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康復范文

時間:2023-03-24 17:12:3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腫瘤康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腫瘤康復

篇1

王肇炎,早年從事食管癌研究與內科腫瘤臨床工作,1983年調湖南省腫瘤醫院內科,現任主任醫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湖南省腫瘤化療專業委員會顧問,《癌癥進展》、《實用腫瘤》、《實用癌癥》及《腫瘤研究與臨床雜志》等編委或常務編委。曾任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副主任、《中華腫瘤雜志》(1~4屆)編委。原中國癌癥研究基金會理事、中國抗癌世紀行專家委員會成員,原中國抗癌協會抗癌藥物專業委員會委員,原中國抗癌協會臨床化療專業委員會委員。在肺癌化學預防上進行了開創性研究,在國內首先開展了實體瘤(食管癌、乳腺癌)的新輔助化療,為國產抗癌藥的開發和應用做了大量工作,在癌癥治療方面極具權威性。

2008年8月14日下午二時,抗癌專家與癌癥患者座談會,在云南民族村旁的兵器工業部療養院召開。會議由中國醫促會亞健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兵器工業昆明療養院院長、中醫癌癥康復養生食療品“艾氪新”研制者徐大成同志主持,出席會議的有從事腫瘤治療五十年的著名專家王肇炎教授,昆明市延安醫院北區分院理療科的李仲達教授,533醫院中醫科專家趙文春同志,多年使用“艾氪新”產品并為癌患服務的醫生張延平大夫,還邀請了昆明附近已治愈和基本治愈的六名癌癥患者及其家屬共二十余人。整個座談會在感人的氣氛中進行。圍繞“艾氪新”三位一體快速療法在腫瘤康復過程中的效應,大家暢所欲言,紛紛談論各人的感受。王肇炎教授在座談會上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會議歷時三個小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會議開始,由服用“艾氪新”的患者向專家陳述個人病史。

腦瘤患者陳家偉,男,46歲,于2008年1月28日在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檢查,確診為腦瘤,于2008年3月14日開始服用“艾氪新”產品,在徐老的悉心指導下,口服與外擦并用,使用一個月后視力就逐步恢復正常,使用“艾氪新”四個月后,疼痛等各種不適癥狀消失。

白血病患者王天智,男,55歲,2002年在廣西第二人民醫院檢查,確診為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在廣西接受治療兩年之久,但病情尚未得到控制,時好時發,也是經他人介紹,于2006年10月1日,開始服用“艾氪新”腫瘤康復產品,經過八個月的時間,共口服“艾氪新”增免型口服液15千克,外擦“艾氪新”噴霧5千克,病情基本得到了控制。再次到醫院復查,結果除淋巴細胞指數稍高一點外,其它各項指標一切正常。至今身體狀況良好,面色紅潤,飲食正常,體重也有所增加,睡覺香甜,大小便正常,活動自如。重新擁有了健康的體魄,生活有了希望,同時也找到了新的事業,現在王先生從事根雕藝術,生產的工藝品暢銷省內外,“艾氪新”給他及家人送去了健康和幸福。

直腸癌患者韓松華,男,57歲。原嵩明縣糧食局長,2005年經過云大醫院檢查后確診為直腸癌。手術將腸管切除7厘米,做了5次化療,并接受中西醫結合治療。于2006年初,開始內服加外擦“艾氪新”產品,半年后,完全康復,且兩年多未復發。韓先生不禁感嘆,現在的生活非常幸福,因為獲得了第二次生命,所以對現在的生活才倍感珍惜。真心的感謝徐大成,在癌癥康復的道路上,帶著身患癌癥的人們走上“高速路”,為人類作出了偉大貢獻。

會上還有74歲的鼻癌患者張慶芬、38歲的乳腺癌患者付美蘋、60歲直腸癌患者韓佩芬分別發言,講述了確診后的治療情況。她們也都先后在徐老的指導下,服用了他發明的腫瘤康復產品,病情都不同程度的得到了控制,身體各項機能都已恢復健康。

王肇炎教授在仔細聽取各位患者及醫生的匯報介紹后總結發言,肯定了徐大成先生在癌癥康復方面的膽識和發明創新,大膽走出了第一步。他認為這一步是最可喜的一步,但還需不斷的創新,更上一層樓。

他幾十年來從事治癌工作的經驗告訴我們,對于癌癥治療時刻都要保持嚴謹的科學態度,在“科學”二字上不能馬虎,這是人命關天的大事,要做得更扎實。對待任何一個癌癥病人,都要有根有據,讓事實數據來說話,要建立一人一事的檔案,要有據可查,不能人云亦云,要經得起科學的檢驗。

會后,王教授還與“艾氪新”發明人徐大成同志商量下步的工作,本著要給大家帶來健康,給患者及全家送幸福的理念,繼續努力。

“艾氪新”腫瘤康復產品簡介

“艾氪新”是以傳統的中醫理論為基礎與現代醫學相結合孕育而生的,來自云南省民間醫藥研究會的徐大成同志,依據家傳中藥組方,并在多年幫助腫瘤病人康復的實踐中,逐步累積經驗與方法,最終研制出了一種將“活性酶、中藥、酒”融為一體,可使腫瘤快速康復的食品。

1.產品作用

“艾氪新”獲得了國家食字號批文,是經過有關部門批準生產的安全食品,無毒副作用;同時還獲得了酒類專賣批文,可劃分為酒類范疇。其主要作用為:1.控制炎癥;2.促進新陳代謝;3.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所以稱之為功能性食品。

2.調養方法

經過長期的探索與實踐,徐大成同志總結出了一套獨創的“三位一體快速療法”,通過不同的給藥途徑和用藥方法為腫瘤康復創造了高速路。它包括:

1.外擦:采用“艾氪新”特有活性酶,針對病灶部位、周圍淋巴組織反復多次揉擦,并逐步擴大揉擦面積,如病癥較重者可對腫瘤患者全身擦藥,還可在此基礎上對病灶部位進行40℃以上熱敷。此法有減痛快,見效快,有效預防病灶轉移及復發等特點;揉搓的同時可使全身毛細血管擴張,血流加快,使藥物迅速透皮吸收,給患者贏得治療時間;并且減輕了胃腸道的壓力,最大限度的保護了腫瘤病人的臟腑代謝功能。

2.內服:中醫理論認為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主運化,將水谷精微物質輸布全身。若脾胃功能減弱,失去了原有的運化功能,則藥物也無法到達病所。“艾氪新”(增免型),針對此種狀況,從中草藥中提取的濃縮液,具有健脾暖胃,培元固本,扶正祛邪的作用,可以從根本上提高機體免疫力。

3.中藥提速,以酒行藥:酒味辛甘,有多種藥理作用,主要性能是散寒、活血、溫通經絡,又能引藥上行,

篇2

為了減小術中創傷、方便術中操作,臨床已經將腹腔鏡應用于結直腸腫瘤的治療中。微創技術的運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病患的痛苦,降低出現并發癥的可能性。為了使病患更好、更快的康復,現在提出并制定了快速康復護理方案,通過實施一系列的優化護理,使創傷降至最低,避免出現應激反應,提高病患的免疫能力,減少康復時間 。本文將對70例近期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的結直腸腫瘤病患進行護理觀察,以快速評價實施康復護理的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對70例近期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的結直腸腫病患進行護理觀察,均齡51.6歲(37—77歲),31例女,39例男。合并病癥:2.9%(2/70)乙狀結腸腺瘤,5.7%(4/70)右半結腸癌。前期手術的30例為一般組,平均年齡50.8歲,l6例女,14例男;后期手術的40例為康復組,均齡52.1歲,15例女,25例男。兩組可為效果對照組。

1.2 方法一般組采取一般護理,給予心里護理、禁食水、留置引流管及體征監測等措施;康復組實施快速康復護理:(1)術前準備護理,此部分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①情況評估,分析相關資料,評估治療風險,根據病患的體質、年齡等的不同估計手術時間和可能引起的并發癥。與麻醉師等術中工作人員共同制定治療方案。分析病患情緒,給予心里疏導,介紹術中流程及病患采取的配合操作;②腸道準備,病患可在術前3小時左右的時間段內適量飲食,但必須選擇清流質的食物。此操作雖與常規不符,但有研究顯示,這種做法可減小腸胃不適反應,并無治療影響,也不會產生不良反應。手術前晚,病患應選擇高營養全流食,但溫度不宜過低。

(2)術后恢復護理部分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①體征監測,這與常規護理組相同,監測的指標主要是血壓、呼吸等,同時給予補液、吸氧,注意體重的變化。

②鎮痛護理,為了減輕應激反應的影響,在術后通常會為病患進行鎮痛護理,以使病患盡早的開始康復鍛煉,增加食欲,有助于其休息。同時可降低出現臟器并發癥。

③康復鍛煉,這是病患盡早康復的關鍵,一般可在術后第二日開始鍛煉,但應注意強度。可采取慢走的方式,以促進血液循環,有利于胃腸恢復功能性,同時避免出現肌肉萎縮等長期臥床導致的癥狀翻。

1.3 數據統計以(%)統計并發癥,并經卡方檢驗,以( ±s)統計康復出院用時,并經t檢驗,P

2 結果

康復組較一般組術后效果理想(P

篇3

注重身體調整,奠定生活基礎

在這里,我們需要提醒患者的是,醫生為患者制定了合理的綜合治療方案后,方案中有些是需要醫生來完成的,有些則是需要患者來完成。比如說,手術后的患者不僅要遵醫囑定期進行化療,化療后,還需要做些什么呢?

休息 化療后患者或許會感到疲倦,此時要讓自己休息,避免勞累。此外,在可耐受的情況下,可做些輕微的簡單運動,如步行,建議每天徒步行走約半小時,最好能讓脈搏達到90~100次/分或者身體微微發熱,適當的運動可使機體保持最佳狀態。避免長時間臥床不起,白天最好能夠下床活動,或坐著聽廣播、看電視等。

飲食 化療后,多數患者往往會有3~5天的食欲不振期,此時需要家人的悉心呵護,比如每天多準備一些新鮮果汁、可口的雜糧小米粥等,必要時可遵醫囑服用適量的止吐藥物緩解癥狀。注意每天的進食量、且避免一天只吃三頓正餐,要少食多餐。食物一定要清淡,避免過咸、油膩、煎炸或有濃烈氣味的食品。每天飲用液體達2000~3000毫升(8~12杯),多飲有助于保護腎臟,加快毒性藥物的排泄,減輕肝腎負擔。

口腔護理 在進食后及睡前清潔口腔,使用柔軟的牙刷和鹽加蘇打的漱口水。鹽加蘇打漱口水配制方法:將1茶匙的鹽和1茶匙的蘇打粉混入1000毫升自來水中。每天重新調配使用。

每天測體溫 通常在化療開始后約7~14天,白細胞數量會降到最低點。患者在此時很容易受到感染。體溫升高可能提示身體受感染,應盡快到醫院進行例行檢查,比如抽血查血像,另外要避免到人多擁擠的地方。

關注體重 每星期最少稱重兩次。

讓心理狀態走向“良性循環”

如果說,身體調整是生存的根基,那么,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將使“根基”更加牢固。所以說,注重腫瘤患者的心理康復也是目前臨床腫瘤治療的一塊重要內容,良好的心態可以促進患者更快康復。

積極參加集體或社交活動 部分醫院開設了針對腫瘤患者的康復沙龍,在那里,與正在康復或是已經康復的患者一起活動,感受生命的頑強和增強抗癌信心,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心理康復手段,也稱為同伴支持。

家人應給予患者更多的關愛 抽盡可能多的時間陪患者散步、聊天,盡可能細心地照顧患者的起居和飲食,當然同時還應該鼓勵患者自立。

(作者每周一上午在東方醫院本部有專家門診,每周五上午在東方醫院南部有專家門診)

如出現以下情況,請通知醫生

服用止吐藥后,仍無法停止嘔吐。

一天腹瀉四次以上,服止瀉藥也未能減輕腹瀉。

一周內體重減輕1千克以上。

喉嚨痛、牙齦痛或口角及口腔有白斑。

發冷及/或發熱超過38.3℃(口腔溫度)。

篇4

【關鍵詞】腫瘤;康復知識;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672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6122-02

化療就是以化學藥物注入體內殺死癌細胞,經過化療50%以上的病人可得到治愈與長期生存的機會。癌細胞容易轉移,手術以后進行化療則可以進一步殺滅殘留的肉眼看不見的癌細胞以及遠處的微小轉移病灶,減少日后腫瘤復發的危險與機會。這說明化療在腫瘤的治療中起到了無足輕重的作用。病人能掌握腫瘤化療常識、康復和自我護理知識,可以積極地配合治療,從而達到預期的效果;進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生活質量,減少因化療而引起的并發癥,最大限度地減輕化療引起的副反應,正確對待化療引起的副反應,順利地完成化療。我科從2011年7月――2012年7月對904例行化療的病人進行了化療康復知識掌握情況的問卷調查,并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調查對象904例病人中,男350例,女554例;年齡20歲-75歲,平均54歲;淋巴瘤144例,食管癌168例,乳腺癌132例,肺癌250例,宮頸癌72例,直腸癌60例,胃癌50例,鼻咽癌28例;文化程度:大學及以上160例,高中120例,初中180例,小學300例,文盲144例。

1.2方法

1.2.1調查工具及內容采用自行設計問卷的調查方法,了解腫瘤化療病人康復知識掌握情況。該問卷的設計是參考腫瘤化療相關知識文獻基礎上,在腫瘤科護理專家的指導下完成的。調查內容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腫瘤病人的一般情況;第2部分:患者對腫瘤化療的定義、途徑、化療準備、配合、康復護理、化療與心理、飲食、運動的關系、化療副作用的護理等條目的了解度,采用閉合式方式回答。此次問卷由10個條目組成,每個條目10分,共100分。共發放問卷904份,回收有效問卷904份,有效率100%。

1.3統計學方法采用百分比數據分析進行統計。

2結果

2.1病人對化療康復知識的掌握對比情況見表1。

3討論

3.1掌握化療康復知識重點,以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3.1.1指導病人掌握各項檢查化驗指標大多數病人雖然知道化驗指標對化療有著很重要的意義,但因數字復雜且難記,絕大多數病人感到茫然。在宣教中,健康教育護士應反復多次向病人講解化驗值的正常值及數字增高或降低的含義,以便病人在化療中能及時發現問題并治療。凡是進行化療的病人應每周檢查血常規1次,如白細胞低于3.0x109L,必須停止化療,進行升白細胞治療。

3.1.2指導病人合理搭配膳食科學的膳食有利疾病的治療和康復,如果能使病人掌握常用的飲食營養知識,對于病人化療后盡早恢復有重大意義[1]。化療期間應根據患者口味,給予營養豐富,易消化的事物,少量多餐,以提高其免疫力。

3.1.3指導病人加強化療常見副作用的護理

3.1.3.1惡心、嘔吐的護理多數化療藥物可以使患者出現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故應在化療前30min遵醫囑使用止吐藥物,并嚴格掌握化療藥物的滴速,以減輕胃腸道反應。

3.1.3.2骨髓抑制的護理用藥前查血象,化療后1周白細胞降低,多數經口服升白細胞藥物后血象可恢復正常。護士應指導患者及家屬觀察出血征象,囑患者用軟毛牙刷刷牙,排便時勿用力等。

3.1.3.3泌尿系統毒性護理化療前必須進行有關腎功能的檢查。比如輸注環磷酰胺的副作用是出血性膀胱炎,所以要求患者化療前和化療期間必須多飲水,使尿量保持在2000-3000ml日以上,必要時記出入量。

3.2提高病人掌握康復知識的技巧與方法老年病人存在理解力差,記憶力差,聽力減退等原因,專職護士必須對其重復講解,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并輔以圖片讓其理解。同時發放化療相關書面資料給病人家屬,讓家屬幫助病人理解,使病人能正確理解化療的副反應,順利完成化療。

化療次數越多的病人,康復知識掌握的程度更好些,能正確對待化療引起的副反應,可積極地完成化療。腫瘤分期早的病人,自身對戰勝疾病的信心比腫瘤分期晚的病人有更高的信心。所以會主動進行治療,能正確對待治療引起的副反應,積極地配合治療。而腫瘤分期晚的病人,對戰勝疾病失去信心,缺乏了解康復知識的主動性。這一點讓更應加強腫瘤分期晚病人的健康教育。

4小結

對904例腫瘤病人進行化療的健康教育,病人能了解到腫瘤并不等于死亡,也理解了疾病的周期。

篇5

[關鍵詞] 護理干預;腫瘤;腹腔鏡手術;康復

[中圖分類號] R473.72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3)09(b)-0130-03

近年來,婦科腫瘤的發病率正逐年上升并呈年輕化趨勢,嚴重影響女性的身心健康。隨著腹腔鏡技術的不斷發展,腹腔鏡手術已成為治療婦科腫瘤的主要手段[1]。然而由于手術引起生殖器結構、的改變以及康復期間所面臨的家庭、社會等問題,對患者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產生巨大負面影響,從而導致術后康復效果不佳[2],因此如何提高患者腹腔鏡術后康復效果是醫師首要解決的問題。為此本研究通過對患者實施全程個體化護理干預模式和常規護理,比較其生理功能恢復情況、術后1年內患者生活質量評分以及復況等指標,旨在探討護理干預對婦科腫瘤患者腹腔鏡手術康復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浙江省舟山市婦幼保健醫院行腹腔鏡手術治療婦科腫瘤患者130例,年齡30~63歲,平均(46.13±7.36)歲。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5點要求:①良性腫瘤患者及惡性腫瘤Ⅰ期患者;②已婚;③首次入院;④具有腹腔鏡手術指征;⑤無精神疾病或意識障礙。文化程度:中學及以下66例,中學以上64例;發病類型:子宮肌瘤81例,卵巢腫瘤38例,宮頸癌11例。將130例患者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65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文化程度以及發病類型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腹腔鏡手術前后的常規護理,而干預組患者給予術前認知行為干預、術后疼痛干預及出院后隨訪干預為一體的全程個體化護理干預模式。

術前認知行為干預:由專業護士采用自行編制的干預方案對患者和家屬進行干預,每次30 min,每天2次。介紹手術的方法、目的、優點,腹腔鏡手術治療過程及其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另外,根據患者不同接受能力實施個體化干預,選擇一間相對隱私性房間,實施一對一治療性溝通,并給予關心、理解、支持,減輕其術前應激、焦慮情緒[3]。術后疼痛干預:①音樂干預。向患者講解音樂療法的目的、意義與方法。讓患者選取2~3首自己喜歡的音樂,并用耳機聆聽,囑患者全身放松,閉上眼睛,將精力集中于音樂中,30~60 min/次,2~3次/d。②治療性撫觸。在音樂干預后交替給予治療性撫觸,囑患者雙眼凝視一個定點,引導其想象物體的顏色、形狀等,并用雙手大魚際以輕度力量在患者疼痛部位做環形撫觸,20 min/次,2~3次/d[4]。同時與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出院隨訪干預: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屬的同意下,建立包括病情年齡、職業、聯系方式等基本信息的干預檔案,并且通過電話、門診復查等方式對患者進行每月1次的健康咨詢,內容包括:食欲、體力、工作、鍛煉、性生活和日常生活等情況[5]。另外,在隨訪期間組織患者及其家屬進行4次集體宣教,并與患者進行討論和答疑。同時發放健康教育手冊供患者參考。

1.3 評價標準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對患者疼痛程度進行評估:0分為無痛,1~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術后不同時間段VAS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術后疼痛初始VAS評分相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而干預組患者術后24、48、72 h的V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不同時間段VAS評分比較(分,x±s)

2.2 兩組術后生理功能恢復情況比較

干預組患者首次下床時間、術后睡眠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2.3 兩組術后1年內生活質量評分及復況比較

干預組術后1年生活質量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3。另外,術后1年內干預組患者復發1例,對照組患者復發7例,干預組復發例數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795,P = 0.029)。

3 討論

婦科腫瘤屬于婦科常見病之一,易對患者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傷害[6]。盡管腹腔鏡手術具有獨特的優點,但其穿刺、氣腹及電燙等操作仍對患者造成巨大影響,從而導致術后康復效果并不理想[7]。有研究表明,在腹腔鏡手術前后對患者進行干預護理可提高患者術后康復效果[8]。因此,本研究對患者實施術前認知行為干預、術后疼痛干預及出院后隨訪干預為一體的全程個體化護理干預模式,旨在探討護理干預對婦科腫瘤患者腹腔鏡手術康復的影響。

根據表1中資料顯示,術后干預組患者疼痛程度較對照組顯著改善。說明全程個體化護理干預能緩解患者疼痛情況。主要由于干預過程中的音樂療法能使患者身心放松,穩定其情緒,保持良好的心境,從而提高患者自身對疼痛的控制能力[9]。另外,治療性撫觸亦是緩解疼痛的有效手段之一。治療性撫觸能舒緩肌肉的緊張度,改善微循環,增加局部血流量,有助于炎性物質的吸收和代謝,改善細胞供養和物質代謝,從而有利于緩解疼痛[10]。根據表2中資料顯示,干預組患者首次下床時間、術后睡眠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少于對照組。說明全程個體化護理干預加快術后生理功能恢復。有研究發現,部分患者在術后為避免或減輕疼痛而保持被動,甚至拒絕翻身,此情況不利于生理功能恢復[11]。然而本研究中術后疼痛干預能緩解患者疼痛情況,因此干預組患者生理功能恢復情況優于對照組。根據表3中資料顯示,術后1年內干預組患者生活質量顯著優于對照組。說明全程個體化護理干預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專業護士根據患者不同接受能力實施個體化干預,采用引導的方法,使患者更深入地表達自己的思想,然后給予身心的全面調整,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境接受術后康復,患者術后在角色功能、軀體功能、情緒功能以及活動狀態等方面得到顯著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得到提高。另外,由于護理干預計劃是由患者及家屬共同參與制定,使患者形成積極主動的治療信念,有助于提高治療依從性[12]。同時結合針對性的出院指導和隨訪干預,使得患者復發案例顯著減少。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患者術后1年內復發人數顯著少于對照組,說明全程個體化護理干預能提高腹腔鏡手術治療效果,降低復發率。

綜上所述,對婦科腫瘤患者實施全程個體化護理干預模式可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減輕家庭經濟負擔,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降低復發率,提高腹腔鏡手術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陳功立.腹腔鏡在婦科惡性腫瘤的應用進展[J].國際婦產科學雜志,2012,39(5):446-451.

[2] 李敏,凌斌.婦科惡性腫瘤腹腔鏡手術的研究現狀[J].國際腫瘤學雜志,2012,39(8):618-621.

[3] 單一琳,劉偉.婦科腫瘤腹腔鏡手術的配合及護理[J].實用腫瘤學雜志,2010,24(1):76-77,84.

[4] 何小倩.舒適護理對腹腔鏡下高齡婦科手術患者手術配合生活質量的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8):1414-1415.

[5] 李傳姣.66例婦科腫瘤患者腹腔鏡手術的護理體會[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1,24(5):589-590.

[6] 鄭少玲,吳翠蘭.柔性護理在婦科腫瘤手術中的應用[J].現代醫院,2011,11(8):90-92.

[7] 樓曉防.腹腔鏡手術治療婦科惡性腫瘤的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中國基層醫藥,2012,19(12):1914-1915.

[8] 譚瓊偉.腹腔鏡治療妊娠合并卵巢腫瘤圍手術期護理[J].右江醫學,2011,39(2):246-247.

[9] 張夕秋,王海亮.對腹腔鏡手術在婦科腫瘤治療護理中的分析[J].心理醫生:下半月版,2012,2(3):282-283.

[10] 高庚辰.腹腔鏡應用于婦科腫瘤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2,4(5):260.

[11] 李幸麗,王英紅.腹腔鏡手術在宮頸癌治療中的應用進展[J].山東醫藥,2012,52(34):98-100.

篇6

【關鍵詞】 優質護理; 婦科腫瘤; 康復; 生活質量

婦科腫瘤在我國的發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趨勢,嚴重威脅著廣大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同時也給患者的家庭和社會都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和壓力[1-2]。近些年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通過手術等各種治療提高婦科惡性腫瘤患者的生存率已經成為可能。在更多的婦科惡性腫瘤患者通過治療獲得延長生存期的同時,如何提高患者術后康復和生活質量也越受到醫療工作者的關注[3]。近年來本院對婦科腫瘤患者術后采用優質護理取得良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8月-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行婦科腫瘤手術的患者80例,所有患者都經過術前和術后病理確診,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40例,年齡38.13~68.56歲,平均(52.17±6.29)歲,其中子宮肌瘤21例,卵巢囊腺瘤7例,宮頸癌5例,子宮內膜癌3例,卵巢癌3例,卵巢癌畸胎瘤1例,觀察組采用優質護理干預方法;對照組40例,年齡37.83~69.67歲,平均(51.91±6.87)歲,其中子宮肌瘤20例,卵巢囊腺瘤6例,宮頸癌5例,子宮內膜癌4例,卵巢癌4例,卵巢癌畸胎瘤1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兩組患者在年齡、腫瘤類別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觀察時間1個月。

1.2.2 觀察組護理方法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進行優質護理干預。(1)由責任護士接待新入院患者,以“阿姨”、“大姐”等親切稱呼患者,一般不直呼患者姓名或床號,以此拉近患者與醫護人員的距離,減輕患者焦慮懼感和陌生感。(2)盡量將新入院患者和康復較好的患者盡量安排在同一病房,入院是向其介紹和科室的環境以及同室的病友,并讓康復較好患者起到現身說法的作用。(3)護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耐心詳細地講解所患疾病的相關知識及其不良情緒和睡眠障礙對術后康復的影響,并且耐心地傾聽患者訴說并及時解釋疑問,指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教會患者自我放松心情的方法。及時與患者家屬和親友溝通以取得他們對患者的理解和支持,以減輕患者精神負擔和心理壓力。(4)告知患者哪些行為可能會導致或加重睡眠障礙,對部分患者,采取刺激控制治療、睡眠限制治療以及松弛治療等干預療法改善其的不良睡眠習慣。(5)術前向患者詳細講解術后疼痛的程度、持續時間,術后幫助患者協助翻身,捆腹帶,囑患者采取半臥位。(6)術后鼓勵、指導和幫助患者在床上進行翻身和肢體活動,并指導患者合理營養飲食、定時排便,避免便秘。(7)耐心向患者說明留置導尿管的必要性以及留置時間,避免活動造成導尿管脫落,并囑患者多飲水,定期檢查和消毒導尿管、及時更換尿袋。

1.3 評價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的下床活動時間、排氣時間、進固體食物時間、住院時間以及并發癥發生率等一般情況。護理1個月后,采用SF-36生活質量表評定患者的生活質量[4]。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數據采用 字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后一般情況比較 觀察組的下床活動時間、排氣時間、進固體食物時間、住院時間及并發癥發生率均顯著小于對照組(P

2.2 兩組護理后生活質量比較 觀察組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見表2。

3 討論

婦科腫瘤的發病呈逐年年輕化,其發病率也逐年增加。目前手術治療仍是婦科腫瘤的主要治療手段,而多數患者手術需要切除子宮或/和卵巢,子宮和卵巢對女性具有特殊意義[4-5]。因此,婦科腫瘤患者不僅要承受生理上的損傷,也還承受著來自家庭和社會的壓力,尤其對于年輕女性患者[6-8];同時加之患者對所患疾病的認識了解較少,患者術前多存在緊張、抑郁、焦慮和恐懼等負性心理情緒[9],這些負性心理情緒的記憶導致患者睡眠障礙,而且睡眠障礙和巨大的心理壓力等又可導致患者生理節律的紊亂,最終影響患者術后康復及生活質量[10]。

本文結果顯示采用優質護理干預后的觀察組的下床活動時間為(38.23±12.14)h,排氣時間(32.09±7.42)h,進固體食物時間(50.28±8.65)h,住院時間(10.49±3.57)d,無并發癥發生;采用常規護理干預后的對照組的下床活動時間(49.18±13.89)h,排氣時間(36.26±8.61)h,進固體食物時間(58.13±9.26)h,住院時間(12.23±4.46)d,并發癥發生率為7.50%,觀察組上述指標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

綜上所述,盡早對婦科腫瘤患者采用優質護理干預措施,有助于患者術后康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患者抑郁和焦慮情況,促進患者的康復。

參考文獻

[1]王靈宣.護理干預對婦科惡性腫瘤患者術后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09,16(2):379-380.

[2]鄒丹,邱濤.44例婦科老年患者逆行輸液的體會[J].重慶醫學,2010,39(1):125-126.

[3]費娜,徐友環,蔣廣軍.個體化護理干預模式對婦科腫瘤患者術后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9):1-3.

[4]張素花.婦科腫瘤病人圍手術期心理護理[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8,7(4):191-194.

[5]張明星.焦慮對婦科良性腫瘤術后康復的影響與護理對策[J].護理研究,2008,22(24):35-36.

[6]楊紅.護理干預措施對婦科腫瘤患者術后康復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2,9(4):139-140.

[7]瞿金娥,婦科腫瘤患者負性情緒的心理干預[J].護理研究,2011,18(10):18231.

[8]蘭大華,譚文霞,王林娟.惡性腫瘤患者DC-CIK治療的269例護理體會[J].重慶醫學,2012,41(11):1078-1080.

[9]徐建平,王彥林,羅慧娟.婦科手術前后焦慮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11,12(6):6551

篇7

[關鍵詞] 康復新液;炎敵油;壓瘡; 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07-57-02

Rehabilitation New Liquid Combined with Yandi Oil for Pressure Sore in Advanced Cancer

LU Lu

Shenyang Municipal No.5 People's Hospital,Shenyang 11002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ew liquid combined with Yandi oil on pressure sore of Phases II and III in advanced cancer patients. MethodsRehabilitation new liquid combined with Yandi oil was used for pressure sore wound surface in 42 case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 1~2 times/d,and observed wound healing and healing time. ResultsThe healing time of Phase II pressure sore was(8.0±1.8)d,and that of Phase III pressure sore,(13±2.5)d. ConclusionThe treatment of pressure sore of advanced cancer patients with rehabilitation new liquid combined with Yandi oil shows a satisfactory effect,with the efficient rate of 100% and short therapy course,and it is easy to operate.

[Key words]Rehabilitation new liquid; Yandi oil; Pressure sore; Nursing

壓瘡是昏迷、長期臥床、營養障礙、年老體弱等患者常見的臨床并發癥之一,晚期惡性腫瘤患者由于長期臥床或處于被迫坐位,活動受限,骨突起部位皮膚長期受壓,如不及時治療,會迅速擴展,可并發感染,進而引起敗血癥而危及生命。2008年9月~2009年10月我科采用康復新液聯合炎敵油治療Ⅱ期、Ⅲ期壓瘡,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8年9月~2009年10月帶壓瘡入院的42例患者,其中男36例,女6例;年齡65~85歲,平均75歲;其中胃癌10例,肝癌7例,胰腺癌5例,肺癌20例。壓瘡發生部位:骶尾部32例,髖部40例,足外踝10例,其他部位4例。Ⅱ期壓瘡18例、Ⅲ期壓瘡24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積極治療原發病及并發癥,糾正貧血及低蛋白血癥,加強營養,定時更換,使用氣墊床,避免壓瘡局部受壓。

Ⅱ期壓瘡:先用無菌生理鹽水低壓沖洗,傷口局部用棉棒均勻涂抹康復新液,4h后再涂炎敵油,傷口暴露,每日1次。

Ⅲ期壓瘡:因Ⅲ期壓瘡治療創面有較多分泌物,先用8%雙氧水沖洗創面,再用無菌生理鹽水充分沖洗清創,在傷口上用棉棒均勻涂抹康復新液,4h后再涂炎敵油,每日2次。

2 結果

每天觀察壓瘡創面愈合情況,以肉眼觀察創面表皮上皮完整覆蓋作為創面愈合的依據,記錄各期壓瘡創面愈合時間。Ⅱ期壓瘡完全愈合時間為(8.0±1.8)d,Ⅲ期壓瘡完全愈合時間為(13±2.5)d,本組治療總有效率達100%。

3 討論

隨著人口老齡化及慢性疾病的逐年增長,壓瘡患者也在增加。據文獻報道,在148個急癥護理機構中壓瘡發生率達9.2%,在專科醫院和福利性醫院達23%~27.5%[1]。隨著護理人員整體素質的提高,對于壓瘡護理的基礎研究也日益興起。在對本組病例的壓瘡護理中,除積極消除病因、改善患者全身營養狀況外,本科室采用康復新液聯合炎敵油修復壓瘡創面。其作用機制闡述如下。

康復新液為美洲大蠊干燥提取物,味咸辛,性溫,具有散瘀活血、養陰生肌的作用。常用于瘀血阻滯的壓瘡,以及胃、十二指腸潰瘍,創傷、燒燙傷等。現代醫學研究證實,康復新液通過抑制蛋白質及RNA合成,達到抑菌抗感染的目的;同時,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除水腫,使局部炎性反應減輕,滲出減少,從而促進新生肉芽組織生長,使創面愈合,且具有對皮膚的刺激性小、滲透力強的特點[2]。多項研究表明,壓瘡的治療需要選擇合理有效的覆蓋物,并為創面提供濕潤環境[3]。

炎敵油是由當歸等多種中藥材研制而成的中藥油制劑,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止痛、消腫生肌斂創的功效。藥理學試驗證實:該藥具有較強的抗菌活性,對G+菌優于G-菌,且對兩者抗菌活性都較強。還有研究證實,炎敵油具有明顯的抗感染、鎮痛作用,對創面感染有抑菌作用和促進創面愈合的作用。其特點為:(1)具有極小性、親脂性、通透性好的特點,易于把藥物滲透到破損組織中去,有利吸收,增強療效;(2)炎敵油流動性好,能均勻分布整個創面,特別對深部創口更顯出優越性。趙璐等[4]報道,炎敵油濕敷治療糖尿病患者Ⅲ期壓瘡,有縮短療效、促進結痂形成的作用。

因為壓瘡是局部血液循環障礙引起的局部皮膚損傷壞死。祖國醫學認為:“萬病皆瘀”,血瘀是諸病的始動病因或臨終結局。康復新液聯合炎敵油能有效改善壓瘡局部血液循環,有促進創面愈合、組織再生及膠原纖維形成的作用。康復新液聯合炎敵油使用對壓瘡的愈合有很好的療效,使壓瘡愈合時間縮短,減少患者并發癥的發生;治療費用低,在使用過程中未發現過敏反應及其它反應,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李勵. 復方壓瘡散治療壓瘡的效果觀察[J]. 護理學雜志,2003,18(3):202.

[2] 張麗,陳小花,鐘碧芬,等. 安普貼薄膜在褥瘡護理中的應用[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5,26(4):447.

[3] 吳燕血,連萍紅. 康復新液治療壓瘡的護理觀察[J]. 護理研究,2004, 18(613):1106-1107.

篇8

一、透析抗腫瘤市場

1、 市場規模。目前在全世界乃至中國,癌癥已成了人口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世界衛生組織2001年報道,世界癌癥發病率和死亡率比1990年上升了22%,今后20年還將上升大約50%。流行病學研究提示,我國不僅腫瘤死亡率呈明顯上升趨勢,據我國衛生部統計,20世紀90年代我國腫瘤發病率已上升為127例/10萬人。近年來我國每年新增腫瘤患者160~170萬人,截至2006年總數估計在960萬人左右。如此眾多的腫瘤患者,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抗腫瘤藥物市場。

2、 市場特性。抗癌市場是窄眾市場,但是需求大于供應的市場。同時是利潤率較高的藥品市場。與其他藥品市場相比,渠道方面有其特殊性。傳統主要市場在醫院,要經過醫生推薦使用。隨著市場競爭的激烈,很多企業和產品(主要是中藥和保健品)開始通過設立專柜的形式直接面向患者營銷。這個市場的消費者特征和購買行為有獨特性。最核心的是消費者本身存在有即時性、短期性,長則幾年,短則數月,注定消費行為的短期性。這直接影響了整個市場行為和決策,要從速從快。

3、 銷售規模。從國家藥品監管局對全國十幾個大城市的主要醫藥公司的調查來看,抗腫瘤藥物銷售量占總體藥品銷售量總體上仍呈上升趨勢。根據相關數據分析,2005年全國抗腫瘤藥物市場銷售達到21.68億美元,2006年達到28.18億美元.4、 藥物熱點.未來幾年內,對發病率高的胃癌、肝癌、肺癌和食管癌等,其對癥治療藥物以及新型抗癌藥物將成為醫藥市場上的新熱點;新型天然抗腫瘤藥物、生物制劑將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5、 治療趨勢.靶向治療、手段整合、防治結合是腫瘤治療的方向所在。其中中醫中藥突顯獨特優勢,中醫藥的“標本兼治”、“辨證施治”,多 “靶點”、毒副作用小的治療優勢,被國內外廣泛認同和施用。

6、 市場推廣。抗腫瘤市場經過數年混戰,已經構筑了進入門檻:品牌決定市場份額;資本決定成功。沒有品牌意識,沒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存活都很難。

7、 營銷模式。受到政策法律的約束較嚴,不如不允許大眾廣告等;同時傳統的醫院市場競爭激烈,企業市場推廣路線的制定和決策比較難,有待從營銷模式的角度突破困局。

二、研判抗腫瘤產品營銷模式演進趨勢

中國抗腫瘤產品研制、生產開始于上世紀50年代末期,而市場對營銷的探索和積淀確是最近10幾年的事情。營銷模式,作為抗腫瘤產品營銷戰略,是企業能否生存發展的要害所在。自上世紀90年代年中期至今,抗腫瘤產品市場操作模式經歷了從單一、落后到多元、創新,從以產品為中心到以患者為中心,從訴求產品利益到全方位人的演進過程。推進營銷模式演進的主體是企業,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也成就了一批企業。如上海綠谷為代表的中國中醫藥企業。通過對十年來的主要營銷模式走勢分析和具有中國特色的典型企業案例分析,我們可以基本研判抗腫瘤產品的營銷模式演進趨勢。

1、 傳統模式:臨床學術模式,是抗腫瘤產品的傳統主流模式。但隨著國內對藥品流通渠道的嚴管,和醫療體制改革,以及中國加入WTO后的進一步的西藥東進,國內醫藥企業特別是中醫藥企業、生物制藥企業在沒有資金優勢、研發優勢、技術優勢、產品專利優勢的情況下,為確保市場優勢,客觀上逼迫大膽突破、創新市場操作模式。

2、 模式演進:國內的大大小小的中醫藥企業、保健品企業多年來對抗腫瘤產品的市場模式可謂進行了諸多探索。

“小報+專柜+院內醫生開方”模式: 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到現在,受三株營銷模式的啟發,一些中藥如斑蝥類產品企業,還有一些調節免疫的保健品企業,采用此模式。靠近相關醫院附近租設專柜、院內醫生開處方、派發小報是操作三要素。操作簡單,成本較低是優點,在抗腫瘤產品市場發育期,有一定效果。但最終做不出規模,做不出品牌,需要長期堅持,容易喪失市場機會,容易被市場淘汰出局。適合無實力只為維持生存的小企業運作。目前已經很少選擇這種模式。

“小報+專柜+院內醫生開方+廣告”模式: 在初級的“小報+專柜+醫生開方”市場操作模式的基礎上,稍有實力的企業和分銷商,出于市場開發速度和廣度的需要,開始關注和投放媒體廣告。媒介主要選擇電視和報紙。電視以縣級、地級電視臺為主,主要投放5分鐘專題,甚至30分鐘專題。專題內容有的主要是產品機理、科研技術,有的主要是典型病例宣傳、專家證言,有的干脆是大綜合;報紙則是各省級區域主流報媒,前期以介紹產品功效的硬廣告為主,后來演進成與典型病例、專家證言的軟硬結合。這種模式增加了廣告營銷的手段,對快速啟動市場,擴大產品宣傳范圍,搜集患者資源,促進患者購買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國家對抗腫瘤市場監管越來越嚴,明令抗腫瘤產品不允許做大眾廣告,實質上宣布了廣告模式的終結。在國內,只能是某些監管不嚴的區域、或者通過高難度“曲線救國”式變相的廣告創作來進行投放。

“小報+專柜+院內醫生開方+廣告+聯誼活動”模式: 隨著抗腫瘤市場的演進,患者購買行為成為焦點,對已擁有的患者資源的深度挖掘成為必須。購買行為包括初購、復購,患者初購是銷售的開始,復購是銷量提升的關鍵,復購就需要通過和患者的互動來完成,互動的主要形式就是和患者以及家屬的聯誼活動。常見的醫學報告會、康復交流會、甚至旅游活動做為重要營銷手段成為這類市場操作模式的重頭戲。對企業來說,產生了很好的市場效果,對患者來說,在飽受病痛折磨的黑暗日子里多了份支持和解脫。聯誼活動作為重要的營銷手段,既有市場價值也有社會價值,會做為抗腫瘤市場操作必須策略保留下去,以后需要的是創新活動主題、豐富活動內容、完善活動形式。實際上,現在很多企業已經開始借鑒、嫁接保健品的會議營銷進行活動的創新,方向是對的。

“小報+專柜+院內醫生開方+廣告+聯誼活動+客情”模式: 進入21世紀,一對一營銷、數據庫營銷、服務營銷、關系營銷等新的營銷的出現不是偶然的,是密切和消費者相關,皆由消費者而來。不僅要關注、研究消費者群體,和消費者群體的互動,更注重和消費者的一對一的互動和溝通。“21世紀,面對消費者的生意是最大的生意”。對企業來講,必然對客戶或消費者一對一的、深度、全方位的服務。抗腫瘤市場更是如此。這個市場一對一營銷、個性化服務體現的主要形式客情。誰的客情做的好,做的大,誰就能堅持到最后,取得市場長期的勝利。客情也成為抗腫瘤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客情本身已發展到大客情階段 。大客情的操作要點在于:內容體系化、操作全程化、管理流程化、規范標準化。有的企業甚至憑借大客情的突出崛起為抗腫瘤某個領域的第一品牌。

整合醫學服務營銷模式: 市場永遠是動態變化的,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在向前演化,所以市場操作模式即使出現了有效的模式也不會固定不變,也要與時俱進、動態創新。從哲學的角度,創新是什么? 創新就是組合,有機地、適變地、徹底地、科學地組合就是整合。所以,適應市場的脈動,營銷模式的創新,根本的規律、趨勢和靈魂在整合。整合營銷的提出和在各行業的實踐也已經數年時間。看抗腫瘤市場,誰能成為未來長期的的霸主,一方面取決與技術創新,一方面取決于市場創新。市場創新的關鍵點在營銷戰略,即營銷模式的創新。抗腫瘤市場營銷模式的創新本質和靈魂、趨勢也是整合。業內存活十年以上的企業比如上海綠谷在經過市場的風雨洗禮,對營銷模式的總結和實踐已經達到了整合這個層次,用單品年銷量過十億元的業績做出了最好的解答。

金朝根據長期的市場一線實踐和持續的觀察、體悟,把抗腫瘤市場最前衛、最具實戰效能的營銷模式定義為“整合醫學服務營銷”,這種模式的思維方法是有機組合的思維方法,這種模式的本質是整合,對企業平臺和資源、核心經營團隊的整合智能要求比較高;這種模式的層次一個是廣義的整合,即企業經營層面的整合,一個是狹義的整合,即企業目標市場營銷層面的整合。這里重點研討的是市場層面的整合。“整合醫學服務營銷”基本架構包括:營銷策略的整合、營銷工具的整合、市場資源的整合、傳播資源的整合。國內抗腫瘤企業成功操作整合醫學服務營銷的企業不是太多,上海綠谷算一個。

3、解析綠谷“整合醫學服務營銷”的演進實踐

現在分析綠谷,有極強的現實和借鑒意義。可以說,綠谷經歷了抗腫瘤產品走市場路線整個營銷模式演進的全過程。綠谷用十年的時間完成了從最初始的小報模式、廣告模式、大客情模式,到現在的整合醫學服務營銷模式的探索、確立和實踐,同時用單品銷量逐年過億元、幾億元、十億元的業績,以及已經成為靈芝類中藥抗腫瘤產品第一品牌證明了整合醫學服務營銷模式的效能。整合醫學服務營銷,就是走市場路線的抗腫瘤產品最具實戰效能的營銷模式。業內企業當然不必從頭走過,通過解析綠谷,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在整合醫學服務營銷理論指導下,調動資源,從快從速進行市場開發。下面從營銷策略、營銷工具、市場資源、傳播媒介四個方面解析綠谷的整合醫學服務營銷運作,綠谷的整合醫學服務營銷核心內容體現在“兩網兩庫一體系”上,即:兩網一是互聯網一是特診連鎖網,兩庫一是專家庫一是患者庫,一體系是中醫藥文化體系。

⑴、營銷策略整合

②、  產品整合:1997年,以保健品的產品形態切入市場,2002年11月26日,轉換成國藥準字(B20020428),并更名為雙靈固本散。理所當然,不能進醫保,但仍可以做廣告。為確保市場持續的廣告策略提供了先決條件。國家一類抗腫瘤新藥沙爾威辛即將上市,豐富了抗腫瘤的產品結構。

③、  目標市場整合:利用新品開始切入醫院市場,院內外市場兼顧。同時,立足國內市場,專門成立國際委,開拓國外市場,已經取得了成績。

④、  品牌整合:立足全球視野,用近十年的時間,通過先打造產品品牌,然后帶動企業品牌,最終確立國內中藥抗癌第一品牌,國際上有全球影響的中國中醫藥企業。

⑤、  文化整合:用中醫藥文化融進企業文化建設,構筑企業文化體系,把中醫藥文化作為企業文化的靈魂和旗幟,運用中醫藥思想方法指導市場。

⑥、  大客情整合:建立各級客情組織(1+2模式:客情部+業務宣傳部、策劃部)、構筑客情服務體系(電話咨詢、回訪、專家咨詢、活動)、流程化客情管理、制度化規范。⑦、  活動整合:高端的新聞會﹑低端的社區義診活動﹑終端藥店的促銷活動﹑高端學術會議等各種主題、形式活動結合。同時和“軟文、公關、輔助廣告”三劍結合。

⑧、  促銷整合:終端促銷、活動促銷結合。⑨、  廣告整合:報紙系列軟文和硬廣告結合、新媒體廣告如因特網與報紙地面廣告結合、終端宣傳與患者口碑結合。

⑵、市場資源整合

產品資源:在安徽黃山、福建武夷山有符合GAP標準的原料種植基地,在上海中藥飲片加工廠,在西安是GMP制藥廠,牢牢控制產品上、中、下資源,掌握了市場主動權。

患者資源:通過天網、地網的建設,通過大客情操作,建立了國內最大的腫瘤患者庫,成為企業的大金礦,同時,有效阻擊了競爭對手,規避了政策風險。

專家資源:一方面在各地咨詢處有專職醫生隊伍,成為各省分公司、辦事處工作核心,另一方面,總部整合國內知名老中醫、抗腫瘤專家組建了廣泛的專家網絡,為開展“整合醫學服務營銷”的學術營銷,為患者提供醫學服務有了服務主體。

醫療資源:已經建立200多家門診,在安徽合肥開設了濟民腫瘤醫院;并購拓能,引進X刀等醫療器械;在云南,有伽瑪刀項目;以后還要和國內的醫院深度合作。醫療資源的廣泛整合,使“整合醫學服務營銷”的整合醫學服務得到保障,向患者提供了切實的整合醫學抗癌支持。的保證了綠谷成為國內最大的抗腫瘤企業目標的推進,同時,構筑了在市場上的優勢地位,鞏固了第一品牌的地位。

研發資源:核心策略是“產學研聯盟”,發展階段經歷了簡單合作、產品整合、行業引領三個階段,路線是用企業商業模式的創新帶動產學研的創新。主要動作:綠谷集團先后與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中國軍事醫學院毒物藥物研究所、北京大學醫學部、中國中醫科學院、芝加哥大學、美國華盛頓喬治城大學癌癥中心等進行科研合作,形成了綠谷強大的無編(邊)實驗室。2005年,綠谷集團與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深度合作,聯合成立綠谷研究院;2005年4月,綠谷集團出資3300萬,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設立“綠谷名醫名藥研究基金”; 2005年8月,綠谷設立“億元抗癌基金”,進一步確立了綠谷在中醫藥抗腫瘤行業的領先地位。2006年9月,又成立了“綠谷集團-同濟中醫戰略聯盟”,從而為綠谷集團打造自主知識產權產品梯隊奠定了堅實基礎。

⑶、營銷工具的整合

突出體現在宣傳品工具上 ,從最早的綠谷小報、宣傳單頁、手冊、光盤、專刊到高端的編入教材、出版叢書,豐富生動了地面宣傳品,達到寓宣于教的權威宣傳目的。主要動作:國家四大類權威教科書將雙靈固本散列為腫瘤治療規范用藥。

①、高等醫學院校教科書 :《抗癌動、植、礦物彩色圖鑒及其應用》是最權威的國家高等醫學教科書,抗癌中藥雙  靈固本散成為唯一一個入選此書的抗癌新藥,開創了靈芝抗癌中藥寫入教科書的先河。

②、醫院臨床用藥教科書 :最新版《腫瘤藥物治療手冊》。

③、國家藥監局信息中心:《新藥推薦》 。雙靈固本散作為抗癌藥物的最新代表和標準藥品入編《新藥推薦》。

④、衛生部、中醫藥管理局健康家園“百姓教科書” 腫瘤部分包括八個分冊,雙靈固本散作為重點推薦藥物被寫入其中。

⑤、 2005年7月美國天天健康出版社出版了《中國癌癥解決方案》(China’s Can詳細介紹了雙靈固本散的基礎與臨床研究成果。⑷、傳播媒介的整合

營銷即傳播。傳播需要創意,更需要傳播載體的創意。實戰的創意來自組合。綠谷的傳播媒介組合有:

互聯網:即所謂的“天網”,有集團網站、產品網站(雙靈固本散網)、醫療咨詢網(中國癌癥康復網)、也有各分公司網站,可以說是四網一體,共同組成“天網”。

傳統媒介:是國內抗腫瘤產品利用報媒的效用最好的最徹底的。綠谷的軟文成為經典。

患者口碑:由于客情工作的到位,以患者以及家屬為媒介的口碑傳播起到不可估量的傳播效果。

三、 解讀整合醫學服務營銷模式

1、定義

緊密貼合醫藥保健品市場動態情勢,以企業整體經營戰略為指導,針對目標市場和目標客戶,立足愛心和社會公益,以真誠服務患者為根本出發點,以辨證整合為市場思維方法,以整合免費贈藥和免費試用服務、整合國內外知名專家免費咨詢和診療服務、整合大客情服務等為主要操作手段,以整合互聯網新媒體、政府聯合事件營銷、新聞公關、電視專題廣告、報紙軟文廣告、患者口碑為主要傳播手段,以產品整合為載體,最終造福患者,實現企業經營目標。

2、定性

是當今最符合市場趨勢和市場脈動、最具實戰效能的醫藥保健品營銷模式。尤其適合中藥、保健品、生物藥品中的抗腫瘤、心腦血管、肝病、糖尿病等產品。

3、層面

有兩個層面:一是企業整體運營層面的整合經營戰略,一個是市場操作層面的整合醫學服務營銷。

4、 架構

概括就是“三網三庫一體系”。三網:一是互聯網、一是外聯網、一是終端健康服務網;三庫:專家庫、患者庫、人才庫;一體系:文化體系。

5、要素整合

⑴、目標整合:企業根據自身資源狀況、決策能力、市場趨勢,確定目標市場以及市場目標,準確定位,做到戰略目標明確。

⑵、思維整合:穿透市場迷霧和亂象,用辨證的整合的思維考量市場、清晰路線。

⑶、產品整合:如果是自有專利產品,要明確確切療效,考慮把原材料、研發、配方、生產、質量管理等系統化操作,降低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力;如果是通過組合國內外產品資源,非企業自產,沒有壟斷性,要考慮向市場推廣組合的產品,多靶點聚焦,進攻目標市場。另外,要注意制劑產品和醫療器械、醫療資源的整合,作為產品的附加利益推給患者,同時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

⑷、市場整合:醫院與非醫院市場、國內與國外市場、目標市場與非目標市場,根據企業發展的不同的階段,進行整合切入、拓展。

⑸、文化整合:文化是人的精神性、思想性的東西,企業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管理。市場是人活動,文化對市場更至關重要,整合什么樣的文化進入市場、進入企業,是企業能否順利進行經營管理的關鍵。常見的如中醫藥文化、愛心文化等。

⑹、人才整合:企業所有的戰略戰術最終需要人來完成,需要團隊集體奮斗。人才是企業整合的先發資源,面向國內外、面向國內不同區域、面向行業不同背景和經歷的人才,進行整合、適配,是市場制勝的關鍵。

⑺、專家整合:以專家為代表的醫學資源,是整合醫學服務營銷實施的核心資源,專家整合務必面向全國、關注國外,建立廣泛的專職、兼職、顧問各類的專家隊伍。

⑻、服務整合:從市場的層面,服務不只是對患者的服務,還要包括對員工的服務。包括:

①對患者提品服務:贈藥體驗,銷售服務等;

②醫學服務:專家免費咨詢、個性化治療方案、專家會診等。

③客情服務:專職的客情人員對患者及其家屬提品銷售服務、親情關照服務、精神鼓勵服務、必要的娛樂服務如組織旅游等。

④對員工的服務:能否構筑對員工的服務體系是企業經營成敗的關鍵。員工服務體系內容:薪資體系、激勵體系、勞動保障、培訓提升、晉升等。

⑼、客情整合:樹立大客情觀念,構筑客情體系,流程化操作、標準化管理做好大客情的關鍵。

⑽、傳播整合:互聯網、電視、報紙、口碑、公關、新聞等手段的有機組合成為整合醫學服務營銷傳播的必須。

⑾、終端整合:整合醫學服務營銷的終端是專柜、門診、專科醫院、傳統醫院的整合利用,以建立大覆蓋面的、連鎖性的為患者提供健康服務的終端網絡為目的。

⑿、促銷整合:促銷始終是提升銷量、沖擊回款的必須利器。整合醫學服務營銷的促銷要求終端促銷和活動促銷的聯動,促銷的創新不拒絕現存優秀、適合的形式,可以借鑒消費品促銷形式等進行促銷的創新。

篇9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婦科腫瘤手術患者184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子宮肌瘤84例,子宮內膜癌42例、宮頸癌35例、卵巢腫瘤23例,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92例,年齡38~56歲,大專及以上學歷42例,高中及中專學歷86例,初中及以下學歷56例,所有患者預計生存期均超過6個月,無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嚴重并發性疾病,無手術禁忌癥和精神障礙,兩組患者的病情、年齡、學歷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行婦科常規護理。

1.2.2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個體化健康教育干預:①由主管護士指導患者填寫《個體化健康教育需求評估表》,詳細了解患者受教育水平、生育史、既往病史、手術治療史等基本信息,正確評估每位患者需求,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制定健康教育培訓處方,針對性實施健康教育和指導;②入院指導。對新入院患者詳細介紹病區環境和主治醫師情況,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不安全感,盡快完成角色轉換;③入院宣教。由主管護士講解疾病成因、機制、臨床癥狀體征和在治療中應注意的問題,讓患者了解手術治療對疾病的必要性和可行性;④術前指導。術前主動和患者溝通,對患者提出的問題給予詳細解答,用通俗的語言講解手術過程和在手術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指導患者做好術中配合。⑤術后指導。術后加強巡視,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及時發現患者心理異常,對術后的不適癥狀做出正確解釋,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指導患者進行有效緩解。⑥院外指導。建立咨詢熱線,正確指導院外患者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提高生活質量。

1.3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健康知識掌握率、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匹茲堡睡眠質量(PSQI)評分、生活質量(QLQ-C30)評分、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首次排氣和進固體食物時間。健康知識掌握率評價標準:運用自制調查問卷,問卷分值100分,>85分為掌握,84~65分為基本掌握,<65分為沒有掌握,總掌握率=掌握率+基本掌握率。1.4統計學處理本研究所有資料數據均由SPSS14.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健康知識掌握率、SAS、SDS、PSQI、QLQ-3C評分比較觀察組健康知識掌握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SAS、SDS、PSQI、QLQ-3C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首次排氣時間、進食固體食物時間比較觀察組術后并發癥例數明顯少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術后首次排氣時間和固體食物進食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篇10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040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9-4822-01

海扶超聲聚焦刀又稱高強度聚焦超聲腫瘤治療系統,簡稱HIFU,是一種無創治療實體腫瘤的大型醫療設備。近年來越來越多應用于子宮肌瘤患者的治療[1-3]。由于是新技術,在我國尚未普遍開展,護理模式也處在摸索、探討之中。臨床路徑是現代的、多專業合作的、能保證質量的、有效地臨床健康(醫療護理)服務計劃[4]。所謂臨床路徑是指有醫生護士與其他人員對一特定的診斷和手術,做最適當的有順序和時間性的照顧計劃,以減少康復的延遲及資源的浪費,使服務對象獲得最佳的照顧品質[5]。其中健康教育對疾病的發展、轉歸、預后的作用日益受到臨床重視,尤其是對腫瘤患者,圍手術期良好的健康教育至關重要,也是手術成功的關鍵。我院婦科自2010年將臨床路徑應用于HIFU治療子宮肌瘤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子宮肌瘤行HIFU治療的122例患者,年齡28歲-52歲,腫瘤最大者121.1mm,最小者14mm,均經B超、磁共振與臨床診斷為子宮肌瘤。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1例,2組患者年齡、職業、文化程度、病情程度及麻醉方法等臨床資料經處理,差別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院時按照單雙號隨機分組,對照組采用傳統的隨機健康教育方式,觀察組采用制定好的臨床路徑表進行健康教育。臨床護理路徑表由病房護士長、主管護士及海扶治療室醫師、護士共同制訂。所有參與者均經過培訓,嚴格按照此表進行護理,以時間為橫軸,以健康宣教內容為縱軸,提供按時有效的照顧,內容包括:各種需要掌握的規章制度、各項檢查及用藥指導、飲食指導、俯臥位的練習、膀胱充盈訓練、心理護理、術前準備、術中護理、術后護理、出院指導、發放及回收調查表。自行設計臥位耐受性記錄表,包括完全能﹙Ⅰ級﹚、勉強能﹙Ⅱ級﹚、不能需暫停治療﹙Ⅲ級﹚。

1.3 觀察指標 記錄2組患者灌腸次數、臥位的耐受性、不良反應。出院時調查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遵醫囑行為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1.4 數據處理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采用x2檢驗,P

2 結果

2組患者灌腸次數、臥位的耐受性、不良反應比較,見表1。出院時發放調查表,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掌握健康知識情況、遵醫行為、對護理工作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見表2。

3 討論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患者對健康知識的需求隨著疾病的治療及康復不斷增加。現在健康教育越來越受到臨床護理工作的重視,已成為醫院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6]。通過健康教育,能使患者正確的認識疾病,增強治療疾病的信心,在治療過程中,使患者真正享受到主動、全面、連續的身心整體護理。但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傳統的健康教育沒有嚴格的標準,隨意性較大,病人得不到系統全面的教育,不能達到期望的健康教育效果。

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科學、先進的護理工作模式,使護理人員護理的目標和護理行為一目了然,不再是機械地執行醫囑,而是有計劃、有預見性、規范化、標準統一的護理。對年資低,業務水平低的護士能起到臨床指導作用。本文將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健康教育,經反復修改制定了HIFU治療子宮肌瘤患者圍手術期健康教育路徑表,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嚴格執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觀察組患者術前灌腸次數明顯少于對照組,P

參考文獻

[1] 孫麗敏,孫瑞.海扶刀治療子宮肌瘤50例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15(4):115-116.

[2] 王善梅.海扶超聲聚焦刀治療子宮肌瘤的護理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02,17(12):914-915.

[3] 李玲.子宮肌瘤海扶刀治療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檢驗醫學與臨床,2008,5(9):570-571.

[4] 莊翠芳,等.臨床護理路徑在婦產科的應用[J].上海護理,2008,8(4):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