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設計基本要素范文
時間:2024-02-18 17:48:2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景觀設計基本要素,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視覺元素;園林景觀;設計
園林景觀設計是一門交叉、綜合的學科,它不僅是建筑藝術、園林藝術、公共環境藝術,也是一種視覺傳達藝術,它的設計和施工除了具有某些功能性之外,還應該極具視覺的美感和沖擊力。在園林景觀設計中重視對視覺元素的構成和運用,無論是從景觀的環境功能設計還是整體視覺傳達設計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 視覺在園林設計中的地位
視覺是人類認識世界,獲得信息的一種最重要的方式,也是接受信息量最大的一種知覺工具。人的視覺是通過光線來感知環境,為人們的活動提供必要的環境信息,并由此產生各種行為和情緒上的反應。人對事物的認識,是由感覺到知覺,由感性到理性的過程,人的眼睛是視覺感受器,視網膜受外界光、色、形、質的刺激,反映了物象的存在,而視知覺的感知占知覺中的主導力量。因此,“視覺”可以通俗的理解為某一客觀事物在經過人們大腦、眼睛的主觀審視之后留下的人們認識這一事物的直觀感覺。園林藝術是環境藝術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包含了作為視覺符號的建筑、水體、山石、植物等基本要素,人們瀏覽所處環境的時候,通過視覺符號進行信息傳達。
二 視覺要素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運用
構成視覺藝術品的基本要素是點、線、面。它是一切形態的基礎,一切造型的根本。自然界所有的物體都離不開點、線、面,所有的形態也可以歸結于點、線、面。而其構成原理是把這些基本要素按照形式美的法則進行創造性的組合。視覺藝術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就是要把點、線、面等概念性的基本要素物化,置換成具體的園林設計要素。城市中景觀空間可分為點狀空間、線狀空間、面狀空間。點狀空間包括交通島綠化,街頭綠地、公園等小型公共空間。線形空間主要指濱水帶、道路、防護林帶等空間。面狀空間則包括居住區、廠區、風景區等面積較大的空間。由于各類空間類型植物景觀均具有較高的使用率和較強的功效性,使其在改善環境、愉悅身心、調節生活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城市綠地系統中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在城市未來的發展建設過程中,具有極高價值、較強可達性的植物景觀空間將越來越受到居民的歡迎。
(一)點的運用
點在視覺元素中是最基本的元素,它是圖形圖像最基本的組成部分,也是圖像中最細小的成分。現代景觀設計中,植物、山石、亭塔、臺凳汀步、石磯、燈光、水池、雕塑等有一定位置的。形狀不巨大的要素,均可以視為物化了的點。功能性點的存在有實實在在的景觀功能作用,裝飾性點有的僅是為視覺形式的需要,有的是作為一種視覺信息傳遞的符號。綠色植物也可以作為點來處理,它是景觀設計中極其特殊的一個元素,它既有功能性又具有裝飾作用,它的設計可分為孤植、群植、叢植、片植等,遍及整個景觀的各個部分。作為點景的景觀小品根據點的聚積性及其焦點特性,可在十字路口中間,在綠地或景觀建筑的一角,在道路軸線的起點、盡頭,或在廣場中央等,成為觀眾目光的焦點。點還可以有對稱、對比重復、漸變、虛實等多種應用方法,點由于其形比較細小,在園林景觀設計時可以和線、面、體等多種元素相組合。搭配有時還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有凳子功能的路燈和藏在地下的地燈就是一個實點與虛點的對比變化
(二)線的運用
視覺中的線,是由眾多的點沿著相同的方向,緊密地排列在一起所形成的,即線是點的運動軌跡。線的特點主要是具有長度和方向,其外形有長短、粗細、輕重、強弱、直接、轉折、頓挫等不同的變化。同時,線能給人以力量、速度、連續、流暢、移動、纖巧、彈力等視覺體驗。“線條能產生一種視覺上的聯系,并且是視覺藝術中各因素之間最為重要的溝通方式。”線條能引起一種視覺對話或視覺上的關注。盡管有其獨立性,但線條也能分割它所在的塊面,既能產生和諧,又能產生緊張。不同的線條引起審美感受肯定不同。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有相對長度和方向的道路、長廊、圍墻、欄桿、路燈、溪流、駁岸、曲橋等均可視為線的元素。直線,其堅強、剛毅、有氣魄,通常被用于主題相對嚴肅,具有鮮明主題的規則式園林景觀中,如紀念性公園、各類人民公園、城市中心公園等。線的造型應用在景觀設計中是屢見不鮮的,其主要包括線的粗細搭配、線的交錯、線的實虛處理、線的直曲對比、線群和線面、線的方向及動勢等。
(三)面的運用
在面元素的園林景觀視覺設計中我們既可把視覺層次放在平面,同時又可上升到三維的立體空間中,將面做傾斜與垂直的處理,并利用平行、相遇、切割等位置變化方式尋求面元素的巧妙設計變化,使之在各類幾何圖形、色彩組合、重復強調的變化中體現,與大自然的完美融合。對于大面積的面元素園林景觀設計我們應采用點、線、面三者相結合、相促進的方式,從而實現理想的設計效果。
三 其他視覺元素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運用
(一)形體的運用
形體是面在三維空間中的運動,當不同的面于不同的方向,并在邊沿的位置連在一起就形成形體。假山、雕塑、建筑、裝置等在園林景觀設計中表現為形體,在園林景觀設計時,它可以打破面的單調,同時它也可以和平面上的圖形相呼應、協調,或者形成視覺的焦點,使得景觀產生較舒適的視覺感受。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形體還應包括半立體,如浮雕等。
(二)色彩的運用
色彩是視覺元素中最具典型的一個元素,即使不在園林設計中就算是在平常生活中,色彩給我們帶來的形象性都比較大,在生活中是不可以缺少色彩的。在園林景觀設計中,色彩的溫度感、運動感和距離感都能產生強烈的形態感情,是個性設計發揮的基礎。如紅、橙、黃等暖色系給人以溫暖、熱鬧的感覺,藍、藍綠、藍紫、白色等冷色系給人以冰涼、清靜感,紫與綠屬中性色,對觀賞者不會產生疲勞感,相反紅色極具注目性,應用過多易使人疲勞。暖色有接近觀賞者的感覺,而冷色有遠離之感,同一色相,純度大的則近前,純度小的則退遠,明色調近前,灰色調退遠。紅色、橙色、黃色是炙熱、活潑、明快的色彩,它能使肌肉的機能和血液循環加快,容易引起注意,除了具有較佳的明視效果之外,更被用來傳達有活力、積極、熱誠、溫暖、前進等涵義的形象與精神。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街道設計 縱斷設計 橫斷設計 鋪裝
街道作為城市的基本設施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必備要素有時還是人們聚會交談的場所、孩子們嬉戲的地方、城鎮街區的象征,但是飛速發展的汽車普及化把道路變成了汽車有限的設施,作為生活場所的意義和形成街區的作用淡出了。隨著社會的發展,建設更加安全、舒心的街區、富有個性的街區景觀建設和街道景觀建設也越來越有必要。
一、 所謂街道設計
街道從人的方面來看有以下兩個功能:一是提升城市形象,美化城市。二是保證人、車通行的開放都市空間。由此設計街道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在兩個功能的基礎上進行綜合的、復合的設計。首先必須考慮街道在都市中處于什么位置、擁有什么特點。在城市中有連接都市間的干線道路、都市內的干線道路、狹窄街道和社區道路還有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活道路、步行者專用道路等各種規格的街道因此在設計的內容上就有很人的差異,并且要充分了解包括周邊地區未來發展的土地利用情況。其次,必須理解都市中的街道空間并不是單獨存在的,它與周邊的建筑物、作為遠景的自然物、建筑物、日照、通風環境等自然環境這些構成街道的各要素成為一體,形成了空間,因此設計街道時不能停留在設計的表層,而必須考慮到地區的社會環境、自然環境、文化、歷史等因素來進行整體思考。
二、街道景觀設計的框架
1.街道的平面、縱斷設計
為確保車輛的安全性街道在視野、彎曲度、縱斷坡度等方而都有其基本要求。設計者首先要根據車道所規定的必要條件勾畫街道的框架,再考慮怎樣能夠滿足車輛的通行空間或者作為步行空間的舒適性、實用性等。直線街道、曲線街道和折線街道分別有著不同的特點和景觀印象。直線街道雖然有時可能讓人感到單調卻連帶著安定感、整齊感的印象。曲線街道由于看不到遠一點的前方可以認為具有引起人們好奇心的效果,在直線街道與曲線街道的交叉部分根據其組合創建出復合型景觀,可使交叉點給景觀帶來變化。同時這些景觀擁有作為縱斷形狀的參數,它們的組合重疊容易構建出富有特色的街道景觀。平面形狀與縱斷形狀的復合重疊塑造了街道形象,這些都是創建讓人心情愉快的街道的要素。
2.橫斷設計
在創建道路的協調性上橫斷設計非常重要,關于車道,要根據機動車的交通特征決定其寬度。關于步行道,要根據步行者的交通特性決定其寬度,而為了提高舒適性,要求步行空間要寬裕一些。此外隨著無障礙化建設,輪椅的通行也要考慮,具有連續性、確保路面寬度、橫斷坡度更加平緩等條件也是道路設計的重要方面。這些都是橫斷設計的必要條件,不僅如此還必須提高道路的附加價值。一般來說人行道與車道的寬度的相對關系、與對面人行道之間的距離、到店鋪的正面等距離都需要認真考慮,使其協調具有人性化。由此,道路與建筑物正面之間的設計也是一個重要的要素。
三、街道景觀設計的基本要素
1.鋪裝造景的實用化設計
鋪裝的基本機能是“確保雨天的通行性能和防止干燥時的沙塵”、“讓其具有路面的平坦性和適度的抗滑性確保安全舒適的通行”。一般的鋪裝:有使用瀝青的彈性鋪裝和使用混凝土的剛性鋪裝,;有鋪連鎖砌磚鋪裝、地磚鋪裝;也有注重質感的磁磚鋪裝和石材鋪裝。近年來又開發出了以緩解熱島現象為目標的保水性鋪裝和以應對洪水、滋養水源等為目的的透水性鋪裝等技術,還有再利用廢棄材料制作的鋪裝工藝也開始引人注目。選定鋪裝材料的時候首先要具備滿足通行的基本機能(不打滑、沖擊強度、耐磨損性、平坦性和接縫的適當寬度等)或者說必須滿足維護管理的需要與此同時還必須考慮作為街道的舞臺裝置的質感設計。考慮鋪裝材料的色調、紋理、接縫的量、質感等,而且設計必須兼顧地域性、歷史性,不會讓人厭煩、能夠長時間為人們所喜愛。
2.綠化植物造景的人性化設計街道
植栽具有誘導視線、分離步行者與車輛、形成綠蔭等機能。對景觀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為適應街道的功能可采取單獨使用高大喬木、與灌木搭配、連續的灌木綠化帶等方法。鋪裝下面的土壤從性質和狀態是街道樹的生長基礎,因此設計上要盡可能地在植栽時進行大范圍的土壤改良,尤其是要把雨水還原給地下,要讓路面具備透水功能。常用具有遮蔽和環境保護功能高大喬木,一般多用于干線道路和工業地帶面。落葉高大喬木具有較強的季節性等,一般多用于市區地帶。實地選定樹種的時候要考慮到規劃地的氣候、日照、風環境、土壤等條件,并選擇不會給沿路的土地利用帶來負面影響的樹木。
3.照明造景的科學化設計
街道照明是根據交通量和沿道土地利用的情況來確定照亮人行道還是車道、或者是兩方面都照亮。以這一目的此來確定街道燈的配置、光源的位置、燈的高度等,要根據色溫和演色性(光源的色調效果)來表現光的色彩搭配。色溫低的話就變成了暖色系的光。演色性高的話照明效果就更加接近自然。燈的種類不同其色溫與演色性也就不一樣,因此必須充分探討夜間的景觀印象選定燈的種類。在探討夜景觀的時候還要考慮沿路的建筑物的照明、墻而、鋪裝的顏色和反射程度等等。
四、街道景觀設計的輔助要素
街道是各種景觀要素的集合,除了包括鋪裝、植栽、照明這些基本要素外還有其他輔助要素:步車道邊界、街道排水渠、防護欄、標識信號、電線桿以及在街道空間設置的藝術品,以及為了把街道建設成為更有魅力的空間而進行的軟環境建設等。
參考文獻:
[1].尼古拉斯·T·丹尼斯,凱爾·D·布朗著.劉玉杰,吉慶萍,俞孔堅,譯.景觀設計師便攜手冊[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
篇3
構成藝術是指形態的藝術構成,這一造型概念最先從西方構成主義發展而來,它的核心思想是以抽象的造型傳遞作者創作的情感觀念。它作為設計藝術這類學科的理論基礎,非常偏重對幾何抽象造型元素的的運用,遵循一定規律的美學形式,注重產生的獨立價值形式。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期,這一理論最先由俄國構成派大師塔特林提出,他指出“構造、質感、結構”做為構成主義的三大原理,一切設計的基礎都可以看作是材料和有機組合的造型。他所設計的《第三國際紀念碑》,結合雕塑、建筑與工程,使用了動力、空間和各種材料,體現了構成關于空間、時間、運動和光的宏偉構思,成為了構成藝術宣言式作品。
構成藝術作為整個設計的基礎,為城市公園設計提供了豐富的語言形式,通過打碎、解構、重組等方式,有規劃有組織的設計公園的平面構圖、立面形態、空間布局、色彩搭配等,使其更具?覺形態表現力,突出構成形式美感,滿足人們對現代城市公園的追求。
2 城市公園景觀中構成藝術的形式美原則
2.1 對比與統一
對比是將兩類及兩類以上相差較大的視覺元素相互對照,使人產生強烈的反差感,其雙方特性更加突顯,主題更加明確。對比主要通過色調、色相、形狀、數量等強烈的視覺反差來顯示個性。統一則是為調和雙方的個性,找出共性因素,使其統一中富有變化,形態更加和諧。如果過量強調統一會顯得形態單調,沒有活力,藝術效果枯燥無味。2006年,貝聿銘在設計蘇州博物館新館中,從傳統民居中提取元素,用簡練的幾何造型加以概括,體現江南的地方特色,更好的突出和融合了新舊的差異性,解決了在老歷史街區中建立新建筑的難題。
2.2 對稱與均衡
對稱是自然界常見的一種造型語言,它以一條對稱軸為中心,形成上下、左右等形或等量完全對稱的結構。對稱在公園景觀空間處理上會給人規整、莊重、嚴肅的樸素美感和心理暗示。均衡是以動態為主導對對稱的調和,在軸的兩側雖形狀、體量、顏色等不同,但在視覺上具有相對的穩定感,使其對稱更活潑生動具有變化。均衡的失調,會造成雜亂無章的空間形態。在公園景觀營造中要處理好各景觀要素之間的關系,把握好尺寸大小、數量多少、色彩協調、疏密得當的均衡變化,使空間布局更生動、有序。
2.3 節奏與韻律
節奏和韻律包含在各個形態構成中,節奏是循序漸進、有條理地的變化,在視覺上產生動態的秩序美感。韻律則是對節奏進一步深化的動態連續性,如果說節奏是理性的調和秩序,那么韻律就是感性中的節奏。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景觀設計中,圍繞中軸線有節奏有韻律的排列周邊景觀,使景觀從標題(奧運標志)、序曲(中軸綠帶)、(慶典廣場)、結束(主山天鏡)、余韻(綠色公園),不論在視覺上還是在空間序列中,都形成了錯落有序的空間布局,使其產生不同尋常的空間秩序美感和藝術效果。
2.4 比例與尺度
任何一件功能與形式完美結合的景觀作品都有合理的比例與尺度關系。比例是指一個物體整體與局部之間長、寬、高等受一定數值制約的關系。尺度以人為主導,按照人自身尺度要求與各個物體尺寸之間形成的對比關系。和諧的比例與尺度關系,能夠解決功能合理性與形式美之間的矛盾。在城市公園景觀設計研究中,要注重人與空間的比例尺度關系,比如從人的視覺尺度來看,
3 構成藝術在城市公園景觀中的應用
點、線、面、體是構成藝術中最基本的形態要素,所有的形體都是由一種或多種要素組合提煉后展現出來的抽象形態。城市公園景觀包括山體、地形、水體、植物、構筑物等物質造型元素,在藝術構成中主要分為平面構成、立體構成、色彩構成三大構成,將主要的三大構成原理應用到公園景觀這些造型元素中。
3.1 公園景觀設計中的平面構成要素
平面構成是在二維空間中按照一定規律組合圖形,最基本的語言要素是對點、線、面的重復、對比、漸變等。景觀平面構圖融合平面構成中的構成法則,來完善景觀平面空間組織序列。
整個物質形態都是從點開始,點作為根底,在城市公園景觀環境設計中應用廣泛。點以多種形態出現在公園景觀設計中,對景觀小品而言,可以把標志性的雕塑、陳設品等作為景觀節點,聚焦人們的視線。在植物設計中,單株的植物也可以以點的形式呈現,遮擋視線劃分空間。點的運動規律決定線的形態,線有直線、曲線、折線、軸線之分,直線有延長,向上之感,曲線有優雅、柔美之感,折線有干脆、直接之感,軸線是虛設的一條線。在城市公園景觀設計之初,可以用線的動態來表達設計理念,根據線顯示的不同性格來定位景觀風格。例如用具有自然美感的自由曲線展現“曲徑通幽”,用多量植物的連續性劃分空間,引導人們的瀏覽視線。線連續移動封閉圍合成面,面的長、寬是用尺度來表示的。面分多種類型,但它們都是由線的形態決定的。在公園景觀設計中,根據基地面的現狀,分割功能空間,建筑、水體、綠化、鋪裝等都是對不同性質面的運用。
3.2 公園景觀設計中的立體構成要素
立體構成主要由點、線、面基本要素圍合成一個體的三維空間,按照構成藝術美學原理用一定材料構造空間形體。城市公園是以創造滿足人們的休閑空間為主要目的,公園景觀作為復雜的景觀結構體系,把公園的各不同要素進行抽象構成,地面、頂面與立面造型是虛體還是實體決定景觀的空間序列層次和質量。如在立面造型設計中,立面是公園最先展示的景觀面,它具有分割空間、強化背景、引導游人視線的作用。同時立面上各景觀構成要素的形式是最容易靈活運用的,在公園空間創造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立面的虛實、曲直變化處理得當會給整個城市公園景觀增添生趣。
3.3 公園景觀設計中的色彩構成要素
色彩構成是利用色相、明度、彩度的相互作用,按照一定的規律組合,對人的感官與心理產生強烈感染力的一種表達效果。色彩賦予在城市公園景觀上給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對空間的表達也有不同展示效果。城市公園的色彩景觀要素大致分為人工色和自然色兩大類,自然色作為天然形成的色彩不可改變,但在景觀設計中可以“巧借”,與人工色彩融合,突出公園景觀色彩的藝術表現力。在城市公園景觀塑造中,不論利用植物做主景還是配景都是最廣泛的,因此植物的色彩搭配是城市公園景觀色彩基調的基礎。根據植物不同季節色相變化,利用人對色彩的心理感應,營造公園景觀,使景觀層次鮮明,視覺色彩空間更富有變化。
篇4
1.1考慮空間整體的立意
區域環境的景觀設計應當呼應整個居住區的建筑設計風格,不能顯得很突兀,不同的區域設計風格有不同的景觀搭配效果,硬質景觀要與軟質景觀相協調,進而統一整體的區域風格特點。比如現代居住區需要采用現代景觀的設計手法,地方住宅則需要選擇具有地方歷史特點的建筑設計風格。
1.2選取適合地方區域的建筑材料
材料是景觀設計的重要選取內容,應當選取當地較為常見的材料,體現區域的自然特色。在選取材料的同時,要詳細了解各材料的特性,在用于設計時能夠更好地發揮其作用。每個地方的特色都不一樣,設計時將含有地方歷史人文特點的材料運用于居住環境的設計中,有利于增強人們對于居住的歸屬感。
1.3環境中的點線面的結合
在景觀設計中,點元素是整個環境設計中的閃光點。整個居住環境是由點和線的相互結合而構成,它們的組合能夠讓居住環境變得更為秩序化。點線面三種結合的方式是居住區景觀設計的基本原則,構建出完備的空間網絡,使整體景觀達到和諧一致,自成一體。
2現代化居住環境景觀的主要構成要素
2.1綠化設計
綠化是居住景觀設計構成的基本要素,最早發展于西方國家的貴族居住地。綠化設計符合人們對生態化的要求。現代綠化設計講究種植綠化平面與立相結合的特點,居住環境的綠化設計遵循水平和垂直相結合的原則,由于綠化的位置差異,垂直綠化有圍墻綠化、屋頂綠化等類型,其中用地被植物營造植物背景,用喬木花草加以點綴,還可以栽培顏色鮮艷的花卉,塑造一種層次感,實現綠化藝術性與實用性的相結合,綜上這些綠化的設計極大地豐富了居住區的綠化內涵,提高了人們的觀賞性以及人們的生活質量。
2.2小品設計
小品設計在居住環境的景觀性設計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小品設計主要分為雕塑、園藝以及設施這幾種,在居住環境中精心設計的小品往往是人們視覺的焦點。雕塑飾品可以大致上分為抽象雕塑以及具象雕塑,好的雕塑可以在景觀設計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現代比較廣泛使用的雕塑是情境雕塑,使雕塑更加的貼近人們的生活。園藝飾品有現代園藝和古典園藝,古典園藝包括曲徑小橋、花窗等,現代園藝包括塊石、花架等,為居住的人們提供觀賞場所。小品設計中方便人們使用的公共設施,比如指示燈、垃圾桶、草坪燈等,造型日趨雅致。
2.3鋪地設計
居住區的廣場通常是人們聚集逗留的場所,在景觀設計中,廣場的草坪鋪地不容小視,設計師主要通過草坪的高差、材質、顏色以及圖案等創造出豐富多樣的場地景觀,優秀的鋪地設計往往別具匠心。
2.4道路設計
道路是居住區的主要構成框架,它不僅具有疏導交通、組織空間的職能,且優秀的道路設計同樣能成為居住的風景線,道路設計按照使用功能劃分,可以分為車行道和人行道,且鋪路的材料各有不同,居住區的道路材質可以分為瀝青路、混凝土路以及各種仿石材鋪裝路等。對于宅間路其設計往往有塊石、路牙、路邊座椅、植物、燈具配置等。他們的綜合構成了一條居住環境區的景觀線,人們沿著這條線進行觀賞。因此,對于道路設計,設計師在設計之前應仔細考量道路的曲線和寬窄,詳細了解鋪裝材質預計綠化配置,以在實用性和美觀性上能同時達到較好的效果。
2.5駁岸設計
駁岸的作用是防洪泄洪,保護堤岸。通常在硬質景觀設計中,設計師在駁岸的形式以及材質上做文章,通過設計河道的寬窄形態,以此控制水流的速度,運用塊石的裝飾,制造出急流、靜水的形態,營造出動靜結合的景觀,還有人工仿造的水景,將燈光、綠化與噴泉相互融合,形成錯落有致的全天候景觀。
3結語
篇5
關鍵詞:城市濱水區;植物;景觀設計
濱水區植物空間是城市的生態綠廊,具有生態效益和美化功能。濱水區植物造景多利用河、湖、海等水系沿岸用地,多呈帶狀分布,形成城市的濱水生態綠帶。
1濱水區植物造景要素
植物造景應從植物顏色、大小、形態、線條等這些基本要素特征的創作手法中突出景觀視覺效果。
在植物景觀配置中,顏色配置是一個復雜而有趣的問題,要使作品富有趣味,這種色彩變化是根據視線景觀角度變換需求在時間上和空間上有序配置的。濱水區植物造景主要依據植物成熟時的大小來選取植物的。從美學觀點來說,造景效果并非完全由植物的絕對大小來決定,更多地由植物的群體構成、植物間協調性等諸多因素決定。在濱水區植物造景中,形狀和形態在空間上的協調變化十分重要。形狀可以帶動人的視線上下移動。植物間也存在形態協調問題,有些植物跟別的植物很難搭配,適宜單獨配置。植物在形態要素上還要有變化,最好采用漸變方式變化。幾何線條是一種植物景觀配置的設計手法。許多景觀設計師會在草坪與重要植物群落的植物種植帶間設計一條清晰的線條,有時還設計出流線型植物色塊做鑲邊。
2濱水區植物造景形式
在城市濱水區植物造景中,植物的種植形式不但滿足城市濱水景觀的空間構成,藝術構圖需要同時為人們提供遮蔭、降暑、防災及生態等功能需求,可以總結為孤植、組團、帶植、疏林、自然式等[1]。
孤植式是指喬木或灌木的孤立種植,孤植一方面能在開闊的濱水植物造景中形成視覺焦點,另一方面,能使天空和水面顯得更加開闊;組團式是指各種植物以組團的方式種植在一起或同一樹種常2株或3株緊密的種在一起形成1個單元,往往成為濱水區植物造景中的景觀主題,組團能實現濱水空間的開敝性和視線的通透性;城市濱水區植物造景中帶植式種植主要應用于水岸的護岸林、隔離綠籬、濱水步道行道樹種植、濱水區防護林等,在滿足濱水區生態環境保護和遮陽等功能的前提下結合視覺景觀的觀賞性,組織成連續或大型的植被區;疏林式一般是指以大面積的草坪或低矮灌木為基底、少量喬木點綴其上的一種種植形式。能突出視覺空間的通透性,在親水休閑型的濱水區綠化中廣泛的采用疏林的種植方式顯得尤為重要;自然式也稱群落式,是指植物配置時參照當地的自然植物群落景觀的一種方式,在組成結構上以喬、灌、草的生態模式存在,在水濱岸線凸出或凹入的空地設置,既突出岸線的變化與景觀的變化,也同時為濱水生態環境的優化起重要作用[2]。
3濱水區植物造景原則
為了滿足游人觀賞性需求,在考慮濱水區植物生態習性的基礎上,從藝術的角度去配置植物。既要考慮植物種類的選擇,樹叢的組合,平面和立面的構圖、色彩、季相及園林意境;同時又要考慮濱水區植物與其他要素如山石、水體、建筑、園路等相互間的配置。濱水區植物造景原則如下:
3.1應遵循以生態學原理為指導,因地制宜,適地適生
濱水區植物造景要遵循植物生長的自身規律及地形條件、氣候的特點和造景要求,結合造園題材,力求適地適樹。注重開發和應用鄉土植物,充分利用現有的綠化基礎[3]。
論文關鍵詞城市濱水區;植物;景觀設計
論文摘要隨著城市濱水區的開發與建設,其獨特的自然景觀越來越成為城市建設與土地開發中重要的新的經濟增長點。植物造景在城市濱水景觀中扮演著重要的社會和生態角色,運用己有的關于濱水區植物景觀要素、植物造景形式分析的研究成果,研究城市濱水區植物造景的原則。
濱水區植物空間是城市的生態綠廊,具有生態效益和美化功能。濱水區植物造景多利用河、湖、海等水系沿岸用地,多呈帶狀分布,形成城市的濱水生態綠帶。
1濱水區植物造景要素
植物造景應從植物顏色、大小、形態、線條等這些基本要素特征的創作手法中突出景觀視覺效果。
在植物景觀配置中,顏色配置是一個復雜而有趣的問題,要使作品富有趣味,這種色彩變化是根據視線景觀角度變換需求在時間上和空間上有序配置的。濱水區植物造景主要依據植物成熟時的大小來選取植物的。從美學觀點來說,造景效果并非完全由植物的絕對大小來決定,更多地由植物的群體構成、植物間協調性等諸多因素決定。在濱水區植物造景中,形狀和形態在空間上的協調變化十分重要。形狀可以帶動人的視線上下移動。植物間也存在形態協調問題,有些植物跟別的植物很難搭配,適宜單獨配置。植物在形態要素上還要有變化,最好采用漸變方式變化。幾何線條是一種植物景觀配置的設計手法。許多景觀設計師會在草坪與重要植物群落的植物種植帶間設計一條清晰的線條,有時還設計出流線型植物色塊做鑲邊。
2濱水區植物造景形式
在城市濱水區植物造景中,植物的種植形式不但滿足城市濱水景觀的空間構成,藝術構圖需要同時為人們提供遮蔭、降暑、防災及生態等功能需求,可以總結為孤植、組團、帶植、疏林、自然式等[1]。
孤植式是指喬木或灌木的孤立種植,孤植一方面能在開闊的濱水植物造景中形成視覺焦點,另一方面,能使天空和水面顯得更加開闊;組團式是指各種植物以組團的方式種植在一起或同一樹種常2株或3株緊密的種在一起形成1個單元,往往成為濱水區植物造景中的景觀主題,組團能實現濱水空間的開敝性和視線的通透性;城市濱水區植物造景中帶植式種植主要應用于水岸的護岸林、隔離綠籬、濱水步道行道樹種植、濱水區防護林等,在滿足濱水區生態環境保護和遮陽等功能的前提下結合視覺景觀的觀賞性,組織成連續或大型的植被區;疏林式一般是指以大面積的草坪或低矮灌木為基底、少量喬木點綴其上的一種種植形式。能突出視覺空間的通透性,在親水休閑型的濱水區綠化中廣泛的采用疏林的種植方式顯得尤為重要;自然式也稱群落式,是指植物配置時參照當地的自然植物群落景觀的一種方式,在組成結構上以喬、灌、草的生態模式存在,在水濱岸線凸出或凹入的空地設置,既突出岸線的變化與景觀的變化,也同時為濱水生態環境的優化起重要作用[2]。
3濱水區植物造景原則
為了滿足游人觀賞性需求,在考慮濱水區植物生態習性的基礎上,從藝術的角度去配置植物。既要考慮植物種類的選擇,樹叢的組合,平面和立面的構圖、色彩、季相及園林意境;同時又要考慮濱水區植物與其他要素如山石、水體、建筑、園路等相互間的配置。濱水區植物造景原則如下:
篇6
關鍵詞:園林景觀;設計;視覺元素
園林景觀設計將美學知識、建筑學知識、以及環境建設和規劃結合在了一起,可以說園林景觀設計是一項較為綜合的設計工程。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還有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使得人們在精神上面的追求越來越高,并且對于審美的能力也有了提升。因此園林景觀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還應當注重對于園林景觀在審美上的設計。因為人們非常注重第一眼的印象,而第一眼的印象就是通過視覺元素來進行評判,所以園林景觀在進行設計的時候,也需要注意視覺元素,同時,視覺元素在園林景觀的設計里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得到了廣泛的使用。
一、園林景觀設計概述
園林景觀設計是一項復雜的設計工程,它主要是在以前園林景觀設計理論的前提下,應用現代的工程藝術以及園林藝術,對現在的地形進行改造,然后種植上一些植物,再建造一些建筑等,創設一個更加美好的環境,不僅可以滿足人們的需要,同時也可以對現代人們當前的生活需求、審美能力以及設計人員的想法進行真實的反映。并且,園林景觀設計既是園林藝術和建筑藝術,并且它還也是視覺藝術,其中視覺藝術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人們認知這個世界的一種方式就是通過視覺,同樣也是人們較為直接的認知方法,一個和諧美好的環境可以讓人們的心情變得更加愉快。但是在園林景觀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因為很多的設計人員常常會注重園林景觀的功能,對其視覺上產生的效果重視程度不足,因此致使一些園林景觀在視覺上沒有了觀賞的美感。隨著人們對精神上追求的不斷提高,使得設計人員也開始注意園林景觀視覺上效果的重要性。
二、視覺元素在園林景觀設計里面的應用研究
一件藝術品的完成,離不開三個基本要素,第一個要素就是點,第二個要素就是線,第三個要素就是面,而這三個要素也正是視覺元素中的重要組成內容。點、線以及面這三種要素也是任何形態的基本前提,換句話說就是所有造型開始的源頭。
1.點的應用
點在視覺元素里面,是一種常見的要素,同時也是一種最基出的視覺符號,在組成一個圖像之前,點也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基本內容。在園林景觀設計的整體角度來觀察,可以將植物的植被,建筑物上的燈具,中心的亭塔,水池,甚至是一些雕塑等等,這些都可以被看作是一個基本的視覺符號,也就是點。通過這個基本的視覺符號的位置,也就是點的位置,能過對園林景觀的整體布局有一個簡單的了解,換句話說就是點可以對園林景觀的布局有較為直接的影響。當園林景觀進行設計的時候,可以運用一些豐富視覺效果的裝飾性點,也可以運用一些其他的功能性點,這樣就可以利用點來傳達相應的視覺信息,因為點是非常細小的,所以在園林景觀進行設計的時候,可以利用點的對稱性、虛實性、漸變性、以及重復性等特點,將點的功能性充分發揮出來,與其他視覺元素融合在一起,進而起到裝飾的作用,有的情況下,點還可以起到更多的作用。
2.線的應用
線其實就是通過點的組合連接而成。因為在人們的視覺感知世界里面,會經常有許多的點遵循一定的方向,排列組合在一起,而這個時候再去觀察,點就逐漸不成了線,不再是單獨的一個點。換句話說我們也可以將線理解成是點按照一定的運行軌跡組成的。在線的屬性方面來看,線不僅是有方向的,同時它還具有一定的長度,線的外形會發生很多的變化,例如,線可以發生轉折、輕重、頓挫,甚至也可以變粗變細等等。當然線還可以在視覺上給人們一種連續、移動、力量以及彈力等多種不同種類型的視覺效果。在園林景觀進行設計的時候,線能夠在視覺上引發沖突以及沖突的效果,線有時候還會在版面上面顯示出和諧以及緊張的視覺感受,并且線還擁有一定的獨立性。在園林景觀設計里面,小路、長廊、曲橋或者是欄桿、路燈等建筑都可以將其看成是線條,也正是這些線的方向以及長度,就會給人們的視覺上,帶來不同的觀賞感受與觀賞效果。
3.面的應用
園林景觀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面的應用主要就是體現在平面上,同時也可以在園林景觀的立體空間中有所體現,能夠進行傾斜或者是垂直的處理,還能夠利用平行、相交以及切割等對面進行特殊的展示,然后通過這種不同的變化效果,讓整個園林景觀的設計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面元素一般會在不同色彩的組合之下以及多次的強調中,慢慢凸顯出來,進而與周圍的環境很好的融合起來,進而提升園林景觀設計的視覺效果。
4.形體的應用
形體可以是指園林景觀設計里面的假山、雕塑等建筑,在對形體進行設計的時候,如果設計得非常好,就能夠帶給人們視覺上的強烈沖擊。因為形體在園林景觀設計的三維空間當中,是面的一種活動軌跡,面得不同帶來的方向也會有所不同,而形體就是不同面邊緣連接在一起組成的。園林景觀的設計人員常常會將多個元素進行對應、融合,然后帶給人們更好的視覺沖擊效果。
5.色彩的應用
色彩,是我們大家最為熟悉的一種視覺元素,同樣的在園林景觀設計里面加入色彩之后,也可以給人們帶來視覺上的不同感受。例如,紅色、淺粉色或者是淺紫色等能夠給人們帶來視覺上的美感,同時還會讓人們體會到溫暖的視覺感受,而黑色或者是藍色,則會給人們帶來冰涼、冷清的視覺感受。所以園林景觀的設計人員需要利用不同的色彩進行設計,進而帶給人們不同的視覺感受。
6.質感的運用
質感是物體表面的特質,是可以通過皮膚接觸或者眼睛觀察來判斷感覺的另一種重要的視覺元素。質感也叫肌理,有粗糙和光滑之分,有柔軟和生硬之分,也有天然和人工之分。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可以運用對不同景觀元素質感的搭配和對比,來制造出獨具一格的視覺效果,不同質感的材料有金屬、玻璃、陶瓷、巖石、木材、塑料等,如用玻璃窗和粗陶瓷搭配,可以突出陶器的粗糙質感,增添一份古樸,又在西方古代建筑中,雕塑、繪畫和藝術等元素都可以找到,他們以不同的質感完美搭配,將西方古典文化共同展現出來,讓人們了解西方古代的審美和情趣。
7.空間的運用
空間除了我們熟知的三維空間外還有二維空間、圖式空間和矛盾空間。《桃花源記》中對于桃花源的描寫“初極狹,才通入,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便形象的表現了空間的對比變化帶給人的視覺感受和心理體驗。抓住各種空間變化,掌握好度,合理的運用空間這一元素是設計者需要注意的,可以以此來創造出影響人心理體驗和視覺感受的優秀園林景觀作品。
三、結語
視覺元素之間通過不同的搭配,組合在一起之后,帶給人們的視覺效果是非常不同的,能夠提高人們對園林景觀設計的興趣,如果園林景觀設計人員忽視了視覺要素對于設計產生的重要作用,就會使得整個園林景觀的設計變得無趣,因此,園林景觀設計的工作人員,需要重視視覺元素,加強對視覺元素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應用研究的力度,讓園林景觀的設計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張輝.視覺元素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運用[J].山東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01:148-152.
篇7
關鍵詞:現代城市;市政道路;景觀設計
Abstract: urban road is the urban structure skeleton, is where the city's vitality, it is the place of the most concentrated crowd activities. And municipal road landscape is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urban traffic traffic space form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so, municipal road landscape in the urban landscape occupies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This paper that modern city of municipal road landscape design was discussed.
Key words: the modern city; Municipal road; Landscape design
中圖分類號:U412.3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前言
在城市發展中,交通道路建設是一個必不可少得元素,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道路建設的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對道路綠化也越來越重視。建設一個既滿通功能要求,又生態美觀的綠化景觀道路,會給人們帶來整潔清新的感覺,也給城市建設注入了無限生機,它既是城市景觀的網路,又能提高城市生態環境質量,使之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目的。
一、現代城市市政道路景觀的功能
分析道路景觀要從道路景觀的功能入手,對于城市道路而言,其功能主要有 3個方面:交通功能、城市景觀功能和環境功能。在傳統的城市道路照明中,比較重視道路的交通功能,而忽視了景觀環境功能。而景觀的主要功能又主要是指其生產功能、生態功能和景觀功能。景觀的生產功能主要指景觀的物質生產能力,不同景觀,其物質生產能力表現的形式不同,但共同的特征是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的物質保證。景觀的生產功能主要包括自然景觀的生產功能和農業景觀的生產功能兩部分。景觀的生態功能主要表現為維持生態環境的平衡,保持景觀的穩定性,其具體表現在景觀與流的相互作用上。當水、風、土流、冰川、火及人工形成的人流、物流穿越景觀時,景觀有傳輸和阻礙兩種功能。城市道路所能達到的使用路者達到空間轉移的過程中,實際上就是用路者在穿越景觀。景觀的美學功能主要包括自然景觀的美學功能和文化景觀的美學功能兩個方面。景觀作為城市道路的重要附屬部分,為了使城市道路的功能達到最優,景觀的生態功能和美學功能就成為其主要的功能。
二、現代城市市政道路與景觀的相互作用
道路建設對景觀的影響有正反兩個方面。一方面,道路建設時對原有道路無法避免的填或挖,以及一些不合理的或是不夠美觀的道路和橋隧設計等將影響和破壞固有的天然景觀;另一方面,合理的設計和修飾也可能為原有景觀增色,甚至形成新的人工風景點。同樣,景觀對城市道路的影響也是如此,合理景觀的設計不僅可以使道路使用者感到賞心悅目,而且可以增加行車的安全感;與之相反,不良的景觀設計無法減輕道路使用者的疲勞,從而無法增強行車的安全感,甚至造成交通隱患。總之,道路與景觀的作用是相互的,兩者相互影響,相互融合。三、景觀要素分析
景觀要素是構成景觀的各組成因素。細分起來城市道路景觀的構成要素是多種多樣的,它包括道路本身、道路的植栽、道路交通設施,沿街的建筑物、結點,遠景中的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以及人的活動,地下部分的交通設施、商業設施、能源、通信設施、排水設施,還有變動因素:季節、氣候、時間,將這些因素都融入和考慮在設計中,可增加道路景觀的個性化和城市特色。上述的“道路”和“沿街”兩部分是城市道路景觀構成的基本要素,而“遠景”、“人的活動”“、地下部分”、“變動因素”等幾項是僅次于“道路”和“沿街”兩項的重要構成要素。不同的景觀要素在道路的景觀中起著不同的作用。
3.1視覺分析
方面從視覺心理出發,對道路的空間線形、道路與周圍環境及自然景觀的協調所進行的分析研究結果,能滿足視覺的連續性,以及舒適和安全感的綜合設計,就稱為視覺分析。在視覺方面,道路景觀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道路自身的一些因素:路線布局的三維空間線形、道路幾何尺寸的線形變化、道路結構物與周邊環境的協調性。
3.2 交通心理方面
從道路使用者的感官出發,對道路使用的便利性、通暢性以及和諧感出發進行分析研究,使道路景觀的設計滿足方便行人行走,駕駛員行車,且景觀的設計能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輔助用路者完成自己的出行目的,并且能使出行愉快通暢,把原來認為只是枯燥簡單的出行轉化成為一種享受,在實現地點轉移的同時還能充分利用中途的時間享受街道上的風景。在交通心理方面,除了影響道路使用的關鍵性線形因素外,還有結構物的設置、行道樹的植栽、路邊綠化等。道路的植栽,可以豐富道路沿途景觀,增進道路和沿途景觀的協調,提高行車的舒適性,使包括道路在內的整個區域風景更加美麗;改善行車條件,引導視線、遮光,減輕行車的緊張狀態,消除視覺疲勞,確保交通安全;減輕交通造成的危害,改善沿線環境。
3.3 文化氛圍方面
文化因素與設計者有關,設計者的文化背景不同,具有不同的審美觀,對同一客體的設計不會是完全相同的。他們對色彩、線形及建筑物構造的喜好,以及對名勝古跡的態度等,都將對設計結構產生決定性的影響。道路景觀要素中文化方面的要素主要指構造物的色彩、造型、名勝古跡、廣告等。由于部分城市已經逐步形成了自己城市風格,那么其道路的風格也應該與之協調,現代氣息十足的城市在色彩上會更加時尚和艷麗,古城里則不適合安放大型的廣告畫等。
四、現代城市市政道路景觀設計的原則與城市市政道路的性質和功能相適應
由于城市布局、地形、氣候、地質、水文及交通方式等因素的影響, 不同性質和功能的道路組成會產生不同的路網。大城市有快速道路系統、交通干道系統等,由于交通目的的不同,不同環境中的景觀元素要求也不同,路旁建筑、綠地、雕塑以及道路自身設計都必須符合不同道路的特點。
4.1 考慮道路使用者的行為規律與視覺特性
道路上的人流、車流都是在動態過程中觀賞街景,又由于各自交通目的(上班、購物、旅游等)和交通手段(步行、騎自行車、乘公交車等)不同,產生不同的行為規律和視覺特性, 設計中要把握以人為本的原則。
4.2 考慮綜合效應
城市道路景觀設計不僅要求各個景觀元素組成的街景統一協調,而且與城市自然景色(地形、山峰、湖泊及綠地等)、歷史文物(古建筑、古橋梁、古塔、傳統的街巷等)以及現代建筑有機地聯系在一起,把道路與環境作為一個景觀整體加以考慮, 并作一體化設計、創造有特色又有時代感的城市環境。
篇8
1.1傳統圖案形式美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1.1.1均齊均齊是圖案設計的形式之一,即指圖案的左右兩邊或上下左右四邊紋樣的圖形、色彩等基本相同,呈對稱狀。均齊式圖案設計紋樣的形、色、技法等重復使用,給人以莊嚴肅穆、整潔有序的美感。均齊圖案在城市主干道規劃設計與人行道的分割綠化帶設計中被廣泛應用,從而體現出城市規劃設計的規整感和現代感。
1.1.2平衡平衡是圖案設計構圖的基本要素,即圖案的左右兩邊或上下左右四邊并不完全相同,但大致呈相等或相同狀,圖案設計的重心落在其中軸線的中心點上,以保持圖案畫面的平衡。平衡式圖案設計在城市綠化帶中也得到廣泛的應用,在整潔劃一的規整感之外尋求變化之美。構圖的選擇在保持統一的前提下講究變化之豐富,不僅可以避免給人造成審美疲勞,而且還能起到移步換景的審美感受,同時還有設定地標的作用,有利于人們確定正確方位。
1.1.3角偶式角偶式圖案是以一角為起點的均衡或對稱構圖形式。在園林設計中角偶式圖案的應用,既可以起到填補空白或壓角點綴的作用,還可以以它獨特的構圖形式給人別出心裁的藝術美感,別有一番景致。角偶式圖案多用于城市道路綠化分割帶的起始或末尾處,可以起到提示性或標識性的作用。
1.2傳統圖案色彩美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傳統圖案的色彩搭配講究和諧統一,即使用同一色系的顏色進行搭配,給人以柔和舒心的審美享受。傳統圖案和諧統一的色彩搭配在城市綠化設計中也得到廣泛的使用。例如街道分隔帶綠化設計,在植物選材上可以選用同一種植物作為綠化色彩基調,再選用同色系的色彩植物點綴其中,這樣能給人以和諧統一、整齊美觀、舒心愉悅的審美感受。傳統圖案色彩搭配講究對比統一。傳統圖案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日常生活中被廣泛應用,如園林布置、建筑裝飾的柱頭、陶瓷裝飾紋樣設計、服裝的面料設計等,無不體現傳統圖案的色彩美在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1.3傳統圖案意境美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圖形所傳達的文化寓意信息是不需言語表達的,它以直觀的形狀,亮麗的色彩展現給人們意蘊之美。傳統圖案以其抽象、夸張、寓意豐富的造型向人們傳達著深邃的意境之美,例如有寓意平安吉祥、寄托美好理想與向往美好生活等,它們都有其獨特的表現形式。將傳統圖案簡明、精練、易懂的形狀融入現代城市園林設計中,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審美效果。
2結語
篇9
關鍵詞:視覺元素;園林景觀設計;運用
Abstract: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is to serve the viewer an artistic field of design work, so its design philosophy should have aesthetic design of the relevant factors, especially to be able to satisfy people visual aesthetic feeling to watch. At present, the visual elements in landscape design has been taking a position in the work, good visual elements integration into the garden and landscape design can make more cheerful people's mood.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visual elements in landscape design on the use of the relevant discusses, through the visual elements to each integral analysis, to demonstrate visual elements in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importance.
Keywords: the visual elements; Landscape design; use
中圖分類號: K92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隨著我國社會發展的不斷加快,園林景觀設計工作也在不斷進步,在各個園林工程施工過程中,景觀設計的工作逐漸占據了重要地位,在整體的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視覺效果被全面考慮進來。與以往的設計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現代園林景觀的設計工作更加注重視覺效果。正是因為園林景觀自身的作用在于協調作為主體的人與作為客體的環境之間的互動,因此在設計過程中就需要全面考慮周邊環境中的各個要素,包括地形、地貌、水體、建筑、道路、植物、動物等素材,根據主要的功能要求來對所有要素進行協調,從而達成一個統一、和諧的整體。
園林景觀設計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所需要運用的知識非常廣泛,既需要相關的理論知識作為主體支撐框架,又離不開相關的藝術思想來實現園林景觀設計的美學要求。人們通過視覺來對空間環境進行認知,因此,探究視覺元素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對園林景觀的整體設計就有著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1視覺元素的有關理論
1.1視覺概念
視覺概念從不同的角度理解有不同的意義,在各門學科中也有不同的認知。從生理學角度講,視覺是通過視覺器官接受相關的環境信息并傳遞給指揮中樞大腦,并通過一系列的分析,再將大腦的整合信息傳遞給其他各個效應器,從而做出相關反應。通過視覺,人可以了解環境的明暗、大小、動靜等信息,從而幫助人們做出正確的反應。在設計領域內,視覺是觀眾獲取設計圖像信息的主要感覺與設計圖像的總稱,是一般概念與特殊概念的綜合反應。
1.2視覺元素的主要內容
視覺元素作為設計領域內對于景觀設計具有主要影響的一個方面,主要包括點、線、面、形體、色彩、空間、質感等元素的運用,以上元素是構成視覺藝術品的基本要素,其中點、線、面是一切形態的基礎,一切造型的根本。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都離不開點、線、面的構成。視覺藝術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主要就是將環境中不夠協調的點、線、面通過一定視覺藝術處理,使其看起來美觀。
2視覺元素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運用
2.1點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運用
在視覺設計中點是最基本的元素,所有其他元素的構成體。當環境中只有一個點的時候,人們的目光會不自覺的在這個點上聚焦,因此,可以利用點的這個特性,運用到園林景觀設計中去。在特定的位置,如果能夠將點這一視覺元素進行合理利用,能夠引起很好的視覺效果。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點的內容在不斷擴大,內涵也不斷得到豐富,功能性的點在景觀功能上有實實在在的作用,裝飾性的點則是一種視覺信息傳遞的符號。
2.2線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運用
線在設計學上是指點的集合,視覺上的線,是由眾多的點沿同一方向緊密排列形成的。園林景觀設計中的線元素主要表現為園林內的通道和邊界,在體現功能的同時,也可以起到美觀的作用。線條的造型表現可以千變萬化,在不同的空間背景下,通過合理的規劃和設計,可以使線的視覺作用達到最佳效果。直線與曲線的選擇,也可以從不同角度襯托出線條的張力作用,直線,通常給人感覺非常堅毅、有氣魄,而曲線則給人柔和、飄逸、空靈的感覺。
2.3面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運用
面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給人的感覺比線和點都有更大的影響力,任何較大面積的形狀在視覺上都會給人帶來一定的沖擊。線移動形成面,使空間有了分隔,整體上顯得較為豐滿,有了比較明顯和完整的輪廓。園林景觀設計中對面的應用,主要是為了便于人們更加方便的觀賞景觀的格局,從而使園林景觀的立體感更強。在園林中,涉及到面的應用非常多,其中包括地面、水面、臺面、成排的柱子等等,都可以看做是或靜或動的平面。通常情況下,將這些面分為實面和虛面,在設計過程中,還可能會發生面的重疊、交錯等等,以增加景觀的視覺效果。
2.4形體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運用
形體由面在空間中運動形成,在三維空間中,不同方向的面經過不同的運動方式形成了形態各異的形體,這些形體在園林景觀中具體體現為假山、亭臺、樓閣、建筑、雕塑、裝置等等。通過對這些形體的運用,可以使園林景觀的視覺效果更加生動、富有美感。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形體的應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加入形體元素時,要考慮更多的問題,譬如周邊環境、建筑、格局的安排等等,要結合環境來選擇需要加入的形體元素,以使其能夠與其他平面上的圖形能夠相呼應,給人的視覺更加協調,有一定的美感。
2.5色彩在園林設計中的運用
色彩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元素,不同色彩的搭配能夠起到非常不一樣的視覺效果。因為人的眼睛受到光線的刺激作用通過折射可以看到不同的色彩,因此,色彩對人的視覺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時,要能夠充分考慮色彩在同一形體或不同形體之間,以及形體與周圍環境之間的色彩搭配問題,合理的選擇顏色,以及色彩的強弱和亮度,以達到色彩帶給人們的良好的視覺效果。
2.6質感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運用
在園林景觀設計中,質感也是非常重要的視覺元素之一。質感,也叫肌理,即物體表面的紋路等特質,通過視覺和觸覺可以感受到物體質感的強弱。不同的物體有不同的質感,有粗糙的,也有光滑的;有柔軟的,也有生硬的。在園林景觀設計中,設計人員通過應用不同質感的材料進行組合,為園林景觀制造出不一樣的視覺效果。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設計人員主要通過對比的應用手法,將不同質感的材料設計在不同的部位。存在質感的材料主要有金屬、巖石、混凝土、陶瓷、玻璃等等。
2.7空間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空間感在園林景觀設計中也有不可忽視的作用。空間效果建立在合理的布局、規劃,以及正確的材料和顏色搭配合理的基礎之上。空間在設計領域內除了通常情況下所說的三維空間外,還有二維空間、圖式空間、矛盾空間,不同的組合和轉換,能夠營造出不一樣的空間氛圍。通過對景物錯落有致的安排,能夠很好的體現空間的視覺效果。
結論:
視覺元素在園林景觀設計上的應用體現在多個方面,有效的插入視覺元素,能夠使園林景觀的設計效果更加引人入勝。所以,相關設計人員應該不斷加強對視覺元素的應用能力,以提高自身的設計水平。
參考文獻:
[1] 焦延魁,楊鵬鳴. 談城鎮廣場的園林綠化[J]. 現代農業科技, 2009,(06) .
[2] 任媛媛. 淺談居住區景觀設計[J]. 工程與建設, 2008,(01) .
[3] 吳發明. 黃金寶樹栽培技術及其在園林景觀中的應用[J]. 現代農業科技, 2011,(19) .
[4] 章新鋒. 南方紅豆杉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 現代農業科技, 2011,(18) .
[5] 王晉華,周浩,王向陽,田朝陽. 鄭州園林植物秋季葉色的分析與應用[J]. 廣東農業科學, 2012,(03) .
[6] 高永,張燦. 城鎮廣場的園林綠化[J]. 河北林果研究, 2010,(02) .
[7] 田海寧. 淺談居住區景觀設計[J]. 科技信息, 2009,(20) .
姓名:曾雪冬性別:女出生日期:1984年11月
畢業學校:2007年6月畢業于華中農業大學城市規劃專業學歷:本科
工作單位:天津法奧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姓名:張俊偉 性別:男 出生日期:1983年04月
畢業學校:2007年6月畢業于華中農業大學城市規劃專業學歷:本科
篇10
一、視覺元素的含義
視覺元素屬于新媒體藝術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文字、圖形、色塊、表格、飾邊等用于展示的元素。本文主要論述點、線、面、色彩、形態等基本視覺元素在冰雪景觀設計中的應用情況。這些視覺元素是一件視覺藝術作品的基本構建元素.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景觀設計過程中,他們同樣是不可或缺的。在視覺元素的組合方面,光、色、空間的組合并不能創造完美的藝術品。為了更為鮮活的展現和獲得持久的藝術魅力,它必須要與新媒體藝術相結合,還要與社會生活、社會情感、社會文化等非物質要素相融合。
二、黑龍江冰雪景觀的特點
受地理氣候條件的影響,黑龍江的冰雪景觀已成為一道獨具特色的風景線,其冰雪魅力享譽世界,很多冬季來過黑龍江的國內外游客都對當地的冰雪景觀印象深刻,“玩轉冰雪哪里去,冬季首選黑龍江”已成為很多人的共識。
在我國,黑龍江省是冰雪資源最為豐富的省份,冰雪景觀和冰雪旅游產品的品種、內容和規模在國內更是無出其右。地域的廣闊性和娛樂項目的豐富多彩讓冬天的黑龍江變成一個璀璨奪目的冰雪大世界。哈爾濱市的三大冰雪主題公園名聞遐邇,你可以盡情欣賞各具特色的冰雪景觀;可以參觀雪博會中最大的雪建筑——廣島城。也可以欣賞到在街道和街心廣場隨處可見的晶瑩的冰雕、精致的雪雕和璀璨的冰燈。另外,還有很多獨具特色的冰雪景觀,比如五大連池的火山冰雪風光、鏡泊湖冬景、扎龍雪地觀鶴、大海林中國雪鄉以及小興安嶺林海雪原等等。
三、本土視覺元素在黑龍江冰雪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冰雪景觀設計需要處于特定的氣候條件下,也需要符合特定的空間以及文化內涵,更要符合城市整體設計規劃的要求,與建筑設計、市政交通、城市規劃以及基礎配套設施等融為一體。在景觀設計中,點、線、面、形體和色彩等視覺元素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比如,建筑、燈光、植物都屬于視覺元素中“點”的范疇;道路、圍墻、長廊等屬于“線”的范疇,而“點”和“線”的積聚會形成“面”;色彩也屬于重要的視覺元素,在視覺藝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建筑
從類型上來看,黑龍江的建筑屬于寒地建筑,在城市中景觀建筑和構筑物都屬于景觀的范疇。要在黑龍江地區設計和建造與本地視覺元素和諧的景觀建筑,就需要考慮冰雪元素的影響,利用黑龍江冬季的氣候條件,從冰雪景觀的特點出發,科學、合理的對框架結構進行選擇,同時還要在材質等方面進行認真的斟酌。一方面,受地理氣候等條件的影響,黑龍江省的冬季比較寒冷,五六級以上的強風天氣較為常見,因此實體建筑下較易形成強風區,也易受到強冷氣流的影響。如果為非實體性的建筑就可以有效的彌補這方面的劣勢,在視覺上給人一種與本地景觀氣質渾然一體的感覺,并且能夠增加視線的通透感。另一方面,從積聚性質來看,積雪比其它物質要強的多。在積雪的壓力下,建筑及其構筑物就有可能遭到損壞。而選擇框架結構之后就可以有效減輕積雪所帶來的壓力,并可在迎合冰雪的過程中充分體現其靈活的造型,營造一種冰雪懸垂飄零的美感。在景觀中,黑龍江本地的建筑屬于視覺主體。而冬季的時候,在冰雪覆蓋力的作用下建筑物更多的是作為一種圖案形象展現在人們的面前,這時候建筑物應以淺暖色調為主。為了體現出形式感,還需要在排列與布置方面精益求精。如此一來,在冰雪的映襯作用下,建筑物的視覺效果會更加強烈。
(二)燈光
在冰雪景觀設計中,燈光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屬于視覺元素中“點”的范疇。在設計中應結合冰雪的映襯、反光等特點,展現出燈光所特有的照明和景觀效果。在黑龍江省會哈爾濱,半導體照明冰燈讓人們嘖嘖稱奇,這種藝術景觀的亮相昭示著冰燈在光源方面的重大突破,也終結了只能使用普通熒光燈管的歷史,這表明燈光技術獲得了極大的提高,為冰雪景觀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在黑龍江等省區進行冰雪景觀設計,應重視對燈光的運用。在東北的冬季,人們明顯減少了在戶外活動的時間。在人、植物等因素的影響下,景觀顯得十分單調和蕭條,而要改變這種狀況,燈光是最為有效的手段。在黑龍江的冬季冰雪景觀中,應讓燈光照明充分發揮其作用,同時積極研發或引進更為先進和節能的照明技術,積極運用多種照明手段,營造出精致、美麗的冰雪景觀。
(三)植物
在景觀設計中,植物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由于黑龍江的冬季氣候十分嚴寒,這里的城市比南方城市的植物品種要少得多,色調也不夠豐富,本地樹種的生長期比較短。尤其在冬季的時候,更是給人一種蕭條、冷清的感覺,草本花卉也大致如此。在這些自然因素的影響下,本地的冬季景觀也比較暗淡。有鑒于此,在冰雪景觀的設計過程中,應利用植物的固有特點與城市的冬季景觀相配合,在冰雪的作用下,營造出良好的、富有黑龍江地方特色的景觀氛圍。
首先,做好適于本地栽種樹木品種的開發和引進工作,實現品種的多樣化。為了滿足具體的景觀設計要求,還可以對植物品種進行合理的搭配。植物品種增多了,冬季景觀也會更加豐富多彩。在具體措施上,可在研究黑龍江地理土壤水分條件的前提下,借鑒有關研究成果,實現規劃移植。選用的樹種要有較強的適應惡劣環境的能力。應按照樹種的屬性對樹池的寬度進行適當的調整,還要對水體循環和吸收給予必要的關注。例如白樺、楓樺、臭松、落葉松、云杉、色木、紅松等樹種對相對濕潤的氣候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對水分的要求也比較高,因此需要人為的調節和放大底部存放積雪的面積,為雪水的吸收和滲透創造條件。
其次,在冰雪造型中利用不同的樹種造型可以獲得良好的視覺效果。常綠類灌木和喬木可栽種于城市或道路的中心,這種實體的植物造型在冬季綠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可有效增強視覺效果。由于這類植物主要用于造型,因此平時要對其外形進行必要的修剪,與冬季的環境相協調。落葉喬木可栽種于路邊及風景區,這些植物的枝干具有較強的通透感,可提升城市空間的視覺品味,同時還為布置燈光和飾品提供了便利,在渲染節日氣氛等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四)道路
道路是城市交通的血脈,也是城市景觀的重要體現,是實現城市功能的最為主要的因素。通常情況下,黑龍江冬季的降雪量比較大,在冰雪景觀設計中應充分考慮這一因素的影響,以設計出符合本地生活習慣和生活環境的景觀及其它設施。
在設計道路景觀的過程中,應從冬季冰雪景觀的角度出發,在視覺上充分利用冰雪元素的造型。在冰雪的作用下形成的自然樹掛以及人為設計出來的冰雪雕塑,使冬季景觀呈現出一種線條分明的美感,這也是一種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景觀。在冬季,冰雪雕塑及其造型不僅可以美化城市,還可以增強道路的可識別性。同時,冰雪的獨特自然屬性使得在進行冰雪造景時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和臨時性,可以根據需要設置道路兩旁的街景,還可設置道路街區前方的對景等,使城市空間環境別具風味。同時,在實施過程中要對冰雪進行合理的搭配和運用。在景觀設計中應從本地區特有的冰雪元素出發,營造出一種純美的景觀氛圍。此外,由于冬季降雪量較大,在設計中應對路面冰滑的情況進行充分的考慮,可在有高差的地方修筑臺階,盡可能避免出現全緩道和坡路。如確有必要,要將坡道控制在5%-8%的范圍之內。
(五)鋪地
在黑龍江等省區的冰雪景觀設計中,鋪地的地位十分重要。在嚴寒的冬季氣候下,地面往往為大量的冰層所覆蓋,這就對鋪地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硬質鋪裝在黑龍江冬季景觀中的利用率比較大,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其一,硬質鋪裝抵御寒冷的能力較強;其二,硬質鋪裝便于清理;其三,在冰雪環境中硬質鋪裝的圖案花樣的平面視覺沖擊力較強。但在冰雪景觀設計中,硬質鋪裝不僅要在質感和視覺上具有一定的美感,還要在冬季雪后滿足人們的使用要求。因此,在黑龍江等地區,地面鋪裝首先要滿足冬季的使用要求,這是最基本的設計標準。例如應在主干道上采用耐磨、防滑和質感粗糙的深色硬質材料,這種顏色的材料吸熱性較強,為人工除雪及除冰提供了便利。
(六)色彩
色彩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視覺元素,也是視覺藝術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色彩能對人的心理、情緒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師可通過色彩來表達自己的感情。一個優秀的景觀設計師,他(她)往往也是一位善于運用色彩的大師,在景觀設計中通過不同的色彩可帶給人們不同的視覺感受。從視覺方面來說,色彩的特征十分鮮明,在構成城市特征的許多因素中,色彩是建立個性化城市的基本條件,其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在黑龍江進行冰雪景觀設計,白色和透明色無疑是景觀環境的主色調。要設計出潔白、純美、空靈的冰雪景觀,營造一種美好的氛圍,就需要在整體上對顏色的搭配進行把握。一種顏色往往會給人一種單調乏味的感覺,白色也是如此。因此,應適當對局部進行調整。此外,其它顏色往往會在白色的映襯下顯得更加的明亮和鮮艷。處于寒冷氣候中的人們通常會向往陽光和溫暖,建筑及其構筑物可多采用淡黃色,淡紅色等暖色調。而淡藍色、淡綠色等冷色系的顏色與冰雪顏色較為接近,它們互相搭配可以營造出一種和諧、渾然一體的景觀環境。
結論
綜上所述,在現代景觀設計中,視覺元素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得到了十分廣泛的應用。對視覺元素進行有效的運用和組合可以在滿足功能需求的同時獲得較好的視覺信息傳達效果。在黑龍江進行冰雪景觀設計時要充分考慮當地的視覺因素,積極運用點、線、面、色彩、形態等基本視覺元素,營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個性鮮明的冰雪景觀,不僅可以美化城市,營造溫馨家園,還可以提高地區和城市的吸引力,為本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參考文獻
[1] 張輝.視覺元素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運用[J].山東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1):100-102.
[2] 康彥峰.現代城市景觀研究[J].當代藝術,2008(1):98-99.
[3] 錢小輪.關于傳統文化元素在當代展示設計中傳承與運用的思考[J] .藝術與設計·理論,2012(6):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