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行政的核心范文

時間:2024-03-12 18:14: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法治行政的核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法治行政的核心

篇1

一、踐行政法干警核心價值觀,牢固樹立“六觀”

“六觀”揭示了檢察機關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捍衛者必須承擔的政治責任,明確了新形勢下做好檢察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一是用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大局觀,服務和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這樣的發展觀要求我們將檢察工作融入全局工作,自覺地把檢察工作放在全局中來謀劃、來推進,綜合運用打擊、預防、監督、教育、保護職能,多角度、寬領域、全方位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檢察工作中不折不扣地執行和落實。

二是用忠誠、公正、清廉、為民的核心價值觀,提升檢察人員思想道德素質。這樣的價值觀要求我們克服特權思想,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執法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確保社會公平正義得以實現,確保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從根本上得到保護。堅持為人民執法,保障人民的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監督權。

三是用理性、平和、文明、規范的執法觀規范執法行為。這樣的執法觀要求我們在具體辦案中,真正做到“以法為據、以理服人”,以理性思維去分析矛盾、化解矛盾,真正地融法、理、情于一體。要以平等謙和的態度對待人民群眾,以公心、真心、誠心、耐心解決人民群眾的訴求,疏導和化解社會矛盾。

四是用辦案數量、質量、效率、效果、安全相統一的政績觀指導檢察工作實踐。這樣的政績觀要求我們要著眼于全局,著眼于發展和穩定。注重實體和程序公正,確保質量和效率相統一,法律效果、經濟效果、社會效果相一致。不僅要提高結案率、率、有罪判決率,而且要努力做到服判息訴,解決實際問題。

五是用監督者更要自覺接受監督的權力觀建立剛性制約機制。這樣的權力觀要求我們堅持從自身做起,堅持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和嚴格監督,針對隊伍建設和執法過程中容易發生問題的部位和環節,綜合運用教育、管理、監督等多種手段,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逐步構建一套嚴于自律不想為、嚴肅查處不敢為、嚴格管理不能為的檢察廉政建設體系。

六是用統籌兼顧、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引導檢察工作創新發展。這樣的發展觀要求我們切實轉變機械、教條的思維觀念,樹立戰略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堅持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觀察、分析、處理問題。既要總攬全局、統籌謀劃,又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著力推進、重點突破,努力破解司法難題。

二、踐行政法干警核心價值觀,努力實現“六個有機統一”

“六個有機統一”闡述了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檢察工作中一系列重大關系,概括了檢察機關推動科學發展的基本途徑、履行法律監督職能的基本要求。

一是要堅定理想信念,強化宗旨意識,努力實現檢察工作政治性、人民性和法律性的有機統一。當今時代,各種思潮涌動,檢察人員面臨的考驗更多,尤其是形形的思想沖擊。要結合政法干警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活動,開展理想信念教育,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要深入開展群眾觀念教育,密切聯系群眾,了解群眾訴求,維護群眾利益,積極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

二是要強化大局意識,努力實現檢察工作服務科學發展與自身科學發展的有機統一。要強化大局意識、服務意識,保障和促進經濟社會科學發展。要根據黨委中心工作,按照“四維護、兩促進”的要求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同時,又要在檢察工作中自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解決自身發展中不符合、不適應、不協調的突出問題。

三是要樹立“大預防”觀念,努力實現打擊、預防、監督、教育、保護職能的有機統一。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在依法打擊犯罪、加強法律監督的同時,確立“大預防”觀念,更加注重犯罪預防,更加注重司法保護,更加注重教育引導公民自覺守法,堅持全面正確有效發揮檢察職能,促進反腐倡廉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四是要堅持“兩手抓、兩手硬”,努力實現強化法律監督、強化自身監督、強化隊伍建設的有機統一。要堅持以強化法律監督為立身之本,做到敢于監督、善于監督、依法監督、規范監督。堅持以強化自身監督為發展之基,嚴以律己,切實保障檢察權依法正確行使。堅持以隊伍建設為根本保證,做到堅定理想信念、提高能力素質、錘煉品德意志、矢志奮斗拼搏、確保公正廉潔。

五是要狠抓執法辦案,努力實現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有機統一。各項檢察工作都要圍繞執法辦案展開,服從和服務于執法辦案。要圍繞人民群眾最關注的問題履行檢察職責,既要防止就案辦案、就事論事,又要防止脫離職能、光談服務,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主動傾聽群眾呼聲,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切實做到案結事了,促進社會和諧。

六是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努力實現繼承、創新、發展的有機統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制度必須隨著實踐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而發展。要堅持解放思想,繼續更新不合時宜的發展理念和執法理念。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勇于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堅持與時俱進,在總結以往成功經驗基礎上,以創新為動力,著力推進品牌建設,打造新的特色亮點。

三、踐行政法干警核心價值觀,切實做到“四個必須”

“四個必須”強調堅持權力觀,從法律監督的性質、特點和職能作用出發,明確了開展檢察工作、推進檢察改革、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制度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

一是檢察權必須嚴格依法行使。這是由檢察權的法定性所決定的,也是確保憲法法律得到統一正確實施對檢察工作的必然要求。檢察權的行使,必須始終以憲法、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等法律的規定為界限,不能超出法律規定的邊界。

二是檢察權必須受到監督制約。這是檢察權嚴格依法行使的重要保障,也是權力觀對檢察工作的必然要求。檢察機關作為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行使檢察權時更要加強自身監督,勇于接受監督。只有自覺接受人大和人民群眾對檢察工作的監督,始終堅持嚴格依法辦事,才能真正贏得公信、樹立權威。

篇2

「關鍵詞國際支付,信用證,權利義務

國際信用證業務的法律依據是國際商會制定的《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世界各國銀行開出的信用證均須注明依此統一慣例開立,在發生糾紛時有關法院依此慣例裁決。我國法律也明示承認國際慣例?!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42條第3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參加國際條約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國際慣例?!蔽覈渌嫱夥芍幸捕甲髁岁P于適用國際慣例的規定。這些規定為機構從事涉外貿易、金融活動與國際慣例接軌創造了條件,也為中國司法機關和仲裁機構審理涉外糾紛提供了依據。

一、國際信用證業務的法律性質

依據《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500號文本第一部分“總則與定義”,筆者將國際信用證業務的法律性質歸納為如下四點:

1、是一種銀行信用

信用證是銀行有條件的付款承諾。信用證是一種銀行信用,是開證銀行用自己的信用為進口商的商業信用作擔保,但開證銀行的這種付款信用保證是有條件的,即受益人(出口商)必須完全遵守信用證條款規定,提交符合要求的單據。信用證開出后,開證銀行負第一性的付款責任,是主債務人,即只要受益人(出口商)通過有關銀行交來單據符合信用證條款,開證行不管進口商能否付款給它,都必須對受益人或指定銀行付款。這不同于一般擔保業務中銀行只負第二性的責任,即是在被擔保人不付款情況下銀行才代為付款,更不同于托收業務中的委托關系,即能否收款銀行不負任何責任,只是代為辦理。

信用證是以銀行信用為基礎的“有條件的銀行付款保證”。這種支付既可以由開證行直接辦理,也可以指定另一銀行付出,或授權另一銀行議付。開證銀行或其人在信用證項下的付款保證,要求以提供“在表面上完全符合信用證條款的單據為唯一的條件”。

在信用證業務中,一家銀行在不同國家設立的分支機構都被視為另一家銀行?!陡鷨涡庞米C統一慣例》確立上述準則是因為一家銀行及其在不同國家設立的分支機構,往往是同一法人,在處理債權、債務上相互有關。因此,同一法人條件下的經濟訴訟,有時將在跨國間出現糾紛。這種糾紛如被介入信用業務,則對順利進行結算非常有害。國際商會為排除上述糾紛的干擾而確立這一準則。

在信用證業務中是否執行《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條款,由有關當事人共同確定。這一信用證業務的特殊性質表明,只要各當事人一致同意,則允許在信用證中列入特別條款,亦即不受慣例約束的條款。但是,如果在信用證上已標明“本證按照國際商會《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500號文本辦理”,在這樣的條件下,則“除非另有約定,本慣例條款對當事人都具有約束力?!?/p>

2、是一項獨立文件

信用證是一項獨立文件,不依附于貿易合同。一般來說,進口商向銀行申請對外開立信用證,首先必須是它已調查對方資信并通過洽談訂立合同,在合同中規定使用信用證方式進行結算,并在規定期內要求銀行開出信用證。但是,以合同為依據而開立、也應該與合同一致的信用證,一旦開出,就是一項獨立文件,不依附于合同,有關當事人(開證銀行、議付銀行、買方、賣方)只受該信用證條款的約束,不受合同的約束。在出口業務中,出口公司在收到對方開來的信用證后,一定要立即對信用證內容進行仔細審核,如發現信用證條款與合同不符或難以接受的,應立即聯系對方開證銀行和進口商進行必要的修改,否則到時無法提供符合信用證要求的某項單據,即使貨物出口保質保量保時、完全符合合同要求,對方也會拒絕付款,因為在采用信用證方式下發生糾紛,唯一的依據是信用證條款,而非合同。

信用證項下的有關當事人不得利用有關的其他合約,對信用證的業務運作進行違約抗辯。信用證作為一種合約必然會與其他合約有聯系,如信用證與貿易合同,信用證與銀行間的業務合約等。但是,信用證項下的各當事人不能引用有聯系合約的規定,作為地信用證條款違約抗辯的依據,《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第3條6款規定:“受益人在任何情況下,不得利用銀行之間或申請人與開證行之間的契約關系?!边@些規定,是為了保障銀行結算業務的順利開展,避免對信用證業務造成干擾或破壞。

3、是一種單據業務

信用證業務是純粹的單據業務。信用證項下的單據,不論它是“金融單據”即匯票、期票、支票、付款收據等,或“商業單據”即發票、提單、保險單、檢驗證收、產地證明等,雖然這些單據確實具有履約證明或代表貨物的作用,但是,在信用證業務運作中,有關銀行只能憑單據辦理結算業務,而根本不會去考慮單據背后所反映的事實狀況。

信用證業務中一切以單據為準,不以貨物為準。在信用證業務中,銀行處理的是單據,而不是貨物,對貨物的真假好壞,貨物途中損失,是否達到目的地概不負責。只要客戶交來的單據符合信用證條款,銀行就必須付款。辦理信用證業務的有關銀行既無必要亦沒有可能監督實際貨物的交易或實際勞務的供應等行為。銀行辦理信用證業務的目的在于促進國際貿易往來的,并發揮其融通資金的作用。

4、是一種書面憑證

從信用證本身內容的規定來看,它必須有助于結算的順利進行。信用證的內容應該完整、明確。必要的項目缺一不可,描述信用證內容的詞語不得摸棱兩可或含糊不清。信用證上的每一條款均應反映“單據化”的要求,即必須以“提供單據的辦法”來體現條款的要求。信用證的內容必須簡潔,避免繁瑣。在信用證的內容中不應列入過多的細節?!陡鷨涡庞米C統一慣例》第13條規定:“銀行將不審核信用證沒有規定的單據”,“如信用證含有某些條件而未列明需提交與之相符的單據,銀行將認為未列明此條件,且對此不予理會”。

二、國際信用證業務的法律關系

依據國際商會《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國際信用證業務項下的主要當事人有:(1)國際信用證業務的開證申請人,即國際經貿中的進口商;(2)國際信用證業務的開證銀行;(3)國際信用證業務的受益人,即國際經貿中的出口商;(4)國際信用證業務的中介銀行,即作為聯系開證銀行與受益人的第三家銀行,包括通知行、保兌行、議付行或償付行等。以上主要當事人因為國際信用證業務連結著的復雜關系,形成了他們之間的權力和義務,即信用證下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系。包括:(1)開證申請人與開證銀行之間的關系;(2)開證銀行與受益人之間的關系;(3)開證銀行與中介銀行之間的關系;(4)中介銀行與受益人之間的關系。

1、開證申請人與開證銀行之間的契約關系

進出口雙方的貿易合同一經訂立并規定了以銀行的信用證作為支付方式,那么,進口商通常的做法是向其所在地的銀行申請開立以賣方為受益人的信用證。在開證申請書中應明確開證行被授權付款以及開證申請人保證向銀行償還墊款的一切條件。與此同時,開證申請人要在開證明銀行預先存入一定數額的備付保證金。對開證申請人的這項存款,開證明銀行不得挪作他用。即使此后開證明銀行破產了,開證申請人預交的備付保證金,也應在銀行破產時退還開證明申請人,而不應視為破產債權。因為,開證銀行在收取這些資金時,只能算是代保管。當然有的企業信譽卓著,在向銀行申請開證明時,往往不預交保證金,而是由銀行授予一定的開證信用額度。

開證銀行完全有權憑信用證項下的單據來決定是否支付信用證之款項。開證銀行一旦根據信用證明條款解付了其項下的款項,并借記開證申請人的帳戶,開證申請人則不得尋找任何理由要求銀行賠償或退款。對那些在申請開證時未在銀行存入備付保證金的申請人,銀行則有權向其索償所墊付的資金。倘若開證明申請人仍堅持要求開證明銀行拒付的話,開證銀行要做的,也只能是向其申請人解釋,它是按照開證申請書的條款開立信用證,而開立了信用證,它本身則承擔了須對受益人所提交的單證相符的單據付款責任。當然,開證銀行在審查受益人所提交的單據時,得承擔謹慎的責任,務必使單據表面上與信用證所要求的條款相符,倘若銀行沒有盡到此責而接受了有不符點的單據,則其無權向申請人要求補償其對受益人的付款。開證銀行對開證申請人所承擔的另一義務是及時將信用證通知受益人。而開證申請人對開證銀行所承擔的義務則包括對開證銀行根據信用證條款所作出的支付進行償付,并支付手續費,以及如上所述根據銀行的要求提供開證保證金或提供抵押等。

2、開證銀行與受益人之間的契約關系

受益人在接收到開證銀行開出的不可撤銷信用證后即取得了對開證銀行的特定權利,在其根據信用證條款提交了單證相符的單據后,即有權要求開證銀行付款,而開證銀行也即有義務付款。假如發生了開證銀行違背信用證項下的承諾,而對受益人作出拒付的情況,只有一種情況開證銀行可以免責,即在可撤銷信用證項下,開證銀行在受益人交單之前已經撤銷了該可撤銷信用證,則受益人不能要求開證銀行付款。不可撤銷信用證一經開出,受益人按照信用證條款規定作為匯票的出票人,在提交了與信用證條款完全相符的單據后,即有權憑此要求開證銀行履行付款的責任。由于開立了不可撤銷信用證,受益人與開證銀行之間就形成了契約關系,而受益人也就憑信用證的條款獲得了開證銀行對他債務的有條件承諾,兩者之間的關系便是不可撤銷的,即兩者之間由信用證業務的單據交易獨立性原則的性質而形成權利義務關系。實際上,自信用證發出之日起,受益人與開證銀行之間的契約關系就已經建立了。開證銀行不得以買賣雙方的合同糾紛或買方是受騙開出信用證或買方已無償付能力為由拒絕按照信用證的信用承諾付款。當然,如果開證銀行在審單時發現單據不符,并在合理時間內向對方提出,也就解除了自身的付款責任,可以對外拒付。

信用證的受益人在提交了與信用證條款完全相符的單據并要求開證銀行付款,如果遇到開證銀行無理拒付,有權要求開證銀行賠付。不過,受益人索賠的權利只限于匯票的金額及其所發生的利息,不包括因此給賣方帶來的其他種種損失。這是因為信用證規定的支付手段是貨幣,開證銀行無理拒付所造成的損失,以出利息的方式賠償。

開證銀行一旦開出信用證,就必須履行在受益人提交符合信用證條款要求的單據時向受益人付款,并同時根據信用證條款履行其對信用證項下對受益人所承擔的一切責任。同樣,受益人也受信用證條款的約束而負有履約的責任,即根據信用證的條款提供信用證規定的單據相符的單據。這種相互制約的關系既可制約受益人無端拖延供貨而損失買方的利益,又可防范開證行無理拒付而侵害受益人的利益。因此以相互制約方式來充分保障契約各方利益,是開證行與受益人之間關系的主要特征。

3、開證銀行與中介銀行之間的關系

信用證的開證銀行為了順利辦理其信用證業務,往往要委托第三家銀行作為中介銀行來協助辦理有關業務。中介銀行可能被邀請擔當的角色或被委托的業務有:通知行、保兌行、議付行等。

開證銀行與中介銀行之間的關系是根據開證銀行對中介銀行的具體要求來決定的。開證銀行對中介銀行之間的關系,除非另有協議,一般都為委托和的關系。在英美等國,普遍認為中介銀行是開證銀行的行。《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第14條a款規定:“當開證行授權另一家銀行依據表面符合信用證條款的單據付款、承擔延期付款責任、承兌匯票或議付時,開證行和保兌行(如有)承擔下列責任:對已付款、已承擔延期付款責任、已承兌匯票或議付的指定銀行予以償付?!敝灰薪殂y行按照信用證條款來辦理業務,如其應開證銀行的指示對信用證付款后,那么它就有權要求開證銀行償付,索回因充當人而可能遭受到的損失。

中介銀行經常被作為信用證業務的通知行或議付行。通知銀行與開證銀行之間,通常是一種關系。通知銀行作為開證銀行的人向受益人就信用證事項進行通知。議付銀行作為中介銀行,并不是開證銀行的人,而是以其本人的名義進行議付的。議付銀行可以是通知銀行,也可以是其他銀行。在信用證可以具體指定議付銀行,也可以不加限制。議付銀行與開證銀行的關系基本上相當于受益人與開證銀行的關系。但是,在可撤銷信用證情況下,如果議付銀行已經議付,開證銀行就不得撤銷或修改信用證了。中介銀行只有在開證銀行的邀請下才對信用證加具體保兌。中介銀行一經成為保兌行,即步入與開證銀行相同的地位,而承擔對信用證項下保證付款的責任。但開證銀行對受益人的義務不會因此而解除,受益人可以選擇對開證銀行或保兌行提供償付要求。而保兌行在對信用證付款后,則可要求開證明銀行對其作出償付。但倘保兌行并非根據信用證的規定而付款,則其將喪失對開證銀行的追索權。

信用證業務中可能會發生開證銀行與中介銀行雙方均力所不及的事件。在中介銀行接受了受益人提交的信用證項下單據并憑以付款之后,因突發事件如戰爭爆發,郵路不通等而使單據無法寄達開證行的情況下,中介銀行對開證銀行的責任是不能免除的,除非開證銀行(必要時包括受益人)同意對信用證展期并接受單據,否則中介銀行將持著單據而無權對開證銀行及受益人行使追索權。

4、中介銀行與受益人之間的契約關系

中介銀行與受益人之間的契約關系,在某種程度上,一方面取決于中介銀行是否為開證銀行的行,如果中介銀行是開證銀行的行,那它就要按開證銀行的要求來辦理有關業務,例如僅作為通知行或議付行。另一方面,又取決于中介銀行是否以獨立于開證銀行的本人身份行事。若是,那么它自己則有選擇權。通常中介銀行會被開證銀行邀請作為通知行、保兌行、付款行或議付行等。中介銀行與受益人之間的關系,只有在充當保兌銀行之情況下才對受益人負有與開證銀行同等的責任。否則,中介銀行與受益人之間就沒有這種密切的關系。

在通知銀行和受益人之間,并不存在直接契約關系,按《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的規定,通知銀行對由于任何通知、信件或單據在傳遞過程中發生的延誤或遺失所引起的后果,以及對電報、電傳通知過程中發生的延誤、殘缺或其他錯誤,概不負責。但是,通知銀行對于其傳遞的信用證的表面真實性,須負合理謹慎檢驗之責。為了更好地為受益人提供便利,中介銀行一般最好不要只接受作為通知行,畢竟銀行經營是以利潤最大化為目的的,雖然可能要承擔信用證項下其他更大的責任。從表面上看,這似乎與國際慣例的精神有所沖突,但這實際上將有利于減少對受益人帶來不必要的混亂。對于僅僅作為通知銀行的中介銀行來說,只負有與通知信用證有關的責任。

議付銀行就是愿意買入或貼現受益人提交的信用證項下匯票的銀行。議付銀行在議付后就成了匯票的合法持票人,享有票據的法定權利。議付銀行與受益人之間并無契約關系,議論銀行并無義務向受益人付款,它們之間的關系實際上是票據關系。受益人是匯票的出票人,議付銀行是匯票的受讓人。議付銀行根據票據法享有匯票上的全部權利。

中介銀行一旦對某銀行開出的信用證加具了保兌,它與受益人之間也就形成了保證對受益人所提交符合信用證規定的單據付款的契約關系?!氨丁币辉~源于拉丁語,意為“確定”,即對已生效的責任加以保證。保兌銀行的概念出自于該詞的本意。中介銀行成為保兌銀行,就構成了開證銀行以外對受益人所作出的獨立承諾。它除了有助于尚未在世界上知名的銀行開展信用證業務之外,更主要是可為受益人提供雙重的付款保證。因為保兌行通常是受益人所在地的銀行,在發生拒付時,受益人可以在本地起訴追索保兌行,而不用到海外追索開證銀行。

信用證項下的受益人在交單時,可能會出現將信用證項下所要求的單據連同匯票直接提交給開證銀行而不交給保兌銀行的情況。這樣,萬一開證銀行由于某種原因在承兌后破產,受益人對開證銀行的索償權利就只能限于對開證銀行的破產財產進行追討,而對保兌行則無權要求索償。這是因為此時受益人手中已不持有單據,而無法滿足保兌銀行保證履行債務責任的條件。此外,在受益人將單據寄達作為保兌行的中介銀行,并由中介銀行在議付了受益人的單據后,向開證銀行寄單的情形下,倘由于開證銀行在單據中發現了不符點而拒付,所發生的這種遭拒付的風險,將由中介銀行本身來承擔。可見,中介銀行在承擔保兌責任時,它與受益人之間的契約關系是以單證相符為付款的前提條件,在保兌行確認單證相符以后,保兌銀行必須向受益人履行信用證項下的付款義務。

「注釋

1.(英)H.C.格特力奇,M.梅格拉著,姚念慈等譯:《銀行商業信用證的》,上海翻譯出版公司1991年。

2.楊良宜:《信用證》,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

篇3

關鍵詞:職業彈性 無邊界職業生涯 職業變更

隨著易變性職業生涯時代的來臨,員工的工作環境愈發動蕩,頻繁的工作變更逐步成為常態。在這種背景下,員工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可雇傭能力,克服職業變化帶來的壓力,迅速適應環境的變化,才能增強其在就業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而影響員工的可雇傭能力的因素,不僅包括傳統意義上的知識技能和人際資源,更重要的是可以迅速適應職業變化的職業彈性。

一、職業彈性概述

1.職業彈性提出背景

積極心理學的興起,為學者認識和理解事物提供了新角度,心理學界的研究者們將研究重點從逆境和壓力對兒童發展的不利影響轉移到逆境對兒童成長的積極效果,學者們將個體處于逆境和壓力下仍舊產生積極的結果,歸因于個體具備的心理彈性,心理彈性理論應運而生。隨著心理彈性概念被廣泛接受,有學者將其與人力資源管理相結合,提出職業彈性。試圖通過改善員工的職業彈性,幫助員工有效應對職業變化帶來的壓力和挑戰,進而幫助企業擁有快速應對環境變化、承壓力強的員工隊伍,實現高績效,最終實現員工和組織新的平衡。

2.職業彈性的概念

關于職業彈性的概念,學術界分為三種觀點。第一種是觀點認為職業彈性是可以被開發的,幫助個人從逆境甚至是順境中回彈的能力。第二種觀點認為職業彈性是員工不斷適應職業環境的最終結果。第三種觀點認為職業彈性是員工與職業逆境相互作用的過程。

3.職業彈性的結構

由于研究者對職業彈性的理解偏差以及研究對象的不同,他們對職業彈性進行了不同的界定。London認為職業彈性屬于職業動機,將其劃分為自我效能、冒險和依賴性三個維度。Collard通過高職業彈性人群的特點歸納出職業彈性關鍵特征,也就是自我意識、價值驅動、終身學習、未來定向、關系網絡和靈活性六個方面。而Pulley則將職業彈性劃分為轉換型、謹慎型、功利型和防備型4種類型。

二、職業彈性——新時代員工必備素質

伴隨著全球化的持續深入、知識經濟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企業所處的市場環境日益復雜多變,致使企業為了生存與發展不得不追求自身的靈活性和多變性,開始大規模裁員,并簡化組織結構。這導致企業和員工的雇傭關系不再穩定,員工隨時可能主動或被動的更換工作環境和工作內容。這就要求員工必須不斷提升自身素質,迅速適應各種職業變化,才能在就業市場上獲得主動權,成功實現職業轉換,打造自身區別于他人的強有力競爭優勢,達到更高的職業生涯高度。雖然知識儲備、工作經驗和人際資源是員工實現就業轉換、應對復雜多變的工作變化和挑戰的必備素質,但真正影響這些能力能否發揮及其發揮程度的,則是員工的心理素質和適應環境的能力,而這就涉及到員工的職業彈性。

職業彈性強的員工,其心理素質更強,抗壓能力和抗挫能力更為突出,在瞬息萬變的職場中,他們往往可以迅速適應工作環境和工作內容的變更,有效的勝任新的崗位,這大大增加了他們職業選擇的范圍,拓展了自身的職業領域,自身發展通道往往更寬廣。而職業彈性強的員工,其強有力的適應力和工作能力,不僅可以為企業節省培訓成本和機會成本等多項成本,更可以為企業績效水平的提升做出巨大貢獻,帶來更多的效益。因而,職業彈性已經成為易變性職業生涯時代員工必備的重要素質。

三、員工職業彈性培養策略

1.員工自身提升

外因是通過內因起作用的,要想改善員工的職業彈性,離不開員工自身的努力。第一,員工必須充分了解職業彈性相關理論知識,充分正視職業彈性對其職業發展的重要性,高度重視自身職業彈性的改善。第二,掌握提升職業彈性的方法,增強自身的韌性資產。這要求員工著重豐富自身的人力資本、社會資本和心理資本。知識技能和工作經驗是個體勝任各種工作內容的必備要素,社會資本幫助個體掌握更多實現工作目的的資源與情感支撐,而心理資本則幫助員工克服挫折與困境,有效應對壓力,直接影響其工作能力的發揮。因而員工要在工作中不斷豐富自身知識技能、拓展社交網絡,優化心理狀態。第三,在工作生活中養成良好的心態和正向的思維方式,不要畏懼工作生活中的逆境,養成積極應對挫折的習慣,在挫折中找到自身的不足,從而實現自身素質的飛躍。

2.企業提供支持

高職業彈性的員工之于企業是效益的重要保障,提升員工職業彈性不僅僅關系到員工個人的職業發展,更關系到企業的凝聚力、企業績效與員工忠誠度。企業必須重視并未員工職業彈性的改善提供支持。第一,開展員工職業彈性培訓,根據員工自身實際狀況為員工量身定做職業彈性培訓測量,不僅要培訓員工的工作技能和技巧,還應當關注員工的心理狀態,教授員工掌握應對逆境的方法,幫助員工順利渡過職業逆境。第二,幫助員工學會制定職業履歷,讓員工在制定過程中思考自己之前的工作中所表現出的優缺點,更加了解自身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興趣,并針對自己的缺點加以改正。第三,要真正關懷并尊重員工,給予員工情感上的支持,在員工適應工作變化過程中給予寬容,幫助員工及家庭解決困難,這不僅會幫助員工克服逆境并從中獲得成長,也會增強員工的忠誠度和歸屬感。第四,企業要在企業內部營造和諧輕松的氛圍,促進員工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降低工作沖突發生的概率,讓員工可以在輕松的氛圍中有效的工作。

3.社會提供保障

易變性職業生涯時代,員工持續就業能力遭到挑戰,如果不能有效提升員工職業彈性,將會造成其個人工作生活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到眾多家庭的幸福以及國家勞動力隊伍的素質,這將危害社會的穩定與經濟的發展。因而,關注社會個體的職業彈性,是社會各主體與政府的重要責任。第一,政府加強資金投入與政策支持,進一步加強職業生涯咨詢系統和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幫助個體解答其工作中遭遇的難題和心理郁結,給予社會成員強有力的后盾支持。第二,社會成員要更為關注其家庭成員和親朋的心理狀態和工作狀態,在其遭遇職業逆境的時候給予溫暖而有力的情感支撐,幫助獲得面對挫折的勇氣和信心,從而順利度過逆境。第三,在全社會范圍內宣傳職業彈性相關理論知識,幫助社會成員深入了解職業彈性及心理韌性的知識及培養方法,從而形成全社會積極關注重視心理狀態,樹立積極的心態與行為方式,并將其應用到工作生活中。第四,在全社會范圍內開展抗挫折教育,從兒童開始抓起,幫助社會成員形成面對挫折的正確積極的態度,并提升其應對挫折的能力。

綜上,當今社會競爭日趨激烈,個體承擔著巨大的生存和工作壓力,且職業環境動蕩,加劇了員工的工作壓力和工作挑戰性,若無法有效緩解壓力,迅速適應多變的工作和生存環境,不僅難以克服職業挫折,更有可能造成心理上的問題,嚴重影響其工作生活質量。而員工職業彈性能力的高低,有直接關系到企業績效水平,影響社會的穩定。因此,培育員工的職業彈性已經刻不容緩,這不僅是員工自己的事,亟須企業和社會多方配合,共同為員工職業彈性的改善構筑堅強的堡壘。

參考文獻:

[1]李煥榮,曾華.職業彈性的研究現狀述評及展望[J].經濟管理,2010(5): 172-179.

[2]李霞.職業彈性的開發不容忽視[J].人力資源, 2010 (011):41-43.

[3]孫赟.淺談員工的職業韌性管理[J].中國商貿, 2009, 13:030.

篇4

自2014年6月獲批國家級新區之后,青島西海岸新區便立足問題導向,將綜合執法體制改革列入全區“十大改革”攻堅項目,自2014年11月正式啟動以來,以改革創新的魄力,積極推進跨領域、跨部門的綜合執法改革,逐步建立起了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綜合執法體制,鍛造出了一支作風過硬、一專多能的綜合執法隊伍,破解了行政執法部門權責交叉、多頭執法、推諉扯皮等體制性、機制性問題,探索出的綜合執法改革“青島西海岸新區模式”引起了全國的關注。2016年4月,山東省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現場會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召開,這里綜合執法改革體制機制的探索被譽為“青島西海岸新區模式”,得到了中央編辦和省編辦的高度評價和推介。

鍛造合力之劍

2014年11月18日,青島西海岸新區將原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局、國土資源局的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大隊、海洋漁業局的海監大隊、交通運輸局的交通稽查大隊的人、財、物、編等整建制劃轉到綜合行政執法局;先行集中行使城市管理、文化市場、國土資源、海洋監察、交通運輸、環境保護等六大領域的全部或部分行政執法權,共計42類1402項執法權限。為了讓新成立的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的工作具有法律地位,山東省大力支持青島西海岸新區的行政執法改革探索,2015年8月,山東省編委辦批復了《青島西海岸新^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方案》。2016年4月,山東省政府印發了《關于青島西海岸新區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開展綜合行政執法的批復》。2016年7月,青島西海岸新區印發《關于確認西海岸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行政執法主體資格的公告》。至此,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獲得了法律地位。

彰顯創新魅力

青島西海岸新區陸域面積2127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21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282公里,海域面積5000平方公里,轄26個街道(鎮)、1221個村居,常住人口180萬,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3%,在這樣大的范圍內搞好行政執法,保障城市的健康運行其難度和壓力不言而喻。

隊伍建設是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的永恒主題。面對從六個職能部門劃入的執法人員,青島西海岸新區對綜合行政執法局提出了打造“執法鐵軍”的隊伍建設目標。為此,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每年組織兩次全員性法律知識考試,開展“百日業務培訓班”,組織260人次赴浙江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參加“能力提升高級培訓班”。同時,成立法制講堂、閱覽室,啟用網上學習考試系統,每年春、秋兩季開展全員軍事訓練,目前,形成了全員性、常態化的教育培訓體系,促進了綜合執法隊伍向復合型、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方向發展提升。

與此同時,青島西海岸新區把創新元素融入改革全過程,規范執法行為。對局機關科室和綜合執法大隊進行統一管理、指揮和調度,做到管理制度、執法程序、法律文書、執法服裝、執法標識、車輛裝備“六個統一”;創新制定了《綜合執法辦案規程》,將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四類程序有機銜接,融入行政執法責任制、權力清單、案件審查、重大案件集體討論等制度。同時建立區級執法監督平臺、內部考核體系、社會多元評價等機制,對案件從立案到結案全程監督,嚴格落實執法巡查、錯案追究、評議考核等制度,確保執法公平公正。這些有力的措施,迅速規范了新成立的綜合執法隊伍的執法行為,實現了由“粗放執法”向“精細執法”轉變,一支依法行政的“執法鐵軍”令全區刮目相看。

在創新執法工作模式上,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實施了“連貫執法”、“組合執法”和“遞進式執法”等執法模式,充分發揮了綜合執法的改革優勢。目前,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實現了全域性無縫隙覆蓋,這一目標的實現,得益于網格化管理的創新。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政委陳彥軍介紹,網格化管理既節約了執法成本,又提高了執法效率。改革以前,新區監管面積大,到遠一點的地方出現場需要個把小時,路上一折騰就是大半天?,F在,執法中隊直接進駐到街鎮,十多分鐘的執法圈讓執法人員第一時間就可趕到現場,執法效率大幅度提高。

在求解綜合行政執法的創新路徑上,青島西海岸新區不遺余力,探索首創的“公檢法三方銜接機制”也極富特色。

改革效應凸顯

青島西海岸新區在行政執法改革中自我鞭策,求新求變,取得了明顯的工作成效。

解決了“看似都管都不管”的問題,實現了“一支隊伍管全部”。改革前,一些部門之間執法邊界不清,“好管有利的事搶著管,不好管無利的事沒人管”。以海岸帶保護為例,以往國土、海洋和城管部門對海岸帶的監管以線為界,潮汐一變化,就會發生三個部門推諉扯皮的問題。而對海岸帶違法建設的查處,城管、國土和海監部門又存在執法重疊現象。改革后,面對青島西海岸新區282公里海岸線和5000平方公里的海域,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將城管、國土和海監的執法事項集中行使,實現了陸海統籌執法,對海岸帶存在的盜采海沙、非法建設、非法排污等違法行為逢違必治、一步到位,打破了以往“條塊管理”的壁壘,在新區2016年3月全面實施藍色海灣整治行動以來,綜合行政執法局牽頭組織聯合相關鎮街拆除存量違章建筑面積122910平方米,清理靈山灣海域和膠州灣海域非法養殖設施分別達1600余畝和800余畝,保護了新區的“黃金岸線”。

解決了“久治難除老大難”的問題,樹立了“執法為民新形象”。改革前,由于執法交叉、力量不足等原因,在占道經營、違法建設等方面存在許多久治未除、屢屢反彈的“頑疾”和“老大難”問題。改革后,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堅持日常巡查和集中整治并舉,徹底根除了多處困擾周邊居民多年的“頑疾”,有效解決了長江路等數十條主次干道的占道經營等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和“十亂”問題。

篇5

通訊作者:李智慧

【摘要】 卒中急性期患者可出現繼發性心臟損害的癥狀、體征,以及心電圖和心肌酶的變化。這些改變可隨卒中癥狀的改善而逐漸恢復正?;蜻z留輕度異常。臨床上常稱之為腦心綜合征。本文就近年來關于腦心綜合征的發病機制、臨床特征以及治療方面做綜合闡述。

【關鍵詞】 腦心綜合征; 卒中; 發病機制; 臨床特征; 綜述

The pathogenesy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cerebrocardiac syndrome after acute stroke LI Zhi-Hui,WANG Jian-Jun.Weifang Brain Hospital, Weifang 261021,China

【Abstract】 Some cardiovascular manifestations could be found in acute stroke patients,which is called cefebrocardiac syndrome(CCS).Some abnormalities in Electrocardiography(ECG) and creatine kinase-MB elevation could also be observed.However,such abnormalities will be gradually recovering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stroke. The pathogenesy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cerebrocardiac syndrome after acute stroke in recent years were reported.

【Key words】 Cerebrocardiac syndrome; Stroke; Pathogenesy; Clinical features

腦心綜合征(cerebrocardiac syndrome, CCS)自Byer于1947年首先發現以來,越來越受到神經科醫生的重視。CCS是指各種急性顱內病變如急性腦血管病、顱腦損傷、顱內炎癥等引起的繼發性心臟損傷,臨床上表現為類似急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蛐乃サ陌Y狀和體征;臨床上常用的相對狹義的概念是將急性腦卒中(acute cereral stroke,ACS)引起的繼發性心臟病變稱為CCS。腦心綜合征最常見于急性腦血管病,多發生于急性期,加重病情,病死率增高。目前公認的標準為:患者既往無任何冠心病史及心電圖改變,卒中發作時伴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和(或)心律失常等癥狀,及相應的心電圖和心肌酶譜的改變,且病情和心電圖及心肌酶譜的改變隨卒中癥狀的改善而逐漸恢復正?;蜻z留輕度異常。

1 心臟病變的臨床特征

1.1 心電圖變化 臨床研究表明,ACS急性期時心電圖變化最為敏感,其異常發生率為68%~90%[1],心電圖異常大多在發病12 h~2 d內出現,心律失常多在2~7 d出現。心電圖改變在病后1周內發生率為87.5%,這與急性腦血管病患者腦水腫高峰期大多出現于1周內有關。心電圖異常表現為兩種類型,一種為心電圖復極異常,如Q-T間期延長,ST段下移或抬高,Niagara瀑布樣T波[2],T波低平、倒置,以及明顯的U波,或T波、U波融合(此為腦心綜合征特征性改變,在卒中發作早期即可出現)。Q-T間期延長在右側大腦中動脈卒中的患者中更為常見,顯著的Q-T間期延長可導致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還可延長心動周期中發生心律失常和猝死的時段。嚴重者可出現心肌梗死或類似心肌梗死的圖形改變[3],如病理性Q波、ST段及T波改變等。但與單純的急性心肌梗死比較,其持續時間短,無心肌梗死心電圖演變過程及典型的心肌酶學改變,隨腦卒中病情好轉,心電圖恢復正常,臨床上將其稱為“假性心肌梗死”[4]。另一種為心律失常,卒中急性期患者心律失常發生率為65%~75%[5],常表現為竇性心動過速及心動過緩、室上性心動過速、心房纖顫、室性早搏、房性早搏、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束支傳導阻滯等。SAH患者常見的心律失常為室性心動過速及心房顫動/心房撲動,而缺血性卒中常見心律失常為室性異位搏動/室上性異位搏動。田秀霞等[6]研究表明,上述改變中以ST-T改變最多見,其次是心律失常、Q-T間期延長及U波改變,且同一患者可有兩種以上心電圖異常。

此外,研究表明,心電圖改變的異常率、不同表現與ACS的部位密切相關。腦干、基底節區及小腦病變心電圖改變的異常率明顯高于周邊部位腦葉,呈同心圓性改變。不同部位的ACS其心電圖可有不同表現,左側大腦半球卒中更易出現ST改變,右側大腦半球卒中并發室上性心動過速較左側多見。左側島葉皮質受刺激則產生慢速心律失常和降壓反應,右側島葉皮質受刺激產生快速心律失常和升壓反應[7]。腦卒中合并腦心綜合征的發生還與ACS性質有關。不同類型ACS的心電圖異常率存在差異:腦出血的心電圖異常率較缺血高,程度也較重[8]。

盡管ACS患者心電圖異常率較高,患者的心電圖往往呈可逆性及一過性改變,而非永久性[9]。這可能一方面與病情好轉后腦血腫吸收、腦水腫緩解使支配的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功能恢復有關,另一方面與部分患者應用β受體阻滯劑對抗交感、兒茶酚胺類物質的心肌損害有關。

1.2 心肌酶變化 臨床已證實急性卒中可導致心肌酶譜發生改變,一般于發病1周內出現,72 h之內最明顯,10~15 d逐漸下降。心肌酶以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總肌酸激酶升高(CK)為主,肌鈣蛋白I (cTnI)在心肌受損時活性也升高,敏感性及特異性較CK-MB高,但多低于心肌梗死時水平,達不到診斷心肌梗死的程度,但多伴發有左室泵血功能受損,并且增加心肺并發癥、遲發腦缺血及死亡的危險。在急性腦出血患者中,Angela觀察到cTnI升高發生率是18%,其住院期間病死率遠高于對照組,cTnI升高可以作為一個獨立危險因素預測急性腦出血預后。

與急性心肌梗死心肌酶變化規律不同,卒中急性期心肌酶升高幅度不太高,持續時間較長[10]。隨訪CK-MB升高的患者,其心電圖也無單純心肌梗死患者心電圖的動態演變過程。與心電圖的改變類似,ACS患者心肌酶學改變與病變部位的關系也呈同心圓性改變?;缀思澳X干部位的卒中心肌酶變化明顯,相反周邊部位的變化較小。

1.3 心功能改變 Min等[11]用電凝法閉塞小鼠左側大腦中動脈致缺血24 h后發現,反映左心功能的指標如左室收縮末壓、左心室壓上升最大速率和左心室壓最大下降速率均降低,并且左側腦皮質受損嚴重程度與心功能呈負相關。超聲心動圖檢查顯示,腦卒中患者急性期最常見的心功能改變是左心室壁存在局部運動障礙。Dias等[12]研究發現,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左心室壁存在局部運動障礙,而冠脈血管造影顯示冠脈血管無異常。在一些SAH患者中可出現左心室心尖部及心底部收縮正常,而心室中部收縮無力,1990年Sato和其同事首次報道此種現象,并命名為“tako-tsjbo綜合征”。這種神經源性心功能不全又稱為神經源性心肌頓抑,表現為左心室功能不全伴或不伴血流動力學障礙,常伴心電圖異常、心肌標志物釋放,通常是可逆的。常見于左側島葉卒中患者,與冠狀動脈基礎病變無關。病理檢查可見特征性的心內膜下點狀出血及收縮帶壞死,可能與交感神經過度放電和兒茶酚胺釋放有關。

2 發病機制

2.1 神經調節紊亂-植物神經損傷 研究表明,腦對心臟活動的支配存在明確的神經傳導途徑,大腦額葉、顳葉、島葉、下丘腦及腦干對心臟的支配具有定位性及區域性[13]。雙側大腦半球對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的支配存在右側優勢,一側半球的損傷可引起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兩者之間張力失平衡。一側半球梗死后,反應自主神經總活性及副交感神經活性的指標均降低,但右側半球梗死后副交感神經活性降低更明顯,交感神經相對活躍。島葉皮層是控制心臟自主神經節律的主要結構,島葉梗死使位于島葉的控制心臟活動的中樞及與島葉皮層存在自主神經聯系的神經結構都發生損害,其血漿去甲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均明顯增高。相對于左側,右側島葉梗死后自主神經病理性活躍更加明顯,預后更差[14]。

腦干副交感核,下丘腦視旁核與含兒茶酚胺的神經元之間存在著環形通路,在調節心臟活動中也起重要作用。下丘腦和腦干也存在著自主神經右側優勢,電刺激右側下丘腦心率明顯增加,刺激左側反應輕微,提示交感神經活性主要由右側支配。刺激下丘腦外側可使動物出現高血壓及各種心電活動異常的改變。而延髓損傷會直接破壞該部位的心血管調節系統,發生心電生理異常。

2.2 下丘腦-垂體-腎上腺髓質軸興奮 急性腦卒中常影響丘腦下部自主神經中樞,心血管自主神經功能失調,交感神經興奮,并通過交感神經-腎上腺系統加速兒茶酚胺的合成與釋放。同時急性腦卒中發作時機體處于應激狀態,交感神經活動增強,兒茶酚胺類遞質釋放也增多。一方面,體內兒茶酚胺及皮質醇、5-羥色胺分泌增加[15],引起周圍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臟后負荷增加;另一方面,高濃度兒茶酚胺造成心肌損害,出現心肌復極化障礙,表現為心肌自律性和異位起搏點增加;兒茶酚胺及大量的兒茶酚胺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氧自由基等,都對心肌有毒性作用。上述變化使心肌缺血、缺氧、損傷甚至灶性壞死,心肌收縮功能下降。Greehoot等[16]對SAH患者死后尸解,發現死者心肌細胞灶性溶解與散在出血圍繞心內神經末梢而不是血管分布,這與全身靜脈滴注兒茶酚胺引起的心肌改變極其相似,提示其發病機理中可能有兒茶酚胺的參與。

2.3 體液調節紊亂 急性腦卒中后血漿中血管緊張素II (AT-II)含量增高,引起冠狀動脈收縮,增加心肌灌注的阻力,減少心肌的血液供應,誘發急性心肌缺血性損傷;心肌AT-II受體激活后,經磷酸肌醇系統調節細胞內鈣離子濃度與交感神經的共同作用,使心肌過度收縮,同樣造成心肌缺血缺氧;高濃度的AT-II可導致醛固酮、精氨酸加壓素等增高,使水鈉潴留,增加心臟前負荷。

2.4 細胞因子或炎性介質的釋放 卒中后一些細胞因子或炎性介質如神經肽Y(NHY)、血漿內皮素(ET)、血栓素A2(TXA2)、前列腺素2a(PG-2a)、內源性阿片肽等含量升高,強烈收縮血管,加重心臟負擔,同時可直接抑制心肌乳酸轉運和能量代謝,導致心肌損傷。

2.5 電解質紊亂 腦卒中后病變本身累及下丘腦致抗利尿激素等分泌異常,應激狀態下,機體的一些激素分泌發生改變,致使機體電解質調節功能失常。另外,由于脫水劑及激素的應用,不恰當的禁食、補液,導致機體電解質收支不平衡。常見高鉀、低鈉、低氯、低鎂,特別是鉀離子紊亂對心肌影響最明顯,可引起嚴重心律失常,發生猝死。

2.6 其他 心血管病與腦血管病存在共同的病理基礎,尤其在老年人,常有高血壓病、冠心病、糖尿病、動脈硬化等基礎慢性病。卒中發生后因腦水腫、電解質紊亂、酸堿平衡紊亂等因素影響而加重心腦血管缺氧,機體應激反應增強,誘發心臟病變加重,或心腦卒中同時發生。

3 防治措施

在ACS病死率的研究中發現,心電圖異常者病死率為39.5%,正常者為7.9%,提示ACS預后與CCS明顯相關[17]。CCS有較高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嚴重的心律失??梢疴?。Cheung等[18]認為,急性卒中患者由于心律失常導致猝死的發生率為6%,這種猝死風險持續1個月。因腦心綜合征的病理生理發病機制目前尚不清楚,至今尚無理想的防治方法,但積極治療原發病是根本的防治措施[19]。重點放在脫水減輕腦水腫,對于缺血性卒中患者還應采取溶栓爭取血管再通,抗凝、抗血小板等措施抑制血栓擴展,縮小梗死范圍,搶救缺血半暗帶。

Reiken等[20]發現β受體阻滯劑如心得安等藥物可以降低心臟對兒茶酚胺毒性損害的敏感性,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類藥物也可以改善交感-副交感神經的張力失平衡,減輕心臟的損害。當發生心律失常時,對部分程度較輕的心律失常無需特殊治療,隨著病情的恢復而好轉。而對頑固、嚴重的心律失常者可適當選用藥物治療。發生ST-T改變時,尤其是類似心肌梗死或心肌梗死時,應用硝酸酯類藥物擴冠保護心臟。此外在治療細節上還應注意輸液的量及速度,注意避免長時間、大量應用甘露醇,避免加重心臟前負荷,損害心臟,減少CCS的發生。當發生CCS時多選擇速尿、甘油果糖或白蛋白等藥物脫水。及時、定期檢查水、電解質、酸堿有無紊亂,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失衡,避免電解質紊亂誘發心律失常。

盡管近年來對腦心綜合征的研究有了很大進展,但其發病機制仍不清楚,還有許多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問題,尤其是在基因水平上探討CCS的分子生物學機制,尋找更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和藥物,已成為迫切而必要的課題。

參 考 文 獻

[1] 許俊,袁成林,張桁忠,等.急性腦血管病腦心綜合征的發生機理及其防治.江蘇臨床醫學,2001,5(5):397.

[2] 郭繼鴻.Niagara瀑布樣T波.臨床心電學雜志,2001,10(4):25.

[3] Dhamoon MS,Tai W,Boden-Albala B,et al.Risk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or vascular death after first idchemic stroke:the Northern Manhattan Study.Stroke,2007,38:1752-1758.

[4] 張琴,陳曉婕,賀小穎,等.老年人急性腦卒中并發心肌梗死與假性心肌梗死的心電圖分析.實用臨床醫學,2004,5(2):18-19.

[5] Oppenheimer S.Cerebrogenic cardiac arrhythmias:cortical lateralizat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Clin Auton Res,2006,16:6-11.

[6] 田秀霞.急性腦卒中的心電圖改變.濟寧醫學院報,2008,31(1):77.

[7] 魏文化,廖艷.急性腦卒中引發心電圖與心肌酶改變487例臨床分析.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8,8(2):77-78.

[8] 左建國,喬丙勛,丁書振,等.急性腦卒中后心電圖與心肌酶譜變化66例分析.中國誤診學雜志,2005,5(7):1349-1350.

[9] 韓景勝,梁宏.急性腦卒中83例心電圖異常臨床分析.中國醫藥導刊,2008,10(3):375-377.

[10] Jensen JK,Kristensen SR,Bak S,et al.Frequency and significance of troponin T elevation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Am J Cardiol,2007,99:108-112.

[11] Min J,Farooq MU,Greenberg E,et al.Cardiac dysfunction after left permanent cerebral focal ischemic;the brain and heart connction.Strlke,2009,40(7):2560-2563.

[12] Dias V,Cabral S,Meireles A,et al.Stunned myocardium following ischemic stroke.Case report.Cardiology,2009,113(4):287-290.

[13] Ay H,Koroshetz WJ,Benner T,et al.Neuroanatomic correlates of stroke-related myocardial injury.Neurology,2006,66:1325-1329.

[14] Colivicchi F,Bassi A,Santini M.Prognostic Implications of rignt-sided insular damnge,cardiac autonomic derangement,and arrhythmias after acute ischemic stroke.Stroke,2005,36:1710-1715.

[15] Neki NS,Singh RB,Rastogi SS.How brain influences neuro-cardiovascular dysfunction.Assoc Physicians India,2004,52:223-230.

[16] Greenhoot JH,Reichenbach DD.Cardiac injury and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 clinical,pathological,and physiological.J Neurosurg,1969,30:521-531.

[17] 鄧樹榮,梁濤,李洪韜,等.急性腦血管病血清心肌酶變化的研究.廣西醫學,2004,26(9):1315-1316.

[18] Cheung RT,Hachinski V.The insula and cerebrogenic sudden death.Arch Neurol,2000,57:1685-1688.

[19] Arab D,Yahia AM,Qureshi AI.Cardiovascular manifestations of acute intracranial lesions:pathophysiology,manifestations,and treatment.J Intensive Care Med,2003,18:119-129.

篇6

中圖分類號:R541.7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8-2409(2012)03-0389-03

急性冠脈綜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包括不穩定型心絞痛(UA)、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ACS發作時心律失常發生率為75%~95%,其中并發室性心律失常起病急,嚴重的室性心律失常有猝死的風險,多發生于發病后24h之內。胺碘酮屬于Ⅲ類抗心律失常藥,在美國,胺碘酮被批準用于有生命威脅的室性心律失常。筆者用胺碘酮及利多卡因治療96例急性冠脈綜合征并發室性心律失?;颊?,現將治療效果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07~2011年收治的急性冠脈綜合征并發各種室性心律失?;颊吖?6例,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胺碘酮治療)52例,男39例,女13例,年齡39~76歲,中位年齡57歲;其中室顫9例,短陣室速16例,室早27例。對照組(利多卡因治療)44例,男27例,女17例,年齡42~78歲,中位年齡60歲;其中室顫7例,短陣室速13例,室早24例。排除對胺碘酮及利多卡因有用藥禁忌證的患者,其余均給予急性冠脈綜合征正規治療。

1.2入選標準

1.2.1急性冠脈綜合征診斷標準?、俨环€定型心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診斷標準參照不穩定型心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診斷和治療指南。②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診斷標準參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診斷和治療指南。

1.2.2心律失常類型 心律失常的類型包括:室顫、室速(包括短陣室速)、室性早搏(包括多源性室早、成對室早、頻發室早、Ron T現象)。

1.3方法

1.3.1治療組 對于血流動力學穩定的室速及各種室性早搏,初次給予胺碘酮負荷量150mg+生理鹽水10ml,10min內靜脈注射,隨后給予1.0mg/min微量泵靜脈泵入維持,6h后減量為0.5mg/min維持,持續24h,若無室性心律失?;蚺及l室早后停用胺碘酮,改為美托洛爾片口服(從小劑量開始用藥逐漸加量)。對于有血流動力學紊亂的快速性室速或室顫立即給予電復律或除顫轉復心律,轉復后同樣給予胺碘酮治療后改為美托洛爾片口服。

1.3.2對照組 對于血流動力學穩定的室速及各種室性早搏,初次給予利多卡因負荷量50~100mg靜脈注射,必要時5~10min后再次給予前次負荷量的半量靜脈注射(最大負荷量3mg/kg),然后給予2~4mg/min微量泵靜脈泵入維持,若無室性心律失?;蚺及l室早后停用胺碘酮,改為美托洛爾片口服(從小劑量開始用藥逐漸加量)。對于有血流動力學紊亂的快速性室速或室顫立即給予電復律或除顫轉復心律,轉復后同樣給予利多卡因治療后改為美托洛爾片口服。若用利多卡因6h無效,則改為胺碘酮治療。

1.4療效判斷

2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均行心電監護,復查心電圖,用藥觀察6h后,室顫患者未再發作;室速患者轉變為室早發作;各種室早患者轉變為偶發室早。觀察24 h后各種室性心律失常消失或偶發單源性室早。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AS 9.1.3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P

2 結果

治療組:52例患者中室顫9例,均行電除顫(360 J),轉復為竇性心律伴頻發室早7例,2例除顫后轉復為交界性心律伴頻發室早、室速。9例患者經電除顫轉復后給予胺碘酮治療室性心律失常,成功7例,2例反復發作室速、室顫最后死亡,胺碘酮治療有效率77.78%(7/9)。52例患者中室速16例(其中短陣室速11例),頻率在80~110次/min,均給予胺碘酮治療后轉復為竇律,2例患者6h內自動要求出院,余患者24h后未再出現室速,胺碘酮治療有效率100%(16/16)。52例患者中室早27例,經胺碘酮治療均有效。胺碘酮治療總有效率96.15%(50/52)。

對照組:44例患者中室顫7例,均行電除顫(360 J),轉復為竇性心律伴短陣室速4例,伴頻發室早3例,轉復后給予利多卡因治療,用藥觀察6h后短陣室速消失2例,另外2例室顫轉復伴短陣室速患者給予利多卡因維持6h后,仍有短陣室速,但較前減少,改用胺碘酮治療后短陣室速消失,除顫后經利多卡因治療的3例頻發室早患者未再出現室速、室顫,利多卡因治療有效率71.42%(5/7),與治療組比較P

3 討論

急性冠脈綜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由于心肌急性缺血、缺氧,心肌細胞電生理不穩定,故容易發生室性心律失常,嚴重的室性心律失??蓪е滦呐K性猝死。同時由于心肌急性缺血、缺氧,心肌收縮功能下降,容易并發急性血流動力學下降。因此,對于急性冠脈綜合征并發室性心律失?;颊撸诎l病早期應該給予積極治療。Ⅲ類抗心律失常藥物胺碘酮是廣譜的抗心律失常藥,不易引發新的心律失常,而且適用于器質性心臟病和心功能不全患者。利多卡因屬于Ib類抗心律失常藥物,屬細胞膜穩定劑,主要是抑制心室應激性,提高室顫閾值,主要用于治療非器質性室性心律失常。有學者認為,利多卡因用于心臟驟停后綜合征并發的室性心律失常,可增加心肌缺氧,增加死亡率。

篇7

[關鍵詞] 辛伐他??;不同劑量;冠心??;高脂血癥;療效和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 R58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2(c)-0084-03

Effect and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一種具備多種危險因素致病的慢性疾病,是動脈粥樣硬化性病變最為常見的類型之一。血脂異常是非常關鍵的致病危險因素,20世紀90年代以來,多項國內外大規模臨床研究已經證明,應用適當的調脂藥物能大幅度降低血脂水平,從而降低CHD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實驗證明,他汀類藥物能明顯改善血脂代謝異常,從而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隨著藥物劑量的加倍應用,TC與LDL-C水平分別能在之前的基礎上降低8%~12%[1]。本研究對本院收治的CHD合并高脂血癥患者120例,采用不同劑量辛伐他汀治療,以對比其療效及安全性。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就診于本院的CHD合并高脂血癥患者120例,均符合2002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命名及診斷標準[2]和《血脂異常防治建議》[3]的相關診斷標準,隨機分為A組64例,B組56例。A組:男37例,女27例;年齡43~74歲,平均(59.18±9.43)歲;心功能Ⅰ級38例,心功能Ⅱ級26例。對照組:男33例,女23例;年齡46~77歲,平均(57.34±8.68)歲;心功能Ⅰ級32例,心功能Ⅱ級24例。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年齡25~75歲;②高脂血癥均符合原發性高脂血癥診斷標準;③在入選前1個月內未接受調脂藥物治療,TC>5.2 mmol/L,LDL-C>3.64 mmol/L。排除標準:①心功能>Ⅲ級;②伴嚴重心律失常和心臟范圍明顯擴大;③合并其他影響血脂代謝的疾??;④伴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一般情況較差,病情較重。

1.3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CHD常規藥物治療,在此基礎上,A組給予辛伐他汀40 mg/d, B組給予辛伐他汀20 mg/d,均晚飯后口服,療程均為12周。在服藥過程中,密切監測患者的病情變化,服藥后出現不良反應,如肌無力、肌痛或嚴重肝腎功能損害則立即停藥。

1.4 觀察指標

①兩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后8、12周的TC、TG、LDL-C、HDL-C水平;②兩組患者的TC、LDL-C達標率,血脂達標率具體評價標準:TC≤4.68 mmol/L,LDL-C≤2.60 mmol/L;③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血脂水平的比較

兩組治療后8周TC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患者血脂達標率的比較

A組TC達標率為75.00%,明顯高于B組的5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42,P

3 討論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安全。據統計,我國目前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數量>300萬,而血脂代謝紊亂是心血管疾病的一項獨立的危險因素[4-5],應用調血脂藥物能調節血脂紊亂,顯著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6]。血脂異常情況與CHD及心肌梗死的發病有密切關系,國內外實驗及臨床研究已經充分證實了這一點[7]。研究證明,將血脂降低到理想水平在CHD的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8]。血脂異常早期無明顯的臨床癥狀,易被人們忽視,長期高血脂可導致較為嚴重的疾病,多數人群對血脂異常的重視程度較低,沒有充分意識到血脂代謝異常的危害性,因此多數患者的血脂控制情況較差。高脂血癥是指血漿中TG及TC異常升高,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因素,可導致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嚴重威脅身體健康安全。適當的調脂能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的粥樣硬化,從而降低患病率和病死率,因此良好地控制血脂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辛伐他汀是他汀類調脂藥物的代表,為一類羥甲基戊二酰輔酶A(HMG-CoA)還原酶抑制劑,通過競爭性與膽固醇生物合成中的限速酶HMG-CoA還原酶相結合,降低體內合成膽固醇物質,從而達到調血脂的作用[9]。他汀類藥物不僅能顯著降低TC、LDL-C水平,同時也能有效降低TG水平,并輕度升高HDL-C水平。他汀類藥物還具有抗炎和保護血管內皮功能等作用,均與CHD心血管事件發生的減少有密切關系[10]。研究證明,辛伐他汀不僅能降低血脂,還能發揮穩定斑塊、降低血小板凝聚等非調脂作用[11]。有較多臨床研究者對大劑量應用辛伐他汀產生的副作用較為擔心,而用量偏小又會削弱藥物帶來的益處[12]。近年來,國內外大規模臨床研究結果表明,HMG-CoA還原酶抑制劑在無論是否患CHD的人群中均可發揮減少心血管相關事件的發生,降低因心血管事件引發的死亡率[13-15]。

本研究結果顯示,大劑量應用辛伐他汀組可提高TC和LDL-C的達標率,且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所發生不良反應癥狀均較輕微,未經特殊處置,未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說明辛伐他汀40 mg/d治療CHD合并高脂血癥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加速血脂達標,無嚴重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榮華.瑞舒伐他汀與辛伐他汀治療老年冠心病伴高膽固醇血癥患者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2):2603-2604.

[2] 第一屆全國內科學術會議心血管病組.關于冠狀動脈性心臟病命名及診斷標準的建議[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170.

[3] 中華心血管雜志編輯委員會血脂異常防治對策專題組.血脂異常防治建議[J].中華心血管雜志,1997,25(3):169-175.

[4] Alsheikh-Ali AA,Karas RH.Safety of lovastatin/extended release niacin compared with lovastatin alone,atorvastatin alone,pravastatin alone,and simvastatin alone(from the United State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J].Am J Cardiol,2006,99(3):379-381.

[5] 羅建華,黃征.辛伐他汀治療96例高脂血癥患者的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08,46(35):83-84.

[6] 鄒繼紅,劉影,馬靈芝.辛伐他汀對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癥調脂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中國醫藥導報,2008,5(13):55-56.

[7] Sharma M,Sharma DR,Singh V,et al.Evaluation of efficacy and safety of fixed dose lovastatin and niacin(ER)combination in asian Indian dyslipidemic patients:a multicentric study[J].Vasc Health Risk Manag,2006,2(1):87-93.

[8] 趙水平,胡大一.心血管病診療指南解讀[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

[9] 王吉耀.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008.

[10] 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制定聯合委員會.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5):401.

[11] 趙世旺.不同劑量辛伐他汀治療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癥療效比較[J].山東醫藥,2008,48(1):127-128.

[12] 王春明,包斐然.不同劑量辛伐他汀對冠心病患者的調脂療效觀察[J].心腦血管病防治,2005,5(1):24-26.

[13] Flaker GC,Warnica JW,Sacks FM,et al.Pravastatin prevents clinical events in revascularized patients with average cholesterol concentrations.cholesterol and recurrent events CARE investigators[J].J Am Coll Cardiol,1999,34(1):106-112.

[14] Ge CJ,Hu SJ,Wu YS,et al.Effects of atorvastatin on vascular remodeling in spo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J].J Zhejiang Univ Sci,2003,4(5):612-615.

篇8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發展傳承,是共圓偉大“中國夢”的精神支柱。準確理解和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下的司法行政人民警察道德體系的科學內涵,著力構建司法行政人民警察職業道德體系,對于提升民警隊伍政治素質,實現隊伍建設專業化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一、相關概念厘定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價值觀和核心價值觀

 

價值觀是指人們在認識各種具體事物價值的基礎上,形成的對事物價值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時代、一個國家或民族價值體系中最本質、最具決定性作用的價值觀,它在價值體系中居于主導地位,表現出一定的精神文化追求和基本價值理念。

 

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包括四個方面的基本內容,即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概括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三句話24字。它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涵蓋了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仁義禮智信”的道德準則、“和合”發展理念和天下為公的大同思想。借鑒了西方現代文明中追求自由平等、個人價值思想,包容了保障人權、強調法制、追求民主、注重人的價值等合理性成分。

 

(二)司法行政民警職業道德體系

 

1.道德。道德(morality)一詞,由來已久。在西方文化中指一定區域的風俗、習慣以及個人的性格、品行等。當代意指,一定社會或國家基于人性完善和社會發展秩序的要求,而認可和倡導的思想內容。

 

2.職業道德。職業道德,就是在一定社會下的道德原則和行為規范在職業生活中和職業關系中的具體體現,是某種職業范圍內思想層面的要求。

 

3.司法行政民警職業道德體系。司法行政民警職業道德體系是指司法行政民警在工作中應該遵守的,以內心信念和社會輿論來維系的,調整司法行政民警各種職業關系的行為規范以及司法行政民警個人在工作中表現出來的道德品質狀況。

 

二、司法行政民警職業道德體系內涵解析

 

司法行政民警職業道德體系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以責任、忠誠、公正、奉獻、廉潔、開拓為主體內容,從根本上反映著司法行政民警的職業特性、光榮使命和價值追求,是司法行政系統的優良傳統、時展要求和民警價值追求的有機統一,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政法干警核心價值觀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對司法行政民警的理想信念、思想道德和職業行為起著指導和約束作用。

 

責任是第一要義,是司法行政工作發展推進的載體,是唯獨存在于上帝和鄰舍的約束中的人的自由,責任文化是警營文化的亮麗風景線。責任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工作任務的正向布置,如崗位責任;二是指沒有做好分內的工作的否定評價,承擔的不利后果或強制性任務,如追究責任。責任可從三方面解析:一是要珍惜工作,愛崗敬業,立志崗位成才;二是要勇于擔當,銳意創新,提升工作境界;三是要居安思危,抓好末端,保障場所穩定。

 

忠誠是立警之本,是人民警察最基本、最重要的職業素質和道德標準。司法行政民警作為人民警察,忠誠就是要忠誠于黨、忠誠于法律、忠誠于事業、忠誠于人民;作為社會公民,忠誠就是要培養愛國主義情操,提升社會公德;作為家庭成員,忠誠就是要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完善提升個人“私德”。

 

公正是法治靈魂,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是司法行政民警對抗陰暗面的精神動力,從事教育矯治正義之舉的內驅力。堅持公正、法治、人權是司法行政工作的生命線。公正要求理性、平和、文明、規范執法,最大限度地維護執法對象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制度的嚴肅性,把保障安全與保護人權、提升效率與實現公正、執法形式與執法目的結合起來,形成強大的執法公信力,努力實現和維護公平正義。

 

奉獻是精彩成就,經營司法行政事業不是靠新奇的激情而是靠鍥而不舍的堅守和累積,“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紅燭精神”是奉獻精神代表,是指將責任外的實物、勞動、智力成果等真誠、自愿、無償地送給尊敬的人或集體的行為。奉獻精神包含著不同層次的高尚情操,主要體現為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先人后己,先公后私;二是淡泊名利,甘為人梯;三是甘于平凡,勤耕不輟。

 

廉潔是免疫保障,是法律工作者的安身立命之本,承載了民眾對法治事業的深切關注和殷切期待,是司法行政向社會延伸、爭取社會支持的必然要求,是司法行政系統對自我角色品格作風和道德形象塑造的必備版圖。廉潔就是要增強自省、自律、自治能力,時刻牢記身份,抵制各種消極思潮的侵襲,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制度,將自身成長與事業發展相統一,有的放矢地解決自身問題,在程序制度框架內面對個人利益得失。

 

開拓是動力源泉,是司法行政工作“防范風險、服務發展、破解難題、補齊短板”的精神支柱。開拓就是倡導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的精神,面對各種新問題、新情況,深入分析掌握問題本質,積極開拓視野和思路,不斷創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

 

三、結語

 

當前,司法行政民警隊伍的思想政治、知識構成、人文素養、作風狀況等方面情況都有了明顯進步,不過面臨新的形勢、任務和要求,民警職業道德體系仍存在很多不適應情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下的司法行政人民警察道德體系體系建設,有利于凝聚形成價值共識,有利于增強職業認同感、歸屬感,有利于推進民警個人全面自由發展,從根本上推動司法行政工作轉型升級。

 

作者簡介:

篇9

關鍵詞:兩岸關系;政治認同;臺灣青年

中圖分類號:D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27—0023—03

一、建構主義理論對認同問題的研究

建構主義認為,“社會世界是施動者在客觀環境中建構的世界”。“自我的身份和利益是在與他者的互動過程中得以建構、產生意義并逐步發展起來的”[1]。認同問題是建構主義的核心議程。認同問題又是兩岸關系的一個核心問題。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兩岸認同出現了折裂,主要表現在臺灣民眾的中國人認同、統一認同尤其國家認同出現了嚴重的衰退。這不僅成為島內分裂勢力推行“”活動的心理基礎,也是深化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及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重要制約因素。因此,修復臺灣民眾的兩岸認同撕裂,是當前和未來兩岸關系發展中最重要的思想基礎工程與核心目標所在。在這方面,建構主義理論對兩岸有許多有益的啟示。

1.認同概念界定

認同問題由來已久,它涉及的是個體對于自身意義的辨別和個體與他人、群體關系的確認。在當代,認同問題已經成為社會生活中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各學科都從不同的領域和視角進行了界定和闡釋,從認同的角度表達和表現各自關注的相關問題。

作為一個復雜的概念,人們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對“認同”有著眾多不同的界定與解釋。在學習參考各種認同理論的基礎上,本文認為,“認同”的涵義包含三個層次的內容。第一,認同是辨識的結果。認同首先意味著以差異為基礎的“同一性”,而人的同一性不僅體現為外在物理形態在不同時空中的一致性,更體現為對總體性自我的理解與把握。第二,認同是建構的結果。無論個人還是群體的認同都不是預先給定的,而是社會行動者在復雜的社會語境中,重新安排經驗材料的意義而建構起來的。第三,認同是可以多種共存的。人們通過確認自身的意義來回答“我是誰”的問題從而進行自我界定,但是對于個人和群體而言,自身意義的來源可以并且可能不是唯一的??傊J同是個體對所屬身份或群體的一種肯定性的心理判斷,是個體對外界人或事的一種認可或一種情感的投入。

總之,認同是個體對所屬身份或群體的一種肯定性的心理判斷,是個體對外界人或事物的一種認可或一種情感的投入。它是“‘成為’(becoming)以及‘存在’(being)的事情,它屬于未來和過去,而不是那些已既存的事物……它并不是永久地固定在某一個本質化的過去,而是處于不斷的歷史、文化與權力的游戲之中?!盵2]

2.政治認同概念界定

政治認同問題的提出,則是認同問題在政治領域的擴展,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這是每一個做政治研究的都無法回避的問題。政治認同不僅僅是一種心理情感上的感知與認可,更是有著實體性主客體的政治實踐活動,它對人們政治身份的確認、政治價值的判斷和政治行為必然有著客觀的作用。因此,政治認同與政治文化、政治社會化、政治穩定、政治發展等理論和實踐密切相關而不斷得到學者的關注。正如普遍意義上的認同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一樣,政治認同也是一種具有可塑性的動態變遷過程。在社會政治生活過程中,基于差異和沖突的各種政治觀點、學說、理論的爭辯,對各方利益的考量,政治力量的博弈,都可能使特定時期與環境下看似靜態、穩定的政治認同發生變遷。人類社會的經濟生產、社會結構、交往方式的發展與變化都構成了政治認同變遷的深層次原因。

在有關政治認同問題的眾多研究中,產生了許多對政治認同的內涵與外延不盡相同的界定和闡釋,歸納起來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界定如美國政治學家羅森堡姆認為政治認同是指一個人對一個政治單位的歸屬感,表現為強烈效忠、盡義務或責任。《中國大百科全書·政治學》則將人們對社會政治生活的歸屬感,包括感情和意識上的,界定為政治認同。人們通過形塑自己的身份,并以組織和政治過程的規范來作為行動的指導。

二、臺灣青年的政治認同

在兩岸關系語境中,政治認同問題包括國家認同、民族認同以及制度認同等三種認同。國家認同指的是對國家體制、國名、國號的認同;民族認同指的是所屬民族文化、文明的認同;制度認同指對現行的政治體制的認同。

來自中國大陸的學者張文生指出,臺灣民眾的國家認同顯示出分布的復雜性,反映在上述三類的核心要素?!爸腥A民國”目前在臺灣的身份合法性得到承認,的權力在重新上臺后得到擴展,被描繪成在臺灣社會的政治認同中的最大共識?!爸袊恕钡纳矸菡J同在臺灣各種政治勢力作用下遭受污名化的命運。雖然臺灣社會中支持統一的人堅守最后的戰壕,但仍然承受來自各方的強烈抵制,受到在臺灣社會中的身份認同的阻力。“臺灣國”認同是“”勢力通過各種政治,文化,法律的話語,企圖重新建構身份認同[3]。

在臺灣的政治定位、“統、獨”議題、兩岸關系等問題上,臺灣的主流民意關系兩岸發展和祖國統一大業。本文所指的兩岸關系中的臺灣政治定位問題,在內涵上泛指臺灣對“一個中國”的政治認同、政治情感和政治評價,在外延上則包括對自己究竟“是臺灣人還是中國人”、亦或“既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對兩岸關系的定位是“同屬一個中國”、“一國兩區”、“特殊國與國”或“臺灣是獨立國家”等問題的認知。所謂“統獨”議題,是指臺灣民眾對兩岸的最終走向是兩岸統一還是臺灣“獨立”,還是維持現狀等的基本想法[4]。

篇10

【關鍵詞】 阿托伐他?。恍练ニ?;急性冠脈綜合征

在心血管疾病當中, 急性冠脈綜合征(ACS)是一種危急重癥, 由于人體當中不穩定的冠狀動脈粥樣斑塊出現了破裂使得血小板聚集, 導致出現了血栓。導致斑塊出現不穩定的原因在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內部的脂質代謝出現異常或者是炎癥反應等關系。當前對此類疾病最常用的調脂藥物是他丁類藥物[1]。本院自2011年使用阿托伐他汀與辛伐他汀對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進行治療, 取得了滿意的效果?,F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自本院2011年至2013年收治的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共100例, 所有患者均與美國心臟學會/美國心臟病協會(2000年)中關于ACS疾病的相關診斷標準符合。其中男性患者52例, 女性患者48例;年齡最大的為76歲, 年齡最小的為44歲, 患者的平均年齡為(57.2±7.9)歲;對患者的心功能進行評定, 結果如下:心功能Ⅰ級患者共有42例, 心功能Ⅱ級患者32例, 心功能Ⅲ級患者26例;患者合并疾病如下:29例患者合并有高血壓, 21例患者合并有2型糖尿病, 11例患者合并缺血性腦卒中, 35例患者合并高脂血癥。所有患者在接受研究前8周時間內沒有使用相關的抗炎以及調脂藥物。隨機分為A組與B組, 每組各有患者50例。2組患者性別、年齡以及合并疾病等一般資料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規治療, 藥物主要有以下幾種:氯吡格雷、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以及β受體阻斷劑等。患者在入院接受采血之后, A組患者在以上常規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藥物, 每天應用劑量為20 mg;B組患者在常規藥物治療基礎上服用辛伐他汀, 每天服用劑量40 mg。所有患者療程均為12周。

1. 3 血脂以及hs-CRP測試

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療前以及接受治療后的12周進行靜脈采血, 血量為4 ml, 采血之前12 h禁食任何食物。本次研究使用儀器為美國DXC60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對患者血脂指標:TC、TG、HDL-C、LDL-C以及hs-CRP進行測量。

1. 4 超聲心動圖檢測

患者在接受治療前以及接受治療后的12周使用超聲診斷儀測試, 本次研究儀器為PHILIPSHD11XE。對所有患者進行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以及左心室舒張末期容積指數(LVEDVI)進行檢測。儀器探頭頻率為2~4MHz, 每次檢測均為3次并取其平均值。對患者進行長期的觀察以及檢查。

1. 5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均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分析, 計量資料采用均數加減標準差表示(x-±s), 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 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 P

2 結果

相對于接受治療前, A組患者與B組患者均有了明顯改善(P

2組治療前后LVEF以及LVEDVI有明顯改善, 但A組患者改善效果優于B組患者, 兩者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詳情請見表2。

3 討論

他丁類藥物不但能夠有效的抑制膽固醇的合成, 且TC水平也會因此得以下降, 另一方面, LDL受體受到該藥物的刺激得以增長, 加快LDL的消除速度, 使得LDL水平在短時間極具下降, 在當前臨床是極為有效的降脂藥物[2]。已經有證明證實了hs-CRP在對斑塊穩定進行評測的過程中具有著重要意義, 對于ACS的測試來說, hs-CRP是其中的獨立預測因此, 將CRP的生成有所阻斷就能夠有效的抑制促炎反應, 從而減少ACS心血管事件發生的概率。另本次研究中該證明他丁類藥物能夠對心室重構有積極的影響, 但是本次研究時間短, 樣本量小, 不足為證, 需要更近一步的對其進行探究。

綜上所述, 阿托伐他汀與辛伐他汀對急性冠脈綜合征有著突出的治療效果, 但相對于辛伐他汀藥物來說, 阿托伐他汀的治療效果更加突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