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產業考察報告范文
時間:2024-01-15 17:57: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牛產業考察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美國是世界上的肉牛王國
二、美國肉牛業高度集約化、效率高
美國肉牛業的基本飼養單元是私營農場。養殖規模均在千頭以上,飼養方式為人工種植牧草,收刈后青飼或干飼,柵欄式舍飼飼養,精料以自產的玉米和大豆為主,至于能量、蛋白質及微量元素之平衡主要靠“飼料添磚”來解決。本次考察時值美國冬季,但也能看到利用收獲牧草和玉米、大豆后的殘茬放牧肉牛的情況。
美國土地面積廣,人口少,農業生產效率高,其肉牛帶正好與其玉米帶相吻合,其玉米多用于肉牛精料,因此把美國稱之為“玉米牛肉”而區別于歐洲諸國的“大麥牛肉”、“燕麥牛肉”也毫不過分。在我們參觀的一個私營牛場里,草場面積約11萬英畝,五個牛場共養殖了10萬頭肉牛,而且每萬頭牛僅有5個農工,機械化程度很高,大型飼草收割機械、飼料加工機械、送料機械、耕作機械一應俱全。草場上散布著大小不同的輪式可移動的噴灌設施,而當地的年均降水量約在800mm以上,如此豐沛的降水量,如此平坦的土地,在我國恐怕早就用作種植糧食了。
美國肉牛育肥場也是將肉牛按三個階段飼養和肥育的,其技術參數如下:
第一階段:始重約350kg(1歲左右),日糧中玉米占8%,日增重約1kg左右,飼養100天后轉入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始重約450kg,日糧中玉米占50%,日增重約1.5kg左右,飼養30天后轉入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始重約500kg左右,日糧中玉米占60%-70%,日增重約1.5kg以上,飼養100天后出欄。
三、肉牛屠宰、加工工藝先進,衛生監督嚴格
在考察過程中,我們不僅被屠宰加工企業先進的工藝所嘆服,而且也深深的感到美國政府對食品衛生的嚴格要求。在我們參觀的幾個屠宰加工生產流水線上,總是能看到那些頭戴印有“USDA”字樣的安全帽、身著潔白工作服、神情專注的美國農業部的官員,他們和流水線上工人一樣站在工作臺上對屠宰后的牛進行衛生檢查,即便是在IOWAO州立大學動物科技系的屠宰實驗室里,我們也驚奇地見到了“USDA”官員在對屠宰試驗牛進行衛檢。據介紹,在美國,只要是屠宰動物用于加工食品,就必須無條件接受“USDA”的衛生檢查,否則將課以重罰。在肉牛屠宰、分割及加工生產線上,工人們不僅要頭戴發巾和安全帽,還要身著工作服、防護鞋,另外,象耳塞、胡須保護罩等也是必不可少的。不僅如此,在流水線掉下來的肉、骨,絕不允許再撿回到生產線上。加工過程中混入到肉中的金屬物,在最后一關里也會被探測出來并予以分檢。在美國,企業的電腦自動化程度都很高,各車間的溫度要求、各產品的技術參數、成品庫的產品規格、數量、貨源去向等等,無一不反映在總控室的計算機平臺上,充分反映了美國牛肉加工企業的技術水準和自動化水平。
四、體會和建議
總體體會是:美國不僅技術先進,而且管理嚴格,職工訓練有素,流水線自動化程度高,產品衛生有保障,產學研密切結合,生產效率高。
根據以上體會,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1、樹立精品意識,興建一流企業。沒有精品意識,就建不成一流企業。精品意識就是質量意識、品牌意識;一流企業就是技術一流、設備一流、管理一流、效益一流。
2、加大品種改良力度,促進肉牛優質早熟。秦川牛是“國之瑰寶”,其綜合性能位居全國之首。但與國外品種相比,仍有生長慢、產肉率低等弊端,因此應引進國外肉牛良種,加大改良力度,提高飼養效益。
3、重視科技人才的培養和職工素質的提高。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以科技為主體,科技以人為本。因此,要建一流企業,沒有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和高素質的職工隊伍,再好的企業也會不打自跨的。高級人才可直接聘用,重點人才可送國外進修,職工培訓可與大學聯合,實行考試與培訓相結合,競爭上崗。
4、要充分重視管理工作在企業中的作用,管理出效率,管理也是生產力。一個企業能否取得成功,關鍵取決于這個企業的管理水平。求賢納士,筑巢引鳳,創造良好的管理模式和用人制度,將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關鍵。
篇2
9月9日—17日,市委書記陳先運、副市長劉茂津率領農口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部分鄉鎮黨委書記赴哈爾濱、長春兩市考察了都市農業發展情況,現將考察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考察團先后考察了黑龍江省農墾哈爾濱農業現代化示范園區、黑龍江雙城京哈路農業科技示范帶、黑龍江嘉峰菌業集團、長春皓月清真肉業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長春市凈月潭國家森林公園、雕塑公園等休閑、觀光農業園區;聽取了哈爾濱市農業委員會、長春市農辦關于發展都市農業的情況介紹;與哈爾濱市委辦公廳、長春市委辦公廳的有關負責同志進行了座談。陳書記就如何借鑒兩市經驗,加快發展我市都市農業講了重要意見??疾靾F全體同志普遍感覺收獲很大,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學到不少東西。
二、主要特點
哈爾濱、長春兩市在發展都市方面的主要特點是:
1、農業龍頭企業規模大、科技水平高、帶動能力強。
黑龍江省嘉峰菌業集團是黑龍江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一是形成了集制種、栽培、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產業鏈條;二是生產的食用菌品種繁多,有靈芝、真姬菇、灰樹花、猴頭、牛肝菌、黑木耳、杏孢菇、雞腿菇等60多個品種;三是研制、生產了裝袋機、拌料機、接種器、液體菌種培養器等53種機械;四是開發了靈芝孢子粉、猴頭菌絲、冬蟲夏草菌絲顆粒等16種食用菌系列深加工食品。該集團共帶動30萬戶菇農從事食用菌生產,年增加農民收入3億元。
長春皓月公司是一家大型民營股份制肉類加工企業。計劃占地7.5平方公里,實際占地3平方公里。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肉牛屠宰生產線,每年可屠宰肉牛30萬頭,可完成宰殺—剝皮—分割—包裝—儲藏的全過程;具有牛肉深加工的現代化設備,可生產火腿腸、鍵子肉、五香牛肉、開心牛肉等近40個精包裝產品,在市場上供不應求;采用生物工程技術開發生產了血紅素、血紅蛋白、血漿蛋白等10多種高科技產品,市場前景十分廣闊。公司今年可實現銷售收入15億元人民幣,創利稅3億元人民幣,帶動5萬農戶30萬農村勞動力養牛,帶動農民年增收3億元人民幣。
2、農業現代化示范園區科技含量高、示范能力強。
哈爾濱市共建有市級農業科技園區15處、82個小區。在黑龍江省農墾哈爾濱農業現代化示范園區和雙城京哈路農業科技示范帶,我們現場參觀了“玉米行間覆膜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大豆密植生產技術”、“玉米良種對比試驗區”、牧草種植實驗區等,哈爾濱市農委王處長一一作了現場介紹。主要特點是:一是良種化程度高?!拌F單16”、“吉單260”等玉米良種經過試驗、示范,然后大面積推廣種植,產量可達700公斤左右。二是機械化程度高。生產全過程實現了機械化。一萬畝耕地只用10個農業工人。三是普遍采用旱作農業(即雨養農業)技術,生產成本低。四是示范能力強。如大豆生產,當地農民每畝留苗1萬株以下,畝產量150公斤左右;而示范區每畝留苗1.5—2.6萬株,畝產可達220公斤以上,增產40%以上?;钌默F實教育了農民,使農民學到了先進的生產技術。
3、休閑農業、觀光農業已成為都市農業的一大亮點。
長春市凈月潭國家森林公園,面積達100平方公里,是亞洲最大的人工森林公園。園內或小橋流水、綠草如茵,或蒼松蔽日、曲徑通幽。置身其中,滿目藍天、白云、紅花、綠樹、碧水,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沐浴著微微的秋風,如同到了世外桃園一般。整個公園是長春市的一片“綠肺”,成為市民假日休閑、觀光 、接觸大自然的理想場所。
三、主要收獲
一是進一步明確了都市農業的內涵和載體。哈爾濱、長春兩市的經驗表明:發展都市農業,就要進一步建立完善經濟、社會、生態三大功能;就要以園區建設為載體,規劃建設一批現代農業園區、農產品加工、銷售園區、生態農業園區、市民公園、市民農園、觀光農業園區、休閑農業園區等等。
二是進一步明確了都市農業的特征。都市農業是高度集約化、規?;⒖萍蓟?、設施化的現代農業。發展都市農業,就要把農業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就要引進引辦一批大規模、高科技、外向型的農業龍頭企業,實現大投入、高產出、高效益,把農產品由原料變成適銷對路的商品,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三是進一步明確了發展都市農業的途徑。發展都市農業,路子怎么走,資金從哪里來?哈爾濱、長春兩市的做法是: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在用地、稅收、資金扶持、協調服務等方面給予優惠,吸引民間資本、工商資本、外商資本投入農業園區建設和農業項目上來。黑龍江嘉峰菌業、長春皓月肉業都是民營股份制企業,黑龍江省還涌現出了一批農民育種家、民營農業科技研所,都顯示了蓬勃發展的活力和持續發展的后勁。
四是堅定了發展都市農業的信心。通過考察學習,使大家充分認識到,市委市政府關于發展都市農業、增加農民收入的決策是完全正確的,符合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順應了我市農業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是建設現代農業,實現農民增收的必由之路。
我市區位優勢明顯,農業資源豐富,旅游資源、歷史文化資源得天獨厚,“三資興農”方興未艾。只要我們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主動接受濟南科技、經濟、社會力量的強大輻射,按照正確的思路和科學的方法,對我市各種現有資源進行科學規劃、整合開發,就一定能夠逐步建立完善都市農業的三大功能,實現城市與農村、經濟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全面、協調、健康、持續發展。
四、幾點建議
(一)有計劃地組織鄉鎮主要負責同志分期分批地赴先進地區參觀考察,增強都市農業的感性認識。
(二)扎扎實實地抓好我市今年確定的30個都市農業重點項目的落實,建成一批點片結合、水平較高的現代農業科技園區、觀光農業園區和生態農業園區。
(三)進一步加大農業龍頭的引進引辦工作力度,特別要重點引進引辦大蔥加工、肉類制品、鮮蛋深加工企業。
(四)抓好山東春雨、山東恒康、晶榮食品等骨干龍頭企業的基地建設,為龍頭企業提供充足的原料,扶持其做大做強。
(五)各鄉鎮要對本地資源進行認真、全面、詳細地分析和科學評估、論證,借鑒工業園區的做法,規劃一批現代農業園區,通過引導、整合、定位、立項、扶持等措施,繼而分期分批地進行專業化園區建設,有條不紊地走到都市農業的發展道路上來。
(六)規劃、實施種苗工程,提升都市農業的發展水平。(1)建設仔豬良種繁育中心,引進、繁育適合我市養殖的國內外良種,向農民提供優良種苗。(2)推廣奶牛胚胎移植技術,加快良種奶牛繁育步伐。(3)建設組培中心,繁育國內外良種花卉、苗木、大蔥、蔬菜、食用菌種苗,滿足農民的生產需求。
(七)探索發展“會展經濟”、“展示經濟”,拉動我市經濟發展。建議適當時機舉辦“中國(章丘)大蔥節”等。
(八)探索財政資金的投入機制。一是選擇農民迫切需要,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顯著的項目進行集中投入。如奶牛胚胎移植、良種仔豬繁育項目等;二是對政府規劃建設的項目面向全社會公開招標,吸引有實力的企業與民間資本參與開發建設,政府以獎代補。
鄉鎮動態
相公莊鎮都市農業重點工程全面展開
相公莊鎮以項目開發、工程實施為載體,因地制宜,加大措施,全力打好都市農業攻堅戰。一是優質小麥推廣工程。抓住“三秋”生產的有利時機,充分發揮鎮農業高科技園的示范引導作用,進一步加大財政補貼力度,重點推廣了“白硬冬2號”、“濟南17號”、“濟南20號”、“魯資201號”等優質專用小麥新品種,新增種植面積1萬畝。二是旅游綜合開發工程。重點依托雪山寺旅游度假區開發項目,加快山區道路拓建、水庫修復增容、荒山荒地綠化、農業綜合開發、名勝古跡恢復、娛樂景觀建設等,項目建成后可開發荒山面積1000余畝。同時充分利用山區資源,大力實施沿長白山萬畝無公害小雜果工程,逐步形成集觀光采摘、休閑度假、旅游娛樂為一體的生態景區,帶動北部山區林果觀光業的快速發展。目前,總投資200萬元,總長8公里的景區道路—相郝北路已竣工通車,進山路正在施工。庫容2萬立方米的河渦水庫已建成蓄水。三是皋西奶牛養殖園項目。該項目占地20畝,總投資400萬元,建成后奶牛存欄量可達200頭,已列入市重點工程。目前已完成投資230萬元,建成牛舍40間,從萊州引進優質奶牛110頭。
篇3
應瑞士、德國農業部的邀請,以部科技教育司魏百剛副司長為團長,部國際合作司、科技教育司、種植業管理司、上海市農委、山東省農業廳等單位組成的中國生態農業考察團一行6人,于2001年8月19日至9月3日對瑞士和德國的生態農業進行了考察??疾靾F在當地農業官員的陪同下,先后考察了有關生態農業科研、教育、生產、加工、流通等60多個單位,并與瑞士聯邦政府農業局的官員進行了交流?,F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瑞士是一個中立國家,國土面積4.1萬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約占25%,牧場占25%,森林占25%,高山、湖泊、河流占25%??側丝诩s700萬,分德語、法語、意大利語和古羅馬語4個語區。勞動力384萬人,其中從事農業的占4.7%,工業占26.0%,服務業占69.3%。1999年GDP3770億瑞郎,其中農業40億瑞郎,占1.1%。瑞士有7.8萬個農業生產單位,其中5.5萬個純農業生產單位,每個農場平均種植面積18公頃。目前生態農場已發展到5000多個,包括種植、養殖等,有機農產品的面積占8%左右,有機農產品比例居世界各國之首。
德國位于歐洲中部,國土面積35.7萬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00萬公頃,森林1039萬公頃,草場560萬公頃。人口8100多萬,其中農業人口占1.5%。農業人口人均占用耕地10公頃。德國的生態農業興起于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經過三十多年發展,德國已成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有機食品生產國和消費國之一。目前德國共注冊生態農場8400多家,面積40多萬公頃,占農用土地面積的2.5%,有機農產品產量約占總產量的2%。
二、瑞士、德國農業的主要特點
(一)改革促進了瑞士農業特別是生態農業的發展。1992年,瑞士聯邦政府農業局針對農業發展存在的政府支出增長過快、國內農產品市場占有率下降、農業環境和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面臨加入WTO等問題,頒布了第7個農業發展報告,決定對農業進行重大改革。政府制定了四項改革目標,即增強瑞士農業的市場競爭力;放開農產品市場;建立更有效的生產結構;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改革分兩步推進,第一步從1992年開始,主要是把價格政策和收入政策分開,減少政府定價的范圍,同時按照世界貿易組織的要求進行機構改革。第二步從1995年開始,主要是建立和完善農業直接支付制度。通過改革取得了五大成果,即農民收入趨于穩定;政府取消了農產品保護價;政府對生產的干預減少;政府支出趨于穩定;有效地履行了國際組織的義務和承諾。這些成績的取得都與直接支付有關,而直接支付最核心的標準是生態農業。直接支付包括一般直接支付和生態直接支付,一般直接支付必須達到以下六條標準,①養畜要給生畜創照一個好的生態環境,如豬舍要有獨立的進食間、睡覺間和活動間,我們形象地稱其為“三居室”。②種植業必須進行平衡施肥。③要有相當比例的生態補償。④必須實行定期輪作休耕。⑤必須進行土壤保護。⑥選擇、定量、科學施用農藥。生態支付必須農民自愿,選擇生產有機產品,并達到有機產品的標準,才能得到。生態支付的標準要高于一般支付。德國也同樣實施了生態農業的激勵政策,取得了顯著成效。
(二)政府高度重視食品安全,農民的環保意識極強。92年以前,瑞士農產品自給率很低,92年之后,政府十分重視農業,大幅度增加農業投入,積極扶持優勢產業的發展,如畜牧業及其加工業,尤其注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強調農業的多功能性,使瑞士農產品的自給率大幅度提高。在制定政策和規劃時,首先考慮的是環境問題,通過農業改革,增加生態農業的補貼數量,不僅提高了農產品的自給率,而且促進了環境的改善。國民的環境意識很強,發展生態農業已成為當地農民的自覺行動。我們所到之處農民普遍反映,發展生態農業是農業發展的大勢所趨,只有發展生態農業,才能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提高經濟效益,保護生態環境。在我們考察的30多個農戶中,已經進行有機農業種植的,多數表示要進一步擴大規模,而沒有達到有機農業標準的,也要采取措施爭取盡快達到有機農業標準。同時,消費者也非常認同有機食品,盡管市場上有機食品的價格比一般食品高30%以上,但銷路仍然很好,而且已經建立了穩定的消費群體,并不斷壯大。我們看到有的消費者寧愿驅車近百公里專程到有機農場去購買有機蔬菜、水果和牛奶等。德國政府對生態農業也有較高的補貼。
(三)政府十分重視農業職業教育,有高度發達和健全的農民教育和培訓咨詢機構。瑞士的農民教育分工比較明確。農業教育分三個層次,即高等教育、專業職業技術教育和對農民的實用技術培訓,這些任務由不同的機構承擔。瑞士有兩個聯邦技術學院,主要負責農業高等人才教育和基礎研究;有六個研究站(實用技術學院),主要負責實用技術研究;每個州都有自己的實用技術培訓學校,主要負責對農民的實用技術培訓。不管是高等教育,還是職業技術學校,都有完善、先進的教學設施。高等教育注重基礎理論,職業學校側重實際操作。如葡萄釀酒專業,有葡萄園、小型釀酒廠及各種化驗檢測設備,并配有各種世界名牌葡萄酒供學生品嘗、鑒別。瑞士的教育十分注重對學生實際操作技能的培訓。凡是在生產中需要的技能學校都教,學生學到的東西在實踐中能直接應用。如農業實用技術學院規定,招收的學員必須具有兩年農場工作經驗,并經技能考試合格者方可入學。教學內容除了品種和栽培技術外,還有農機修理、農機駕駛、木工制作等。在瑞士要從事農業生產必須拿到培訓學校的畢業證書。
(四)農業產業化水平較高,各種服務組織比較發達。瑞士的農業產業化分以下幾種類型:一是龍頭企業帶動型。較大的農場都有自己的加工企業,如乳奶制品加工廠、果汁廠、氣調庫、蔬菜加工保鮮等,農產品要經過加工后才能出售,有的加工企業除了加工自己的產品外,還帶動周圍比較小的農戶來發展生產。如我們這次參觀的Bischfszell食品加工廠,該廠生產1134種產品,年產量17萬噸,產值4億瑞郎,其生產原料由周圍60公里內的農戶提供,從而帶動了當地蔬菜生產的發展。同時,企業為農戶提供種子等各種服務,規定農產品質量標準,按訂單收購,對有機產品和一般產品實行分類加工和銷售。二是市場帶動型。瑞士的農產品市場有連鎖店、批發市場和小型農貿市場,其中超市是主要的零售渠道。我們參觀的Migros超市是瑞士兩個最大的超市之一,其年零售額在150億瑞郎以上,占社會總零售額的40%左右。瑞士成立了全國農產品銷售協會,各地區設有分會,會員由生產者、銷售者參加,定期召開會議,協商近期農產品價格并公開,生產者可以根據其的價格來確定生產。瑞士和德國市場上銷售的產品都有明顯的標識,有機產品和一般產品分開銷售。三是合作社(行業協會)。據我們在德國波登湖地區考察,該地區有兩個蔬菜、水果協會(MABOWLZ),當地農民都是協會會員,協會的資金由農民按產值的2%上交,協會為農民提供物資、技術、信息和銷售服務,年終有利潤再返還給農民。當地的蔬菜、水果90%是由農業合作社銷售的。
(五)政策法規健全,措施落實到位。瑞士、德國政府十分重視農業的多功能性,對環境保護制定了嚴格的法律法規。如為治理冬季農田施用廄肥引起硝酸鹽的淋溶而導致地下水污染,德國于1989年正式立法,禁止農民于每年11月15日至來年1月15日在農田施用廄肥。為了保障土壤養分平衡,提高地力,防治病蟲害,瑞士規定農場必須實行定期輪作,奶牛每年在室外的活動時間必須在50天以上,豬舍必須具備“三居室”等。同時在政府補貼上向生態農業傾斜。如2000年度德國農業部的財政預算為110.2億馬克,其中用于生態農業和提高產品質量方面占總經費的66%。農民生產有機產品(Bioland等),政府每公頃補貼1000馬克,生產綜合防治產品政府每公頃補貼300馬克。瑞士、德國政府注重法規的制定,更注重法規的監督實施。如瑞士政府委托聯邦試驗站對波登湖的水質進行定期監測,通過水質的變化了解環境狀況。對農場每年至少進行5次檢測,兩次全面檢測,三次不定期抽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三、收獲和體會
在為期兩周的考察過程中,我們結合我國的生態農業發展現狀,與瑞士、德國方面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和討論。主要的收獲和體會有:
(一)發展生態農業是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發展生態農業是我國農業生產進入新階段后的必然選擇,是世界農業發展的新趨勢。要重視農業的多功能性。發展農業不能只重視經濟效益,還要重視農業的生態功能。農業產地環境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農產品產量、質量和食物安全,影響人民的身體健康,關系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發展迅速,成效巨大,但也付出了巨大代價,農業環境形勢相當嚴峻,農業環境已經成為制約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面臨即將加入WTO的形勢,亟待改善我國的農業生態環境,提高農產品質量,增強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應當看到,我國現在的狀況與瑞士、德國20年前相似,我們應該汲取“發展-污染-治理-發展”的教訓,本著對子孫后代生存和發展負責的精神,從戰略的高度提高對農業環境的認識,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
(二)發展生態農業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制度,完善與國際接軌的質量標準體系。瑞士、德國的生態農業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與其健全的法律法規是分不開的,兩國在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后都有明確的法律法規和相應的標準規范,涉及水、土壤、大氣、耕作制度、生物多樣性、農產品質量等各個方面。目前,我國雖然也頒布了一些有關的法律法規,但與瑞士、德國相比還有很大差距,表現在法律體系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強,質量標準不統一、執法隊伍不健全等。因此,要加快我國生態農業的發展,必須盡快完善法律法規和質量標準體系,健全執法隊伍。
(三)發展生態農業要依靠科技進步,基礎研究、實用技術、科技推廣相配套。我們在瑞士、德國考察中看到,兩國的科研、教育、推廣體系十分健全,儀器設備比較先進,部門分工比較明確。我們參觀的有機農場各種機械設備十分齊全,這為發展生態農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作物輪作、生物防治、草藥防治、微滴灌溉等多種生態農業生產技術得到大面積推廣。在這方面我國還有一定差距,應該加快我國農業科研教育體制改革,盡快建立起與發展生態農業相適應的科研、教育體系,加強對適應我國國情的生態農業技術的研究和推廣,重視對學生和農民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
(四)發展生態農業要積極推進產業化經營,完善各種中介服務組織。一業為主,多種經營,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是瑞士、德國生態農業發展的一大特色。要發展生態農業就必須走產業化的路子,一是發展壯大龍頭企業,帶動生態農業的發展;二是要拓寬流通渠道,通過建立有機食品專賣店、有機食品專賣區(專賣柜)、直銷店等,促進生態農業的發展。三是采取有效措施促進各種專業協會的發展,建立和完善各種中介服務組織,通過中介服務組織為農民提供物資、信息、技術、銷售等各方面的服務,促進生態農業的發展。
(五)發展生態農業必須提高全社會對生態農業的認識,尤其要提高農民的認識。保護生態環境是發展生態農業的前提,農業生態環境涉及到產前、產中、產后各個環節、各個方面,必須提高全社會的認識,增強全社會保護環境的自覺性,在這方面瑞士、德國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農民是發展生態農業的主體,提高農民保護環境的自覺性尤為重要。目前我國廣大農民對保護環境的重要性認識還不足,只重眼前利益,忽視長遠利益。今后要加大宣傳力度,開展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訓,使保護環境、發展生態農業成為農民的自覺行動。
四、幾點建議
(一)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社會對保護農業生態環境重要性的認識。一是加強對各級領導和綜合部門的宣傳,提高他們對加強農業生態環境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增強改善我國農業生態環境的緊迫感、使命感。二是加強對生產者、消費者的宣傳,提高他們生產、消費無公害產品、綠色食品及有機產品的自覺性。
(二)加強部門配合與協調,形成抓生態建設的合力。生態農業建設涉及多個部門,農業部應采取有效措施,積極爭取有關綜合部門的支持,組織有關活動,加強溝通,協調一致,在安排有關計劃時向生態農業建設傾斜。農業部有關司局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責,形成合力。
(三)完善生態環境建設的有關法律法規和質量標準。有關部門要盡快完善生態農業建設的有關法律法規,抓緊制定與國際標準接軌的、符合我國國情的生態農業建設指標、標準和農產品質量標準,盡快頒布實施。
(四)增加投入,健全執法隊伍。要加大投資力度,建立健全農業環境和農產品質量監測體系,滿足檢測工作需要。要有計劃、分步驟、分區域地進一步加大全國生態農業示范基地的建設力度。同時,要健全執法隊伍,加強技術和管理培訓,提高隊伍素質。
赴瑞士、德國生態農業考察團
魏百剛科教司副司長
劉中蔚國際合作司歐洲處副處長
高尚賓科教司生態環境處處長
王小兵種植業管理司經作處副處長
昂金蓮上海市農委外經處副處長
篇4
關鍵詞:汽車維修;檢測設備;發展趨勢
汽車維修檢測是汽車使用過程中一個重要的保養和修護環節。近年來,汽車生產商增多,汽車產品的品種和型號花樣翻新。不但在保有量上逐年遞增,而且對維修檢測設備的要求越來越高。一方面,汽車維修檢測設備的發展,相對滯后,與此不相適應。同時,另一方面,隨著電子燃抽噴射、ABS制動防抱裝置、電控自動變速器及各種電子技術在汽車上的應用.對汽車維修檢測診備及汽車服務用品的需求越來越大,掌控汽車檢測維修設備的發展趨勢,有針對性的促進汽車維修檢測產業健康發展,勢在必行。
對國內汽車維修檢測技術發展的憂慮
我國數汽車維修企業的維修檢測設備、維修工具與國外先進的汽車維修檢測設備和維修工具等硬件相比,還存在差距,但總體看來,部分市場急需、技水含量高的產品,不是生產不足就是無人生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限于開發能力或資金不足;另一方面則在于有關企業決策層的心態問題。國內有些企業認為開發不如國外產品,既省力又省心,使得企業不思進取,滿足于充當國外產品的商;對于一些技術含量較低或是比較成熟的老產品,眾多廠家則在低水平上重復大量生產,造成供過于球。據調查,汽車維修檢測行業中每年都會新出現許多小企業,大量生產廉價低質產品,相互降價進行惡性競爭,一旦勢頭不好,立刻退出。中國汽車維修檢測行業的整體水平有待提高,郡種手工作坊式的汽車維修檢測設備生產企業無法適應當今汽車維修檢測行業的要求與需要;由于其產品不能批量生產,成本居高不下.質量也無法得到保證,不能形成質量與價格上的優勢 在競爭中終究要被淘汰。
一、科技發展對汽車維修檢測設備的利好影響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汽車制造技術得到了突飛猛進地進步。汽車從結構到控制技術日趨高科技化,汽車新品牌、新材料、新裝備、新功能層出不窮。沒有人能將數千種車型的維修資料、數據、程序記憶在大腦中,這就要求汽車維修技術人員的知識技術、經驗以及對資訊的全面掌握。這樣對促進專業人才的培養、交流、使用起到了啟蒙和帶動作用。
尤其是互聯網的出現,對汽車維修檢測設備的發展是具有推波助瀾的帶動作用。互聯網的信息量能夠充分滿足汽車維修設備的最新資訊更新,徹底打破了資訊傳遞在空間、時間上的局限,能在第一時間最全面、最快速地將資訊迅速地傳遞到地球上每一角落。而互聯網絡在中國現代汽車維修行業中已嶄露頭角,從國際汽車維修行業看,維修企業技術資料查詢、故障檢測診斷、技術培訓網絡化,已形成全面普及的局面。在維修信息綜合管理、專家集體會診、網上查詢資料、網上解答疑難雜癥、網上開展技術培訓、網上購買汽車維修資料,已經成為維修行業的基本特征。
二、汽車維修檢測設備發展的智能化
(1)向具有自檢、自動運行功能方向發展,如意大利的制動檢驗臺,能在40s內對傳感器、電纜通路、顯示儀表自檢完畢,發現故障即以代碼顯示故障部位及性質,開機后能自動按操作程序運行。
(2)能自動進行零點、溫漂修正,帶有單片機的檢測儀表,多數能對測試數據、曲線、圖形自動進行零點修正、溫漂修正、線性擬合,能直接得出正確檢測結果,不必再用人工修正。(3)智能化控制,如日本研制的IM型非對稱自動找正式全自動前照燈儀,采用硅光二極管代替光電池,提高了光軸定位精度與光度測量精度。采用微機與CCD固體攝象元件實現了光軸自動跟蹤找正,用計算機圖象處理技術,能完成等照度曲線測定與顯示,從而能迅速準確確定光軸中心,IM一2735既適用于非對稱光的自動找正和測量,也適用于對稱光的自動找正和測量。向具有自檢、自動運行功能方向發展,如意大利的BST-2500C型制動檢驗臺,能在40s內對傳感器、電纜通路、顯示儀表自檢完畢,發現故障即以代碼顯示故障部位及性質,開機后能自動按操作程序運行; 能自動進行零點、溫漂修正,帶有單片機的檢測儀表,多數能對測試數據、曲線、圖形自動進行零點修正,溫漂修正,線性擬合,能直接得出正確檢測結果,不必再用人工修正;智能化控制,如日本研制的IM- 2735型非對稱自動找正式全自動前照燈儀,采用硅光二極管代替光電池,提高了光軸定位精度與光度測量精度。
2.3 顯示技術、高精度傳感技術迅速發展
如制動臺已完全淘汰了測力彈簧― 自整角機的測力顯示方式,代之以高精度的應變計,具有很高的線性精度,這種以高精度傳感器為測感元件而組成的新型指針儀表,由于其通用化、標準化、清晰化程度大大提高,已成為檢測設備顯示方式今后的發展方向。
三、汽車維修檢測設備發展趨勢逐漸呈現綜合化、集成化。
如日本彌榮(株)的820行計算機控制車檢系統,將速度表、制動、CO/HC分析、噪聲、側滑、軸重、前照燈七個項目的檢測功能,綜合在一個20m內的檢測線上,還能在車速臺上配上電渦流測功機,主控計算機除控制檢測設備的自動程序之外,同時完成檢測數據處理、車檔管理、送修單開單、派工、材料需用卡制作、工時計算、維修費用結算、財務票據管理等。類似的系統在日本應用已極廣泛,并已發展到第三代,并正進一步向機電一體化方向邁進。無論是作為工作臺重要組成部分的舉升裝置,還是尾氣分析儀、制動試驗臺等檢測診斷設備,以及車輪定位儀、碰撞修理系統等校正維修設備,都不再是純機械作業。在這些設備的工作過程中,電子顯示、電子控制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隨著電子技術的完善,不同功能的檢測維修設備正基于電子技術實現信息傳遞,走向集成化。
推動汽車檢測維修設備向綜合化、集成化方向發展的原因主要是汽車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往用扳手扳、錘子敲的檢測方式,解決現代汽車故障,則力不從心。比如,汽車行駛機構的不斷改進,需要與之相適應的檢測維修手段,以檢測調整其結構參數偏離的數值;否則,汽車行駛就會受到影響。前輪定位及四輪定位參數,只有依靠先進的電腦技術,才能全部準確測出,并校正偏差。
結語:
我國是人口大國,同時也是經濟快速發展、汽車產業方興未艾的大國。隨著汽車產品需求量的不斷遞增,汽車維修檢測設備的行業發展趨勢將會越來越好。想要謀求長遠發展,今后要在引進先進的技術、加大對產品的研發力度,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及性能比方面努力,這需要我們共同奮斗,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汽保行業與工業發達國家的差距定會日益縮小,將會達到一個較高水平。
參考文獻:
[1]焦春麗.汽車維修檢測設備的發展趨勢[J].運輸經理世界,2010年15期
篇5
2.廣西制糖企業財務風險防范朱世杰,藍擁軍,韋雋群
3.北部灣南珠產業發展戰略分析郭恩松,牛春光
4.全球背景下泛北部灣地區的經濟合作何
5.電信運營商移動互聯網運營策略淺析何玉瑩
6.淺論當前中國經濟增長的機遇和挑戰黃延君,閻倫,蘭慧京
7.梧州人工寶石產業集群發展探析賴小冬,蒙靈爽,方志軍
8.論全球金融危機下的中國經濟盧妮,王節,胡宇航
9.淺談中國高校網絡教育發展戰略構想孟小莙,李媛,沈飛岑
10.金融危機后美國經濟緩慢復蘇閔敏,蔣皓
11.構建大型企業集團對推動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建設發展的意義及建議寧衛東,凌玲,黃紅霆
12.電力需求預測與經濟發展的相關性魏炎初,蔣建波
13.探索企業戰略雙向動態管理模式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何永權,林革,王璐
14.中國醫學獨立實驗室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翁宇
15.房地產貸款風險主要表現及檢查方法研究楊玉冰,李建國,于璐璐
16.我國對外貿易模式所面臨的挑戰張維,陳欽
17.輻射理論在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經濟發展中應用的思考周丹,蘇騰
18.近期信貸投放刺激經濟增長背后的隱憂分析周月嫻
19.創業板上市公司財務治理初探吳云德
20.淺談全球背景下的中國經濟增長李俊雙
21.金融風暴對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啟示韓俊麗,馬燕
22.論知識管理在軟件企業中的應用李賓
23.建筑設計行業成本分析與控制許穎,楊智慧
24.淺談中國即時通訊的發展張守凱,李鑫霞
25.臺州市民政局信息化建設現狀和對策黃銘,楊玉莉,梁景輝
26.國有企業監事會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以南寧市為例黃孝林
27.從"重農抑商"政策探中國古代宏觀經濟學思想黃雅青,李婷,劉芳
28.中國傳統消費觀念與信用卡惡意套現行為探析黃映艷,唐靜,禤彥玲
29.加強成本核算促進廣播電視行業發展蔣琰,莫曉嵐
30.關于建立職工遠程網絡技能培訓系統的探索管葉霞,王翠花,何桂珍
31.淺談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中小企業發展吳莉萍,張彤
32.中國銀都發展戰略研究許以平,周順家,王健
33.泛珠,促進西南經濟發展鐘貞,嚴波,陳海燕
34.低迷期的人力資本管理李平,韓莉,吳磊
35.淺析中國汽車金融發展前景及存在問題周向華,湯振興
36.我國中小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現狀及策略研究徐人生,葛學,田原源
37.從上海市擬啟動"交通擁擠收費政策"引發的思考蔣海娟,滕偉寧
38.南寧市農民工返鄉原因及就業創業對策研究易玲,鄭軍
39.人力資源管理是車間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徑陳國局
40.CECA認知差異及兩岸經濟合作的若干戰略問題吳業明
41."工教結合先導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芻議范貴德
42.談領導藝術與企業凝聚力高楓,楊凱
43.金融危機下高職畢業生如何應對就業問題黃蓓佳,梁靜,文雯
44.整合資源走管理擴張型公路施工總承包企業之路探析段美旺,吳劍鋒,雷衍純
45.淺析中國汽車工業的未來之路張明俏,邱利軍,沈鍵
46.借鑒廣東經濟建設經驗發展廣西經濟——廣東經濟發展考察報告羅建國
47.在金融海嘯下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韋薇,文雯,黃蓓佳
48.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研究分析馮文光,伍敏
49.對國內關于WTO保障措施的建議樊慧霞,羅峰,李松
50.淺談我國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的問題與對策牛思源,姜曉坤,廖曉華
51.我國國債發行與通貨膨脹相關性研究何蘭濤
52.企業集團財務控制的探討翁冬青,甘宏記,陳劍文
53.金融危機下玉柴集團成功之道陳曼華
54.關于中小企業銀行融資方式創新的探討陳蓮,徐翀妤,何春林
55.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研究韓文靜
56.淺談如何在廣西的國有投資集團中建立品牌危機防范機制韓皓,李嘉
57.關于江州區發展蔗糖循環經濟的思考——對湘桂糖業有限公司發展蔗糖循環經濟的調研報告廖應燦,蔡健
58.薪酬的公平性原理淺析黃艷,陸智群
59.國際金融危機下我國中小企業的生存思考李東
60.金融危機過后的中國經濟如何持續穩定增長李敏,陳樟城,潘軍
61.淺談電視節目成本核算朱海娟,羅澤宇
62.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經濟增長雷堅
63.淺論廣西中小企業融資問題丘恩明,覃剛
64.企業征信系統應用對中小企業融資的啟示喬玉梅
65.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問題與對策何楊光,岳建民,張健
66.搶抓機遇,迎接新一輪經濟增長——廣西合資鐵路發展戰略研究廖剛,劉仁會
67.論全球經濟背景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產業運作李硯哲
68.經濟危機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創新李燕,胡永紅
69.企業年金與金融危機形式下的人力資源策略梁靖,李琨,張敏
70.廣西集團企業資金管理現狀及優化之路劉媛,莫弋翔
71.客戶關系生命周期管理探討——淺析廣州移動客戶關系生命周期管理羅有攀,謝素靜,江其文
72.商業銀行零售網點轉型的思考馬雷,顏盧,林風
73.金融危機下對我國企業人力資本投資管理的思考梁曉曦
74.企業中有效激勵的研究馬武立,付鳳英,杜思璇
75.工程勞務分包管理的探索莫寧
76.從保民生角度看中國就業問題穆竟男
77.華爾街金融危機引出的深層思考錢鳳茵,張婷婷,史小莉
78.淺析如何建立服務型企業的績效考核體系彭桂明,許楊苑
79.論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形勢下監理行業的發展沈志獻,陳俊飛,黃清葉
80.中國當前經濟下的節能減排——以中央空調節能為例譚鴻雁,曲衛濤,鐘淑杰
81.我國汽車工業地區專業化水平實證分析王雅坤,馮娟,周新檸
82.整合及利用財政干部培訓資源問題研究肖東海,梁昊,張曉露
83.促就業是保民生的根本唐語,趙劍萍,曾志軍
84.新形勢下廣西小水泥出路何在王瑞燕,賴炳,唐小軍
85.國企改革中的管理創新探析謝丞,謝利坤
86.論談判風格對商務談判的影響和適調蘇春華
87.跨國石油企業在蘇丹面臨的雇員管理問題王海霞
88.人力資源管理在XX公司的應用夏湘泠,王興燕
89.關于如何建立規范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探討——以A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問題為例邵黎軍,方曉敏,巨辰
90.國際金融危機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新探潘昌文,曾強
91.淺析金融危機對廣西高職教育的影響梁志明,韋佳慧
92.西江流域物流節點設計與比較法選址模型黃飛宇,韋春香
93.網吧的服務營銷策略探討雷慶文,梁文清
94.金融危機下現代物流對出口型企業的影響雷震霄,張君良
95.探析鋼材市場當前形勢下的技術營銷沈建濤,裴榮,王皎潔
96.廣西沿海港口物流發展模式探析唐鳳范,趙昱
97.結構化面試程序及其應用楊強榮,張華,朱維勇
98.部門預算改革研究葉修廷,馮磊
99.論工程施工企業資金管理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張鈴
100.優秀的企業文化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以廣西玉柴機器集團有限公司為例朱小潔
101.會計師事務所員工心理契約問題初探張程,莫堯
102.中國郵政電子商務下第三方物流發展戰略研究蘇宇建
103.大型制造業生產基地選址影響因素淺析——以《武鋼江北鋼材加工配送基地項目》選址為例黃曉紅
104.電子制造業制造執行管理系統(MES)績效評估研究王強林,歐陽志軍
105.淺析企業應收賬款管理謝琳,陶秀萍
106.論中國3G發展現狀和發展前景王薇
107.北部灣發展戰略下廣西高科技企業激勵機制的建設謝子春
篇6
關于英國行政執法與執法監督的培訓考察報告
前不久,由國家經貿委經濟法規司牽頭組團,對英國政府行政執法與執法監督的基本情況和好的做法進行了實地培訓和考察。赴英期間,培訓團組先后走訪了英國貿工部、國際貿易署、競爭委員會、牛津郡政府、工商聯合會、公務員管理學院和倫敦高偉紳律師行等部門和單位,與英國政府官員、專家、學者進行了廣泛座談和交流,取得了較大收獲。
一、關于英國政府行政的基本情況
在過去五十年中,英國政府隨著社會發展和職能變化,通過多次改革,公務員人數逐步減少,行政方式不斷調整、完善,行政成本逐步降低,行政效率也得到了提高。通過培訓考察,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英國政府在行政過程中,其隊伍建設公務員管理的法制化、行政過程政府部門法律機構的咨詢與把關、行政方式合同管理的有效運用以及重視發揮獨立機構的作用等,無一不體現出在成熟的市場經濟條件下,英國政府部門自覺依法行政的強烈意識和較高水平,其規范并富有特色的做法是值得學習和借鑒的。
(一)英國公務員的法制化管理
十九世紀中期,為加強英國公務員的法制化管理,有人提出:(1)公務員應該是一個穩定的終身職業;(2)公務員應該保持中立性,政黨的變更不能影響公務員隊伍穩定;(3)公務員不應承擔任何決策責任,只是執行決策。這三個觀點成為英國公務員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則。1931年英國通過《公務員總則》,明確“公務員的工資由議會提供”、“英國首相是英國公務員的最高領導”。1968年英國成立了公務員管理部,由首相兼任部長。在撒切爾夫人任期內,英國現代公務員管理體系逐步形成。目前,英國的公務員基本上是實行終身制,多數人員是大學畢業后通過公務員錄用考試,加入公務員行列,直至退休。
1.公務員的人員范圍和級別劃分。英國公務員的范圍,僅限于中央政府范圍之內,而地方政府的工作人員只是當地政府的雇傭人員,不具有公務員身份。1979年撒切爾夫人執政之初,公務員的人數為79萬,經過近20年的改革,1997年為48.3萬人,其中高級公務員為3000人。關于公務員級別劃分,首相是公務員的最高領導,對議會負責,內閣大臣接受首相領導并對議會負責。各部門均設永久第一部長、第二部長,第一、第二永久部長初任時由首相指任,是永久公務員,以后各屆政府一般在無空缺時不做更換,第一、第二永久部長的職責是負責對所屬部門內部公務員進行指導、監督。英國公務員一般分為高級公務員和一般公務員兩類,高級公務員又分為3級,一般公務員分為8級。
2.公務員管理的法律制度。根據英國《公務員準則》及《部長工作程序規定》,各部門制定了相應的實施細則,形成了相對完善的公務員法律制度。(1)公務員行為規范。如規定公務員應當忠于政府,保持正直、誠實、公正、客觀,幫助政府制定政策,執行決定,管理公共事務等。(2)公務員義務。如必須對議會負責,向議會和公眾通報盡可能多的關于政府政策、決定和活動的有關信息,不得欺騙和故意誤導議會和公眾,不得以任何方式從事與公務員準則相沖突的活動等。(3)公務員的錄用。公務員的錄用、包括其內部調動均適用《就業法》,采用與社會其他機構、單位相同的錄用程序。英國議會設立公務員服務委員會直接對議會負責,高級公務員的錄用必須得到該委員會的認可。
3.公務員的績效評價及監督。公務員績效評價首先是由本人對前一段工作進行總結,對照檢查工作計劃完成情況作出評價,并與直接上司討論同意后,報部門負責人審核,最后將評價結果報人事部門。每3個月或者6個月考核一次,年終由部門負責人作出評價報告,評價結果直接影響公務員本人收入。公務員晉升不僅僅根據工作年限,同時根據工作表現,通常由上一級主管推薦,越級提拔必須經過難度較大的考核。
(二)政府部門法律機構的地位和職責
在培訓考察中我們了解到,英國政府部門都設有專門的法律辦公室,其主要職責是:負責政府機關對外簽訂的各種合同的審查;公司登記、商標注冊的有關法律事務;根據本部門的不同職能所具有的相關法律事務。
1.法律辦公室的專業人員組成。該辦公室的專業人員進入政府機關工作,即成為政府高級專業人員,不屬于一般公務員序列。但其級別設置與其他公務員一樣,基本工資是固定的,享受特殊津貼。即使這樣,其收入與社會律師的收入還是有明顯差距(一般而言,比倫敦當地律師收入低、比外地律師收入高),其優勢主要是工作較為穩定。辦公室的編制人數根據政府機關法律事務的需要設定。在法律辦公室之外,英國政府部門通常還設有一個專門機構,負責受理公眾的投訴,類似我國的行政復議。但這個專門機構及公眾投訴的受理程序,并不是專門法律規定的,而是英國行政機關的通行做法。受理投訴專門機構的 名稱不一,有的稱為“直接聯絡部”,有的稱為“公共請求辦公室”。
2.英國貿工部法律辦公室的情況。該部設有部長1人(內閣成員)、副部長7人、常任秘書1人,下設12個部門主任,有4000多人在總部工作,還有6000多人在分屬部門工作(有些人屬于人)。該部法律辦公室下設三個咨詢處和一個調查訴訟處,其中負責咨詢的法律工作人員有96人,負責調查訴訟的有22人。法律辦公室的工作是保證貿工部依法履行職責。從法律咨詢服務上看,其主要對象是貿工部所屬各部門、部長級官員、政府其它部委法律機構等,法律辦公室要在政府制訂政策之初及時提供咨詢服務。比如,英國公司盡管享有很大的經營自由,但在以下三個方面仍然受到政府監控:(1)國內角度,如公平競爭、特殊行業的管制(電力、電信、液化氣、水、郵政、電訊、電子設備、原子能等)、消費者合法權益、進出口管理、標準化等;(2)歐盟角度,涉及私有化、企業兼并和與政府有關的法律案件,可直接提交歐盟審理;此外還包括與WTO的關系,英國公司要遵守有關規定;(3)涉及其他公共事業角度,如土地、衛生健康、金融保險等。法律辦公室通過法律咨詢服務,為決策人從法律的角度進行論證,防止越權等違法行為的發生,從而確保貿工部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對上述三個方面作出決定,依法行使職權。
從行政訴訟上看,法律辦公室的工作重點是保證行政執法中法律程序得到遵守。比如,英國行政法律程序強調:公司、個人提起的訴訟必須有足夠的證據,證明爭議部分確實存在;原告、被告均要求提供書面材料;開庭時要有2-3名法官參加,當事人雙方就證據、法律依據等展開辨論。如何遵守并做好這些程序要求,需要法律辦公室嚴格把關。在涉及歐盟法律時,法律辦公室還要特別關注英國企業商貿權益的維護。在與WTO的關系上,貿工部是作為英國的主要決策部門之一開展工作的,法律辦公室的職責是依法維護英國公司和國家利益。
(三)政府行政管理中的合同方式
英國政府在機構改革、精簡人員的過程中,為了把公共服務職能更好地推向市場,在政府內部廣泛采用了合同方式,保證了行政管理的規范和完善。英國的學者、官員乃至行業協會均對此做法給予肯定,有的人甚至贊譽有加,這是我們在培訓考察中感受特別突出的一點。
1.合同方式在行政管理中的運用范圍。英國是高稅收、高福利國家,英國國民生產總值的40%是由政府投資產生的。國家的宏觀調控除采用稅率、利率等經濟杠桿外,主要由政府部門制定政策來實施。而政府機關落實這些政策以及對一些公共事業(如高速公路、國家級供水、供電系統、石油管線的鋪設等)的管理,一般都通過與企業簽訂合同的方式來實現。從高速公路的監管到英中兩國政府有關部門共同舉辦“深圳高科技活動”,他們均按照嚴密的法律運作機制,與當事人簽訂合同,進行規范化管理。這種合同的簽訂是政府作為平等民事主體與企業之間發生的經濟法律關系。政府通過合同明確規定企業的義務和責任,確定項目所應達到的指標,并根據嚴格的監督和檢查,分階段履行自身承擔的付費義務。
2.運用合同方式的特點。政府行政機關通過采用與企業簽訂合同的方式,合理使用公共資金,同時加強管理、監督。其特點是:第一,政府機關對財政資金的使用公開、透明。對于國家重點扶持或者重大公共項目,通過合同規定了明確、具體、公開的項目指標,公務員只是執行合同,基本沒有自由裁量權。第二,對公務員要求較高。公務員不能僅是“通才”,而應當具有相應的專業技術知識和法律知識;不僅要知曉企業是否符合條件,而且應當懂得企業如何能實現項目指標;此外,合同的談判和制定,本身就是一種法律行為,公務員要依據相應法律進行。第三,有效運用招標體制。政府采用招標方式選擇企業,企業通過競標爭取項目合同。為增強市場競爭力,企業會千方百計地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從而在政府財政資金的運用中形成了一種良性競爭機制。第四,有利于實施有效的監督機制。一是行政機關內部的監督。合同談判與合同簽訂職能分設,分別由不同崗位的公務員實施,避免了暗箱作,同時責任明確;二是行政機關對合同項目的監督。行政機關按照合同條款對項目的質量和進度實施監督,公眾也可以對項目進行監督和舉報,行政機關根據監督結果和公眾的舉報,對項目采取分期付款方式進行有效控制。第五,有利于對公務員的考核和評價。在項目合同管理中,公務員不僅負責合同的簽訂,而且要負責合同的履行,項目的最后落實情況,直接反映了公務員的業務能力和水平,成為考核和評價公務員業績的硬指標。
總之,英國政府和公眾普遍認為,在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實施和公共事業管理中,通過合同方式增強了政府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力、對公共事業的管理能力和對市場運作的監督能力。
(四)政府部門之外的獨立機構
在英國政府組織結構中,政府部門之外的獨立機構是一個非常特別、作用突出的序列。目前,英國有130多個獨立機構,大多設立于90年代,這些獨立機構規模不大,專業性較強,人員精干,效率較高,成為英國政府行政的一個特色。
1.獨立機構的起源及性質。1968年英國工黨的一份剖析國防部組織結構的報告提出,國防部部長是通才而不是專家,由于缺乏專業技術人才,影響了國防部行政管理效果,因此建議增加專家管理。撒切爾政府采納了這個建議,在調整經濟政策、推進政府管理方式轉變時,將工商界專業性人士吸納到政府中,同時將各部門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業務獨立出來,按市場化模式運作,成立具有一定特殊職能的獨立機構。獨立機構的性質屬于行政機構,其主管人員由所隸屬的政府部門的部長(或大臣)任命,其工作人員大部分是公務員,也有一定比例的非公務員。獨立機構的經費由議會提供,以保證獨立機構區別于政府部門的相對獨立性。
實踐中,鑒于獨立機構的主管人員由所隸屬的政府部門的部長(大臣)任命,因此其應向部長(大臣)負責。但長期以來,由于獨立機構業務的專業性,在議會問及獨立機構業務范圍的問題時,一般是由獨立機構直接向議會報告,而不是由其隸屬的部門報告,因而在議會、政府部門、獨立機構之間產生了矛盾,英國議會也對此有一定爭議。因為按照英國政府的管理體制,應當由部長向議會報告(大臣)工作。為了解決這類矛盾,英國最近規定,獨立機構不能出席議會會議,所涉及問題一律由政府部門部長(大臣)向議會報告,政府部門同時對獨立機構的運營負有監管責任。
2.英國貿工部的獨立機構情況。該部主要設有6個獨立機構:公司協調機構,負責公司注冊、收集法定文件、向公司提供有用資料等方面的工作;雇傭法庭服務機構,對企業和雇員向法庭起訴提供行政幫助;破產服務機構,負責破產、清算方面的事務、為制訂破產政策提供建議;國家計量、測量辦公室,負責貿易方面的計量、測量、標定工作;專利辦公室,負責專利、商標、設計等知識產權的管理;無線通信機構,負責管理有關無線電訊業務。
二、關于英國行政法律制度和維護公平競爭的行政機制
(一)英國行政法律制度的特點
英國傳統法學中行政法不是一個單獨的部門,它雖然屬于公法的范疇,但這種公法與大陸法系國家相比,具有濃厚的私法色彩,既缺乏明確而獨立的公法體系,也沒有統一審理這類公法爭議的行政法院。我們在培訓中了解到,英國法院在受理行政訴訟時適用一般的法律規則,即行政機關和公民之間的法律關系適用公民之間法律關系適用的法律。長期以來,英國行政訴訟和民事訴訟一樣,都由普通法院管轄。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隨著行政管理的專業化和政府職能的法定化,英國法院成立了行政法庭,并明確了較高的層級管轄。
英國行政法的淵源包括:憲法原則,普通法精神,大量的習慣法和司法審查判例、國內成文法和歐共體(歐盟,下同)法。歐共體法中有關條約、法規可以直接適用,如《羅馬條約》、《歐洲共同體法1972》等,而歐共體的法令則不能直接適用,必須按其精神制定國內法。
英國法院的組織結構主要有治安法院、郡法院、巡回法院、高等法院、上訴法院、上議院(最高法院)以及歐共體初級法院、歐共體法院。其中行政案件一律由高等法院的行政法庭負責審理(類似于我國的一審),當事人對審理結果不服的,可以上訴至上訴法院,再不服還可以上訴至上議院。
英國行政司法審查制度,比較典型地體現出其行政法的特點。在這次培訓考察中,我們通過了解其具體內容和做法,對英國行政法治的基礎、特別是行政執法與執法監督有了一定的了解。
(二)英國行政司法審查制度
英國行政司法制度是指英國公民、企業的合法權益受到行政機關或者其他行使公共權力的組織或個人侵害時,向法院請求司法救濟的法律制度。其中司法審查是英國行政法的核心問題。
1.司法審查的基本情況。英國行政司法審查是由高等法院對負責行使公共職責或權力的團體或個人進行的司法監督,主要是針對行政機關或法院作出決定的過程,而不是看其決定本身。高等法院有25名專職法官負責處理行政案件,具體由行政法庭進行審理。行政法庭每年審理的行政案件有5300多件,其中4400多個案件與司法審查有關。
2.司法審查的條件、依據。司法審查的條件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司法審查的對象必須是行使公共職責或職能的團體或個人。同時,如果存在其他法律救濟方式,法院通常不會準予司法審查。二是司法審查的申請人要有“足夠的利害關系”。提出司法審查有四個依據:(1)不合法。行政機關或法院在行使權力或履行職責時違反了法律規定,如無權作出決定或超越職權范圍行使權力均為不合法。(2)程序不當。即違反自然公正法則、程序不公或不符合法定程序要求。自然公正法則包括由不具偏見的機構進行公平審理,為每一方提供足夠機會陳述自己的觀點。(3)不合理。一般情況下,如果這個決定是合理的,法院不干涉行政機關作出的決定。(4)違反人權。行政機關或法院的決定不能違反歐洲人權公約和英國人權法。
3.司法審查的程序。(1)提起訴訟。起訴人必須遵守訴前行為議定書,根據英國民事訴訟程序規定,民事訴訟開始前,必須經過一個程序,即雙方當事人相互交換信息,協商、和解。如果通過該程序能解決問題,就可以避免訴訟。申請人在提起司法審查訴訟前,也應寫信給政府機關,告訴其起訴的依據和理由,使行政機關有時間作出解釋或改變其決定。(2)許可。法官一般在審查申請人提交的文件后(未聽取口頭陳述前),決定是否給予提起司法審查的許可。實際上很多司法審查案件在這一階段就被終止了,每年4400多司法審查案件中只有20xx多件正式進入審查過程。如果法院拒絕給予許可,或所給予的許可附帶一定條件,申請人可以要求法院開庭聽取口頭陳述,重新考慮其決定。如果法官聽取口頭陳述后仍拒絕給予許可,申請人可以在7天內向上訴法院上訴。如果上訴法院仍拒絕許可,申請人就不能再上訴了。一個案件從提起到許可大約要8個星期時間。(3)審理。司法審查案件一般由高等法院一名法官公開開庭審理,法官主要審查雙方提交的書面文件及證據,聽取雙方律師的陳述。如各方同意,法院可決定以不開庭方式審理案件。一個案件從許可到審理結束大約要20個星期時間。
(4)上訴。上訴法院在審查上訴申請時,只針對原審法官是否有法律適用錯誤進行審查,而不再審查案件事實本身。
(三)英國市場競爭立法和競爭委員會(CopetitionCommiion)
英國是一個判例法國家,區別于大陸法系國家的成文法。但在反壟斷和維護市場公平競爭方面,英國成文法已有50多年的歷史。
1.反壟斷的政府機構。1948年英國議會通過了專門法案,成立了調查壟斷和企業合并問題的機構――壟斷與合并委員會(MMC),專門負責調查公共事業管理機構提出的有關壟斷與其企業合并的案件(如有關通訊、燃氣、水、電力等方面),并向政府和有關管理機構提交調查報告,由政府作出決定。九十年代又在此基礎上改組成立了專門的競爭管理機構。
2.維護公平競爭立法。1998年英國通過了競爭法案,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將英國競爭法律制度與歐洲委員會的有關法律相銜接;二是賦予政府競爭管理機構新的權利,如有權調查卡特爾和優勢企業阻礙競爭的行為,有權對被認定有阻礙競爭行為的企業處以年營業額10%以下的罰款等;三是成立了競爭委員會上訴法庭。此外,競爭法案還規定,競爭委員會由政府提供經費,向議會負責。
3.競爭委員會。英國新的競爭法案把MMC和新成立的上訴法庭合并成立了現在的競爭委員會(CC)。其主要職責是:對政府、公平貿易辦公室和公共事業管理機構提出的的有關壟斷和有礙公平競爭的企業合并等案件進行調查,并提出報告。該競爭法案同時明確規定,由英國貿工部對競爭委員會進行監督。競爭委員會委員有50名,任期3年,可重復連任,由國家貿工秘書負責任命。競爭委員會的最高權利機構是董事會。董事會下設三個機構:一是由董事會主席直接負責的調查機構,負責對各案件的調查和報告的起草、提交、公布與出版;二是由董事會成員負責的上訴法庭,負責審理對公平貿易辦公室及其他管理機構作出的有關卡特爾和優勢企業阻礙競爭行為處理決定不服而上訴的案件;三是由董事會成員任行政長官的行政管理機構,主要負責專業組、案件組、戰略計劃、上訴案件的日常管理和后勤服務。
4.競爭委員會工作程序。(1)對每個案件組成專門調查組,委員會工作人員分別參加各調查組的工作;(2)進行事實調查,包括由相關利益團體提供證據、聽取被調查主體的陳述;(3)根據調查的有關情況、事實、證據進行綜合分析;(4)就是否有損公眾利益作出結論;(5)提出糾正措施,包括禁止合并、要求拆分業務、價格控制等;(6)起草、提交調查報告;(7)出版、公布調查報告,并接受議會、媒體的質疑。被調查對象和相關利益團體如果對競爭委員會的結論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法院如果認為競爭委員會報告不合理、行為違法或者報告的措施不當,有權推翻報告結論。
除競爭委員會外,英國還有公平貿易辦公室作為處理競爭與壟斷一般性問題的行政機構。一般說來,競爭案件首先由公平貿易辦公室進行審理,只有在案件比較復雜時,公平貿易辦公室才提交競爭委員會進一步調查。2001年,公平貿易辦公室涉及的企業合并案件有300多個,其中只有5個案件提交競爭委員會處理。
據了解,英國將于明年4月出臺新修訂的競爭法案。屆時將依法賦予競爭委員會對所調查案件的決定權,而不僅僅是提交調查報告。同時,對調查內容和標準也將作出新規定,重點是調查認定企業合并是否會導致實質性的減弱競爭;調查認定是否存在阻礙、限制或者扭曲市場競爭的可能等。
三、幾點啟示與建議
英國政府的行政方式,特別是在行政執法與執法監督方面的做法具有一定的特色。盡管我國的國體、政體、所有制結構、法律體系以及所處的發展階段與英國相比有很大不同,但從政府管理經濟的方式和手段來看,他們的許多做法和經驗,為我國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加強經貿行政執法與執法監督、推進經貿系統依法行政等,提供了頗有價值的啟示。
(一)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應該結合政府職能轉變,積極探索政府管理經濟的新方式
近年來,英國政府廣泛運用合同方式規范行政管理的做法是很有創意和特色的。我國在進行行政審批項目清理和制度改革時,從上至下都把精減行政審批項目作為主要目標,這在近期是十分必要的。但也應該看到,我們還未能真正實現政府職能的根本轉變。因此,在下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過程中,特別是在對經貿領域取消47項行政審批后,如何有效地保證政府對經貿活動的必要調節和監管,需要進行新的探索。借鑒英國政府多種手段并舉的經驗,我們應該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堅決摒棄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量大面廣的政府管制、審批的陳舊方法,樹立市場經濟的新理念,使經貿行政管理職能轉變的重點,以是否符合和促進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為衡量標準,真正集中到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維護公平競爭、調動市場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上來,主要依靠經濟、法律手段的靈活運用,在產業政策和經貿立法引導、稅收杠桿調節、行政執法與執法監督以及政府采購、合同招標等方面探索新途徑。
(二)加強經貿行政執法與執法監督,應該高度重視公務員的隊伍建設
借鑒英國公務員管理的經驗,加強我國經貿系統公務員隊伍的培訓與監督,不斷提高經貿執法隊伍政治、業務素質特別是法律素質,這是做好經貿行政執法與執法監督的組織保障。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公務員知識更新和專業培訓制度,尤其是對具有行政審批、審核、核準、備案等職責的行政執法人員,要實行培訓考核制度。二是要加強對公員務執法隊伍的監督,通過建立經貿行政執法責任制,明確各級行政管理人員的執法責任;確立內部機構的執法權限,執法責任及執法目標;制定對內部機構和執法人員完成執法職責的考核辦法,舉報、控告的受理、查處辦法等。三是應建立行政責任追究制度。
(三)加大行政執法監督力度,應該重視強化執法監督管理體系的建設
英國行政執法監督體系完備,各方面形成監督合力,很值得借鑒。結合我國經貿行政的實際情況,建議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在內部監督方面,注意發揮行政部門內法律機構的執法監督作用。要盡快制定《經貿委系統行政執法與執法監督工作的指導意見》,切實推進經貿系統的依法行政,保證經貿法規、政策和領導決策的合法性和科學性,做好行政復議、行政應訟工作;二是在外部監督方面,自覺接受人大、政協和司法監督。經貿行政執法必須經得起司法審查,同時還應設立并公布舉報電話和舉報信箱,明確專門的工作程序,及時處理行政執法相對人和社會公眾的投訴。英國行政法庭是一個獨立系統,不隸屬于任何地方法院,這樣更有利于保證法院行政審判的公正性。我國行政案件數量大、情況復雜,為了搞好司法審查,建議有關部門研究并推進司法改革,可以考慮設立專門的行政法院系統。三是輿論監督方面,要重視現代社會行政管理的發展趨勢和特點,適應政務公開的要求,允許新聞界更多地介入經濟行政管理領域,加大新聞輿論監督的力度,褒正抨邪,反腐促廉。查字典版權所有
篇7
杉木天然次生林金龜子多樣性及季節動態變化 王淼,李秋榮,姬蘭柱,趙敏,陳欣
葛洲壩及長江上游江面水鳥考察報告 胡鴻興,潘明清,盧衛民,戴小羊,唐兆子,肖化忠
刺槐林下菌根真菌資源的調查、分離及回接 田春杰,何興元,韓桂云,吳清風
葦田養分生物循環的研究 朱清海,曲向榮,李秀珍
三峽庫首秭歸縣可持續發展模式及經營對策研究 吳鋼,李靜,孔紅梅,趙景柱
遙感判圖植被類型的研究 王寶榮,楊樹華,王崇云,朱翔,李卓卿,朱云燕
云南西北部植被多樣性特征分析 王崇云,歐曉昆,和兆榮,朱維明,張志明,蘇文華,陸樹剛
云南獨龍江流域植被概況 王崇云,和兆榮,朱維明
緬甸伊洛瓦底江流域的植被研究 李紅旮,崔偉宏
云南麗江玉龍雪山遙感植被制圖 王寶榮,朱翔,楊樹華
梅里雪山地區植被概況 和兆榮,王崇云,朱維明,歐曉昆,張志明
昆明西山景觀格局研究 彭明春,彭芳,蔣德盛
掌鳩河流域土地利用現狀研究 代雪梅,李卓卿
GIS支持下不同溫度帶土壤侵蝕特征分析 楊存建,王思遠,張增祥,趙曉麗
基于數字平臺下的耕地及其背景的分析_以重慶市為例 楊存建,王思遠,張增祥,趙曉麗,周全斌
云南的生物資源特點和管理 閆海忠,陸樹剛,張光飛
云南古樹名木分布研究 閆海忠,張光飛,陸樹剛
云南主要植被類型中的蕨類植物 陸樹剛
多疣壁虎的雌性繁殖及孵化溫度對孵化期和孵出幼體特征的影響 許雪峰,計翔
東北高寒地區麥田枯枝落葉分解的生態學特征的研究 蘇永春,勾影波
棉田節肢動物群落的優勢種分析 劉向輝,戈峰,丁巖欽,潘衛東
不同施肥條件下旱田養分淋溶規律實驗研究 宋玉芳,任麗萍,許華夏
土壤生物學性質對毛竹粗生長影響的研究 姜培坤,徐秋芳
杭州西溪河浮游動物生態研究 李共國,胡天云,吳潔
村鎮土地資源利用優化結構模式研究 張玉峰,白志明,楊武德,周乃鍵
抗UV-B輻射植物黃酮類化合物研究進展 ,李祺福,黃胤怡,黃汝多
珊瑚礁生態系的一般特點 王麗榮,趙煥庭
利用遙感植被指數分析中國東部樣帶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產力格局 錢峻屏,李巖,廖其芳,廖圣東
加拿大國家公園的建設與管理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劉鴻雁
嚙齒類對植物種子的傳播作用 魯長虎
綠道及其生態意義 李團勝,王萍
玉米根際與非根際解磷細菌的分布特點 趙小蓉,林啟美,孫焱鑫,張有山,張美慶
渾善達克沙地小毛足鼠的生物學習性 王廣和,鐘文勤,宛新榮
高寒草甸矮嵩草種群繁殖對策的研究 鄧自發,謝曉玲,周興民
西北干旱區生態環境建設評價初探 楊傳平
生態環境監測研究 葛承軒,楊琴,劉曉強
生態學的新進展評《人類生態學》 周紀綸
我國熱帶亞熱帶幾種人工林體內營養結構特征 李志安,彭少麟
鋅廠Pb污染農田小麥根際與非根際土壤酶活性特征研究 常學秀,文傳浩,沈其榮,王煥校
廣州地區森林景觀多樣性分析 管東生,鐘曉燕,鄭淑穎
溫度、溶解氧對暗紋東方鲀幼魚呼吸頻率的影響 沈旭明,趙清良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降解研究 丁克強,鄭昭佩,孫鐵珩,張海榮
東湖圍隔(欄)中的植被恢復對水中氮的影響 馬劍敏,嚴國安,李益健,張甲耀
縉云山森林土壤速效P的分布特征及其與物種多樣性的關系研究 楊萬勤,鐘章成,陶建平
西雙版納大卡老寨農地景觀格局變化 付永能,陳愛國,郭輝軍,崔景云
烏鶇繁殖生態的研究 周立志,宋榆鈞,馬勇
闊葉紅松林樹種間競爭關系及其營林意義 鄒春靜,韓士杰,張軍輝
西部大開發中,生態環境重建的制度措施 段漢明,李傳斌
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曼旦村傣族利用自然資源的傳統和變化 劉林云,吳兆錄,許海龍
流域水質管理系統構建的理論、方法和實踐 林秋奇,段舜山,韓博平
小型食草動物的結腸分離機制及其食糞行為 裴艷新,王德華
植物群落物種多樣性研究綜述 汪殿蓓,暨淑儀,陳飛鵬
基因的功能冗余 蔡昆爭,段舜山
瀕危植物矮牡丹的生態位研究 王琳,張金屯
紅鰭原鲌鰓部寄生單殖吸蟲生態位分析 姚衛建
內蒙古庫布齊沙地黑線倉鼠食物構成的季節變化 鮑偉東,王德華,王祖望
青弋江蕪湖市段水環境質量的蠶豆根尖微核檢測 王友保,劉登義
布氏田鼠非取食性牧草消耗量的測定 宛新榮,王廣和,鐘文勤
70年代以來柑桔災害性天氣綜述及防御措施 張名福
濕地土壤CO2通量研究進展 李兆富,呂憲國,楊青
親緣關系與嚙齒類動物的社會行為 于曉東,房繼明,孫儒泳
根系分泌物生態學研究 陳龍池,廖利平,汪思龍,肖復明
布氏田鼠洞群貯草面積與棲息地植被條件的關系 宛新榮,劉偉,王廣和,王夢軍,鐘文勤
斗門地區養殖水源細菌數量的變化動態 晏榮軍,林小濤,許忠能,梁郁強,朱建洪
兩種還田模式下玉米秸稈分解速率的比較 馬永良,宇振榮,江永紅,羅維
不同施肥與耕作處理對黑土POM-C的影響研究 史奕,魯彩艷,鄭靖,陳欣
應用于貝類生理生態學研究的生物沉積法 周毅,楊紅生
福建沿海地區的景觀生態建設途徑探討 柯美紅,黃義雄
福建紅樹林濕地鳥類區系研究 宋曉軍,林鵬
綠色巴夫藻和四列藻種間競爭機制研究 郭羽豐,段舜山,陳潔,張亞楠
東北農牧交錯帶土地利用生態安全模式案例研究 林彰平,劉湘南
黃土高原人工油松林林冠截留動態過程研究 趙鴻雁,吳欽孝
沈陽市建成區行道樹的結構與功能研究 金瑩杉,何興元,陳瑋,徐文鐸,寧祝華,馬潤國
散放條件下春季梅花鹿行為時間分配的研究 劉振生,吳建平,滕麗微
北方農牧過渡帶農戶農業生產系統模式的生態評價和改良研究 樊江文,梁飚
濕地土壤及其生態功能 田應兵,宋光煜,艾天成
幾種重金屬離子對光合細菌生長的抑制效應 周茂洪,趙肖為,周峙苗
岷山山系黑熊的種群數量及分析 魯慶彬,胡錦矗
布氏田鼠攝食量、累積攝食量與日齡的關系 宛新榮,劉偉,王廣和,王夢軍,鐘文勤
湖州主要森林類型土壤肥力的灰色關聯度分析與評價 蔣文偉,俞益武,姜培坤,姜志林
峽谷暖區柑桔氣候生態的定量研究 羅宏
塔里木沙漠公路灌木固沙帶的防護效應 何興東,趙愛國,段爭虎,董治寶,李志剛,陳珩
不測土條件下半定量施肥原理和模型評述 侯彥林,郭喆,任軍
嚙齒動物巢區研究進展 劉偉,鐘文勤,宛新榮
生物土壤結皮的生態功能 吳玉環,高謙,程國棟
有機污染土壤生物修復的生物反應器技術研究進展 陶穎,周集體,王競,嚴濱
人工濕地處理污水的機理與效率 夏漢平
神山森林文化傳統的生態倫理學意義 周鴻,趙德光,呂匯慧
桃兒七不同器官中營養成分分布狀況及其生態學意義 馬紹賓,楊桂英,趙念璽
廣東和巴西玉米氣候生態條件比較分析 鐘克友,梁秀蘭
次生林區斑塊形狀動態與森林恢復過程分析 張麗珍,張蕓香,郭晉平
冷季型草坪雜草的季節性發生與演替 崔延堂,李智選,任毅,岳明,張亞軍
紅頭長尾山雀繁殖生態的研究 周立志,,宋榆鈞
天臺山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區系及其商值(qMB,qCO2) 張崇邦,金則新,施時迪
城市雨水資源化及其生態環境效應 宋進喜,李懷恩,李琦
資源競爭理論及其研究進展 南春容,董雙林
GMO生物安全評價研究進展 聶呈榮,駱世明,王建武,馮遠嬌
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研究及性能改進分析 梁繼東,周啟星,孫鐵珩
生態系統健康與相關概念的邏輯關系 肖風勁,歐陽華,牛海山
林火跡地森林恢復研究進展 孔繁花,李秀珍,王緒高,趙善倫,石秉路,高振嶺
土壤各組分呼吸區分方法研究進展 易志剛,蟻偉民,周麗霞
高榕隱頭果內寄生蜂種類及生態學特征初步觀察 谷海燕,楊大榮,張光明,彭艷瓊,宋啟示
云南哀牢山常綠闊葉林林緣不同熱力作用面熱力特征 張一平,馬友鑫,劉玉洪,郭萍,竇軍霞
蒙古冰草表型數量性狀的變異與生境間的相關性 解新明,云錦鳳,盧小良,李秉滔
Ca2+對鉻脅迫下木麻黃種子萌發的生態效應 周希琴,李裕紅
植被(植物群落)穩定性研究評述 張繼義,趙哈林
污水污泥土地投放重金屬的環境效應研究進展 朱廣偉,陳英旭,田光明
城市森林研究進展與發展戰略 李鋒,劉旭升,王如松
動物的性選擇 張建軍,張知彬
海洋浮游橈足類滯育的研究進展 吳荔生,王桂忠,李少菁
以種子為繁殖體的植物更新模型研揪 肖治術,張知彬,王玉山
非Allee哺乳種群系統的最大持續生產量 林振山,劉冒松,Lary Li
性誘劑監測吉林省水稻二化螟成蟲動態及發生世代研究 盛承發,宣維健,伊伯仁,陳日曌,齊曉寧
鴨類攝食對海三棱藨草種子萌發的影響 趙雨云,馬志軍,李博,陳家寬
播種時間對棉田害蟲和天敵種群的影響 戈峰,門興元,蘇建偉,劉向輝,丁巖欽
不同氮水平對春小麥光合速率日變化的影響 馮兆忠,王效科,段曉男,馮宗煒
安徽皇甫山野生太子參生態環境分析 王曉鵬,劉勝祥,代東進
劃分土壤類型的一種新方法--以功能生態學理論為基礎 尹光彩,A S Kerzhentcef,V V Bugrovskiy,周國逸,溫達志
浙江天童國家森林公園景觀的遙感分類與制圖 李俊祥,宋永昌
長春市人口綜合調控對策研究 曹勇宏,王德利,金明川
我國自然保護區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建議 余久華,吳麗芳
干旱區內陸流域區域景觀生態風險分析--以阜康三工河流域為例 陳鵬,潘曉玲
人居環境建設的景觀生態學途徑--以西安市為例 李團勝,劉哲民
中國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網絡的建設與發展 王兵,崔向慧,楊鋒偉
遙感技術支持下的植被生產力與生物量研究進展 戴小華,余世孝
農業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與可持續利用對策探討 章家恩,饒衛民
珊瑚礁生態保護與管理研究 王麗榮,趙煥庭
應用遙感技術評價植被生化物質含量的研究進展 丁圣彥,李昊民,錢樂祥
持久性有毒物污染底泥修復技術進展 籍國東,倪晉仁,孫鐵珩
苔蘚植物遺傳多樣性研究現狀 張晗,沙偉,高永超
產業生態學的新思路 彭少麟,陸宏芳
亞洲象與竹/蕉分布隔離的生態效果及其保護對策探討 許再富
根分泌物在污染土壤生物修復中的作用 郜紅建,蔣新,常江,王代長,趙振華,卞永榮
水體污染物"三致"效應的生物監測研究進展 鄭相宇,張太平,劉志強,潘偉斌
我國濕地評價研究綜述 楊波
景觀生態分類的研究現狀及其發展趨勢 李振鵬,劉黎明,張虹波,帥文波
植物競爭研究綜述 杜峰,梁宗鎖,胡莉娟
河北省臨城小天池森林區被子植物區系 李瑞國,李海燕
黃連山自然保護區非人靈長類現狀和生存威脅因素 向左甫,霍晟,馬曉峰,馬世來
芋對斜紋夜蛾的誘集作用 吳才君,范淑英,蔣育華,姚海華,張安波
篇8
一、今年全市重點工作的主要特點
今年以來,全市上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攬,認真落實市委一屆十次全委(擴大)會暨經濟工作會議以及年初“兩會”精神,抓主抓重,搶抓機遇,攻堅破難,開拓進取,使全市經濟社會呈現出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年初,全市共確定抓建各類先進典型(項目)295個,其中新建195個,續建100個;市直53個,縣(區)242個。這次督查觀摩了56個點以后,大家共同感覺有五個明顯特點:一是“多”。各縣(區)都在不同領域培育了許多具有示范性的先進典型,亮點較多,觀摩以后使人倍受鼓舞。二是“新”。按照新任務、新要求,用新思路、新舉措謀劃和培育各類典型,老典型有新內容、新發展,新典型有新突破、新成效,看了以后令人耳目一新。三是“高”。一些重點工作和培育的典型立意高、建設層次高,體現了一定的前瞻性。四是“快”。一些項目和典型從論證立項到建成運行,進度快,質量好,體現了一種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工作魄力。五是“實”。所抓的重點工作和典型,普遍感到比較實在,富有實效。從七縣(區)的具體工作來看,都有自己的得意之筆和代表之作。崆峒區在堅持抓好旅游商貿和城市經濟的同時,突出農村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工作,白水鎮史家溝高效農業示范園建設進度快,運行機制活;廣播電視數字傳輸實現了農村全覆蓋,走在了全省前列;民馨家苑廉租住房可有效緩解城鎮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一批通鄉油路、綜合市場和便民道路的建成,較好地改善了城鄉居民的生產生活條件。靜寧縣圍繞蘋果和教育兩大品牌,進一步擴大規模,夯實基礎,提升質量。今年一次定植果園近10萬畝,成功舉辦了中國蘋果之鄉.靜寧果品展銷會,直接出口1萬噸,全縣果品總收入達2億元,部分鄉鎮人均果品收入已達1500元,果品成為名符其實的富民增收產業。基礎教育質量穩步提高,高考在全市實現了六個第一;職業教育走出了與市場有效對接、教學與實訓一體化、高就業率的辦學新路子,靜寧教育已成為全市一張叫得響的名片。莊浪縣在改善城鄉人居環境、發展勞務經濟上邁出了新的步伐。“一橋兩園三治六路八配套”縣城美化工程成效明顯。以“三清五改四化”為主的村容村貌整治具有較強的示范性。特別值得稱道的是以“梯田人”勞務商標品牌為主的勞務輸出,已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第一產業,今年輸出勞務10.9萬人,其中境外輸出650多人,實現勞務收入人均3000多元,在全市發揮了“領頭雁”的作用。華亭縣在加強地企合作服務、著力推動發展轉型、推進煤電化一體化的同時,在通村等級公路、人飲工程、新農村建設和旅游開發方面實現了新的突破,基本實現了全縣自來水化、通村道路農一級化的目標。新農村建設探索出了企地聯手、部門幫扶、干部一線指導等有效機制,收到了較好效果。以秦皇祭天廣場、南汭河風情線和蓮花臺旅游專線為特色的旅游產業開發邁出了可喜的一步。崇信縣在抓好崇信電廠前期和新安煤礦建設等工業項目的同時,以農村特色產業為支撐的新農村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黃花鄉高莊子村、柏樹鄉黨洼村整村推進、村容整治的典型特色明顯;人飲工程進度快、受益面廣;特別是龍泉寺山前公園及橡膠壩工程,體現了高起點謀劃、大手筆建設、打造生態旅游縣城的工作魄力。靈臺縣城鎮化建設持之以恒,穩步推進,邁出了新的步伐;農宅建設普遍起點高,規模大,規劃合理,配套齊全,而且示范點多,覆蓋面廣。尤其在皇甫謐文化產業開發上,成功舉辦了(國際)針灸學術交流大會暨皇甫謐文化節,以古商周歷史文化為主題的荊山公園建設風格獨特,內涵豐富,在挖掘開發并打造皇甫謐這一文化品牌方面取得了有效突破。涇川縣圍繞新農村建設超前謀劃、創新思路,積極實踐,形成的成功模式得到了各級的關注、支持和肯定,在全市發揮了較好的示范帶動作用;通過狠抓特色產業培育和產業鏈條延伸,涇河川現代農業產業園進展較快,恒興果汁、旭康食品等龍頭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帶動作用不斷增強。實施的以北大路為重點的“八路兩橋”等基礎設施工程,進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改善了道路交通條件。
通過典型培育,有效地帶動促進了面上工作,全市整體工作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可以用“五個更加注重”來概括:
(一)更加注重項目建設與產業開發相結合,發展步伐不斷加快。全市上下圍繞產業抓項目、圍繞項目興產業,形成了項目支撐產業、產業促進發展的良好格局。據統計,全市共實施50萬元以上各類項目586項,概算總投資181.8億元,累計完成投資73億元,增長7%。煤電產業在加快項目建設中快速推進。華亭電廠一期年底可投產發電,大柳煤礦即將開工,新安煤礦完成投資1億多元,平涼電廠二期、崇信電廠一期、750kv超高壓輸供電項目前期工作進展較好。草畜產業在龍頭項目帶動下不斷提升。全市畜產品加工企業達到10個,年加工肉食12萬噸,牛羊皮革100多萬標張,工業增加值達到1.3億元。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全市牛飼養量達到83.9萬頭,出欄29.8萬頭,更新種草面積12.54萬畝。果菜產業在品牌戰略實施中明顯突破。全市新植果樹經濟林18.81萬畝,建成標準化示范基地10.39萬畝,注冊果品出口基地5.87萬畝,創建綠色果品生產基地20萬畝,果品總產量預計達到50萬噸,出口總量增加?!捌經鼋鸸奔瘓F成功組建運營,帶動了產業發展。旅游產業在加快基礎項目配套中快速發展。全市實施旅游基礎及服務設施建設項目8項,總投資達1.2億元,完成投資9358萬元,旅游綜合服務功能有了明顯提升,創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接受了國家終審驗收。旅游人數和收入均居全省前列,旅游業在gdp中的比重有了提高。通過大力度的項目建設和規模化的產業開發,全市經濟實現了平穩較快增長。前三季度,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92億元,同比增長11.8%。止10月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28.63億元,增長11.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1億元,同比增長32.5%;大口徑財政收入完成11.27億元,增長8.3%;地方財政收入完成4.66億元,增長13.7%;農民現金收入達到1720元,同比增長21.6%。
(二)更加注重各項改革與開放開發相促進,發展活力不斷增強。各級貫徹中央決策和省委、省政府部署旗幟鮮明,態度堅決,措施得力,一些重點領域改革進展順利。一是國有企業在改革攻堅中煥發了新的活力。全市列入改革改制的341戶縣以上國有(集體)企業,累計完成改革改制329戶,正在進行的9戶,累計安置職工34676人,組建股份制企業21戶,民營化程度達到98.5%,改制企業共開發新產品30項,實現利稅2.71億元,同比增長15.3%。二是縣域經濟在擴權試點等改革中增強了發展實力。實現了鄉鎮減人、村組合并、基層放權,降低了行政成本,推進了職能轉變,調動了基層工作的積極性。三是涉農領域在深化改革中為農民發展生產增添了動力。市上對各縣(區)加大轉移支付力度,資金總額今年新增了8607萬元,比較好的解決了一些長期影響和約束鄉村發展的問題;通過落實減負增收的一系列支農惠農措施,激發了農民增加投入、改善基礎條件的積極性。四是開放開發在全方位推進中提升了水平。積極實施“走出去、引進來”戰略,組團參加了“西洽會”、“津洽會”等全國性經貿節會,成功舉辦了全國機器人足球錦標賽暨崆峒文化旅游節、皇甫謐文化節、靜寧果品展銷會等節會賽事,建立了院地企銀四方合作共建機制和市內中小企業聯手發展機制,加強與國家開發銀行及華能等大集團的交流合作,加大對平涼優勢資源、產業、產品和品牌的宣傳促銷和開發力度,全市共實施招商引資項目113項,到位資金13.95億元,同比增長35%。完成出口創匯330萬美元,同比增長0.3%。
(三)更加注重軟件建設與硬件建設相配套,發展環境不斷優化。通過實施一批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項目,進一步推進城鎮化建設,完善了工業集中區配套設施,全市發展的“硬環境”得到進一步提升。共實施交通項目9項,完成投資11.79億元。平定高速建設工程、西平鐵路前期工作進展順利,華莊公路即將竣工通車。全市共實施各類城鎮化建設項目468項,完成投資16.1億元,同比增長13.8%。平涼中心城市五大工程建設進展較快,濱河風情大道、柳湖公園東擴等重點工程基本建成。6縣縣城和小城鎮建設力度進一步加大,規模和檔次不斷提高。工業集中區建設邁出新步伐,新入區項目9項,實現利稅1214萬元。各級認真落實限時辦結制、首問責任制等制度,組織開展非公有制企業評議政府等活動,深入推進黨務、政務、村務公開,全市發展的“軟環境”得到改善,有力地促進了各種所有制經濟發展。全市民營經濟完成增加值31.5億元,增長11.5%。
(四)更加注重經濟建設與社會事業相統籌,發展質量不斷提高。從解決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現實問題入手,注重協調發展,讓群眾更多地享受到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成果。在教育事業方面,全市共實施各類教育項目170個,完成投資1.4億元,新改建校舍21.8萬平方米,消除d級危房4.2萬平方米,進一步改善了辦學條件,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持續協調發展,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在醫療衛生方面,狠抓鄉村兩級衛生網絡建設,深入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全市平均參合率達到86.68%,為11.46萬群眾報銷藥費1515.94萬元,人均報銷130多元,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得到緩解。在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方面,建成了8個農村飲水安全項目,解決了7.11萬人的飲水困難。平涼電視臺節目通達全市所有鄉鎮,建成電話村通工程11處,啟動實施了戶戶通電工程。建成通鄉油路171.2公里,44.6%的村實現了通等級公路。在就業和社會保障方面,認真落實就業、再就業政策,城鎮新增就業人數8868人,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3598人,城鎮登記失業率降到3.65%。勞務經濟迅速壯大,輸出勞務46.2萬人(次),其中有組織的輸出18.2萬人,實現勞務收入12.3億元。養老、失業、醫療等社會保障擴面征繳工作取得新的突破,發放養老金和失業保險金1.54億元,按時足額發放率達到了100%;享受城市低保和農村低保的人數分別達到4.68萬人和1596人,進一步提高了社會保障工作的覆蓋率。在惠農增收方面,實施易地扶貧搬遷,新建安置點18處,重點實施了47個整村推進項目,使1.35萬人基本解決溫飽,4.58萬人穩定解決溫飽。新增支農貸款3.61億元,同比增長15.8%。市、縣(區)財政直接投入農業的資金4.73億元,全市農民人均247.6元。全市社會事業與經濟發展相互促進、互為補充、協調推進。
(五)更加注重經濟增長與人口資源環境工作相協調,發展方式不斷轉變。繼續堅持求實進步的工作導向,突出節育措施和各項獎勵扶助政策的落實,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水平有了提高。不斷強化節能降耗、生態環保意識,與縣(區)和重點耗能企業簽訂責任書,新上硯北煤礦600萬噸選煤廠、恒達公司3萬噸再生紙污水治理、平涼城區管道燃氣等項目,進一步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嚴格落實耕地保護政策,加大土地復墾整理,實現了耕地占補平衡。全面啟動國家生態示范區建設,實施了一批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造林綠化、廢水污水治理項目,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大力整治和規范土地、礦產、食品藥品等市場秩序,全市安全生產形勢平穩,促進了安全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通過近一年來的發展實踐,我們體會最深的有五點:一是思路決定出路。同志們在工作實踐中普遍感到,我們確定的“十一五”發展思路和建設小康平涼、和諧平涼、魅力平涼的總體目標以及建設十大過10億元工程、四大基地等工作重點,符合市情,切合實際,凝聚了力量,鼓舞了士氣,在促進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重點工作突破上起到了積極的指導作用。二是為民贏得支持。所抓的重點工作之所以富有成效,都是因為立足于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干群眾之所需,解群眾之所憂,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才得到了人民群眾的廣泛參與和支持。三是務實推動發展。只要始終堅持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作風,反對形式主義和做表面文章,帶著群眾干,做給群眾看,求實效,促發展,就會使黨群干群關系更趨和諧,發展步伐也會大大加快。四是機制催生活力。在任務重、要求高的新形勢下,只有不斷創新機制,最大限度地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才能使工作有活力、有動力,才能形成競相發展的態勢,也才能使確定的重點任務得到較好落實。五是團結激發干勁。團結出凝聚力、出戰斗力。在全市大事較多、面臨換屆的特殊時期,各級都能夠講政治、樹正氣、顧大局,不計得失,互相補位,形成了團結鼓勁、務實奮進的良好氛圍,從而保障了全市經濟社會各項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從這次集中督查和平時掌握的情況看,今年在重點工作和抓建典型方面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兩個不夠、兩個缺乏”:一是總體工作不夠平衡。一些縣(區)和行業在抓項目、抓重點、樹典型上思路不夠寬,措施不夠得力,效果不太明顯,常規性工作多,突破性工作少。二是抓建機制還不夠靈活。特別在投融資機制、幫建機制、管理機制、市場融入機制上創新不夠。三是一些典型缺乏示范性。一些縣(區)在典型的抓建、提高、鞏固上下的功夫不大、辦法不多,部分典型的層次低、規模小、沒有說服力和典型性,缺乏示范帶動效應。四是工作上缺乏連續性。一些典型有人建、沒人管,甚至去年建、今年停,成了“半拉子”工程,在工作的銜接和穩定性、連續性上考慮的不多。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在今后工作中認真研究,深入思考,切實加以解決。
二、關于新農村建設應重點把握的幾個問題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件事關“三農”和全市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大事。我市新農村建設啟動實施近一年來,總體進展較快,成效比較明顯,也積累了一些成功做法和經驗。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市上下要深入學習貫徹省委新農村建設研討班精神,認真借鑒贛州經驗,緊密結合平涼實際,全面落實市委《關于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實施意見》,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努力走出具有平涼特色的新農村建設路子。
(一)客觀總結并準確把握我市的成功做法,促使新農村建設不斷創新發展。今年以來,全市新農村建設圍繞“百村試點”和“三清五改”示范村建設,在建設模式、發展路子和投資機制等方面各級都進行了有益的探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一是初步創出了梯次推進的“三條路子”。根據不同自然條件、發展基礎和產業特征,堅持分類指導、穩步推進。自然條件和經濟基礎較好的“實力型”村子,開始走出政府引導,農民自主建設的路子;已穩定脫貧、具備發展潛力的“成長型”村子,初步走出政府主導、農民參與建設的路子;自然條件較差,經濟基礎薄弱、群眾生活比較困難和尚未脫貧的“待哺型”村子,摸索走出投資啟動、扶貧開發的路子,全市基本形成了抓點帶面、分層推進的良好態勢。
二是初步探索出了“五種建設模式”。各縣(區)在認真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依托各自優勢和產業開發特點,選準突破口,大膽實踐,初步探索出了產業支撐型、勞務帶動型、資源開發型、項目拉動型、城郊經濟型五種切合各自實際的新農村建設模式,建成了涇川縣丁寨、靈臺縣蔡家塬、華亭縣安豐、崆峒區涇灘、崇信縣高莊子、莊浪縣杜家村等一批典型,在全市發揮了較強的示范帶動作用。
三是初步建立了多元化的投資機制。一方面,通過整合項目資源,對資金進行捆綁使用,較好地解決了以往資金使用分散、形不成規模效益的問題;另一方面,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引導民間資金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和特色產業開發,從而激發了群眾投身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發揮了農民的投資主體作用。
四是初步形成了全社會參與支持的良好氛圍。市上分別召開座談會,出臺了整合項目、部門幫建、勞動力培訓及金融服務新農村建設的具體意見和舉措。全市共有154個部門(企業)與102個村結成了共建對子,共提供扶助資金1270萬元,形成了部門幫建、企地聯建、全社會參與支持的良好氛圍。
除以上四個方面外,各縣(區)結合各自實際,在探索新農村建設的路子、模式、機制等方面都還有許多好的做法,需要我們在今后繼續堅持并不斷完善提高。
(二)認真學習并準確把握贛州的典型經驗,促使新農村建設整體提升水平。從江西省贛州市的發展基礎、立地條件等現狀看,許多方面都與我市有著相似或相近的地方。如何學習贛州的經驗,志勛同志的講話和奮民同志的報告中,都講得很具體、也很有針對性。我覺得在以下幾個方面還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借鑒:
第一,從贛州的實踐看,新農村建設必須講實際、辦實事、重實效,扎扎實實、一步一步地推進。贛州市堅持量力而行,按照“分類指導、分步實施”的原則,把“三清三改”這一實事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切入點,創造性地組建了村民理事會,組織農民自我投入、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不貪大求快,不急于求成,真抓實干建設新農村,既得到了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又使新農村建設得以順利推進。學習贛州就是要在新農村建設中找準切入點,抓住辦實事這個關鍵,在注重實效中扎實推進。
第二,從贛州的實踐看,新農村建設必須堅持抓點示范與增點擴面相結合、城鎮建設與村莊整治相協調、單項工作與全面發展相統一,循序漸進、整體聯動、有條不紊地推進。贛州市在建設新農村的過程中,正確處理辦點示范與面上推進、村莊整治與城鎮建設、“三清三改”與“五新一好”的關系,點面結合,加快增點擴面的步伐,形成了一批新農村建設示范群落。在集中開展村莊整治、解決臟、亂、差問題的同時,切實加強小城鎮的規劃建設和科學管理,逐步推進“五新一好”,使新農村建設步入良性、健康、全面的發展軌道。學習贛州就是要統籌謀劃,以群眾得實惠為前提,以擴大覆蓋面、受益面為抓手,注重工作的梯次提升,進而推動新農村建設全面有序地展開。
第三,從贛州的實踐看,新農村建設必須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組織群眾,發動群眾,依靠群眾,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全力推進。贛州各地在財政普遍困難的情況下,既堅持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又千方百計在各級財政設立專項資金,采取費用減免、以獎代補、自主申報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確保資金發揮最大效益。學習贛州就是要突出農民的主體地位,大力發揚艱苦創業的優良傳統,在整合資源項目中,以“四兩撥千斤”的有效機制,全力推進新農村建設。
第四,從贛州的實踐看,新農村建設必須創新方式方法,建立一套符合農村實際、符合時代要求的長效機制持續推進。贛州市根據建設新農村的新要求、新特點,積極探索制度保障、長效管理的方式方法,建立健全了部門幫扶機制、領導責任機制、督查考核機制、民主管理機制、資金籌措機制、干部指導機制,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新農村建設路子。學習贛州就是要在完善機制、創新機制上狠下功夫,不斷激發各個層面抓建新農村、服務新農村的活力。
第五,從贛州的實踐看,新農村建設必須把各級干部的思想、行動高度統一起來,齊心協力推進。贛州市新農村建設之所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明顯進展,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領導高度重視、認識高度統一、行動高度一致,制定出臺配套的政策性文件具有可操作性,并堅持現場督促檢查、定期通報評比,把新農村建設不斷推向深入。學習贛州就是要不斷統一思想、深化認識,不斷凝聚各方面的合力,不斷提升建設的層次和水平。
(三)正確認識并準確把握五個方面的關系,促使全市新農村建設全面深入推進。按照中央關于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和省上研討班精神,對照贛州經驗,針對我市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今后全市在新農村建設中要注意正確處理和把握好以下“五個方面的關系”:
一是統籌規劃與分步實施的關系。建設新農村,規劃是先導。必須做到總體規劃與專項規劃相配套,近期規劃和中、遠期規劃相結合,把前瞻性、操作性和盡快啟動實施有機統一起來。在規劃指導下,堅持因地制宜,有先有后,有主有次,有急有緩,循序漸進,分步實施。絕不能盲目攀比、急于求成,把好事辦砸,挫傷農民的積極性。
二是經濟發展與社會事業的關系。建設新農村,既有經濟發展的要求,又有社會事業發展的要求,必須統籌兼顧,協調推進。要在大力培育特色優勢產業、積極推進現代農業進程、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切實增加對農村公共事業的投入,特別是教育、醫療、文化建設,不斷擴大公共服務在農村的覆蓋面,做到社會事業同步配套,統籌到位,和諧發展。二者舍其一,都將不是名符其實的新農村。
三是基礎建設與文明提升的關系。也就是硬件與軟件的關系。既要注重基礎設施、村莊整治等硬件建設,更要注重文明新風的培育、農民素質的提高等軟件建設;既要從水、電、路等群眾要求迫切的實事好事入手,給農民群眾以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又要堅持以人為本,采取教育、培訓、引導等多種形式,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和致富技能,倡導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使建設的新農村永葆生機和活力。
四是政府主導與農民主體的關系。建設新農村,農民是主體,沒有農民的廣泛參與,不尊重農民的意愿,是沒有生命力的;政府是主導,但不能包攬一切,越俎代庖,更不能搞強迫命令,搞“一刀切”。要按照市場經濟條件下轉變政府職能的要求,充分履行好政府宣傳、引導、支持、組織、服務等職能,注意把工作的立足點放在尊重農民的主體地位、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上。把政府的組織實施與尊重群眾實踐和首創精神有機聯接起來,堅持把群眾的事交由群眾來決策,讓農民群眾放心辦自己的事情,實現農民建設熱情和積極性的最大激發和調動。
五是典型示范與整體推進的關系。抓點帶面是我市新農村建設必須堅持的有效工作方法。但在具體實踐中不能就新農村建設抓新農村建設,必須科學統籌,注意做好以點促面、以面帶整體的工作。特別要善于找準新農村建設與城鎮化、產業化的結合點,找準推動工業經濟發展的突破口,實現產業增加收入、城鄉互補聯動、工農互促共進,整體推進縣域經濟健康和諧發展。
三、關于明年工作的初步考慮
關于明年工作的具體目標和主要任務,市上還要召開有關會議進行安排部署。根據這次督查調研的情況和省上有關會議精神的要求,明年全市工作的初步考慮是:以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針,以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加快發展為統攬,以建設小康平涼、和諧平涼、魅力平涼為目標,繼續堅持城鄉統籌、經濟與社會事業并舉,繼續堅持“四大產業”開發,繼續堅持實干攻堅抓突破的總體要求,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凝心聚力,狠抓落實,全力促進全市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和諧發展。基本思路是:強化“六個觀念”,推進“兩大創新”,突出“三大建設”,努力實現“三個再上新臺階”。
(一)強化“六個觀念”
觀念決定思路,決定工作魄力。當前,我市正處在加快發展的重要時期,能否抓住機遇,乘勢而上,保持和發揮好持續快速健康和諧發展的良好勢頭,必須進一步強化這么六個觀念:
一是和諧發展觀念。這是十六屆六中全會對各級黨政組織和黨員干部的根本要求。就我市來講就是要把構建和諧社會的各項要求貫徹到我們工作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以改革促進和諧,以發展鞏固和諧,以穩定保障和諧。在具體實踐中堅持經濟與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堅持城鄉一體化發展,堅持人口與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維護和發展團結穩定和諧的社會局面。
二是加快發展觀念。就是要把平涼置身于全國、全省大局中正確認識我們的發展現狀、發展速度和發展成效,縱向總結經驗,橫向尋找差距,堅決克服驕傲自滿、坐井觀天,小有成績就沾沾自喜、進取心不強的不良傾向,切實增強加快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自我加壓,發奮工作,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全力推進經濟社會事業的超常規、跨越式發展。只有這樣,才能無愧于黨和人民對我們的信任和支持。
三是以人為本觀念。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在統籌謀劃工作、處理各類矛盾和問題時,始終注意以群眾贊成不贊成、支持不支持、擁護不擁護作為衡量決策正確與否的根本點,真正把以人為本體現在為老百姓辦好事、辦實事、謀利益、促發展、快致富、奔小康上。
四是市場法則觀念。就是要自覺適應市場經濟對各類施政行為的要求,按市場規律辦事,按政策要求辦事,按法律法規辦事,堅決反對損害群眾利益、違反政策法規的行為。要自覺適應群眾市場意識、民主意識、法制意識和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意識不斷增強的現實,在抓工作、促發展中切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提高駕馭工作和化解矛盾的能力。
五是開放開發觀念。就是要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圍繞我市相對豐富的礦產、勞動力、土地、農副產品等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加大對外推介力度,最大限度地盤活優化各類資源,吸引聚集各類市場要素,形成多機制、多形式開發優勢,提高開放開發水平。
六是務實創業觀念。就是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以“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為己任,謀實事、想實招、出實績、求實效。特別要講實話、報實數,踏踏實實干事,實實在在做人,真正體現求真務實、開拓創業的優良作風和精神風貌。
(二)推進“兩大創新”
創新是加快發展的動力源泉。要針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思路、辦法、機制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著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和科技創新,并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有效提升發展的質量和水平。
推進體制機制創新。一要創新企業經營機制,不斷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要在全力抓好9戶正在改制企業的同時,對已改革改制企業來一次“回頭看”,逐個梳理排查,進一步加強協調指導,探索企業提質增效的各類有效機制,激活內力、煥發活力、增強動力,提高企業運營質量和效益。二要以落實耕地保護制度、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鞏固和擴大稅費改革成果為重點,深入推進農村綜合改革,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完善有效的保障體系。三要創新投融資機制。積極采取委托受理、信托投資、工程保險、上市融資等資本運作形式融通資金,有效緩解發展資金不足的問題。四要創新工作推行機制。不斷強化以制度建設為主的管理機制創新,提高各個層面的工作質量和水平。繼續抓好各類典型培育,探索促進重大決策落實的有效途徑和辦法,形成科學反映工作水平的考核評價體系。五要按照市縣鄉換屆后的新體制,積極探索黨政機構的良好運行機制,進一步提高工作效能。六要完善工作考核機制。按照新要求盡快研究拿出對縣(區)黨委、政府和部門工作進行考核的指標體系,力求切合實際,增強科學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突出實績考核的激勵導向作用,真正把干部的注意力引導到解放思想、干事創業、加快發展上來。
推進科技創新。就是要按照前不久召開的全市科技大會、質量興市工作會議精神,依托科技項目建設、四大產業開發,多形式搭建科技創新平臺,拓展創新領域,突出創新重點,完善各類有效機制,健全科技服務體系;全方位營造科技創新環境,努力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和綜合競爭能力,為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有效的科技服務和有力的科技支撐。各級各部門都要密切配合,上下聯動,積極參與、支持和推動科技創新,通過整體聯動,在全市上下形成全社會重視、支持、參與科技創新的良好局面,促使科技創新在推動城鄉經濟社會和諧健康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三)突出“三大建設”
突出新農村建設。新農村建設是一個具有全局性、戰略性的重大問題。要始終堅持規劃先行、分類指導、抓點帶面、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的原則,抓點示范,扎實穩妥地推進。根據當前全市新農村建設的現狀,要著力解決六個方面的問題:一要著力解決產業配套的問題。針對一些地方重農宅建設、輕產業開發的傾向,要注意把興產業、促增收放在首位,切實做到新村建設與產業開發同步,真正使新農村建設體現安居樂業的特色。無論是哪種形式的新、老示范點,都要下功夫進行產業定位,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商貿業、勞務業等都可以,但必須定位準確,必須全力扶持發展、培育壯大,在促增收中加快建設步伐,在建設新村中提升產業開發水平,盡快糾正把新農村簡單化為新村建設的片面認識,形成居住改善與產業發展有機配套、相得益彰、各具特色的新農村建設路子。二要著力解決基礎設施優先配套的問題。關鍵是要強化政府統籌,把水、路、電等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各級政府推動新農村建設的有機切入點,在加大爭取各方面資金的同時,整合各類資源,集中力量,優先抓好新農村建設的基礎設施配套,在強化政府引導中,不斷調動和激發群眾投身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三要著力解決社會事業配套的問題。核心是要在做規劃、定措施、抓實施中,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以加快農村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為載體,加強對農民的教育和培訓,努力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和體能素質,增強創業發展能力。要采取多種形式,全方位推進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在廣大農村進一步形成知榮辱、明是非、講文明、樹新風的良好風尚。四要著力解決新老典型整體推進的問題。就是老典型要鞏固完善,發展提高,擴大典型的覆蓋面,同時按照規劃要求,合理確定新建的典型,絕不能一任一個“腔”,一年一個“調”。新的示范點要抓,但已開建的示范點必須堅持不懈地抓下去,在保持連續性中實現新老示范點的統籌兼顧,實現點面結合的整體推進。五要著力解決新農村建設覆蓋面、受益面不廣的問題。這個問題固然有許多客觀因素限制,但按照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必須注意把新農村建設的各項惠農政策體現在大多數農民群眾身上。就是既抓示范點,又要按照規劃要求抓好面上的覆蓋,既抓較高檔次的新村建設與產業配套,又抓貧困村整合項目、移民搬遷等。同時,要注意廣泛開展以“三清五改”為重點的舊村改造,盡可能多的讓群眾享受到新農村建設的實惠和利益。六要著力解決社會合力幫建的問題。一方面,要抓緊落實金融服務、對口幫扶、勞動力培訓、整合項目資金四個座談會確定的扶持政策,細化措施,盡快在今冬明春新農村建設中見到實效。另一方面,要盡快研究全社會幫扶支持新農村建設的工作機制,包括企業幫扶、社會捐資、干部指導等多種行之有效的機制措施,務求在全社會關注“三農”、支持新農村建設、服務新農村建設、加快建設步伐上有一個明顯的進步。
突出項目建設。以項目為“綱”是我們加快發展始終要堅持的指導思想,在具體工作實踐中,要在不斷強化項目帶動意識的前提下,注意堅持做到這么六點:一個是要堅持經濟項目與社會事業項目統籌,防止一頭重、一頭輕,尤其是要搶抓各類有利機遇,加大社會事業項目的建設力度。第二個是要堅持抓爭取與抓招商引資并舉,努力提高招商項目的資金到位率和成功率,堅決反對有項目、無資金、落不實的問題。第三個是要堅持抓環境與抓規范并重,在狠抓軟、硬環境改善的同時,把好項目準入關,防止高污染、高消耗企業進入我市。第四個是要堅持抓效益與樹形象同步,注意在項目抓建過程中樹立項目建設的良好形象,形成以項目引項目的良性循環機制。第五個是要堅持抓大與抓小并進,切實把我們既抓頂天立地、又抓鋪天蓋地的思路一以貫之地落到實處。第六個是要堅持合力抓項目、爭項目的有效做法,特別在重大項目的爭取上,不斷強化上下聯動、各方配合、多機制運作、多形式突破的有效措施,緊盯不放,一抓到底,直至落點建設,以項目建設的突破,推動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突出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要加快重點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改善我市的硬件環境。持續推進以平涼城區和六縣縣城為主的城鎮化建設,在完善城市綜合功能、加快綠化美化亮化凈化步伐、做精做細做優做美上狠下功夫,提高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輻射帶動能力。要搶抓機遇,全力推進以通鄉、通村為主的公路交通建設。要認真貫徹中央、省上關于環保、節能有關會議精神,不斷強化環評、能評意識,落實各項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環境的措施。要抓好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全力實施好小流域綜合治理、農村“六小”工程和沼氣能源工程,抓好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三北四期”、城區面山綠化等生態工程建設。深入推進國家生態示范區創建活動,進一步優化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四)實現三個“再上新臺階”
一是在建立工業主導型經濟格局上再上新臺階。要按照建設煤電化運基地的要求,加快華亭電廠、大柳煤田、崇信電廠、750kv超高壓輸供電工程、煤制甲醇、平涼電廠二期的建設進度和前期到位,不斷強化具有我市特色的工業發展優勢。要在堅持不懈抓好煤田開發和電力項目建設的同時,集中力量研究煤化工的問題,盡快在煤電產業的深度開發上實現突破。要高度重視工業集中區的基礎設施配套、管理機制完善和環境創設工作,真正把集中區打造成構建工業主導型格局的有效載體。這里特別需要強調的是,除華亭、崇信外,其他各縣(區)如何構建工業主導型格局?靠什么突破?要有新思路、新舉措、新起色。特別要注意拓寬工業發展的視野,在農副產品加工上做大文章、做深文章、做好文章,在全市形成以煤電化運為支撐、農副產品加工為拉動、其他各類工業項目為補充的工業發展格局。
二是在培強做大“四大基地”上再上新臺階。要在做好以煤電化運為主的煤電產業的同時,全面加快草畜、果菜、旅游產業的升級增效。要以“平涼金果”、“平涼紅?!眱纱蠹瘓F的組建和商標注冊成功、品牌戰略實施、標準化和集約化經營全面起步為契機,圍繞做大、做強、做優,按照市場規則,形成新的發展優勢。要加快百萬頭肉?;亟ㄔO步伐,強化與景興、西開、凱灃、百興、旭康等龍頭企業配套,下功夫解決企業“吃不飽”的問題;要全面推行果園標準化生產和出口創匯基地認證,提高出口創匯能力。要以創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為契機,加快景區景點開發建設,搭建多種宣傳推介平臺,鞏固擴大周邊市場、拓寬延伸國內市場、有效突破國際市場,實現接待人數和旅游綜合收入的新突破,把旅游產業提升到一個新的發展水平。
三是在改善民生上再上新臺階。把最大限度維護群眾利益,解決民生問題放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首位,從解決群眾行路難、吃水難、上學難、看病難等問題入手,統籌抓好教育、衛生、文化、科技等各項社會事業。要按照職教會議要求,加快職業教育發展步伐,完善城鄉一體的勞動力市場,搞好勞務輸轉,提高城鄉勞動力就業率;進一步規范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運作機制,擴大覆蓋面,提高參合率;圍繞解決群眾急需的一些問題,抓緊實施一批安全飲水、通鄉油路、通村公路、村村通廣播電視、電話通村、戶戶通電等項目,著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和發展環境。要加大扶貧開發力度,繼續爭取和實施移民搬遷、整村推進項目,擴大項目規模,加快脫貧致富步伐。高度重視抓好養老金、低保金、救災救濟資金的發放,大力開展扶貧送溫暖活動,認真安排好農村五保戶、特困戶、傷殘戶等城鄉困難群眾和弱勢群體的生產生活,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基礎。要認真貫徹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快民族地區發展,促進宗教和諧。要不斷強化政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切實抓好煤礦、交通、建筑等重點領域的安全生產工作,完善各級應急救援體系,實現以安全保穩定、促發展。要深入扎實地做好各類矛盾糾紛的排查調處,認真對待群眾來信來訪,努力為群眾排憂解難。繼續深入開展“平安平涼”創建活動,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通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使群眾的收入水平、生活環境、生活質量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篇9
【關鍵詞】桂林;祠;南海;國;氏墓;之魂
【作 者】過偉,廣西師范學院研究員。南寧,530000
【中圖分類號】B9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54X(2007)04-0110-011
The development of Pangu research and the new explanation of Pangu state
Guo wei
Abstract:It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combs the academic characteristics about the myth of Pangu in ancient book and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Pangu’s research.Then it evaluates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s about the book Pangu state and the myth of Pangu written by Qin NaiChang and Qin CailLuan.
Key words:Pangu temple;Pangu state;the soul of Pangue
一、清代以前史籍中有關神話的記載
我國古籍記錄神話主要有四大家:(1)三國東吳徐整,(2)東晉葛洪,(3)南朝梁代任,(4)明朝周游。
(1)唐歐陽詢等編《藝文類聚》卷一,引三國東吳徐整《三五歷經》:“天地渾沌如雞子,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在其中,一日九變,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極長,后乃有三皇,數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處于九,故天去地九萬里?!?/p>
明董斯張《廣博物志》卷九,引徐整《五運歷年紀》:“之君,龍首蛇身,噓為風雨,吹為雷電,開目為晝,閉目為夜。死后骨節為山林,體為江海,血為淮瀆,毛發為草木?!?/p>
清馬馬肅《繹史》卷下,引徐整《五運歷年紀》另一異本:“元氣鴻,萌芽滋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啟陰感陽,分布元氣,乃孕中和,是為人也,首生。垂死化身,氣成風云,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岳,血液為江河,盤脈為地理,肌肉為田土,發髭為星辰,皮毛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汗流為雨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為黎氓。”
(2)東晉葛洪著《枕中記?元始上真?眾仙記》:“昔二氣未分,螟滓鴻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狀如雞子?;煦缧S,已有真人,天地之精,自號元始天王,游乎其中。復經四劫,天形如巨蓋,上無所系,下無所依,天地之外,遼矚無端,玄玄太空,無響無聲,元氣浩浩,如水之形,下無山岳,上無列星,積氣堅剛大柔服維天地浮其中,展轉無方。若無此氣,天地不生。天者,如龍旋回云霄。復經四劫,二儀始分,相去三萬六千里。崖石出血成水,水生元蟲,元蟲生濱牽,濱牽生剛須,剛須生龍。元始天王在天中心之上,名曰玉京山,山中宮殿并金玉飾之,常仰吸天氣,俯飲地泉。復經二劫,忽生太元玉女,在石澗積血之中,出而能言,人形具足,天姿絕妙,當游厚地之間,仰吸天氣,號曰太地圣母。元始君下游見之,乃與通氣結精,招還上宮。當此之時,二氣姻緣,覆載氣息,陰陽調和,無熱無寒,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并不復呼吸,宣氣合會組成自然飽滿。大道之興,莫過于此,結積堅固,是以不朽。金玉珠者,天地之精之。服之能與天地相畢。”“在二儀未分,天地日月未具之時,已有真人,自號元始天王,游乎其中。后與太元圣母通氣結精,生扶桑大帝(東王公)、西王母。后又生地皇,地皇生人皇。庖羲、神農、祝融、五龍氏等皆其后裔。
(3)南朝梁代任《述異記》:“昔氏之死也,頭為四岳,目為日月,脂膏為江海,毛發為草木。秦漢間俗說:氏頭為東岳,腹為中岳,左臂為南岳,右臂為北岳,足為西岳。先儒說:氏泣為江河,氣為風,目瞳為電。古說:氏喜為晴,怒為陰。吳楚間說:“氏夫妻,陰陽之始也。今南海有氏墓,亙三百里,俗云后人追葬之魂也。桂林有祠廟,今人祝祀。南海中有國,今人皆以為姓,則亦自有種落。按:氏,天地萬物之祖也,然則生物始于?!?/p>
(4)明周游《開辟衍繹》:“將身一伸,天即漸高,地便墜下。而天地更有相連者,左手執鑿,左手持斧,或用斧劈,或以鑿開,自是神力。久而天地乃分,二氣升降,清者上為天,濁者下為地,自此而混茫開矣。”
周游《開辟衍繹》附錄《乩仙天地判說》:“天地合團……就像個大西瓜,合得團團圓圓的,包羅萬物在內。計一萬零八百年,凡一切諸物,皆溶化其中矣。止有金木水火土五者混于其內,硬者如瓜子,軟者如瓜瓤,內有青黃赤白黑五色,亦溶化其中。合閉已久,苦于不得開,卻得一個氏,左手執鑿,右手執斧,猶好剖瓜相似,劈為兩半。上半漸高為天,含青黃赤白黑,為五色祥云;下半漸低為地,亦含青黃赤白黑,為五色石泥。硬者帶去上天,人觀之為星,地下為石。星石總是一物,若不信,今有星落地下,若人掘而觀之,皆同地下之石。然天下亦有泉水,泉水無積處,流來人間,而注大海?!?/p>
歷代學者研究神話,大都依據上述四大家所記錄的資料。四大家吸引20世紀諸學者研究,更吸引21世紀壯族學者探索神話的發祥地。
二、20世紀神話研究的回顧
現代研究先行者夏曾佑、顧頡剛、范文瀾、呂思勉等都是史學家,為研究中國遠古史而探索。
(1)夏曾佑《中國古代史》“今按之名,古籍不見,疑非漢族就有之說,或盤瓠音近。盤瓠為南蠻之祖,此為南蠻自說其開天辟地之久,吾人誤以為已有也。故南海獨有墓,桂林又有祠,吾族古皇并在北方,何獨居南方哉。”
(2)顧頡剛《三皇考》:“盤瓠的命運太好了,他在無意中變成了開天辟地的人物。”
(3)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遠古時代就居住在中國的苗、瑤、黎等族,都有傳說和神話,可是很少有人記載,一般說來,南方各族中最流行的神話是‘盤瓠’。三國時,徐整作《三五歷紀》吸收‘盤瓠’入漢族神話,盤瓠成了開天辟地的氏。”
(4)呂思勉《中國史通論》:“是,盤瓠是盤瓠,二者絕不容許混淆。”
(5)先行者中把作為“神話”來研究,影響后人最為深遠的是茅盾(沈雁冰,1896―1981,浙江桐鄉人),著有《北歐神話ABC》、《神話雜論》、《中國神話ABC》(1928―1929年寫于日本,1929年世界書局,上海,出版)。書中論述神話的最早記錄者“徐整是吳人,大概這開天辟地的神話當時就流行在南方(假定是兩粵),到三國時始傳播到東南的吳。如果這是北部和中部本有的神話,則秦漢之書不應毫無說及;又假定是南方兩粵地方的神話,則漢文(帝)以后始通南粵,到三國時有神話傳到吳越,似乎也在情理之中(漢時與南方交通大開,征伐苗蠻,次數最多;因戰爭而有交通,因此南方的神話傳說也流傳過來了)?!薄拔覀儸F在有的神話是北中南三部民族的混合物,所以我們的片段的開辟神話也是混合品。始創天地的神話,本發生于南方,經過了中部文人的采用修改而成為中華民族的神話;現存可信的材料為徐整《三五歷經》的記載。”茅盾認為,后來的一些著作(指《述異記》中提到的其他地方有地名、祭祀的廟宇及活動等),“也幫助我們想像神話本產生于南方而漸漸北行的?!?/p>
繼后,對神話的研究的學者日益增多,研究方法、研究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
聞一多。引用田野調查少數民族資料,研究洪水育人神話,影響深遠的聞一多(1899―1946年),湖北浠水人,西南聯合大學教授。引用49份苗族為主的南方少數民族口傳神話以及出土文物與典籍,學術貢獻凡六:(a)伏羲、女媧來自苗族?!渡胶=洝匪洝把泳S”,南方苗民之神。《莊子》所記“委蛇”,即伏羲女媧形象。(b)兩漢是石刻、絹畫、文字記載伏羲女媧人首蛇身圖像的年代,古帝王伏羲女媧傳說在史乘典籍中最煊赫的時期。三國徐整《三五歷紀》傳說開始出現,伏羲地位開始低落了。魏晉間為伏羲女媧傳說終止活躍的年代。(c)伏羲女媧是苗族的祖先,是龍圖騰的氏族。苗、漢兩族祖先最初同屬于龍圖騰的團族。(d)在中國西南諸少數民族中,乃至越南、印度,都流傳“洪水造人故事”。“這是原始智慧的寶藏,原始生活經驗的結晶,舉凡與民族全體休戚相關,而足以加強他們團結意識的記憶,如人種來源,天災經驗,與夫民族仇恨等等,都被象征式的揉合在這里,”“故事的社會功能和教育意義,是加強民族團結意識?!?e)葫蘆一是避水工具,二是造人素材。磨石仔、肉團等怪胎是后起的合理化的觀念形態。(f)從古文字學、古音韻學論證伏羲女媧意為“葫蘆”。漢文音韻文字訓詁通假的研究方法,誤導后學,以致一些學者論即盤瓠乃“一音之轉”。聞一多開拓了研究古籍必須關注少數民族口傳文化的學術道路,啟迪了后學。
徐松石著《泰族僮族粵族考》(中華書局,上海,1946年),論述“伏羲即是。南方古人稱他為,北方古人稱他為伏羲?!薄懊缛爽幦俗纷冢绕鹩跂|南中國?!?/p>
袁珂,四川新都人,四川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將古籍中“零散的”神話資料系統化,注釋并通俗化。五方面成就:(a)《山海經校注》、《山海經校譯》;(b)《中國神話傳說辭典》:(c)《中國神話史》、《中國神話傳說》、《中國古代神話》;(b)《古神話選釋》、《神話選譯百題》;(e)《中國神話通論》、《神話論文集》等等?!豆派裨掃x釋》(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注釋任《述異記》“桂林有祠”,第一個提出南朝梁代桂林郡治所在今廣西象州。論說徐整《三五歷紀》,“吸收了南方少數民族盤瓠或的傳說,綜合了古神話里開辟諸神的面影,再加上經典中哲理的成份和自己的推想,才塑造了一個開天辟地的偉大的,成為我們中華民族共同的老祖宗。”“盤瓠之演變為,不僅音同而已,在作為人類始祖或世界開創者的意義上說,也是相同的。的傳說,不但頗有和盤瓠相通之處,就是和古神話里的燭龍、伏羲也息息相通。”《中國古代神話》(中華書局,北京,1960年)論述“伏羲夫婦,便成為再造人類的始祖,與為人類的始祖性質差不多,或者伏羲就是也很有可能呢?!薄渡裨掃x譯百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論述“盤瓠神話經過發展演變和改造的制作,又成開天辟地的神話,從推尋某一民族或某些民族祖宗的起源進一步便成了推尋人類共同祖宗的起源。”他與聞一多同樣囿于“同聲俱可相假”的漢字文字學、聲韻學研究方法。
張振黎,河南大學教授。著有《中原古典神話流變論考》(上海文藝出版社1991年)、《東方文明的曙光:中華神話論》(東方出版社,上海,1999年)。1983―1990年率河南大學中文系師生采錄中原口傳神話,其中開天辟地7篇,兄妹婚14篇,有豫北太行山和豫南桐柏山兩流傳區域。太行山區濟源縣《寺》情節,似《三五歷紀》卵生,《五運歷年紀》垂死化生。桐柏山區桐柏、泌陽等縣《山》情節:玉皇三女與稱兄妹,躲進石獅肚,洪水后,石獅要兄妹結婚,滾磨重合,結為夫妻。南陽縣《天書緣(令)》情節;兄妹從天落桐柏山兩山頭,各坐一扇磨盤修煉6570年,磨盤密布齒痕。用磨扇滾道,合一起,相見,都說自己盤在山上最古,男稱“人”女稱“女”,結兄妹。天上飄紙落磨盤,上寫“滾磨合攏可成親,莫稱兄妹稱夫婦”,結為夫婦,繁衍子孫。此山稱“山”,房子稱“廟”,二人稱為“爺”、“奶”。桐柏、泌陽之間的山一帶,民眾奉為“人根之祖”,建廟,庇佑萬民。張振犁較早采錄口傳神話,對各省有啟發與示范作用。力主“中原論”。
過偉,廣西師范學院研究員。撰《毛南族、漢族、瑤族神話之比較研究》(刊《廣西民族學院學報》1987年第3期),論瑤族《過山榜》有兩大系統:羅城瑤族《盤王券牒》記載“圣王”,龍勝瑤族《評王卷牒》記載“盤護王”(即盤瓠),語言屬于苗瑤語族瑤語支的瑤族支系信奉盤王,其中大都信奉盤瓠王,少數信奉王,兩者神格與業績不同,信奉者的族群也不同。毛南族是兄妹兩個神“盤兄”與“古妹”,屬洪水育人神話。瑤族和漢族的是一個神,屬開辟神話和化生神話。合著《毛南族文學史》(廣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論述毛南族兄妹婚神話,與毛南族聚居區之南,河池市金城江區壯族兄妹,之北,黔南州布依族盤果王之子女布亞、布緬兄妹,相比較,發現壯、毛南、布依三個民族“兄妹婚神話文化帶”?!吨袊瘛?,(廣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論述中國56個民族1000多位女神。將兄妹洪水育人神話研究提升更高學術層次,論述女媧伏羲兄妹、兄妹、侗族張良張妹、白族阿布貼阿約貼兄妹……等等許多民族有神名與無名的兄妹婚育人神話,與古巴比侖、古希伯來、古阿拉伯、古印度、古希臘洪水育人神話比較,中國神話具有活態性、立體性、原始性、民族團結意識性等。引袁珂注任《述異記》“桂林有氏廟”桂林即今象州,寫象州縣城廟,今廢,妙皇鄉村(上、中、下三屯),今有171戶,均壯族,引起壯族學者關注。
劉城淮,湖南教育學院教授。著有《中國上古神話》(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年)、《中國上古神話通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等。《中國上古神話》論述由混沌中生出的,初時當是南方某個氏族的圖騰,其形態為狗。《述異記》所記“國”即族。其苗裔之一,瑤族一直崇奉,即狗王,即盤瓠。族的另一苗裔苗族,“苗人,盤瓠之種也”,“、盤瓠是二而一、一而二的”,最早的確是以狗為某氏族的圖騰,至于說他“龍首蛇身”,那是后人的附會之辭?!吨袊瞎派裨捦ㄕ摗氛撌隹勺鲃撌郎裨挼慕艹龃?,最偉大的創世之神,是自然性神話的一個總結。盤瓠本是葫蘆,是葫蘆圖騰,在這里,作了由婦女耳中之蟲變成的犬,又殺敵立功,相當奇異。盡管它還保存了圖騰物的面目,還以狗的身份出現,但已迥非常物了。劉城淮將、盤瓠、盤王混為一談,“、盤瓠是二而一,一而二的”,“龍首蛇身,那是后人的附會之辭”,“有的學者將北方的犬戌、高辛等成分加進了盤瓠神話中”,未免武斷,乃學術研究之大忌。
劉錫誠,中國文聯研究員。1999年寫《之君》(刊《追尋生命遺韻》,武漢出版社2003年)探索形象。記五廟、三像:
(a)河南桐柏山廟(淮河流域)。
(b)浙江永嘉縣帝王廟(長江以南,古東甌地)。
(c)廣東花縣(今廣州市花都區)獅嶺廟(珠江流域,古南越地)。
(d)江西雩都縣祠(長江流域,古揚越地)。
(e)遼寧錦州市筆架山三清閣(東北)。
記三座像:
(f)花都像,,頸圍胡葉,頂塑兩犄角,右手持長杖。
(g)桐柏山像,頭有兩角,葛藤串葉衣,兩手執太極圖,兩旁有侍女。
(h)錦州三清閣像,大型漢白玉雕像,頭有鳳,銜一串飾,兩耳掛龍,長發形成波濤。兩鼻孔并排二小龍,嘴一巨龍。暗示《五運歷年紀》“龍首”。左眼上方圓形太陽,右眼上方半圓月亮。暗示《五運歷年紀》“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劉錫誠另出心裁探索形象。
三、少數民族學者之崛起
20世紀50年代以后,神話引起了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學者的關注,研究成果不斷涌現。
藍鴻恩,廣西民間文藝家協會研究員。著《層疊現象剖析》(刊《民族藝術》1994年第3期):論述中國各族之間文化交流與溶合,形成大中華文化圈。神話文化有層疊現象。
(1)春秋時代的學者常借古人宣揚學說,孔子崇堯舜,墨子崇禹,道家崇黃帝,莊子崇伏羲,道教創始者東漢張道陵崇老子,未提及??勺C先秦兩漢中原尚未流傳神話。
(2)魏蜀吳都開拓周邊少數民族地區,吳拓東南,于是兩粵烏滸人(壯族先民)之神話傳播于東吳,徐整《三五歷紀》記錄“宇宙蛋型”,《五運歷年紀》記錄“肢體化解型”。其后南朝梁代任《述異記》,也記錄“肢體化解型”,加了“吳楚間說氏夫妻陰陽之始也”,“桂林有祠”,“南海中國”,增益“夫妻婚配型”。明朝周游《開辟衍繹通俗志傳》,記錄“斧鑿開辟型”。
(3)徐整所整理的神話含陰陽術數家的哲學家意味,抗衡佛教。東晉道教大學者葛洪,到過兩粵,所著《枕中記?元始上真?眾仙記》尊為“真人”,與太元圣母生扶桑大帝、西王母、天皇,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庖羲、神農、祝融、五龍氏皆其后裔。成為中華第一神的地位,是道教造成的。《水經注》說“河南有谷、川、廟,以及廣陵有冢”,《路史》講“會昌有山,湘鄉有堡,雩都有有祠,成都、淮南、京兆皆有廟祀……荊湖南北今以十月十六日為生日?!倍荚诟鸷樘М數澜套孀谝院蟛懦霈F的。
(4)夏曾佑、顧頡剛、常任俠運用古音訓詁法,主張即盤瓠。藍氏認為乾嘉學派古音訓詁法用于漢文則可,用于少數民族語言則不可。盤瓠為古苗瑤語,湘西五溪蠻的犬圖騰神話。為古越語,兩粵烏滸人的宇宙蛋型、肢體化解型、夫妻婚配型神話。兩種不同語言、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類型的神話,不可混而為一。藍氏也不贊同印度傳入說,主張中國本土說(含兩粵烏滸人說)。
(5)“盤”古越語,意思指“講述”?!肮拧苯肮币簟?盤果)意指“講述古老的故事”。古越人后裔壯人,請別人講故事,喊“盤果”。壯族學者潘其旭說:兄妹所生磨刀石怪胎,壯語稱“盤(Pan),避洪水的葫蘆,壯語稱(kau),合起來就是“盤勾”,漢字記音就是“”。壯族學者農冠品說:“kau”意為“我”,“pau kau",“磨刀石,我”,“我是磨刀石化生人”。潘、農二位發展了藍鴻恩以壯語釋讀“”,各有所釋,都屬一家言。
(6)藍氏認為屬于遠古“巨人神話類型”。廣西馬山縣、西林縣都采錄到壯族巨人神話。壯族地區還采錄到“肢體化解型神話”、“宇宙蛋型神話”。東吳時期兩粵烏滸人神話傳長江流域為徐整記錄整理,載入典籍。藍鴻恩認為:由南方烏滸走向全國,在葛洪抬為道教祖宗之后。不可用漢字古音訓詁法于少數民族語言。藍氏立論是頗有見地的。
李肇隆,《桂林日報》編審。撰《激人奮進的慶盤王》(刊《瑤族風情錄》,廣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合著《瑤族風土志》(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調查全州東山瑤族鄉上皇盤王、中皇、下皇和開天圣母祭典。
農學冠,廣西民族大學教授。著《盤瓠神話新探》、《嶺南神話解讀》、合著《瑤族文學史》及修訂本,一步步推進和盤瓠研究?!侗P瓠神話新探》(廣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論述盤瓠神話的原生態犬乳型、犬救型,次生態為瑤族《盤王的傳說》、苗族《神母狗父》、《搜神記》和《后漢書》所記盤瓠神話,態為民間手抄本《過山榜》、畬族《祖圖記》等。農學冠廣泛研讀前賢之論,主張即盤瓠有清代蘇時學,現代夏曾佑、顧頡剛、范文瀾、常任俠、袁珂、劉城淮;主張與盤瓠為不同的神話有清代李調元,現代茅盾、朱天順、馬卉欣、吳曉東、朱閣林、壯族藍鴻恩、瑤族趙廷光、黃鈺?!稁X南神話解讀》(廣西民族出版社2000年)論盤瓠是融圖騰神、祖先神、英雄神、保護神為一體,野蠻社會到文明社會人文文化的復合型神話,論文化與西南古越族建立的夜郎國文化有密切關系。
總之,20世紀研究有四個特點:(a)由傳統的古史研究,發展為神話學研究,少數民族文學史(苗瑤畬文學史)研究,文化學研究。(b)研究資料由單一的古代典籍,發展為田野調查,活態的口傳神話,民間手抄本《過山榜》,民間法事儀式,民歌,民舞,民樂,民俗,民間文化遺址(寺廟、神像、洞穴……)等立體性研究。(c)由漢文化研究發展為少數民族文化研究、多民族文化研究。(d)研究隊伍由漢族學者,發展為少數民族學者、多民族學者。藍鴻恩的研究,啟示后繼的壯族學者探索壯族先民的古國與神話。
四、21世紀研究之前瞻
21世紀研究有三個趨勢:(a)運用古籍、文物、田野調查(特別是少數民族地域),深化了學術研究。(b)隨著地域文化熱、旅游開發熱,展開地域性、盤瓠研究,如河南桐柏、泌陽,湖南沅陵,廣西來賓,廣東花都、肇慶。正面影響是推動了研究的深入發展,負面的影響,有的不免牽強。(c)“、盤瓠兩種神話論”成為多數學者之共識,但仍有一些學者主張“即盤瓠論”,展開百家爭鳴。
周光烈,沅陵縣政協副主席,地方志編纂委員會主任,編著《神話傳說與研究》(天馬圖書有限公司,香港,2003)。此書收入當地口傳神話傳說,還收入記敘當地洞、盤瓠洞、辛女洞、廟、盤瓠廟、地方景觀、苗族土家族風俗,并輯錄古籍及今人論述,資料豐富,是本書一大特色。但不引“、盤瓠兩種神話”之作,只引“即盤瓠”之作。引范文瀾“盤瓠成了開天辟地的氏”,夏曾佑“盤瓠為南蠻之祖,此說為南蠻自說其開天辟地之人,吾人誤以為已有也。”袁珂:“故事大同小異地流傳在中國南方瑤、苗、黎……等民族中,‘盤瓠’這兩個字,音轉而為‘’?!泵鞔斓馈吨袊裣纱笱萘x》:立功招為駙馬,封“于南之武(陵)山五溪間,時之犬封國。得女,遂同入南山(沅陵荔溪)石室中,逾數年,生六男六女,國勢日益隆盛,遂雜居溪、舞溪、雄溪、辰溪、酉溪之中。五溪之源,皆出沅陵縣。湖南社會科學院伍新福研究員:“武陵五溪‘蠻夷’中顯然廣泛流行著關于盤瓠(或)的傳說和崇拜;這一地區的確生活著一個以盤瓠作圖騰崇拜的民族集團?!焙仙鐣茖W院何光岳研究員認為盤瓠就是,古代人把“古”念成“瓠”,是通假字。因而全書貫串“即盤瓠”。沅陵縣丑口溪鄉荔溪村洞穴發現50多張石床。石床材料來自洞外;其中一張石床上,天然生成兩米多高、兩人合抱的鐘乳石,按照鐘乳石形成速度推算,這根鐘乳石需上萬年形成期。周光烈因此說:“這個神秘洞穴,很有可能就是傳說中‘開天地’中的‘’的居住地,是中華民族始祖之一,他就在沅陵。這是誰也爭不去的。”書中記錄沅陵縣荔溪有“洞”、盤瓠之妻“辛女洞”,各鄉普遍有祭祀大王、辛女公主的廟,有不少以盤瓠、辛女取名的“洞、山、溪、巖、坪、井、塔、墓、十牌、十必”等地名,民間流傳和盤瓠、辛女故事,傳承還儺愿、龍舟競渡、家中有神位等民俗,這些資料,豐富,珍貴。出版此書,借“品牌”打造沅陵旅游產業,可以理解,但把、盤瓠二者混淆為一,卻值得商榷。沅陵“辛女洞”與“洞”是矛盾的,辛女公主為盤瓠之妻,“盤瓠即”,能否將辛女說成是之妻呢?一些民俗事象也不能都說成是“遺俗”。龍舟競渡,沅陵民謠:“人家劃船紀屈原,我劃龍舟祭。”(8頁)農歷五月盛大的龍船比賽,苗族《漫水神歌》中唱“人家劃船紀屈原,我劃龍舟祭盤瓠”。(82頁)同一書中,8頁所記跟82頁前后不同,孰是孰非?總之《神話傳說與研究》,匯集的資料豐富,可貴,不少資料第一次載入書籍。
過偉,廣西師范學院研究員。持續關心神話的新材料。2003年壯族學者覃乃昌、覃彩鑾、潘其旭、鄭超雄、藍陽春等在廣西來賓市興賓區、象州縣、武宣縣、忻城縣田野考察,獲不少洪水育人神話新資料。過偉受新資料啟發,撰《南方民族神話的新發現》(刊《廣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論述:(1)《三五歷紀》等典籍里的神話。(2)20世紀學者茅盾等對神話的詮釋。(3)引劉錫誠所記五座廟、三座像,分析其分布于長江以南古東甌地浙江永嘉、古揚越地江西雩都、古南越地廣東花縣(今花都區)以及黃河以北河南桐柏山、東北遼寧錦州。(4)南方民族神話的新發現,引用覃乃昌等壯族學者田野調查成果,廣西來賓市是文化的重要發祥地。贊賞覃乃昌等壯族學者的田野考察報告對“發祥地”冠以“重要”二字,“妙就妙在‘重要’二字,若無此二字,來賓便是惟一的發祥地了。有此二字則不排斥其他發祥地。過偉之論,擴大了文化的民族與地域視野:不僅僅是壯族文化,乃南方民族文化,百越文化,也是駱越文化,壯文化。兄妹婚神話,乃洪水育人神話,其重要發祥地在廣西來賓。過偉提出了新思考:化生神話、開辟神話的發祥地又在哪里?
余云華,西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撰《重慶民間文化及其考古學支持》,刊《廣西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引巴南區、長壽區、奉節縣口傳神話,渝北區歌謠,市區及武隆縣地名“河”,論證重慶的口傳文化。引古籍《述異記》“吳楚間說,氏夫妻,陰陽之始也”,常任俠《沙坪壩出土之石棺畫像研究》“無間漢苗,俱自承為之后,兩者神話,蓋同出于一源也”,論證常任俠所論石棺畫像出土地點就是重慶市主城的沙坪壩區,重慶地下文物資料,堪與古籍資料對印。引唐樊綽《蠻書》卷十轉引王通明《廣異記》所記盤瓠之子“長大各為一姓,今巴東姓田、雷、冉、向、蒙、昱、叔孫氏也,”論證巴東諸姓即今鄂西與渝東土家族巨姓豪族。又引《蠻書》“黔、涪、巴、夏四邑苗眾……祖乃盤瓠之后”論證此處之“巴”正是重慶簡稱,“涪”在今重慶市內,“黔”也包含重慶市的部分地區。今渝市土家族自稱“畢茲卡”,“畢茲”也是異名。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今武陵郡夷,即盤瓠之種落也?!碧评钛訅邸侗笔贰贰巴蛽龒{,滿于山谷。”唐魏征等《隋書》“其僻處山谷者……頗與巴渝同俗……承盤瓠之后……”宋李等《太平御覽》引《唐書》“黃國公冉安昌者,瓠之苗裔也,世為巴東蠻帥……”元脫脫等《宋史》“西南溪洞諸蠻皆盤瓠種……”以上史書一是載明異名,二是記巴渝有(盤瓠)子孫。余云華說:“可能是新石器以來的一以貫之的初名。”“本來就是南方土著,新石器早期的文化以南方為中心?!薄白鍒F的祖宗圖騰是花。”花邊口陶器,重慶境內長江、烏江流域多處出土,證明“已有族團定居?!?/p>
覃乃昌,廣西民族研究所所長,研究員。2003年與潘其旭、覃彩鑾、鄭超雄、藍陽春等壯族學者對來賓市文化進行考察、執筆合撰《廣西來賓市文化的考察與研究》(刊《廣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改題為《來賓市壯族文化的發現與研究》,收入《多維視野中的來賓壯族文化》,作為第一章(覃彩鑾、盧運福主編,廣西民族出版社2005年),他既讀古籍,也讀現代學者之書,還讀壯、布依、水等族口傳神話及民間手抄經典《麼經布洛陀》,結合對來賓市興賓區(原來賓縣)、象州、武宣、忻城等縣田野考察,論證:(a)來賓市有豐富的文化,廟及廟會、地名、口傳神話、山歌、師公唱本與師公戲。(b)神話源于華南珠江流域,秦漢以后漸漸北傳。(c)神話為壯族及其先民所始創。(d)壯族對“”的原始解釋(磨刀石、葫蘆)及其文化內涵。(e)來賓市為文化的重要發祥地。(f)來賓市文化發現,有多方面意義:對了解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人們了解文化的源頭,不是外來(例如印度)而是本土,中國有自己的創造世界的神話;中華民族文化由以漢族為主體的56個民族的文化組成,包含了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珠江流域、遼河流域多元一體的文化。
徐華龍,上海文藝出版社副編審?!缎伦h》刊《廣西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是參加2005年河南桐柏山區泌陽縣文化節及文化研討會的論文,有許多新的資料、新的見解。徐華龍認為:是一個歷史概念,而不是簡單的人名;或者說,同樣是一個名字,卻反映了不同的歷史進程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只有這樣才能夠清楚地將神話的生存環境和表達方式,以及所包藏著無限豐富的社會和宗教的文化內容表現出來。
所處的年代是舊石器時代,約170萬年前――1萬年前,由猿人向現代人進化。他剖徐整《三五歷紀》所記“陽清為天,陰濁為地”指的是人在直立之前所看到的景物,因為爬行或者是低頭行走,肯定不能走得很遠。當人已經直立起來以后,就會產生“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日長一丈”的感覺,人從爬行到直立行走經過了非常漫長的歲月,就會有活到“萬八千歲”的時候,天地才分割開來?!疤鞌禈O高,地數極深,極長”,使天地分開,就是人類從爬行到直立過程的朦朧記憶。列舉現代采錄的口傳《開天辟地》神話、對北京猿人化石的分析、印第安巨人傳說、周人的姜螈?大人跡的傳說、神農架《黑暗傳》所唱、內蒙古巖畫巨人腳印、河南新密舊石器文化遺址等,探索巨人般的體魄和力量,來論證神話。
剖析性別,當是偉大的女性。理由一《述異記》所記死后,化為日月星辰、江河湖海、風雨雷電、草叢樹林、山岳大川等等,說明是會變化的神祗。所謂變化,可認為是另類的生育方式,可以引申為是女性大神。社會進化到夫權主義時期才會認為是男性。最早的性別是女性是可以成立的。理由二,農歷三月三相傳是爺的生日。三月三是陰的發生時間。他的生日,是人定的生日帶有人文的痕跡。三月三,按周禮,女巫掌歲時以祓除疾病。鄭國俗,于溱洧兩水之上,執蘭招魂續魂,拂除不祥。漢俗,官民皆潔于東流水上,自洗濯,祓除宿垢。是與水有關的日子。傳說爺有行三場私雨的權利。百姓需雨,向求雨,能滿足人的心愿。
探求的外形。與希臘神話的豐產神潘(Pan)比較,長著山羊的角、腿和耳朵,動物的形態;而是人的形態,最初形態很可能是動物,從動物外形演化為人的外形。
探索一詞的出現,應該到了新石器時代。繁體字的“[FJF]盤[FJ]”,下邊是個“皿”,器皿是人類發展一定的階段的產物。上面左邊是個“舟”,新石器時代,人們開始造小舟。上面右邊是個“殳”,是木制的、頭上有刃的東西,可打魚,也可作武器。夫權時代,的性別確定下來,有了夫妻形式,才有了夫妻的說法?!妒霎愑洝酚洝皡浅g說,氏夫妻,陰陽之始也?!眳浅?,從河姆渡文化算起,只有七千年歷史。夫妻說的出現,是很晚的事。廣西南丹縣瑤族村寨有廟,簡單的草棚,內放三個略似人形的石頭,中為郎,左為天神,右為玉皇。相傳郎夫婦造天地,開始種田耕地。每年農歷三月三十日殺雞小祭,六月三十日殺豬或牛大祭。乃文化的延伸、發展。兄妹婚故事模式套在身上。河南泌陽縣流傳:砍飄來的大氣包,氣包變大山,在山上休息。三仙女下凡和結兄妹。兄妹倆穿樹葉,采野果,捕魚打獵,構木為巢。洪水泛濫,兄妹被石獅搭救,補好天上漏洞,滾石磨驗婚,結為夫妻,成了人的始祖,所住的山叫山,打上地方特色,可看清其中深層文化歷史。
2005年7月20日(農歷六月十五),臺南市無極圣宮拜祖團到山拜祭。拜祖團帶來兩尊像放在當地像前,充分沐浴爺的靈氣,24小時后再取回,帶往臺灣供奉。徐華龍認為:并非道教之神。道教興起于蜀中后,東漢獻帝興平元年(194年)益州剌使張收刻繪于文翁石室壁畫人物中,與老子并列,作為道教創世之神。東晉葛洪《枕中書》稱他為“真人”,將視為道教神。將道教,與上古即流傳的神話等同看,十分不妥。徐華龍認為:也不是佛教之神。2005年3月,北京華中文化發展研究院獲得泌陽當地國土資源管理部門頒發的129公頃集體土地使用證,將在山西側建佛教大雄寶殿、觀音殿、天王殿。佛教將神話作為吸引老百姓眼球的標志之一,但它畢竟不是佛教的最初內容。徐華龍認為非盤瓠。是長于盤瓠的人。四川鹽亭縣垣地區,傳說這里是的故鄉。大禹治水后,來這里立一方王表龜碑,后人稱“王表”,分八個時期。其二為法天法地時期,約公元前6390~6210年(1.,2.天皇,3.地皇,4.人皇,5.五龍紀……)其五為立足山海時期,約公元前5070-4170年(3.女媧氏,4.伏羲氏……)其八為大同王土時期,約公元前2230-2045年(1.黃帝有熊氏(共三代),2.顓頊,3.帝嚳……)這份“王表”作為一家之言,或許有道理,但很難得到大多數學者的認同。此表將作為“法天法地時期”的第一人,應該是沒有錯的。晉代《荊州記》記載:“沅陵縣居西口,有上就、武陽二鄉,惟此是子孫。二鄉在武陵之北?!倍l范圍,即今湖南沅陵縣丑溪口鄉。該鄉荔枝溪村半溪岸畔有山。沅陵的是開天辟地的。盤瓠則是少數民族地區比較集中,特別是在西南地區更是反映了這一地區的文化和歷史?!逗鬂h書?南蠻傳》記載了盤瓠神話。唐杜佑《通典》評范曄《后漢書》:“曄云高辛氏募能得犬戎之將軍頭者,賜黃金千鎰,邑萬家,妻以少女。按:黃金,周以前為斤,秦以二十兩為鎰。三代以前分土,自秦漢分人。又周末始有將軍之官。其吳姓宜周命氏。曄皆以高辛氏之代,何不詳之甚。”狗成為民間傳承文化的一個重要符號,就是狗在人們的生活里占據了很重要的地位,而這個重要地位的出現,應該看作狩獵生產活動的一種表現。在瑤族、畬族中,盤瓠視作圖騰。圖騰是一個氏族的旗桿。在早期的時期,圖騰標志還沒有出現。這也是與盤瓠的一個很重要的區別。
劉亞虎,中國社會科學院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所著《南方民族文學關系史(上)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卷》(民族出版社,北京,2001年)第八章第三節《興于武陵的盤瓠神話》,論述最早采錄盤瓠神話載入漢文冊籍的是東漢人應劭。應劭的祖父應彬、父親應奉都當過武陵太守,應劭少年從父生活在武陵,他所記錄的盤瓠神話當來自武陵山區民間即武陵蠻。漢晉時,盤瓠部落分布于以武陵山區為中心,東至會稽海外,西抵巴蜀的廣大地域,其后,一部分可能融合于漢族等民族之中,一部可能發展成一些民族的主體,例如瑤、畬等民族和一部分苗族。盤瓠從取名到形成故事的過程,可能包含著信仰葫蘆或以“葫蘆為盤”為首領的氏族集團,從崇拜葫蘆到以龍、以犬為圖騰的發展過程,隱喻著這樣一個結構。第八章第四節《源于越地的》論述神話主要流傳在南方古代百越等民族中。古越人后裔壯侗語族各民族,至今還流傳著不少活形態的神話。例如壯族保存著大量《神唱》,不少地方有廟,還有包含神話各類型:《三五歷紀》所記“宇宙蛋創世型”,《五運歷年紀》所記“肢體化解創世型”的故事大量存在。這似乎說這幾種原型在這個族群中深厚的根基和悠久的淵源,也說明這幾種型派生出來的某個形態有可能源于這個族群。其他系統的民族如苗瑤系統的瑤、苗,氐羌系統的白、彝,以至南陽桐柏山區,也都流傳著活形態的神話。他們或許是某類神話的源之一,或許是民族文化交流的產物。例如瑤族最大支系的盤瑤,在信奉盤瓠的同時,也信奉。他們以“盤瓠為大宗”,“為始祖”(清代屈大均《廣東新語》)。劉亞虎引葛洪之說:“二儀未分,天地日月未具之時,已有真人,自號元始天王,游乎其中,后與太元圣母通氣結精,生扶桑大帝、西王母、天皇,天皇生地皇,地皇復生人皇。包羲、神農、祝融、五龍氏皆其后裔?!?《枕中記?元始上真?眾仙記》)從而論“隨著道教的傳播,神話逐漸流行開來,滲透到民間生活中去。也被納入古史系統里,置于三皇五帝之前,從而最后完成中國古史‘自從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的定型。這是南方少數民族文化對中國文化的貢獻?!眲喕W術視野開闊,神話主要流傳在南方古代百越等民族中,被納入古史系統里,最后完成中國古史“自從開天地,三皇玉帝到如今”的定型,是南方少數民族文化對中國文化的貢獻,乃劉亞虎對文化研究的貢獻。
白庚勝,研究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2005年河南泌陽縣文化節及文化研討會上的講話,提出“大”和“小”的新概念,對21世紀地域文化熱、旅游開發熱中的研究,極富創意,頗具指導性,符合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精神。淮河上游泌陽縣,依明董斯張《廣博物志》卷九引徐整《五運歷年紀》,死后“血為淮瀆”,因此說,神話源于淮河上游的泌陽桐柏二縣(馬卉欣《之神》,上海文藝出版社1993年,持此說)。來賓市依南朝梁代任《述異記》“桂林有祠”,當時桂林郡治在今來賓市象州縣境,因此說,神話發祥于來賓(覃乃昌等持此說)。白庚勝主張“大”乃全國范圍的神話文化,“小”乃泌陽、桐柏、濟源、來賓、沅陵、花都、肇慶等地的神話文化。
羅勛,《桂中日報》副總編輯。所著《根問》(遠方出版社,呼和浩特,2004年),研究壯族文化,其中《神話的來源問題》,對廣西壯學會覃乃昌等《來賓市是文化重要發祥地》,認為“論證還不夠充分”,“沒有開天辟地的情節內容?!薄罢摀写鋵崱?144頁),“起源僅限于來賓,范圍顯然太小”(144―145頁),“壯族先民西甌人是神話的始創者,這是目前為止關于神話來源的最新觀點?!?145頁)學術著作、后,最怕沒有反映。羅勛對覃乃昌等的批評,促進了他們的研究之深入發展。
五、國新解讀
覃乃昌、覃彩鑾、潘其旭、鄭超雄、藍陽春合著《國與神話》(民族出版社,北京,2007年),是他們學術發展軌跡中的高峰,超越了自己,也是中國神話研究史上的高峰。
在記載神話古代四大家徐整、葛洪、任、周游學術基礎上,覃乃昌等2002年鉆研任《述異記》所記“桂林有祠,今人祝祀”,當時桂林郡治不在今桂林市,而在今來賓市象州縣境,因此立論,“來賓市是文化重要發祥地”。筆者當時論述,一、贊其“重要發祥地”之“重要”二字,不排斥別的發祥地;二、贊其洪水遺民兄妹婚神話重要發祥地在來賓,感嘆化生神話、開辟神話發祥地又在哪里?希望他們向深度發展。果然,覃乃昌等不負眾望,2003―2007,作四方面努力:一、深研任“今南海有氏墓,亙三百里,俗云后人追葬之魂也。桂林有祠,今人祝祀。南海中有國,今人皆以盤為姓?!敝匾暋肮鹆帧?、“祠”、“南海”、“國”、“氏墓”、“之魂”等關鍵詞。二、以廣西為重點,遍及河南、湖南、廣東等地,作文化田野調查,駱越后裔諸民族神話傳說田野調查。三、精研20世紀研究四大家茅盾、袁柯、藍鴻恩、白庚勝之學說,盡可能研讀現代其他諸家學說。批評外來說(印度、北歐、北美);批判“鄙視鄰近的小民族文化”舊觀念。四、闡明神話源于嶺南西甌、駱越、烏滸――壯族先民。他們的學術成就,梳理如下12點出彩的創新論述:
(a)最為精彩的成果,引蘇秉琦分古史為古國、方國、帝國三個發展期。“古國”為高于部落的、穩定的、獨立的政治實體,如遼西紅山文化、嶺南蒼梧古國。夏商周為“方國”。嶺南在商周時期的“方國”有甌、鄧、桂國、損子、產里、百濮、九菌、西甌、駱越、句町。秦漢至明清為“帝國”。論證《述異記》所記“國”是與蒼梧古國同為4000年前的嶺南眾多古國之一?!肮艊眹窬喸炝松裨挕I裨捲从凇肮艊眹竦恼鎸嵣罱洑v。這是“神話研究”的一大突破。他們找到了解讀神話的金鑰匙。他們從考古資料、地名遺存、寺廟遺存、口傳神話、古今民俗……多方面進行論證。
(b)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98年《廣西邕寧縣頂獅山遺址的發掘》,距今6000年以后,十分繁榮的頂螄山文化,在河旁臺地突然神秘消失,當由于第四紀最后一次冰川期解凍,海浸回升,海水淹沒居所,族群被迫遷往別處,洪水遺民兄妹婚神話,當源于此。
(c)徐整“垂死化生型”神話,當源于古越人吃人、葬骨習俗,“惡魂化生”信念??脊虐l掘距今10000―8000年前,嶺南出現屈肢葬蹲葬(縛住靈魂使之不能作祟于活人)、二次葬(血肉腐朽后正式葬之,靈魂進入另一世界)、肢解葬(戰爭犧牲者、非正常死亡者,規范到屈肢葬葬式,“惡魂化生”向善的方向再生)等古葬俗。死后,化為日月星辰山川田土草木諸氓,洪水遺民生下磨石形肉團,砍碎化人,都源于“惡魂化生”信念。當屬可信之論。
(d)任所記“今南海有墓,亙三百里”,現實不可能有三百里大墓。來賓市境內有多處山、巖、洞、泉等,當是“俗云后人追葬之魂”的“墓”遺存。
(e)覃乃昌、覃彩鑾等調查廣西廟,來賓市興賓區3座、武宣縣18座、象州縣3座、忻城縣1座。柳江縣1座、融安縣1座、桂平市4座、八步區1座,博白縣2座。廣東花都區1座、肇慶市1座。其中象州縣妙皇鄉有“高樓山”,壯語為“壘勾漏”,“壘”是“嶺”,“勾”是“葫蘆”,“漏”是“我們”,意即“我們的葫蘆嶺”,海拔932米,是象州、武宣二縣境內最高的山。2005年象州縣派人上山找到廟遺址之石墻基。妙皇鄉原名廟王,意為廟中之王,其名源于這座大廟。任所記“桂林有祠”,當指高樓山頂的古廟。今另建雷王廟(也賦予王之靈)于大明村前犀牛地。此論屬可信之論。
(f)覃乃昌、覃彩鑾等調查來賓市境地名,有村、山、嶺、洞、泉等,盤姓則廣西象州縣妙皇鄉村、容縣六王鎮、全州縣東山鄉、欽州市康熙嶺鎮沿海村子、貴港市都有盤姓。驗證任“(南海)今人皆以盤為姓。”
(g)壯侗語族的壯、布依、傣、侗、仫佬、毛南、水、黎等族的天地開辟神話、化生神話、兄妹結婚再造人類神話、以及麼經、師公戲、古歌、歌謠,是中華民族神話的主源。壯侗語族諸民族神話具有原始性、多民族共同性、普遍性和豐富性、體系性、延續性等特征。
(h)任《述異記》所記南海和桂林,指明了神話最早流傳的地區。任所記“南?!保⒎乔厥蓟手媚虾??郡治在今廣州),而是嶺南地區。古籍《尚書》、《詩經》、《左傳》、《史記》、《說文》里的南海,常指南方或嶺南。任[FJF][FJ]所記南海當是嶺南地區;所記桂林,不是今桂林市,指南朝的桂林郡,郡治在今象州縣境。
(i)以來賓市為中心的桂中地區是“神話王國”的中心。有以下四點論據:一、民間師公教經文。二、民間師公戲。三、民間口傳神話、歌謠,都有大量神話傳說。四、華南兩廣的廟,大部在來賓市境。
(j)最早記載的神話,源于“南海國”。東晉道教理論家、醫學家、煉丹術家葛洪(284―364)《枕中書?元始上真?眾仙記》尊為“真人”,自號元始天王,與太元圣母生扶桑大帝(東王公)、西王母,后又生地皇,地皇生人皇。庖犧(伏羲)、神農、祝融、五龍氏皆其后裔。于是有了源自道教的“自從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流傳于中華大地。三國后,神話由南方漸漸傳入中原,傳遍全國。
(k)“”之壯語釋讀,“盤”為兄妹所生磨刀石型肉團怪胎,“古”為避洪水的葫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