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高中范文

時間:2023-04-07 04:06: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作文素材高中,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作文素材高中

篇1

一、教材資源

高中的語文教材非常豐富,既有必修,也有選修,還有讀本,可以說是一個很大的資源庫,如果稍加留心,就可以發現許多有用的寫作素材。但是,在高中語文教學實踐中,許多老師本身就輕視教材,認為教材太過嚴肅,并且教材內容與考試的聯系不大,所以使用教材就很隨便,有時只是為講課文而講課文,為應試而講課文,對教材的挖掘上并不用心,久之,學生對教材也失去了興趣。

其實教材內容是經過多方斟酌、多次審定而成的,內容涵蓋廣,思想層次高,理應成為我們中學生寫作最直接的素材來源。從高一到高三的教材中,蘊涵著成百上千個寫作素材(包括行文思路),再加上老師在教學中提供的素材,足以建立一個資料庫,滿足寫作上的需要。許多優秀作文素材大都出自中學語文教材,甚至有的就是要求背誦的名句。這就給我們很多啟示:語文教材,就是一座取之不盡的礦藏,只要能合理利用,就會發掘出令我們驚喜的奇珍異寶。

眾多的文學經典,我們不僅可以從中積累到一些鮮活的素材,還能夠學到許多作文的技巧,特別是文章結構的安排以及材料上詳略的設計,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二、生活資源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p>

我們的學生在應試教育的體制下,多數同學疏遠了現實生活,變成了一個“真空人”,不去關心四季的更替、生活的冷暖、人間的悲歡。這應當是我們的一種悲哀。其實現實生活是一個萬花筒,是最豐富多彩的,也是最有寫頭的。我們為人師者一定引導學生把關注的目光投射到現實生活中去,那里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材料。當然,我們身邊的普通生活更是我們寫作的源泉,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父母親人的關愛、師生間的相處、朋友間的友誼、奮斗的體驗都會成為我們寫作的素材。

三、課外閱讀資源

莎士比亞曾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課外閱讀也是很重要的材料來源。很多學生的桌上擺放著多種名著,同時老師還會經常的印發學生的優秀作文和一些閱讀材料,這些文章都蘊涵著豐富的百科知識,提供了極為廣闊的素材天地:精美的語言素材、深厚的思想素材、精彩的情節素材、鮮活的人物形象素材等。但是許多學生看了課外書后,卻不知道看了些什么,寫作文時一點也幫不上忙,該如何去處理?這就要求教師安排學生在課外閱讀要有明確的目的,其中很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寫作水平。讀的過程中,要分析,要比較,要優中選優,可以摘,可以抄,可以反復看,有的甚至需要背誦。讀的目的應該明確,讀的方法需要優化。每天能用適當的時間,翻翻名家的短小作品,一來能平和心態,二來能不斷“文”氣,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保持與社會的溝通。

四、網絡、電視資源

網絡媒體和廣電媒體能夠快捷全面地傳播發生在遠近的大小事,提供更多的寫作素材,為寫作注入新的活力。為此要經常看一些品牌電視節目,看央視的《百家論壇》《電視散文》《藝術人生》《今日說法》等品牌欄目的節目。另外要健康使用網絡,欣賞網絡上的資訊。以此使自己的文化視野與社會生活的外延相等,將自己的認知對象、情感態度同人生、社會、世界、未來接通。

篇2

    一、摘錄積累

    語文教材里的選文都是經過時間檢驗的經典名篇,無論從語言表達、寫作技巧、素材運用、思想立意哪一方面看,都是作文的范例,歷來被大家推崇和模仿。模仿是創新的第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開始求“與古人合”,其后必須“與古人離”,所以我們必須強調模仿時還要加以創新,正如畫家齊白石所說:“學我者生,似我者死。”搞藝術離不開一個借鑒模仿的過程,但不能生吞活剝、生搬硬套,作文也是如此。

    唐代的皎然把模仿的方式歸納成偷語、偷意、偷勢三種。偷語就是仿效別人語句,偷意就是襲取別人的意旨,偷勢就是模仿別人的結構布局,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借鑒的。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透徹地學過相當數量的優秀課文,有過長時間的寫作實踐,有過很多原材料積累,心中都存有許多自己喜愛的佳作,這些都是模仿的藍本。我們可以仿其開頭,力求別出心裁,先聲奪人;仿其結構,力求布局合理嚴謹;仿其結尾,力求出奇制勝,余味無窮;仿其構思,力求語言生動活潑,光彩照人;仿其立意,力求高屋建瓴,高瞻遠矚;仿其精彩片段,積極引導他們進行遷移聯想。這樣學生在模仿借鑒中就學會了寫作的竅門,撥動了情感思維的琴弦。同時,我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也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練筆。如每次學完課文之后,我都讓學生即興說上三五句,寫上一兩段話。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的想象力、表達能力有了提高,而且習作興趣也濃了。

    只要學生堅持模仿,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便可善于模仿,并在短時間內完成別人長時間完成不了的優秀習作。

    二、變換角度

    有些課文素材太熟,大多已成舊例,可能很難達到獨特、新鮮的表達效果,難以引起讀者的共鳴。高考作文如果使用了這些例,就有可能造成表達上的似曾相識和主題上的陳舊感。其實,“熟”并不可怕,相反,太“生”反倒可能給人偽用之感,關鍵是挖掘熟悉素材時,要做到不同凡響,且有新鮮感,怎么辦?關鍵是不落俗套。其實有些材料,只要經過認真分析,在原素材的內涵上加以拓展發揮,使材料既有廣泛的普遍性又有與眾不同的獨特性,就會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如以司馬遷為素材,人們大多從“逆境出人才、毅力、堅持、忍辱負重、成功需要積累”等角度挖掘立意,但我們可以再改造擴展,另尋新意:(1)只有生存,才有發展——蒙受奇辱,以剛毅的意志頂住譏諷,十年著述;(2)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其父臨終前要司馬遷繼承遺志;(3)要想成功,先立目標——司馬遷繼承父親遺志,立志寫一部史書;(4)實踐出真知——各地考察,收集史料。既然太熟的課文素材已成舊例,以致太“俗”,難以表達出獨特、新鮮的效果,我們不妨另辟蹊徑、變換角度挖掘文章立意。

    三、多維思考

    對同一個問題思維可以是多維的。如《廉頗藺相如列傳》,我們避開從廉頗、藺相如的角度整理,而從繆賢、趙王、秦王等角度挖掘,就會給人新穎之感:繆賢身為宦官,卻能舍命舉薦門下食客藺相如為國效力。“完璧歸趙”后,相如的地位扶搖直上,升為上卿,權位遠在繆賢之上。而繆賢卻甘居下人之下,毫無怨言。這種坦蕩胸懷、甘當“人梯”的恢宏氣量,與滿腦子庸俗的名位觀念、嫉賢妒能的廉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實際上這也是創新思維,是高考作文素材的點金法門。變換角度天地寬,懂得多角度思考,才有利于積累。

    如《鴻門宴》,挖掘的角度:

    1.名言——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秋毫不敢有所近……

    2.人物——除項羽、劉邦、張良、樊噲、范增外,項伯知恩圖報、好心辦壞事;曹無傷利迷心竅,栽在自己手上,禍莫大于欲利……

    3.情節——項羽集團,一盤散沙;劉邦集團,團結一心。

    4.事件——劉邦卑詞謝罪,項羽坦率說出告密者,曹無傷被誅。從不同角度看:(1)坦誠是有條件的,對敵坦誠只能被敵利用;(2)必要的時候要有點城府和心機;(3)保守秘密,保護投誠者,才會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4)鏟除內奸,純潔內部,取勝之道??梢姡凰夭?,能適用于不同的話題。

    四、多篇整合

    多篇整合,是同時對幾篇課文鋪陳挖掘,除舊布新。概括綜合同一作家:有的作家,在整個中學時代,我們學過他的多篇文章,對他的生平耳熟能詳,那么,可以采用集束式的急火猛攻,將該作者拿來作一番總結。

    如,蘇軾——初中、高中(含選修)課文:《題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記承天寺夜游》《核舟記》《江城子》《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念奴嬌·赤壁懷古》《赤壁賦》《后赤壁賦》《喜雨亭記》《水調歌頭·落日繡簾卷》《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方山子傳》《石鐘山記》等。請看2008年重慶高考滿分作文《在自然中生活》(摘錄):烏臺詩案,徹底粉碎了他的夢……路遇貶官南下的黃庭堅,師徒二人相敘……迎風于赤壁之下……最愛那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他泛游西湖,亦醉心于他悼念亡妻的《江城子》,一曲《水調歌頭》使其對人生處世的態度達到至高境界。

    對于相近(相同)內容,我們學過多篇文章,不妨擷取精要,整合創新。自如運用,能起到以一當十之效。如下文貫穿同一主題:努力奮斗、執著追求。

    孔子曰:“生無所息。”孟子云:“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屈原《離騷》道:“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而歐陽修《伶官傳序》則說:“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余秋雨說:“行者無疆。”這些名言可成為上述主題的素材或論據。

    再看2008年廣東考生的滿分佳作《不要輕易說“不”》:當然,在邪惡勢力面前說“不”,如同文天祥在元朝招降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絕唱;在混濁世事面前說“不”,如屈原投江,如陶潛歸隱;在挫折困難面前說“不”,如貝多芬“扼住命運咽喉”的吶喊……他們,才是真 正的勇者。

    該考生從不同課文中擷取相同的內容,集中表達了對古代英雄獻身理想的豪情壯志,豐富了內容,深化了主題。

    多篇整合,要善于分類歸納,以便于查找記憶。采用的標準可自定。如人物類、史事類、風俗類、見聞類、名言類等。也可分為:自然與人類、精神與物質、科教與社會、個人與國家、創新與繼承、經濟與文化、人生與對手等。

    五、分析重組

    分析重組就是用時代的目光審視素材,不只改造整理,還要思悟評點,并圍繞某一中心,有層次地組合成文;或變換角度,巧妙剪輯。

    如,兵敗垓下的項羽對烏江亭長說“不”,放棄東山再起的機會,自刎烏江,從此霸主別姬成為一曲絕唱。而韓信,不對漂母說“不”,不拒絕她的幫助,忍辱負重,終成一代名將。究其原因,項羽太在乎他的英雄氣概,殊不知大丈夫應如韓信能屈能伸。假如項羽不輕易說“不”,那歷史恐怕就要改寫,項羽或許就不僅僅是一個悲劇英雄了。

    六、再現情景

    再現情景,就是對課文中的名言、典故以及人物事跡,用時代的目光去審視,略加改造,稍加整理;或通過豐富的想象,進行細致描寫,再現典型人物當時的情景,或創設新的環境,展示人物風格:一個冷清、幽深的囚房,墻上的窗戶里斜射幾絲慘淡的光,一個無奈,但又沉重的聲音,低低地說:“我,接受腐刑。”抬起頭來,兩行清淚從臉頰滑落。對,他就是司馬遷,他直言進諫,即惹來君主的大怒,并被賜予腐刑這種讓人恥辱的刑罰。

篇3

高中英語寫作素材范文【一】

My Close Friend

Lucy is my close friend who I came to know in Jingling county in 1999.

she is a teacher of one high school. She gave me a sharp impression when we met at the first time. Through chatting, we found that we have many common favorites, and finally we came to be friends. Lucy is tall and slender with white skin, long-black hair and an blue-frame glasses. She looks beautiful and graceful. She has good characters of considerate and gentle. So she is easy to get along with. Lucy is good at singing and dancing. She also has many other favorites, such as swimming outdoors, reading, surfing and so on. So she is a modern and intellectual young girl with diverse abilities and knowledge. Lucy is not only a good friend but also a teacher. I often told her the story all of mine when I was in trouble. And she always does her best to help me and encourage me to face up to the difficulties of life,till I am successful. Time flies, we have been good friends for several years, and the friendship between us becomes more sweet and solid.

高中英語寫作素材范文【二】

How to Overcome Difficulties

in My English StudiesI have made a lot of improvements in English. The following is my way to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Everyday, I do half an hour’s morning reading to try to pronounce every word out. And I will then spend half an hour listening to English radios like BBC to correct my pronunciation. Because I have trouble in English grammar, I attend a full-time English class of STVU to study grammar. The teacher recommends me to buy a grammar book—《Advanced English Grammar》. It helps me with my English study a lot. These above are what I have done to overcome my difficulties

高中英語寫作素材范文【三】

篇4

我國鄉村的發展與城市相比還比較落后,無論是信息還是物流都處于比較閉塞的狀態。雖然人們的思想在不斷進步,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升,教育也在不斷被重視,但是在鄉村中語文作文教學卻被大眾所忽略。作為鄉村的初中學生,他們接觸的新事物較少而且他們可以讀的書數量也比較少,這些外部不利因素使得他們的寫作水平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所以他們寫的作文會出現虛情假意的狀態,他們由于覺得無事可寫,無感抒發,就會導致他們寫作容易出現雷同的狀態。對于農村教師來說,他們不對學生進行積極地引導會使得學生寫作的積極性越來越低而且逐漸喪失寫作能力。

【關鍵詞】

鄉村生活 素材 引導

當下鄉村初中學生與城市初中學生的寫作能力已經存在了相當大的差距,很多鄉村初中生已經對作文形成了懼怕心理,鄉村語文教師和家長沒有對初中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真正重視起來,使得他們覺得寫作并不重要,逐漸忽視了自身寫作能力的提高。事實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學生的作文需要在其產生興趣的基礎上,選材來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法國大使羅丹曾經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所以鄉村教師應當發揮其作用,引領學生去尋找素材、發現素材,以此為以后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鄉村初中生寫作的現狀

當下鄉村學生生活條件與城市學生相比比較落后,很多學生在宿舍住宿,每天過著三點一線的生活。這就使得他們出現見識面短淺而且課外書籍閱讀匱乏的現狀,學生的視野狹隘有局限性。他們無論是接觸到的新鮮事物或者是社交能力都無法與城市學生相比。由于大環境的限制使得他們很難受到文學知識的熏陶,這樣會使得學生們很難喜歡寫作文而且寫出的作文內容容易出現假大空的情況。

二、鄉村初中生作文寫作能力難以提高的問題

(一)學生很難在生活中選擇合適的素材

鄉村初中學生與城市初中學生相比,通常他們家長的文化水平不高,很難對于他們的學習生活有所幫助。而且鄉村中還存在很多留守兒童,他們除了教師的關愛以外幾乎無人看管。鄉村初中學生由于缺乏對于生活獨立的思考,沒有用自己的情感去表達自身對于事物的見解的認知,這就會使得他們的寫作中常常出現很多套話。

(二)學生日常的閱讀量過少

鄉村初中學生常常覺得沒有題材可寫,就會導致其選擇靠抄襲的方式來應付了事,所以他們的作文雷同性較強。這是由于他們的日常閱讀量過少導致他們的寫作內容陳舊匱乏而且創新能力不強,所以提高學生的日常閱讀量是提高初中鄉村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三)學生日常生活中選材與寫作能力差

鄉村初中學生由于自身不會選材,不懂得從生活中選材才會導致其對寫作提不起興趣,教師在日常的語文授課中沒有將作文選材方式傳授給學生,沒有將寫作提到日常的語文教學中來,就會導致初中生對寫作無法提起興趣,所以教師想要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就要想辦法提升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三、提高鄉村初中生作文選材能力的對策

(一)通過觀察積累作文素材

很多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會覺得在作文寫作中覺得無話可說,常常會出現寫作空虛的問題,這是因為學生缺乏對于生活的體驗和對生活的觀察思考能力。對于鄉村的學生來講,其生存的空間與城市相比有更多的選材優勢,這是因為鄉村生活空間廣闊。生活相對自由,生活內容以淳樸自然的方式存在,教師可以發揮其引導作用來讓學生不斷發現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比如在休息的時間帶領學生領略田園風光,學生可以在爬樹、捕魚看鳥的時候收集鄉村有的素材,藍天綠樹,清澈的水,這樣愜意的生活在城市中很難找到,對于初中生來說,只要讓素材來源于生活,就不愁難以取材,作文空洞無物。

(二)通過增加閱讀量積累素材

農村的生活條件要落后于城市,所以農村信息傳遞較慢,而且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就使得學生常常很難通過去圖書管的方式來拓寬自身的閱讀渠道。這對于學生來說他們很難通過閱讀來開拓自己的視野,所以學生們應當采取多種方式來提升自己的閱讀量。比如教師可以發動學生將自己的書籍帶到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向親朋好友借書。通過書籍的分享來提升學生的閱讀量是面對少有書籍資源農村地區學校的改進方法之一,所以豐富班級的圖書區至關重要。

(三)通過多練習提升選材與寫作能力

要提升初中生的寫作能力就需要教師將對學生的寫作能力訓練提到日常的語文課程中來。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進一步敘述、描敘、說明的方式來寫出一段話或者幾個句子。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的描寫使得自己文字功底得以提升。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養成寫日記的良好習慣,通多對于日常生活中瑣碎小事的描寫包括一花一木的變化以及氣候抑或是自己心情的變化來完成自己的日記。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就可以使得他們不再覺得無事可寫、無例可舉,同時教師可以對于學生制作板報、寫演講稿等可以提升自己的活動加以支持。

【結 語】

提升初中生作文的選材能力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教師應當對于鄉村初中生實施相應的幫助,讓他們度過選材難、閱讀量小的難關。讓他們的作文選材貼近生活并且高于生活,這樣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寫作會逐漸成為一件快樂的事,不再讓學生覺得寫作選材難。

【參考文獻】

【1】葉玲,楊麗.基于課文范例提升初中生作文能力【J】.教育科學論壇,2016(13)

篇5

關鍵詞:高中;作文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4-264-01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通過作文教學來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而目前我國高中學生對作文課有著普遍的反感心理,究其原因,這跟教師的教學策略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教師要在作文教學中充分融入新的理念,設計出高效高質的教學方案,最大限度的提升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從而更好的達到作文教學的目的。

一、目前我國高中作文教學的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高中作文教學的效率不高,在教學實踐中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投入多、收效少,教師在教學中的付出并不能得到相應的回報。雖然在新課改背景下,作文教學已經有了明顯的提高,但是一些教師對于高中作文教學的認識還存在著誤區,缺乏有效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中存在著無序性、非計劃性的問題,教學活動較為簡單,學生在寫作上花掉了很多時間,但是仍然感受不到作文的樂趣,缺乏對寫作的興趣,學生不喜歡寫作文,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一項問卷調查顯示,目前70%的學生對作文課不敢興趣,有20%的學生在寫作時感覺力不從心,缺乏作文素材,而75%的學生運用的素材基本雷同,缺乏新意。此外,大部分學生對作文議論層次不清楚、結構混亂,不會對論據展開分析說理。這些現象的存在無疑與教師的教學策略有著重要的關系。雖然有學生自身的因素,但是更重要的因素則是教師的教學方法不當,學生在作文課上成就感不足,使得學生缺乏對作文課的積極性,產生厭煩心理。

二、高中作文教學的策略

1、引導學生多方面積累寫作素材

在作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多方面積累寫作素材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頭腦中積累的素材越多,在寫作時越能有內容可寫,有了好的寫作素材,寫作出來的文章就一定不會很差,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多方面積累寫作素材。布置一定量的閱讀內容,學生通過大量書籍的閱讀,能夠從中自覺的吸取一些豐富的素材,通過課外書籍的閱讀,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釋放學習壓力,從而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感受到作家的語言風格,進而學習作家組織語言、思考問題的方式,通過對優美詞句、段落的摘錄,潛移默化中就會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教師要鼓勵學生多讀書,開設讀書角等,定期向學生推薦好書,抽出一些時間讓學生進行讀書交流,逐漸積累閱讀素材。此外,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電視、網絡等媒體來獲得有效信息,讓學生從新聞聯播、焦點訪談等有益的節目中積累素材,借鑒網絡文章的優點,多種渠道來積累作文素材。

2、實施鼓勵式教學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高中語文教學要提倡自由寫作,引導學生根據個人興趣愛好來寫作,鼓勵有個性、有創意的表達。因此,教師要發現學生的個性,鼓勵學生創新,從個人特長出發進行寫作,從而增加寫作興趣。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作文中的優秀詞句、段落,給予充分的肯定。對于一些寫作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也要盡量發現其中的閃光點,以鼓勵為主,進而給出提升的方法,鼓勵學生多練習,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梢酝ㄟ^優秀作文展的方式張貼優秀作文,學生間互相交流,增強學生的寫作動力,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3、引導學生融會貫通

融會貫通能力就是引導學生系統的整理寫作素材,使學生能夠正確的將寫作話題與寫作素材結合在一起。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重視學生融會貫通能力的培養,很多學生頭腦中有很多素材,但是不知道如何與題目聯系在一起,照搬素材,與話題結合生硬死板。教師要指導學生定期整理自己頭腦中積累的素材,將素材進行分類分析,熟讀精讀,用自己的思維和方式將素材內容表達出來。引導學生在積累素材時可以結合其他學科的內容,例如在歷史課中學習的故事、政治中學到的時事等,都可以與寫作話題相結合,巧妙的實現各學科之間的融會貫通,從而增加作文的亮點,提高寫作能力。

三、結語

總而言之,作文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重點,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創新教學模式,總結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運用自己的思路和方法來形成一套適合于學生學習的作文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多方面積累寫作素材,鼓勵學生多練習、多積累,給予學生寫作的充分肯定,增強學生的信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作文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從而達到高中作文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陳 琪.高中生活作文教學策略研究[J].重慶師范大學,2010(10):123-125.

篇6

【關鍵詞】 山區高中 閱讀課 學生 寫作水平

【中圖分類號】 G63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4)06-071-02

葉圣陶先生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遍喿x與寫作關系密切,相輔相成,閱讀是寫作的前提和基礎,沒有閱讀就沒有寫作。

山區高中閱讀材料匱乏,學生學習科目多,時間緊,學生不重視語文閱讀,導致山區高中學生寫作水平長期低水平徘徊,嚴重影響了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制約了山區高中語文學科的長足發展,要改變這一不利局面,筆者認為結合山區高中學校及學生實際情況,應每周安排一節語文閱讀課,利用閱讀課來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經過幾年的實踐與探索,筆者發現閱讀課對提高山區高中學生寫作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讀思結合,獲得體驗和感悟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注重個性化的閱讀,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p>

山區高中學生生活單調而簡單,知識面比較窄,見識少,缺少閱讀、思考、體驗,作文中套話亂飛、空話成風、假話連篇,難覓到說真感受、寫真體驗、談真感悟的文章。

筆者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確定主題,精選材料,讓學生在語文閱讀課上讀思結合,讓學生獲得體驗和感悟,體驗讓作文更顯真實,感悟讓作文更有深度。

例如,針對現在一些高中生不懂感恩母愛的情況,筆者在閱讀課上開展“母愛”主題閱讀,先要求學生閱讀紀念母愛的文章《來一斤母愛》,圈劃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去思考文中所傳遞出的母愛,學生閱讀圈劃完后,筆者請同學朗讀自己圈劃的句子,然后結合自己生活體驗談一談讀后的感受,有的同學從中體驗到母親的辛勞,有的同學從中體驗到母愛的寶貴,有的同學從中體驗到母愛的偉大……對于同學們的發言,筆者予以積極地評價和熱情地鼓勵,激發學生閱讀和體驗的積極性;接著筆者讓學生閱讀文章《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中有關母愛的文字,并認真思考分析,這樣學生能更深刻地感悟母愛;最后布置課后作業,要求學生“體驗和感悟母愛”,學生對母愛留下了深刻的情感體驗,情感已經觸發,思維已經啟動,隨時都可能閃現出感悟母愛的思維火花,寫作興趣被激發出來,寫出來的作文也就有了自己的體驗和感悟,能夠寫出真情實感。

筆者利用語文閱讀課,指導學生以疑促讀,以讀促思,讀思結合,喚起學生直接經驗的感受與體驗,激活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寫作的熱情和興趣,對體驗形成表象記憶,然后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分析、體驗、感悟,將表象內化為認識,將“眼中之物”轉變為“心中之物”,進而寫出有真體驗和真感悟的文章。

二、閱讀品味,提高作文表達能力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閱讀優秀作品,品味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發展想象力和審美力?!?/p>

作文是語言的藝術,語言表達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著作文水平的高低,但是當前山區高中學生閱讀時間少,導致了他們在寫作過程中詞匯貪乏,語言表達蒼白無力。

筆者在閱讀課時精心挑選語言優美、有文采的文章或段落,包括高考滿分作文中的精彩語句,讓學生靜下心來反復閱讀,用心勾畫、品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對一些字、詞、句進行“咬”文“嚼”字,揣摩語言的情韻,培養學生感知語言、積累語言、仿寫語句的能力。

例如,筆者讓學生在閱讀課上朗讀2013年廣東高考語文滿分作文中的一段文字:“惟有善者,不設無味戒備,不思多余念想,懂得接受,也該是會樂于分享。所‘謂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這話并不只在施予者,在受予者身上同樣適用。接受,并感恩,讓光明傳遞,照亮自己,溫暖他人,點亮萬家燈火?!币髮W生讀后揣摩句中語言的魅力,找出其中使用的修辭手法,讓學生明白作文中恰當地使用引用、對偶等修辭手法,能使文章語言準確、簡潔,音韻和諧,氣勢貫通,文采斐然,富有意蘊,令人信服。

除此之外,許多經典散文都是語言美的典范,筆者精心挑選出來讓學生閱讀課上閱讀、朗誦、圈劃、摘抄,許多報刊雜志如《讀者》《青年文摘》《中國青年報》等里面的文章,語言都很精辟,鼓勵學生認真朗讀、背誦且能默寫其中重要詞語、句子及段落。同時,筆者要求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做好美詞佳句的摘抄、仿寫、化用,功夫不負有心人,學生作文表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閱讀積累,獲取時事素材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生活和學習中多方面地積累素材,多想多寫,做到有感而發?!?/p>

白居易曾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边@提醒我們要關注時代,關切社會,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綜觀近幾年的高考作文試題,命題者有意引導考生關注社會和現實,留意社會熱點時事,要求考生表達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表達關注社會、直面現實的思考。

當前山區高中學生普遍存在畏文厭文的心理,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缺乏閱讀積累,缺乏時事素材,有的學生整天埋頭做題,沒有關注生活、社會,只會把少數幾個素材用得非常濫,比如愛迪生、愛因斯坦、陶淵明、李白等。缺乏時事素材正成為學生寫作的攔路虎和絆腳石,我們要利用閱讀課引導學生獲取時事素材。

例如,筆者在語文閱讀課時為學生提供時事閱讀素材:中國式過馬路、曼德拉去世、爸爸去哪兒、馬航飛機失事、保衛漢字等,筆者在閱讀課上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培養其良好的閱讀習慣,指導學生掌握積累素材的方法,讓學生帶著目的閱讀,有針對性地積累所需要的素材,找到運用素材的準確切入點,并讓學生學會有意識地整合所積累的作文素材,能把大眾化的素材變成自己個人的材料,提高素材有效利用的效率,有效提高寫作水平。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筆者利用語文閱讀課,為學生提供時事素材這股活水,消除了學生對作文的恐懼厭煩心理,豐富了學生素材積累,提高了學生作文成績。

四、閱讀借鑒,學習寫作技巧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習多角度多層次地閱讀,對優秀作品能夠常讀常新,獲得新的體驗和發現?!?/p>

山區高中學生作文能力薄弱,“編”、“抄”、“套”現象嚴重,究其原因,固然有積累材料不夠,表達能力不強等原因,但缺乏寫作技巧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杜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筆者在閱讀課要引導學生把書讀透,既要提高閱讀理解能力,也要學習別人的寫作技巧,讓學生從閱讀材料中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懂得怎樣組織材料、選擇材料、如何確定中心;作者為什么這樣擬寫標題、作者為什么這樣開頭結尾、為什么這樣安排段落層次等等。同時還要針對學生在作文中反映出來的各種問題加以對比,有目的地進行作文指導,經過一段時間的閱讀、訓練,學生逐步學習和掌握寫作技巧,寫作水平也大幅度提高。

筆者在閱讀課選擇材料時重視語文教材,因為教材編選的課文多是名家的優秀作品,是學生學習寫作技巧的典型例子。例如,從巴金的《小狗包弟》學習細節描寫不但能使描寫對象形象鮮明、生動,還能增強文章的形象性、生動性和真實性;從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學習多角度寫景的技巧,使人身臨其境、如入畫中;從韓愈的《師說》學習正反對比論證的技巧,說理透徹,氣勢磅礴,有極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從魯迅的《拿來主義》學習比喻論證,以小見大,抽象問題具體化,深奧道理淺顯化,使讀者很容易理解和接受……

筆者用語文教材中作為閱讀課材料,讓學生既熟悉,又易學,教會學生寫作技巧,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五、以讀促改,提高修改作文能力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能獨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結合所學語文知識,多寫多改,養成切磋交流的習慣,樂于相互展示和評價寫作。”

山區高中學生作文水平低,語言運用和技巧生疏,寫作文時東拼西湊,錯別字、病句也隨處可見,他們沒有養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通常是應付式地寫完即可,根本不考慮作文如何修改的問題,久而久之,形成了越寫越差、越差越不愿意寫的惡性循環,學生寫作水平始終無法得到提高。如何提高山區高中學生獨立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這一問題亟待解決。

葉圣陶先生說:“寫好以后,念他幾遍,至少兩三遍,凡是不通的地方,有廢話的地方,用詞不當的地方,大致可以聽出來??傊?,要多念多改,作文進步才快?!边@也告訴我們閱讀有助于提高學生獨立修改自己作文能力,閱讀課上以讀促改是提高山區高中學生獨立修改自己作文能力一個科學、可行的辦法。

筆者在閱讀課上開展以讀促改時注意方法,循序漸進:第一,宣傳發動,示范修改,筆者先宣傳修改作文的好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然后筆者投影學生習作,示范閱讀修改,并簡要說明修改的內容、原因、方法;第二,學生默讀修改,要求學生靜靜地閱讀自己的習作,借鑒老師示范閱讀修改的方法,并用紅筆做出適當修改;第三,學生朗讀修改,學生大聲朗讀自己的作文,反復讀幾遍,重新審視自己的作文,找出需要進一步修改、完善的地方,用紅筆著手修改。第四,小組互讀交流,班級前后相鄰兩排座位的四位同學組成互讀交流小組,他們閱讀小組其他同學自主修改的文章,討論交流自主修改心得體會;第五,再次閱讀,二次寫作,筆者總結學生自主評改習作情況,學生再次閱讀自己習作,對作文產生新的認識,筆者趁熱打鐵,引導學生進行二次寫作,解決自己作文中存在的問題。

葉圣陶先生說:“文章要自己改,學生學會了自改的本領,才能把文章寫好?!遍喿x課上以讀促改符合高中語文課程的要求,突出了學生參與修改作文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的表達文從字順,思維更加嚴密,想象力更加豐富,教師要相信學生,給學生修改作文的機會,使學樂于寫作、樂于閱讀、樂于修改,不斷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隨著高考制度的改革,高考中語文分值將有所提高,有助于改變目前忽視母語教學的現狀,這對山區高中語文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我們要直面山區高中學生作文現狀,勇于探索,大膽實踐,充分利用閱讀課提高學生作文水平,迎接山區高中語文美好的明天。

[ 參 考 文 獻 ]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2]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年版.

[3]劉芳揚.對高中作文教學的幾點認識[J].西安: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02(4).

篇7

活學活用,點石成金,誰能脫穎而出?

全國海選,同臺競技,精彩角逐――實力說明一切!

競賽規則:

一、大賽設初中組和高中組。每三個月為一個賽季。《作文與考試》下旬刊“高分素材”將在1月、3月、6月、9月分四次集中刊登作文賽題和推薦素材。參賽者可任選每一賽季的三道賽題之一參賽。本刊將從2012年2月起每期擇優刊發參賽作文。同時,大賽向全國一線教師、專家、作者公開征集賽題和推薦素材(每道賽題附2-3則素材)。賽題要求:大膽探索2012年高考作文試題風向的前瞻性賽題;題材新穎、視角別致、富于時代感和樣式豐富、題型創新的賽題;減少對寫作的束縛,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鼓勵學生自由地、個性地、有創意地表達的賽題;要求是原創賽題。素材要求:鮮活新穎為先,熱點經典兼顧,形式豐富多樣。征集賽題除供大賽選用外,本刊將開辟“素材題庫”專欄擇優刊發,稿費從優。以上參賽作文和征集賽題統一寄至《作文與考試?高中版》下旬刊“高分素材”(信封上注明“素材達人秀”),或發送至本刊編輯郵箱:st-arthur@163.省略/zuowenyukaoshi;騰訊微博:t.省略/zwyks-gzb

五、獎項設立與獎品:設季賽優勝獎一、二、三名和優秀獎2人,獎勵《作文與考試》2012年下半年雜志;半年“素材演練達人”一、二、三名和優秀獎3人;獎勵《作文與考試》和本社出版的《中學生博覽》2012年下半年雜志;年度“素材演練達人”冠軍、亞軍、季軍和年度優秀獎5人,其中冠軍獎勵《作文與考試》和本社出版的《中學生博覽》《潤》2013年全年雜志,亞軍獎勵《作文與考試》和本社出版的《中學生博覽》2013年全年雜志,季軍獎勵《作文與考試》和本社出版的《潤》2013年全年雜志;年度優秀獎獎勵《作文與考試》2013年全年雜志。

篇8

【關鍵詞】高中;作文教學;策略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談到:“語文教學必須聯系現實生活,加強語文實踐,培養創新精神?!边@些同樣適用于高中作文,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豐富課堂手段,激發學生作文學習興趣,加強寫作訓練,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深入體會生活,還要注重學生的日常積累,增加學生閱讀量,不斷提高學生作文寫作能力。

一、豐富課堂手段,激發學生作文興趣

新課改要求課堂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作用,但是,教師作為課堂的指導者、監督者,在課堂上的作用還是相當重要的。教師首先要為學生營造一個作文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可為學生創立意境,引發學生想象,有了想象就能激發學生的創造靈感。作文課堂還可以適當與多媒體相結合,教師為學生展現一定的情境,如一些抒情文章的寫作,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展現優美的自然風光并配合一些詩詞朗讀,讓學生完全融入到想象的情景中,激發創作靈感。教師還可以經常帶學生去參加實踐,豐富學生的經歷和情感,為寫作提供素材。教師作為課堂的指導者,還要在文章的審題,材料的選擇和文章構思方面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因為很多學生作文成績不高的原因在于文章跑題,不能正確把握文章的立意。教師交給學生正確的寫作方法,教會學生如何把握作文要求,如何斟酌材料并組織結構,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寫作思路。在明白文章要求之后,學生還要進行立意,以文章來反映社會現象,由于學生社會經歷還不豐富,如何利用好身邊的素材就顯得相當重要,教師要啟發學生善于利用周圍的人和事,從身邊提取素材,只有親身經歷的事情才能真正寫出情感,以小見大,從小事情中探索出大道理,學會立意。情感和思想是文章的靈魂,因此教師要在作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明白情感的重要性,將感情融入到文章的寫作中,糾正學生在文章寫作中的純文字堆砌,使文章帶有感情,能夠吸引讀者。所有這些寫作技巧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行夠形成的,教師要不斷豐富課堂手段,在課堂中融入游戲、多為學生展示一些社會新聞、人情世故,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如小組討論,集體活動等,豐富學生的感情生活,為學生的作文培養提供素材和情感,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加強感性認識,進一步提高作文水平。

二、加強作文訓練,提高學生作文水平

作文成績的提高不能揠苗助長,要注重平時的訓練。既然作文成績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那教師就要在平時多加強學生作文的訓練。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養成每天寫日記的好習慣,將每天發生的事情記錄下來,日記不一定要長篇大論,只要能夠記錄下事情的過程即可。這樣不僅能夠為學生積累素材,也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完成對學生思維的訓練。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前展示,即將自己認為有意義的故事或是詞句讀給大家聽,大家互相交流作品,既能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和組織能力,實現寫作訓練。教師還可以通過課后作業的形式,加強學生作文訓練。教師可以根據社會熱門事件,為學生設計作文要求,讓學生自己審題,自己立意,自己組織材料。如根據現階段食品安全問題,可以為學生設計補充題目,“假如我是‘三元’,我會……”,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完成作文。教師還可以設計材料型作文,為學生展示一段背景材料,讓學生自己發揮,鞏固學生寫作思路,拓展學生創作思維。為了增強訓練效果,教師可以加入一定的競賽因素,激發學生寫作欲望。教師可以組織各種小型的作文比賽,讓學生自己發揮想象,寫自己最為拿手的作文題材,或是規定同樣的作文要求,通過全班評選的形式,選出最為優秀的作品。通過這樣的形式,訓練學生寫作能力,強化學生寫作的基本功,提高學生作文寫作能力。

三、加強素材積累,增強學生作文功底

有些同學覺得作文難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感覺作文無話可說,因此,注重作文積累是提高作文寫作能力的首要前提。矛盾曾經說過生活是寫作的第一素材,但是學生的大多時間是在學校,生活經歷很少,素材獲得的主要渠道是書本。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擴大閱讀范圍,開闊視野,在書中積累素材。同時學生的課外讀物的范圍要廣,要涉及到不同的領域,同時學生也要關心時化,因為寫作不僅是個人情感的表達,還要通過作品反映社會變化。語文課程標準對學生的閱讀也有擴大閱讀視野,關注社會變化的要求。因此,教師要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為學生推薦各方面的閱讀材料,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在閱讀的同時,還要鼓勵學生進行背誦,將別人的語言改變成自己的語言,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教師要鼓勵學生隨時記下閱讀中的美句、美詞,并勤于寫讀后感想。通過閱讀材料的增多,學生能夠積累各種寫作素材,語言表達也會得到提高,精神世界也會得到豐富,作文能力也會獲得提升。

四、結論

總之,作文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學習過程,是學生語文綜合能力提高的過程,教師要從作文的寫作指導、寫作訓練和寫作積累各個方面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實現學生情感與內容的結合,提高學生作文能力,也通過這種方式進一步完善作文課堂內容,實現教學和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篇9

一、正確認知高中作文教與學的現狀和成因 

從當前高中作文來看,很多學生是言之無物,背離生活實際,沒有能緊扣時代的脈搏和社會的熱點。沒有真實的情感,沒有自己的個性特色,真可謂無病。部分學生的作文表面華美,仔細看看是尋章摘句的拼接。導致學生這種狀況的原因: 

1.學生被隔離在校園內,沒有真實生活的體驗。因為高中的學生課業種類、負擔重,整天被困于校內,沒有呼吸到社會生活中的清新空氣。 

2.作文“壓抑”。高中作文教學中仍舊存在教師灌輸多,說教多,學生沒有對生活的獨特視角和自己的個性化思考。 

3.讀寫“平行”,無交結?,F今部分教師對學生的作文指導偏重于技巧的訓練,忽視對學生進行生活的知道,沒有督促學生對生活進行積累和感悟,沒有加強指導他們多讀課外書籍。 

二、優化高中作文教學的策略 

為了能使學生寫出“真實”的作文,筆者在高中作文教學活動中努力嘗試著把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到高中作文教學指導之中,提升學生的作文素養。 

1.創設有效的作文情境,激發學生寫作的內在動力 

現代教育技術在激發學生寫作內在動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F代教育技術,它能很好的進行視頻的展播,將生動的文字、優美的圖像和靚麗的聲音集為一體,它能有效的突破時空的限制,激發起學生對過去的回憶和回味。尤其是在觀察的重點處,它能相關的圖像、聲音等進行倒退快進、進行伸放,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作文活動,能有效的啟迪他們進行思考,培養學生的作文想象能力,增強他們寫作的內在動力。 

2.拓寬學生的視野,幫助他們有效的進行素材的積累 

積累素材,是學生寫好作文的基礎。但高中階段學習的特征決定了學生與現實生活并非是零距離的??梢姡瑢Ω咧猩鷣碇v積累間接的生活經驗就尤為重要了?,F代教育技術尤其是其中的多媒體,它具有信息量大、功能先進、快捷方便等優勢。學生一旦進入網絡世界,就能使他們遨游于生活的海洋中,從空間上可閱整個世界,從時間上可穿越人類的發展史。網絡不但擁有豐厚的信息資源,還具有強大的快捷的搜索功能。個人在平時非常重視對學生進行網絡素材的取舍教育,引導他們進行有效的搜索、收集、存儲信息,積累素材。 

3.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增強師生、生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及時進行點評、批改、反饋 

網絡的功能是強大無比的,它可以突破時空的制約,讓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不受時間、地點的約束,隨時隨地的進行互動交流、溝通反饋。比如,學生在寫作文時,我們可以利用學校的局域網對學生進行單機監控,如果發現一些問題,可以及時的給予指導;學生接收到信息后,可以隨即做出修改,完善自己的作文。當學生完成作文后,我們可以利用展示臺把部分學生的作文或具有代表性的作文給學生播放,進行師生集體評議,各人都可以結合自己的觀點提出看法或提出一些建設性修改意見,被點評的同學也可以結合其他學生的建議對自己的作文進行精心的修改,這樣無疑就能提高學生的作文效果。這樣無疑使點評者和被點評者都能獲得寫作成功的體驗和快樂,這樣也鞥能有效的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和諧的合作和交流、互幫互助。我們教師也可以利用網絡組織學習進行網上批改,大家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從個人的實踐來看,學生涌現出很多的新穎的觀點和獨特的見解,涌現出了很多優質的建議,他們的學作文、寫作文、改作文的興趣極大的得到提升,作文質量也有了極大飛躍。 

4.有效進行成果展示,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每個人都具有一定的表現欲望,都愿意把的長處、亮點或取得的成績展示在眾人面前,希望得到他人的羨慕、贊揚和尊重。學生的作文也是一樣,他們都希望把自己的勞動成果給別人看到,獲得大家的認可。網絡這個現代教育技術就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平臺。學生可以通過班級的QQ群、微信群或在其他網絡上把自己的作文投出去,展示出來,體會成功的快樂。 

總之,現代教育技術給我們高中作文教學活動也帶來了一次革命,但我們教師把握對它的使用的度與量,需要給學生進行理論和實踐的指導,從而有效的提升作文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王賀. 簡談依托現代信息技術促進語文作文教學[J]. 現代交際,2011(10). 

篇10

關鍵詞:寫作興趣;寫作素材;評級環節

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很多語文教師為了片面提高學生的寫作成績,在寫作教學上常常會采取一些急功近利的方法,因而導致學生在寫作上產生了很多問題,這就對學生日后寫作水平的進步與提高產生了一定的阻礙作用,所以,這需要身為高中語文教師的我們進行認真的思考和及時的反思,尋求和探索出相應的應對策略,使學生變得愛寫作文、會寫作文,從而促使作文教學的整體質量獲得大幅度提高。

下面,筆者就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經驗,對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提供一些可行性思路。

一、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想寫作

縱觀如今的高中語文寫作教學,呈現的局面是教師怕教、學生怕寫,一提作文,學生就心生恐懼,具有嚴重的心理障礙,試想,學生連寫作的興趣都沒有,又何談寫出富有真情實感、文質優美的文章呢?所以,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運用行之有效的策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想寫作,使學生在最佳競技狀態中,獲得成功。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與研究,筆者認為,要想使學生對作文產生創作興趣,可遵循以下教學原則:

1.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使作文因生活而美麗

如今學生寫出來的作文,大多數都是文筆生澀、內容空洞、言不及義,產生這種問題的根本原因,就是學生在寫作時,脫離了文章的源泉,即生活。《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學會多角度地觀察生活,豐富生活經歷和情感經驗,對自然、社會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多方面地積累和運用寫作素材。”鑒于此,身為高中語文教師,我們不應只把學生局限于封閉式的、單一的讀書學習上,而是想方設法創設各種條件,使學生盡可能多地參與各種活動,讓學生融入生活、走進生活,除此之外,我們要讓學生懂得,作文不是簡單地應付老師所布置的差事,而是為興趣而寫、為真情而寫、為自己所經歷的酸甜苦辣和所表現的喜怒哀樂而寫,以此消除學生對寫作的恐懼感。而且,我們要做到讓學生有感而發,提倡自主擬題,多寫自由作文。這樣,當學生的生活豐富多彩了,將其與寫作教學聯系起來,就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寫出來的作文也會因為五彩斑斕的生活而變得美麗起來。

2.為學生提供“用”作文的機會,使學生感受創作的成功感

如今的寫作教學,只有極少數學生的作文會被老師當做范本,在課堂上進行當眾閱讀和傳閱,大部分學生的作文在被老師評改后,成了“無用”的東西,被學生隨意丟棄,久而久之,便使學生逐漸喪失了創作的動機和興趣。所以,身為高中語文教師,我們應該運用各種切實可行的措施,給學生提供“用”作文的機會,讓學生明白,寫作并非只是簡單地應付老師,而是有實際作用的,從而有動力和興趣去創作。比如,我們可以將班里學生進行分組,要求每組編排一份黑板報或者手抄報,內容為本組成員自己所寫得作文、日記和讀書筆記等,使每個人的寫作內容都有機會進行展示和呈現。又比如,在每天的早讀課或者語文課的開始前幾分鐘,我們可以隨意抽取幾名學生,讓他們把自己覺得寫得比較好的文章或者文章段落在班里念給同學聽,大家進行互相賞評等等,如此,學生的“寫”便達到了“用”的目的,使每位學生都感受到由寫作所帶來的成功感和愉悅感,進而在日后的寫作過程中,煥發出濃厚的創作興趣與熱情。

二、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與語言,讓學生有話可寫

很多高中生寫出來的作文,言之無物、內容空洞,導致這種后果產生的原因,便是學生缺乏寫作的素材和語言。所以,這就要求身為高中語文教師的我們,運用各種有效措施,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的素材和語言,使學生覺得有話可說、有話可寫,如此,學生寫出來的作文才會內容飽滿、富有真情實感。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寫作材料的來源普遍于整個生活里,整個生活時時都在那里向上發展,寫作材料自會滔滔汨汨地無窮地留出來,而且常是澄清的。”細細體味這句話,我們便能明白這句話所闡釋的道理,即要想寫好作文,必須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在五彩斑斕、豐富多彩的生活里去尋找和積累習作素材。比如,我們可以要求學生在空閑時間、在家鄉的環境中去進行各種生活的體驗,如欣賞田野風光、觀看民俗表演、參觀工廠生產、傾聽古老傳說等等,也可提醒他們,多體會父母、長輩之愛,多親近弱小生靈,如此,學生在寫作文時,才會有話可寫,并且具有真情實感。

學生的寫作素材與語言,除了來自于生活的各種體驗,還可通過閱讀課外書籍的間接吸收知識的方式獲得。因此,作為高中語文教師,就應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進行正確、有效的指導,比如,我們可定期組織學生到學校圖書館、閱覽室借閱優秀的課外書籍,也可向學生推薦一些適合他們閱讀、可豐富他們寫作素材的書目。在學生進行閱讀時,我們要指導他們做好讀書筆記,可寫一些讀書隨筆和讀書心得,遇到優美的語句段落,要及時摘抄和記錄,這樣,學生在寫作文時,就有了可借鑒的范例,有了寫作的素材和語言的積累,就不會忘題生嘆,而是文思泉涌、妙筆生花。

三、重視寫作評改環節,讓學生愿意寫

作文評改,即教師對學生的作文作出最終評判和裁決,它是作文的最后一道工序。然而,很多語文教師常常忽視這一環節,通常只用幾句簡單的話語對學生的作文作出評價,或者只是隨便給出一個分數,這樣做的后果是,學生的寫作積極性被嚴重挫傷,在以后變得不愿意寫作文,把作文只當做一份差事來應付。所以,我認為,我們必須重視寫作評改這一環節,并依據學生心理特點選擇恰當、合理的評改方式,讓學生覺得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在吸引著他們進行寫作,從而讓學生樂于接受各種寫作訓練,變得愿意、樂于寫作文。

比如,很多語文教師,在給學生的作文寫評語時,常常會寫一些令學生心聲反感和畏懼的詞語,如結構混亂、文理不通、漫無中心等等,這只會讓學生變得越來越不愛寫作文,所以,作文評語,應以溫和、商量的口吻出現,要誠懇、熱情,這樣既能使學生容易接受,而且能激發學生的寫作動力。另外,學生寫出來的作文,是學生的勞動創作成果,所以教師必須以嚴肅、認真的態度對待每位學生所寫的作文,要合理地表揚、謹慎地批評,正確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系。如對待文筆較好的學生,我們不要盡是溢美之詞,否則會助長學生的自滿情緒;對于文筆較差的學生,也不要全是挑剔、批評的詞語,否則會使學生產生自卑心理。再次,我們的作文評改,要做到啟迪學生思維,讓學生對自己作文創作中的優缺點有明確的認識,并指出改正缺點的有效方法,使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獲,樹立寫好作文的自信心,從而在以后變得愿意寫作文、愛寫作文。

總之,作為一名現代化高中語文教師,我們必須大膽創新教學方法,設計新穎、靈活的寫作教學策略,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用筆去盡情地描述眼中的世界,進而在高考考場上,寫作時筆下生花、文采飛揚。

參考文獻:

[1]楊璐.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寫作知識建構問題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