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安全培訓范文

時間:2023-12-04 17:57:2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地理信息安全培訓,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信息管理;電力變電;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 TM63 文獻標識碼: A

0引言

在現在的社會中,科學技術在不斷的發展,同時,很多的安全問題也開始相繼的出現。在先進的信息管理技術中,也會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尤其是在現在信息管理技術在電力變電運行中的應用,是需要人們重點關注的,保證電力變電運行中的安全,是很重要的內容。信息管理技術在電力變電運行中的應用也是有很多的策略需要學習的,來保證電力的安全運行,也可以保證人們的日常生活的安全。

一、信息管理與電力信息化概述

1.信息管理概念信息管理是實現組織目標、滿足組織要求、解決組織環境問題而開發、規劃、集成、控制、利用信息資源,以提高信息利用率,使信息效用價值最大化的一種實現的一種戰略管理。

2.電力信息化電力企業信息化建設更趨向于科學性、實用性、安全性以及效益性,電力企業開發了一系列企業管理和經濟運行有關的應用系統,目的在于提高生產和管理效益以及信息系統的實際使用效果。電能可以瞬間完成發電、輸電、配電直到用電,電力的生產和使用具有連續性、等量以及同時的特點,要想確保電力的安全生產以及資源的合理配置生產,必須要根據調度指令對電力系統的所有環節瞬時作出反應,電力系統的控制中心、調度中心要同時對發電、配電、輸電以及用電的各種數據進行全面掌握,并及時地分析、調度和處理,對生產運行進行科學的安排,要及時的處理大而廣、紛繁復雜的信息量,這使得信息處理工作面臨著一定的挑戰。而信息管理技術的出現正好為信息的處理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它結合了GIS技術,能實現多源數據的迅速整合,便于電力系統的信息化管理,可以綜合管理大量的屬性數據和地理信息數據,可以為經營管理提供科學的決策支持以及現代化的管理手段,結合了網絡技術,更有利于提高信息的共享程度,促進信息管理系統實現電力信息的共享,有利于電力系統信息管理更加的透明。電力系統涉及到了十分廣泛的地理區域,需要多個部門對同一圖層進行編輯,傳統的GIS圖層數據不支持多用并發操作,只適合單用戶使用,它采用的是文件格式,采用文件服務器的方式來共享圖層,若不進行特殊處理,多用戶同時更新同一圖層文件時就會發生沖突。而新型的ORDBMS技術可以彌補這一缺陷,不會發生共享沖突,它采用的是面向對象的數據庫技術,可以集中式管理地理屬性數據和信息空間數據,支持版本管理以及并發操作,還支持完全數據庫存儲模式,能夠解決數據安全機制、存儲管理大量的數據、數據完整性以及多用戶編輯等方面的問題。

二、電力變電運行中運用信息管理的優勢

1.先進性和開放性數據倉庫技術使數據有了更加廣泛的來源,便于使用,方便與MIS等系統接口,系統的構造和Internet模式進行了結合,應有前景良好。

2.實用性強信息管理技術有利于變電運行中二次部分各類數據源的共享和使用,尤其是對于變電保護技術工作人員來說,有利于提高系統分析和數據統計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提高保護運行水平。

3.可靠性高,易于維護和升級方法庫和數據倉庫的采用使得整個信息管理系統運行集中于網絡中心規則庫和數據庫,不再在各級用戶之間分散可靠性,即使其中一個客戶的工作站突然損壞了,也不會對系統其他部分的性能造成影響,并且很容易恢復,軟件開發人員只需改變方法庫就可以進行升級換代,既方便又快捷。

三、電力變電運行中采用的安全策略

1.安全技術策略為了確保信息的安全,采取的必不可少的安全技術措施有:1)病毒防護技術。應該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統一管理計算機病毒庫的升級分發以及病毒的預防、檢測等環節,應該采取全面的防病毒策略應用于信息系統的各個環節,有效的防治和避免受到病毒的侵害;2)防火墻技術。防火墻技術主要用于隔離信任網絡與非信任網絡,它的檢查方式是通過單一集中的安全檢查點,強制實施安全策略來實現,避免非法存取和訪問重要的信息資源;3)數據與系統備份技術。電力企業必須制定數據備份策略,定期對數據庫進行備份,按照重要程度劃分數據備份等級,建立企業數據備份中心,采用災難恢復技術來備份應用系統以及關鍵業務的數據,并制定詳細的數據庫故障恢復預案以及應用數據庫備份,并定期的進行預演,以防止在數據遭到破壞或是系統崩潰時能夠及時的修復,從而使信息系統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和可用性;4)安全審計技術。在系統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安全設施不斷完善的背景下,電氣企業應該引進集中智能的安全審計系統,采取行之有效的技術手段來自動統一審計網絡設備日志、業務應用系統運行日志、操作系統運行日志以及安全設施運行日志等,迅速自動的對系統安全事件進行分析,安全管理系統的運行。另外建立信息安全身份認證體系以及虛擬局域網技術也十分重要。2.組織管理策略

組織管理措施以及技術措施統一在信息安全的范疇之內,由于管理方面的原因為造成的計算機安全事件的比重達到了70%以上,所以應采取必要的組織管理策略:

1)安全策略和制度。電氣企業應該制定相關的政策方針來指導企業整體的信息安全工作,只有制定統一的、具有指導性的安全策略和制度才能有效的衡量信息的安全,才能形成安全的防護體系以及遵循信息安全制度,只有制定有效的安全策略和制度,才能實現具體化、形式化的法律管理,才能將法規與管理聯系在一起,確保信息的安全。

2)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電氣企業應該組織員工進行培訓,普及他們的安全知識,強化職工的安全意識,使他們具備安全防范意識并具備基本的安全技能,能夠處理常見的安全問題。通過安全培訓來提高職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再結合第三方安全技術和產品來提升信息安全保障;

3)安全組織和崗位。本著保障企業信息安全的目的,電氣企業應該設立獨立的信息安全部門來管理企業信息的安全,實行“統一組織、分散管理”的方式來使信息安全部門全面負責企業的信息安全管理和維護。安全崗位是是根據系統安全需要設立的信息系統安全管理機構,這個職位主要負責某一個或是幾個安全事務,在全企業形成專門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使各個信息技術部門也能配合和推行信息安全工作。

參考文獻

[1]覃郁培.信息管理技術在電力變電運行中的應用[J].民營科技,2010,(8)

篇2

1.1環境數據管理目錄體系地質建設。研究具有時空分布特征的地質災害、地下水地質環境、礦山地質環境、地質遺跡等數據動態組織技術、分布式數據存儲和訪問機制,按照業務工作需求和服務目標,建立地質環境數據管理目錄指標體系和數據存儲方案,支撐地質環境數據的有效管理和多目標應用。

1.2地質環境成果與數據整合集成。研究基于大型數據庫和大型GIS系統的分布式空間數據整合與集成技術方法,引進或開發數據整合輔助工具軟件。開展地理信息基礎數據、地質環境基礎調查數據、地質環境動態監測數據、基于自動傳輸技術的動態監測數據庫等成果與數據整合,實現對不同來源、不同時期產生的地質環境信息資源整合和集成。

1.3地質環境綜合數據庫建設。結合政府和社會對地質環境信息的需求,研究地質環境數據庫服務內容,綜合分析和提取各類地質環境信息資源,建立面向多目標服務的地質環境綜合信息數據庫,形成支撐地質環境管理和社會服務的綜合數據庫群。

1.4地質環境綜合數據庫更新、維護。開展地質災害、地下水監測、礦山地質環境、地質遺跡等數據庫維護工作,及時更新地質環境綜合數據,通過地質環境綜合信息服務系統向各類用戶提供信息服務。對已有的專業數據庫提出優化方案,規范數據庫建設。

1.5地質環境信息服務產品生產。制作各種信息服務產品,經省廳批準,通過地質環境信息網向用戶。服務產品包括各類地質環境和相關專業的基礎資料、成果、圖件、統計分析表等。部分地質環境信息可制作成動態更新的服務產品。

2地質環境信息網絡建設

2.1地質環境骨干網絡環境建設。結合現有地質環境信息網絡架構和地質環境監測體系建設需求,建設地質環境骨干網絡。實現各個監測院與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各市縣級地質環境監測機構、監測示范區及試驗基地等網絡的無縫連接。建設具有防御功能和入侵檢測的地質環境信息外網和物理隔離的內網。加強信息安全培訓,建立信息安全網絡信息安全應急保障體系。

2.2地質環境信息網站群建設。完善河南省地質環境信息網,推進市級地質環境信息網站建設。構建全省地質環境信息網管理平臺,形成行業領先、資源共享、集成服務的地質環境網站群。

2.3基礎支撐集群服務環境建設。利用虛擬化、云計算、集群服務、分布式數據庫等技術,構建集群服務環境,統籌使用有限的網絡、服務器、存儲設備等軟硬件資源,實現信息平臺及數據應用的協同管理、實時服務和備份功能。

3地質環境信息平臺系統建設

3.1編制地質環境信息系統總體設計。設計適合多級地質環境信息管理、信息綜合和共享服務的平臺體系架構,開發平臺系統軟件,構建可分布式部署和運行的信息平臺系統。

3.2開發地質環境信息集成及管理系統。優化、整合、開發地質環境信息集成及數據管理系統,開發能夠統一管理地質災害、地下水監測、礦山地質環境、地質遺跡等數據的信息集成及管理系統,建立地質環境信息綜合與系統。基于“一張圖”、“一幅屏”的思想,建立面向不同用戶對象的地質環境信息圖、表與電視播放產品,開發地質災害、地下水監測、礦山環境等基礎庫的綜合信息系統,實現地質環境綜合數據服務功能。開發適合地質環境綜合數據的系統,實現地質環境綜合信息的適時。

3.3建設地質環境信息服務與共享系統。建立內容全面、運行穩定的地質環境信息服務與數據共享系統,實現多類用戶服務、信息動態更新、信息資源查詢、數據共享、數據產品等,支撐多目標、多渠道地質環境信息產品的社會化服務。

4開展專業應用系統建設及服務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