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管理綜合情況匯報范文

時間:2024-04-01 15:33: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檔案管理綜合情況匯報,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檔案管理綜合情況匯報

篇1

 

隨著國家大力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一年來,我中心在上級單位的正確領導下,不斷推進統一制度規則、統一信息共享、統一專家資源和統一服務平臺建設,探索公共資源交易服務管理新模式。以推進公共資源交易電子化為路徑,持續深入推進公共資源交易“一體化”平臺系統建設,扎實工作、主動作為,不斷深化交易體制改革,完善服務管理機制,構建起“統一規范、公開透明、市場運作、監管有力、廉潔高效”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現就三年來建設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深化改革、持續推進“一體化”平臺整合建設工作

    (一)政府主導,高位推動。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是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的重要舉措。為此專門成立了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公共資源交易市場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和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管理辦公室,負責中心的建設、管理、組織、協調等工作。主要領導掛帥出征頂層設計,高位推動,并印發了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的系列文件和制度規定,為平臺整合建設工作發揮關鍵作用。

    (二)省市合一,管辦分離。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分中心組織機構建設工作采取“先掛牌、后規范,邊建設、邊規范”的方法,分步實施,有序推進,現已實現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出讓、國有產權交易、政府采購等的統一進場交易。

    (三)系統整合,互聯互通。中心積極探索創新“互聯網+交易服務”思維理念,全力推進公共資源交易“一體化”平臺系統建設工作,初步完成“一網三平臺”建設,全面實現政府采購、工程建設項目登記、信息、場地預約、專家抽取、投標保證金收退等全流程電子化。實現了省、市兩級信息化平臺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建成了涵蓋公共服務、交易受理、交易組織、交易評審、行政監察及綜合管理的公共資源交易信息化平臺。

二、充分發揮職能,扎實推進服務管理工作制度化、標準化、規范化

(一)交易項目標準化運行。積極推進“應進必進”項目進場交易,將農副產品集中采購和銷售、林權、苗圃、特許經營權、排污權、司法或行政機關罰沒物、無主物、涉訴資產拍賣等市場化程度較高的交易事項納入《公共資源交易目錄》管理中,目前已實現建設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政府采購、醫療器械、大宗農資采購等統一進場集中交易。

(二)合理規劃布局,建設標準化場所。按照國家交易平臺整合的要求和功能區域需求,中心對交易場所的功能設置進行了科學規劃和精心設計,實現了物理隔離、電子監控、一站式服務、在線監督等一體化平臺的既定功能,以科技手段體現人性化服務,實現了功能布局合理、場所管理規范、業務流程順暢。    

(三)強化制度建設,促進管理精細化、標準化。修訂完善《公共資源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制定出臺《公共資源交易目錄》和《“互聯網+”招標采購工作方案(2017-2019年)》,切實保障

公共資源交易服務管理工作依法有據、科學規范、公開透明;印發了《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管理制度(試行)》,包括內部管理工作流程、工作聯動并相互制約機制、業務流程、交易活動主體管理辦法等30多項管理制度,形成了符合我省實情的公共資源交易活動制度體系,為交易活動順利開展提供了扎實的制度支撐。

(四)制定項目范本,以標準化促規范化。組織制定了公共資源交易系統統一的公告、公示模板及建設工程、房屋市政類項目招標、評標范本,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建筑工程類項目招標文件范本,確保了各類招標項目交易業務工作基礎規范統一,為一體化平臺建設及網上招投標業務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三、積極主動作為,探索公共資源交易服務管理新模式

 (一)建立“綠色通道”,服務重大民生工程。中心為更好服務經濟社會建設發展,積極開展重大項目、民生項目招投標“提前介入、主動服務”活動,建立了“綠色通道”,提供一站式辦公服務,確保進場交易項目按時順利實施。

(二)整合專家資源,促進資源共享。中心整合招投標綜合評審專家庫專家3458名,評標現場監督專家信息庫和應急專家信息庫專家1000余名,并及時做好專家庫信息更新、完善工作,實現了兵師專家資源共享,有效提高了專家評標質量。同時,加大對評標評審質量的管理力度,嚴格執行一標一評工作制度。

(三)開展CA認證辦理,確保平臺網絡安全。全統一的數字證書交叉互認系統的建設實現了數字證書“一地辦理、全省通用”,降低投標單位的交易成本,確保了網絡信息安全。

    (四)強化監管,推進誠信體系建設。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初步建立了對進場交易主體的信用信息管理、信用調查、信用評級、信用記錄、失信懲戒等制度規定,建立交易各方主體的誠信庫,記錄交易者的行為,并對機構進行“一標一評”的日常考核與年終考核,實現科學動態管理。

(五)實行分段管理,加強風險防控。實行分段式管理,將受理與組織相分離、開標與評標相分離、操作與監督相分離,按照崗位職責進行分工,各管一段,獨立辦理業務;對各崗位廉政風險點進行風險表現梳理和等級劃分,制定風險防控措施,明確崗位責任人、直接責任人和監督人,有效防范了廉政風險,強化了對科室、崗位人員行權的動態監控和常態性監督檢查。

(六)狠抓廉政建設,強化內部管理。著重從完善制度和嚴格管理入手,強化源頭防腐工作力度,最大限度降低公共資源交易的廉政風險,中心在內控管理、業務流程、監督問責等方面進行查找梳理、改進總結,印制中心主任、副主任、各科室工作職責、各科室廉政風險防控表、民主議事制度、窗口服務管理制度、業務檔案管理辦法等制度規則共計20多項,有力地推動了中心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深入開展。

四、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一)業務范圍未完全整合進場。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進場交易項目“應進必進”要求還未達到,目前國有產權交易和土地招拍掛業務未全面進場,系統未完整對接。

(二)與行業主管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工作存在一定困難。部分行業主管部門對推進公共資源交易領域“放管服”改革的工作力度不夠,對“互聯網+招標采購”工作的認識不足,對交易中心的工作理解不深,造成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與行業主管部門的業務對接不順暢。

(三)綜合評標專家庫不完備。按照國家發改委《評標專家分類標準(試行)》文件要求,目前部分分中心的公共資源交易專家庫專業類別尚不全面、專家數量不足且分布不均,影響了交易項目評審的質量和效率。

五、2018年工作打算

(一)推動“放管服”政策落實,不斷優化交易環境。一是開展規范性清理,對不合規、不合理文件進行及時廢除,對不適應當前交易服務管理工作的文件進行修訂完善試行。二是全方位推進電子服務,努力實現公共資源交易全流程電子化,投訴舉報網上受理、交易信息適時觀閱、電子簽單與電子證書實現互認互通。

(三)全面推行電子化,打造公共資源交易大數據中心。利用大數據手段從源頭上規范交易活動,使公共資源交易信息平臺進一步與

投資項目數據分析和監管平臺實現對接互通,將所有進場交易項目信息數據進行集中匯總,及時為行業主管部門決策提供數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