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公司全套管理制度范文
時間:2024-02-19 18:06: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建筑公司全套管理制度,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摘 要 隨著“營改增”項目的推進,特別是2013年12月12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印發《關于鐵路運輸和郵政業納入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明確從2014年1月1日起鐵路運輸和郵政業納入“營改增”試點。傳統的“郵電行業”,“郵”(郵政)已進入“營改增”,“電”(電信)行業的“營改增”工作的開展也將迫在眉睫。本文從“營改增”對通信行業的影響出發,提出通信行業落實“營改增”項目的具體籌備工作及有效舉措。
關鍵詞 營改增 通信行業
一、“營改增”的背景
(一)“營改增”的必要性
營業稅是單位和個人在我國境內轉讓無形資產、提供應稅勞務、銷售不動產所獲營業額而征收的,是針對經營者的營業收入征收的稅種,一般以營業收入作為營業稅的計稅依據。雖然營業稅的稅率比較低,但是,商品每經過一道流轉環節都要納稅,流轉環節越多,重復征收越嚴重,稅負越重。增值稅是對貨物在流通環節增值的部分進行征收,由于在流通環節征稅與抵稅環環相扣,具有不重復征稅的特點。我國目前由于增值稅與營業稅并存,使得增值稅的抵扣范圍偏窄,增值稅企業購進服務內含的營業稅無法得到抵扣,進項稅額的抵扣鏈條被迫中斷,造成了重復征稅。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這種稅制日漸顯現出內在的不合理和缺陷,已經不利于經濟結構優化的需要,加速構建完整的增值稅鏈條是大勢所趨,所以增值稅取代營業稅是必然的趨勢,也是完善我國流轉稅制度的關鍵。
(二)“營改增”的進程
2012年1月1日的上海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改增”試點,標志著深化增值稅制度改革進程的啟動。2013年8月1日的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的“營改增”向全國推開,標志著“營改增”取得階段性成果并穩步推進。2013年12月12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印發《關于鐵路運輸和郵政業納入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更是明確從2014年1月1日起鐵路運輸和郵政業納入“營改增”試點的相關政策。這次鐵路運輸和郵政納入“營改增”,體現了三個方面的特點:一是交通運輸業整個行業徹底納入了改革范圍,交通運輸業作為一個營業稅稅目即將結束歷史使命,營業稅稅目也將從目前的9個減少為8個。二是此次改革是在全國范圍內推開,而不是局部推進。三屬于國民經濟基礎性行業的鐵路運輸、郵政業,也開始進入了“營改增”范圍。傳統的“郵電行業”,“郵”(郵政)已進入“營改增”,“電”(電信)行業的“營改增”工作的開展也將迫在眉睫。
二、“營改增”對通信行業的影響分析
(一)對收入的影響
根據增值稅價外稅的原理,增值稅銷項稅的承擔者應為最終消費者,但由于移動通信行業的價格受國家調控,并設置上限管理,企業不能自行隨意調整,工信部取態不漲價。如果試點后通信業不能通過提價等方式完成稅負轉嫁給消費者,則只能由通信企業自行承擔。按將來通信行業可能適用11%的增值稅率來簡單測算,在原營業稅下100元的收入,在增值稅下,則收入反映為100/(1+11%)=90.09元,收入會下降9.9%。
(二)對成本、利潤和稅負的影響
鑒于在“營改增”后,收入的下降是必然的趨勢,如果成本費用下降幅度低于收入下降幅度,將會導致利潤下降,稅負上升。按現行的“營改增”后的增值稅應稅項目,目前通信行業可抵扣項目主要包括終端等貨物成本、水電費、燃油費、維修費、廣告費、咨詢費等,可抵扣項目少,可取得增值稅專項發票的更少,而占據成本比例較大的社會代辦酬金、基站租賃費用、物業管理費用、勞務外包費用等,仍屬營業稅應稅范圍,增值稅征稅范圍較狹窄,是造成可抵扣項目不充分的主要原因。在這種情況下,成本的下降幅度遠遠少于收入的下降幅度,從而導致公司利潤的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建筑安裝業等尚未納入試點改革,雖然通信行業可抵扣設備采購等資本開支,但目前可抵扣的設備采購金額僅約占全部資本開支的50%-60%左右。短期內,收入產生的銷項稅額將遠遠大于成本及資本性支出的進項稅額,通信行業的稅收成本將會加大。此外,在營業稅下不予征稅的預存話費贈送終端或其他商品、積分兌換贈送商品等營銷活動,在增值稅下,該類贈送性質的活動都可能按視同銷售原則,并按17%或11%的稅率計征銷項稅,進而加大稅負。鑒于此,通信行業只有采取各種方式,如爭取稅收優惠政策、轉嫁成本,對供應商進行清理及整合,增加可抵扣進項,提高自身利潤,爭取實現效益最大化。
(三)對營銷模式的影響
通信行業為了加強對用戶的捆綁力度,往往采用預存話費送手機、送積分、送話費、送其他非通信商品等粗放型的促銷方式。在營業稅制下,按照實際取得的營業收入繳稅,而在增值稅制下,則采用視同銷售原則,即使未取得實際收入,但發生應稅服務或貨物所有權轉移,仍要計征增值稅。在這種情況下,通信行業的營銷模式、業務分類、產品設計等市場行為將產生重大改變,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三、“營改增”籌備工作舉措及落實
鑒于“營改增”項目推進的迫切性,及“營改增”對通信行業的多方面影響.如何加快落實“營改增”各相關項目的籌備工作,目前已經是通信行業迫在眉睫的重要事項。
(一)組建“營改增”項目籌備組,形成跨部門的工作團隊,統籌“營改增”地實施的總體工作安排,指導“營改增”工作的統一實施,加速推動流程、制度、業務模式、供應商管理系統等各項改造工作的落地實施,按照政策相關性分階段推進“營改增”落地的具體實施工作。
(二)加強公司內部各相關涉稅人員稅務知識培訓,如“營改增”各環節的專題專項培訓,“營改增”基礎知識培訓(可采用彩信或海報等形式進行日常宣貫)。由于增值稅的涉稅環節涉及公司的各項生產經營過程中,涉稅事項的職責由不同部門來履行,而財務與相關部門的人員對增值稅的基本知識缺少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因此,為順利迎接“營改增”對公司生產經營帶來的沖擊,加強各類涉稅人員的稅務知識培訓顯得猶為重要。
(三)落實各IT支撐系統的改造工程。由于“營改增”涉及的各IT支撐系統較多,從業務前端到財務后端,從采購管理平臺到預算管控、財務報帳、納稅申報管理,從業務出帳環節的價稅分離、發票開具環節及后續的物資管理、經營管理分析,相關涉及的各個系統都要進行改造及優化,做好系統改造的工作安排及技術規范。通信行業可借系統改造的良機,進一步對公司的業務模式、營銷方式、內部管理規范進行優化,促進公司內部管理的提升。
(四)開展采購供應商資質的梳理工作。對供應商、合作伙伴的資質進行梳理,并對供應商信息進行統一管理。對于已簽訂的存量合同,特別是“營改增”前簽訂仍需執行的合同,逐一與相關供應商溝通協調,并取得供應商的承諾書,確保屬于“營改增”范圍的業務,在“營改增”后能夠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對于新簽訂的合同,新增增值稅采購合同模板,增加提供發票的類型、提供發票的時間、違約責任等增值稅條款。確保“營改增”后及時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充分抵扣進項稅額,有效降低公司整體稅負。
(五)加強財務管理隊伍及管理制度的建設。相對于簡便的營業稅征稅方式來說,增值稅采用進項認證,申報工作環環相扣,專票專人管理。特有的征管方式,操作復雜,工作量大,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核算細則來支撐會計核算。此外,增值稅的涉及的法律責任重大,也對財務人員的素質有較高的要求。因此,進一步加強財務隊伍及相關配套管理制度的建設,也對財務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六)及早啟動客戶“營改增”一般納稅人的資質收集工作。營業稅下通信行業的客戶資料管理,并沒有詳細區分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只是按客戶性質進行簡單分類,如政府客戶、企業客戶、個人客戶等。由于具有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質的企業客戶,對于通信行業的服務訂購,有可能要求出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用于財務報銷。為確保“營改增”后能對這部分客戶順利提供增值稅發票,需提前整理具有一般納稅人資質的政企客戶的數量,并做好資料收集和資質認證。一般納稅人資質收集工作是發票服務的起點,對后續打票及取票等服務流程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七)“營改增”試運行方案的制定落實及檢查。通過運行全套試運行方案,檢驗相關流程、制度、規范是否可行,檢驗業務系統、預算系統、采購平臺、物流平臺、財務報帳平臺、稅務管理平臺等相關系統改造后的運行及銜接是否可靠,檢驗業務人員和財務人員掌握“營改增”后操作是否熟練,以達到磨合、提升管理效率,發現問題、消除隱患,挖掘潛在經濟效益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潘文軒.“營改增”試點中部分企業稅負“不減反增”現象分析.財貿研究.2013,24(1).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建筑法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