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實驗室安全預案范文

時間:2023-12-01 17:44:1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化學實驗室安全預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化學實驗室安全預案

篇1

關鍵詞:實驗室安全;信息化教學;安全教育

近幾年來,高校實驗室安全事故頻繁發生,不僅筆者所在學校出現過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手被試劑腐蝕的事件,華東理工大學玻璃爆炸傷眼事件,清華大學化學樓起火爆炸事件等一系列安全事故,給高?;瘜W實驗室安全管理敲響了警鐘。綜觀安全事故的起因,絕大多數還是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操作不當留下了很多安全隱患。因此,實驗室對學生的安全教育是實驗室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21世紀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計算機和網絡的普及應用,使得信息技術深入到社會生活的每一個方面,與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緊密相連。隨著教育信息化的不斷推進,應該將信息技術積極應用到實驗室安全教育方面,深入開發、廣泛利用信息資源,完善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從源頭上避免實驗室安全事故的發生,培養適應信息社會要求的創新人才,加速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系統工程。

一、信息化教學模式的特點及優勢

信息化教學,是以現代教育思想和理論為指導,在教育中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開發教育資源,從而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率,優化教育過程,以培養和提高學生信息素養為重要目標的一種新的教育方式。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為主,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中心,是知識的傳播者和灌輸者,學生處于被支配地位,是外界刺激被動的接受者和灌輸對象。信息化教學以學為中心,注重對學習者學習能力的培養,以“任務驅動”和“問題解決”作為學習和研究活動的主線,在相關的有具體意義的情境中確定和教授學習策略和技能。教師只有充分認識到信息化教學模式的特點,才能更好地把握住信息化教學的特點,從而勝任信息化教學。信息化教學相對傳統教學方式有幾個優勢:第一,信息化教學強調“協作學習”。這種協作學習包括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協作,也包括教師之間的協作,有利于實施跨年級、跨學科的基于資源的學習等。第二,信息化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F代教育技術手段的應用,包括多媒體計算機、網絡、微信公眾平臺等等,使得上信息的來源變得豐富多彩,教師和課本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多種媒體的運用不僅能夠擴大知識信息的含量,而且還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得學生能夠真正成為知識信息的主動建構者,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第三,信息化教學有助于實現個別化教學,有利于因材施教。計算機的交互性,給學生提供了個別化學習的可能,學習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完整呈現學習內容與過程,自主選擇學習內容的難易、進度、并隨時與教師、同學進行交互。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所構造的教學環境下,學生可逐步擺脫傳統的教師中心模式,學生由傳統的被迫學習變為獨立的主動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更主動地獲取知識、處理信息。

二、化學實驗室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近些年來,國家出臺了許多安全生產法律法規、部門規定和相關標準,高校實驗室安全防范自查和省市校各級安全檢查頻繁,充分體現了國家、教育部、高校等各級領導對于實驗室安全的高度重視。針對筆者所在學校實驗室管理現狀,普通化學實驗室不斷加強實驗室安全的硬件措施建設,包括實驗室通風系統建設,倉庫防盜門、指紋門禁及危險化學品試劑柜建設等,滅火設施的定期更新與完善等措施;同時不斷加強實驗室安全管理的軟件系統建設,包括化學品數據檔案整理匯總(品名、性質、數量、儲放地、可能危害及相應的處置方法)、化學品入庫及領用信息登記和審核制度、各級人員安全責任制度、安全檢查與隱患排查治理制度等。并制定了《易制毒、易制爆危險化學品的管理制度》《化學實驗室應急預案流程》《化學實驗室輕微事故應急預案》《化學實驗室安全承諾書》等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普通化學實驗是面向非化學專業學生開設的一門化學基礎實驗課程。普通化學實驗是普通化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鞏固、擴大和加深所學普通化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的最佳途徑。目前,筆者所在學校普通化學實驗是面向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與建筑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光電信息與計算機工程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和醫療器械與食品學院六大學院,非化學專業學生開設的一門化學基礎實驗課程,主要針對大一、大二學生,每年學生選課人數達千人之多。普通化學實驗的主要目標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實驗室安全意識、標準的實驗操作和較強的動手能力,為以后專業實驗和科學研究奠定堅實的基礎。但由于很多學生零實驗基礎,在化學實驗過程中,學生普遍存在安全意識薄弱,動手能力較差,且對化學實驗教學重視度不高的情況。有些學生只是在中學時見過老師演示實驗并沒有實際動手做過化學實驗,甚至一些來自教學條件較差學校的學生連演示實驗都沒見過,因而這些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參差不齊,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能不過關,做實驗過程中存在很多安全隱患。此外,化學實驗中涉及的化學試劑和玻璃儀器種類繁多,學生在實驗過程中一旦疏忽大意,就會造成實驗室安全事故,因此在做實驗前,需要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和個人防護技能,杜絕在實驗環節中出現各種安全事故。普通化學實驗的第一堂課就是對學生的實驗安全教育,然而此前安全教育主要是由教師進行單一的課堂講述,未能喚起學生的重視,無法真正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主要實驗教學模式是教師將實驗內容進行講解陳述,然后由學生操作,實驗教學方法和手段比較單一;實驗預習的普遍現狀是學生對于化學實驗的重視性不高,預習不到位,預習報告純粹是將實驗內容抄一遍,沒有進行思考,導致預習效果不好,有些學生甚至未完成預習實驗就進入實驗室,由于對實驗儀器不熟悉、對實驗涉及的化學試劑不了解而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鑒于以上幾點因素,學生進入實驗室參與實驗之前的安全教育變得尤為重要。

三、信息化教學在實驗室安全教育中的應用實踐及設想

為了有效提升學生實驗室安全意識地,提高實驗安全教育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避免實驗室安全事故,實驗教學改革將信息化教學應用在實驗室安全教育中,既豐富了實驗安全教育的教學手段,又能提高學生對實驗的重視度。第一,實驗室安全準入系統建設。作為學生進入實驗室的第一步,學生在系統內完成實驗室安全知識的學習及實驗室安全準則,并通過實驗室安全準入考試才可進入實驗室進行實驗。此系統的運行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實驗安全知識及實驗室安全防范能力,完善實驗安全教育,提高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此系統內設實驗室安全知識題目題庫,知識范圍包括進入化學實驗室之前規范著裝、化學實驗室常規儀器的使用注意事項、化學試劑的使用注意事項及濺灑至皮膚上的應急處理方法、實驗室緊急洗眼器和沖淋裝置的使用、實驗室防火防爆、實驗室應急預案、實驗室起火類型及滅火方式的選用等等。學生在進入實驗室之前,首先要在電腦端完成并通過實驗室安全準入考試,具備考試合格成績單后方可進入實驗室參與實驗。這樣既可以保證學生對于實驗室潛在的危險因素具有足夠的重視度,又使其具備了初步的實驗安全防范基礎。實驗室安全準入系統的投入運行,將實驗室安全與信息化教學手段相結合,可以有效地提高本科實驗教學的安全系數,并提高學生對化學實驗安全的重視度。此系統可以應用至全校甚至全國高校的教學及科研實驗室,大大降低了高校實驗室事故的發生率。第二,設立電腦端預習系統,針對每次實驗涉及的儀器和試劑安全使用要點,嘗試以小測驗的方式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預習,題型有填空、選擇、判斷,測驗內容涵蓋實驗知識及操作要點,且便于解答,旨在提高學生實驗中的安全操作能力。每次預習測驗的成績作為學生的預習成績最終計入平時成績中。此預習系統不僅可以免去學生寫預習報告的時間,而且更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預習效果。第三,隨著微信影響力的不斷擴大,“上理工化學實驗中心”微信公眾平臺也已開通運行。針對普通化學實驗的上課內容,拍攝每次實驗課要用到的玻璃儀器的規范操作及操作要點微視頻,分步講解實驗基本操作技能,將視頻鏈接至微信公眾平臺及普通化學實驗課程中心網,學生通過視頻短片學習,鞏固實驗操作,形象、直觀,可以有效避免錯誤及危險操作,杜絕實驗事故,既可以提高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又可以解決學生多、教師少,教師不能對學生進行一對一指導的難題。此外,微信公眾平臺可與實驗室安全準入系統相結合,實現學生通過微信平臺進行安全知識的學習,幫助完善學生的實驗安全知識,更好地通過實驗室安全準入考試。通過對化學實驗安全教育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的改革,增加一些新興的教學手段,包括微課、視頻短片教學以及微信公眾平臺的大力宣傳及教育作用,使得實驗安全教育多元化、信息化。并通過實驗室安全準入系統及實驗預習系統的運行,有效提升學生的預習效果及實驗室安全意識,豐富了化學實驗安全教育的教學手段,提高了實驗室安全教育的信息化,培養安全意識強烈、實驗基礎扎實、操作規范的應用型理工科人才。

參考文獻

[1]賀文英,張秀芳,阿娟,等.普通化學教學改革與實踐[J].湖南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2011.

[2]徐文祥.高等院校普通化學實驗的教改與實踐[J].教師,2013(14):85-86.

[3]張葉臻,孫瑞雪.微課在分析化學實驗課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廣州化工,2015(12):198-199.

篇2

關鍵詞:無機化學實驗室;實驗室安全管理;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9677(2015)024-0219-02

無機化學實驗是學生從中學步人大學后所接觸的第一門實驗課,在整個化學教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該課程對于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啟發學生的科學思維方法,使學生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良好的實驗素質等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當前部分高校無機化學實驗室的安全管理相對滯后,存在著安全問題,實驗教學中存在一些共同性問題,嚴重制約著無機化學實驗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實驗室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著:(1)實驗準備階段粗略化、大量化,易造成實驗過程中試劑用量加大、有機溶劑大量揮發等問題;(2)實驗臺藥品架上化學試劑擺放混亂,存在安全風險;(3)實驗教學過程中監管不夠,部分學生將實驗過程中產生的廢液隨意傾倒在下水道,固體廢棄物隨便丟棄在垃圾桶里,有些同學甚至將試劑、制備的產品等帶出實驗室,存在著安全問題。教學過程中存在著:(1)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單一實驗課堂以教師講授為主,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中會出現的問題等都給學生講到,無法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探索意識;(2)實驗內容過于陳舊實驗內容基本以驗證基礎理論為主,反映不出當前化學學科的最新成就和發展趨勢,缺少綜合性、設計性實驗;(3)實驗課考核方式單一[1]實驗課考核僅重視期末考試成績,忽視了學生平時的表現,不能客觀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利于提高學生的上課積極性。

1加強無機化學實驗室的安全管理與教學改革

淮陰師范學院一直以來非常重視無機化學實驗在培養創新人才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采取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措施,加強無機化學實驗室的安全管理與教學改革探討:

1.1實驗室安全管理方面

(1)實驗準備階段精細化、少量化和綠色化。在實驗準備階段,充分考慮實驗中化學試劑的用量,做到精細化、少量化和綠色化,從而在實驗的源頭上節約化學試劑,減少污染。例如,無機化學實驗很多是定性實驗,可以在不影響學生觀察實驗現象的情況下,將藥品的濃度減小;在不影響實驗效果的前提下,將固體實驗藥品的藥勺由大的換成小的,液體藥品裝在滴瓶中,從而可以減少學生的取樣量;一些易揮發、易氧化的試劑可以現場配制,學生用多少配多少,避免浪費??傊?,懷著精細化、少量化和綠色化的觀念,多考慮和關注實驗準備階段的細節,更加科學化的準備實驗,以達到減少藥品揮發、浪費,減少對環境污染的目的。

(2)藥品按類別整齊擺放在藥品架上。每次實驗前,實驗準備人員將配好的藥品整齊歸類的擺放在藥品架上,學生用完后,必須將其放回原處,絕不允許學生將實驗藥品帶出實驗室。

(3)規范化處理實驗室“三廢”[2]。首先,對實驗過程中產生的廢物盡可能的加以回收重復利用,不能怕麻煩,如實驗室所用的固體藥品,無論剩余多少,一律回收再用;液體藥品如實驗剩余的酸、堿,可以用大瓶子回收起來。其次,可以通過合理的實驗編排來處理實驗過程中產生的廢物,達到變廢為寶的目的,如銨鹽中氮的測定實驗中標定的氫氧化鈉溶液可以用于滴定操作練習實驗中標定草酸的濃度。最后,對那些不能有效利用的實驗室廢物,進行集中、統一分類處理,盡可能將“三廢”降到最低,可采用化學的處理方法如酸堿中和法、氧化還原法、電解法、沉淀法等來處理,以降低對環境的危害。目前,我校加大資金投入,加強排污建設,建好的廢液處理池完全能滿足實驗廢液的處理要求。

1.2實驗教學改革方面

1.2.1建立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多元化教學方式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注重因材施教,把學生的學習方式從被動變為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采用啟發式教學、翻轉課堂教學等等,學生由聽從和依賴老師轉變為自己思考問題,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2.2改革實驗教學內容,增加綜合性、設計性的實驗同時融入最新的科研成果

實驗內容的優化整合[5]應該以培養社會所需的創新型人才為目的。以前,無機化學實驗教學內容多為驗證性實驗,大綱中安排的綜合性、設計性實驗較少,學生做驗證性實驗時主動性和創造性得不到發揮,不符合培養創新型人才的要求,難以提高學生的實驗水平和創新能力。因此,我校2013版教學大綱對傳統的無機化學實驗教學內容進行了大幅度優化整合,增加了綜合及設計性實驗的比例,同時,盡量多的采納學科發展前沿及技術含量高的探究性實驗,使學生能夠及時了解學科進展,接觸前沿知識,確保課程內容的先進性和完整性,以滿足新時期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需要。

1.2.3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改進教學方法

(1)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6],將多媒體、板書以及實驗演示有機結合,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展示化學實驗,從而激發學生實驗興趣,提高教學效率。比如一些實驗操作(如酸堿滴定、分析天平的使用、原電池裝置等等),可借助多媒體進行教學,讓學生先看視頻,有個直觀的了解,然后再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己動手,從而快速的掌握這些實驗操作。

(2)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網上資源如實驗教學課件、實驗數據庫等的充分利用不僅可以使實驗內容更加豐富,省時省力,產生較好的教學效果,還可以培養學生駕馭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的能力。近年來,我校加大了對無機化學實驗室多媒體教學的建設,同時投入精力建設化學實驗中心網站,目前,學生可以方便的從中心網站上學習化學和化學實驗相關知識,并下載實驗資料及課件。

(3)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無機化學實驗課的考核,是無機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檢驗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根據無機化學實驗的特點,我們把實驗成績考核分為兩個部分,即平時考核和期末考試,實驗成績評分標準見表1(表中每一項的具體評分規則,由實驗室統一規定,并在開課前向學生公示實驗評分標準)。平時考核包括平時報告(預習報告和實驗報告)和課堂表現兩部分:預習報告和實驗報告的內容占總成績的40%,主要檢查實驗目的、實驗原理是否清楚,報告的內容是否完整,結論、解釋是否正確、合理等等;課堂表現占總成績的40%,主要檢查考勤情況,基本操作是否規范,數據或實驗現象是否真實等等。期末考試為操作考試,占總成績的20%,重點考查學生的實驗基本技能和操作規范。通過成績考核的改革,學生不僅僅重視考試,而且對平時的基礎技能訓練也更加嚴謹了,從而達到了無機化學基礎實驗的目的:使學生熟練掌握實驗技術與技巧,學會觀察現象、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提高其綜合素質。

2結語

在學校、學院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在廣大師生的積極參與下,我們在實驗室安全方面采取了:實驗準備階段精細化、少量化和綠色化;藥品按類別整齊擺放在藥品架上及規范化處理實驗室“三廢”等措施加強實驗室安全管理,在實驗教學改革方面采取了:建立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多元化教學方式;改革實驗教學內容,增加綜合性、設計性的實驗同時融入最新的科研成果;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改進教學方法;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等方面促進教學改革,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實驗室安全管理及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艱巨的工作,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們應繼續以開拓創新的精神和飽滿的工作熱情投入到這項工作中,為培養創新型人才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侯玉霞,李永芳,李蕓玲.無機化學實驗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12,29(2):77-78.

[2]錢曉麗.大學無機化學實驗中“三廢”的綠色化處理[J].中國化工貿易,2013(12):426.

[3]彭艷芬,劉天寶,李敏,等.新升本科院?!稛o機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初探[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0(7):212-213.

[4]徐敬芳,鄧強,顧雪凡.重視實驗細節探究實踐藝術[J].廣東化工,2015,42(2):137-138.

[5]楊宏偉.無機化學實驗教學內容優化整合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26(3):130-133.

篇3

在全球化時代,國與國之間的文化交流日益頻繁。一些強勢國家利用世界性話語霸權,直接或間接地侵蝕著相對弱勢國家的語言和文化,這種侵蝕不僅會導致國家間語言文化上的沖突,還會帶來國民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的變化,威脅著國家的語言文化安全。國家的語言文化安全是是一種隱蔽的、無形的軟實力資源,旨在保護本國民族語言文字的純潔性和文化的民族性不受侵害,維護本國人民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不受干涉,并利用本國民族語言擴大在世界上的影響力。由于語言與文化、思維的密切關系,國家語言文化安全關乎國民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安全。認知語言學認為,語言是人類思維最重要的載體,與人的思維功能密不可分。德國哲學家伽達默爾也指出,人和世界的關系最終可以表現為一種語言關系,這種語言關系和語言活動給人帶來一個有意義的世界。[1]換言之,人們對世界的經驗和一切價值判斷都離不開語言這個核心,都得依靠語言這個中介去進行。人們通過語言的輸入吸納并內化語言所承載的文化和價值觀念。因此,保護國家語言文化安全對國家的發展和國家利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語言文化安全視角下大學外語教育之終極目標

在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全球化時代,處于文化交流前沿的大學外語教育在保護國家語言文化安全的進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不可否認的是,長期以來,由于我國的大學外語教育缺乏正確的語言規劃觀的指導,致使外語教育目標偏離正確的方向。美國語言學家魯茲(Ruiz)提出了三種語言規劃觀:語言問題觀(languageasproblem)、語言權利觀(languageasright)和語言資源觀(languageasresource)。[2]23-25追根溯源,我國大學外語教育所追求的“工具理性”價值目標多受到“語言問題觀”的影響,卻忽略了語言資源觀對大學外語教育價值目標的重要指導作用。美國語言學家豪根(Haugen)曾指出,哪里有語言問題,哪里就要求對語言進行規劃。[3]41-53在語言問題觀的影響下,我國大學外語教育長期以來所追求的目標旨在解決學生的語言問題,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文化素養。例如,2007年《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提出大學英語課程不僅是一門語言基礎課程,也是拓寬知識,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質教育課程。[4]但值得注意的是,大學外語教育目標不應僅僅是解決語言問題、提高語言能力或是單向的“文化輸入”,而應是在全球一體化背景下從我國國家利益和國家語言戰略出發進行雙向的、平等的中外文化的互動與交流,在文化相互吸收與借鑒的基礎上達成“共贏”,同時積極地為國家發展提供語言資源和人才儲備,而這正是語言資源觀所倡導的。語言資源觀認為,語言首先是一種文化資源。語言本身就是一個民族重要的文化遺產和文化表現形態,民族文化的積淀和民族智慧的凝結滲透在語言的形成與發展過程之中。每一種語言都承載著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和歷史軌跡。其次,語言還是經濟資源、政治資源和人力資源。美國語言學家卡普蘭(Ka-plan)曾表明語言規劃屬于國家人力資源規劃[5],可見,語言作為人力資源對于國家發展的重要性。對于國家而言,培養具備多種語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會提高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資源和國際影響力;對于個人而言,多掌握幾門語言,個人將獲得更多的財富、人力等資源。在此前提下,在外語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應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外語語言觀,使學生了解語言的“資源”取向,強調語言(外語)學習對國家及個人的重要影響;其次,強化國家語言文化安全的戰略意識,培養學生對本國民族語言和文化的認同感與自豪感,維護我國語言文字的地位和安全,保護本國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不受侵害。在輸入外國語言、文化、價值觀的同時,保護本國母語資源,加強本國民族語言和文化的有效對外輸出,提升我國民族語言和文化的世界影響力和感召力,維護國家文化安全利益。

三、語言文化安全視角下大學外語教育之現實透視

1.大學外語教育定位存在偏差。

首先,就大學外語課程本身而言,它是大學里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課程所占比重不亞于某些專業課。但遺憾的是,長期以來,大學外語課程始終被定位于一門“基礎課”或是“工具課”、“技能課”,目標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但是,在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外語已不僅僅是交流的工具,同時還是獲取民族和國家利益的重要手段,是保持和發展國家———民族共同文化的重要內容。[6]換言之,大學外語承載著比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更宏大的目標,即為國家培養具備多語言能力的高素質人才,保護國家語言文化安全,提升國際影響力,維護國家利益。而長期以來,大學外語的這一定位卻受到忽視。其次,從我國大學的整個語言教育生態來看,外語教育在大學教育體系中的地位過高,甚至超出了本國民族語言的教育地位。如前所述,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人類思維的重要工具,是一個民族認識世界、闡釋世界的意義體系和價值體系。[7]300-302因此,當一個民族學習某種語言,其成員必然會在潛意識中接受或迎合這門語言所承載的文化和價值觀,長此以往會削弱對本族語言和文化的忠誠度和信賴感。在大學里,外語是必修課程,外語課程有國家統一頒布的教學大綱和課程評估體系,有國家統一組織的大學外語四、六級考試和研究生入學外語考試。相比而言,承載著繼承和傳播本民族語言和文化的《大學語文》課程在高校的開課比例卻相對較低,課時較少。據調查,全國多數綜合大學、師范院校較少開設大學語文課。開得較好的是軍隊、財經、政法、外語類院校。理工科院校介于這中間。高職高專院校開設得也不多。[8]19-22可見,外語教育在大學教育體系中過高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占據了漢語教育的空間,這必將導致高校漢語教育資源的匱乏,危及我國的國家語言文化安全。語言教育是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和前提,并在根本上服從和影響著國家教育走向。沒有語言教育,就談不上知識教育,就不可能有國家的文化、社會和經濟全面發展。[9]131-134

2.大學外語教育教學語種結構不合理。

盡管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大學的外語教育語種數量呈上升趨勢,但是大學的外語教育體系仍存在語種規模小、語種結構不合理的問題。目前,我國能夠提供最多外語語種教學的院校是北京外國語大學,該校擁有43個外語語種,其次為中國人民外國語學院和上海外國語大學,分別能提供23和22個外語語種。其它的外語院校只能提供10種左右的外語教學。這遠遠不能滿足國家發展對語言的需求。此外,我國大學外語教育教學語種結構也不夠合理。根據1999~2001年進行的“中國語言文字使用情況調查”的統計數據,當時具有初中文化且學過外語的人口中,學習的主要語種和所占比重分別是:英語93.8%、俄語7.07%、日語2.54%、法語0.29%、阿拉伯語0.13%、德語0.13%、西班牙語0.05%、其他0.16%[10],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英語教育在整個外語教育體系(包括大學外語教育體系)中占有絕對優勢,這勢必導致外語教育的單一性,影響國家語言資源的儲備,無法保證我國的語言文化安全。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長李宇明曾指出,目前外語教育中“單一外語傾向”不符合我國未來發展的外語戰略,雖然這種現象在逐漸改觀,但是力度太小,規劃不夠得力。[11]21-26因此,大學必須對外語教育教學語種結構做必要的調整,避免單一外語教育影響國家語言教育生態系統的平衡,確保大學外語教育呈現多樣性、和諧性,維護國家語言文化安全。

3.大學外語教師和學生的語言文化安全意識薄弱。

語言學家蔡永良曾指出,由于教育(包括語言教育)本質上是一種文化手段,無論是一個國家的統治者,還是侵入一種文化的強勢者,都會充分利用這一手段達到各自不同的目的。因此,很自然,語言教育是同一個國家的語言政策以及一個民族的語言態度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12]由于外語教育在整個高等教育體系中占據過高的地位,外語的工具性和功利性被過分強調,因此,部分外語教師尚未形成系統有效的文化安全戰略和預警機制,在教學的過程中過多強調了外語的工具性和實用性,忽視了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贊譽與弘揚。同時,大學生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逐漸吸納并內化了西方的文化和價值觀,有些人甚至抱有“外語至上”的語言態度,這種語言態度弱化了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導致部分學生語言文化安全意識淡漠,缺乏對西方文化和價值觀念甄別的能力。

四、語言文化安全視角下大學外語教育之完善

1.從國家戰略高度重新定位大學外語教育地位。

2007年《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提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大學外語教育不應僅僅局限于提高學生語言的應用能力,應該具有更加高遠宏大的戰略目標。因此,政府及高校應將大學外語教育提升至國家語言(外語)戰略之中進行重新規劃和定位,從國家語言戰略高度來統籌規劃大學外語教育,確保大學外語教育能夠承擔起為國家語言戰略和國家利益服務的重任。與此同時,不應降低本民族語言教育的地位。只有將本民族語言教育與外語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發揮外語在促進本民族語言和文化的對外傳播中的作用,進一步維護國家語言文化安全。

2.開展多語種外語教育教學,開設“關鍵外語”教學。

盡管英語是全球的通用語言,世界上說英語的人數達到了15億之多,但是在全球化及世界格局變化莫測的背景下,單一的大學外語語種教育難以滿足復雜形勢的需要。因此,大學應創造一切條件開展多語種外語教學。事實上,自1997年7月起,教育部在4所部屬院校發放“小語種特殊津貼”,并于2001年起在高校建立了8個非通用語種本科人才培養基地,這為高校多語種教學的實施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我們可以在此基礎上開展更廣泛的多語種外語教學。首先,取消英語作為高校必修課的制度。學生可根據個人愛好、專業特點及學校的實際情況選擇任意一門外語作為必修課程,這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多語種人才資源的儲備。其次,學??蔀槟芰τ杏嗟谋究粕?、碩士生和博士生開展第二外語教學,讓他們再掌握一門外語。同時,我們還可借鑒美國高校在多語種教學中的部分經驗。美國高校歷來重視多語種教育教學的開展。二戰后,美國高校在聯邦政府的資助下,成立了語言區域研究中心。語言區域研究中心成為美國高校提供世界各個國家或地區語言教學的重要組織機構[13]596-605,為國家提供語言資源和人才儲備。美國外語教育委員會(ACTFL)主席曾在2005年美國語言政策峰會上指出,各高等教育組織和機構必須要比以往更多地支持和擴大對世界語言的學習。大學的目標應當是鼓勵學生繼續他們在K-12都已開始的語言學習,只有這樣,他們才可能達到或保持高水平的語言能力。同時,我們也要鼓勵學生開始其他語言的學習。盡管我國的北京外國語大學和上海外國語大學分別于2000和2007年成立了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和中國外語戰略研究中心,但目前仍然缺少針對世界各國語言的研究中心。為此,我國的大學應盡快成立世界各國語言研究中心,為更好地開展多語種教學提供理論支持。除此之外,美國政府于2006年所提出的“國家安全語言計劃”(TheNationalSecurityLanguage)也給我們一些啟示?!皣野踩Z言計劃”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項莫過于美國政府為維護國家安全和促進經濟發展所制定的“關鍵語言(外語)”計劃(criticalneedforeignlanguage)。所謂關鍵外語就是在國際舞臺中關乎一個國家的政治穩定、外交通暢、信息安全、經濟發展、民族團結、文化交流、教育合作等重要領域的外國語。[14]66-74張治國根據我國的國情特點,提出了24種可以成為中國“關鍵外語”的候選目標。我國大學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開展“關鍵外語”教學,培養能夠掌握關鍵外語的高端人才。例如,可根據地緣特點利用語言環境開設關鍵外語教學。在黑龍江、內蒙古等邊疆地區開設俄語教學;在吉林、遼寧等延邊地區開設朝鮮語教學;在廣西、云南等地區開設越南語、老撾語等教學。多種外語語種的開設不僅能夠擴大國家的語言資源,為國家儲備具備多語言能力的人才,同時也為保護、開發和傳播母語資源打開了更廣闊的窗口。

3.增強外語教師與大學生的文化安全意識。

篇4

關鍵詞:化學實驗室;廢水排放;環境安全;安全處置

1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人們對環境問題日益重視。為改善我國的水環境,我國相繼頒布了一系列污水排放標準:如污水綜合排放標準[1]、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準[2]、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3]等。為提高水質質量,全國各類檢驗檢測項目不斷增加、標準日益提高,各類實驗室建設數量不斷增加。目前我國各類實驗室主要存在于各大高校、各類科研機構、檢測中介機構以及企業的檢驗研究部門。雖然全國各大高校多在城市的邊緣或往邊緣區域遷移,但仍有相當數量的高校處于城市中心,其下水管道通常與城市下水管道直接相通,并無獨立的化學廢水處理裝置,這樣的下水排放方式,使得高校和科研機構實驗室排放的廢水,會隨著下水管道直接進入城市污水管網。如果對這類廢水不做專門處理,將對周邊環境安全造成嚴重安全隱患。所屬企業的科研部門,由于本身具有污水處理設施其實驗室廢水可得到處理。但對于多數高校、各級科研機構和檢測中介機構而言,通常沒有獨立的化學廢水處理裝置,他們位置分散、污水中污染成分復雜、排放量不穩定且某些檢測項目的廢水還有高毒害性物質,給廢水的常規化集中處理帶來一定難度。

2實驗室廢水排放安全隱患分析

雖然鉻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人體需要的也僅僅是微量的三價鉻而已,正六價的鉻具有很強的毒性。在《國際常見有毒化學品資料簡明手冊》介紹中,鉻在自然界主要是通過大氣、水和生物鏈來完成遷移。一旦鉻富集到人體組織內,其代謝周期長、被清除速度緩慢,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環境綜合實驗》是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院環境科學系和環境工程系的核心課程,其內容涵蓋了水、氣、聲三大污染項目。每年都有8~10個班級的教學任務。在《環境綜合實驗》的所有項目中,無論哪個專業化學需氧量是必做項目。在化學需氧量測定項目中,采取的是國標方法-重鉻酸鉀法[4,5]進行化學需氧量的測定。每完成一個化學需氧量測定項目,至少需要做7個樣。每個樣需要加入0.4g硫酸汞、10mL重鉻酸鉀(0.25mol/L)、30mL硫酸。這樣,每完成一次化學需氧量的測定就會產生含有2.8g硫酸汞、70mL的重鉻酸鉀和210mL的硫酸溶液的廢液;每個教學年度,單完成化學需氧量一項教學任務,就需要消耗硫酸汞168g、重鉻酸鉀4200mL、硫酸12600mL。單看氧化劑重鉻酸鉀的一種污染,環保部對于電鍍污染企業水污染排放控制要求是車間或生產設施廢水排放口總鉻限值1.0mg/L[6],在化學需氧量測定教學過程中,每完成一組COD的測定,其廢液中總鉻濃度達5mg/L。如果再算上硫酸汞、硫酸,以及其它實驗項目,每個教學年度將產生大量高危的實驗廢水,如果這些廢液不經處理就直接排放,那對周邊環境安全將存在巨大安全隱患。

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水處理中心具備對水、氣、聲三大污染的監測和治理能力,具有各種成套的物理、化學以及生物處理裝置,對于自身所產生的實驗廢水可以進行有效處理,但多數實驗室不具備這樣的便利條件。這類廢水的直接排放是一個嚴重的環境安全隱患,實驗室建設規模越大、數量越多其排放的廢水水量就越多,其對環境安全威脅就越嚴重。

3化學實驗室廢水的成分分析

針對不同污染物組成的廢水,處理方法和處理程度都不相同。化學實驗室廢水有別于其它污廢水,具有一定特殊性,不但總量少而且產量不穩定,有些個別實驗廢水還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質,使對于它們的處理具有一定的危險性。而且多數實驗的實驗項目較為繁雜,從而使得實驗室廢水成分復雜,如果不做好安全處置,將直接威脅周邊的環境安全。

通??砂褜嶒炇覐U水分為有機廢水和無機廢水兩大類別。其中無機廢水中主要包括多數一類污染物及其絡合物、酸堿、氰化物、硫化物和其它無機離子等;有機廢水除含少量一類污染物(如烷基汞、苯并芘等)外,還含有機溶劑、有機酸、醚類、多氯聯苯、有機磷化合物、酚類等。

依據實驗室開展的項目,分析清楚所產廢水含有哪些成分,才好制定對應的處理方案,針對性的進行實驗室廢水的安全處置。本文對各種污染物質的具體處理方法不做詳述。

4化學實驗室廢水的安全處置

鑒于實驗室廢水的特殊性,對于它的處理最好遵循:歸類收集,循環利用,就地、及時處理[7]的原則。江華、劉德春[8,9]等研究顯示,實驗室廢水的治理和工業、居民生活污水不同,很難用單一方法或某一種工藝來實現。

例如:含一類污染物的實驗室廢水,由于其生化處理效果相對較差,可以采取物理和化學的方法進行處理。重金屬廢水就可以用沉淀法去除。前文所提到的化學需氧量實驗所產生的含鉻廢水中,相對于三價鉻而言六價鉻有較強毒性,處置時先用還原劑把六價鉻還原為三價鉻,再用沉淀劑將其以沉淀的形式從溶液中分離出去以達到廢水處理的目的。

在實驗室廢水處理單元,從處理技術層面講不是主要的困難,關于各種污廢水治理方法的文章、書籍較為豐富。關鍵是對待實驗室廢水處理意識的淡薄和欠缺[10]。化學實驗室廢水難處理是相對于一些高校或科研機構不具備專業污水處理設施而言,而且難處理不等于不能處理。無論何種實驗室廢水從技術上總有解決辦法,即便產生實驗廢水單位確實無法完成處理任務,也可以將其分類收集后送至專業處理公司進行處理。目前存在的問題是,部分高?;蚩蒲袡C構不能意識到自身實驗廢水對周邊環境安全的威脅。對于此類廢水的處理,出臺強制性的法律法規是必要的前提。國家環保總局曾發出通知,要求自2005年1月1日起,對科研、監測(檢測)、試驗等實驗室、化驗室、試驗場按照污染源進行管理,納入環境監管范圍[8],這是好的開頭。有了明確的法律法規,在實驗室廢水的處置上就有法可依,實驗室廢水處置工作才好依法開展,實驗室周邊環境安全才有保障。

其次,在具備法律法規的前提下,解決實驗室廢水處理的關鍵還要從環境安全管理入手,加強實驗室環境安全管理意識,尤其是實驗室廢水安全排放的意識與責任,建立獨立、完善的實驗室廢水排放系統和廢水處置制度。這才是解決實驗室廢水安全排放的根本。

5結語

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實驗室在“孵化”高科技的同時,也帶來了廢水排放直接進入下水道的周邊環境安全問題。安全重于一切,鑒于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國家環境及安全部門應盡快對實驗室廢水安全排放進行立法,為排除這一存在于我們身邊的具有嚴重安全隱患的高危污染源解決法律依據。并盡快強制各級各類實驗室制定實驗室廢水安全排放制度,完善實驗室廢水完全處置措施,為我們國家的環境改善添磚加瓦,為人民創造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GB 21900-2008.污水綜合排放標準[S].北京:國家環境保護總局,2008.

[2]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CJ 343-2010.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S].北京:國家環境保護總局,2010.

[3]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GB 18918-2002.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S].北京:國家環境保護總局,2002.

[4] 《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編委會.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R].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2.

[5]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GB 11914-89.化學需氧量測定標準[S].北京:國家環境保護總局,1989.

[6]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GB 8978-1996.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S].北京:國家環境保護總局,1996.

[7] 高強.高?;瘜W實驗室廢水處理[J].高等教育在線,2009,8(2):113~114.

[8] 江華.化學實驗室廢水處理現狀與研究進展[J].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5(2):29~31.

篇5

1職業院?;瘜W教育實驗室的安全管理

在職業院?;瘜W教育實驗室的安全管理中制度的制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制定好科學的安全管理制度,將每項實驗的流程和操作過程落實到具體的人身上,定期對實驗室進行檢查,提高師生的責任心,為實驗室的安全提供保障。目前實驗室主要是以老師為主,按照老師的要求和命令,學生進行實驗,但由于老師的強制性管理,使學生對實驗室充滿了害怕和恐懼感,深怕因為自己的原因違反了實驗室的規定或者是做錯實驗、引發安全事故。因此,應該要改善化學教育實驗室的安全管理。

1.1嚴格執行安全責任制

在化學教育實驗室的安全管理中應該要嚴格執行安全責任制,保證每一個實驗室中配有安全負責人。這樣能夠在實際的實驗操作中,安全責任人嚴格監督每一位進入實驗室的人,將實驗室的安全職責落實到具體的人員身上。同時還要加強實驗人員的安全意識,一切按照規章制度進行實驗。

1.2制定相關的安全手冊

在化學教育實驗室中,為了能夠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應該制定詳細的實驗室安全手冊,詳細地介紹在實驗室中應該要注意的事項,常見事故處理方法、安全技術等。按照化學實驗的專業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手冊編寫,同時對具體的實驗操作進行直觀的介紹。保證學生能夠認真閱讀這些手冊,并安全的進行相關實驗。

1.3制定相關的培訓制度

在實際的安全管理中,還應該制定一定的培訓制度。在師生進入實驗室之前,對師生進行實驗安全的培訓,保證師生能夠掌握安全的實驗技術。職業院??梢蚤_設一些網上課程,使學生能夠在實驗之前進行學習,保證實驗室的安全。

1.4定期對實驗室進行檢查

在對實驗室進行安全管理的過程中,除了制定一些規章制度進行責任落實之外,還應該要定期對實驗室的設備、具體的實驗技術操作等實驗室安全進行檢查,保證實驗室的各項管理制度落實到實處。同時還要從實驗室的設備、技術、管理等不同層面進行檢查,確保所有的工作人員和實驗人員履行自身的安全責任。

2職業院?;瘜W教育實驗室的安全教育

在職業院?;瘜W教育實驗室的安全保障中,除了進行安全管理之外,還應該要對相關的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提高師生與工作人員在意識和思想上對實驗室安全的重視,增強師生和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確保其能夠嚴格地按照相關要求進行實驗。對師生和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的特點具體體現在:長期性、連續性、多樣性。

2.1長期性

職業院校對學生進行化學教育實驗室安全教育的過程中,應該要注意到學生對實驗具有安全意識并不是一朝一夕產生的,只要是做實驗,學生就應該要有這個安全意識。一般情況下,實驗室出現安全事故是由于實驗人員對實驗安全失去了警戒心理,在實驗中只重視實驗過程和結果,忽視了實驗安全問題。因此,對從事實驗人員應該要長期進行安全教育,可以在實驗室以圖片、宣傳欄等方式進行安全意識的宣傳。

2.2連續性

對于實驗室中發生的安全事故,學生應該要從思想上引起重視,要在實驗之前對可能出現的實驗隱患具有一種安全防范意識,正確面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學會應對實驗事故的正確方法。在整個教育過程中,院校要教育并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在每次實驗之前都要進行實驗安全的教育,使其能夠對實驗安全具有連續的學習,加強學生的安全意識。

2.3多樣性

為了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院??梢赃M行多樣性的培訓。在進行實驗室的安全意識培養,可以對學生進行法規法則、日常的安全常識、實驗室安全制度、化學實驗技術、實驗操作規章流程、應對安全事故的應急反應知識等的教育,通過多種安全教育內容的培訓,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同時,還可以對學生進行安全事故的應對方法,安全操作技術、實驗安全知識的講解。組織學生對實驗室進行安全檢查,教導學生如何找到實驗室的安全隱患以及如何處理這些隱患的措施。還可以情景再現,模擬之前發生過的安全事故,組織學生進行實驗室安全事故分析、調查、設計方案,找出事故發生的原因以及防止事故發生的方法。對學生的安全意識培訓中,老師也可以采取課堂分組實驗、事故研討分析、課堂演示實驗以及課外實驗等教學方式進行學生安全意識的培養。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對學生進行全方面的安全教育和培訓,讓學生時刻銘記實驗室安全的重要性。

3結語

總而言之,為了能夠確?;瘜W教育實驗室的安全,必須要重視對實驗人員的安全意識培養,保證實驗人員學到安全的實驗技術。對實驗室進行安全管理,制定必要的安全制度和責任制度,定期對實驗室進行檢查,確保實驗室各項設備、技術等安全。除此之外,師生及相關工作人員要養成自覺進行安全實驗的習慣,形成安全實驗的意識,認真學習實驗技術,避免實驗室安全事故的發生,確保職業院校的化學科研工作順利進行。

作者:季樹花 單位:松原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李鴻飛,王伏玲.高校實驗室安全與環保全過程管理工作探討[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03).

篇6

【關鍵詞】有機化學;實驗教學;綠色化學;安全教育

有機化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有機化學實驗是有機化學賴以生存的基礎,在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化學、化工、材料、生命科學、環境科學、醫藥及海洋等學科學生必修的主干課程之一[1]。對于化工、化學、生物、環境和材料等相關專業的學生來說,大學有機化學實驗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基礎實驗課,是對有機化學理論課的輔助和補充。有機化學實驗課可以使學生對有機化學的理論知識有更加深刻和直觀的理解。有機實驗操作可以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分析能力、創新能力和研究能力,并且培養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2]。

近些年來,高校在改革實驗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考核制度、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放實驗室等方面給予了高度重視,但在有機化學實驗教學中的綠色化學教育和環保教育方面還有待加強。從事與有機化學相關的行業,必然要接觸有機溶劑,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質,在工作中防火、防爆、防中毒、防止環境污染是每一個化學工作者時刻需要注意的問題。因此,加強綠色化學教育和環保教育,使學生以后在工作中具有強烈的責任心,才能盡可能地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和污染環境的現象出現。有機化學實驗室正是培養學生具有這兩種意識的有效場所。因此,我們針對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尤其是有機化學實驗教學中綠色化學教學進行了初步的實踐與探索。

1、有機化學實驗改革的思路

與其他化學實驗相比,有機化學實驗所需的化學藥品用量比較大,反應時間長,反應產率相對比較低,同時產生的廢水、廢氣和廢棄物較多。例如,強酸、強堿、有機溶劑和部分重金屬鹽等,會造成環境的污染和資源浪費。

另一方面,從有機化學實驗課的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上看,有機化學實驗也比其他化學實驗內容多,形式靈活,可以算是一項基礎的科學研究訓練。然而,從上世紀50年代以來,有機化學實驗教學內容從課程體系到教學形式上變動并不大,即使近些年很多高校先后做了一些改革的嘗試,但仍存在一些問題[3],不能適應現代技術發展的要求。

鑒于此,我們在化學實驗教學改革過程中,主要從實驗內容和實驗手段幾方面提出了改革思路:①改進合成路線,簡化化學反應步驟;②盡量避免使用有毒有害或難以回收的反應溶劑,盡可能減少廢棄物的產生和排放;③選擇水或離子液體作為反應介質進行化學反應;④采用新穎的實驗手段,節省能源。

2、加強綠色化學教育,培養環保意識

2.1 在實驗教學中融入綠色化學和環保教育

綠色化學最先是由美國化學會(ACS)提出的,其核心是利用化學原理從源頭上減少和消除工業生產對環境的污染;反應物的原子全部轉化為期望的最終產物。隨著工業生產的快速發展,大量化學污染物質進入人類生存環境,對全球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威脅,人們已日益感受到了破壞生態環境給人類生存帶來的巨大威脅。因此,環境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對“三廢”的處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現有條件下,與化學有關的工業生產不可能完全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物質,因此,對從業者進行綠色化學教育和環保教育至關重要。

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是對學生進行綠色化學教育和環保教育的有效途徑。在有機化學實驗教學中,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要重視傳授綠色化學教育和環保知識,使學生有機會、有能力利用所學知識,處理實驗中產生的有害物質,參與到環境保護工作中去,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環保意識。例如,有機合成實驗所用的化學試劑、溶劑、催化劑多少有一定的毒性,然而同一物質有多種不同的制備方法,所用到原料的毒性也不相同,所以有必要從多種不同的制備方法中選擇相對環保的實驗方法,從價格低廉、低毒甚至無毒、反應條件緩和、能耗少等要求出發,開發出環境友好型實驗,如糠醛的制備、咖啡因的提取等。

2.2 加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的管理

在有機化學實驗中,不可能完全避免使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因此需要師生共同保護好實驗室及周圍的環境。實驗教師要對有機化學實驗中使用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以及產生的廢棄物進行嚴格管理,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實驗過程中,要求學生將有害物質按要求進行回收,并且定期處理。不能再使用的廢棄物要進行無害化處理,可以再用的要重新提純、重復利用,從而減少有害物的排放。如果在實驗過程中生成了有害氣體,反應必須在通風廚中進行并對有害氣體進行處理。實驗教師應該嚴格檢查每次實驗,發現問題后應該及時在全體學生面前解決,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和高度重視。通過這一系列的管理,學生的環保意識不斷增強,處理有毒有害物質的能力也將不斷提高。

3、加強安全教育,培養安全意識[4]

3.1 安全教育貫穿教學始終

首先,在理論教學中要適時穿插安全意識的教育。例如,講解緒論一章在介紹有機化合物的成鍵理論和物理性質后,及時舉例說明一些低沸點有機物質,如丙酮、乙醇、乙醚等具有易燃易爆性質,使用它們時要注意防火、防爆。隨著教學的不斷深入進行,逐漸強化實驗安全的內容,介紹常用有機物的毒害性及使用時的注意事項,為實驗教學做好準備。

其次,在實驗教學中加強安全教育。在第一節實驗課上,要專門強調安全教育,強調水、電、煤氣、易燃易爆物質、有毒有害物質的安全使用和出現事故的處理方法。例如,在在有機化學實驗中,如果有的同學不小心打碎水銀溫度計,那首先是要考慮水銀的揮發性和毒性,及時撒硫磺粉。這節課,采用講解、現場演示等教學方法。隨著實驗的進行,要求學生在實驗課之前,認真預習實驗,在實驗預習報告上查出有關物質的物理性質和實驗中的注意事項;在每次實驗中,實驗教師檢查并確認學生的實驗裝置安裝正確后,才可以讓學生繼續做實驗。當發現學生的實驗裝置或操作方法有誤時,立刻組織全體學生為其糾正錯誤,以此加深記憶,加強安全意識,避免錯誤再次發生,同時可以提醒其他學生不要犯類似的錯誤。

3.2 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為了有效提高實驗教學和安全教育的效果,實驗室可以適當制作一些多媒體課件,供學生隨時學習,或者發給學生自己在做實驗前進行預習。比如基本操作中的蒸餾操作,需根據被蒸餾組分的沸點選擇熱源,要求蒸餾時不能將燒瓶中的液體蒸干。由于實驗課的時間有限,低沸點物質的蒸餾和高沸點物質的蒸餾過程不能都在課堂上完成。即使教師在課上對此進行了多次強調,但還是有些學生不知道何時停止蒸餾,甚至一直將液體蒸干。這些不良操作習慣很危險,很容易發生火災或爆炸。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可以彌補上述教學上的不足。學生可以在多媒體課件上看到模擬的不同熱源選擇方法和蒸餾的過程,也可以看到誤操作所造成的危害。

3.3 安全意識列入考核范圍

有機化學實驗可將實驗安全的內容計入學生平時成績考核范圍,以引起學生對實驗安全的高度重視??己藘热莅ǎ簩嶒烆A習情況,該次實驗所用到物質的物理、化學性質查閱情況,實驗裝置的安裝是否規范、正確,實驗操作情況,化學試劑的安全量取情況,溶劑及產品的回收情況,實驗結束后水、電、煤氣的關閉情況等。另外,在實驗課后安排一次實驗筆試考試,考試內容包含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項和違規操作可能產生的后果;期末安排一次實驗操作考試,考核內容涉及低沸點易燃有機溶劑的蒸餾和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的安全使用,反應過程中產生有毒氣體的處理方法等操作。教師可以在考前將要制備的目標產物告訴學生,實驗方案以及產物制備過程完全由學生獨立完成,一組學生(15~ 20)人由3位教師監考,最后得出每個學生的操作考試成績。通過上述系列改革,學生的安全意識會有普遍提高。

4、結束語

有機化學實驗教學和有機化學理論課同樣重要,通過對有機化學實驗教學中綠色化學和安全教育教學進行了初步的實踐與探索,可以達到以下主要好處。(1)很好地解決了環境污染和實驗藥品的純消耗,節省了實驗成本。(2)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環保意識,建立起了綠色化學的基本意識。(3)在有機合成實驗中,促使學生去查閱相關的文獻,從價格低廉、低毒甚至無毒、反應條件緩和、能耗少等原則出發,自己設計開發出環境友好型實驗方案,培養出學生的創新能力。通過在有機化學實驗教學中加強安全教育和綠色化學教育,學生在工作中的責任心、安全意識、環保意識明顯增強,處理有關問題的能力顯著提高。為了培養出高素質、安全環保意識強、有創新精神的應用性人才,有機化學實驗的教學改革還需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 譚昌會. 有機化學實驗教學實踐與探索[J]. 教育與職業,2010,(9):166-167

[2] 解正峰. 有機化學實驗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 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9):127-128

[3] 孫莉,王海濱,強根榮. 有機化學實驗教學綠色化建設的探索[J]. 實驗技術與管理,2008,25(8):178-180

[4] 朱珮珣. 有機化學實驗教學中安全教育與環保教育實踐[J]. 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7):236-237.

基金項目:

陜西省教育廳項目(12JK0595),陜西科技大學學術骨干培育計劃(XSG2010012)。

篇7

目前,學校的學生管理工作主要以專業和班級的為主,學生公寓為輔的組織管理形式。學生公寓的管理工作還停留在探索階段,對學生公寓內黨員、學生干部和普通學生的組織和管理沒有深入,而網格化管理是一種新興的管理模式,將管轄區域分成若干網格狀的單元,按照學生公寓管理實際需求及特點入手,對每一網格實施動態、全方位管理,它是一種數字化管理模式,針對公寓工作中的活動開展,信息數據采集,安全管理都有較好的管理作用,能將學校學生公寓安全管理工作進一步深入。針對目前學校學生公寓安全管理實際情況,經過一年多的探索、實踐和研究,初步形成了學生公寓安全網格化管理模式。

一、公寓安全管理存在的現狀及原因

(一)人身財產安全

近年來由于學校擴招學生增多,導致學生公寓的治安管理方面出現許多問題。由于學生自我防盜意識不強,公寓防盜設施不全,管理上也存在漏洞,學生公寓失竊事件頻頻發生。且被盜財物主要集中在現金、手機、電腦等不易查追查的物品,給學生的學習、生活帶來許多的不便,在社會上對學校造成了不好的影響。另一方面由于公寓內學生們在寢室的集體活動主要集中在聊天、上網、打牌甚至喝酒聚會,導致酗酒、賭博、打架、外來人員隨意出入和群體性哄鬧等事件時有發生,這些都給給公寓管理帶來了新的難題。

(二)消防安全

消防安全是學校公寓安全管理中重點。由于學生的消防意識不強。很多學生在寢室內甚至床上抽煙;為了熄燈后上網、打游戲,在寢室內私拉亂接電線;在寢室內使用熱得快、電飯煲、電熱毯等大功率用電器,使公寓消防安全危機四伏。另外由于部分學生惡意損壞公寓內配置的消防設施,如:應急燈、安全疏散標志等,一旦發生火災,后果將不堪設想。

(三)心理健康安全

少數學生由于家庭、成長等環境原因導致他們心理上存在不良反應和適應障礙,并且這一情況的發生率呈上升趨勢,在學習和生活中隨時會突發,預防和管理難度大。同時,還有少數學生存在情趣貧乏、心里孤獨、情緒煩躁等方面的心理亞健康癥狀,容易誘發安全事故的發生。甚至存在由于心理問題而在學生公寓內引發自殺、自殘等安全隱患。

(四)原因分析

造成以上公寓安全管理隱患存在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學生安全意識淡薄,防范意識不強。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學生社會視野更加開闊,但是其安全意識卻有待加強。由于學生自我保護和保管能力明顯不足,防范能力差,獨立生活能力差、自理能力差,給公寓安全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同時對與自己不相干人員的不聞不問,看見有人違規或犯罪的行為也漠不關心,給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另一方面,學校在公寓安全管理中信息收集和傳遞機制不健全,造成對公寓內信息掌握的不及時,也是造成公寓安全隱患的一個重要問題。

二、公寓學生安全管理網格化建設的思路

學生公寓網格化管理體系設計的總體思路是,根據公寓所處地點不同和公寓樓自身特點,將全校的學生公寓按樓幢劃分成若干網格,由學校宿管中心統籌,后勤和保衛部門配合進行管理。每單獨一棟樓為一網格,每個網格下設立一級網格長、二級網格長和三級網格長,每三到五個網格組成一個片區,設片區長。片區長由宿管中心人員擔任,一、二級網格長由輔導員擔任,學生擔任三級網格長。網格劃分思路:在每一一級網格內,將10-15個宿舍劃分為一三級網格,每8―12個三級網格組成一二級網格,每個一級網格分別安排后勤和保衛部門人員負責聯系。通過網格的建設,明確責任,將公寓管理的職責層層分解,落實到人。

三、學生公寓安全管理網格化管理的運行和保障機制

(一)學生公寓安全管理網格化管理的運行機制

公寓安全管理網格化體系在運行過程中,依托網格層級劃分,逐層實現信息傳遞和收集。由最小網格單元的各寢室提出需求或服務請求,反到三級網格長或二級網格長,再有二級網格長將信息進行整理后反饋給一級網格長,最終由一級網格長向學校宿管中心反饋,各級網格長是信息反饋和傳達及公寓管理的關鍵節點,要求能夠在最快的時間內,將各寢室所提出的建議、要求等匯總后反饋并將學?;蛘吖认嚓P信息及時快速傳播。作為各級網格長還需全面的掌握所管轄網格學生的信息,包括寢室數量、人員、有無心理健康問題學生等等,并做好信息的及時跟新。各級網格長對于在公寓內發生的突發事件做到在權限范圍內的及時處理并匯報。

(二)學生公寓安全管理網格化管理的保障機制

為了保證公寓安全管理網格化的順利進行,公寓安全管理網格化建設需要有隊伍、物質及制度的保障:

1.隊伍保障,首先,強化角色定位,突出各級網格長綜合管理服務作用。其次,制定三級網格長隊伍的選拔制度,保證學生組織和管理人員的執行力和威信,同時還要制定好網格管理隊伍的換屆制度,保證隊伍的穩定性。

2.物質保障,公寓社區內的基礎設施要完備,比如公共活動室,會議室,心理溝通室等便于學生與公寓管理人員之間的溝通交流。

3.制度保障,為了保障網格管理機制的有效運行,必須建立和完善網格化管理制度,對各管理網格的職責進行明確,制定網格管理的片區長職責、網格長職責和寢室長職責,規范日常檢查和走訪工作,實現分片包干、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管理格局,形成一套體系完整的公寓管理規范和標準。并且需要打破二級學院管理概念,實現大學校管理體系,實現統一統籌安排。

學生公寓安全管理工作關系重大,是高校安全工作的重點、難點。做實、做細、做好,學生公寓安全工作關系到學生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更關系到學校的正常教學、生活秩序。學校必須不斷加強學生公寓安全管理工作,切實維護好學生公寓的安全,為廣大學生創建平安和諧的校園做出努力。

參考文獻:

[1]黃飛凱. 高校學生公寓網格化管理研究[J].企業研究,2013年10月

篇8

關鍵詞:化學實驗室;安全管理;探索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0?搖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0-0261-02

本校是一所醫學高等??茖W校,化學實驗室是學生進行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三門實驗課實驗的場所,而這三門課又是本校藥學、醫學檢驗技術、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的重要的基礎專業課程,學校培養的宗旨是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應用人才,故實驗操作技能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因而化學實驗室的建設和科學管理也日益受到學校的重視。

一、加強化學實驗室管理的必要性

目前高等院?;瘜W實驗室管理普遍存在一下特點:

1.自從1998年高考擴招以來,各高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學生人數不斷增加,例如本校藥學專業從2002年的2個班級(60人為一個班)已擴大到現在的6個班級,而實驗室還是原來的那么幾間,增加得非常有限。

2.化學實驗課一般均是大一新生剛進學校首先接觸的一門基礎專業課程,這些學生來自全省各地,也招一些省外的學生,生源基礎有一定的差異,化學基礎參差不齊,對教師的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壓力與困難。

3.化學實驗室包含有各種各樣的儀器設備,各儀器設備的日常保養與日常運行的管理也是一門大學問。加上實驗試劑品種繁多,很多危險化學品有毒、高污染,有的試劑甚至有致癌的危險,因此給實驗管理人員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二、化學實驗室管理的措施

基于學校化學實驗室的特點和現狀,對化學實驗室的管理進行了有益的探討:

(一)化學實驗室完善的管理制度的建立

化學實驗室是進行化學實驗教學和教師進行科研工作的主要平臺,為了更規范地管理化學實驗室,制定適合本校實際情況的措施和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根據教育廳和學校有關實驗室建設與管理的標準和要求,及時制定化學實驗室管理規定,主要包括精密儀器室使用規程,天平室使用規程、綜合實驗室使用規程以及使用有毒、高污染和腐蝕性強的危險化學品使用規范等。

規范化學實驗室工作和建立可行的完善的管理制度,充分調動師生的實驗積極性,使學生實驗及教師科研的各項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真正做到依法按章進行化學實驗室的各項管理工作,提高化學實驗室良性高效運作,為教學和科研的完成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1.落實責任體制。建立以校、部、化學實驗室三級管理模式,將安全生產工作分解到各級部門,專人落實,專人負責,有各級領導監督,有使用記錄,并有應急預案。

2.深化專項管理。化學實驗室所用的藥品很多具有腐蝕性、有毒、致癌等危險品,對危險品要進行全過程的管理,即從購買、使用、回收處置等方面進行嚴格的管理。要專人管理,本校的基礎醫學部的領導安全意識較強,定期進行檢查,每個學期還進行實驗室安全隱患應急處理的演練,指導管理人員不斷地完善危險品安全實驗室管理制度,以及實驗室安全應急預案等。

(二)科學組織化學實驗、優化實驗安排

本校共有四間化學實驗室(化學實驗室1、化學實驗室2、化學實驗室3、化學實驗室4),前2間實驗室主要安排無機化學實驗和有機化學實驗,后2間主要安排分析化學實驗,精密實驗室三間(包含一個分析天平及電子天平室一個、分光度計一個及各型號的紫外分光光度計、各型號的酸度計以及旋光儀、折光儀等儀器室一個),綜合實驗室(主要是教師科研工作)一間,實驗準備室兼試劑存放室一間,化學危險品存放室一間。每個學期每個實驗室基本要進行藥學專業、醫學檢驗、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二十多個小班(30人為一個班),各專業開出的實驗內容、實驗課時數、實驗節數、試驗進度均不一致,故化學實驗室需要科學合理的安排,協調好任課教師、實驗班次、實驗進度等之間的關系尤為重要。

(三)加強化學實驗室的日常管理

1.精密儀器室的日常管理:化學實驗室涉及的儀器設備品種繁多,主要包括紫外分光光度計、紅外分光光度計、酸度計、分析天平、電子天平、折光儀、旋光儀等,這些儀器使用率高,實驗管理人員要定時經常性的做檢查工作,萬一發現有異常情況等問題要及時的規范處理,及時保養、及時維修保證各儀器時常處于良好的運轉狀態。帶教老師在實驗前要進行預試驗,是保證上好實驗課的前提。

2.一些平時經常要用到的玻璃儀器例如試管、燒杯、量筒、三角漏斗、三角燒瓶、酒精燈、容量瓶、滴定管、滴管、試劑瓶、移液管、比色管、刻度吸量管、熔點測定管、蒸餾瓶、各蒸餾管等,這些玻璃儀器又多又雜,每個實驗抽屜里都要配備好,要求學生第一次實驗前全部配備好,有破損的及時調換,平時學生實驗課時要密切注意動靜,一發生破損的情況及時登記并作適當的賠償等。

(四)實驗準備工作的日常管理

我校化學實驗室有化學實驗技術員一名,負責三門化學實驗的準備工作以及日常各實驗室的管理等工作,雖然有臨時的幾位勤工儉學的學生做一些零碎的準備工作,但因為做實驗的班級多,工作量還是非常大的,兩個學期的實驗都有安排,故教師的預實驗工作一定要自己親自來完成,這樣可以及時發現試劑是否失效、試劑的配制是否合理等,對學生實驗能夠保質保量地完成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五)加強對學生環保意識的培養

1.利用課堂教育,滲透環保意識?;瘜W是一門實驗的科學,化學實驗是實施綠色化學的有效的教學形式。根本目的是要節約資源和防止污染,對實驗中產生的三廢(廢氣、廢水、廢渣)以前很少進行處理,學生也沒有環保意識,將實驗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液直接倒入水槽,廢渣直接倒入簸箕,這些三廢有的有毒、有害等成分,有的還含有劇毒物、致癌物等,不加任何處理直接排放,就會污染周邊的水質、土壤,對人們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影響,也嚴重影響師生的身心健康,并且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隨著高校的擴招和對實驗教學的力度的加大,學生實驗的次數成倍增加,如不及時采取的應對措施,其后果是無法想象的。

2.正確處理三廢,培養環保意識?搖因為酸和堿在化學實驗中使用一直較頻繁,用量又相對的較大,鑒于這種情況,讓實驗管理人員專門準備回收瓶,學生實驗過程中產生的廢酸、廢堿分別倒入回收瓶,實驗員再集中進行處理,一般用中和法法使其PH值達到接近中性為止,后再進行排放到下水道。而對待實驗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對無毒的氣體,就采取直接通過通風設施排放,對于有毒害的氣體,針對不同的性質進行不同的處理。例如,對于堿性的氣體(如氨)可用回收的廢酸進行吸收中和處理,對于酸性的氣體(如二氧化硫、硫化氫等)同樣可用回收的廢堿進行中和吸收處理,即一切按照回收廢液的化學性質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處理,最大程度的保證周圍環境不被污染。

3.積極推廣微型實驗。在化學實驗操作過程中,盡量用最少的試劑,即使用常規化學試劑的十分之一的用量或更少來做得實驗方法,是常規實驗的簡單的微型化。盡可能用小劑量的化學試劑是微型化學實驗的核心,不僅僅可以保護環境,而且為學校省下了不少的開銷,當然前提是能達到實驗的目的,真的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4.實現實驗過程污染物的零排放?搖在化學實驗中,對部分實驗綜合起來,從實驗技術、方法、儀器的使用進行重新的設計,將三門化學中有關的2個或2個以上的實驗進行組合,讓前面的實驗的產物成為后面實驗或下一輪實驗的原材料,這樣既避免一些有毒的氣體直接排放到空氣,還可以節約實驗用的試劑和縮短實驗的時間。同時能夠使學生獲獎所學的知識與實驗的后處理有機的結合起來,用綠色化學的理念來指導實驗,更能有效地防止污染。

三、結語

1.在新的形勢下,面對醫學院校實驗室將不斷地擴大,安全管理和控制的難度會不斷地加大的特點,制定相關安全管理規范,特別是對實驗室危險品的規范管理,推動實驗室安全規范化、標準化、科學化,提高化學實驗室安全管理水平,已經成為必然。

2.針對目前醫學院?;瘜W實驗室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明確了化學實驗室管理的具體實踐內容。

3.參照國家相關的標準,明確化學實驗室對危險品以及對實驗過程中對三廢的處理要求,加強對危險品的使用和安全管理等各個環節的安全管理要求,成為學?;瘜W實驗室危險品規范化安全管理的核心內容。

參考文獻:

[1]宋玉.淺論高校實驗室的安全管理[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0,20(5).

[2]宋彬妤.高校實驗室的安全管理[J].現代醫藥衛生,2010,26(6).

[3]劉桂艷,張喜剛.實驗室危險儀器設備安全規范化管理,2011,30(5).

[4]王金玲,謝勁松.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室科學管理的探索和實踐[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9(3).

[5]羅一帆,湯又文.高?;瘜W實驗室安全管理的探討[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26(4).

[6]劉錫建,除箐利.化學實驗室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探索[J].計算機與應用化學,2009,26(5).

篇9

關鍵詞:實驗室 化學危險品 安全管理

中圖分類號:X1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5(a)-0155-01

在實驗室化學藥品的儲存和使用的過程,如果管理人員和使用人員對化學危險品的特性不甚了解,或者對這些化學危險品的管理措施不夠嚴密,那么,化學危險品就會存在著極大的安全性的隱患。比如:像轟動一時的朱令案、復旦投毒案等,都是因化學藥品管理不嚴格而發生的慘劇,所以,必須把加強實驗室化學危險品的存儲和管理工作當作實驗室的頭等大事,對實驗室化學危險品的管理采取防微杜漸的態度,增強化學危險品管理的責任心。

1 實驗室化學危險品

想了解化學危險品的使用規則和注意事項,就需要先對化學危險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這是安全使用和管理的前提,也是從事化學實驗的第一準則,具體應從化學實驗危險品的種類和特性進行深入了解,從而能更好地掌控化學危險品的管理工作。

1.1 實驗室化學危險品的種類

全球范圍內,世界各國對于化學危險品的分類大抵是相同的。根據GB6944-1986和GB12268-1990所顯示,我國對于化學危險品大概依據其危險性、生產、運輸、管理等方面來進行劃分,分類的結果顯示:我國的化學危險品可分為九大類別為:(1)爆炸品。(2)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3)易燃液體。(4)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質。(5)腐蝕性物品。(6)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7)毒害品感染性物體。(8)放射性物品。(9)雜類。而目前來看,我國的化學實驗室內的化學物品已經基本囊括了上述的九大類別,高?;瘜W實驗室中的危險品大多是這些類別中的一小部分。

1.2 實驗室化學危險品的特征

這些化學實驗危險品之所以能夠對人們造成財產和生命傷害,主要在于這些化學物品的危險性,是由其天生的特性所導致的。一般來說,這九大化學危險品大多具有如下的特征:一是毒害性,即化學危險品對于人皮膚、呼吸系統、消化器官的毒害作用,并且攜帶著一定的腐蝕功能,比如硫酸、鹽酸等腐蝕性較強的酸性液體,如果使用不慎滴到人體表面,將為人體皮膚帶來巨大的痛苦;二是易燃性,大部分化學危險品都具有易燃的特征,很多還是容易爆炸,它們遇酸或氧化劑能夠產生出劇烈的爆炸,并在反應的過程中釋放出大量的熱量,從而造成實驗員的燒傷、燙傷等;三是放射性,有些化學物品會自動放射出射線,對于這種情況目前無法完全屏蔽,只能借助適當的材料予以吸收,從而減少放射的數量,以及對工作人員的相應損害。

因此。通過對化學危險品的特性我們可以得知,對人體來說,實驗室中的化學物品其實存在著安全和健康隱患,那么,如何盡可能地減少這些隱患,保護實驗人員就成為從事化學實驗的人們所日益關注的重要問題。

2 實驗室化學危險品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實驗室中化學危險品的安全管理愈發引起人們的重視,并引發眾人的獻言獻策。但在現實中,我國的化學危險品管理仍舊存在著諸多問題,具體表現為以下兩方面。

(1)易燃易爆的化學物品,需要貯存在通風良好、干燥防潮的倉庫之中,還要配備好專業的消防器材,以避免化學物品的燃燒或爆炸。但目前我國仍存在一些條件簡陋的實驗室,他們沒有充足的資金去購買地理位置、通風條件良好的貯存倉庫,因而無法嚴格地將室內溫度控制在30°以下,從而造成火災的隱患。此外,由于倉庫中空間緊張,實驗室無法將不同類別的化學物品分類放置,只能將其放在一起,這就為火災時的救火工作增加了難度。

(2)對于實驗室利用過的高度廢水、廢渣、廢氣等,在其排放的過程中也存在著嚴重的隱患。一般來說,這種廢棄化學物品需要先經由環境監測部門的鑒定,確認其不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損害后才能排放。但由于許多實驗室并沒有足夠的凈化資金,所以往往直接將廢棄的化學物品排放到城市與自然之中。這其中的危害不勝枚舉,比如,高強度高腐蝕性的廢水不僅可能腐蝕城市的下水道系統,更有可能污染城市的引用水源,從而使城市居民染上慢性疾病。

3 實驗室化學危險品的管理措施

針對我國目前所存在的實驗室化學危險品的管理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化學物品的管理進行改善。

3.1 化學實驗的單位加強對化學危險品的管理力度

從實驗室單位的角度來說,領導應該有意識地建立健全實驗室的管理制度,凡事有制度可循,對于工作員工嚴格要求,賞罰清晰,發現隱患及時處理,不斷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管理體制。具體來說,對于性質相互抵觸的化學危險品要嚴格地分類存放,確保它們之間完全隔離,不能因為相互接觸而造成危險;而對于需要特殊條件來進行儲存的化學危險品,要采取特殊的措施,比如:一些易燃物質在空氣中能夠自燃,因此就要將其放置于水杯中,而從水中取出之后,也不能使其在空氣中暴露太久;對于有劇烈毒害的化學物品,要執行嚴格的管理和登記政策,采用雙人雙鎖的制度,并對工作人員進行登記。

3.2 對從事化學實驗的人員加強培訓

除了單位的制度建設之外,單位中人員素質的提高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這些從事化學實驗的工作人員是接觸危險品的直接人群,要想避免他們受到傷害,則要對這部人員提高其安全實驗的意識和業務素養,讓他們擁有保護自我的能力和自救措施。具體來說,單位要定期對其員工進行培訓,了解化學危險品的屬性和特征,明曉其各自的安全隱患及相應的處理方式,不斷豐富自己的化學知識。此外,要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使員工掌握危急時刻的應急處理辦法以及救助措施,定期地舉行考試、應急演習以幫助員工熟悉工作的環境、摸清實驗室中的死角與可能出現的隱患,并提高員工的反應能力和救助效率。而單位可以定期舉行消防的演習活動,制定應急預案,從而在危險發生的第一刻就及時應對,將損失降低到最小。

4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各級各類化學實驗安全事故的頻繁發生,化學危險品的管理問題愈發引人注目。只有讓化學實驗人員具備化學危險品的類別、特征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并且意識到目前我國化學危險品管理中存在的若干問題,才能去針對性的加以改正和防范。而若想從根源上解決這些問題,則必須從單位的體制與人員的素質兩方面入手,不斷優化化學危險品的管理工作,其目的是為了大大降低危險品的安全隱患,為進行安全實驗奠定最基本的保證。

參考文獻

篇10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6C-0091-02

在高職院校當中,實訓基地是開展學生技能訓練和科學研究的場所。特別是化學類的實驗實訓基地,因為會使用許多具有危險性的化學藥品,只要使用方法稍微使用不當,就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使師生人身安全受到威脅。而隨著如今高職院校課程的不斷拓展,實驗室的開放時間以及使用次數不斷升高,安全問題也更顯重要。在當下社會大安全體系的發展趨勢下,研究和探索高職院校的安全管理對策,有著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化學實驗室安全隱患分析

對于工科院校而言,各項試驗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各項試驗當中,由于要使用不同的相關儀器以及化學藥品,多發安全事故。據有關調查,在工科院校出現的安全事故當中,由電的使用不當所引發的占35%左右;源于爆炸、火災的事故占43%左右;而出于機械事故占8%左右。所以,對于高職院校的化學實訓基地而言,其主要的安全隱患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電路隱患。對于化學實驗實訓基地來說,已經裝好的供電線路基本上是不做改變的。然而,隨著新儀器與設備的不斷購置。而新設備對供電線路的要求又各不相同,很可能出現原有的供電線路滿足不了新設備的需求的現象;原有的供電線路也可能出現老化或者漏電的現象。

(二)化學藥品的隱患。化學實驗實訓基地當中所涉及的化學藥品種類眾多而且數量也巨大。各種不同的化學藥品在性質上也有較大的差異。有的易揮發、有的易燃易爆、有的具有較強的腐蝕性。一旦在儲存、管理、使用的時候出現問題,將極易引起爆炸、火災、中毒等嚴重的安全事故。同時有些儀器在使用的時候,會產生一些類似氫氣、甲烷等氣體,存在相當大的安全隱患。再者,實驗實訓基地的人員流動性大,時間也不固定,這也加大了對各種化學藥品管理的難度。

(三)設備操作的隱患。在化學實驗的過程當中,經常要求使用到高溫、高壓以及高功率等來滿足化學實驗的反應條件。所以,在使用創造這些條件的設備時,很可能會因為對設備機器的操作不當而對人身造成傷害。

(四)自我保護意識不強的隱患。在進行化學實驗的過程當中,經常會使用酒精燈這類有明火的化學儀器,而一些化學藥品又具有遇到明火易燃易爆的特性。在我們做化學實驗的過程當中,有些人員由于自身的安全意識不足,導致操作失誤或者不按規定的流程進行操作,從而造成安全事故。而在目前的很多實驗實訓基地也缺乏類似滅火器、噴淋裝置等安全防護措施,或者由于長時間沒對安全防護設施進行檢查,使得在出現緊急事件的過程中,安全防護設施無法使用。

二、健全化學實驗室的管理體制對策

(一)立足整個社會大安全體系,充分提高思想認識。安全問題歷來都是非常受國家重視的。經過國家多年的摸索,已經形成了“國家監管,行業管理,單位負責,社會監督”的社會大安全體系。高職院校在這套體系當中屬于單位負責這一塊。所以,高職院校做好自身的安全管理,對于社會來說就是一份相當大的貢獻了。高職院校的安全職責除了遵守國家的規范建設,最重要的就是對師生等人員意識上的教育。加強安全意識培訓,開展諸如消防訓練、應急演練等演習。

(二)加強實訓室管理標準建設?;瘜W實驗實訓室的管理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程,它涉及面廣,每一個方面都要考慮到,這項工程雖然復雜,但是它確實關系到人員的生命安全,切不可馬虎大意。加強實訓室管理標準的建設,首先要做的就是設置相應環節的負責人,做到一一對應,專人專項負責各個方面的安全檢查措施。落實到每一個房間、每一瓶試劑、每一個開關等細節,從而強化工作人員的責任心。并且還要將實訓安全工作納入高校各教職員工的考核當中,這樣才能使得各部門、各人員充分重視。

(三)加強實訓室安全設施建設。在建設實驗實訓室的前期,就要將安全問題納入其中。比如消防栓、滅火器等基本配置切不可少。而且,建設化學實訓室所使用的材料也要采用耐腐蝕、防滑等針對化學藥品特性的材料。在實驗實訓室當中,明確標好廢水、廢物的統一處理方式。而在對相對較老的化學實訓室進行改造的時候,也要定期的檢查線路、排氣裝置、消防設施是否能夠正常使用。同時也應該多加一些相應的安全設施,對一些危險的化學藥品進行標明,并且在每個化學實訓室都應該設置專用的逃生通道以及安全區。

(下轉第115頁)

(上接第91頁)

三、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

在化學實驗實訓室最重要的就莫過于化學藥品的管理問題了,這里將其單獨列舉出來。并且從以下幾個方面針對性地對于危險化學藥品的操作和處理方法進行分析:

(一)制定應急預案。對于危險化學藥品可能產生的諸如爆炸、中毒、著火等情況,都要對應設置應急預案,確保在事故發生后能夠得到及時的處理,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

(二)確保規范操作。在進行試驗之前,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試驗的時候必須要將各藥品的特性說明清楚,并且老師親自示范正確的使用方法,讓學生清楚試驗流程,并且加以細心指導。

(三)防中毒。對于中毒,主要存在于兩個方面:皮膚和呼吸道。教師在指導學生實驗的過程當中,應該明確告訴學生嚴格按照實驗規范進行試驗,合理使用藥劑。絕對不允許用口嘗、直接用鼻子聞氣味等方式來檢測化學試劑的特征。而且,在試驗結束之后,必須要用肥皂將手洗干凈才能離開。如果學生感到不適,應該立即向老師反映,不能怕老師責罰而悶不做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