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措施范文
時間:2024-04-16 18:17:2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疾病預防措施,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 引言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及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魚類食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魚類養殖業也迅速發展起來。而近十多年來,制約魚類養殖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便是在養殖魚類中爆發的各種疾病,且魚類生活在水中,生病后人們不易察覺,診斷和治療也非常困難,就會造成魚類減產甚至魚類養殖毀滅性的損失。目前,對于魚發病的治療,主要有內服藥與外用藥。內服藥是通過魚類自主吞服的方法來達到治療的目的。但對于病情較重的魚來說,基本失去食欲,且由于病情較重,藥物所能發揮的作用很低,仍舊會造成魚類的死亡。體外用藥一般采用全塘潑灑或浸洗的方式,對于面積較大的養殖區域,這種方法便不適用了。因而,從人類自身健康及養殖具體實際情況出發,魚類疾病的預防工作更重于疾病的治療,是養殖魚類成敗的關鍵。
2 魚類養殖過程中疾病的綜合防治
2.1 魚場選址及建造時的注意事項
從飼養魚生物學特性及習性上來看,良好的水域環境不僅有利于其成長,也對增強魚體免疫力是有利的,因而魚塘的面積、水深、底質及周圍環境、排灌等都必須進行改造以利于魚類生長,并使魚類少生病或不生病,從而增加產量。魚場應選在水源充足的地點。且水源要清潔、沒有病原,并且不會受到自然或人為等因素的污染。若水源不適合,則要另尋水源或利用科技手段將水源中的有毒物質、病原等消除后進行使用。
為了避免水流把病原從一個池塘傳遞到另一個池塘,魚池在建造時要設獨立的進水口及排水口。同時,還要建造獨立的蓄水池,水引入蓄水池后,要進行凈化,凈化消毒后的水再引到各個魚池,防止病原隨著水流進入到魚池中,從而使魚體致病。
2.2 養殖魚類魚塘本文由收集整理的消毒處理
2.2.1 徹底清塘
由于魚類存活在水中勢必會對環境造成改變,池底往往滋生出一些病原菌及雜菌。因而成魚收完后,要將池水排干,并除去池底的淤泥,利用陽光暴曬消毒,直至龜裂,這過程大約經歷一周左右。與此同時,要對堤壩進行修整,除去堤壩等處生長的雜草,清除寄生蟲、水生昆蟲等產卵的場所,減少疾病發生幾率。
2.2.2 藥物清塘
可以用來清塘的藥物有很多。其中價格較為低廉且清塘效果較好的常用藥物有生石灰、漂白粉和茶餅。
生石灰清塘有兩種方式。一種為干池清塘,一種為帶水清塘。干池清塘時,放干池水(或留水6-9cm),以每畝使用生石灰為50-60kg為標準,根據池底污泥量而增減生石灰的使用量。清塘時,將生石灰溶入池底已挖好的小坑內,不待其冷卻,迅速灑滿全池。清塘7-8日后,即可注水放魚。注水時要注意進行過濾,防止野雜魚類及病蟲害等隨水入池。
帶水清塘時,塘內留水1米深左右,每畝生石灰用量為130-150kg。將生石灰溶在木桶中,化漿后灑入全池。次日用鐵鏈或釘耙攪動池底的淤泥,令生石灰的效力能夠在縱深方向擴散,增加除害能力。與干塘清塘相比,這種方法不必重新注水,野雜魚類及病蟲害等不會隨水入池,但這種方法使用生石灰的用量較大,成本較高。
漂白粉清塘。使用漂白粉清塘時,將漂白粉加水溶解后,操作人員戴上口罩及手套,于上風處用木瓢潑灑全池,并用木桿全池攪動,使漂白粉溶液在水中均勻分布。其用量為每畝水深1米時使用漂白粉13.5kg。4-5天后,藥力消失,即可放魚入池。這種方法使用藥劑少,藥力消失快,利于池塘周轉,但不能增加池塘肥效。
茶餅清塘。將茶餅在木桶中水溶,全池潑灑。其用量為每畝平均水深1米的使用量為40-50kg。6-7天后,藥力消失,可放魚入池。這種清塘方式能夠有效殺死野雜魚類、河蚌、蛙卵等一部分水生昆蟲,對寄生蟲、細菌的作用不大,但能夠增加魚池的肥效。
2.3 防止池塘及底質的惡化
2.3.1 水質的維護
養魚先養水。水環境是魚類賴以生存的場所,水質的好壞對魚類的生存起著直接的影響作用。魚類疾病的預防則要對水質進行維護。維護水質的方式為:使用200倍稀釋的降氨調水王,以每畝水深1米使用1-1.5kg(稀釋前)的使用量全池潑灑,保持水質嫩爽。每10-15天使用利生素、降硝凈水王活化后全池潑灑以凈化水質,保持水質的穩定,并提高池塘的生產力。定期潑灑淡生石灰水,并適當地添換新水。同時要合理地使用增氧劑,保持水體有足夠的溶解氧。
2.3.2 底質的維護
底質與水質是渾然一體的,水質在惡化前往往是底質先惡化,因而底質的維護也是非常重要的。底質的維護要做到:嚴格控制餌料的投喂量,令魚類8分飽即可,減少有機物的投入;每10-15天用生物改底王以每畝2kg的使用量干撒。慎用消毒藥及殺蟲藥防止藻類死亡而引起的底質惡化。
2.4 種苗的選擇及放苗
2.4.1 設計合理的養殖密度
魚池養殖密度如果設計部合理,就會造成養殖池內惡性的內源污染。各魚場應根據自身的硬件設備及養殖技術水平來設計養殖密度。
2.4.2 選擇品質優良的種苗
好的魚苗生長快,均勻,發病幾率要小,也是養殖成功的關鍵所在。并且魚苗要選擇同一來源的魚苗,防止由于不同源魚苗體態肥度、抗病能力等不同造成飼養管理困難,甚至導致疾病的發生。
2.4.3 魚體消毒
在放魚種時,要對魚體進行消毒。一般常用的方法為利用食鹽水(3%-4%)、漂白粉(100ppm)、硫酸銅(8ppm)、高錳酸鉀(200ppm)浸泡方式。此外還有掛簍消毒法及掛袋法對魚體進行消毒。
2.5 加強養殖魚類魚場的日常管理
在魚類的日常管理上,要細心操作,防止將魚弄傷,從而感染疾病。對于在發病魚池內使用過的工具,必須經過消毒后才能在健康的魚池中使用,且在平時存放時應將工具分開放置,防止交叉感染。平時要經常注意池內魚的狀態,做到早發現早處理。
篇2
摘 要 目的:對呼吸道傳染病特點及預防措施進行分析和探討。方法: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結核病患者792例作為研究對象,對患者疾病的發生情況進行調查和研究,對疾病的病種、臨床感染類型、流行病學特征以及患者的臨床表現等特點進行分析和總結,并探討其預防措施。結果:792例肺結核患者中,工人和農民645例(81.44%),學生和兒童105例(13.26%);男65.15%,女34.85%;18~48歲是肺結核疾病的發病集中年齡;肺結核發病分布在全年。結論:結核病的流行病學特征具有性別、年齡和季節分布的特點,在結核病的預防中我們應根據其發病規律開展健康教育和預防控制措施。
關鍵詞 呼吸道傳染病 特點 預防 措施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respiratory infectious disease
Huang Junbo
The respiratory physicians of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 in Jinsha County,Guizhou Province,551800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respiratory infectious disease.Methods: 79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tuberculosis were admitted from March 2011 to March 2013.Investigate and research the occurrence of disease,analyze and summarize entity,clinical infection type,epidemiologic feature of disease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the patients,and explore the preventive measures.Results:In the 79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tuberculosis,workers and peasants were 645 cases(81.44%),and students and children were 105 cases(13.26%).Male were 65.15%,and female were 34.85%.18~48 years old was pulmonary tuberculosis disease concentrated age.Pulmonary tuberculosis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 year.Conclusion:The epidemiologic feature of tuberculosis has the gender and age distribution and season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so we should be according to its occurrence regularity to carry out health education and prevent control measures in the tuberculosis prevention.
Key words Respiratory infectious disease;Characteristic;Prevent;Measure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一些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其中尤其是結核病的蔓延引起了人們的重點關注。為了對呼吸道傳染病特點及預防措施進行分析和探討,本文主要選擇2011年3月-2013年3月到預防疾病控制中心進行檢查確診的792例結核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患者疾病的發生情況進行調查和研究,對疾病的病種、臨床感染類型、流行病學特征以及患者的臨床表現等特點進行分析和總結,并探討其預防措施,以期為結核病的預防提供參考和依據,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結核病患者792例,作為研究對象。
方法:對檢查人員中結核病的發生情況進行調查和研究,對疾病的病種、臨床感染類型、流行病學特征以及患者的臨床表現等特點進行分析和總結,并探討其預防措施。
診斷標準:疾病的診斷依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提出的《傳染性肺結核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2008年版《中國結核病防治規劃實施工作指南》中關于肺結核病診斷標準的規定。確診病例:包括涂陽肺結核、僅培陽肺結核和肺部病變標本病理學診斷為結核病變者3類。①初診肺結核患者直接痰涂片鏡檢2次痰菌為陽性;②1次痰涂片陽性加1次培養陽性;③雖1次涂片陽性,但經病案討論會或主管專業醫師確認,X線胸片顯示有活動性肺結核病變陰影。滿足上述條件之一的即為涂陽肺結核患者。臨床診斷病例:2次痰涂片陰性,胸部影像學檢查顯示與活動性肺結核相符的病變,并且,①有咳嗽、咳痰、咯血等肺結核可疑癥狀;②結核菌素試驗強陽性;③抗結核抗體檢查陽性;④肺外組織病理檢查證實為結核病變者。滿足上述條件之一的即為涂陰肺結核患者。符合臨床診斷病例的標準,但確因無痰而未做痰菌檢查的未痰檢肺結核按涂陰肺結核的治療管理方式采取治療和管理。
結 果
病例診斷結果:792例患者經實驗室檢查并結合病因以及臨床表現均被確診為肺結核。
疾病的人群分布:792例肺結核患者中,工人和農民645例(81.44%),學生和兒童105例(13.26%)。
疾病的流行病學特征:呼吸道傳染病的流行病學特征主要表現在性別、年齡和季節分布上。從性別來說,本組792例肺結核傳染病患者中,男516例(65.15%),女276例(34.85%);從年齡來說,年齡1~92歲,其中發病年齡主要集中在18~48歲的患者587例(74.12%);從季節來說,肺結核疾病在全年均有分布,但冬春季節發病較多。
討 論
我國是個結核病大國,發病率一直居高不下,而預防結核病的關鍵和首要任務在于抓好宣傳教育、普及防治知識。由于結核病在歷史上給人們帶來太多的苦難,加上世俗的偏見、知識的匱乏以及對結核病認識的偏差,人們對結核病大多還是談之色變,遇到結核患者多還是唯恐避之不及。
近年來,隨著工業的不斷發展,環境污染情況越來越嚴重,隨之而來的是一些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病率也開始呈上升趨勢,其中較為突出的就是結核性傳染病[1]。本次研究的792例肺結核患者中,工人和農民645例(81.44%),學生和兒童105例(13.26%)。這主要是因為結核病主要發生于人體抵抗力較弱的人群中,工人和農民由于其生活水平較低,生活質量也處于較低水平,因此他們的免疫水平和屏障能力比較差,尤其是那些少數民族或者偏遠農村的人群,他們的免疫水平和屏障能力更差;對于兒童來說他們的免疫體系還沒有完全形成,因此容易受到傳染病的侵襲;對于學生來說他們經常聚集在學校進行生活和學習,接觸了大量的人,是傳染病的高危人群。
通過對肺結核傳染病特點的分析,我們認為要做好肺結核傳染病的預防應從兒童和工人、農民做起,一方面我們應減少易感人群的累及,對幼兒園以及小學的疾病預防接種制度進行了解,對其接種情況進行排查,加強對各級學校新入學學生體檢,及時發現并治愈傳染性肺結核患者,切斷傳播途徑,從根本上消除肺結核傳染病的傳染源;另一方面我們還要加強對本縣內工人和農民的管理,應通過宣傳單或者組織活動、下發通知等方式對重點單位和重點人群進行健康教育,提高其自身的預防意識和預防行為,并且還要加強對重點人群(尤其是接觸粉塵的廠礦職工和學校學生及教職工)肺結核篩查,一旦發現有疾病暴發地區,應立即采取積極的措施對疫情進行控制,從而有效降低疾病的發病率,徹底消滅肺結核傳染病對人類健康的危害[2,3]。
總的來說,肺結核傳染病的流行病學特征具有性別、年齡和季節分布的特點,在肺結核傳染病的預防中我們應根據其發病規律開展健康教育和預防控制措施。
參考文獻
1 時照華,蘇虹,秦鳳云,等.ARIMA模型在常見呼吸道傳染病疫情預測中的應用[J].安徽醫科大學學報,2013,(7):1259-1260.
篇3
一、樹立“防重于治”的觀念
養魚戶平時不注意預防魚病、疏于管理,往往發現死魚時才引起注意。要知道,由于水產動物生活在水中,它們的活動不易被人們察覺,一旦發生病害和死魚,要確診較為困難,治療起來也較麻煩,基本上都是進行全塘(全場)群體治療。內服藥一般只能由水產動物主動攝食,當病情較嚴重,魚已失去食欲時,即使有特效藥物,也很難達到治療的效果。況且,好的藥物比較貴重,不劃算,尚能吃食的病魚,由于搶食能力差,往往也由于沒有吃到足夠的藥量而影響療效。因此,在對待水產動物的病害問題上,只有采取防重于治的措施,樹立“無病先防,有病早治”的觀念。
二、加強魚塘日常管理
俗語說:“三分種,七分管”。說明管理是整個魚塘養殖生產的核心,管理出產量,管理出效益。
1 堅持巡塘。每天堅持巡塘,注意天氣變化、魚群活動情況,做好塘頭記錄。特別是半夜,如果發現魚群因缺氧而浮頭時,馬上開動增氧機和加注新水,以增加溶氧量,一直到魚群不浮頭為止。
2 搞好水質管理。池塘養殖的水質應保持肥、活、嫩、爽,給魚類生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在水源充足的地區,應定期(每7~10天)加注新水,適當排放老水;在水源不足的地區,也要想方設法定期或間歇性加注新水;在干旱缺水的地區,可以利用聯片的魚塘,用小型高壓射泵上塘水灌下塘,下塘水反注上塘,左塘水灌右塘,右塘水反注左塘,交叉互灌,以增加水體溶氧,減少有機質和有毒有害雜質的濃度。最好是在凌晨1~2時或3~4時加注水源,有利于預防和減少魚類因缺氧浮頭泛塘死亡。
3 科學投喂。有的人將飼料撒落塘去,一走了之;有的人有什么喂什么,飼料單一,營養不全面。這種不科學的投喂是有害的。投飼應堅持“四定”。定時:夏季天氣炎熱,投飼應選擇上午8~9時,下午5~6時天氣較涼爽時投喂;有些品種如蝦、鰻鱺等還應選擇在晚上8~9時投喂。定點:應將飼料投喂在食臺(食場)中,有利于魚群集中搶吃,減少飼料散失浪費;也有利于養殖者觀察魚群吃食生長情況;同時也有利于養殖者清除殘餌雜物,省工省時。定量:夏季魚類食欲旺盛,按魚體總重投喂5%的顆粒飼料為宜。投喂后一般以3小時吃完或略有剩余為好。10天后作一次投飼量調整,增加多少,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定質:飼料的質量要新鮮,符合魚類生長的營養要求。如果是農副產品下腳料如麩皮、玉糠、黃粉、豆麩等等,混合投喂為好。
4 預防敵害。對于老鼠、水蛇、飛鳥等殘食魚類的天敵要設法捕殺;防止耕牛、豬、鴨落塘攪渾塘水(鴨、鵝可用網圍起來),使魚類養殖有一個安靜良好的生長環境。
三、做好藥物防治
1 預防。魚種下塘時應進行體表消毒。魚類生長季節,用消毒劑全池潑灑消毒(如用1毫克/千克漂白粉化水潑灑);發病季節,應先用殺蟲劑(每畝1米深魚塘用魚蟲精10毫升),再用消毒劑潑灑和內服(如用魚必康500克/100千克飼料),進行預防,一個月至少二次。
2 治療。發病季節注意魚的吃食情況,一旦發現異常應及早診斷,找出原因,對癥下藥,內外兼用,這樣才能達到較好的療效。在養殖中遇到最多的是草魚“三病”,可先用殺蟲劑殺一次蟲,接著用富氯0.2~0.3毫克/千克化水全塘潑灑,同時用克菌威、魚必康、鯇潔拌飼料做成藥餌投喂一個療程(3~5天,每天投喂一次)可取得顯著療效。
四、搞好生態預防
篇4
關鍵詞:穗腐病,病原菌,防治
中圖分類號:S435.1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432(2014)-01-79-1
1發病癥狀
穗腐病是對玉米為害比較嚴重的一種病害,因為其病害一旦產生,不像其他病害只在玉米的生長的某一階段產生為害,而是在玉米的各個生長階段都會產生嚴重的為害。在種子階段,病菌污染粘附在種子表面,如果發病會導致種子霉爛,壞死掉的種子不能發芽出苗,造成缺苗斷壟;如果在出苗階段發病會使幼苗長勢趨弱,生長緩慢,或是停滯生長,形成弱苗;如果在開花期發病會導致玉米的頸部腐爛而失去再生長的機會;如果在抽穗階段發生病害,這樣就不會結實。發病初期果穗花絲黑褐色,水浸狀,穗軸頂端及籽粒變成黃褐色,粉紅色或黑褐色,并擴展到果穗的1/3~1/2處,當多雨或濕度大時可擴展到全部果穗?;疾〉淖蚜1砻嫔谢野咨虻t色霉層,白絮狀或絨狀,果穗松軟,穗軸黑褐色,髓部淺黃色或粉紅色,折斷露出維管束組織。而此時前期的一些工作及肥水都供應完成,最后收獲不到果實,所以經濟損失可想而知是最嚴重的。
收獲后的玉米如果管理不善也可染病,果穗病部苞葉常被密集的菌絲貫穿,黏結在一起貼于果穗上不易剝離,病粒無光澤,不飽滿,質脆,內部空虛,常為交織的菌絲所充塞。倉貯玉米受害后,糧堆內外則長出疏密不等,各種顏色的菌絲和分生孢子,并散出發霉的氣味。
2發病原因
玉米穗腐病為多種病原菌浸染引起的病害,主要由禾谷鐮刀菌、串株鐮刀菌、青霉菌、曲霉菌、枝孢菌、單核孢菌等近20多種霉菌浸染引起。其中的曲霉菌在新陳代謝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叫黃曲霉素的毒素,這種毒素也會對人和畜禽產生毒害作用,如果不慎誤食含有黃曲霉素的玉米,會引起人和畜禽的中毒,嚴重的可導致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3發病規律
引起玉米穗腐病的20多種霉菌會附著在玉米的種子、根茬、莖稈、穗軸等病殘體上,在經過冬季以后,第二年,一遇陰雨潮濕的環境條件,病菌的子囊孢子就會很快生長成熟,遇風飛散,飄落在玉米的花絲上,引起病害,特別是進入夏季,多雨潮濕,溫度在25℃以上,濕度達80%的條件正適合病菌的生長和流行,穗腐病往往伴隨著蟲害的發生而同時發生。如果收獲后的玉米在入庫時沒有充分降水風干,含水量偏高的話,再加上貯藏期倉庫密封程度不好,倉庫內溫度過高,這些情況都比較有利于各種霉菌腐生蔓延,引起玉米粒腐爛或發霉。
4防治措施
4.1品種選擇上預防
在玉米品種的選擇上,盡量選用一些抗病力較強的品種進行種植,好的品種生長快、植株強壯、生命力強、自然對于一些病菌的抵抗力也相對較強,自然較少染病,在制種上盡量選用抗病親本進行制種,利用雜交培育優良抗病品種,并建立無病制種基地,培育健康種子。
4.2播種前種子處理
播種前對種子進行優選,去掉傷、病、弱、小種,選用籽粒飽滿,粒重較大,色澤純正的種子,優選后把種子放在強光下曬2~3天,進行殺菌消毒。然后對種子進行包衣,用藥劑包衣可以有效抑制病菌對種子的侵害,同時還能減少幼苗的染病幾率,防治地下害蟲對種子的破壞,起到保種促苗的作用。
4.3加強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的重點是肥水、中耕、除草。肥水是玉米生長過程中的必備的條件,充足的肥水能確保玉米健康茁壯的成長,良好的長勢自然增強了對病害的抵抗能力;中耕的作用同樣也是起到壯苗的作用,通過中耕可以大大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狀,增強通透性、保水保溫,促進玉米根系的發育,起到強化植株的作用;除草能有效的去除雜草和植株的水肥、光照的競爭,利于植株的快速生長,而且除草還能破壞病菌的生存環境,切斷病菌的寄宿條件。
4.4收獲時要注意防潮、滅菌
玉米在秋后收獲時,如果遇到多雨天氣,收獲后的玉米要分散堆放,并做好防水防潮措施,切不要堆集在一起,防治受潮高溫染病。收獲后要盡早剝掉苞葉,然后進行通風晾曬,晾曬時也不要堆得太厚,要經常進行翻動,使玉米盡量都能照到陽光,加速降水風干,防止發病,如果發現堆中有發病的果穗,要及時撿出來,不要和其他的玉米混放在一起,防止病菌的進一步擴散。
在剝苞葉過程中,對發現有病的果穗,應在發病與健康交接部位折去霉爛的頂端,防止病害進一步擴展,增加損失。收獲后將病果穗挑檢出,盡早脫粒,并在日光下晾曬或在土坑上烘干,以防籽粒進一步受病菌感染而霉爛。
篇5
關鍵詞:季節性預防 春季 肉雞疾病 防治措施 分析
春季氣候變化異常,是疾病的高發期。做好此階段肉雞疾病的防治工作,應從如下幾方面入手。
一、加強衛生消毒
在雞病防治工作中,要始終把消毒放在重要位置。要抓好三個環節,即雛雞入舍前,整個飼養期間、賣雞后的消毒工作。雛雞入舍前,雞舍及器具應嚴格沖洗,消毒(雞舍內應反復消毒三次以上);整個飼養期間要掌握三個要點:雞舍門口要設消毒池,并經常更換消毒水。喂雞前,要更換工作服并注意手和鞋的消毒。平時要堅持對雞舍內外實行定期消毒,一般冬春季每周2次,雞群發病時增加消毒次數;賣雞后要及時清理雞舍內外的雞糞,對雞舍內外器具進行徹底清掃、沖洗、消毒。
二、正確接種疫苗
養殖戶應根據適合當地疫情的免疫程序,嚴格接種好疫苗。正確接種疫苗須注意如下問題:疫苗品種應與雞群日齡相符;各種疫苗的接種方法(主要有滴眼、滴鼻、注射、刺種等)都有其嚴格規定,應按照說明去做;疫苗的稀釋一般用專用稀釋液或蒸餾水,稀釋好疫苗必須在規定時間內用完;每只雞都應接種好疫苗;注意疫苗的存放;進行滴眼、滴鼻免疫接種前后24小時不要進行噴霧和飲水消毒。
三、加強飼養管理
舒適的環境不僅能使雞產生最大的生產能力,而且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生,獲得最大經濟效益。溫度是育雛階段主要因素之一,適宜的溫度可以發揮飼料的最大效益。溫度過低易引起雞發生呼吸道病和打堆死亡。判斷方法有:一是把溫度計懸掛在與雞同一高度處測溫,春季育雛第一周一般控制在35~36℃,以后每周降低2~3℃,二是根據雞的反應,這也是養殖戶最應該注意的一個問題,溫度過低時雞只尖叫聚堆,溫度過高時雞只則分散并有喘息,溫度合適雞只分布均勻。也可采取溫度計和感官相結合判斷溫度是否適合。雞舍空氣新鮮,可以避免呼吸道病的發生??諝庵械挠泻怏w或灰塵都能影響雞的健康,甚至引起死亡。雞舍中厭氧菌分解糞便和含氮有機物產生氨氣,雞舍內氨氣濃度在15×10-6時,人就感到不適,加上利用煤爐進行保溫時,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氫等有害氣體,所以應在不降低正常室溫的前提下通風,減少雞舍內有害氣體和灰塵的含量。雞的飼養要特別注意墊料的干爽、清潔。育雛期最好用禾稈做墊料,較干爽,利于提高溫度;中大雞階段溫度低于18℃應加厚墊料以增加溫度。密度過大會造成雞的生長不平衡,空氣中有害氣體增多,特別在春季,濕度大,雞容易感染大腸桿菌,球蟲,葡萄球菌等,并可使疾病流行加快。所以,肉雞一般要控制在每平方米10只左右。減少應激反應。過大的聲音,轉群,接種疫苗,天氣突變、斷喙等對雞是一種不良刺激,??梢鸢l病。在飼養期間盡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抓雞和驚擾。轉群、接種疫苗、斷喙前可以投放抗應激藥物進行預防;處理好因氣溫下降帶來的冷應激。
四、定期藥物預防
病毒性疾病都是通過疫苗的接種來達到預防的目的,而大部分細菌性疾病則要靠藥物的定期投放來達到預防的目的。春季流行的細菌性疾病及寄生蟲病主要有大腸桿菌病、沙門氏桿菌病、慢性呼吸道病、球蟲病等,而這些疾病的發生大都與日齡和環境變化有很大關系,這就要求根據不同的情況來制定不同的用藥預防程序。如:沙門氏桿菌病易發生于育雛雞;而慢性呼吸道病和大腸桿菌易發生于冬春季;球蟲病多發生于15~60日齡等。正確安排用藥時間必須首先了解各日齡、各飼養階段易感染發生的疾病,適時投藥才能達到預防目的。早發現病雞,盡快處理疾病盡早發現可以盡早采取措施,以免耽誤最佳治療時機。早期覺察疾病的發生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每天檢查雞群(最好在早上),注意觀察癥狀特別是雞群精神,活動性及糞便狀態;每天雞群采食量的觀察,一旦剩料較多,可能有一定數量的雞發病;每晚在雞舍外靜聽雞群有無不良呼吸音。發現問題及時處置。
五、案例分析:雞異刺線蟲的治療分析
刺線蟲寄生于雞的盲腸內,在雞群中普遍存在,除引起雞腹瀉、減食、消瘦、貧血、精神萎靡、羽毛粗亂、產蛋量下降外,還是火雞組織滴蟲的傳播者。危害雞異刺線蟲在盲腸寄生時,能損傷盲腸黏膜,引起出血;其代謝產物可使機體中毒。幼蟲寄生于盲腸黏膜時,可引起盲腸腫大,盲腸壁上形成結節,有時發生潰瘍。病雞主要表現食欲不振或廢絕,貧血,下痢和消瘦。成年母雞產蛋量下降,甚至停止產蛋,幼雞生長發育不良,逐漸衰弱引起死亡。另外,雞異刺線蟲還是雞黑頭病的病原體、火雞組織滴蟲的傳播者。當同一只雞體內同時有異刺線蟲和組織滴蟲寄生時,組織滴蟲可侵入異刺線蟲的卵內,并隨之排出體外。組織滴蟲得到異刺線蟲卵殼的護衛,不致受外界環境因素的損害。當雞食入這種蟲卵時,同時感染異刺線蟲和火雞組織滴蟲,導致雞發生黑頭病,即盲腸肝炎,極易死亡。在防治過程中保持雞舍內外的清潔衛生,及時清掃糞便并進行堆積發酵。保持飼槽、飲水器的清潔,并按期消毒。雞異刺線蟲在發育過程中,蚯蚓可以作為其貯藏宿主,蚯蚓吞食了異刺線蟲的蟲卵,卵在蚯蚓體內能孵化,幼蟲能鉆入蚯蚓組織,在組織內能生存數月或更長的時間,當雞食入這種蚯蚓便可感染異刺線蟲。所以雞場要防止蚯蚓的潛入。應將雛雞與成年雞分開飼養,防止成年雞帶蟲傳播給雛雞。按期進行驅蟲,幼雞每兩個月驅蟲一次,成年雞每一年驅蟲2~4次。加強飼養治理,飼料中應保持足夠的維生素A、B和動物性蛋白。導籠養,減少雞的感染機會。天應每隔10~15天用開水或熱堿水燙洗地面、飼養槽以及其他一切用具一次。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質量通病;防治措施
Abstract: Hous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directly affect the service life of buildings, the majority of residents' life quality and safety of life and property, as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units, to ensure engineering quality as the most basic work to start. This article start from the housing construction theory,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many year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analyzes the causes of some common quality residential projects and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measures, and on how to strengthen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reduce quality problems occur, expounds his point of view.
Key words: quality problems; control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TU71文獻標識碼: 文章編號:
“質量通病”指的是在工程設計和施工中較容易發生的,普遍存在的一些建筑工程質量問題。這些住宅建設中常見的質量問題,小則損害建筑物的美觀,大則影響居民的生活質量,甚至會使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威脅。
一、質量通病中的常見問題
1.1 滲漏問題
滲漏問題直接關系著居民的生活舒適度和方便程度,而且一旦產生很難在短期內徹底解決,因此從施工設計階段,就要特別重視滲漏問題的預防。
1.1.1 屋面滲漏
(1)產生的原因
①設計因素:有些住宅的設計片面追求建筑外觀形式,造成排水坡度不足或排水管線布置的不合理,尤其在北方夏季汛期,會在瞬時大量積水的情況下容易造成滲漏。鋼筋混凝土屋面板上未設防水層或防水層設計不合理,屋面板上的預留孔洞防滲措施設計不可靠,施工縫位置留設不當等,都會為建筑留下滲漏的安全隱患。②施工因素:采用質量不合格的防水卷材,或由于在鋪設卷材時接頭處存在空隙,都可能導致滲漏。在施工中,現澆鋼筋混凝土板施工坍落度選擇不當是產生質量通病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例如:用水量過多時,在凝固水化過程中,由于內部多余的水分蒸發后,會在混凝土中形成微小的空隙,隨著混凝土體積減小產生收縮,這些空隙便連在一起形成毛細孔隙,成為滲漏的通道,從而引發裂縫的產生。另外,雨水口、墻與板、墻與墻等細部構造部位處理不當,也很容易引起屋面滲漏。
(2)防治措施
在設計中,斜板邊界等關系到重要使用功能的部位,應繪出詳細的施工大樣圖。同時仔細選擇防水卷材的種類,并對其進行質量檢測。嚴格按照構造要求做好預留洞口邊的板筋、板負筋、加強筋等鋼筋的制作和安裝,在防水層施工時,要嚴格按屋面防水細部構造要求施工,做好基層處理,泛水以及斷面變化部位的銳角都要做成圓弧,減少板的連接應力,從而便于卷材鋪貼;還要注意做好局部附加層的施工。混凝土施工的技術管理是做好預防屋面滲漏工作的關鍵。根據施工季節和屋面傾角大小,選擇最佳坍落度,并且加強振搗。對已灌注好的混凝土斜板,應在灌注10h~12h后及時進行澆水養護,保證混凝土處在足夠的濕潤狀態,連續養護期不少于15天,以提高混凝土斜板抗拉強度及抗裂性。
1.1.2 廚房與衛生間的滲漏
(1)產生的原因。
廚房和衛生間墻體、外墻的滲漏原因主要是由于所砌墻體強度未達到質量要求,在受到沉降、溫差等外在因素的影響后會產生局部裂縫而引起粉刷層開裂,水通過裂縫進入墻體,沿磚和灰縫向下向內滲漏。而地面的滲漏可能是由于廚房和衛生間標高未低于樓面標高;樓面板預留孔口安裝管道周邊的縫隙堵塞不密實,或堵塞材料的收縮開裂造成的。衛生間的下沉式大便器凹坑底板、側壁未按設計要求做防水層或防水層處理不合格,也會造成凹坑內的積水滲出板底。當然,樓面板砼施工質量不合格,也會引起開裂而形成滲漏。
(2)防治措施。
首先要增加砌體的整體強度,設置圈梁、構造柱,采取屋面隔熱措施,以避免墻體裂縫的產生。在施工中,嚴格控制廚衛的標高(應低于樓面標高2cm~3cm),并按施工程序做好預留孔、預埋、安裝和堵孔等管理工作。另外,還要充分重視,做好混凝土的質量控制工作。
1.2 地面問題
地面工程質量通病主要包括:地面裂縫、起砂與空鼓等,這些問題不但影響樓地面結構的內在質量和使用效果,也對居民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壓力。因此,要控制施工質量,減少或避免這類質量通病的發生。
(1)產生的原因
在設計方面,房屋不均勻沉降,使結構產生較大的內應力,或設計剛度不足導致撓度過大都可能導致裂縫的產生。在施工方面,如材料選配不當,現澆板所使用的鋼筋、水泥、粗細骨料等原材料的質量不符合要求,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水灰比控制不嚴,坍落度過大,混凝土拌和不均勻,拌和時間不足,對成品的養護不到位等因素,都可能導致樓地面開裂或起砂空鼓等質量通病的產生。
(2)防治措施。
要嚴格控制混凝土的質量,保證施工配合比滿足施工規范的要求?;炷翝仓?必須將墊塊固定,保證鋼筋不與模板直接接觸,使其不致由于墊塊位移而露筋。在澆筑時,應先清理干凈模板內部的附著雜物,再充分潤濕,防止粘連,模板接縫必須嚴密,防止露漿?;炷琳駬v密實,并嚴格防止過振。另外,還要做好成品的后期養護工作。
二、加強質量管理,提高住宅質量
建筑工程質量通病的產生,除去以上技術因素外,也可能是由于施工組織管理不當而造成的。各工種之間的協調配合不好,專業工種之間各自為政的進行施工,結果相互干擾、相互破壞,影響了施工進度、工程質量。因此要消除工程質量通病,還要從加強質量管理入手。
(1)必須嚴格按照我國的施工質量驗收標準所規定的質量驗收責任、程序和驗收方法進行驗收。施工單位要嚴格執行三檢制,并嚴格履行驗收簽字程序,對于驗收不合格的,堅決不允許進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2)要加強對攪拌站和計量器具的管理,嚴格按制度進行操作和控制,對所有材料都要準確計量,對有試配要求的砂漿、混凝土等,必須前期先進行試配,調整合格后方可按確定的配比進行施工。
(3)要加強對原材料,建筑構配件和建筑設備的現場驗收。重點檢查合格證、化驗單。建筑原材料、建筑構配件和建筑設備的現場驗收,并做到一定有履行簽字手續,做到責任到人。
(4)要加強對混凝土和預拌混凝土試塊前期制作、后期養護工作的管理。混凝土和預拌混凝土試塊的取樣應具有代表性,要嚴格按規范要求的組數留置試塊,并按規定要求進行養護,避免由于試塊的制作、養護及留置數量不正確影響對混凝土強度評價的準確性。
(5)項目監理機構應針對工程項目特點將易發生質量通病的檢驗批、分項工程或節點部位作為質量控制的重點,納入監理計劃或監理實施細則,并在施工現場中進行重點控制。
三、結語
本文列舉了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部分普遍質量問題,并總結出這部分房屋質量通病的成因及預防措施。實踐證明,只有對工程進行科學、嚴密的設計和施工,并加強對工程施工中各個環節的質量管理工作,下力氣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和探討建筑工程中質量通病發生的原因,才能做好每一個環節上的防控工作,并能有效地預防質量通病的發生,提高住宅工程的建筑質量。
參考文獻
[1] 付娟,朱麗欣.淺談房屋建筑工程質量通病的防治[J].中國商界(下半月),2009(04):351.
[2] 劉海濤.淺談提高工程建筑質量的管理措施 [J].今日科苑 ,2008,11.
篇7
關鍵詞:路基;常見病害;預防
一、鐵路路基病害產生的原因
鐵路路基病害按路基面形狀可分為路堤病害和路塹病害;按發生部位可分為基床病害、路基本體病害和地基病害;按表現形式可分為下沉、擠出變形、翻漿冒泥和邊坡失效。
1.下沉
下沉是最常見的路基病害,具體表現為路基下沉,路堤地段、路塹地段和過渡段都有發生,是由于路基填筑密度不夠和強度不足,在水、荷載、自重及振動作用下發生局部或較大面積的豎向變形,產生原因為路基填料及壓實達不到要求。
2. 擠出變形
具體表現為路肩隆起、側溝被擠等,是由土體強度不足而產生的剪切破壞或塑性流動引起的。
3. 翻漿冒泥
分為道床性和基床性兩種。道床性是由于道床板結,阻塞路基面降水的順利排出而形成的?;残允怯捎诨餐临|不良,在列車荷載作用下液化成泥漿,由于荷載的反復作用形成抽吸作用,泥漿受擠壓向上冒出。其發展過程一般為道心積水階段、冒砂階段、局部翻漿冒泥階段、區段翻漿冒泥階段。
4. 邊坡失效
主要是受路基下沉及排水不良的影響,路堤邊坡和路塹邊坡都有發生。
這些路基病害表現形式為多種多樣的,但由分析可以看出,路基病害的產生和發展與路基填料的工程性質、地表水與地下水和列車振動荷載有關,產生路基病害的原因主要是土質不良、填筑密度不夠、強度不足和排水不良等。
二、路基病害的整治
路基病害的整治要根據產生病害的不同部位和不同原因,采用針對病害特點的整治措施,主要有以下措施。
1. 路基面防排水
路基面防排水措施是在基床表層形成封閉層,可以采用中粗砂+復合土工膜、中粗砂+復合排水板或采用P. P. T高分子聚合材料作為封閉層。中粗砂+復合土工膜作為封閉層的設計比較常見,適用于補填高度較大的段落?;布庸毯?,清除表層的道砟之類的浮土,做出路拱后在其上設置封閉層,而后向上補填。中粗砂+復合排水板適用于補砟厚度相對較小的地段。挖除道碴,填筑中粗砂厚0. 10 m,中間夾鋪一層復合防排水板,其上鋪道碴厚0. 30 m,路肩兩側設擋碴墻。病害嚴重路段可采用P. P.T高分子聚合材料作封閉層,P. P.T高分子聚合筑路劑為一種新型的高分子土工聚合材料,液狀,可溶于水,反應后形成不溶于水的凝膠體,它依靠材料中分子間的聚合反應,形成立體網狀結構,將土顆粒緊緊連結成一個整體,改善天然土的基本性能,使土體具半剛半柔特性,強度及抗滲性能顯著提高。利用P. P. T材料改良土體的工藝,施工快,操作簡單,凝膠時間可調,處理厚度薄,特別適合目前鐵路客貨車流量大、要點時間短的情況。
2. 基床加固
路基基床加固主要是提高路基的強度和剛度,經常采用的措施有補填、水泥土擠密樁和無砂混凝土樁。補填措施適用于路基沉降較大、補砟較多的地段,下部填筑體承載能力基本良好或經過加強處理,設置排水封閉層后向上補填A、B組土或改良土,然后按照標準道床厚度鋪砟、鋪軌。水泥土擠密樁常用于基床承載力較差的地段的基床加固,加固深度在既有路基面以下3.0~5.0 m,水泥土擠密樁布置在枕木間。無砂混凝土樁的樁徑、布樁方法和成孔都與水泥土擠密樁類似,與水泥土擠密樁不同的是樁孔內填碎石后注漿,注漿材料采用水泥-粉煤灰。采用樁對既有基床部位加固后,還需在既有路基面上部設置封閉層,并向上補填至設計路肩高程。
3. 基床以下部位加固
基床以下部位的加固就是對填筑體的加固,常用措施有旋噴樁加固和花管注漿方案。旋噴樁加固措施主要針對與那些沉降量大、填筑體受水害已久,路基形態變化較大,承載力嚴重不足的地段,如下沉嚴重的路橋涵過渡段和區間路基地段。花管注漿的注漿材料為水泥-水玻璃。
4. 加寬路基面寬度
路基下沉、沖刷等原因造成路肩寬度不足,采取幫寬、設置擋砟墻等方式加寬路基面至符合要求,路肩寬度滿足路堤0.8 m、路塹0. 6 m的要求。
5. 坡面加固
路堤坡面加固可采用漿砌片石肋條、拱型骨架護坡或路堤墻。漿砌片石肋條用于坡面高度不大于3. 0 m的坡面。肋條上部接擋砟墻或鑲邊,沿路基坡腳處設一道條形基礎,各肋條下部與條形基礎相接。拱型骨架護坡用于填高大于3 m,既有坡面無防護、路堤幫寬后恢復坡面防護地段。路堤墻適用于為不出現新征用地,幫寬受到限制地段,坡腳處設路堤墻收坡,墻高根據地質資料和現場條件確定,一般不宜超過4 m,擋墻以上邊坡采用拱型骨架護坡。既有邊坡溜塌時,清除滑塌體,重新幫填路堤,坡腳處設護腳墻加固,并砌筑或恢復拱形骨架護坡。
路塹坡面加固可采用重新砌補、整修或樁板墻加固。對于既有塹坡穩定,坡面僅有少量損毀地段,對損毀坡面重新砌補、整修。對于既有塹坡穩定、坡面損毀較為嚴重,有鼓脹開裂或有較長的橫向貫通裂縫地段,分段拆除重新砌筑坡面,并在坡面中部設一道耳墻。對于邊坡較高且不穩定,或有滑動傾向時,在坡腳處設樁板墻,樁間設外掛擋土板。使之有利于加寬路基面,增設排水溝,并有利于邊坡穩定。
三、路基沖刷和路基凍害
3.1路基沖刷和路基凍害的形成原因
⑴位于河流岸邊、河灘或水庫岸邊的路基,因常年或季節性水流沖刷、波浪和滲流的作用,往往造成路基沖空、邊坡滑坍等病害。
⑵我國北方有些地區冬季非常寒冷,如中國東北地區多為季節性凍土地區,地表土層一般冬季凍結,春季開始融化,夏季除永凍層外將全部融化。這類地區的路基,在土、水、溫度的共同影響下,路基面將發生不同程度的凍脹,春夏又發生融化下沉,使軌面高低、水平產生不均勻變形,嚴重地段往往伴生翻漿冒泥,道碴陷槽,基床外擠等病害。
3.2路基沖刷和路基凍害的防護與治理
3.2.1路基沖刷病害的防治
防治這類病害,必須掌握水流性質、變化規律及可能對岸邊或路基造成危害的性質和嚴重程度,使防治措施準確到位。為此,應細致地調查勘測、精心分析,提出符合實際的科學結論。防護工程分直接防護和間接防護兩類。直接防護是對路基本體加固,以抵御水流的沖刷;間接防護是借導流或挑流工程,改變水流性質,間接達到避免或減輕水流對路基沖刷的目的。
3.2.2路基凍害病害的防治
1)修建減少路基基床含水量的排水設施。如修建具有抗凍防滲能力的地表排水設施,以防治因地表水節而引起的凍脹;修建滲溝、暗溝、截水溝等,截斷、疏導地下水或降低地下水位,以防治因地下水補給而引起凍脹。2)挖除凍害地段的基床土,換填無凍脹或凍脹很小的碎石、河沙、砂類土等。換土深度應主凍結試之下,換土寬度應包括路肩在內的整斷面更換。3)在基床表層鋪設保溫層,改善基床溫度環境,使表層下的基床土不凍結或減小凍結深度。保溫材料一般用爐渣,其導熱系數小、,成本低廉,也可用石棉、泡沫聚苯乙烯板等保溫材料。國外經驗表明,用泥炭或冷壓泥炭磚作保溫材料,效果良好,使用時間長。濕度大的泥炭在水分凍結時,會釋放大量潛熱,能防止泥炭進一步凍結。
3.總結
鐵路路基病害的產生原因各不相同,針對不同地區、不同特點的路基病害,需要采用不同的整治措施,要徹底整治好病害,需要判別出路基病害產生的具體原因,然后針對其關鍵因素確定適宜的整治措施。
參考文獻:
[1]李孝峰. 鐵路路基病害的產生機理與治理措施[J]. 遼寧經濟,2009, (6).
[2]黃書華,謝達文. 鐵路路基病害整治技術[J]. 鐵道建筑,2008,(9).
篇8
【關鍵詞】抽油機 曲柄 破壞形式 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 TE9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 破壞原因分析
1曲柄銷主要是承受連桿的拉力和螺紋的預緊力,在計算時主要考慮這兩個力的影響。在計算曲柄銷的強度時主要考慮連桿的拉力;在考慮疲勞破壞時,要考慮到曲柄銷小端螺紋預緊力,預緊力的大小直接影響到曲柄銷的疲勞壽命。根據曲柄銷的工作狀況,斷裂原因有:曲柄銷的強度不足;疲勞破壞;變速箱運轉不平穩對曲柄銷造成載荷沖擊,2個連接桿調整不當造成2個曲柄銷受力不均,軸承損壞致使曲柄銷受力狀況變壞,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曲柄銷斷裂。
1.2材質問題,分析曲柄斷裂位置和斷面形狀,斷口金相分析認為,鑄件的石墨形態粗大,使其脆性增大,強度下降。從曲柄取樣進行抗拉強度試驗,結果為120MPa,因曲柄材料為HT200,在此厚度下其強度應達到160MPa,可見其強度有明顯下降。為了確定曲柄斷裂是否因材質不佳所致,需要計算在正常工作情況下曲柄斷面的最大應力。
1.3(1)日常維護、保養不及時,如關鍵部位螺母松動造成曲柄破壞;(2) 裝配不合理,過盈量過大,局部裝配內應力超過材料的強度極限;(3) 曲柄的鑄造工藝不合理,產生鑄造缺陷;(4) 曲柄的結構不合理,局部強度不足。
2 預防措施
2.1在小型抽油機異相型曲柄中,曲柄銷孔內側的凸臺處易發生強度不足的情況,要注意在工藝允許的情況下,加大壁厚。也可將曲柄銷孔設計成沒有鍵槽的光孔, 而在其孔內鑲嵌一帶鍵槽的錐套。這樣,既可以降低曲柄的加工難度,又可解決曲柄銷孔處的強度不足問題。這種結構的優點還在于發生曲柄銷滾鍵后,不致于將曲柄破壞,只需更換相應的錐孔套就可以了,大大降低維修費用。
2.2從鑄造工藝上采取措施,使曲柄材質達到設計要求,以提高其承載能力,從而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從控制方面采取措施以避免發生打架現象。例如在懸繩器上安裝壓力傳感器,將壓力信號傳送到控制柜, 控制元件檢測到壓力信號后判斷壓力是否正常,如有異常(比如說壓力為零)即斷電停機,從而避免打架現象的發生,這應該是避免事故發生的簡單有效的方法。
2.3在曲柄銷加工過程中,對曲柄銷進行嚴格選材,嚴格控制曲柄銷的熱處理等加工過程,以保證曲柄銷的性能。在裝配時曲柄銷套可以變形,曲柄銷與曲柄銷套的錐面配合結合率提高,曲柄銷套與曲柄孔的配合更加緊密,而且裝配比較容易。曲柄銷小頭鎖緊螺帽,改為雙螺帽或加防松蓋,可以有效地防止螺帽松動。新安裝或大修后的抽油機運轉3d后,將曲柄銷螺帽再緊一次。安裝一種曲柄銷松動早期預報裝置, 此裝置靈敏度很高, 曲柄銷的輕微松動即可將電路接通,發光二級管發光,警告曲柄銷已松動。加大曲柄銷直徑,提高曲柄銷的強度,延長曲柄銷壽命。
2.4交變載荷引起的疲勞破壞,是由微裂紋源開始,在交變載荷的作用下,裂紋源逐步擴展,直到截面強度不足時,突然斷裂,在裂紋源附近出現光滑斷裂帶,而剪切破壞斷面沒有溜線形光滑斷裂帶。根據游梁式抽油機的結構與承受載荷特點來分析,連桿傳遞給曲柄銷的拉力大小是變化的,而且作用的方向也在不斷的變化,即曲柄銷承受的載荷為交變載荷。這個交變載荷與曲柄銷和錐套的過盈配合面上產生一個交變彎矩,在交變彎矩的作用下,使過盈配合面產生相對滑動,形成滑動區。如果滑動區的長度超過過盈配合的結合長度,連桿拉力產生的交變彎矩就會傳到曲柄銷的小端和螺紋根部,使錐面小端和螺紋部分受到交變載荷的作用,從而引起錐面小端和螺紋根部出現疲勞破壞。如果錐面中部開有退刀槽,在交變彎矩的作用下,則在退刀槽處產生較大的應力集中現象,因此錐面中部都是疲勞斷裂失效,這與實際情況是相符的。
2.5改進曲柄的鑄造工藝和裝配工藝,可避免因工藝不合理造成的曲柄破壞,而改進曲柄的結構工藝性對提高曲柄鑄造質量也起到關鍵作用。
3 曲柄破壞的形式
3.1曲柄銷孔磨損:曲柄銷孔磨損也是較常見的故障,大多數曲柄報廢是這種原因造成的。造成曲柄銷孔磨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1)曲柄銷螺母松動:曲柄銷螺母松動后,曲柄銷與曲柄銷錐孔套之間出現較大間隙,在運轉時發生曠動,造成曲柄銷孔很快磨損。(2)曲柄銷錐套破碎:曲柄銷與錐孔套錐面接觸不良,造成錐孔套局部受力,致使曲柄銷錐孔套破碎,進而在運轉時磨損曲柄銷孔。
3.2 曲柄斷裂:曲柄斷裂主要發生在曲柄鍵槽根部和曲柄靠近輸出軸孔的一端第一個齒的根部曲柄斷裂往往導致抽油機的結構件變形和破壞,甚至造成抽油機報廢。發生斷裂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幾個方面:(1)鑄造原始裂紋:抽油機曲柄為鑄鐵件,在工作時不但傳遞扭矩,還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所以曲柄的尺寸一般較大。同時,由于安裝其它部件的需要,其截面形狀變化較大,故鑄造時的應力較大,容易產生收縮裂紋。尤其在曲柄靠近減速器輸出軸一端第一個齒根處,截面尺寸變化大,齒根處應力又相對集中,冷卻時極易產生收縮裂紋,工作時造成曲柄斷裂。(2)抽油機事故:抽油機尾軸承螺栓剪斷造成的橫梁連桿落下,使抽油機的運轉受阻,巨大的沖擊下,造成曲柄斷裂。另外,懸繩斷脫后,由于沖擊也可能造成曲柄斷裂。(3)曲柄鍵裝配不合適:曲柄鍵的上下面為過盈配合,側面為過渡配合,若曲柄鍵側面過盈量過大,就會因裝配內應力過大而將曲柄撐裂,裂紋會沿曲柄鍵槽根部向外擴展。
3.3 曲柄斷齒:抽油機曲柄斷齒發生在曲柄齒部沿T形槽根部斷裂。曲柄斷齒后,平衡塊的保險鎖塊會失去作用,給抽油機的調平衡造成困難,而且極易造成平衡塊的滑落,導致更大的事故。造成這種破壞的原因有以下幾種:(1)平衡塊螺栓松動:平衡塊螺栓松動時, 抽油機運轉過程中平衡塊會在重力和離心力的作用下沿曲柄滑動,這時平衡塊鎖塊與曲柄齒之間會產生很大的作用力,從而容易造成曲柄斷齒。(2)鑄造缺陷:曲柄齒相對于整個曲柄來說,尺寸較小,在鑄造時易發生冷隔和粘砂等缺陷,使其機械性能降低,在使用時易斷齒。(3)安裝時吊裝平衡塊不當:在安裝平衡塊時吊裝不當,致使平衡塊沿曲柄滑動,平衡塊鎖塊與曲柄齒之間會產生很大的作用力,也容易造成曲柄斷齒。
3.4曲柄銷孔處裂紋:曲柄銷孔處裂紋多發生在小型異相型抽油機曲柄上,這種曲柄較單薄,其結構合理與否將直接影響曲柄的安全,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1)曲柄結構不合理:曲柄銷受力較大,且承受交變載荷,這種交變載荷又要傳遞到曲柄上,所以曲柄結構不合理極易造成曲柄銷孔裂紋。(2)曲柄銷螺母松動:曲柄銷螺母松動是抽油機常見的故障之一。曲柄銷螺母松動后,在連桿的拉力作用下,會造成曲柄銷孔局部受力,并且力的方向隨時改變,這時會在曲柄的危險截面處,如曲柄銷鍵槽根部產生裂紋。
3.5曲柄鍵槽壓潰:曲柄鍵槽壓潰常是因曲柄鎖緊螺栓松動或曲柄鍵裝配不合適造成的。(1)曲柄鎖緊螺栓松動:正常情況下,曲柄與減速器輸出軸是完全靠摩擦力來傳遞扭矩的。當曲柄鎖緊螺栓松動后,要靠曲柄鍵的側面受力來補償摩擦力矩的不足,從而造成曲柄鍵槽壓潰。(2)曲柄鍵裝配不合適:曲柄鍵裝配時若鍵的側面配合存在較大的過盈,在安裝過程中強行裝配,易造成曲柄鍵槽壓潰。
4 結束語
要保證抽油機曲柄的安全,必須對抽油機進行及時有效的維護保養,同時還要改善抽油機曲柄的結構設計和工藝設計,加強工藝監督,保證安裝質量。發生曲柄斷裂事故的根本原因是“打架”現象對抽油機構件所造成的沖擊載荷;曲柄材質不佳也增加了事故發生的概率。從控制方面采取措施避免“打架”現象的發生是解決問題的簡單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1]張學魯,季祥云,羅仁全. 游梁式抽油技術與應用[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1.
[2]齊耀光,石臨嵩,張慧文.抽油機曲柄銷破壞形式分析[J]石油機械, 1992, 22 (8) : 25~271
篇9
關鍵詞:犬類;常見疾?。活A防
中圖分類號:S858.29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3)03-0051-02
犬類的常見疾病中,主要有犬熱病、狂犬病、食道梗塞、急性腸炎以及寄生蟲病等,這些疾病是在日常的生活中,經常見到的一種犬類的疾病。對這些經常出現的犬類疾病進行研究,并提出了預防此類疫病的防控措施。
1 常見的犬類疾病
1.1 犬瘟熱
犬瘟熱主要是一種由病毒而導致的急性傳染病。病犬的眼睛、鼻子分泌物唾液以及糞尿中都是含有病毒可通過上呼吸道黏膜而感染的。如果病毒侵入機體并得以繁殖則葡萄球菌、鏈球菌以及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等很容易繼發感染使得疫病復雜化[1-3]。犬熱病表現為煩躁不安,甚至,全身發抖,被毛粗亂,食欲減退。在病情比較嚴重的時候,可以用一些咖啡因,也可皮下注射滅菌生理鹽水50~100 mL。
1.2 狂犬病
狂犬病是一種死亡率非常高的一種急性的傳染病,也是人畜共同患的一種疾病,其危害性大,病源是狂犬病病毒。病毒可以通過大鼠、小鼠、兔、雞胚等制備弱毒疫苗。在病犬中樞神經系統中病毒含量很高,狂犬病初期大多數的狂犬病動物的情緒不穩定,有時候非常的煩躁而且沒有聲音,喜歡躲在陰暗的地方;而有時不停的走動,或者是抬著頭向天空中嚎叫。第3天時,開始進入興奮期,經常舔地上的泥土,瘋狂的啃著東西。第4天以后,發展到了麻痹期,病犬的精神遲鈍,嘴巴是半張著的,舌苔顏色也變成了青灰色,嘴巴里不停地流著泡沫的唾液,直至死亡。如果狂犬病已經發生在動物的身上,那么它的病情是無法遏制的,同時也是無法治愈的。
1.3 食道梗阻
食道梗阻主要是因為飼料的塊特別的大或者是在飼料中有其他的東西引起的?;加羞@種疾病的動物一般都有疼痛和壓迫的感覺,一般表現為吞咽困難。若不明的東西是在食道的前端,那么就用手或者是鉗子從患病動物的口腔中取出來即可;若不明的東西已進入胃,那只能服用催吐劑,同時要進行腸道沖洗。
1.4 急性腸胃炎
急性腸胃炎主要是由于腸道運動以及腸道的分泌功能的紊亂而引起的腹瀉。
1.5 寄生蟲
為了預防犬類動物的寄生蟲,提高犬類動物的經濟效益,可以每隔2個月,對犬類動物進行喂養驅蟲劑進行驅蟲。
1.6 犬傳染性肝炎
犬傳染性肝炎是過濾性的病毒,屬急性熱傳染病,它的主要的癥狀發生在肝臟中,從而引起病犬全身循環,這種疾病的癥狀主要有發燒、厭食、精神不振、嘔吐、腹痛等。
2 預防措施
2.1 定期進行預防接種
按照不同疫苗的說明書注射疫苗能有效預防疫病的發生。如犬瘟熱的預防接種程序:仔犬6周齡時為首次免疫時間,8周齡進行第二次免疫,10周齡進行第三次免疫。以后每年免疫1次,每次的免疫劑量為2 mL,可獲得一定的免疫效果。鑒于疫苗接種后需經一定時間(7~10 d)才能產生良好的免疫效果,而目前犬瘟熱的流行比較普遍,有些犬在免疫接種前業已感染犬瘟熱病毒,但未呈現臨床癥狀,當在某些應激因素(生活條件的改變、長途運輸等)的影響下,仍可激發呈現臨床癥狀而發病,這就是某些犬在免疫接種后仍然發生犬瘟熱等疫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為了提高免疫效果,減少感染率,在購買仔犬時,最好先給仔犬接種犬五聯高免血清4~5 mL,1周后再注1次,2周后再按上述免疫程序接種犬五聯疫苗,這樣既安全可靠,又可減少發病率。
2.2 按時進行隔離治療
在日常的生活中應該時刻關注犬類動物,只有及時的發現,才能夠及時的進行隔離治療,同時也可以進行預防繼發感染,這也是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減少犬類動物死亡的關鍵所在[4]。
綜上所述,在日常的生活中,應該及早的發現犬類動物的常見疾病并且要提前做好預防疾病的準備。
參考文獻:
[1] 劉利榮.張家界市市場野生動物寄生蟲感染情況調查[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07.
[2] 劉建麗.東北虎林園貓科動物體內寄生蟲感染調查與研究[D].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2007.
篇10
關鍵詞:肉雞;常見?。环乐未胧?/p>
中圖分類號:S858.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2)-09-0232-1
隨著肉雞養殖業的不斷發展,肉雞疾病呈現多發高發態勢,常見病的發生嚴重危害著肉雞養殖業的發展。因此,搞好疾病的防治是肉雞飼養的關鍵措施。在實踐中,應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做好預防和治療工作,控制疾病蔓延,減少經濟損失。
1 新城疫
新城疫又名亞洲雞瘟。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難,下痢,神經機能紊亂,粘膜和漿膜出血,出血性纖維素性壞死性腸炎,脾、胸腺、腔上囊及腸壁淋巴濾泡等淋巴組織壞死等。
預防措施:加強衛生管理,防止病原體侵入雞群。禁止從污染地區引進種雞或雛雞,也不要從這些地區購買飼料、養雞設備等,禁止無關人員進入雞場,并防止飛鳥和其他野生動物的侵入。在飼養管理上,應實行全進全出的飼養管理制度,以防病原體接力傳染,定期帶雞消毒。定期預防接種,增強雞群的特異免疫力。
治療方法:目前,新城疫尚無有效的治療藥物。當雞群發病時,可采用緊急免疫的措施,分別用新城疫Ⅳ系疫苗3~4倍量飲水。
2 傳染性法氏囊病
傳染性法氏囊病是由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種以破壞法氏囊為特征的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該病主要感染雞,除雞外,鴨、鵝也能感染發病。各品種的雞都能感染。雞對本病的易感日齡為3~6周齡,最早見于5日齡,最晚見于180日齡。多數雛雞感染后不表現臨床癥狀,但結果導致嚴重的免疫抑制。本病一年四季都能發生,但以6~7月份發病較多。
預防措施:在雛雞的飼養過程當中,一定要注意機體免疫系統的保健和免疫功能的調節。為促進免疫器官發育,增強免疫功能,6~8日齡時使用“安疫肽”每100ml對500kg水,集中2小時內飲完,每天一次,連用3天。20~22日齡,使用“高免多糖”100g對500kg水,每天一次,連用3天,從根本上做到免疫系統保健和免疫功能調節,能很好預防法氏囊病的發生,即便發病也達到可防可控的目的。另外,還要加強飼養管理,建立健全衛生防疫制度。
治療方法:發現傳染性法氏囊病后,可及時注射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黃抗體,每只雞1~2毫升。為避免病雞脫水衰竭死亡,可飲口服補液鹽以補充體液。由于法氏囊是一個免疫器官,患傳染性法氏囊病后,使機體的免疫機能下降,抵抗力降低,這時雞易患球蟲病、大腸稈菌病等。所以,除加強消毒外,飼料中應添加抗生素防止繼發感染。
3 雞白痢
雞白痢是由雞白痢沙門氏菌引起的雞的傳染病。主要侵害雛雞,在出殼后2周內發病率與死亡率最高,以白痢、衰竭和敗血癥過程為特征,常導致大批死亡。
預防措施:由于雞白痢沙門氏菌主要通過種蛋傳遞,因此,應對種雞進行嚴格的血清學試驗,對檢驗結果為陽性反應的種雞進行消殺。對孵化場所、孵化設備及種蛋進行嚴格消毒,防止種蛋帶菌孵化。育雛過程中,要對育雛舍、蛋雞舍等場地做好清潔消毒工作,尤其要注意地面、用具、食槽和飲水器的消毒。雛雞出殼后應定期對雞群進行消毒,并進行投藥預防。
治療方法:抗生素對本病都有療效,用藥物治療急性病例,可以減少雛雞的死亡,但痊愈后仍能帶菌。發病時可在飼料中加入0.01%的氟甲砜霉素連用4~5天;四環素或土霉素按0.2%的量拌入飼料中連用5~7天;此外也可用慶大霉素、新霉素、安普霉素等拌料或飲水。
4 禽霍亂
禽霍亂又稱為禽出血性敗血病、禽巴氏稈菌,是鴨、鵝、雞和火雞的一種急性敗血性傳染病。臨床上分為急性型和慢性型兩種,急性型表現為敗血癥,發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慢性型表現為肉髯水腫、關節炎,病死率都比較低。
預防措施:免疫預防。國內常用的有蜂膠滅活苗、滅活油乳劑苗和氫氧化鋁膠苗,前兩者優于后者。主要用于2個月以上的雞,肌注1毫升/只,免疫期可達半年,但有時會出現注射局部形成壞死灶,影響肉質和生產力;加強管理。禽霍亂不能垂直傳播,雛雞在孵化場內沒有感染的可能性。健康禽的發病是在雞進入雞舍之后,由于接觸病禽或其污染物而感染的,因此,杜絕多殺性巴氏稈菌進入禽舍,對防制禽霍亂十分重要。
治療方法:抗生素。許多抗生素都可治療本病,通常選用使用方便的抗生素,如金毒素、土霉素按0.1%拌料喂給,連用3~5天,可收到滿意的效果;磺胺類藥物·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鈉等拌料量為0.1%~0.2%,飲水用量為0.04%~0.1%,連喂2~3天,療效良好,磺胺嘧啶和磺胺噻唑的療效則差些;喹諾酮類·氟哌酸拌料用量為0.01%~0.02%,飲水用量為0.008~0.01%,連用3~5天,或用0.008%~0.01%的環丙沙星飲水,連用3~5天。
參考文獻
[1] 刁有祥.低致病性禽流感對養禽業的危害與控制.山東畜牧獸醫學會禽病學專業委員會第一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9,05.
[2] 劉兆云,司桂明,王瑞芝.雞白痢病的防治.中國農村科技,199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