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職稱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30 11:36: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醫生職稱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醫生職稱論文

篇1

全國政協委員、總醫院副院長范利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表示,醫生是醫改大軍中的主力軍,把這些人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積極參加醫改才能取得效果。此外,很多醫務工作者在晉升問題上面臨困境。

比如現在醫生考評制度要求既重視臨床,又重視科研和學術文章。在各大醫院,一些醫生在臨床實踐方面得到患者和同行認可,但是由于缺乏科研成果和足夠的學術論文數量就很難晉升。

“所以,現在在醫院出現了不會做手術的外科博士,不會看病的內科專家。”范利說,他們靠大量的科研論文獲得各種職務頭銜,但是一進病房面對病人和具體的臨床問題他們卻不會看。

在范利看來,現在醫療機構對醫生的晉升職稱考核體系是一種以醫療和科研并重的考核體系,但實際上逐漸演變成了“唯科研、唯論文”論。很多醫院把論文、科研成果作為醫師晉升的必備條件,而缺乏臨床能力的量化指標。

范利認為,醫師的職稱應該反映的是臨床工作能力,主要看其處理疾病的嫻熟程度,診斷救治的技術水平,對待病人認真負責的態度。一個勝任工作、深受病人歡迎、具有敬業精神的醫師,其能力不能單用外語、論文、科研成果來證實。

如果醫生的職稱評審脫離臨床實際,將嚴重挫傷醫生臨床工作的積極性。其結果是逼迫臨床醫生忙于從事科研寫論文而導致醫療質量滑坡、科研急功近利、論文造假泛濫、醫生隊伍不穩等嚴重危害。

與此同時,由于一部分醫務工作者過于傾向科研而忽略臨床,導致近年來我國醫療安全形勢不樂觀,醫患矛盾非常突出,“從某種程度上與醫生沒有足夠的心思和精力對患者進行精心診療和人文關懷及溝通有關。”范利說。

范利建議,臨床醫師職稱晉升考評,總體思路應該是大大增加臨床能力考核的權重,以臨床能力為主,科研學歷為輔,側重實際工作的能力,即處理疾病的能力,看其是否能夠勝任相應的職稱要求,完善對醫生實際臨床水平的考察標準,建立科學的績效考評體系。

另外,臨床醫生并不是不重視科研,好的臨床醫生必須懂基礎、善思考,在臨床工作中搞科研,在科研中指導臨床工作。

范利建議采取單位聘任和職稱晉升相結合的方法,針對不同崗位的醫務工作者,套用不同的職稱晉升制度,更實用,更易操作。職稱作為醫生臨床水平高低的主要標志,其標準首先是看得好病。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骨科主任溫建民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表示,應用性科研成果和基礎性科研成果意義不同,有些科研成果對普通百姓看病沒有什么價值。“所以給病人看好病才是實實在在的。”

篇2

期待學生寫出高質量的小論文,教師和學生單純著眼于“落筆”階段是不夠的。小論文的撰寫,應該以課程標準為統領,系統地貫穿于日常教學的方方面面中,否則,突擊布置小論文作業,學生是無所適從的,也很難一下子寫出高質量的文章。以下以課程標準為指導,我結合幾年來在指導學生撰寫小論文的實踐,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時政教育與教材內容相結合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潛能。高中生普遍對課堂所提到的時事政治感興趣,課程標準也指出,課堂教學要與“與時事政策教育相互補充”,現在教材的內容都很重視生活化,堅持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時事政策教學和實例教學,因而教師選擇教學內容要突出時政性,培養學生關注時政的態度,提高學生分析時政的能力。學生投身于時政學習,往往熱情高漲,感到政治課的原理離他們并不遙遠,從而增強了寫小論文的信心。如果平時在課堂上教師不注意引入時政案例,學生因知識面過窄,缺乏社會生活的積累,寫小論文時就會手足無措,或者出于交差了事,或者難以寫好。課堂與時政教育相互補充,一方面為將來小論文積累素材,另一方面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二、在閱讀評論中增強學生寫作信心:時政評論與常規教學相結合

經過上一環節后,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和時政的關注有了進一步的增強,愿意就熱點問題口頭談談自己的看法,但若訴諸文字,他們則會普遍對如何撰寫政治小論文感到陌生,甚至有畏難情緒。這時,有必要指導他們閱讀含有政治小論文元素的文章資源。正如課程標準指出的那樣,“涉及經濟、政治、文化、哲學等各類社會科學,以及時事政治等方面的報刊、書籍、圖片、錄音、錄像、影視作品等,也是思想政治課程的重要資源”。

“課程資源不會自動進入教學領域,需要能動地去尋找、認識、選擇和運用”。教師平常應注意收集與學生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生動有趣、短小精悍的時政評論,在全班面前介紹,指出其中的作者觀點、論證方式、文章結構、語言特色等,讓學生熟悉別人的文章是怎樣寫出來的,可取之處在哪里,值得商榷的地方在哪里,并且張貼出來讓感興趣的學生閱讀。這樣,既能揭開像時政類評論等政治論文的神秘面紗,消除學生對小論文的陌生感,又能拓展學生閱讀的視野。推薦學生閱讀評論,向他們傳遞出這樣一個信號,政治小論文的寫作并不是高深莫測、可望而不可及的難事,只要你留心觀察、開動腦筋、勇于嘗試,就能寫出獨具特色的政治小論文。

三、在綜合探究中提煉學生樸素觀點:社會現實與課本理論相結合

陶行知先生曾經表示,“我們要極力地鍛煉學生,使他們得到觀察、知疑、假設、實證、推想、會通、分析――種種能力和態度,去探求真理的源泉”。課程標準指出,“本課程要引領學生在認識社會、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的實踐活動中,感受經濟、政治、文化各個領域應用知識的價值和理性思考的意義”。如今的高中課堂,都開設有綜合探究課,課題組成員分工合作,各施所長,或形成課件,或形成提綱,或形成手抄報等。在這里學生運用所學認識社會現象、適應社會規范、融入社會圈子,探索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學習潛能得到了很大的發揮。教師應關注學生提到的初步觀點,引導其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將點點滴滴記錄下來,及時給予分析、評價,在師生、生生間的互動中碰撞出思維火花,使其在將來的政治小論文寫作中得到進一步的明晰和成熟。

四、在論文寫作中規范學生嚴謹撰寫:學生主動與教師主導相結合

篇3

關鍵詞:職稱 論文認定 對策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1(a)-0235-02

Discussion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ibrary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Professional Title Papers

Oudeng Geli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library, Urumqi Xinjiang, 830004, China)

Abstract:2013―2016 Library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and health series of teachers need to be promoted to the title of the doctor's professional title papers published papers identified work.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papers identified during the work more and repeated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hinking and analysi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nd finally to find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Key Words:Technical title; Paper identification; Countermeasure

隨著高校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職稱評審制度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高校在職稱評審時,將發表的職稱論文作為重要的評定指標[1],尤其是核心期刊論文更是衡量學術水平及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標。職稱論文認定工作的主要工作和難點也是針對發表的核心期刊進行甄別。普通期刊也占很大的一部分,普通刊的認定主要針對期刊的合法性和是否是正規期刊進行甄別。該校從2013年起開始承接職稱論文認定工作至今,主要服務對象為大學在職的教師及新疆醫科大學六所附屬醫院的醫生群體。

1 職稱論文認定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1 讀者缺乏對核心期刊和非法期刊的鑒別能力

目前在高校的職稱論文中,評審的形式主要還是以科研論文為主核心期刊發表的論文被普遍認為是高水平的論文,并作為衡量科研工作者學術水平、晉升高級職稱、取得碩博士論文答辯資格、申報科研項目、科研機構或高等院校學術水平評估的重要依據之一[2]。

在接待讀者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許多教師職工為了能快速的,將自己的在一些非法期刊上,非法出版物以營利為首要目的,只要支付版面費很快就會發表。由于非法期刊的制作和發行技巧在逐步提高,很多教師和科研人員缺乏對非法期刊的鑒別能力。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常常將文章寄給非法刊物,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尤其是核心期刊,近幾年隨著對晉升職稱的要求越來越高和競爭越來越激烈,發表核心期刊論文成了必要條件。很多教職工不是通過正規途徑而是通過中介或者直接用百度搜索,往往搜索到的都是“黑中介”,這些中介會仿造核心期刊制造一個假的期刊即套刊,在套刊上的,主要表現為期刊封皮、封面以及年、卷、期都與正版期刊一致,目錄和正文不一致。

1.2 教師及職工科研人員填寫論文認定表不認真

每年的9~10月份是評審職稱的高峰期,在評審前圖書館都會發一份如何填寫論文認定的通知到每個單位的人事機構,而且在每個認定表的下面都會有個填寫說明,但是準備晉升職稱的教職人員,很多都不認真閱讀填寫說明,在填寫認定表時發生一些低級的錯誤如論文題目經常有錯別字,或者是少一字,或者是發表的刊物的名稱也寫錯。上述錯誤造成不必要的麻煩,使得做論文認定的老師必須再次幫助重新填寫表格,或者退回表格讓讀者重新填寫,在這反復修改的過程中無形中又增加了老師的工作量,更延遲了認定報告完成的時間,使得工作效率降低。

1.3 醫學類院校在社科類論文認定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該校是非綜合類大學主要以醫學類專業為主,在訂購數據庫資源時首先需要考慮到以醫學類數據庫和紙質期刊為主。但是除與醫學相關的學院,該校還有一些是非醫學類的學院,如:社會科學類、語言類、工程技術類和體育類等專業,在認證這些社會科學類專業老師的時候遇到社科類的資源不足。在訂購數據庫時首先得考慮醫學類數據庫,比如萬方數據庫,由于從2008年起,中華醫學會與萬方數據建立了“中華醫學會系列雜志數據庫”獨家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萬方收錄了自1998年至今的中華醫學會系列雜志的全文。在獲取高質量的醫學期刊文獻全文時,萬方(期刊)數據庫有很大優勢[3]。而社科類的期刊大部分集中在中國知網數據庫,而且該數據庫每年的訂購費用漲幅比其他數據庫高,因每年訂購數據庫的經費有限不能全部訂購,不能滿足全學院老師的需求。還有對社科類的核心期刊不熟悉、不了解,無法認定或者認定時沒有把握,必須跟社科類的院校如,新疆師范大學等聯系溝通后才能確定是否為核心期刊,還有一些教職工的的是民族語言,沒有專門的民族語言的數據庫可以認定。

1.4 委托單位與認定機構之間缺乏溝通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每年的職稱論文認定工作當中發現很多委托單位的人事部門與認定機構缺乏溝通,甚至不溝通。在每年的認定工作開始階段,認定機構首先要發通知到每個單位的管理職稱的部門,大部分都是學校或者醫院的人事部門在負責晉升職稱的工作,然后再由各個人事部門把文件傳達到擬進職稱教職工。在這過程中往往有一個環節溝通不清楚,就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如在某個附屬醫院通知晉升職稱的人事部門因不清楚哪些條件的職工要做論文相似性檢測,導致該附屬醫院的很多擬進職稱的職工誤以為都要做論文相似性檢測,最終和該認定機構和醫院的人事部門溝通后解決了問題。

1.5 對往年做的論文認定報告缺乏規范的存檔及整理

該校自2013年開始開展論文認定這項工作至今,已完成了千余人次的論文認定報告,完成的報告也共計千份,缺乏規范化的存檔,一般都是存在自己的電腦里而沒有進行集中和系統的存檔管理。比如一個讀者今年晉升職稱,今年給他做論文認定的是一個人,因各自原因未能晉升通過,明年還要繼續評職稱那么就不能保證還是去年的老師給他再次做論文認定。或者因老師進修休假等其他原因,還得再次重復去年的工作。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因為是不同部門的老師做的論文,可能今天剛好調休不在,使得讀者不能按時拿到報告。再次就是由于電腦存在感染病毒的隱患不得不重做系統,存檔的報告就可能存在丟失的情況。

2 職稱論文認定工作中問題的解決和對策

2.1 加強宣傳提高讀者信息素養

2.1.1 開展專題講座

學科館員是學科服務的主體,是實施學科服務的核心基礎,擔負著學科信息資源服務、學科信息素質教育、學科資源建設、參考咨詢服務、院系聯絡人等職[3]。在開展論文認定工作前期做好準備工作,根據學科館員對口的單位積極開展專題講座,專門針對學校及各所附屬醫院進行專題的講座,在工作開展前即做好計劃和準備工作。

2.1.2 利用現代化手段宣傳圖書館

在信息發達的今天,圖書館通過微博、微信、移動圖書館等通信手段推廣論文認定工作的規范要求及注意事項,擴大宣傳,推廣多元化服務提高讀者信息素養。

2.2 與其他社科類院校加強合作

在解決社科類資源不足的問題上可以加強與其他社科類院校合作如新疆師范大學和新疆大學,實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可以委托其他社科類院校完成論文認定的工作。再次可通過維普數據庫和超星Medalink數據庫中的文獻傳遞功能彌補社會科學類期刊資源不足。

2.3 加強認定機構與委托單位的溝通

在每年的論文認定工作開展前積極與委托單位聯系,找到主要負責這項工作的負責人,可以通過建立QQ群、微信群等方式l布和通知消息。做好這些負責人的通訊錄,積極與他們聯系,有問題及時溝通及時解決。

2.4 建立新疆醫科大學職稱論文文檔管理系統

在每年職稱評審工作結束后,督促每位老師做好論文認定報告的存檔工作,進行規范化的存檔并建立新疆醫科大學職稱論文文檔管理系統,建立該系統可以實現提交論文認定報告、檢索、存儲、統計分析的功能。

3 結語

綜上所述新疆醫科大學圖書館在3年的論文認定工作中,遇到各種各樣的意想不到的問題,有的問題比較簡單,有的問題比較復雜。該文主要通過總結、歸納、分析出最常見的問題以期能夠給從事該工作的其他單位提供借鑒,通過問題的提出最終提出面對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法,最終的目的是希望能夠更好地解決問題,能更好地為新疆醫科大學教職工及附屬醫院的職工服務。

參考文獻

[1] 朱康玲,李艷超.國內四大文獻數據庫醫藥衛生資源狀況對比分析及特點研究[J].現代情報,2012,32(8):157-161.

篇4

一、韓國綜藝節目的優勢

1、把創新奉為節目靈魂,獨具一格

一檔好的綜藝節目總是離不開游戲,游戲一個特性就是輕松愉快,隨心所欲,但這要有一個前提,就是一定要認真遵守游戲的規則。綜藝節目若要將日常生活中游戲用“電視化”的方式去呈現,最主要的是制定規則,目的是保障節目中游戲的公平性和趣味性。韓國綜藝節目《running man》的游戲設置新穎而有創意,集細節推理和人物冒險于一身,既要拼體力也要靠智力。例如,在“僵尸特輯”這期游戲節目里,節目制作方設置了高中畢業生旅行的背景,讓僵尸和平民比拼對抗,契合當下所流行的僵尸系列題材,宛如緊張刺激的電影,情節緊湊、懸念叢生、扣人心弦,讓觀眾直呼過癮。

2、節目內容生活化,走向大眾 [本文由wWw. dYlW.NE t提供,第一 論 文 網專業寫作各種職稱論文和畢業論文,歡迎光臨DYlW.neT]

真人秀節目定義為:真實表現節目。也就是人物必須在客觀條件約束下,通過展現自我的真實,獲得認可。例如:在《我們結婚了》中,節目制作方事先指定好一對假想夫婦在一起生活。他們會在鏡頭前完整地展現出兩人在生活中的種種小事和細節,也許他們會因為一件小事而爭吵,也可能會因為一個小小的為對方著想的舉動而感動不已。攝像頭會以小見大、真實地記錄下來他們之間的細小舉動。節目中,兩人有時會說出一些妙語連珠的話語,有時又會展現出一幅浪漫溫情的畫面。在節目中他們日常舉止非常真實,簡直和我們普通人一模一樣。這一展現情侶之間生活類型節目,它以男女雙方各種交流和經歷建立起一種親密的戀人關系為看點,重點展現他們對異性的評價和看法。這類節目以參與者戀人關系為核心,以兩人的情感為發展主題,真實記錄了男女間在一起生活的心理活動以及對對方的情感與評價。在《我們結婚了》的節目中,在播放參與者生活的同時,還會穿插參與者個人單獨采訪片段。這個采訪片段在特定演播室中錄制的,是對兩人在一起生活的補充與解釋。男女雙方在節目紀錄片中解釋自己為什么有著那樣的行為。無論是兩人在一起的生活,還是兩人在這段關系中的真情告白,都無不讓觀眾與之產生共鳴,促使受眾更想去了解未來將會發生的事情。此外,節目組成員對與觀眾進行互動非常重視,被選取參加節目的藝人,通常是按照觀眾的意愿來選的,節目組會在節目錄制之前了解一下近期熱點和觀眾的喜好,在官方網站設置反饋區以便于廣大觀眾發表自己的意見,而且節目結束后也會充分參考觀眾的意見進行總結。在節目中,節目參與者也會上網回復觀眾留言,及時和觀眾互動。各種互動充分體現了節目重視觀眾意見的宗旨,與觀眾之間的互動也使觀眾跟節目制作方之間的關系更加親密。不僅穩定了收視群,而且得到觀眾的喜愛。

3、節目制作過程分工細,通力協作

韓國綜藝節目的制作過程分工很明確,每一步都經過精細打磨,從編劇、導演、攝像、主持人、嘉賓等各個環節的工作人員都有自己明確的分工,每個人都很清楚自己應該在什么時候做什么事情,這就保證了工作的效率,效率的提高帶來的是作品質量的過硬,如果每一個環節都進行得順暢,那么結出的一定是勝利的果實。

4、后期制作強調“笑果”,生動詼諧

把特殊的鏡頭運用特技進行剪輯會收獲不一樣的效果。韓國綜藝節目的后期制作是其獨樹一幟之處,《running man》的后期制作運用了獨特字幕、新穎的音效、突然鏡頭回放和特效等。后期剪輯充分讓觀眾通過回放鏡頭看到個別成員進行的任務,然而另外的成員蒙在鼓里,觀眾則明明白白。

二、韓國綜藝節目給我國電視行業的啟示

1、以創新為核心編排節目

不可否認,創新是電視節目的靈魂,如果一味克隆,必將失去觀眾走上窮途末路,尤其是在這個大眾的各項素質提高的時代,受眾的審美水平開始讓他們有了更多的需求,而近年來由于受到市場導向的消極影響,電視媒體片面追求經濟效益,使得我國的不少電視節目流入“三俗”,產生了大量的文化垃圾。自2006年韓國綜藝節目大量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就給中國電視行業帶來了許多成功的范本,最主要的一點就是節目內容的新穎和形式的獨特。我國的電視節目落入窠臼,綜藝節目形式單一,一季下來幾乎不做改動,沒有新意,人心的流失自然是無法避免的。這就需要創新,不僅是內容上的創新也要形式上的別出心裁,在這一點上韓國綜藝節目的確是我國電視人應該學習的。

2、建立主持人中心制

主持人是一檔節目綜藝節目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電視節目內容與觀眾之間的中介,在一檔節目中,主持人是節目成功關鍵因素之一,他不僅要與嘉賓進行引人入勝的溝通,還要與臺下的觀眾進行扣人心弦的互動,主持人就是一檔節目通往觀眾心中的橋梁。在韓國另外一檔綜藝節目中主持人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覷,就是《我們結婚了》。在節目中物色合適的主持人并且給予其中心地位,無疑是節目成功的重要保障。

3、走出演播室與民互動

我國的綜藝節目缺乏與觀眾溝通的機會,盡管有的節目設置了參與熱線,但這種溝通根本起不到讓觀眾走進節目、感受節目的作用。而韓國綜藝節目不一樣的是,無論季節和天氣怎樣,有大部分節目是堅持在室外錄制,并且每次所錄制的地點都不相同。《running man》會在各個城市中轉換,甚至到其他國家和地區拍攝特輯。《家族誕生》的拍攝地點一般都是在郊外,為觀眾呈現出優美的田園自然風光。一定程度上,這部分綜藝節目在改變了觀眾娛樂需求時,也向受眾展現了各地的美麗風光,讓觀眾的眼睛跟隨著攝像機一起旅行。在韓國節目中,參與者們會像常人一樣出現在熱鬧的街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這一點在國內綜藝節目中比較少見。

4、提高編劇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待遇

編劇是一個節目制作團隊中的靈魂人物,整個節目的運作都要靠他的思想來決定。韓國的編劇是與明星的地位同等的,不僅在經濟上有豐厚的回報,而且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加上娛樂產業的競爭激 烈,自然讓編劇這個行業炙手可熱。但是在中國,編劇并沒有成為像醫生、教師這樣規范大眾化的職業,在2002年以前甚至鬧過劇荒,后來雖有所好轉,但時至今日編劇也僅僅作為一個幕后職業出謀劃策,而且專業的編劇人員很少,大多是作家轉型而來的。目前在我國比較知名的編劇有莫言、瓊瑤、海巖、劉猛等人,只有像他們這些已經打響了名氣的編劇才會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豐厚的報酬。在我國按規定編劇應該拿一部戲總投資的百分之五,但實際情況是演員拿大頭編劇只領取稿費,所以在這種待遇之下我國很難有好的編劇出現。要想讓電視行業朝著更有活力更有前景的方向去發展,就要刺激編輯市場,集結各方智慧,讓編劇成為一種光鮮的職業,只有這樣才能吸納大批編劇人才。

5、培養優秀的電視人才

同樣是引進節目,不同的團隊,實力也就不一樣,有的節目引進國內之后經過實力團隊打造可以將原節目的魅力加倍發揮,但是如果團隊的實力不高有很多節目的效果也就打了折扣。韓國的綜藝節目從創意出爐到最終成品,每一步都有專業的人才進行斟酌,所以呈現給觀眾的往往是畫面高質量,內容很豐富,特效很得當,自然能抓住受眾。

人才是電視行業發展的根基,作為一個人力資源大國,我國應該培養出更多的優秀電視人才,為電視行業的發展輸送新鮮血液。

本文中,筆者只是從一些比較顯著的幾個方面來舉例說明韓國節目的引人注目之處,還有另外很多部分沒有涉及到。例如,節目技術人員的后期制作,以及節目制作方辛勤工作等一些細節。當然我國的綜藝節目也有著許多優點,但筆者認為中國的綜藝節目類型還是應該有一些創新,可以向韓國優秀節目學習,“擇其善者而從之”。希望我們的電視節目可以辦得更好,更多樣化,更吸引人。

參考文獻 [本文由wWw. dYlW.NE t提供,第一 論 文 網專業寫作各種職稱論文和畢業論文,歡迎光臨DYlW.neT]

①李新民:《中國電視大趨勢》[M].華夏出版社,2002

②徐舫舟、徐帆:《電視節目類型學》[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

③宗匠:《電視娛樂節目》[M].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3.

④徐國源,《娛樂節目與快樂哲學——韓國電視娛樂節目分析》[J].《國際新聞界》,2009(3)

⑤尹鴻、冉儒學、陸虹:《娛樂旋風——認識電視真人秀》[M].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6

⑥張海潮:《中國電視節目分類體系》[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

⑦胡智鋒:《電視節目策劃學》[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篇5

【關鍵詞】肺結核 糖尿病 中西醫結合 職稱論文

【Abstract】Objective To prob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blood sugar, clinical symptoms, and the absorption of lesions on the patients of Diabetes mellitu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ith the metho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Methods 42 cases of clinical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Integrative Medicine), control group(Western anti-TB,hypoglycemic therapy). To analyze the controlling of blood sugar, clinical manifestation, and Chest X-ray showed between two groups after three months. Results The blood sugar of the two groups were good controlled. I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ed compared with formerly treatment(P

【Keywords】 Pulmonary Tuberculosis Diabet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糖尿病已成為全球性的保健問題,糖尿病發病率呈增長趨勢。我國現有糖尿病人數已接近1億人,60~70歲年齡組糖尿病患病率高達10%左右。隨著人口老齡化,肥胖人群增多,生活方式的變化,糖尿病病人將會繼續增多。早年尸檢報告指出,糖尿病患者半數以上并發結核病。近年糖尿病合并肺結核中老年患者有增多的趨勢,其最大的特點,糖尿病史在5~20年,體質消瘦,血糖不易控制,合并肺結核時病灶廣泛,易形成空洞,痰菌陽性率高。國內外臨床觀察結果也顯示糖尿病患者的結核病患病率較非糖尿患者群高2~4倍或3~6倍,糖尿病控制不良者結核病發病率約比控制良好者高3倍;因此,糖尿病并發結核病的治療一直是臨床醫生關注的重要課題之一。筆者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總結了42例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的臨床特點與病發因素,采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取得了較好療效,現分析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42例患者中男30例,女12例,年齡分布在28~75歲,平均年齡54歲,兩組性別、年齡、病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無明顯肝、腎功能損害。其中先發糖尿病后發肺結核32例(76.2%),先發肺結核后發糖尿病10例(23.8%)。糖尿病病例均為Ⅱ型糖尿病。所有病例隨機分成治療組(中西醫結合治療)、對照組(單純西醫抗結核、降血糖治療)各21例。

1.2 診斷標準

肺結核診斷標準:依據《肺結核診斷與治療指南》[1];糖尿病診斷標準則按1999年WHO、IDF所公布并得到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會等認同的診斷標準[2]:(1)具有典型癥狀,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血糖≥11.1mmol/L;(2)沒有典型癥狀,僅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血糖≥11.1mmol/L應再重復一次,仍達以上值者,可以確診為糖尿病;(3)沒有典型癥狀,僅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血糖≥11.1mmol/L,糖耐量試驗2h血糖≥11.1mmol/L者可以確診為糖尿病。

1.3 臨床表現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消瘦,疲倦乏力等全身中毒癥狀。其中咳嗽、咳痰39例(占%);低熱22例(占%);胸痛10例(占23.8%);咯血9例(占21.4%)。

1.4 治療方法

抗結核治療:采用3HRZE/6HER抗結核方案(H:異煙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糖尿病治療:空腹血糖>1lmmol/L首選胰島素治療;空腹血糖<11mmol/L以下者采用口服降糖藥物,劑量根據血糖調整。治療組通過中醫辨證施治,加用健脾益氣、滋陰清熱止咳中藥治療(黃芪、黨參、黃精、天花粉、生地、葛根、桑白皮、玄參、白術、百部、杏仁等),臨床辨證加減。每日一劑,水煎服,一個月為一個療程,共三個療程。

1.5 觀察項目

兩組臨床癥狀的改善情況,及兩組治療后血糖變化、胸部影像學改善情況。

1.6 療效判定標準

(1)血糖:空腹血糖在4-7mmol/L,且餐后2h血糖<11.1mmol/L為良好控制;空腹血糖在7-11.1mmol/L為一般控制,空腹血糖>11.1mmol/L為控制不良。(2)細菌學:連續2個月以上痰涂片陰性及培養陰性為治愈。(3)影像學:胸片顯示病灶吸收≥原病灶50%為顯著吸收,30%-50%為吸收,≤30%為無明顯變化。(4)癥狀以治療后消失或好轉為有效。痰涂片陽性、病灶增多、癥狀加重為惡化,治療失敗。

1.7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包,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

2 結果

2.1 血糖控制結果

兩組治療后血糖均良好控制,兩組治療前及治療后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治療組與對照組之間血糖值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3 討論

糖尿病患者為罹患肺結核的高危人群,其患肺結核的相對危險度可提高3~4倍。糖尿病患者因其糖、蛋白質、脂肪代謝紊亂,以至營養不良。當血糖升高及組織內糖含量增高時,形成的酸性環境破壞了組織抵抗力,使抗體形成減少,免疫功能下降,病人白蛋白減少,均有利于結核菌的繁殖與生長。肺結核使糖尿病患者對碳水化合物的反應性(敏感性)發生改變,加重胰島負荷,致胰島素受體功能下降,糖耐量下降,胰島B細胞分泌功能減低;且抗結核藥可致肝、腎功能損害,加重糖代謝紊亂[3],二者形成惡性循環。

糖尿病與肺結核屬中醫“消渴”、“肺癆”病范疇。劉河間《三消論》云:“消渴者……或蒸蒸虛汗,肺痿勞咳”。消渴患者陰虛內熱,薰灼于肺,耗傷肺津,肺失滋潤,感染癆蟲而發本病。臨床表現為干咳、咽燥、痰中帶血等肺系癥狀。故糖尿病并發的肺結核,證屬肺脾(胃)腎陰虧、虛火上炎,治宜標本兼顧。故我們采用健脾益氣、滋陰清熱止咳為原則,方藥組成中黃芪、黨參、白術健脾益氣,黃精、天花粉養陰清熱生津,生地、玄參滋陰清熱,葛根、桑白皮清熱宣肺,百部、杏仁潤肺止咳。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黃芪能夠調節機體免疫,降低血糖,改善體內脂代謝紊亂,保護心臟、血管、腎臟等作用[4]。黨參有調節血糖,促進造血機能,增強機體免疫力等作用[5]。黃精兼顧調節血糖、增強免疫、抗疲勞以及抑結核桿菌等作用[6]。通過臨床觀察,治療組加用中藥口服后能較好的控制血糖,且臨床癥狀的改善及病灶吸收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綜上所述,本方藥對于糖尿病并發肺結核患者的治療具有良好的協同作用。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1,24(1):70一74

[2] 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958

[3] 王濤,王仲元,潘燕玉等.連續胰島素皮下輸注強化治療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導刊,2009,11(1):44-46

[4] 楊金泉,何海波.黃芪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0,23(2):148-150.

篇6

關鍵詞:獨立隨機過程;計數系統;歸納法;保險業

概率論是一門應用非常廣泛的學科。在數學史上,它的產生是以帕斯卡和費馬在1654年的七封通信為標志的。由于這些信件中所解決的問題多是與賭博有關的點數問題,因此人們總是把概率論的產生歸功于賭博這項機遇游戲。但考古學發現告訴我們,賭博游戲早在文明初期就已經存在了,迄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而概率論從誕生至今不過三百余年,這說明賭博并不是概率論產生的決定性條件。在從賭博出現到概率論產生之間的這段“空白”期,必定還有一些十分關鍵的因素正在孕育之中。那么這些因素是什么?換句話說,需要具備哪些先決條件,概率論才能得以形成?

一獨立隨機過程的出現

對概率論而言,兩個最主要的概念就是獨立性和隨機性[1]。概率論是從研究古典概型開始的,它所涉及的研究對象是大量的獨立隨機過程。通過對這些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的解決,概率理論體系才逐漸地建立起來。因此要考察概率論的產生條件,我們首先應當對獨立隨機過程的產生有充分的了解。

事實上,這種過程的雛形早在原始社會就已經存在了,那時的占卜師們使用動物的趾骨作為占卜工具,將一個或多個趾骨投擲出去,趾骨落地后的不同形狀指示神對人事的不同意見。由于投擲趾骨這個過程所產生的結果具有不可預測性,而每次投擲的結果也互不影響,這與我們今天投擲骰子的基本原理相當,因此趾骨可以被看作是骰子的雛形。但是由于趾骨形狀的規則性較差,各種結果出現的機率不完全相同(即不具備等可能性),所以趾骨產生的隨機過程還不是我們今天意義上的獨立隨機過程。加之趾骨作為一種占卜工具,其本身具有神圣的地位,普通人不可能輕易使用,這也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人們對隨機過程的認識。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文明的發展,骰子變得越來越普遍,不僅數量增多,規則性也日益精良,此時它已不再是一件神圣的器具而逐漸成為普通大眾的日常用具。從原理上看,只要一枚骰子是質地均勻的,它就可以產生一系列標準的獨立隨機過程。這些過程具備良好的性質(獨立性、隨機性、等可能性),是進行概率研究的理想對象。如果經常接觸這些隨機過程,就很有可能從中發現某些規律性。實際上,通過對骰子的研究我們確實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在考古出土的骰子當中,有一些被證明是用于賭博的工具,它們的形狀規則而質地卻不均勻,也就是說,骰子的重心并不在其幾何中心。可以想像,如果骰子的某一面較重,則其對面朝上的機率就會增大,這種骰子明顯是為了賭博時用于作弊。而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古代人知道質地不均勻的骰子產生各個結果的可能性不同,那么他們必定清楚一個均勻的骰子產生任何一個結果的機率是相等的。也就是說,經常從事賭博的人必然可以通過大量的游戲過程,意識到擲骰子所得到的結果具有某種規律性,并且這種規律性還可以通過改變骰子的質地而得到相應的改變。雖然古代人的這些意識還只停留在經驗總結的水平上,卻不得不承認這是一種最原始的概率思想。

賭博游戲存在的時間之長、范圍之廣、形式之多令人驚訝。但有如此眾多的人沉迷于這種游戲活動,也在客觀上積累了大量的可供學者進行研究的隨機過程。更為重要的是,

在進行賭博的過程中,或許是受到經濟利益的驅使,已經開始有人試圖解開骰子的奧秘。意大利數學家卡爾達諾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本人是個大賭徒,嗜賭如命,但他卻具有極高的數學天分。在賭博的過程中,卡爾達諾充分發揮了他的數學才能,研究可以常勝不輸的方法。據說他曾參加過這樣一種賭法:把兩顆骰子擲出去,以每個骰子朝上的點數之和作為賭的內容。那么,賭注下在多少點上最有利?

兩個骰子朝上的面共有36種可能,點數之和分別為2~12共11種,從上圖可知,7位于此六階矩陣的對角線上,它出現的概率為6/36=1/6,大于其他點數出現的概率,因此卡爾達諾預言說押7最好。這種思想今天看來很簡單,但在當時卻是很杰出的。他還以自己豐富的實踐經驗為基礎,寫成了全面探討賭博的《機遇博奕》(LiberdeLudoAleae英譯為TheBookofGameofChance)一書,書中記載了他研究賭博的全部成果,并且明確指出骰子應為“誠實的”(honest),即六個面出現的機會相等,以便在此基礎上研究擲多粒骰子的等可能結果數[2]。

這些實例充分說明,賭博曾對概率論的產生起過積極的作用。這可能就是人們在談到概率論時總是把它與賭博聯系在一起的緣故吧。但是我們應該認識到,賭博的價值并不在于其作為一種游戲的娛樂作用,而在于這種機遇游戲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良好的獨立隨機過程。只有出現了獨立隨機過程,概率論才有了最初的研究對象。而概率論也的確是在解決機遇游戲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的基礎上建立起自己的理論體系的。因此在概率論的孕育期,可以作為一種模型進行研究的機遇游戲過程即獨立隨機過程的出現是概率論得以產生的一個重要前提條件。

二先進計數系統的出現

前面曾經提到,獨立隨機過程的出現并不是概率論誕生的決定性因素。職稱論文僅有概率思想而不能將概率結果表達出來,也不能形成完整的理論。概率論是一門以計算見長的數學分支,計算過程中需要運用大量的加法和乘法原理(組合數學原理)進行純數字運算。對于現代人來說,概率計算并不是一件難事。但是對于16世紀以前的人來說,計算卻是十分困難的,原因就在于古代缺乏簡便的計數系統。當時的計數符號既繁瑣又落后,書寫和使用都很不方便,只能用來做簡單的記錄,一旦數目增大,運算復雜,這些原始的符號就盡顯弊端了。而沒有簡便的計數符號,進行概率計算將是十分困難的事,因此計數符號是否先進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概率論的形成。

對于這一點,現代人可能不容易體會得到,究竟古代的計數符號復雜到什么程度呢?我們可以以古羅馬的計數系統為例來說明。

古羅馬的計數系統是一種現在最為人們熟悉的簡單分群數系,大約形成于紀元前后。羅馬人創造了一種由7個基本符號組成的5進與10進的混合進制記數法,即

IVXLCDM

1510501005001000

在表示其他數字時采取符號重復的辦法,如Ⅲ表示3,XX表示20,CC表示200等。但如果數字較大表示起來就相當復雜了,比如:1999=MDCCCCLXXXXVIIII

后來為了簡化這種復雜的表示法,羅馬人又引進了減法原則,即在一個較大的單位前放一個較小單位表示兩者之差,如Ⅳ表示4,CM表示900,則1999=MCMXCIX

如果要計算235×4=940,現代的豎式是

而公元8世紀時英國學者阿爾琴演算同一道題的過程則要復雜得多:古羅馬數字對于這樣一個既不含分數和小數,數字又很簡單(只有三位數)的乘法運算處理起來尚且如此復雜,可以想象,即使數學家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要解決概率計算里涉及的大量純數字運算也是一件太耗費精力的事。在這種情況下想要作出成果,數學家們的時間不是用來研究理論而只能是忙于應付這些繁重的計算工作了。顯然古羅馬的計數系統并不適合于進行計算,而事實上,歐洲的代數學相比幾何學而言遲遲沒能發展起來,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受到這種落后的計數系統的限制。不僅僅是古羅馬數字,在人類文明史上出現過的其他幾種計數系統(如古埃及、古巴比倫等的計數系統)也由于符號過于復雜,同樣不能承擔進行大量計算的任務。

相反,以位值制為基本原理的阿拉伯數字則比古羅馬數字以及古代其他的計數系統要先進得多,它不但書寫簡便,而且非常有利于加法、乘法的運算及小數和分數的表示。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它的使用可以大大節省運算時間,提高運算效率。正是由于使用了這種先進的計數符號,阿拉伯數字的發明者———古印度人的組合數學(組合數學原理是概率計算運用較多的一種數學工具)才得以領先歐洲人許多。據記載,印度人,特別是公元前三百年左右的耆那數學家就由于宗教原因開展了對排列與組合的研究。公元四百年,印度人就已經掌握了抽樣與骰子之間的關系(比歐洲人早一千二百年)。而直到公元8世紀時,商業活動和戰爭才將這種先進的數字符號帶到了西班牙,這些符號又經過了八百年的演化,終于在16世紀定型為今天的樣子。

數字符號的簡單與否對概率論究竟有什么樣的影響,我們不妨舉例說明:

問:有n個人,當n為多少時,至少有兩人生日相同的概率大于二分之一?

假設所有人生日均不相同的概率為P,則

P=(365/365)×(364/365)×⋯×[(365-n+1)/365]

而題中所求之概率P(n)=1-P=1-(365/365)×(364/365)×⋯×[(365-n+1)/365]

通過計算得出結論,當n=23時,P(n)=0.51>0.5,因此答案為23。

這是概率論中著名的“生日問題”,也是一種很典型的概率計算問題。從它的計算過程中我們不難看出,數字運算在概率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果使用古羅馬的計數法,這樣一個概率問題從表達到計算都會相當繁瑣,以至于它的求解幾乎是不可能的。

對于阿拉伯數字的偉大功績,大數學家拉普拉斯(Laplace)有如下評價:“用不多的記號表示全部的數的思想,賦予它的除了形式上的意義外,還有位置上的意義。它是如此絕妙非常,正是由于這種簡易難以估量⋯⋯我們顯然看出其引進之多么不易。”[3]阿拉伯數字的出現為概率的表達和計算掃清了阻礙,如果沒有這些簡便的符號,概率論可能還只停留在概率思想的階段。正是由于使用了可以簡潔地表示分數和小數的阿拉伯數字,才使概率思想得以通過形式化的符號清晰地表現出來并逐漸形成理論體系。在概率論的孕育階段,這種形式化的過程是十分必要的,它使得對概率的理解和計算成為可能,因此先進的計數系統對概率論的形成和發展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三概率論產生的方法論基礎———歸納法

除了需要具備上述因素以外,概率論的形成還需要具備歸納思維。概率論是一門具有明顯二重性的理論體系:“一方面它反映了從大量機遇現象中抽象出來的穩定的規律性;另一方面它關系著人們對證明命題的證據或方法的相信程度”。[4]這兩方面特性都以歸納法作為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因此可以說,歸納法是概率論的方法論基礎,概率論的產生必須在歸納法被廣泛運用的前提下才成為可能。歸納法雖然是與演繹法同時存在的邏輯方法,但在文藝復興以前,占主導地位的推理方式是演繹思維(不具有擴展性),歸納思維是不受重視的。直到文藝復興運動以后,這種狀況才被打破。歸納法因其具有擴展性而逐漸成為進行科學發現的主導方法。

從演繹到歸納,這個過程實際上是一種思維方式的轉變過程,雖然轉變是在潛移默化中完成的,但轉變本身對概率論的出現卻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我們可以通過考察“概率論”(probability)一詞的詞根“可能的”(probable)來說明這種轉變。在古希臘“,probable”并不是今天的這個含義,它曾意味著“可靠的”或“可取的”,比如說一位醫生是“probable”就是指這位醫生是可以信賴的。但到了中世紀,這個詞的含義發生了變化,它已經和權威聯系在一起了。當時的人們在判斷事情的時候不是依靠思考或證據而是盲目地相信權威,相信更早的先人所說的話。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說某個命題或某個事件是“probable”,就是說它可以被權威的學者或《圣經》之類的權威著作所證明。而經過了文藝復興之后,人們終于意識到對自然界進行探索(而不是崇拜權威)才是最有價值的事,正如伽利略所說的那樣:“當我們得到自然界的意志時,權威是沒有意義的。”[5]因此,“probable”才逐漸與權威脫離了關系。15、16世紀時它已經具有了今天的含義“可能的”,不過這種可能性不再是權威而是基于人們對自然界的認識基礎之上的。

“probable”一詞的演化體現了人們認識事物方式的轉變過程。當然這并不是說,文藝復興以前沒有歸納思維。留學生論文當一個人看到天黑的時候他會自然想到太陽落山了,因為每天太陽落山后天都會黑。這種歸納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即使中世紀的人們思想受到了禁錮,這種能力卻還不至消失。而拋棄了權威的人們比先輩們的進步之處在于,他們是用歸納法(而不是演繹法)來研究自然界和社會現象的。他們將各種現象當作是自然或社會的“特征”,進而把特征看作是某種更深層的內存原因的外在表現。通過使用歸納推理進行研究,他們就可以發現這些內在原因,從而達到揭開自然界奧秘和了解社會運行規律的目的。于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歸納思維被充分地激發出來。而這一點恰恰是概率論得已實現的必要條件。從概率論的第一重特性中可以看出,概率論所研究的對象是大量的隨機現象,如賭博游戲中擲骰子的點數,城市人口的出生和死亡人數等等。這些多數來自于人們社會活動的記錄都為概率論進行統計研究提供了必須的數據資料。雖然這些記錄的收集與整理其目的并不在于發現什么規律,但善于運用歸納思維的人卻能從中挖掘出有價值的研究素材。例如,早在16世紀,意大利數學家卡爾達諾就在頻繁的賭博過程中發現了骰子的某些規律性并在《機遇博奕》一書中加以闡述;17世紀,英國商人J·格龍特通過對定期公布的倫敦居民死亡公告的分析研究,發現了死亡率呈現出的某種規律性[6];萊布尼茲在對法律案件進行研究時也注意到某個地區的犯罪率在一定時期內趨向于一致性。如果沒有很好的歸納分析的能力,想要從大量繁雜的數據中抽象出規律是不可能的。而事實上,在17世紀60年代左右,歸納法作為一種研究方法已經深入人心,多數科學家和社會學家都在不自覺地使用歸納的推理方法分析統計數據。除了上述兩人(格龍特和萊布尼茲)外,統計工作還吸引了如惠更斯、伯努利、哈雷等一大批優秀學者。正是由于許多人都具備了運用歸納法進行推理的能力,才能夠把各自領域中看似毫無秩序的資料有目的地進行整理和提煉,并得到極為相似的結論:隨機現象并不是完全無規律的,大量的隨機現象的集合往往表現出某種穩定的規律性。概率論的統計規律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被發現的。

概率論的第二重特性同樣離不開歸納法的使用。既然概率論反映的是人們對證明命題的證據的相信程度(即置信度),那么首先應該知道證據是什么,證據從何而來。事實上,證據的獲得就是依靠歸納法來實現的。在對自然界特征的認識達到一定程度的情況下,人們會根據現有的資料作出一些推理,這個推理的過程本身就是歸納的過程。當假設被提出之后,所有可以對其合理性提供支持的材料就成了證據,即證據首先是相對于假設而言的。如果沒有歸納法的使用,證據也就不存在了。由于歸納推理在前提為真的情況下不能確保結論必然為真,因此證據對假設的支持度總是有限的。在這種情況下,使用歸納推理得到的命題的合理性便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而概率論的第二重特性就是針對這個問題的,證據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夠為假設提供支持?這些證據本身的可信度有多少?為解決歸納問題而形成的概率理論對后來的自然科學和邏輯學的發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歸納法的使用為概率論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論基礎。它一方面使得概率的統計規律得以被發現,另一方面,也使概率論本身具有了方法論意義。從時間上看,概率論正是在歸納法被普遍運用的年代開始萌芽的。因此,作為一種具有擴展性的研究方法,歸納法為概率論的誕生提供了堅實的思維保障和方法論保障,在概率論的形成過程中,這種保障具有不容忽視的地位。四社會需求對概率論形成的促進作用

與前面述及的幾點因素相比,社會因素顯然不能作為概率論產生的內在因素,而只能被當作是一種外在因素。但從概率論發展的過程來看,作為一種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關的學科,其理論體系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基于對社會和經濟問題的研究而形成的,因此對實際問題的解決始終是概率理論形成的一種外在動力。在這一點上,社會因素與概率理論形成了一種互動的關系,它們需要彼此相結合才能得到各自的良好發展。從17、18世紀概率論的初期階段來看,社會經濟的需求對概率論的促進作用是相當巨大的[7]。

在社會需求中,最主要的是來自保險業的需求。保險業早在奴隸社會便已有雛型,古埃及、古巴比倫、古代中國都曾出現過集體交納稅金以應付突發事件的情形。到了14世紀,隨著海上貿易的迅速發展,在各主要海上貿易國先后形成了海上保險這種最早的保險形式。其后,火災保險、人壽保險也相繼誕生。各種保險雖形式各異,但原理相同,都是靠收取保金來分擔風險的。以海上保險為例,經營海上貿易的船主向保險機構(保險公司)交納一筆投保金,若貨船安全抵達目的地,則投保金歸保險機構所有;若途中貨船遭遇意外而使船主蒙受損失,則由保險機構根據損失情況予以船主相應的賠償。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將海上貿易的巨大風險轉由兩方(即船主與保險公司)共同承擔[8]。從這個過程中可以看出,對保險公司而言,只要船只不出事,那么盈利將是肯定的;對船主而言,即使船只出事,也可以不必由自己承擔全部損失。

從性質上看,從事這種事業實際上就是一種賭博行為,兩方都面臨巨大風險。而這種涉及不確定因素的隨機事件恰恰屬于概率論的研究范圍。工作總結由于保險業是一項于雙方都有利的事業,因此在16、17世紀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歐洲各主要的海上貿易國如英國、法國、意大利等都紛紛成立保險公司,以支持海上貿易的發展。此外還出現了專門為他人解決商業中利率問題的“精算師”。不過在保險業剛起步的時候,并沒有合理的概率理論為保金的制定提供指導,最初確定投保金和賠償金的數額全憑經驗,因此曾經出現過很長時間的混亂局面。而這樣做的直接后果就是不可避免地導致經濟損失。例如在17世紀,養老金的計算就是一個焦點問題。荷蘭是當時歐洲最著名的養老勝地和避難場所,但其養老金的計算卻極為糟糕,以致政府連年虧損。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18世紀,概率理論有了相當的發展,而統計工作也日漸完善之后,情況才有所改觀[9]。在結合大量統計數據的前提下,運用概率理論進行分析和計算,由此得到的結果才更有可能保證投資者的經濟利益。

我們可以舉一個人壽保險的例子來說明概率理論是如何應用到保險事業中來的:2500個同年齡段的人參加人壽保險,每人每年1月交投保費12元。如果投保人當年死亡,則其家屬可獲賠2000元。假設參加投保的人死亡率為0.002,那么保險公司賠本的概率是多少?

從直觀上看,如果當年的死亡人數不超過15人,則保險公司肯定獲利,反之,則賠本。不過單憑經驗是絕對不行的,必需有一套合理的理論來幫助處理此類問題。根據所給條件,每年的投保費總收入為2500×12=30000(元),當死亡人數n≥15時不能盈利。令所求之概率為P,由二項分布的計算公式可以得出P(n≥15)=0.000069。也就是說,如果按以上條件進行投保并且不出現特別重大的意外,則保險公司有幾乎百分之百的可能性會盈利。

這個問題就是通過將概率理論運用到關于人口死亡的統計結果之上從而得到解決的。這個簡單的例子告訴我們,概率理論對保險業的發展有著相當重要的指導作用。根據統計結果來確定在什么樣的條件下保險公司才能盈利是概率理論對保險業最主要的貢獻,它可以計算出一項保險業務在具備哪些條件的情況下會使保險公司獲得收益,并進而保證保險公司的經營活動進入良性循環的軌道。從另一方面看,最初保險業的快速發展與其不具有基本的理論依據是極不協調的,這很容易導致保險公司由于決策失誤而蒙受經濟損失。因此保險事業迫切需要有合理的數學理論作為指導。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由科學家參與解決實際問題是非常有效的,而由保險所產生的實際問題確實曾吸引了當時眾多優秀數學家的目光。在1700-1800年間,包括歐拉、伯努利兄弟、棣莫弗(deMoivre)、高斯等在內的許多著名學者都曾對保險問題進行過研究,這些研究的成果極大地充實了概率理論本身。

可以說,經濟因素和概率理論在彼此結合的過程中形成了良好的互動關系,一方面數學家們可以運用已有的理論解決現實問題。另一方面,新問題的出現也大大刺激了新理論的誕生。概率論的應用為保險業的合理化、規范化提供了保證,正是由于有了概率論作理論指導,保險業的發展才能夠步入正軌。反過來,保險業所出現的新的實際問題,也在客觀上促進了概率理論的進一步完善。這樣,對于概率論的發展來說,保險業的需求便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動力。

五總結

概率論的產生就像它的理論那樣是一種大量偶然因素結合作用下的必然結果。首先,賭博這種機遇游戲提供了一種良好的獨立隨機過程,在進行賭博的過程中,最原始的概率思想被激發出來;其次,先進的計數系統為概率思想的表達掃清了阻礙,也使得這些思想得以形式化并形成系統的理論。當然在獲得概率思想的過程中,思維方式的轉變和研究方法的進步才是最根本的關鍵性條件。如果沒有歸納法的使用,即使存在著良好的獨立隨機過程也不可能使人們認識到大量統計數據中所隱藏著的規律性。此外,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借助數學工具解決許多類似保險金的計算這樣的實際問題,而這些吸引了眾多優秀數學家們興趣的問題對于概率論的形成是功不可沒的,它大大刺激了概率理論的發展,使概率論的理論體系得到了極大的完善。上述四個因素都是概率論產生的重要條件,但是它們彼此之間并沒有明顯的時間上的先后順序,最初它們的發展是各自獨立的,但是隨后這些條件逐漸結合在一起,使得原本零散的概率思想開始系統化、條理化。從概率論的歷史來看,這幾種因素的結合點就是17世紀末至18世紀初,因此概率論在這個時間誕生是很自然的事。

了解概率論的產生條件對于我們理解概率論在當今社會的重大意義有很好的幫助。今天,隨著概率理論的廣泛應用,它已不僅僅是一種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工具,而上升為具有重大認識論意義的學科。概率論不僅改變了人們研究問題的方法,更改變了人們看待世界的角度。這個世界不是絕對必然的,它充斥著大量的偶然性,所謂規律也只是在相當的程度上被我們所接受和信任的命題而已。運用概率,我們就可以避免由歸納法和決定論帶來的許多問題和爭論。科學發現的確需要偶然性,現代科學向我們證明,概率理念和概率方法已經成為進行科學研究的一項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IanHacking.AnIntroductiontoProbabilityandInductiveLogic[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1.23.

[2]陳希孺.數理統計學小史[J].數理統計與管理,1998,17(2):61-62.

[3]張楚廷.數學方法論[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272-274.

[4]IanHacking.TheEmergenceofProbability[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1.1.

[5]莫里斯·克萊因.古今數學思想(第二冊)[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35.

[6]柳延延.現代科學方法的兩個源頭[J].自然科學史研究,1996,15(4):310-311.

[7]NeilSchlager.ScienceandItsTimes.Vol4:205-206,Vol5:205-208.GaleGroup,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