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文旅融合發展存在問題范文
時間:2023-12-29 17:53:5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文旅融合發展存在問題,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陳文志,男,雅安職業技術學院旅游經濟管理系副主任;勒偉,男,雅安職業技術學院組織人事處。
劉永恩,女,雅安職業技術學院旅游經濟管理系副書記。
摘要:隨著旅游者求知欲望的日益強烈,文化旅游已成為旅游的熱點之一,旅游經營者要大力發展文化內涵豐富的文化旅游,提高區域旅游業的生命力和吸引力。雅安寶興縣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豐富的文化資源,為其發展文化旅游業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和廣闊的空間。
關鍵詞:寶興;文化旅游;旅游深度開發
隨著大眾旅游需求的不斷變化,文化成為旅游業最富魅力的賣點,在旅游中積累文化知識,追求文化享受,成為一種新的旅游需求。國家旅游局從1992年開始策劃中國旅游主題游活動,吸引不同游客的文化旅游需求。如“94中國文物古跡游”、“ 95中國民俗風情游”、“ 2005紅色旅游年”、“ 2011 中華文化游”等,其中大部分主題旅游項目都體現了中國文化旅游的獨特魅力。
一、概念界定
(一)文化旅游
近年來,學術界對文化旅游的研究頗多,分別從旅游經營者、旅游消費者和旅游產品構成等角度闡述了文化旅游的概念。最為典型的是美國旅游人類學家史密斯(1977年)指出文化旅游是指人類記憶中一種正在消失的生活的“圖景”或“地方特色”,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殘余。 郭麗華(1999年):“通過旅游實現感知、了解、體察人類文化具體內容之目的的行為過程。”劉玉等(2000年):“從旅游者旅游動機、旅游者活動內容角度出發,將旅游分為觀光型旅游、度假型旅游、特種旅游,特種旅游包括娛樂旅游、文化旅游、探險旅游等。其中文化旅游是指集文化、經濟、科技、教育、旅游于一體的大旅游。” 蒙吉軍等(2001年):“文化旅游是指旅游產品的提供者為旅游產品的消費者提供的以學習、研究考察所游覽國文化的一方面或諸方面為主要目的的旅游產品。”
歸納起來,文化旅游即是指旅游者對異地或異質文化的求知和憧憬引發的,前往異地進行以增長文化知識、體驗旅游資源文化內涵的旅游活動過程。
(二)文化旅游資源
文化旅游資源是對旅游者形成文化吸引,并能被旅游業利用,產生社會、經濟和環境價值的人類創造的一切物質和精神財富。文化旅游資源按時間維度分為歷史文化旅游資源和現代文化旅游資源;按景觀存在的形態可以分為有形文化旅游資源和無形文化旅游資源。由于文化旅游資源是人類創造的財富,與其他旅游資源相比除了具有一般旅游資源的特點外還具有其更加鮮明的特點。如,可持續性,知識密集性,啟迪創新性,強參與性,強壟斷性等。
二、寶興縣旅游開發的優勢
(一)地理區位優勢
寶興縣是四川省雅安市所轄的一個縣,幅員面積3114平方公里。1933年置寶興縣,因礦產等自然資源豐富,取《禮記.中庸》“寶藏興焉”之意而命名。寶興縣位于四川盆地西部邊緣,雅安市北部,東鄰蘆山縣,南界天全縣,北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小金縣接壤,西與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縣相連。縣城穆坪鎮距成都市210km,距雅安市80km,距四姑娘山風景區155km,距碧峰峽風景區76km,位于從九寨溝黃龍寺紅原四姑娘山夾金山蜂桶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碧峰峽的旅游環線上,是四川西部生態旅游大環線上的重要部份。
(二)文化旅游資源優勢
寶興縣具有豐富的旅游文化,奇異的自然風光,古樸的原始生態,獨特的藏鄉風情。“大熊貓”是世界級的旅游品牌,寶興縣作為世界上第一具大熊貓模式標本的產地和大熊貓的重要棲息地,是展示大熊貓旅游品牌的重要場所。寶興境內夾金山是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是的豐碑,是精神的見證,是進行文化旅游及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寶興是始自漢代的民族遷徙走廊的必經之地,其典型代表是磽磧的藏族風情,在其民族語言、服飾、飲食、藏家山寨、民族節慶、宗教文化等方面都折射出多元文化融合的特點。磽磧作為距成都最近的藏族鄉,是展現藏族風情及藏漢民族團結的重要窗口。寶興,古代為青衣人居地,歷史文化豐富。同時,寶興生態資源好,有宜人的氣候和山青水秀的良好環境,旅游資源及生態環境優勢明顯。
三、寶興縣文化旅游開發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寶興縣旅游資源開發現狀
寶興縣是四川省列為優先發展旅游的12個重點縣市之一, 1995年,夾金山被批準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1年,國家林業局批準成立夾金山國家森林公園。同年,成都花水灣溫泉公司與縣國資公司聯合投資,組建了四川夾金山旅游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對夾金山風景區進行開發。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寶興縣作為汶川地震重災縣,抓住了災后恢復重建機遇,成功推出了神木壘和東拉山景區,迅速成為全省旅游的熱點,實現了生態旅游產業的突破發展,被評為全省生態旅游十佳縣。2012年,福建省正興集團與寶興縣人民政府簽訂合作協議,將陸續投資10億元人民幣重點打造鐵坪山、撲雞溝、熊貓古城等旅游景點,進一步提升寶興旅游品牌影響力。
寶興縣旅游資源類型多樣、品味較高,具有較高的開發價值。但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制約,寶興縣的旅游資源大多處于待開發狀態。現已開發的旅游產品主要有以下幾處 :
景區(點)名稱
分類依據
按資源類型分按產品屬性分按旅游目的分
蜂桶寨大熊貓自然產品觀光型
磽磧鄉藏族風情人文產品娛樂型
鐵坪山云海佛光自然產品休閑型
夾金山生態觀光、紅色旅游人文產品 觀光型
鄧池溝熊貓文化人文產品 觀光型
神木壘自然景觀、民族風情自然與人文產品觀光、體驗
東拉山大峽谷生態景觀自然產品觀光型
近幾年旅游接待情況如下:
年份旅游接待人次旅游綜合收入
2009年44萬2.154億元
2010年81.45萬人次41500萬元
2011年101.5萬人次5.45億元
2012年125.66萬人次6.85億元
(二)存在的主要困難及問題
1.旅游進入性差,嚴重制約旅游發展
寶興縣交通以公路為主,對外通道單一,貫穿縣境的主干道僅S210線一條,多雨季節,道路塌方事故頻發,致使寶興縣可進入性差。其次,縣內景區之間未能形成環線,使自駕游不暢。受“4.20”蘆山大地震影響,318國道和210線路交通不暢,使得寶興縣旅游業受到較大影響。
2. 旅游文化挖掘不夠,游客駐留時間短
寶興縣的景區開發以自然資源的初級階段開發為主,旅游文化只停留在觀光層面,沒有充分體現出旅游的價值,現階段的開發只是直接利用現有資源進行組合,沒有進行系統的整合和創新,尤其在開展游客旅游互動上缺少有力的產品開發,缺少游客體驗和互動參與的旅游項目,旅游內容過于單一,景區游客僅是被動的進行旅游活動,難以激發游客的回頭率和旅游活力。
同時,寶興縣接待條件最好的酒店是夾金山大酒店,其余多數為個體賓館和老百姓自主經營的農(藏)家樂,沒有一家旅游接待龍頭企業,難以滿足高消費、高享受層次游客需求。
3. 旅游商品可購性不強
近年來,寶興開發了一些石雕工藝品和農副土特產品,以及一些紀念物品,但旅游商品仍存在品種單一、制作粗糙、附加值不高、紀念意義不強等問題。加之寶興縣在大型的旅游購物超市等場所建設上長期滯后,給外地游客購物帶來不便,綜合消費體現困難。
四、寶興縣文化旅游深度開發建議
(一)挖掘寶興旅游文化底蘊,促進產業融合發展
進一步做大做強“熊貓老家·傳奇寶興”這一品牌建設,充分挖掘寶興的熊貓文化、紅色文化、土司文化、藏鄉文化、生態文化等特色文化,豐富完善旅游景區的文化元素和文化內涵,加強宣傳營銷力度,加快推出一批品位較高、獨具魅力的文化旅游精品景區;進一步培育“紅葉節”、“上九節”、“冰雪節”等旅游節會品牌;進一步促進有機農業、中草藥、漢白玉石材等產業與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進一步加強高山、蜂蜜、中藥材、茶葉飲品、漢白玉工藝品、特色食品等特色旅游商品的研發、品牌包裝及宣傳力度。
(二)拓展旅游合作空間,提升文化旅游產品知名度
寶興作為世界了解中國大熊貓的窗口,雅安市和四川省旅游聯接世界的紐帶,寶興縣需加大旅游整體形象的宣傳,加強和周邊地區的旅游合作,樹立大熊貓文化之源的形象,將大熊貓作為必不可少的的文化節點,真正促進寶興的文化旅游經濟發展。
2013年4月20日08時02分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發生7.0級地震,寶興縣旅游業受到重大的打擊,同時也是一個機遇,寶興縣經中央電視臺等媒體連續報道關注,知名度驟然提升,應以此為重要契機,狠抓城市宣傳營銷工作,培育和打造文化旅游核心品牌,圍繞核心品牌加強基礎設施投入、宣傳推介,圍繞核心品牌規劃開發點、線、面的旅游產品。重視改善硬環境,加快文化旅游產業基礎設施建設,重視改善軟環境,提升服務層次,健全服務體系,切實增強文化旅游產業的軟實力。同時,加強旅游品牌建設,大力推行旅游標準化,規范旅游管理水平,提升旅游服務質量,打造旅游高端品牌,樹立和強化全域旅游、立體旅游的理念,對寶興縣旅游資源進行整體規劃,在旅游產業中處處體現文化內涵,精心做好寶興整體形象的塑造,豐富旅游線路和內涵,對暫未開發的生態旅游資源進行深度挖掘,使寶興成為人們心馳神往的旅游目的地。
(三)加強文化與旅游的深度融合
要加快寶興縣文化旅游的開發,最重要的途徑就是推動文化與旅游的深度融合,提升旅游業的文化內涵和品位、實現文化的經濟價值,而且可以增強人們對文化的認識和理解、促進文化傳承和創新,為文化發展提供強大動力。深度開發文化旅游將對寶興縣旅游業發展提供多樣化的旅游產品和文化內涵。
2012年8月,寶興縣教育局與廣東省中山市某知名學校共同策劃和實施了寶興 “四化三旅” (四化:熊貓文化、生態文化、紅色文化和民族文化,三旅:發現之旅、體驗之旅和愛心之旅)主題活動,并收到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寶興縣文化旅游資源與青少年“三觀”教育的主題旅游項目結合,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初現了寶興特色文化旅游產品雛形。寶興縣在文化旅游產品創新等方面蘊含著較大潛力,文化旅游產品的開發模式還需繼續探索。
(四)整合文化資源,大力促進功能升級
要用差異競爭的理念,整合商貿、民俗、文化旅游,推進文化產業的發展。要實施文化與商貿的聯姻,以提升文化配套功能為突破口,精心策劃,舉辦展銷會、交易會、促銷會,開展節日慶典,戲劇演出等文娛活動,促進其他與商貿配套功能的完善,形成以商帶旅、以旅促商的新格局,實現經濟效益和文化效應的雙贏。以寬松的環境和優惠的條件吸引全國各地商業巨頭,大型經銷商、商來這里創業和發展。(作者單位:雅安職業技術學院旅游經濟管理系)
基金項目:本論文系雅安市2013年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課題(項目編號:YA201309)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 寶興縣旅游發展總體規劃
[2] 梅青孫淑榮李國昊:論濟南市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3]張濤 :論成都文化旅游資源現狀及開發,云南大學學報,2008年5月
[4]張占福:關于武川縣文化旅游產業特色深度開發的思考,2009年9月
[5]胡春麗:論文化旅游資源的深度開發,河南大學,2011年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農文旅融合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