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園的解決方案范文
時間:2023-12-07 18:04: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智慧校園的解決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華為“云、管、端”,助力教育信息化
云:華為為教育客戶提供存儲、服務器、數據中心、桌面云等全系列IT產品。云操作系統(Fusionsphere)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性價比業界最佳,能夠實現端到端軟硬件垂直優化,兼容多家虛擬化引擎和硬件,從而滿足解決教育資源集中建設、總校與分校之間IT資源共享需求;融合一體機(FusionCube)實現了計算存儲真正融合,內置高性能內部交換網絡,完美支撐高性能科研計算、云存儲、多媒體教室、數字圖書館應用;云桌面(FusionAccess)是端到端優化整合的桌面云,具有端到端系統化的安全設計、豐富的接入認證方式,低帶寬,高網絡容忍度,音視頻優化,GPU直通的卓越體驗,是校園辦公協同、計算機上機室、電子評卷、多媒體教學等的最佳選擇。
分布式數據中心(DC2)不僅可以大大提高IT資源的利用效率,還可實現數據中心之間的資源共享和統一管理、數據中心之間的容災和備份。微型數據中心(MicroDC)將網絡、計算、存儲、安全、語音通信、遠程管理集成在標準機柜中,實現3小時安裝、1天上線敏捷部署,滿足中小學、院系的IT信息化建設需求。
管:華為致力于面向教育客戶提供全場景的網絡承載及安全解決方案,包括光傳輸、骨干路由器、企業出口路由器、防火墻、流量整形、行為監管、多業務網關、園區及數據中心交換機、無線WLAN、XPON接入等產品。在CERNET骨干網、區域教育云網絡、校園網精細化運營、無線校園、職教及普教校園網等多個場景均有成熟的解決方案及實際應用。
端:華為面向移動學習提供系列化MediaPad、面向校園安全的高清視頻監控攝像頭、面向協同辦公提供的高清視頻會議終端及客戶端軟件平臺。基于需求深度定制的平板電腦課取代課桌上的書本和學生肩上的書包,成為電子書包,助力智慧課堂的各類教學應用。高清攝像頭的全高清全智能保障校園安全。而高清的視頻會議終端使得遠程教學成為可能,促進區域教育公平化,使得偏遠地區的孩子也能享用優質老師的面對面輔導。
二、華為智慧教育解決方案,助力教育信息化
順應第四波教育信息化建設浪潮的發展趨勢,以“網筑數字校園,云播智慧教育”為核心理念,華為憑借在教育行業多年的深耕、對校園客戶需求的深入理解,在整合“云、管、端”ICT產品基礎之上,推出“智慧教育云”、“智慧校園”、“智慧云課堂”、“移動書包”四層次的智慧教育ICT解決方案。
智慧教育云解決方案:以華為服務器、存儲、網絡、云操作系統、數據中心為基礎,集成業界領先的教育軟件供應商,構建一個整體的、可部署的教育云數據中心、教育云網絡解決方案,實現了教育資源共享,讓更高效的教育管理服務成為可能。
智慧校園解決方案:以萬兆校園骨干網絡為核心,提供有線無線一體化校園覆蓋、泛在無線寬帶、校園精細化運營、校園網絡泛在安全、IPv4/IPv6平滑演進、校園網絡可視化管理中心、校園安全視頻監控、校園網絡及能耗節能管理、教育E卡通、校園辦公協同、視頻會議等解決方案,可滿足校園學習、科研、辦公、生活、管理、節能、服務方面的需求。
智慧云課堂解決方案:教室作為教學的重要場所,在第四波教育信息化大潮中,正在從多媒體化向智能化升級,顛倒課堂教學模式日益普及。華為為此設計了PI3教學活動模型及SMART教室信息化模型,并在此模型基礎上推出以云計算為核心架構,以物聯網使教室智能化,以專為智能教室設計的“四合一“教室云邊界(CCE),資源下沉、提升教學體驗的校園云邊界(SCE),簡化運維管理的智能管控中心(COC),預集成教學應用平臺的云課堂中心(CCC)為核心設備的智慧云課堂解決方案,滿足網絡課堂、遠程課堂、顛倒課堂、網絡教室、移動學習等教學應用場景需求,助力教學模式變革。
移動書包解決方案:提供從學習終端(電子書包)、到網絡安全接入策略、終端設備管理,到電子教本內容平臺的端到端解決方案,以實現教學內容實時共享,教師有效監控課堂,即問即答的互動式教學;通過增加學習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自學能力。
三、開放協作,共筑未來智慧教育生態
篇2
(圖注:智慧校園可自助充值)
據微信方面介紹,與傳統校園相比,微信智慧校園主要有四點便利:一,微信自助繳費充值;二,宿舍搖一搖開門、微信平安充電;三,微信校務通知、成績查詢;四,微信校內電子支付。
此外,微信智慧校園還包括智慧后勤、智慧學習、智慧生活,高校師生可在微信進行課程預定、宿舍管理、校園導航等服務。校園周邊服務和商業資源也在微信智慧校園范圍之內,微信表示,要實現校園內多業態O2O無縫融合。
篇3
信息化雖早已深入運用在各行業,但國內的教育信息化卻仍處于初級階段。我國的教育如何在全球智慧化進程中掌控教育信息化的未來;學校如何使用到可靠的信息化解決方案和設備;智慧教育領域企業如何快速在教育信息化中占得商機……這些問題需要一個平臺去助推、去引領,中國國際智慧教育展覽會便在這個契機下應運而生。
2014年12月1日~3日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的中國國際智慧教育展覽會,由教育部直屬單位中國教育學會、國內知名展覽機構雅森國際傾力打造。作為中國首個專注教育信息化的專業展會,SmartShow將致力于推進中國教育信息化發展,用展會平臺開啟教育與技術融合創新的時代之匙。
屆時,SmartShow將協同全國優秀應用方案集成商、內容提供商、IT技術服務及軟件提供商、教育信息化設備商為全國30萬所各級院校提供和展示國內最尖端的教育信息化設備及解決方案,引領國內教育信息化發展趨勢,為推進中國教育信息化產業變革之路搭建專業的溝通、貿易、交流平臺。
中國國際智慧教育展會力求將最具購買力和決策權的需方帶給智慧教育企業,為滿足企業不同訴求打造全方位的參展解決方案。SmartShow還將為參展企業帶來迫切想要了解和投入智慧教學的需方買家,滿足企業拓展市場的訴求,引領智慧教育領域市場的供需對等,促成供方與需方的信息互通和采購透明,打造改變教育行業展覽模式的SmartShow。
(任玉琴)
美國教師最常用的十款教育技術工具
1. LittleBits:LittleBits提供了各種電路元件,讓孩子們真正動手來創造。運用這些彩色的可愛電路小元件,孩子們可以制作自己的電動小車或是音樂播放器。
2. Drawp:Drawp是為孩子們準備的畫圖App。學生們可以相互分享自己的作品,老師們也可以將孩子們的作品傳給家長。
3. Edmodo:中小學的Facebook,教師和學生們可以分享視頻、創建投票、設置討論。Edmodo將學校學習和社交網絡結合起來。
4. Easel.ly:通過提供各種模板和工具,做個信息圖也很容易。老師們可以自己制作信息圖,作為課堂材料;也可以布置作業,讓學生們自己制作信息圖,融會貫通學到的知識。
5. Plickers:老師們想要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出個小測試題檢查一下,每位學生用一張卡片,只需一部手機或平板電腦,就能立刻統計出學生的答案情況。
6. Lynda.com:近三千個網絡課程,教你如何制作音效、設計網頁等。
7. EDpuzzle:翻轉課堂的理念很棒,但是怎么做出吸引學生的視頻呢?老師們,如果這是你擔心的問題,那么EDpuzzle就是專門為你打造的。老師們可以運用EDpuzzle制作視頻內容,插入音頻、小測試、視頻材料等。
8. 谷歌教室(Google Classroom):這一應用可以讓老師更好地管理課堂,用谷歌硬盤整合作業流程。教師可以在線創建和管理作業、提供反饋以及與學生實時交流。
9. Brightloop:Brightloop 幫助老師追蹤每一位學習者的表現、進步以及互動。老師們通過它可以搜集學生數據,更加了解學生的學習曲線,還能創建學生報告與家長交流。
篇4
通過機頂盒,消費者可以使用回看、互動等功能。此外,消費者還可以在互聯網聯通的狀態下,使用電視遙控器用語音來搜索節目、調節音量、查看天氣預報等。用戶需要什么功能,有哪些應用需求,電視廠商、有線電視臺幾乎都可以將其實現,這已經和幾年前蘋果CEO史蒂夫?喬布斯提出的智能電視概念非常接近了。
應用需求驅動了技術變革,消費級市場如此,企業級市場亦如此。面對復雜的園區網絡環境,各企業、各部門之間的需求都不盡相同,因此不同應用需求驅動網絡解決方案提供商不斷改進解決方案,盡可能去滿足客戶的需求。2016年6月初,新華三集團在“2016 H3C Tech-Tour”技術巡展成都站上,正式了應用驅動園區網(ADCampus)解決方案。這是軟件定義網絡理念的園區網解決方案,是繼2015年底新華三旗下華三通信大互聯戰略后推出的核心解決方案之一。
軟件定義網絡
軟件定義,包羅萬象,這當然也包括網絡。園區網是基礎的網絡形態之一,如大學校園網、企業內部網等。經過多年發展,不僅園區網的規模與園區企業業務發生了巨大變化,而且移動終端、物聯網設備等新的接入設備也對園區網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人適應網”的園區網應用方式,面對當前人員變化頻繁、應用大量增加、移動接入復雜等情況,網絡僵化、位置綁定、運維復雜等短板顯現無疑。
對此,華三通信國內市場部副總裁畢首文指出,從傳統的人驅動網絡,轉變為應用驅動網絡,最終實現智能驅動網絡,是網絡發展的必然軌跡。作為“大互聯Connect+”落地的關鍵,新華三在新網絡基礎上,推出了應用驅動網絡基礎架構,來滿足業務新常態帶來的新需求,應用驅動園區網(ADCampus)解決方案就是其中針對園區網場景的具體實現。
新形態下的園區網與傳統意義上的園區網有所不同,新華三對此的解讀是,新華三提出了一個SDN plus概念,即在SDN概念的基礎上,來開發具有更多附加值的產品。它跟SDN密切配合。華三通信戰略市場副總裁王瑋補充道:“早期SDN技術是通過OpenFlow流表下發來控制轉發,但在實際運行中并不順暢。而我們提出的SDN plus不僅可以使網絡順暢運行,而且還為用戶提供了通信、安全策略的保障。”
切片與柔性減少手工配置
在新華三新園區網構建設想中,我們聽到最多的兩個關鍵詞就是切片和柔性。所謂網絡切片技術,事實上是一種隔離方式。這與以往的物理隔離類似,但現在是以軟件定義網絡的方式來實現的。
王瑋認為這種隔離非常有必要,是非常常見的應用:“其實切片的目的就是實現隔離,使不同的用戶組織區隔開。在多數企業網絡中,有多部門的不同應用需求。因此,也產生了多部門之間的隔離需求。舉例來看,工業生產網絡、辦公網絡和財務網絡的需求就不同,在同一園區中,甚至在同一企業中的應用需求都不盡相同,這就需要網絡隔離技術。”
新華三采用的VXLAN技術可以實現虛擬網絡下的大范圍隔離,這與傳統的使用VLAN隔離有所區別,VLAN隔離無法實施大范圍隔離。由于VXLAN是一種虛擬網絡隔離,因此也更容易部署。
畢首文認為SDN和VXLAN技術是緊密結合的,他表示:“如果SDN和VXLAN技術融合在一起的話,就有可能實現一鍵部署,區別應對網絡應用的不同需求。例如,在某一時間段專門隔出一個視頻會議應用,保證其擁有足夠的帶寬。在視頻會議結束時,即可通過更改該隔離策略即可將網絡狀態恢復為原狀。對管理員來說,這種配置在應用驅動園區網解決方案中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完成。這就是應用驅動園區網的可取之處。”
以往,這種配置可能需要專業的管理員來完成,但如今一般用戶就可以完成。相對于傳統構建模式,新華三應用驅動園區網解決方案有著十分顯著的變化。ADCampus解決方案創新地引入了VXLAN+SDN的技術,通過構建基于VXLAN的新一代柔性園區基礎網絡,配合軟件定義的相關理念,顛覆傳統園區網“人適應網”的現狀,實現整個園區網范圍內“網隨人動”。
應用驅動園區網解決方案不僅擁有高“柔性”,而且還擁有較高的可操作性,只要把業務屬性部署下去,它會自動對網絡進行優化,這可以提高園區網使用效率。該解決方案由核心、匯聚、接入三層網絡設備組成,外部搭配園區網驅動器(Campus Director)。在具備統一配置文件、無差別網絡接入、安全資源集中部署、基于應用網絡切片等特性的柔性網絡基礎上,園區網驅動器將網絡的自動化上線、接入管理、用戶組/策略管理、業務配置管理、網絡運維等功能集成在一起,通過直觀的圖形化界面提供給管理員,并支撐上層多種業務應用系統。
對于用戶來說,應用驅動園區網解決方案可以讓管理員告別復雜的代碼工作,所有操作都通過園區網驅動器后臺轉化為網絡設備的具體命令下發給設備執行,大大降低了園區網運維難度。更重要的是,企業在不需要做任何網絡配置調整、增加運維復雜度的基礎上,讓用戶和終端可以在整個企業園區的任意角落移動,保持用戶和終端始終處于既定的隔離網絡、延續既定的網絡策略,從而大大降低了園區運維的復雜度,滿足移動化和物聯網浪潮下對于園區網絡新的訴求。
保護企業投資
適應不同行業需求
在很多方案的落地過程中,通常都伴隨著大量設備的更新換代或者增添,那么新華三的應用驅動園區網解決方案是否也會面臨這樣的問題呢?這是否會對園區和企業造成一定的負擔?對此,王瑋表示園區設計初期就會詳盡考慮這些問題:“新網絡方案的改造并非顛覆性的變化,我們希望盡量保護用戶的投資。所以這種設計,包括SDN、交換、轉發等環節現在并不需要更換整網設備,僅需在重點節點更新一些設備,主要集中在匯聚層和網絡的邊緣,充分考慮了保護企業投資,避免浪費。”
為此,新華三專門研發了相應的園區網驅動器DR2000。作為一款開創性的產品,DR2000可支持169個廠商設備,支持第三方App的導入,Restful接口提供調度網絡的能力,可幫助IT部門同時管理15000臺網絡設備和10萬個用戶及終端。借助這一設備,企業可以輕松跨入新IT“快車道”,部署快、運維簡、創新易的應用驅動園區網也得以輕松實現。而DR2000僅僅是該解決方案中的一個設備,還有很多設備供用戶選擇。
還有一點我們也不能忽略,那就是該解決方案既然是應用驅動園區網解決方案,那么針對不同行業用戶,這種方案自然會面對不同需求,畢首文表示:“該方案在面對不同場景的時候是結合行業特質的,園區網的建設都會結合整個行業本身的一些特質在里邊,會有一些相關的業務性的定制化應用在里邊。”
智慧網絡助力智慧城市落地
篇5
關鍵詞:云計算技術;私有云平臺
中圖分類號:TP393.02 文獻標識碼:A DOI編碼:10.14016/j.cnki.1001-9227.2016.02.159
0引言
近幾年隨著物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等新技術的出現,我國高校教育信息化在經歷了網絡化、數字化、集成化三個階段后,正迎來以“智慧化”為典型特征的第四個階段[1]。教育信息化的本質就是通過ICT(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y)技術構建一個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以高效管理、便捷安全的“智慧化”教育環境。近幾年各高校不斷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投入較大的部分主要集中在校園OA軟件,以及高性能的計算和存儲設備等硬件設備方面,但資源未被充分整合利用,閑置率較高。為改善這種狀況,可利用先進的云計算技術搭建校園私有云平臺,并通過拓展云的應用,在云平臺上將學校的閑置設備虛擬化并統一管理,靈活調度可用資源[2]。
1云計算與教育云
教育云是云計算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拓展,它利用先進的云計算技術,通過對軟硬件計算資源虛擬化,對多種信息資源重組與優化,通過在云平臺上進行統一部署和實現,實現高效率、大范圍的資源共享,通過網絡為廣大師生提供服務[3]。教育云可以降低教育成本,節約購買計算和存儲等硬件資源所需要的資金,并減少硬件設施的管理維護和能源消耗費用;教育資源通過云平臺實現共享,有助于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可以更加自由靈活地實施教學;教學管理者也能更高效地了解學校的教學和管理工作狀況。
2校園私有云平臺的構建
校園私有云平臺的搭建可采用虛擬化技術,實現服務器虛擬化和桌面虛擬化等要求。具體來說,其建設內容可包括模塊化數據中心、桌面云和服務器虛擬化資源池,其中桌面云建設又可根據需要分為不同應用場景,服務器虛擬化則應支持目前學校現有的教務管理、學籍管理、精品課程等校園OA業務系統。
3校園私有云平臺的建設內容
如上所述,校園私有云平臺的建設可以采用當前云計算技術業界較為主流和成熟的虛擬化技術,通過實現服務器虛擬化、桌面虛擬化等要求,達到安全性高、可靠性高、性能優越、易維護、平滑擴容方便等目標。
3.1資源池設計
云計算的基礎是虛擬化,在服務器上安裝虛擬化軟件,將服務器池化,池化后的服務器上運行虛擬機可便于管理和監控[4]。資源池則是將大量的PC計算能力基于云架構進行整合,將池化后的VDI桌面、虛擬化應用、虛擬化服務器分別組成集群,然后通過虛擬化的方式對外提供服務,供用戶使用。
3.2桌面虛擬化
桌面虛擬化首先需要在服務器上創建多個虛擬主機,用戶終端通過網絡連接到虛擬主機,即可共享服務器上的操作系統以及各類應用軟件,也能共享CPU、內存、網絡連接和存儲器等底層物理硬件資源,這樣網絡內用戶終端相互獨立,互不影響,但又比獨立的PC主機更節能,提高了資源利用率,更便于管理,這就是實現桌面虛擬化的原因。用戶終端利用虛擬桌面管理軟件即能夠獲得高性能且可靠的桌面投送。
3.3統一軟硬件管理
為了便于集中管理云中的硬件和虛擬資源,可以采用業界成熟的虛擬化管理軟件統一管理資源池,虛擬化管理軟件可采用B/S架構,不但可管理并監控硬件和虛擬資源,還可以支持虛擬機的快速部署、定制化策略調度等。
4云計算和云桌面的設計方案
4.1云計算方案設計
可采用虛擬化軟件系統建設云平臺及其管理系統,實現對計算、存儲、網絡、安全設備進行虛擬化、池化管理和使用。
4.2云桌面方案設計
可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打造不同的設計方案,如老師辦公桌面云解決方案、電教室桌面云解決方案、移動辦公桌面云解決方案、Internet訪問桌面云設計方案,以及現網辦公部分PC利舊改造方案等。在教師辦公場景中,用戶的虛擬機可運行Windows系統和各類應用軟件,桌面云可對接入的USB設備、打印設備、存儲設備進行映射管理,也可安裝監控軟件,以保證辦公環境的信息安全。另外桌面云還可與學校現有的OA系統對接,充分利用已有的IT應用。在教師上課時,則可使用電教室(網絡機房)教師虛擬機的虛擬桌面為學生授課并演示操作,也可以對學生虛擬機的操作實施監控。對學生虛擬機來說,由于大型軟件可放在云端運行,學生機硬件配置可降低,節約了學校對機房更新的投入成本。
5實現校園私有云平臺的意義
5.1資源整合,提升資源利用率,降低能耗
通過數據中心的虛擬化,服務器的整合比極高,服務器利用率顯著增加,還有效集中了其他軟硬件資源,提高了資源利用率,控制和減少了各部門硬件設備的數量,同時也降低了電能、制冷、機架、信息點、UPS等方面的需求,從而節約了開支,降低了能耗。
5.2精簡IT資源,降低運維成本
利用云平臺統一的運維管理平臺可對應用系統和辦公桌面按需分配資源,實現對資源的動態調度;云平臺具備一定的自維護能力,可同時具有自動發現故障并及時恢復故障的功能;另外,云平臺還可以根據應用系統的負荷進行資源的彈性擴縮,有效地降低維護成本。
5.3數據與用戶隔離提升安全性
云平臺可將原本分散在各PC上的用戶桌面數據集中到數據中心,實現統一的安全管控,從而提升數據安全性。
5.4通過網絡接入提升辦公靈活性
用戶可通過任何支持云桌面客戶端的設備(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PC機等)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借助互聯網接入自己的虛擬桌面辦公,提升了辦公的靈活性和自由度。
6結語
總之,在當前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的支撐下,以移動互聯的辦公及課堂、泛在的社區和資源、以個體為中心的個性化、智慧化辦公與教學正在顛覆傳統校園。以服務器、存儲、網絡、云操作系統、數據中心為基礎,集成校園現有OA系統和業界領先的其他教育軟件,為校園構建一個整體的、可部署的私有云平臺,既實現了教育資源共享,又讓更高效的教育管理服務成為可能。
參考文獻
[1]新技術.為教育插上“智慧”翅膀-鄭州教育博客月刊
[2]田紅.云計算技術在高校動漫專業渲染階段的應用[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14年12月.
[3]馮堅.基于云計算的現代遠程教育展望[J].中國電化教育,2009年10期.
篇6
主題為“互聯新校園,攜手眾教育”的華為教育高峰論壇近日在北京召開,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副主任曾德華、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術標準委員會主任祝智庭等領導、專家、教育用戶及合作伙伴等200余人參會。華為首次舉辦此教育論壇,彰顯了其對教育市場的重視和決心。
“眾教育”的理念概括了華為對于當前我國教育信息化的理解和價值主張。無論是教學實踐的主體:學生、老師、家長,教育管理和服務的主體:學校、政府、社會,還是參與支撐的各企業,教育非某單一力量所能托舉,它是全社會共同參與的事業;“眾教育”的精髓是希望通過技術手段實現師生之間、學習者之間跨越時間和地域的溝通與協作,形成人人皆可得的公平教育環境;而華為秉持“聚焦、被集成”的開放合作戰略,聚焦自身最擅長的ICT基礎設施解決方案的提供,圍繞用戶需求持續創新,與合作伙伴結成方案聯盟,共同推動教育信息化的發展。
技術領先,擁有業界最全的“云、管、端”ICT產品,無疑是華為助力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優勢。
云:是指云計算、存儲、數據中心等系列IT產品。華為的FusionCloud云計算解決方案,能夠幫助客戶大幅降低IT系統的復雜度,讓IT團隊專注于業務和流程創新,助力企業競爭力持續提升。它包括水平融合(華為自主創新的FusionSphere云操作系統,提供面向數據中心的異構多廠家計算、存儲、網絡資源池的水平融合)、垂直融合(存儲、計算、網絡深度融合的FusionCube一體機)、數據融合(FusionInsight企業級大數據解決方案)和接入融合(FusionAccess桌面云)四位一體的全融合,對企業與行業傳統數據中心的IT基礎設施進行“融合重構”。 華為存儲產品齊全, 覆蓋高中低端企業級應用需求,涵蓋全分布式(all-scale out)存儲、應用廣泛的T系列統一存儲、新興的全固態存儲Dorado產品以及災備方案和相應的部件HDP/VTL/VIS等。分布式數據中心(DC2)可大大提高IT資源的利用效率,還可實現數據中心之間的資源共享、統一管理、容災和備份;微型數據中心(MicroDC)將網絡、計算、存儲、安全、語音通信、遠程管理集成在標準機柜中,實現3小時安裝、1天上線敏捷部署。
管:是指提供全場景的網絡承載及安全解決方案,面向教育用戶推出全系列的網絡產品,包括光傳輸、骨干路由器、企業出口路由器、防火墻、流量整形、行為監管、多業務網關、園區及數據中心交換機、無線WLAN、XPON接入等產品。
端:是指面向移動學習的系列化MediaPad、面向校園安全的高清視頻監控攝像頭、面向協同辦公提供的高清視頻會議終端及客戶端軟件平臺。
對于行業新的需求趨勢,回歸教育市場后的華為有著精準的認識。經過潛心研究,在整合“云、管、端”ICT產品的基礎上,華為繼而推出“教育云”、“數字校園”、“多媒體教室”、“電子書包”等縱向多層次的解決方案,全面覆蓋教育信息化的各個應用領域。
高等教育領域,華為認為,信息技術在教、學、管、研等業務的深度滲透,推動了教育模式的變革、學習方式的創新、管理水平的提升。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高校校園網絡從此步入云時代。面向云時代的校園網絡遭遇了諸多挑戰:業務向云遷移,安全威脅、移動終端激增。
如何破局?華為有新的思考,推出高教校園網絡解決方案。其網絡架構包括:敏捷云平臺、精細化運維、無線校園、安全可管控。
何為敏捷網絡?精簡管理、業務融合和靈活演進構建了基本的敏捷網絡。華為認為將原來的三層網絡變成兩層網絡,業務控制層用幾臺交換機進行虛擬化,能提升巨大的管理效率。但這并不夠,將接入層變成即插即用的傻瓜式設備,SVF(Super Virtual Fabric) 能讓整個網絡虛擬成一臺設備,可進一步提升管理效率。有線與無線融合成一體網絡,實現業務隨行。敏捷網絡還擁有靈活演進的能力,從升級設備變成升級辦卡,新業務可自由擴展。
精細化網絡運維方案中,有線無線一體化網絡部署,提供PPPOE/IPOE/802.1X/WEB/快速認證/綁定認證等全面認證方式,支持PC/PAD/SMART PHONE/啞終端等各種設備接入及認證,能按目的地址(目的網段)區分業務類型,形成不同業務流量統計,不同業務對應不同費率,滿足用戶差異化費用結算、業務增值等需求。
無線校園網絡方案從易管、穩定、安全、先進、智能等方面入手,幫助學校在不同的場景下部署無線網絡,應用自主研發的芯片技術,提升用戶的應用體驗。
安全能力與應用識別深度融合的六維控制希望能夠通過安全中心將所有的網絡安全融合在一起,自動實現網絡隔離、全網安全信息搜集、安全事件大數據的關聯分析和精準定位。
目前,精細化運維方案在南京大學,無線校園方案在中國科技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校園安全方案在北京大學,敏捷校園方案在西南民族大學均成功實踐。
基礎教育領域,華為認為,基礎教育信息化和現代化的主要問題是如何提升教學水平,實現素質教育;如何提升教務管理,實現科學決策;如何減小區域差異,實現教育公平公開,而現代化教育的本質是建立在ICT基礎上的。“教”要遠程、無線、多媒體化;“學”要電子化、移動化;整合信息,“管”需要信息平臺,校校聯通;創造和諧,公平公開――“公”需要信息開放、網絡高可靠。華為的基礎教育數字校園解決方案“教、學、公、管、網”合一,有線無線一體校園網方案可以讓教學更生動、更主動,實現隨時隨地的學習。
華為認為,基礎教育也步入了云時代。當前,基礎教育云平臺普遍缺乏有效的資源整合品牌、彈性可擴展的架構和融合的IT運維管理。教育云平臺需要數據中心網絡支持GE、10GE、40GE至少10年的生命周期,并可以擴展。而并行計算、3D渲染和搜索等業務則需要無阻塞的網絡結構,要支持虛擬化,要高品質的網絡保證業務穩定進行。彈性易擴展,支持動態虛擬化、網絡融合開放,實現統一管理,這是華為基礎教育云數據中心的思路。華為數據中心交換機擁有最高性能的引擎,支持云業務長期演進。在虛擬化方面可以實現網絡按需部署,動態適配業務,保障教育云業務穩定運營。
篇7
2010年1月,深交所的《創業板信息披露業務備忘錄第1號――超募資金使用》,對超募資金的用途作出了應當用于公司主營業務、不得用于進行證券投資等高風險投資以及為他人提供財務資助的嚴格的限制,并且要求在資金到賬后的6個月內公布超募資金的使用計劃。
在6個月期限即將到來之際,銀江電子于3月29日公開了其超募資金使用計劃,該計劃中第一項便是投資1000萬元成立銀江(北京)物聯網技術有限公司。
直言做物聯網應用領先企業
銀江電子在3月30日公開的《銀江(北京)物聯網技術有限公司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以下稱研究報告)中直言不諱地表示,銀江(北京)物聯網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稱銀江北京)立志成為全國領先的物聯網應用企業,并將物聯網技術和產品充分應用在相關行業中。
銀江北京主要依托銀江電子的行業優勢,重點切入醫療物聯網、能源物聯網、交通物聯網三個行業的部分重點應用領域,推出行業系統解決方案并完成部分系統產品的自主研發和銷售。
研究報告表明,銀江北京的應用開發是基于平臺技術TOA(面向物聯網的架構)和中間件TOC(面向物聯網的通信)等物聯網架構平臺,通過集成不同的識別裝置、傳感裝置與網關設備,快速開發并部署面向不同行業和不同應用的各種應用系統。
銀江北京的應用開發技術路徑是在感知層和網絡層采用系統集成的方式,進而在應用層為不同行業提供各種智能化應用系統,或者面向行業客戶單獨進行產品銷售或作為智能化應用。用戶可以通過計算機、移動終端、手機、專業設備等與系統進行數據交互。
在實施策略上,醫療物聯網、能源物聯網的應用系統產品將以自主研發為主,而交通物聯網應用系統產品和醫療物聯網部分應用系統產品則與直接項目建設單位進行合作研發。盡管銀江北京被定位在北京、天津和河北這一區域市場,但銀江電子認為,這一地區特別是北京擁有充足的人才資源、良好的政策支持、廣闊的市場空間和良好的典型應用全國示范效應,從而確保了銀江北京在市場競爭中具備較強的優勢。
發力醫療、能源和交通行業
銀江北京所關注的醫療、能源和交通領域既是當今物聯網的熱點領域,也是銀江電子的行業優勢所在。
在醫療領域,銀江北京將推出包括手術室的預約、物理環境監控和手術室監控(手術包、手術人員和藥物等監控)在內的醫院手術室管理系統,具有藥品、供應商、采購計劃、倉儲和用藥等信息管理功能的藥品管理系統,具有垃圾車位置、垃圾重量、操作者身份和健康等信息管理功能的醫療垃圾管理系統,以及醫院資產管理系統。
在能源領域,它將推出的油田電能管理系統,可以將油井、加熱爐、轉油站、聯合站等的電量數據通過GPRS傳送到后臺系統,從而在供電參數、用量、分段計費等方面對油井、辦公樓等油田用電單位進行24小時的實時監測;而校園電能綜合管理系統則在學生公寓、教學與辦公場所、校園照明等三個方面實現了用電控制、收費管理、節約用電和安全用電。城市路燈監控系統通過電力線載波通信技術,實現了單燈的開關遙控、回路電壓電流的遙測、電流的調節,以及對電力電纜和變壓器房的防盜報警。
交通領域是銀江電子成立初期最先涉足的領域,經過近10年的耕耘,銀江電子已經成為智能交通領域的領先企業,擁有城市交通誘導系統、高清卡口自動檢測系統、高清闖紅燈違章自動記錄檢測系統、道路交通視頻監控系統、城市快速路匝道控制系統、快速公交信號優先系統、平安城市監控系統等一批成熟的應用產品與解決方案。
從物聯網到智慧城市
成為全國物聯網應用的領先企業應該是銀江北京的目標,而銀江電子設立銀江北京的長遠戰略目的則是滿足銀江電子的智慧城市戰略的需要。研究報告稱,銀江北京的建設是為了滿足“銀江致力智慧城市建設的需要,是銀江股份實現引領智能技術未來、開啟城市物聯網新時代、打造智能城市、成為中國領先的智能化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的發展目標的必要條件。”
篇8
新產品、新技術、新成果會以推進技術進步、服務教育現代化為主旨,不斷讓更多的教育用戶了解國內外教育技術的最新成果、最新技術和最新理念,在服務參展企業的同時,不斷促進供需雙方信息交流、產品推介、開拓商機、合作發展。
>武漢鼎師教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鼎師電子書包是一個產品,一個真正能為教育工作者解決問題的智能教學終端,更是一套真正為教育工作者設計的教學應用模式。既能向終端用戶提供學習所需,更能將教學數據進行收集和深層次的數據挖掘。為人人通工程解決最后100米的問題。
>成都永業有限公司
從實驗室氣流控制概述,通風系統的發展歷程,通風控制設計方案及實驗室智能化集中監控系統等幾個方面介紹了成都永業實驗室控制系統。
>北京中教啟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數字星球系統是信息時代的教學儀器之一,也是目前國內首先實現三維立體動態展示的單體數字化教學儀器。它通過國際先進的三維圖像處理平臺,方便教師將圖片、視頻、動畫等多媒體資源轉變為球面圖像,結合精密光學技術,瞬間展示于數字化球形投影屏幕,動態立體的再現科學現象與過程。
>北京凌伊動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了《智慧校園給力搭檔:數字學習解決方案》(最新一代數字化實驗系統)新產品。
>國芯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國芯云科技——校園云計算解決方案。云化系統機房應用的優勢:云化系統可以適用各種新舊電腦;電腦原有硬件配置不需要改變;秒表實驗驗收大型繪圖、工程設計軟件的打開時間只需3~5秒。
篇9
創新人才建設
中興軟創把人才的培養和建設放在首要地位,人力資源總經理周偉健表示,公司一直積極致力于人才的引進和培養。不僅開展了“校企合作”項目,還制定了完善的人才培養計劃。公司保證每一個進入的人才都有良好的平臺和發展前景。
中興軟創自08年開始啟動大規模的校園招聘以來,一直堅持校企合作,每年從各大高校招聘300-400人。公司2010年與中國地質大學共同申報“卓越工程師計劃”,與河海大學研究生院共同建立省級研究生基地等。這為企業選撥更加適合企業的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基石。
公司依托中興通訊的平臺,在全國各大高校有較好的雇主品牌;在雇主品牌建設方面,公司打造全方位的招聘體系,每年定期舉辦“open day”,讓學生充分了解企業,與企業進行互動;HR及技術專家也深入校園,開展職業生涯規劃、面試技巧及技術專題講座,加強與院校的互動,讓學生更早更全面的了解企業。
同時,在兼顧外部競爭性和內部公平性的基礎上,為員工提供富有競爭力的薪酬體系,包括工資、年終績效獎金、業績分享權、畢業生快速成長計劃、特別獎勵、國家統籌保險、意外傷害保險、年休假、生活補貼、結婚禮金、年度健康體檢,員工年度旅游等以及系統完善的培訓機制。
應屆生進入公司之后,公司會安排集中的技能培訓及入職培訓,主要培訓后續在工作需要用到的一些技能,如商務英語、商務禮儀、數據庫、操作系統等,讓學生更快的從學生到職業人的角色轉換;學生進入部門之后,會進行一對一的輔導,每個學生配置一個資深員工作為導師,陪伴學生至試用期結束。
公司一直積極推進企業文化建設,致力于形成包容與和諧、自由與開放、創新與務實、自強不息與艱苦奮斗的軟創精神。一方面,公司為員工打造和諧優美的辦公環境,強化員工福利保障。在食堂、班車、健身房、運動場館、圖書館等硬件服務基礎上,持續打造豐富多彩的工會生活,包括興趣協會、單身聯誼會、親子嘉年華、龍蝦節等活動。另一方面,加強團隊凝聚力建設和價值分享。提供定期員工能力培訓、出國學習的機會,構建寬闊的職業發展路徑與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進而營造“開心工作,快樂生活”的工作氛圍。
正是這種完善的人才培養計劃,才使得中心軟創能夠源源不斷的吸引人才加入。從而使中興軟創逐步發展為全球領先的IT軟件提供商,并且還在不斷的發展壯大。
承擔社會責任
企業所取得成績另一方面還得益于安全有序的社會環境。企業發展壯大了,要考慮如何感謝社會。在回饋社會方面,中興軟創也走在了前面。
中興軟創一直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體現企業社會價值。一方面,堅持貫徹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環保理念,在產品和解決方案設計、生成和物流、網絡工程等各個環節關注低碳節能,并積極推廣機房能源系統,踐行科學發展、綠色發展、持續發展。另一方面,積極回報社會,創造貢獻價值,通過校園招聘積極引進人才,為國家創造大量的就業崗位;通過軟件技術創新及標準規范研究,推動軟件行業發展;通過公益活動等社會人文關懷,彰顯良好的企業形象。同時,在面對全球的自然災害救助時,中興軟創積極參加了印尼海嘯、海地及汶川地震、雅安地震、玉樹地震救助行動,組織人員趕赴前線,參與通信保障和救援工作。同時,誠信和諧、安定有序的社會環境有利于企業社會責任的實踐,有利于構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把握市場導向
篇10
>> 保持Wi—Fi系統穩定應用的方法與措施 移動通信中基于IMS的Voice over Wi―Fi解決方案研究 探討移動通信在鐵路通信系統中相關應用 析移動通信在鐵路通信系統中應用 移動通信在鐵路通信系統中應用 探討移動通信在鐵路通信系統中的應用 移動通信在鐵路通信系統中相關應用 移動通信系統網絡優化中干擾問題研究 移動通信系統頻率復用方案中蜂窩結構研究 基于Wi-Fi及GPRS技術的展會訂貨系統研究 基于RFID與Wi-Fi的圖書館智能導讀系統研究 Wi—Fi安全研究 基于Wi—Fi的無線通訊系統在礦井中的應用 基于Wi―Fi的室內定位系統在智慧校園中的應用 移動通信系統中的切換技術探微 移動通信工程中無線定位系統的應用 試論移動通信系統中的切換技術 OFDM技術在移動通信系統中的應用 移動通信系統中的MIMO技術分析 Turbo碼在礦井移動通信系統中的應用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3] 賽迪網. 高效Wi-Fi分流方案服務四網融合[EB/OL]. (2011-09-19)[2013-04-08]. .
[4] 皮和平,胡衛. Wi-Fi分流EV-DO研究[J]. 移動通信, 2012(3): 45-49.
[5] 鄧銳,張春輝. 利用Wi-Fi網絡進行3G業務分流的方法[J]. 電子世界, 2012(22): 142-143.
[6] 3GPP TS 23.234. 3GPP System to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Interworking; System Description[S].
[7] H Haverinen, J Salowey. RFC 4186: Extensibl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Method for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GSM)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 (EAP-SIM)[S]. 2006.
[8] Jari Arkko, Henry Haverinen. RFC 4187: Extensibl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Method for 3rd Generation Authentication and Key Agreement (EAP-AKA)[S].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