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溝疝手術的護理措施范文
時間:2023-12-22 17:51: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腹股溝疝手術的護理措施,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方法:選取從2011年5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68位行腹腔鏡下腹股溝疝術患者,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并在手術以前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
結果:患者恢復情況較好,住院時間平均為(2.67±1.34)d。對患者進行3個月到6個月的隨訪,沒有出現復況。
結論:行腹腔鏡下腹股溝疝術對患者造成的創傷較小,具有較好的預后性,在圍術期對患者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有助于患者的康復。
關鍵詞:腹腔鏡 腹股溝疝 臨床護理 心理特征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479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3-0310-01
在外科中,比較常見的疾病就是腹股溝疝,同腹壁組織強度降低以及腹內壓升高有著直接的聯系,傳統手術治療方法具有較高的復發率[1]。本文主要對行腹腔鏡下腹股溝疝術患者采取針對性護理,效果較理想,具體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選取從2011年5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68位行腹腔鏡下腹股溝疝術患者,其中有22位女性患者,46位男性患者,患者的年齡平均為(58.26±6.32)歲。類型:有57位患者為斜疝,有11位患者為直疝。合并癥:有9位患者為糖尿病,有11位患者為高血壓,有12位患者為便秘,有11位患者為慢性支氣管炎,有22位患者為前列腺增生。
1.2 方法與護理。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鏡下腹股溝疝術,在患者臍上緣位置做大約5cm的切口,保持腹腔內的壓力,對疝氣類別進行觀察,并且在臍旁約5cm左右的位置做1cm切口,將花瓣樣網塞以及補片置入,在體外采取內環口打結方式進行縫合,將補片的絲線固定好,將內環口關閉,最后將切口縫合。手術以前按照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心理疏導,使患者焦慮、緊張的心理情緒得到緩解,注意飲食多喝水,使大小便保持通暢,防止增加腹內的壓力,手術以后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的觀察,對于并發癥要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并對患者進行術后指導。
2 結果
通過護理,全部患者恢復情況良好,住院平均時間為(2.67±1.34)d,在手術以后,有2位患者手術后出血,心率變快并且血壓降低,其中有1位患者采取補液以及抗休克治療以后,癥狀好轉,有1位患者在治療無效以后,探查腹部,小血管出現滲血情況,采取電凝止血的方式,2d以后恢復正常;出現切口與腹部疼痛患者有1位,1d以后好轉。對所有患者進行3個月到6個月的隨訪,沒有出現復發的情況。
3 討論
腹腔鏡下行腹股溝疝術對患者造成的創傷小,不容易出現并發癥,復發概率較低,是治療腹股溝疝患者的有效方法。與有效護理措施相配合,能促進患者康復[2,3]。①術前護理。大部分患者對于手術的操作過程以及原理不了解,容易出現焦慮以及緊張的不良心理情緒,這會對手術療效與手術以后患者的康復造成嚴重的影響。所以,醫護人員要同患者進行溝通,向患者說明手術的操作以及原理,使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得以消除,有助于良好護患關系的建立。在手術以前,對患者的排尿以及排便進行指導,防止腹內壓力的增加,手術以前3d飲食要清淡,適當的飲水,使小便保持通暢。對于伴有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在手術前應該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使患者咳嗽癥狀得以減輕。對患者做全面的術前檢查,將引發腹內壓力升高的危險因素排除。②術后護理。手術以后,患者要盡量保持平臥,注意休息,在血壓穩定以后就可以轉變成側臥位,患者可以做適當的練習,首先向右屈膝翻身,然后再平臥,再向左屈膝翻身,初期半臥位有助于擴展肺部,使腹部緊張得以緩解,便于引流滲出液。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決定是否可以下床活動。手術以后當天患者需要禁食,之后飲食應該以清淡為主,遵循少吃多餐原則,使大小便保持通暢,對于飲水不足的患者可以適當的加強補液量,有助于排尿,對于有便秘癥狀的患者,可以使用藥物治療。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防止腹內壓力升高,不能過度勞累,注意日常護理,防止發生感冒[4]。③術后并發癥護理。對患者切口愈合情況進行觀察,防止出現滲血或者滲液,對于出血過多的患者可以使用沙袋進行壓迫,達到止血目的。注意傷口的清理,防止感染,勤更換藥物,盡量不要做加強腹部壓力動作,預防傷口撕裂。對于合并陰囊氣腫患者,可以托起陰囊,這有助于淋巴的回流。如果患者出現疼痛,要對其進行呼吸指導,使患者不良情緒得以緩解,向患者說明手術2d以后疼痛就會得到緩解,必要時可以采取鎮痛泵[5,6]。
參考文獻
[1] 孔令珍.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的臨床效果及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2,23(32):1180-1182
[2] 戴曉云.成人完全腹膜外腹腔鏡下腹股溝疝修補術51例手術配合[J].交通醫學,2012,09(05):1165-1167
[3] 葉鳳云,夏繼平,初春梅,王曉光,陳虹.腹腔鏡下腹股溝疝修補術的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0,20(10):1100-1102
[4] 梁紅花,段宣旺.老年腹股溝疝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與護理[J].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志(電子版),2011,5(2):68-69
篇2
【關鍵詞】 局部麻醉;小切口修補腹股溝疝;循證護理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2-0798-01
局部麻醉下小切口修補腹股溝疝相較于傳統的手術治療方法,具有顯著的優越性,結合護理干預,其手術效果能夠更確切[1]。為探究循證護理應用于局部麻醉下小切口修補腹股溝疝的護理干預效果,筆者進行了本次研究,取得了較為滿意的實驗效果,現將護理心得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科室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間收治的局部麻醉下實施小切口修補腹股溝疝的患者86例作為實驗對象,其中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33例,年齡16-75歲,平均年齡60.5±7.4歲,所有患者均為單側原發性腹股溝疝,所有患者均手術成功,痊愈出院,隨訪一年均無復發。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措施,包括血常規、尿常規、凝血、感染四項等常規檢查,術前備皮,抗生試驗,常規宣教,術后傷口處理等措施。實驗組患者給予循證護理干預,首先進行網絡文獻查閱,找出小切口修補腹股溝疝的相關手術情況,出現的并發癥,出現原因等,并尋找護理措施,最后進行文獻查閱總結,確保文獻的科學性和有效性;調查病患的家庭背景、性格愛好、經濟條件等情況,進行記錄;了解護理人員的個人技能與工作經驗;三方結合,制定完善的護理方案進行實施,具體措施如下:
1.2.1 心理護理 所有患者均有明顯的心理障礙,術前緊張、焦慮、恐懼等情緒普遍存在,根據文獻查閱可知,患者心理對手術的傷害、手術方法、手術成功率等存在一定的恐懼性,是由于其對本手術方式的不了解,護理人員要有針對性地對病患進行手術知識的全面講解,使患者能夠對手術方法有一個科學的認識,以消除其術前不良情緒,才能更好地配合手術。
1.2.2 術后疼痛護理 局部麻醉下小切口修補腹股溝疝的術后疼痛癥狀是比較輕微的,造成其術后疼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文獻查證可知,病患手術疼痛主要原因來自其個人主觀性,其年齡、生活經歷、對疼痛的耐受度等均是比較重要的影響因素。護理時,護理人員要有針對性對年齡較大患者、生活經歷較少的患者、疼痛耐受度低的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給予其心理療法,如深呼吸、聽音樂、看書等,通過溝通交流,耐心引導患者身心放松。指導換或則術后休息姿勢,防止引起傷口牽拉疼痛。若病患疼痛難忍可以適當給予鎮痛藥。
1.2.3 感染護理 文獻循證可知,病患術后易出現感染癥狀,陰囊血腫、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等。為預防陰囊血腫癥狀出現,護理人員可以將陰囊用丁字帶托起,避免松弛低下,出現積血、積液;傷口包扎使用無菌紗布,切口壓迫6-24小時,保持切口清潔,術前嚴格備皮,術后給予抗生素、藥物止血;肺部感染多是老年患者,由于其生理機能退化,抵抗力減弱,呼吸道細菌滋生,導致肺部感染,護理人員應囑咐病患術后呼吸訓練,協助病患扣背、咳痰,必要時給予慶大霉素吸入,以預防肺部感染癥狀。
1.2.4 飲食護理 有文獻循證可知,病患術后易出現便秘、腹內壓增高等問題,護理人員要注意預防這一并發癥。首先要注意飲食,多進食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物,給予適當的粗纖維食物,以預防便秘癥狀;其次,術后要注意伴有原發病患者的基礎治療,且避免咳嗽,以預防腹內壓增高癥狀。
1.2.5 出院指導 術后囑咐患者盡量早期下床活動,避免并發癥出現,提高恢復速度。出院后,囑咐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作息規律,給予科學的健康指導。
2 結果
對照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5.8±1.4天,術后疼痛7例,護理滿意度為81.40%,實驗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3.6±1.3天,術后疼痛2例,護理滿意度97.67%,兩組患者護理結果具有顯著性統計學差異(P
3 討論
循證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其護理原理是根據病患的具體情況進行證據支持下的針對性護理,其核心護理觀念是以病患實際情況為本,其具體護理措施是尋求護理證據,結合病患臨床實情,并配合護理人員的個人護理技能,綜合制定護理方案,更好地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2]。
本次研究中,給予實驗組患者循證護理干預,取得了較為顯著的護理效果,平均住院時間僅為3.6±1.3天,術后疼痛2例,護理滿意度高達97.67%相比傳統的護理方法,具有顯著的護理效果。
總之,循證護理干預應用于局部麻醉下小切口修補腹股溝疝患者,具有確切的臨床效果,能夠解決護理工作者的臨床問題,提高護理水平。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深靜脈血栓;健康教育;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06-0060-02
深靜脈血栓(DVT)的形成是由于血液在深靜脈內凝結,屬靜脈回流障礙性疾病,多見于術后。老年人腹股溝疝發病率逐漸增多,深靜脈血栓是老年腹股溝疝術后嚴重并發癥之一。為預防術后DVT發生,2009年11月-2011年12月我院對老年腹股溝疝手術患者采取護理干預措施,取得滿意效果??偨Y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擇我院2007年5月-2009年10月老年腹股溝疝28例為對照組,年齡62-81歲,合并糖尿病4例,高血壓6例,冠心病3例,前列腺肥大7例;2009年11月-2011年12月老年腹股溝疝患者28例為實驗組,年齡60-81歲,合并糖尿病3例,高血壓6例,冠心病4例,前列腺肥大8例。手術方式均為:疝環充填無張力修補術,兩組患者平均住院天數8.5天。
1.2 方法
1.2.1 入院評估。
護理人員應對入院的老年患者詳細了解既往病史,對高危人群,如糖尿病、高血壓、肥胖、吸煙酗酒者,詳細講解DVT的知識,如有不適及時告訴醫務人員。
1.2.2心理護理
住院后主動熱情接待患者,語言親切(盡量使用尊稱),拉近與患者的距離。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提供幫助,取得患者的信任感。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講解手術的必要性,手術過程,指導與周圍手術成功的患者互相交流,增強患者的自信心。
1.2.3飲食指導
術前囑患者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營養的飲食,增強體質,多飲水,多食新鮮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防止便秘。術前晚進食清淡飲食,避免油膩食物,不宜過飽。吸煙者,術前戒煙,因煙中尼古丁成分可引起血管收縮使血液粘稠度增高,可增加患DVT的風險。
1.2.4健康教育
術前示范并鍛煉患者進行“踝泵運動”:患者平臥,雙腿伸直,雙足背下壓10秒后,再上屈10秒,以小腿肌肉感到酸脹為宜,雙下肢交替屈伸運動,一般連續做8-10次。麻醉清醒前,被動按摩由跟腱從下而上的比目魚肌和腓腸肌的擠壓運動,雙替按摩,持續3~5分鐘?;謴妥灾骰顒雍?,每隔2小時自主做一次踝泵運動。必要時使用彈力襪來改善患肢血液回流情況。
1.2.5防止下肢靜脈的損傷
輸液時應盡量選取上肢的靜脈穿刺,因下肢靜脈損傷的發生率是其上肢的3倍1,易于發生血栓,同時不影響下肢的活動。如輸注刺激性藥物時,應稀釋藥液,避免藥液外滲。若必須使用下肢靜脈穿刺,盡可能一次穿刺成功,并經常更換輸注部位。
2 結果
2007年5月-2009年10月老年腹股溝疝患者術后28例,術后下肢靜脈血栓形成2例,發生率為7.1%。2009年11月-2011年12月老年腹股溝患者28例,我科開始實行優質護理服務,健康教育貫穿于住院全過程,積極采取護理措施,未發生深靜脈血栓。
3 討論
深靜脈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是血流淤滯、血管壁損傷和
血液高凝狀態。因老年患者同時患有冠心病、高血壓或糖尿病、高血脂癥等,導致靜脈血管壁損傷、血液處于高凝狀態;老年人的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活性比較高,而小腿肌肉的泵作用減弱2,術后被動,麻醉反應、切口疼痛影響下肢活動受限,下肢靜脈回流緩慢,血液瘀滯于靜脈內;手術創傷引起血小板聚集能力增強,纖維蛋白溶解能力下降。因此使患者發DVT。
對照組中發生DVT2例,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經濟費用,引起我們高度重視。實行優質護理以來,將健康教育貫穿與住院的全過程, 術前詳細評估,制定個性化的護理計劃,積極采取護理措施,增強患者的主動性和自信心,能夠避免老年腹股溝疝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 腹股溝疝;疝修補術;無張力;充填式;圍手術期;護理
腹股溝疝在臨床上比較常見,在人群的發病年齡范圍較廣,在臨床上通常予以早期手術進行治療。疝修補術式治療腹股溝疝的有效的治療手段,但以往的手術方法是將不同解剖組織和層次機械的進行縫合,操作復雜,術后張力大,恢復慢,易撕裂,術后易復發。再次修補后,復發率在20%~30%[1],使患者的心理壓力和生活質量下降。近年來,由于醫用高分子材料的開發應用和推廣,并結合腹股溝管的解剖結構及術后復發原因的研究進展,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已經在國內外一些醫院進行開展應用,由于其操作簡單、解剖少、創傷小、恢復快、疼痛少、并發癥少、復發率等優點,彌補了以往手術的不足,已被廣大臨床醫師和患者所肯定[2]。同時,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也十分重要?,F選擇我院52例腹股溝疝患者采取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進行治療,將其臨床效果和圍手術護理過程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08年11月至2010年11月共收治腹股溝疝患者52例,其中男48例,女4例,年齡22~81歲,平均年齡(42.3±11.2)歲。其中50歲以上的患者44例,約占84.6%。病程5個月至34年,平均病程為(18.2±5.6)年。其中39例為斜疝;13例為直疝。15例為復發疝。合并癥:52例患者中,19例合并原發性高血壓,11例合并糖尿病,9例合并老年慢性支氣管炎,8例合并冠心病,7例合并肺氣腫,5例合并習慣性便秘,5例合并肝硬化,3例合并前列腺肥大,1例合并房顫。
1.2 治療方法
全部患者均為符合實施開放疝修補術的成年患者[1]。經患者和家屬同意,均予以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進行治療。手術材料均采用由聚丙烯單絲編織的一套自主成型補片。材料具備堅固、柔軟、輕薄及較好的順應性等特點[3]。全部患者予以連續性硬膜外麻醉,手術過程將疝囊高位游離至疝囊頸,在疝囊中充填填充物,并回納入腹腔。用絲線固定后,在腹橫筋膜前、精索后及腹外斜肌后放置補片,精索從補片的缺口中穿過,展平固定后,用吸收線縫合外層組織以及皮膚。
2 結果
52例手術時間為45~110 min,平均(82±16)min。術中出血少,術后傷口均Ⅰ期愈合,住院時間6~9 d,平均(7.2±1.3)d。全部患者未出現感染及血腫等并發癥。術后均能正常工作和生活。對全部患者進行1~1.5年的隨訪,未出現復發患者。近期和遠期療效均比較滿意。
3 護理措施
3.1 術前與患者的溝通
充填式疝修補術是在人體缺損部位放置外源性補片,作為一種新的術式,很多患者了解甚少,對手術是否能夠成功,是否會復發及外源性補片對人體是否存在副作用等情況存在很大的焦慮情緒[4]。同時很多為老年患者,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因此護理人員需要與患者及其家屬詳細的解釋腹股溝疝的發病原因及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的優勢和可靠性,并向患者交代術中及術后的注意事項,加強患者對該類手術治療的認識。同時,可以請病房中以行該類手術成功的患者與預行該類手術的患者進行交流,從而使患者能夠樹立治愈疾病的信心,減輕了患者的焦慮情緒,使之能夠較好的配合手術治療和護理工作。
3.2 術前準備 ①患者在術前需要對血常規、血糖、心、肺、腎及凝血功能進行檢查,對各種合并癥進行控制,從而使患者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況,能夠順利的進行手術治療。②患者術前予以高蛋白、高纖維素、易消化的食物,同時要求患者保暖,表面出現感冒,充分睡眠,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從而加強手術的耐受性。③術前1 d皮膚準備應進行嚴格備皮,對患者的會及陰囊部位、腹股溝區的皮膚需更加仔細,既要剔除干凈且避免使皮膚損傷而造成感染。術前1 d予以灌腸一次,并留置尿管,完備患者的藥敏試驗,并準備患者術中所用的補片及可吸收縫線。③術前1 d予以患者流質食物,術前8 h禁飲食,手術當天早晨囑患者排空大小便,并準備一個質量為1 kg的沙袋一個。
3.3 術后患者情況觀察
術后6 h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監測,對患者呼吸情況進行嚴密觀察,如患者出現頭向一側偏則應防止發生嘔吐物阻塞氣道[5]。予以鼻導管供氧,流量4 L/min左右。術后對患者進行血壓測量,前4 h每小時測量一次,平穩后每4個小時測量一次,術后24 h血壓平穩后可停止。若患者合并有心血管疾病需予以24 h心電監護。患者由于予以硬膜外麻醉,需在術后去枕平臥6 h,術后今早鼓勵患者活動足趾及踝關節,下肢可進行外展及內旋動作,或下床輕微活動,以避免出現下肢靜脈血栓[5]。術后6 h可以予以患者流質食物,術后1 d可進行半流質,術后2 d可予以高蛋白、高纖維素及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合并有高血壓及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仍要繼續進行治療。
3.4 術后并發癥的護理 ①切口感染:由于多為老年患者,其免疫抵抗力底下,如腹股溝區衛生未能保持好,手術切口容易發生感染,所以要對切口的情況進行密切觀察,使敷料保持干燥清潔,并避免出現敷料的污染或脫落。術后切口用1 kg沙袋壓迫0.5 h,從而利于止血和補片組織進行黏合。在術后7 d左右進行拆線,術后常規予以抗生素1~3 d,防止發生切口感染,若患者出現咳嗽需按壓切口。②尿潴留:術后由于麻醉,患者對膀胱的膨脹敏感度較差,需要囑患者術后定期排尿,并予以心理護理和觀察患者術后是否出現排尿困難,防止出現尿潴留。如出現排尿困難,可采用濕毛巾熱敷膀胱區等熱刺激或擰開水龍頭用流水聲刺激患者,產生排尿意識,如以上情況無效,可在無菌操作下對患者進行導尿[6]。③陰囊血腫:對患者陰囊是否出現血腫進行密切觀察,如術前患者疝囊進入陰囊較多,出現粘連或在手術過程中剝離創面大,則容易出現術后陰囊血腫[7,8]。如出現,可將陰囊太高,促進靜脈回流,局部進行冷敷,使組織水腫減少。④肺部感染:觀察患者是否出現咳嗽、咳痰,下肢是否存在疼痛、水腫等情況,盡早的術后活動能夠有效的減少肺部感染的發生率。
3.5 健康宣教
患者出院后2個月應注意休息,禁止劇烈活動,避免過度的緊張和疲勞,保持較好的心理狀態,防止腹內壓升高。合理安排膳食,多喝水和食用新鮮的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防止受涼、咳嗽,對積極戒煙和治療前列腺肥大。
4 小結
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使腹股溝疝患者的術前、術后護理及健康教育的內容發生一定的變化。由于切口感染容易使手術失敗,所以,需要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護理人員要加強與臨床醫師的溝通,熟悉疝的解剖及修補的過程,從而能夠把握護理要點,強化圍手術期的護理,減少患者痛苦,縮短病程及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率,促進了患者早期康復。
參 考 文 獻
[1] 曹廣霞. 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術的圍手術期護理.工企醫刊,2011,24(4):73-74.
[2] 聶鳳坤. 無張力疝修補術前后護理.中華臨床新醫學,2007,7(3):221.
[3] 童秋英,招敏華,賴春榮,等. 無張力疝修補術病人的圍術期護理.全科護理,7(4):1063-1064.
[4] 聶詠梅. 無張力疝修補術后護理體會.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6):80-81.
[5] 曾彩云,劉秀瓊,周瓊. 無張力疝修補術護理.中國當代護理雜志,2009,19(11):34-35.
[6] 王梅. 局麻下無張力疝修補術45例圍術期護理.齊魯護理雜志,2011,17(26):49-50.
篇5
關鍵詞:老年;腹股溝疝;護理
腹股溝疝又稱"疝氣",是老年人常見的一種疾病,老年人的腹壁強度減弱,慢支、便秘、前列腺增生的發病率較高,這些都是導致腹股溝疝在老年人群中高發的重要原因[1]。腹股溝斜疝是腹外疝疾病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是基層醫院治療較多的病種之一;是基層外科醫護人員必須熟練掌握的手術之一;其發病率高、手術治療效果好。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2014年來我院治療的腹股溝疝患者26例,全部男性,年齡在50~70歲,患者平均(60.3±3.4)歲,其中20例為首發,6例為手術后復發,右側23例,左側3例,均墜入陰囊,伴有嵌頓2例,均急癥入院手術。
1.2方法 26例患者均采用(Mcvag氏)麥克威氏法治療。
2 結果
通過護理人員有針對性的精心護理,臨床26例患者均痊愈,隨訪1年,無復發,均按時正常參加工作、勞動、治愈率100%,無復發病例,無死亡病例發生。
3 護理體會
3.1術前護理
3.1.1心理護理 老年人年老體衰,組織結構退化,重要臟器功能減退,儲備能力降低,免疫功能低下,且大多數患者并存多種慢性疾病[2],會擔心術后恢復較慢,甚至危及生命,加之應用補片后的排異反應和費用增加問題,給患者心理上增加了很大的壓力,出現焦慮、緊張、害怕等心理。為此,術前1d,責任護士應及時給患者做心理疏導,對手術的方法、預后及當前的保險報銷政策做詳盡的解釋,使患者心知肚明,心情愉悅的接受手術。同時對患者家屬也要做詳細的解釋工作,讓其給患者最大的心理支持。
3.1.2充分的術前準備 對老年患者的多臟器功能進行全面檢查,觀察并記錄患者的臨床癥狀,了解患者的病史資料,對有肺疾病的患者,要嘗試訓練患者的呼吸、排痰;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術前進行抗感染治療,并注意控制患者的炎癥;控制好糖尿病患者的血壓;便秘患者進行詳盡的飲食指導,并做相應的潤腸處理;有心臟疾病方面的患者,建議患者進行少量的活動,檢查新功能,對輸液速度進行一定的控制等,針對不同患者的不同臨床表現,給予相應的護理措施,保證術前準備工作充分到位。老年患者要檢查其血糖、心功能、肺功能、電解質及肝腎功能,術中要減少疼痛刺激,以免術中和術后誘發多器官功能障礙。術前兩周戒煙,預防感冒。做床上排大小便訓練,以免術后腹壓增高,造成疝氣復發。
3.2術后護理
3.2.1 術后當天告訴患者取平臥位,以減輕腹壓利于傷口的愈合。術后第2d改為半臥位,3~6d可離床活動,身體狀況較差者可延長至10d。切口處壓鹽袋3d,盡量減少傷口張力。
3.2.2飲食護理 老年人消化功能較差,術后6~12h可給與米湯、牛奶等流食,第2d可進清淡面食,并增加粗纖維蔬菜的攝入,如芹菜、韭菜等,防止形成便秘。
3.2.3傷口的護理 注意觀察切口及陰囊處有無滲血,因陰囊比較松弛且位置較低,滲血容易積聚此處。一旦發現切口有被大小便及滲血污染,應及時告知醫生進行清潔換藥,預防感染。如果患者咳嗽或解大便時,應一手緊壓切口部位,慢慢用力,盡量避免腹壓突然增加,造成疝復發。此外,根據患者傷口愈合情況,建議患者傷口疼痛時服用止痛藥,以防止腹肌過度緊張,最終導致腹部壓力過大等問題。
3.2.4心理護理 患者在臨床手術治療后心理情緒會產生波動,除了因傷口疼痛等因素外,其心理也會受到很多方面的影響,有的會因手術效果不佳等產生消極情緒等,這就需要護理人員與患者進行及時的溝通,了解患者所擔心和顧慮的方面,對其進行安撫和勸慰,并減少因家庭、環境等外部因素對患者治療帶來的影響。
3.3出院指導 因老年男性患者因各肌層張力差、營養吸收差,相對青壯年恢復較慢,故老年男性腹股溝斜疝術后常規建議休息3個月以上,避免重體力勞動。條件允許時,可休息半年以上,傷口痊愈后,在家休息時要避免感冒咳嗽注意保暖、多吃蔬菜水果等纖粗維食物,防止便秘發生。生活要有規律,避免過度緊張和疲勞。盡早糾正前列腺肥大等腹內壓增大疾病的發生[3]。
4結論
腹股溝區由腹壁各層組織延伸組合而成,他的作用就是保護腹腔臟器及腹股溝區的重要血管和神經,老年男性由于此處變薄無張力,當腹內壓突發增高大于此處腹股溝區各層組織張力時,腹內腔器就會通過此薄弱區突出體表,甚至墜入陰囊[4]。一般情況下無卡壓癥狀也無明顯疼痛,當內環口較小疝內容物較多時,易卡壓出現嵌頓現象,就會出現缺血性疼痛,此時應立即手術治療。由于老年男性腹內斜肌處于慢性萎縮狀態,手術后容易造成復發,疝補片在臨床中的應用則解決了這一難題。所以,對應用疝修補片的患者,護理人員要知曉引起復發的因素,更要加強臨床護理,健康宣教,避免術后感染、復發的發生。
總之,老年男性腹股溝斜疝在臨床上相對發病率低,但他屬于特殊時期的疝,需要臨床護理人員掌握其特殊要求,更應告知患者此病不能忽視,長時間不治療,隨著時間的增長,病情就會越來越嚴重,輕者影響老年人的正常行走,重者可能產生腹脹、便秘等疾病[5]。如果疝囊內的器官組織不能正?;丶{到腹腔造成嵌頓,小腸等器官組織發生粘連,就會引起小腸壞死、腸梗阻,更有甚者將引起膿毒血癥,威脅生命。因此,老年人有腹股溝疝氣要引起重視,做好疾病的預防宣傳工作,建議定期做好身體檢查,及時發現身體中的問題并進行治療,指導老年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或少抽煙,保持大便通暢,積極預防和治療促使腹內壓增高的疾病,是治愈老年人腹股溝疝氣的關鍵。
參考文獻:
[1]黎介壽,吳孟超.手術學全集?普通外科卷[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6,13(02):126-134.
[2]吳蔚然.老齡化時代普通外科[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9,29(2):108.
[3]楊健.局麻下無張力修補術治療老年腹股溝疝的體會[J].醫學信息.2009(02):5.
篇6
【關鍵詞】區域阻滯麻醉 腹股溝疝 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4-140-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care of the hernia operation of regional anesthesia. Methods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of the168 cases of inguinal hernia from 2003 to 2008, by detailed assessment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chronic diseases and the bowel before as well as the observation of incision on the situation closely, keeping up pressure increase, and discharging guide after operations. Results All 168 patients held incisions during periodⅠ without complications, the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days were 7 , and no recurrence after three to five years. Conclusion Adequate nursing, good preparation before operations and discharging guide are the important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hernia patients and to reduce complications and recurrence.
【Key words】regional anesthesiainguinal hernia nursing
2003年12月―2008年12月,我院普外科收住的168例腹股溝疝患者,全部應用“三點二線”區域神經阻滯麻醉法行疝修補術。為配合外科醫師順利實施手術,我們采取以下護理措施,取得良好效果?,F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68例患者其中男146例、女22例,年齡10-76歲,平均39歲。其中直疝24例,單側151例,雙側7例。初次手術157例,復發手術11例。平診手術158例,急診手術10例。合并高血壓病收縮壓高于160 mm Hg(1 mm Hg=0.133 kPa)以上者7例,冠心病伴心律失常者5例,脊柱外傷陳舊性腰椎壓縮性骨折者1例,高血壓病伴冠心病4例,合并肺心病5例,糖尿病3例。
2 術前護理
2.1 入院宣教 耐心細致向病人及家屬,介紹醫院和科室環境、主治醫師、責任護士、作息治療時間,向患者解釋的病因和誘發因素、手術治療的必要性和手術方法,以及手術醫師的技術水平,尤其要解釋區域阻滯麻醉的方法和優點,給病人以安全感,使其能放心地接受并配合醫師完成手術。
2.2 消除腹內壓增高的因素 術前有咳嗽、便秘、排尿困難等引起腹內壓增高的因素存在時,除非緊急手術,均應作出相應處理,待癥狀控制后方可施行手術,否則術后易復發。術前指導患者戒煙、戒酒、練習有效咳嗽、排痰、深呼吸。注意保暖,防止受涼感冒。多飲水、多吃蔬菜、水果等粗纖維食物,以保持大便通暢。
2.3 術前檢查 認真了解病人術前的各項檢查,如心電圖、B超、血型、肝腎功能、血糖、血脂、胸腹部透視、血尿常規等,全面掌握病人病情。高血壓者觀察基礎血壓,每晨起床前測一次血壓,降至正常方能手術。糖尿病者,重點進行飲食指導,遵醫囑應用降糖藥物,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方能手術治療。
2.4 備皮 嚴格的備皮是防止切口感染、避免疝復發的重要措施。術前囑患者沐浴,按規定的范圍嚴格備皮,對會、陰囊皮膚的準備更要仔細,既要剃盡又要防止剃破皮膚。手術日晨需要再檢查一遍皮膚準備情況,如有皮膚破損應暫停手術。
2.5 灌腸和排尿 術前晚灌腸通便,以免術后便秘。送病人進手術時前,囑病人排盡尿液,預防術中誤傷膀胱。
2.6 急診手術前護理 嵌頓性或絞窄性特別是合并急性腸梗阻的病人,往往有脫水、酸中毒和全身中毒癥狀,甚至發生感染性休克,應緊急手術治療。除一般護理外,應做好輸液、抗感染、胃腸減壓等護理。
2.7 心理支持護理 由于病痛的折磨,老年病人常產生情緒消沉、焦慮、抑郁、固執不滿、好發脾氣等不穩定情緒。護士應給予耐心、體貼、理解,用誠懇的態度、親切的話語撫慰老年人,并耐心向病人解釋造成腹外疝的原因和誘發因素、手術治療的必要性,了解病人的顧慮所在,盡可能地予以解除,可增加其心理上的安全感,產生藥物治療不易替代的作用。要注意理解老年人的返童心理,不諷刺取笑。對固執逆反心理,應多解釋說服,不過多干涉。要和老年人多交談、多接觸、多關心,及時了解他們的心理動態,使老年患者獲得精神、情緒等方面支持,減輕不良情緒,配合治療,促進早日康復。
3 術后護理
3.1休息與活動 病人回病室后可取平臥位,膝下墊一軟枕,使髖關節微屈,以降低腹股溝區切口張力和減少腹腔內壓力,利于切口愈合和減輕切口疼痛。也可視疼痛情況取半臥位,并可鼓勵及早下床活動。但年老體弱、復發性疝、絞窄性疝、巨大疝等病人,可適當延遲下床活動。
3.2 飲食 術后4-6小時,若無惡心、嘔吐,可根據病人食欲進流食,逐步改為半流、軟食及普食。
3.3 病情觀察 注意體溫和脈搏變化,觀察切口有無紅、腫、疼痛,陰囊部有無出血、血腫、水腫。
3.4 傷口護理 術后切口一般不需加沙袋壓迫。但如有切口血腫,應予適當加壓。保持切口敷料清潔、干燥,預防切口感染。
3.5 防止腹內壓升高 術后仍需注意保暖,防止受涼引起咳嗽;指導病人在咳嗽時用手掌扶持、保護切口,在增加腹壓(如咳嗽動作)時用手掌稍稍加壓于切口。保持排便通暢,便秘者給予通便藥物,避免用力排便。因麻醉或手術刺激引起尿潴留者,可肌內注射氨甲酰膽堿或針灸,促進膀胱平滑肌收縮,必要時導尿。
3.6 預防并發癥 為避免陰囊內積血、積液和促進淋巴回流,術后可用丁字帶托起陰囊,并密切觀察陰囊腫脹情況,預防陰囊水腫。切口感染是引起疝復發主要原因之一。絞窄性疝行腸切除、腸吻合術后,易發生切口感染,術后須用抗生素,及時更換污染或脫落的敷料,一旦發現切口感染征象,應盡早處理。
4 健康指導
指導患者出院后半年內避免重體力勞動,如提重物、抬重物及持久站立等。多食粗纖維食物,如:芹菜、筍等,保持大便通暢。 避免受涼感冒,防止咳嗽、打噴嚏致腹壓升高導致病復發。
4.1 結果 168例患者中,手術切口全部Ⅰ期愈合,無陰囊內積血、積液,也無切口感染、尿潴留等并發癥;平均住院7天,隨訪3~5年,無復發。
4.2 討論 腹股溝疝是外科最常見疾病之一,不同程度地影響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手術是治療腹股溝疝的唯一可靠方法。傳統手術一般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疝囊高位結扎和疝修補術。本組采用改良區域神經阻滯麻醉下的腹股溝疝修補手術,術前、術后無需嚴格禁食,術后無需過多臥床,可早期下床活動,門診手術患者甚至可及早回家,最大限度降低肺部感染、深靜脈血栓形成、肺動脈栓塞等術后并發癥,既增加手術安全性,又減少麻醉費用,患者更易接受。雖然患者手術成功的關鍵是麻醉和手術,但是良好的護理,也是減輕患者痛苦、配合外科醫生成功實施手術的關鍵因素。因此做好充分的心理護理、術前準備、出院指導,是促進腹外疝患者康復的重要手段,也是減少并發癥及術后復發的重要措施。
參考文獻
[1]劉希孟,陳吉兵,李岳林.改良區域神經阻滯麻醉法腹股溝疝手術168例臨床觀察[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10.02-188-02.
篇7
【關鍵詞】前列腺增生;腹股溝疝;護理體會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4-0273-02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簡稱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的常見病,其病因是由于增生的前列腺對尿道及膀胱出口產生壓迫作用而導致的一系列排尿障礙,臨床上表現為尿頻尿急、夜間尿次增加、排尿費力、尿不盡等。如不及時治療會導致許多并發癥,嚴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前列腺增生患者因長期排尿困難導致腹內壓力增高,加之老年患者腹肌萎縮,使腹壁強度降低,使BPH患者常伴隨有腹股溝疝的發生。我科2012年1月30日收治一例前列腺增生合并左腹股溝疝的患者,為避免患者二次手術的痛苦及手術風險,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將前列腺增生癥與腹股溝疝同期手術,經過醫護人員的合理治療和精心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F將體會報告如下:
1.病例簡介
男性,71歲?;颊?月前無明顯誘因下開始感小便不暢,排尿躊躇、等待,排尿費力,伴尿頻尿急、尿不盡感,每次尿量不多。尤夜間明顯,最多約5-6次,無排尿中斷,無肉眼血尿,無尿痛及砂石排出等情況,伴有小腹及左腹股溝墜脹不適,左腹股溝可及一腫塊,如拳大小,質軟,平臥位時能自行消失,站立及屏氣、咳嗽后腫塊又突出,勞累或長期站立后突出明顯,曾來我院就診,查B超示:1前列腺增生2尿潴留3左腹股溝疝。建議手術治療,暫拒。3月來患者上述癥狀明顯加重,今為手術治療來院就診收住我科。入院查體:T:36.4℃,P:64次/分,R:18次/分,BP:146/96mmHg,神志清,精神可,腹平軟,下腹部正中切開約10cm,愈合好,包塊未及,雙腎未及,無叩痛,膀胱區觸診無殊,左腹股溝區可及一約5cm*5cm*8cm大小腫塊,質軟,無壓痛,平臥時能自行回納,未延入陰囊,透光試驗(-),內環口沖擊試驗(+),腹股溝淋巴結無腫大,右側腹股溝斜行切口約8cm愈合好,余無殊。雙下肢不腫。指診:前列腺增大Ⅲ°,中央溝消失,表面不平整,可及結節,質偏硬,無觸痛,指套未染血。實驗室檢查:T-PSA:2.67ug/L,F-PSA:0.39ug/L。B超示:前列腺增生,尿潴留,左腹股溝疝。心電圖常規及24小時動態提示偶發早搏。尿常規示:細菌+,尿隱血+-,鏡檢白細泡+/Hp ,細菌+/Hp。既往史:患者15年前在當地衛生所行右斜疝高位結扎修補術,術后恢復好,5年前在上虞市人民醫院行膀胱結石切開取石術,術后恢復好。臨床診斷:1前列腺增生,2尿潴留,3左腹股溝疝。術前備血,圍手術期用藥,腸道準備,完善各項術前準備工作后于2月4日在腰硬聯合麻醉下行左腹股溝疝高位結扎無張力修補術+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術后給予補液,抗炎,止血,制酸護胃等對癥支持治療,注意切口流血,留置導尿,膀胱持續沖洗,切口沙袋加壓。患者術后出現寒戰高熱,查血培養,尿培養,予泰能針、地塞米松針加強抗炎,撲熱息痛片,安痛定針對癥降溫處理后體溫逐漸恢復正常。尿培養報告示陰性。血培養報告示大腸埃唏菌陽性,因泰能針敏感,繼續抗感染,補液治療。并予清熱敗毒利尿中藥口服治療合并整體護理?;颊哐囵B轉陰,病情明顯好轉,于2月17日好轉出院。
2.護理
2.1 心理護理 針對患者年齡偏大,對新環境的不適應,不了解該病相關的疾病知識,害怕病情加重,擔心手術預后,失眠等問題。我們主動與患者交談,了解患者的思想動態,及時采取相應的疏導和心理幫助,以消除病人的不滿和煩躁。提供安靜舒適的環境,避免各種不良刺激,消除緊張心理。解釋疾病的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介紹患有同種疾病的患者進行交流,通過相互的討論更好地了解疾病。說明手術的安全性及必要性,手術的效果,麻醉方式,術中配合,幫助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主動向病人講解術后的自我護理及注意事項。過度緊張或失眠者,按醫囑給予鎮靜劑。
2.2 疼痛護理 術后給予平臥位,左腹股溝疝切口處予0.5kg沙袋加壓。確保膀胱沖洗管道通暢,觀察引流管有無血凝塊,根據引流液顏色調速,防止管道扭曲。調節沖洗溫度,沖洗液溫度不當,可加重膀胱痙攣,引起膀胱出血。保持患者情緒穩定,避免緊張,防止膀胱痙攣,前列腺術后約60%的患者發生膀胱痙攣性疼痛[1]。囑患者多做作深呼吸,以放松腹部的肌肉張力,減輕因膀胱痙攣引起的腹部劇痛。術后注意保暖防止受涼而引起咳嗽,指導病人咳嗽時用手掌按壓腹部切口。
2.3 高熱護理 患者返回病房后有體溫升高的跡象,迅速給予物理降溫,并報告醫生,加強巡視,密切觀察體溫、脈搏、血壓的變化,保持環境溫度穩定。給予患者心理護理,避免不良情緒刺激?;颊咝g后第一天出現寒戰高熱,達39.4℃,予內科急會診,首先考慮術后感染(尿道熱),予繼續留置導尿以利引流,查血培養,尿培養,改羅氏芬為泰能針加強抗炎,撲熱息痛片,安痛定針,地塞米松針對癥降溫處理。并予清熱敗毒利尿中藥口服治療?;颊唧w溫逐漸恢復正常。
2.4 飲食護理 患者飲食宜清淡,多食低脂,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以避免因用力排便使腹壓增高影響下肢靜脈回流及引起泌尿系統的出血[2]。術后腸功能恢復后增食粗纖維食物、新鮮的蔬菜水果,避免便秘,每日飲水2000~3000ml。
2.5 引流管護理 保持導尿管通暢,若有阻塞,立即處理。術后拔除尿管時間以5~7d為宜,因為過早拔除尿管會因組織水腫未消退、修復未完成而易出現尿潴留,過晚則由于尿管刺激尿道,引起尿道炎癥而導致尿道狹窄的危險。觀察患者排尿情況,鼓勵其多飲水以免誘發急性尿潴留。膀胱沖洗時注意沖洗的速度,確保沖洗管與引流管通暢,并準確記錄尿量,沖洗量及排出量。做好會陰護理2次/日,按時更換引流袋,嚴格執行無菌操作。
2.6 出院指導及健康教育 指導患者出院后注意休息,術后3個月內避免過度勞動,慎起居,防感冒,應多飲水,每日飲水量達2000ML以上,以達到自潔的作用。飲食宜清淡溫軟易消化富營養,保持大便通暢。忌煙酒,忌食刺激性食物,慎用腹力,注意避免腹內壓升高的因素以防繼發出血。按醫囑正確服用帶回藥物:保列治片2盒1#qd,坦洛新膠囊1盒 1#qd,可樂必妥片2盒 1#qd。并介紹藥物的作用及副作用。為盡快恢復尿道括約肌的功能,指導患者進行括約肌功能鍛煉,吸氣時縮肛,呼氣時放松括約肌。定期門診復查,如有病情變化隨時就診。
3 結果
經上述護理措施的落實,患者排尿通暢,傷口愈合好,予好轉出院。對該患者術后隨訪6個月,患者排尿功能正常,無疝氣復發,無其他手術相關并發癥發生,手術取得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腹股溝疝;疝修補術;護理
腹股溝疝是外科常見病,無張力疝修補術是治療該病的有效方法。筆者對56例無張力腹股溝疝修補術患者進行了護理觀察,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56例腹股溝疝患者,男31例、女25例,年齡25~67歲,均行無張力疝修補術。經精心護理后,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均治愈出院。
2 護 理
2.1術前護理(1)心理護理:為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應耐心細致地向患者及家屬介紹無張力疝修補術的優點,說明補片具有能與組織很好地相容,對身體無害等特點,讓患者了解此手術的安全性,消除患者對新材料質量的擔心。對一些特殊患者,根據其心理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交流開導,引導同類患者進行交流,還可以請手術成功患者現身說法,以此增強患者對手術的信心,以積極的心態主動配合治療。(2)消除增加腹壓的因素:對患有慢性咳嗽、肺氣、便秘、前列腺增生、糖尿病、高血壓等合并癥的患者,做好相關檢查并采取相應治療措施,控制感染,降低血壓,術前進行健康指導,勸患者戒煙,戒酒,保持大便通暢,鼓勵多飲水、多吃水果、蔬菜等粗纖維食物。對老年患者要了解排尿情況,如有排尿困難應先對癥治療。(3)常規術前準備:手術當天為患者剃除手術區皮膚的毛發和污垢,特別要注意老年患者臍孔內的污物,需徹底清除干凈,避免術后切口感染,同時做好皮試準備。幫助患者進行床上排便、排尿練習并根據不同情況提前采取相應措施。
2.2 術后護理(1)硬膜外術后護理:去枕平臥位4~6小時,待生命體征平穩、無惡心、嘔吐時可以墊枕頭,但術日只能取平臥位休息,頭偏向一側,防止術后嘔吐致誤吸或窒息,膝下墊軟枕膝關節屈曲,抬高陰囊以減低傷口張力,減輕疼痛。早期限制患側肢體活動。(2)術后要注意觀察血壓、脈搏、呼吸、體溫和意識變化,監測生命體征每小時6次,平穩后因病情適時延長監測。對伴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應持續心電監測24~48h,對伴有糖尿病患者應監測血糖變化[1]。密切觀察患者排尿情況,對并發急性尿潴留的患者,留置導尿管。督促患者在床上活動,翻身,術后6h可下床解便,24h可離床活動。對疝環巨大的患者可適當延長臥床時間。(3)切口護理:手術區可用lkg的沙袋壓迫傷口6~8h,這樣既可防止陰囊血腫形成,又有利于補片與組織貼合。注意保持傷口及會的清潔、干燥,觀察傷口有無滲血、滲液,陰囊有無血腫等。6h后屈膝后側臥,腹肌處于松弛狀態,可減輕切口張力,緩解疼痛。(4)術后禁食6h,麻醉消失后可進食,鼓勵患者少食多餐,從軟食開始過渡到普通飲食。進易消化,富含纖維素的飲食,多飲水,多食蔬菜水果。⑤并發癥的護理:輕微傷口疼痛多無需特殊處理,疼痛明顯者可適當給予止痛劑鎮痛或應用鎮痛泵鎮痛。對術前合并呼吸道疾病或長期吸煙患者給予鼻導管吸氧,流量3~5L/min,以改善其通氣、換氣功能,避免低氧血癥。應注意監測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心率、心律情況。留置尿管者要保持尿道外口清潔,每日用碘伏棉球擦洗尿道口2次,防止泌尿道感染。講解下床活動的重要性,說明下床活動能加強血液循環,防止深靜脈血栓形成;鼓勵患者下床做肢體活動,教會他們活動的方法。讓患者注意保暖,防止著涼,預防肺部感染,保持大便通暢,避免排尿困難,防止用力排尿、排便、劇烈咳嗽等,以免造成腹內壓增高而導致復發。
通過護理實踐,筆者認為有效的圍手術期護理,對于保證無張力腹股溝疝修補術的順利成功、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促進患者早日康復都具有重要意義。
篇9
[關鍵詞]腹股溝斜疝; 腹腔鏡;手術配合
隨著腔鏡手術的發展,腹腔鏡下治療小兒斜疝因其更具有安全、美容、微創、恢復快等優點,已成為治療小兒斜疝一種優選的方法.充分良好的術前準備和精心細致的手術護理,是手術成功的重要支持和保證.小兒疝氣又稱小兒腹股溝疝,常見于男性小兒,在胚胎早期隨著下降帶動內環處腹膜下移,形成腹膜鞘狀突; 嬰兒出生后若鞘狀突不閉鎖或閉鎖不完全,則與腹腔想通; 當小兒啼哭、排便等使腹內壓力增加時,可使未閉合的鞘狀突擴大,腸管、大網膜等即可進入鞘狀突形成疝[1].由于右側下降比左側略晚、鞘狀突閉鎖也遲,故右側腹股溝疝多于左側,雙側腹股溝疝比較少見.筆者選取我院于 2013 年 4 月 -2014 年 4 月我院共開展腹腔鏡下雙側小兒斜疝手術 30 例,總結手術實施配合的方法,經術前充分準備,術中精心的護理配合,術后恢復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 1 一般資料 本組 30 例雙側小兒斜疝患兒均為男性,其中年齡最小的為 14 個月,最大的為 4 歲,平均年齡為 22 個月.均為擇期手術,無嵌頓疝病例.
1. 2 手術方法 采用氣管插管靜吸復合全麻,患兒仰臥頭低腳高 15°.在患兒臍窩處切一長約 1 cm 的切口,建立氣腹,置入 0. 5 cm Trocar,依次探查右側及左側腹腔,找到疝囊,分別結扎囊,查無活動性出血,清點無誤后,縫合臍孔.手術歷時最短 5 min,最常 20 min,平均 10 min; 術中出血量最少 1 ml,最多 5 ml,平均 1. 5 ml.術后住院天數最短 10 h,最長 24 h,平均 15 h.
2 護理配合
2. 1 術前準備
2. 1. 1 核對手術資料 術前須再次核對患兒的手術部位,需與家長、醫生、病歷等核對,確定無誤.
2. 1. 2 調節室內溫、濕度 患兒體表面積相對較大,血管相對較多,皮膚也較薄,更易于散熱,再加上體溫調節中樞發育未完善,調節功能相對不全,當環境溫度低、保溫措施不夠、熱量攝入不足等情況可使小兒體溫降低,嬰幼兒更甚.因此,護士應提前 30 min 進入手術室,調節好手術室的溫度及濕度,室溫應調至 26℃ ~ 28℃,濕度保持不變( 60% 左右) ,及時加蓋被褥等保溫措施,以避免過冷或過熱等不適而導致患兒哭鬧.
2. 1. 3 手術物品準備 術前檢查物品是否齊全,各項儀器是否正常,確保手術順利進行.將攝像系統擺放在手術床的右下角,人工氣腹裝置與其并排在手術床的右側,連接好電源及二氧化碳,查氣瓶氣量是否充足及各儀器是否運轉正常,并將二氧化碳氣流量調至 5 L/min 壓力調至 1. 0 kPa,將負壓吸引裝置放置在手術床的左側.
2. 1. 4 患兒準備 術前根據手術通知單,患兒腕帶標識及病歷與其家屬一一核對,與患兒建立感情交流,以減輕患兒的恐懼緊張心理.嚴格查對患兒及術前醫囑執行情況,采用全麻,建立靜脈通路,將患兒安置在手術床上,取仰臥位,軟墊包裹肢體約束帶固定,防止墜床,下肢伸直,上肢外展不超過 90°,用一小軟枕抬高臀部,暴露術野,方便操作.協助麻醉師行全麻誘導、氣管插管,同時密切觀察患兒心率、呼吸、血壓、血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征變化.
2. 2 術中配合 手術部位皮膚常規消毒、鋪巾后,與器械護士共同清點器械、敷料及物品,并做好記錄,將攝像系統、氣腹裝置連接好.首選臍窩處氣腹針穿刺成功后,打開氣腹機,按二氧化碳氣流量5 L/min,腹腔壓力1. 0 kPa 的預設進行充氣.
當主套管( 內鏡套管) 和輔助套管( 工作套管) 穿刺成功后可將按預先設置好的每分鐘充氣量和腹腔壓力進行充氣.當主套管( 內鏡套管) 和工作套管( 輔助套管) 穿刺成功后,可將二氧化碳氣流量調至 8 L/min,壓力調至 1. 33 kPa.關閉無影燈,置入腹腔鏡探查患側內環口,同時觀察另一側鞘狀突口未閉并攝像保存資料.手術者通過手指按壓相對應的腹壁,并在腹腔鏡監視下確定帶線穿刺針正確地刺入腹腔,手術醫生持針在腹膜下潛行環繞內環口 1 周,可分 2 ~3 次完成后收緊縫線,單手打結結扎內環口,最后將縫針經腹壁途徑取出,一側疝內環口結扎后用同樣的方法處理另一側,完成雙側疝內環口結扎,再次檢查內環口結扎無誤,腔內操作完畢.術中觀察患兒的生命體征.當腔內操作結束時,打開無影燈,停止充氣,關閉攝像系統,放出氣腹機內殘留二氧化碳,關機.協助醫生粘貼切口敷片.
2. 3 術后護理 交接手術后麻醉復蘇階段,注意加強呼吸道管理,避免舌后墜、喉痙攣等引起的呼吸道阻塞,待患兒完全清醒后送回病房,與病房護士做好交接班工作,注意患兒生命體征監測及安全護理,防止意外發生.器械護士應熟練掌握手術的全過程,對手術過程中可能需要的器械和物品做好充分的準備,及時準確的給與手術操作者所需要的手術器械.待手術結束后,清點器械及用物,檢查器械是否完好,防止出現手術器械遺漏.
3 體會
小兒腹股溝疝行疝囊高位結扎術就可達到根治的目的,傳統手術采取腹股溝區橫切口或斜切口,解剖腹股溝區,分離疝囊達到疝囊高位結扎,雙側小兒腹股溝疝要左右二個解剖切口或分二次完成手術治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小兒痛苦和手術風險,與傳統手術相比,腹腔鏡下只需要在臍窩處做一小切口,同時處理雙側疝,避免了二次手術的風險,更具有明顯的優越性[2].
參與手術護士,需要掌握小兒護理專業特點如臍部是腹腔手術切口部位,臍部位置形態特殊,污垢殘留難以清除,護士改變以往用松節油擦臍去垢所致皮膚紅腫現象,用棉簽沾75% 酒精擦洗清潔效果好,對皮膚刺激小.
手術開始建立氣腹,應由低流速逐步到高流速,氣腹過程中要認真監測腹內壓、心率、呼吸、血壓變化,如氣體灌注不進腹腔,不要盲目加大壓力灌氣,應配合術者檢查穿刺針位置是否進入腹腔、麻醉是否完全,防止形成高碳酸血癥或皮下氣腫[3].
腹腔鏡手術損傷小、住院時間短、患兒及家屬都樂意接受,護士在比較新式手術與傳統手術的護理差異中提高了對新式手術優越性的認識,全面做好術前準備,術中高質量護理配合是保證手術快速順利完成的重要環節.
【 參 考 文 獻 】
[1] 曹偉新. 外科護理學[M]. 第 3 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201.
篇10
【關鍵詞】無張力疝修補術 圍手術期 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3-183-02
與傳統的腹股溝疝修補術比較,無張力疝修補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舒適度好、復發率低等優點,目前已成為臨床上疝修補術的首選方式[1]。本研究旨在探討無張力疝修補術圍手術期的臨床護理對手術效果的影響,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06年12月~2009年8月收治的成人腹股溝疝患者92例,全部患者均為男性,年齡32~75歲,平均年齡(56.4±15.9)歲,其中斜疝81例,直疝7例,股疝4例。全部患者采用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
1.2 護理方法
1.2.1 術前護理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術前詳細詢問患者的既往病史,認真查體,包括檢查血糖、血脂、血壓;了解肝、心、肺、腎等重要臟器的功能;觀察有無咳嗽、便秘、排尿困難等易導致腹壓增高的因素,對患者的身體情況作出全面評估。
腹股溝疝患者如發生腹壓增高的情況,容易導致導病情加重或術后復發。為提高無張力疝修補手術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應加強對患者呼吸道功能的管理。術前常規行胸部X線檢查和肺功能測定,評估膈肌運動情況和通氣功能;有咳嗽或肺部感染的患者及時使用抗生素和霧化吸入治療;勸說患者停止吸煙;訓練患者進行腹式呼吸和有效咳嗽,為減輕術后呼吸受限及通氣不足做好準備。
高血壓患者控制血壓在150/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便秘患者術前2~3d使用緩瀉劑(如番瀉葉、果導片等)治療,待大便通暢后再行手術,必要時手術前夜給予灌腸。合并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宜在藥物控制后的平穩階段接受手術。
術前主動熱情地與患者進行溝通與交流,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無張力疝修補術的實施過程、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向患者介紹傳統手術與無張力疝修補術的區別以及無張力疝修補術的優越性、安全性及治療的必要性。宣傳無張力疝修補術術后恢復快,復發率低,舒適度好,疼痛小等優點,以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和顧慮,積極配合手術治療[2]。
1.2.2 術后護理
患者術后取平臥位,在膝下墊一小枕,使髖關節微屈,以緩解切口的張力,有利于切口愈合,也可使用腹帶以降低切口局部張力,減輕切口疼痛?;颊咝g后6~8h可小幅度活動,臥床2~3d后可下床活動。
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的呼吸情況,鼓勵患者進行腹式呼吸及有效咳嗽,霧化吸入 2 次/d;注意保暖,防止受涼引起感冒,指導患者咳嗽時用雙手護術區,以減輕疼痛;便秘、排尿困難都是導致腹壓增高的因素,術后患者應保持大小便通暢,如有便秘患者給予通便藥物治療,如有排尿困難患者及時給予導尿處理。
術后常規使用抗生素2~3d,切口每2~3d更換敷料,以防止術后感染,同時密切觀察切口局部有無滲出、感染跡象。每次換藥后,切口用乙醇紗布濕敷。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酌情補充白蛋白等以幫助切口愈合。
術后傷口疼痛多在效消失后出現。對于輕微的傷口疼痛多無需特殊處理,為患者創造安靜的環境,緩解其緊張情緒,提高疼痛閾值。疼痛明顯者可適當給予口服、肛塞或注射止痛劑鎮痛,也可應用應用鎮痛泵鎮痛。
術后發生陰囊積液可采取抬高陰囊的方法可有效預防陰囊腫脹、積液。經穿刺抽液、陰囊托起1~2天后即可痊愈。
通常情況下,患者術后6h后如血壓穩定、腸鳴音正常、無腹痛腹脹者可進食流質飲食,并逐漸過渡到普通飲食。術后恢復期多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飲食,避免刺激性食物。注意多攝入含纖維素較高的飲食,以促進腸蠕動,保持大便通暢[3]。
1.2.3 出院指導
出院前囑患者注意休息、戒煙、及時治療上呼吸道感染、便秘、排尿困難等疾病以防腹壓增高導致腹股溝疝復發。適量飲水、選擇高纖維飲食、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養成定時排便的良好習慣。一般術后1個月即可進行輕體力勞動和適度運動,但3 個月內避免重體力勞動和劇烈運動,避免局部承受過重負荷。定期復查,如發生病情變化或感覺不適及時復診[4]。
2 結果
92例患者術后大多恢復良好,無明顯疼痛感和牽扯感。2例發生陰囊積液,經抬高陰囊和穿刺抽液后痊愈。4例發生切口疼痛,使用鎮痛藥處理后均痊愈。全部患者均未發生切口感染或其他并發癥。隨訪1年,隨訪率100%,無一例復發。
3 討論
傳統的疝修補術沒有建立在修復腹橫筋膜的基礎上,只是將不同的組織和層次強行機械地縫合在一起,剝離范圍大,縫合處張力過大,不符合現代解剖學原理,故效果較差?;颊咄枰P床 3~6個月,因長期臥床引起的并發癥,如尿潴留、便秘、褥瘡、血栓性靜脈炎等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為避免腹壓增高,常通過控制飲食以減少大便次數。術后因切口張力大、難愈合、易撕裂而易導致腹股溝疝復發率較高。
近年來,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發展,無張力疝修補術作為一項新興的醫療技術應用于臨床。該項技術符合人體解剖結構,較傳統的疝修補手術時間短,減輕了患者的痛苦,臨床效果較為滿意。無張力疝修補術以腹股溝區解剖為基礎,用人工材料來加強腹股溝管后壁。在修補時做到正常解剖層次的對合,克服了傳統疝修補手術對正常解剖的干擾,而且對合不具張力,更加符合機體生理,各方面的效果均優于傳統手術。無張力疝修補術后患者下床活動早,腸蠕動恢復快,禁食時間短,對消化道基本無影響。早期的飲食營養為增加患者機體抵抗力,促進切口愈合提供了保障,有利于患者的恢復。無張力疝修補術因其術后疼痛輕、恢復快、并發癥少、復發率低等優點而在醫學界倍受推崇,已逐漸成為疝修補術的首選方式而廣泛應用于臨床[5]。
綜上所述,無張力疝修補術較傳統疝修補術具有安全、創傷小、恢復快等優點,目前在臨床上已逐漸替代了傳統的疝修補術。如何在臨床護理方面對患者的術后康復起到積極的作用是每一位護理工作者期待解決的問題。本研究在無張力疝修補術的手術前對患者的健康狀況及手術危險性進行全面評估,術后給予系統的個性化健康指導、心理護理和出院指導等措施,保證了無張力疝修補術術的安全實施,有效的保證了術后并發癥的預防,達到了較滿意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圍手術期臨床護理是無張力疝修補術患者康復的關鍵,對術后降低并發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馬頌章.無張力疝修補手術的進展[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2,20(9):564~565.
[2]李敏.無張力疝修補術的護理特點臨床醫藥實踐雜志[J].2006,15(7):547~548.
[3]姜玉芹.無張力疝修補術的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09,4(2):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