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信息安全市場前景范文

時間:2023-11-28 18:35: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網絡信息安全市場前景,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網絡信息安全市場前景

篇1

[關鍵詞] 信息安全市場 管理軟件 藍海定位點

在國內隨著信息安全產品成為炙手可熱的焦點,網絡設備廠商與專業信息安全廠商之間戰火重燃。從此前的思科、H3C進軍安全市場,到2006年百度以“整合資源”的方式高調進人,可以看出更多的網絡企業越來越關注信息安全產業。不能否認,這對于當前整體安全領域的形勢是有利的,但網絡設備廠商與專業安全廠商之間的競爭,對于先占市場先機的專業安全廠商仍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因此,身處競爭激烈的信息安全市場的專業安全廠商,應如何恰當地選擇屬于自己的“藍海”,延續在信息安全市場的些許優勢尤為重要。

一、信息安全市場現狀

在網絡安全產品的平行市場中,政府繼續保持了市場份額第一位,電信和金融行業的市場份額分列第二和第三位,這主要得益于電子政務市場保持高速的增長,而電信、金融等行業的信息化建設相對放緩。從各類IT安全產品部署情況來看,“防病毒系統”、“防火墻”、和“入侵檢測與防御系統”仍然是最常見的安全產品。在2007年,SSL VPN在用戶得普及程度也逐步擴大,已經有接近15.2%得用戶部署了SSL VPN產品。而對于一些高級的安全產品,比如“企業資源管理”和“系統漏洞評估系統”等,部署的用戶則較少。

二、信息安全行業本質

1.信息安全市場需求特征

從需求方而言,對信息安全的迫切需求,即在信息廣泛流通而導致的巨大風險時,就有了對信息安全的需求。因此,信息產業發展得越快,對信息安全產品的需求也就越大。在中國網絡安全產品的垂直市場中,政府、大中型企業仍占據最大市場份額,但市場份額同比有所降低;教育和家庭市場對于網絡安全產品的需求較為平穩,市場份額變化不大。影響信息安全產品市場需求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個:(1)信息本身帶給使用者的收益大小:收益越大,要求保護的愿望越強烈,對信息安全產品的需求也就越強烈。(2)信息的流動渠道暢通程度和被攻擊的可能性(外部環境的安全性):渠道越暢通,信息資源共享越深入,信息流傳開的可能性越大,損失產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對信息安全產品的需求也就越大。(3)對信息安全產品需求還具有一個突出特點:對選定的往往希望它與其他各種信息產品具有兼容性。由此可見,信息本身對使用者收益越大、信息流動越暢通、被攻擊可能性越大的用戶越可能成為信息安全產品市場的聚焦點。

2.信息安全需求本質

(1)三分技術、七分管理。信息系統已經成為政府及企業這個復雜系統中的神經網絡。一個政府或企業,管理信息的機密性、完整性和認證性深刻地影響著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因此,現代政府和企業需要構建和維護安全的信息系統,而這并不是僅僅依靠計算機技術人員就能夠完成的。信息安全主要是一個管理問題,而不是技術問題。

(2)無法測量,就無從管理。信息安全“三分技術,七分管理”的思想已被廣泛接受,然而在實際的安全實踐中,安全管理依然被人們忽視。導致這種局面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安全管理的效果未能得到科學的評價。一方面安全管理的有效性難以評價,相對于安全技術,安全管理包括了眾多的非量化的難以測量的因素,所以評價工作難度較大;另一方面,人們過分依賴信息安全技術的實踐應用,而對于安全管理的評價研究卻比較零散。

(3)安全問題以“短板”為切入點。雖然制訂了較多的制度和標準,當信息化發展到一定程度,這些制度就顯得很單薄,就事論事的管理方式必然會產生安全管理的盲區。

(4)動態管理。在信息安全管理過程中,重點是抓好人員安全、風險評估、信息安全事件、保持業務持續性等重要環節,采取明確職責、動態檢查、嚴格考核等措施,使信息安全走上常態管理之路。

三、藍海的定位點――信息安全管理軟件

近期,《Information Week》研究部和埃森哲咨詢公司合作進行了第九年度“全球安全調查”,該調查全面揭示了商業計算環境所面臨的各種威脅。在受訪者當中,有57%的美國公司表示在過去一年中曾遭受病毒攻擊,34%曾受到蠕蟲的攻擊,18%經歷了拒絕服務攻擊;而中國的情形更差一些,有23%的公司表示其客戶數據安全受到威脅,27%的公司遭受了身份竊取形式的攻擊,受訪的2193名安全專家和商業經理中,58%的人認為安全管理已成為當務之急。可見,信息安全需求主體必將對信息安全管理的軟件產品與服務產生迫切的需求。

針對安全管理的疏忽和漏洞統計及動態處理的相關解決方案必將有極強的吸附性。實際上目前一個組織對信息安全政策的實施度、信息安全保障的實際效果等都亟需客觀系統性的評價,而軟件行業的解決方案將準確高效的處理這些復雜的系統工程難題。

國際信息安全管理度量標準及模式開始在我國被廣泛認可。但信息安全管理標準是抽象的,因此在實施過程中需要選用那些已經對其進行充分量化的信息安全管理軟件,通過這些軟件,組織可以盡早的發現其內部的信息安全管理中所存在的薄弱點和威脅,并制定出決策方案使其損失降至最低。目前國外較常用的ASSET、COBRA和Callio Secura 17799三款軟件。

信息技術及管理學科的人才力量。在科研人才方面,目前我國重點高校都設置了與信息安全相關的專業,在管理學科領域,也出現了一些依托互聯網技術而產生的新專業。從職場人才來看,我國已具備了一批有戰斗力的網絡警察、反病毒工程師、紅客(信息安全員)等。與此同時,我國組織了大量的信息安全領域專家,成立了中國信息協會信息安全專業委員會等,為領導和指揮我國信息安全產業的發展提供了穩固的人才基礎。

參考文獻:

篇2

2008年3月,《南都周刊》、《首席品牌官》和中國品牌研究院聯合主辦了2007年度“第二屆中國十大卓越?新銳CBO評選”活動,經過幾個月的評選,日前終于公布結果。其中,金山軟件董事長求伯君榜上有名,成為中國十大卓越CBO之一。8月28日,新浪財經網給予求伯君的獲獎理由是:扛著民族軟件的大旗,奮勇向微軟挑戰的斗士;在盜版猖獗的中關村掀起“紅色正版”風暴的策劃者;身處高山之巔卻不事張揚、站在業界前列依然不斷創新的拓荒者。然而成功的路上充滿了挑戰,求伯君也不例外。

“閉關”一年半,初戰 WPS 告捷

1986年,求伯君加盟北京四通公司,在這里,他遇到了在他成長過程中對他影響最大的一個人――香港金山老板張旋龍。1988年,求伯君加入了香港金山公司,在深圳從事軟件開發。

當時,求伯君目標很明確――做一張漢卡裝字庫,寫一個字處理系統,這就是后來的WPS。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從1988年5月到1989年9月,求伯君把自己關在張旋龍為他租的房間里,只要是醒著,就不停地寫。困了,就睡一會兒;餓了,就吃方便面。

在這樣的一年零四個月中,求伯君生了三次病,第一次肝炎,第二次肝炎復發,第三次又復發,每次住院一個月到兩個月。第二次肝炎復發時正是軟件開發最緊要的關頭,求伯君不聽醫生警告,把電腦搬到病房里繼續寫。但是,開發之苦不是病魔纏身,不是身心疲憊,而是孤獨。“有了難題,不知道問誰,解決了難題,也沒人分享喜悅。”求伯君就在這孤獨中寫下了十幾萬行的WPS。在寫完最后一行程序的時候,求伯君沒有任何感覺。“任何一個產品做成功時,不會有什么感想,所謂感想都是后來總結出來的。”

作為作者的求伯君麻木了,而還在上大學的雷軍(曾任金山總裁兼 CEO)在看到 WPS 時感到十分震驚:“我不相信中國還會有這么好的軟件,當時覺得這個軟件一定是在香港做的。”

沒有廣告、沒有評獎,WPS 僅僅憑借口碑就一夜成名。隨后的幾年里,WPS 以摧枯拉朽之勢掃蕩國內軟件市場,占有率一度高達90%。那時,在千千萬萬擁有電腦的辦公室里,最著名的人物不是比爾?蓋茨,也不是王選,而是求伯君。對此,求伯君的解釋很樸素―――“我是趕上了電腦剛進入中國、一切都是空白的機會,”他說,“市場上什么都奇缺。”而雷軍的解釋是:“WPS定位很準,就是字處理,不是排版。那時候,搞一個排版太復雜了,用戶根本接受不了。”

但是不久,一路凱歌的 WPS 就遭到了微軟 Word 的挑戰。人們進入了鼠標點擊時代,WPS面臨被淘汰的危險。方正與張旋龍的金山公司全面結合在香港上市后,張旋龍與求伯君都不忍心完全放棄“金山”這塊牌子,求伯君更是決心要在中文漢字處理領域與微軟抗爭。于是,求伯君開始自任董事長兼總經理,把金山公司繼續辦下去,并開始了與微軟抗爭的艱難道路。

與微軟抗爭,在事業低谷扛起民族大旗

1993年,意識到“做 DOS 下的軟件沒希望”的金山,調集資金、人力研發了一款 Windows 下的辦公軟件,它集字處理、電子表格、電子詞典等功能于一體。金山為這款軟件取了個響亮的名字――,取“開天辟地”之意。但是它雖然在 Windows下操作,可同 DOS 時代的 WPS 一樣,它只能模擬顯示、模擬打印,而當時的 Word 已經可以“所見即所得”了。所以,這注定是一次致命的失敗。沒能開天辟地,卻耗費了金山大量的現金。

失敗的時候,有人勸求伯君利用已有的名氣搞系統集成,做一些項目。1995年,微軟也向求伯君拋出了繡球。但求伯君始終沒有放棄 WPS,他堅持住了。他堅信“Word 能夠做到的事情,我也能做到”。

堅持并不容易。1996年的金山,人員一個接一個地流失。求伯君回憶說:“200多人的公司,走得只剩下20來個。”但哪怕就這樣一個規模,金山也開始為支付員工工資發愁了。“第一程序員”求伯君第一次發現,商業世界原來這么殘酷。他可以不要錢、沒日沒夜地開發軟件,可是公司的員工卻要生活,公司還要運轉。

求伯君橫下一條心,賣掉了自己的別墅,換來200萬元現金。

經歷了 WPS 崛起、失敗歷程中與微軟的較量,金山人自覺地將“民族軟件大旗”扛在了自己的肩上,盡管它很沉重。僅剩的20多個人,靠著賣別墅的200萬元重新上路,目標是 WPS97 。但是這個研發的過程也不順利。從 DOS 到 Windows ,金山需要熟悉很多新東西,然而每次還沒了解清楚,微軟就又升級了。更要命的是,金山還得攻克曾經讓它一敗涂地的“所見即所得”這個難題。幸運的是到1997年,幾乎彈盡糧絕之時,金山終于研發出了 WPS97,以價廉物美的優勢重新挺進市場,兩個月銷量超過12000套,在銷售排行榜上超過了微軟的 Word,名列榜首,創造了一個奇跡。

但是,奇跡的背后是求伯君完美主義式的堅持。事實上,用商業世界里任何一條成本收益法則計算,金山都在做著虧本的買賣,十多年來,它甚至不惜用網絡游戲、殺毒軟件、翻譯軟件上賺來的錢貼補 WPS。“只要金山在,WPS 就在。”一直以來,求伯君都像愛護他的兒女那樣愛著 WPS。當第一次知道有人盜他的版時,和所有的程序員一樣,他很高興有人在用自己的東西。作為一個企業家,求伯君的行為或許還不夠成熟老練,但是,他身上的那種執著和不服輸以及勇于接受挑戰的氣質,卻令人不得不欽佩。

不做中國的微軟,要做世界的金山

“只要夢想還在,金山就還在”,隨著雷軍的離職,一直隱居幕后的求伯君再度出山擔任金山的CEO。這位曾經的“程序員第一人”,又要繼續他的金山之夢。

現在的金山,遠遠不是只做辦公軟件,它的產品線覆蓋了桌面辦公、信息安全、實用工具、游戲娛樂和行業應用等諸多領域。求伯君表示,他們從未放棄過在辦公軟件市場與微軟的競爭,而且,WPS在辦公軟件市場已經逐步收復失地,這個跡象讓他很是興奮。“金山不能在微軟這一棵樹上吊死。記得在上市的時候,我們有個員工在內部的新聞稿上寫‘不做中國的微軟,要做世界的金山’,我覺得他說得很對。”求伯君近日接受采訪時表示。

雖然對 CEO 的工作早已駕輕就熟,但是作為剛上市的公司的 CEO,求伯君還是有一系列大的動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數他6月25日對外高調宣布設立深圳金山信息安全技術有限公司,并以1452萬元資金全面收購深圳招商卓爾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相關業務。這也是金山軟件自去年10月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后,在信息安全領域進行的第一筆資本操作。

深圳招商卓爾的主業是企業級安全軟件和硬件產品,擁有國內領先的企業信息安全技術自主知識產權。求伯君一直認為,收購和合作是提升自己實力最快的辦法,“金山將在今年集中研究可行的收購,成立一個團隊,主要業務就是資本運作”。其實,促成此番收購更重要的因素,是無比美好的市場前景。據互聯網市場研究機構艾瑞咨詢的報告顯示,2008年年底,我國的中小企業將達到3500多萬家,這些企業的信息安全保障市場無疑是一盤非常誘人的美味佳肴。或許求伯君也正是充分意識到了這一點,才全資收購了深圳招商卓爾,“豪賭”企業信息安全市場,在安全領域對自己和公司提出了新的挑戰。

另外,在求伯君看來,網絡游戲業務仍然是金山工作的一大重點,下半年,金山將在網游業務上全面發力。

篇3

關鍵詞:信息化;工業化;計算機應用服務;軟件服務;軟件行業

中圖分類號:TP3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08)29-0479-02

Industrializ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Service

HE Xiang, WANG Chen-guang

(Western Securities Co.Ltd.,Beijing 100081,China)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computer application service showed accelerated growth trend, and profitability improved steadily. As the market and technology integration, industry trends will bring a golden era.

Key words: information; industrialization; computer application service; software service;software industry

1 行業現狀

2008年6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設立軟件服務司。這標志著軟件及其涉及的產業鏈開始納入政府部門統一管理。計算機應用服務業缺乏統一規劃、企業數量多而不強、核心技術受制于人、創新能力不高等制約行業發展的因素將得到改善。軟件服務司的成立從政策導向上將推動國內軟件企業向規模化發展。

國家和各級政府以及大中型企業加快了信息化建設的步伐,軟件產業從制度建設到行業合作都步入了高速發展的新階段。國民經濟中采掘、制造、建筑等傳統工業行業,都積極與信息行業的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合作,工業化與信息化的融合推動了軟件服務市場的快速發展。

截至2008年6月,國內軟件業繼續保持平穩發展,內部結構調整進一步深化。1-6月軟件產業實現收入3456.7億元,同比增長30.4%,占電子信息產業比重達到13%,軟件業收入的增長速度超過同期制造業20.7%的增長速度。軟件業規模以上企業個數達13000多家,全行業就業人數超過130萬人。(如圖1)

2 行業市場分布

2008年上半年,我國軟件產業收入構成中,軟件技術服務增長最快,累計完成收入670.6億元,同比增長46.8%,占軟件產業總收入的19.4%。其中,軟件外包服務收入超過57億元。軟件產品收入為1216.8億元,同比增長24.3%,占軟件產業總收入的35.2%,是軟件產業的主要組成部分。系統集成收入為812.3億元,同比增長29.6%,占軟件產業總收入的23.5%;嵌入式系統軟件和IC設計收入增速相對較低,分別完成收入646.4和110.6億元,同比增長22.6%和14.7%,分別占軟件產業總收入的18.7%和3.2%。(如圖2)

3 目前行業的發展動力與前景分析

中小企業和農村的信息化發展將為產業提供新的動力。一方面,國家將為農村信息化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中小城市和鄉鎮農村的市場前景看好。另一方面,隨著網絡應用不斷普及,利用網絡平臺開展商務逐步成為主流,導致中小企業發展信息化的要求越來越迫切。

2008年是“十一五”規劃的第三年,通過軟件的應用來推動工業企業業務改進和創新已經成為工業企業的共識并直接推動中國軟件服務市場規模的持續增長。

計算機應用行業在過去幾年的業績呈現加速增長的態勢,并且盈利能力穩步提升。我們認為這一趨勢將能夠延續,尤其在當前中國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信息化進程加快的這樣一個歷史背景下,行業進入了一個發展的黃金時期。

當前中國正在經歷經濟增長模式轉型,信息化與工業化的加速融合加深了國民經濟各部門對信息化的需求。信貸緊縮、生產要素成本上漲等宏觀經濟環境,使得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面臨的挑戰加劇。因此企業加大信息化投入來提高效率、節約成本,這不僅是企業進一步發展更是企業可持續生存的現實需求。

信息化需求的爆發增長將主要體現在軟件與服務上。從信息強國的經驗來看,在信息化高峰期,其信息產業與信息化投入必然要經歷一個高速發展期。例如美國在1995-2000年信息產業增長了59%,而同期韓國則增長了66%。而中國2004-2008年信息產業增長了144%,中國已處于信息化進程的快速發展期,信息化與工業化加速融合,信息產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漸重。

預計未來三年,中國的信息化投資總額將保持快速增長,復合增長率達到18.9%;軟件與服務國內市場銷售額將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持續增長;軟件與服務在計算機市場中的份額將達到30%。

計算機應用行業是在當前不確定性較多的宏觀經濟環境下,相對易確定業績增長的投資標的。我們預計未來三年其凈利復合增長率達到30%左右,遠快于市場整體。并且行業處于景氣上升周期,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隨著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信息化進程加快的行業趨勢,工業裝備信息化、管理軟件、政務信息化三大領域將成為軟件產業新的增長重心。信息安全市場仍將保持高速發展,其中電信、政府、金融將是安全需求最大的領域,預計未來三年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31%以上。軟件出口繼續增長,軟件出口2008年第1季度為16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4.3%。

4 目前行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國內軟件企業的規模普遍不大是制約行業發展的主要問題,當前這一局面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首先,很多軟件技術創新得不到資本市場的支持。這是國內軟件企業規模不大的首要原因。

其次,雖然國內軟件市場近年在總量上發展很快,可因為缺乏統一的管理標準,地區經濟發展不均衡,成為限制軟件企業規模擴大的因素。比如國內政府信息化的市場額度很大,但由于政府采購比較分散,地區平均主義較嚴重,導致大型軟件企業難以崛起。

再次,國內軟件企業合作意識較弱。軟件企業一般各自為政,缺乏合作聯盟意識,這也一定程度的限制了企業規模的擴大。

最后,國內軟件企業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行業發展初期,軟件開發模式停留在作坊模式,主要原因是企業缺乏好的管理人才和相關的技術資源。近年,國內軟件開發人員和技術逐漸成熟,加之越來越多的軟件企業通過CMMI和ISO9000認證,軟件企業在軟件開發的過程管理上有了極大改觀。然而,軟件公司在規模上還難于突破。原因在于企業內部研發的管理仍跟不上企業的發展速度,多數軟件企業現有的管理體系不足以支撐企業上規模的發展。多數企業依舊是軟件項目公司,形成不了標準化的軟件產品,這也限制了整體企業規模的擴大。

針對軟件企業規模普遍小的現象,我們認為軟件企業要想在目前的環境下獲得突破,軟件企業必須增強合作意識,才能使軟件企業生存和發展環境趨于良好。

在領頭軟件企業的帶動下,對各自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進行分析定位,構建全國范圍的軟件行業的大流水線。讓行業內的軟件企業各司其職,有效的分工和合作,降低企業間的交易成本,這是產業整合的必然。

在當今信息爆炸和通訊高度發達的社會中,靠任何一家企業包打天下都是不現實。軟件企業也需要將一些附加值比較低的部門進行剝離,如同IBM剝離PC部門一樣。大的軟件企業,應該考慮剝離編程業務、剝離小模塊,讓其他小軟件企業能夠做一些程序、小模塊,或者與比較大的外包公司進行合作。這樣才能構建出合理的產業鏈。

軟件行業唯有通過整合技術和客戶資源,有效配置軟件生產流程的各環節,才能形成更多的大型軟件企業,才會使整個行業發展具備國際化的競爭力。

5 行業發展的趨勢

國內軟件行業的發展,不能脫離全球軟件行業發展的大環境。全球信息化軟件行業繼續朝整合方向發展。

甲骨文、SAP和IBM等軟件巨頭都紛紛開始了整合行動。特別值得關注的就是各大軟件巨頭對BI商業智能軟件企業的收購。其中甲骨文公司收購了Hyperion,SAP收購了Business Objects,IBM則收購了Cognos。軟件巨頭們都意識到行業信息化發展到一定階段后,軟件服務將成為新的增長點,因此后續的商業智能和數據挖掘分析將成為一個新的熱點和方向。

SOA和Web2.0是未來的一個發展重點,包括Web2.0下提及的Mashup生態系統,因此可以預計在2008年在中間件和SOA集成方面的并購將是一個持續的整合熱點。在SOA和Web2.0迅猛的發展態勢下,基于SaaS模式的軟件服務提供商將是軟件服務市場的主角,可以預見在未來三年基于SaaS軟件服務企業的收購和整合將會持續出現。而對于國內,預計到2011年SaaS市場將超過400億,現在的SaaS軟件服務提供商如阿里軟件、神碼在線、友商在線和金算盤等將面臨進一步整合和洗牌,不論是應用本身整合還是垂直行業整合都在所難免。

國內軟件行業的未來發展,也將是順應這個整合的大趨勢,市場和技術整合將成為行業持續的主題。

參考文獻:

[1] 中國證券業協會.證券投資分析[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7.

[2] 張俊瑞.上市公司分析[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