照規定的要求進行管道安裝。

(2)要對施工過程各工序都進行跟蹤監理。給排水施工項目的安全問題可能存在于各個階段,其質量保證需要控制好各個分項工程及工序的質量。施工期間到各施工單位施工現場檢查指導,杜絕違章作業。監督檢查各施工單位安全管理機構能否正常開展工作,施工前安全教育以及施工中各項安全措施是否已經全部落實。監理人員在施工過程中要加強控制,在每道工序開展之前都必須要進行技術交底,讓施工人員都對給排水工程施工的質量要求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對于出現的各種不規范行為都要及時指出并加以改正。

(3)施工過程中要有完善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及機構。在施工過程中必須要明確工程的安全生產負責人,其要對各項安全管理決策等問題負責任。這就需要施工單位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并設置健全的安全管理機構,設立專人來負責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管理各項工作。施工單位還必須組織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管理培訓,并對其進行安全培訓,使其具備安全生產意識,從思想上加強施工安全管理。

5、工程收尾管理

在工程的收尾階段,施工單位大多把注意力放在資料驗收和工程結算上,而往往忽視了此時段工程現場的安全管理工作。由于市政給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地點一般在市區,過往的車輛和人員比較頻繁。一個小坑、一塊磚頭、一根鋼筋都有可能釀成事故。這就要求施工單位必須對安全管理工作時刻不能放松,要盡可能做到“工完料清”。完工后要及時對施工現場進行清掃和整理,包括對各類警示牌的重新調整。否則,很可能因為收尾階段的一時放松而發生了安全事故,從而使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成效大打折扣。

結束語

市政工程中的給排水系統是市政建設的重點內容,它直接關系到現代城市化的進程,給排水施工的安全管理直接關系到給排水系統的施工質量,關系到居民的生產生活。現今,由于管理的不完善和存在諸多施工隱患,因此,加強現場施工安全管理是施工中的重中之重。

參考文獻

[1]閆吉平.市政給排水施工安全管理及探析[J].科技風,2012,(22).

篇4

一、肉、蛋、奶等動物源性食品的安全監管

1、屠宰檢疫

屠宰檢疫是動物產品安全監管的一個關鍵環節,消費者通過農貿市場、超市直接購買經屠宰廠(場)加工出廠的動物產品,因此各級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開展屠宰檢疫。2009年上半年,全市各級動物衛生監督部門在37個生豬定點屠宰場(市級13個、縣級11個、鄉鎮13個)、29個家禽屠宰場(點)開展檢疫監督執法工作。屠宰檢疫率100%。上半年檢疫屠宰上市生豬106.18萬頭,與去年同期的93.68萬頭相比,增加12.5萬頭,增13.3%;檢疫牛7.55萬頭,與去年同期的7.35萬頭相比,增加0.2萬頭,增2.7%;羊3.21萬只,與去年同期的4.02萬只相比,減少0.81萬頭,減20.14%。

2、動物源性食品安全監測

(1)、在主城區13個屠宰廠(場)開展了“瘦肉精”監測

按照國家農業部、省、市食品安全工作要求,認真開展畜產品安全監管和監測工作。長期在主城區內13個生豬屠宰場各抽檢生豬尿樣,上半年共抽檢2820份,未檢出鹽酸克倫特羅和萊克多巴胺殘留陽性樣品。

(2)、對規模養殖場開展拉網式檢測

2009年3月,對全市14個縣(市)區64個鄉鎮348個飼養50頭以上的規模養豬場開展了一次拉網式的監督檢查,共抽檢生豬尿樣2880份,未發現違法使用“瘦肉精”及其他違禁藥物使用的情況,同時對雞肉生鮮奶進行了有毒有害物質殘留的檢測,均符合國家標準。

(3)、開展了牛奶、雞蛋三聚氰胺及蘇丹紅檢測

為強化奶源管理,開展了對奶牛合作社、雪蘭、前進、七彩云牛等公司及奶牛場(合作社)生產的鮮奶進行檢測,抽檢生鮮牛奶112份,未檢出三聚氰胺殘留;對沃爾瑪、好又多、百盛、家樂福等超市銷售的品牌雞蛋進行抽檢,共抽檢雞蛋180個批次1762枚,未檢出三聚氰胺殘留。在超市抽檢生鮮雞蛋41個批次410枚,未檢出蘇丹紅殘留。

(5)、配合農業部畜產品安全檢測中心(寧波)對*市畜產品的抽檢工作,共抽檢豬尿10份、豬肉12份,雞肉8份、雞蛋8份、牛肉4份、豬肝9份。農業部農產品檢測中心反饋,抽檢樣品合格率100%。

(6)、牛奶的β-內酰胺酶的檢測

根據《全國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近期工作重點及要求》(衛監督發[2009]21號)的要求,*市動物衛生監督所按照方案推薦方法《乳及乳制品中舒巴坦敏感β-內酰胺酶類藥物檢驗方法》進行了試劑準備及方法摸索,對縣(市)區送檢的牛奶進行了檢測,未檢出β-內酰胺酶殘留。

3、市場及流通領域的檢疫監管

為確保上市銷售的動物產品安全,全市大力依法開展市場及流通領域監管。組織全市執法人員定期或不定期對343個肉類農貿市場開展檢疫監督執法工作,并對超市、冷凍貯藏、交易場所等進行監督檢查。市動物衛生監督所每天派出30名檢疫監督執法人員對*主城區45個農貿市場銷售的肉類進行巡回監督檢查,嚴格查物驗證。固定專人對貯存動物產品的冷庫及分割肉加工場所進行監督檢查,對*冷凍場,*肉聯廠冷庫等大中型冷庫及生產加工豬、牛、羊分割肉的場所檢查了108次,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指出并作相應處理。市動監所在“六一”兒童節前夕,對5個幼兒園食堂的動物產品進行了檢查,未發現加工貯藏不合格動物產品的現象。

上半年,全市共查驗上市豬胴體70.87萬頭、與去年同期的55.84萬頭相比,增加了15.03萬頭,增26.92%;牛7.55萬頭,與去年同期的7.35萬頭相比,增加0.2萬頭,增2.7%;羊3.14萬只,與去年同期的4.02萬只相比,減少0.88萬頭,減21.9%;檢疫查驗上市動物產品1687.78噸,檢疫火腿12.67萬只;檢疫白條禽788.2萬只;開展了對農貿市場銷售香腸及腌臘制品的專項檢查,保證了市場供應安全的動物產品。

4、交通運輸動物產品的監管

按照《動物防疫法》的要求,在鐵路、民航派駐監督執法人員對從省外入昆的動物產品實施監管。上半年檢疫查驗從省外運入*的冷凍動物產品為22417.5噸,與去年同期的34797.6噸相比,減少12380.1噸,減35.6%;其中凍禽產品20711.6噸、凍豬產品1294.2噸,凍牛肉98.5噸、凍羊肉313.1噸,分別與去年同期的16556.1噸、1929噸、436.3噸、187噸、91.3噸相比,分別增25.1%、減32.9%、減77.4%、增49.7%。

5、開展杜絕病死豬肉流入市場專項整治行動工作

各縣(市)區根據《*市農業局轉發省農業廳關于開展打擊私屠濫宰和病死病害豬肉非法交易專項整治工作有關文件的通知》(昆農通〔2009〕8號)和*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市杜絕病死豬肉流入市場專項整治百日行動工作方案》(昆食安委辦〔2009〕9號)開展了專項整治行動,全市共出動動物衛生監督執法人員1400人次,出動車輛350輛次,對生豬飼養、屠宰、經營、加工、貯藏、運輸等進行了檢疫檢查。嵩明縣在楊橋鄉搗毀了2個收購加工病死豬肉的“黑窩點”,收繳銷毀病害豬肉2307千克,罰款6600元。市動監所聯合盤龍區相關部門在長地埂村搗毀了一個收購病死豬肉加工香腸及腌臘制品的“黑窩點”,收繳銷毀病害豬肉4500余千克,市動監所配合市經開區在阿拉鄉查處一個用變質肉加工牛肉干的窩點,沒收銷毀病害肉2100余千克。

二、重大動物疫病防控

1、開展產地檢疫工作

全市現有14個縣(市)區118個鄉鎮1307個村委會。在重點村社和交通道口設立了產地檢疫報檢服務點,縣、鄉、村三級產地檢疫報檢服務網絡建設得到了鞏固和加強。開展產地檢疫工作情況如下:

(1)、生豬的產地檢疫。全市在14個縣(市)區99個鄉鎮893個村委會的600個規模化養豬場中563個場開展了生豬的產地檢疫工作,上半年檢疫生豬21.86萬頭,檢出病豬192頭。

(2)、牛的產地檢疫。全市在8個縣(市)區55個鄉鎮442個村委會的32個規模化養牛場中24個場開展了牛的產地檢疫工作,上半年檢疫牛2.02萬頭,未檢出病牛。

(3)、羊的產地檢疫。全市在8個縣(市)區55個鄉鎮442個村委會的543個規模化養殖場中478個場開展了羊的產地檢疫工作,上半年檢疫羊2.59萬只,檢出病羊1只。

(4)、禽類的產地檢疫。全市在10個縣(市)區66個鄉鎮522個村委會的1674個規模化養殖場中1148個場開展了禽類的產地檢疫工作,上半年檢疫禽78.47萬只,檢出病禽248只。

(5)、市場活畜檢疫。各級檢疫監督部門加強對活畜交易市場的檢疫監督,對入場交易活畜進行嚴格的健康檢查,經檢疫合格方準入場交易,市場活畜檢疫率100%。2、鐵路、民航運輸檢疫監管

市動物衛生監督所在*機場、南窯火車站、東站涼亭貨運站等地共查驗各類運輸車輛、航班7684多車(班)次,檢疫查驗從省外經鐵路、民航運入*的禽苗6068.63萬羽,與去年同期的8415萬羽相比,減少2346.3萬羽,減27.8%;其中雞苗5845.6萬羽、鴨苗83.5萬羽、鵝苗135.7萬羽,分別與去年同期的8121羽、200萬羽、94萬羽,分別減28%、減58.2%、增44.4%。對入昆禽苗為加強禽苗跟蹤監控,與各地、州(市)密切配合,將入昆禽苗運往各地州情況及時通報飼養地動物衛生監督部門,建立全程跟蹤管理機制,確保重大動物疫情監控工作有效開展。

上半年,檢疫運輸出昆的冷凍動物產品為6118.6噸,與去年同期的14994噸相比,減少8875.4噸,減59.2%,其中豬肉1573噸、豬副產品2959.5噸、牛產品170.04噸、凍禽產品364.7噸、其他動物產品1051.38噸,分別與去年同期的1291噸、2987噸、2071噸、257噸、8388噸相比,分別增21.8%、減0.92%、減91.79%、增41.9%、減87.5%。檢疫豬皮17萬張、牛皮23.03萬張,羊皮7.5張。

3、開展活禽經營市場專項整治工作

為了加強活禽經營市場的安全監管,規范活禽經營,有效預防和降低高致病性禽流感通過活禽經營市場傳播的風險,切實保護人體健康,維護公共衛生安全,促進畜牧業健康穩步發展,根據《*省農業廳辦公室關于印發2009年全省活禽經營市場專項整治活動方案的通知》(云農辦牧字〔2009〕87號)文件精神,認真組織全市動物衛生監督執法人員,嚴格按照整治方案的具體要求,開展活禽經營市場專項整治工作。自5月上旬開始到5月25日止,在全市14個縣市區和3個開發區認真組織開展了活禽市場專項整治活動,全市共出動執法車輛166輛次,執法人員1149人次,檢查了日新、梁家河、小壩、向化等5個活禽批發交易市場及有活禽交易的集貿市場222個,檢查活禽經營攤位1730個,檢查活雞98747只。檢查中未發現有經營病死禽類及其產品的行為。

4、開展了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工作

今年4月以來,為貫徹落實農業部、省農業廳、市農業局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的精神和要求,確保我市不發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自5月1日起,各縣市區按要求成立了甲型H1N1流感領導小組,組建了防控應急預備隊,在各自轄區內重點加強了產地檢疫、屠宰檢疫、活畜交易市場的檢疫監管,對規模養殖場進行了排查與監管,切實加強對養殖場地、活畜交易場所、屠宰加工場(點)的環境消毒和動物防疫條件審查,并按省市業務主管部門的具體要求,將每日所開展的工作情況以日報的方式及時上報。市動監所于5月12-13日,在海春及中企生豬屠宰場采集豬扁桃體、肺臟、胰腺、肺門淋巴結30份送省疫控中心進行疫病監測,未發現陽性樣品。

全市從5月2日起到5月31日止,檢查活畜交易市場2200個(次),排查規模養殖場1043個(次),對養殖、屠宰、加工、經營等場地環境消毒147萬平方米。在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期間,全市動檢執法人員始終處于高度警備狀態,堅持24小時值班制并保持通訊暢通,相互協調配合,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履行好崗位職責。

5、奶牛“兩病”檢疫凈化工作

今年4-5月,由市動物衛生監督所組織呈貢、宜良、安寧、晉寧、嵩明、西山、石林、官渡等八個縣(市)區開展奶牛“兩病”檢疫凈化工作。到5月31日止,這八個縣(市)區存欄奶牛31379頭,共檢測奶牛20211頭,占存欄數的64.4%,結核病凈化成效顯著。

6、動物標識及可追溯體系建設工作穩步推進

全市開展了動物標識及可追溯體系建設工作。上半年全市共購置二維碼耳標234000個(其中豬耳標190000個、牛耳標27000個、羊耳標17000個),識讀器194臺,打印機38臺,耳標鉗350把。在西山、官渡、東川、嵩明、安寧等12個縣(市)區已開展二維碼標識的佩戴工作,全市共佩戴豬耳標153205個,佩戴牛耳標6821個,佩戴羊耳標10173個,已使用識讀器上傳信息至中央數據庫。初步建立了各種監督管理制度,如養殖檔案建立制度、免疫制度、消毒制度、無害化處理制度、規模養殖場(飼養小區)巡回檢查制度,散養戶巡回檢查制度等。

2009年初,省監督所為安寧、東川、尋甸等11個縣(市)區配備了動物衛生監督專用執法車及部分化驗室檢測設備和辦案取證設備,全面增強了全市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力量,提高了快速反應與調查取證能力,為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行為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三、工作體會

1、各級領導重視

中央、省、市各級黨委、政府及業務主管部門高度重視動物衛生監督執法體系建設工作,*市的14個縣(市)區均被列為農業部的縣級動物檢疫監督設施建設項目縣,增加經費投入,省、市業務部門領導還經常到*市動物衛生監督所及各縣(市)區工作一線給予幫助和指導,有效促進了全市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順利開展。

2、大力開展動物衛生監督法律法規宣傳及培訓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確保動物源性食品安全,保護人體健康,上半年,全市舉辦了《動物防疫法》及檢疫技術等培訓班20期,培訓執法人員1753人次。開展了10次宣傳活動中,發放了各類宣傳資料53800余份,發放《動物防疫法》宣傳冊4352份。市動監所2009年3月15日(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在*市東風廣場組織開展了《動物防疫法》及畜產品安全知識宣傳活動。*電視臺、*日報、春城晚報、都市時報、生活新報等多家新聞媒體到現場進行采訪報道。在宣傳活動中,采取發放宣傳冊、宣傳單,懸掛橫幅,現場咨詢、圖片展覽等形式,共制作《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動物檢疫知識》、《肉品衛生知識》等六塊圖文并茂的展板,發放了《農貿市場肉品衛生知識》宣傳單6000余份,發放《動物防疫法》宣傳冊400余份,發放《狂犬病防治》宣傳冊200余份,出動車輛4輛,宣傳咨詢工作人員就市民關心的“如何買肉才放心”、“怎樣鑒別病死畜禽肉”等問題進行了解答,并向社會公布了舉報電話。

3、以各項專項檢查為契機,努力提高動物衛生監督執法水平

結合“全國動物檢疫、動物疫病(診斷)和追溯體系建設工作”考核檢查,農業部檢查組對*市動物衛生監督工作進行專項檢查。通過聽取匯報,查閱資料,識讀器實作、對檢疫員現場抽題問答、現場查看農貿市場、產地檢疫報檢點、規模飼養場、散養戶等方式,對*市、縣兩級的工作進行詳細的考核檢查。檢查組對*市2008年動物檢疫、動物疫病(診斷)和追溯體系建設工作給予了肯定,同時,對文件的痕跡管理、隊伍建設、統計報表工作、動物標識及可追溯體系建設等存在問題提出了要求,有力地促進全市動物衛生監督執法水平的不斷提高。

4、加強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力度,規范經營者依法經營行為

上半年共查處違法案件44件,罰款9000元,其中,拒絕接受監督檢查2件、不按規定處理病害動物及其產品5件、未經檢疫銷售或運輸動物及其產品10件、不憑證運輸1件、不符合防疫條件8件、拒絕接受檢疫1件、經營加工病死動物及其產品2件、其他15件。通過嚴厲打擊經營、加工、販運病害肉和注水肉等違法行為,基本杜絕了病害肉、注水肉上市銷售的現象。審驗、核(換)發《動物防疫合格證》186個。

5、扎實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

根據局黨委要求,我所結合實際,認真開展了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黨支部制定了相應的實施方案,并為每個黨員購買了一本《黨員學習筆記本》,加強了政治思想教育,改進工作作風,提高行政效能,進一步增強了為人民服務的意識。

6、建章立制,強化內部管理

修訂了《組織紀律管理辦法》及16個管理規章制度,學習借鑒上海市動物衛生監督所的先進經驗,開展管理制度創新。將*市農業信息網的信息報送、問責制度等納入考核范圍,逐步建立起一整套的內部管理體系,進一步提高全體職工的工作責任心。

四、存在的問題

1、部分縣(市)區人員編制較少,執法力量薄弱。

2、產地檢疫工作滯后,動物標識及疫病可追溯體系建設須進一步加強。應調整理順屠宰管理體制,加強流通環節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