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誰工作范文

時間:2023-03-17 03:47: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你為誰工作,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你為誰工作

篇1

大部分人的回答是:“我為公司工作、對公司負責”!、“我為老板工作、對老板負責”!、“我為我自己工作、對自己負責!”

這樣的回答太正常也太平常不過,前兩種回答是一個意思“我為公司工作、對公司負責”!、“我為老板工作、對老板負責”,因為公司=老板,老板即公司,老板是公司的老板,公司又是是老板的公司。拿人錢財與人消災,天經地義的道理!況且世上本來就只存在兩種人:一種是發工資的人;一,種是領工資的人!發工資的人當然是老板,所以說為公司、為老板工作,對公司對老板負責的員工是有道理的。

第二種回答是“為自己工作、對自己負責”,這樣回答的初衷是我是一個獨立的獨特的個體,我工作是為了保證自己基本的生活需要,能力提高以后再尋求更好的發展平臺。在任何一個地方工作都應該獲得自己應有的報酬,因為報酬是自己靠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換來的。況且企業不止一個,如若這個公司不是自己喜歡的,即便出DOUBLE的工資小爺也不伺候。企業和員工的關系本來就是在平等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有好合作的關系。所以說為自己工作、對自己負責的員工應該說為保證自己的基本生活而工作,對自己的美好為來而負責。回答的也非常好!

如果這個問題讓我回答,我會這樣說:“我為上級而工作、我為家人負責”!如果你說“你為企業、為老板工作;對企業、對老板負責”試問你所做的一切老板可曾知曉,也許從你踏進這個公司開始到你的離去,也許都和老板無關!如果你說“你為自己工作,對自己負責”因為你要吃飯你要發展,試問你工作的內容又是誰來決定的,工作的結果又是誰來考核的呢?這樣一想,完成上級的要求又是實現為自己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因為完不成上級所要求的任務也就會失去工作的機會,那吃飯和學習的平臺都將失去。

為上級工作是因為上級將我們選進公司、培養我們、讓我們人盡其用、并且給我們搭建更好的學習和發展平臺供我們飛的更高!所以為上級工作才是更具現實意義的道理!

篇2

又一本拙劣的員工思想教材——不得不讀《你在為誰工作》之后感

當籠罩在我們上空的政治迷霧漸漸散去,意識形態控制的手段也隨之壽終正寢。這是一大進步。從夢幻中醒來的人們變得越來越現實而理智,于是如何對員工進行思想教育再次成為當今企業面臨的一大難題。要說目前通用的招數,不外乎經濟的胡蘿卜加生存的大棒。相對于前者的頗有威力,后者卻使人頗有微詞。《你在為誰工作》無疑也是其中的“一棒”,也無疑又是綿軟無力的一棒。

近年來諸如此類的小冊子很是流行,之前就見過《誰動了我的奶酪》,據說是利欲熏心者炮制的,卻冠以“美利堅進口”之偽名。后來又有《送給加西亞的信》,令人費解的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教人誠信敬業者可謂多之又多,何必非要舍近求遠呢?這樣說并非是因為抱殘守缺敝帚自珍,而是其中明顯迎合了國人迷外的媚俗傾向。僅從題目上看,前兩者還有些許象征意味,而這次的《你在為誰工作》卻是直白無誤由說教演變為訓導。但三者的共性都是:因為淺白所以流行,因為淺陋所以武斷,因為粗暴所以無效。

讓我們瞧瞧《你在為誰工作》是如何完成上述三大使命的。

篇3

魯西身在曹營心在漢,心思全不在工作上。用料也不那么嚴格,他出的活全無往日的水準。老板看在眼里,卻什么也沒說。等到房子蓋好后,老板將鑰匙交給了魯西。

“這是你的房子,”老板說,“我送你的禮物。”

老木匠愣住了,悔恨和羞愧溢于言表。他蓋了那么多豪宅華亭,最后卻為自己建了一座粗制濫造的房子。

聽了這個故事,一定有不少人為魯西的行為以及結局感到惋惜。但是回頭反思一下自己,我們何嘗沒有做過像魯西一樣的蠢事呢?

你是否曾經因為工作的枯燥乏味而消極怠工;你是否曾經因為薪酬低廉而怨天尤人;你是否曾經因為自己覺得沒有得到老板的重視而牢騷滿腹……

大多數營銷人的回答是肯定的。我們為什么會消極怠工、牢騷滿腹、怨天尤人?真的是工作枯燥乏味、薪酬低得不能養家糊口、自己真的沒有被重視嗎?不是,是因為我們沒有搞清楚在為誰工作。

營銷人,你在為誰工作?是為領導、公司、老板干活嗎?不完全是,正如一位哲人所說:“工作中收獲最大的就是自己。”

工作讓營銷人積累了經驗。尤其是對年輕人來說,經驗是今后成長的基石。

工作讓營銷人提升了能力。工作是最好的老師,工作經歷能讓營銷人從一個生手變成高手。

工作為營銷人員創造了一個施展才華的舞臺。營銷人可以通過這個舞臺向世人展示自己,許多營銷人也因此而改變了一生的命運。

工作給營銷人創造了一個個發展的機會。一位大學生畢業后到一家公司做銷售,一年后公司經營不善,瀕于倒閉。大多數員工每日人心慌慌,無心工作。這位年輕人還像過去一樣,勤奮工作,堅守最后一班崗。公司關門后,老板馬上把他介紹給自己的一位朋友—— 一家著名公司的老總,說,這是一個可以信賴的人。幾年后,這位年輕人成了營銷總監。

許多銷售人員總是為自己的懶惰和無知尋找理由。有的說領導對他們的能力和成果視而不見;有的說公司的薪酬體制不合理;有的說老板太吝嗇,付出再多也得不到相應的回報。然而一個人總為工作之外的事情大傷腦筋的話,他又怎能看到工作中成長的機會?他又怎能體會到從工作中獲得的技能和經驗,對自己的將來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呢?

篇4

一、工作思路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做到思想認識到位,工作責任到位,防范措施到位,隱患排查到位,以強烈的責任擔當、嚴謹的工作作風、抓好工作落實,認真抓好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堅決防止未成年人溺水事件的發生。

二、工作目標

深入開展預防未成年人溺水安全教育工作,確保預防未成年人溺水安全教育全覆蓋,進一步增強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意識和自防、自護、自救的能力;全面排查并消除安全隱患,采取有效措施,杜絕未成年人溺水責任事故的發生。

三、工作措施

(一)落實安全管理責任

切實加強領導,增強責任感,充分認識預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的重要性、長期性,把預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作為重點工作,做到常抓不懈,抓緊抓好。一是落實工作責任制。成立防溺水工作領導小組,將未成年人預防溺水教育工作責任落實到每一位干部,明確具體工作責任,做到有活動、有措施、有落實。二是落實監護人責任。青少年兒童溺水事件主要發生在校外,發生在脫離家長監護和未成年人管理的時段。鎮政府要加大與家長的聯絡,通過印發《致未成年人家長一封信》、與家長簽訂《未成年人安全管理責任書》、組織家長進行防溺水宣傳教育等形式,增強家長特別是留守兒童監護人的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督促家長切實加大監管,使家長在未成年人(幼兒)離校期間,確實擔負起監護人的責任,做到齊抓共管,聯防聯動。

(二)加強防溺水宣傳教育

一是切實加強防溺水宣傳提醒工作。各村要貼出預防溺水宣傳教育的標語,學校要張貼預防溺水教育宣傳提示語,制作以防溺水知識為主題的宣傳欄、黑板報,對重要時段和重要場所進行針對性預防和提醒教育,杜絕管理上的盲點。二是切實加強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鎮政府要聯合學校認真開展“六個一”教育宣講活動。即:①上一節預防溺水專題教育課;②節日(五一勞動節、端午節、六一兒童節等)、暑假放假前集中開展一次安全教育;③組織一次預防溺水和游泳安全知識競賽或知識展板等宣講活動;④印發一份游泳安全和預防溺水宣講冊頁;⑤召開一次預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家長會;⑥開展一次防溺水安全教育課外作業。通過廣泛深入的宣傳教育,讓安全意識深入人心,讓安全防范教育做到“不漏一所學校、不漏一個學生、不漏一個家庭”,形成政府、學校、家庭齊抓共管的防范未成年人意外溺水事故的工作格局。

(三)認真開展隱患排查整改

對校園及周邊水域的安全隱患開展一次詳細的排查,摸清池塘、水庫、河渠、深溝、礦坑、機井等數量,建立完善基礎信息臺賬,形成“一鎮一冊”、“一村一冊”并將本鎮行政區內的危險池塘、湖泊、河段通過學校、村委會告知未成年人、幼兒及家長;在池塘、河渠、水庫等易發生溺水的地方設置警示標志,加裝防護設備。要積極配合有關部門、村(社區)委員會加大對學校周邊及未成年人上、下學途中有安全隱患的水域排查,設置防護設施和警示標志。

四、工作要求

(一)各村(社區)要高度重視預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各村、各學校要結合實際制定切實可行方案,明確責任,采取措施,把預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做細、做實,確保今年預防未成年人溺水安全教育活動扎實開展,實現無一未成年人溺亡事件目標。

(二)充分認識預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的長期性。積極探索并建立預防未成年人溺水安全教育和管理的長效機制,進一步落實預防未成年人溺水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措施,做到常抓不懈,確保未成年人安全。

(三)對本鎮轄區內學校防溺水工作情況進行督查。督促各學校健全制度,加強管理,健全工作臺賬,確保中小學生預防溺水教育工作扎實有效。及時發現問題,及時予以整改。

篇5

努力工作吧,因為那是為你自己

前段時間,工作閑遐之余,我讀了一本書世界500強企業推崇的優秀員工思維理念《你在為誰工作》一書,在沒有看過《你在為誰工作》這本書之前,我也曾問過自己這個問題,我不記得當時的回答是什么了,好像是為了家庭、為了生活、為了金錢,好像什么也不是。我不知道哪個是正確的,在腦子里停留時間最長的是問號。為什么,一個問題想得多了、深了,卻反而沒有答案了。帶著諸多的疑問,我開始了對《你在為誰工作》這本書的閱讀。古人云:開卷有益,讀完《你在為誰工作》,我受益非淺。

本書的風格特點是通俗易懂,用很多的實例為我們講述了在為誰工作,書中的許多智慧對我們的生活以及處理所有問題,都具有指導意義。本書提出了每一位員工需要自我反思的人生問題,并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刻細致的解答。它有助于員工解除困惑,調整心態,重燃工作激情,使人生從平庸走向杰出。如果每一位員工都能從內心深處承認并接受"我們在為他人工作的同時,也在為自己工作"這樣一個樸素的理念,責任、忠誠、敬業將不再是空洞的口號。

表面看來,我們在為企業工作。實際上,我們都是在為自己工作!只有抱著"為自己工作"的心態,弄清楚"在為企業工作的同時,也是在為自己工作"這個樸素的人生理念,才能心平氣和地把本職工作做好,最終獲得自己應得的報酬,贏得同事的尊重和領導的認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應將心態回歸到零:把自己放空,抱著學習的態度,將每一次工作任務都視為一個新的開始,一段新的體驗,一扇通往成功的機會之門。千萬不要視工作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結果做得心不甘情不愿,于公于私都沒有裨益。

作者告訴我們怎樣將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同時得到實現,怎樣在具體工作中和實際行動中體現。我們應該對所從事的工作充滿興趣和激情,踏實敬業,充滿責任感,在工作中改掉壞習慣,時刻學習,終生學習,培養協作精神,提高工作效率。

工作就是付出努力達到某種目的。工作是一個施展才能的舞臺。一個人的工作態度就是他人生的態度。一生的職業,就是志向的展示、理想的所在。所以,了解一個人的工作態度,就是了解一個人。因此美國的教育部長、著名教育家威廉·貝內特說:“工作是用生命去做的事。”現在社會嚴峻的就業形勢,殘酷的競爭環境,讓我們體會到工作的巨大壓力,努力了還要努力,如果不竭盡全力去拼,就會被淘汰。在工作中態度是很重要的,態度就是競爭力,積極的工作態度是你脫穎而出的砝碼,擁有它,你將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上走得更順利。讓我們調整好心態,帶著愛去工作,用感恩的心去工作,在工作中體會樂趣。一個人的工作態度直接決定了他的工作行為,決定了他對待工作是盡心盡力還是敷衍了事,是安于現狀還是積極進取。

我認為對工作要充滿熱情,把工作當成一個使命來完成。工作不僅僅是為了得到應有的報酬,我們工作更多的是為了實現一種價值。如果對工作沒有熱情,那就失去了前進的動力和信心,不僅不進步,還很有可能倒退,最后被社會所淘汰。對待工作應該像對待自己的生命一樣,做到一絲不茍、盡心盡職。在工作中,要積極主動,不能死板,要創造性的工作和學習。對待工作要像對待善惡一樣,"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不能認為遲到幾分鐘無所謂,就拖延時間;不能因為幾張復印紙無關緊要,就隨便浪費......事無大小,這也是一種責任和義務。竭力做好每一件事情,將會讓我們活得更加有意義。

這本書在為我勵志的同時,還列出了種種具體的方法,幫助我在低迷的時期,仍舊保持工作的激情,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工作是走向成功的階梯”,是我讀完本書最大的體會。在這本書中,領會到把工作當成一項事業來看待的重要性,學到調整自我,不斷提高工作能力的種種方法,把努力工作當成通往成功的途徑。不斷進取,持之以恒,最終一定能把握時機,實現人生的輝煌。

篇6

開著繁星點點的小花

你沒有牡丹的嬌艷 雍容 華貴;

沒有蓮荷的清高 淡雅;

更沒有溫室里盆花的嬌嫩 舒適。

卻像嚴寒苦暑中獨自盛開的臘梅,

默默地散發出淡淡的清香。

你像沙漠里的丘林

隨風漂移 四海為家

狂風暴雨的日子

有你艱難 蹣跚前行的步伐;

陽光燦爛的日子

有你矯健 輕快的倩影。

你像百花叢中的蜜蜂

任勞任怨的辛勞,

為誰裝點亮麗?

為誰鋪上溫存?

篇7

昨天見到了一個在私企工作的朋友,她說她“很郁悶,不開心。”

“為什么?”

“單位都是老板的親戚,很多都是夫妻在一個單位,甚至一個部門。”

“你為什么不開心啊?”

“我當然不開心。我首先遭遇到了不公平待遇。干同樣的活兒,就因為他們是老板的親戚朋友,一些人進來得比我晚,拿的工資還比我多。”

“多多少?”

“500元至1000元不等。”

“人家是不是能力比你強?”

“你以為我就是能力很弱的人嗎?我不敢吹,至少經過我手的工作一般都是相當出色的。”

“你出色,為什么得不到領導的重用?”

“我不擅長拍領導馬屁。”

“干得好,還要宣傳得好。你應該跟領導找個機會充分交流?”

“跟領導談?!”她突然笑了,“這是愚蠢的想法。我們領導強調執行力,他不希望你有任何思考、不希望你有任何反抗,他要的說是你沒有任何理由地干活。他還通過制度告訴你:你在我眼中不是一個人,而是一臺會自動工作的機器。”

“舉個例子?”

“比如我們單位用上了指紋打卡機。每天早上8點上班,你遲到一分鐘就是100元錢。相當地變態。”

“單位要求你準時上班,那你也要求自己準時下班。”

“我們就是這樣做的。一分鐘都不多干。”

“你們工作的效率提高了嗎?”

“沒有。因為閑散人太多,原本一個人可以完成的活,現在由四個人完成。大家基本都閑著沒事。”

“看來一旦制度引起員工對單位的逆反心理之后,效果都不好。我們單位也要求過簽到,效果非常好:以前我們是把時間浪費在見客戶上,后來是把時間浪費到在辦公室喝茶聊天扯淡上。”

“那也挺好。不用風吹日曬的。”

“是好。在領導看來,你在單位就是在干活。你不在單位,他覺得你就是沒有在干活。”

“你不是說你們單位還讓寫日志嗎?你們總不會寫‘今天工作內容——聊天’吧?”

“當然不會。我們同事的經驗,就是編一個見客戶的理由騙領導。”

“現在單位的管理本質上就是管制。”

“也不能這樣說。管制也是管理,只不過管制是管理的僵硬化。”

“沒錯。現在的領導都像家長,口口聲聲讓我們反思‘你在為誰工作?’事實上我們找不到為自己工作的理由。我們干活了,但是私企的工資是不漲的,而且還用制度去處罰。”

我這位朋友說,她們領導像管理小學生一樣管理員工,領導喜歡那些聽話又會說好話的人員工。

我很奇怪這樣一個領導,是怎么把企業做到幾千萬規模的。

“機遇。他是倒買倒賣礦石和煤炭的。你要是早些年也干這行,你也會發的。”

她說,“隨著企業做大之后,老板暴發戶的心態和小農意識的短板越來越明顯。他們淡化了企業的成功的外部因素,過分自信自我的成功,喜歡一意孤行。這種過分自信,使其管理理念變形,甚至變態。比如,他喜歡學習南方的管理方式,結果只是照搬。”

我的這位朋友說,她們五一節收到的禮物不是“紅包”,不是榮譽,而是《把信帶給加西亞》、《沒有任何藉口》、《你在為誰工作?》三本洗腦書。

目前,由于礦石資源價格仍在高位,這個企業雖然有大量內耗,企業仍然非常好。這個時候,老板根本聽不進任何建議。

“那你怎么辦?”

“要么我把自己當成工作機器,不思考,不思想;要么我跳槽,換個工作。”

“你不擔心再遇到類似的老板?”

“你以為我會嗎?在這個單位固然‘很郁悶,不開心’,但是我知道了什么是好老板,什么是壞老板。過去是別人挑我,現在是我挑別人。”

“你打算怎么辦?”

“我正在找機會。”

“現在企業都不重用那些跳槽多的員工,你到新單位不是還得從頭積累?”

“話不能這樣講。我跟著現在的老板到頭來又能如何?人家是家族企業,甚至是家庭企業,每個人都以內耗的方式致富了,我非親非顧,到頭來我所有的付出還是窮光蛋,我的青春價值就歸零了。”

她頓了頓又說,“雖然企業不喜歡跳槽多的人,但是找工作關鍵要找那些胸懷大志的老板,從他身上你可以看到你未來的成長。企業成長了,我們付出也就隨著升值。

“找老板要找曹操那樣的,不能找袁紹那樣的。”她說。

“你怎么判斷領導是曹操還是袁紹?”我問。

“這應該問你。”

“問我?”

“是啊。你說過,‘一流領導混社會,二流領導混圈子,二流領導混本單位’。這就是標準。”

“但是這個并不準確。”

“基本都是這樣。我看了你們的《標桿》一書,我的感覺就是一流企業是干出來的,而不是管理出來的。”

篇8

風鈴,叮當,風鈴,叮當,鈴聲飄過溪流淙淙,那清澈見底水中的鵝卵石上面鐫刻了不朽的愛情,青山依舊,歲月依然。可知否,草兒為誰青,花兒為誰濃,因為它們知道在這絢麗多姿的季節你一定會踏春而來。鳥兒嘀啾,魚兒跳躍,它們又都來這里湊熱鬧了,大家都在傳遞著同一個好消息,因為你正從遠方姍姍而來……

莫言語,輕呼吸,就這么靜靜的端坐于書桌前,望著懸掛在臥室里面你送給的風鈴,念你的思緒一刻也不停的馳騁千里追尋著你遠去的蹤跡,飛越滔滔萬里江河、飛越巍峨的群山、荒蕪的丘陵、飛越城市的喧嘩與鄉村的恬靜……

幕色來臨的黃昏,也許那過往的人群里面有你久違婀娜的身影,也許你正在等待著開往另外一個城市的列車,也許你正在家里面享受著那可口的飯菜和家庭的溫暖,也許你還在辦公室里面填寫著明天的工作計劃安排,也許……

篇9

我的小鬧鐘

每一個人的生活中,都應該有一件必不可少的物品,實不相瞞,小鬧鐘也是我生活中一件不可缺少的物品,你們快一點兒隨我手中舞動的筆,一起來欣賞一下那不可缺少小鬧鐘吧!

我的小鬧鐘是一對幸福豬,但這對幸福豬知錯了,改正了缺點,他們經常忙忙碌碌的,不再是懶洋洋了。們是乳白色的,遠看,卻像兩位亭亭玉立的少女,近看,兩只神氣活現的小豬。它們不但栩栩如生,樣子也挺惹人喜愛。你看,他們擁有一雙炯炯有神、水汪汪的大眼睛,胖胖的身體,他們身邊有一個圓圓的、透明的鏡框,那就是表盤。表盤里面住著三兄弟,它們分別是:慢吞吞的老大:時針,不緊不慢的老二:分針和急速飛奔的老三:秒針。它們三兄弟不為誰功勞大一點而爭吵。也不為辛苦而休息,除了有時生病了,請假半天之外。更不為誰跑得快些,誰跑得慢些,而互相責罵,而是人人都和睦相處,馬不停蹄的工作,并且人人都尊敬對方,懂得欣賞、體諒別人。因為他們都很安分守己,所以,它們之間的事情從來不用別人去操心過的。

小鬧鐘,你悄然無聲地為我付出了這么多,又常常給我帶來歡樂,可是我常常罵你多管閑事,但你也沒有生氣,毫無怨言。你叫我珍惜時間,讓我和時間比賽……這些足以說明了你無私奉獻、默默無聞的好品質呀!

篇10

我和我家人現在都被妻子折磨。說折磨是夸張了一點,但我妻子真的是蠻過分的。自從兒子出生,不,應該是自從她懷孕,就認為自己在家里很了不起,要我們全家都聽她的。我媽做菜不合她胃口,她都會大發脾氣。可她是今天想吃這個明天想吃那個,天天折騰。有時有矛盾,我爸也說她是孕婦,應該多體諒她,關心她。我確實也知道她懷孕辛苦,她還因此辭了職,所以處處忍讓。兒子出生后,她變本加厲,什么事都得聽她的,她聽說月子坐不好會恢復不了身材,身體也會有問題,就一定要去月子中心。我們家并不是很有錢,但為了讓她滿意,我花了三萬多元讓她去了。難道月子中心的人比自己婆婆還照顧得好嗎?然后是一定要買車,因為生兒子了沒車不方便。好,我咬牙買了。然后又說要請月嫂,說我媽照顧小孩不行,她自己又沒精力。我試著去找月嫂,太貴了,便宜的又怕照顧不好寶寶。她還規定我必須減少自己的應酬開支和生活費用,因為要養孩子要存錢,她拿走了我的工資卡。我爸知道后還悄悄給我錢,叫我不要跟她爭,可我媽跟她大吵了一架。現在家里沒有安靜日子,我不知道該怎么辦。妻子一哭就說:“我給你們家生了個大胖兒子,你們就不能讓著我?一點良心都沒有!”

許多人都以為,容忍是一種美德,可以拯救將碎的婚姻。其實不是。寬容和容忍雖然只差一個字,意思卻大不一樣。容忍是經歷了一再的寬容,再三再四的考慮,最終咽下苦水捱住壓力,堅持忍耐。

有個朋友,因為生病需要長期住院,不得不辭掉工作在家打針吃藥,進行療養。可就是這樣一個舉動,惹怒了妻子。妻子的理由是:“我身體也不好,為什么還可以堅持上班養家,而你卻不能?”她沒有看到丈夫的化驗單,不知道丈夫病情有多嚴重。當然,我這朋友也沒有說出實情,想等身體恢復得差不多了就出去工作,也省得妻子太擔心。可時間久了,他發現妻子對他的態度愈發惡劣,每天頤指氣使,嫌他沒能耐。到最后,兩人的婚姻走到了盡頭。不是因為妻子嫌棄了丈夫,而是丈夫主動提出來,他再也承受不住對方的抱怨了。終究,“忍”字頭上這把刀,結束了這段婚姻。

睡在一個宿舍的兄弟,平時親密無間,最后引發矛盾,常常是瞬間的、突然的,常常是因為某一個人容忍多時最終爆緒。睡在同床的夫妻,許多舉動平時了無痕跡,最終做出離婚的決定,都不是一時的沖動,而是長時間積累的憤怒。

想想,如果一開始兩個人就據理力爭,不需要為誰考慮,不需要為誰忍讓,婚姻可能會有裂痕,但并不會走到支離破碎。假如一開始我這朋友就告訴妻子自己的病情有多嚴重,妻子爭執時,表明自己也頂著壓力為不能工作而著急,結果完全不會是這樣。

所以說,你目前的問題并不是容忍得不夠,也不是付出的不對,而是你并沒有讓妻子看到你的付出以及退讓,包括你父母對她的包容。懷孕時怕妻子身體不好,你可以忍讓,坐月子的時候也可以不說,但一切完畢,也是理清一切的時候了,你為什么仍舊不說?她不可以因為一個兒子而占盡一生的道理,你也不想因為一個兒子而受盡一生的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