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物質的防護方法范文
時間:2023-12-05 18:06:4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放射性物質的防護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四化兩型”高職學生社團內容方法和途徑
中圖分類號:G4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服務區域經濟一直以來都是高職院校的一項重要職能,湖南高職社團如何增加社會服務能力,為湖南“四化兩型”服務,是一個亟待研究和實踐的重要課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明確提出高等教育要進一步增強社會服務能力。課題組通過一系列問卷調查和市場調研,探尋高職學生社團服務“四化兩型”建設的突破口,分析當前社會對人才的新要求,總結高職學生社團服務“四化兩型”的內容、方法和途徑。
1.湖南高職學生社團服務于“四化兩型”建設的內容
大學生是社會未來的建設者和生命軍,作為湖南的大學生,只有全面了解湖南“四化兩型”的相關知識和新發展,才能確立未來奮斗的方向和目標。但通過課題組調研發現,僅有34.80%的調查者對“四化”理解是完全正確的。如果“四化”是指“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信息化”這樣的概念都不知道,那建設就無從談起。除此之外,近年來湖南在踐行“四化兩型”精神中還形成了一系列政策與科技發展、文化活動。如:在提出把湘江建成“東方萊茵河”之后,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又提出,加大對長株潭城市群綠心保護并進行生態建設,力爭早日建成“東方維也納森林”。現實告訴我們“四化兩型”建設需要的不僅是高學歷、高科技人才,同樣也需要高職學生的全力參與。其實“四化兩型”并不是高深莫測,我們的一舉一動都可以為湖南的“四化兩型”做貢獻。比如:節約資源,做到“人走燈滅”;拒絕一次性筷子,自備可循環使用的購物袋;節約用水,植樹造林;節約用電,將電腦調為省電模式;廢物改造,變廢為寶等等,同時我們也可以做“四化兩型”的宣傳使者,擴大“四化兩型”的影響范圍,將“四化兩型”的精神及理念傳遞給更多的人。這些活動不正是高職學生社團經常開展的嗎?因此,在湖南“四化兩型”建設的過程中,高職學生社團可以做的其實很多很多。
2.湖南高職學生社團服務于“四化兩型”建設的方法和途徑
在湖南全面建設“四化兩型”的大背景下,我們只有認清形勢,掌握高職學生特點,了解高職學生社團的工作現狀,從實際出發,穩抓社團管理與建設,才能有效地促使社團工作為社會服務。根據課題組成員近一年的調研和分析,我們建議:
一是加強形勢政策教育,逐步統一思想和行動
社團管理者要引導會員深刻理解“四化兩型”建設的戰略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把青年的思想和行動逐步統一到“四化兩型”建設的戰略決策上來。充分認識到“十二五”時期我們必須高舉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科學發展、富民強省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全面推進湖南“四化兩型”建設;堅持以建設“兩型社會”作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目標和著力點,以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信息化為基本途徑,著力調整經濟結構,加快自主創新,推進節能環保,保障改善民生,深化改革開放,力爭率先建成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爭做科學發展排頭兵。要不斷增強高職學生服務“四化兩型”建設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不斷增強推進“四化兩型”建設的使命感和緊迫感,積極地投身到科學發展、富民強省的偉大實踐中。
二是建立溝通協調機制,合力規劃高職就業工作
長期以來,高職社團工作一般是由校團委或是社聯等組織負責管理,而就業工作一般由學校就業辦負責。新形勢下,要提高高職院校就業率,可以創新思路,利用社團的優勢,建立社團與就業部門溝通協調機制,更好地為廣大學生和社會服務。學生社團在服務社會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通過社團工作一方面提高學生的服務社會能力,另一方面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學校可以定期召開團學工作和就業工作的一體化工作會議。通過社團組織社會活動和實踐實訓,促進社團工作與學校就業工作的全面推進。
三是提高社團活動服務性,提升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
社團服務區域經濟是時代的呼喚,也是社團發展的一大法寶。如果社團管理者能在日常活動中注重服務性,使會員有更多的機會服務社會。同時在湖南“四化兩型”建設的大背景下,高職學生社團可以結合建設實際開展實踐活動。如某高職院校的123大學生社會調查協會,看到湖南省要將湘江打造成“東方萊茵河”,連續幾年都開展“關愛母親河――湘江調研活動”,并結合專業知識通過湘江水質監測、湘江排污口進行調研、發放便民手冊等方式開展關愛湘江系列活動。活動得到了諸多媒體的關注,社會影響很大。可見社團要開展有意義的活動,必須積極調研,把握時代脈搏,走向社會,走進企業,深入工廠,明白社會需要什么,人民需要什么,做到與社會“零距離”。
四是增強會員的創業教育,鼓勵成立創業社團組織
大學生創業教育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深化和具體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創業能力是大學生的第三本護照。創業教育包括理論教育和實踐教育。學校可以邀請企業管理人員或是創業成功者對社團會員進行創業教育,提升學生的創業意識。學校也要鼓勵支持大學生自發組建大學生創業者聯盟等各種形式的創新創業社團組織。在湖南“四化兩型”建設的大背景下,社團管理者可以在充分的市場調研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開展創業活動。如某高職社團會長楊燦,從“四化兩型”建設中看到了新農村發展的未來,他發動會員對長沙周邊幾百家農家樂進行全面調研,掌握一些品牌農家樂的特色后,建立了長沙第一家農家樂聯盟網,通過網絡為農家樂做宣傳和品牌推廣,并發動會員開展系列團購活動,并從中獲得宣傳費用和提成,網站運行得很好,收益也很可觀。
總之,高職學生與“四化兩型”息息相關,社團管理者應從實際出發,結合“四化兩型”建設內容,充分發揮協會優勢,讓社團建設融入社會理念,能力培養嵌入“兩型”教育,社團活動滲透“四化”理念,從加強形勢政策教育、建立溝通協調機制、提高社團活動服務性、增強會員的創業教育等方法和途徑,通過優化社團資源,提升社團管理水平,加強社團硬實力建設,使高職社團達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狀態。
課題成果: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XJK011cDY010)。
參考文獻:
[1] 周慶林,王杭貴,胡珍霞.職業院校學生社團建設與創新明.職業技術教育,2009(14).
[2] 振巖,張玉蓮.構建以市場為導向的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調查與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9(3):26-27.
[3] 蔣主力.對高職人才培養與企業文化對接的思考[J].職業,2008(3):42-43.
[4]唐雪蓮.高校社團管理的有效途徑明.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25卷.
[5] 煒斌.在高職人才培養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軟技能”[J].科技資訊,2010(5):182.
篇2
【關鍵詞】放射性;放射性污染;危害;對策
一、放射性污染概述
(一)放射性的概念。放射性是指元素從不穩定的原子核自發地放出射線,(如α射線、β射線、γ射線等)而衰變形成穩定的元素而停止放射(衰變產物),這種現象稱為放射性。衰變時放出的能量稱為衰變能量。原子序數在83(鉍)或以上的元素都具有放射性,但某些原子序數小于83的元素(如锝)也具有放射性。
(二)放射性污染的概念。放射性污染是指由于人類活動造成物料、人體、場所、環境介質表面或者內部出現超過國家標準的放射性物質或者射線,從而危害人體健康和其他生物的現象。在自然狀態下,來自宇宙的射線和地球環境本身的放射性元素一般不會給生物帶來危害。i”20世紀50年代以來,人類活動使得人工輻射和人工放射性物質大大增加,環境中的射線強度隨之增強,危機生物的生存,從而產生了放射性污染。放射性污染很難消除,射線強弱只能隨時間的推移而減弱。
二、放射性污染的危害
對于放射線的危害,人們既熟悉又陌生。在常人的印象里,它是與威力無比的原子彈、氫彈的爆炸聯系在一起的,隨著全世界和平利用核能呼聲的高漲,核武器的禁止使用,核試驗已大大減少,人們似乎已經遠離放射線危害。然而近年來,“隨著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線裝置在工農業、醫療、科研等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放射線危害的可能性卻在增大。”ii
(一)產生危害的原理、途徑及程度。放射線引起的生物效應, 主要是使機體分子產生電離和激發, 破壞生物機體的正常機能。這種作用可以是直接的, 即射線直接作用于組成機體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酵素等而引起電離和激發, 并使這些物質的原子結構發生變化, 引起人體生命過程的改變; 也可以是間接的, 即射線與機體內的水分子起作用, 產生強氧化劑和強還原劑, 破壞有機體的正常物質代謝, 引起機體系列反應, 造成生物效應。由于水占人體重量的70%左右, 所以射線間接作用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比直接作用更大。應指出的是, “射線對機體作用是綜合性的( 直接作用加間接作用) , 在同等條件下, 內輻射( 例如氡的吸入) 要比外輻射( 例如C射線) 危害更大iii”。大氣和環境中的放射性物質, 可經過呼吸道、消化道、皮膚、直接照射、遺傳等途徑進入人體, 一部分放射性核素進入生物循環, 并經食物鏈進入人體。
(二)來自居室的危害。放射性核素進入人體后, 由于它具有不斷衰變并放出射線的特性, 以及放射性環境、放射性診斷等對人體直接輻照, 即內照射和外照射, 使體內組織失去正常的生理機能并給組織造成損傷。其中氡的危害最為顯著, 1998 年WTO 公布放射性氡為人類癌癥的主要致病元兇之一。隨著人們對居室美化裝修的升溫, 花崗巖等石材由于質地堅硬、豪華美觀受到大多數人的喜愛, 居室污染也在加劇。
(三)對人的影響。人和動物因不遵守防護規則而接受大劑量的放射線照射、吸入大氣中放射性微塵或攝入含放射性物質的水和食品, 都有可能產生放射性疾病。放射病是由于放射性損傷引起的一種全身性疾病。
(四)對孕婦及胎兒的影響。放射線具有能夠穿透人體,使組織細胞和體液發生物理與化學變化,引起不同程度的損傷的特性,胚胎或胎兒對X 線及各種射線敏感性更高。“根據照射量和照射期的不同,分別會出現以下后果:致死效應、致畸效應、致嚴重智力低下、致癌效應iv”。
三、放射性污染防治對策
放射線對生物機體的危害程度與機體吸收的輻射能量密切相關。如何對它進行防護,以減少射線的危害呢? 減少體外照射和防止放射性物質進入體內是核輻射防護的基本原則。使用電離輻射源的一切實踐活動, 都必須遵從:1.實踐正當化;2.防護最優化;3.個人劑量限制。
(一)輻射防護的基本方法
(1)時間防護。人體受照時間越長, 人體接受的照射量越大, 這就要求操作準確、敏捷, 以減少受照射時間, 達到防護目的; 也可以增配工作人員輪換操作, 以減少每人的受照時間。
(2)距離防護。人距離輻射源越近, 受照量越大。因此應在遠距離操作, 以減輕輻射對人體的影響。
(3)屏蔽防護。在放射源與人體之間放置一種合適的屏蔽材料, 利用屏蔽材料對射線的吸收降低外照射劑量。
(二)盡可能減少生活中的放射性污染
對于放射性核素通過吸入、食入或皮膚滲透進入人體后所造成的照射, 其防護的基本原則是防止或減少放射性物質進入體內。
(1)防止居室的氡氣污染
1.已裝修好的用戶, 如放射性不超標或超標不大嚴重, 通過每天開門窗3 h 以上, 可使室內氡氣濃度保持在安全水平。許多房間( 尤其是1 樓) , 即使各種石材、墻磚的放射性檢測不超標, 門窗關閉2 天以上, 氡氣累積的濃度也會升至原來的數倍, 對人體造成危害, 特別是面積較小的房間更需通風。
2.對于已發現地面或墻體放射性超標較嚴重, 應將超標部分拆除更換低放射性材料, 也可通過在墻體或地面直接覆蓋放射性水平很低的石材或其它材料, 能全部阻擋A、B粒子和部分C粒子, 并使氡氣無法進入空氣。
(2)防止意外傷害。醫生使用射線裝置給病人診治病癥時, 要根據病人的實際需要, 嚴格X 射線檢查的適應癥, 使患者免受不必要的照射。耐心勸導那些主動要求但不需要使用射線裝置診治的病人, 引導他們走出誤區。同時, 要避免讓某些無防護意識的陪護者免受照射。尤其對兒童的X 射線濫用問題更應引起重視。
(3) 孕婦特別注意。“孕期應禁止接觸X 射線, 即使必需的檢查, 也應保護非受檢部位, 使X 射線的輻射損傷減少到最低程度v”。由于電腦及其機房有電磁輻射、噪音及光照不適, 存在著電子設備的污染, 因此經常接觸電腦的婦女, 懷孕后最好不要上機, 以減少電磁波給母嬰帶來的危害。
結語
環境中的各種放射性污染都能影響人類健康, 放射性物質不僅能引起外照射, 還能通過呼吸、攝食和皮膚接觸進入體內, 并由血液輸送到有關器官, 產生內照射, 危害人體健康。和其他污染相比, 它不易被人們察覺, 卻容易在人體中積累。人們對環境中的放射性污染必須有一個科學的認識, 采取適當的防護, 從而保護自身的健康。
注釋:
i 蔡守秋.新編環境資源法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218.
ii 俞譽福.環境放射性概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3.
iii常桂蘭.氡與氡的危害[J].鈾礦地質,2002,18(2):125-126.
iv李春梅.核武器爆炸對人的遠期影響[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81.
v王吉英,謝元忠, 丁曉民,等.淺議醫用診斷X 射線防護中的幾個問題[J].中國輻射衛生,1999(04).
【參考文獻】
[1].高劍森.放射性污染漫談[J].現代物理知識,2001(4):12-13.
篇3
關鍵詞:核電設備涂裝系統防護
1.1核電廠相關廠房及設施的混凝土防護涂料的發展現狀
核電站運行時,環境溫度較高,核島內涂層必須具有一定的耐溫性、抗輻照老化性。除此之外,核島涂層還必須具備以下兩個基本功能:
(1)去污性能要求,即易于清除涂層表面的放射性污染物,以免檢修時對工作人員造成放射性損傷;
(2)LOCA條件附著力要求,即核島內管道破口時,涂層不剝落。
核島的環境特點是:正常條件下,核島內空氣中腐蝕性離子較少,溫度保持恒定,涂層劣化的主要途徑是人為損傷和輻照作用;異常條件下,如核島內管道發生破口事件,管道內充滿的高溫高壓蒸汽瞬間能使核島局部達到約300℃、16MPa。因此更強調核島內適用涂層滿足在異常條件下的使用要求。此外,根據ALARA原則(所有輻射劑量應保持在可合理達到的盡可能低水平),核島適用涂層還應具備較低表面處理條件下的可維修眭。
國外很早就開展了核電站防護涂料的研究和應用工作,至今仍是方興未艾。主要有聚氨酯耐輻照涂料、環氧耐輻照涂料兩類,例如美國的溶劑型環氧耐輻照涂料、聚氨酯耐輻照涂料已用于多個國家的核電站;日本研發并生產的溶劑型環氧耐輻照涂料,也已用于日本的各大核電站以及我國某些核電站上;法國的水性環氧耐輻照涂料及溶劑型環氧耐輻照涂料,則用于法國國內的各大核電站以及大亞灣核電站、嶺澳一期和二期等。在混凝土面上配套涂層大致相同,均為封閉底漆一道、膩子兩道(一道為填坑,一道為找平)、底漆一道、面漆兩道。由于核島安全殼內核輻照劑量大,會使涂層中有機聚合物化學鍵斷裂而降解,造成涂層表面易損壞,使得停產返修時去核污染比較困難,給維修工人帶來很大的傷害。另外由于涂層中有機基團的降解,造成漆膜在模擬設計基準事故條件下易脫落,易堵塞部分或全部流體管線、泵和回流噴水系統而造成核放射性物質的泄漏。要徹底解決此問題,首先涂層中有機基團要在大劑量的核輻照后不降解或盡量少降解,使整個涂層既有好的去污性,又使在核電站一旦出現事故時漆膜不脫落,研究結果表明,有機基團中主鏈帶苯環,尤其是側鏈中也帶有苯環的在核輻照下不易降解,因此環氧耐輻照涂料是核電站用涂料的首選,目前世界上核電涂料的發展趨勢是向著高固體環氧耐輻照涂料及水性環氧耐輻照涂料的方向發展。
我國核電涂料的開發起步較晚,自我國首座核電站秦山核電站開工建設起,國內各涂料研究單位、供應商才開始從事相關研究開發工作,在七、八十年代由當時的化工部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與核工業部下屬的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聯合進行了開發研究,當時開發方向即為高固體份環氧耐輻照涂料,而國內其它廠家當時也在自主開發聚氨酯耐輻照涂料。如蘭州應通特種涂料研究所開發的耐高溫涂料、上海開林造漆廠開發的核島內環氧涂料、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開發的NC系列涂料,這些工作對于推動我國核電涂料產業自主化起到重要的鋪墊作用。目前大亞灣核電站、秦山核電站已經運行十年以上,嶺澳一、二、三期,秦山二、三期、紅沿河、田灣核電站也相繼建成,這些核電站在涂料的運用方面獲得了許多寶貴經驗。國內核電站的核島涂層沿用的是20世紀90年代的技術,使用溶劑型涂層,涂膜厚度小于1mm,并且使用噴涂的施工方法,但在目前的應用中并不是特別理想。目前國內核電站混凝土用涂料有兩類,一類為高固體份環氧耐輻照涂料,一類為水性環氧耐輻照涂料;其配套體系為高固體環氧耐輻照涂料為封閉底漆一道、膩子二道(一道為填坑,一道為找平)、底漆一道、面漆兩道;水性環氧耐輻照涂料為膩子二道(一道為填坑,一道為找平)、面漆二道。核安全殼內混凝土用涂料的主要核性能指標為:
1、壓水堆核電廠用涂料漆膜可去污性的測定,引用標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核行業標準EJ/T1112 2000;
2、壓水堆核電廠用涂料漆膜耐化學介質的測定,引用標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核行業標準EJ/T1087-1998;
3、壓水堆核電廠用涂料漆膜受v射線輻照影響的試驗方法,引用標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核行業標準EJ/T1111-2000,
4、壓水堆核電廠用涂料漆膜在模擬設計基準事故條件下的評價試驗方法,也就是冷卻劑失去事故試驗即LOCA試驗。核輔助廠房、電氣廠房、柴油機廠房混凝土用涂料的主要核性能指標除LOCA試驗不需要外,其他相同。
而國外的核電行業針對混凝土的保護涂層已經有獨立的規范,明確規定了采用新型無溶劑地面涂層材料,這種特殊的保護涂料除了具有高性能機械性能和力學性能,還可以彌補原有涂層的缺點,使之更好的滿足核電站的要求具體要求如下:
1.所有材料具有高環保性。VOC的含量幾乎為零,不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質(材料通過所有國際上最為苛刻的環保測試例如:HACCP等);
2.極好的抗壓強度(ENl96 1>70MP,即:7000噸/平方米);
3.極好的抗拉強度(EN196>7MP,700噸/平方米);
4.極好的抗折強度(EN1961>ISMP,1500噸/平方米);
5.極好的耐磨強度(D1N53109
6.極好的水蒸氣(耐最高溫度至130度);
7.耐寬泛的化學品;
8.良好的防火性能(GB B1級);
9.對用作核毒物的硼化合物的非吸附J眭;
10.遮蓋基底內小瑕疵的能力。
11.施工安全,快速,方便,可靠,容易修復(所有的施工采用最為先進的usF基面處理設備和施工設備,確保施工安全和效率)。
1.2安全殼內防護涂料的要求
安全殼是核電站的中心部位,在安全殼
內存在大量的放射性物質,高輻射物、高放射性裂變產物的沾污。為此,安全殼內防護涂料必須經受耐輻照試驗、去污試驗、LOCA試驗等多方面試驗的考驗。其中耐輻照試驗是放射性物質會加速涂層的主要成膜物質高分子聚合物的老化,過量的放射性射線的輻照會引起聚合物中化學鍵的斷裂而降解。作為安全殼內所用涂料耐放射性輻照計量要求不低于核電廠規定的累計劑量。而去污試驗則是指核電站燃料元件、堆內構件在核電站運行期間,放射性塵埃、裂變氣體等在砼面的防護涂層表面吸附,有時會發生泄露造成放射性物質對有關設備設施及砼面涂層的污染,這些對現場工作造成放射性輻射,要深入現場排除故障都要先進行去污,使放射性計量水平降低到一定的允許值。因此,防護涂層必須耐去污劑的侵蝕,同時涂膜表面放射性污染容易被消除或減少到相當低的程度。考察涂膜去污性能的指標為去污率,即
P=(AO-A1)/AO×100%
式中:P去污率;AO沾污前放射性比活度;A1去污后反射性比活度,一般要求涂膜的去污率85%。
LOCA試驗(lossofCoolantAccident失水事故試驗)是模擬核反應堆發生意外情況時涂層是否能經受這一考驗的試驗。在核電站運行過程中必須考慮失水事故的可能性,在該種情況下,涂層必須良好,否則,保護涂層的脫落可能會堵塞部分或全部流體管線、泵和回流噴水系統,造成核放射性物質的泄露。LOCA試驗對涂層的考驗極為苛刻,整個試驗持續96h,經LOCA試驗后試板表面應無開裂、起泡、起皺。作為核電站安全殼砼面涂料,除了上述3個核性能指標,還必須具備常規涂料的性能如人工老化、耐鹽霧試驗等。
1.3研究意義
我國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的目標是:至2020年,我國的電力裝機容量將增加至9億千瓦以上。核電運行裝機容量爭取達到4000萬千瓦,并有1800萬千瓦在建項目結轉至2020年以后續建。核電占全部電力裝機容量的比重從現在的不到2%提高到4%,核電年發電量達到2600-2800億千瓦時。這意味著,在未來十幾年內,我國將建設20多座核電機組,中國核電面臨大發展的良好機遇。因此核電站各個系統用防護涂料也受到重視和歡迎,目前國內外有多家涂料生產廠商正努力進入核電。核電站用各種防護涂料也正朝著高性能、環保型方向發展。可以說核電站用防護涂料仍處于方興末艾、推陳出新的態勢。環保型的多功能和高性能、低成本的核電站用防護涂料的研究和產品的開發是十分重要的課題,它具有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必將產生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1、MASTERTOPNPP環氧涂層由于其帶有穩定基團,對提高漆膜耐輻照性能有很大幫助,提高附著力、熱穩定性、機械性能、耐介質性和耐腐蝕性等,綜合性能優異。
2、MASTERTOPNPP環氧涂層的固化劑選加成物。該加成物與環氧交聯后形成立體交聯網狀大分子,且該大分子中主鏈、側鏈都有很多穩定基團,經核輻射后,降解不明顯,更有利于通過LOCA試驗的檢驗。
篇4
關鍵詞:核輻射;危害;防護
引言: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9級地震引發了福島核電站事故。地震引發核電站核反應堆爆炸,造成了核泄漏,引起了世界范圍內的恐慌。因此有關核輻射的討論成為熱門話題。那么我們生活的核輻射到底有哪些,核輻射的污染有哪些危害,如何對核輻射進行防護,成為了人們一直關注的話題。本文將采用淺顯易懂的辦法,解答核輻射的基本類型,讓人們對核輻射有基本的了解,提出一些防護措施,保障人們免受輻射的危害。
一、核輻射概述
核輻射也稱放射性,是以波、粒子或光子能量束形式(主要為α、β和γ三種輻射形式)傳播的一種能量。輻射的劑量以毫西弗或微西弗來表示。核輻射并不僅僅存在特定的礦石和材料中,它是無處不在的。實際上,人類的生活沒有一刻離開過放射性,這些放射性是天然放射性,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1、宇宙射線; 2、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性; 3、人體內部的放射性。人類的很多活動都離不開放射性。少量的輻射照射不會危及人類的健康,過量的放射性射線對人體會造成傷害,使人致病、致死。劑量越大,危害越大。所以輻射安全其實不是要討論一件東西有沒有放射性,而是要討論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具有偏高或高的放射性,并足以對人造成傷害。
核輻射按其來源分類,分為:天然輻照源和人工輻射源。天然輻照源主要來自于:1、地球上的天然放射源;2、宇宙間高能粒子構成的宇宙線,以及在這些粒子進入大氣層后與大氣中的氧、氮原子核碰撞產生的次級宇宙線。人工輻射源包括:1、核爆炸的沉降物;2、核工業過程的排放物;3、醫療照射的射線;4、其他方面的污染源,如某些用于控制、分析、測試的設備使用了放射性物質,對職業人員會產生輻射危害。某些生活消費品中使用了放射性物質,如夜光表、彩色電視機等;某些建筑材料如含鈾、鐳量高的花崗巖和鋼渣磚等,它們的使用也會增加室內的輻照強度。
二、核輻射污染的危害
核輻射對人體的損害主要表現為進入體內后影響細胞染色體DNA(打斷DNA鏈,或者改變DNA分子的結構,使DNA發生變異),從而導致DNA所合成的蛋白質不具有原應具有功能,進而對人體造成損害;同時DNA的變異可以是長期的,所以也會影響生殖細胞,結果使后代也產生相應的癥狀。
一般來講,公眾在排除X光胸透、CT檢查、胃部X射線檢查等醫學治療外,可以接受輻射的限量為1000微西弗/年。人體受到過量核輻射形成放射病的癥狀有:疲勞、頭昏、失眠、皮膚發紅、潰瘍、出血、脫發、白血病、嘔吐、腹瀉等。有時還會增加癌癥、畸變、遺傳性病變發生率,影響幾代人的健康。
各個年齡層人群受核輻射影響排序:1、胎兒:細胞分裂最快,輻射影響最明顯;2、兒童:受輻射較大的兒童若干年后得甲狀腺癌的概率要比普通兒童高出3-5倍;3、青壯年:甲狀腺功能正常,代謝活躍;4、老人:甲狀腺功能相對青壯年不活躍,代謝較遲緩。因此孕婦和兒童尤其注意避免受到核輻射污染。
三、核輻射的基本防護原理
輻射對人體的照射分為外照射和內照射。外照射是指體外輻射源對人體的照射,外照射的防護方法有控制受照射的時間、增大與輻射源間的距離和采用屏蔽三種方法。內照射是指進入人體內的放射性核素作為輻射源對人體的照射,控制內照射的基本原則是防止或減少放射性物質進入體內。
(一)α射線的防護
α粒子流形成的射線稱為α射線。α粒子穿透力較小,在空氣中易被吸收,外照射對人的傷害不大,但其電離能力強,進入人體后會因內照射造成較大的傷害。因此,對于α射線主要是避免內照射,防止其進入體內。其防護方法主要是:
(1)防止吸入被污染的空氣和食入被污染的食物;
(2)防止傷口被污染。
(二)β射線的防護
β射線是帶負電的電子流,穿透能力較強,可用一般的金屬進行屏蔽。β射線既造成內照射又造成外照射,因此其防護較為復雜;
(1)避免直接接觸被污染的物品,以防皮膚表面的污染和輻射危害;
(2)防止吸入被污染的空氣和食入被污染的食物;
(3)防止傷口被污染;
(4)必要時應采用屏蔽措施。
(三)γ射線的防護
γ射線是波長很短的電磁波,穿透能力極強,可以造成外照射,對人的危害最大。其防護的方法主要有:
(1)盡可能減少受照射的時間;
(2)增大與輻射源間的距離;
(3)采取屏蔽措施。常用具有足夠厚度鋁、鐵、鋼、混凝土等屏蔽材料屏蔽γ射線。
四、人們身邊的輻射污染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存在著很多輻射污染,這些放射性污染將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潛移默化的危害。目前我們身邊的輻射污染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家居裝飾材料的放射性污染
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提高,許多家居用品都是采用大理石等材料,以方便人們的生活。殊不知有一些天然大理石是具有放射性污染的,如果長期使用,會對人體造成損害,嚴重的將會遺傳給下一代。
2、飲用水的放射性污染
隨著工業的發展,很多水源都是經過工業區,水中便帶有了放射性元素,造成了水污染,附近的居民以此水為日常飲用水,時間長了,就會受到放射性污染的毒害。因此我們日常飲用水要注意對它進行檢驗,飲用水需要國家檢疫部門的認定,方可飲用。
3、燃煤的放射性污染
在我國北方,大部分都是采用燃煤取暖,在城市里,會集中供暖,但是農村家庭就需要自己燃煤取暖。在燃煤的過程中,會產生很少的放射性物質,隨著燃煤次數的增加,就會積少成多,對人體造成損害。
4、金銀首飾中存在放射性污染
純金首飾中不存在放射性元素,但是很多合金里,在首飾的制作過程中,會加入一些鉻、鎳等稀有金屬作為裝飾,這些稀有金屬里經常伴有放射性物質,影響人體的健康,因此除了純金的首飾,其他混合金銀的首飾不要經常佩戴,以免對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五、對于突發性核事件的防護策略
對于突發性核事件的產生,公眾不要恐慌,要聽取政府的有關建議,不要盲目作出瘋狂的舉動,以免造成社會的混亂。除了要聽取官方的意見外,自身也需要了解一些防護措施。
1.對于突發性事件的發生,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關閉門窗、禁止通風,以免空氣中的放射性物質進入房間內。要呆在家里,盡量減少出門。
2.如果一定要外出,需要做好防護措施,包括帶帽子、手套、眼鏡、口罩、靴子、最好有準備一套防護服,以免身體遭受放射性物質的襲擊。
3.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要調節飲食,增強身體的免疫力,提高身體素質,同時按照政府的相關指令,服用碘,遵照醫生囑咐,不可亂吃藥。
4.隨時了解最新信息,時時觀看新聞聯播,關注最新報道,勿聽信謠言。
5.如果身處在輻射嚴重地區,需要聽從政府的相關安排,去安全的地區,不要接觸受到污染的物體,以免對自身造成損害。
結語:核輻射之所以讓人們恐慌,主要是其危害巨大,嚴重的將會影響人類的后代,因此必須加以重視。我們在面對核輻射時,一定不要恐慌,要有秩序的保護自己,聽從政府指揮,爭取將危害降到最低。本文通過對核輻射的簡要概述,了解了核輻射的概念以及核輻射的類型,使人們對核輻射有個基本的了解。然后闡釋了核輻射的危害,提出了基本的防護原理。我們不僅要提防核輻射,還是關注我們身邊的放射性物質,減少放射性物質對人體的損害。最后提出了核突發事件發生以后,我們所要做的基本防護措施,將核污染對人體的損害降到最低,保障人們的生命安全。■
參考文獻
篇5
崔大夫,我這些日子被日本福島核泄露事故搞得非常緊張。雖然目前還沒有什么危害,可是萬一以后真的面臨這樣的危害怎么辦呢?酒精消毒、穿白色的衣服這些做法管用么?
山東 曉昀
曉昀,首先,請您不要過于緊張。根據目前我國的監測結果,我們還不需要采取任何防護措施。至于社會上廣為流傳的防輻射方法,如酒精消毒、穿白色的
衣服等,是沒有科學根據的。
放射性輻射通常有三種射線:阿爾法、貝塔和伽瑪。阿爾法射線能量弱,穿透力差。但是,貝塔射線和伽馬射線的能量和穿透力都比較強。這次日本福島核泄露事件,泄露的主要是碘-131和銫-137。碘-131和銫-137都釋放貝塔射線。銫-137還釋放伽瑪射線。因此,穿什么顏色的衣服都不管用。
如果出現了那種“萬一”情況,最好的防護方法是逆風向迅速離開核污染源。到達安全地帶后,馬上廢棄身上所有的衣物,用肥皂水徹底清洗全身皮膚和頭發。然后用溫水沖洗干凈。注意不能用酒精進行皮膚消毒。因為酒精沒有任何消除核污染的作用。相反,它還可以促進身體對放射性物質的吸收。
我很理解您的憂慮,因為輻射物質看不見,摸不著。然而,日常生活中的慢性輻射危險比這次日本核泄漏后我們可能接觸的放射性核物質的危險大得多。
所以,與其為日本核泄漏事故提心吊膽,不如重視那些日常生活中常常被忽視的慢性輻射。比如,長期看電視,在計算機前長時間工作,短期內多次重復做X光、CT檢查,吸煙等。
研究發現,兩包香煙產生的輻射量相當于拍攝一張胸部X光片。每天吸一包半的香煙,一年下來,就相當于接受了300次胸部X光片。如果您和您的家人、朋友真的害怕輻射,首先要做的就是遠離煙草。
艾滋病不會通過日常接觸傳染
前幾天聽說我家旁邊的飯館歇業了。原因是老板查出了艾滋病。我一下子慌了。因為我每個星期總會光顧那個飯館兩三回。這下子我會不會也被傳染了?
河南 鄭兵
這位讀者,您大可不必驚慌。曾經在艾滋病患者經營的餐館吃過飯的人,是不會感染艾滋病的。
在艾滋病患者的唾液中可以檢測出艾滋病病毒。但是,目前國際上還沒有證實與艾滋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正常接觸后會感染上艾滋病病毒。這些正常接觸包括:擁抱,握手,共餐,共飲等。這主要是因為艾滋病病毒不像肝炎病毒那樣可以在人體外生存很長時間。
艾滋病病毒的生存和復制,必須依賴一定的環境。比如人體的溫度,濕度和營養條件。艾滋病病毒一旦離開人體環境,只能生存數分鐘。肝炎病毒在人體外的生存時間比艾滋病病毒的生存時間要長很多。比如,甲肝病毒在人體外可以生存30-60天,乙肝病毒可以生存14天,丙肝病毒體外生存時間最短,也有4天。在這段時間內,肝炎病毒具有很強的傳染性,所以肝炎病毒的傳染性要比艾滋病病毒的傳染性大100倍。
目前,醫學研究已經證實,艾滋病病毒的傳播像乙肝和丙肝病毒一樣,主要是通過接觸感染者的血液和體液感染。它的傳播方式主要還是:
篇6
【摘要】目的:對放療患者皮膚損傷情況進行探討,總結有效的皮膚護理措施。方法:對我院癌癥首次放療患者采用心理護理、放療前預防護理、放療中皮膚護理、放療后的皮膚護理等,綜合護理措施進行人性化護理,減輕癌癥放療患者皮膚的急性放射反應,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保證放療的順利完成。
【關鍵詞】放療;皮膚損傷;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7484(2012)-05-0907-01放射治療是治療某些癌癥的有效方法。由于放射線除對腫瘤細胞有殺傷作用外,還會損傷正常皮膚組織。隨著放射劑量的增加,患者照射野皮膚會引起放射性反應。急性放射性后根據皮膚不同損傷程度分為三級[1],I度損傷為皮膚出現紅斑,表現充血、潮紅,有燒灼和刺癢感覺,逐漸變成暗紅色,表皮脫屑,稱干性皮炎;Ⅱ度皮膚反應癥狀為:充血、水腫、水皰、糜爛、有滲出液,稱濕性皮炎;Ⅲ度是比較嚴重的損傷,其癥狀為放射性潰瘍,有灰白色壞死組織覆蓋,邊界清楚,底部較光滑,呈痂下潰瘍,有劇痛。出現濕性脫皮、潰瘍可造成組織壞死合并感染,使放療中斷,療程延長,影響療效。1.護理
1.1放療前的預防護理:
1.1.1心理防護:護士認真耐心作好解釋工作,加強宣傳教育,做好心理防護是放療前的護理重點。從臨床護理觀察中發現,多數患者對放療知識比較缺乏,對放療過程和結果常常容易產生緊張、焦慮、害怕等心理,導致對治療產生懷疑,信心不足。
臨床中使用“一聽、二教、三說、四導”心理防護方法,掌握病人的心理狀態,建立護患互信,促進進一步溝通。對病人所承受的痛苦,表現出關心與理解,穩定病人情緒,消除其顧慮,準確了解病人的需要,對病人進行有針對性的啟發和開導,確立病人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對于放療可能引起的局部損害,事先必須要向患者交待清楚,使患者在心理上有所準備,并配合我們的護理工作。
1.1.2一般皮膚護理:指導患者放療前理發、剃胡須,頭頸部的患者用電動剃須刀應小心防止皮膚損傷,勤剪指甲;有癢感時,可輕拍局部,勿搔抓皮膚,保持照射野皮膚清潔、干燥;宜穿柔軟、寬松、無領的純棉衣物,避免摩擦及陽光照射,夏天盡量避免出汗,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滌品、化妝品,勿用過冷、過熱的水洗澡,勿用毛巾揉搓皮膚;勿在照射部位貼膠布;每次放療前將新鮮蘆薈汁均勻涂在患者照射野皮膚,待其自然干燥再行放療;每次放療結束用溫開水清潔皮膚,并涂抹適量維生素E,至放療計劃順利完成,亦可用亞芬乳膏涂抹照射野皮膚,以預防放射性皮膚損傷。
1.2放療中的護理:
1.2.1干性反應護理:適用1級皮膚反應的患者。隨著放射劑量的增加照射野皮膚出現紅斑、燒灼感和刺癢,繼續照射時皮膚由鮮紅色漸變成暗紅色,出汗減少,以后有脫皮等反應時。引導患者不必擔心,一般不需處理,放療結束后即可自然消退,注意皮膚保護即可。對干性皮膚應采取保護性措施,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完整,穿寬松棉質內衣褲,避免物理、化學物質的刺激,忌用肥皂、高溫熱水擦洗,忌搔抓。
1.2.2濕性反應護理:適用2級皮膚反應的患者。即出現觸痛性、高度充血、水腫、水泡形成,有滲出液、糜爛等反應,可采用暴露療法,避免合并感染,保持干燥或涂抹有收斂作用的藥物如0.75%龍膽紫溶液,或用VitB12、3%硼酸溶液濕敷等,促進愈合;一般小水泡不宜刺破,如皮膚糜爛時,每天局部可涂擦紫草油。
1.3放療結束后的護理:
1.3.1皮膚保持。幫助患者要適應如今的形像。一是放射野的標記線不要急于把它擦洗掉,讓其自然消退。二是照射野皮膚因色素沉著而變黑的,不能用外力或美容的方法祛除,讓其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消退。
1.3.2心理康復。通過心理康復教育,讓患者情緒漸漸穩定,心理壓力減輕,能面對現實。正確對待疾病,學會自我調節情緒,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對生活充滿信心,是有效減輕放療后皮膚反應的精神支柱。
1.3.3飲食指導。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營養合理,食物盡量做到多樣化,多吃高蛋白、多維生素、低動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鮮水果、蔬菜,不吃陳舊變質或刺激性的東四,少吃薰、烤、腌泡、油炸、過咸的食品,主食粗細糧搭配,以保證營養平衡。
1.3.4健康教育與出院指導。健康教育是人性化護理倫理的核心思想,將健康教育融入日常的護理活動中[2],開展形式各異、方法多樣的健康教育活動。患者出院時告知患者注意事項,辦理出院隨訪卡,并要定期復查。同時給予飲食、用藥指導。患者避免勞累,焦慮、易怒。飲食禁辛、辣食物。宮頸癌患者出院后陰道沖洗,口服藥患者出院后按時服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生存率。2.體會
腫瘤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由于電離輻射作用于生物體所產生的自由基損傷于生物膜、酶和核酸等,從而引起一系列的損傷,往往不僅承受著身體的痛苦,更主要的是精神的折磨。他們更需要在治療活動中得到關愛,感受到人性化服務,進行放射前的心理疏導、宣教,放療中的皮膚照射野的觀察與護理,放療后的皮膚護理指導,使患者對放射性皮膚反應有了正確的認識,能主動配合治療與護理。我們也通過與病人溝通對皮膚反應的及時發現與正確處理,使三度皮膚反應未發生,一、二度皮膚反應癥狀較輕,經正確處理后很快痊愈,減少了患者的痛苦,未影響放射治療的進行,確保腫瘤患者獲得及時有效的治療。同時也減輕了患者的精神和經濟負擔,提高其生活質量。參考文獻
篇7
電磁輻射是指帶凈電荷的粒子被加速時,所發出的輻射。WHO世界衛生組織將電磁輻射列為世界第四大污染源之,嚴重危害我們的身體健康。從穿越星系而來的宇宙射線、核電站的核燃料到家里的花崗巖地板磚;從醫院的X光機到陽光里的紫外線;從手機、微波爐、高壓線到電視臺廣播臺的信號塔,輻射無所不在。
電磁輻射家族成員有哪些?
我們關心的輻射,可以分成兩類,電離輻射( >3000THz)和非電離輻射(0~3000THz)。前者是生產防護所關注的范圍,后者可以細分為光頻,射頻和極低頻三個頻段,射頻和極低頻是我們的生活防護范圍。輻射存在于整個宇宙空間,根據頻率和波長,分為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和γ射線等輻射。
電磁輻射對人體有什么危害?
電磁輻射帶給身體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頭痛、心悸、部分女性經期紊亂、心動過緩、心搏血量減少、竇性心率不齊、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乏力、免疫功能下降等。
2 對神經系統的影響:導致記憶力衰退、情緒易不穩定、失眠等。
3 對視覺系統的影響:導致眼睛的晶狀體混濁,可能造成嚴重的白內障,影響視力。
4 對生殖系統的影響:導致降低,質量降低,使孕婦流產或胎兒畸形等。
5 對腫瘤發生率的影響:通過鈣離子穿過細胞膜流的干擾,可能促進癌細胞,還可能擾亂激素處理酶和其他化學物質的能力導致各種癌癥的發生。
電磁輻射對皮膚有什么影響?
電磁輻射污染源的低頻輻射在低劑量時對人體是安全的,但輻射劑量過大時就會造成周圍空氣中的微塵顆粒形成電磁輻射微塵。同時,由于電腦,手機等的靜電效應使其周圍空氣中吸附了大量的灰塵顆粒,而這些電磁輻射微塵和灰塵已經吸附在人體的面部和手臂部,因為這些電磁輻射微塵極小,很容易進入皮膚的毛孔,一方面電磁所帶的能量會造成皮膚自由基過量,發生氧化損傷,形成黑斑、暗黃皮膚等,另外,會使皮膚表層的水分流失,皮膚變得干燥、粗糙、泛紅、灼熱、長痘、長斑,甚至出現衰老等嚴重的皮膚問題,而且,微塵極易堵塞毛孔,造成痤瘡(粉刺,青春痘)等,給皮膚造成極大的傷害;更嚴重的會導致皮膚癌。
電磁輻射影響皮膚的機理?
人體70%以上是水,水分子是極性分子,人體接受電磁輻射后,體內的極性分子隨著電磁場極性的變化做快速排列,分子間相互撞擊、摩擦而產生巨大的熱量,使機體升溫。由于電磁波是穿透生物表層直接對內部組織“加熱”,往往機體表面看不出什么,而內部組織卻已嚴重“燒傷”。一方面導致皮膚失水干燥,另一方面毛細血管暫時性擴張充血,造成局部紅斑現象。
輻射下調表皮β防御素―2、角蛋白10等基因表達,皮膚自身保護機制被破壞,導致皮膚對微生物等的防御力下降,更易受到外界有害物質等侵害,進而引發粉刺、痤瘡的產生。
生活中常見的輻射源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電子鬧鐘、電動剃須刀、吹風機、微波爐、電飯煲、洗衣機、熱水器、電視機、空調、電腦、吸塵器、照明設備、手機等在工作時會產生電磁輻射。另外,辦公自動化設備、高壓輸電線、地鐵列車、電氣化鐵路、電視和廣播發射系統、通信基站、大型電力發電站、雷達系統等也會產生電磁輻射。
常見電器和電子設備的輻射能量是多少?
常用電子設備和電器電磁輻射監測數據參考表(mG:毫高斯)
平時怎么測量身邊的輻射量?
測量的器具為電磁輻射測試儀,一般價格為100~700元/臺。要求被測器具在正常使用條件下,以額定電壓和頻率供電,試驗前器具應運行足夠的時間,以確保其為典型工作狀態,在25℃±10℃環境溫度下進行。
手機輻射對人體的危害?
當人們使用手機時,手機會向發射基站傳送無線電波,而無線電波或多或少地會被人體吸收,這些電波就是手機輻射。
一般來說,手機待機時輻射較小,通話時輻射大些,而在手機號碼已經撥出而尚未接通時,輻射最大,輻射量是待機時的3倍左右。這些輻射有可能改變人體組織,對人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手機輻射對人的頭部危害非常大,它會對人的中樞神經系統造成機能,引起頭痛、頭昏、失眠、多夢和脫發等癥狀,有的人面部還會有刺激感。歐洲防癌雜志所發表的篇研究報告指出,長期使用手機的人患腦瘤的機會比不用的人高出30%。使用手機超過10年的人患腦瘤的幾率比不使用手機的人高出80%。
使用手機時需要注意什么?
1. 在手機撥叫以及接通時的最初幾秒中內,電磁輻射最強,使用手機時盡量遠離頭腦;
2. 使用手機時,天線應偏離頭腦,最好帶頂帽子,護住太陽穴三叉神經部位,建議使用專用耳機和麥克風接聽電話,盡量減少通話時間;
3. 不要將手機掛于腰間或胸前,以免引起腰酸或對心臟造成影響,最好將手機放入提包并使用電磁波防護套;
4. 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建議暫不使用手機;
5. 建議經常使用手機的人,多吃含蛋白質,磷脂和VE食品,加強營養,以利于人體調節因電磁輻射引起的紊亂。
電腦族如何護膚?
(1) 電腦族每天早晨的護膚程序不能馬虎。相當重要的 步就是做好防輻射工作,以幫助皮膚在電腦輻射和灰塵前建立起防護屏障。專家建議,除了基礎護膚之外,還定要選用防輻射功能的產品。
(2) 眼部更需額外呵護。長期面對電腦輻射,眼部皮膚更容易發生干燥缺水、色素暗沉和松弛老化等問題。電腦族最好能針對眼部不同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眼霜。可以在眼睛四周點上薄薄的層眼周按摩霜,然后按內眼角、上眼皮、眼尾、內眼角的順序輕輕按摩,直至肌膚完全吸收。在按摩的過程中,輕壓眼尾、下眼眶和眼球會感到格外舒服。
(3) 用完電腦徹底清潔皮膚。使用完電腦后應立即用溫水配合潔面乳潔面。潔面之后不能忘記化妝水、保濕乳液等的進步保濕。
(4) 每天上午兩三杯綠茶。綠茶不但能消除電腦輻射的危害,還能保護和提高視力,茶也可以。
(5) 不定期喝枸杞汁和胡籮卜汁,對養目、護膚功效顯著。
微波爐的電磁輻射范圍?
電磁輻射的強度與距電器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據測定,微波爐在工作時,它產生的磁磁場強度為540mG.若距離10厘米,磁場強度立即降為43mG.若距離再遠,則再行降低,降到1mG以下時,對人體就無危害了。
微波爐門縫處輻射最大,啟動時輻射最大,烹飪時不要過于靠近,輻射范圍可達7米。
所以,為了您和家人尤其是下一代的健康,請您提高電磁輻射防護意識,購買帶有電磁輻射的家電產品時,一定要慎重選擇。
怎么減少家電輻射角帶來的傷害?
(1) 別讓電器扎堆。不要把家用電器集中擺放到起,特別是電腦,電視,電冰箱不易擺放到臥室里,以免自己暴露在超量的輻射之中。
(2) 勿在電腦后逗留。電腦擺放的位置很重要,盡量不要電腦屏幕后面朝著有人的地方。因為電腦輻射最強的是后面,其次是左右兩側,屏幕正面最弱。
(3) 用水吸電磁波。室內保持清潔,比如舒適的溫度,清潔的空氣等,水是吸收電磁波最好的介質,可在電腦周邊多放幾瓶水,但必須是塑料瓶或者是玻璃瓶。不能用金屬杯盛水。
(4) 減少待機。當電器停止使用時,最好不要讓它們長時間處于待機狀態。因為此時,產生微弱的電磁場長時間會產生輻射累積。
(5) 及時洗臉洗手。電視等熒光屏表面存在著大量的靜電,聚集的灰塵可折射到臉部,手部,皮膚處,時間久了,易發生斑疹、色素、沉著,嚴重會引起皮膚病病變等,因此,使用后及時洗手洗臉。
你知道瓷磚也有輻射嗎?
瓷磚輻射是不可避免的。
瓷磚產品的原材料來源于石粉、石英粉、長砂粉、鋯石粉等礦土,這些原材料本身就含有放射性物質,產生輻射。而除了瓷磚本身的礦物輻射,還有瓷磚加工中添加劑產生的輻射,如超白磚拋光磚添加的氧化鋯或者深色釉料中蘊含的鈾、鉀等。所以,瓷磚中的輻射是不可避免的。瓷磚取材于天然石材,天然石材必定會產生輻射。而家用瓷磚多是用天然材料人工合成,輻射量比起天然材料來說少許多,其放射性基本保持在較低的水平。
瓷磚對人體的危害主要來自于放射性核素,不合格的瓷磚其放射性核素的含量往往超標,特別是核素氡,對人體長期輻射,會增加感染肺癌的幾率。
選購瓷磚時怎么分辨其好壞?
(1) 要看廠家提供的認證:放射性等級檢測,分A、B、C三類,其中A類為最好,這種瓷磚外包裝上會標明:“放射性水平:A”;
(2) 瓷磚分為拋光磚和釉面磚,拋光磚危害比釉面磚大,因此必須有國家強制性產品認證(簡稱三C),而釉面磚目前沒有強調宓須做“三C”認證;
(3) 其他的認證像環保標志、質量體系認證、國家免檢標志也很重要。
鑒別瓷磚的最簡單方法,就是滴滴黑色墨水在磚體背面,看其擴散快慢判斷吸水率,吸水性強的瓷磚不好,易膨脹開裂、散發異味。另外,在使用瓷磚時,雖然輻射量較小,但也需要注意不要在兒童房里大量鋪設瓷磚,因為在放射性元素中,會對人體有影響的氡密度較大,輻射位置較低。此外,平常也應注意多通風透氣,保證家居環境的清新。
孕婦防輻射服有必要嗎,如何預防?
有必要。孕婦防輻射服防的是電磁輻射,不像專業防輻射服那樣把孕婦完全罩起來,領口、袖口、胸口都要密實,還要戴上屏蔽帽。這樣的防輻射服是給接觸大功率輻射的專業人員使用的,舒適度差,不適合日常穿戴。現在賣的孕婦防輻射服,保證不了嚴實合縫,就不能保證屏蔽電磁輻射。沒有數據表明,穿或者不穿防輻射服對胎兒有或者沒有影響。孕婦防輻射,關鍵是要遠離電離輻射,不要照X射線,做CT、做檢查時要謹尊醫囑。尤其是懷孕的頭三個月不坐飛機,宇宙射線的輻射還是很大的。
什么是防輻射化妝品?
防輻射的化妝品是具有定隔離保護和修復輻射損害作用的化妝產品。
防輻射化妝品的作用機理?
隨著低頻輻射的覆蓋范圍越來越廣主要作用于抵抗電器所產生的輻射護膚品由此誕生,與傳統的抵抗紫外線的護膚品有明顯的區別,主要體現于:
(1) 自由基的清除或鈍化
輻射間接作用主要是自由基參與,清除自由基是輻射防護研究的重點。
(2) 對生命重要物質的保護
通過藥物刺激這些內源性物質的合成和釋放,直接給予酶或者酶的保護劑均具有輻射防護作用。電離輻射首先損傷重要的生物大分子,進而影響細胞功能,再引起整體生物效應。很多研究顯示,琉基化合物與生物大分子形成二硫化物使其輻射敏感性降低,從而免受攻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GSH過氧化物酶、過氧化氫酶等,構成了體內清除體內由于氧化應激反應生成的大量自由基。
(3) 防止或減輕遠期效應
通過提高細胞的自我修復、抵抗輻射的能力,從而提高機體的抗輻射能力。對于輻射直接作用的防護,除了機械的屏蔽手段以外,還可以利用白等物質對DNA的保護作用,或DNA自身結構對輻射損傷的敏感性差異來考慮藥物對輻射的保護作用,還可以通過藥物對輻射引起的癌變基因和抑制癌變的基因異常變化的調控作用,促進DNA的正常修復作用,可以在定程度上減少DNA突變和細胞癌變的發生。
隔離霜和BB霜能不能防輻射?
不可以,隔離霜是在產品中添加了超細的鈦白粉、氧化鋅,以形成肉眼看不到的層固體薄層,進而實現皮膚與外界的隔離。這只是種物理性的隔離,不可能擋住磁力線的穿透,只防些紫外頻段輻射。
對人體而言,輻射是不能完全被屏蔽的,只有將自己完全密封起來才可以阻隔輻射。隔離霜和BB霜只能說可以在定程度上阻隔電磁輻射產生的電磁輻射微塵的吸附,減弱輻射對皮膚造成的痤瘡粉刺等問題。
篇8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adioactive level of natural stone, the radioactive standard of building materials, the radioactive classification and detection method of decoration materials. The radioactivity level of natural marble and natural granite is summarized by the radioactivity specific activity detection of natural radionuclide radium-266, thorium-232 and potassium-40 of various natural stone materials. All natural marble is class A decoration material, but the natural granite can be used based on the test results.
關鍵詞: 放射性;天然大理石;天然花崗巖;裝修材料
Key words: radioactivity;natural marble;natural granite;decoration materials
中圖分類號:TL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15-0107-02
0 引言
天然石材是指從天然巖體中開采出來的,并經加工成塊狀或板狀材料的總稱。建筑裝飾用的天然石材主要有花崗石和大理石兩大種。天然石材因其色彩豐富、自然、材質堅固耐久的優點而得到廣泛應用,但天然石材的應用目前主要用于室外,用于室內的相對來說很少,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消費者認為天然石材存在輻射問題,因此通常不用于室內裝修。但事實上放射性元素幾乎存在于地球上的所有物質,就連人類本身也含有放射性元素。
石材取之于自然,含有放射性物質是客觀存在的,這是一種自然現象,是正常的。關于市場石材品種的研究有資料如下:只有百分之一以下的石材屬C類;百分之幾的石材屬B類;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石材屬A類。我們應正確看待石材的放射性,不能一概否定。
1 天然石材放射性的危害
天然石材中的放射性危害主要體現在體內輻射和體外輻射兩個方面。體內輻射主要來自于放射性輻射在空氣中的衰變,而形成的一種放射性物質氡及其子體,進入人的呼吸系統造成的輻射損傷。不僅如此,人體脂肪還對氡具有較高的親和力,人的神經系統會因此受到負面影響,導致人昏昏欲睡、精神不振。體外輻射主要是指天然石材中的輻射體直接照射人體后產生一種生物效果,會嚴重損傷人體內的消化系統、生殖系統、神經系統、造血器官。
2 建筑石材放射性評價標準及分類
天然石材產生的輻射主要來源于巖石中所含的天然放射性核素,石材產品包括鉀-40、釷系、鈾系。一般情況下,我們只要測定K鉀-40、釷TH-232、鐳Ra-226三種核素的比活度大小,就能夠分析出石材產品的放射性水平。除鉀、釷、鐳放射性核素之外,石材中還含有其它幾十種放射性核素,包括鋯、鉍、釙、鈾等。其中Ra-226、釷TH-232是微量元素,在石材中分布極不均勻,不同的石材之間含量差距較大,鉀K-40是常量元素在石材中的含量相對較高,根據GB 6566-2010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可將建筑材料分成A類裝修材料、B類裝修材料、C類裝修材料三類,具體A類裝修材料:A類裝修材料是指裝修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鉀K-40、釷TH-232、Ra-226的放射性比活度同時符合IRa≤1.0和Ir≤1.3要求,此類裝修材料不受使用范圍和產銷的影響;B類裝修材料:是指不符合A類裝修材料要求,但滿足IRa≤1.3和Ir≤1.9要求的裝修材料。這類裝修材料可用于I類民用建筑(學校、醫院、托兒所、老年公寓、住宅等)的外飾面及其他一切建筑物的內、外飾面,但禁止用于I類民用建筑的內飾面;C類裝修材料:不符合A、B類裝修材料要求,但符合Ir≤2.8條件的是C類裝修材料。需要注意的是這類材料只能用于戶外,用于建筑物的外飾面及室外其他用途,禁止用于室內。
3 放射性核素限量的檢測方法
不可否認任何物質都有放射性,但并不能因此放任不管,否則放射性核素超標,會危及人們的生命,因此,國家對各類放射性物質設定了明確的標準,包括建筑材料的放射性核素。當我們談論石材放射性問題時,應該以國家標準為依據,否則都是不科學的。天然石材放射性的檢測標準為GB 6566-2010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檢測方法采用γ-能譜法,檢測設備為高純鍺能譜儀,測定石材放射性時,應將被測的對象放在厚度約為100mm的鉛室內,如此才能確保測定結果的科學性和準確性。而碘化鈉探測器z測無法精確測量,誤差較大。將樣品磨碎,磨細直粒徑不大于0.16mm,取300g左右的樣品,放置在105℃烘箱中8小時以上,冷卻至室溫后,裝入與標準樣品一致的樣品盒中,檢測時間4小時以上。
4 天然石材的放射性來源以及檢測結果比較
天然大理石是地殼中原有的巖石經過地殼內高溫高壓作用形成的變質巖。其主要成分以碳酸鈣為主,約占50%以上,屬于沉積巖,主要由碳酸鹽礦物組成,從大理石形成的地質過程分析,天然大理石的形成均與放射性物質沒有直接關聯,而放射性物質主要與深層巖石如火山巖、巖漿巖有關。通過近5年對市場上100余種國產及進口大理石樣品進行的放射性檢驗結果顯示,所有被檢大理石樣品放射性核素比活度平均小于0.1,其中Ra-226的含量為5-20Bq/kg,TH-232含量在10-60 Bq/kg,K-40的含量在80-300 Bq/kg,放射性僅為國家標準《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中A類指標(產銷與使用范圍不受限制)的十分之一,小于家庭室內裝修常用的陶瓷磚的放射性。2014年11月7日的《中國天然大理石白皮書》第三章就指出,我國消費者認為大理石中含有過量的放射性元素,事實上這是一個嚴重誤解,天然大理石結構成分主要以碳酸鈣為主,還有少量的氧化鈣和碳酸鎂等,并沒有與放射性元素存在直接關系。基于上述事實,我國從2009年1月1日起取消了對進口大理石進行的強制性反射性檢測。此外,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兩項石材標準當中也放棄了對大理石放射性元素的檢測。因此可以放心選用大理石產品用在建筑工程以及室內的各類裝飾上。天然大理石適合室內的墻面、地面、窗臺、電視機柜等部位,是一種優秀的室內裝修材料。
天然花崗石是巖漿不噴出地面,而在地底下慢慢冷卻凝固后形成的構造巖,是一種深成酸性火成巖,屬于巖漿巖,具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其中紅色、綠色系或帶有紅色大斑點的花崗石材放射性可能高于其他顏色花崗石。花崗巖的放射性核素比活度雖然絕大多數符合A類裝修材料要求,但其放射性遠大于大理石的,根據近幾年對100余批次的放射性試檢測來看,95%以上的天然花崗巖屬于A類裝修材料,放射性不合格的只有幾次。單其放射性遠大于天然大理石,其中Ra-226的含量為60-200Bq/kg,TH-232含量在40-200 Bq/kg,K-40的含量在600-2000 Bq/kg。所以在使用天然花崗石時應引起注意,嚴格按照其放射性檢測結果進行使用,顏色深的天然花崗巖不要用于室內裝修上,其他顏色的也要少用,使用前最好進行放射性核素限量的檢測。
5 人造石材比天然石材危害性小的錯誤認識
天然石材屬于自然形成的產物,除了還有一定的放射性外,幾乎不會對外界產生危害,而人造石材則不同,它們通常是用天然大理石或花崗巖為填充料,添加石膏、水泥和不飽和聚酯樹脂等黏合劑,然后進行必要處理人工合成的,涉及環節眾多,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甚至部分廠家利欲熏心,一味追求經濟利益,不顧材料質量一味壓縮成本,采用重金屬劣質材料,制造出了大量的人造石材。這類石材因甲醛和苯將會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進行揮發,進而進入人體內,對人體造成極大的傷害,他們的危害性可能遠大于天然石材。對于人造理石不僅要進行放射性檢測,還要進行其他有害物質的檢測。
6 天然石材的選用以及放射性的防護
選用天然石材不能只看外表,應把石材放射性大小放在石材選用的首要位置,應從源頭抓起,選用符合要求的石材,購買天然石材時必須認真查驗生產許可證和質檢證書,查對石材的類型。購買前,最好帶樣品到專業機構進行放射性檢測;入住新房前,也可以請專業機構進行放射性檢測,對擬入住房屋進行室內氡222濃度的測量。同時通風換氣是解決放射性氡氣累計的最有效也是最簡單的方法,試驗表明,開窗換氣后氡氣含量明顯減少。一般情況下自然通風半小時或換氣扇強制排風十分鐘,室內氡的濃度即可降低到與室外大氣相同的極低濃度,對人體完全無害,這是減少對人體傷害的有效方式。
綜上所述,天然石材是一種高檔裝飾材料,合理的搭配能夠營造出高雅、和C、自然的辦公、居家氛圍,而且有著許多合成裝飾材料不可比擬的自然裝飾效果,在裝飾材料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只要我們正確認識石材的放射性,正確使用裝飾石材,提高檢測及防護意識,不僅不會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還會美化我們的生活環境,增添我們的生活情趣。
參考文獻:
[1]低碳建筑首選天然石材[J].石材,2010(03).
篇9
【關鍵詞】宮頸腫瘤;放射療法;護理;安全管理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nursingmeasureandsafetymanagementcountermeasuresthroughoutradiotherapyforpatientswithcervixneoplasm.Methods195casesofcervixneoplasmunderwentradiotherapyinvitroplusintraperitoneapl,accompaniedwithmorementalcare,healtheducationanddietaryinstruction,moreintensivecareofradioactivityrectitisandcystitis.Thesafetymanagementwasspeciallyfocused.ResultsAllthe195casesachievedeffectivecentralthroughradiotherapyandintensivecare,withradiationcomplicationsremittent.Meanwhile,thenursingstaff’sself-protectingconceptstrengthened.ConclusionNursinginterventionandsafetymanagementthroughouttheradiotherapyareeffective.
【Keywords】cervixneoplasm;radiotherapy;nursingcare;safetymanagement
宮頸癌是我國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而放射治療是宮頸癌的主要治療手段,以腔內照射配合體外照射的方法應用最普遍,其適應范圍廣,療效好[1]。目前,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對保護自己的就醫權意識很強,對醫療質量、護理質量、服務質量、醫療護理安全,其法律觀念、經濟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也不斷增強。因此,對放療病人加強護理及安全管理尤為重要。現將我科2003年7月~2005年6月收治的195例宮頸癌放療病人的護理及安全管理情況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宮頸癌病人195例,年齡23~82歲,平均52歲。全部病例經病理確診,其中鱗癌180例,腺癌15例,梅毒(+)10例,HCV(+)1例。
1.2治療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直線加速器體外放射治療配合高劑量率192銥近距離治療機行近距離腔內后裝放療。體外照射方法:用直線加速器進行全盆腔和宮旁照射,一般每次2Gy,1次/d,4~5次/周,共10~15次。腔內后裝放射治療方法:采用高劑量率遙控192銥近距離治療機行近距離腔內放療,一般每次6~10Gy,每周1次,總劑量為30~40Gy,腔內照射的當日不做外照射。其中輔以順鉑(DDP)化療增敏40例。
1.3結果195例宮頸癌病人接受體外+腔內放射治療,同時給予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指導后,除1例因經濟拮據,出院在門診繼續腔內放療外,其余均在病房完成放療計劃。5例發生輕中度放射性直腸炎,發生率2.56%,2例出現放射性膀胱炎,發生率1.03%,經保守治療和藥物灌注后,均得到有效控制,好轉出院,無交叉感染發生。同時護士的自我防護意識有所提高。
2護理
2.1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指導多數患者對“放療”缺乏了解和認識,治療前應簡明扼要地向病人及家屬介紹治療目的、效果、優越性、療程、治療的注意事項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常見處理常識等,并簽《放射治療知情同意書》,發放宣傳小冊子《放射治療常識指南》供其閱讀,讓他們有一定的認識和心理準備,對放療計劃有一個完整的概念,消除對疾病和治療的恐懼緊張心理。治療期間定期對患者進行腫瘤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并進行個性化護理,有針對性地進行相關護理知識傳授,介紹治愈病例,增強抗癌信心,使其主動配合治療和護理。
2.2營養和飲食護理宮頸癌體外+腔內放射治療,直腸是最易受損傷的臟器,出現不同程度的腹痛、腹瀉、腹脹,故宜進高蛋白、高維生素、少渣、低纖維飲食,避免吃易產氣的食物,如糖、豆類、碳酸類飲料,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嚴重腹瀉者,需暫停放療,檢測患者脫水和電解質失衡的體征,通過吃水果、喝飲料、肉湯或靜脈補液補鉀等及時補充水、電解質和營養。
2.3照射野皮膚的護理照射野皮膚可出現紅腫、干燥、瘙癢、脫皮或潰爛,放療前應向患者說明保護照射野皮膚對預防皮膚反應的重要性。囑其保持照射野畫線的清晰,穿全棉、柔軟、寬大透氣的內衣,避免粗糙衣物摩擦。照射野可用溫水和柔軟毛巾輕輕沾洗,禁用肥皂擦洗,或熱水浸浴,禁用碘酒、酒精等刺激性消毒劑,局部皮膚不要搔抓,脫屑切忌用手撕剝,防止損傷皮膚造成感染。保持外陰、腹股溝清潔干燥。
2.4陰道沖洗的護理
2.4.1陰道沖洗的重要性及目的我科收治的宮頸癌患者絕大部分為中、晚期,均有不規則的陰道出血及陰道排液,隨著癌組織破潰可產生漿液性分泌物、晚期癌組織脫落壞死繼發感染,則出現大量膿性或米湯樣惡臭白帶。因此陰道沖洗是宮頸癌患者在每次體外放射治療后和腔內放射前必不可少的護理措施。陰道沖洗的目的:清除壞死、脫落的組織,減少感染,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組織營養狀態,避免陰道粘連,以利于炎癥的吸收與消退;同時能清除放療后壞死的組織,提高放療敏感度,預防盆腔腹膜炎[2]。
2.4.2沖洗的方法放療前首先進行健康宣教,告訴每位患者陰道沖洗的作用及對放療的影響,讓他們主動接受并積極配合沖洗。我科一般患者每日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沖洗1次,對分泌物多、異味濃的病人,每日陰道沖洗2次;對大出血者禁沖洗。沖洗時動作要輕柔,沖洗壓力不宜過高,溫度要適宜,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及無菌技術,防止交叉感染。
2.5腔內放射治療的護理
2.5.1放療前按婦科手術前常規準備。放療前用1∶5000的高錳酸鉀溶液進行外陰、陰道沖洗,沖洗要充分、徹底,減少盆腔感染的機會,預防陰道粘連。
2.5.2放療后(1)注意病人排尿情況,排尿困難超過4h者需導尿;(2)觀察陰道有無出血、滲血,若發現病人面色蒼白、大量出血,甚至暈倒,應立即給予臥床,陰道填塞明膠海綿或碘仿紗條;必要時使用止血劑、輸液、輸血,并作好搶救準備;(3)觀察體溫及腹痛情況,注意預防盆腔炎發生;(4)堅持每日陰道沖洗1次,以清除壞死脫落的腫瘤組織,提高放療的敏感性。
2.6放射性直腸炎的預防與護理放射性直腸炎是宮頸癌放射治療的早期并發癥之一,通過減少陰道A點的照射劑量可使直腸炎和膀胱炎的發生率明顯降低[3]。放射性直腸炎按嚴重程度可分輕、中、重3度。發生率因治療方式及放射總劑量不同而有差別,約10%~20%[4]。其預防與護理措施:(1)病人出現腹痛、腹瀉、里急后重等腸道刺激癥狀,甚至直腸充血、潰瘍而導致血便。應配合醫生擬定個體放療計劃,通過適當調整,使子宮位置前移。進行腔內治療時要保持直腸空虛,有利于陰道填塞,減少直腸的輻射受量。(2)對急性直腸炎應立即停止放療,用消化道黏膜保護劑:思密達,口服,3次/d,或每晚保留灌腸;腹瀉次數多,口服易蒙停,抑制腸蠕動,延長腸內容物的滯留時間。(3)嚴密觀察大便的性狀、腹痛的性質,防止水電解質紊亂;了解貧血程度,貧血嚴重者應少量多次輸血,并加強全身支持治療。
2.7放射性膀胱炎的預防及護理放療可引起膀胱黏膜充血、水腫、潰瘍、出血,病人出現尿頻、尿急、尿痛、血尿、排尿困難。晚期放射性泌尿系統并發癥以放射性膀胱炎最常見,表現為反復發生的血尿,可造成嚴重的貧血,除消炎、止血、解痙、矯正貧血治療外,可行局部止血處理,必要時行膀胱造瘺術。總之治療棘手,其發生率2%~10%[4]。其預防及護理措施:(1)在實施盆腔放療前,囑病人排空小便;腔內放療時,在陰道內填塞紗布,以增加放射源與膀胱間的距離,減少膀胱受累。(2)輕、中度急性放射性膀胱炎,主要采用保守療法:囑病人每天飲水1000~2000ml,及時應用抗感染、止血及對癥治療,以緩解膀胱刺激征;每次排尿后注意外陰及尿道口清潔,防止逆行感染。重度出血者輸新鮮血,糾正貧血,改善全身情況。(3)重度放射性膀胱炎反復出現肉眼血尿者遵醫囑用:慶大霉素24萬u+地塞米松5mg+腎上腺素1mg+生理鹽水50ml膀胱灌注,囑病人排盡尿液后灌注,勤翻身、改變,使藥液充分接觸膀胱內壁,消炎、止血,促進上皮組織修復和黏膜愈合。
2.8造血系統不良反應的預防和護理放療可引起病人血液系統的變化較多,主要因放射線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所致,這與接觸放療的劑量、次數、照射面積有關;輔助化療增敏亦與抗腫瘤藥物副作用有關。因此放療病人每周應化驗血常規1次,根據不同癥狀及時對癥處理,如口服維生素、利血生、復方阿膠漿等,必要時輸成分血和升白細胞治療。
2.9出院指導出院前制定指導計劃:(1)保持陰道清潔,教會病人陰道沖洗的方法、適宜的沖洗液溫度、沖洗頭放入陰道的深度,轉動沖洗頭沖洗;(2)合理飲食,注意營養;(3)避免重體力勞動,適當休息;(4)性生活指導,保持生存質量;(5)定期隨訪。
3安全管理
護理管理是日常護理質量中的重要部分,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必備條件,是減少質量缺陷、提高護理水平的關鍵環節,是控制或消滅不安全因素、避免發生醫療糾紛和事故的客觀需要[5]。
3.1高度的責任感是保證病人安全的關鍵(1)為病人提供安靜、安全、舒適的住院及治療環境,根據不同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改善生活質量。(2)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業務技能,提高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確保護理質量。(3)正確執行醫囑是護理安全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長期堅持“三查七對”制度,是一種有效的防范程序。(4)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及無菌技術,預防交叉感染。(5)放療后,定期監測血常規;腔內放療后注意觀察病情,預防陰道大出血發生,并作好搶救準備。
3.2嚴格管理是放療安全進行的保障(1)每位放療病人在放療前簽《放射治療知情同意書》。(2)了解婦科護士職業暴露的高危因素。由于婦科病人的特點,護士在日常工作的很多操作中不可避免較多地接觸到血液、分泌物、體液。我科部分宮頸癌病人合并梅毒、丙肝等,應注意防護。(3)加強管理與教育,加強對醫務人員的教育是減少職業損傷的有效措施之一。護士長要將護理人員職業防護作為管理職責的一部分,加強職業損傷防護的宣傳,教育提高護士的自我防護、主動防護意識,建立完善操作規程,督促檢查感染性疾病預防措施的執行情況。安全操作,從根本上減少職業感染血源性傳染疾病。(4)護理操作時應戴手套。接觸患者血液、分泌物、體液、排泄物等操作時,戴手套是十分必要的,手套可起到屏障作用。護士是醫務人員中最容易接觸病人血液、體液的人群,如經皮膚接觸[6]。戴手套是為了避免與任何可能引起感染物質的接觸,在為患者服務的同時,既保護了患者也保護了自己。(5)采取有效隔離和自我保護措施。無論什么病人,只要手被患者的血液或體液污染就一定要洗手,洗手是預防疾病傳播和安全防護的最經濟而有效的手段。(6)意外暴露后的處理原則:接觸到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立即清洗局部。銳器傷后要立即擠血(從近心端擠向遠心端)+清水清洗+碘伏消毒,并檢查患者的檢驗報告單[7]。必要時采取針對預防措施并立即通知醫院感染科,請專家評估,必要時接受醫學觀察及可能的預防性治療。
4討論
體外+腔內放療是治療宮頸癌的主要方法,由于射線輻射的影響,使子宮鄰近器官造成損傷而產生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因此放療前、后的全程護理和安全管理是不可缺少的,及時、正確、有效、仔細的護理可以幫助病人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本組病人除5例出現輕中度放射性直腸炎、2例發生放射性膀胱炎外,無一例出現嚴重不良反應,也無交叉感染的發生。病人得到高質、優效、安全的護理,減少和杜絕了因護理工作缺陷而造成的醫源性問題的發生,最終病人滿意度提高,護理人員的自我防護意識也大大增強。
【參考文獻】
1殷蔚伯,谷銑之.腫瘤放射治療學,第3版.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2,898.
2胡顯玲.221例宮頸癌體外放療配合腔內后裝放療的護理.福建醫藥雜志,2005,27(1):155-156.
3李荷連,何津.宮頸癌治療方法對生存質量的影響.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3,19(3):142-144.
4王伊洵.宮頸癌放射治療的相關問題.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4,20(7):391-393.
5左月然.對加強護理安全管理的認識和思考.中華護理雜志,2004,39(3):191.
篇10
工作場所引發的生育障礙
如果你的工作需要你長期暴露在惡劣的環境中,這種暴露很可能導致生殖異常。因為女性生來體內就貯存了大量卵子,有毒和放射性物質會使卵子受損,從而導致流產或新生兒出生畸形。
如果你的先生長期暴露在有毒壞境下可能產生的危害有:總量減少、運動路徑改變、的DNA受到破壞,遺傳突變會增加早期流產的幾率。
長期暴露在惡劣壞境中,可能會接觸各種重金屬、放射性物質、化學物質等,這些都會影響到你受孕及整個妊娠期的平安順利,但大多數的損害往往是在你不小心的情況下突然發生的。所以,請保護好你自己!
如何預防工作中的
“有害物質”
對工作場所中可能含有害物質的預防,請注意以下幾點:
避免皮膚接觸化學品(如干洗劑四氯乙烯),如果不小心沾染到,需立即進行全面的清洗。
有效通風,使作業場所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濃度低于安全濃度。
做好個人防護,如戴口罩或防毒面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戴乳膠手套、穿防靜電工作服等。
化學品不用時,用密封的容器妥善保管好。
工作后進餐或喝水前先洗手。
將工作服與家居服分開洗滌。
如果你的工作接觸到孩子或健康護理,請及時接種與其相關的各類疫苗。
如果你不是很肯定自己的工作性質是不是屬于以上范疇,為了你和他以及未來寶寶的健康,也請關注以上幾點,并根據自己的情況做出適當調整。
職場受孕的是是非非
噪音與振動 有研究表明,工作場所的高分貝噪音和強烈振動,如紡織女工、列車乘務員等,會引起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內分泌紊亂,因此會影響到女性的生育能力,增加流產機會,還會引起胎兒發育異常和畸形等。但是女性朋友也不用過于擔心,公交車、小轎車等行駛時產生的輕微振動,一般不會對生育能力產生負面影響。
輻射與生殖 放射線對受孕的不利影響只有在典型、長期、經常受到輻射的情形下才會發生。非電離輻射包括辦公室中的微波爐、電腦顯示屏及終端、移動電話等并不會降低受孕率、引發流產或導致新生兒缺陷。但是辦公室工作,由于長時間坐位、不活動,會使盆腔淤血,這不利于胎兒的發育,而且女性由于工作緊張、對各種危害擔心過度也容易導致不孕不育。
體力勞動 一些從事與體力勞動有關的女性,如運動員、舞蹈家、清洗工,由于運動過度,體內脂肪含量過低會導致月經異常,因為正常月經依賴于體內一定的脂肪含量。此外,體力勞動過度, 短期內體重急劇下降也會影響月經,甚至導致閉經,這些都不利于女性生育。
感染、化學治療儀器和醫用X光機 所有醫護人員都面臨著一些特殊危險,包括感染、化學治療儀器和醫用X光機。后兩種危險只要在操作時嚴格按照標準程序,并提前做好充分的預防措施就能很好地保護自己,以避免免疫功能下降和影響生理機能。對于感染可以通過使用手套、口罩、眼罩等預防被他人的體液感染,及時接種各類疫苗也會減少被感染的幾率。大多數健康人群很少會感染到患者身上可能存在的病菌,認真徹底的洗手永遠都是保護自己不受疾病感染的最佳方法。
影響受孕的
3大“危險”職業
第1類:IT行業
IT行業人群易患的疾病主要為脊椎病、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和眼科疾病,56%的IT行業人群存在過勞現象。因此,從事IT行業工作的女性,應從懷孕前3~4個月開始就有意識地給自己適當減壓。
第2類:記者、律師、銷售人員
因為工作性質導致從事這些行業的女性往往在生活中會有沾染各種“不良嗜好”,如吸煙、喝酒、咖啡控、茶控等,而且還常伴有熬夜、作息時間不規律。這些都會影響女性荷爾蒙的正常分泌,而過重的精神壓力也是導致她們不宜受孕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