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的詩句范文
時間:2023-03-25 11:57: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思念的詩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出自—唐.賀知章《回鄉偶書》詩句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土明————出自—唐.杜甫《月夜憶舍弟》詩句
悲莫悲兮生分別————出自—戰國.楚.屈原《九歌.少司命》詩句
別時隨便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往也,天上人世————出自—李煜《浪淘沙》詩句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出自—唐.杜甫《贈衛八處士》詩句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出自—唐.王維《渭城曲》詩句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出自—唐.高適《別董大》詩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出自—李白《贈汪倫》詩句
往年花里逢君別,本日花開已一年————出自—唐.韋應物《寄李儋元錫》詩句
相見時難別亦難,西風有力百花殘————出自—唐.李商隱《無題》詩句
燭炬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出自—唐.杜牧《贈別》詩句
門外若無南北路,人世應免分別愁————出自—唐.杜牧《贈別》詩句
桃李西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出自—宋.黃庭堅《寄黃幾復》詩句
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看月人何在?景色依稀似往年——-唐.趙瑕《江樓感念》詩句
不應有恨,何時長向別時圓?————出自—宋.蘇軾《水調歌頭》詩句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出自—《詩經.小雅.采薇》詩句
悲歌可以當泣,遠看可以當回————出自—漢樂府民歌《悲歌》詩句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出自—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詩句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出自—唐.孟郊《游子吟》詩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出自—唐.宋之問《度大庾嶺》詩句
君自故土來,應知故土事.往日綺窗前,冷梅著花未?————出自—唐.王維《雜詩三首》詩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看明月,抬頭思故土————出自—唐.李白《靜夜思》詩句
相往日已遠,衣帶日已緩————出自—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詩句
人回落雁后,思發在花前————出自—隋.薛道衡《人日思回》詩句
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出自—南唐.李煜《清平樂》詩句
剪不時,理還略冬是離愁.別是普通滋味在心頭————出自—李煜《相見歡》詩句
每逢佳節倍思親————出自—唐.王維《玄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句
今夜月明人盡看,不知秋思落誰家————出自—唐.王建《十五晝夜看月寄杜郎中》詩句
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出自—唐.司空圖《漫書五首》詩句
篇2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醪g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漸淚,恨別鳥驚心。——杜甫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杜審言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岳飛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花?!拍?/p>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李白
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譚嗣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譚嗣同
篇3
■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溫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 一場寂寞憑誰訴。算前言,總輕負。-柳永《晝夜樂》
■ 魚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間別離苦。-戴叔倫《相思曲》
■ 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顧”浮端咧鄖欏 /p>
■ 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魚玄機《江陵愁望有寄》
篇4
星期一的時候,有個同學跟我說:“今天九月九日哦。”我這才想起今天是重陽節,我婉兒一笑說:“對哦,今天是重陽節。”
重陽節是一個非常古老的節日,因為《易經》中把數字“九”定為陽數,而九月九旺逢兩個陽數相疊,所以成為“重陽?!敝仃柟澣局南銡?,披著輕含的霜露,浸著烈的美酒,載著殘陽中回味不盡的厚重心事。
放學后,我獨自一人騎著自行車,在華燈初上的街道旁的林蔭道穿梭。夜,很靜,路邊的燈光斜斜地織下來,細碎的穿過零落的樹葉,在我的眼睛里投下斑斑駁駁的閃亮。蕭瑟的秋風吹過,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秋的氣息,惟獨少了翻耕了的土地和到花的芳香。一片秋葉跳著像蝴蝶樣絕美的舞蹈,將落在我的車籃里。我從車籃里拿出這片早落的黃葉,看著它心理覺得有點凄涼,不禁回想起往年的重陽。
以前重陽的時候,我,爺爺,奶奶等一家人都會去登山,累了就坐在路邊的石頭上休息一下,然后再繼續未完的登山之旅。有時,我是在走不動了,就哭著要奶奶背我。即使上山的時候,我們覺得很辛苦,筋疲力盡;可當我們站在山頂飽覽壯麗的山色時,頓時所有的辛苦都被拋諸腦后,感覺神清氣爽。天上,山上,到處都是秋天的身影??諝庵袕浡还汕锏臍庀?,我們的心情也如秋日的碧空一樣空闊明朗。
不久,我們沐浴者秋風下山了,那時的野漫山遍野睜開的爛漫。我下山的時候總要采上一大把,拿回家插在花瓶里。
碎碎重陽,今又重陽。而此時的我呢,卻遠離家鄉,不能與爺爺奶奶一起登山采菊叻,一想到這里,嚴重不禁閃著晶瑩的淚花。
我把手中那片剛才飛舞的落葉夾在書中,騎自行車迎著蕭瑟的秋風回家了。
還沒進門就問道一陣陣香味,推開門一看,爸爸媽媽做了好多菜。才各式各樣,琳瑯滿目,我趕緊洗了手坐下來吃飯。吃飯的時候,媽媽還時不時幫我夾菜······從這些美味佳肴里我吃出的是親情的溫暖。
吃完飯,我趴在窗臺上,仰望夜空,仰望月亮,仰望滿天繁星,讓它們寄托我對爺爺奶奶的思念,把它傳達給家鄉的爺爺奶奶。窗外,一陣蕭瑟的秋風吹過,我再次拿出那片早落的黃葉,可我心里卻暖烘烘的。以前的時光已經一去不返了,雖然空氣中沒有了翻耕了的土地和稻花的芳香,卻仍浸透著秋的氣息。黃葉落了,卻化作“春泥”來養護其他的綠葉。我雖沒能與爺爺一起登山采菊,卻有爸爸媽媽陪伴著我。
篇5
2、《我們的四十年》是由新世界出版社將于2018年12月出版發行的一部影視小說,分上下兩冊,共四部,作者是庸人。
3、內容簡介
七十年代末,北京一個普通的院落里忽然喧鬧起來,武大爺、馮勝利兩家人搬進了原屬于肖家的大院,于是一場“三國演義”在小院里上演了。小說圍繞著馮都、肖戰、西城三人的成長故事展開,講述了電視和電視節目如何塑造他們的世界觀、如何影響他們的人生抉擇的故事,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激動人心的歷程。
在個人英雄主義的感召下,馮都一門心思地想出人頭地,于是他將電視當作了工具,想把自己的聲音*化地傳遞到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他認為這才是生命的價值。肖戰則堅定地投身于民族工業,他的理想是把國外的電視機趕出中國,建立中國的電視機托拉斯。而西城則是謎一樣的女子,她真誠地愛著馮都,卻始終得不到回應。馮都一直混跡于各個領域,滿腦子想著如何賺錢,干了一系列的荒唐事。最終西城用生命和愛喚起了馮都埋在心底的善良,讓馮都重新找到了人生方向。
篇6
——題記
記得小時候的我和年邁的您!您那時候好和藹、好貼心,教會我許許多多的生活常識。您一生都沒說過一個臟字,您一直都省吃儉用。在我們小的時候就教育我們不要浪費、生活的一點一滴都要珍惜……在我哭泣的時候總是您教會我怎樣堅強,在我被姐姐們欺負時,您總為我出面‘幫助’我。您就是我最愛的人——外公!
外公,您知道嗎?在您住院的時候,我好擔心??!擔心以后再也見不到您了。那時候,我好害怕好害怕、好擔心好擔心,擔心從此沒有保護我的人了,害怕我會失去一個我想一生相伴的‘朋友’。
在您出院回家的時候是半身癱瘓,那時候,我和外婆都心疼死了。當時我的眼淚就流下來了,心碎了。但是經過了一段時間后,自己做了心理安慰后,就覺得也不錯了,最起碼我還擁有您,您并沒有離開我。但是,在那天、我永遠忘不了的那一天……
篇7
關鍵詞:生態城市居住區可持續發展人居環境
Abstract:This paper was write from the ecological city perspective, used principals of ecological bala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studied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ecological residence, so as to creat ecological residence which is natural and good quality。Hope for the paper could made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 in the field of ecological residential area construction.
Keywords:ecological city; residential are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中圖分類號:S89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引言
近年,我國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已經駛入了城市化的快車道,城市化率從1978年17.4%增長到2011年的51.3%, 6.9億人生活在城鎮。研究生態城市理論,探討可行手段,促使理論落實到城市規劃建設中,是一個緊迫而重大的時代課題。
2、生態城市理念
(1)和諧性:生態城市的和諧性,不僅反映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更重要是在人與人的關系上",這種和諧性是生態城市的核心內容。
(2)高效性:生態城市應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能量多層次分級利用,廢棄物循環再生。
(3)持續性:生態城市要兼顧不同時間、空間,公平地滿足現代與后代在發展和環境方面的需要。
(4)整體性:生態城市應兼顧社會、經濟和環境三者的整體效益,在整體協調的新秩序下尋求發展”。
3、目前存在的問題
中國的城市越來越現代化、國際化,但是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中存在種種問題,影響自然生態,降低了資源能源利用效率,不利于人際交往,不符合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1)追求大廣場、大草坪和高綠化率
由于廣場等公建用地在技術經濟指標里計入綠地,因此開發商片面追求形式美和綠化率,廣場越建越大,綠化率越來越高,但是大廣場降低了生物多樣性,廣場磚的鋪設不利于土壤保持水分,景觀樹的除塵、殺菌能力往往遠低于原生植物,種植與養護成本也高得多,這種設計對于整個居住區的生態環境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并沒有增加,反而是一種破壞生態的“偽生態”行為。
(2) “生態”居住區成為富人專利
目前大量的生態居住區就是高技術、高價格、大規模運用空調的住宅,居住區成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但同時,對新技術、新材料的運用要求和標準沒有完全掌握,例如,采用雙層真空玻璃窗框等細部不做相應處理,導致實際保溫隔熱效果遠低于設計預期,加大了不必要的成本投入。
(3)缺少社會交往,人際關系淡漠
篇8
血案發生后,鄰居們都震驚不已:這對新婚夫婦是在同居10年后才走進婚姻的,10年來,均曾有過婚史的他們一直彼此珍惜、相處和諧,究竟是何原因使得張龍翔對新婚妻子痛下殺手?
傷情男女互相慰藉,
一顆心靠近另一顆心
張龍翔1963年出生于大連市旅順口。1984年6月,在大連一家化工廠上班的他與同事梁瓊結婚,隨后生下兩個兒子。1999年初,因工廠效益不好,他與妻子雙雙下崗。
生活上的困窘,讓原本恩愛的夫妻開始為一些瑣事而爭吵。當年7月,梁母突患癌癥,急需15萬元錢做手術。梁瓊的兩個哥哥四處借貸仍然差錢,便希望梁瓊夫婦能出4萬元。此時,張龍翔手中有3萬元存款,但他下有兩個兒子在讀書,上有兩個老人要贍養,父親還有高血壓和心臟病,為防不測所需,他最終只愿拿出1萬元。
張龍翔如此“不近人情”,兩個大舅哥又急又氣,梁瓊更是天天跟丈夫慪氣,可無論她怎樣鬧騰,張龍翔就是不松口。不久,梁母不治病亡,悲痛之余,梁家兄妹將張龍翔視為禍首。在兩個哥哥的鼓動下,梁瓊拋下兩個兒子決然與張龍翔離婚。
岳母的去世和妻子的離去,使他飽受良心折磨,大病了一場。2000年春節,張龍翔病好后,把父母和兩個兒子托給弟弟照料,自己買了一輛二手面包車在市區跑起了運輸。
2001年4月的一天,張龍翔接到一個電話,讓他到大連火車站運一批貨到北斗街二七貿易大世界。雇主叫趙麗芳,是個女批發商。張龍翔把貨運回店后,見趙麗芳一個人忙進忙出,便熱心幫她卸貨。交談中,張龍翔得知,時年32歲的趙麗芳5年前開始在這里做生意,因整天忙得顧不了家,丈夫對她非常不滿。1998年5月,夫妻倆協議離婚,趙麗芳把女兒托付給住在郊區的父母,全心忙于生意……
講起這些,趙麗芳禁不住擦起了眼淚。同病相憐,讓張龍翔對趙麗芳頓生好感。他的熱心、能干也讓趙麗芳十分欣賞。此后,再給趙麗芳運貨時,張龍翔隨叫隨到,每次都主動幫她裝貨卸貨,讓她省心不少。為表示謝意,趙麗芳時常請他吃飯,或者送一些襪子、襯衣之類的禮物。每逢節日或天氣變化,他們就互發短信問候一聲。兩個深受感情傷害的人,在互相慰藉中越走越近。
2001年7月1日凌晨2時許,正在外地進貨的趙麗芳忽然接到母親電話,說女兒冰冰發高燒,去醫院又打不到車。趙麗芳趕不回去,便打電話向張龍翔求援。睡得迷迷糊糊的張龍翔二話沒說,很快就開車趕了過去。送孩子去醫院、繳費、化驗、輸液……醫生說,幸好送得及時,再晚幾個小時,孩子腦子都可能燒壞……
趙麗芳對張龍翔感激不已。冰冰出院的當天晚上,她在家做了一大桌飯菜酬謝張龍翔。兩個人邊喝邊聊,互訴衷腸。談到離婚后的種種艱辛,兩個人都感慨不已,同病相憐的感覺讓彼此的心越靠越近。醉眼迷離中,久違的激情忽然涌了上來,他們情難自抑地相擁在一起……
兩人從此成了彼此的牽掛,經常就著一杯茶、一壺咖啡或一餐飯輕松、溫馨地聊著。每次,張龍翔都會默契地留宿趙麗芳家里。心靈上的契合,讓他們漸漸淡釋了離婚的創痛,人變得精神、年輕了許多。
2001年中秋,懷著對家庭和親情的渴望,張龍翔主動向趙麗芳提出領證結婚?;蛟S是對再次走進婚姻的信心不足,又或許是考慮到各自上有老下有小,關系不好處理,趙麗芳長嘆了一聲:“以后再說吧,我還沒做好準備?!?/p>
無責同居十來年,
互不牽累樂“逍遙”
2001年11月,大連已經進入冬天。張龍翔在中山區租住的房子供暖管道突然壞了,供暖公司遲遲沒能上門維修。2月28日,征得趙麗芳同意后,張龍翔搬到她家住了半個月。后來,見趙麗芳舍不得他走,他便退了租房長住下來。作為回報,他以后再幫趙麗芳運貨時不再收錢。
半年過后,張龍翔再次問趙麗芳能否去領結婚證,趙麗芳仍拒絕道:“我們都受過一次感情傷害,對于結婚這樣的大事,還是慎重一些吧。我們先這樣處著,等以后時機完全成熟了再說?!?/p>
趙麗芳的話也在理。這些年,她做生意攢下了數百萬身家,而他只不過是一個收入不穩的面的司機,還要供兩個孩子讀書,負擔很重……想到這些,張龍翔釋然,以后也不再提結婚的事了。
為表明自己和趙麗芳在一起并不是貪圖錢財,張龍翔主動提出每個月給她500元作為住宿費和伙食費,其他大宗消費則實行AA制。吸取上段婚姻中的教訓,他們索性進一步約定:各自的收入及父母子女,也是各自料理、互不干涉,這樣可以排除正常夫妻必須面對的收入支配方面的紛爭、生活花費方面的壓力及親人供養方面的牽絆,更利于過身心交融但私人空間并不交叉的“二人世界”。
以前想結婚時,張龍翔像個居家男人,早早下班回家買菜、煮飯、做衛生;即使晚回家,也要提前給趙麗芳打招呼;到了周末,不是出車,就是幫她打理生意……現在明確了“同居政策”,他的心態也發生了變化:既然這些瑣事不是必盡的“夫妻責任”,那就可以馬虎、忽略一點,過得輕松些。于是,他在家變得不那么勤快了,一日三餐也經常在外吃。
2002年8月的一天中午,張龍翔歇工與幾個同行打牌,趙麗芳突然打來電話,讓他幫一個客戶緊急補發一批貨物。天氣酷熱,張龍翔不想出車,便推說自己正在鄰市跑業務一時回不來,拒絕了趙麗芳。
不久,趙麗芳的女兒冰冰在上體育課時不慎摔折了右腿,住進醫院。趙麗芳因生意忙,讓張龍翔到去幫忙照顧。張龍翔在醫院忙前忙后地伺候了兩天,就借口客戶催促送貨,當了逃兵。他的幾個同行得知這些,都非常羨慕他能享受“丈夫”權利卻不用盡“丈夫”義務的逍遙生活。
對于張龍翔的種種借口,趙麗芳多少也有些不快,但她轉念一想,兩人既然沒有正式結為夫妻,就不能要求張龍翔恪盡丈夫的種種責任,何況她也沒有為張龍翔的父母和兒子做過什么。這么一想,她內心的不快就消散了。與張龍翔同居一年多后,也有親友勸她結婚――可一旦結了婚,時時處處都要顧及另一半的感受;彼此都要兼顧對方父母子女等各種社會關系,身心俱累;兩人收入相差甚遠,婚前財產公證和婚后收入支配也很尷尬……打消此念后,趙麗芳變得很樂意維持這種化繁為簡、輕松無羈的同居現狀。
2004年7月,張龍翔的大兒子張剛考入大學,一年學費和生活費要1萬多元,張龍翔壓力劇增。2005年,二兒子張強也考入北京一所大學,學費卻沒有著落。眼看開學的日子迫近,張龍翔只好厚著臉皮向趙麗芳借錢。趙麗芳猶豫了半天,借了他2萬元,但要他寫借條。張龍翔心里不舒服:“在一起都這么久了,借點錢還這么信不過!”
不過,讓張龍翔稍感欣慰的是,趙麗芳并沒有因為成了債主,就對他頤指氣使。2006年9月,兩個孩子開學時,趙麗芳又主動借了2萬元錢……
2008年、2009年夏,張剛和張強相繼大學畢業,張剛考上了大連市的公務員,張強則進入了沈陽一家房地產公司做銷售經理。父子三人經過一年努力,于2010年7月還清了趙麗芳的5萬元借款。此時,趙麗芳的女兒冰冰也已大學畢業,進入大連一家媒體工作。
2010年10月,趙麗芳身家已有六七百萬元,給女兒買房及自己養老無憂了。她轉讓了店面,過起了“退休生活”。無事之時,她還跟著社區的大媽們學會了炒股,生活過得逍遙自在。
同居有義結婚無情,
見死不救絕望殺妻
2011年元旦,張龍翔的大兒子張剛與女友結婚。出于對趙麗芳幾次借錢的感激,張剛邀她以母親身份參加婚禮。趙麗芳沒想到自己會受到如此禮遇,非常高興地參加了。
婚禮上,看著兒子和兒媳恩愛的樣子,張龍翔心生感慨:孩子們漸漸長大成家,要是自己也有個名正言順的家就好了!見趙麗芳心情不錯,他順勢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并說:“我們一起生活了10年了,何妨補上這一個證呢?”受現場氣氛的感染,趙麗芳想了想說:“也好,不過得等冰冰結婚了再說?!?/p>
2011年5月初,冰冰舉行了婚禮。趙麗芳履行諾言,準備跟張龍翔結婚。冰冰得知后連忙阻止母親:“他現在提出結婚,肯定是覬覦你的財產!如果一定要結婚,也得先做婚前財產公證!”
女兒的話不無道理,趙麗芳猶豫再三后向張龍翔提出做財產公證的想法。張龍翔聽后心里有幾分不快――這明顯是在防自己嘛!但想到結婚要緊,他還是與趙麗芳去做了公證。
6月24日,兩人在中山區民政局登記結婚。拿到紅彤彤的結婚證,他們百感交集:風風雨雨同居這么年,總算履行手續了!但愿以后能白頭到老……
然而,沒想到,他們拿到結婚證后,各種矛盾很快登場了。
婚后,張龍翔繼續開出租車,每天風里雨里跑,而趙麗芳除了炒股,就到社區跟鄰居打麻將。久而久之,張龍翔心理豈能不失衡?一天晚上,他饑腸轆轆下班回來,發現趙麗芳還沒回家,便打電話要她回來做飯。
趙麗芳正在打麻將,便像以前那樣讓他出去吃。張龍翔理直氣壯地說:“我現在是你的老公,不是來住店的!”趙麗芳不屑地說:“結婚不過是個形式,原來怎么過現在就怎么過,你別想我伺候你……”那晚,兩人大吵一頓,此后在一起都互相不太搭理對方。
7月30日,趙麗芳的母親突然中風,被送進醫院搶救,她叫上張龍翔一起去醫院照料。張龍翔心里還生她的氣,便拒絕道:“我這幾天很忙,沒時間。”趙麗芳聽了很不高興:“你現在跟我過,怎么那么沒良心?”張龍翔馬上不高興地說:“你有良心了?你有良心怎么自己天天打麻將,忍心看我累死累活?”
趙麗芳被氣得目瞪口呆。此后幾天,她在醫院照顧母親,張龍翔雖然覺得自己有點過分,但想到趙麗芳結婚后一直不愿照顧自己,也便釋然了。
8月中旬,張龍翔嫌跑出租車太累,準備辭職盤下小區附近一家超市,但40萬元的轉讓金讓他犯了難。超市老板李斌見他猶豫,半帶嘲諷地說:“誰不知道你娶了個富婆,還拿不出40萬?你不要,我馬上轉讓給別人!”
張龍翔臉上一熱,生怕對方知道自己與趙麗芳關系變僵,趕緊說:“她的錢暫時套在股市,要不錢先欠著,2個月后再給,另給5萬利息!”張龍翔心里盤算著,等過段時間趙麗芳氣消了,再向她借錢。
哪知,李斌不買他的賬:“欠錢可以,但是得有東西做抵押。我看你們住的房子還比較大,你把房產證抵押給我,我就讓你欠賬?!睆堼埾柘肓税胩?,便偷偷把趙麗芳的房產證翻了出來,抵押給了他。
辦完轉讓手續后,張龍翔辭掉了工作,開始當起了超市老板。很快,趙麗芳便發現了他所做的一切,不禁火冒三丈:“你憑什么私自動我的東西?把房產證還給我,我要跟你離婚!”說完便哭著與他扭打起來。
打完后,趙麗芳找到李斌:“房產證是張龍翔偷來做抵押的,你們的協議無效,你把我的房產證還給我,否則我到法院告你!”李斌一聽嚇壞了,趕緊找到張龍翔要他還錢??蓮堼埾枘睦镉绣X?他只好哭著向趙麗芳借,說等超市賺錢了馬上還。然而,趙麗芳對他的行為氣憤、失望至極,一分也不肯借給他。張龍翔無奈,只得一邊籌錢,一邊求李斌寬限他一段時間。李斌不答應,張龍翔便開始躲著他,連超市也關了。
8月17日,李斌見張龍翔不現身,手機也不通,便帶人找到他,將他打了一頓,并威脅道:“10天后再不給錢,我就去你!”
張龍翔害怕極了。他想找兩個兒子想辦法,但想到自己做的事實在沒臉跟他們說,只好作罷。他甚至想趕緊把超市轉給別人,可問了幾個人,別人最多愿意出30萬元,這樣一番折騰,他幾天要虧掉15萬元,他不甘心。
8月26日,借錢無門的張龍翔失魂落魄回到家,再次向趙麗芳提出借錢。哪知還未開口,趙麗芳就拿出一紙離婚協議放在他面前。張龍翔馬上跪求她說:“明天我再不給李斌錢,他就要告我了,念在我們好了這么多年的份上,你就先借我45萬吧……”然而,趙麗芳冷冷地說:“我是不會借的,你是自作自受……”趙麗芳想到錢就生氣,“幸好當初做了婚前財產公證,要不然我的錢都要被你騙走了,真……”
張龍翔見趙麗芳不但不愿借錢,還這樣羞辱自己,頓時怒火中燒。這時,趙麗芳又逼著他簽字?!澳阋娝啦痪龋鎵蚪^情!真后悔跟你這樣無情的人同居10年,還結成了夫妻!”張龍翔被心中的怒火燒糊了,面色突然猙獰起來,他猛地爬起身,拿起身旁茶幾上的水果刀,歇斯底里地朝趙麗芳胸口一頓亂捅,邊捅邊說:“這是你逼我的,我活不了你也別想活……”很快,猝不及防的趙麗芳倒在了血泊之中,幾分鐘后斷了氣。
殺死趙麗芳后,滿頭大汗的張龍翔一下癱倒在地,顫抖著撥打了110。
隨后,警方拘捕了張龍翔。目前,此案正在審理之中。
張龍翔與趙麗芳同居10年相安無事,結婚兩個月卻引發血案。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強烈的對比呢?有人認為,同居與結婚,除了缺少那張紙,并沒什么區別。同居就像試婚,可以讓彼此磨合、彼此熟悉,以后結婚也就水到渠成;也有人認為,同居和結婚不僅僅是一張紙的區別,結婚意味著互相之間需要承擔更多的家庭責任。
據美國新澤西州羅杰斯大學一項歷時十多年的調查結果顯示,經同居而結成的婚姻,比未經同居而結成的婚姻離婚率要高出46%。因為,同居時間長了,雙方自由慣了,不愿再受婚姻的約束,即使進入婚姻,也可能意識不到結婚比同居要承擔更多的責任與義務。正如張龍翔夫婦,婚后還沒從同居的自由生活中走出來,都期待繼續過自私的單身生活,不愿承擔妻子、丈夫的責任,最后才導致悲劇的發生……
篇9
1 材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本研究資料來源于上海市虹口區2002--2006年常住戶籍居民傷害死亡個案卡。根據個案卡中死亡地點的不同,分別進行醫院病案史調查、公安部門勘察資料調查以及入戶調查,調查內容由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業人員進行質控。人口資料由上海市虹口區公安局戶政科提供。
1.2 病因分類
居民死亡個案卡統一由專業人員根據《國際疾病分類ICD-10》進行編碼,在ACCESS/DEATHREG2002數據庫中進行錄入。所有錄入數據導入SPSS 11.5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
1.3 評價指標
1.3.1 家庭損失年(FYPLL)
FYPLL=∑(I+R+c+P)×di
式中I為家庭投資損失年數,I=xi(i≥20,I=0);R為家庭創收損失年數,R=60-xi(i60時,R=0);c為子女撫養損失年數,c=44-xi(i
1.3.2 標化家庭損失年數(sFYPLL)
SFYPLL=∑(FYPLL×c)
c為校正系數,c=(Pir×N)/(Nr×Pi),其中Pir為標準年齡組人口數;Nr為標準總人口數(1~80歲);Pi為實際年齡組人口數;N為實際總人口數(1~80歲)。
1.3.3 標化家庭損失率(sFYPLLR)
SFYPLLR(‰)=SFYPLIMN×1000
1.3.4 平均家庭損失年數(AFYPLL)
AFYPLL=FYPLL/d
式中d為死亡人數。
2 結果
2.1 傷害死亡的SFYPLLR動態變化
2002--2006年,上海市虹口區男性傷害死亡的SFYPLLR均高于女性。男、女性傷害死亡家庭損失率均有負數出現,定基比的上升速度顯示,男性2006年傷害死亡家庭損失率較2002年下降了12.12%,女性則上升了3.50%(表1)。
2.2 傷害死亡的SFYPLLR年齡組比較
15歲以下組傷害死亡的SFYPLLR均為女性高于男性,15歲以上組均為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性傷害死亡的SFYPLLR高峰均出現在25歲組(圖1)。
2.3 病傷死因順位
傷害的SFYPLLR與傷害死亡率的排列順位明顯不同。男性傷害SFYPLLR的前五位死因依次為交通事故、自殺、意外中毒、他殺和意外跌落;女性依次為自殺、意外中毒、交通事故、意外跌落和他殺。男通事故的SFYPLLR是女性的3.62倍。男、女性意外跌落死亡率較高,SFYPLLR較低。男、女性AFYPLL均以他殺最高(表2)。
2.4 不同年齡組傷害主要死因的SFYPLLR分析
男通事故的SFYPLLR發生年齡段明顯低于女性(表3、表4)。
3 討論
篇10
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有許許多多的名言給了我不少的啟示。其中最難忘的是“善問,已得知識一半。”這句名言了。
記得剛上一年級的時候,我很內向,十分膽小,課間休息時,除非同學先和我說話,不然我不會主動上前找人搭話。有一次上課,老師在教古詩,詩中“疑是地上霜”中的“地上霜”我不知是什么意思,老師也沒有講,我只好回家問媽媽。回到家,我把這個疑問告訴了媽媽,媽媽卻叫我問老師。“問老師!我不敢。”對我來說可是一個大難題,我平時十分害怕老師,連從老師身旁經過我都不敢,更何況主動找老師說話。于是,媽媽對我說:“妮妮,有一句名言叫‘善問,已得知識一半。’也就是說不懂就問,這樣懂得的知識才會更多。”聽了媽媽的話后,第二天,我鼓足了勇氣,走到老師面前,說:“張老師,‘疑是地上霜’中的‘地上霜’我不懂,能不能給我講解一下?”這時,我的心抨抨直跳,原以為老師會把我大罵一頓,說這么簡單的都不會,沒想到,老師卻微笑地給我講解。我懸著的一顆心終于放下來了。老師講了一便后見我還是半知半解,便一個字一個詞地說到我懂為止。從那以后,我一遇上不懂的地方,便去請教老師,有時老師還在上課的時候把我問的問題又提出來問大家,我便站起來告訴大家。下課后,同學們問我為什么懂這么多,我便告訴他們“善問,已得知識一半。”這個道理。
通過那件事后,我更懂得了,“善問,已得知識一半”這句名言的含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