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環境治理工程施工方案范文

時間:2023-12-07 18:03: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水環境治理工程施工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水環境治理工程施工方案

篇1

關鍵詞:河道治理;環境影響;環境保護

1河道治理工程的環境影響特點

1.1河道治理工程對環境的負面影響。一是河道改造及治理過程中會采用大量的建材物資,如砂土、石料等,施工組織設計時,為了減少造價成本,可能會采取就地取材的方式進行挖掘開采,從而對河道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形成河道環境污染,甚至會留下區域性的災害隱患。二是河道治理工程會對當地人們的生產生活產生嚴重影響。河道治理工程的施工周期較長,長時間的施工作業會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不便。同時,施工中會采用大型的機械設備,還會進行爆破施工等,這些作業行為會對周圍居民的正常生產生活產生一定的影響。三是河道治理施工會在一定程度上侵害耕地資源。我國的耕地資源非常緊缺,關于耕地資源已經建立了相應的法律法規進行保護,然而河道治理工程的實施,會侵占一部分耕地資源,再加上施工中的保護措施不到位,會導致耕地資源流失。四是化學物資材料也是河道治理過程中需要采用的物資類型,化學材料的使用會在一定程度上損害土壤、空氣質量,并且化學材料造成損害后,其修復起來較為緩慢,嚴重的還會造成不可逆的破壞。五是就河道治理施工而言,大多數的項目施工處于水域環境下,如堤壩施工、護岸施工、河道清淤等,都是具有破壞性的建設項目,從而會嚴重破壞河道的水環境,給水域中的動植物帶來負面影響。1.2河道治理工程對環境的污染影響。1.2.1空氣污染。進行河道治理要開采石料物資、運輸施工建材、實施爆破作業等,實施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粉塵,聚集在空氣中的粉塵形成空氣污染,而且持續作業的情況下,空氣污染會更加嚴重。1.2.2水環境污染。河道治理施工產生的水污染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施工污水。在就地開采砂石材料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施工污水,污水如果沒有進行處理就排放,會導致河道水環境污染。二是生活污水。河道治理施工時,通常施工人員采取駐地生活的方式,日常生活中的污水直接進行排放,也會使水環境受到破壞。三是機械保養廢水。施工機械維護保養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在清洗機械設備時,產生的廢水會含有大量的污染物,相應的污染性較強,排放到河流中會危害水體健康。1.2.3廢棄物污染。廢棄的土方、建材垃圾、清理河道產生的淤泥等,都是河道治理過程中存在的廢棄物,廢棄物的放置、處理不當,會給河道治理工程區域內的土壤帶來污染,從而制約植物生長,影響到整體的生態環境。1.2.4噪聲污染。由于時間特性的原因,河道治理有必要選擇在非汛期進行施工改造,而為了在非汛期內順利完成任務,施工單位會實施夜間作業,夜間作業勢必給周邊居民造成噪聲影響,干擾到人們的休息和正常生活。

2加強河道治理環境的保護措施

2.1河道治理與生態保護相互協調與促進。實施河道治理工程,相關人員務必要認識到河道治理與生態保護協調促進的重要性,綜合考量河道治理工程的周邊環境,從多維度進行規劃和組織設計,從而使河道治理工程順利實現的同時,實現生態環境保護。這就要求河道治理工程的管理人員在實施作業前對工程周邊的河道情況和環境狀況有所了解,進行全方位考慮與分析研究后,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及保護措施方案,并將其落實在治理工程的實踐中。河道治理實施階段,不但要保證河道清理、治理的有效性,還需對河道生態環境的完整性進行評價,一旦出現破壞,要盡快啟動生態修復方案,確保河道治理與生態保護同步進行,共同推進。2.2加大施工控制力度。施工單位有必要在施工過程中保護河道治理工程區域土壤、水體等方面的環境。因此,要求施工單位提高全體施工人員的環保意識,通過加大引導教育力度,使得施工人員在意識和責任方面具備較強的素質。針對水體保護,要保證污水、廢水實施科學處理的情況下再進行排放。針對土壤保護,對開采挖掘做好合理規劃,同時應盡可能減少梅雨季節的開采施工,以減少水土流失;廢棄物堆積要集中管理,避免過多的侵占耕地資源,給植物生長造成破壞;另外,合理處理施工廢棄物及生活垃圾;對已經造成土地資源污染的,要及時采取修復措施。針對噪聲污染,要科學部署施工作業的時間,一些大型的、高噪聲的機械設備施工選擇在白天進行,而午間、夜間施工可以組織景觀綠化、植被回填等一些低噪音作業內容,不但能夠確保工期進度,還可以降低對周邊環境的噪聲污染。針對空氣環境保護,要在砂石、土方運輸的過程中做好運輸防護措施,避免出現揚塵,在施工現場設置抑制揚塵的噴灑系統,并對運輸車輛進行及時清洗,可以減少揚塵污染,并避免其越來越嚴重。2.3加強對生態系統的保護。2.3.1種植水生植物。為了使受到破壞的生態系統得到及時修復,可以采用種植水生植物的方式,避免河道水質出現富營養化的現象。例如,在河道中種植、投放金魚藻、美人蕉、燈芯草等水生植物,其可以有效消納河道中的有機營養物質,還可以發揮清潔、凈化水環境的作用,為水體環境的生態平衡提供一定的保障。另外,也可以在河道淺水區域投放菖蒲、蘆葦等植物,一方面發揮減弱水體沖刷、侵蝕河岸的作用,另一方面提升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提高河道的美觀度。2.3.2建設生態護坡。河道治理施工對于周邊水環境、土壤環境、生態動植物環境中的物質能量循環的影響是較大的,會導致河道水質降低。對此,應進行生態護坡建設,從而保護生態系統。通過選擇透水磚、杉木樁、治理塊石等材料,并配置適量的綠化物種,進行生態護坡建設,從而加強水體和土壤之間的生態循環,不僅確保了河道水環境具備良好的自我凈化功能,還實現了河道生態環境保護。2.4加強河道治理環境保護的宣傳。針對河道治理環境問題,不僅要從施工和修復保護方面著手,還需保證廣大群眾參與其中。因此,要加強河道環境治理保護宣傳工作,特別是對于河道治理工程周邊的居民,要提高其對河道治理必要性及環境保護重要性的認識程度。相關管理部門可以在宣傳工作中采取微信推送、宣傳講座等方式,深化廣大群眾的環保意識,提高居民參與河道治理及環境保護的責任感,從而使廣大群眾更加依從與配合河道治理工作,共同攜手,實現治理與保護的“雙贏”。

3實例分析

祖厲河三期工程是一項河道疏浚治理工程,要求在不干擾河道原有系統功能的情況下,建立生態化的河道體系,打造水體與綠化相結合的系統工程。因此,祖厲河三期工程非常注重河道整治過程中的環境影響問題,實踐中對工程的興建和運行采取了相應的措施,以防止水土流失,最大限度地保護環境。一是科學組織施工,合理調配,盡量做到挖填平衡,減少對植被的破壞。施工場地料場盡可能選在河灘上,以減少對青苗不必要的損壞。二是工程產生的廢渣主要為水泥棄渣,在施工過程中應統一規劃,及時進行現場清除,可在回填基礎過程中,直接填入地槽內,以防污染土地。三是加強施工區、生活區生活廢水及垃圾的管理,嚴禁向河道中傾倒垃圾。對施工廢水應集中排入沉淀池,經沉淀后循環使用。洗砂料廢水排至沉淀池中自然沉降,達標后排放,廢水在沉淀池中停留時間在30min以上,出水水質要滿足《污染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96)的要求。生活廢水應經化糞池處理后進入污水處理設施,達到(GB8978—96)一級標準要求后用作綠化用水,不外排。在施工人員的生活區設置排水溝,使得生活污水實現集中排放處理,污水排放到周邊的農田坑中,采取沉淀處理后進行農田灌溉使用;工程施工的機械設備實行集中清洗管理,將集水溝設置在設備車輛等的維修停放區域,機械設備清洗后的廢水由集水溝收集,再實施有效的沉淀、處理,達到標準后再排放到河道中。針對生活垃圾采取集中收集、集中處理的方式,統一運輸到周邊的垃圾處理場。四是在村莊近處施工時,可限制工作時間,禁止夜間施工,以防止擾民情況的發生。施工現場的車輛嚴禁高音鳴笛,針對大型機械設備要配置噪聲消聲器。與此同時,施工現場的工作人員也要做好噪聲防護措施,可以采取輪換作業的模式,減少施工人員在噪聲環境下受到長時間影響,避免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受到傷害。五是由于揚塵影響程度與路面種類、天氣狀況、設備完好程度、操作使用情況以及汽車運行速度等因素有關。因此,施工中要充分利用已有公路運輸,對路況不好的道路加以修整,限制行車速度和車流量;對于不適宜行車的施工場地,采用人工推車運料;施工現場灑水降塵;對混凝土拌和機經常維護和檢修,使其始終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在水泥運送、保管、拆包使用等環節,做好密閉措施。裝卸可能造成揚塵的物資時,分析好受風方向,減少受風概率,避免產生過多的揚塵。

4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