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英語范文

時間:2023-03-31 21:36:5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成分英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成分英語

篇1

一、狀語:用來修飾v., adj., adv., or 句子。 表示時間、地點、原因、目的、結果、程度、條件、方式和讓步。

(以下例句按上述順序排列) I will go there tomorrow.

The meeting will be held in the meetingroom.

The meat went bad because of the hot weather.

He studies hard to learn English well.

He didn’t study hard so that he failed in the exam.

I like some of you very much.

If you study hard, you will pathe exam.

He goes to school by bike.

Though he is young, he can do it well.

二、謂語(predicate):說明主語的動作、狀態和特征。

We study English.

He is asleep.

三、表語(predicative):系動詞之后的成分,表示主語的性質、狀態和特征。

He is a teacher. (名詞)

Seventy-four! You don’t look it. (代詞)

Five and five is ten. (數詞)

He is asleep. (形容詞)

His father is in. (副詞)

The picture is on the wall. (介詞短語)

My watch is gone / missing / lost. (形容詞化的分詞)

To wear a flower is to say “I’m poor, I can’t buy a ring. ” (不定式)

The question is whether they will come. (表語從句)

常見的系動詞有: be, sound(聽起來), look(看起來), feel(摸起來),smell(聞起來),

taste(嘗、吃起來), remain(保持,仍是), feel(感覺) …

It sounds a good idea.

The sound sounds strange.

Her voice sounds sweet.

Tom looks thin.

The food smells delicious.

The food tastes good.

The door remains open.

Now I feel tired.

三、賓語:

1)動作的承受者——動賓

I like China. (名詞)

He hates you. (代詞)

How many do you need We need two. (數詞)

We should help the old and the poor.

I enjoy working with you. (動名詞)

I hope to see you again. (不定式)

Did you write down what he said (賓語從句)

2)介詞后的名詞、代詞和動名詞——介賓

Are you afraid of the snake

Under the snow, there are many rocks.

3) 雙賓語——間賓(指人)和直賓(指物)

He gave me a book yesterday.

Give the poor man some money.

四、賓補:對賓語的補充,全稱為賓語補足語。

We elected him monitor. (名詞)

We all think it a pity that she didn’t come here. (名)

We will make them happy. (形容詞)

We found nobody in. (副詞)

Please make yourself at home. (介詞短語)

Don’t let him do that. (省to不定式)

His father advised him to teach the lazy boy a lesson. (帶to不定式)

Don’t keep the lights burning. (現在分詞)

I’ll have my bike repaired. (過去分詞)

五、主補:對主語的補充。

He was elected monitor.

She was found singing in the next room.

He was advised to teach the lazy boy a lesson.

六、定語:修飾或限制名詞或代詞的詞、詞組或句子。

Ai Yanling is a chemistry teacher.(名詞)

He is our friend. (代詞)

We belong to the third world. (數詞)

He was advised to teach the lazy boy a lesson.(形容詞)

The man over there is my old friend.(副詞)

The woman with a baby in her arms is my sister. (介詞)

The boys playing football are in Cla2. (現在分詞)

The trees planted last year are growing well now. (過去分詞)

I have an idea to do it well. (不定式)

You should do everything that I do. (定語從句)

七、主語(subject): 句子說明的人或事物。

The sun rises in the east. (名詞)

He likes dancing. (代詞)

Twenty years is a short time in history. (數詞)

Seeing is believing. (動名詞)

To see is to believe. (不定式)

What he needs is a book. (主語從句)

篇2

論文關鍵詞:主成分分析法,能力素質,評價

對教師能力素質的評價是一個嚴肅的事情,它反映一個教師教學科研等多種素質的綜合,涉及到對教師的客觀評價和定位。因此,所構建的指標體系中的指標要要素之間的相關性必須能夠盡量的減少或者消除,每個指標要素所反映的信息必須是唯一的,與其他指標沒有重復的。主成分分析法作為一種評價方法可能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

一、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計算步驟

(一)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主成分分析法對指標數據進行處理時,通常是將原來的P個指標做線性組合,作為新的綜合指標。如果將選取的第一個線性組合即第一個綜合指標記為F,一般自然希望F盡可能多地反映原來指標的信息。這里的信息經典的方法就是用F的方差來表達,即Var(F)越大,則表示F包含的信息越多。因此在所有的線性組合中所選取的第一主成分應該是方差最大的。如果第一主成分不足以完全代表P個指標的信息,再考慮選第二個線性組合F即第二個主成分,依次類推可以選出第三,第四,……,第P個主成分。這些主成分間互不相關,且方差遞減。設有n個樣本,每個樣本由p個指標x,x,…,x描述,可得原始數據矩陣X=(x)。

(二)主成分分析法的計算步驟

1.對矩陣中的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

2.建立標準化后的指標相關系數矩陣

3.求解相關矩陣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

4.計算各主成分的方差貢獻率和累積方差貢獻率

5.確定主成分的個數

6.寫出主成分并求出各樣本的主成分值

二、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某高校英語教師能力素質水平

根據某高校對從事英語教學的30名教師能力素質水平打分情況,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對這30名英語教師的綜合能力素質水平進行分析研究。其中X為教學理念,X為知識結構,X為敬業精神,X為科研能力,X為學術成果,X為施教能力。

我們運用建立的主成分分析法數學模型,利用SPASS分析軟件在計算機上對原始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可得如下數據。如表1、表2所示。

表1指標的特征值、方差貢獻率和累計方差貢獻率

一般來說,只要前N個主成分的累積方差貢獻率達到85%,就可以說明前N個主成分基本包含了所建指標體系的所有信息,也就是說利用前N個主成分組成的新指標體系可以完全代表原來的指標體系來對評價主體進行綜合評價。由表1可知,前三個主成分的方差貢獻率之和已經達到了84.73%,基本上達到了相關要求,因此前由前3個主成分可以做為評價高校教師能力素質的指標數。

表2高校英語教師能力素質的主成分載荷

F

F

F

X

0.502

-0.009

-0.354

X

0.512

-0.003

-0.087

X

0.456

0.012

0.670

X

0.134

0.674

-0.483

X

0.022

0.710

0.126

X

0.510

篇3

一、命題趨勢及典型例題解析

近幾年完成句子的考點和熱點依然是時態語態、從句、倒裝、非謂語、虛擬語氣和情態動詞。下面是2014年高考有代表性的題目:

So far the well-known journalist , more than 4,000 interviews with famous people. (accumulate)

迄今為止這位著名記者采訪名人已累積達四千余人次。

解析 考查時態語態。分析句子結構缺謂語,然后根據時間狀語so far和漢語意思,不難得出正確答案為has accumulated。

The police will reward useful information to catch the robber. (provide)

任何人提供有用信息幫助抓住劫匪,警方將予以獎勵。

解析 考查名詞性從句。分析句子結構缺賓語,由whoever引導的名詞性從句相當于any person who,后接謂語構成一個賓語從句。所以正確答案是whoever provides/has provided。

He’s the only student in the class , to take part in the Model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select)

他是班上唯一被選上去參加模擬聯合大會的同學。

解析 考查定語從句。分析句子結構缺定語,被修飾的先行詞the student前面有限定詞 the only, 所以從句由that/who 來引導,后接謂語構成一個定語從句。所以答案是that/who has been selected。

You the meeting to tell me that; you could have come to tell me afterwards. (interrupt)

你不該打斷會議來告訴我那件事,你本可以會后告訴我。

解析 考查情態動詞。根據句后could have done可知本可以事后告訴我,但實際上卻沒有,推出“不該打斷”的實際情況是打斷了會議,所以要用結構shouldn’t have done表達本不應該做的含義,那么正確答案是shouldn’t have interrupted.

This novel was once book in high schools in the United States. (read)

這部小說曾經是美國閱讀最廣泛的書。

解析 考查非謂語作定語。read 與邏輯主語構成被動,所以是widely read. 又由最高級可將答案進一步演變成the most widely read.

The Public Square is an eye-catching sight of the city. many stone sculptures of famous historical figures. (stand)

大眾廣場是這個城市引人注目的景點,許多歷史名人的石雕像矗立在那兒。

解析 考查倒裝。觀察整句發現主語后置,馬上聯想到there 的倒裝句式,there + stand/ live/ exist/ lie/ come…+主語。所以正確答案是There stand.

It was several minutes what he was saying. (take)

過了好幾分鐘,我才理解他說的是什么。

解析 考查狀語從句。這是一個特殊句式,由before所引導的時間狀語從句根據語境會翻譯成“過了(多久)才……”或者“沒過(多久)就……”,歸納出來句式特點就是it was/will be +一段時間(ten minutes, three years, a long time)+ before…,后接一個完整的句子。所以正確答案是 before I could take in/took in

二、備考建議

做好完成句子,關鍵要分三步走。第一步,要認真解讀英語句子,分析句子結構,通俗上講叫“找主謂”;第二步,結合句子中的漢語提示和后面括號中的英語單詞,確定句子所缺的成分和考查的內容,是考查動詞詞組,還是考查某一語法知識;第三步,根據題干提供的語境以及時態,語態等方面的信息完成句子。

根據筆者從教多年的經驗,完成句子只要科學的訓練,是可以很快進步的,所以同學們在備考中務必做好以下幾個環節。

1.過好句子關。任何句子都要有“主謂”意識,這是突破完成句子的關鍵,由于缺乏句子意識,很多同學經常弄出讓人哭笑不得的答案。比如:

If , the air pollution will get worse. (take)

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空氣污染會更加嚴重。

答案為:effective measures are not taken. 而我們很多同學會受制于中文思維,去做字對詞的翻譯,寫出類似于if don’t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這樣毫無句子概念的答案,完全無英語表達的思維。

2.過好語法關。高考的完成句子會就語法主干體系進行“地毯”式的考查,這就要求同學們針對常考點,對基礎語法進行簡化整理,分類,取舍。基本原則應以歷年常考點為主線;同時兼顧考綱中的難點以及往年未涉及的盲點。然后就易忘點和易混點利用錯題本,分專題進行對比整理,加強理解和記憶。我們看兩道題:

, he failed in the exam again. (addict)

沉迷于電腦游戲,他考試又沒及格。

costs the young man his marriage and health. (addict)

沉迷于電腦游戲,這位年輕人付出了婚姻和健康的代價。

漢語意思都是“沉迷于電腦游戲”,答案卻是完全不一樣的。第一句中缺狀語,答案是Addicted to the computer games,而第二句缺主語,答案則是Being addicted to computer games.

3.過好單詞關。歷屆高考題都會考查短語搭配,所以積累大量的詞匯和短語也就成了完成句子拿高分的保證。

4.過好每日關。訓練是提高完成句子的必經之路,只有在不斷的訓練中,才會不斷完善做題思路,熟悉各種語法現象,并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問題,有針對性地去解決。

俗語常說,“Nothing is so hard for a willing heart”,只要同學們有足夠的細心、恒心和耐心,完成句子一定會在你的不懈訓練中穩步提高。

1. useful information to catch the robber, the police will reward him. (provide)

任何人提供有用信息幫助抓住劫匪,警方將予以獎勵。

2. So difficult to get accustomed to the city life that she missed her hometown very much. (find)

她發現很難適應城市生活,所以她非常想念她的故鄉。

3. The railway makes it more convenient for people to travel between cities. (build)

這條新建鐵路使人們往返城市之間變得更加便利。

4. You accommodation for me. I’m old enough to manage it. (sort)

你本不必替我安排住處。我長大了,能夠自己應付了。

5.The high school, which is reported ,just three years ago, is now renowned throughout this city. (establish)

據報道,這所高中于三年前成立,現在已經是全城聞名了。

6.It has been confirmed that women , as men. (use)

女性的用詞量是男性的二倍,這一點已經得到證實。

1. Whoever/ No matter who provides

2. did she find it

3. newly built

4. needn’t have sorted out

篇4

【關鍵詞】母語負遷移;英漢翻譯

中圖分類號:H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4)02-259-02

漢語屬于漢藏語系,與屬于印歐語系的英語在發音、字型和語法上均有許多差異,尤其是漢語民族在思維方式上有較大差別。漢語是分析型語言,其典型特征是沒有曲折變化,漢語詞語組合成句依靠詞序和虛詞。英語是分析型和綜合型語言。綜合型語言的特征是因為它有豐富的曲折變化。漢語的語法呈隱含;英語的語法呈外顯性。①因此,分別以漢語和英語為母語的人在學習對方的語言時存在較大的難度。換句話說,他們的母語對外語有較多的負遷移。本文擬從詞匯、語法及慣用表達的角度探討母語負遷移對英譯漢的影響。

一、英譯漢過程中的母語負遷移

(一)英譯漢過程中的詞匯負遷移

英漢詞匯差異主要表現在詞匯空缺、詞匯內涵意義以及搭配方式的不同。Leech認為詞義分為七種,概念意義只是其中重要的一種分類。除此之外,還有內涵意義、社會意義、搭配意義等。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響,不是每個英語單詞和漢語的意義都能一一對應,這樣就使目的語詞匯在在表達上不清晰,甚至失去了詞匯本身的意思。漢語中的稱謂就比英語的稱謂具體得多,如英語中的“aunt”可指漢語中“伯母;阿姨;姑媽;嬸嬸;舅母;姨母等”,“marry”具有“嫁、娶”之意。翻譯時只能根據上下文選擇正確的意義。這是詞語的語義范圍不同所造成的負遷移。詞匯是語言大廈中最主要的建筑材料,掌握一個詞必須了解它的句法功能、搭配意義和感彩等,否則就會出現用詞錯誤。如,Adam’sapple直譯成亞當的蘋果顯然不準確,這也是一種母語遷移。受母語遷移的影響,有學生將“He wore dark glasses and thick jewelry”譯為“他戴著墨鏡和厚毛衣”,英語中wear的搭配能力很廣,可以用于穿衣服、戴眼鏡、戴帽子等,但漢語則要根據賓語的不同搭配不同的的動詞,如“穿衣服、戴眼鏡、戴帽子、打領帶”等。又如“My husband and I led a cat and dog life.”不少學生把它譯成“我和丈夫過著貓狗般的生活。”正確翻譯應為“我和我丈夫過著爭爭吵吵的日子。”漢語中爭吵常用“雞犬不寧”來形容,而英語將爭吵比作“cat-and-dog life”。因此,學生在英漢翻譯時,為了使譯文語言規范,必須注意這種詞語搭配能力的差異,讓譯文中詞語的搭配必須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和行文規范。

(二)英譯漢過程中的語法負遷移

1.時態翻譯上的遷移。在時間意義的表達上,英語是反映在動詞形式的變化上,也就是動詞的時態;而漢語主要是依靠表示時間的副詞,如“曾經”、“將要”、“正在”、“已經”作狀語或利用虛詞“著”、“了”、“過”作補語這一語法手段來實現,動詞本身則沒有任何變化。但在很多情況下,這樣的翻譯卻并不能達到貼近原文的效果。如英語一般現在時通常表示目前的特征或狀態、現在經常性或習慣性的動作、客觀存在及普遍真理等。譯成漢語時常常用“現在、常常、往往、

每每、總、總是、一向、始終都”等詞表達。然而一般現在時也可表示將發生的或最近打算進行的事。如“Wearegoing tohaveameeting.”被學生不能譯為“我們正在開會。”顯然,學生忽略了該時態的特殊用法。又如學生經常混淆“Hehasbeen to America.”跟“He has gone to America.”,前者應譯為“他(曾經)去過美國。”,后者為“他去美國了。”這些錯誤都是由母語負遷移引起的。

2、否定翻譯上的遷移。英語有兩種否定句|,一是句子否定,指否定主謂之間的肯定關系;二是部分否定,指否定句子某一成分而不影響主謂之間的肯定關系。在前一種情況,英漢否定詞的位置是一樣的,均放在謂語動詞之前,但在后一種情況中,英漢否定詞的位置卻有差異,因為英語中有否定轉移現象:語義上否定某個從屬成分的否定詞可以提上來,形式上否定較高層次的位于動詞,譯成漢語時就要根據漢語的習慣加以調整。這一差異易造成英譯漢過程中的負遷移。如:在英語中常常用前置否定來表達“我想我并不認識你”,即“I don’t think he is right”英語初學者常錯譯為“I think I know don’t you.”可見母語與目的語在句式結構上的不對應會帶來很大的干擾。談到否定句的翻譯,還得關注反義疑問句及其回答的翻譯。英語中如果答句是否定則用“no”,相反則用“yes”,前后要保持一致;而漢語中在對否疑問句或反意問句作肯定與否定回答時,往往取決于問句與答句是否一致。如:“You are a student,aren’t you?”回答時有兩種情況:“Yes,I am.”或“No,I am not.”由于受母語負遷移的影響,學生容易將回答分別譯為:“是,我是。”及“不,我不是。”正確的譯法為:“是的,我不是。”或“不,我是。”才與英文原句意義相符。

3.語序翻譯上的遷移。語序是值得我們關注的一個語法現象。英語由于有形態的變化,語序相對靈活一些。而漢語由于缺乏形態變化,語序相對比較固定。③英漢語復合句主句和從句之間的時間順序和邏輯順序不完全一樣,因此,它們的先后位置也不完全一樣。漢語中則是按照時間和邏輯順序的先后敘述;而英語中表示時間和邏輯關系的從句可以在主句之前,也可以在主句之后。忽略這點,也會造成句子的負遷移。例如:“I like to travel by bus when visiting London.”應譯為“我游覽倫敦時喜歡坐公共汽車”。如果忽略時間的先后順序直譯成,“我喜歡坐公共汽車,游覽倫敦時。”就會造成語序的負遷移。此外,漢語在表達時間、地理位置、介紹人物身份等時,常常先整體后局部,以從大到小順序排列;而英語則是相反的排列。如:“He was born in Guiyang City,Guizhou Province.”有學生將之譯為:“他出生于貴陽市貴州省。”而正確的譯文應該是:“他出生在貴州省貴陽市。”在翻譯時,必須注意英漢思維順序的差異,不能照詞(字)直譯。只有掌握其中規律才能使譯文準確無地誤詮釋原文的表意。

二、定語翻譯上的遷移

英漢兩種語言的差別之一就是句中定語的位置。英語中,除了一個形容詞、名詞或代詞作定語一般要放在被修飾的詞前面外,短語定語和定語從句均后置,包含限定性定語從句和非限定性定語從句;而漢語的定語一般前置,無論這個定語是詞還是短語,而且定語往往不是很長。[4]這一差異易造成英譯漢過程中母語負遷移的發生。例如:“sheistheonlyactress suitable for the main character.”這句中,形容詞短語“suitable for the main character”后置作定語修飾“actress”,按照漢語的習慣,定語通常前置,調整語序后譯為“她是唯一適合演主角的女演員。”不能生硬地譯為“她是唯一女演員適合女演員”。

英語中不少定語從句,特別是非限定性定語從句,在形式上雖用著定語,在意義上與主句的關系確實狀語關系,說明時間、原因或目的等。這就要求譯者善于從原文的字里行間找出其中的邏輯關系,然后翻譯成相應的漢語,從而減少母語負遷移的影響。⑤如:“Heinsistedonbuyinganothercoat,which he had no use for.”很明顯,此句中的定語從句與主句之間存在讓步關系,所以譯為漢語的轉折復句“他堅持要買意見上衣,雖然并無此需要。”

三、英語特定表達的負遷移

1.方位翻譯上的遷移。盡管漢語和英語單都有表示方位的詞:漢語的東、南、西、北對應英語的east、south、west、north,但表達上并不完全相同。如將兩個方位詞合在一起,漢語的習慣是先講“東西”,后講“南北”;而英語恰好相反,先講“南北”,后講“東西”。⑥在英譯漢過程中,英語的這種思維習慣必然會產生負遷移,從而影響到對漢語方位的準確表達。例如:“Taiwan liesin thesoutheast of China..”這句話應譯為“臺灣位于中國的東南部。”而不是直譯為“臺灣位于中國的南東部。”否則就不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

2.數字翻譯上的遷移。不同的文化處理數字的不同方式往往是基于語言上的方便。漢語中數字的進制詞是,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億等,而英語中的進制詞只有hundred,thousand,million,billion.可見漢英語言中的數字詞很多的是對照空缺的,即無對應詞的現象。這在翻中就容易產生翻譯錯誤。所以,我們在翻譯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種負遷移現象對我們翻譯過程的影響。如英語數字“thirty-two thousand and five hundred”,因為英語里沒有“萬”的進制,所以只能用“ten thousand”來表示。若直譯為“三十二千五百”就會讓人費解,應譯為“三萬二千五”。

另外,英語及漢語的部分詞義隨著社會的發展而出現分化、引申。其中,一些數字詞語的產生,發展與社會文化的發展緊密相聯。如:“He had one over the eight and fell down the stepsyesterday.”這句話翻譯成漢語的難度在于“haveoneover the eight”的理解,“Eight”在這里不單純的表示數字八,實際指八品脫酒,通常一個人只能喝八品脫酒。所以該句的翻譯為:“他昨天多喝了一杯,從臺階上跌了下來。”又如:“Idohope tostrike twelveeverytime.”這句話,初學者往往因為負遷移將其翻譯為“我真希望每次敲到十二”,實際上,“strike twelve”表示達到最高目標。因此,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是“我真得希望回回都獲得輝煌的成就。”⑦

四、小結

母語的負遷移對翻譯有很大的影響,英漢翻譯中母語負遷移的主要表現在詞匯,語法及某些固定表達上。為了實現翻譯的準確無誤,要求學習者解相關的文化背景,盡量控制母語的負遷移,提高英語翻譯的質量。而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當重視翻譯的作用,注意傳授英漢翻譯基礎知識、基本方法與技巧,以及一些西方社會文化的背景知識,以提高學生的翻譯能力從而促進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①陳宏薇.漢語翻譯基礎[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 29-36.

②孫致禮.新編英漢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7.

③張培基.英漢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④⑤彭萍.實用英漢對比與翻譯[M].背景:中央編譯出版社,2009: 121-135

篇5

關鍵詞:亞洲飛蝗;營養成分;利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 S435.1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16-131-03

亞洲飛蝗(Locusta migratoria migratoria)隸屬于直翅目(Orthoptera)蝗總科(Acridoidea)斑翅蝗科(Oedipodidae)飛蝗屬(Locusta),是一種危害嚴重的農牧業害蟲。近幾年,亞洲飛蝗在我國東北和新疆等地區多次爆發,對草地、農田等生境造成了嚴重破壞,經濟損失嚴重,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去治理。本研究以害蟲的資源化利用為目的,對發生在吉林省的亞洲飛蝗營養成分進行測定,以期為亞洲飛蝗的資源化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亞洲飛蝗成蟲采集于吉林省農安縣波羅湖,自然曬干后磨成粉末備用。

1.2 試驗方法

(1)水分,灰分的測定:重量法[1]。

(2)粗蛋白含量的測定:凱氏定氮法。

(3)氨基酸組分及含量的測定:L-8800型氨基酸自動分析儀。

(4)氨基酸的評價:通過計算氨基酸分(AAS)、化學分(CS)、必需氨基酸指數(EAAI),進行評價,計算公式如下:

AAS=1g受試蛋白質中必需氨基酸的質量(mg)/必需氨基酸需要模式中氨基酸的質量(mg)

CS=1g受試蛋白質中必需氨基酸的質量(mg)/雞蛋蛋白質中同種氨基酸含量(mg)

EAAI=[賴氨酸T/賴氨酸S×100×色氨酸T/色氨酸S×100…×組氨酸T/組氨酸S×100n]

式中:n為比較的氨基酸數;T為試驗蛋白質的氨基酸含量;S為標準蛋白質的氨基酸含量。

(5)粗脂肪含量的測定:索氏提取法。

(6)脂肪酸組分及含量的測定:氣相色譜法[2]。

(7)礦物質元素組分及含量的測定:火焰原子吸收法等[3-4]。

2 結果與分析

2.2 亞洲飛蝗氨基酸組分及含量 動物生長過程中所需的氨基酸有20種,本研究測試的亞洲飛蝗含有16種氨基酸,包括8種必需氨基酸(色氨酸未檢測)。由表2可知,亞洲飛蝗總氨基酸含量為52.98g/100g,必須氨基酸含量為21.58g/100g,必須氨基酸含量/總氨基酸含量(EAA/TAA)的比值為40.73%,必須氨基酸含量/非必須氨基酸含量(EAA/NEAA)的比值為68.72%。符合FAO/WHO所規定蛋白質評分參考模式(EAA/TAA應在40%左右,EAA/NEAA應高于60%),由此可見,亞洲飛蝗的蛋白質質量較好,可以開發利用。

2.4 亞洲飛蝗脂肪酸組分及含量 由表4可知,亞洲飛蝗含有6種脂肪酸,其中油酸含量最高,為67.77%,必需脂肪酸亞油酸和亞麻酸含量分別為6.64%和9.03%,并且含有一定量棕櫚酸、亞棕櫚酸、硬脂酸。亞洲飛蝗的脂肪酸以單不飽和脂肪酸為主,是油酸的重要來源,建議選擇油脂時搭配使用,以相互彌補脂肪酸組成,提高脂肪營養價值。亞洲飛蝗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為84.33%,是非常好的多不飽和脂肪酸的來源。不飽和脂肪酸對機體的自動氧化作用和過氧化作用有較大的防護作用。由此可見,亞洲飛蝗的油質屬于優質脂肪,是較好的食用油資源。

2.5 礦物質元素組分及含量 礦物質元素是維持機體機能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本次試驗對亞洲飛蝗含有的15種礦物質元素進行了測定,由表5可知,這些元素在亞洲飛蝗體內均有分布,其中Ca、Mg、Fe、Zn含量較高,重金屬元素Hg、Pb、As、Cd、Sn在亞洲飛蝗中含量甚微,它們的含量在所規定的安全范圍之內[7]。這些元素雖然具有潛在毒性,但在低劑量時具有功能作用。

3 結論

本研究證實,亞洲飛蝗蛋白質含量高,氨基酸評分適中,脂肪含量低,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含有豐富的Ca、Mg、Fe、Zn等礦物質元素,營養成分齊全,組成合理,營養價值高,是一種值得開發的現代食品新資源。

亞洲飛蝗的水分含量為2.40%,灰分含量為4.29%,這可間接地反映亞洲飛蝗有機營養素總含量為93.31%(總量減去水分和灰分的含量),未測有機營養素含量為18.06%(有機營養素總量減去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說明亞洲飛蝗含有一些有機營養素未被測定,如粗多糖、維生素、萜類化合物及各種激素等,有待進一步分析與研究。

參考文獻

[]張永華.食品分析實驗[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25-32.

[2]殷永.棕色林蟻粉營養成分測定及其對小鼠免疫功能影響的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醫科大學,2007.

[3]劉建平,吳衛,黃人鑫.中亞林蟻Formica (Coptoformica) mesasiatica Dlussky微量元素的測定[J].新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17(3):50-51.

[4]薛長一,陳明巖,徐立明,等.豬苓中微量元素的測定及分析[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1,2 107:1 654-1 655.

[5]周蕊.洋蟲生物學特性及營養價值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06.

[6]喬太生,唐華澄,劉景,等.中華稻蝗的營養成分分析及其蛋白質評價[J].昆蟲知識,1992(2):113-117.

篇6

視情況而定。

全國職稱英語等級統一考試合格分數線分為國家合格分數線和地區合格分數線,國家合格分數一般是60分,地區合格分數各地不同,一般以等于或低于60分為原則。

1、國家合格分數線是指: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公布的全國職稱外語等級統一考試全國通用標準。

2、地區合格分數線是指:由各地區、各部門和中央管理的企業人事部門根據《關于完善職稱外語考試有關問題的通知》精神,結合全國通用標準,按照管理權限確定的本地區、本部門職稱外語考試成績合格分數線。

(來源:文章屋網 )

篇7

關鍵詞 天然氣;成分;分析

中圖分類號:TE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3)22-0109-01

天然氣作為我國重要的不可再生性能源,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占據著重要的戰略地位。針對于天然氣如此重要的位置,并且考慮到在天然氣開發和運輸乃至進一步加工過程中的經濟效益優化和相關的安全問題,其成分分析工作以及作用就變得尤為顯著。

1 天然氣成分分析概況

所謂天然氣,就是一種多組分的混合氣態化石燃料,主要成分是烷烴,其中甲烷占絕大多數,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從資源開發的角度看,天然氣主要分布于油田、氣田、煤層和頁巖層,通常可以將其劃分成為伴生氣以及非伴生氣兩種,其中前者主要是與石油一同被開采出來而作為油田能源產品之一的形式存在,而非伴生氣則是在地層中以氣態形式存在,從而形成純天然氣田的形式。

從成分角度看,天然氣產生于自然環境中,其本身攜帶的成分和雜質成分都必然相對龐雜,除了通常含量超過了98%的有機化合物,即低碳數烴類氣體組分以外,諸多無機化合物也都會混雜其中,其中主要包括H2、N2、He、Ar、O2、CO、CO2以及H2S等成分通常也會作為雜質出現在開采出來的天然氣中。不同的成分以及不同成分的不同含量比重,都會對天然氣的多方面屬性有所影響,因此必須針對天然氣的組分進行檢定,并且借此進一步對其熱量以及腐蝕等方面特征進行正確估量,最終確定燃燒器工作參數以及相關設備的防腐工作展開具體環節。

天然氣組分檢定工作,是對于天然氣熱量、密度、相對密度以及壓縮因子和腐蝕特征進行充分了解的有力武器,是直接關系到天然氣生產、輸送、安全以及貿易中的經濟利益的重要工作。當前對于天然氣展開檢定工作的首要方法是使用氣相色譜儀來展開工作,這是一種能夠對復雜樣品實現分離、監測和定量分析的精密儀器,并且能夠實現對于樣品在固定相上的分配系數、活度系數、分子量和比表面積等物理化學常數等方面的綜合測定。氣相色譜儀以氣相色譜柱作為分離基礎,并且通過檢測裝置獲取相應的電訊號并加以記錄,最終生成能夠供工作人員讀取和分析的檢測報告。

從原理角度看,氣相色譜儀利用色譜法進行工作,這是一種能夠利用天然氣在氣相色譜儀的流動相和固定相之間的分配差異而實現組分檢測的技術。當流動相和固定相實現相對運動的時候,天然氣不同組分在兩相之間的分配會隨之反復進行,當進行的分配次數逐步增加的時候,不同的組分就會得到分離。色譜法為物理或化學性質相似的復雜混合物測定提供了實踐層面的可行性,作為一個相對快速而精準的分析手法,色譜法可以依據流動相的不同特征分為氣相色譜法和液相色譜法兩種,不同點在于流動相采用了氣體或是液體進行分配。而氣象色譜儀就是依據氣相色譜法來實現工作的工具。

2 天然氣成分檢定應用

對天然氣成分展開檢定工作,首先需要遵循相應的工作標準才能展開實驗,這不僅僅需要相關工作人員熟知不同標準的規定內容,更需要他們能夠深刻認識到相關標準的制定依據和服務方向,唯有如此才能領會到整個天然氣檢定工作的核心思想和主旨,并且進一步展開靈活運用。

通常而言,首先需要對相應的方法進行熟知,在進行成分分析的過程中需要用到GB/T13610-2003《天然氣組成分析氣相色譜法》展開對天然氣的組成分析,對于存在有因為硬件等客觀原因無法采用此標準的情況,則可以采用SY/T 0529-1993《油田氣中C1~Cl2,N2,CO2組分分析關聯歸一氣相色譜法》展開對于天然氣成分的測定。與此同時還應當注意對于己烷等類似組分,還應當將GB/T 17281-1998《天然氣中丁烷至十六烷烴類的測定氣相色譜法》考慮在內,按照天然氣成分中的碳總量進行歸類并區分相應組分,而后將測得的各個組分相加求和確定C6+的含量。

從氣相色譜法對天然氣的測定原理層面上看,其測定氣體組分含量的各個比重可以通過如下模型進行表示:

用表示第種組分所占據的比例,則式中為標氣中第種組分占據的比重,為樣氣中第種組分的響應值,(kpa)為樣品在進樣系統中的絕對壓力;而則為標氣中第種組分的響應值,為進樣時的實際大氣壓力;表示樣品成分和標準氣體成分的匹配因素影響因子。

在進行天然氣組分的測定工作過程中,還需要注意幾個方面的問題。首先在于認真閱讀和查看輸出的測試結果和相應報告,這不僅僅是為了進一步確定天然氣成分在多個方面的性質,也是為了能夠從報告中發現可能存在于組分測定工作過程中的不足和有待改進的方面。一般來說油田的天然氣成分雖然會在時間軸上呈現出一定的差異,但是從根本上看,相對平穩的形成環境等方面因素都會使得天然氣成分表現出一定的穩定性,這也是對成分測定工作進行進一步回饋的重要方面。其次則在于需要積極展開關于天然氣組成分析對比工作,這就好像是對于成分測定工作本身的檢定,只有定期展開對比,分析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偏差才有可能進一步凸現出來,也只有展開有針對性的校準工作,才能進一步提升天然氣成分測定的工作水平。最后則是需要依據相應的規則和工作方法來編寫天然氣成分測定過程中所涉及到的工作規范并且加以落實執行,并且不斷完善修改,形成天然氣組成分析工作過程中切實可以作為依據的重要文件。

3 結論

天然氣成分分析工作,對于天然氣相關單位都十分重要,不僅僅對于油田生產部門,對于運輸和消費部門而言也具有重大意義。針對于此種情況,在實際工作中必須加強相應工作團隊水平的提升,切實優化工作效果,為油田和天然氣流通部門的安全和有效給出有力數據基礎。

參考文獻

[1]GB/T 13610-2003 天然氣組成分析氣相色譜法[S].

[2]SY/T 0529-1993 油田氣中C1~C12,N2,CO2組分分析關聯歸一氣相色譜法[S].

[3]GB/T 17281-1998 天然氣中丁烷至十六烷烴類的測定氣相色譜法[S].

[4]青青,陳福權,張瑋健,閆文燦.用氣相色譜儀快速分析管道天然氣成分[J].化學分析計量,2010(04).

篇8

關鍵詞:分工演進;土地承包經營權;股份化;土地股份合作社;農民合作組織

中圖分類號:F321.4;F27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6260(2011)03-0050-06

一、引言

當前,中國總體上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處于著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重要時期。在加快改造傳統農業、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關鍵時刻,落實土地承包經營權長久不變政策、完善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已成為大力推進改革創新、加強農村制度建設的重要舉措。農民以股份合作等多樣化創新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蔚然成為中國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新氣象。近年來,江蘇省重視培育農民新型合作組織,通過農民新型合作組織創新,積極探索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實現形式,在全省推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土地股份合作組織、社區股份合作組織等“三大合作”。據作者2009年6月在江蘇省農林廳進行三大合作政策調研時獲悉,近年來承包地人股面積迅速上升,截至2008年底,共有680家土地股份合作社。對此,研究者與政府部門達成較為一致的共識是,土地股份合作社在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發展農戶聯合與合作,對轉變統一經營方向、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培育農民新型合作組織具有重要意義。而研究者與政府部門卻忽視了一個事實,即傳統市場意義上的農地流轉主要是以出租和轉包為主,農村土地要素市場發育仍不完備,在此種情況下,統一經營、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又是如何實現的?江蘇的農民土地股份合作在實踐上對此作出了初步回答,但在理論上,許多研究是將土地股份合作單純地歸為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一種方式,從而忽視了土地股份合作的組織創新特性,沒有注意到土地要素市場與土地股份合作之間存在著異質性和可替代性。顯然,這會影響到現實問題在理論上的解釋――為什么會發生土地承包經營權股份化替代市場流轉,又是如何經由土地股份合作實現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的。

為此,本文的內容結構安排如下:首先,通過一項來自江蘇省蘇中地區的調查,分析農民分工演進與土地承包經營權股份化的實踐,在此基礎上描述土地股份合作社組織創新對農戶間分工專業化的績效;然后,通過理論分析土地承包經營權股份化與農民合作組織治理,以及要素市場發育與制度、組織創新的關系,回答為什么會發生土地承包經營權股份化替代市場流轉、土地股份合作社替代土地市場的組織創新;最后總結本文的主要觀點。

二、調查概況

蘇中地區是江蘇省農民合作組織發展的典型地區,而且在組織形式上以農民專業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為主。2008年7月17~19日,我們調查小組在江蘇省寶應縣、興化市向縣市農辦工作人員了解當地總體情況后,選取寶應縣射陽湖鎮柳樹村、魏蕩村及西安豐鎮苗圃村,興化市臨城鎮磚場村、古莊村及西郊鎮徐圩村作為樣本村。每個村調查1家土地股份合作社,與土地股份合作社負責人進行了座談,土地股份合作社問卷由該社負責人完成;每個合作社調查10戶社員,通過對股東社員的走訪或集中座談方式完成問卷調查。表1顯示了土地股份合作社調查樣本及股東社員有效樣本的分布情況。

三、農戶問分工專業化與土地股份合作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出現了農民分化的情況,主要表現為農民職業上的分化。研究表明,農民職業分化使其對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繼承、抵押等權能需求存在差異性:純農戶對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的意愿最高,其次是關心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繼承;兼業戶最關心土地承包經營權能否抵押,其次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繼承,再次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而非農戶最關心的土地權益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抵押,但他們放棄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意愿也是農民職業分化三類型中比例最高的(陳會廣等,2010)。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中,農民的職業分化為農戶間分工合作提供了可能。

(一)代際分工與土地股份合作

從表1樣本農戶平均年齡看:魏蕩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調查對象平均年齡最小,44.7歲;柳樹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調查對象平均年齡最大,58歲。這說明務農勞動力以中老年為主,青壯年勞動力多外出務工。從表2樣本農戶調查結果計算得出,純農業戶占全部入股農戶的比例為30.8%,兼業戶占57.7%,非農業戶占11.5%。兼業戶以家庭內部代際分工等形式參與土地股份合作,代際分工占兼業戶股東社員的63%,主要表現為兼業戶家庭的父母留在家務農參加土地股份合作,子女外出務工或經商。

(二)性別分工與土地股份合作

調查表明,兼業戶也以家庭內部性別分工等形式參與土地股份合作。例如,有的兼業戶家庭女性留在家務農參加土地股份合作,男性外出務工或經商。從表2樣本農戶調查結果計算得出,性別分工占兼業戶股東社員的17%,同時兼有性別分工與代際分工的占兼業戶股東社員的20%。目前,主要是婦女、中老年人留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農業產出并沒有因此而下降(Zhang,et al,2003;馬忠東等,2004)。在解釋農業產出沒有下降的原因時,土地與勞動等要素的重新配置以及相應的制度創新應引起我們的重視。家庭內部成員間的代際分工或性別分工推動了土地股份合作的發展。

(三)要素市場發育與制度、組織創新的關系

上述農民土地股份合作在分工演進中的發展事實也說明,在中國農村,農民、農戶分工專業化演進的過程,同時也是勞動力市場和土地市場等要素市場發育的過程。農民參與分工專業化演進,伴隨著農業勞動力轉移、非農就業等,促進了勞動力市場的發育;農戶間分工與專業化,引起非農業戶、兼業戶、純農業戶間土地流轉的供求,從而促進了土地市場的發育。但隨著分工演進,中國農民面臨著一個兩難困境:一方面,產品市場規模的擴大,使農戶參與分工的領域不斷演化。“分工受市場范圍的限制”(斯密,1972),分工與市場規模互為因果、循環累積而動態演化。產品市場規模的擴大,又在整體概率上是單個農戶的知識與能力所不逮。在面對市場競爭和抵御市場風險中,農民的福利對他人的依賴性增加,這為農戶間合作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隨著分工演化,農村土地市場雖在不斷發育但仍不完善。我國土地承包經營權市場流轉總體上呈現需多供少的不均衡狀態(錢忠好,2003),這意味著供需雙方信息不

充分,增加了搜尋成本,土地承包經營權市場流轉是典型的不完備土地市場。農村土地市場發育的事實告訴我們,土地要素市場的不完備性,限制了農戶專業化分工的深化。農民土地股份合作在分工演進中的發展事實,點出了一個有關要素市場發育與制度、組織創新關系的理論命題。

于是,對農民來說,如何找到替代不完備土地市場的創新至關重要,實踐中已經出現土地承包經營權股份化替代市場流轉、土地股份合作社替代土地市場的組織創新。土地股份合作社有利于發揮農戶間分工與專業化的比較優勢,以及農民靈活就業的優勢。若農民因此而取得的效益大于單純的土地市場流轉收益,那么土地股份合作社替代土地流轉市場就具有了經濟理性的基礎。

四、土地承包經營權股份化與合作社治理

(一)土地承包經營權股份化的外部條件

隨著中國城市化的推進,農民向第二、第三產業發展的選擇性增大,從而為農戶間分工專業化合作創造了外部條件。在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等發達地區農村正在推行的土地股份合作制,就是既解決勞動力非農化、土地撂荒問題,又滿足農民不放棄土地承包經營權而流轉經營權的土地制度創新的需求。這種制度創新形式始于20世紀80年中期,隨著農村生產力的發展,自下而上由農民在實踐過程中探索并發展起來。非農產業發展與農民非農就業增長為農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發展提供了外部條件。例如,調查中通過與村支書、社員的座談了解到,興化市臨城鎮磚場村農民外出打工,田多但力所不逮而拋荒。該鎮磚場鑫源土地股份合作社就是由養殖專業戶利用1991年長江下游的大洪水出現的拋荒地擴大水產規模養殖而自發組織起來,同時也解決了農民外出打工致使土地拋荒的問題。

(二)土地承包經營權股份化的法律基礎

中國農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發展,同樣也離不開它的基礎結構――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在中國農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發展的同時,農民的土地權利也隨之發展,并日益體現出物權的性質。土地承包經營權人股的經濟合理性取決于它能否轉化為股權,以及如何轉化為股權(陳會廣,2002)。1986年《民法通則》首先開啟了對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財產權保護,接著1986年、1998年《土地管理法》,以及2002年《農村土地承包法》對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予以進一步確認和保護。最后,2007年《物權法》對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物權保護,使得農民對自己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擁有物權意義上的財產處分權利,從而掃清了其能否轉化為股權的法律障礙。而2006年《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則為其如何轉化為股權掃清了初步的法律障礙。土地股份合作制賦予社區內農民以農地股權并通過穩定的分紅使其擁有的農地股權安全性有了一定的保障。土地股份化可使農戶因放棄經營土地而損失的長期收益得到補償,保障了農民實現發展的需要。年老體弱者因有穩定的股息收入而免去了后顧之憂,更為關鍵的是,這種合作形式有助于農民的靈活就業。農業轉移勞動力可以放心專營其他產業,進城農民在與城市居民不平等福利待遇境地下可以取得股息收入補償(陳會廣等,1997)。

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發展中地權轉股權的權利基礎不變,仍然確認農戶對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有效性,這構成了農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穩定發展的法律基礎。2008年7月16日作者對江蘇省江都市仙女鎮雙溝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問卷調查中,與社員的交流建立了彼此都能理解的語喻: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相當于一筆現金,而入股相當于這筆現金存人銀行。言外之意是,農民的土地權利不受影響。讓人社的農民明白這一點至關重要。

(三)農戶問分工專業化、土地股份合作與土地規模經營

入股農戶家庭成員靈活就業,尤其是兼業戶通過家庭內部成員間代際分工、性別分工等形式兼顧農業生產與非農就業的需要,并借助土地股份合作將家庭內部成員的勞動力在農業與非農業部門間靈活配置。從表2土地股份合作社面上調查結果計算得出,在全部樣本社中,純農業戶占入股農戶的72.5%,而兼業戶占25.1%,非農業戶占2.4%。土地股份合作有助于擴大純農業戶、兼業戶、非農業戶等不同類型農戶間的分工與合作,人股農戶可以發揮各自分工專業化的比較優勢,農戶的成員也可以發揮靈活就業的優勢。于是,純農業戶、非農業戶實現各自在農業或非農業領域的專業化,而兼業戶家庭內部成員實現各自在農業或非農業領域的專業化。

從表3合作社的問卷可以看出:以單純的土地發包或傳統大田作物種植為業務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對土地規模經營的需求較大,入股土地面積也較大。可能因土地流轉規模大,集中連片能夠照顧到農戶間分工專業化的現實。該類型土地股份合作社兼業戶人股的比例較大,甚至有部分非農業戶不再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而是采用入股方式流轉土地。而種養專業化程度高或技術含量高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入股土地規模相對較小。此類合作社將有一定專業技能的農戶集合起來,通過股份合作做大做強,促進農戶的種養專業化。在這個意義上,二者均能促進農戶參與專業化分工。前者適合發展為內股外租型土地股份合作社,調查中也發現,前者股東社員基本上是整個村全部農戶,但不是全部土地;后者適合發展為土地股份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社二位一體的“雙型合作社”。

農民土地股份合作無疑為研究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提供了一個好的素材,江蘇的典型性和示范性更具有經驗總結與模式推廣的意義。

(四)土地股份合作社:以內部化的經濟組織對外部市場的治理替代

農民土地股份合作社是土地承包經營權股份化后農民間土地要素合作的經濟組織,同時也是“具有勞動分工特點的合作組織”(張維迎,1995)。它實質上是農民以內部經濟的土地股份合作替代外部經濟的轉包、出租、互換、轉讓等市場。

土地股份合作社治理結構一般包括社員(代表)大會、理事會(或董事會)與監事會。社員(代表)大會是合作社內部的權力機構,理事會是合作社內部的決策執行機構,監事會是合作社內部的監督機構。股東(代表)大會與理事會是委托一關系,前者委托理事會經營管理本社,后者委托事項對本社的經營管理進行決策并實施。按照威廉姆森(2002)的理論,“根據不同的治理結構(即治理能力及有關成本不同)來選擇不同的(即具有不同屬性的)交易方式,可以節約交易成本。”純農業戶、兼業戶、非農業戶等不同類型農戶在治理能力上不同,選擇土地股份合作可以節約農戶間分工專業化的交易成本,從而各自在農業或非農業部門具有比較優勢。在土地股份合作社內部治理結構,理事會(或董事會)的治理能力轉化為控制權,而社員主要以土地承包經營權股份化形式擁有收入權(剩余權)。

此外,表1中的一個信息也不能被忽視,即村委會主任或村支書兼任合作社的理事長、法定代表人。這說明,農民合作組織的發展離不開權威、傳統組織等勢力。村黨支部、村民委員會等傳統組織在推動土地股份合作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當前土地股份合作社治理結構上的“政社合一”有利于減少部分農民的顧慮,穩定農民對合作的預期,降低合作的交易成本(陳會廣,2009)。長期而言,隨著農民在分工演進中治理能力的提高,這種治理結構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五、簡要的結論

由于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發展,我們看到了與1978年土地家庭責任制改革以來農戶全面替代生產隊相反的結果,即農民合作組織對農戶的替代。家庭內部分工及其演進形成了不同類型、不同專業化程度的農戶分化――純農業戶、兼業農戶和非農業戶。在市場、大范圍的分工中,由于農戶在面對市場競爭和抵御市場風險中其福利對他人的依賴性增加,就有可能出現合作社替代農戶的發展過程。城市化與農村勞動力非農化為土地股份合作提供了外部條件,法制化穩定了農民對土地權利的預期并為激勵農民自下而上的股份合作探索奠定了法律基礎。更為重要的是,農民家庭內部代際分工或性別分工為土地股份合作奠定了基礎,而農戶間分工專業化與靈活就業的優勢為農民之間土地股份合作的集體行動提供了動力。村黨支部、村民委員會等傳統組織在推動土地股份合作中發揮了社會資本的“粘合”作用,以“政社合一”的治理結構穩定了農民對合作的預期。

篇9

一、上好首堂英語課,讓學生初步感受英語學習氛圍

筆者通常會充分利用第一堂英語課,在學習氛圍形成之初把握機會,讓學生融入英語氣氛中。從走進課堂的一刻起,筆者就開始全程使用英語。

第一堂課的目的是促進師生互相了解,營造氛圍。筆者首先問候學生,然后用英文介紹自己,一般使用比較簡單句型,這樣學生基本上能聽懂,在必要時對相關內容做出解釋。接著讓學生進行自我介紹,可以先用教師提問的方式進行,再讓學生連句成文。幾個學生介紹完之后,班級氣氛變得很好,大家都躍躍欲試,這樣英語情景創設的目的就已經達到了。

二、為學生取英語名字,讓學生進一步感受英語學習氛圍

為了讓學生全程浸入到英語學習的氛圍中,有必要為每個學生取一個英文名。

筆者為學生取英文名有多種方式,最主要的方式是根據學生姓名中某個字的含義進行命名。例如名字中有“捷”,便取名為Brisk(譯文為“輕便、快捷”),名字叫“晶”,便取名為Crystal(譯文為“水晶”);“鋼”為iron(譯文為“鋼鐵”),“舒”為relax(譯文為“放松”),“誠”為honest(釋義為“誠實”)等等。

此外,還可以采取音譯的方式。如“芳”為Fannie,“哲”為Jerry,“莉”為Lily,“風”為Fan,“丹”為Dan等。當然,學生也會有自己的選擇,比如某些學生就自稱為Little Fatty(“小胖”)、Lady Gaga(美國著名流行女歌手)、Queen(“女王”)、King(“國王”)等。取英文名時選用的英文沒有特別的限定,可以是英語中本來就表示姓名的詞語,也可以只是一個普通的單詞,只要詞義本身沒有貶義都可以。

這樣,一方面擴充了學生的詞匯量,另一方面有了英文名,讓學生與英語產生了密切的聯系,上課對話時師生、生生之間可直呼英文名,提高了學生與英語接觸的面,進一步營造了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

三、加強課堂交際操練,為學生營造全程英語學習氛圍

交際操練是口語的最高階段,它具有創造性,是實用的口語練習環節。它要求學生投入到一個虛擬的情景環境中,自然而然地說英語,這需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激情。

筆者在課堂中大都會給學生留下充裕的練習時間,讓他們能夠反復操練,以便他們能夠掌握課堂所講的知識。例如講授Classroom Talk(課堂語言)時,筆者除了按照課本講授所介紹的指令用語之外,還讓學生思考其他課堂指令。學生想到很多實用句型,并分別列出后進行操練。筆者先發出指令,讓學生做。當學生熟悉指令后,再讓學生扮演指令者。具體可以采取的形式有:兩人操練,一人指令,另一人行動;小組操練,一人指令,小組其他成員行動;全班操練,一人指令,全班其他學生行動。這樣從小范圍到大范圍地扮演與展示使得學生總體操練面很廣,操練度也高,教學效果也好。

四、鞏固英語學習,創設課外語言氛圍

篇10

關鍵詞:橋梁裂縫、裂縫監測、機敏網傳感器

中圖分類號:K928文獻標識碼: A

一、前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產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橋梁的結構體系以及截面形式都在無時無刻的變化著。然而,城市橋梁裂縫問題是當前橋梁結構中最為常見的病害之一,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做出反應,這將對橋梁的結構安全無法保障而還將帶來一定的安全風險。

二、橋梁建筑中混凝土出現裂縫的原因

1、沉縮使混凝土產生裂縫

沉縮造成的混凝土裂縫是較為常見的,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在具體施工中沉實的力度和時間不足,也可能是由于骨料產生了下沉現象,沒有及時的對表面進行覆蓋操作。水分消耗過快,所以強度沒有達到要求,在后期的某些牽引力的作用下,差生了裂縫。

2、混凝土受氣溫變化的影響產生裂縫

混凝土在施工完成后,自身也有它的溫度。這個溫度是由混凝土進行澆筑時候的溫度、水泥的溫度以及自身散熱的特點共同決定的。伴隨著溫度的升高,澆筑溫度也會隨之升高,容易產生裂縫。反之,如果外界溫度很低,那么混凝土內部溫度較高,兩者的熱傳遞,和熱力的影響也會出現裂縫。

3、混凝土的收縮

混凝土硬化的過程中,體積會有所減小。這也影響了自身結構的穩定性。如果在體積縮小的過程中收到某些外部部件的約束,那么也容易產生裂縫。

4、其它裂縫產生原因

(1)荷載引起的裂縫

任何材料,任何工程都有自身的負荷標準。如果在橋梁建筑中,過度在橋梁上放置建筑工具、設備和材料。造成負荷過重,有可能造成裂縫的發生。同時施工次序不標準,造成橋梁過早承受負荷,也會產生裂縫。對橋梁的設計結構不了解,粗暴施工也會造成裂縫的產生。

(2)材料質量不符合標準,造成裂縫

橋梁對各種材料有細致的要求,如果在材料選取中偷工減料,或者使用材質低劣的不合格產品,無疑對橋梁的工程質量會造成惡劣的影響。同時不同材料在按比例額進行搭配的時候,如果搭配的比例不科學,隨意搭配,也會造成質量不合格,出現橋梁裂縫。

(3)施工工藝質量引起的裂縫

在混凝土結構澆筑、構件制作、起模、運輸、堆放、拼裝及吊裝過程中,若施工工藝不合理、施工質量低劣,容易產生縱向的、橫向等各種裂縫。首先混凝土保護層過厚,或亂踩已綁扎的上層鋼筋,使承受負彎矩的受力筋保護層加厚,導致構件的有效高度減小,形成與受力鋼筋垂直方向的裂縫。其次混凝土振搗不密實、不均勻,出現蜂窩、麻面、空洞,導致鋼筋銹蝕或其他荷載裂縫的起源點。再次混凝土澆筑過快,其流動性較低,在硬化前因混凝土沉實不足,硬化后沉實過大,容易在澆筑數小時后發生裂縫,即塑性收縮裂縫。最后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時,為保證混凝土的流動性增加水和水泥用量,或因其他原因加大了水灰比,導致混凝土凝結硬化時收縮量增加,使得混凝土體積上出現不規則裂縫。

三、橋梁建筑中裂縫的防治辦法

1、控制橋梁建筑材料的質量

嚴格把好材料質量審核關。把緊采購大門。對于劣質產品或者低價替代產品,在實際生產中一定要杜絕使用。剛采購的材料要進行質量檢查,對于進入建筑施工現場的材料也要通過,定期抽樣抽查的方式,掌握材料的實時情況。同時對于材料的配比,要按照科學的標準嚴格進行,對于不負責任的隨意配比,造成的質量問題,要追求操作人員的責任。

2、觀察溫度情況,在合理溫度下進行操作

在骨料的使用中,要注意水泥不要使用過多。同時利用水降低澆筑則甚的溫度。在實際操作中要注意季節性。比如在夏季,溫度較高,那么要避免高溫進行。在冬季,要注意保溫,防止形成薄壁結構,造成變形出現裂縫。

3、加強宣傳,提高安全意識

橋梁建筑中安全是第一要務。不能有絲毫的懈怠。對質量的不認真,就是對工程的不認真,對生命的不認真。利用宣傳的力量,警醒每個工作人員,提高責任心,上進心。把安全建筑放在首位,嚴格施工,防患于未然。

4、加強砼的養護工作

目前我國的橋梁工程多為砼結構,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硅的強度。而強度的高低除涉及設計施工外,主要取決于后期的養護工作。所以,硅養護工作是保證鹼強度的關鍵工序,要加強砼構件的養護,以保證鹼的強度。

5、工程監理工作,把好質量檢測最后關口

工程監理,在橋梁建筑中整體監督橋梁建筑工程。從每個環節,每個質量保證點進行測試檢查。最重要的是在工程完成后,要整體的對橋梁建筑作出最后的安全評估。所以要加大監督力度。對于任何影響橋梁質量的裂縫都不能放過。要及時發現,及時反饋,及時防治。

四、機敏網傳感器

被廣泛采用的點監測方法,即在橋梁結構上的一些理論預測關鍵點位置布設如應變、加速度等傳感器進行監測,根據傳感信號判斷全橋或局部健康狀態。如果預測關鍵點比較準確,點監測方法是一種可行的方法。但在實際橋梁結構中,由于材料的非均勻性及計算誤差等原

因,裂縫不一定出現在理論預測的關鍵點。根據Soh等人的研究,對于尺度較大的橋梁結構,裂縫即使出現在距離監測點較近的位置,只要不在監測點有效范圍以內,監測點的測量數據一般無明顯變化,或根據測得的變化數據不足以分析出結構損傷狀況。近年來,以光纖傳感器為主的分布式監測方法進行結構裂縫和損傷監測得到較廣泛的應用。此方法采用光時域反射技術(OTDR)或光頻域反射技術(OFDR)采集布設在多點的傳感器信號,對結構物進行大范圍的、連續、分布式監測。如Beatriz等人利用分布式光纖傳感器監測鋼筋混凝土結構應變,從而間接測量引起結構開裂的變形情況;Yang等人利用分布式HCFRP傳感器監測預應力混凝土箱梁在破壞性實驗過程中的應力分布和裂縫發生發展狀況。這種監測方式抗電磁干擾性能較好,監測精度較高,但一般需要將傳感器預埋在結構物內部,實施工藝復雜,后期維護困難。

1、設計思想

為了解決混凝土橋梁結構的裂縫監測問題,模擬富含神經元及神經脈絡的動物肌膚對創傷的感知機理,提出了機敏網裂縫監測傳感技術,其基本思想是:使用大量相互獨立的機敏監測線(單根神經)以神經網絡的方式布設在混凝土結構表面,網絡中機敏線的交叉點形成神經元節點,中間處理器構成傳遞神經感應信號的脊髓組織,由主控電腦構成大腦中樞,實現對整套系統的實時控制和對整個結構區域的全方位監測。

2、監測原理

由于結構體表面開裂時,局部應變非常大,一旦粘貼機敏網的結構區域出現裂縫,機敏網的傳感陣列也會相應開裂,傳感信號便會隨之中斷。中間處理器實時發送和接收傳感信號,根據消失的信號判斷出機敏線開裂的位置和時間,由兩條開裂機敏線的交叉點組合出斷裂點坐標。最后通過專門的算法由安裝于主控電腦的仿真軟件虛擬出實際裂縫的形狀。這樣,運用機敏網裂縫監測傳感技術,用電路而非光路的形式實現對混凝土結構表面初始裂縫發生發展的監測。

3、構造設計

因為金屬漆包線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并且絕緣性能好,自身電阻小,導電性能優良,有利于確保電信號傳輸的穩定性,經過反復實驗,確定了采用漆包線作為機敏網的傳感材料。另外,考慮到機敏網要便于結構集成和運輸過程中的安全,因此在設計機敏網時,選擇自粘性透明啞膜作為基體材料,將導電漆包線布設成網絡陣列粘附于啞膜上制作成機敏布。

在混凝土結構表面集成機敏網時,用特殊工藝將啞膜去除,最后只留下預制在基體材料上的機敏網陣列粘附于混凝土結構表面。這樣,機敏網陣列好比遍布于生物體全身的神經脈絡,緊緊粘貼于結構體表面,用于實時感應結構體表面出現的裂縫。為實時采集機敏網通斷信號,設計了中間處理器對機敏網的每條漆包線進行逐一循環檢測。中間處理器主要由六大部分組成:微處理器,多路選擇器,總線驅動器,總線驅動器、防雷擊器件和開關電源模塊。

五、裂縫寬度監測研究

1、實驗研究

考慮到機敏網所使用的導電漆包線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不同線徑的漆包線隨著裂縫的發生而斷裂,監測到的裂縫開裂寬度是一定的,對應著一定的寬度測量范圍。因此在現有的機敏網上布設不同線徑的漆包線,根據其斷裂情況,就可以對裂縫寬度大小進行判斷。基于這種研究思路,利用WE⁃1000液壓式萬能試驗機和小型鋼筋混凝土試件,設計了三點彎曲實驗。在試件受壓出現裂縫時,通過裂縫觀測儀(型號:SW⁃LW⁃101)可以直觀地檢測出試件表面的裂縫發生發展情況,并且測量出機敏網斷裂時對應裂縫寬度。

2、實驗數據及分析

在裂縫寬度監測實驗中,先后針對線徑為

0.05mm,0.08mm,0.1mm和0.13mm的漆包線分別進行了研究,獲得了大量有用的寬度監測數據,如圖1所示。

圖1:裂縫寬度監測數據(單位:mm)

由實驗數據可知,直徑為0.05mm的漆包線對裂縫寬度的監測最為敏感,非常細小的裂縫(0.02mm)即可引起這種型號漆包線的斷裂,因此0.05mm的漆包線適合于監測初始裂縫的發生情況。另一方面,線徑為0.13mm的漆包線由于延展性較強,一般的細小裂縫并不能夠使其斷裂,通常是裂縫發展到一定程度(0.2mm以上),這種型號的漆包線才會被裂縫繃斷。采用統計學的方法,掌握了各種漆包線開裂與裂縫寬度的對應關系,只需要將不同線徑的漆包線布設計于機敏網當中,即可對結構裂縫的開裂寬度進行判斷。

六、工程應用

1、工程概況

馬桑溪長江大橋是重慶市外環高速公路的一座重要公路橋梁,全長1104.23m,主跨長360m,橋面寬度為30.6m,分為獨立的左右兩幅橋(見圖2)。主橋上部結構為179m+360m+179m的三跨預應力鋼筋混凝土雙塔雙索面斜拉橋。

圖2:馬桑溪長江大橋

2008年,在對該橋進行人工定期檢測過程中,發現兩座索塔內外表面存在較為明顯的裂縫,以豎向裂縫為主,隨后便進行了維修加固處理。由于索塔結構內外表面區域人力均難以觸及,進行人工檢測極為不便,為及時掌握索塔的結構健康狀態,采用改進后的機敏網傳感器,建立一套專門的裂縫監測系統安裝在主橋的兩座索塔上,進行長期遠程在線監測。

2、傳感器安裝

考慮到兩座索塔的建造結構相同,相對應結構區域的受力情況是一樣的,并且從兩座索塔已經出現的裂縫情況來看,裂縫的發生發展也是相似的,因此在設計機敏網和中間處理器的布設方案時,只針對索塔結構出現裂縫比較嚴重的區域布設機敏網。機敏網以布設線徑0.05mm的漆包線為主,可最大限度地感知索塔結構出現的細微裂縫。

3、監測機制

安裝調試完成后,機敏網傳感器24h不間斷監測索塔結構內外表面裂縫的發生發展情況。一旦監測區域出現裂縫并且達到一定寬度時,產生的應變會造成相應區域漆包線的斷裂,中間處理器會將漆包線的斷裂信息發送到設置在橋梁現場監控中心的工控機中,再通過GPRS網絡將信息傳回到遠程監控中心,由服務器對機敏網的斷裂數據進行分析并及時更新機敏網的斷裂時間和狀態。如果斷裂的漆包線達到一定數量,則可以通過專門的軟件模擬重現裂縫的發生發展狀態,給橋梁業主提供裂縫信息,及時采取相應的維修和加固措施,如圖8所示。

4、應用效果

索塔上安裝的機敏網傳感器有效監測3年時間,獲取了索塔結構內外表面裂縫發生發展的大量監測數據。其中,2號索塔機敏網比較集中地出現了斷裂情況,從監測數據來看(見圖3),

2號索塔內部機敏網斷裂超過50%的區域有8處。經技術人員現場檢測證實,可見裂縫寬度在0.06~0.2mm之間,均為舊裂縫繼續擴展產生,其中多處布設了機敏網傳感器的監測區域裂縫擴展情況較為明顯。

圖3:2號索塔內塔裂縫監測數據

七、結語

綜上所述,針對橋梁裂縫的問題一定要加以重視,在工作中加強對橋梁結構的監測,借助與高新科技,事實證明:采用傳感技術可以對橋梁結構的監測有更為深入還了解。另外,橋梁監測工作在工程應用中,實現了對橋梁索塔裂縫發生發展及裂縫開裂程度(寬度)的長期遠程在線監測,保障了橋梁結構安全。

參考文獻:

[1] 何金濤 王玉峰:《淺析橋梁工程中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09年07期

[2] 陳小勇 馬新鋒:《淺析混凝土橋梁裂縫處治的方法》,《山西建筑》,2011年04期

[3] 歐進萍:《重大工程結構智能傳感網絡與健康監測系統的研究與應用》,《中國科學基金》,2005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