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語文老師作文范文

時間:2023-04-03 12:14: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我的新語文老師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我的新語文老師作文

篇1

如今,我已是一名五年級的學生,在短短五年的學海生涯中,曾經有許多優秀的老師教過我。現在升上了五年級,有一位老師,我和她相處了僅僅一個月,但她的教導早已讓我刻骨銘心。她是誰?她就是我五年級的新語文老師——馮老師,也是我們的馮校長。她中等的身材,長長的秀發飄逸著青春的氣息。和藹可親的面孔上有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上戴著一副眼鏡,鼻子下面是一張出口成章的嘴巴。

記得有一次,在開學第一天,馮老師布置了一項作業——寫作文。當時,我有點兒討厭,心想:開學第一天就寫作文,那么以后……哎。當天晚上,我有點兒不習慣,當做完作業時已是深夜11點多了。如果以后每天晚上都寫作文,那我就完了。過了幾天,馮老師教了我們三個寫作秘訣。于是我就用心記住并掌握好,果然我的寫作水平漸漸提高了,我也慢慢地喜歡上寫作文了,還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呢!

馮老師不但對同學們的寫作水平十分重視,而且對同學們的字體是否工整也很重視。

一開始,我寫的字可以稱得上是龍飛鳳舞,有大有小。認真負責的馮老師經常在我的作業本上寫評語:書寫不行!難道你認真寫的字也只能如此?你的書寫為什么時好時壞?一句句評語在我的作業本上誕生了。我感到很慚愧,自己的書寫實在太差了。后來,馮老師叫同學們買了一本字貼,一有空就拿出來練習。有一天,馮老師朝著我的座位走了過來,當時我心想:不會是犯了什么錯誤吧?這可怎么辦呢?馮老師走到我身旁,親切地對我說:“俊升,其實你寫的字并不差,而且很漂亮的,但你的學習態度卻不怎么好,態度是最重要的,書寫時好時壞是不行的,我相信只要你多努力多練習,你的字在班里可以是名列前茅的。”聽了老師的細心教導和鼓勵后,我暗暗下定決心,一有時間就去練習寫字。后來,我的字達到了質的飛躍,這還要感謝馮老師呢!

篇2

我從小學到現在我還深深的記得在小學五年級有一個語文老師是我最尊敬、最敬愛的、她雖然是個女的可是她會讓你開了自然會肅然其敬的一位很成功的女老師。

從上了初中聽說他被掉到別的地方去教課了。我覺得我都還沒有在去好好的看看她呢,他就走了我感到很遺憾,從那以后上了初中沒有看見過一位象她那么有責任感的老師了。

今年我們都上初三了也可以在學校里面說算是大哥哥了,我這從在92班然后轉下91班來我覺得我又一次看見過象我小學遇到那么附有責任的老師了,她就是我們的吳老師也是我們學校的校長,他說話聲音很洪亮該嚴肅的嚴肅該讓我們放松的時候就放松,我特喜歡聽他講課了。他講課的方式我很是喜歡`他每次上課前都是把頭發輸得很有型的還有我為他的行為很感動。他每次到我們班來上課。我的座位是在靠走廊這邊的。我沒有看見他來只要我們的衛生區里邊有一點兒垃圾他不管是多么的忙都要彎下腰去把那片紙或一點兒垃圾丟到垃圾箱后,才去上課。

我覺得他這個人很會注意細節很會做人我還記得他教過我們做人要學會做到這五個才會成功1、健康2、德行3、知識4、奮斗5、機會我覺得呀說的很有道理

我們老師說問我們他有什么缺點我還真是找不出來,如果真要我說的話那我就隨便說個,我覺得他應該不要喝酒呵呵…但也不是啊。他喝酒都是為了應酬還有他喝酒知道個度,不象別人沒有事也要喝得路都走不了喝酒對味很不好所以我希望,老師你盡量不要喝。

你的學生在這里祝你身體健康。

篇3

Ms Jerry is a foreign teacher. She oomes from New Zealand. She is thirty-one years old. She has fair hair, white skin and gray eyes. She is tall and slim. She looks very kind. And in fact, she is kind indeed.

Ms Jerry is a good teacher. Although she only comes to our school twice a week, yet she is very responsible to her work and strict with her students. Once. she was ill, but she went on giving us lessons. When we learned this, we all listened to her even more attentively than usual.

Ms Jerry teaches us English with great enthusiasm:" Eaoh lesson she Will bring us new pictures, new stories, new games and new songs. Her class is always full of happy laughter and merry songs.

Ms Jerry is such a good teacher that all of us love and respect her.

我的外籍老師

Jerry老師是個外籍教師,來自新西蘭,今年三十一歲。瘦高身材的她頭發金黃,皮膚白皙,眼睛灰藍。她看上去很溫柔,事實上她也的確很溫柔。

Jerry老師是一個好老師。盡管,每星期她只來我們學校兩次,但她對工作負責,對學生要求很嚴。有一次她病了,但仍堅持給我們上課。當我們知道這個情況后,我們都聽得比平時更仔細。

Jerry老師以極大的熱情教我們英語。每節課她都會給我們帶采新圖片,新故事,新游戲和新歌曲。她的課堂上總是充滿著愉快的笑聲和歡樂的歌聲。

篇4

一直認為,自己很堅強,從不為任何事情掉眼淚。可是,在那天我一想起我那尊敬的閆培老師,我的淚忍不住點掉了下來……同時我才真正的明白了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星期四的宣誓之前,我高興的走到教室,卻發現教室的氣氛有些不對,按照以前的這個時間,有的同學在走廊上玩,有的同學在吃零食……而現在,同學們一個個死氣沉沉的。忍不住,便問同學們怎么了?同學們一個個難受地搖了搖頭。這是一位同學小聲的告訴我:“我們以后再也看不到咱們語文老師再在三尺講臺上您的身影了,以后,那熟悉的聲音已無法在課堂上回蕩。”我疑惑的問:“什么看到看不到的,到底怎么了?”她無奈的搖了搖頭說:“你身為語文課代表,連著件事都不知到。咱們換老師了,是809班的語文老師!”我沉默了,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在想啥,只知道閆培老師已不是我的老師了。

兩三分過去了,一位同學打破了寧靜:“張瀟逸、李慶輝,你們兩個出去,若找不道咱語文老師,你倆就別想進教室!”說完,其他同學也紛紛應和,另一個同學站了起來又說:“你們倆個就算是一人拽一個腿,也要把他拉回來!同學們,想聽閆培老師的‘最后一課’的就把他倆轟出去!”我和另一個課代表相互看了一眼,無奈的走出了教室。我們剛出去,教室的前后們便關住了。只聽見一聲:“找不到,就別回來!”接下來,就是一陣陣整齊的讀書聲。

我和另一位課代表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便一起下去找語文老師給我們上“最后一課”。可是,那個課代表卻說:“班主任和9班的語文老師來了,快回班!”我又和那個課代表回到教室,我倆邊進教室邊說:“班主任和新語文老師來了,快念書!”

教室里寂靜了一會兒后,又響起了朗朗的讀書聲。就在這時,班主任進來了,說:“以后,語文課就由809班的語文老師——李慧鵬老師代上,情大家以熱烈的掌聲歡迎我們的新語文老師!”

大課間的時候,我在走廊上發現了正走向校長辦公室的閆培老師,這是我什么都不顧了就沖了下去,截住了閆老師的去路。劈頭蓋臉就是一句:“你太沒良心了,為什么你不教我們了?沒什么不給我們上‘最后一課’?為什么要將我們拋棄?我們哪里做錯了?您要這樣對我們”說著,淚水便溢滿了我的眼睛。閆老師看著我充滿淚水的眼睛無奈地向我說明了一切,并讓我先穩定其他同學的情緒。

回到教室,我將閆老師的話代個了大家。說完班里頓時躁動起來。一位同學說:“他還說801班的作文評改不允許任何人退出,他就先退出了,真不守諾言!”“就是就是,你們還記得元旦座談會我們送給閆老師的新年禮物嗎?他老師接受了咱們的禮物卻又把咱們拋棄,我不答應。”還有一位同學說:“他為什么做逃兵,還說要陪伴咱們升入九年級,說話真不算數。對了張瀟逸,你既然是語文課代表,就讓咱以前的閆老師再來一趟吧!”我聽后,無語。

中午吃飯后,我去了政教處找閆老師,幾乎是哭著求他讓他再進一次教室給我們說幾句話。

他立馬停止了手頭的工作和我一起進如教室。與此同時,班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閆老師安慰我們,告訴我們四點:一是要學會適應環境,學會面對生活中的各種不如意;二是要盡快和新老師和諧相處,熟悉她的教學方法;三是要堅持我們班語文方面的規定,即堅持作文評改制度、閱讀筆記書寫規定、自主學習語文的方法;四是永遠和大家心連心,陪伴在我們的左右。四周響起了輕輕的抽泣聲。閆老師走后,同學們都讓我代他們給閆老師寫一封信,提起筆我寫道:

篇5

——題記

一直認為,自己很堅強,從不為任何事情掉眼淚。可是,一個星期以來,我一想起我那尊敬的閆培老師,眼淚就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轉,總會不爭氣的掉下來……我現在才真正的明白了“失去了才知道珍惜”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上個星期四,新年剛過的第七天,快到晨讀宣誓時間了,我高興的走進教室,卻發現教室的氣氛有些不對,按照以前的這個時間,有的同學在走廊上玩,有的同學在座位上吃零食……而現在,同學們一個個垂頭喪氣的在教室里議論著什么。我實在憋不住,便問同學們怎么了?同學們一個個難過地搖了搖頭,都不愿意說。這時,坐在后桌的陳錦小聲的告訴我:“今后的語文課,我們再也看不到咱們語文老師的身影了。”我疑惑的問:“什么看到看不到的,到底怎么了?”她無奈的搖了搖頭說:“你身為語文課代表,連這件事都不知道。咱們換老師了,新老師是809班的李老師呀!”頓時,我感覺自己的頭一下子大了,腦子里一片空白,只聽得周圍同學們嗡嗡的議論聲,但說的什么一句聽不清了,我只知道我所崇拜的閆老師已不再是我的老師了,他要離開了。隨后教室里又是一片死寂,大家都不說話。

兩三分鐘過去了,不知誰的嚷嚷聲打破了寧靜:“張瀟逸、李慶輝,你們兩個出去,若找不到咱語文老師,并且叫不回來他,你倆就別想進教室!”說完,其他同學也紛紛應和,另一個同學站了起來又說:“你們倆個就算是一人拽一條腿,也要把他拉回來!同學們,想聽閆老師的“最后一課”的就把他倆轟出去!”我和李慶輝相互看了一眼,無奈地走出了教室。我們剛出去,教室的前后門便“啪”的一聲關住了。只聽見大家七嘴八舌地吆喝聲:“找不到,就別回來!”隨后大家都自覺的讀起書來,那個時侯我倆還納悶起來,當時的讀書聲比過去老師在的時候,聲音都大,都整齊。

我和李慶輝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便準備一起下樓去找語文老師來。可是,一抬頭,我們看見樓梯拐角處有老師上來了,李慶輝叫道:“瞧,班主任和9班的語文老師來了,快回班!”我倆趕忙往回走,邊進教室邊嚷嚷說:“班主任和新語文老師來了,快念書!”

教室里稍顯寂靜,很快又響起了朗朗的讀書聲。班主任于紅輝老師進來了,說:“以后,語文課就由809班的語文老師——李慧鵬老師代上,請大家以熱烈的掌聲歡迎我們的新語文老師!”大家都鼓起掌,接著李老師講了一段鼓勵我們的話,就開始上課了。

大課間體育訓練時間到了,我剛出教室,在走廊的拐角向樓下無意的望望,突然在九年級同學們訓練的隊伍行間里發現了正快步走向校長辦公室的閆老師,我就什么都不顧的沖了下去,截住了閆老師的去路,劈頭蓋臉就是幾句:“您太沒良心了,您為什么不教我們了?為什么連“最后一課”都不給我們上?為什么要將我們拋棄?我們哪里做錯了?您要這樣對我們”我語無倫次的叫嚷著,說著,淚水早溢出了我的雙眼。閆老師沒有多說什么,他拉著我叫我跟他去了校長辦公室,我看出他也很難過,他也無奈地向我說明了一切,安慰我,語氣中也帶著些對我情態失控的一種“責怪”,但我知道,他是愛著我們的,最后他還特別叫我不要太過于激動,一定要先回班穩定同學們的情緒。

回到教室,我將老師的話帶給了大家,話還沒說完,都被打斷了,一位同學說:“他還說801班的作文評改不允許任何人退出,他就先退出了,真不守諾言!”吳露茜也應和著:“就是就是,你們還記得元旦座談會我們送給老師的新年禮物嗎?那是我專門到靈寶給他買的,他接受了咱們的禮物卻又把咱們拋棄,我們不答應。”還有一位同學說:“他為什么做逃兵,還說要陪伴咱們升入九年級,說話真不算數。對了,瀟逸,你既然是語文課代表,現在就讓閆老師再來一趟吧!”我聽后,半天無語。

午飯的時候,我悶悶不樂的走回家,媽媽已經為我做了我最喜歡的菜,而我卻只隨意的吃了幾小口。媽媽見我好像有心事,便關心的問:“瀟逸,你怎么了?有心事?還是有人欺負你了?”我傷心的搖了搖頭,淚水奪眶而出,說不出話,只是一個勁兒的搖頭。媽媽急忙幫我擦眼淚說:“是不是有人欺負你了?媽媽幫你討個公道。”我猛地抬起頭說:“我們換語文老師了!”說完,淚水又溢出了眼眶。媽媽安慰我:“別傷心,人生道路上難免會出現一些意料不到的事。”我嘀咕著:“我知道這個道理,但我就是想不通,反正我不愿意閆老師不教我。”“你這孩子,換個老師一樣學習啊。”“媽媽,你不明白他在我們同學們心中的位置有多重。”我的聲音高了起來。媽媽滿臉疑惑:“有多重啊?你給我說說。”我看著她的眼睛說:“媽媽,你還記得去年春天你陪爸爸去西安看病的那一個多月嗎?我一個人在家里特別想你們,覺得心里總是空落落的。現在閆老師不教我們班離開我們,跟你陪爸爸去西安看病時,我的感覺是一樣的。你明白不?”媽媽抱住了我,親切地說:“好了,媽媽明白了。閆老師還在我們學校呀,如果你以后有什么問題還可以找他啊。”我聽了這些話,心里覺得好受多了。

來到教室稍坐了一會兒,我帶著同學們給我的任務去辦公室找閆老師,他正在忙學校的事兒,我幾乎是哭著哀求他,讓他再進一次教室給我們說幾句話。

閆老師立刻停止了手頭的工作,我們一起走進教室,班里響起熱烈的掌聲的時候,我看見老師的眼睛里也有淚水。閆老師安慰我們,講了20多分鐘的話,跟他平時在大會上的講話不同,就像跟我們手拉手說貼心話一樣,那誠懇的語氣、那和藹的面容、那苦口婆心的教誨,我一輩子也忘不了。他鼓勵我們要堅強,要學會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和挫折。他要求我們要學會尊重新語文老師,要跟她交朋友,要師生同心。他還特別命令我們,不能因為他的離開就放棄我們班語文學習上的特色模式,要將堅持作文評改制度、閱讀筆記書寫規定、自主學習語文的方法進行到底,要我們高中了、大學了都要堅持這些。最后,當他說出“老師不會忘記你們的,雖然我僅僅教了你們四個月,但我們的師生關系今生已經確定,我永遠是你們的老師,你們永遠是我的學生,一輩子都不會變。我永遠和大家心連心,陪伴在我們的左右”這些話的時候,大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傷悲,四周響起了輕輕的抽泣聲,高策、陳錦一些人甚至哭出聲來。閆老師走后,同學們都讓我代他們給閆老師寫一封信,我第四節課前五分鐘提筆在紙上寫道:

親愛的語文老師呀,您知道我們的內心嗎?經過四個多月的朝夕相處,您卻要將我們拋棄。您為我們帶來了歡聲笑語,留下的只是“嗚嗚”的哭泣聲。昨天的語文課您沒有來,今天您卻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天大的殘酷事實,這最后的時光,才是真正的可以稱上“最后一課”的時光。我們801班全體同學都想再次在三尺講臺上看到您的身影,我們多么想在咱們的語文課上再次蕩漾起開心的笑聲,我們會一直等待、等待……直等到您回來。

剛一寫好,同學們紛紛跑到我跟前簽名,下午課外活動時,我給閆老師送了去。只記得老師看了后只對我說了一句話:“你們總要等到失去才去后悔當初,是否有些太晚了?”我知道他這不是責怪我們,他也是在對自己的離開感到無限惋惜和無奈,但他想的更多的還是我們,他最關心的還是我們的語文學習成績。

篇6

七年級上學期

年部名次 20 14 10 7

軍訓太模糊了,只記得是在學校進行的,4、5天,教官姓楚,一年前聽說他在大興礦下井,今年軍訓有看見他了。那時我班和十二班并在一個隊伍里,我和十二班老師的那點不愉快,暫且不提。

那時班主任是語文老師,姓趙,女。全班48人。

第一次月考后,我接到第一份成績單,侯哥班級第一,年部第四(這是他最好成績)。我班級第二,年部第20,麒麟班級第三,年部第42(根據現存的成績單來看,麒麟最好成績第37)。這次我語文考了71分,整個初中最低分數,C等,但語文年部排名不是最低的一次,可能是剛上初中,都不會答題,以至于以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語文老師講一個新題型,就在本上記一個答題格式。剛發下成績單的時候,趙老師還拍了我的后脖頸,據說拍那能長個,不過收效甚微(初中好像根本沒長)。但我牢牢記住了這次,一直到期末,成績一直在上升。

七年級下學期

年部名次 25 8 11 8

轉走5人,全班43人

我是一個成績不穩定的人,經過一個假期的放縱,在第一個月沒有回到學習上來,也許是一直在忙活數學競賽,結果兩個都失敗了,競賽也讓我充分意識到什么叫高手(不過希望杯好像停了)。第一次月考成績單下來后,趙老師把我叫到走廊談話(安慰、鼓勵),我當時異常地平靜,結果談完了回到教室就開始哭(我就是一個欠關心的人)。期中考試后開家長會,還讓我和薛發言,談學習方法。爹爹看過我的發言稿后總結了一句:沒有順序,條理不清晰。后兩次雖然有一定波動,但還算可以,名次在一位數和兩位數之間徘徊。

七年級,很囂張,早上值日總要拖到上早課才回去,考試前不復習,小科書基本不往家帶,語文作文寫得都不堪入目,但那時上課很聽話,從來不在課上寫作業,上課時強哥和我說話,基本不理,并多次提出換個同桌(強哥不要生氣)。

八年級上學期

年部名次 13 4 22 2

趙老師去鐵嶺了,新語文老師姓于,女,班主任是物理老師,姓王,男。

第一次月考仍然是退步,意料之中,我還記得歷史的選擇題寫串了,考了35分,因為我每次歷史課都寫作業,歷史老師始終認為是上課寫作業的原因,不僅告訴了同一個辦公室的語文老師(結果我被語文老師談話了),還在課上大發雷霆(當時感覺很委屈,很憤怒),但我仍然在歷史課寫作業,因為我想讓她知道,不是上課寫作業造成的。后來開家長會。我敬愛的王老師啊,拿著成績單,從頭到尾挨個作評價,給我的評價是個各科均有下降,雖然是事實,但當著那么多家長,也太不留情面了(媽,兒子給您丟臉了)。記得那天是薛的生日,王老師也照說不誤。還有一天,王老師當著我的面說:咱班咋地也得有個進前十的呀。這句話深深地刺痛了我那幼小而脆弱的心靈(我怎么寫了這么一句惡心的話,算了,不改了)。期中的成績單下來的當天,我和麒麟打賭能不能進前十,麒麟輸了(那十億冥幣還沒燒呢)。但在愉快的一個月后,是這三年最大的一次退步,退了18名,爽!但期末進步20名,也是我最輝煌的一次,考八科,四科滿(尤其是歷史)。

八年級下學期

年部名次 10 9 6 17

第一次照例退步,沒出前十,給我樂壞了,然后穩步上升,我以為要重復七年級上學期的美好狀態,悠哉悠哉,期末給我開了一個玩笑,也是期末考試中最慘的一次,退步11名。

八年級明顯沒有那么囂張了,至少要開始背小科了,不過養成了一個很不好的習慣:上課寫作業 (不只我,很多同學都這樣,老師一直認為是我把同學們帶壞的,抱歉)。這的確是一個不好的習慣,以至于后來上課聽不下去,尤其是數學,不寫練習冊都鬧心(對不起,郝老師)。不過我始終不認為這個習慣影響學習。

九年級上學期

年部名次 15 4 4 14

第一次沒退步,原因是上回太低了。由于不考政史,意味著不用背小科,政史課可以肆無忌憚地寫作業(還有就是新歷史老師的講課方式根本接受不了),導致下學期瘋狂背政史(這是后話,暫且略過)。那次化學也異常地簡單,但后三次化學就再沒過75。第二次除了化學和英語,都還可以,數學考了九年級的唯一一次滿分(當然那次非常非常簡單,好多好多150,一批又一批149)。我本來估計第三次會退步因為相比第二次,總分下降20分,名次還是一樣。就這樣,期末讓我又回到了開學時的水平,一條近似完美的拋物線。

九年級下學期

年部名次 15(月考)

模考 6 3 2 12 14 27

篇7

比如,每年10月份,江蘇省都會面向全省中小學生舉辦一個詩歌競賽,受條件限制,我們班上43個人每年只有10人左右參賽。前年,我的班上12人參賽,3人省一等獎,2人省二等獎,2人省三等獎。去年,參賽8人,2人省一等獎,2人省二等獎,1人省三等獎。

比如,有一次我新接手一個班,班上有幾個學生特別調皮,特別難管。我沒有用其他什么特別手段,只是選擇了一些優美的詩歌,圍繞著“自由和紀律”的主題,做了一個月的主題晨誦。一個月后,學生們沉靜了很多,班級的紀律也好多了。

當然,我知道,以上這些都只是額外的獎賞。真正重要的,新教育晨誦在我的教室里,給我的學生、學生父母以及我自己乃至我的同事們,都帶來了深刻的改變。

晨誦,激發學生生命的內在活力

我來自江蘇淮安,應該說,江蘇的閱讀氛圍還是比較濃厚的,我的同事們也很重視閱讀,我們的學生進校之前也有一定的閱讀基礎。但是,我從親身的經歷中,鮮明地感受到了新教育晨誦與其他晨誦的不同之處。

2012年,我接手了一個二年級的班,發現之前我的同事已經帶領學生開展了晨誦。班上每個學生家里,都根據老師的建議購買了晨誦讀本。但是,我很快發現,孩子們出現了非常明顯的兩極分化情況。有的孩子很喜歡詩歌,也喜歡晨誦。有的孩子晨誦書還完全是新的,幾乎沒有翻動過。這也是在我們教室里最容易發生的情況。

于是,我根據新教育的晨誦理念,選擇了一批最適合孩子們當下身心發展水平的童謠兒歌,特別邀請那些不喜歡詩歌的孩子擔任晨誦小老師,請他們先在家里找出自己最喜歡的那一首,好好練一練,然后在我們的晨誦課上推薦給同學們。這樣簡單的辦法,不僅把不喜歡詩歌的孩子吸引到了晨誦中,同時激發起所有孩子讀兒歌、演兒歌、創作兒歌的熱情。

一位媽媽在放學路隊上拉住我說:“我倒要看看我兒子的新語文老師有什么魔力,這才開學不到兩周時間,每天回家,我兒子就拿著兒歌童謠,激動地讀啊、演啊,還要讓我和他爸爸給他當觀眾。以前,每天督促他只讀一首,他都不愿意!”

我也好開心,但我知道不是我有什么特別的魔力,而是我們晨誦課的獨特魅力。我是這樣引導學生們晨誦的:每天先由晨誦小老師推薦晨誦詩,然后師生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改編,讓這首詩融入生活,讓在校的每個早晨因詩歌變得更加有趣。

比如,我們是這樣學習林良的《蝸牛》的:

蝸牛

林良

不要再說我慢

我已經聽過幾萬遍

我最后再說一次

這是為了交通安全

課堂上,學生們一邊表演小蝸牛的慢騰騰,一邊學著小蝸牛,用不耐煩的語氣向世界宣誓自己的道理。

然后,我引導學生將兒歌改編成自己的詩歌。

胖乎乎的逸同學立刻站起來,大聲改編:

不要再f我胖

我已經聽過幾萬遍

我最后再說一次

這是為了身體壯壯

班級最小最瘦的杰同學受到啟發,接著改編:

不要再說我瘦

我已經聽過幾萬遍

我最后再說一次

這是為了身材帥帥

……

第二天,一位媽媽告訴我,昨晚,一向慢騰騰的兒子,在她嘮叨催促時,竟隨口反駁她:

不要再說我慢

我已經聽過幾萬遍

我最后再說一次

這是為了作業認真

確實,媽媽拿過孩子的作業,非常認真!媽媽也不好再說什么了。最后,媽媽感嘆地對我說:“沒想到我們家孩子都成小詩人了!真是長大了!”從那以后,這位媽媽對孩子的嘮叨減少了。后來有一天,媽媽還高興地告訴我:“孩子的作業不光能認真完成,而且速度也比往常快了!”我很吃驚,真是沒想到,一首小小的詩歌,竟會激發出大大的生命能量。

在學校舉行的“童謠創作比賽”中,我鼓勵班級的學生積極參賽。看,這是他們的作品:

勇敢的小青蛙

李子沐

枯井底,小青蛙。

從小到大在井下,

沒有朋友來玩耍。

心情難過淚落下,

鼓起勇氣向上爬。

爬了一天又一天,

終于看到大世界。

滿心激動淚嘩嘩,

真是勇敢的小青蛙!

百變魔尺

賀昱晨

百變魔尺真奇妙,

千變萬化本領高。

拼過袋鼠拼老虎,

拼過飛機拼大炮,

樣樣拼得都逼真。

……

同軌班級的老師經常反映我們每天很“熱鬧”,準確地說,這不是熱鬧,而是生命得到呵護、活力被喚醒后的“奔騰”!每天8點一過,當稚嫩的童聲、無邪的笑臉賦予那一首首兒歌童謠鮮活的生命時,每一個日子就這樣被擦亮,孩子們一天的學習生活都充滿了活力!

晨誦,激發父母內在的生命活力在教育中,如果學生父母能夠成為老師的助手,那我們的教育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新教育晨誦中,我也積極邀請父母們的加入。剛開始時,我邀請全班的幾十位學生父母,倡導大家在家里誦讀。從2012年我擔任年級主任后,我又在開展班級晨誦的基礎上,啟動了全年級的親子晨誦項目,倡導我們年級400多個家庭,小手拉大手,在每一個清晨、每一個夜晚,親子一起讀起來、誦起來。

有一位爸爸,在為孩子購買了我們推薦的詩集《閣樓上的光》后,就開始埋怨我們:“謝爾的詩簡直就是無厘頭、搞笑,真搞不懂老師為什么要推薦孩子讀這樣的詩!”可是,自從他參與到親子晨誦活動中,每天一邊聽女兒誦讀,一邊看女兒表演,不知不覺中,《閣樓上的光》成了爸爸的最愛……

半個月后,這位爸爸告訴我:“我發現謝爾的詩不光幽默,還充滿玄機和哲理呢!這首《“我是誰”和“就是啥”》,我一開始根本讀不懂,可是和女兒邊讀邊演中,竟然發現‘我是誰’‘就是啥’是兩個人!”

現在,親子共誦《閣樓上的光》成了他們家最美好的時光,而且,越來越多的家庭也像他們父女一樣喜歡上了親子晨誦。我們還舉行了年級的親子誦詩會,為這些愛詩的爸爸媽媽和孩子提供一個展示的舞臺。每年,都有近20個家庭登上了我們親子誦詩會的舞臺。

晨誦,激發老師內在的生命活力

新教育晨誦,用詩歌擦亮每個日子、呵護每個生命,不僅激發了學生們、父母們內在的生命活力,而且讓老師們每天也活力滿滿:因為每天一首詩,對我們來說,不僅是心靈的滋養,也是一種心態的調節。

現在,在我的學校、我的周圍,帶著學生們晨誦,已經不是我一個人的堅持,而變成了一群人的詩意行走:

年輕的浦業玲老師,畢業分配到我們學校后,就開始帶著班級學生堅持每日晨誦的習慣,還鼓勵學生改編每天所誦的詩歌。好多學生在浦老師不教他們之后,還保留著誦讀和改編、創作的習慣!

袁學春老師,原來和我同一年級,經常一起研討晨誦教學。后來,她被調動到了一所新的學校。在新學校里,她一個人,帶著一個班,依然在堅持著新教育晨誦。

當然,在我們學校,像他們這樣的老師還有很多很多……

篇8

文本解讀問題是隨著新語文課程改革的推進而出現的。

文本解讀問題在2011年仍然爭議重重。汪笑梅指出文本解讀存在三大問題:程式化思維帶來僵化的解讀,淺表性思維帶來泛化和誤讀,籠統性思維疏漏了細節的解讀。(《文本解讀――語文教學的核心》,《中學語文教學參考?高中版》第4期)林壽清、閆娜概括文本解讀三大誤區:迷信教參,照本宣科式解讀;模仿名師,照貓畫虎式解讀;崇尚個性,照時髦穿衣式解讀。(《文本解讀要緊扣三句話》,《小學語文教學》第2期)王加明說是四大誤區:迷信教參,迷信權威;架空分析,忽視語言品味;曲解文本,偏離作者本意;拔高文本的思想,提升作者的境界。(《文本解讀要有辯證觀》,《中學語文教學參考?高中版》第9期)郭黎明歸納為五大誤區:脫離文本,拓展學習漫無邊際;淡化文本教學,過程實同“走秀”;文本解讀隨意,忽視價值引導;拋開文本,偏離語文學科要求;肢解文本,學習目標與過程破碎。《淺談文本解讀的誤區及教學對策》,《小學語文》第5期)李國兵指出,高中語文教學文本解讀有的不知從何入手,有的不從文本出發,有的過于概念化,有的肢解文本,有的生硬掛靠政治,有的不區分文體之異。(《文本解讀策略淺談》,《中學語文教學參考?高中版》第9期)

人們繼續找尋文本解讀的理論“武器”。李華平提出文本解讀知識開發途徑的兩個方面:借鑒中國古代文本解讀方法如知人論世、以意逆志、仔細領會、注重比較、分級解讀、誦讀涵泳;借鑒西方近現代文本解讀方法如細讀法、語義分析法、詞義分析法、雙重情節分析法;在上述兩個方面的基礎上創造新的文本解讀方法如體驗創造式和分析創造式。(《語文科文本解讀方法知識開發的途徑》,《教育科學論壇》第1期)李文忠認為,分別以作者、文本、讀者為中心的三種西方閱讀理論對文本解讀的要求和價值是不同的,梳理要求之差異,分析價值之不同,有利于提高閱讀的有效性。(《三種文學閱讀理論與中學語文文本解讀》,《語文教學通訊》4D)王進民、徐廣振認為,西方文藝理論中的主體間性理論和接受美學理論及中國的傳統文學理論,為中學語文教材文本解讀提供了新的視野。(《中學語文教材文本解讀的新視野》,《中學語文教學參考?高中版》第5期)鐘曉紅認為,從認識論逐步轉向存在論的文本解讀是語文教學改革的需要。(《從認識論走向存在論的文本解讀》,《文學界》第8期)

人們在探尋文本解讀策略。馬啟標主張精當、適度、適時地引入素材以幫助文本解讀。(《例說引入素材幫助文本解讀的策略》,《中學語文教學》第6期)劉菊春提出文本解讀三法:替換、刪除、添加,三者的本質是比較,解讀中要突出語言的“個性”。(《文本解讀三法:替換、刪除、添加》,《中學語文教學參考?初中版》第9期)李國兵對有效的文本解讀提出如下方法:抓住文本標題解讀文本,緊抓文本實現感知整體,抓住文本重難點解讀文本。(《文本解讀策略淺談》,《中學語文教學參考?高中版》第9期)張紅提出文本解讀五視角:“聚集文字”解讀法,“把握意圖”解讀法,“凸顯核心價值”解讀法,“拓展資源”解讀法,“主題多元”解讀法。(《文本解讀五視角》,《現代語文》8月中旬刊)林壽清、閆娜認為文本解讀要注意文本的三個維度:解讀文本的意(內容)、道(情思)、形(表達)。(《文本解讀要緊扣三句話》,《小學語文教學》第2期)謝雄龍認為,文本解讀要正確處理解讀視域與教學視角、人文因素與語言因素、延伸拓展與回歸文本三對關系。(《文本解讀要正確處理三個關系》,《小學語文教學》第9期)王加明提出,文本解讀要辯證處理一元與多元、創新與守舊、深入與巧出、文意與文句等四對關系。(《文本解讀要有辯證觀》,《中學語文教學參考?高中版》第9期)藏云認為,可變換多種角色解讀文本:立足于讀者的角度,展開作品層面的閱讀和體悟;立足于教者的角度,展開教材層面的解讀和處理;立足于學生的角度,展開“學材”層面的審視和反思。(《立足多種角色解讀文本,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江蘇教育研究》第29期)王婷婷認為,正確解讀文本要綜合讀者視角、編者視角和作者視角以及文本體式等各方面因素,但其中不可不注意的是語文課應以學生需要為基礎,從以上角度展開文本分析。(《語文課以學生需要為中心的文本解讀》,《科教導刊》2月中旬刊)劉認為,加強朗讀是遵循以作者為中心的文本解讀理論的最佳方法,文本細讀則是文本理論的解讀策略。(《語文課文本解讀的策略探討》,《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6期)吳亮霞、吳亮奎認為,閱讀教學中必須解決的三個基本問題是:誰在對文本進行解讀?依據什么對文本進行解讀?如何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解讀?(《教育理論與實踐》第4期)鄭逸農認為,文本解讀的對象首先是語言,尤其是語言表達的形式,文本解讀的深度應該看對語言解讀的深度,尤其是對語言表達形式解讀的深度。(《給文本解讀一個恰切的定位》,《語文教學通訊》2A)

文本解讀既是“多元”的,也是“有界”的,“相對”的。楊進紅認為,多元解讀是有邊界的,多元有界的維度受文本、讀者、閱讀活動價值取向這三者限制,閱讀教學只有結合文本、讀者、審美價值,才能在“可能”的意義世界里尋求到閱讀的真意。(《閱讀教學中多元解讀的邊界探討》,《現代語文》5月中旬刊)楊進紅、代秀秀認為,閱讀教學中應允許學生發表不同意見,但多元解讀只有以文本為基礎,靠近作者與作品的本真意義,切合具體的語境和語體,這樣的多元解讀才是有價值和意義的。(《閱讀教學中的文本解讀:“多元”和“有界”》,《現代教育論叢》第4期)崔國明提出文本解讀的“相對論”:相對客觀性,相對確定性,相對延伸性,相對多元性。(《文本解讀的“相對論”》,《教學與管理》第6期)崔國明又說,盡管文本解讀是多元的,但首先要關注的是“信度”,他為此提出文本解讀“三多”“三少”:多關注“整體把握”,少糾纏“末葉細枝”;多強調“兩情相悅”,少看重“一廂情愿”;多遵循“常規出牌”,少追求“斷線風箏”。(《文本解讀要堅守“信度”的底線》,《語文學習》第3期)茹紅忠研究多元化解讀操作策略,其中包括知人論世、品味細節、突破思維定勢等。(《閱讀過程中多元化解讀操作策略研究》,《中學語文教學參考?高中版》第9期)

多年來,從教師要求角度談文本解讀,大家談及最多的一直是“技”而非“本”。討論此問題的目的,當然是為了教師更好地引導學生閱讀文本,理解文本,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鑒賞能力、語言理解和運用能力。但眾所周知,決定教師文本解讀能力高下的關鍵不是擁有多少策略而是教師的文化底蘊、文學修養和專業水平。這樣看來,文本解讀問題不是教學技巧問題而是教師專業發展問題,即教師的讀書、思考、寫作、反思能力,對此我們不能不知。

五、作文教學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學長期無解卻年年討論,它從來都是熱點。

大家照例羅列作文教學中的重重問題。黃厚江認為,目前作文教學諸多問題中最根本的問題是作文教學的基本定位不明,即搞不清楚中學作文教學的課程價值是什么,或者說中學作文教學的基本任務是什么。(《我們能教學生寫出什么樣的文章――作文教學基本定位再思考》,《語文學習》第5期)李亮認為現在習作教學的“尷尬”源自三方面的倒置:意愿倒置、內容倒置、標準倒置。(《習作教學難題破解之我見》,《小學語文教師》第4期)錢林波認為,中學寫作教學最大的問題表現在寫作教學內容的缺失與混亂,使寫作教學長期陷于無效或低效狀態。(《從“文本位”到“人本位”――中學寫作教學內容開發的三個維度》,《教學月刊?中學版》第4期)彭祥生指出,作文教學中高投入與低產出有目共睹。(《高中作文教學的困境和出路》,《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第8期)董蓓菲認為,當前作文教學的癥狀有:教學目標迷離,評價標準失范,命題技術滯后,畏難情緒泛濫,寫作知識匱乏。(《作文教學的癥結何在》,《語文學習》第2期)李猛說:當前作文教學目標好高騖遠,不切實際;形式主義、教條主義嚴重;教師教學模式封閉、單一;學生缺乏動筆、練筆的自覺性。(《新課標指導下中學作文教學的創新研究》,《現代語文》10月中旬刊)賈志敏認為,目前的作文教學基本上處于一種無序狀態:教師教作文無法,學生寫作文無奈,教學的結果無效。(李節《呼喚語文“回家”――特級教師賈志敏訪談》,《語文建設》第7~8期)董林海、胡立業指出當前作文教學的“五多”、“五少”:修飾技巧多,文體規矩少;作文次數多,成功文章少;拼湊字數多,精練意識少;學生批閱多,教師掌握少;學習教材多,拓展閱讀少。(《反思作文教學的“五多五少”》,《語文建設》第9期)朱紫彪認為,當前作文教學整體無序,作文教學理念“唯課余論”、“唯學生論”,作文備課目標模糊,教學過程設計空泛,方法單一,忽視學生的寫作過程。(《初中作文“有序”教學研究》,《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版》第9期)陸建生、丁坤說: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作文明顯缺乏生活基礎,素材老套,內容蒼白俗套,缺乏真情實感;教師的作文教學也出了問題,作文命題的主觀性強,教學隨意性強,脫離學生主體等。(《呼喚中學作文教學的質性回歸》,《語文教學通訊》4A)鄒翠平認為,相當一部分中學生一寫作文就恐懼,無從下筆,語言干癟,詞匯貧乏,句式單調,空洞無物,錯字連篇,病句成串,結構混亂,作文中應變力、創作力嚴重缺乏。(《例談如何利用閱讀教學提高學生作文水平》,《廣西教育學院學報》第1期)張文香認為,基礎教育作文中虛假、造假現象嚴重,令人堪憂。(《讓基礎教育作文回歸寫作本質》,《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第6期)

作文教學中教師不作為現象令人擔憂。葉黎明、林婷婷認為,寫作課堂上教師嚴重缺“教”,就是作文教學中教師缺席“教學”,以為寫作不需要教,學生自己多讀多寫就會了。(《散文:寫作教學的問題紐結》,《語文學習》第1期)鄭桂華指出,作文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作文過程缺乏具體指導,對學生作文的評閱意見不具體,沒有針對性,學生無法將評語與自己作文的具體問題聯系起來,不知道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有問題,什么原因,應該怎么改才會提高。(《作文的批閱與講評》,《中學語文教學》第3期)余樹財認為,教師缺乏對寫作過程本身的關注與指導。(《作文教學要關注寫作過程本身》,《教育科學論壇》第11期)

大家給久“病”不愈的作文教學開“藥方”。魏小娜認為,我國中小學作文教學價值取向要實現兩個轉型:從“個體內省”向“社會認知”轉型,從“后喻文化”向“前喻文化”轉型。(《對我國作文教學中“真情實感”的反思》,《課程?教材?教法》第11期)董蓓菲說,我國寫作教學一方面要吸納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充分認識各學派的寫作過程認知模型的觀點及其局限性,另一方面要借鑒教育發達國家寫作教學改革成果,系統改進寫作教學課程標準、教材編制和教學行為。(《作文教學的癥結何在》,《語文學習》第2期)雷實呼吁用好教科書,嘗試與綜合實踐活動相配合,加強議論和說明的寫作。(《中小學須逐步加強議論、說明的寫作》,《課程?教材?教法》第11期)李海林、葉黎明認為,要搞好寫作教學,前提是開發寫作知識與技能,關鍵是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重點是指導學生的寫作過程。(《寫作教學的內在規定性》,《語文教學通訊》9B)李亮認為,教作文一要降低起點,讓孩子“易于動筆,樂于表達”,二要重視過程。(《習作教學難題破解之我見》,《小學語文教師》第4期)余樹財提出關注作文過程:引導學生感受體驗生活,修煉他們發現生活的慧眼;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引導學生感受體驗寫作的過程,體悟探索寫作的規律。(《作文教學要關注寫作過程本身》,《教育科學論壇》第11期)錢林波提出作文教學應從“文本位”轉向“人本位”,在“真實”、“具體”、“反復”這三個維度觀照之下,采用分步驟、有序循環推進的教學策略,把一次完整的作文教學分解成幾大部分逐步落實。(《從“文本位”到“人本位”――中學寫作教學內容開發的三個維度》,《教學月刊?中學版》第4期)吳立崗認為,習作教學有五句話需要明確:生活是習作的源泉,興趣是習作的動力,思維是習作的關鍵,閱讀是習作的基礎,表達是習作的重點。(《對語文教學兩個基本問題的探討》,《小學語文教學》第6期)賈志敏認為,作文訓練應該按“課內、課外兩條線交叉進行”,即課內的訓練作文與課外的生活作文交叉進行。(李節《呼喚語文“回家”――特級教師賈志敏訪談》,《語文建設》第7~8期)從以上觀點看出,加強寫作過程指導成為眾多討論者的呼聲,當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

人們呼吁建立寫作訓練體系。崔巒認為,作文教學需要比較完整的訓練體系:低年級寫話,中年級寫片段,高年級寫整篇。(魏本亞、尹遜才《小學語文課改十年的問題與反思――對話中國教育學會小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崔巒》,《語文建設》第3期)吳立崗認為,要根本提高習作教學質量,必須解決科學化的習作訓練序列問題。(《對語文教學兩個基本問題的探討》,《小學語文教學》第6期)王相武認為,應形成遵循其本源、符合其規律的作文訓練體系。(《作文的本源及其對應的訓練體系》,《中學語文》上旬刊第1期)顧海平建議從“我們希望學生關注什么、表達什么”和“學生在關注什么、想表達什么”這兩個維度的交叉點上選擇合適的話題,設計訓練情境,構建高中作文訓練話題序列。(《根深才能葉茂 固本才能強末――高中作文訓練序列的二維思考》,《中學語文教學參考?高中版》第11期)

在眾多解決方案中,大家不約而同提到讀寫結合和以讀促寫策略。孫紹振認為,當下作文教學無效和低效甚至反效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文本解讀與寫作脫離。(《作文教學的癥結――孫紹振教授訪談》,《語文建設》第11期)鄒翠平認為,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當務之急是加強閱讀教學。(《例談如何利用閱讀教學提高學生作文水平》,《廣西教育學院學報》第1期)溫儒敏說,如果說有作文教學的正路,那就是三句話:讀寫結合,廣泛閱讀,適當練寫。(《語文教學中常見的五種偏向》,《課程?教材?教法》第1期)羅俊豐認為,語文教師要立足文本,緊密聯系課后一些相關的改寫、續寫題,堅持讓學生仿寫,在學課文的同時注意滲透寫作訓練。(《從學習課文中學寫作――淺談初中作文教學》,《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版》第1期)崔巒說:閱讀一定要關注語言的形式,關注文章的寫法,讓學生通過課文學到作者表情達意的方法。他強調:讀寫結合,讀寫貫通,以讀促寫,這是很重要的;不能讀寫分家,到作文課上才談作文。(魏本亞、尹遜才《小學語文課改十年的問題與反思――對話中國教育學會小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崔巒》,《語文建設》第3期)吳劍穎則提倡“隨文而寫”:在教師引導下,借助教材中的課文與相關文本,體驗作者是如何將自己的生活感受付諸筆端的,構建寫作的形式資源。(《隨文而寫:讓學生有文可作》,《現代語文》5月中旬刊)

從本年度作文教學眾多言論看出,作文教學并沒有隨著又一年的過去而有所改進,而是問題依舊,人們所提出的解決方案大多了無新意。唯呼吁多年的建立寫作教學訓練序列和加強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的觀點足應引起重視。在強大的應試教育機制下,在語文學習時間被不斷擠壓之下,建立可廣為接受的科學的寫作教學訓練序列是改進作文教學的當務之急;而以讀促寫、讀寫結合是我國語文教育的優良傳統,曾一度被拋棄,現被重提,這是一種回歸。

六、教師素養

新世紀語文課程改革使語文教師素養不足問題得以全面暴露。十年來,語文教師專業發展問題討論一直方興未艾。本年度,對此問題的討論轉化為對語文教師素養(素質)的討論。

語言素養是語文教師最重要的素養,這跟其他學科教師形成了根本區別。張傳宗指出,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必須自己具有一定的語言知識和表達能力,“要邊教邊學,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修養和業務水平,成為祖國語言文字的愛好者、讀寫聽說的能手、語言教學的設計師、語文課的主持人和輔導員,乃至堪稱扎扎實實的語文教學專家”。(《構建以語言教學為核心的語文教學體系》,《課程?教材?教法》第3期)楊慧蓮認為,語言敏感就是語文教師的職業敏感,語文教師要具備三種語言敏感:對學科語言要敏感,對學生語言要敏感,對教師語言要敏感。(《語言敏感:語文教師的基本專業素養》,《教學月刊?中學版》第3期)張亮認為:語文教師的德性修養與其他學科教師最根本的區別在于言語;語文的德性之師應激發、呵護學生言語生命的表現欲求;語文教師應該追求、創造言語表現的卓越境界,這是語文教師德性形成的能力之本。(《論言語與語文教師的德性》,《中學教育學刊》第8期)

除了語言能力,語文教師還需具備哪些素養?有人說:語文教師要擁有與作者、作品對話的資格和能力;語文教師不可以照搬教科書,應滲透教師的獨特體驗、思考和評判;語文教師不能滿足于做知識的傳聲筒和教科書的簡單傳遞者。(劉笑天《專業成長必須跨越的兩個誤區》,《語文教學通訊》4A)有人說,語文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喚醒”:以鮮活多彩的語文性喚醒學生對語文的熱愛;以深沉厚重的人文氣息喚醒學生對生活和生命的熱愛與理解;以先進的教育理念喚醒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陳江《語文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喚醒”》,《中學語文教學參考?初中版》第7期)有人說,高素質的語文教師必須具備對文本進行“轉換”“拓展”“整合”的能力,在教學中,既超越文本,又不脫離文本,既不拋開語文課的課程特點和培養目標,又能夠為學生營造廣闊的思維空間,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有效提升。(付勝芳《高素質的教師要正確處理好兩種關系》,《中學語文教學參考?初中版》第7期)有人說,語文教師要有幽默感,要有淵博的知識以及靈活的教育機智。(張艷婷《語文教師憑什么讓學生愛上你》,《中學語文教學參考?初中版》第9期)有人說,優秀的語文老師必須具備一定的哲學素養、較為深厚的文化積淀和睿智機敏、博學仁愛的人格魅力,并能將其思想、精神、靈魂以及人生感悟、知識架構、文學理念等等渾然天成地融入到每一節的課堂教學中。(陳孝榮《慢慢走,欣賞啊――談當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學語文》上旬刊第11期)李欣說,語文教師的人格魅力主要表現在高尚的節操、正確的道德標準、淵博的知識、極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民族認同感。(《新時期下語文教師素養探究》,《青年作家》第2期下半月刊)錢春霞認為,中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應具備豐厚的文化底蘊、富有詩意的語言、熊熊燃燒的激情、靈活的教學方法。(《淺談中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的基本素養》,《現代語文》8月中旬刊)沈建忠認為,語文教師應具備下列幾種課堂教學能力:精準的文本解讀能力,解決好“教什么”、“學什么”的問題;科學的教學設計能力,解決好“怎樣教”、“怎樣學”的問題;靈活的教案設計執行能力,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恰當的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力。(《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具備的幾種能力――由〈女媧造人〉案例談開去》,《語文教學通訊》1B)代偉偉稱,語文教師需能扮演好多種角色:研讀教材時是批評家,備寫教案時是導演,課堂教學時是演員;而在課堂之外,語文教師是一位業余作家。(《語文教師需扮演好多重角色》,《中學語文教學參考?初中版》第9期)

讀書,是提高語文教師素養的不二法門。錢之俊說,當前語文教師素質的低下,不讀書是個大問題。(《不讀書是個大問題》,《中學語文教學參考?初中版》第7期)楊再隋說,提高教師專業素養的關鍵是讀書。(《關鍵是提高教師自身的文化素養》,《小學語文教學》第11期)趙徐洲說,好教師是一個愛讀書、愛學習的人。(《好教師應有“四個學做”》,《語文建設》第6期)孫建華認為,新課改下語文教師專業成長首先要廣泛地閱讀,教師只有成為閱讀的倡導者和身體力行者,才有可能影響學生的閱讀。(《新課改下語文教師的自我關注》,《教學研究》第3期)錢之俊說,讀書、思考、膽識是決定語文教師素養最重要的因素。(《誰影響了文本有效教育――淺談語文教師素養與文本閱讀教學》,《語文教學通訊》4D)張占杰認為,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師應當是學者化的教師,其專業成長過程應當是學者化的成長過程。(《試論中學語文教師學者化成長的基本內涵》,《石家莊學院學報》2011年3月刊)

語文教師還應從哪些方面提高文化素養和專業素質?崔巒對語文教師新手的寄語:熱愛語文,不斷學習,加強教學反思。(魏本亞、尹遜才《小學語文課改十年的問題與反思――對話中國教育學會小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崔巒》,《語文建設》第3期)趙克明認為,新入職的青年語文教師應養“六氣”:底氣、骨氣、大氣、雅氣、勇氣和靈氣。(《青年語文教師要養六“氣”》,《語文學習》第4期)陸長霞提出語文教師的六項修煉:教育熱情的修煉,閱讀學習的修煉,設計水平的修煉,“雙磨”(磨課、磨題)能力的修煉,診斷反思的修煉,教學技能的修煉。(《析語文教師的修煉》,《現代語文》5月中旬刊)楊海亮說,教師要有“靜下來,守得住”的功夫,要有“愛教育,愛學生”的情懷,要有“不媚俗,不從眾”的心志,要有“喜讀書,勤思考”的習慣。(《做一名有“氣場”的教師》,《中學語文教學參考?初中版》第9期)李思衡認為語文教師應樹立目標意識、原創意識、精品意識、教研意識、學習意識五種意識。(《五種意識,教師水平提升的推動力》,《語文建設》第4期)周茜提出高中語文教師素養習得的四方面:堅持不懈地讀書學習,兢兢業業地工作,提升教師的自制力,從集體的思想源泉中吸取養分。(《關于高中語文教師素養習得的思考》,《群文天地》2011年第3期)程翔說,成長中的語文教師要注意積累自己的課堂作品,“讓課堂教學作品來引領自己,提高專業發展水平”。他提醒教師不做“教書匠”,應朝著文化人的方向發展。(《“特級教師不是我的奮斗目標”――特級教師程翔訪談》,《語文建設》第10期)

鑒于語文學科區別于其他學科的特殊性,對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要求,相比于其他學科教師的要求也要高得多。然而,社會普遍的職業倦怠、愈演愈烈的應試教育和對教學技巧和方法的片面追求,大大阻礙了語文教師文化素養的提升。我們認為,語文教師提高素養的根本是多讀書,勤思考,愛動筆,努力讓自己成為博學多聞的專家和博覽群書的“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