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流程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3 22:45:5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工藝流程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裝飾裝修是隨著近幾年建筑工程的增多而發展壯大的,裝飾裝修公司也在發展中越來越多。裝飾裝修公司在市場上多了,就會產生激烈的競爭,公司想要在裝修市場中占得一席之地,質量是最重要的。而在建筑裝飾裝修工程施工中嚴格執行施工工藝流程,就是為了確保裝飾裝修的質量,提高公司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嚴格執行施工工藝流程,就要掌握建筑裝飾裝修工程施工各個環節的正確工藝流程,并進行嚴格的貫徹和執行。
2建筑裝飾裝修工程涉及到的施工工藝流程
2.1地面工程施工工藝流程
地面工程是裝飾裝修的基礎。在施工隊伍施工前,一是要把基層地面進行認真的清掃和整理,把雜物以及妨礙施工的物品清理出去;二是就可以進行地面找平的施工,利用水泥砂漿進行;三是利用標高尺進行定標高、彈線的施工;四是對鋪設地面的大理石板材進行選料;五是在地面鋪設前,要把板材浸水濕潤;六是安裝標準塊;七是攤鋪水泥砂漿;八是在地面鋪貼大理石的石材。在完成以上施工流程后,還要把大理石材之間的縫隙進行灌縫處理,之后進行地面工程的清潔處理,做好每天的地面工程養護。完成這些流程后,地面工程也就符合裝飾裝修的質量要求了。
2.2木工工程施工工藝流程
木工工程在裝飾裝修中是很普遍的,包括門窗的安裝、櫥柜的打造等。在進行木工工程施工時,必須要在確定木工施工的位置后才可以進行施工,在施工過程中要固定好側框板,之后把門窗的工字鋼滑軌固定好,在做好門窗懸掛螺栓與掛件固定之后,還要檢查門窗的側框板是否實現完全吻合。
2.3墻面裝飾施工工藝流程
墻面的裝飾裝修質量對于整個建筑工程的裝飾裝修都是很重要的,它不僅關系到整個裝飾裝修工程的美觀,還關系到裝修后的使用安全。在墻面裝飾施工中,一是要做好墻面基層的清掃,要把墻面存在的縫隙進行填補;二是利用工具進行石膏板面的接縫處理;三是要把墻面的膩子進行磨平;四是給整個墻面涂刷防潮劑,以免墻面出現返潮;五是要進行墻面的底膠涂刷施工,并在墻面上進行墻紙的處理;六是利用滾軸等趕壓墻紙下的膠粘劑氣泡,以保證墻紙的平整度質量;最后,把墻紙上以及拼縫處的膠水擦干凈,對整個墻面進行修整。
2.4油漆涂料施工工藝流程
油漆涂料施工也是建筑裝飾裝修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進行這項施工時,一是要清理需要油漆的木器表面;二是利用磨砂紙對木器進行打光的施工;三是在木器上上潤泊粉,之后利用砂紙進行打磨;四是給木器刮第一遍膩子,之后利用粗砂紙進行磨光;五是給木器刮第二遍膩子,之后利用細砂紙進行磨光;六是給木器刷第一遍清漆,并對存在顏色差別的位置補膩子,之后利用細砂紙磨光;完成上述施工后,在陸續進行兩遍清漆的粉刷,都是采用細砂紙進行磨光施工;最后,利用水砂紙對木器的油漆面進行打磨,打完蠟后擦亮就可以了。
2.5吊頂工程裝飾工藝流程
吊頂工程的施工需要按照三個步驟進行:一是要安裝吊桿,起到基礎的支撐作用;二是要安裝龍骨架,作為面板安裝的平面,其固定作用;最后,完成面板的安裝施工,也就完成了整個吊頂工程的施工。
2.6電路燈具施工工藝流程
電路燈具是裝飾裝修工程中不可忽視的環節,對建筑的后期安全使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進行電路燈具施工前,必須要掌握要裝修的建筑的電路分布圖以及業主要求安裝電源、燈具的具置,并量好準確的尺寸,在裝修圖紙上以及現場墻面等位置明確標出。在這項施工中要把握一個原則,就是引線要利用附近的同類插座電源線。
2.7衛浴潔具安裝工藝流程
這種裝飾裝修在建筑工程中也很普遍,也屬于常用的一種裝修工程。這種工程的裝飾裝修基本步驟為:首先是進行地面、墻面的裝飾裝修,而且地面一定要做好防水處理;其次就是進行馬桶以及洗手盆的安裝,有的還安裝浴盆或者太陽能、浴霸等;再次是安裝排水管道;最后要安裝插座、燈具以及毛巾桿等。
2.8管路改造工程工藝流程
管路分為上水管、下水管以及供暖管道等。在進行這些管道的安裝時,第一個步驟就是在墻面或者地面鑿出鋪設管道的孔洞,之后按照業主要求的管道尺寸進行下料;第二個步驟是做好管道接頭處的連接,通常連接的方式有螺紋連接、熱膠連接等;之后進行打壓試水,看是否有接頭不嚴。
2.9廚房設備施工工藝流程
廚房是家庭裝飾裝修必不可少的環節,通常廚房的裝修都是按照墻面和地面處理、吊柜和底柜的安裝、電器和廚具的安裝進行,最后進行現場的清理。
3保證建筑裝飾裝修工程施工工藝流程質量的措施
建筑裝飾裝修工程施工質量對整個工程具有深遠的影響。往小了說,合格的質量可以保證工程整體美感,往大了說,合格的質量可以保證使用者的健康和安全。決定建筑裝修裝飾工程質量的關鍵是施工工藝,而決定施工工藝能否實現的根本則是工藝流程。為了保證建筑裝修裝飾工程施工工藝的質量,就要執行質量控制措施:一是施工人員要掌握施工工藝流程。嚴格安裝施工圖紙和要求,對施工中的每一個環節進行認真的施工,確保工藝流程的順利實施;二是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計劃。要針對裝飾裝修建筑工程的特點,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計劃,并對每一階段的施工工藝流程貫徹情況進行檢查;三是嚴格執行質量檢查制度。要對施工工藝流程環節進行質量控制,并組織專人進行檢查,以確保施工的工藝流程符合裝飾裝修的質量要求。
4結語
篇2
1.教學內容分析。《集成電路制造工藝》這門課是微電子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是融工藝原理和操作技能為一體的理實一體化課程,本課程的內容主要包括:氧化、光刻、刻蝕、摻雜、薄膜五大工序,每個工序又分為:工藝原理、工藝流程、工藝實訓三個教學模塊。本次課是氧化工序的工藝流程模塊,設置為2課時。2.學情分析。授課對象是微電子技術專業高職二年級學生,他們在知識基礎、能力狀態、學習心理特征、可能存在困難等方面的情況如下:(1)知識基礎: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集成電路制造基礎知識,學過氧化原理和工藝概述,對設備的系統構成有一定了解。但還未接觸實際工藝流程,需要進一步學習。(2)能力狀態:對公式、流程、原理等理論內容學習起來比較吃力,但實踐操作能力較強。(3)心理特征:對學習對象有很大的選擇性,對于自己感興趣的學習內容能夠認真投入,對不感興趣的東西則“不想聽”。(4)存在困難:從往屆學生的反映看,對著文字和圖片來學習氧化工藝操作和設備運行知識,他們覺得抽象、煩瑣、枯燥,教學效果差。結果導致后面的現場實訓不敢動手,工藝流程操作的一次成功率較低。另外,設備內部的運行情況就算在企業現場也無法觀察,這是教學上的一個難點。3.教學目標。根據教學內容和學情分析,參照國家半導體芯片制造工職業資格標準,設定本課題的知識、技能、素質三維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學生能熟記氧化工藝流程和操作方法,了解氧化設備運行情況;(2)技能目標-學生能選擇正確的氧化工藝流程并完成操作;(3)素質目標:學生具有嚴格遵守凈化室規章制度和工藝規范的意識。本次課的教學重點是:能正確完成氧化工藝操作。教學難點是:了解氧化設備運行情況。
二、策略選擇
1.項目教學法。本次課采用項目教學法,設置創設情境、確定任務、實施任務、考核評價、拓展提高五個教學環節,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教師應當成為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幫助者。2.信息化教學。為了克服傳統教學中工藝操作方法和設備運行情況不夠直觀、信息量太過豐富不易掌握等制約因素,我們緊緊圍繞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集成電路制造3D虛擬車間開展教學,在每個教學環節充分運用信息化教室、課程網站等信息化環境和多媒體課件、動畫、視頻等數字化資源,優化教學過程。
三、實施過程
課前回顧和預習:通知學生課前登陸《集成電路制造工藝》課程網站進行理論知識回顧,通過查看多媒體課件和化學反應動畫,知識的復習顯得快速高效。要求學生上網查閱相關資料,整理氧化工藝的詳細工藝流程,通過課程網站發給老師。教師網上檢查學生作業的遞交情況。1.創設情境。新課的第一個環節是創設情境,利用信息化教室功能,學生登陸課程網站觀看氧化環節的視頻,初步了解更衣室、風淋室和凈化車間的情況,配合教師的提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教師進行集成電路制造3D虛擬車間的演示,教師通過廣播系統演示軟件操作方法,介紹更衣室規范要求和凈化車間工作環境和設備,引出工藝操作這一學習主題。2.確定任務。教師總結點評學生上傳的作業,整理出正確的氧化工藝流程,明確學習任務。3.實施任務。氧化工藝的全部流程可以分為“更衣室”“、清洗”、“氧化”“、測試‘四個環節。每個環節又包含多個工藝操作步驟。以氧化環節為例介紹學習的流程:氧化環節包含輸入系統、貨架取片、上料、下料四個工藝操作步驟,學生利用集成電路制造3D虛擬車間來完成學習任務,登陸軟件選擇教學模式,經過更衣室環節后,進入凈化車間,選擇氧化區域進行練習。在練習過程中,教師指導單個工藝操作的學習方法:(1)查看主菜單里面的工藝文件,了解工藝規范;(2)觀看企業視頻,學習操作要領;(3)進行虛擬操作,完成技能訓練;(4)如果做錯會有信息反饋,學生重新練習。氧化環節的貨架取片、上料下料等操作也是用這樣的方法學習的,其余工藝環節的所有操作訓練均可在虛擬車間完成。在練習過程中,學生可以相互討論,教師巡回指導,完成一個環節之后,學生總結操作要領,教師進行點評。這種學習方式教學內容呈現生動有趣,真正寓教于樂,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專注度明顯提高。3D虛擬車間里面還整合了很多的數字化資源:比如清洗機構、氧化傳片、測試傳片的動畫,克服了設備內部運行情況在企業現場也難以觀察的困難,實現了對難點的突破。4.考核評價。最后一個教學環節是考核評價,學生選擇考核模式進入,完成全套工藝流程。在考核模式中系統會有相關問題提出,學生作答。如果答錯則會扣分,并會將正確答案顯示在左下方。在工藝流程中如果選錯流程,那么也會顯示’步驟錯誤”并做正確提示。學生完成考核之后,可以即時看到得分和用時;通過軟件統計分析,教師可以看到學生整體的掌握情況和每個知識點的正確率,獲得及時的信息反饋,最后做總結點評。5.拓展提高。在前面實施任務過程中,學生可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技能訓練上了,要求他們關注車間墻壁上的工藝規范、員工守則、管理條例甚至急救方法等信息,在虛擬車間中實現環境育人,有利于學生職業素養的養成。
四、效果特色
篇3
關鍵詞:充氣浮選機,原礦性質,處理礦量,回收率
中國有色集團撫順紅透山礦業有限公司(原紅透山銅礦)已具有50年的生產經歷,為采、選、冶聯合企業。目前,礦山保有地質儲量900萬噸,選礦各項經濟技術指標都達到了歷史較好水平,銅回收率:92.57%;鋅回收率:73.22%;硫回收率:73.50%。前幾年由于處理礦量逐年增加,礦石性質隨著開采深度的變化也發生著變化,原浮選設備已不適應選別工藝的要求,導致生產指標下降。通過對充氣式浮選機的研究和原浮選設備的對比分析,銅、鋅、硫浮選設備全部改用充氣機械攪拌式浮選機,提升了設備裝備水平,改善了技術作業條件,使三種產品的回收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果。
1 原礦性質
撫順紅透山礦業有限公司為典型的銅、鋅多金屬硫化礦石,礦床類型為中溫熱液充填交代礦床,并以充填為主交代為輔。
礦石中主要金屬礦物有黃鐵礦、磁黃鐵礦、黃銅礦和閃鋅礦等,主要脈石礦物有綠泥石、石英、絹云母、透閃石、角閃石、綠簾石和方解石等。
礦石中銅、鋅與鐵的硫化物致密共生,閃鋅礦、黃銅礦沿黃鐵礦裂隙充填交結,具有交代溶蝕作用,黃銅礦呈點滴狀分布在閃鋅礦中,礦石中的黃銅礦、閃鋅礦、磁黃鐵礦嵌布緊密。黃鐵礦、黃銅礦、閃鋅礦、磁黃鐵礦均賦存于石英—絹云母片麻巖中。畢業論文,回收率。畢業論文,回收率。黃鐵礦、閃鋅礦、磁黃鐵礦以粗粒為主,黃銅礦以細粒為主,粗粒較少。金屬礦物嵌布極不均勻。
2生產工藝流程
撫順紅透山礦業有限公司選礦廠采用的是兩段磨礦、優先浮選工藝流程,即兩段連續磨礦、優先選銅、銅尾選鋅、鋅尾選硫的優先浮選工藝。此工藝于1991年7月改造并投入運行后,比較適合選礦廠的選礦生產。經過幾次局部改造后,各項技術指標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工藝流程詳見圖—1
工藝流程圖圖—1
3 改造前存在的問題
優先選銅浮選工藝的最初設計生產能力1400t/d,為了發揮規模效益,以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選礦廠的處理礦量逐年增加,由優先浮選改造之初的40多萬噸/年擴大到60多萬噸/年。處理礦量的增加造成浮選設備生產能力不足,導致原有的設備配置與生產作業量不匹配,進而導致選礦工藝條件達不到要求,最終影響選礦生產指標,通過對前幾年的指標統計分析(見表—1)可說明浮選時間短和浮選設備生產能力的不足。
歷年來主要技術指標統計 表-1
年份 礦量 原礦品位(%) 回收率(%) 改造情況 (萬噸) 銅 鋅 硫 銅 鋅 硫 94 48.5 1.449 2.584 21.304
89.55 71.48 70.88
95 51.93 1.491 2.466 20.432
90.50 72.7 71.64 增加4臺浮選機 96 54.21 1.46 2.444 20.515
89.6 70.58 67.45
97 56.82 1.477 2.408 20.386
90.51 70.4 68.11
98 61.77 1.466 2.532 21.911
90.14 71.7 69.51
99 62.62 1.507 2.52 20.691
89.94 71 69.14
2000 61.7 1.59 2.28 19.950
90.26 72.4 69.09
2001 64.7 1.529 2.55 20.937
91.04 72.51 70.65
2002 64.88 1.57 2.479 20.228
91.16 72.12 62.92
2003 64.45 1.605 2.400 20.748
91.41 72.33 72.7
2004 57.8 1.659 2.324 21.206
91.55 71.52 71.95
2005 53.5 1.618 2.287 20.700
92.35 71.29 71.87 銅浮選機改造后 2006 55.1 1.551 2.247 19.797
篇4
關鍵詞:畢業設計;制藥;生產方法;工藝流程;設備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22-0200-03
畢業設計是理工科高等學校專業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在畢業前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實踐性和綜合性教學環節,是強化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著力點。
相對于其他教學環節,畢業設計環節獨具的培養功能是促進學生全面系統地總結、鞏固和消化已學的理論知識,相對集中地培養學生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實際工程技術問題的綜合能力,亦作為學生畢業和學位資格論證的重要依據。
一、畢業設計的目的和作用
在畢業設計的過程中,包括畢業實習、收集設計資料、撰寫設計說明書、繪制工程圖紙和設計答辯各個教學環節,都滲透相應的具體明確的培養目的和作用,歸納起來有:(1)培養學生探求真知的科學精神、優良的人文素養和品質,以及改革創新的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2)培養學生獨立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研究和解決實際工程技術問題的能力,特別是獨立獲取、探索和開發新知識的能力。(3)訓練學生從事科學研究的基本功,包括實驗研究和設計方案的制訂,數據測定、整理和處理方法,調試和使用新型儀器設備,工程技術計算和圖表繪制的能力,特別是計算機應用能力。(4)查閱、選取和使用技術參考文獻資料和工程技術手冊的能力。(5)編輯設計文件、寫作和文字(語言)表達能力。
二、畢業設計的工作程序
畢業設計工作通常按下列程序進行:(1)確定指導老師和設計題目。(2)擬定和下達教師擬定的設計任務書,設計前發給學生。(3)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作開題報告(是否進行根據題目而定)。(4)學生赴生產單位進行畢業實習,收集設計資料。(5)撰寫設計說明書(包括繪制工程圖紙)。(6)組織畢業設計答辯(由專業教研室或院系負責)。(7)評審設計說明書(有指導老師和專聘的評閱人進行)。(8)評定設計成績。
三、畢業設計的選題
1.選題的重要性。選題是否恰當是能否保證設計質量和達到教學基本要求的關鍵。選題的重要作用是很大程度上決定設計水平和應用價值,能促使學生消化和擴展專業知識,進行知識重組,以至確定學生今后學習和從事研究工作的方向,成為日后專業深造的導航標
2.選題的原則。選題時要遵循下列基本原則:(1)符合專業培養目標,滿足實踐教學基本要求。(2)具有應用價值。(3)具有可行性。(4)具有創造性。(5)具有科學性。
3.選題的途徑和方法。(1)選題的途徑包括:從生產實踐中、科研項目中、市場需求中或實驗教學中選題,從專業發展方向的前沿選題,結合個人興趣愛好選題。(2)選題方法有多鐘:如教師提供、學生自選、師生商定。如承擔教師科研課題中的子課題或其中部分研究(設計)模塊,原則上學生每人一題,多名學生合作的題目,須明確各人的主攻或側重點。
四、畢業設計的基本內容
1.設計說明書內容結構。設計書是畢業設計主要的書面文件,能全面反映學生的設計思想、設計能力和對題目及其背景知識掌握的深廣度。畢業設計不同于一般的工程設計計算書,除了有關的計算內容外,還包括可供選擇的方案、選擇依據和方案論述;除了符合工程實踐要求外,還要滿足教學上的基本要求。根據國家標準(GB7713-87)的規定,一份規范的畢業設計說明書通常由前置部分、主體部分和其他部分所組成。(1)前置部分:封面;題名頁(扉頁);序言(緒論,前言);摘要(中、英文);關鍵詞(中、英文);目錄。(2)正文部分:引言;正文;結論。(3)其他部分:參考文獻;謝辭;附錄(必要時)。
2.正文的主要內容和要求。(1)主要內容。正文包括的主要內容一般有:①概述。②生產方法(工藝路線)的選擇。③工藝流程設計。④工藝計算。⑤設備的設計計算和選型。⑥車間設備布置設計。⑦管道布置設計。⑧三廢防治和環境保護。⑨技術經濟分析。(2)寫作要求。正文是設計說明書的核心內容,最能體現設計的質量和水平。理工科大學的畢業設計,雖然不同學科(專業)的設計對象、內容和方法各有差異,但具有下列共同要求:①在設計內容上,資料翔實可靠,分析問題論點鮮明,論據充分,論證嚴密,結構明確;實驗數據真實可靠,重復性好,實驗結果能從一定理論高度進行分析,有一定的獨立見解或新意。②在表達形式上,立題突出,層次分明,思路清晰,文體格式規范,符合國家標準。③在治學態度上,實事求是,不夸大渲染,不因“為我所用”而主觀臆斷,任意取舍,更不能抄襲編造。
3.概述。概述一般包括下列主要內容:(1)產品介紹,包括產品名稱、用途、化學結構式、分子式、性能(理化性質)、質量標準及檢驗(測定、鑒別)方法、處方和輔料介紹等。(2)產品在國民經濟和民生中的作用和市場需求。(3)產品在國內外的生產、開發概況和發展遠景。(4)生產方法簡述。(5)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和水、電、氣等地區性供應條件。
4.生產方法(工藝路線)的選擇。根據查閱和在實際生產中收集到的生產資料和工藝技術參數,對該產品當前在國內外的生產方法和工藝流程進行技術經濟分析、對比,選定最佳生產方法,作為工藝流程設計的依據
5.工藝流程設計。生產方法確定后,即可進行工藝流程設計,益據此確定車間設備布置。(1)工藝流程設計主要任務和成果。主要任務:①確定工藝流程的組成,即確定原料、中間產品、成品和排出物等的來去走向和順序以及整個生產過程所需的各單元操作的組合方式、順序及相互間的連接,以達到據此流程可由原料變成產品的目的。②確定載能介質的技術規格和流向(制藥工藝中常用的載能介質為水、水蒸汽、冷凍鹽水、壓縮空氣等)。③繪制工藝流程圖,即以圖解形式表示出從原料到成品的流程中物流和能量發生的變化和走向以及生產中采用的設備;生產中所需控制的工藝參數(溫度、壓力、流量等)及其檢測控制點。④編寫工藝操作方法(設計說明書),包括原輔料和中間體的名稱、規格、用量,工藝操作條件(溫度、壓力、流量、時間等),控制方法和設備名稱等。成果:工藝流程設計的成果是初步設計階段帶控制點的工藝流程圖和工藝操作方法說明。(2)流程設計的基本原則。①保證產品質量符合規定的技術標準。②滿足《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的要求。③盡量采用成熟先進的技術和設備。④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盡量簡化流程,縮短生產周期,提高原來利用率,降低原輔料消耗和生產成本。⑤確保人身和設備的安全。⑥盡量減少三廢排出量,實施三廢綜合利用、處理和回收。⑦考慮現代過程裝置的趨向(大型、高效、節能、自動化、機械化、微機化)和精細產品的趨向(小批量、多品種、高質量)。(3)流程設計的基本程序。①對選定的生產方法進行工程分析和處理。②繪制工藝流程框草圖。③繪制物料流程圖。④繪制設備工藝流程圖。⑤繪制帶控制點的工藝流程圖。
6.工藝計算。工藝計算注意包括物料平衡計算(簡稱物料衡算)和熱(能)量平衡計算(簡稱熱量衡算)。
7.設備的選型和工藝計算。制藥工藝所用設備分為定型設備和非定型設備兩類。定型設備是廠家已標準化和系列化的產品,可按工藝要求,在有關產品說明書中選用。非定型設備是滿足制藥工藝特殊要求的專用設備,須按工藝要求進行專門設計和制造。對畢業設計而言,從教學要求考慮,根據專業特點,一般只須對1~2個主要設備(以非定型設備為主,也可選定型設備)進行工藝性計算,對輔助設備直接進行選型即可。選型方法在相關教科書、手冊中均有詳細描述,可以查閱。
8.車間布置設計。在繪制生產工藝流程圖、物料衡算、熱量衡算和設備設計選型等工作完成以后,就可著手進行初步的車間布置設計。車間布置是否合理,關系到項目的總投資、設備的安裝、檢修、操作環境的安全方便和經濟指標的完成等問題,因此必須統籌考慮。
制藥工業包括原料藥工業和制劑工業。原料藥工業包括化學合成藥、抗生素、中草藥和生物藥品的生產。原料藥屬精細化學品,在車間布置設計上與化工車間有共同的特點。但制藥產品(原料與制劑)是關系到人的健康和生命的特殊產品,必須嚴格保證質量。原料藥生產的精制、烘干、包裝工序和制劑生產的灌封、制粒、干燥、壓片等工序,其車間的新建、改造必須符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的要求。
9.管道布置設計。管道設計內容就是管道布置圖的內容。管道布置設計主要包括管道設計計算和管道布置設計兩部分內容。
10.三廢防治和環境保護。在制藥生產中產生的三廢(廢水、廢氣、廢渣)中,可能會有毒害物質,對人類生活危害極大。因此畢業設計中必須具體體現生產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和環保意識,把三廢防治和環保措施列為重要的設計內容。根據防治結合,以防為主的原則,采取綜合利用原材料,變廢為寶和減少三廢排放量的有力措施。
(1)廢水處理方法。廢水種類復雜,處理方法有多種,一般分成四類,物理法、化學法、物理化學法和生化法,見下表,可根據廢水的特點加以選用。
(2)廢氣處理方法。廢氣處理分除塵法和氣體凈化法兩類。
(3)廢渣處理方法。制藥生產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統稱為廢渣,包括工業原料渣、反應物渣和未反應完全的原料渣等。廢渣往往是可以利用、轉化為其他材料的有用資源。因此,廢渣處理首先應研究其資源化的途徑,變廢為寶,然后才考慮填埋處理(見下表)。
11.技術經濟分析。技術經濟是指技術方面的經濟指標問題。正確可靠的藥物生產工藝設計體現為技術上的先進性和經濟上的合理性,對此進行評價,需要進行技術經濟分析和基建投資概算。在畢業設計中,技術經濟分析部分一般包括兩個主要內容,即勞動人員的編制和產品生產成本的概算。
(1)勞動人員的編制。勞動定員數是工廠投產后全面達到設計指標和正常管理水平的標志。根據勞動定員數和計劃產量(或產值、利潤)相比較可以算出勞動生產率。①編制全廠人員的依據:a.工廠和車間的生產計劃。b.勞動定額、產量定額、設備看管定額和服務定額。c.工作制度(連續或間歇生產、每日班次數等)。d.出勤率(全年扣除法定節假日、病、事假等因數的有效工作日和工作時間數)。②勞動定員的類別和組成。行政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實行責任制,人工實行崗位制。勞動人員確定后,列出車間(或工段)定員表和全廠定員表。
(2)產品生產成本概算。生產成本是反映工廠生產經營和管理的重要指標之一,是制定產品價格的重要依據之一。
產品車成本的組成如下:
①原材料費(原料+主要材料+輔助材料)。
原材料費=消耗定額×該種材料價格
式中:材料價格系指材料的入庫價格
入庫價格=采購價格+運費+途耗+庫耗
式中:途耗指原材料采購后運進倉庫前運輸途中的損耗
庫耗指原材料入庫至出庫間的損耗。
②燃料費(煤、重油等),計算方法與原材料費相同。
③動力消耗(水、電、風等)。
動力消耗費=消耗定額×動力單價
④生產工人工資及附加費。
生產工人工資及附加費=(某產品生產工人平均工資+附加費/某產品年產量)×某產品生產工人人數
⑤車間經費。
車間經費(項目建設前期估算)=車間固定資產折舊費+維修費+車間管理費
⑥企業管理費。
企業管理費=車間成本×企業管理費百分率
式中:車間成本=原材料費+燃料費+動力消耗費+生產工人工資及附加費+車間經費
⑦銷售費用。銷售費用=產品銷售額(或工廠成本)×銷售費百分率 其中:工廠成本=生產成本+企業管理費
以上①~⑦項費用相加,構成了產品生產成本(又稱銷售成本)。
⑧產品出廠價格。
產品出廠價格=生產成本+稅金+利潤
參考文獻:
[1]周永強,胡玉杰,武衛莉.高等學校畢業設計(論文)指導[M].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2.
[2]國家教委高等教育司,等.高等學校畢業設計(論文)指導手冊《化工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張珩,羅曉燕.制藥工程工藝設計[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
篇5
論文關鍵詞:化工廢水,鐵炭微電解,Fenton氧化,混凝沉淀,工藝改造
江南某化工廠主要生產乙酰磺胺酸鉀(安賽蜜)及其生產原料雙乙烯酮。廠區廢水主要包括:生產廢水、生活污水及地面沖洗水。目前,生產廢水預處理工藝采用“鐵炭還原+化學氧化”為主體工藝。 混入生活污水后二級生化工藝采用“厭氧水解+好氧生物處理”為主體。隨著產品種類的增多及生產工藝的改進,近兩年廢水水質波動較大。鐵炭微電解-NaClO氧化工藝難以取得很好的處理效果。因此,在原有構筑物的基礎上,提出以微電解+Fenton高級氧化工藝作為主要預處理工藝。本研究是在前期實驗室小試的基礎上,研究不同組合方式對廢水的處理效果和工藝的可行性。原有預處理工藝如圖所示:
圖1廢水處理站預處理工藝流程
Fig.1 Process flow of wastewatertreatment station
1 試驗材料與方法
1.1水樣來源
試驗用水取自該化工廠的污水處理站。生產廢水水量小但水質變化較大,廢水中主要含有一些生產中的原輔材料、產品及副產品。具體主要包括:乙酸、乙酸丁酯、磷酸氫銨、硫酸銨、丙酮等畢業論文格式。目前,生產廢水水質具有高COD、高氮、高磷等特點鐵炭微電解,可生化程度低,處理前先與河水進行一定比例的稀釋。水質指標如表1所示。
表1 試驗水樣水質
Table 1 The quality of the wastewatersample
項目
濃度(mg/L)
國家標準1)
COD
992~1539
100
NH3-N
30.9~74.2
15
TP
13.2~34.4
0.5
SS
篇6
關鍵詞:大氣治理,脫硫脫硝,一體化技術
中圖分類號:TH162 文獻標識碼:A
1引言
我國自然資源分布的基本特點是富煤、貧油、少氣,決定了煤炭在我國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短期內不會改變。根據《中國能源發展報告》提供的數據,2012年我國煤炭產量36.6億噸,其中50%以上用于燃煤鍋爐直接燃燒。預計到2020年我國發電用煤需求將可能上升到煤炭總產量的80%,每年將消耗約19.6~25.87億噸原煤。SO2、NOx作為最主要的大氣污染物,是導致酸雨破壞環境的主要因素,近年來燃煤電廠用于治理排放煙氣中SO2、NOx的建設和運行費用不斷增加,因此研究開發高效能、低價格的煙氣聯合脫硫脫硝一體化吸收工藝,有著極其重要的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
2 聯合脫硫脫硝技術
2.1 碳質材料吸附法
裝有活性炭的吸附塔吸附煙氣中的SO2,并催化氧化為吸附態硫酸后,與吸附塔中活性炭一同送入分離塔進行分離;然后煙氣進入二級再生塔中,在活性炭的催化作用下NOx被還原成N2和水;在分離塔中吸附了硫酸的活性炭在350℃高溫下熱解再生,并釋放出高濃度SO2。最新的活性炭纖維脫硫脫硝技術將活性炭制成直徑20微米左右的纖維狀,極大地增大了吸附面積,提高了吸附和催化能力,脫硫脫硝率可達90%左右[1]。
圖1 活性炭吸附法工藝流程圖
2.2 CuO吸收還原法
CuO吸收還原法通常使用負載型的CuO當作吸收劑,普遍使用的是CuO/AL2O3。此法的脫硫脫硝原理是:往煙氣中注入一定量的NH3,將混合在一起的煙氣通過裝有CuO/AL2O3吸收劑的塔層時,CuO和SO2在氧化性環境下反應生成CuSO4,不過CuSO4和CuO對NH3進行還原NOx有著極高的催化性。吸收飽和后的吸附劑被送往再生塔再生,將再生的SO2進行回收[2]。其吸收還原工藝流程如圖2所示。
圖2 CuO吸附法工藝流程圖
3 同時脫硫脫硝技術
3.1 NOXSO工藝
NOxSO為一種干式、可再生脫除系統,能脫除掉高硫煤煙氣中的SO2與NOx。此工藝能被用于75MW及以上的電站及工業鍋爐高硫煤煙氣的脫硫脫硝。此工藝再生生成符合商業等級的單質硫,是一種附加值很高產品。對期望提高SO2與NOx脫除率的電廠及灰渣整體利用的電廠,該工藝有極強的競爭力[3]。
圖3 工藝流程圖
3.2電子束法
電子束法[4]即是一種將物理和化學理論綜合在一起的脫硫脫硝技術。借助高能電子束輻照煙氣,使其產生多種活性基團以氧化煙氣中的SO2與NOx,得到與,再注入煙氣中的NH3反應得到與。該煙氣脫硫脫硝工藝流程如圖4所示。
圖4 電子束法脫硫脫硝工藝流程圖
3.3 脈沖電暈等離子體法
脈沖電暈等離子體法可于單一的過程內同時脫除與;高能電子由電暈放電自身形成,不需要使用昂貴的電子槍,也無需輻射屏蔽,只用對當前的靜電除塵器進行稍微改變就能夠做到,且可將脫硫脫硝和飛灰收集功能集于一身。其設備簡單、操作簡單易懂,成本相比電子束照射法低得多。對煙氣進行脫硫脫硝一次性治理所消耗的能量比現有脫除任何一種氣體所要消耗的能量都要小得多,而且最終產品可以作肥料,沒有二次污染。在超窄脈沖反應時間中,電子得到了加速,不過對不產生自由基的慣性大的離子無加速,所以,此方法在節能方面有著極大的發展前景,其對電站鍋爐的安全運行不造成影響。所以,其發展成為當前國際上脫硫脫硝工藝研究的熱點[5]。其工藝流程如圖5 所示:
圖5 脈沖電暈等離子體法脫硫脫硝工藝流程圖
4 煙氣脫硫脫硝一體化實例應用
本案例是根據石灰石-石膏濕法煙氣脫硫脫硝工藝試驗,使變成極易為堿液所吸附的。因為珠海發電廠脫硫系統在脫硝進行前己經完成,只用增加脫硝裝置就行。而且脫硫脫硝一體化的重點在于的氧化,所以為實現脫硫脫硝一體化技術,深入研究分析氧化劑的試驗功效并確定初步工藝參數,為以后工業試驗及示范工程提供理論及試驗基礎,在珠海發電廠脫硫裝置同時進行了脫硝測量[6]。
4.1氧化劑的配制
氧化劑配制:在氧化劑配制槽中,注入適量水及濃度在50%的氧化劑,其主要成分是,攪拌均勻后配制濃度分別是39.5%、30%的氧化劑[7]。
4.2 測量儀器
煙氣分析儀:英國KANE公司生產的KANE940,性能是對、、的濃度以及煙氣溫度,環境溫度,煙道壓力等分析。煙氣連續分析儀:德國MRU公司生產的MGA-5,功能是連續測量:、、、、溫度、壓力等;并配備專用數據采集處理軟件MRU Online View,自定義采集時間間隔。
4.3 試驗裝置以及流程
測量是在珠海發電廠脫硫裝置上進行的。脫硝裝置安裝在脫硫系統前部的煙道中,將煙氣注入到脫硫塔之前進行脫硝試驗。試驗過程和部分現場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8]:
圖5 脫硫同時脫硝測量示意圖
試驗中,煙氣由珠海發電廠總煙道設置的旁路煙道引出,由擋板門4控制煙氣流量。氧化劑從氧化劑泵注入管道,由閥門1和流量計一起控制氧化劑總流量,之后將氧化劑分成兩個支路從噴嘴逆流注入到煙道和煙氣中進行混合。在2、3處由各自的閥門開關控制前后兩支路,其中2處為前閥門,控制前支路;3處為后閥門,控制后支路,前后支路都安裝有兩個噴嘴。煙氣在6處同氧化劑發生反應后,經由圖中5、7煙氣測點煙氣分析儀連續記錄試驗前、后不同時間煙氣中、、等濃度變化,分析確定最佳試驗參數。之后將煙氣引入脫硫系統[9]。
4.4 測量結果分析
在珠海發電廠脫硫同時脫硝測量中[10]:
(1)氧化度同氧化劑注入煙道的方式有關。逆流是最宜的氧化劑注入方式,所以,工業試驗中脫硝劑最宜采用逆流注入方式。
(2)試驗加入氧化劑后,氧化劑脫硝效果效果,可在工作應用中深入分析研究;50%氧化劑試驗中,氧化度最高可達60%左右。
(3)試驗中,首先,濃度為50%的氧化劑氧化度最高;其次,整體上濃度在39.5%的氧化劑氧化度高于30%濃度氧化劑的氧化度。有條件情況下,以后的具體應用中應最宜選用濃度為50%的氧化劑。但出于經濟性和試驗效果的考慮,工業應用中普遍選用濃度為35%的氧化劑。
5 結論
燃煤電廠脫硫脫硝技術為一項涉及多個學科領域的綜合性技術,為了減少燃煤排放煙氣中與對大氣的污染。其一,改進燃燒技術抑制其生成;其二,應加強對排煙中與的煙氣脫除工藝設計。當前,煙氣脫硫脫硝技術是降低煙氣中的與最為有效的方法,尤其是電子束法、脈沖等離子體法等應用更是大大地促進了煙氣脫除工藝的發展。雖然相應方法有著很多優點,但還不完善,均還處在推廣階段。所以,研究開發高效能、低價格的煙氣聯合脫硫脫硝一體化吸收/催化劑,研發新的脫硫脫銷裝置及脫硫脫銷工藝是科研人員工作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胡勇,李秀峰.火電廠鍋爐煙氣脫硫脫硝協同控制技術研究進展和建議[J].江西化工,2011(2):27-31.
[2] 葛榮良.火電廠脫硝技術與應用以及脫硫脫硝一體化發展趨勢[J].上海電力,2007(5):458-467.
[3] 宋增林,王麗萍,程璞.火電廠鍋爐煙氣同時脫硫脫硝技術進展[J]. 熱力發電,2005(2):6-10.
[4] 柏源,李忠華,薛建明等.煙氣同時脫硫脫硝一體化技術研究[J].電力科技與環保,2010,26(3):8-12.
[5] 呂雷.煙氣脫硫脫硝一體化工藝設計與研究[D].長春: 長春工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6] 劉鳳.噴射鼓泡反應器同時脫硫脫硝實驗及機理研究[D].河北:華北電力大學工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
[7] 韓穎慧.基于多元復合活性吸收劑的煙氣CFB 同時脫硫脫硝研究[D].河北: 華北電力大學工學博士學位論文,2012.
[8] 韓靜.基于可見光催化TiCh /ACF 同時脫硫脫硝的實驗研究[D].保定: 華北電力大學,2009.
篇7
關鍵詞:液態奶;工藝流程;設備選型;車間布置
前 言:本論文設計生產規模為年產5萬噸液態奶,設計嚴格按照《乳制品生產企業良好生產規范》(GB 12693-2010)[1]進行設計,可生產250ml利樂枕包裝、250-500ml康美包裝、250ml百利包裝、170ml 塑料杯包裝的無菌奶、保鮮奶和酸奶。產品質量必須符合國家標準:《酸牛乳》(GB2746-1999)[2]、《巴氏滅菌乳》(GB 19645-2010)[3]、《滅菌乳》(GB5408.2-1999)[4]。
一、工藝流程
1.工藝流程圖
2.工藝要點[5]
(1)前處理:原乳送到工廠時經過檢驗,合格者方可使用。檢驗合格的原乳經秤量、過濾、凈乳、冷卻到5℃時,送入貯乳槽。
(2)原料乳的標準化。首先必須使標準化乳中的脂肪與非脂固體之比等于產品中脂肪與非脂固體之比;再根據原料乳中非脂乳固體的含量及產品中脂肪及非脂固體兩者的比值,確定標準化乳應有的脂肪含量。
(3)均質。將牛奶預熱到60℃后,于150-200kgf/cm2壓力下均質。
(4)超高溫瞬間殺菌。采用120~150℃、1~2秒鐘的超高溫瞬間殺菌,不僅細菌幾乎完全殺死,而且牛乳蛋白質可以達到軟凝塊化。
(5)酸奶生產工藝。將殺菌后的混合料冷卻到42-47℃后,添加3%的生產發酵劑。接種后攪拌5分鐘使發酵劑均勻分布于奶中,即可開始灌裝。灌裝時間必須有嚴格要求,即從接種開始到罐裝完畢送入發酵室的時間不超過1.5小時。灌裝,封蓋后迅速放入發酵室中,于43℃溫度下發酵2.5-4小時至達到凝固狀態即可終止發酵。達到發酵終點時應立即將酸奶放入2-6℃冷庫中以迅速抑制酸奶菌的生長,降低酶的活性,防止酸度過大。
二、設備選型
根據生產工藝要求,為滿足生產需要,應配備下述主要設備。
(1)收奶預處理工段。包括設備有:收奶泵、管道過濾器、脫氣器、流量計、緩沖罐、板式冷卻器、生奶倉、離心奶泵、標準化設備、稀奶油板式殺菌器、稀奶油儲灌、容積泵、脫脂奶儲罐、熟奶倉。
(2)配料工段。包括設備有:配料罐、離心奶泵、高速混料機、膠體磨、板式換熱器組、管式過濾器。
(3)殺菌工段。包括設備有:板式高溫滅菌機、閃蒸脫氣機、均質機、待裝罐。
(4)酸奶工段。包括設備有:板式殺菌機、脫氣機、均質機、盤管式保溫、生產發酵劑罐、容積泵、發酵罐、板式冷卻器、暫存罐、果料罐。
(5)灌裝包裝工段。包括設備有:康美無菌灌裝機、利樂枕灌裝機、百利包灌裝機、屋頂型灌裝機、酸奶灌裝機。
三、車間布置
按《乳制品生產企業良好生產規范》(GB 12693-2010)中規定實施,依生產工藝流程順序,遵循流程圖,液態奶生產車間布置如下:
(1)車間的南面布置生產人員更衣區、CIP系統、維修及工具間、空調機房、水處理間。
(2)車間中部從西至東分布前處理間、殺菌間、灌裝間、外包間、成品庫。
(3)車間北部分布收奶間、配料間、內包材間、外包材間、酸奶冷庫、消毒奶冷庫、成品暫存庫。液體奶車間在收奶間設置一鮮奶化驗間,主要是對鮮奶及輔料進行檢驗。
生產人員需經凈化后進入各生產工段,預處理區為準清潔區、包裝區和灌裝區為清潔區,輔助生產區為普通區。生產區門廳旁是車間生產人員的人凈區,人員經換鞋、一次更衣、淋浴等程序后進入車間前處理區,進入灌裝間人員需經二次更衣、換鞋、洗手后方可進入。收奶間、成品庫、內包材間等運輸量大,接近運輸主干道,方便原、輔料、成品等的運輸。車間出入口設防火風幕,車間有紗門,紗窗,頂角,墻角及地角處均應做成圓弧形,窗臺做坡形,生產車間地面為細石砼內摻耐磨金鋼砂面層,倉庫地面為水磨石面層,辦公地面采用防滑地磚。
參考文獻:
[1]《乳制品生產企業良好生產規范》(GB 12693-2010),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2]《酸牛乳》(GB2746-1999),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3]《巴氏滅菌乳》(GB 19645-2010),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篇8
關鍵詞:生態系統,植物配制,環境質量工藝流程技術措施
一、廠區綠地系統產生
工廠是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給城市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和經濟效益,促進了城市的發展,但是工廠也是一些污染物的產生和散播的源頭,給職工和周邊居民的生活及居住環境造成了不良影響,甚至形成危害。而將綠地形成系統,科學合理的參與到廠區的環境規劃布局中,對于減緩廠區環境的壓力、影響以至改善、直至改變廠區環境,形成廠區良性循環的生態系統,無疑是簡單有效的優良途徑。要作好廠區綠地系統的設計和建設,使綠地在廠區中充分發揮其特殊功效,同時保證系統本身能持續健康的發展,必須首先認識和了解不同植物群體綠地的功能和作用。
二、綠化植物的功能
隨著廠礦生產的加速和擴大,職工的數量和密集度也在增加,造成了廠區環境日益嚴重的污染,惡劣的生產和生活環境危脅著人們的健康,創造一個適宜我們生產和生活的環境已成為廠區建設中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要找回碧水藍天,我們一方面要致力于從源頭上控制,減少各種污染,這可能依賴于龐大的費用支出和高精的科技群體的支持,而我們更容易實施和掌握的是廠區綠地系統的建設。眾所周知,綠色植物具有凈化空氣、水體和土壤,調節氣候、降低噪聲等功能。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針對不同的污染源有側重的選擇植物配制。
首先是凈化空氣。論文寫作,環境質量工藝流程技術措施。在廠區中車間眾多、職工密集、能源動力機組集中,因此而產生的二氧化碳及各種有害氣體、煙灰粉塵等也特別多,許多綠色植物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中排出的二氧化碳數量的20倍之多,以此來增加空氣中的含氧量。據有關研究表明,當綠化覆蓋率達到30%以上的時候,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的瞬時濃度量直線有規律的下降,當綠化率達到50%時,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則可保持正常的濃度。
不同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有所不同,據“北京城市園林綠化生態效益的研究”測試表明,對二氧化碳具有較強吸收能力的植物,落喬有:柿樹、刺槐、合歡、泡桐、欒樹、紫葉李、山桃、西府海棠等;落葉灌木有:紫薇、豐花月季、碧桃、紫荊等;藤本植物有凌霄、山蕎麥等;草本植物有:白三葉等。
另外,綠色植物還有明顯的吸收二氧化硫、氯氣、氟化氫、氮氧化物、碳氫化物以及汞、鉛蒸氣等有害氣體功能。據日本大阪市內對40多種樹木的含硫量進行的分析表明,不同種類的植物對二氧化硫的吸收能力也有所不同,附表1是不同植物不同季節每平方米葉片的硫積累量。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對二氧化硫有較強吸收能力的有海棠、構樹、金銀木、丁香、饅頭柳、白蠟等。
附表1
篇9
目錄
一、前言………………………………………………………………3
二、廠區概況…………………………………………………………3
(一)、大慶市簡介……………………………………………3
(二)、大慶市東城區污水處理廠簡介………………………4
三、工藝流程及相關構筑物介紹……………………………………4
(一)、工藝流程………………………………………………4
(二)、構筑物及設備…………………………………………5
1、預處理工段………………………………………………5
2、生化處理工段……………………………………………9
3、污水、污泥、化驗室工段………………………………12
四、清潔生產和處理成本……………………………………………17
(一)、清潔工藝簡析…………………………………………17
(二)、經營管理………………………………………………18
(三)、處理成本………………………………………………18
五、實習心得與體會…………………………………………………19
六、存在的問題和建議………………………………………………20
七、附圖………………………………………………………………20
一、前言
隨著大四下學期的來臨,在學校的安排下,我們環境工程專業學生進行了大學最后一次實習——畢業實習。畢業實習是在我們學完所有的專業課程和專業選修課后,在環境監測實習,生產實習基礎上又一次重要的實踐環節,也是畢業設計的有機組成部分,其目的是鞏固、驗證和強化我們所學習過的知識,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我們即將開始的畢業設計和將來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1,通過畢業實習,能使我們將課堂學過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生產相聯系,加深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充分利用實習基地的有利條件培育我們分析工程實例的能力,強化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的綜合能力。
2,通過畢業實習,能使我們獲得環境工程設計、運行管理以及新技術、新設備開發等方面的實際知識,了解這些工藝和設備運行情況和存在的問題,為畢業論文設計收集必要的資料,解決設計中可能存在的問題。
本次實習主要內容包括:
1,收集資料:①實習單位概況:建廠歷史、生產方法和規模、工藝特點、主要產品;②了解實習所在地的地理環境:包括廠區及周圍平面、高程圖,廠區及周圍相關的水文、氣象和地質資料;③了解污染源的排放規律、排放特征及污染狀況;④實習廠的進出水水質情況。
2,工藝實習:①掌握實習廠污水處理的詳細工藝流程或處理方法,并繪制實習廠的工藝流程圖;②掌握各處理設備與構筑物的布置和特點(構造形式、細部構造、工藝裝備的性能和尺寸、控制方式),了解有關的布置原則,要求能夠繪制主要設備或構筑物的實際布置圖,并標出實際尺寸;③掌握主要工藝的運行過程,了解其主要控制指標以及變化情況;④了解化驗室及凈化過程的各種監測、控制儀器的配備和使用情況;⑤處理工藝中的各項消耗指標的用量和價格;⑥了解各個崗位的勞動定員、人員編制及是否繳納排污費等情況;⑦積極參與現場的技術改造等活動。
3,閱讀圖紙:閱讀該廠的施工圖,結合圖紙和實際工程,使我們了解和掌握施工圖的內容和表達方式,為畢業設計奠定基礎。
二、廠區概況
(一)、大慶市簡介
大慶是中國重要的石油工業城市,因石油而聞名于中國和世界,也是一座新興的現代化綜合城市。
大慶位于中國黑龍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距黑龍江省省會城市哈爾濱159公里,地理位置處于東經124°19′-125°12′,北緯45°46′-46°55′之間,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4.9°c,年活動積溫2700°c-2800°c,日照時數2658小時,無霜期168天,年均降雨量437.5毫米。全市下轄五個區、四個縣,總面積2.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62.2萬。其中,市區面積5107平方公里,人口118.4萬。大慶油氣資源位居中國首位,已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近60億噸,天然氣地質儲量500多億立方米,今后20年內,還可新增5-10億噸石油、200-300億立方米天然氣可采儲量;地熱資源豐富,境內的林甸溫泉靜態儲量達1800億立方米,溫度高,富含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具有極高的開發利用價值和前景。
大慶油田從1960年開發至今,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石油生產基地和重要的石化工業基地。44年來,已累計生產原油18.21億噸,約占同期中國陸上原油總產量的47%;大慶已形成煉油1570萬噸、乙烯48萬噸、尿素56萬噸、腈綸9萬噸、合成樹脂66萬噸、石蠟21.2萬噸、油45萬噸的年生產能力。除油氣工業外,大慶的石化產品深加工業、電子信息業、建筑建材業、醫藥業、旅游業等接續產業發展也非常迅速。全市共有各類工業企業1500多家,產品2700多種,鮮奶產品、管材和塑編產品產量位居中國首位,一批名優特產品暢銷國內外市場。大慶的接續產業突出以高新技術為先導,大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中國唯一一個依托石油、石油化工優勢創建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區10年來,已吸引10幾個國家100多家外商投資企業,經確認的省級高科技企業達到260家,累計實現技工貿總收入700多億元人民幣。
東城區,位于大慶市北部、濱洲鐵路西側。其規劃南北長15.2 ,東西寬11.2 ,總面積達138.8 ,是大慶市的政治、經濟、交通中心,屬于大慶市多元化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及石化工業基地。該地區位于松嫩平原中部,處于松花江—嫩江一級階地上,地勢平坦,并有眾多季節性積水洼地、低位沼澤及永久性堿水泡。
(二)、大慶市東城區污水處理廠簡介
作為大慶市的重點環保項目,東城區污水處理廠工程于XX年4月破土動工,XX年6月投入運行,占地6.1公頃,匯水面積138.8平方公里,鋪設截流管線19公里,安裝主要設備53臺套,其中大部分設備從美國、英國等國家引進,具有世界先進水平,工程日處理量5萬立方米。
東城區污水處理廠是大慶市第一座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采用絕氧好氧活性污泥除磷工藝。污水處理效果達到國家gb—8976—96一級排放標準。排放水進入二十里泡自然保護區,經安肇新河匯入松花江。
東城區污水處理廠投入運營以后,改變了東城區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濕地保護區的污染現狀。在東城區每日有4-5噸的生活污水匯入污水截流管網,污水通過東城區污水處理廠凈化處理后排入濕地,既補充了濕地的水量,又能防止水體富營養化的現象發生,使濕地保護區成為魚肥水美、水生植物繁茂、水鳥群棲的樂園。東城區污水處理廠的建成對維護生態平衡、凈化城市環境、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實現大慶市經濟可持續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
三、工藝流程及相關構筑物介紹
(一)、工藝流程
東城區污水處理廠主要是針對大慶市居民生活污水及廠區雨水進行處理,城市污水經過城市管網匯集、流入處理廠的截流管線。進出水水質見下表:
進出水水質表
階段
水
質
項目 一級處理 二級處理
進水( )
出水( )
去除率
(%) 進水( )
出水( )
去除率(%)
150 120 20 120 20 83.3
300 240 20 240 60 75
200 140 30 140 20 86
6.0 5.4 10 5.4 1.0 81.5
篇10
論文關鍵詞:,變壓吸附,分離,技術,回收
1 前言
目前,國內生產氯乙烯(VCM)大致有兩種工藝:電石法和氧氯化法。這兩種生產工藝的氯乙烯精餾工段的精餾尾氣經冷凝器回收后的不凝氣中仍然含有8%~12%的氯乙烯單體 (VCM),該尾氣不加治理,直接排入大氣,不僅造成資源浪費,而且嚴重的污染環境。為此,國內先后開發出活性炭吸附、膜吸附、活性碳纖維吸附和變壓吸附等尾氣處理技術來回收氯乙烯氣體。
但是,變壓吸附(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簡稱PSA)是一種新型氣體吸附分離技術,它有如下優點:(1)產品純度高;(2)一般可在室溫和不高的壓力下工作,床層再生時不用加熱,節能經濟;(3)設備簡單,操作、維護簡便;(4)連續循環操作,可完全達到自動化。因此分離,當這種新技術問世后,就受到各國工業界的關注,竟相開發和研究,發展迅速,并日益成熟。
2 變壓吸附分離技術原理和工藝流程
(1)壓吸附分離技術原理[1]
變壓吸附 ( 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PSA)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吸附劑對吸附質在不同分壓下有不同的吸附容量、吸附速度和吸附力,并且在一定壓力下對被分離的氣體混合物的各組分有選擇吸附的特性,加壓吸附除去原料氣中雜質組份,減壓脫附這些雜質而使吸附劑獲得再生。因此,采用多個吸附床,循環地變動所組合的各吸附床壓力,就可以達到連續分離氣體混合物的目的。
吸附常常是在壓力環境下進行的,變壓吸附提出了加壓和減壓相結合的方法,它通常是由加壓吸附、減壓再組成的吸附一解吸系統。在等溫的情況下,利用加壓吸附和減壓解吸組合成吸附操作循環過程。吸附劑對吸附質的吸附量隨著壓力的升高而增加,并隨著壓力的降低而減少,同時在減壓(降至常壓或抽真空)過程中,放出被吸附的氣體,使吸附劑再生,外界不需要供給熱量便可進行吸附劑的再生。因此,變壓吸附既稱等溫吸附,又稱無熱再生吸附。
PVC精餾尾氣是采用變壓吸附技術(PSA)來實現氣體分離的。變壓吸附技術是以吸附劑(多孔固體物質)內表面對氣體分子的物理吸附和解析為基礎,利用吸附劑在相同壓力下易吸附高沸點組分不易吸附低沸點組分的原理和減壓下吸附量減少的特征,將原料氣(尾氣)在一定壓力下通過吸附劑床層,VCM、非甲烷總烴等高沸點組分被選擇吸附,低沸點組分則因不易被吸附而通過吸附床層,達到VCM、非甲烷總烴等組分與其他組分分離論文提綱格式。然后在減壓下解吸被吸附的VCM、非甲烷總烴等組分使吸附劑獲得重生。有利于再次進行吸附、解析分離,增加經濟效益。這種高壓下吸附VCM、非甲烷總烴分離,減壓下解吸的過程為變壓吸附。
(2)變壓吸附工藝流程
PVC精餾尾氣經壓縮機加壓并經流量計計量后進入由多臺吸附塔組成的PSA系統,由入口端通入原料氣,VCM和乙炔被吸附劑吸附,每臺吸附器在不同時間依次經歷吸附(A)、均壓降(EiD)、順放(PP)、逆放(D)、抽空(V)、抽空沖洗(VP)、均壓升(EiR)、最終升壓(FR)等步驟,脫除了VCM和乙炔的氣體從出口放出,一部分返回到吸附塔內用做再生沖洗氣,另一部分作為凈化氣輸出放空。被吸附的VCM和乙炔氣體在逆放和抽空過程中被解吸出來作為產品氣,同時吸附劑獲得再生,吸附塔進入下周期的吸附循環。產品氣經過兩級穩壓后進入壓縮機加壓并穩壓輸出回收利用。精餾尾氣變壓吸附回收裝置流程示意圖見下圖。
3 不同吸附工藝介紹及特點對比
活性炭吸附、膜吸附、活性碳纖維吸附、變壓吸附等工藝介紹:
(1)活性炭吸附法是利用氯乙烯單體在活性炭上的高選擇吸附這一特性來制定的工藝。活性炭是多孔型固體,比表面積可達1000m2/g,活性炭對精餾尾氣中氯乙烯及氫氣、乙炔、氮氣等不凝性氣體的吸附能力隨其沸點升高而加大,其中氯乙烯先被吸附,乙炔次之,因此活性炭首先吸附的是氯乙烯單體。活性炭吸附氯乙烯達到飽和后,通入蒸汽解析,可回收氯乙烯單體。活性炭吸附流程簡單,2~3臺裝有活性炭的吸附器并聯并切換使用,即可保證吸收系統穩定運行。具有投資少,見效快的優點。但吸收裝置需要鹽水冷卻,活性炭再生需要蒸汽升溫、熱空氣干燥、氮氣置換等操作程序,能源消耗量大,回收成本高,所回收的單體含水量大。同時還具有操作勞動強度大,不適合高流量生產的弊病。因此,目前的實際生產中,活性炭吸附法基本上已被淘汰,僅作為輔助吸附方法使用。
(2)膜吸附技術[2]是上世紀九十年代興起的新型分離技術分離,隨著其技術的不斷進步,近幾年在石化行業已被廣泛應用。膜法回收系統主要采用“反向”選擇性高分子復合膜,在一定的滲透力推動作用下,根據不同氣體分子在膜中的溶解擴散性能差異,達到分離混合氣體中各類成份的目的。可凝性有機蒸汽(如氯乙烯等)與惰性氣體(如氫氣、氮氣等)相比,被優先吸附滲透,從而從氣體中分離出來。該方法具有氯乙烯回收率較高(90%~95%)、占地面積少、動力消耗少、回收成本低、操作簡便等特點。但存在的不足之處是操作彈性小,當尾氣中氯乙烯濃度波動大,或尾氣帶料時,會造成膜的損壞,甚至必須停車更換,在實際生產中存在膜更換頻繁而增大回收成本等問題。
(3)碳纖維是以粘膠基纖維、聚丙烯基纖維、瀝青基纖維等纖維為原料,經過高溫碳化、活化處理工藝制成的新型吸附材料。當廢氣通過碳纖維層時,其中的氯乙烯等有機物被碳纖維吸附、截留,而氮氣、氫氣等無機氣體則順利通過,使含有氯乙烯的廢氣得到到凈化。當碳纖維吸附有機物達到一定量時,用水蒸氣進行脫附再生。氯乙烯等有機物從碳纖維脫附下來,與水蒸氣一起進入間接冷凝器,水蒸氣被冷凝成液體,而氯乙烯等有機物仍為氣體被送入氣柜回收。該方法具有回收效率較高(≥95%)、吸附容量高、吸附脫附速度快、耗能低、強度高、壽命長、操作簡便等特點。
(4)變溫變壓吸附[3]氯乙烯法是在加壓情況下,把含有氯乙烯、乙炔的精餾尾氣通入裝有特殊吸附質的吸附器,其中強吸附組分(氯乙烯和乙炔)被吸附劑選擇性吸附,弱吸附組分(氮氣、氫氣等)從吸附床的另一端流出排空,達到凈化含氯乙烯、乙炔氣體的效能。當吸附劑床層吸附飽和后,采用升溫、降壓、抽真空的方法使氯乙烯、乙炔脫附回收,并使吸附劑獲得再生論文提綱格式。在實際生產中一般采用2~4個吸附床交替切換使用。變溫變壓吸附法特點有:氯乙烯回收率高(≥99.99%)、吸附后廢氣可達標排放、吸附劑使用壽命長(可達10年以上)、操作簡便、能耗較小等優點。
目前處理回收精制尾氣中氯乙烯的最好方法是變溫變壓吸附法,處理效率可達99.99%以上。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化工研究設計院)開發的變壓吸附工藝現已成功地在山西太原化工氯堿分公司10萬噸/年PVC項目、云南鹽化股份有限公司10萬噸/年PVC項目、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12萬噸/年PVC項目等10余個項目推廣應用;成都華西化工研究所與西安西化熱電化工有限責任公司采用變溫變壓吸附原理回收精餾尾氣氯乙烯的新方法也在西化公司年產5.5萬噸PVC裝置上進行了成功的工業運行。化學工業氯堿氯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對已投產的山西太原化工氯堿分公司進行的實際監測表明分離,外排廢氣達標。
原料精餾尾氣及分離后的產品氣和凈化氣的工藝指標見表1、表2、表3。
表1 精餾尾氣中各組分含量
尾氣
VCM
C2H2
O2
H2
N2
%
12
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