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沙沙沙范文

時間:2023-03-29 20:07:4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雨沙沙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打在窗戶上,滴答滴答,

彈出美妙的樂曲。

小雨沙沙沙

飄到花草上,

染綠的草兒,點紅了花兒。

小雨沙沙沙,

落到我的雨傘上,

坐著滑滑梯玩耍。

我向小雨問聲好,

篇2

《小雨沙沙》是浙美版第一冊第5課,是在美術新課標正式公布的背景下,編寫的一堂十分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造型、表現課。雨是最尋常的,但是下雨之美學生卻很少用美術的方式去表現。教材中運用富有童趣的拼音兒歌,小雨沙沙的情景,為的是更有意境地讓學生認識美術元素中的點與線,并學習如何來表現雨的意象。本課的編排目的是讓學生認識小雨,讓學生仔細觀察下雨等這些自然現象的美,體會到植物在雨中造型變化的特點,從而用有情感的點與線去塑造。教材還展示了不同雨的畫法,擬人化的小花喝雨水的步驟圖和兩幅不同表現內容的學生作品,對不同的下雨情景進行點與線分析,起到了欣賞和感悟的作用,引導學生去表現春天的雨中動植物的可愛模樣。

一年級的學生已經能用點、線來表現事物,但是這是一種無意識的表達,或者說他們并不知道自己所運用的點、線還有粗細、曲直、疏密、輕重、急緩的變化。所以這堂課是學生第一次正式地學習點、線的變化。通過這一課,學生要了解點和線的輕、重、 緩、急。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初步理解美術元素中的點與線的基本知識,體會點與線的輕重急緩。

2.過程與能力:采用聆聽雨聲、觸摸雨水等形式,結合表演、欣賞、述說等做法,讓學生運用不同的情感體驗來表達下雨的感受,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以及對點、線、色彩的表現能力。

3.情感與態度:學生感受到雨的美,點與線的美,自然美與藝術美結合,進一步培養學生對美麗的大自然的向往,對藝術的熱愛。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運用點、線及色彩表現下雨時動植物的情景。

2.難點:點與線的變化,情感的融合。

四、課前準備

1.學生:油畫棒或者水彩筆

2.教師:課件、教具和紙

五、教法和學法

根據一年級學生心理特征,在教師引導下,采用在“玩中學”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

一是在“聽雨”中,玩點與線,表現形象;

二是在“看雨”中,玩點與線,豐富形象;

三是在“講雨”中,玩點與線,組織形象;

四是在“評雨”中,加深對點線美的認識;

五是在“組合”中,加深對整體美的理解。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聽雨聲,唱《小雨》兒歌,體會聲音與點、線的關系。

1.播放下雨的各種聲音,聽自然的雨聲,請學生根據聽到的聲音在紙上畫點與線,讓學生體會聲音與點、線的關系。

師:現在我們先做一個游戲,請大家拿出白色的紙和記號筆,聽聲音來畫畫,教師在黑板上板書。聽,準備好了嗎?

放小雨沙沙聲,(不出示圖像)

學生根據聽到的聲音隨意地用點和線來畫

師:大家畫的是什么?

生:小雨

2.播放《小雨沙沙》音樂,請學生根據聽到的音樂在紙上畫點與線,體會音樂、兒歌與點、線的旋律。板書課題:《小雨沙沙》。

師:春天里,下雨了,小植物,小動物會怎樣啊?大家來聽兒歌,用記號筆畫下來。

放小雨沙沙兒歌,(不出示圖像)如果兒歌結束,教師再背相關的兒歌,

師:我們請第一組把作業交上來,看畫了什么?

投影儀展示,教師描述,然后貼在相應的黑板上

師:剛才的游戲里,大家用點與線(板書點與線)畫出了小雨和各種形象,我們是否想畫得更好一些啊?

生:想!

師:今天我們就學習小雨沙沙這一課。

(貼小雨沙沙課題,出示教材的幻燈片。)

設計意圖:一開始就讓學生動手實踐,隨意地表現聽到的雨聲、兒歌。看似無意的畫畫,呈現的是學生對點和線的最初運用的狀態。

(二)展開:看雨天,引出與雨有關的形象,打開學生的思維。

播放小雨沙沙情景的幻燈片,用視覺去感受雨中有哪些形象出現和變化,并在紙上畫出來。

1.畫白云,體驗線條的“輕”。

師:我們現在做第二個游戲,看圖畫畫。貼“看”,請大家拿出三角形的彩紙,用記號筆畫。(出示白云的圖片),藍藍的天空上飄來了一朵一朵的白云,我們可以用怎樣的線條來畫?

生:輕輕的。淡淡的。細細的。

師:請把輕輕的云畫下來。

師:大家畫完了嗎?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樣畫的。看這一張輕輕得畫得像棉花一樣,這一張畫得像白紗一樣,還有這一張更有趣,畫得像一個小白熊,我們班的小朋友有畫得不一樣的嗎?請舉手,教師巡視,挑好的一張,展示后貼在黑板上(要給學生另一張紙)。

教師小結:畫云的時候我們可以用輕輕的線條來畫,在板書的“線的變化”下貼有“輕”字的圖片。

2.畫烏云,體驗線條的“重”、“緩”。

師:出示烏云圖片。看,厚厚的烏云飄來了。我們可以用怎樣的線條來畫厚厚的烏云?

生:力氣帶大點。重重的。粗點。顏色深點。

師:請把厚厚的烏云畫下來。

師:大家畫完了嗎?來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樣畫的,看這張烏云一圈一圈的,很厚,這張烏云一片一片的,重重疊疊。你們有畫得不一樣的嗎?請舉手,教師巡視,挑好的一張,展示后貼在黑板上。

教師小結:畫烏云的時候我們可以用重重的線條來畫,在板書“輕”下貼有“重”字的圖片。

3.畫閃電,體驗線條的“急”。

師:轟隆隆,雷聲響,嘩啦啦,閃電亮。(出示閃電圖片)我們可以用怎樣的線條來畫閃電?(折線)誰能把閃電畫得更有力量?(粗線)請你畫一畫有力量的閃電。

師:畫完了嗎?來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樣畫的,看這張閃電像樹根,劃過天空,這張閃電像裂縫,你們有畫的不一樣的嗎?請舉手,教師巡視,挑好的一張,展示后貼在黑板上。

教師小結:畫閃電的時候我們可以用重重的快速的線來畫。在板書“重”下貼有“急”字的圖片。

4.畫變化的雨點,體驗點和線條的輕重急緩。

師:滴答滴答,下雨了。(出示下雨圖片)我們可以用怎樣的點來畫雨滴?(輕、重、大、小)請把雨點畫下來。

師:大家畫完了嗎?來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樣畫的,看這張雨滴大大的,這張雨滴重重的 ,這張雨滴輕輕的。你們有畫的不一樣的嗎?請舉手,教師巡視,挑好的一張,展示后貼在黑板上。

教師小結:畫雨點的時候我們可以輕輕地畫,也可以重重的畫,可以畫空心的,也可以畫實心的。

師:雨點串在一起會變成了什么?(雨絲)雨越下越密了,成了長長短短的細雨絲。還有沒有不一樣的雨絲?(粗的)風呼呼的吹著,細雨絲怎么了?請你畫一畫雨絲。

師:畫完了嗎?來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樣畫的,看這張雨絲細細的,像牛毛,畫的時候用的力氣一定很小,這張雨絲粗粗的,肯定用力畫了,這張雨絲用了波浪線,我猜可能風兒很調皮,吹得雨絲左右搖晃了。你們有畫的不一樣的嗎?請舉手,教師巡視,挑好的一張,展示后貼在黑板上。

教師小結:雨絲可以用輕輕線條的畫,可以用重重的線條畫,也可以用斜斜的線來畫。在板書“折”下面貼有“斜”字的圖片。

師:雨越來越大了,噼里啪啦,雨點打在花瓣上,濺起了一朵朵水花。你可以用怎樣的線條畫水花?請你用我們學過的線條畫一畫水花。

師:畫完了嗎?來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樣畫的。看,這張水花像小手,這張用到了點和細線,這張水花用到了粗粗的線條。你們有畫的不一樣的嗎?請舉手,教師巡視,挑好的一張,展示后貼在黑板上。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由練習,用點和線表現下雨情境中的基本要素。下雨時,不僅有雨點,還有其他天氣變化:天陰了,烏云聚集了,閃電了——所以下雨了不應該僅僅只關注不同的雨點。雨天典型變化圖片的播放,讓學生對雨天變化有所了解。但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不可能對天氣變化時所有的特征都有所認識,觀察之后還需要有個內化的過程,所以采用老師和學生一起畫雨天的天氣變化,降低了難度。

(三)深入:想雨中情景,說雨中的故事,豐富學生想象力。

創設雨中情境,啟發學生講故事,拓展思維,為學生畫下雨的情境創作準備。

情境:畫下雨天動物和植物的擬人故事。

師:剛才的游戲里我們用變化的點和線畫出了不一樣的雨天天氣變化。

師:現在我們來做第三個游戲,想象畫畫。貼板書“想”。

師:小雨點,沙沙沙,落到花園里,猜猜誰來迎接它了?(畫小花)

師:小花樂得張嘴巴,她在干嘛呢?(蓋上畫了雨的透明的薄膜)喝著甜甜的雨水,真快活。

師:再來猜猜,這朵小花在干嘛?(抽掉教師示范畫的小花,顯示出第二張事先畫好的小花)

師:漂亮小花扭扭腰。再來看看,誰笑了?(抽掉第二張小花,顯示第三張小草)綠色的小草隨風搖。現在請你想一想,下雨了,還有哪些植物特別高興?能學一學它們的動作嗎?

師:植物笑了,動物也樂了。看誰來了?(抽掉第三張小草,顯示第四張小兔)

師:大自然中,還有什么也可以當雨傘。小兔子,撐著傘,走來走去,真快活。左一腳,右一腳,濺起水花笑哈哈。(教師在透明薄膜上畫水花)

師:猜猜它為什么笑了?(抽掉第四張小兔,顯示第五張螞蟻蝸牛)

師:你解釋的真好,那請你們想一想,下雨了,還有哪些動物很開心?

設計意圖:動植物擬人手法的指導練習。一年級的學生,處在“樣式化前期”,美術基礎還是幼兒水平,容易口高手低,表達的時候說得非常到位,一旦動手表現就未必那么回事了。所以在喚醒了學生對雨景的記憶后,就應該安排雨景的具體畫法指導。對于植物而言,擬人的具體手法就是添加表情和動作。表情可以是瞇著眼睛享受雨水的滋潤,也可以張開嘴巴喝著甜甜的雨水——但是教師示范的只是其中一種,其他表情由學生來思考。小花會擁抱,會跳舞——而這些動作靠葉子來完成。教師的表情添畫和不同動作的形象是在引導學生認識到小草,大樹都可以用這種方法來表現。而對于小動物而言可能有趣的就是躲雨的樣子:躲到荷葉下,藏到蘑菇下,還可以用小花做傘擋雨。但一堂課里不可能所有的畫法都示范,這些抽拉的形式會更快更有效。

(四)學生想不一樣的故事,創作一幅獨特的下雨天的畫。

教師發各種彩色幾何形紙片。學生進行創作。

作業要求:畫一畫雨中小花、小草、小動物的可愛模樣。

教師巡回指導,幻燈片放小學生畫下雨天各種題材的作業。

師:有個小朋友就把這開心的小動物,小植物畫下來了,看看她畫了哪些雨中情景。你能不能畫出和她不一樣的雨中情景呢?你想畫什么?下面我們就來畫一畫雨中小動物小植物的可愛模樣,畫好后思考一下,你用了哪些線條和點,為什么這樣用?畫面中哪里與眾不同,最好能給自己的畫取個題目。音樂停止我們就結束。開始吧。

(五)賞佳作,評雨景。

欣賞同學作品,嘗試用點雨線的基礎知識來評價作品。

評價要求:

1.用了哪些點和線,為什么這樣用?

2.小花、小草、小動物哪里最可愛?

3.能給你的作品取個動聽的名字嗎?

4.誰的畫更有下雨天的情境?

師:好,已經有小朋友畫好了,(巡視過程中挑一張好的),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小作者來介紹一下你的作品,用了哪些點和線條?為什么這樣用?你覺得哪里最與眾不同?想過題目嗎?(介紹好貼到黑板上)你們有沒有畫的不一樣的?請舉手,教師巡視,挑好的6張,展示后貼在黑板上。

設計意圖:這些問題都是針對本課的知識、能力和情感的要求進行講評。

(六)雨景組合會怎樣?拓展思維

1. 把作業排成下雨天。(教師擺)

2.把作業排成雨傘。

3.拓展:給你的作業配兒歌、古詩、謎語等等。

小結:今天我們通過聽雨、看雨、想雨,練習了點和線條的變化。可以用線輕輕的畫,重重的畫,線條可以折,線條還可以產生水花,點和線可以表現很多的景色。

拓展:這么美的畫面要是能配上合適的兒歌,那就更有意境了。下課后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找找有關小雨的兒歌,寫到畫面中,比比誰找到的更合適。

最后讓我們看著自己美美的畫面,來唱一唱小雨沙沙。(放音樂,唱兒歌)

設計意圖:組合讓學生看到更大的空間,進一步創意的情景,把美的表現方法不斷地拓展。

七、課后反思

本課教學設計中主體形象的表現側重用擬人化的手法來表現動植物在雨中的不同造型。作為一堂學習點與線的基礎課,最實質性的內容就是掌握點與線的輕重急緩變化,用富有變化的點與線來表現雨中情景。所以教學設計由最初的創設雨中情景為主改成了用觀察比較的方法體驗點與線的輕重急緩為核心。通過這一課的學習,學生的確感受到了點與線的變化,也能嘗試著用富有變化的點與線來表現雨中情景。但是,畢竟只是一年級的學生,40分鐘的一堂課一直在進行觀察、比較、操作,這樣的課堂操練強度是否可以適當弱化點值得我們思考,畢竟孩子們才剛剛進入小學生活。在注重技法指導,強化操作性的基礎上,可能對孩子的情感體驗的關注弱化了。學生在埋頭操練的同時,對煙雨蒙蒙的美景的感悟,對踩著水坑,放聲歡笑的場景的回憶似乎欠缺了些。如果能打破課堂的界限,把教室搬到大自然中,如果能適當加入些情感的體驗,學生在這堂課里的收獲會更完整,更豐厚。

(鄞州區櫟社小學?浙江寧波)

篇3

記得那年春天,天下著大雨。爺爺舉著那把黑色的大傘來接我,我高興得鉆進了那把黑色的大傘下,走著走著,我抬頭一看,天空變成了黑色,而爺爺那邊卻是一半是灰色,一半是黑色。我對爺爺說:“爺爺,傘歪了!”爺爺卻說:“沒有歪啊!”還對我笑了笑。于是我就沒有再追問了。

到家了,爺爺身上半邊都打濕了了,我趕緊拿毛巾給爺爺,還對爺爺說:“爺爺快擦干呀!”

“你有沒有被淋到呀?”爺爺關心地問。

“啊!那把大傘把我整個人都包住了!”爺爺聽了我的回答,開心地笑了。就這樣,每次我們從雨中回來的時候,爺爺的身子總是一半是濕的,一半是干的。”

篇4

此起彼伏的肚子咕咕聲不斷提醒著沙克:快去打獵吧,快去打獵吧!正在大家快要餓昏過去的時候,一條巨大的鯨魚悄無聲息地游過……

“太好了,食材來了!噓,安靜,這就去為大家剜一塊肉過來。”說完,沙克便悄悄接近鯨魚……

頂級“部件”來武裝

哇,可以吃鯨魚的鯊魚,那它一定超級巨大!

別誤會,雪茄鯊的個頭或許只有你想象中的十分之一,或者更小。事實上,它們只有小貓那么大,要是和鯨魚站在一起合影,嘖嘖,你可能會以為那只是照片上的一個小黑點。不過沒有金剛鉆,哪敢攬瓷器活兒,人家身材雖小,裝備卻很先進,要不怎么吃鯨魚呢?

雪茄鯊有著雪茄一般的身體,頭很圓,鼻子扁平,身體細長,還長有船槳一樣的尾鰭。

雪茄鯊的嘴巴和牙齒長在口鼻部的前端,有彈性的嘴唇呈杯狀,會產生強大的吸力,可以幫它們緊貼到海豚、鯨魚或者其他獵物身上,然后咬住并剜下一大口鯨脂或肉。

橢圓形的大眼睛可以幫助它們在黑暗中發現潛在的獵物。

雪茄鯊一次可以換掉整排牙齒,換下來的牙會被它們吞進肚子里,補充鈣質。

雪茄鯊的肝臟占身體的三分之一,富含鯊烯油,能增強鯊魚的浮力。

雪茄鯊的肚皮上密布網狀的微型發光器官,能讓它們產生綠色的光。即便它們死后,腹部仍會在之后的幾小時內繼續發光。

雪茄鯊的頸部皮膚顏色明顯較深,像帶了一個圍脖,使它們發光的腹部看起來更明顯,身體前部更為隱蔽。

超級戰術

你是不是看了半天也沒明白這種小東西是怎么吃鯨魚的?告訴你,雪茄鯊的秘密武器就是它的牙齒,以及“咬一口就跑”的游擊戰術。

每當夜幕降臨,雪茄鯊就要游到海面進食。由于它們長有發光器官,腹部會發出奇異的綠光,海豚或是其他大型生物(比如鯨魚)可能會把這種光誤以為是能抓住的小魚,所以會屁顛顛地向它們游去,結果卻游向了饑餓的雪茄鯊,成了人家自動送上門的美餐。

雖然雪茄鯊體長不到60厘米,卻能用剃刀般鋒利的牙齒從大型獵物身上咬下曲奇餅大小的肉塊。

捕獵的時候,它們會輕輕地靠近獵物,趁其不備突然用嘴和上頜齒緊緊吸住獵物,接下來身體會像門把手一樣轉動,從獵物身上切下一塊圓形的肉。將肉挖出后,雪茄鯊會帶著肉先游回黑暗的深海,再慢慢享用它的美餐。

有時,它們因為咬得太深而無法松開牙齒,結果只好把“食物”連皮帶肉當場生吞下去――想不到吧,在食物鏈中,鯨魚竟然是這種小鯊魚的“下線”!

因為過于貪婪,再加上對電場過于敏感,許多暈頭轉向的雪茄鯊常常會攻擊潛水艇和海底光纜,并在上面用牙齒留下星星點點的圓形“簽名”。

很多人都因為雪茄鯊的“卑鄙”,對它們嗤之以鼻。事實上,這是一種“綠色健康的飲食策略”。雪茄鯊留下的圓坑狀咬痕只有2.5厘米深,并不會危及獵物的性命,傷口很快就會愈合,下次可以接著吃,嘿嘿!

令人懊惱的老板

“小鯊曲奇店”的顧客們一個個都屏住呼吸,緊張地看著老板沙克親自游向一條肥嘟嘟的鯨魚。眼見它捕獵成功,大家興奮得都要歡呼了。

“老板老板,我要這一塊,我出雙倍價錢!”“老板,第一塊一定是我的!別忘了我是土豪!”……顧客們一個個爭先恐后,店內一度出現混亂。

篇5

蒲城電力學校二年級二班 王宇坤

有一天,鯊魚和小金魚在一起玩,它們一邊玩一邊說著,明天舉行的海洋大賽。小金魚給鯊魚說:“你明天想怎樣打比賽?”鯊錢說:“我愛睡懶覺起不來。”小金魚說:“沒事,我叫你。”鯊魚說:“謝謝!”

一大清早,小金魚就起來了,而鯊魚還在睡懶覺。小金魚卻忘記了昨天給鯊魚說的話,于是小金魚就自己去參加比賽了。它贏得了比賽的勝利,獲得了一等獎。小金魚抱著獎杯回來,小金魚才想到昨天的事,然后就去找鯊魚。這時鯊魚在家已經把牙磨得尖尖的了,等著小金魚,結果小金魚剛一到鯊魚家,鯊魚游過來一口把小金魚吃掉了。

篇6

1、夜明砂功效:具有清肝明目,散瘀消積之功效。用于青盲,雀目,目赤腫痛,白晴溢血,內外翳障,小兒疳積,瘰疬,瘧疾。

2、夜明砂是蝙蝠的糞便。蝙蝠分布于東北、華北及甘肅、福建、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大管鼻蝠分布于吉林、內蒙古、福建、四川等地;普通伏翼全國各地均有分布;大耳蝠分布于吉林、黑龍江、河北、甘肅、青海、四川等地;華南大棕蝠分布于河北、山東、浙江、福建、廣東、廣西、云南等地;大馬蹄蝠分布于長江流域及以南各地;馬鐵菊頭蝠分布于吉林、山西、陜西、山西、陜西、山東、四川、云南等地。

(來源:文章屋網 )

篇7

風沙過后,醫院眼科會有許多迎風流淚的患者。除了眼淚汪汪,不少人還伴有畏光、癢澀、干燥等癥狀,常誤以為是風沙迷眼,一查卻是沙眼急性發作。一些人誤以為沙眼是沙粒吹入眼中引起的,其實,沙眼是一種常見的感染性眼病,與灰沙并不相干,是由衣原體感染所致的一種慢性傳染性結膜炎,因其在瞼結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觀,形似沙粒,所以稱為“沙眼”。在一般人心目中并不把它當回事,總認為這是一種小毛病。其實,在我國沙眼仍是一個重要的致盲原因。沙眼是世界衛生組織“視覺2020,人人享有看見權利”行動中重點防治的眼病之一。

沙眼嚴重可致盲

沙眼感染早期可出現流淚、怕光、眼癢、分泌物增多及異物感等眼部不適感,嚴重者可侵犯角膜致使視力減退。感染沙眼可以延續數年乃至數十年之久。沙眼的危害在于其并發癥,晚期常因后遺癥,如瞼內翻、倒睫、角膜潰瘍及眼球干燥等,可引起角膜穿孔和眼球萎縮。以上這些并發癥都可能對患者視力造成損害,甚至導致失明。

消滅沙眼,預防最重要

由于沙眼衣原體廣泛地存在于空氣、風塵、皮膚及病人的分泌物中,任何與病人分泌物接觸的情況都可造成感染機會(如共用毛巾、臉盆等),病人的手、毛巾、手帕、洗臉用具等也可成為傳播沙眼的媒介。因此,要盡量保持面部清潔、勤洗手;盡可能采用流動的清水洗手、洗臉;毛巾、臉盆要干凈、專用,避免交叉感染;平時不要用手揉眼。一旦確診為沙眼,要堅持治療。有關部門應加強理發室、浴室、旅館等服務行業的衛生管理,嚴格毛巾、臉盆等消毒制度;對于生活環境尤其是家里要做好滅蠅、滅蚊,清除其滋生地;注意水源清潔,以阻斷沙眼傳播的途徑;減少感染的傳播,防止沙眼的感染流行。

得了沙眼,日常如何護理?

平時的工作環境的光線要柔和,電腦顯示屏的亮度要適當,清晰度要好,減少視覺刺激。電腦的高度要與桌椅的高度匹配,以減少眼睛的疲勞。定期清除室內的粉塵和微生物,保持環境干凈衛生,減少灰塵對眼部的刺激。

篇8

沙苑子一般指背扁黃耆 。

扁莖黃耆(學名:Astragalus complanatus)是豆科黃芪屬的植物,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國大陸的東北、華北、四川、陜西、江蘇、甘肅、寧夏、河南等地,生長于海拔1,000米至1,700米的地區,常生于路邊、溝岸、草坡和干草場。

種子入藥稱沙苑子和潼蒺藜,有補腎固精、清肝明目之效,主治腰膝酸痛、遺精、遺尿、尿頻、白帶、神經衰弱及視力減退、糖尿病等癥。

全株可作綠肥、飼料;根系發達,也是水土保持的優良草種。

(來源:文章屋網 )

篇9

1、沙棘的功效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化瘀。治療咳嗽痰多;脾虛食少,溫養脾氣,開胃消食,也有酸甘化陰生津;瘀血證,胸痹心痛,跌打損傷,月經不調等。

2、沙棘有對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作用,對糖尿病的輔助治療作用,對免疫系統的調節作用,對癌癥的預防保健作用,對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的預防保健作用,對肝臟的保護作用,抗炎生肌、促進組織再生,護膚養顏、健腦益智。

(來源:文章屋網 )

篇10

[關鍵詞] 沙棗;苗木;繁育;技術

沙棗苗木既耐寒、旱,又較耐鹽堿,一直是西北干旱區各地實施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工程、“三北”防護林、防沙治沙等林業重點工程的造林先鋒樹種,每年用苗量極大。目前各地每年出圃的沙棗苗木質量良莠不齊,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林業重點工程的造林質量的提高。筆者根據多年的實踐,提出如下沙棗苗木高效繁育技術,僅供參考。

一、圃地選擇

培育優質沙棗苗木應首選土層深厚、地勢平坦、背風向陽、排灌配套、交通便利,地下水位在2.5 m以下,土壤有機質含量在1%以上,土壤含鹽量在0.8%以下,土壤質地為壤土或沙壤土的土地作為圃地。

二、整地作床

耕翻前施足底肥,撒施優質有機肥3~4 t/畝。耕翻深度28~30cm,北方干旱地區必須冬灌,以確保翌春的圃地播種墑度。春季土壤解凍后,采用機械或人工耙地,而后拉線、打埂、作畦。苗床寬1.5~2.0 m、長15~20 m,埂底寬0.4m,埂頂寬0.2 m,床面要求達到“細、碎、凈、平、齊、松、墑”七字標準。用48%樂斯本乳油150~200mL/畝加33%施田補乳油150~200mL/畝,對水30~40 kg均勻噴灑床面,進行土壤消毒及化學除草。施藥后耙地2遍,混土3~4cm,以形成毒土層。

三、播種育苗

種子來源以當地采種、購種為主,外地購種為輔。

1.采種與貯藏

因沙棗品種不同,種子成熟標準各異,采種一般在10—12月成熟。選擇優良母株,在樹下鋪上厚塑料布,用棍敲擊種子。收集種子后,風揚、過篩,除去雜質,裝袋備用。若為秋播,采回的新鮮種子可直接用于播種;若為春播,可將種子曬干后,裝袋整齊碼放,下方架空通風。

2.種子質量檢驗和檢疫

播種前按國家《林木種子檢驗方法》對種子進行質量檢驗。種子質量應達到國家Ⅱ級以上標準。外調種子,要經植物檢疫部門檢疫,嚴禁帶入植物檢疫對象。

3.種子處理與播種

(1)種子處理:主要指春播用種的處理,關鍵是取種。一種是干法取種:將貯藏的種子倒在水泥地面上,攤開暴曬l~2 d后,碾壓,除肉、取種,待處理;另一種是濕法取種:將種子浸泡36h后撈出,平攤于地面上,將果肉踩爛,用清水沖去果肉,撈取種子,待處理。

(2)層積處理法:3月上旬用2倍干凈濕細沙均勻拌種,細沙含水量60%。拌勻后先在背風向陽處挖土1.0~1.5 m深,0.8m寬的層積坑,在坑內放20cm細濕沙,再放拌沙后的種子,坑頂部再放20~30 cm細河沙。坑中要豎立葦把子,以利通風。4月中下旬當種子1/3露白頭時取出,進行播種。

為了便于觀察并縮短處理時間,也可在3月下旬,種子拌沙后,堆放在溫室內進行催芽。但3d后,每天必須翻堆2~3次,種子露白后,即可用于播種。

(3)雪藏法:雪后,在背陰水泥地上,鋪一層雪一層沙棗果實,層疊堆放,最后覆一層雪。在翌春積雪融化后,勤檢查,前期每天翻動1次,后期每天翻動2次,以利受熱均勻,避免霉爛,出苗整齊。

(4)快速催芽法:將種子用45~60℃溫水浸種1晝夜后撈出,再用3倍干凈細濕沙與1倍的種子拌勻,堆放在背風向陽處,呈饅頭狀,用白色塑料布蓋嚴,保溫保濕。3d后,每天翻堆1次;6d后,每天翻堆2次,10~15 d有1/3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4.播種方法

(1)秋播:沙棗育苗適宜秋播,省時、省工、省錢,翌春出苗整齊,苗壯。

(2)春播:利用頭年貯藏并經過處理的種子,待土壤10 cm深處地溫穩定在10~12℃時,即可整地播種。

在1.5~2.0 m寬的畦面上,按30 cm的行距開播種溝,邊行的2溝距埂15 cm,每畦5~6行,溝深3~4 cm,溝中撒種后,取土覆蓋踏實。一般帶肉果播量為50~80kg/畝,去肉種子播量25~40kg/畝。

(3)化學除草:春播時下種前進行化學除草,若田間以闊葉雜草為主,噴霧33%施田補乳油150~200mL/畝,兌水30~40kg;若田間以單子葉雜草為主,噴霧48%氟樂靈乳油120~150 mL/畝,對水30~40kg。施藥后連耙2遍,開溝播種。

秋播時,化除工作于翌年春季4月中、下旬進行,種子萌芽后,在床面上噴霧33%施田補乳油150~200mL或48%氟樂靈乳油120~150mL,兌水30~40kg,耙地2遍。

四、苗期管理

1.中耕松土

齊苗前在“現行”時中耕1次,以提高地溫、保墑。若出現30 cm以上長度的斷垅,可進行小苗帶土移栽,隨栽隨灌。及時選用催過芽的種子對斷垅進行補種。

幼苗期一般為27~30d。苗高15 cm以前,原則上不灌水。一般中耕松土2~3次進行蹲苗,以形成強大的根群,增強抗旱能力。

2.追肥

當幼苗高度達到10~15 cm,在行間開5~6 cm深溝施肥,追施磷酸二銨20kg/畝,拌人尿素10kg/畝,拌勻撒施溝內,立即覆蓋踏實待灌水;第2次追肥在封垅前進行,目的是消滅3級苗。追施尿素8~10kg/畝,隨施肥隨灌水;此外,生長期內可結合打藥進行根外追肥2~3次,每次噴農藥時加入0.2%~0.4%濃度的磷酸二氫鉀,100~150g/畝。

3.灌水

第l水在追肥后進行,在5月上、中旬。以后可每隔15~25d澆1次水。為了增強苗木的抗凍性,進入8月后停水,以促進苗木木質化。此后50~60d內原則上停止澆水。11月10日前后再灌一次封凍水。

4.間苗與定苗

為了培育優質苗木,子葉期開始間苗。當苗高5~6 cm時應及時定苗,苗間距4~5 cm,保苗株數3.5~4萬株/畝。

中耕鋤草集中在前期進行,一般每年3~5次。

五、病蟲鼠害防治

危害沙棗苗木的主要病害有:猝倒病、銹病、煤污病和莖腐病;蟲害有:蚜蟲、紅蜘蛛、沙小螟和象鼻蟲。

1.病害防治

(1)猝倒病:主要危害幼苗。用30%瑞苗清水劑1 mL對水2~3kg/m2,進行床土消毒;發病初期噴霧20%龍克菌懸浮劑0.2%溶液或噴霧根病清0.05%~0.07%藥液。

(2)銹病:多在苗中、后期發生,葉片受害后可見橘黃色斑點。有中心病株出現時,立即噴霧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0.1%~0.125%藥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0.16%~0.2%藥液,7~10d噴施1次,連噴2~3次。

(3)煤污病:6—7月發病較重。間接防治蚜蟲、紅蜘蛛,就能有效防治煤污病。

(4)莖腐病:整個苗木生長期都可能發生。植株莖基以上10 cm處最易染病。發病初期噴施20%龍克菌懸浮劑0.2%~0.25%藥液或5%毒菌清0.1%藥液,8~10 d噴1次,連噴2次。并需及時拔除病株,運出圃外,集中焚燒。

2.蟲害防治

(1)蚜蟲:噴施10%蚜虱凈可濕性粉劑0.040%藥液防治。

(2)紅蜘蛛:噴施15%噠螨靈乳油0.07%~0.1%藥液,5~7 d噴1次。

(3)螟蟲:在苗木生長中期,苗高30~40 cm時危害嫩梢,梢頭受害干枯后頂端生長停止,使其分枝無法達到Ⅱ級以上苗高標準。發生初期噴施2.5%敵殺死乳油或5.79%百樹得乳油0.05%~0.07%藥液,7~8d噴1次,連施2次。

(4)象鼻蟲:在苗期發生,危害嚴重時,噴施35%甲基硫環磷乳油0.1%~0.14%藥液或18%殺蟲雙水劑0.25%~0.33%藥液,7~8d噴1次連噴2次。

3.鼠害防治

采用克鼠星一號進行防治,方法是:傍晚時將鼠藥分為15g一份,每隔15m放一份。為了防潮,藥下應放塑料布,用量0.4~0.5kg/畝。一般封凍前投放鼠藥2~3次;封凍后,在田間再投放l~2次鼠藥,以防啃食樹皮;在假植坑內也要投放鼠藥,以免咬斷樹根。

六、苗木出圃

為達到優質、豐產、高效育苗的目的,應嚴把出圃質量關。沙棗1年生苗造林成活率高于2年生苗15%~20%。

1.起苗

先澆1遍透水。采用雙側起苗法,先用鐵鍬在株行的一側切挖,再挖另一側,然后用腳將苗按同方向踩倒后拾苗成堆。起苗時應保證苗木主根長20cm以上,側根長15~20cm。

2.苗木分級打捆

(1)苗木分級

工級苗:

地徑≥1.0 cm,苗高≥100c,主根長≥20 cm,≥5 cm長I級苗側根數10根,根幅≥20cm;

Ⅱ級苗:

地徑≥0.5 cm,苗高≥50cm,主根長≥20cm,≥5cm長I級苗側根數8根,根幅≥18cm;

(2)苗木打捆

對起出苗木按要求分級后,剔除病蟲株、干枯株、等外株,按每捆100株捆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