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校園暴力的感想范文

時間:2023-12-16 16:32:3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關于校園暴力的感想,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關于校園暴力的感想

篇1

  青春愛情片《少年的你》觀后感

  因為一個惡俗的吻,兩個本該永不相交的少年開始了不一樣的人生。她叫陳念,他叫劉北山,大家喊他小北哥,陳念喊他——小北。

  石縫下破土而生的白色雛菊亦是少年不甘沉寂的青春,戰勝陰溝里的黑暗才能做一枚守護你的月亮。

  少年時代里最美好的是什么,是小北對陳念“你往前走,我一定在你身后”的保護,是“攜風踏浪,陪伴同行”的陪伴,是“擎星北顧,遂光不懼”的支持。

  陳念原本一直是緊繃的,不安的,眼神惶惶,像不知道該往哪里逃命的小野獸。哪怕是在家做作業,都隨時準備著躲避催債的人,但穿過隧道,陽光灑落下來,就是小北的家,雖然破敗,卻是陳念的安全屋。她松弛下來,終顯露出一點少女的溫柔青澀。在那兒她不用擔心走到半路被推倒,不用害怕那些惡作劇,有個人對她說:“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p>

  在陳念眼里,高考錄取是從“少年”到“大人”最重要的儀式,所以她忍氣吞聲,承受一切同齡人不該也幾乎難以承受的恥辱。她也許懦弱,但也可以看作堅強,什么也不能動搖她有朝一日奔向北京的決心,什么也不能磨滅她蹚過漫長的荊棘見到光明的希望。她的這種觀念深深影響了想保護她的小北。

  小北逞勇斗狠,但面對高中學識難以掩飾自卑,他是一個純真到近乎天真的人,因為陳念“一起走出去”的夢,他的生活有了重點和目標。他跟陳念一樣,會被那句“在陰溝里也要仰望星空”所感動,約定了要不惜一切“走出去”,一路保護她走上高考考場。這是一個曾經自己也有過機會、也向往過,但如今永遠無法踏足的戰場。不過,他還會在奔赴高考的路上,綁上白色的雛菊,給陳念送上祝福。

  小北是最好的小北,陳念也是最好的陳念。他們做到走出來了。陳念大概是去了她夢寐的北京,小北也還是小北,永遠在陳念身后的小北,永遠是這個速度,這個樣子,唯一不同的是,再也不用躲避攝像頭,可以光明正大的走在陳念身邊。在樹葉慢慢慢慢變黃,飄落的一個秋季,他們再也不是陰溝里的少年了。

  希望每個陳念的身后都是——小北。

  青春愛情片《少年的你》觀后感

  今天,我觀看了《少年的你》這部電影。電影講述了關于校園欺凌的故事,故事情節扣人心弦,使我潸然淚下。出了電影院,我整個人感到很壓抑,一時無法從悲痛和傷感中走出來……

  陳念是一所重點高中的一名優秀的學生,在距離高考60天的時候,她的一位朋友跳樓自殺,原因竟是因為校園暴力。魏萊等兩名欺凌者,怕陳念告訴老師,于是陳念成了新一名被害者。凳子上被滴紅墨水、比排球砸、被剪頭發、被強迫脫衣……再多次被侮辱之后,她遇到了小北,小北一直在身后保護著她,并報了警。

  警方知道是魏萊等兩名女生所干,卻又找不到證據,學校只好給她們停課。魏萊找到陳念,請求她的原諒。一番言論后,陳念不小心把魏萊推下樓梯,魏萊當場死亡。

  陳念告訴了小北,小北為了讓好朋友陳念,完成去北京上大學的夢想,小北決定頂替陳念坐牢。最后,陳念自首,判了五年有期徒刑。

  可能你會問,他們的媽媽呢?然而,痛心的事,雖然聲音不大他們的家境不同,但他們的母親都一樣沒有盡到做母親的責任。魏萊的家鏡非常富裕,她媽媽自認為給了女兒很好的教育,但其實他們都沒有真正的關心過女兒,爸爸甚至一年都沒有和魏萊說過話。陳念的媽媽因欠債逃到了其他地方,他爸爸狀況不明。小北的爸爸跑了,媽媽也在小北13歲時拋棄了他。正因為這三個不同的家庭,對孩子沒有交流,疏于管教,致使他們的孩子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明天,是祖國的未來,請各位家長“守護明天”,多陪伴孩子,多給孩子一些真正的關愛吧!

  最后呼吁:面對校園暴力,我們不要再選擇沉默,要及時勇敢的向老師和家長反映,要學會保護自己。祝愿身邊都有一個“小北”守護,讓青春的傷痛多一些溫暖!

  青春愛情片《少年的你》觀后感

  自認為我算是一個正能量滿滿的人,我喜歡看有深度的反應社會的片子,尤其是貼近群眾生活的,關于校園暴力的這種片子,我最初還看過當悲傷逆流成河,也是一部非常棒的作品,看完后人的內心十分壓抑,有時候,影片中的旁觀者、漠視者也許就是我們,正因為我們不夠勇敢,沒有反抗的勇氣與決心,我們成了這些可憐孩子被害的幫兇。

  這部電影給我的感受就是陽光總在風雨后的感覺,雖然到處都是陰霾,但是能讓人看到希望是存在的,男女主角經歷過那么多的坎坷與痛苦,結局卻溫暖的想哭。我覺得這部電影里最有意義之處在于里面想表達的孩子的教育問題,如何引導他們的成長方向是值得引人深思的。

篇2

關鍵詞:互聯網+ 學生管理 平臺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6(a)-0128-02

Abstract:“Internet plus” has spawned a series of changes, the Internet changed people’s way of thinking. Based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Internet plus” student management, this paper thinks and explores how to improve the student management efficiency using the thinking method of “Internet plus student management” under the Internet environment and building a platform for student management to achieve efficent family-school interaction.

Key Words:Internet plus;Student management;Platform structures

我國高等教育已經進入普及化階段,高校對學生的管理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成長、成才。學生的第一任和終生信賴的老師是家長,同時,家庭也是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資源。在學生大學時期,仍然需要學生家長發揮重要的作用。傳統的學生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已很難適應當前的發展,必須以新的思路進行改革,使家長參與到大學生的管理中,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

1 近幾年高校大學生日常管理中遇到的問題

(1)我國高校近年擴招規模逐年增加,給大部分年輕人創造了進入大學學習的機會,高等教育開始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變。但隨著學生人數的增多,高校的教育教學管理也同時出現了新的問題,學生逃課、學習主動性不高、沉迷于網絡等現象明顯增加,給學生今后就業帶來一定的影響。

(2)學生一旦進入大學以后,許多大學生很少主動與家長溝通在校情況,家長對學生在校學習、生活、娛樂等活動,知之甚少。即使家長想了解這些情況,但苦于沒有相關平臺,也無法實現。缺少家長協調與配合,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壓力。

(3)作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教師,需要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這是新階段高等教育發展的基本要求。目前學生管理工作的輔導員及班主任,主要以青年教師為主,出現了年輕化的特征。高校學生管理隊伍的活力不斷增強,但也出現了崗位經驗不足、責任心不夠等問題。學生管理工作較復雜,除了關注學生的日常學習,更多是要了解心理動態,適時進行輔導。但是,由于學生人數眾多,很難做到實時進行輔導。

2 當前高校學生管理情況分析

近年來,在校大學生由于心理問題引發的校園暴力事件頻繁發生,更應引起社會、學校與家長的關注。教育不能單單靠學校,家長是孩子身心是否健康發展的直接影響因素。學生的培養需要家長協助。

(1)我國高校對大學生的管理,目前仍然處在以學生的到課情況、活動的參與情況等去了解學生,同樣存在一定問題。例如:輔導員及班主任等管理人員,由于所管理的學生人數較多,精力有限,在學生大學四年的在校期間,能夠被重點關注的主要是兩類學生:學習成績突出、活動積極的;或學習成績不好、經常出現不良狀況的。而處于中間狀態的大部分學生,很難被“重點”關注,其實,每一名學生都有被關心的意愿。作為教師,希望能夠關注到所有的學生,幫助他們順利度過大學四年,創造屬于他們的輝煌。但是,由于條件所限,就會出現目前的狀況。

學生的輔導,要從日常溝通入手,了解他們的成長經歷、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的精力,同時了解在校期間的生活、學習及心理狀態。真正完成這些信息的收集,是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的。以每名學生談話兩個小時計算,如果管理的學生人數為100人,那么至少需要200個小時。而這些,只是做初步了解,并不包括平時的談話交流時間。從目前高校的學生管理來看,教師及輔導員既要完成日常的教學和管理,又要參與學校常規的工作,很少能夠抽取時間,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輔導和溝通,給管理者的工作帶來很大壓力。

(2)家庭教育是學生管理的基礎。我國大學生的平均入校年齡為18周歲,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已經初步建立,而三觀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大學階段,是身心發展的特殊階段和關鍵時期。進入大學,他們的三大主要任務是:轉變、適應與超越。轉變,包括由中學生向大學生的轉變、由未成年人向成年人的轉變、學習直接目的的轉變;適應,包括要適應新的環境、適應大學的學習方法、適應多種角色、適應時代的要求等;超越,要超越環境、超越挫折、超越成功、超越自我。他們會遇到很多問題與困惑,需要學校及家長的答疑解惑,幫助他們順利度過這個關鍵期。但是,當學生進入大學后,普遍存在的現象就是,大學生在校的情況,家長所知甚少,這一直與家長急于了解學生在校情況所矛盾。大學四年,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是他們完善人格和完成自我統一性的重要時期,此時家庭的教育對孩子極具影響力。

大學時期,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會出現多種壓力,產生多種諸如心浮氣躁、人際關系緊張等的情緒,由于心智水平與承受能力不足,使很多問題在學生的內心長期積壓,就會給正常的學習和生活造成極大影響,對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良好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非常不利。而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主要是在校園參與集體生活,大多數人是靠平時電話或網絡與父母溝通,在寒暑假期間能夠回家當面溝通交流,4年時間里,與父母面談的時間并不是很多,父母掌握的信息也相對較少。

因此,這個階段,也同樣需要家長參與并給予協助,使學校、家庭、學生三者有機配合,真正實現對學生的全方位良性管理,提高學生管理的效率。

3 獨立學院大學生管理中問題解決的探索

互聯網思維包括為用戶思維、簡約思維、極致思維、大數據思維、平臺思維、跨界思維等方面,是適應互聯網時代的一種新的思維模式?!盎ヂ摼W+”不是一套時髦的流行裝,而是信息化滲透到各行業的必然結果,它只會越來越深入到各行業方方面面,同樣也會使高等教育的“互聯網+學生管理”成為必然。教育信息化發展十幾年來,高等教育“互聯網+學生管理”的條件已經初步具備。高等學校信息化設施建設日益完善,各高等院校已基本完成與互聯網鏈接的數字化校園網建設,大多數高校實現了WiFi全覆蓋,師生能隨時隨地使用網絡,方便進行相關教學管理與互動。針對學生管理的問題,筆者結合多年教學工作經驗做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1)針對學生管理人員與學生人數不匹配的矛盾,教師少而學生人數多的情況,短期內實行輔導員的擴充,很難做到??梢酝ㄟ^利用計算機與互聯網的技術優勢,指導學生自己創建個人主頁,在學院的主頁中,開辟空間,將學生的個人主頁鏈接上去,學生將自己的學習、生活、娛樂等情況記錄在主頁中。一方面,通過個人主頁的制作和平時的維護,可以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技能,避免了部分學生即使通過了計算機等級考試,仍然欠缺操作技能的實踐。另一方面,在個人主頁中,學生定期記錄主要時間,發表自己的感想和見解,學生管理者可以隨時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及時與學生交流,信息反饋也更加及時,有效地解決學生遇到的實際問題,避免只關注到那兩類特殊的群體,而忽略中間大部分學生的情況發生。這樣,在管理中,通過利用網絡資源,將時間片更好地整合,提高管理效率。并且,能夠通過與學生的及時交流,獲得學生的第一手資料,提升管理的效果。

(2)針對家長了解情況較少的矛盾,同樣可以利用“互聯網+”的思維,在平臺上給家長登錄賬號,隨時瀏覽學生的在校學習、生活情況。學生管理工作者將學生在校的生活、學習情況,以圖片、視頻、文字等形式,記錄在學生的個人主頁中。家長通過登錄賬號進入主頁,隨時了解子女在校的情況,避免擔憂;也可以及時準確地把握到學生的各種動向,掌握學生的心理及行為偏差的癥結。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惑,減少由于溝通欠佳而形成的代溝問題。家長將學生的情況及時與學生管理人員反饋,有利于學校更快速地獲得有效信息,以最短的時間調整學生管理的方式方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 結語

學校與家長對學生的教育各有各的優勢。為了能夠使在校大學生更好更全面地發展自己,學生管理者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的思維,搭建相應平臺。學校與家長應該充分利用學校搭建的平臺,相互配合,通過合作與溝通,及時地解決學生亟待解決的各種問題,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共同幫助學生度過大學的關鍵時期,走向新的未來。

參考文獻

[1] 王澎濤.大學生的管理途徑選擇與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6(10):392.

[2] 羅文涵.大學生管理的問題分析與機制創新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20):37-39.

[3] 唐明軍.大學生管理工作創新探析[J].中國電力教育,2013(32):204-205.

[4] 王賀娟.關于家長參與大學生管理的思考[J].平頂山學院學報,2015(4):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