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追日范文

時間:2023-03-20 02:43:5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夸父追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有網友在MSN上寫下了“當李寧點火的那一剎那,阿迪達斯哭了”的簽名,事實上,阿迪達斯并沒有哭。坐在貴賓席的阿迪達斯全球首席執行官郝伯特?海納落寞的眼神僅僅是充滿了落寞,盡管在點火之前他已經猜想到了。

李寧公司并不是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贊助商,但奧運會自始至終都是李寧最根深蒂固的情結。當2001年7月13日,北京拿到了2008年奧運會的主辦權之后,幾乎所有人都把“李寧”與北京奧運會的合作視為順理成章。但后來的事實卻證明,商業現實是殘酷。最終,阿迪達斯以強大的財力優勢獲得了2008北京奧運會贊助商資格。

面對這個結果,許多人難掩心中的悲傷,當場落淚。但是這次挫敗并不意味著李寧結束了奧運戰略。從2002年起,李寧公司確立全新品牌定位“李寧,一切皆有可能”后,就開始一路高歌猛進,國際國內全面出擊。2006年,李寧與中央電視臺奧運頻道簽約,為所有主持人、記者量身打造專業服裝,合作協議到2008年年底;2007年1月9日,李寧與瑞典奧委會簽約成為奧運代表團指定體育裝備合作伙伴;2007年6月25日,李寧公司簽約成為西班牙奧委會“官方合作伙伴”攜手征戰北京奧運。

而當李寧想把這個“球”踢到北京時,更加強勢的贊助商權益保護規定,讓所有的人都以為李寧這個品牌在奧運會期間會全面讓位于阿迪達斯時,最大的智慧出現了――在點燃這個高懸于鳥巢上方的火炬前,這位前世界體操冠軍,從觀眾的頭頂上環壁跑過3分鐘。這種姿勢中國人并不陌生,他們會聯想到“夸父追日”的豪情。

李寧不是夸父,李寧是一個偉大的運動員。他7歲開始練習體操,17歲進入國家體操隊,26歲退役。當我們不以商業的目光去看待點火人時,李寧的身份是無可厚非的。

在17年的運動生涯中,李寧共獲得國內外重大體操比賽金牌106枚。1987年,李寧成為國際奧委會運動員委員會亞洲當時的唯一委員。1999年,李寧被世界體育記者協會評選為“二十世紀世界最佳運動員”,他的名字和拳王阿里、球王貝利、飛人喬丹等25位體壇巨星一道登上了世紀體育之巔。他獨創動作“吊環正吊臂后懸垂前擺上接直角支撐”和“雙杠大回環轉體180度成倒立”,被國際體聯命名為“吊環李寧擺上”和“雙杠李寧大回環”。

但今天的李寧,已經是一名移居香港的商業巨子。從1989年退役后加盟廣東健力寶集團,創立“李寧”體育用品品牌,到2004年李寧公司在香港聯交主板成功上市,成為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國體育用品企業,由偉大的運動員走向偉大的企業家,李寧走過的是一條坎坷而又漫長的路。

2008年是李寧在家門口與耐克、阿迪達斯進行的狙擊戰。盡管阿迪達斯布陣北京奧運嚴密而謹慎,但由于其多年來中國奧運隊運動用品的官方贊助商,公眾心里還是會自然地把李寧公司與奧運聯系起來。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中國有近一半的獲獎運動員都穿著李寧公司的裝備登上領獎臺。

而直到奧運開賽前,阿迪達斯和耐克等巨頭們才真正明白,李寧是一個不可小覷的對手――李寧的奔跑,既表達了中國的體育精神,也傳達了李寧品牌的意外勝利。8月11日,李寧的股價跳空高開約0.4港元,以18港元開盤,隨后一路上揚,至收盤時升0.62港元,達到18.24港元,升幅高達3.519%,成交量約1010萬股,涉資1.846億港元,全天主動買盤超過50%以上,高時期逾70%。而擁有李寧服裝公司約2.668億股股票的李寧個人,財富飆升了逾1億港元。

篇2

然而有一天,一件對人們來說非常恐怖的事發生了。這件事打破了人們生活的寧靜,讓人們恐慌不已。事情發生在下午,,那時人們正在勞作。忽然,世界變暗了。人們好奇的抬起頭——啊!人們嚇一跳——太陽上,竟然出現了一個黑洞洞的缺口。人們驚慌失措,于是聚集在一起商討該怎么辦。過了一會兒,整個世界都變暗了,沒有一絲光亮。地上則人群騷動。

幸運的是,這種暗無天日的時候沒持續多久,太陽又出來了。人們松了一口氣,但又擔心萬一太陽哪一天又不見了,而且不再出來了,這又怎么辦。

正當人們急得團團轉的時候,人群中一個人提出了建議:“不如讓我去追趕太陽,然后把它固定在天上,這樣不就不用怕了嗎?”

人們循聲望去,提此建議的人正是夸父——他是巨人部落中最強壯的人。人們想不出其他好辦法,于是便同意了——讓夸父去追太陽。

第二天,當第一絲曙光劃破黎明的天空,夸父便出發了。他飛快的跑,忘了一切。眼看就要追到太陽了……可這是,難題來了。

但在夸父面前的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阿里巴巴山峰(現在叫做珠穆朗瑪峰)。夸父畢竟是巨人,珠穆朗瑪峰對于他算得上是一座比較高的山坡。可問題不在于高,而在于這山非常陡,似一把利刃,且山脈綿延,繞過去是不行了。眼看太陽又跑遠了。夸父一咬牙,開始使勁爬山。一次又一次的嘗試后,夸父已經遍體鱗傷。不——夸父心里大喊。他最后使勁全身的力氣——終于爬上去了。夸父興奮極了,卻一不小心從山頂上滾了下來。哦!摔的真慘!夸父拍拍獵皮豹衣,又繼續前進。

轉眼到了正午,又有新的難題了——這下是大海,啊唔納多海(現在的太平洋)。這片大海擋住了夸父的去路,海上鯊魚和電鰻以及海怪不住的叫囂著。夸父抬頭望了望太陽,太陽正往遠方飄去,就像是一個勝利者在嘲笑失敗者。

“我不會認輸!”夸父大叫一聲。語畢,他便抬腳跨入海中。鯊魚、電鰻和海怪立馬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沖到夸父身邊。夸父一邊飛快的跑著,一邊用手拍擊周圍的“障礙物”。

鯊魚被打的口吐白沫,連鰓都不見了,從此鯊魚便得不停的游動,一刻也不能停;至于電鰻和海怪,電鰻被夸父一生氣之下拉成了條狀,海怪被一個巴掌壓成了扁扁的肉餅。就都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夸父走到最深的地方時,海水幾乎淹沒了夸父的頭。不過夸父還是挺下來了。他終于跨越了海洋!

……

夸父繼續跑啊跑,終于到了最后一關,沙漠。這地方人跡罕至,水資源缺乏,是最難的一道關卡。夸父想了一兩秒鐘,終于踏進了這鬼門關。

響尾蛇在熱辣的陽光下翹起了自己的尾巴——鋒利又尖銳。偶爾一陣熱呼呼的風吹過,燥熱的沙便呼嘯而起。夸父不僅要接受火辣日光的“洗禮”,同時還要小心響尾蛇之類的毒物。“呼哧呼哧”夸父喘著氣,大腦已經麻痹,只有雙腿在不停的擺動。終于,看到了沙漠的盡頭。——一條清澈的河流(黃河)出現在夸父面前。

水!夸父激動起來。這時夸父已經到了太陽的家門口。要不要繼續追下去呢?夸父最終忍受不了水的誘惑,低下頭大喝特喝起來。很快,黃河便被喝光了。

渴!夸父雖說喝光了一條黃河,但仍感覺口渴如焚。他又跑向渭河。咕嘟咕嘟,一條河又被喝光了。

篇3

近日,筆者聽了三位教師對這篇課文的教學,他們的一個共同之處就是都補充拓展了《山海經》中的一段文字:“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這段古文雖只有短短幾十個字,卻是“夸父追日”這個千古神話的源頭。三位教師不約而同地補充這段文字,讓一古一今兩個文本相互映照、相互印證,這對于豐富學生的思維容量,拓寬學生的語言空間,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都是極有裨益的。

然而,由于三位教師對這段古文采取的教學態度與教學行為各不相同,最終的教學效果也便大相徑庭。

A老師在一開課便出示了這段古文。學生自由朗讀后,教師請他們說說這段話的大意。學生面面相覷、茫然無語。于是,教師只好自己解釋,然后揭示課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夸父追日》,就是從這段文字中改編過來的”。

B老師在教學行將結束時才出示這段古文。學生自由朗讀并理解大意后,教師總結:“神話傳說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的璀璨明珠,同學們課后可以找來讀一讀,享受神話故事散發出的無窮魅力”。

C老師也是在課始出示這段文字,他選擇了自己范讀,然后問學生:“這段話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學生回答:“夸父追日。”隨后,教師便板書課題,引導學生緣題質疑。

然而,C老師對這段文字的教學并未就此結束,在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時,教師又選取了文中“夸父與日逐走”,“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這三句話,學生先朗讀,教師隨后引導:“‘夸父與日逐走’是事情的起因;‘未至,道渴而死’是事情的經過;‘棄其杖,化為鄧林’是事情的結果。”然后請學生結合這三句話總結課文的主要內容。

在教學的最后環節,C老師再次出示這段古文,因為有了前面的鋪墊,此時的理解便水到渠成。于是,課堂在學生有滋有味、有韻有律的朗讀聲中達到了。

綜觀三位老師的教學,A老師選擇在課始呈現拓展材料,其目的是為了將這段古文作為引子,從而引出本課教學的內容。然而,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要想讀懂這段聱牙詰屈的文字實非易事,教學效果難免大打折扣。

較之于A老師,B老師依然沒有將這一拓展材料與課文內容有機地融合起來。在短短的幾分鐘時間里,學生既要讀通其言,又要讀懂其意,難度可想而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B老師和A老師一樣,都是為拓展而拓展,為補充而補充,沒有考慮到三年級學生的認知起點與可接受程度,所以這樣的文本拓展依然不夠“給力”,依然沒有實現教學效益最大化。

與A、B兩位老師不同的是,C老師分別在課始、課中、課尾三次呈現這段小古文。

較之于A老師,C老師選擇了自己范讀,而后讓學生說說這段文字說了一個什么故事。這樣的教學顯然是基于學生的認知起點展開的。由此看來,C老師的教學在課始便已高出A老師一籌了。

與B老師一樣,C老師也在課尾呈現了這段文字,但是,因為有了前面的鋪墊,所以C老師的教學更易于學生理解與感受,課堂結構也更趨于完整與圓潤。

篇4

一。他真傻,明知追不到,又何必如此費力,真是何苦來哉啊?!

二。他真棒,一直堅持不懈地追求著自己的信念,他是人類的楷模。

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思路,而我個人比較贊同后者。我與許多人一樣認為他是個英雄,為生命,為目標,為信念而犧牲的英雄,即便,最終他沒有追上太陽,可是他努力的過程,他所流下的汗水,他所踏過的足跡都深深地印刻在世人的心中。這是一段不朽的神話。(插:廣告語:夸父追日,一事用流傳!yeah!!!)

從古至今,多少文人騷客都寫下了許多經久不衰的著作,那可是無價可比的精神食糧啊!!每一詞,每一句都無不透露著詩人們對生活的信念。即使被貶官,卻依舊灑脫的呼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何等的傲骨。他為了他的信念而抗拒強權,成了一代豪客。為了追求,為了信念,物質又算得了什么?功名利祿又值幾個臭錢?至少,我的心靈不會寂寞,我的精神是充實的,豐盈的。因為我擁有了我的信念。有人會問:“信念是什么??“是啊!!信念是什么呢??

篇5

新時代的“夸父”

還記得“夸父追日”的故事嗎?為了把太陽的光芒永遠留在大地上,巨人夸父不停地奔跑、追逐,直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而即使在他死后,他的身軀也要化為桃林,為后來的人遮蔭、解渴。這個故事表達出了遠古時代人們對光明的向往和追求。

隨著科學的發展,我們今天對太陽的研究越來越深入了。可是,由于地球公轉和軌道角度等原因,對太陽的有效觀測周期很短。所以,想要全面、深入地觀測太陽,還真得有夸父那種鍥(qiè)而不舍、緊追不停的精神呢!

2003年1月,中國科學院的科學家們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構想,準備向太陽和地球之間的軌道上發射觀測衛星,對日地系統進行全面的觀測和研究。而且,他們決定用夸父的名字為這個計劃命名,讓我們祖先“追日”的精神在今天得到紀念和傳承。

根據大家的設計,“夸父計劃”將由三顆衛星組成。其中,編號為“夸父A”的衛星將被設置在距離地球150萬公里的地日軌道上,它能每天24小時面對太陽,觀測太陽活動的過程。另外的兩顆衛星分別被命名為“夸父B1”和“夸父B2”,它們將被設置在地球的運行軌道上,對北極地區進行24小時連續的成像觀測,對極光現象與太陽粒子噴發進行研究。這三位“夸父”緊密配合,將對空間天氣系統進行持續的全面觀測,就好像人類注視太空的三只“神眼”一樣。

過去,對太陽風暴、極光等現象的觀測,在世界上還是一個空白點。現在,有了這三只“神眼”,就像孫悟空被二郎神的三只眼盯住一樣,這些和太陽相關的重要信息可就別想溜掉啦。按照計劃,“夸父”衛星可以對太陽表面活動和太陽風進行100%的覆蓋和觀測。這代表了我國在宇宙空間研究方面已達到了國際上的領先水平。而且,在它們的幫助下,我們還有可能取得更多突破性的科學大發現呢!

2016,夸父”準備出發!

篇6

2、夸父追日:古代神話。同“夸父逐日”。

3、煉石補天:煉:用加熱的方法使物質純凈或堅韌。古神話,相傳天缺西北,女媧煉五色石補之。比喻施展才能和手段,彌補國家以及政治上的失誤。

4、牛郎織女:從牽牛星與織女星演化而來的神話故事里的主人公,每年七月七日在鵲橋相會。現比喻分居兩地的夫妻

5、女媧補天:神話故事,伏羲的妹妹女媧煉五色石補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偉氣魄和大無畏的斗爭精神

6、牽牛織女:指牽牛星、織女星。亦指古代神話中的牛郎、織女。

7、日薄虞淵:猶日薄西山。虞淵,神話傳說中日入之處。《淮南子·天文訓》:“捍日呴至于虞淵,是謂黃昏。”莊逵吉校:“《太平御覽》作‘薄于虞淵’。”

篇7

古代的中國人,相信桃木具有神奇的力量,因而在新春過年的時候,用桃木削成人形(桃人)、砍桃木為板(桃板)、刻桃木為印(桃印)、用桃枝系成掃帚(桃茢)等,將這些懸掛在門旁,用以趨吉避兇,叫做掛「桃符。

為什麼古人會認為桃木可以避邪呢?根據古書上的記載,那掌管著萬鬼的「神荼、「郁壘兩兄弟所居住的地方,有一棵巨大無比的桃樹,是萬惡出入的「鬼門。兄弟倆平日坐鎮在鬼門兩側,若發現有為非作歹的惡鬼,就用桃木棒子將其打死,再用蘆葦繩子綁住,丟到山谷里去餵老虎,而桃木,就是他們對付妖魔鬼怪的利器。

另外,在有名的「夸父追日故事里,和太陽賽跑的巨人夸父,敵不過太陽的灼熱,最后被燒成重傷,并且極度的口渴,在前往北方的大澤途中,失去了生命,臨死之前,夸父把手中的神杖奮力拋向空中,化成一片桃林,樹上有累累的鮮桃,夸父要讓后世和他一樣想要征服太陽的人,可以因為路邊的桃子,而不再渴死於道上。可見,桃木在古代先民的心目中,早就是非常管用的「神木。

掛桃符的風俗,后來演變成只在桃木板上,寫神荼和郁壘兩神的名字,或者,只畫一些符咒,稱為「題桃符。而題桃符發展到唐五代時期,又漸漸演變成為對偶、警譬、吉祥的語句,這也就是「春聯的由來。

「題桃符也演變成貼門神,尤其是在農村,過年的時候,除了貼春聯,還要貼門神。春聯貼在左右門框上,門神則貼在兩扇門扉上。至於門神的畫像,除了神荼、郁壘之外,到了唐代,還加上了鬼王鐘馗。至此,由桃木而來的神話色彩與民俗文化意義,也被應用得更為廣泛了。

篇8

不知不覺,時光的腳步匆匆太過,曾經還懵懵懂懂的我們,竟在轉眼間以涉足于初三的生活。

對于初三,感慨萬千!

自己也深深懂得,時光的流逝并非讓我們嘆息并且惋惜昨天,而是讓我們學會利用明天。

一天天的時光流逝,日照始出,日落告別。時光的腳步真的太過匆匆,白天與黑夜交替的太快,墻上的鐘表未免也轉的太快。可是,晝夜交替,時光流逝,這是大自然亙古不變的規律。唯有把握,利用,時間不是被用來被浪費的,而是用來拼搏的,拼,拼出一番成就,搏,搏出一片天地。

初三,丟掉了初一的稚氣,找不回初二的迷惘,對于初三,驕陽似火敵不過心中豪情,陰雨連綿澆不滅滿腔熱火。人生在世,浮華世間,自當追求卓越,而忽隨波逐流。

小鳥飛不過蒼穹,只因它沒有眺望,從這個山頭望向那坐山頭的相信定是愿意抬頭欣賞,而不是俯視感到驚恐。既然羨慕,為何不去追逐?追逐那心中的渴望,追逐那夢想的彼岸。夸父追日并非自不量力,當夸父倒下的那一刻,是否會有這樣一個念頭?努力過,便無悔。

天空固然高,道路固然難。可要的就是那一份信念。墻縫中的小草,石頭下的小花,固然也是太過于執著,可正是這份執著,為人們眼簾映入眼簾,為人們增添了一絲芳香,更讓人們的心靈為之顫動,宵小生命,如此堅毅,作為我們。今日不拼待何日?不把握好今天,有什么資格說期待明天?不去彌補昨天的遺憾,有什么資格說后悔?

篇9

我們在銀星電影院上車了,在車上,我們一邊欣賞著風景一邊說著俏皮話,二十多分鐘飛逝而過,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著名的燒烤勝地??“涂山公園”!

走進公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壁畫:夸父追日、女媧補天、嫦娥奔月、等一幅幅栩栩入生,我們仿佛真正看到了巨人夸父正身手抓住太陽時,因為饑渴萬分,沉眠于日出的地方;女媧正神情的用五彩石布著天空的大窟窿;嫦娥正不由自主地奔向那遙遠的月球,這些真可謂是鬼斧神工啊!

再說說去山頂的路吧!一路上,大家學狼叫,學獅吼的,學雞蹄的都有,山里不時的傳來一陣陣回聲,弄得大家更瘋狂了。好不容易來到山頂,涂山的景色盡收眼底:那連綿起伏的千山萬壑都被云霧籠罩著。霧時濃時淡,像一個魔法師,一會兒把這棵樹變成兔子,一會兒把那座山邊成一位老人,真是太奇了吧!

終于開始燒烤了,同學們成群結隊地去領餃子餡兒,皮還有火腿腸等。有些同學在生火,有些同學在包餃子。生火的同學被弄得個手忙腳亂,只得請工作人員幫忙生活。生好火以后,同學們把餃子倒進鍋。頓時我和費旭就被熏得雙手捂臉,兩眼流淚,還不時的向別人就鞠躬。“一鞠躬,二鞠躬。”有人大叫到,像演戲一般但是我當時什么都看不見,所以不知道是誰說的啦。

篇10

金華市新世紀學校五(1)班 申 澳

8月8日,在中國的首都北京,開始了一場別具一格的奧運會開幕式,訴說著中國千百年的光輝歷史。

開幕式上,一紙長卷,表現了中國5000年的燦爛文化和全國13億人對這屆奧運會的期盼。接著,由無數的船槳匯成一幅水手畫,展現了中國是一個悠久航海歷史,也象征著現在的中國這艘巨輪正在啟航。還有由許許多多的軍人組成的“人體鳥巢”,和2000多位太極拳手排成圓形,整齊化一的中國功夫表演,都給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像……最后,奧運主題曲《你和我》響徹在鳥巢上空,當主火炬在李寧的“夸父追日”中點燃時,神州大地沸騰了,全世界人民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