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歲的女人范文
時間:2023-03-25 00:17: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四十歲的女人,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在我們的身邊,在信息時代和網絡時達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四十歲女人,因為網戀、婚外戀導致家庭破裂或婚姻危機。
女人是感性動物,賦予幻想,敢于追夢,容易動情。
女人在二十歲的時候,因為年輕,有天然的資本,可以隨心所欲的去愛,理所當然的享受著被愛。
到了三十歲,女人開始把夢想融入生活,家庭、孩子占據了工作之余的全部空間。因為忙碌,少了寂寞。孩子的到來,增添了快樂,生活因責任而更加務實。
這時的女人會發現,世間最偉大的不是愛情,而是生活。
到了四十歲的女人,工作穩定,生活回歸純粹。孩子長大了,漸漸脫離父母的羽翼,飛向自己的天空。這時候的女人從三十歲的忙碌中漸漸閑暇下來,有了多余的空間思索。這時,她們才發現,對四十歲的女人來說,愛或許只是深夜里幫你到一杯水的那個人,而賦予激情浪漫的愛情,早已離自己而去。她們忽然覺得自己的生活太無味了。愛情早已在心底沉睡。她們需要愛的呼喚,愛的激情,愛的滋潤。
而往往四十歲的女人身邊陪伴的是四十歲的男人。他們經歷了十多年的婚姻,感情生活已平淡樸實,味同嚼蠟。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矛盾和小摩擦讓他們對愛情失去了感覺,男人摸女人的手如同左手摸右手,沒什么感覺。
這時,如果另外一只手,別的男人的手,不小心碰到了女人的手,她們會驀然一驚,如同觸電一般,品位到久違了許多年的感覺。這感覺喚醒了四十歲女人沉睡的愛,重新燃起了情感的火焰。這時候的女人最容易迷失自己,好像經歷了十幾年的婚姻,才懂得了愛情。
其實,是婚姻中不可避免的矛盾和小摩擦,讓她們對愛情出現了偏執和錯覺。不僅女人如此,男人也會有同樣的感覺。只是男人較理性,通常在逢場作戲的游戲中,他們對家始終是不離不棄。而女人一旦投入了感情,就比較執著,寧可舍棄家庭。
四十歲的女人,經歷了生活的磨煉,博大而精深,深厚而踏實,持有內涵,外帶優雅。對愛情應該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畢竟,二十歲的花季一生只有一次,對生活對愛情,應該輕重分明,不失分寸。
篇2
古人將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稱為豆蔻年華。
豆蔻年華出自唐代詩人杜牧的《贈別二首之一》“娉娉裊裊十三馀,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贈別二首之一》是寫自杜牧在離開揚州時,在有一次出門游玩的時候,恰好看到了一個女子,這女子十分漂亮,但家境應該不是很好,在街頭賣藝。杜牧看到這女子的動作和體態時,竟然心動了,恰巧他旁邊又有剛開出來的豆蔻。于是他在此時就寫了一首詩,用豆蔻來形容這位女子的美麗。
后來大家就用這豆蔻來形容女子十二三歲的時候,就連魯迅也說過,有兩種女人最美,一種是風韻猶存的大姑娘,另一種就是豆蔻一般的少女。
(來源:文章屋網 )
篇3
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里,女人的四十歲似乎是一個很主流,但已經有點索然無味的話題――尤其對男人來說。在我們的身邊四十歲的女人似乎已經被穩穩妥妥地稱呼為“阿姨”,但在歐美,她們卻還是風華正茂的“辣妹”,她們依然談很多戀愛,依然獨自旅行,甚至孤身穿越大洋,只是這一切都進行得更加從容。
煩惱卻同樣不可避免。在《欲望都市》作者布什奈爾的另一本小說《口紅叢林》中,三個四十多歲的超級事業女性也一度將生活打理得一團糟,有人始終未嫁,對事業的想法又遭到冷遇;有人迷上二十多歲的小情人;有人則一直在丈夫身前發光發熱。從風靡多年、被奉為都市女性圣經的《欲望都市》,到上了一個年齡階段的《口紅叢林》,女人們和作者一起在成長,卻不免有些難以為繼了――四十歲女人的故事并未得到同樣的認可,根據其改編的同名美劇也收視慘淡,一度被腰斬。也許正如女性在這兩個不同的年齡階段,所需要面對的不同尷尬。
這里的四十歲女人,她們不是此前風行的“職場小說”中的小白領,而是她們的BOSS,她們擁有令身邊的男性黯然失色的事業,她們獨自處理影響巨大的項目,看上去端莊而彪悍。而在那背后呢?如果說二十歲的男人是荷爾蒙支配的動物,那四十歲之后的女人就是被內分泌控制的動物,在前更年期的階段,她們比過往更加在乎別人怎么看自己,更容易歇斯底里,也更加拿不起、放不下,她們再也不能像十幾歲、二十歲、三十歲那樣雷厲風行又灑脫自如了。
其實留心看看,我們身邊并不乏這樣的女性,她們迷戀上二十多歲的英俊年輕人,他可以是內衣模特,可以是網球教練,還可以是舞蹈老師,總之,有著二十多歲的芬芳肉體,在幾公里外就能吸引到嗅覺發達的女人們。
女主角在平靜如水的婚姻和美好的情人之間尷尬游走,而同名美劇中的設計更為精彩,女主角正為這樣的負罪感愧疚時,突然發現丈夫的小情人正挺著大肚子走了出來――是他的學生。一樹梨花壓海棠,著實應了一句話,誰不愛新鮮芬芳的年輕軀體呢?他們如此美好。
就像去年末在香港蘭桂坊夜店一吻成名的大學女生張小姐。那一次,前傳媒精英倪先生一句用意不明的“中年危機”成為一時流行語,用以形容我們已經被內分泌控制的女人們同樣適用。因此,倪先生家中那位外表數十年如一日的“女神”周女士,出入某家以婦科著名的醫院,又登上了八卦雜志的封面。
女人進入四十歲,卵巢的衰竭越來越令人焦慮,激素的不平衡也越來越影響我們的情緒和思考能力。孩子們害怕動不動歇斯底里發脾氣的母親,丈夫們害怕疑慮重重的妻子,連下屬也總是為揣度女上司陰晴不定的情緒而緊張兮兮,就像舞臺劇《華麗上班族》中,張艾嘉演的CEO做事雷厲風行,卻仍有在提到前夫的時候,突然脆弱的剎那。她的下屬說,真寧愿要個男上司,至少不用擔心她的大姨媽來了沒有,或者到底還會不會來。
相比《欲望都市》的年代,她們不再尋找,也不再等待MR.BIG,大概只有找到了MR.BIG的人,才有資格坦然開口說,我們根本不需要MR.BIG,我們自己就是。事實上,這似乎是個偽命題,因為她們心中依然都有一個MR.BIG。這時的MR.BIG,早已不是那個高大的無所不能的男人,他可以是一個在妻子眼中才華橫溢,卻一直懷才不遇的作家,也可以是一個溫文爾雅的大學教授,還可以是一個可以無條件資助自己事業發展的男人。
當然,她們不再是糾結于房租和MANOLO BLAHNIK的鞋子之間的白領女,她們在紐約“權力女性排行榜”上分別排在第八、十二和十七位,即便有些小小的煩惱,也可以努力打發過去。這群成功女性們想盡辦法和失衡的內分泌打交道,就像目前身份還是女導演的張艾嘉,在56歲的“高齡”仍然無法讓人看出真實的年齡,雖然她的皮膚已經松弛,但她仍然足以讓很多年輕男人愛上。
篇4
??
??四十歲,猶如陳釀的酒飄著醇香,愛情又何嘗不是?沒有經歷過大富大貴的生活,卻有著不平凡的經歷。回首身后的路,印跡著或深或淺的步履。那是每個日子留下迥異的風景。今天你是否坐在桌前燈下沉吟,或是在月下流連漫步?那日子被一頁頁的撕去。在心河之畔徘徊的少年,何時能將堆積的情感,譜寫成心靈的樂章?不是嗎?過去的已經過去,無論是平庸還是暢然,亦或是悔或是憾,卻已是東流逝水不復返。
??
??四十歲,是一個經歷過風風雨雨,且富有內涵又多姿多彩的年齡。可四十歲以后,有多少人開始抱怨激情的淡漠,有多少人輕笑海誓山盟的諾言,又有多少人背離了自己的愛巢,去尋覓婚外的刺激。然而,我卻越來越品味到他帶給我的是:愛的質樸和芳醇……
??
??四十歲以后,也是人們足漸成熟的階段。盡管你明白: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特別是在這個物欲橫流,金錢至上的時代,人生帶給你更多的是無奈和辛酸。為了家你要承載著超重的負荷,去奮斗去拼搏,因為你是爬坡的車輪,酸甜苦辣自己嘗。讓你面對沉甸甸的日升日落,面對負重的枝頭,風霜雨雪獨自擔、溝壑山梁自己跨、綺夢不能言、愁苦心中藏、有淚肚里咽。可在身心疲憊的時候,你也會覺得人生的無奈,生活中更多的感受是一種沉重,還有一番說不出的辛酸和心累的滋味。于是,你也一樣想往天邊那飄幻的彩云,憧憬那青山綠水一方寧靜而又清澈的港灣。那里藏著你不想在人前訴說的心事。想把內心深處的孤獨還有些許的無奈情緒,掩示的不露痕跡。風平浪靜的時候,你好想踏進五彩繽紛的世界,去享受一下你讓心靈放飛的悵然和沉醉。
??
??四十歲,面對鏡中消去的紅顏,心中不免有些傷感。四十歲的人生,風風雨雨幾十年,沒有如花的的美麗,沒有如蜜的甘甜;沒有浪漫的抒情,沒有童話的意境,所有日子是彼此真誠的相知相撫。歲月的磨礪,將所有的棱角都以磨平。但他的情懷就象一株山茶,是人生的旅途中,一道亮麗的風景!不惑的年齡,默默的履行著人生的使命。痛苦和快樂讓我學會了思索,學會了當今社會最時尚的休閑---上網!游離中,且讓思緒流露于筆端---凝結成點點絲路花語!
??
??四十歲,走近夕陽,我更加注重友情的珍貴,親情的溫暖,愛情的甘甜,情感變的成熟而厚重。不似狂濤,不似激流,而是山泉一般恬淡。也許,這就是生活,這就是愛情的本色。如果把女人比做四季,那么四十歲的女人該是沉甸甸的秋季了,因為她們走過了羞澀的春天.越過了激情似火的夏日,正以秋韻那獨特的美,展示與眾不同的魅力!
篇5
現在的我知道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是的,我的額頭已經有皺紋笑起來眼角的皺紋更多,腰上已經有了贅肉,頭發變少并且零星地鉆出白發,但是,我還是喜歡現在的自己。
某天在家整理書架,竟然在故紙堆里找到了一本發黃的日記本,翻開看,上面的日期記錄是1992年,頓時有如獲至寶的感覺。
翻開它,看到那已經陌生的筆跡,第一感覺是,這是我寫的嗎?當年我的字怎么是這樣的?字形纖細,折筆都是尖銳的角,一看就知當年的自己多么色厲內荏,呵呵。
再細細地看了那一段段文字,散漫地記錄著當時發生的種種,以及當時的心情感觸,忍俊不禁地大笑,這是我寫的嗎?遣詞造句那么的青澀那么幼稚,當時以為是文藝腔,現在看來不過是強說愁。
是的,它們是我寫的,22歲的我寫下了眼前的這一切,多愁善感與豪言壯語混搭在一起,既徘徊于現實又期待于未來,對自己一派自戀對他人全然不了解,為瑣屑小事煩惱同時又看似清高……
當年的自己,在寫下這一切的時候,一定沒有想到,二十年后的我會如此地笑自己,笑自己的矯情,笑自己的自我感覺良好,笑自己的不切實際,笑自己對人性的不解,笑自己的心比天高。
我合上筆記本,仍然將它放到書架一角,它永遠是一份珍貴的記憶,但我想到它還是會笑。
我不是對自己刻薄,而是經歷了世事與自我的成長之后,隔了遙迢的時空,用一種審視的眼光來看當年的自己,心底所涌出的復雜況味,人人都道青春好,但是在我看來,青春并不美好。
這并不是一個韶華逝去的女人的自我安慰,而是很多女人內心的真實想法。
比如有一天,當我把這個感受和好友交流時,她就深有同感,她說,是啊是啊,那時候多傻啊。
我們在一起回憶當年種種,她是一個美麗聰穎的女子,她覺得自己年輕時最傻的事就是,大學畢業前夕一段失敗的愛情就能讓她從此自卑,后來草草嫁人,再后來經歷所有不幸福婚姻所經歷的一切。
現在的她已經知道,當年的自己一葉障目,錯過了一片森林。
而這,全來自于對自己不夠自知,因為不了解自己,所以不免脆弱、淺薄。
愛情如此,工作也如此,當年初入職場,學無專攻能力欠缺,對于職場規則、人際關系懵懵懂懂,說過不該說的話,做過不該做的事,鬧過笑話,跌過跟頭。現在,四十歲的女人,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多少算個專家,對于職場人事也有了見解,有了話語權。
還有容貌,年輕時都不知道怎么打扮自己,雖然年輕自有健康青春的光澤,但是因為沒有定性定型,對自己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總是有些茫然,這茫然就從她的穿著打扮以及言談表情中流露出來,比如用深色調衣服包裝自己的成熟,用中性打扮掩飾自己的不自信,用沉默是金這樣的信條放棄自己應該有的表達……
相對而言,我更喜歡現在的自己,現在的我知道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是的,我的額頭已經有皺紋笑起來眼角的皺紋更多,腰上已經有了贅肉,頭發變少并且零星地鉆出白發,但是,我還是喜歡現在的自己。我知道什么樣的妝容打扮適合自己,也知道有一些改變必須接受,我能做的不過是揚長避短。現在的我,既不自卑也不盲目自信,因為知道真正的自信發自內心,而不是別人的贊美能夠給你的。
當年的自己曾經憤世嫉俗,也曾經道德至上,現在的自己,對于紛繁的人事有智慧洞察,對自己夠真誠,對現實更能坦然面對。
比如,有一個QQ簽名到現在仍然在流行:“大叔可以很多年,羅莉只有三五年。”對此,我也是一笑了之。
只有羅莉是最可愛的嗎?
非也。
每一個年齡段的人都有它自己的美,作為一個四十歲的女人,我堅信的是,四十最美。
對女人如此,其實對男人也是如此。
二十多年前,比1992年更早的1990年,我還是一個正在讀大學的學生,寒假的時候回家過年,吃著熱氣騰騰香味四溢的年夜飯,父親呷了一口酒后,感嘆地說,真希望就這樣,你們三個孩子接著長大,但是我和你媽媽就不要老了,永遠是四十歲就好了。
這一幕,我一直記得。我的父親,當年也就四十出頭的樣子吧。
篇6
英國母親:40歲,更自信
倫敦一家財務公司總監,現年44歲的麗貝卡說,她現在擁有穩定的婚姻,兩個可愛的孩子和位于劍橋郡鄉村一座美麗的房子,這些讓她在40多歲的中年感覺比30多歲時更加愜意和自信。“豐富的閱歷,懂得如何處理生活中發生的一些危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如何得到它。”
“15年前,我非常以自我為中心,也非常失落和空虛,每天為工作疲于奔命,這導致了緊張和壓力。”麗貝卡說,“當你年齡漸長,你對周圍的人更加坦誠,更好地融入社區、參與慈善事業。因為你的成熟和生活的閱歷,你能應對更多事情。”
上海母親:40歲,學會坦然
張茹(化名),43歲,有一個12歲的孩子,是一家公司的負責人。她說,她花了兩年時間才接受已經步入中年的現實。“卵巢功能退化,經期不規則、皮膚干澀粗糙。身邊的一些朋友,有的竟患了子宮肌瘤和乳腺癌,這些都令我難以接受。”張茹那個時候天天在鏡子前看自己臉上的皺紋,拼命用化妝品填平它們。
張茹說,那個時候自己開始回顧自己的經歷。
“后來,我終于明白容貌會隨年華老去,在拋開對容貌的攀比后,我有更多的時間面對自己的內心,能夠正視自己的不足,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四十歲的我還清了房貸,買了車子,經歷了許多,更懂得善待自己,更懂得享受生活。”
中年受訪者大多感覺良好
曾經參與研究小狗性格的科學家、在美國得克薩斯大學任教的英國心理學家塞繆爾-戈斯林參與組織了一項“中年危機”調查,這項調查基于12萬受訪者的電子郵件問卷調查的回
饋。調查結果是與失望相比較,中年受訪者通常自我感覺良好,“自我實現、認同、個性”在四十歲時更突出。
戈斯林說:“人們通常接受的觀點是,人的個性在30歲形成。但這項發現指出,在40多歲的階段,個性的一些要素不僅繼續發展,而且這一過程還在加速進行。只有在我們接近40歲的階段,才開始完全放松、享受生活、懂得欣賞。這種發現對‘中年危機’的觀念提出了挑戰。”
同時,科學家們發現,40歲時,人的情緒會有一個“成長沖刺”時期,它讓人們更加放松、更容易與他人相處。科學家們把這種品質稱作“隨和”,就是在將近40歲和剛過40歲的階段,人們的這種品質迅速發展。
中年幸福感皆因激素下降?
“中年并不危機”這一研究結果刊登在美國某著名心理學雜志上,并引發了學術界的激烈爭論。
心理學家紛紛猜測“中年滿足”的原因,有些人認為,個性隨和主要是由于人體內性激素水平的下降,無論男女都是如此,所以人過中年之后,鋒芒畢露的個性也逐漸有所收斂。
而另一些學者認為,個性成熟是由環境因素造就的,人到中年之后,工作和家庭生活相對穩定、安逸,這樣的環境造就了許多中年人隨和的個性。另一種意見是,人們因為成長,所以趨于內斂,經歷年輕時代的拼搏之后,開始保護自己的物質與情感所得。
英國沃威克大學健康心理學專家史蒂芬·約瑟夫很贊同“中年滿足”這一說法。他說:“當人們成功度過逆境,他們可以更加隨和,更加感激朋友與家人,更能向他人伸出援手,融入社會。”
四十歲,她們不惑
·麥當娜
特立獨行的麥當娜曾經活在以自我為中心的世界里,現年46歲的麥當娜在女兒、兒子相繼出生之后,升格當媽媽的她人生態度也轉變了,并親自執筆寫下《英倫玫瑰》(TheEnglishRoses)的童話書。
·張艾嘉
2002年,張艾嘉48歲,憑《地久天長》再奪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擊敗三項提名的當紅的鄭秀文。2004年,張艾嘉執導并主演的《20,30,40》大熱。“一個女人,四十幾歲才真正熟透,開始明白人生的過程原來要經過不同的起伏,對這個世界更明白了,這時就是你成熟的時候。”
篇7
毋庸諱言,我現在看起來卻比十八歲時強多了。事實上,步入中年的我比所謂風華正茂時的我更為自信,并不是我喜歡眼角隱隱開始出現的魚尾紋,而是我現在能夠處之泰然。無論是跟十多歲還是二十多歲時相比,我都變得更加漂亮了。
每個人都會有十年時間,是你處于人生最佳狀態的時期,只不過它未必是你想當然以為的那個十年。有的人十八歲時像公主,有的人則到了五十歲時儀態萬方。
我們都知道,有些人早在二十多歲甚至十多歲就過完了花樣年華。以小甜甜布蘭妮為例:十七歲時,她是青春靚麗的寫照;十八九歲時,她的確比其他任何女明星都更讓男人神魂顛倒。如今到了二十四歲,她已經花容凋零,似乎更多時候是在院子里推著嬰兒車而不是在咖啡廳里淺啜低飲。
相比之下,十五年前誰會料到二十六歲的薩拉?杰西卡?帕克日后會成為別具一格的偶像?當年她不過是一個跑龍套的普通演員,直到三十多歲才開始散發出由內而外的魅力。像她這樣的女人數不勝數。這些女人向我們證明:三十歲并不是美麗的終結站。
那么,是什么決定著你的黃金時期呢?一個人的美貌并不完全是天生的,有的女人越長越漂亮,未必是像故事中所講的丑小鴨變天鵝,而是因為年齡和自信賦予她們獨特的韻味。
不管年齡大小,自信能成就也能毀掉一個女人的美貌。在化妝師耶瑪?基德看來,正是這一品質導致成年女性之間出現差異。“三四十歲的女人是最美的,自信使她們綻放異彩……如今許多女人到了四十多歲才漸入佳境。”
這些人有家庭主婦,也有商界大腕,她們是一支蔚為壯觀的消費大軍。同二十年前相比,她們大多已不太注重外表,而這恰恰增添了她們的魅力。這種女人往往領悟了一個至關重要的美容秘訣,那就是坦然接受――優雅地面對歲月的流逝而不喪失自我,她們不像有的人錯誤地千方百計永葆十八歲時的容貌。
最美的十年難以預料,運氣好的話,你一生可以不止有一個。有的女人在二十多歲時如花似玉,三四十歲時因家庭和事業的雙重壓力而面容憔悴,到了五十多歲再次煥發青春活力。還有的人(比如麥當娜)連續三個十年都充滿性感。朱麗?克里斯蒂的美麗則持續了半個世紀。
多數的人通常只有一個這樣的十年。還沒有得到它的人應該感到欣慰,認為它已經來過的人也不必失落,你的黃金時期也許會在你最意想不到的時候再度來臨。
(選自《參考消息》)
情感共鳴:
青春靚麗的容顏是年輕的美,但年輕時節的美只是暫時的美,時光的流逝會將鉛華洗凈,青春之美也會隨之消退。然而,還有一種恒久的美卻會因為人生閱歷的遞增,有如醇酒一般,蓄積的時間愈長久,散發的芬芳愈發濃郁。這種美受益于內心之中自信的滋潤和催化,自信可以賦予生命之美以獨特的韻味,讓生命由內而外散發出一種迷人的芳香。昂起頭來,自信能讓你的美麗永駐!之所以說“美人的遲暮也是美的”,是因為她始終擁有一顆不老而自信的心。
閱讀思考:
篇8
1、省心。騎車的女人在精神上和毅力上比一般的女人要強一些,出門騎車尤其是長途,要背負幾十斤重的背包,你不用擔心她,她不會在你面前撒嬌的。她知道如何繞開把門的逃票,有個小傷口了自己可以克服,不會成為別人的累贅。
2、保值。騎車的運動量很大,要求人的身體素質要好,都說女人差十歲身體狀況都不一樣,每隔十年身體迅速下滑,包括容貌體能等,騎車的女人因為一直在鍛煉,四十歲跟三十歲的體質沒有什么區別,不怎么生病,可以節省醫藥保健費和減肥的開支。
3、省錢。一般漂亮的女人愛逛街,買時裝,做美容,看電影,喝咖啡,而騎車的女人一套戶外服裝能穿好多年,頭發也是那種便于打理的馬尾巴,每次騎車從外面回來,總覺得很虧欠家里人,然后就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除了做飯就是在家看電視,為老公省錢而不是幫他花錢。
4、自由。騎車的女人比較感激老公給自己的自由空間,如果出去參加戶外活動了,老公就是一個自由的男人,可以隨時呼朋喚友,喝酒打牌,不用擔心挨罵哦。女人騎車,男人應該感到驕傲,它能激勵男人更上進。
(來源:文章屋網 )
篇9
這些話聽得我很難過,因為她都說對了。出賣女人年齡的不是臉上的皺紋、脖子上的頸紋,而是我們的形體、我們的形象。
形體不是高矮胖瘦,而是生命活力的集中體現。它是需要四肢、軀干、頭部及五官的合理配合來顯示出來的外部形態與內部情感的和諧統一。年輕時個個輕盈、活潑,腳上像裝了彈簧,蹦蹦跳跳,彈力十足。人到中年后,性格開始沉穩,腳步也開始沉重,不管穿的是運動鞋還是高跟鞋,都像是拴了腳鐐,在地上蹭著、拖著走。
如果有錢、有時間,最好去健身房學些瑜伽或芭蕾舞、拉丁舞之類,不是為了讓你瘦,而是為了將僵硬的韌帶拉拉松,脊椎拉拉直;沒錢沒時間,那么好歹拿點態度,隨時提醒自己:昂首挺胸,抬頭,收下巴,吸小腹,夾緊臀部。
除了形體,還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包括穿衣打扮、言行舉止。
篇10
以我的年齡,已經近三十了,卻越來越喜歡那些小女孩的裙子,粉粉的紅,淺淺的綠,上班的時候不敢穿,就下班回家以后穿,周末的時候穿。開始的時候有點兒縮手縮腳,可是在大街上仔細一看,發現N多和我一樣穿卡通T恤牛仔褲,或是吊帶短裙的“偽”少女。我的頭立馬就昂了起來,胸脯也挺了起來,這個時代真好啊,你愛怎么穿就怎么穿,沒有人會跑上來義正詞嚴地給你來一番穿衣指導。
想來年齡這個東西,永遠都是女人的軟肋。將近三十歲的女人了,穿著少女的長裙,看背影只有十八歲,看前面,唉,眉眼里的滄桑,脖子上的皺紋早已經泄露了秘密。女人并不是在所有的事情上都這么弱智,只有在年齡這個問題上。有人總愛問女人的年齡,這廂就總抱著讓人往小里說的目的反問:你說呢?于是就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心眼兒多的人就往少了說,結果逗得女人眉開眼笑,還要裝作口是心非的樣子說,你真會哄人開心,我都三十好幾了你說我只有二十二三,我孩子都快上小學了。那邊就更會說話了,哎呀,那可真沒看出來,你是哄我吧,哪有這么年輕的媽媽?
青春飛揚的年紀,看見扮嫩的女子,我會心生鄙夷,女人老了已經不堪,不服老就更在不堪之余平添可憐。年華一日日逝去,心境也在一日日變化,日漸成為自己曾經鄙夷的女子。我自認為不是掩耳盜鈴的女人,可我還就是喜歡別人往小了說我。不過三十來歲的人,人家上來就問一句,大姐,你有四十了嗎?那我還不得躲一邊兒吐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