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民政工作工作總結范文

時間:2024-02-05 17:51:2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社區民政工作工作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社區民政工作工作總結

篇1

 

一、加強社區建設,做好民生服務

按照市政府關于在長德新區成立彩繽、德旺兩個城市社區的批復文件制訂了《2017年城市社區建設實施方案》為即將新建的兩個城市社區提供了指導依據,同時制訂了《長德新區社區建設規劃方案》提出建設“小康社區”做為未來四年城市社區建設的主題,為長德新區未來四年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農村社區建設方面,按照《長春新區關于全面推薦農村社區建設的實施意見》要求制訂了《2017年長德新區農村社區實施方案》根據我區實際情況將江東店村打造成為農村社區建設示范點,通過完善現有基礎設施、增加社區服務功能、改善農村社區基礎設施弱,服務體系不健全的現狀。

二、圓滿完成全國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

全國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任務重、時間緊、對工作完成質量要求高,長德新區在3月8日啟動了本區域內的地名普查工作,召開了由社會事業局牽頭組織,各部門主要領導參加的長德新區地名普查專項工作會議,會上對本區域內的地名普查工作作出了詳細的安排部署,為了加強領導成立了領導小組和由社會事業局牽頭組建的地名普查辦公室,負責協調各部門有序推進地名普查專項工作開展。地名普查辦公室制定了《長德新區地名普查專項工作實施方案》并積極協調市普查辦和長春新區和普查辦為長德新區專門組織了兩次業務培訓,為長德新區的地名普查工作有序開展提供了保障。目前截止,對區域范圍內的19條街路、14家已投產企業、11個自然村的地名相關屬性信息進行了全面的調查、補充、更新、完善,累計填寫地名普查登記表300余份照片200余張,長德新區地名普查登記資料已經上交長春新區,為整個長春新區如期完成地名普查工作提供了保障。下一階段為迎接市里統一驗收做好準備工作。

三、完善街路門牌號、政區地名標志設置

積極協調市民政局區劃地名處為滿足條件的20家駐區企、事業單位核發了門牌號使用證。從服務駐區企業的角度,做到主動上門測量,主動上門安裝,由社會事業局統一收集駐區企業材料為駐區企業代辦門牌號申領工作。積極協調市民政局區劃地名處為我區11個自然村與德惠、九臺的道路分界點設置了16個政區地名標志點。為進一步做好長德新區創城工作,維護好長德新區對外形象,提升城市景觀,長德新區社會事業局對區內所有街路牌進行了踏查和修繕,為創城工作助力。

四、做擁軍服務工作、維護區內和諧穩定

為促進長德新區擁軍工作深入開展,進一步增強軍政軍民團結,維護區內和諧穩定,實現雙擁工作常態化,研究制定了《長德新區社區擁軍活動方案》為今后以社區為平臺開展擁軍服務工作提供了依據。

1.開展春節和“八一”期間的節日走訪慰問工作

制訂了《長德新區2017年春節期間走訪慰問工作方案》,長德新區管委會對優撫對象和其他特殊群體在春節期間以發放慰問品的形式開展了走訪慰問。累計發放大米40袋、面40袋、油80桶;慰問金4萬元。今年又是中國建軍90周年, 在“八一”建軍節期間,根據長春新區雙擁工作領導小組《關于開展慶祝建軍90周年紀念活動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局經制訂了《長德新區關于開展“八一”擁軍慰問活動的實施方案》,開展擁軍慰問活動,針對轄區范圍內的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家屬、病故軍人家屬、殘疾軍人、老復員軍人、帶病回鄉退伍軍人、生活困難的60歲以上退役士兵,共計30人進行走訪慰問,送去節日的祝福,弘揚他們的革命精神,肯定他們的革命功績,體現黨和政府對他們的關愛,維護區內和諧穩定的社會氛圍,共計發放慰問金4.5萬元。

2.開展為優撫對象送健康活動

按照《長德新區關于開展“八一”擁軍慰問活動的實施方案》在8月7日至8月11日開展了為優撫對象送健康活動,組織轄區內167名優撫對象在長德新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了免費體檢,體檢項目包括血常規、心電、彩超、尿常規、血糖、肝功能、腎功能等,通過此體檢活動全面主動掌握了優撫對象的身體狀況,為優撫對象建立了個人健康檔案,落實了優撫政策,進一步提升優撫對象的醫療保障水平。

篇2

會議進行了三項議程,首先認真傳達新區武裝工作會議精神,組織宣讀、學習新區民兵整組相關文件。黨總支書記倪海榮就如何高標準抓好民兵整組工作作了重點強調,進一步統一了大家思想,全面布署了社區民兵整組工作任務,使我社區民兵組織建設更趨健全規范,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切實抓好民兵整組工作,夯實基礎力組織保證。

民兵整組是民兵組織建設的前提,是民兵工作“三落實”的基礎,我們以黨的十、全國兩會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提高應急動員能力和持續動員能力為重點,努力提高整組工作質量,確保在末端有效落實。從確保隨時應對重大的戰略高度,從確保平時應急、戰時應戰的根本要求,牢固樹立居安思危意識。社區居民小組和駐社區企業基干民兵以為單位編組,嚴格對照條件落實出入轉隊,重點提高退伍軍人、參訓人員與軍事專業對口專業技術人員的在位率。本著“精干可靠管用”原則,著重調整加強了一體化營和民兵應急分隊建設。全社區組建基干民兵排1個共15人,普通民兵編3個連,6個排,其中退伍軍人15名,黨員16名,應急分隊10名,配齊訓練器材,迷彩服10套,警棍、盾牌各10套,有力地推動了民兵工作的正常有序開展。

二、緊扣目標,強化意識,摸清底數。

針對上級賦予我社區的整組任務,兩委著力在解決底數上下功夫。一是核實人員底數。做到去向明,聯系方式清;二是摸清核準服預備役退伍軍人底數。全社區15名退伍軍人人數質量分布情況有關信息準確掌握;三是重點抓一體化營、連、排和民兵應急分隊人員建設,積極改進編組方式和進行科學合理編組,做到交通便利,在崗率100%,便行執行任務。

三、提升社區民兵營戰備規范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