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行政監督的特點范文
時間:2024-03-08 18:03: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簡述行政監督的特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招投標;串通招投標;法律法規完善;電子招投標
中圖分類號:TU723.1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2000年1月我國《招標投標法》正式頒布實施,全國全面推行招標投標制度有了法律依據和法律保證。2002年我國又頒布實施了《政府采購法》,推動了招投標活動的迅猛發展,從而招投標的事業在我國也掀開了新的一頁。更值得我們欣慰的是2013年2月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監察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鐵道部、水利部、商務部聯合了《電子招標投標辦法》,5月1日起已正式實施。該辦法的出臺,是我國招投標史上的一項重大舉措。對于促進招標采購市場健康發展、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推進生態文明和廉政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在此背景下,從法律規制角度界定了串通招投標的行為及產生的原因,從而在完善串通招投標行為的法律法規方面和推廣落實電子招投標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一.串通招投標行為概述及危害
我國《關于禁止串通招投標行為的暫行規定》第2條第4款對串通招投標行為進行了界定:串通招投標,是指招標人與投標人之間或者投標人與投標人之間采用不正當的手段,對招標公告中有關事宜進行串通,以排擠或者損害其他投標者合法利益的行為。
串通招投標的表現形式有兩種:第一種表現形式:招標人與投標人之間相互串通。手段一是招標人預先內定投標人,即招標人利用其手中權利,提前預定好投標人,將招投標程序視為形式,把應該公開的開標程序省略,不進行公開招標;有的雖然公開招標但是招標公告范圍不廣,時間不長,使得公告信息接受面窄,在規定的時間內,只有提前預定好投標人參加投標。
串通招投標的第二種表現形式:投標人之間相互串通投標。其手段通常為一個投標標段內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投標人之間或全部投標人之間相互約定報高價或者報低價投標;或在投標中相互約定分別以高、中、低價位;或投標人之間通過談判事先達到串通各方的某種利益,內定中標人后再參加投標,串通投標各方的投標報價不是自己真實意思的表達,通過串通投標,損害的是招標人和其他未串通投標人的利益。
串通招投標的危害有如下四點:
1.侵犯其他投標人的合法利益
2.加大了招標人的成本
3.工程質量和安全無法保證
4.滋生行為
二.串通招投標行為的性質界定
1.串通招投標行為在反不正當競爭法中的性質界定
串通招投標行為,滿足不正當競爭行為的三個特征:
一是不正當競爭的主體是經營者——串通招投標行為的主體是招標人和投標人,他們都是工程建設領域中的經營者。
二是行為具有違法性——我國在《反不正當競爭法》中的第二條作了規定:“經營者在市場交易中,應當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遵守公認的商業道德。”第十五條第一款:“投標者不得串通投標,抬高標價或者壓低標價。”
三是行為損害了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擾亂了社會經濟秩序——串通招投標行為損害招標人或其他投標人的合法權益,侵害了國家和公共利益,更腐蝕了我們國家政府及官員等。
2.串通招投標行為在反壟斷法中的性質界定
在經濟法體系下,串通招投標行為是一些企業通過改變原有的競爭方式進而改變交易價格、脫離招標制度,來賺取自己的非法利益,而做出的排除和限制競爭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第一條規定,“為了預防和制止壟斷行為,保護市場公平競爭,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維護消費者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而串通招投標這種行為嚴重地限制了自由、公平的競爭,屬于限制競爭行為中的價格壟斷協議。
三.串通招投標行為產生的法律制度原因
我國的招投標制度隨著工程建設項目的發展而不斷改進和完善,但是我們招投標制度起步晚,相關法律體制不夠明確和規范,還不能徹底的遏制和杜絕串通招投標行為的發生。例如,招投標法對串通招投標這一違法行為的相關規定不夠具體,實施起來沒有操作性和約束力;刑法中的規定雖然有串通招投標罪的認定,但是對于“情節嚴重”沒有做出具體的規定,仍然不夠明確。反不正當競爭法對于法律責任的形式規定過少,處罰的手段不夠健全。國務院及有關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的配套規章和法規用于更好的貫徹落實《招投標法》和《反壟斷法》,但是我們也看到了,地方法規條文之間以及招投標法在內容上還存在重疊交叉,甚至不一致,從而給串通招投標規制機關的統一執法帶來困難。
不法分子利用現行法律制度的不足和漏洞進行違法操作,其常用手段有:
1. 違法肢解工程規避招投標
2. 限制招標信息控制投標
3. 設置障礙排擠其他投標人
4. 圍標
政府投資項目招標投標中,承擔著立法、監督管理和投資人三種角色,界限也不明確,雖然有法可依,但是有的行政機關出現以言代法,以政代法,以不正當的競爭壟斷承包工程,違反市場經濟要求,搞地方保護主義,以各種形式非法干預招標投標活動。有的政府官員甚至在政府采購或者政府招標中搞權錢交易,,干預正常的招投標活動,要求將項目交給指定的供應商、承包商等等。使得實行招投標也只能流于形式。正常的招投標市場秩序更沒法正常建立,像這種情況都是市場監管不力的體現。
四.完善遏制串通招投標行為的法律法規
隨著經濟競爭市場的不斷發展,串通行為卻屢屢發生,我們必須拿起法律作為武器,加大懲治力度,使得串通招投標者的行為期望利益小于違法風險,達到遏制串通招投標的目的。第一,在民事損害賠償上,首先實行無過錯損害賠償責任,不管經營者是過失還是故意,也不管是無過失還是無故意,都不能免除他的損害賠償的責任;其次實行雙倍賠償的責任,為了更加有效地發揮損害賠償對串通招投標等違法行為的遏制,不建議采取等價有償原則進行賠償,建議采取雙倍賠償的方式,這樣才會鼓勵受損害人去法院提訟,提出賠償,也有從一個側面抑制串通招投標行為的發生。第二,在行政處罰上,提高處罰罰款額,明確罰款的計算基礎和標準,延長取消投標資格的期限等措施。第三,在刑事處罰上,可以增加罰金額或徒刑期限,通過加大這些對串通招投標行為的處罰措施,起到提高防止該行為發生的效果。
五.全面推廣電子招投標
為提高采購透明度,節約資源和交易成本,有效防治招投標過程中的弄虛作假、暗箱操作、串通投標、限制排斥潛在投標人等問題的出現,進一步規范、健全電子招投標,明確其法律地位,2013年5月1日,由國家發改委等八個部門正式頒布了首個《電子招標投標辦法》,八部門共同一個法律政策這在招投標歷史上是很少見的。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對工程建設領域招投標活動給予極度的重視。
在《辦法》中,確定了各部門在電子招投標活動中的職能分工和責任。針對電子招標投標的特點,監督管理的方式方法也有所創新。一是通過信息公開加強社會監督。規定社會公眾、市場主體免費注冊登錄和獲取依法公開的招標投標信息。二是通過信息集成分析提高監管效果。利用公共服務平臺的信息整合優勢,分析預警和有效防范圍串標等違法行為。三是發揮信用機制獎優懲劣作用。規定公共服務平臺和行政監督平臺依法有關行政許可、行政處理決定、相關市場主體業績和信用情況,鼓勵公布合同履行情況。四是明確在線監管載體和要求。規定監督部門依法設置行政監督平臺并公布行政監督的職責權限。交易平臺、公共服務平臺應當為監督部門依法實施的監督提供通道、交互信息、為監督部門登錄使用平臺提供必要條件,實現對電子招標投標在線監管。
六.結論
健全招投標法律法規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通過加大法律處罰力度來制裁串通招投標行為更是任重而道遠。《電子招標投標辦法》的與實施為中國未來招投標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未來的招投標法律規制會更加趨于完善。
參考文獻:
[1]武晉偉.串通招投標法律問題研究[D].中南大學博士論文,2006(04).
[2]陳雯.我國工程招投標串標行為[J].煤炭技術,2010(02).
[3]余廷亮.淺析圍標、串標行為及其規范[J].建設監理,2008(01).
[4]尚雪莉.串通招投標行為的法律規制[J].現代營銷,2012(02).
篇2
【關鍵詞】水庫工程;管理;制度
中圖分類號:TV6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水庫管理工作是水庫利用與管理的簡稱,也是水利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在社會發展中,加強水庫科學管理是應對水資源嚴重不足和短缺的情況下,做好水資源的節約、保護和科學高效利用的基礎。在中小型水庫管理和建設中通過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基礎,做到高效、科學的利用方式和模式,為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持。水是最為重要的自然資源,人類生存和各項社會生產都離不開水資源。在水庫建設中為了充分發揮應有的防洪、灌溉、發電、供水功能,就必須在水庫工作中加強管理工作。只有實現高質量的管理工作要求,才能夠維持水庫工作的正常運行,發揮其應有功能。
一、簡述傳統形式的水庫管理
中小型水庫建設項目大多數是非盈利的公益性項目,一般在建設的過程中投資主體通常都是國家和政府。然而在水利工程項目建設中,一般都是由個項目單位臨時組建一個指揮部,這個指揮部是一種非法人機構,沒有一個完整和合理的結構來代表政府實行監督和管理,這就造成項目工程投資難以控制,難以實現合理有效的管理。
在傳統水利建設管理體制下,項目建設單位同時又是使用單位。在建設過程中,由于缺乏制約,建設單位容易偏向自己本部門的利益,擅自擴大建設規模,導致項目投資“無底洞化”。
一般來講,解決管理體制問題的途徑有兩條:一是進行嚴密的制度設計,解決好權力和利益之間關系;二是實行政企分離,政府主要從事宏觀決策和監管,企業從事具體的建設管理事務。目前,我國水利建設管理體制改革正沿著這兩條途徑前進。
二、中小型水庫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安全問題
建國以來,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各地人民紛紛通過興建水利來解決當地存在的水害和農業生產問題。在這種趨勢下,修建了大小不等的水庫工程,而這些水庫工程在建設的過程中由于沒有專業人員進行設計和指導,也沒有在設計之前做好地質勘察及實驗,造成了穩定性能不足,嚴重的存在著安全隱患。
2、設計問題
在水庫工程中,設計是不容忽視的重點環節,是施工的進行依據。但是由于過去的水庫設計工作通常都是由基層水利站負責的,而缺乏一定專業技術和實踐經驗,這就造成整個工程設計水平不高。并且在建造的過程中只是注重水庫功能的發揮而很少涉及到藝術和美觀性要求,這就造成了多數水庫給人的印象是笨重傳統模式。
3、質量問題
在水庫施工中,受到施工條件和歷史背景的影響,中小型水庫大多是由政府組織民工群眾運動完成的,在工作中沒有一個完整的工程設計體系和流程,切不具備建設經驗和資格。這就造成在施工的過程中對取樣檢測、施工管理存在著問題。
4、管理不到位
任何工程都離不開科學的安全管理,可以說管理是保證工程施工安全,促進工程功能效益良好發揮的重要保證。通過大量的工作實踐總結得出,我國目前的水庫工程管理還相對落后,管理水平不夠完善,同時管理工作沒能夠合理的應用在需要的位置。
三、論述中小型水庫管理問題的解決對策
1、加強法人管理,以法規范法人職責依法規范項目法人職責項目法人是項目建設主體,對工程項目負總責。進一步加強對項目法人基本條件的要求和管理,建立對項目法人建設行為的考核管理制度,規范和約束項目法人的建設行為。建立健全科學嚴密的標底形成機制和評標決標的標準、方法和工作程序,推行合理低價中標,防止惡意低價中標行為,遏制轉包和違法分包現象,加強對招標機構和評標專家的管理。通過發展經濟,增強水管單位的經濟實力和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改善工作環境,提高水管人員的待遇,穩定水管人員的隊伍,做好水庫工程管理工作。
2、加強工程管理工作
鄉鎮的水庫工程管理單位,是水利部門最基層的水管單位,當地政府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和《水利工程管理條例》,結合實際情況,中小型水庫工程由縣級水利部門主管,其余中小型水庫工程(包括小型提水、小型引水等工程)可由所屬的鄉(鎮)人民政府統一管理。各鄉(鎮)成立水利工程管理機構,配套相應的管理人員,負責水費收取和水工程的維護、運用、管理,加強工程巡查和維修養護。提高監理人員素質,積極推進監理改革工程監理主要任務是對工程質量、工期、投資進行有效控制,以提高施工單位的技術和管理水平。積極推進水利工程建設監理單位體制改革,增加監理企業活力,積極引導水利工程建設監理單位開展綜合性工程咨詢服務業務方向發展。
3、加強出險加固管理
對壩高不夠,壩頂寬偏小的中小型水庫,要根據水庫工程級別,重新進行水文計算,復核設計洪水,確定壩頂高程和壩頂寬。對于壩坡要按規范規定和壩坡穩定計算,確定壩的坡度及護坡結構。溢洪道欠寬的,要按校核洪水的最大泄洪流量,確定溢洪道寬度和最大過水深度,以此來確定溢洪道寬度;溢洪道未襯砌的,要進行襯砌,保證溢洪道安全泄洪,以保大壩的安全。放水斜涵(閘)管和平涵管漏水的,根據各水庫工程的特點,采用相應的處理方案,進行防漏防滲加固,漏水嚴重的要重建。
4、健全法律法規
健全施工圖紙的審查制度,提高設計水平嚴格按照勘察設計的有關條例及規范進行設計;提高設計人員的整體素質,建立健全施工圖紙的審查制度,防止隨便變更設計圖紙。質量監督是代表政府對工程參建各方進行強制性監督而設立的,要充分發揮其作用,就要加強質量監督有關法律、法規、規范和標準的業務培訓,建立敬業、專業、高效的質量監督隊伍;質量監督將采取“誰驗收、誰監督”的原則,或采取“上級監督下級”的原則,不斷完善質量監督體制。工程建設評優和優質工程評審工作全部轉由行業協會制定評優標準和優質工程評審辦法。
5、完善水庫道路和通訊
中小型水庫對外交通道路和通訊設備,是搶險工作的根本保證。它能使搶險物資和人員送達水庫,險情、災情能及時向上級匯報,避免出現重大的災害事故。水管單位要會同交通部門把水庫與公路干線連接的道路,列入當地的交通公路網進行修通;也要會同電信、防汛部門把通訊設備配套好,保證電訊暢通。
6、加強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