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肺通氣道治療方法范文

時間:2024-01-09 17:33:3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慢性阻肺通氣道治療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纖維支氣管鏡; 有創加無創機械通氣; 序貫治療; 老年嚴重呼吸衰竭

Observation of the Curative Effect of Fiber Bronchoscope Combined with Invasive and 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Sequential Therapy for Aged COPD with Severe Respiratory Failure/ZHANG Guang-rong,ZHONG Xiao-la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24):050-052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fiber bronchoscope combined with invasive and 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sequential therapy for aged COPD with severe respiratory failure.Method: 100 elderly COPD patients with severe respiratory failure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rom April 2013 to February 2015 as the observation objects,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received adjuvant-controll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herapy,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fiberoptic bronchoscopy combined with invasive and non-invasive sequenti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 sequential therapy,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total effective rate, clinical observation indexes and blood gas analysis indexes of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Fiberoptic bronchoscopy; Invasive and 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Sequential therapy; Elderly patients with severe respiratory failure

First-author’s address:Xinjiang Habahe County People’s Hospital,Habahe 8367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4.01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種具有氣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氣管炎和/或肺氣腫,這類疾病很容易進一步轉變為肺心病以及呼吸衰竭等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而這類疾病與各種外界因素如有害顆粒、氣體等發生炎癥變異反應有關,很容易使致殘率以及病死率升高,也是較為危險的一類呼吸系統疾病。隨著空氣霧霾的加重,以及吸煙的人群日益升高,截止到2014年,據全球不完全統計,引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40歲以上的發病率已經高達10%,而在2004年發病率僅為2%[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主要臨床表現最突出的為在患者進行運動后會出現明顯的氣喘,以及經??人浴⒖忍?,并且隨著病情的拖延會產生逐漸惡化的情況,同時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幾率極大,因此被世界衛生組織定位世界第4大危險疾病[2-3]。而慢性阻塞性肺病在當今臨床治療中仍不甚理想,較為直接的方法如氣管切開,氣管插管等,雖效果立竿見影,但患者痛苦感明顯,同時很容易造成感染等并發癥,而進行呼吸機的治療,很容易造成患者對其的依賴感以及脫機呼吸困難等并發癥。因此在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發病特點中,氣道狹窄是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主要的病理特點,其中發病誘因主要是因吸煙或其他刺激呼吸道等危險因素引發炎癥從而引起了外周呼吸道壁損傷,由此反復引起惡性循環。盡管機體的修復機制仍不十分清楚,但普遍認為修復過程的失調可導致組織結構和功能異常的氣道重構Bitmap無創機械通氣治療,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的肺通氣量、缺氧和CO2潴留,使患者的呼吸衰竭癥狀明顯改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本文筆者選取本院2013年4月-2015年2月間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進行分組治療分析,探討使用BiPAP無創通氣治療效果,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醫學研究選擇本院2013年4月-2015年2月間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嚴重呼吸衰竭患者為觀察對象,男60例,女40例;患者年齡62~78歲,平均(72.5±6.5)歲;病程1~12年,平均(6.5±3.2)年。所有觀察對象均存在呼吸加快、氣促、咳黃色痰等臨床癥狀,實驗室檢查結果證實:30例存在雙側片狀陰影,70例存在單側片狀陰影。通過隨機分組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各50例,且兩組觀察對象基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COPDⅡ型呼吸衰竭診療標準 所有患者經臨床病史、體征、X線、實驗室檢查后,均符合COPD標準,即意識障礙不嚴重,NIPPV治療禁忌證不明顯,沒有大量氣道膿性分泌物,血流動力學無持續性改變,消化道無活動性出血,誤吸可能性??;符合呼吸衰竭標準,即患者呼吸頻率>24次/min,無吸氧情況下患者的PaO255 mm Hg,pH

1.3 方法 兩組觀察對象均按照其藥敏檢查結果接受相應的抗生素治療,反復實施深部痰培養實驗,定期接受肝腎功能和三大常規檢查,以及動脈血氣分析檢查,動態監測生命體征指標,同時接受擴張支氣管、引流氣道分泌物、祛痰和抗感染等常規治療。

對照組在此基礎上接受輔助―控制機械通氣(瑞典哈美頓公司,伽利略兼容兼壓型)治療,如果患者肺性腦病癥狀在36 h內顯著改善,則改為同步間歇指令通氣加壓力支持方式治療,按照患者的血氣分析情況和通氣狀況,適當調整吸氧濃度,在其PEEP水平90%以上。

1.4 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PaCO2、PaO2和pH值等切換時間窗時的血氣分析指標情況,以及住院時間、感染控制窗出現時間、呼吸衰竭糾正時間、總機械通氣時間和有創機械通氣時間等臨床觀察指標情況[2-3]。

1.5 療效評定標準 有效:指患者臨床治療后,肺部X線片檢查證實炎癥陰影明顯縮小,血氣分析指標恢復正常,實驗室檢查結果證實白細胞計數明顯降低,肺部音明顯減少,體溫完全正常,呼吸障礙、咳痰、咳嗽等臨床癥狀顯著減輕或是完全消失;無效:指患者臨床治療后,未達到上述臨床診斷標準,甚至有所加重或是死亡[4]。

1.6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使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法對數據進行比較分析,計數資料使用 字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的觀察指標比較 試驗組臨床治療后的住院時間、感染控制窗出現時間、呼吸衰竭糾正時間、總機械通氣時間以及有創機械通氣時間等觀察指標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臨床觀察指標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試驗組的臨床治療有效率為66%,對照組的臨床治療有效率為40%,兩組的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2 兩組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例(%)

組別 有效 無效 死亡

試驗組(n=50) 33(66.0) 10(20.0) 7(14.0)

對照組(n=50) 20(40.0) 15(30.0) 15(30.0)

字2值 5.7808 0.8533 2.8555

P值 0.05

2.3 兩組的血氣分析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PaCO2與PaO2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的指標均有顯著改善,且試驗組治療后PaCO2與PaO2顯著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8.006,P=0.000;t=11.758,P=0.000),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血氣分析指標比較(x±s) mm Hg

組別 時間 PaCO2 PaO2

試驗組(n=50) 治療前 68.9±6.8 55.9±4.3

治療后 42.8±4.3* 86.1±5.4*

對照組(n=50) 治療前 69.2±7.2 55.6±3.3

治療后 50.3±5.3 75.8±2.2

*與對照組比較,P

3 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呼吸內科常見的多發性疾病,但該疾病由于病程長,治療效果不理想,因此,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嚴重患者會直接影響到日常生活質量[6-7]。由于引發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因尚未明確,據臨床統計其病因可以分為身體體質因素和環境影響因素兩大類[8]。身體體質因素主要是抵抗力較弱的老人、孕婦以及嬰幼兒,因各種誘因所引起的肺部發育不良或者病變從而引發慢性阻塞性肺病。環境因素主要是由于吸煙、化學物質的吸入以及粉塵過敏等引發肺部疾病而演變成為慢性阻塞性肺病[9-10]。在臨床中,由于空氣污染以及全球老齡化的問題,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日益增多,同時由于該疾病很容易并發呼吸衰竭疾病,因此多數患者在引發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同時,會伴有呼吸窘迫以及水電解質紊亂。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引發呼吸衰竭的主要因素,因此,慢性阻塞性肺病并發呼吸衰竭使患者的機體不適感與心理壓力均極大,對患者生存方面的不良影響極為突出,由于這兩種疾病治療方法尚無明顯快速有效的方法,同時由于發病患者較多,其對本病的臨床治療需求極高,臨床多是以達到改善肺功能狀態,從而改善患者的供氧為主要治療方法。另外,較多研究顯示,此類患者存在肺通氣及肺換氣的異常,故其為監控疾病治療效果的重要指標。另外,此類患者治療過程中除氣管需進行有效擴張以保證氣流的通暢外,對于肺部功能狀態的改善也是治療的一個重點,故找到能改善此類患者肺通氣及肺換氣狀態的藥物極為重要。舒利迭是臨床中用于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治療的常用藥物之一,其在慢阻肺導致的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應用研究也并不少見,且研究多持肯定性,但是對患者的肺通氣及肺換氣等綜合肺功能狀態的影響研究卻極為少見,而綜合肺功能狀態作為慢阻肺呼吸衰竭的重要評估指標,對其進行監測研究的價值較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是一種發生率較高的疾病,且大部分患者存在多種基礎性疾病,自身營養狀況較差,進而增加氣道分泌物,誘發無力咯痰癥狀,這一現象的發生會導致患者出現呼吸道感染癥狀,進而誘發呼吸肌疲勞或是呼吸衰竭[6-7]。醫學研究證實,纖維支氣管鏡聯合有創加無創序貫機械治療是一種較為有校的治療技術,且臨床療效較為確切[8]。其主要原因在于,這一治療技術能夠為患者機體提供良好的氧氣供給,控制通氣功能障礙和肺部感染癥狀,解除痰液阻塞癥狀[9]。另一方面,控制好患者的肺部感染癥狀,呼吸肌疲勞和營養不良癥狀也能夠快速改善,而機械通氣輔助呼吸治療,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再次助插管上機和撤機失敗的發生率[10-11]。因此,有創與無創序貫治療的機械通氣模式,是一種較為理想的臨床治療措施[12-13]。由本次醫學研究結果可知,試驗組臨床治療的總有效率、臨床觀察指標以及血氣分析指標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

綜上所述,纖維支氣管鏡聯合有創加無創機械通氣序貫治療是一種較為理想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嚴重呼吸衰竭臨床治療技術,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臨床療效,縮短機械通氣時間,避免病情的進一步惡化,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14-15]。

參考文獻

[1]龍軍成.床邊纖維支氣管鏡聯合機械通氣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嚴重呼吸衰竭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1):619-620.

[2]宮莉,陳世雄,高寶安,等.床旁纖維支氣管鏡引導下經鼻氣管插管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呼吸衰竭的臨床研究[J].臨床肺科雜志,2012,17(2):256-257.

[3]趙桂英.纖維支氣管鏡引導經鼻氣管插管搶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癥呼吸衰竭患者的應用價值[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16):29-30.

[4]劉高華.纖維支氣管鏡吸痰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療效觀察[J].臨床醫學,2012,32(2):106-107.

[5]陳大勇,李兆基,謝華文.纖維支氣管鏡在呼吸衰竭機械通氣患者中的應用[J].廣東醫學院學報,2012,30(4):446-447.

[6]任佳亮,王慧琴,馬建剛.氣管鏡輔助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觀察[J].臨床肺科雜志,2012,17(11):1993-1995.

[7]陳坤,周寶銀,張愛冠,等.有創-無創序貫機械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2,15(1):62-64.

[8]王瑋.序貫機械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嚴重II型呼吸衰竭療效觀察[J].現代醫藥衛生,2010,24(16):2472-2474.

[9]潘彩紅.有創和無創序貫機械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急性呼吸衰竭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5(3):36-37.

[10]蘇毅.支氣管肺泡灌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機械通氣患者中的應用[J].國際呼吸雜志,2011,31(12):916-918.

[11]張秀琴,蔡黎明.纖維支氣管鏡聯合機械通氣治療重癥肺部感染的臨床觀察[J].臨床肺科雜志,2010,15(8):1168-1170.

[12]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J].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4,12(2):67-80.

[13]郭偉,張新日.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失敗的相關因素分析[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12,43(1):38-41.

[14]劉玉金,周樂清,張秀英.鹽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30例臨床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2):32-33.

篇2

關鍵詞:氧驅霧化吸入;布地奈德;小兒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臨床療效

作為呼吸道的常見疾病之一,小兒支氣管哮喘屬慢性氣道炎癥疾病,近年來發病率呈現上升的趨勢。支氣管哮喘患兒急性發作過程常因氣道的炎性反應和痙攣導致氣流受阻和氣道縮窄,使患兒出現咳嗽、氣急和胸悶的癥狀,給患兒成長各方面造成影響,若治療不及時可危及患兒生命[1]。本院2013年2月―2014年8月在86例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患兒中應用氧驅霧化吸入布地奈德進行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與分組

資料隨機選取2013年2月―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患兒86例為研究對象,所有患兒均符合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的診斷標準?;純耗挲g為3-13歲,平均年齡為(5.2±3.13)歲,男女比例為52E34。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3例,對照組患兒給予常規對癥治療,研究組患兒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氧驅霧化吸入布地奈德進行治療。兩組患兒在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資料中比較均無明顯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所有患兒給予常規的化痰、吸氧、抗感染、解痙、止咳和支氣管擴張等對癥治療,靜脈滴注甲潑尼松龍1-2mg/kg.d。。研究組:在上述常規治療基礎上給予氧驅霧化吸入布地奈德進行治療,0.5-1mg/次,3次/d,連續一周治療。霧化吸入以后為了避免真菌感染,應清水漱口將殘留激素清除。

1.3療效評價標準

本次研究主要以治愈、顯效、有效、無效作為最終的評定標準,并把治愈和顯效作為臨床治療的總有效率,觀察指標為患兒的臨床癥狀及肺部哮鳴音改善情況。治愈:治療后患兒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肺部哮鳴音輕度狀態;顯效:患兒臨床癥狀明顯改善,肺部哮鳴音顯著減輕;有效:臨床癥狀稍微改善,肺部哮鳴音緩解;無效:患兒臨床癥狀、肺部的哮鳴音無改善或改善不明顯,甚至有加重趨勢。

1.4統計學分析

所有數據均用SPSS 18.0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處理,一般資料用(X±s)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臨床療效對照情況

經常規對癥治療方法后,對照組患兒治愈19例(44.2%),顯效6例(14.0%),總有效率為58.2%;研究組患兒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給予氧驅霧化吸入布地奈德治愈31例(72.1%),顯效7例(16.3%),總有效率為88.4%;研究組患兒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之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n%)

2.2臨床癥狀的改善時間及肺通氣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兒的咳嗽、氣喘、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的改善時間明顯比對照組要短,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兩組患兒治療后的FEV1、FEV1%、PEF比治療前明顯改善,研究組患兒的改善程度比對照組患兒良好,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小兒支氣管哮喘屬常見病,其病因和發病機制目前尚不明確,環境和遺傳以及化學物質等都有可能導致該病。小兒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應立即給予解除痙攣、擴張氣道,控制各種臨床癥狀,并有效將炎細胞控制。

作為本病重要的治療方法之一,氧驅霧化吸入主要動力為氧氣,作用機理主要利用高速氧氣流把藥物撞擊成小霧滴,通過患兒呼吸送入支氣管病變部位[2]。該方法能充分發揮藥效,且不良反應少,能在短期使支氣管迅速擴張,緩解痙攣,最終達到抗炎、祛痰和平喘目的。氧驅霧化吸入較為柔和,不會對患兒造成什么刺激,依從性較好[3]。而布地奈德屬糖皮質激素,霧化吸入有較高的水溶性,且能高效結合糖皮質醇受體,有較強的抗炎作用,還能降低氣道的高反應性。

本次研究表明,經常規對癥治療方法后,對照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為58.2%,研究組患兒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給予氧驅霧化吸入布地奈德總有效率為88.4%,兩組之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兒的臨床癥狀的改善時間明顯比對照組要短,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研究組患兒的肺通氣情況改善程度比對照組患兒良好,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氧驅霧化吸入布地奈德在小兒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應用的臨床療效顯著,可廣泛應用在臨床中。

參考文獻:

[1]肖喜慶;楊海濤.布地奈德聯合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33例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12(12):91.

篇3

[關鍵詞] 布地奈德; 硫酸特布他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老年

[中圖分類號] R563[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08-001-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種具有氣流受限特征的疾病,主要表現為慢性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難。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是指在短期內出現嚴重性的咳嗽、咳痰、氣喘等,痰液呈膿性或粘液膿性,并伴有發熱等炎癥明顯加重表現[1],對于AECOPD的治療,除了應用抗感染、吸氧等方法外,應用抗炎、解痙藥物治療也是十分必要的,霧化吸入的方法可使高濃度藥物直接作用于氣道局部,起效較快并成為治療的首選方法。我院應用布地奈德混懸液和硫酸特布他林霧化液霧化吸入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取得滿意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組120例,為2007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治療的AECOPD患者,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呼吸學會2007年制定的COPD診斷標準,其中男78例,女42例;年齡65-88歲,平均72歲。排除合并呼吸衰竭需要機械通氣者、哮喘患者、有精神疾病或嚴重糖尿病等不能使用激素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患者。對照組采用基礎治療,治療組在基礎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懸液和硫酸特布他林霧化液霧化吸入,比較兩組療效、肺功能改善和藥物不良反應。兩組間年齡、性別、病程、病情嚴重程度以及合并癥等相仿,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觀察時間為2周。

1.3 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基礎治療,包括低流量吸氧、抗菌、祛痰、平喘等藥物治療。在此基礎上,治療組用采用氧啟動霧化法;對照組60例患者僅采用綜合基礎治療方法。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 12.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用t檢驗進行組間比較;計數資料率的比較用卡方檢驗。P

2 結果

2.1 療效比較 全部治療組患者,都能耐受霧化吸入治療。治療組經綜合治療和氧啟動聯合霧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懸液和硫酸特布他林霧化液,30min后,氣急明顯好轉,雙肺哮鳴音較前明顯改善,同時呼吸頻率,心率,血氧飽和度較原均有改善。治療2w后兩組患者治療效果進行評價,標準如下:顯效:咳嗽、咳痰、氣喘癥狀消失,肺內哮鳴音散在或消失,肺功能接近正常水平;有效:咳嗽、咳痰、氣喘癥狀好轉,肺內哮鳴音明顯減少,肺功能明顯好轉;無效:臨床癥狀和肺功能無明顯改善[2]。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兩組療效結果,好轉程度治療組明顯好于常規基礎治療組,見表1。

表1兩組療效結果比較

注:X2值=4.782,p=0.023

以顯效和有效合并比較總有效,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1.7%(49/6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3.3%(38/60),霧化吸入治療的效果明顯優于基礎治療,差異顯著(P

2.2 肺功能改善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FEV1(第1s用力呼氣容積)與治療前比較均增加,霧化吸入治療組FEV1提高較對照組更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FEV1)變化情況比較(x±s)

注:與治療前比較,* P

2.3 藥物不良反應 治療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有17例出現口咽部不適、心悸、雙手震顫等反應,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8.3%(17/60);大多呈一過性,患者能夠耐受。

3 討論 雖然目前人們對COPD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了,但氣道狹窄和氣流受阻是其主要特征,許多炎性介質參與了COPD的病理變化,如LTB4、IL-8、TNF-等[3],這些炎性介質可以破壞肺內結構并促進中性粒細胞炎癥反應的發生,從而導致COPD,因此緩解氣道阻塞,改善肺通氣功能是治療COPD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對于急性加重期的COPD則應積極控制癥狀,改善心肺功能[4]。布地奈德是新合成的腎上腺糖皮質激素,新型吸入型糖皮質激素的化學結構與周身用糖皮質激素比較,最大的區別是類固醇結構D環上C16a、C17a或B引入親脂性基團,可增強親脂性[5],故布地奈德霧化吸入可以降低組胺及乙酰膽堿引起的氣道反應性增高,有較高的糖皮質激素受體結合力,抗炎效果強,用1%-5%溶液霧化吸入即可到達全肺[6],抑制氣道高反應性,減少腺體分泌,修復氣道,緩解咳嗽和氣喘。硫酸特布他林是一種β2受體激動劑,與β2受體具有高度親和力,霧化吸入后可直接作用于小氣道,與黏膜平滑肌β2受體結合,能夠激活腺苷環化酶的生理活性,促進ATP向CAMP的轉化,有效擴張支氣管,緩解氣道痙攣,抑制COPD的急性發作。本文結果表明,布地奈德與硫酸特布他林聯合霧化吸入對COPD急性期有很好的療效,肺功能明顯改善,不良反應較少,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文萍,范春蘭.硫酸特布他林治療COPD急性期療效觀察[J].臨床肺科雜志,2005,7(10):484.

[2]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J].中華內科雜志,2007,46(3):254-261.

[3] 余榮環,薄維娜,白春學.糖皮質激素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研究進展[J].國際呼吸雜志,2007,27(20):1566-1569.

[4] 何樺,鄭勁平.吸入型糖皮質激素和吸入型長效2受體激動劑在COPD中的聯合應用[J].國外醫學呼吸系統分冊,2005,25(3):194-196.

篇4

【關鍵詞】三伏天  穴位貼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證候積分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mechanism of acupoint sticking therapy for copd. methods: the patients according with diagnostic criter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gold program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the global initiative) administration, the treatment group based on control was cured during the dog days with baijiezi scattered acupoint sticking apply for 5 days every year and 3 years, clinical efficacy was observed. results: comparison of general clinical efficacy of two groups,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reatment control group was 96.85%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81.25%,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1). conclusion: acupoint sticking can noticeably improv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atients for clinical symptoms,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and  worth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dog days  point application  copd  symptom scores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具有氣流受限特征的可預防和可治療的疾病,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進行性發展[1]。本病有明顯的季節性,多在冬季復發,夏季穩定,隨著發作次數的增多,患者生活質量進行性下降。

        中醫常常通過溫補陽氣的方法來治療本病,我們在臨床也發現在三伏天進行穴位貼敷具有溫補陽氣,改善copd患者生活質量的效果。于2007年2月起納入本院門診及住院慢阻肺者64例研究穴位貼敷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療效果,現將研究情況報道如下。

        病例資料選取2007年2月-2011年2月本院門診及住院慢阻肺患者,隨訪觀察64例,將64例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其中i級15例,ii級10例,iii級5例,iv級2例;年齡(60.05±4.38)歲,病程(19.04±1.98)年,對照組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齡(60.23±4.24)歲,病程(18.89±1.96)年,其中i級16例,ii級11例,iii級6例,iv級1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病情程度等方面相似,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和臨床分級標準參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①危險因素接觸史,如吸煙及空氣污染等。②有慢性咳嗽、咳痰或呼吸困難癥狀。③肺功能:使用支氣管舒張劑后1s用力呼氣容積/用力肺活量(fev 1.0/fvc)<70%。④慢阻肺穩定期指患者咳嗽、咳痰、氣短等癥狀穩定或癥狀輕微。分為4級。納入標準符合慢阻肺診斷標準,并自愿接受臨床觀察者。

對照組按gold(copd全球倡議)方案給藥:i級:fev1/fvc<70%,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80% 避免危險因素;接種流感疫苗;按需使用短效支氣管舒張劑;ⅱ級:fev1/fvc<70%,50%≤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80%在上—級治療的基礎上,規律應用一種或多種長效支氣管舒張劑,康復治療。ⅲ級: fev1/fvc<70%,30%≤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50%在上一級治療的基礎上,反復急性發作,可吸人糖皮質激素。

        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從夏至后第三個庚日40天(三伏共計40天)內選擇天氣晴朗的上午,外貼白芥子散(組成:白芥子、干姜、甘遂、細辛等打粉,用生姜汁調糊(有過敏反應者,于蜂蜜調糊),紗布固定,分別貼于大椎、肺俞、風門、腎俞、足三里、神闕穴,貼敷24h后清洗干凈,予第二次貼敷,循環反復,連續五天。

觀察指標與方法:要求納入觀察的病例分別在治療前、連續治療3年后觀察以下指標:①臨床癥狀、體征;②治療前后記錄臨床癥狀、體征計分病情程度;③肺功能測定。

        療效評定標準:中醫證候療效標準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4]進行評定,共分為4類:①臨床控制。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證候積分減少≥95%。②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證候積分減少≥70%。③有效。臨床癥狀、體征均有好轉,證候積分減少≥30%。④無效。臨床癥狀、體征均無明顯改善,甚或加重,證候積分減少不足30%。證候積分計算根據咳嗽、咯痰、喘息癥狀分為無、輕、中、重度,積分分別為0、1、2、3分;依據舌象、脈象正常、異常積分分別為0、1分;聽哮鳴音或濕鳴音無、少、中(散在)、重(滿布肺野)積分分別為0、1、2、3分;查肺氣腫體征(分別計算望、捫、叩、聽),無、有,積分分別為0、1分。

        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 11.0統計軟件,其中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用ridit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結果: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通氣功能、療效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見表1、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通氣功能比較(x±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表2  兩組療效比較 

         

        注:兩組臨床綜合療效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 0.05)。

        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以氣流阻塞為特征的慢性肺部疾病,病程長,反復發作,容易感染,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本病屬中醫咳嗽、痰飲、肺脹、喘證等范疇。中醫學認為久患肺系疾病或其它臟腑病變影響致肺氣上逆,肅降無權,痰飲阻肺,氣道受阻而致咳痰喘[4]。其病機以肺、脾、腎三臟虛弱為本,痰瘀互結為標。隨著病情的發展,肺脾腎的陽氣愈虛,痰瘀互結更劇,兩者交互影響,臨床氣候轉變, 常于冬季陽氣不足時發作,傳統醫學以治未病思想為指導,采用冬病夏治的治療方法溫補陽氣,治療本病。

        中藥穴位貼敷通過滲透作用,直達病所,發揮藥物的歸經作用。經基礎研究證實,該類藥品除了具有祛痰及緩解炎癥作用外,且有扶正培本作用,如提高機體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機能,預防過敏反應,增加機體對各種致病性刺激的耐受,尚有增強組織細胞代謝過程的作用[5]?!蹲髠鳌げ軇フ搼稹吩?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因此溫補人體陽氣要選好時間,根據“春夏養陽”的原則,選用夏季(尤其是三伏天)陽氣旺盛之時,人體陽氣也同時達到四季高峰,選用溫陽的藥物,一般在晴朗的上午,連續貼服5天,達到溫補陽氣的最佳效果。因此本研究采用大椎、肺俞、風門、腎俞、足三里、神闕穴進行穴位貼服,大椎、神闕位于任督二脈具有增強機體防御能力的功效,肺俞、風門溫肺散寒,足三里和腎俞溫補脾腎,以上十個穴位何用溫補肺脾腎三經陽氣,達到治療目的。

        本研究通過溫通機體一身之陽氣,使精充、氣足、神旺,提高生活質量,改善肺功能,從而達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目的,本法簡便易行,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 考 文 獻

[1]徐雯潔,王天芳,王智瑜,等.基于現代文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醫證侯及證侯要素的研究.中華中醫藥雜志,2008,23(1):20.

[2]洪廣祥.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的若干思考.中華中醫藥雜志,2009,24(1):18.

[3]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1(30):8.

篇5

【關鍵詞】 慢性阻塞性肺疾?。–OPD);痰熱清注射液;中藥制劑;葶藶大棗瀉肺湯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681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3-1728-01

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是一種具有氣流受限特征的疾病。呼吸道感染是COPD發病和加劇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對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6例老年COPD患者在常規治療及抗感染的基礎上用痰熱清注射液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輔助治療,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于2012年1月――2013年10月共收治46例確診為COPD的患者。診斷標準參照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會2011年《慢性阻塞性肺病診治指南》。其中,男性35例,女性11例,年齡60-89歲(58±31歲)。病程5-16年(9±5年),臨床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23例)和對照組(23例)。兩組年齡、病程、癥狀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顯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持續低流量吸氧、解痙平喘、擴血管、美洛西林鈉2g靜脈滴注,每天2次抗感染治療,治療組用痰熱清注射液(上海凱寶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0030054)(含黃芩、熊膽粉、山羊角、金銀花、連翹等)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靜脈滴注,每天1次,滴速為30-60滴/min、同時予中藥湯劑葶藶大棗瀉肺湯【葶藶子(熬令黃色,搗丸,如彈子大)、大棗12枚】口服,一次150ml,一日2次,早晚飯后溫服;經2周后比較臨床癥狀及體征的變化。

1.3 觀察項目 包括臨床癥狀、體征;治療前、后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肝功能和腎功能、細菌學檢查、肺部X線片及藥物不良反應。

1.4 臨床療效判斷 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將臨床療效分為臨床控制、顯效、有效、無效4級??刂?、顯效和有效合計為有效,據此計算有效率。

1.5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10.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 果

2.1 臨床療效 治療組控制23例,顯效13例,有效9例,無效1例;對照組控制26例,顯效8例,有效11例,無效4例。有效率治療組為95.65%,對照組為82.61%(P

2.2 不良反應 兩組治療過程中均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

3 討 論

COPD是一組慢性氣道阻塞性疾病的統稱。慢阻肺在全球疾病死亡原因中,僅次于心臟病、腦血管病和急性肺部感染,與艾滋病一起并列第4位。是一種常見且危害極大的疾病。本病確切的病因還不十分清楚,但認為與肺部對有害氣體或有害顆粒的異常炎癥反應有關。當慢性支氣管炎或(和)肺氣腫患者肺功能檢查出氣流受限并且不能完全可逆時,則成為COPD。

老年患者因體質差、各種應激能力及免疫功能均低,肌體對抗生素反應差。大部分患者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腎功能不全等,治療的關鍵是選擇強而有效的抗菌藥物。

判斷COPD藥物治療效果主要根據是:①臨床癥狀、即咳嗽、咯痰、氣短等改善情況;②阻止COPD患者第1秒用力呼氣量(FEV1)下降過快;③COPD急性加重的頻次減少;④生命質量得到改善。按照這個標準,真正有實際臨床應用價值的制劑十分有限。

痰熱清注射液是由熊膽、山羊角粉、金銀花、黃芩、連翹組成的中藥2類新藥,具有抑菌、抗病毒、解熱和抗驚厥等作用,能增加機體的防御功能,促進白細胞吞噬功能,有效提高血氧飽和度,減輕喘憋癥狀,加速炎癥的吸收。同時,還具有抗生素所沒有的對多種病毒的抑制作用。方中以黃芩為君藥,能上行瀉肺火,下行瀉膀胱之火,起到清熱解毒、宣肺化痰作用;以熊膽粉、山羊角為臣藥,清熱解毒、化痰解痙、平肝熄風,同時還有解熱鎮靜、抗驚厥、增強免疫的作用;佐以金銀花、連翹宣肺化痰、透肌解表。

葶藶大棗瀉肺湯功能主治瀉肺去痰,利水平喘。治肺癰,胸中脹滿,痰涎壅塞,喘咳不得臥,甚則一身面目浮腫,鼻塞流涕,不聞香臭酸辛;亦抬支飲不得息者。以葶藶子瀉肺逐水、止咳平喘,大棗補中益氣、調營衛,潤心肺兼能止嗽,方中大棗佐葶藶子之猛峻兼以調理脾、腎,以固后天之本,一攻一補,相互協調,本臨床研究表明,葶藶大棗瀉肺湯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較好療效,其機制可能是通過減慢心率,降低肺動脈壓、肺阻力、改善肺部動力學,有利于提高通氣血流比,改善肺通氣與換氣功能。

我們認為,痰熱清注射液組方科學,各藥對多種致病菌及病毒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并有良好的抑制炎癥介質的合成作用,再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能夠對老年COPD起到良好的治療和控制作用。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呼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2,25(8):453-460.

篇6

【關鍵詞】雙水平無創正壓通氣;慢性阻塞性肺疾??;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種具有氣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進行性發展,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由于其患病人數多,死亡率高,社會經濟負擔重,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COPD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四位,世界衛生組織公布,至2020年COPD將位居世界疾病經濟負擔的第五位。在我國COPD同樣是嚴重威脅人民身體健康的重要呼吸系統疾病。COPD患者由于機體抵抗力低,肺功能差,受涼后感染極易出現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及內環境紊亂,危及患者生命。近4年我院呼吸內科應用美國偉康公司生產的雙水平無創正壓呼吸機(BiPAP),連接口鼻面罩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8例,并隨即平行分為治療組、對照組,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所有患者均為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科住院患者,共68例,其診斷均符合2007年01期中華呼吸和結核雜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及呼吸衰竭診斷標準。入院患者隨機平行分為治療組34例,男24例,女10例,年齡在55~90歲。對照組34例,男 26例,女 8例;年齡50~89歲。經統計學分析,兩組在性別、年齡、癥狀、體征及實驗室檢查結果方面,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常規綜合治療,如抗感染、擴張支氣管、祛痰、平喘、強心、利尿糾正心功能、糾正電解質紊亂、對癥、支持治療、持續低流量吸氧(15~4 L/min)、預防并發癥等。治療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用美國偉康公司生產的BiPAP呼吸機輔助呼吸治療3次/d,4~6 h/次。呼吸機參數從最低開始,吸氣壓力8 cmH2O,呼氣壓力4 cmH2O,30 min患者耐受后吸氣壓力逐漸上調,治療組患者吸氣壓力最高在16~25 cmH2O,呼氣壓力在6~8 cmH2O。

13療效判定標準數據均以x±s表示,采用配對t檢驗,P

2結果

2234例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0例治療成功,另外4例由于肺部感染嚴重,無創呼吸機治療仍不能滿足機體需求,需要氣管插管機械通氣治療,插管率1177%。對照組24例患者中16例治療成功,18例因機體缺氧嚴重神志不清加重,需要氣管插管治療,插管率5294%,治療組插管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

23治療前及治療后3 d,行床旁肺功能監測患者1 s鐘用力呼氣容積(FEV1)進行對比分析。治療組治療前FEV1(208+±026)L,治療后FEV1(269±+058)L;對照組治療前FEV1(196±+045)L,治療后FEV1(202±+049)L。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

24治療組平均住院天數(25±36) d,對照組住院天數(36±58) d,治療組與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

3結論

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是利用呼吸機的裝置產生氣流和提供不同氧濃度,以增加通氣量,改善肺的換氣功能,減少呼吸機做功,減少呼吸機能量消耗,從而改善或糾正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和酸堿失衡,避免呼吸機疲勞,使呼吸機得到休息,對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機起支持作用,為呼吸機的改善和康復創造條件。雙水平無創正壓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療效確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動脈血氣,提高動脈氧分壓,降低動脈血中二氧化碳分壓,使患者生命體征趨于正常,減少氣管插管率,改善一秒鐘用力呼氣容積,降低住院時間,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無創正壓呼吸機操作簡單,患者易接受,每日間斷應用,不影響患者進食和說話,間歇期患者能下床適量活動。

本文通過減低吸氣壓力和降低氣道峰壓而減少并發癥發生,又得到很好的通氣效果,患者均能夠耐受。臨床觀察表明,未發現文獻報道有創呼吸機通氣造成的低血壓、深靜脈血栓、自發性氣胸、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等發生,依靠動脈血氣分析結果調整呼吸機吸氣壓力一般不易出現過度通氣、氧中毒、呼吸性堿中毒、二氧化碳潴留等不良后果,為臨床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提供了一個有力武器。 雙水平無創正壓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療效確切,在此之前,已有很多從事呼吸科臨床工作的醫護人員對此項工作進行了大量研究,治療效果是肯定的。本文主要側重臨床工作中應用雙水平正壓呼吸機患者臨床表現的改善情況、血氣改善、一秒鐘用力呼氣容積、插管率、住院時間等方面進行逐一分析,取得了一定療效,供大家分享。

參考文獻

[1]李海寧,鳳,劉玉松,等無創正壓通氣治療肺結核合并呼吸衰竭的療效分析. 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志,2009,16(5):33.

[2]徐喜媛,姚易凱 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的療效觀察. 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2003,2(6):360361.

篇7

[關鍵詞] 中西醫結合;慢性肺源性心臟?。恍牧λソ?;中藥

[中圖分類號] R28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3)03(c)-0125-02

慢性肺源性心臟?。–hronic Cor Pulmonale)發病原因主要是慢性阻塞性肺疾?。–OPD)等慢性肺部疾病導致的肺循環阻力增高,從而加重右心負擔,進而造成右心室肥厚、右心衰竭[1]。該病常反復急性發作,最終造成心力衰竭,預后不良[2]。近年來相關報道表明,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在該病患者中可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3]。筆者在常規西醫治療基礎上加用中藥湯藥口服治療該病患者42例,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院2011年4月~ 2012年3月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患者84例,男49例,女35例,年齡43~71歲,平均(56.2±11.6)歲,病程1~ 21年,平均(11.4±6.7)年。心功能分級:根據紐約NYHA(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心功能分級Ⅱ級21例,Ⅲ級39例,Ⅳ級24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胸悶、氣促、心悸、頸靜脈怒張、雙下肢對稱性水腫等癥狀體征,符合肺心病診斷標準[4](1997年)。上述患者按入院順序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2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程及心功能分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可比性(P > 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吸氧、抗感染、支氣管舒張劑、正性肌力藥物及強心、利尿、擴血管等常規西醫治療,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及營養支持等對癥治療。觀察組在上述治療基礎上加用自擬溫陽益肺活血湯加減口服治療。中藥處方組成:附子(先煎半小時)10 g、枳殼15 g、大棗20 g、桂枝10 g、白術15 g、茯苓15 g、半夏15 g、白芍15 g、銀杏葉15 g、川芎15 g、魚腥草30 g、葶藶子30 g。中藥水煎服,1 d 1劑。兩組患者療程均為21 d,治療1個療程之后對比療效。

1.3 療效評價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體征血流變學指標、血pH值、二氧化碳分壓(PaCO2)等指標的變化情況。臨床癥狀體征參照《新藥(中藥)治療老年病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的“中醫癥狀計分法”進行評分及療效判定[5]。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3.0統計軟件,兩樣本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率的比較采用χ2分析,以P < 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癥狀體征積分情況

經過上述治療,兩組患者心悸、胸悶、咳嗽、咳痰、氣喘、氣促及水腫等癥狀體征積分均顯著低于治療前(P

2.2 血液流變學及血氣分析指標變化

兩組患者治療后血漿黏度、纖維蛋白原、pH、PaO2、PaCO2等指標均顯著優于治療前(P < 0.01),且觀察組治療后上述指標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 < 0.05)。詳見表2。

2.3 兩組總體療效對比

經上述治療,觀察組顯效20例(47.6%),有效17例(40.5%),無效5例(11.9%),總有效率為88.1%(37/42);對照組顯效15例(35.7%),有效14例(33.3%),無效13例(31.0%),總有效率為69.0%(29/42)。兩組治療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5253,P = 0.0334)。

3 討論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是因肺組織、肺血管及胸廓的慢性病變引起肺組織結構和(或)功能異常,產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動脈壓力增加,使右心室擴張和(或)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臟病。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冬春季節發作最為常見,引發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為呼吸道感染,且患者一旦出現心力衰竭,則可危及生命[6]。因此,對于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應嚴防呼吸道感染。關于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的治療,西醫常規治療方法即為吸氧、抗感染、強心、利尿、擴血管等措施。近年來,中醫中藥在臨床的應用中顯示出了較為理想的效果[7]。在祖國醫學的理論中,肺心病屬于肺脹、喘證、水腫、心悸等的范疇,在臨床主要表現為咳、痰、喘、腫等主證。患者肺內多素有痰瘀內伏、復感外邪,而后邪瘀互結至氣道壅塞導致急性發作。肺心病患者本虛標實,具體以肺腎心脾俱虛為本,痰飲瘀熱為標,累及肺、脾、腎、心等臟器。心功能較差或心力衰竭患者,則可因虛致實,進而造成水飲內停,瘀血阻絡。又因痰濕水飲,瘀血阻滯,復為循環,互為因果,至疾病反復發作。因此在治療上關于中藥的選擇,應注重清熱化痰、溫化寒痰、健脾化痰等措施,以起到利肺祛痰的功效,為抗感染藥物作用的發揮創造良好條件,從而減少抗菌藥物使用量,并有利于改善肺組織通氣換氣功能,緩解機體缺氧狀態,減輕心臟負荷。筆者所用方中的附子具有溫腎壯陽、通經活絡、行水化氣、救脫強心之功,茯苓利水滲濕、使水邪從小便而出;半夏燥濕化痰;白術能夠燥濕健脾;桂枝通散辛溫、溫陽補心,且含有揮發油和桂皮醛,具有發汗解熱、強心、利尿、健胃等作用,合用白芍則可調和營衛;枳殼味苦可順氣消痰止咳;葶藶子定喘泄肺,并有強心功能;銀杏葉及川芎則可活血養血,補而不滯;魚腥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并能擴張毛細血管,促進尿液生成,加速毒素排出;大棗可解除攣急,緩和藥性,同時還有鎮靜、利尿以及營養心肌作用[8]。綜上所述,在常規西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中藥益肺溫陽活血湯口服對于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患者具有可靠的療效,能夠有效減輕患者癥狀體征,改善肺通氣換氣功能,減輕低氧血癥,糾正酸堿失衡,減輕心臟負擔,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胡清華,羅玲,胡慧敏,等.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中西醫結合救治[J]. 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10,17(1):58-59.

[2] 龔樹春. 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療[J]. 中國醫藥科學,2011,1(1):81,85.

[3] 穆秀芝,徐鋒,王春梅. 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療效觀察[J]. 中國中醫急癥,2009,18(5):686-687.

[4] 張燕,黃勇.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紅細胞的血液流變學和生物力學特性研究[J]. 重慶醫學,2011,40(11):1070-1072.

[5] 李紅. 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療效觀察[J].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8, 15(3):57-58.

[6] 張燕玲.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的臨床分析[J]. 中國實用醫刊,2012,39(1):95-96.

[7] 唐義志. 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的療效分析[J]. 中國醫學創新,2012,9 (21):151-152.

篇8

關鍵詞:硝酸甘油;低分子肝素鈣;慢性肺心??;肺循環

慢性肺心病是我國呼吸系統疾病中的一種常見病,是由支氣管肺疾病、胸廓慢性疾病以及肺血管疾病引起肺組織結構和功能異常,最終導致肺動脈壓力增高,從而引起右心室擴張和(或)肥厚,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臟病[1]。而一旦合并右心衰竭,已到了肺心病的失代償期,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及生存。肺心病的發病機制主要是肺動脈高壓,在解剖性因素和功能性因素中,功能性因素發揮著更為重要的作用,臨床上通過糾正低氧和高碳酸血癥后,肺動脈壓力可明顯下降,癥狀可獲得改善。但在反復的治療過程中,發現通過常規治療難以明顯改善氣短、發紺和頑固性水腫等癥狀,這就需要我們臨床工作者進一步分析原因及改善治療方法?;仡櫺苑治鑫以?010年~2014年收治的200例肺心病患者,常規組及低甘組各100例,結果:低甘組患者肺循環改善較常規組明顯,延長了患者的生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患者200例,均符合1997年全國肺心病學術會議修訂的肺心病診斷標準: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其他肺胸疾病或肺血管病變,引起肺動脈高壓、右心增大或右心功能不全表現,臨床表現為咳嗽、咳痰、氣喘、發紺、下肢水腫等。其中低甘組100例,男68例,女32例,年齡57~78歲,平均72歲,常規組100例,其中男65例,女35例,年齡54~79歲,平均74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及嚴重程度無顯著性差異。

1.2方法 常規組予以抗感染、化痰、吸氧、糾正酸堿水電解質失衡、擴血管、利尿消腫、適度強心等治療,低甘組加用低分子肝素鈣及硝酸甘油治療,低分子肝素80U/kg?次皮下注射,1次/d,硝酸甘油10mg+5%gGs250ml中靜滴,1次/d,連用14d,常規組治療時間相同。用藥期間根據患者血壓及心功能和患者耐受程度調整用藥劑量,防止嚴重不良反應。

1.3療效判斷 ①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肺循環如肺動脈壓力及肺流變變化;②臨床表現改變:咳嗽、咳痰等癥狀及體征明顯改善者為顯效,有所改善者為有效,無變化甚至病情加重者為無效,總有效率為顯效率+有效率。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后肺循環均有不同程度上的改善,但低甘組改善明顯,見表1,表2。

從表1、表2中可以看出所有患者治療后的各項指標均優于治療前的指標,而低甘組各項指標改善均優于對照組的指標,且P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療效比較 低甘組 100例中顯效 81例(81%)、有效15例(15%)、無效 4例(4%),總有效率 95%。常規治療組 100例中顯效 54 例(54%)、有效 23 例(23.00%)、無效 22例(22%),總有效率 77%。低甘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治療組(P

2.3不良反應 所有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患者均未發現有任何不良反應。

3討論

慢性肺心病最常見的原因是慢阻肺(COPD),因長期持續缺氧,高碳酸血癥等使肺血管收縮、痙攣,致肺動脈壓增高,由于繼發性紅細胞增多,血黏度增高,血液呈現高黏、高凝、高聚態;加之組織細胞損害,活性物質釋放,激活凝血因子;同時因感染,特別是革蘭陰性桿菌及其內毒素可損傷血管內皮,激活血漿凝血激酶前質因子,血小板破壞受損,釋放血小板第3因子,上述多種因素導致血液呈高凝狀態,易致肺小動脈原位血栓形成。肺細小動脈的原位血栓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肺心病失代償期患者的主要病理改變,進一步加重肺動脈高壓,使心力衰竭難以控制[2],文獻報道[3]在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急性發作期死亡患者的尸檢中約90%的病例合并有肺小動脈栓塞,且為肺小動脈原位血栓形成,而非血栓栓塞。鈣通道功能異常、一氧化氮水平下降、血栓素水平增加亦是肺動脈高壓的重要原因[4]。并且COPD患者存在明顯的血小板活化,血小板活化程度在COPD合并肺動脈高壓的患者更為顯著[5]。感染、酸中毒、缺氧、高凝高聚狀態、肺動脈高壓及肺小動脈原位血栓形成、水鈉潴留等是我們治療慢性肺心病必須關注的重點。我們目前常規治療注重點往往集中在抗感染、解痙平喘、改善患者肺通氣功能、糾正缺氧、酸中毒上,而肺小動脈原位血栓形成及肺動脈高壓等治療被我們臨床工作者所忽視,盡管在控制感染、糾正患者酸中毒、缺氧等治療后患者肺動脈高壓會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但肺部高凝狀態、肺小動脈原位血栓沒有得到減輕,尤其是在使用利尿劑治療后,患者血液濃縮,粘滯度增大,可能部分抵消患者因缺氧、心功能改善所致的肺動脈壓力降低。低分子肝素是一種低分子量的肝素,其由普通肝素通過解聚形成,具有抗血栓作用和抗凝作用,能夠對血管內皮釋放纖溶酶原激活物產生刺激,使纖維蛋白的溶解增強,可以對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的聚集產生抑制,使血液的高凝集、高黏滯狀態減輕。針對慢性肺血栓栓塞,低分子肝素能夠改善機化血栓表層,促進其部分新鮮血栓溶解和再通,其次低分子肝素還能夠利用以上的機制防止在機化血栓的基礎上又有新鮮血栓形成,同時,低分子肝素還具有抗炎、抗過敏的作用[6]。另外,楊勛、趙蘇[7]發現,低分子肝素能使血液內TXA2水平升高,一氧化氮水平下降。低分子肝素通過抗凝和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預防和治療肺血管內原位血栓、抗炎抗過敏、調節TXA2及一氧化氮水平等作用來共同降低肺動脈壓力,改善肺通氣和低氧,從而改善心肺功能,改善患者的整體預后和生活質量。硝酸甘油在體內在一氧化氮還原酶的作用下代謝為一氧化氮,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限制血小板活化、降低肺動脈高壓、改善患者肺循環,同時能減少患者回心血量及心臟負荷,擴張肺部缺血區血管,直接擴張支氣管,降低氣道高反應性[8-10],改善患者心肺功能。上述低甘組與常規組對比分析已予以了再次證明。

綜上所述,常規治療基礎上聯用低分子肝素鈣及硝酸甘油能明顯改善患者肺循環,且無明顯副作用,無需監測,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6-87.

[2]Farber HW, Foreman AJ,Miller DP,et al.REVEAL registry:correlation of right heart catheterization and echocardi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J].Congest Heart Fail ,2011,17(2):56-64.

[3]王辰,杜敏捷,曹大德,等.慢性肺原性心臟病急性發作期肺細小動脈血栓形成的臨床觀察[J].中華醫學雜志,1997,77(2):123-125.

[4]劉芳.COPD并發肺動脈高壓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學呼吸系統分冊,2003,23:173.

[5]徐躍輝,李敏,胡成平,等.血小板活化和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動脈高壓的關系[J].中國現代醫生,2010.48:8-9.

[6]苗淑賢,陳素禮,徐亞東,等.低分子肝素鈣治療肺心病78例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2,22(12):728.

[7]楊勛,趙蘇.低分子肝素對慢性阻塞性肺病并肺動脈高壓患者血栓素A2及一氧化氮表達的影響[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2.7:608-609.

[8]張耀亭,謝婷,劉佳鑫,等.硫酸鎂和硝酸甘油聯用治療重度支氣管哮喘的療效觀察[J].臨床肺科雜志,2011,16(10):1496-1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