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屬的種類范文
時間:2024-01-18 17:25:3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有色金屬的種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字]有色金屬 礦產特征 找礦方向
[中圖分類號] TD862 [文獻碼] B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3)-4-91-1
大湖之南,雪峰之下,蘊藏著一個瑰麗的“有色金屬之鄉”湖南。大自然的厚愛,使得這片大地上聚集了豐富的有色金屬資源,除了“世界銻都”錫礦山、“世界鉛都”水口山之外,湖南郴州的柿竹園更是富含140多種礦物,成為世界罕見的特大型多金屬礦床,儲量幾乎占據世界總儲量的四分之一。本文將以柿竹園等典型性金屬礦床為切入點,著力探討湖南地區主要的有色金屬礦產的特征,并對該地區的找礦方向加以研究,使其發展前景更為明朗開闊。
1湖南有色金屬資源的地質成因
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先生指出:“礦產分布規律,一部分和成生條件有關,但主要受構造體系的控制。”活動性的構造帶或某個構造體系中比較活躍的部分是有色金屬的分布帶,而湖南地區豐富的有色金屬資源正是由于其自身具備的得天獨厚的地質條件。
湖南位處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及印度洋板塊的交接處,早在16至17億年前之時,湖南地區正處于地糟發展階段,沉積作用下形成了數千米厚的巖石層。巖層中富含有鉛鎢鉍鉬等元素以及大量的硅鋁質成分,成為有色金屬礦床形成的重要物質基礎。同時,每一次強烈的構造運動都會使巖層產生部分褶皺帶和拗陷帶,當地殼再次受到強烈擠壓與扭動時,已經褶皺成山的巖層再次褶皺或發生斷斷,并沉入拗陷帶之內。這些巖石在巨大的壓力與熱力作用下,經過重新融化形成了有色金屬礦質豐富的巖漿,為各種元素的富集提供了非常好的導礦構造與儲礦構造條件。地殼運動所引起的花崗巖活動非常劇烈,從而使許多與花崗巖相關的有色金屬如鎢、鉍、錫、鈹、鉛、鋅等礦床大量形成,這種得天獨厚的地質條件使湖南有幸成為有色金屬之鄉,不能不說這是大自然最慷慨的賜予。到目前為止,區內已經發現各類礦產地約5000多處,特大型的礦床約8處,大型的礦床約105處,中型的礦床約277處,小型的礦床約1250處。這些礦產地位置主要分布在湘中、湘南及湘西北成礦帶。
2湖南地區有色金屬工業的發展及地位
湖南有色金屬工業的發展史可以追溯到2700多年前,早在春秋時期,湖南地區已經開始采砂金。從1886年我省開始官辦生產鉛鋅,水口山因此被稱為鉛都。在20世紀之初,湖南的鎢、銻、鉛等有色金屬的生產步入了“黃金時代”。在錫礦山從事銻業者多10余萬人,銻的產量及銷售量均居于世界第一,另外鎢、鉛、鋅也占領了國際市場。“有色金屬之鄉”的稱謂可謂實至名歸。
湖南有色金屬產業是湖南省最具本土優勢的支柱產業。有色金屬之鄉已經成為湖南的一張名片,為了進一步利用有色金屬的優勢資源帶動湖南的經濟發展,湖南還針對有色金屬產業特別制訂了“十二五”規劃:“未來5年,湖南有色金屬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利稅、工業增加值的年均增長率分別達到18%、20%、18%以上。到2015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500億元,爭取達到5000億元,實現利稅360億元,爭取達到400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1350億元,爭取達到1500億元。主營業務收入和工業增加值占全省規模工業年均比重超過11%。”
3湖南地區有色金屬礦產的主要特征
3.1有色金屬種類繁多
湖南地區的有色金屬最大的特點是種類繁多,郴州的柿竹園因為富含140多種礦物而成為世界罕見的特大型多金屬礦床,水口山的康家灣也是一個鉛、鋅、金、銀共生的大型礦床,此外還有錫礦山的銻以及著名的鎢礦“三仙”的鎢等等。
3.2有色金屬資源分布集中
湖南的幾個典型礦區都具有有色金屬資源分布集中的特點,以柿竹園為例,位于千里山花崗巖體的南東內彎外接觸帶。褶皺有泥盆系所組成的北北東向的柿竹園向斜與野雞尾背斜等;斷裂以北北東與北東向為主,次為北西向和近東西向。北東向斷層多為花崗斑巖充填,近東西向斷裂為鉛鋅、黃鐵礦的容礦斷裂,北西向斷裂是成礦后的石英斑巖與輝綠巖脈。千里山巖體出露面積不足10km2,其時代為燕山期,先后形成細粒斑狀黑云母二長花崗巖及石英斑巖、中細粒黑云母二長花崗巖、中粒黑云母二長花崗巖、輝綠玢巖、花崗斑巖。以中細粒黑云母二長花崗巖和礦化關系最為密切。礦化蝕變有矽卡巖化、綠泥石化、電氣石化、云英巖化、螢石化、硅化等。
3.3有色金屬礦床層次分明
湖南地區有色金屬礦床層次分明,易于尋找也是一大特點。以柿竹園為例,礦體產于千里山花崗巖體內彎部位上呈波狀起伏的舌形平緩接觸帶上,礦體總體呈似層狀產出,近南北方向展布,略微向東傾,傾角為5°—20°。礦體長1000m,寬約600—850m,厚約150—300m,最厚可達500m。礦體上部地表,底板大致呈舒緩波狀和燕山早期花崗巖侵入體的頂面相吻合。自上而下可以劃分成四個礦帶,各帶呈漸變并時有穿插與包含,Ⅰ礦帶為網脈大理巖與矽卡巖化大理巖型錫鈹礦帶,主要有用礦物為錫石;Ⅱ礦帶是矽卡巖型鎢鉍礦帶,組分復雜,規模大且連續性好,以白鎢礦與輝鉍礦為主;Ⅲ礦帶是緊貼花崗巖的矽卡巖—云英巖復合型的鎢錫鉬鉍礦帶,礦體品位高,厚度大,礦物組合復雜,礦化連續穩定。主要有用礦物為輝鉍礦、輝鉬礦、白鎢礦、黑鎢礦、錫石等;Ⅳ礦帶產于花崗巖的頂部云英巖或者是云英巖化的花崗巖中,是云英巖型鎢錫鉬鉍礦帶,礦體大致呈透鏡狀和扁豆狀,礦化有西強東弱、下鎢上錫、西鎢東錫的變化規律。
礦物的種類繁多,組合也十分復雜,主要的礦石類型有大理巖錫礦石,云英巖—矽卡巖鎢、矽卡巖鎢鉍礦石、錫、鉬、鉍混合礦石以及云英巖網脈礦石等四種。鎢礦物主要賦存于矽卡巖鎢礦石與云英巖、矽卡巖以及鎢、錫、鉬、鉍等混合礦石中。礦石主要呈自形、半自形、交代殘余溶蝕、亦有它形等結構,塊狀、條帶狀、浸染狀、脈狀構造等。
全礦區礦石平均品位為WO3 0.344%、Bi 0.126%、Mo 0.064%、CaF2 21.76%、Sn 0.112%。鎢礦化與鉍礦化的分布和矽卡巖相一致,鉬礦化主要集中于矽卡巖中心部位,而錫礦化分布在外帶的矽卡巖化大理巖及大理巖中。
4小結
湖南是中國資源大省,是著名的“有色金屬之鄉”,多種有色金屬的探明儲量都位于全國前列,在全球范圍內都占有優勢。目前已發展成為湖南省重要的基礎產業及支柱性產業,具有十分廣闊的找礦前景。因此,加強對湖南有色金屬礦產的保護與開發十分重要。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有色冶金;廢渣;有價金屬;回收
中圖分類號:X758 文獻標識碼:A
金屬是我們工業生產與生活中所必須的重要資源,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對金屬的需求量越來越高,但是金屬作為一種有限資源,目前已經出現短缺的態勢。為保證我國金屬資源利用的可持續性,必須要從有色冶金廢渣中有效回收有價金屬,做好資源的重復利用工作,發展綠色循環經濟。通過回收廢渣中的有價金屬,確保金屬資源的合理利用,與此同時降低有色金屬廢渣的污染,推動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一、有色冶金廢渣中的有價金屬
有價金屬屬于有色冶金廢渣中的一部分,金屬冶煉單位要重點關注有價金屬的回收,提高冶金廢渣的處理效率,以免浪費過多的有價金屬。
1有色冶金廢渣
有色金屬是冶煉行業的主要資源,其在冶煉的過程中會產生較多含有金屬的廢渣,而且有價金屬的種類豐富,如:鉛渣、鋅渣等,如果不采用回收利用,即會造成很嚴重的金屬資源浪費,部分有價金屬隨著冶金廢渣的排放,直接作為廢物處理,無法得到再次利用,對金屬資源開采造成一定的壓力。有色金屬廢渣在金屬冶煉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已成為冶金處理的一項重點。
2有色冶金廢渣中的有價金屬
此類有價金屬是指包含在冶金廢渣中的物質,有色冶金主金屬以外的金屬資源。有價金屬并不是需要冶煉的主金屬,但是具有回收利用的價值,所以冶金行業需要針對此類有價金屬,采取回收利用,降低有色冶金過程中的資源消耗。
二、有色冶金廢渣中有價金屬的回收
有價金屬在有色冶金廢渣的回收中必須要采用科學合理的回收技術,提高回收效率,目前,比較常見的有價金屬回收途徑主要包括:火法冶煉、濕法冶煉及選冶技術三類。
1火法冶煉
火法冶煉對有價金屬的回收主要是依靠高溫條件實現提煉。火法冶煉的提煉方式比較簡單,沒有復雜的工藝。首先有色冶金廢渣需要經過蒸壓等措施,大概提取含有有價金屬的物質,重復焙燒;然后采取電爐還原的方式,即可得到有價金屬的合金;最后根據合金的狀態,選擇對應的浸出萃取方式,待溶液沉淀后,獲取精度很高的有價金屬。目前,隨著有價金屬回收的發展,火法冶煉處于相對的弱勢地位,因為火法冶煉消耗的能源比較多,所以其在回收技術中處于發展緩慢的狀態。
2濕法冶煉
有價金屬濕法冶煉的條件主要是通過一系列的化學反應。濕法冶煉以有色金屬廢渣為處理對象,采用酸堿化學反應、電化學反應等多項途徑,保障有價金屬回收的效益。濕法冶煉并不能適用于所有的有價金屬,具有一定的選擇性,濕法冶煉常用于難熔化的有色金屬廢渣中,如鎳-鈷,因此,有色冶金廢渣回收有價金屬時,需要有針對性的選擇濕法冶煉。有價金屬在有色冶金廢渣中的含量基本不同,濕法冶煉的過程中,提前采用氧化的方式,促使除有價金屬以外的物質能夠揮發,避免影響回收的效果。以粗銅冶金的廢渣為例,該廢渣中含有豐富的有價金屬,如銅、鋅,此類有價金屬的回收,不能重新進行爐內冶金,以免影響有價金屬的回收效果,因此只能采用濕法冶煉,先對冶金廢渣實行充分的水浸,沉淀廢渣內的不溶物質,促使銅、鋅可以溶入水分中,便于回收,除此以外,還可將銅過濾出去,獲取成品硫酸鋅,完成有價金屬的成品回收。
3選冶技術
選冶技術在含量較少的有色冶金廢渣中,具有較廣泛的應用。部分有色冶金廢渣中的有價金屬含量少,如果采用其他回收技術,并不會取得高回收率,所以采用選冶技術回收有價金屬。有價金屬具有自身物理和化學特性,一般根據各類特性,合理的安排選冶回收。例如,某有色金屬冶煉后產生的廢渣,其中含有金、銀、鐵等有價金屬,經過選冶技術后,比較明顯的回收是鐵精礦,而且回收的效率高達56.68%,具有很高的利用效率。近幾年,選冶技術在有色金屬廢渣中回收利用的效益比較高,提升了有價金屬的回收水平,有利于有價金屬的資源應用。
三、有色冶金廢渣中的金屬制取
有色冶金廢渣中的有價金屬回收,還包括金屬制取的工藝,此類工藝用于提煉金屬,金屬制取的方法主要分為電解法和聯用技術兩類。
1電解法
電解法是有價金屬提取的核心,用于精煉廢渣中的金屬,而且電解法也能與回收技術相連,完善有價金屬的回收。電解法在濕法冶煉中的最終環節,發揮電解的作用,電解有價金屬溶解,由于電解法電極產生的電流效益好,密度可達1000A/m?以上,所以不會消耗太多的能量,體現高效率的電解回收,電解液鹽酸基本不會發生損失,是有價金屬回收中經常用到的方法。電解法在有價金屬回收中能夠得到純凈的金屬物質,常用于有色冶金廢渣的處理中,能夠有效避免造成金屬資源浪費。
2聯用技術
有色冶金廢渣中的金屬種類多,廢渣中含有不同特性的有價金屬,其在回收過程中具有不同的物理表現和化學表現。因為廢渣中有價金屬的多樣性表現,所以采用單一的回收技術,只能對一類有價金屬產生作用,而利用聯用技術則可以實現不同有價金屬的回收,提高回收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減緩資源開采利用壓力。
結語
回收有色冶金廢渣中的有價金屬對社會經濟發展及環境保護都是有利而無害的,對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行具有重要意義。有價金屬的回收不僅提高了金屬資源的利用效率,同時是對我國有色冶金行業發展的良好引導。但是關于回收技術還需要專業技術人員不斷的研究、開發創新技術,降低回收成本的投入,利用更先進的技術提高回收效率,推進我國社會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有色金屬;野外勘察;存在問題;要點
中圖分類號:TD32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20-0300-01
引言:隨著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的迅猛發展,有色金屬的需求量居高不下,但是資源的不可再生性嚴重限制了有色金屬的產量。因此,有色金屬資源的勘查成為了保障我國資源的重點。為了更好地勘察有色資源,我們需要了解有色金屬資源的勘查現狀。
一、我國有色金屬資源的基本特點
1)我國有色金屬資源總量豐富,但人均占有量低
2)有色資源礦產貧礦與富礦的比例不協調,且富礦嚴重不足,同時我們在礦產的開發和利用上存在較大的困難并不能將礦場百分百的利用。
3)不同種類的礦場資源存儲量相差較大,且在國民經濟發展中使用較少的礦產資源豐富,但是在國民經濟發展中需要大量使用的銅和鋁土礦礦產資源儲量較少,在世界人均占有量中處于較低水平。見圖:
4)我國礦床的規模普遍較小,就目前發現的礦床中大型礦床僅占2.7%,卻有88.4%為小型礦床。
5)選礦難,我國礦產資源一般為共生伴生礦,單礦種礦床較少,相關科研人員較難辨別,也不利于礦山的投資建設與開采。
二、有色金屬資源在野外勘察中存在的問題
2.1勘察記錄簡單或者信息不匹配。
在某同一礦區上,不同的地勘單位都曾工作過,但地勘單位之間的資料沒有交流機制,管理過于嚴格,使得資料借閱交流很難。這樣容易形成重復工作,造成勘查資金的浪費。另外,在進行有色金屬資源勘查的野外勘察時,有的工作人員為了自己方便,對勘察過程記錄簡單,對礦脈、地質構造等重要內容的記錄較少,導致開采出現問題,需要相關人員進行二次核對,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從而增加了開采的成本。
2.2有色金屬資源的勘查受外在條件的影響較大。
巖層性質的變化、各類蝕變和地球的化學障等都可能引起一些化探的異常變化,因而在野外勘察中經常會出現不盡如人意的勘察結果,再次增加了有色金屬資源開采的難度。
2.3沒有完全實現生產、科研、各學科和技術方法的有機統一
我國當前的有色金屬勘查技術由于機構設置的影響缺乏科學體系,并且無法將不同學科和技術方法進行對接,這就造成了理論和實際的空白點,導致學科和技術方法不能融合在一起發揮作用。
三、有色金屬資源在野外勘察中的要點
從上文我們可以看出有色金屬資源在野外勘察時有一些問題,為了更好地進行野外勘察,相關工作人員需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態度,提高工作熱情,嚴格按照工作流程和規范標準執行,確保有色金屬資源勘查中野外勘察工作順利完成。我們可以將野外勘察的工作要點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3.1工作人員按照工作流程和規范標準執行
在進行有色金屬資源勘察的野外勘察過程中,認真負責記錄勘察過程,對重點內容的記錄進行再三的核對之后再記錄。同時企業需要重視建設地質人才隊伍、進行地質人才儲備,同時提供地質技術人員相互交流的場合、著重培養既懂技術又懂管理且具備多崗位工作經驗的復合型人才。
3.2做好基礎性的成礦地質分析。
根據經驗,找礦一般是分為兩個步驟。首先,在近距離、縱深處找礦;其次,在進行勘察。一般來說,我們認為分析成礦地質條件是找有色金屬資源礦床的基礎,并且我們已經知道找礦主要是通過礦區的縱深處和,因而我們可以知道,把基礎性的成礦地質條件分析做的透徹十分重要。
我們要注意的是礦區成礦地質條件分析包括地質背景、礦化規律、礦床類型、控礦構造條件、成礦系列等內容,相關的工作人員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能夠結合自身已知理論對相關內容做好探究和記錄,并且在此基礎上通過科學技術和信息系統進行有色金屬資源的成礦預測,劃分出有色金屬資源勘查中野外勘察的的大致范圍。
3.3地下物探測法。
地下物探指的是在坑道中在坑道中和井中進行的地球物理勘探工作的總稱,在進行有色金屬資源勘探中一般使用坑內激發極化法、地井激發極化法、瞬變電磁法等,在老礦區的縱深處進行找礦一般是采用地下物探技術,通過分析大量的試驗和數據,對礦產資源的面積和分布進推測。
3.4 吸附烴、電吸附、吸附相態汞化探方法
吸附烴、電吸附、吸附相態汞化探方法較傳統的探測方法有明顯的優勢,它可以利用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特性,有效的勘察到蓋層厚、礦化信息弱的隱伏礦致異常。
3.5坑道原生暈找礦法
工作人員在進行有色金屬資源的野外勘察時,也可以利用有色金屬成礦的基本原理進行相應的勘察工作,當然這需要工作人員具有豐富的試驗經驗和扎實的專業知識。坑道原生暈找礦法需要工作人員對礦區不同礦期的礦頭暈、礦前暈、中暈和尾暈等進行分析和研究,然后通過組合、模擬等方式,對老礦區的縱深和范圍進行判斷和預測,確定有色金屬資源的大致礦藏地,為有色金屬資源開采提供信息。
3.6鉛同位素探測法
鉛同位素探測法依靠的是地球演化過程中地質條件的變化,因而采用此種方法就需要全面分析地球演化過程、地質變化情況,并且通過分析掌握的相關信息和數據,進行鉛同位素的初始比值和衰變的對比,最終確定基礎性的信息。就目前已開發的礦場資源來看,鉛同位素和成礦背景有很多相似之處。這就給相關的工作人員提供了很大的幫助,相關工作人員完全結合礦區鉛同位素和圍巖成分來確定礦區相對應的礦體、圍巖和異常體等。
3.7地球化學勘查
地球化學勘察就是利用地球本身的自然條件進行勘測,例如利用地球巖石圈、生物圈、氣圈、水圈等,通過勘測地球的生物循環系統,可以了解化學元素的分布情況,然后再利用已知的化學元素的含量與分配的變化勘查礦產資源。這種方法具有系統分析元素多,勘察而較為廣泛,勘察數據靈敏度高、活動性強的特點,因而可以為勘查礦產資源提供更為精確、詳細的依據,從而有效提高礦區預測的準確性、 基礎性的野外勘察工作并不是由機器人進行的,因而也不僅需要相關技術和理論知識的支持,具備良好的工作心態和嚴謹的工作態度的工作人員是順利完成勘測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工作人員根據一定的工作流程,做好勘查工作,才可以為以后的礦產開采提供便利。當然,有色金屬資源勘察也會受到野外氣候條件、設備條件、人員素質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這就需要工作人員在進行有色金屬資源勘察之前做好全面的考慮,更加需要現場的工作團隊具有靈活應變的能力,根據礦區情況的不同做好工作內容的劃分和工作進程的記錄,確保后期工作有據可靠,進而提高找礦的精確性。
四、結語
總之,在新的形勢下,我國的有色金屬資源開采技術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效,對于緩解我國的資源短缺問題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就可持續發展而言,仍舊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因而,有色金屬資源野外探測人員需要總結以往的經驗,不斷總結和創新,提高野外勘察的準確性,為我國有色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 趙德生.勘查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的方法探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04-14
[2] 姜雷.興安盟有色金屬礦產勘查問題和對策的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1-03-08
篇4
一、有色金屬行業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特點
鑒于行業的特殊性,有色金屬上市公司與其他上市公司相比,在股利分配方面還呈現出自己的一些特點,目前我國有色金屬行業有46家上市公司,本文就以有色金屬行業上市公司2006年至2008年三年的股利分配政策為分析對象,說明該行業的股利分配特點。
第一,股利分配以派發現金股利為主要形式,純派現的公司比例有所提高。2006年派發現金股利得企業有22家,達到了47.83%,2007年純派現比例較2006年下降了約8%,有18家,但是派現加轉股的公司增多。2008年派現的比例已達到54.35%,占有半數以上。
第二,股利分配方式形式多樣。在西方各國,上市公司的股票股利僅有送股這種形式,而我國上市公司的股票股利除了送股外還有轉增。有色金屬行業的上市公司分配形式也多樣化,而且并不是采用單一的方式,是現金股利、股票股利、送股、轉增多種方式相結合。
第三,有色金屬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高于整個市場水平。有色金屬行業上市公司從2006年至2008年三年連續分配的較多,有26家,比例達到了56.52%;三年都未分配的企業少,只有4家;沒有采用連續分配政策的企業有16家。
第四,有色金屬上市公司的分紅力度減弱,股利支付水平逐漸降低。從這三年看分配的現金股利在減少,大多采用低股利政策,轉送股的情形也不多見,這也可能與2007年和2008年的經濟形勢有關。
第五,有色金屬上市公司的盈利與股利分配沒有必然聯系。2006年有色金屬行業虧損企業有三家,2007年虧損企業有四家,2008年虧損的達八家,這些企業虧損時都沒有分配,但是這三年不分配的企業分別為14家、9家和15家。盈利卻沒有分配的企業所占比例相對高一些。
第六,有色金屬上市公司基本上都有足夠的現金流量支持股利分配,即使在這三年中分別有11家、15家及17家上市公司凈現金流量為負,但是正的凈現金流的企業是大多數,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股利政策的實施。
二、有色金屬行業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響因素分析
股利政策的制定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對具體企業的具體環境進行定性分析,以實現各種利益關系的均衡。是否發放股利,以及如何發放,取決于有色金屬上市公司有沒有必要和有沒有能力派送,該行業的股利政策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響:
第一,公司盈利能力。盈利能力代表所有者財富增加能力,也是上市公司分配股利的源泉。有色金屬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越強,可供分配的利潤越多,發放股利的可能性就越大,股利額也會越多。管理者可以通過發放股利向外界傳遞公司較強盈利能力的信息,但也不能排除管理者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對股利政策進行操縱。
第二,公司成長能力。公司成長能力是指公司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其所在的行業受國家政策扶持,具有發展性,產品市場前景廣闊,公司規模逐年擴張,經濟效益不斷增長。處于成長期的公司,傾向于支付低股利政策或不分配股利,將利潤留存企業內部以滿足不斷擴大的資金要求。有色金屬行業的發展一直得到國家大力支持,國家的政策引導對于該行業的影響也很大。
第三,公司現金流量。一般來說,每股經營現金流量越高,有色金屬上市公司越有能力支付股利,尤其是現金股利。但是,如果公司的投資活動能夠有好的收益,能獲取更多的現金,公司決策者會將留存收益用于投資,而暫時不發放現金股利;另外,如果公司的很大一部分現金流來源于負債,公司管理層一般也傾向于不分配現金股利的政策。
第四,公司規模。規模大的公司相比規模小的公司而言,其競爭能力較強,并且公司籌資要易于小公司,相比之下公司的擴張欲望也不那么強烈,同時規模大的公司擁有更多現金流,資金來源渠道較多,所以傾向于發放股利,股利支付力度也就越大;而小公司為了自我發展要吸納資金,一般不傾向于發放股利或支付較少股利。
第五,公司負債水平。為了應付可能的財務風險,負債率高的有色金屬上市公司通常不愿意將利潤分配出去,而是選擇保留更多的留存收益以償還債務,并且再融資時傾向于留存收益等方式進行籌資。債權人往往會在借款合同中對大量資本性支出和支付現金股利設置一些限制性規定,使負債率高的公司支付較少現金股利或不支付股利。
第六,公司資產流動性,即資產能否及時轉化為現金。資產的流動性好,變現能力強,可以隨時滿足對資金的需求,有色金屬上市公司防范債務風險的能力就強,那么公司發放股利的可能性就越大。
第七,公司股權結構。有色金屬行業的上市公司大多是國有企業,股權分置改革后國有(法人)股等非流通股可以通過上市進行交易,公司股價在二級市場上的表現不僅與流通股收益相關而且也與非流通股收益相關,實現了“同股同權同利”的局面,改善了“一股獨大”的治理模式。隨著流通股比例的增加,流通股股東對于上市公司的經營決策權具有發言權,而不再是所謂的“用腳投票”。所以股權分置改革后,股權結構的變化會對股利分配政策產生影響。
三、有色金屬行業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優化對策
股利分配的理性化從根本上說有待于改善有色金屬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在企業內部建立完善的利潤分配機制,真正從企業發展的戰略角度制定股利分配政策,與此同時,采用強制性的法律規范予以引導也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目前,應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進:
首先,健全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法律法規,加強對上市公司的監管力度。健全的法律和法規體系是股利政策理性化的制度保障。對于那些有累積盈利而又不分配的有色金屬上市公司,必須強制其披露不分配的具體理由,限制公司通過過分保留盈余進行內部籌資。規范資本市場的投機行為,進一步完善我國的資本市場。我國應加強對有色金屬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穩定性的規范,要求有色金屬上市公司對未來股利分配方案做出預測,實際分配方案應與預測一致。
其次,加快優化股權結構。積極推進股權分置改革措施,優化有色金屬上市公司股權結構,才能消除上市公司非理性股利政策形成的制度性缺陷,使中小投資者能夠真正地參與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的制定,并使這種政策真正反映中小投資者的利益,而不是成為大股東掠奪小股東權益的工具。
第三,適當減少股利所得稅。我國有色金屬上市公司分配現金股利的企業不少,但是現金股利分配力度不高,普通股投資者得到的現金股利十分有限,在繳納所得稅后所剩無幾。因此,有關部門應該研究對流通股股東適當減少股利所得稅。一方面,可以提高投資者的股利收益率,有利于創造理性投資的市場環境;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投資者的投資熱情,活躍二級市場。
第四,加強外部制約。大股東的股權濫用和中小股東的股東意識淡薄,使得上市公司缺乏有效的內部監督,同時我國經理市場尚未建立,購并市場也不發達,市場退出機制失靈,這樣公司面臨的外部制約也十分有限。如果建立了有效的外部制約,就會促使控股股東減少轉移上市公司利益行為。
最后,提高有色金屬上市公司的經營能力,為改善股利分配現狀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是最重要的一點,上市公司經營能力的好壞,盈利能力的高低,是決定上市公司制定股利分配政策的基礎。上市公司一般都是各行業的中較具實力的公司,加上我國股權融資成本較低和其他的優惠性政策,按理其獲利水平應該遠高于同行業的平均水平。但事實上,大多數的上市公司的經營情況并不理想,這也難怪上市公司派發現金股利的比例不高,即使派發,也大都屬于“微利”股利。要改善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現狀,提高其經營能力是關鍵之一。
總之,隨著國有股減持、機構投資者逐漸增多,投資者更加理性,我國資本市場也將發揮其應有的監督作用和資源配置功能。另外,隨著公司本身理性的提高,其股利政策必將逐步走同規范化軌道。有色金屬行業應該根據公司的自身發展特點及所處發展階段,選擇恰當的股利分配方式以及合適的股利支付規模。
參考文獻:
[1]徐曉穎:《股權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現金股利研究》,《當代經濟管理》2008年第1期。
篇5
關鍵詞:有色金屬;豎井;開拓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TD17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6)29-0039-02
在礦山建設的過程當中,豎井的開挖屬于其中一項重要的工程,在整體工程當中,井筒的裝備可以對礦井的高速安全運行產生極其重要的作用。近些年,隨著采礦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開采水平的不斷提升,因此在對有色金屬的豎井開挖方面,也需要在速度和容器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提升。在此基礎上,就需要對井筒裝備的設備、計算以及安裝工藝進行全方位的提升,從而全方位提升對有色金屬的開拓技術。
1 有色金屬豎井開拓工程
在現階段,我國的礦山生產過程當中,一般都采用豎井延深的方式來進行開采,主要表現形式為井筒的方式。豎井開鑿和豎井延深是有著本質意義上的不同的,在對有色金屬的開鑿方面也有著自身的特性。在豎井延深的過程當中,井下的巖石是相對較硬的,在穩定性方面是良好的,具有無瓦斯以及涌水量較小的特點,因此為施工提供了相對便利的條件。
與此同時,井型也是相對較小的,在井筒上的斷面相對較小,因此在施工量方面也就變小了,有利于施工工期的縮短,從而有利于施工成本的節約。并且井筒的設備都已經是定型的,在設備的性能以及運行方面的特點都是具有一定的熟知度的,對于豎井的延深方面有著極其有利的條件。
值得注意的是,在進行礦山的豎井延深的時候,要避免和正常的采礦生產開挖產生沖突的情況。對于豎井延深的時間要進行科學的掌握,不可以提早,也不可以延后;如果提前就會影響正常的采礦生產;如果延后,則會影響對礦山整體的采礦。并且在技術方面也要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規劃,在有效節約施工成本的同時,還要做到開采量的最大化。如果在進行延深的豎井當中出現了設備陳舊的情況,就需要進行拆除以及更換和檢修,從而保證采礦過程的安全性能。
2 有色金屬的豎井開拓技術
在我國的礦山開采的主要方式當中,豎井開采屬于一種重要的開采方式,立井井筒的工程在施工方面較為復雜,作業場所也是相對狹小的。在我國的豎井井筒的施工當中,主要體現在傳統的煤炭、冶金、有色和非金屬礦山行業當中,在近些年當中其他行業也逐漸采用了豎井井筒的施工開拓方式。在豎井普通的鑿井工藝方法當中,主要由單行平行法、平行作業法以及混合作業法這三種類別。豎井的開拓施工技術方面主要由凍結法、鉆井法、沉井法、注漿技術以及混凝土帷幕法等各種方法。
在豎井的施工方案當中,如果利用豎井延伸的方案進行施工的話,一般情況下是在半停產的狀態下進行的,也可以稱之為反井期間的不停產施工,對其進行大噴砌和井筒裝備的安裝。在這個過程當中需要保證生產在不受到相關影響的同時,盡量將施工的周期縮短,并且還要保證施工方案的安全可靠性能。在此基礎上,提出了4種施工方案,分別是自上而下開拓斜井、自下而上反井方框支架延伸法、自上而下豎井延伸法以及自下而上開拓斜井這幾種方式方法。
在自上而下的開拓斜井方式當中,在本文當中利用一段400 m中段向下開拓并且角度呈25 °的斜井來進行分析,如圖1所示。
豎井開拓也叫立井開拓。有兩種方法,即明豎井和盲豎井。明井也叫明豎井,即井口在地表,盲豎井的井口是在平硐或平巷的某個位置,井口無直接露出地表,所以叫盲。兩者單價及造價不同。反掘法是利用某個已掘的中段平巷,自下而上進反掘,以加快豎井的井筒掘砌進度,縮短工期。自下而上進行反掘。正掘即自上而下法,但井口鎖口段,即表土層段又有幾種掘砌方法,如大揭蓋法等。
在對有色金屬的豎井開拓技術方面,可以分為多種方面的技術來進行分析,分別是工程的技術效果、工程的使用情況以及工程的適用地區這三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在工程的技術效果方面,也可以分為兩種方式。第一種方法,反井當中的掘進和井筒的數較大,被廣泛應用在有色金屬的礦山開采過程當中,利用少量的采礦設備,就可以對豎井的深度進行高效延伸,對于反井掘進方面,在進行裝車的時候需要依靠自身的重力來進行下溜裝車。利用此種方式,可以達到省時省力的效果,并且在井筒的延深過程當中是不需要進行排水的。另外一種方法,在煤礦的豎井延深當中是經常使用的,需要進行延深輔助水平的開拓,也就是需要進行挖掘一條措施斜井、上下部的車場以及絞車房。并且還要進行通風設備硐室方面的開挖,在開挖輔助方面的設備硐室時是相對復雜的,因此大多用于煤礦豎井的延深當中。
值得注意的是利用此種方式進行采礦的時候,只有當井筒所穿過的巖層不穩定并且滲水量比較大的時候才可以使用。因此,為了克服其中的缺點,進行了改進。在混合井內安裝了兩套生產提升的設備,即單罐籠、平衡錘以及雙箕斗。在生產過程中需要進行輔助水平的設置,在對平衡錘進行調整的時候,單罐籠必須能夠下到輔助水平的方向上。在井筒的一側掘進的位置就可以進行礦車的進入,以此來把矸石裝入礦車當中,隨后利用罐籠將其提升到地面上方。在井筒的工作面上方的矸石裝入吊桶當中,利用在地面上設置的絞車提升到輔助水平位置上,瀉入矸石倉上,并且將其裝入到礦車當中,之后就可以牽引絞車來將裝有矸石的重車拉入到過道岔當中,重車在下降的過程當中依靠自身的重力再加上坡度的作用,就會滑行至罐籠當中,最后將其提升到地面上方,完成采礦的整個過程。其整體的原理圖,如圖2所示。
在工程的使用情況方面,就我國的礦山開采方面來說,有色金屬的使用是不多的,因此對于有色金屬的礦山方面作業大多都是中段作業的方式,在一個出礦系統當中通常則是由幾個中段來共同構成的,因此對礦山豎井進行一次延深的話需要進行3到4個中段的開挖,總深度可以達到180 ~240 m左右。
并且還可以利用從上到下的方式進行延深,在延深方面還有多種形式的,比如預留、利用梯子間以及利用生產提升間等。在現階段我國國內的金屬礦山方面的使用范圍還是相對較少的,國內一般都采用梯子間的形式來進行延深。由于在國內的礦山井筒當中,屬于永久性的設計,對于專用的延深間隙是不會進行專門的預留,并且用于生產提升間還沒有被重視,因此廣泛采用梯子間的方式。梯子間的斷面是很小的,其斷面只能允許一個0.3 ~0.5 m的小吊桶進行下設。利用此種技術,提升能力是相對較小的,并且由于斷面過小井筒的延深速度也是不會很高的。
3 結 語
綜上所述,在對有色金屬進行開采的過程當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不同的方式進行開采。
與此同時,還要對豎井深部的溫度保持足夠高的重視度,選擇合理的通風系統以及加強井下的通風管理,從而做到有效降溫。在此基礎上,由于地形地質以及性質不同的礦井在熱負荷方面的差異也是相當大的,在對其進行降溫治理的時候還需要因地制宜地選擇不同方式的治理方式,從而加大對有色金屬的開采量。
參考文獻:
[1] 何其愚,余慶華,王文科,等.制冷空調在有色金屬礦井深部開拓的應用 [J].云南冶金,2009,38(1):15-19.
篇6
包鋼稀土、廣晟有色、五礦發展、中色股份、包鋼股份、廈門鎢業、江西銅業、銅陵有色、云南銅業、西部資源、雄震礦業、西部礦業、中國鋁業、焦作萬方、云鋁股份、中孚實業、南山鋁業、關鋁股份等。
資源股包括開采挖掘類原材料如鐵礦石、煤炭、稀土、有色金屬等類型的股票,打開股票軟件搜索相關種類即可看到。
(來源:文章屋網 )
篇7
鑫聯環保,是目前全國乃至全世界范圍內鋼鐵煙塵處理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產業鏈最完整的高科技環保企業,也是中國在含重金屬固危廢的資源化利用領域的龍頭企業。全國十余家生產基地,目前含重金屬固危廢處置能力近200萬噸/年,預計三年內處理規模達到300萬噸。
其核心技術“鋼鐵煙塵火法富集――濕法分離多段耦合集成處理技術”已發展到第七代,擁有多項國家發明專利,可以實現多種含重金屬固危廢的協同資源化清潔利用,并可實現零排水、零排渣,無二次污染,國內外尚無同類技術。
重金屬固危廢排量大
國內
作為世界冶金第一大國,中國的鋼鐵、有色、化工等工業每年產生巨量的各種重金屬廢渣、廢泥、廢灰等固體廢物,每年新增進入環境中的排放總量多達5000萬噸以上,歷史存量超過7億噸(數據來源:《中國鋼鐵煙塵及有色冶煉渣回收利用研究報告》(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絕大部分只是在自然環境中簡單堆存,其中含有鉛、鋅、鎘等多種重金屬,以及銦、鉍、錫、銀等稀貴金屬,并含氯、氟、硫等多種有害雜質,成分復雜、有價元素含量低、處理難度大,是導致我國土壤重金屬污染的主要來源,如何對其進行有效處置也一直是困擾環境保護的難題。
云南
10億噸危廢沉積、3億畝耕地受污染,危及國計民生。
云南作為我國最為重要的有色金屬工業產區,每年產生上千萬噸鋼鐵煙塵等各類冶金固危廢,含有多種重金屬,亟需得到有效處置。各類冶金危廢在露天堆置過程中,不僅占用大量土地資源,而且廢渣中的砷、銅、鎘、鉛等具有高度遷移性的有價金屬元素和有毒元素,經過自然風化和淋洗容易釋放到自然環境中,對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等周邊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和潛在危害,最終直接或間接地危害人類的生命健康。紅河州作為多年的有色金屬工業基地,重金屬污染更為集中和嚴重,亟需有效的手段來予以改善。
重金屬污染危害巨大
環境污染
重金屬污染土壤和地下水。鋼鐵煙塵等涉重金屬固危廢中含有鉛、鋅、鎘等重金屬,經過自然風化和淋洗容易滲透到地表中,對土壤、地下水、大氣形成重金屬污染,政府對重金屬污染極為重視。若直接作為廢渣處理,包括作為建材處理,均因其中的重金屬并未被分離提取出來,而導致其重金屬污染繼續形成威脅。
造成大氣污染形成霧霾。鋼鐵工業排放的粉塵是霧霾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京津冀地區為例,煤電廠和鋼鐵廠、水泥廠等工業排放源占京津冀地區一次PM2.5顆粒物總排放的57%,占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總排放的81%和64%。
大量固危廢堆存占用土地資源形成環境隱患。鋼鐵煙塵等涉重金屬固危廢體積龐大,堆放占用大量土地資源,形成嚴重環境隱患。處理難度大現有處理能力遠不及每年新增。鋼鐵、有色等行業產生的各類涉重金屬危廢數量龐大、成分復雜、金屬品位低、雜質含量高,現有以填埋為主的處置能力遠不能滿足每年新增6000萬噸涉重金屬危廢的處理要求。絕大部分危廢通過非法手段堆存、簡易處理,以至于十幾億噸的涉重金屬危廢“大雪球”越滾越大,危逼全國。
人體傷害
以各種化學狀態或化學形態存在的重金屬,在進入環境或生態系統后就會存留、積累和遷移,造成危害。如隨廢水排出的重金屬,即使濃度小,也可在藻類和底泥中積累,被魚和貝的體表吸附,產生食物鏈濃縮,從而造成公害。
鎘中毒早期表現為咽痛、咳嗽、胸悶、氣短、頭暈、惡心、全身酸痛、無力、發熱等癥狀,嚴重者可出現中毒性肺水腫或化學性肺炎,有明顯的呼吸困難、胸痛、咯大量泡沫血色痰,可因急性呼吸衰竭而死亡。
汽車尾氣排放的鉛經大氣擴散等過程進入環境中,造成目前地表鉛的濃度已有顯著提高,致使近代人體內鉛的吸收量比原始人增加了約100倍,損害了人體健康。
如何解決
現有的固廢集中處置中心主要以處置醫療和化工固廢為主,工藝為焚燒、固化、填埋,而鋼鐵、有色等行業產生的重金屬固廢數量龐大、成分復雜、金屬品位低、雜質含量高,對其進行固化填埋成本高昂,且填埋的處置能力遠不能滿足每年新增的巨量重金屬固廢的處理要求。發揮市場作用,提高規模效益,建設重金屬固廢集中資源化利用示范中心;建設專門針對重金屬固廢處理的集中資源化利用中心,運用已有成熟的重金屬固廢資源化利用技術,將重金屬固廢中的鉛、鋅、鎘等重金屬提取出來實現資源化利用,并將提取重金屬后的尾渣制成水泥、超細粉、免燒磚等環保建材等產品,實現“吃干榨盡”和徹底的資源化,有效地解決重金屬固廢所導致的環境問題。
“火法富集”與“濕法分離”
成立于2008年8月的鑫聯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鋼鐵煙塵等含重金屬固危廢無害化環保處理及資源化清潔利用的高科技企業。公司主業是對鋼鐵、有色、化工等行業生產中產生的塵、泥、渣等進行減量化、無害化處理及資源綜合利用。
公司歷經多年努力而發展成熟的核心專利技術“鋼鐵煙塵火法富集――濕法分離多段耦合集成處理技術”,對各種重金屬固廢進行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從中提取出鋅、鉛、銦、鉍、鐵等金屬,尾渣則全部用于制造環保建材,并通過余熱發電等手段實現節能和清潔利用,消除環境污染,創造經濟效益與環保效益。公司所涵蓋的產業鏈能夠提供完整的一站式綜合處理,將原始的重金屬固廢經過多道工序直至最終制成金屬產品,零排水、零排渣,無二次污染,實現清潔生產,是符合重金屬污染治理、霧霾治理、循環經濟、節能減排要求的資源化清潔利用項目。目前國內、國外均尚無能達到同樣經濟性、環保性的類似技術。
與國外技術比較
鑫聯環保經過近幾年的快速成長,目前已經具備年處理200萬噸煙塵的能力,在全國設有16個火法工廠,實際已年處理各類煙塵及冶金固廢130萬噸。公司技術覆蓋煙塵原位分選、火法富集協同處理、節能環保配套、窯渣選鐵及還原鐵粉制備、濕法分離提取等全產業鏈領域,具有技術全面、產品種類齊全、處理煙塵及固廢種類多的領導優勢。已經成為全球處理煙塵規模最大、技術最全面的煙塵環保治理公司。
馬頭控股公司(Horsehead Holding Corp.)在美國NASDAQ上市,是北美最大EAF處理企業。在美國和歐洲設有火法工廠8個,年處理煙塵能力約100萬噸。2014年,馬頭控股公司總資產10億美元,凈資產5億美元,營業收入4.5億美元、凈利潤虧損1550萬美元,2015年預計虧損額將超過5000萬美元。馬頭公司2012年開始嘗試濕法技術,迄今尚未成功且嚴重虧損。
德國Befesa公司的處理重點是電爐灰。目前主要技術包括威爾茲回轉窯、等離子爐、埋弧電爐等火法處理工藝,未涉及濕法處理技術。BEFESA公司是全球僅次于鑫聯環保和Horsehead的第三大含鋅煙塵處理商,曾是西班牙的上市公司,2014年初被瑞典基金Rriton以10.75億歐元的高估值私有化收購。Befesa公司年煙塵處理能力約60萬噸,設有火法工廠6個。該公司尚未開始嘗試濕法技術。
工藝主要特點:
1. 火法富集方面:變廢為寶,將原本的鋼鐵含鋅煙塵和有色冶金固廢變成了多金屬資源。鑫聯環保的火法富集回轉窯技術針對含鋅煙塵進行了優化,在設計、建設、運營、能耗、生產指標控制、成本等方面均具有顯著的優勢,已經克服了高鐵、高氟氯、低鉛鋅等現實困難,且綜合處理能耗低、還原鐵效果好,并可實現余熱回收利用產出蒸汽或發電。配套的窯渣選鐵工藝,可實現對窯渣中鐵的最大限度選別,直接回收產出還原鐵粉供冶金化工使用。
2. 濕法冶煉方面:(1)主要是氟氯問題、鑫聯環保公司針對硫酸鋅溶液脫氟氯已申報相關發明專利4項,并投入生產使用,效果穩定。目前,鑫聯環保已成功研發第七代脫氯技術并正在實施。(2)銦鉍錫分步回收,通過控制浸出條件,根據元素特性,使銦、鉍、錫分離回收,得到高價值的富集物產品,是綜合回收和實現高附加值的關鍵技術。(3)稀貴金屬富集,火法富集后的次氧化鋅粉進入濕法后,在鋅、銦等進入溶液回收的同時,各種稀貴金屬得到富集,綜合價值高。(4)含氟氯液的處理回收鉀鈉鹽,通過生產控制,使用三效蒸發結晶含氟氯液,生產穩定,技術成熟,是廢水零排放的關鍵技術。
3. 投資模式方面 :該工藝技術投資模式靈活。火法工序投資相對較小,可設置于鋼鐵企業和有色冶金固廢集中產地周邊,處理10萬噸鋼鐵含鋅煙塵、有色冶金固廢,僅需投資2千萬左右,轉底爐工藝則需投資上億元;此外,濕法工序對規模有要求,可集中部署于某個地點,用于處理全國范圍內多個火法工廠富集所得到的高氟氯次氧化鋅粉。鑫聯環保該生產工藝的大規模工業化生產已經持續運行7年以上,相關工藝已經得到充分檢驗、完善,環保達標,完全成熟。
成果及運用
現有技術運用取得的成果
多年來,公司共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3項,其中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云南省科學技術三等獎1項,云南省創新成果獎1項。累計申請專利13項,獲授權專利8項。起草參編制定行業標準4項。
公司今年來在國家、省級各政府部門立項計劃項目總數為12項,獲得批準各類項目經費共計6833萬元。
截至2015年11月,公司獲得國家、省級認定創新能力平臺建設情況:(1)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家;(2)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3)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4)省級創新型試點1家;(5)院士工作站1個;(6)云南省科技小巨人企業1家。
產業化運用成果
鑫聯環保在全國擁有全資、控股分子公司10余家,公司在云南個舊、河北唐山曹妃甸、江西新干布局了三個深加工基地,未來輻射全國20個以上的火法富集基地,處理全國的鋼鐵煙塵等含重金屬固危廢。
泗水莊新區。公司于2011年5月斥資約5億元,新建泗水莊新區――固廢物煉鐵煙塵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項目占地面積240畝,總建筑面積5.4萬m2,可無害處理云南地區生產的高爐煉鐵煙塵11萬噸,并處理紅河鋅聯集團在全國范圍內各大鋼廠鋼鐵煙塵而產生的次氧化鋅粉8萬噸,合計相當于年處理鋼鐵煙塵約100萬噸(同行業世界第一)。項目于2013年月6月進入試生產,2014年4月達產。達產后,年產金屬鋅4萬噸、銦錠40噸、鉍精礦含鉍520噸、粗鎘80噸。全年總產值近10億元,經濟效益良好。目前,經過技術創新改造,項目已擴產至年產金屬鋅4.8萬噸。
篇8
輕稀土尚待觀察 重稀土最無憂
價格超跌、限產保價、地方整頓等多種宏微觀因素的綜合發酵,促使近期稀土產品價格持續反彈,企業經營現回暖跡象。相關上市公司的股價也急升。
宏觀經濟數據向好、下游需求呈現回暖氣象,加之稀土企業前期限產保價,在收緊供給的情況下,產品價格上升。自11月初至今,稀土品種氧化鐠釹、氧化鏑、鏑鐵以及稀有品種氧化鋱、氧化銪價格均現30%左右的較大漲幅。而氧化鐠、氧化釹、金屬釹、金屬鋱、金屬鏑等品種也有超過10%的漲幅。稀土價格的持續反彈表明行業開始回暖。
重稀土價格的回升呈現更為明顯、穩定的態勢。目前未分離的重稀土原礦價格約在22萬至23萬元/噸,已從年內最低價格的15萬元/噸有所上漲。
目前,稀土業界的普遍觀點均認為:輕稀土還要再看一看,重稀土已觸底反轉。從資源稀缺性和經濟價值的角度,重稀土勝于輕稀土。美國、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南非等國上馬的新項目均是輕稀土,因此未來輕稀土供應格局或改變。而我國南方離子型稀土礦中的重稀土資源,不論資源量還是稀土元素種類分配,是世界上任何國家無法相比的,仍將是中國主導。
資料顯示,我國稀土資源分南北兩塊。北方為輕稀土資源,集中在包頭白云鄂博特等地,以后在四川冕寧又有發現;南方為中重稀土資源,分布在江西、廣東、廣西、福建、湖南等省。
采礦權證收縮 廣晟有色分得大蛋糕
政策收緊所至的稀土格局重構對今后相關上市公司影響不可小視。12月13日,國土資源部官網消息,進一步確定了為加大對稀土等優勢礦種的保護力度,全國稀土采礦權由113個減至67個。從公布的采礦權名單來看,江西省獨攬了45張采礦證,居各省區之首。其余采礦證分布情況是:四川7張,福建5張,廣東3張,云南2張,內蒙古2張,湖南、廣西、山東各1張。
篇9
關鍵詞 鋁合金;擠壓鑄件;典型缺陷;預防策略
在冶金領域中,擠壓鑄造屬于是一種便捷、優質、高效的工藝方法,通過該工藝得出的成品通常是表面光潔、內部組織致密、力學性能優良,因而,其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但是, 在實際生產中, 由于各方面的影響因素使得鋁合金擠壓鑄件往往仍會出現各種類型的缺陷。例如,晶粒粗大、不均勻縮松、澆不足、非金屬夾渣物、偏析及裂紋等諸多缺陷,從而影響到鋁合金擠壓鑄件的推廣與應用。因此,對鋁合金擠壓鑄件典型缺陷進行預防和控制意義重大。
1 氣孔缺陷
對于鋁合金擠壓鑄件的生產,氣孔是較為常見的缺陷之一。一般情況,擠壓鑄件中氣孔可以分為析出氣孔、侵人氣孔以及反應氣孔這三種類型, 其中,析出氣孔和侵人氣孔是主要的。在實際生產中,由于在擠壓鑄件內形成的縮松過程大都伴隨有合金中氣體的析出, 從而導致鋁合金擠壓鑄件內出現縮松、縮孔和氣孔等缺陷。一旦在液體金屬充型過程中侵人氣體過多或者鋁合金中氣體含量過高, 都會進一步加劇氣孔金屬缺陷的出現。由此可見, 重視對鋁合金金屬液進行除氣處理對于鋁合金擠壓鑄造工藝具有重要意義。
預防措施:要保證在擠壓過程中金屬液由下向上平穩充填, 速度不能太快或者太慢,同時,要合理設計壓鑄模具,確保型腔內沒有死角, 從而避免由卷氣或憋氣引起的氣孔。在澆筑過程中,還要合理地控制的是金屬液的含氣量, 防止形成析出性氣孔。
2 縮松、縮孔缺陷
與普通的壓鑄件相比,由于擠壓鑄件的壁厚尺寸更大,澆筑時所需的金屬液量較多,因而,在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現縮孔和縮松缺陷,尤其是在型腔與內澆口相連處等厚大部位或最后凝固的部位。在鋁合金擠壓鑄件的制造中,若金屬液的凝固收縮與之前設計的不符,或者補縮能力或控制不當等都會造成縮孔、縮松缺陷。此外,澆注溫度過高、合金成分變化、凝固過程中擠壓壓力作用不到位等,也會引起凝固溫度區間變大,使得合金過冷的變小,最終產生縮松、縮孔缺陷。
預防措施:在鋁合金擠壓鑄件生產中要嚴格監控合金成分和澆注溫度,并根據生產的實際情況及時作出調整。須不斷改變擠壓方式和擠壓鑄型設計。在工藝上,必須嚴格按照原先設計的澆筑程序進行,同時加強對型芯的冷卻功效,降低金屬液冷卻時的過冷度,將充型速度的切換位置后移一段距離,冷卻方式盡可能使用水淬。此外,在型腔內所有部位金屬液凝固的全過程中使來自沖頭的擠壓壓力,從而確保金屬液由型腔遠端向內澆口的順序凝固。
3 擠壓鑄造異常偏析缺陷
擠壓鑄造異常偏析缺陷也是鋁合金擠壓鑄件缺陷中常見的一種,該類型缺陷與其他缺陷的區別主要是在微觀方面,往往是由于異常加重而產生的正偏析。其特征是:澆筑過程中,冷卻速度不均勻使得合金元素在鑄件內部某些晶粒周圍富集,從而降低鋁合金的擠壓鑄件的表面張力。而對于在普通的重力鑄造條件下, 異常偏析缺陷非常不明顯,幾乎可以忽略。但是,金屬液體在擠壓條件下結晶時,各部位受力不均勻,往往會使正在成長的枝晶間還沒來得及均勻凝固就結晶, 使金屬液體發生離異共晶反應,進而導致異常偏析缺陷的形成。此種偏析大都與合金種類和擠壓方式等有關,尤其是在直接沖頭擠壓和柱塞擠壓條件下,或者金屬液結晶間隔寬的合金中容易產生。
預防措施:不斷改變擠壓方式及鑄型設計,引進國外先進的型腔設計理念,在生產中應該根據產品特點,在滿足產品性能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使用較低的擠壓壓力。
4 夾渣類缺陷
夾渣類缺陷主要是在鋁合金擠壓鑄件生產過程中由合金液澆注帶入、在充型過程中帶入或者是由擠壓料缸(壓室)帶入的夾渣,從而不同程度地影響到鋁合金擠壓鑄件的力學性能。因為,在設計鋁合金擠壓鑄件的鑄型時,通常不會留有澆冒口等排渣系統,在澆筑時金屬液中的物體(包括夾渣)都會在型腔中凝固,不能有效地清除掉。同時,液態金屬澆人料缸后,在壓力的作用下很快就會形成結殼,如果澆注液態金屬上表面有浮渣,將會被壓碎并隨同中間未凝固金屬一道進人鑄型型腔之中并形成夾渣。此外,由于鋁合金擠壓鑄件的內澆道較長, 從而使得液態金屬在充型過程中不斷被氧化,產生氧化物廢料,隨后跟液態金屬一起被卷人型腔中而形成鑄件的內部夾渣。
預防措施:盡可能地采用純度較高的金屬液進行澆注, 在合金液的澆注時要注意防止夾渣帶入型腔內,在澆注前還需確保鑄型型腔須清理干凈, 并將涂料吹干。在擠壓過程中,金屬液澆人料缸后,必須采用專門的渣勺將浮渣撈起,從而減少廢渣被帶入到液態金屬中,提高熔融鋁合金金屬液的純度,最終提高鋁合金擠壓鑄件的質量。
參考文獻
[1]袁孚勝,鐘海燕,何勇,王建.淺談鋁合金擠壓制品典型缺陷產生的原因及解決辦法[J].有色金屬加工,2009(4).
[2]王榮濱.鋁合金擠壓制品常見缺陷分析及預防措施[J].模具制造,2006(8).
篇10
“兩型社會”發展中的“兩型”是指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因此,建設“兩型社會”的著力點,是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縣域產業集群發展是建設“兩型社會”的有效途徑和基本內容,而建設“兩型社會”的戰略目標也對產業集群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把資源節約、環境友好作為產業集群發展的前置條件和貫穿始終的約束條件,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以及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積極探索,實現縣域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二、產業集群發展對于建設“兩型社會”的意義
產業集群的本質在于,以一個主導產業為核心,在相關產業鏈或其部分環節上的企業或機構聚集在特定的地理空間,既競爭又合作,既分工又協作,在集群內形成一個關聯互動機制和網絡,實現生產要素的有效集中和資源的優化配置,形成區域產業發展的競爭優勢,從而提升縣域經濟的競爭優勢。其對于建設“兩型社會”的意義在于:
(一)有利于獲得外部經濟效應,節約企業成本。產業集群發展會帶來經濟的外部效應,形成規模經濟效應,表現在共享公共的資源、技術管理方法快速擴散、市場集聚和輻射作用等方面。企業在地理位置上相對集聚,不僅減少了土地的占用,還可以共享公共資源,充分利用產業集群內的公共基礎設施,避免了重復建設,為企業節省固定資產投資和生產運行成本,降低集群內企業的環境成本、交易成本、信息成本、庫存成本、物流成本以及其他配套成本,有利于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
(二)有利于發展循環經濟,充分利用資源。與傳統經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粗放型增長模式不同,循環經濟是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組織經濟活動的經濟發展模式,把經濟活動組織成一個“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反饋式流程,其特征是低開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質和能量要在這個不斷進行的經濟循環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從而盡可能把經濟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產業集群增強了企業的產業關聯,延伸了產業鏈,特別適合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
(三)有利于知識的傳播和擴散,促進產業技術創新。產業集群具有技術制度創新優勢,由于地理上的接近,企業間業務聯系緊密,信息交流快捷;集群區內大量的服務企業以及提供研究和技術性支持的機構,使市場上任何一個具有潛力和市場前景的重大技術創新成果很快就被集群內企業吸納消化,企業通過這種快速學習和模仿實現自身的更新和升級。一方面,產業集群內企業之間的劇烈競爭,刺激了企業加快技術創新的步伐,加速新技術的傳播和新產品的開發,有利于集群企業創新機制的形成;另一方面,產業集群內企業間技術合作有利于技術接受方提高產品質量和產品市場競爭力。
(四)有利于品牌的創建與共享,提升區域產業競爭力。比起獨立企業,產業集群更有利于品牌的創建和維護,它以集群內企業產業群為整體,創立某類產業的區域品牌。產業集群的發展首先為區域專業市場的形成提供了條件,而區域專業市場的形成又將推動產業的集群發展,由此形成產業的區域品牌。區域品牌是眾多企業品牌精華的濃縮和提煉,為集群內各企業所共建、共維、共享,比單個企業品牌具有更廣泛持續的品牌效應。
(五)有利于發展縣域經濟,促進農村工業化和城鎮化。產業集群,尤其是特色產業集群和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是發展縣域經濟,實現農村工業化、城鎮化的有效途徑。產業集群會形成一個巨大的市場,吸引各種各樣的生產商、供應商、專業化服務商依附聚集,特別是核心產業的集群對上下游關聯產業有著更為強烈的需求。隨著主導產業的延伸和關聯產業的衍生,產業集群所在地區的人口將大規模增長,帶動第三產業發展,為城鎮各項事業的發展創造了經濟條件,加快了縣域經濟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進程。
三、縣域產業集群發展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郴州實證分析
(一)郴州縣域產業集群的發展現狀
郴州縣域產業集群的形成是與工業園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相伴而生的。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不同類型不同級別的開發區在郴州各地的成立,各種類型的工業園區也相應建設起來。開發園區和工業園區的建設與發展為郴州縣域產業集群的形成提供了空間。目前,郴州產業集群的發展主要以湖南郴州有色金屬產業園區(湖南郴州出口加工區)、湖南郴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湖南永興經濟技術開發區、湖南資興經濟技術開發區、湖南宜章經濟技術開發區、湖南嘉禾經濟開發區、湖南汝城經濟開發區、湖南桂陽工業園區和湖南臨武工業園區等9個省級及以上開發園區和工業園區為載體,初步形成了有色金屬采選及加工、有色金屬產品深加工、貴金屬產品深加工、電子信息設備制造、食品農副食品加工和鍛鑄造等七大產業集群。2009年末,這七大縣域產業集群有規模工業企業72家,占全市規模工業的6.5%;2009年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145.43億元,占全市的16.0%;實現出貨值11.45億元,占全市的62.0%;實現利稅16.81億元,占全市的10.5%;解決就業人員14230人,占全市的9.0%。由此可見,郴州縣域產業集群的作用和影響在逐漸顯現,已逐漸成為全市經濟增長的重要發動機和“兩型社會”建設的優良載體。
(二)當前郴州縣域產業集群發展存在的問題
從建設“兩型社會”的目標來看,郴州產業集群主要存在以下具體問題:
1、產業集群程度較低。一是企業在空間布局較為分散。許多縣市區、鄉鎮在創辦企業時遵循的仍是“就地辦廠”的布局原則,企業在地理空間上處于離散狀態。二是企業間產業關聯度低。雖然較多企業在同一區域或產業領域,但各企業間的專業協作比較差,無法做到資源共享、利益共均,造成部分資源浪費和重復建設的情況。三是各產業集群的產業鏈太短。各類產業集群尚未形成一條具有緊密聯系、門類齊全的主導產業鏈,企業分布零散,行業間的生產聯系和協作配套差,產品鏈和市場鏈薄弱。四是開發園區集聚效應不大。從目前發展情況看,作為郴州實現產業集群發展的基本載體的各縣域經濟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基本上呈現出區規劃面積大、但建成區面積小的特點,園區內企業有限,有些開發園區更是簡單地等同于一些無相關企業、行業堆積或疊加,園區內產業結構混亂,缺乏專業特色,缺少營造產業集群的發展氛圍。據統計,9個省級及以上開發園區規模工業產值平均規模只有25.75億元,一些園區甚至不到5億元,缺乏超百億元的集中區域性開發園區。
2、產業集群內企業整體競爭力較弱。集中表現為:企業規模普遍偏小、資本薄弱;人才缺乏;經營粗放、抗風險能力低;能夠牽動整個產業發展的龍頭企業、核心企業少;企業產品比較單一、檔次低;產品結構不合理,“三多三少”(中間產品多,終端產品少;粗加工產品多,精加工產品少;低檔產品多,高檔產品少)現象突出;品牌意識不強。據調查,全市開發園區(產業集群)范圍內只有1家企業獲“中國馳名商標”稱號, 10家家企業11項產品獲“湖南名牌產品”稱號。五是創新能力弱、市場適應能力差。2009年,全市七大產業集群共有規模工業企業72家,其中產值過億元的企業只有43家,占比59.8%;產值過2億元的核心企業只有24家,占33.3%;產值過5億元的龍頭企業只有9家,占比為12.5%。
3、產業集群發展的生態環境較差。一是政策環境不夠寬松。郴州的產業集群一般生存發展于政府設立的各類開發園區內,雖各級政府制定了相應的土地、稅收、收費、獎勵、政府服務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并努力為產業集群的發展創造寬松的環境。但是由于這些優惠政策的系統性較弱,缺乏相應的保障實施機制,不少政策規定往往難以兌現。二是中介機構發育不全。郴州有色金屬、建材、食品等都有自己的行業協會,但這些行業協會行政色彩較濃,所起的作用不大。三是中小服務體系尚不健全。全市在包裝、倉儲、物流、信息、融資擔保等方面的服務企業較少,且服務能力很有限,市場服務體系不配套。四是高水準規劃引導和政策配套不夠。全市沒有明確統一的產業集群引導部門,許多縣市區尚未制定產業集群發展規劃。集群內的銀行結算、專業市場及現代物流等配套十分缺乏。財政資金扶持集群共性平臺力度不夠。
四、“兩型社會”目標下縣域產業集群發展的對策措施
筆者認為,在建設“兩型社會”的目標框架下推動縣域產業集群的發展,必須從實際出發,在各級政府有目的培育和扶持下,發揮比較優勢,走各具區域特色的縣域產業集群發展路子。
(一)制定好各類產業集群的發展規劃,加強開發園區建設。政府有關部門要以產業集群的發展思路,根據郴州支柱產業的發展要求,制定好《產業集群“十二五”發展規劃》,各縣市區要結合實際制定本縣市區產業集群發展規劃。規劃要堅持“高起點、高標準、布局合理、適度超前”的原則,并著重把握以下幾個“有利于”:一是要圍繞國內外市場需求,有利于構筑本區域的產業體系;二是要改善投資環境,有利于形成具備一定發展規模的產業鏈;三是要有利于形成一批具有地方優勢和特色的產業,實施品牌戰略;四是要有利于形成比較優勢明顯、具備市場競爭優勢的產業,與周邊地區形成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的態勢;五是要有利于促進產業布局與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城鎮化協調發展。
(二)合理確定開發園區和工業園區主導產業,形成一批有特色的產業集群發展的重點園區和產業帶。出臺有關產業集群發展的指導性目錄,確定發展目標,引導、規范產業集群的發展,加快產業集群化的步伐,鼓勵有條件的開發園區逐步向集群化方向發展。一是要進一步突出現有產業集群優勢。如湖南郴州有色金屬產業園區著重發展有色金屬深加工和電子信息設備制造業,湖南郴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著重發展醫藥和電子工業,湖南永興經濟開發區著重發展貴金屬產品深加工和循環經濟利用,湖南資興經濟開發區著重發展食品農副食品加工、有色金屬產品深加工,湖南宜章經濟開發區著重發展化工和電子工業,湖南嘉禾經濟開發區著重發展五金機械和鍛鑄造工業,湖南汝城經濟開發區著重發展竹木制品和有色金屬深加工,湖南桂陽工業園區著重發展有色金屬加工和建材工業,湖南臨武工業園區著重發展農副食品加工和有色金屬產品深加工。二是要整合歷史文化和人文自然景觀優勢,發展縣域旅游產業集群。充分利用區域歷史文化資源和人文自然景觀資源,以觀光旅游為基礎,多層次、多形式地發展旅游業,培植旅游精品品牌,擴大旅游產出規模,形成聯合開發、共同發展的旅游產業群。旅游業在整個產業梯級序列中處于金字塔的高端,其產品是包含行、游、住、食、購、娛等多種要素在內的綜合性產品,產業的關聯性強,對資源的整合效果好,發展空間大,不僅可以促進相關產業的集群發展,而且特別有利于環境的開發利用和有效保護,實現區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和融合。三是要發展生產業,服務縣域集群企業生產。生產業貫穿于企業生產的上游、中游、下游諸環節,能夠細化和深化專業化分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從國內外服務業發展的經驗來看,生產業是推動經濟發展和增加就業的主要動力,西方國家生產業比重在服務業中都在50%以上。
(三)政府調控與市場運作相結合,改善產業集群發展壯大的環境。一是各級政府要出臺《關于促進產業集群發展的若干意見》的政策性文件,根據各自開發園區的特征和實際情況,制定包括土地、稅收、企業保護等方面的一系列產業投資和發展的優惠政策,為產業集群的發展壯大創造寬松的政策環境和發展氛圍。二是努力創造條件引入產業發展所必需的配套企業和機構進入開發園區,如銀行、交通、郵電、信息網絡、融資擔保機構、保安等服務行業。三是引導和推動產業集群建立行業協會、同業商會、企業家協會等行業自律性組織,為培育發展產業集群服務。四是努力幫助產業集群發展和完善技術開發中心、服務中心、產品檢測中心、試驗中心、信息中心和人才培訓中心等公共服務平臺。通過這些方面的工作,努力為開發園區內企業營造安全、便利的生產和交易環境,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的生產、交易與生活成本,增強開發園區的吸引力。五是針對不同的產業集群及處于不同階段的產業集群,加強對其融資和引進人才工作的扶持和指導,如為中小企業拓寬融資渠道創造條件,幫助企業規范管理,爭取通過上市或發行債券進行融資。
(四)延伸產業鏈條,積極培育主導優勢產業鏈。以整合全市比較優勢和企業競爭優勢為重點,積極培育有色金屬深加工、貴金屬深加工、電子信息設備制造、五金機械制造、鍛鑄造、化工制造和農副食品加工等具有競爭力的優勢產業。在此基礎上,以主導優勢產業為核心,延長產業鏈條,逐步打造一批主導優勢產業鏈。這樣,通過產業鏈招商引資和相關環節的本地化,完善產業配套體系,促使全市主導優勢產業逐步向集群化方向發展,并最終形成具有持續競爭力的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