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油詩范文
時間:2023-03-22 04:04: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打油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晨光靜,閑無趣,近觀鳥語意.
風葉楊,相迎送,遠聽頑童靜.
追往昔,已去了,青云白鶴影.
憶長夢,兀自嘆,孝悌終可勸.
苣韭蔥,水淋泠,夏時又復瑩.
蒂花蕊,泥差參,哀樂誰與分.
鵲雉息,蚊蟲起,泛梗人世中.
孤燈明,再寂空,黑暗有白縫.
--《憶長夢》
來生,我愿做一顆稻草
生長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
以了卻我今生對草原的向往
來生,我要做大海里的一滴水
在大海里漫無邊際的游蕩
以滿足我對自由的向往
篇2
但世事難料,偶爾也會有黑馬出現。那些初生牛犢,并不知道河水深淺,只要勇敢,常常可以無意中闖開一番新世界,“不走尋常路”說的也就是這個道理。走在別人的后面,模仿得再好,你也只能是第二;但是開創屬于自己的人生,你卻將是永遠的第一。而唐代詩人張打油就是個中翹楚。他憑借自己的勇氣和才華,開創了另類唐詩的風采,也因此令自己名垂千古。
關于“打油詩”的名稱,歷來有不同的爭議。有人說是姓張的詩人在打醬油的路上寫作的此類詩歌,故有這一稱號。但普遍的觀點是中唐時期,一位名叫張打油的人,他寫的詩因別出心裁,無法歸類,故用他的名字定義,喚作“打油詩”。其中最著名的一首,就是詠雪:“江山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這首《詠雪》,通篇不著一個“雪”字,卻將雪落大地給人們造成的視覺“誤差”寫得非常清楚。黃狗因身上的落雪而變成了白狗,白狗因為雪落在身上,看起來比原來更要胖了。雖然十分口語化,卻的確要費一番心思才琢磨得出如此構思奇特的詩句。
但是,雖然這首《詠雪》是張打油的代表作,但其真正作為一種品牌得以推廣,還得益于一次偶然的機會。
傳說,某年冬天,一位大官到宗祠祭拜,結果發現大殿雪白的墻壁上寫著一首詩:“六出九天雪飄飄,恰似玉女下瓊瑤。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掃帚的使掃帚,使鍬的使鍬。”
官爺一看就怒了,這是誰呀,膽敢寫這種七扭八歪的詩,也不怕祖宗笑話,還寫到這里來了。他命令周圍的官兵前去緝拿此人,要捉回來治罪。這個時候,師爺不慌不忙地說,“大人不用找了,除了張打油,誰會寫這種詩啊!”于是,官爺下令把張打油給抓來。等張打油聽了大人的訓斥后,搖頭聳肩做無辜狀,說大人我是喜歡胡謅,但是也不至于寫出這么爛的詩來啊。不信的話,我愿意接受您的面試。
官老爺說好啊,安祿山兵變,圍困南陽郡,你不如以此為題來作一首詩。張打油清了清嗓子,“百萬賊兵困南陽”,大人一聽,好詩啊,開局氣勢非凡,于是捻須微笑,贊嘆不已。張打油繼續道,“也無援救也無糧”。在場的人面面相覷,官爺心說,“雖然有點怪異,但也算勉強可以接受”。于是,請他繼續念。
歷史發生了戲劇性的轉折,張打油恐怕也沒有想到,自己的詩又一次達到了“永垂不朽”。
“百萬賊兵困南陽,也無援救也無糧。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喊娘的喊娘!” 張打油得意洋洋地念完了自己的詩后,大家哄堂大笑。這“哭爹喊娘”和“使掃帚用鍬”如出一轍,從精神實質到語言風格,都深深地打上了“張打油”的烙印。所以,張打油不但沒有因此獲罪,還從此威名遠揚,成為中國“打油詩”的鼻祖!
篇3
發漸稀疏背漸駝,腮邊癡長絡須皤。
牙歡啃骨已松動,腳喜登山不耐磨。
日暖腰身灰汗出,風寒眼鼻涕涎拖。
老夫也有驚人處,酒肉穿腸俚句多。
祭叔父
剛離襁褓失爹娘,姐弟相依痛斷腸。
饑吞野菜清水煮,寒著單衣破舊裳。
昏天黑地艱辛里,倭寇時臨鬧三光。
未及弱冠偷出走,步槍小米鐵肩扛。
南征北戰功勛著,彈雨槍林斗虎狼。
三五九旅稱模范,奮勇爭先墾大荒。
轉業安居學大禹,情傾水利治三江。
時局變遷音訊斷,卅年生死兩迷茫。
年邁離休思故土,探兄訪姐路漫長。
北國朔風寒徹骨,惡病纏身入膏肓。
五子難覓華佗術,忠魂一縷駐邊疆。
哀矣哉!
吾來掃墓悲難禁,夜夢無言淚千行。
篇4
滿懷希望,執筆接過一桿槍。
家鄉與專業,四面又八方;
名號很響亮:叫我新排長!
有人來自東北,有人來自新疆;
英雄莫問出處,軍營——第二故鄉。
今年新排長,各個有強項:
有人能掃雷,有人會偽裝,有人湍流架橋過大江;
有人發電報,有人開藥方,有人荒地開設洗消場。
更有裝甲車、坦克來幫忙,火炮一上場,敵人全掃光。
話說新排長,新人新氣象,精神最向上,斗志最昂揚。
篇5
游戲常有罵人地
承蒙小溪不離棄
三生有幸心銘記
眼睛不好腰有疾
電腦水平不咋的
寫點東西挺費力
上多受益
愛心傳遞揚正氣
今后還需更努力
多讀多看強記憶
篇6
一
鞭炮啪啪震天響
花頭棺木出了莊
吹吹噠噠喇叭響
爹呀爹呀哭得好悲傷
要問誰家兒女哭的喪
村東頭老楊家
二
這幾個兒女多孝順
哭爹死去活來不成樣
指手劃腳眾人議
背地里紛紛吐白沫
呸呸呸,活了不孝
死了孝
花錢兩萬給誰看
三
老楊今年七十八
死去餓魂歸西天
當年老楊三十五
死了老婆留四子
大的只有年十一
小的只有一歲半
五
老楊又當爹來又當娘
怕孩子受委屈
多少媒人拒門外
絕不給孩子找后娘
六
風里來雨里去
辛苦把孩撫養大
舍不得吃舍不得穿
積攢錢來好安家
四個孩子安了家
兒孫滿堂
老楊心里
樂哈哈
七
苦進甜來享晚年
誰知老來雪上加霜寒風刮
四個子女個個住上大瓦房
把老楊趕到偏廈住小房
八
夏天熱死人
冬天凍死人
孤苦伶仃無人問
年復一年老楊苦悶
得了病
癱在炕上不能動
這下可倒了血霉運
九
兒媳怕他屎拉炕
給丁點飯吃
老楊餓的慌
屎尿炕上無人管
呼兒呼女誰也裝不聽
兩個月下來瘦成了柴
一命嗚呼歸西天
十
“孝順”兒女辦厚葬
鄰居們暗地里
罵這些“白眼狼”
穿著人皮把人裝
篇7
除夕夜的打油詩又是一年除夕夜
煙花燦爛無情在
舊昔新歲情真切
匆匆流年難倒回
轉眼春節到,向你拜年早:
一拜全家好,二拜收入高;
三拜不變老,四拜煩惱消;
五拜兒女孝,六拜幸福繞;
七拜困難少,八拜憂愁拋;
九拜平安罩,十拜樂逍遙!
春節到,春節到,穿新衣戴新帽,雪里看花梅走俏,
春節到,春節到,貼春聯下水餃,只只白鵝水中跳;
春節到,春節到,告別單身也挺好,今年領了結婚證,
明年就把兒子抱, 春節到,春節到,春晚看罷放鞭炮,
本山謝幕辭舊歲,新人朝氣迎春宵;
春節到,春節到,三口之家最是好,兒子得了大獎狀,媳婦拾了個金元寶 .....
是是是,好好好,祝你節日愉快萬事如意時時有歡笑!!
新春到,放鞭炮,煮餃子,開口笑,穿新衣,戴新帽,壓錢兒,少不了。
年三十,貼門神,除夕夜,熬疲勞,大初一,新年好,人人出門臉帶笑,
拜長輩,身體好,拜朋友,事業高,拜財神,發元寶,來年一定好好好!
春節來到喜臨門,送你一只聚寶盆,
裝書裝本裝學問,裝金裝銀裝財神,
裝了健康裝事業,裝了朋友裝親人,
時時刻刻都幸福,平平安安交鴻運!
拜年謠轉眼春節到,向你拜年早:
一拜全家好,二拜收入高;
三拜不變老,四拜煩惱消;
五拜兒女孝,六拜幸福繞;
七拜困難少,八拜憂愁拋;
九拜平安罩,十拜樂逍遙!
初一
微鼾陣陣透香甜,
夜半臥榻四更眠。
日上三竿不愿起,
只因沒有壓歲錢。
初五
稀里糊涂過大年, 遍城燈火不得閑。 兩耳響聲停不住, 覆去翻來難入眠。
春節至
一年三百六十天,昨天陰歷是小年。
今年春節喜事大,我當爺爺孫兒添。
六十五歲三代人,含貽弄孫人心酣。
兩兒攜媳回陋宅,逗孫歡樂笑語甜。
昨日幫兒擦窗戶,今天兩臂有點酸。
居處有一洗浴店,洗澡不到三十元。
平常都是在家洗,自己搓背神茫然。
水量太少泡不透,糊糊弄弄就算完。
倆兒爭送過年錢,勸我勿累找清閑。
聽勸我不在家洗,洗浴中心身放寬。
搓背小伙技平平,叟沒怪他技不全。
全家靠他度生活,想必掙錢也挺難。
只要比己搓的好,去掉老灰就算完。
洗罷澡后上二樓,足療小伙甘肅漢,
今年已是二十八,攥錢買房把家安。
言說三十后結婚,不給父母添麻煩。
忽聽手機鈴大響,老婆喚我吃午飯。
收拾衣衫往回走,三四百米是家園。
再過七天是除夕,初一打頭又一年。
春節打油詩春節思故鄉,放假想觀光。
航空開口笑,鐵路公路忙。
一票難買上,買票象打仗。
人潮在流動,人群似海洋。
喜歡逛商場,網購象瘋搶。
高速路免費,車流在爭搶。
三十看春晚,節目常變樣。
邊批邊欣賞,笑聲常回響。
爆竹徹夜響,污染讓人慌。
短信不斷響,親朋互拜訪。
初一夫家聚,聚餐喜洋洋。
初二回娘家,親朋聊家常。
同學再喜聚,難辨昔日樣。
警鐘在敲響,當心災盜搶。
鼠年霧霾重,以后會怎樣?
義昌鞭炮響,連霍斷橋梁。
十人升天堂,多人受重傷。
八車墜橋底,慘象令難忘。
違法營運車,必須一掃光。
歡聲笑語在一起
度過新年甜如蜜
春節之時要注意
節前和后惜身體
臥蛇崗上種種草,
東海蛇宮尋尋寶,
蛇卷風里沖沖浪,
猛蛇過江往前闖,
舞起蛇燈扭扭腰,
劃起蛇舟蕩起槳,
蛇門陣里情誼長,
鼠年一年心歡暢!
蛇角掛著祥氣,蛇嘴吐著瑞氣,
蛇須帶著仙氣,蛇尾吊著喜氣,
蛇爪鉤著運氣,蛇背馱著福氣,
蛇蹄踩著財氣,保你一年都順氣!
巨龍降福福未去,金蛇吐祥祥又來。
萬紫千紅滿眼春,國盛家旺福滿園。
年年歡笑復年年,事事順心閑無事。
真心誠意賀鼠年,幸福花開祥滿天。
開心接蛇把節鬧,好運加倍來關照。
魚躍蛇門跳一跳,猛蛇過江漲巨潮。
篇8
如果說張姓起初是和武相關,到了后世張姓又和文扯上了關系――通俗的打油詩就是張姓人發明的,是誰呢?
這是一個超級大姓!
張姓的來源跟我們講的“弓長張”還是很相關的,是黃帝之后揮的后代。揮是干嗎的呢?弓正(古時官銜名)。一聽就知道了,做弓箭、制造軍械的,用現在話講就是裝備部的一個領導。后來他的后人就以職業為姓,改姓張。因為這一支一直住在青陽(今河北清河縣東),所以被稱為河北張氏。這是張姓中最重要的一支,是張氏的主體。
另外一支也是黃帝的后代,但是不像揮與黃帝血緣那么近。
這一支的祖先是誰呢?晉國一個叫解張的大夫。這個大夫字張侯,所以他的子孫就姓張了,跟做弓箭沒什么關系。這支張氏歷代都在晉國當官。公元前403年,歷史上發生了三家分晉事件,韓、趙、魏三家把晉國給分了。于是,解張的子孫除部分留居當地以外,大部分就開始隨三國都城的遷移而遷移,逐漸分成了山西、河北、河南的張氏。所以河北張氏除了揮的后代,還有一支就是解張的后代。這兩支有著很遙遠的血緣聯系。
第三種,出自賜姓或者是改姓。比如云南的南蠻部落有個首領叫龍佑那,三國的時候諸葛亮就賜其姓張。當時有些兄弟民族沒有姓,動不動就愛賜姓的諸葛亮就說:你們這一片的人姓什么,那一片的人姓什么。這就是云南這個部落張姓的由來。所以云南的張姓除了外邊遷進去的,還有很多是土生土長的南方當地人。
還有很多張姓是自己改的,最有名的是誰呢?魏國的大將張遼。這人本不姓張,而是姓聶。
還有很多兄弟民族,像女真、鮮卑、匈奴、契丹等民族當中的好多人因各種原因而改姓了漢姓張。
韓、魏、趙瓜分晉國之后,張姓人口就開始散到三個諸侯國。根據記載,晉朝的時候,中原的張氏已經開始遷到福建了。唐高宗年間,跟隨著陳政、陳元光父子,中原張姓大規模地往東南沿海走,參與開發了漳州、泉州。后來王潮、王審知入閩,又有河南固始一帶的一支張姓隨同前往。
漸漸地,福建張氏就成為張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清初開始,閩、越的張氏就陸續有人遷居臺灣,后來又到海外去謀生。
從今天的狀況來看,張氏以北方人居多,主要是漢族。當然在別的民族當中也有,也很復雜。作為頂級的大姓,張姓可以講的故事太多了。大家翻開《二十四史》,哪一部史里面沒有姓張的?講不勝講。所以我就不講這些非常堂皇的人物,來講一個大家不太知道的人物。
隨著傳統文化的復興,很多人特別喜歡寫古體詩,諸如七律、絕句之類。但是現代人和傳統文化畢竟間隔得比較遠,所以寫出來的往往是打油詩。可是大家知道嗎,打油詩不是新東西,唐朝就有了。誰發明的?一個姓張的人。誰呢?張打油。張打油是河南南陽人,其真名不為人知,人們都叫他張打油。關于他的身份,一種說法是個讀書人,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一游民,反正沒什么名氣。但是這個人特別會寫詩,他寫出來的詩跟當時李白、杜甫的詩都不像,有點像順口溜,因為他叫張打油,人們就稱他寫出來的為“打油詩”。最有名的一首打油詩是《詠雪》。這題目多好啊,怎么寫的呢?
篇9
早在上世紀1993年至1995年的兩年間,在鐵路行業供職的劉華只身跋涉萬里海疆,從最北端的鴨綠江入海口,到最南端的廣西東興北侖河入海口,在18000多公里的海岸線上,一路徒走行文,靠堅忍和執著,成就自己心中之愿景。吾觀其人其文,深感游刃于江湖的大丈夫氣,又不失文杰豪情。有年仲夏,于北京文津街某庭院中,與劉華不期相遇,知其不凡履歷,探究率直性情,深為他不舍繁忙公務之身,又神交山水自然而生嘆,更因數十萬字的隨記,引為知已。
作者游歷萬里海疆時,正值中國改革開放引領風氣之先,恢宏跌宕的時代背景造就了人們向往崇高、銳意進取的社會氛圍。此時勇闖生命羅布泊的余純順、漂流長江的堯茂書、單車走邊陲的范春歌,均為有理想和追求并勇于獻身的壯士,他們堅忍非凡,頗具雄心異志,以一種強烈的方式,提醒人們超凡脫俗,回歸自然本真。時代總讓一些人留下鮮亮的印記,一些人和那個時代情景交融。
劉華早有夙愿,想把當年所看、所想成書傳之于世,后來,記述他萬里海疆之行的叢書一卷三冊終于付梓,給城中藩籬之人帶來一縷自然界的清新。我為慶幸此段佳話,應囑為之題序。
我還有另一位友人,也是河北老鄉的劉紹輝,在8年多的時間里,利用工作閑暇,遍訪國內著名油菜花產地,對油菜花的情感近乎宗教般的癡迷。
凡是由一種信念而產生追求和向往的力量,均可列入皈依之列。佛學上有“一花一世界”的典故:佛在靈山,眾人問法。佛并不作答,沉久才只拿起一朵花,示之。當眾弟子均不解時,迦葉尊者卻破顏微笑,佛說這就入“道”了。原來宇宙間的奧秘,就這樣依附于尋常的花體之上。此時的佛法之“道”,是講求一種理喻和溝通的心境。帶著這種心境,遙想一望無際的油菜花海,既可以給人以喜悅,也能夠讓人傷感;既賦予人們熱烈的情緒,也讓人能夠恬靜入禪。一朵花能反映寒暑易節之枯榮,可折射不同區域迥異之文化。一幅幅讓人癡迷的油菜花影像,宛如天人、古今合一的奇妙畫卷。
油菜花是人類歷史上一種比較古老的植物,從南方及北國,從1月到8月次第盛開,成為一道獨特的自然風景。它也是最易栽培的一種農作物,冬春休耕期間灑上菜籽,兩個多月就結出花朵,而后來的果實,即為食用植物油原料。喜歡油菜花的人,大都喜歡那種強烈的色彩,以及撲面而來的恢宏氣勢,喜歡它給人們收獲和造福的秉性。
劉紹輝在游歷13個省市區后,用130多幅攝影作品,輔之數萬字的14篇游記文章,紀錄了發現和追尋油菜花的心路歷程,描述了所到之地優美的自然景觀和經濟社會發展,抒發了對天地人廣泛意義上的深刻感悟。
篇10
今天上午聽了吳行民老師的講座《做班主任是有訣竅的》,感覺受益匪淺,而且給我的內心也有些許的觸動。
他的班級管理理念很簡單:關心每一個學生,不制造一名差生。他認為,只有成績不好的學生不算是差生,差生是指那些學習不僅很差,而且為人也很差的人。不過在這里就不再多說他的班級管理理念了,因為這些理念恐怕大部分教師都明白,我在這里僅僅說說他所說的“班級管理訣竅”,也就是他的班級管理經驗。
首先,通過自己編寫一些通俗易懂的“打油詩”來啟迪教育學生。如在新生剛軍訓時就讓學生背會一個打油詩:對待老師也客氣,對待同學要和氣,學習成績要霸氣,為人處事要大氣。在面對捐款時,他又給學生說:做人要做知恩人,成長標志會感恩,學會感恩很重要,人生路上遇貴人。在說到家長教育時提到:有心家長少煩惱,孩子也會學習好,若是現在不用心,將來麻煩少不了。……
也許大家會認為他是一位語文老師,否則不會有這么好的語言功底,但我要告訴大家,他是一位數學老師,不但數學教的好,而且班級帶的也不錯。曾經為學生學習數學也寫了一首打油詩:數學學習有訣竅,提前預習最重要;課堂聽講要專心,不會就問是門道;數學成績要想好,多做題目是法寶;獨立作業是根本,課后復習是妙招。
并且,他給學生的最高獎勵恐怕就是根據該生的實際情況,親自為他量身訂做一首贊美性的打油詩。這種獎賞讓學生非常高興,同時帶動家長打來電話以表感謝。
我們可想而知,他這種訣竅在班級管理中會發揮多大的魅力呀!這應該是我最佩服他的地方。不過這些打油詩都是他的原創,在這里就不再多列舉了,否則就有點侵權了。
其次,通過一些哲理性的小故事來啟迪教育學生。這個方法應該很多班主任都會用,而他主要是把這些方法總結一下。如啟發學生主動做出決定時應用那些例子;(班主任 banzhuren.cn)啟發學生對待不良信息應用那些例子;啟發學生獻愛心時應用什么例子……
“善于總結”應該是每位成功的教育工作者所必備的一種素質和能力。
三、利用一些名言警句或是自己寫的一些經典話來警示學生。如:嚴是愛,松是害,好成績由靜生出來。等、拖、靠,只能使我們離成功越來越遠。
四、創作班歌和頌詞來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同時作為班主任一定要開好每天的晨會,時刻提醒學生一些重要的事情,但別忘了發現學生的優點,多加贊美和表揚;通過讓學生寫日記來了解學生的心里動向,做到防微杜漸。
以上算是我受益的內容。但是為什么會觸動我的內心呢?因為我發現今后的很長一段時間自己應該轉變一些發展方向了。
工作至今,買的書,看的書很多很多,但關于教育理論、新的教育理念,新課改等內容看的比較多,以及班級管理的理念等,但具體的操作性內容、可控性內容不多,甚至寥寥無幾,這樣就導致了自己的理論性很強,但實踐性很弱。或者說只會紙上談兵,而難以面對實踐。這恐怕是我專業教學和班級管理方面的最大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