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商務的含義范文
時間:2023-12-01 17:30:3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國際商務的含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商務英語函電 對外貿易 國際營銷 作用 應用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加快及全球貿易的日益融合,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合作也迅速發展起來,與世界其他國家的合作及貿易往來越來越頻繁,科技的快速發展和巨大進步,也改變了傳統交易對象,極大地促進了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世界各國的經濟貿易相互滲透、相互依存,國際商貿活動與日俱增,商務英語的使用也愈發廣泛。商務英語函電是對外商務交流的主要途徑之一,也使各國相互溝通、開展業務、達成交易、建立友好合作關系等商務活動的重要媒介。由于交際雙方的文化背景不同、社會環境背景各異、思維方式和交際方式有別,在對外貿易中雙方產生誤解在所難免,因此,熟練掌握商務英語函電的內涵特點和應用技巧,對于雙方交易的順利達成是極其重要的。
一、商務英語函電的內涵
商務英語函電是以外貿知識為背景,以外貿語言為載體;在對外貿易領域中人們借以溝通交流的書面工作語言的電子書信。它是以普通英語知識為基礎的融國際貿易業務知識和對外經貿業務環節應用為一體的商務英語綜合知識在具體對外貿易中的掌握和應用,因此商務函電在使用上有其特有的特征,這也就要求商務英語人員在學習和積累知識時注重將基礎英語知識和專業商務英語相融合。
盡管傳統意義上的“函電”已被傳真和電子郵件替代,但從信息內容和形勢來看,其基本格式、表達方式和內容都沒有大的變化――只是傳送信函的方式不同。
二、商務英語函電的特點及應用注意事項
商務函電既有普通英語語言的共同特點,又帶有濃濃的“商務”特色。因此不同于普通文體,其特點比較鮮明,遵循“7C”原則,即禮貌(courtesy)、體諒(consideration)、完整(completeness)、清楚(clarity)、簡潔(conciseness)、具體(concreteness)、正確(correctness)。貿易雙方通過往來函來電進行貿易磋商,建立和維系良好的合作伙伴關系,促進公司業務的發展,最終達成交易。因此,英文函電在遣詞造句、行文方法、表達風格、意義和內涵方面都具有商業韻味,講究語言策略,注重語言的得體性。商務函電是國際商務往來中經常使用的聯系方式,是開展對外貿易業務和有關商務活動的基礎及重要工具,因此,熟悉運用并正確理解商務英語函電出現的新特點,是順利進行商務業務活動的前提和條件。
在商務函電應用中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要尊重對方。函件沒有語氣,但字里行間可以表達出對對方的尊重和禮貌。買賣雙方在貿易合作中是平等的關系,函件中要有禮節,善待對方,禮貌待人,建立良好的貿易合作關系。第二,函件要簡潔。為了提高效率,商務函件要簡練,開門見山,避免長篇大論。第三,表達信息要準確。用詞要嚴謹、準確,避免歧義。
三、商務英語函電在國際營銷中作用
(一)國際營銷活動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的日益顯著而變得日漸頻繁。要想在國際營銷活動中進行良好的溝通,語言的作用就要變得異常強大,商務英語函電是專門用途英語(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的一個重要分支,也是現代國際營銷領域的專業語言,其詞法、句法、語體等均有特色。掌握商務英語是研究營銷英語語言和從事國際營銷的重要基礎。
(二)應用在國際營銷的商務英語也叫國際營銷英語,因其有獨特的詞匯、句法、結構和文體等,普通英語學習和使用者必須經過專門學習和研究,才能掌握并運用國際營銷英語。掌握國際營銷英語是從事國際商務工作和研究營銷英語語言的重要基礎。把國際營銷這一特殊行業所使用的語言系統化地提供給讀者,使讀者通過閱讀、分析、辨析、理解、記憶等語言學習過程逐步掌握國際營銷行業英語,獲得用英語從事國際營銷的交際能力。在國際營銷中應用商務英語,在用語上要明顯注意。商務英語函電常用的句子有:①Please accept our thanks for the trouble you have taken.有勞貴方,不勝感激。②We tender you our sincere thanks for your generous treatment of us in this affair.對貴方在此事中的慷慨之舉,深表感謝。總的來說,商務英語函電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英文功底和良好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了解國內外有關商務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具有商務綜合技能,能夠在三資企業從事商務洽談、企業管理和涉外文秘的應用型、外向型、復合型專門人才。
(三)商務英語在國際營銷中的作用及用途。隨著中國加入WTO,營銷的概念已經不再局限于國內,而包括全球。中國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動力源之一,也是WTO的重要成員國,生產與營銷的各方面都要與世界接軌。這個事實迫切要求我國高校把英語專業的學生培養成既有扎實的英語基本功,又熟練掌握從事實際工作所需的商貿英語,還熟悉特定商貿行業一般知識的復合型人才。而商務英語函電就應運而生,從外貿產品的開發、研制、生產和銷售,整個過程都與商務英語函電有著密切的聯系。
英語作為國際貿易的通用語言,在口頭洽談和函電聯系中應用得最廣泛,因此外貿語言的應用就成為對外貿易中舉足輕重的一個技能。當然,英語函電的交流和英語信函還是存在很大的區別的,因為英語函電中,需要簡潔明快地表達、嚴謹準確地反映某些特點。
參考文獻:
[1]伍鐵平.術語的模糊性和語言規律.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0.
[2]肖占時.英語語言、文學工具書及其使用.北京學苑出版社,1990.
[3]薛榮久.對外貿易.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5:13-14.
[4]程同春.新編國際商務英語函電.東南大學出版社,2005.
篇2
關鍵詞:商務談判;語用策略;預期目標
隨著國際貿易發展進程的逐漸加快,經濟組織和企業之間的交流合作越發頻繁,貿易往來不斷增加。為了最大限度地實現談判雙方利益共贏,掌握商務談判技巧,我們就商務英語談判策略和技巧等加以分析論述,希望通過談判的方式更好地實現談判目標。
1商務英語及國際商務談判的含義
常言說得好,商場如戰場,隨著全球經濟化發展進程的加快,經濟交流合作也越加頻繁。作為當前國際應用最廣泛的通用語言,商務英語談判已經成為國際商務談判的重要手段,商務英語顧名思義就是在商務活動當中所使用的英語,而其又涉及語言運用、文化背景、國際慣例及交際技巧等多方面內容。商務英語內涵極為豐富,如果能夠在國際商務談判中充分發揮商務英語作用,就可以利用英語加強相互之間的交流,減少溝通上的障礙,加強相互之間的理解。國際商務談判并非淺顯的一言一行,而是一項復雜的交流溝通過程,如何在談判過程中取得優勢,得到滿意的談判結果,這是每個企業都將要面臨的全新課題。商務談判的成敗直接影響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談判人員除要掌握商務業務、法律法規和談判原則外,還應掌握必備的談判技巧和語用策略,談判人員還應了解世界各國文化,這樣才能達到知己知彼的目的,更好地達到預期談判目標。
1.1商務英語的內涵
商務英語是指交易雙方在商務活動中使用的交流語言,它是英語在商務活動中逐漸適用而產生的一種社會功能變體,其針對性較強。之前商務英語一直被用于對外貿易活動當中,被稱作外貿英語,含義簡單。在我國加入WTO之后,商務英語的運用也越加廣泛。由 于我國市場經濟發展較快,全球經濟一體化不斷推進,不同以往,現代商務英語概念也有了全新的含義,商務英語的內涵、外延均有了極大的拓展,所涉及內容也越發全面。隨著我國市場國際化進程的逐漸加快,國內大多數企業與國際市場的交流逐漸加強,這為國內企業帶來巨大發展機遇的同時,也使其面臨更加嚴峻的市場競爭和挑戰。目前,我國國內企業與國際的商務活動更加密切,經濟活動也越加頻繁,企業所要接觸的商務談判也更多,應使我國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更好地挖掘市場商機,更好地發揮商務英語談判作用,推動我國國際貿易發展。
1.2國際商務談判內涵
國際商務談判是指國際商務活動中的不同利益主體為完成某項勞務或商品交易,對各項交易條件加以協商的過程。由于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商品概念外延逐步擴大,傳統的交易商品主要指有形產品,而概念外延擴大后也包括了技術、資金、信息和服務等無形產品。不論是何種商品形態的交易溝通,都可以稱作商務談判,例如投資談判、技術引進談判以及供求談判等,以上內容均屬商務談判。商務談判的主要目的就是將談判雙方的觀點、要求等進行交流和溝通,協調好相互之間的關系,更好地達成協作關系。這一過程相對較為復雜,各方談判人員根本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維護己方利益,從中尋找雙方的利益平衡點,謀求利益共贏。在國際商務活動中,商務談判是必要環節,同時也是合同訂立的必經階段。商務談判內容既包括技術和商務問題,也包含法律和政策等方面問題,該項工作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政策性及策略性。國際商務談判雙方各自隸屬國家、地區有著很大的區別,其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背景、思想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價值觀念以及風俗習慣都有極大的不同,這就增加了談判雙方的交流與溝通難度,因此國際商務談判的難度較大。談判人員出自各方立場和追求目標的不同,難免會發生一定的矛盾沖突,雙方也會就此進行協商。商務談判人員應嚴格遵循平等互利原則,采用各種行之有效的策略,盡可能地降低彼此之間的沖突和矛盾,談判人員要考慮雙方利益,取得兩方的共同認可,最終達成滿意談判結果。談判結果對合作協議內容有著直接影響,商務活動開展受其影響較大。國際商務談判人員應恪盡職守,更好地解決談判中出現的各項問題,確保談判工作能夠順利進行,構建公平合理的談判平臺。
2商務英語在國際商務談判中的作用
從字面意義來看,商務英語可以理解為商務和英語兩方面內容的結合,專門用在商務活動當中。在國際商務談判中,商務英語的作用不容忽視,從語言的角度來看,商務英語具有基本信息交流作用,其商務性角度也決定了在商務談判中的特殊作用。商務英語作用主要體現在談判的針對性和談判的靈活性、融洽性兩方面。第一,商務英語有效提升了國際商務談判的針對性。作為商務活動當中的專用語言,商務英語有別于普通生活用語,其內容主要有商務理論知識、商務交際技能,其對話內容涉及金融、管理、營銷、經濟等方面,商務英語專業性、實用性、針對性較強。第二,商務英語的出現極大地增加了國際商務談判的融洽性和靈活性。商務談判人員利用其特點,緩解談判場上的氛圍,營造輕松、融洽的談判環境,減少利益雙方的矛盾沖突,避免商務談判陷入僵局。
3商務英語在國際商務談判中的應用
3.1條件句的應用虛擬條件句應用。在國際商務談判當中,虛擬條件句常被用在請求、詢問、反對、贊同等較為委婉的情況下,給對方一種體諒與尊重之感。例如,在談判雙方進行初次洽談之時,對于談判雙方而言,約定的時間都是極為重要的談判要素,在預定談判時間時,談判者一定要詢問對方意見,選定在雙方都比較適宜的時間內進行談判磋商。通常,虛擬條件句的使用都是讓對方感受到尊重和認可,談判人員應根據談判實際情況,合理使用虛擬條件句,進一步促成談判。真實條件句應用。在商務談判過程中,談判雙方難免會產生一定的利益沖突,談判方想要真實、準確地表達商業信息,應考慮談判雙方的利益共同點。因此,談判雙方必須要做好充足的準備,認清雙方利益所在,準確掌握對自身有利和利益的根本點,同時還要掌握對方的目的所在。談判者可以利用己方無關緊要而對方極為看重的利益、己方看重而對方無關緊要的利益作為交換條件,從而取得利益共贏的談判結果。在國際商務談判當中,語言文化差異常常會造成交流誤會,英語條件句的使用就能夠很好地避免這一問題的發生。談判者應適當運用真實條件句,進而促成商務談判。
3.2語用策略應用談判人員在國際商務談判中應當采取婉轉表達方式,盡量不用語氣過重、措辭直白的語句。當談判中拒絕對方要求時,可委婉地闡述“你提出的條件很有道理,但是有些微的差異”,讓對方能夠在情感上接受的同時闡述自身看法,最大限度地給予對方寬容和尊重,避免談判雙方陷入談判尷尬的境遇,使雙方能夠平心靜氣地聽完觀點闡述,為談判留有回旋余地。一個高明的談判人員,通常會運用委婉的方式向對方表達自身見解,使得己方的意見更易被對方接受。幽默在國際商務談判中也是一件談判利器,詼諧幽默的談判語言能夠將談判雙方從尷尬、不利的困境中解脫出來,將緊張嚴肅的談判氣氛變得更加融洽、輕松。語用策略的有效利用能夠給談判人員予以心理上的語言享受,營造良好的氣氛,將錯綜復雜的商務談判簡化,提高談判效率。幽默的語言將會予以美的享受和智慧的啟迪,進一步提高談判成功的幾率。國際商務談判過程中采用模糊語用策略能夠極大限度地增強語言表達的靈活性,這樣就不會在談判過程中將話說得太死,給談判雙方留有余地。模糊語言能夠有效提升語言表達效率,利用最小的代價盡可能地傳遞信息,進而做出高效的處理和判斷。國際商務談判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某些難以說明的問題,模糊語言具有一定的掩飾和回避作用,避免談判雙方出現正面沖突。
3.3禮貌原則應用人際交往過程中,禮貌是人與人之間建立友好和諧關系的根本前提,作為一種常見的社會活動,禮貌原則也會對每名談判人員產生一定的束縛。不論是談判當中的任何一方,都希望能夠得到對方的禮遇,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理解。商務談判的成敗、結果的好壞在極大程度上取決于人員禮貌原則運用。談判人員在國際商務談判中,應當將交際禮儀運用得當,盡可能取得談判雙方的認同和贊同,謀求雙贏結果。談判雙方要注意談判場合、時間和對象,通過恰當的語言表達,達到事半功倍之效。合理恰當的商務談判語言需充分考慮社會政治各方面因素,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一種禮貌用語換做另一場合意義卻未必相同。談判人員應當了解合作方的文化背景,確保談判的順利進行,實現談判目標。
3.4語言環境應用語言表達與領會需要結合語言環境因素進行綜合考量,以提高談判語言表達效果。一個人在不同的場合就要采用相應的表達方式,這樣才能夠左右逢源。而商務談判就是通過語言表達、交流的方式實現己方利益最大化,矛盾沖突是難以避免的,氣氛的緊張和敏感更是常見。因此,在特殊的商務談判環境下,談判雙方更需要一個緩和的環境,商務談判人員應準確掌握商務英語靈活性,利用語言技巧營造舒適、融洽的語言環境,進一步幫助談判雙方進行沉著、冷靜的處理。
4結語
在國際商務談判過程中,正確的決斷將會直接影響商務活動的開展,談判人員應當充分挖掘商務英語語言的效用,靈活運用商務英語,營造良好的談判環境,取得最佳的談判效果。
參考文獻:
[1]汪含.淺談商務英語在國際商務談判中的綜合運用[J].商場現代化,2010,(28):108-109.
[2]薛正花.淺談商務英語在國際商務談判中的運用[J].中國商貿,2010,(16):135-136.
[3]魏亞婷.順應視角下商務英語溝通中委婉表達的研究[D].太原:山西財經大學,2010.
[4]袁婭婭.模糊語言在商務英語談判中的語用功能與表達[J].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7,(06):109-110.
[5]王維金.淺析商務英語談判技巧[J].科技信息,2008,(35):132-133.
[6]丁樹亭.國際商務英語談判策略探析[J].科技信息,2009,(26):141-142.
[7]朱潔.模糊語在商務談判中的語用功能[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5):110-111.
[8]朱斌.淺析模糊語在國際商務談判中的策略運用[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04):193-194.
篇3
在國際商務交往中,也有一些國家要求使用本國語言進行談判,如法國商人即便是會說英語,也傾向于要求對方使用法語開展談判活動。因此,在與法國商人開展國際商務交往的過程中,如果法語水平并不高,可以在說明理由的前提下使用翻譯人員來開展商務交流。當然,非語言交流也是國際商務交往中重要的交流方式。非語言交流方式能夠傳播很多有價值的信息,并且多是在國際商務交流主體無意識的情況下產生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國際商務交往主體所使用的非語言信號也存在差異,相對于方便解釋的語言信號而言,非語言信號會很容易產生誤解,并容易忽略對這些誤解的糾正。如上文中提到的,沉默也是中國人表達認同的方式,然而這種方式卻不被美國人接受,他們往往將這種尊重與禮貌理解為拒絕。另外,中國人習慣在不認可或者無奈的表達中使用笑,而美國人則是攤開雙手與聳聳肩膀,這種習慣的差異也需要國際商務交往主體作出認知與了解,避免因為不了解非語言信號含義而走入誤區。
二、國際商務交往中的文化差異
國際商務交往中的文化差異主要體現為價值觀差異與思維差異。在價值觀方面,國際商務交往存在的價值觀差異相對于語言而言隱藏的更深,所以也更加難以有效地克服。在國際商務交往中,價值觀差異所產生的影響主要體現為由客觀性、平等性以及時間觀念所引發的厭惡與誤會。首先從客觀性差異方面來看,西方人尤其是美國人很重視客觀性,這種客觀性體現在對事實依據的重視,對業績與經濟的重視,而并非是對人的重視,在國際商務交往過程中,美國人也往往強調將人與事情進行區分,并且對實質性問題更感興趣。但是,一些國家卻無法將這種客觀性變為現實,如比較重視裙帶關系的拉丁美洲文化與東方文化。所以,這些國家的商務談判者在國際商務談判中不僅作為個體參與到談判過程中,同時最終的談判結果也會對個體產生很大的影響,在此方面,個體的品行與實質問題具有著緊密的聯系,二者難以做出有效的區分。
從平等觀念的差異來看,西方具有著更加強烈的平等意識,因此在國際商務交往過程中,平等的價值觀以及公平的原則是開展良好交往的前提。以美國人為代表的西方人雖然希望能夠獲得更多的實際利益,但是在報價以及條件的提出方面往往會提供客觀的依據。因此在國際商務貿易中,美國商人往往將對方視作具有平等地位的人,相對于日本人而言,在利潤劃分方面美國人顯然會更加合理,因為許多美國商人都認為,利益分配的公平性要比獲得的利潤量更加重要。具有差異的是,東方人具有著更加濃烈的等級觀念,因此平等意識要弱于西方人,以日本人為例,他們更善于將“蛋糕”做大,而并不善于對“蛋糕”進行劃分,在國際商務活動中,日本商人往往會強調買房的欲望與需求,因此利潤分配也對買方有力。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平等觀念也得到了逐漸的顯現,這種觀念主要體現出為雙方實際利益的追求與雙贏策略的實施。這種觀念對于在國際商務交往中構建良好且長遠的合作關系具有著重要意義。
篇4
關鍵詞:商務英語;電子商務;探討
【中圖分類號】 G71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1-1297(2012)08-0111-01
隨著全球一體化的發展,信息技術和電子商務達到不可想象的騰飛并且與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國際貿易的普遍方式例如:書信,電報,信匯等等正被新的貿易形式電子商務所取代。過去的一個月的交易現在可能幾小時甚至幾秒鐘。這里的傳媒載體就是信息技術的通訊(Telecommunication)。雖說商務英語在理論和實踐中取得的可喜可賀的成績,但電子商務將使原來的商業模式發生重大變革,并將推動國際貿易的進一步提高。
信息技術已發展的日益成熟的今天,網路的通信,交易僅僅在彈指之間。通過電子商務人們可訂貨,付款,廣告,推銷,業務商談,修改,合同的簽訂等等一系列商務活動,也可網絡會議草定合作等等。人們以經歷了過去對電子商務簡單的了解,熟悉,到現在熟練應用的過程。人們不難發現很多國際生意越來越離不開電子商務了,原因如下,快捷,經濟,信息表達準確,可以同商務活動的各方在不同地點但在同一時間磋商。那么究竟電子商務有什么特點可以具體應用呢?首先,生意活動中電子商務的核心是買貨,售前,售后服務,供貨,產品的介紹和促銷,接受產品的評價和意見等等。其次,電子商務主要有打廣告,咨詢,商談,訂貨,付款,售后服務等等。主要媒體是網絡進行運作。而國際電子商務顧名思義是國際間的電子商務。廣泛意義講就是跨國界和跨地區的電子交易和貿易。它有普遍意義上的電子商務特點和特性,但還有自身的顯著特點。核心之一就是跨國家和地區并在全球的范圍內。雖然國際電子商務淘汰了國與國的界限,時間和距離的影響。然而與傳統的商務比較,缺乏真正意義上的面對面協商,較量,甚或不能了解競爭的市場或對手等一系列問題。這樣的新問題,只有商務英語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語言作為商務的媒介和載體,是國際電子商務成敗的關鍵。所有的這些活動都需要英語的聽說讀寫,加以判斷,形成文件進行交易。所以商務英語在國際貿易活動中具有獨立性,開放性,完整性和實際應用性的完美的語言工具。由于英語被世界尤其是發達國家的廣泛接受和應用,被聯合國教課文組織認定世界通用語言之一。進而幾乎一多半以上的國際商務活動都是以英語進行的,例如,通信,交易記錄,文件轉換,付款,服務等等。每一個商業步驟都需要英語的技能才能準確,正確,及時的完善沒一個交易。
聽說讀寫的商務英語技能都在商務活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聽說的技能體現在現代國際電子商務交易中具有語音和視頻的交流平臺,雖說這兩項技能相對讀和寫技能應用相對少一些,但是對這兩項技能要求要相對高一些。前面的論文雖說提到國際電子商務克服了人們不能面對面的障礙,但其主要是指空間上和距離的障礙。人與人日常交流中除了語言的表達外還有一些情感和身體語言的表達。有時這種靜的語言比口頭的表達更有實際意義。而在國際電子商務活動中,光靠語音和視頻交流,要準確的理解和表達雙方的意愿,特別是在談判初期,需要商務英語者很高的聽力,聽得明白,清晰,說的準確無誤,這樣更有利于制作商業決定。國際商務英語讀的能力將在一個交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大量的記錄,通訊,信息必須經過認真的閱讀理解,讀懂產品的型號,功能,及服務的基本信息。明確互相的商業目的,最終做出正確的商業決定。讀懂互相的意向文件也是加速提高生意數據的處理速度的關鍵。因而,在國際商務活動中,極好的英語讀的技能是生意成功的關鍵。產品的介紹,促銷材料,商業廣告,生意的術語和知識,如果不能明確其含義,差之毫厘比失之千里。例如:一些歐美國家和日本電壓采用110伏制式,而中國采用220伏制式。看似簡單,如果不讀懂明白其真正含義就將釀成不可想象的后果。這就意味著不光要讀懂文字字面上的含義,更要明白其定義及術語,還有明白其代表之實際意義。一些術語在一個時期代表一個含義,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變遷,被賦予更多的含義甚至定義其不同的術語。所以不斷學習和進步才能與時俱進,才能跟上科學的步伐。商務英語學習者需要不斷的學習和努力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英語技能和業務水平。有時一些英文Email 需要一些商業化的格式,對方才能看得清晰,易懂,有時信件可能簡寫,或用每個字開頭字母縮寫。在一些正式文件中或重要文件上一定不要采取這樣的格式。一是不正式,二是容易產生誤解。例如結尾用ASAP!(As soon as possible), 盡快的意識就是不足取的英語書寫方式。
篇5
關鍵詞:商務英語;翻譯;文化信息等值
國際商務英語是人們從事國際商務活動時經常使用的英語。它是以國際商務為語言背景的應用性英語學科。由于國際商務涉及到許多不同行業和領域,所以,國際商務英語涵蓋了相關的各個領域的專業英語,如經貿英語、金融英語、經濟學英語、會計英語、法律英語、廣告英語等。因此,從教學的角度來看,國際商務英語的研究對象就應該是在有關特定語言環境下所使用的專門用途英語( ESP , Englishfor Special Purpose) ,研究其語言現象,研究英語在使用過程中由于行業,團體,功能等因素而產生的變體及其規律。其中,國際商務英語的翻譯理論與實踐應重點研究此類變體文本的翻譯的特殊性和規律性。
一、跨文化交際與國際商務英語翻譯
在國際上做生意意味著你將與講不同語言生活在不同文化之中的人們有著頻繁的接觸。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交際的過程便是跨文化交際。任何不同文化之間的交往都需要在交流時克服異國文化的障礙,達到交流溝通的目的。眾所周知,英語已成為國際商務、國際通訊和互聯網的最佳媒體。作為全球商務語言,英語以它的多樣性和易變性而著稱,這就導致英語以多種形式存在并具有文化背景的多樣性。英語在與其他語言的接觸中成長,成為一種混合語言而不斷迅速演變,以滿足文化和交際的需要。
所以,國際商務翻譯人員要特別注意本國文化與異國的文化差異,以及英語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語義信息、文化信息差異,盡量做到文化信息等值或對等。
加拿大翻譯家讓·德利爾教授曾指出:“代碼轉譯是確立詞的一致關系;翻譯是尋求信息等值。”[ 1 ]他指出“詞義等值”、“語言等值”等是“代碼等值”的同義詞;“意義等值”、“語境等值”、“信息等值”等是“翻譯等值”的同義詞。德利爾先生的翻譯標準觀對國際商務英語翻譯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然而,國際商務英語的涵蓋面太廣,涉及到眾多的不同領域,所以國際商務英語的翻譯標準有其特殊性,即標準的多重性。所謂多重性,指的是針對不同文體翻譯的標準有所差異,從而靈活使用這些標準。英國翻譯家比特·紐馬克[2 ]根據語言學家布萊爾和雅克布森的語言三大功能①提出了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的理論。語義翻譯側重信息內容,交際翻譯側重信息產生的效果。他指出,由于文體不同,其側重點也有所不同。因此,我們對國際商務英語涉及到的法律法規文本的翻譯和對廣告的翻譯是不同的。由于法律法規具有規定性,約束性,用詞很嚴謹措辭謹慎;廣告語言用詞靈活夸張。因此,翻譯時前者應側重語義翻譯,注重原文語義信息與譯文語義信息、原文風格信息與譯文風格信息對等;后者應側重交際翻譯,注重效果上的對等,即關注原文讀者反應與譯文讀者反應的對等。
語義信息對等和風格信息對等是國際商務英語翻譯中最基本層面的對等;在此基礎上,若原文承載了文化信息,譯者必須無條件地設法將原語中的這種文化信息最大限度地傳遞到譯入語中去。原文的文化信息與譯文的文化信息等值是國際商務英語翻譯中深層面的對等,因此十分隱形。在國際商務英語翻譯實踐中,語言轉換過程中文化信息的丟失、扭曲常常發生,而且譯者還毫無察覺。如:我國一種叫“白象”牌的出口干電池,英譯成White Elephant , 似乎沒有不妥之處。但是,a white elephant 是一條固定的英文短語,意為“沉重的負擔”( a burdensomepossession) 或“無用而累贅的東西”(useless) ,既然如此,誰還花錢購買呢? 中國制造的“金雞牌”鬧鐘在國外有較高的聲譽,但其英文譯名Golden Cock 令英美國家的男人捧腹大笑,令女士羞澀難堪。因為,Cock 在這些國家除有“雄雞”意義外,還有“雄性生殖器官”之義,英美國家常喻指男人生殖器,所以該譯名給人一種粗俗、缺乏教養的印象。再比如,Elect rolux 是斯堪的納維亞的一家吸塵器制造商,它怎么也沒有想到在英國取得巨大成功的時髦語卻在美國遭到了挫敗。“沒有什么能比Elect rolux 能吸(suck) 塵”(Nothing sucks like an Elect rolux) ,這句話在英國與在美國有很大的不同。在美國“suck”這個詞的俚語是多虱的(lousy) 。
以下就國際商務英語翻譯時語言轉換過程中文化信息的丟失和扭曲進行探討。
二、文化差異引起的國際商務英語翻譯中文化信息不等值的幾種情況據悉,全世界每年有多達4 萬種產品被介紹到全球市場(一半以上傳到美國) 。這些產品中大約85 %都失敗了。“國際營銷的成功之路是建立在錯誤營銷和廣告戰役中失敗的廢墟之上。他們中大多數失敗是由于跨文化交流的錯誤。”[ 3 ] 這些交流失敗要么是忽視文化差異,要么是對文化差異的無知所造成的。國際商務英語翻譯者需要了解這些差異的起因,以便在翻譯過程中處理好文化上的差異。
一般地,導致文化差異有以下幾個因素:地理位置引起的文化差異、對事物認識的文化差異、顏色的文化差異,等等。
由于文化差異的客觀存在,原文中的文化信息有時很難翻譯到譯入語中去。因而,等值的標準就不能完全做到。文化差異會引起幾種不對應的情況:
(一) 原語中的指稱對象在譯入語文化中根本不存在或罕見或被忽視。
篇6
[關鍵詞] 跨文化交際 國際商務口譯 文化整合
一、跨文化交際與商務口譯
“文化是在特定時期反映某個特定民族特性的思想、風俗、技術、藝術的總模式。”這是著名語言學家H. D. Brown對文化下的定義。隨著經濟的全球化步伐不斷加快,世界各國之間的文化交往越來越頻繁,跨文化商務交際與研究也應運而生。跨文化商務交際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經營管理者之間的交際。在這一過程中,口譯起著重要的橋梁作用。
跨文化商務交際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經營管理者之間的交際(Lillian H. Chaney & Jeanette S. Martin)。口譯是通過口頭表達,將信息由一種語言形式轉換成另一種語言形式的語言交際行為,是人類在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間的交往活動中所依賴的一種基本交際方式。王佐良先生曾經說:“譯者處理的是個別單詞,但是他面對的是兩種不同的文化。譯者必須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文化人。”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國際商務口譯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跨文化交際的過程,就是將一種文化轉換為另一種文化的過程。
二、國際商務口譯過程中跨文化交際沖突產生的原因
1.由于價值觀念差異,不能充分理解譯入語文化的價值觀,從而引起誤解或曲解,產生沖突
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的中國文化注重家族觀念,以群體為主;而西方價值觀崇尚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其本質差異是集體主義和個體主義的不同取向。集體主義文化下的人們彼此相互依賴,相互幫助,體現了集體行為的同一性。個體主義下的人們彼此間距離較遠,這是保持主體獨立性的標志。中國人的“朋友義氣”在講求個體獨立的西方人眼中是違背公平和獨立原則的。因此,當你要求一個西方人以朋友身份對你的公司或事業給予哪怕是很小的幫助時,他會理直氣壯的向你索要報酬,理由是Friendship is friendship, and business is business。
在西方人士看來,婚戀、年齡、、經濟狀況等屬于個人隱私,在公共場合或非熟人之間應盡量避免談論此類話題。這也是西方自我價值觀的體現。
2.文化積淀的差異是影響商務口譯進程和結果的重要因素
由于社會、歷史、地理的原因,被一種文化中的人們熟知的事物在另一種文化中很可能會出現相離甚至相反的意義。這就給商務口譯帶來很大的困難。例如,地域條件的差異使得“東風”在漢語和英語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內涵。在漢語中“東風” 象征著蓬勃向上,而在英語中,“東風”則意味著寒冷、蕭條。正如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所說“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I seen him, standing blue-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如大象在南亞國家被認為是神圣的,而在西方國家則被認為是蠢笨的象征;我們在用英語表達“雄雞”、“金雞”時,常用Rooster,而不用Cock,因為它帶有侮辱性的含義。
3.民族性格導致的思維、行為習慣的差異也給國際商務口譯帶來一定困難
謙虛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在國際商務交往中,過度的謙虛往往會使對方認為我們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的質量欠佳,進而影響雙方的合作。
中國人具有“含蓄”的特點,在交談中往往不直接表達出自己的所想。這與西方人性格開放豪爽,說話開門見山形成鮮明的對比。但含蓄詞語往往給人模棱兩可,言不由衷的印象。同時也給口譯的準確性帶來了困難,在跨文化交際中很可能會導致交際失敗。
三、消除國際商務口譯中跨文化交際沖突的途徑
1.把握譯入語文化的價值觀,減少跨文化交際沖突
東西方的文化傳統來自于不同的歷史淵源,構成了各自極為不同的價值觀,使得基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種族的人群在進行跨文化交際時產生理解上的障礙。所以只有立足于本民族文化,把握譯入語文化的價值觀,才能提高跨文化交際的準確性。
2.把握不同民族的文化積淀,實現不同文化的磨合
西方神話傳說、寓言和典故反映了目標文化的歷史積淀;現時的媒體、報刊、書籍等反映了其文化的發展變遷,譯員只有廣泛了解譯入語的文化積淀及不同文化的特性,增強文化差異意識與敏感性,,相互學習,才能有效實現不同文化的磨合。
3.實現不同文化的整合
成功的商務譯員不僅要把握不同文化的價值觀及歷史積淀的差異,還要善于將這些差異進行整合,即創造一種新的交際文化――整合文化。這種新的文化建立在交際雙方合作基礎與共事原則之上,以共同的思維方式審視國際商務活動中的問題。
參考文獻:
[1]Lillian H.Chaney & Jeanette S.Martin.Intercultur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2nd edition).New Jersey:Prentice-Hall,2000
[2]Claire Kramsch.Language and Culture.2000.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3]朱永濤主編:英語國家社會與文化入門.上冊,1997,高等教育出版社
[4]許 果 梅 林:論中西方價值觀差異及表現. 2002.渝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雙月刊)
篇7
【關鍵詞】文化差異 國際商務 建議措施
一、安徽外貿企業現狀
2016年中對外貿易500強企業榜單,除了行業中屹立不倒的龍頭老大中石化、中石油等企業外,安徽省僅有9家企業入選榜單。其中,銅陵有色以39.85億美元的進出口總額列第72位,安徽國貿集團進出口總額34.75億美元,排名77位,比2014年提升了17位。聯保(合肥)電子科技公司以24.55億美元的進出口總額超越馬鋼,與上述兩企業一同成為了安徽省僅有的進入前200強的三家企業。
由相關數據不難看出,我省企業表現差強人意,僅對比同樣專注于電子科技領域的鴻富錦精密電子、昌碩科技等公司的前50強地位及超百億美元的進出口總額,我省的部分電子科技公司300名開外的排名和不到10億美元的總額并不令人滿意。因此在上升空間極大的情況下,我們應當把握住影響國際商務活動的因素,同時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值得注意的是,地域和政策雖然是影響國際商務活動的重要因素,但文化差異因素無疑在某些時候和場合發揮了更大影響。許多公司在初期拓展對外市場時,對由于巨大文化差異導致的與國內大相徑庭的國際商務活動根本無從下手,這時部分企業選擇了知難而退,從此再無消息;而有的企業則積極尋找差異處,不斷采取措施改進和配合貿易方的需求,從此走向輝煌。
二、文化差異與國際商務的關系
文化是指在一個具有相同經歷的環境中人們共同的心理程序或在發展歷程中逐漸形成的物質和精神產物,文化差異顧名思義就是指這種有形或無形的產物由于地域、意識形態等因素的不同而產生的差異。另一方面,國際商務則是指跨越國界的經濟及管理活動。在如今的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二者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如果在國際商務中忽視了文化差異的影響,那么很大程度上會導致國際商務活動及貿易交流的失敗;另一方面,如果國際商務中失去了文化差異,對外的貿易交流及商務也將不復存在,這個世界的多樣文化也將灰飛煙滅。因此,文化差異與國際商務二者缺一不可,既然文化差異不可能消除,我們只有正視其與國際商務的關系,認真分析其對國際商務活動的影響,才能幫助企業在當今時代的浪潮中做到心中有數,胸有成竹,從而較為順利的開展國際商務進程。
三、文化差異對國際商務的影響
(一)商務合同中的文化差異
在國際商務中,簽訂合同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但對待合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其含義有著不同的理解,這種對合同的理解和重視的不同態度,導致了簽訂過程中的糾紛。對美國人或德國人來說,合同是一種簽了字以后就必須遵守的東西,簽字就意味著合同生效同時不能再變。但是日本人把合同看作是由于環境變化可以被修正的開始性文件。南美人則更是把合同看作是一種不容易實現的理想狀態,在上面簽字僅僅是為了避免爭論而已。美國人在商務活動中把速度和金錢擺在首位,他們在簽訂合同時常常考慮到所有意外事件的法律賠償問題,把合同的條款寫得很詳細。因此在與美國人進行合同簽訂時,公司應當加倍仔細的查看合同條款,否則摩擦與誤會是不可避免的。而商務合同是國際商務的開端,一旦初始工作存在紕漏,再好的談判或禮儀技巧都無法彌補合作的破裂。
(二)商務談判中的文化差異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談判有著不同的理解,其談判的方式、方法、技巧及風格也大相徑庭,甚至于談判時的切入正題的方式也不同。了解和掌握這方面的知識有助于我們把艱苦的談判進行得十分順利,把不可能變成可能。首先,文化的差異導致在一種文化里被認為是合理的行為,而在另外一種文化里卻變成了不合理的行為。比如,在談判中暫時的沉默被西方人認為是一種心理戰術,但是在中國文化中卻是一種深思熟慮的表現。同樣,在美國,商務人員拖延談判可能是由其他業務繁忙或工作無法協調造成的。而對日本人來說,業務上數月甚至幾年的拖延,并非是他們失去了對該業務的興趣,而是想花費大量的時間成本達到最滿意的報價或是利潤最大化。另外,在權利分配方面,中國談判者會認為作為買方的談判者處于談判中的強勢地位,那么就有優勢提出有利于本方的提議。而對于西方人來說,談判的雙方是平等的,談判的內容也是平等的錢物交易。
其次,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來進行談判的。相關實驗表明,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是全盤的。凡事從整體到局部,由大到小,從籠統到具體。反映到談判桌上,就形成了先務虛、再務實的解決問題的程序,即先明確談判的總體原則,再對具體問題達成一致的談判方式。而西方人由于受邏輯思維的影響,最重視事物之間的邏輯關系,在談判中他們會在最初提出一些具體的問題。在談判語言的選擇與運用上,美國人的交流方式比較直接,他們通常以簡單、明了和坦率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思想,很少模棱兩可、含糊其詞。而東方文化中,則經常使用間接、委婉的語言。總之,在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商務談判時,了解和注意他們的文化特征,便于我們做出正確的反應和決策。
(三)商務禮儀中的文化差異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速,跨國文化的交流和商務活動越來越頻繁,如果只掌握外貿、外語等專業知識是不夠的,還必須充分了解各國的商務禮儀,才能更大程度上促進國際商務的順利開展。當代國際商務禮儀中既有通用的知識,如求職面試、工作著裝、頭銜稱呼、業務聯系、商務會議、公眾演講和商務旅行等方面都存在許多共性。然而由于國情、習俗和文化方面的差異,還存在許多不同,特別是與我國的現代禮儀相比,當代國際禮儀主要有三個方面的特點:一是個人至上,它強調以個人為本,個性自由,反對損害個人尊嚴;二是女士優先,它強調在一切交際場合,不僅要講究男女平等,反對性別歧視,更要講究尊重婦女、關心婦女、體諒婦女、幫助婦女和保護婦女;三是交際務實,指出在交際活動中,既要講究禮儀,又要實事求是,反對虛假造作,不過分的客套,不過度的自謙、自貶。由于這些差異,許多國人對國際禮儀還缺乏深入的了解,甚至還存在著一定的隔閡。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國際商務的過程中,如果想作到表現得體,就要學習和遵守國際交往慣例。
例如拜訪禮儀,無論是公事還是私事,美國人都十分注重在拜訪前預約,雙方先約定拜訪時間,客人準時赴約,主人才欣然接待。如果事先沒有預約貿然造訪,則被視為無禮之舉,主人可能正忙于處理其它事務而拒絕接待。而在中國的禮儀規范中,沒有“不預約則失禮”這一條。因此,中國人在拜訪他人時往往隨心所欲,很少考慮主人是否有事在身。對于不速之客,中國人一般不以為無禮,即使手中有十分緊迫的事正在處理,也要抽出空來予以接待,否則即被視為不好客。
在國際商務中的表現與作為,往往能夠更加客觀、準確地反映出每個人的品德與修養。對于商務合同、商務判及商務禮儀中的文化差異問題,我們應當重視起來,積極采取措施有的放矢的解決。
四、建議及措施
(一)培養跨文化及掌握多元文化身份
跨文化意識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的生活、習俗、信仰、價值觀以及他們對日常事物的看法和情感,這些不僅通過語言來表達,也通過非語言的方式,如衣著、手勢、姿態、面部表情及動作行為來表達。當今時代背景下,國與國之間、公司與公司之間的跨國、跨文化的商務活動越來越頻繁,不同文化背景人們的跨國往來與日俱增,了解和掌握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和管理的知識和技巧,減少或消除因文化差異而引起的誤會、摩擦和沖突,對有效地從事國際商務活動,提高生產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同時,與單一文化身份者截然不同的是多元文化身份者。多元文化身份并非僅通過多國居住經歷來確立,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形成多元文化意識,掌握其他文化影響下的不同行為習慣、社會準則以及價值觀念來確立。多元文化者不僅能熟練掌握其他不同國家的語言,更能夠真正內化一種或多種其他文化,理解和運用其他文化。這無疑是國際商務順利進行的基礎。
(二)學會換位思考及采取靈活的談判策略
在國際商務談判時,經常會有爭論很久無法妥協的情況出現,最后發現其實并沒有什么相悖的觀點,只是溝通上產生了問題。對于溝通問題中語言方面的障礙,需要翻譯人員力爭準確無誤的翻譯;在理解上的障礙則要求談判人員提供較為詳細的資料和信息,以便進行仔細研究,避免不必要的僵局。因此這也要求我們要采取靈活的談判策略,充分了解對方的文化習俗,抓住對方的心理,善于利用自身的優點,克服溝通中的障礙,才能取得談判的最終成功。同時,一位優秀的談判者是可以在個人利益最大化與實現談判雙方共同目標之間實現平衡的,因此了解談判對方的目標、預期及談判策略對談判者來說至關重要。而在國際商務情境下,這種了解往往存在著很大障礙。尤其是在談判過程變得越來越復雜,談判亟須創造性的解決方案時,換位思考不僅有利于幫助談判者認知跨文化談判情境、形成談判解決方案,而且更有利于使對方感受到你的真誠,從而使得談判走出僵局,走向合作。
(三)注重國際商務基本禮儀及塑造個人形象
了解國際商務禮儀的重要性有助于國際營銷活動的成功。商務禮儀是在商務活動中約定俗成的體現相互尊重的一種行為準則,主要對人的儀容儀表和言談舉止提出了一定要求,用以規范日常商務活動的行為方式。商務禮儀不僅是企業員工個人素質的表現,也反映出其所在公司的公司文化和管理規范水平。外貿從業人員應該熟記一些國際通用的商務禮儀知識,包括像工作著裝、頭銜稱呼、業務聯系、商務會議、商務旅行、協調與客戶的關系等方面,才能更好地適應不同國家商務文化的差異。企業員工在國際商務交際中一定要遵守禮儀規范,按照禮儀規范約束自己,注意自身的儀容、儀表及儀態,規避不合禮儀的言談舉止以免鬧笑話或無意中冒犯客戶。得體的商務禮儀可以贏得客戶的好感,建立起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友好合作的關系,進而有利于維護及提升公司的商業形象。我省企業良好的文化環境是進行國際商務活動及國際貿易交流的基礎。在當前經濟全球化日益密切的時代背景下,忽視文化差異問題很大程度上會導致商務活動受阻,企業的良好發展就更無從談起了。因此,外貿企業員工必須積極參與到公司的國際商務文化環境建設中,提升個人的跨文化商務交際能力,正確地認識及接受不同文化間的差異,在跨文化商務交際中才能理解、適應目標市場國不同的國際文化環境及文化差異,拉近與目標客戶的文化距離,從而促成企業實現自身國際商務活動的目標。
總而言之,在國際商務活動中,雙方必須站在互相尊重、理解的基礎之上,才能尋求進一步的合作與發展。不同文化背景和社會環境中的人在思維模式和交際方式上會大相徑庭,溝通雙方對周圍的人和事物產生不同的理解在所難免。在國際商務進程中,我們需要展現本公司的文化特征,也應理解和尊重文化背景不同客戶的、價值觀、工作習慣、風俗習慣等文化差異,針對性的采取措施將文化差異帶來的劣勢降到最少,求大同存小異,在經濟貿易或商務合作等方面和外國客戶達成一定的共識以實現本企業國際商務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楊莎莎.國際商務交往中的語言文化差異分析[J].統計
與管理,2015,(01):148-149.
[2]樂文娟.文化差異對企業開展國際商務活動的影響研究
[J].現代商業,2016,(11):182-183.
[3]孫明明.國際商務談判中的跨文化沖突及應對措施[J].
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06):14-15.
[4]畫佳.文化差異對國際商務談判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
中國市場,2015,(46):35-36.
[5]劉卓瑛,鄭平坪.中外文化差異對國際商務談判的影響
[J].統計與管理,2015,(07):156-157.
[6]石海霞.中小型進出口企業國際商務文化環境建設研究
篇8
關鍵詞 國際商務談判 項目化教學 合作性學習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1 國際商務談判開展教改的必要性
首先,在國際經濟形勢復雜多變、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國際商務談判作為談判體系的重要內容以及成功達成交易的主要方式和途徑,其地位和作用更加無法替代。而以前的教學卻大多以理論為主體,僅對談判基本知識做粗淺的講解,學生無法真正領悟國際商務談判從籌劃到組織實施等全過程各項復雜工作的現實意義。
其次,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國際商務談判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雖已有部分學者進行了理論與實踐的初步探討:如湯春玲(2007),湯惠(2007),袁勝軍、邱重植、曾蘚雅(2008)進行了 “國際商務談判”課程教學模式以及課堂教學效果的探索,溫(2005)、余瑾秋(2010)討論了開展實訓教學的重要性,李娟(2011)則進行了“四位一體”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索,但是仍然有很多值得深入開展研究的空白領域。
因此,結合浙江省義烏市外向型經濟發展的特點,針對本校同學身處商城義烏以及電子商務創業參與程度極高的特殊性,本人覺得非常有必要對國際商務談判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將項目化教學與合作性學習相融合,使學生主動用腦、用心學習,真正掌握各種談判方法和技巧,并能應用于未來的國際商務談判或者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中的談判。
2 教改新思路的具體內涵及其與課程的契合性分析
2.1 項目化教學法簡介
所謂項目化教學法,是指教師與國際貿易資深從業人員一起,根據教學目標把教學內容設計成前后環節緊密銜接、適應崗位要求的多個項目,每個項目又細分為多個具體任務,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收集和利用有關學習資源,使學生在完成任務和項目的同時掌握教學內容,從而達到教學目標,項目化教學法注重培養創新意識與能力,有利于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2.2 何謂合作性學習模式
合作學習的創始人之一,美國著名學者斯萊文(Slavin)將合作性學習定義為:“合作學習是指使學生在小組中從事學習活動并根據他們整個小組成績獲取獎勵或認可的課堂教學技術。”它強調在所有形式的小組學習中有三個核心概念――集體受獎、個人責任感及成功機會均等。王坦①將合作學習進一步表述為:“以異質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利用教學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它較為全面地涵蓋了合作學習中小組構建、目標達成、獎勵原則等要素,同時又強調了合作學習的系統性及合作性學習中教學動態因素的互動。
2.3 項目化教學法和合作性學習相結合教學法與課程的契合度分析
首先,國際商務談判的教學效果與學生積極性調動的程度成正比。學生作為教學主體,課前需要在教師指引下認真閱讀和收集談判所需的資料,并深入分析和思考;在模擬談判環節,學生需要根據談判任務的要求去組建談判團隊,主動搜集談判的關鍵信息并設計各環節談判的策略等。總之,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性思維是課堂教學效果的保證。
其次,國際商務談判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為了達到全員參與的良好教學效果,通常需要將學生分為小組進行課堂討論、模擬談判和角色扮演等實訓環節,教學過程中各小組成員之間需要進行充分的溝通,并結合有關談判理論來制定最佳的談判策略和方案。因此通過精巧的項目設計與實施,學生將學會如何與團隊其他成員協作,如何討論并達成最終的正確決策,這些都將鍛煉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再次,國際商務談判實踐的復雜性、靈活性等特點,要求教師依據崗位的具體要求,以提升經貿類高職畢業生的職業能力為出發點,采用“項目引導、任務驅動”和合作性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法,綜合運用模擬談判、課堂討論、實地考察等課程設計方法,使學生能真正進入到“干中學”的實際談判情境,主動參與到課程教學的各個環節中來,真正掌握談判所需的方法和技巧,并將所學習的談判理論靈活運用到談判實踐當中來。
3 國際商務談判課程改革的教學方案設計
結合多年來的教學實踐以及與眾多國際貿易資深從業人員的深入交流,筆者嘗試以多形式的靈活課堂講授為基礎,按照“提出問題―任務設計―知識講解―多樣化實訓環節―科學考核”的總體框架,進行了項目化教學與合作性學習相結合教學法的有益探索與實踐。
3.1 “提出問題―任務設計―知識講解”模塊的構建
本人在這一模塊中嘗試采用“項目引導、任務驅動”的方法來構建課堂內容體系,努力使學生正確理解國際商務談判的理論、原則和完整程序,了解跨文化商務談判的主要特點并掌握常用的談判策略和談判技巧,對如何籌劃一次成功的國際商務談判了然于胸。
(1)圍繞核心談判能力的多方位塑造,精講國際商務談判基礎理論。本著“理論知識要夠用”的原則,主要講述國際商務談判原理、程序和常用技巧等基礎理論,使學生樹立正確的談判觀、了解國際商務談判的完整理論框架;對于較簡單的章節則布置學生結合有關問題進行預習,然后以隨機提問和教師點評的形式營造必要的緊張課堂氣氛,讓學生認真反思課前自學的效果,從而既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能力為合作性學習作準備,同時又可以提高學生在未來談判實踐中的口頭表達和靈活應對能力。
(2)結合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確定國際商務談判的核心內容。首先,根據國際商務談判對經貿類高職學生的崗位需求,布置模擬商務談判任務。模擬商務談判要求學生根據課堂上所講授的基本理論、原則和策略,結合相關知識和能力,設定具體的商務談判目標,由學生分別扮演談判雙方的具體角色,組建談判小組并制定詳細的談判計劃,在準備階段認真分析對手的談判立場、觀點、風格等,通過一系列談判技巧的運用來說服對方,從而實現最終的談判目的。比如,針對國際商務談判開局環節設定簡潔易懂的具體談判場景,引導學生有效利用已經給出的談判背景資料營造良好的開局氣氛,在課堂內組織學生圍繞國際商務談判開局的不同形式及其對談判結果的影響展開深入分析和討論。
其次,筆者精選義烏豐富的國際貿易實踐中的經典談判案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認真閱讀有關案例材料,結合老師所提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經過充分討論之后由一名小組成員詳細闡述本組同學對問題的思考并對其他同學或老師的質疑進行解答。老師在案例分析課上不急于給出正確答案,而是通過一系列的追問引導大家進行持續深入的思考,最后再對所有小組的分析進行歸納和點評,這一環節的訓練重點在于錘煉大家的談判思維和思考問題的角度。
3.2 “多樣化實訓環節”模塊的構建――合作性學習的核心
3.2.1 “模擬談判”模塊的構建與實施
首先,在談判準備階段,學生自由分組并由學生民主選出的組長進行談判角色分工,老師主要負責提前布置談判任務并提供一些必要的信息或信息源。學生根據談判背景集體查閱相關資料,進行全面的分析準備;之后由老師對每個小組的談判思維方式、相關領域知識的掌握運用、談判策略的運用等準備情況進行檢查并提出修改建議;模擬談判開始之前,協助學生對談判場所按照實際的標準進行布置,包括座次安排、如何著裝、籌備簽約儀式等。
其次,學生以小組形式分別扮演談判雙方,在高度仿真的談判場景中模擬如何營造良好開局氣氛、陳述己方談判意圖并試探對方、雙方深入磋商以及如何成功結束談判。老師對整個模擬談判過程進行指導和把控,力爭使模擬談判的進行盡量貼近實際,使所有參與的同學深刻體會國際商務談判的復雜性。在模擬談判結束之后,老師要對所有小組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總結,并且給予以正面激勵為主的點評,尤其對性格內向、表現認真、思路清晰的學生等給予肯定、認可,同時對表現不夠好的學生,以委婉的方式進行引導、啟發。
從近幾年模擬談判的開展情況來看,這一訓練不僅使學生的觀察力、表達力得到充分鍛煉,還有效促進了同學之間的團隊協作精神。從上交的模擬談判書面總結中可以看出,同學們不僅從極其難纏的談判對手身上學習,還善于反思己方談判中的不足之處,思考能力和學習能力都得到了充分鍛煉,此外對本課程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也大大提高,學期末的教學質量跟蹤和反饋過程中,很多同學都表示非常喜歡這種靈活的課堂教學組織方式。
3.2.2 “典型案例深度分析和課堂持續追問”模塊的實施
這一模塊的實施分為兩個環節,即課堂提問、自由討論以及課后總結。在課堂提問和討論環節,老師把學生分為若干小組進行討論(由于課前多是同學們單獨進行準備的,所以課堂分組的方法越出乎意料,小組成員在討論中的頭腦風暴效果會更好)。各小組成員相互交換不同意見,經過充分討論和溝通,最后老師隨機抽取一個小組,由其詳細匯報對案例的分析過程和最終結論。匯報過程中,老師或其他小組成員可隨時就有關內容進行追問,該小組成員負責解答所有疑問,如果課堂內不能及時解答,可以留到下次課來補充回答。
之后,由老師進行總結:首先,客觀地點評被抽取做匯報的小組各成員的思路和觀點,并對大家在討論過程中的主要問題給予深入的總結和解答;其次,針對國際商務談判案例分析存在的不確定性特點和問題答案的開放式特點,引導學生對本次課堂討論所得出的初步結論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啟發大家繼續尋找更多解決問題的途徑,從而使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以提高,并在課堂內有機會充分表達自己對具體問題的看法和見解。
3.2.3 “國際商務談判實踐體驗”模塊的構建與實施
這一環節主要包括聘請外貿公司、義烏龍頭企業等商貿實訓基地有豐富經驗的談判人員來教室給學生舉行專題講座、實訓周期間安排學生實習、組織學生觀看真實談判視頻等。
首先,開設國際商務談判理論與實踐的專題講座。義烏外貿非常發達,每學期課題組都選聘一些有豐富國際商務談判經驗的外貿行家來學校開設專題講座。通過他們的親身談判經歷,同學們可以分享談判時的問題處理技巧和切身的感受,還可以更多地了解談判的復雜性和準備過程中的細節對整個談判結果的影響,從而能深刻地體會到談判的整個過程和成功談判所需要的基本策略和技巧,同時也有助于對不同文化背景下談判風格的了解和把握。
其次,針對國際商務談判課程實操性強的特點,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或假期到義烏周邊的外貿企業參加談判實踐,增強職業角色體驗感。學生通過參與真實的談判,可以親身感受國際商務談判人員的職業角色和氛圍,增強其職業意識和素養,同時也可以拓展學生的國際眼光和獨到談判思維,堅定學好專業知識的信心,真正成長為適應企業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再次,組織學生觀看相關視頻,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在國際商務談判實訓環節,還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方式的優勢,組織學生觀看經典的國際商務談判視頻,使教學內容寓教于樂,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3 國際商務談判課程科學考核方案的探索
與以往注重期末考試以及書面作業成績的方法不同,本人所嘗試的評價法與課堂教學和各個實訓環節的表現緊密結合在一起,評價內容全部來自學生貫穿整個學期的持續課堂參與情況等綜合表現:既對學生學習態度進行評價,也對學生的課程教學參與程度和表現情況進行評價;既注重對以談判小組為單位的團隊整體考核,也注重對學生個人進行獨立考核,防止極個別學生“搭便車”的懶惰心理;既考核《國際商務談判》課程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也對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等綜合素質加強考核。
這種期末成績由平時各環節表現累加得來的安排使學生從學期開始就認真對待,且課堂表現對最終成績的極大影響以及以下的兩個特點使學生對于主動學習具有更大的動力,從而最終保證了教學效果的持續提高:一是案例討論和模擬談判這兩個部分由給個人打分改為評判小組成績,根據各小組在案例分析和模擬談判中的表現來打分,該小組的最終分數即是整個小組每個學生的成績,這樣將積極引導學生樹立團隊合作意識,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二是采取多樣化的考核方式,具體來說,筆者目前采取的考核方式由三部分組成:出勤和平時作業(20%),課堂討論和案例分析表現及案例分析報告(30%),小組模擬談判和談判實踐表現(50%),其中談判實踐部分將由公司主管等資深商務人員根據學生的具體表現給出分數,考核標準包括學生的信息搜集整理和分析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角色配合與團隊協作能力等。
綜上所述,按照國際商務談判的傳統授課方法,學生無法真正領悟談判從籌劃到組織實施等完成全過程的各項工作的真正含義,更不能身臨其境去感悟談判中的各種技巧和策略的運用。筆者在教學過程中依據崗位標準要求,從提升經貿類高職畢業生的職業能力角度出發,嘗試建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引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模式,將項目化教學與合作性學習在《國際商務談判》教學過程中充分融合,采取模擬談判、課堂討論、實地考察等靈活的課程設計方法及考核方案,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程教學的各個環節中來,真正掌握談判所需的方法和技巧,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注釋
① 王坦.合作教學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68-72.
參考文獻
[1] 湯春玲.高校“國際商務談判”課程教學模式的探討[J].中國林業教育,2007(6):56-59.
[2] 袁勝軍,邱重植,曾蘚雅.論如何提高商務談判課程的教學效果[J].當代經濟,2008(4):130-131.
[3] 湯惠.商務談判課程教學模式探討[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10):53-54.
[4] 樊建廷.商務談判[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
[5] 溫.中國高校商務談判教學的現狀分析[J].江蘇商論,2005(10):20-22.
篇9
論文關鍵詞:英語,商務英語,商務技能
中國自2001年加入WTO后,對外貿易出口額不斷增長。在全球化經濟的促動下,一國經濟發展早就不單單局限在某一個國家內部。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迅速發展,作為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第一官方語言的英語,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與此同時應運而生的商務英語,更是受到了英語學習者的熱捧。而商務英語作為現代國際化企業中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已經成為人們工作學習不可缺少的技能。應時代需要,許多高校的都開設了商務英語專業。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以英語為基礎,學習商務領域的各種知識,用于商務溝通和操作。因而,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與普通英語專業的學生不同,應該具備與商務溝通和操作相關的能力。
2. 商務英語和普通英語的區別與聯系
英語是當今世界的國際社交語言,它的使用范圍之廣是史無前例的。從使用它的人口來說,以英語為母語的人數僅次于漢語而居世界第二位,大約有四億多人。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使用更為廣泛,使之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國際通用語.
而商務英語是英語的一種社會功能變體,是專門用于英語中的一個分支,是英語在商務場合中的應用。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隨著中國的經濟起飛,我國開始全面參與與國際間經濟、文化、科技、政治等各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中外各界人士相互交流的深度和廣度與過去已不能同日而語。因此,人們學習和運用英語開始具有很強的功能性和目的性,傳統的、一般意義上的語言知識和技能已不能滿足各種專業領域里從事交際活動的需要,商務英語專業便隨之應運而生。它涉及技術引進、對外貿易、招商引資、對外勞務承包與合同、國際合同、國際金融、涉外保險、海外投資、國際運輸等等,人們從事這些活動所使用的英語統稱為商務英語。
商務英語源于普通英語,并以此為基礎,完全具有普通英語的語言學特征,但同時它又是商務知識和普通英語的綜合體,因而具有其內在的獨特性。商務英語可看作是商務場景下所應用到的英語,基本上為了適應不同的商務場合因此提出不同的詞匯和句子,就構成了商務英語一定的特色。
3. 企業對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的要求
當今企事業單位對英語類畢業生的要求一般要達到英語六級水平,部分企業還要求達到專業八級水平。擁有流利的口語,能快速的進行聽、說、讀、寫、譯。
但是,僅僅是具備英語能力是不夠的。由于中國加入WTO,國際間的貿易飛速發展,市場對英語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現代企事業單位需要的是具備商務英語能力的工作人員。例如,進出口公司的相關職位要求畢業生所學專業為經管類英語,這對英語水平的要求就更加具有了專業性。還有一些職位需具備相關英語類證書,比如商務英語證、報關員證、單證員等,這些證書所對應的英語技能對學生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商務英語專業學生應注重培養的具體能力
4.1 英語語言技能
因為英語在商務活動中的重要地位,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必須首先要培養的就是扎實的英語語言技能。英語的聽、說、讀、寫、譯等語言技巧的培養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在校期間應該利用好課堂的教學與課外的練習,從基本的單詞、句式,到篇章的構建修辭,再到交際的委婉忌諱,所有普通英語所涉及的內容,都要努力打好語言功底。
掌握熟練的讀、寫、聽、說、譯的能力會使得畢業生們在工作中更快的得到適應,并且能夠進一步的了解對方所需要和希望達成的,進而在短暫而有效的時間內與對方達成良好的共識,給對方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擁有過硬的語言技能,不但是為公司謀取到更好的機遇,同時,也是為自己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4.2 商務專業知識
普通英語的使用在商務場合是不夠的。作為商務英語專業的畢業生還應該具備良好的商務專業知識。國際商務的迅速發展,還要求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掌握國際商務理論與實務知識,還有國際金融、物流、保險等相關知識,市場營銷、策劃知識,計算機應用知識等。與此同時還要求具備一定的企業管理能力,具備一定的電子商務的技術操作能力,具有國際商務業務一線的組織、協調能力具有公關交際,市場開拓能力等相關技能。
4.3 商務操作技能
作為一名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除了對英語的認知及運用能力和對商務專業知識的了解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掌握商務的操作技能。而在商務領域中,商務技能又分很多種類:如商務文書寫作、電話技巧,商務會議的基本組織能力,報價還價,商務談判,索賠等。
以商務電話共同為例,就必須以系統的思維去探求隱含在溝通中的細節。所謂商務電話溝通技巧,實際上并不像它的名稱所代表的含義那么簡單。在看似簡單的打電話和接電話之中,是實在的商務操作技能。拿起聽筒前,首先應明確通話后該說什么。最好先打個腹稿,尤其是給陌生者或名人、要人、上司打電話前,這樣準備會給對方沉著,思路清晰的感覺。話應該說得簡單明確又符合禮儀規范。
再以商務信函為例,它是商業活動中對外交往最主要的書面表達方式之一。英文商務信函,作為國際上最常用的商業聯系媒介,因而也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信函寫得好,就可能為你贏得新的業務,有助于促進和發展你和客戶的關系,也能夠消除彼此間的誤會,縮小分歧;反之,也可能因不當信函招致新的矛盾,失去原有客戶。
5. 結論
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以及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國融入世界經濟的進程日益加快,國際商務活動日益增多,廣泛的國際交流和經濟發展的全球化趨勢已把英語能力提高到一個很重要的地位。對高素質商務英語人才的需求上升趨勢, 但與此同時,英語專業畢業生供大于求的局面依然嚴峻,英語專業畢業生,面臨著嚴重就業壓力。
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必須首先具備扎實的英語基本功,才能實現跨國的溝通和交流中,把自己的想法和意圖準確到位的傳達給對方,同時又要接收對方的信息。商務知識的學習與積累也是十分重要的,它體現了專業特點;國際商務理論與實務知識,還有國際金融、物流、保險等相關知識都是商務英語專業學生所應該學習研究的。而在真正的商務共同中,商務操作技能也是必不可少的。
當前國際貿易迅速發展,國際商務活動日益頻繁,商務英語畢業生又必須抓住機遇,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增強專業技能,達到社會的要求,不斷的改進自己,不斷學習,將成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復合型人才,將會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本國國際貿易做出巨大貢獻。
參考文獻:
帥建林, 2005,《國際貿易實務[M]》,成都: 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張弘等,,2004,《商務大全》[M],呼和浩特: 遠方出版社
吳國新、郭鳳艷,2008,《國際貿易事務》[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篇10
關鍵詞: 商務英語 文體特征 翻譯標準
1.前言
商務英語(Business English)是英語的一種社會功能變體,是英語在商務場合的應用。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趨勢的增強,國際商務活動日益頻繁,商務信函作為進出口業務進展情況的專業性書面記錄,在國際商務活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從法律上講,商務信函是對買賣雙方權利、義務的規定和解決爭端的法律依據。因此商務英語信函從文件角度特別強調準確性和規范性,其翻譯也同樣強調準確性和規范性。本文對商務英語的文體特征和翻譯標準進行了分析。
2.商務英語的文體特征
商務英語是英語語言體系中的一個分支,是為國際商務活動服務的專門用途英語,它基于英語的基本語法、句法結構和詞匯,但又具有獨特的語言現象和表現內容。主要文體特征有以下幾個方面。
2.1專業性
商務英語的詞匯具有明顯的專業特征。商務英語語境決定或制約著部分詞匯具有特殊的商務語義。譯者應充分認識到商務詞匯對語境的依賴性,不要將其混同于一般詞匯。普通英語中balance和quote的含義分別為“平衡”和“引用”,但在商務語境中,它們卻有著特殊的含義。例如:We strongly demand immediate full or partial payment with a statement of when you will pay the balance.(我們強烈要求你們馬上全部付款或者部分付款,但要說明何時將余款付清。);Their prices are always quoted in dollars.(他們的價格總是以美元報價。)
2.2簡潔性
簡潔性是商務英語的另一個文體特征,從其格式用語的使用即可見一斑,其格式有“if+形容詞(或過去分詞)”或“as+過去分詞”,如:if available,if possible或as agreed,as required等。例如:I am sending a catalogue as required.(我將目錄按要求寄出。);The new car will be launched with a nationwide sales campaign if practicable.(如果可行的話,新型汽車將以開展全國范圍的銷售活動投放市場。)這種格式用語由于其簡潔的形式和其內隱的語言結構張力,使用起來比較靈活,例如,as agreed可以擴展為as it is(was,has been,had been)agreed,因此,可以用于不同時態的語言上下文中。
2.3實用性
商務英語屬于實用性英語,隨著應用的發展,其內涵已包容了與商務有關的所有領域,不再局限于“外貿函電”和“外貿英語”的狹窄范圍,發展成為了包括國際貿易、金融、營銷、管理、電子商務和跨文化交流等在內的完整的商務英語體系。商務英語是中國職員在外企里工作時使用的最基本的、也是最為重要的工具。受過商務英語特殊培訓的學員,因對企業的商務背景理解更為深入,交流更為有效自由,從而在外企中更能得到認可。
3.商務英語翻譯標準
3.1原文與譯文語義信息的對等
著名英國翻譯家彼特?紐馬克(Peter Newmark)在所著的《翻譯探索》中提出“語義翻譯”與“交際翻譯”標準。他指出,交際翻譯側重信息產生的效果,語義翻譯側重信息內容。語義信息是基礎,沒有語義信息就沒有風格信息或文化信息,因為風格信息和文化信息必須通過語言的基本含義表現出來。語言是信息的載體,語言若沒有傳遞信息,風格信息和文化信息就無從談起。語義信息包括表層語義信息和深層語義信息。表層語義信息指的是話語或語篇的字面意思,例如:If within thirty days after receipt by a party of a proposal made in accordance with paragraph 1 parties have not reached agreement on the choice of a sole arbitrator,the sole arbitrator shall be appointed by the appointing authority agreed upon by the parties. 譯文:如果當事人一方收到按照第一款提出的建議后三十天內未能就遴選獨任仲裁達成協議,則應由當事人所約定的指定機關指定獨任仲裁員。法律語言所承載的信息就是文字表面所傳達的信息,不存在任何深層語義,不能有任何的引申。深層語義指的是表層語言所蘊涵的意思,這種意思要通過對上下文的理解揣測出來。要了解深層信息,譯者必須運用他在源語社會、歷史、文化、藝術等方面的知識,去體會和挖掘原文所蘊涵的深層信息。例如:We have the edge you need to meet any financial challenge――The Principal Edge.Whatever path you take in life,you’ll face financial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along the way.With the Principal Financial Group,you’ll have all the tool you need to handle them.Each of our financial products and services,whether for business or individuals,has its own unique advantage built in.That’s the Principal Edge――Financial products that give you an edge.The Principal Financial Group.以上廣告配有刀的圖片,若不仔細讀完廣告,會以為該廣告是有關刀具的,其實不然。廣告中最重要的詞是edge,該詞有“刀刃”的意思,另外還有“優勢”等意思。廣告設計者正是利用了edge的一詞多義,將the Principal Financial Group金融公司的服務項目the Principal Edge推出。另外,廣告中的principal一詞也有雙關意義。principal用在公司名稱中,翻譯成漢語用音譯,該詞基本意思有“主要的”、“資本”、“資金”,看到公司名稱為the Principal Financial Group,讓英語讀者聯想到該財團資金雄厚,是眾多財團中的主力軍。翻譯時我們應區別對待,盡可能把原文的修辭手法在譯文中再現出來。
3.2原文與譯文風格信息的對等
筆者所指的“風格”,實際上是指不同的文體。風格信息是作為信息的傳遞載體――語言所傳遞的信息之一。風格信息的傳遞在翻譯中不可忽視。翻譯中若忽略了原文的風格信息,不僅會使譯文信息大量流失,而且使譯文顯得不得體。國際商務英語涉及到不同文體的語言形式,如公文、法律、廣告等。所以,翻譯者必須重視不同風格信息的傳遞。例如:These Rules shall govern the arbitration except that where any of these Rules is in conflict with a provision of the law applicable to the arbitration from which the parties cannot derogate,that provision shall prevail.譯文:本規則應管轄仲裁,但如本規則任何條款同適用于仲裁而為當事人各方所不能背離的法律規定相抵觸時,則該規定應優先適用。以上例子,原文是具有法律意義的條款,漢語譯文也必須是漢語的法律語言,否則,譯文讀上去不像法律條款。如,“These Rules shall govern the arbitration...”若翻譯成“這些規則應管制仲裁……”聽上去讓人感到很不自然。另外,“that provision shall prevail”中的prevail一詞實在不好翻譯,若不熟悉法律語言,則很難找到確切的詞語。一般的詞典所給的釋義是“勝過”、“優勝”、“普遍”等,在此處顯然不合適。
3.3原文與譯文文化信息的對等
不同的地區、民族在文化上存在一些差異,商務英語翻譯者需要了解這些差異,以便通過恰當的方法達到文化上的對等。如:“雄雞牌鬧鐘”原來被譯為“Golden cock”Alarm Clock。漢語中有“雄雞報曉”的說法,以“雄雞”作鬧鐘的商標比喻鬧鐘會像雄雞一樣響亮地報時,同時“雄雞”在中國也是吉祥物。但是,cock一詞在英語中屬于忌諱語、下流話,正式英語中避用該詞。用cock一詞作產品商標必然損害商品的形象,也使國外消費者反感。Golden Cock這個商標在海外的窘境當時引起了中國出口商――天津進出口公司的重視。他們立即更換了商標譯名,把Golden Cock改為Golden Rooster(電影“金雞”獎也用Rooster這個詞),并在當時的《中國日報》上登出啟示。總之,由于中國和英語民族有著不同的歷史背景、風俗習慣、文化傳統等,只有在商務英語翻譯中準確地找到這種差異,才能在翻譯時做到文化信息對等。
翻譯是人為實現兩種語言間的信息傳遞,損失不可避免。以上三個方面都強調對等,但這里的對等是一種相對的概念。原文與譯文靈活對等的中心是不能拘泥于形式的,對等不是詞語的同一。在保證原文的信息量最大限度地傳遞到譯文中的前提下,譯者可以靈活運用譯入語,達到語義信息、風格信息和文體信息的最大程度對等。
4.結語
綜上所述,商務英語作為一門特殊的專門用途英語,有其明顯的語言特點。只有把握住其特點,了解了國際國內經濟貿易信息,將翻譯方法與商務知識有機地緊密聯系在一起,才能成功地進行商務溝通。只有掌握了商務英語翻譯的方法,才能準確地翻譯好商務英語詞匯,不會造成錯譯、誤譯,從而達到翻譯的最佳境。
參考文獻:
[1]張舒.科技資訊[J].Science and Technology imformation,2007,(11).
[2]姚梅林.當前外語詞匯學習策略的教學研究趨向[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5.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國際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