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人范文
時間:2023-03-18 03:27: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芝麻人,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司馬遷與太史餅
太史餅是南京等地的傳統名食。系用富強粉、熟豬油、飴糖作面皮和酥,以白糖粉、熟標準面粉、糖豬板油丁和桂花作餡。經過和面、制酥、做坯、撒麻、烘烤而成。其特點是餅色金黃、兩面芝麻、酥松香口、甜肥油潤,歷來受到廣大群眾的喜食。
漢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13年),司馬遷任太史令,并受命撰寫《史記》。因在漢武帝面前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解,以致獲罪下獄,遭受腐刑。在獄中,司馬遷常以一種芝麻的燒餅充饑,堅持寫完《史記》。后人感其堅韌不拔的精神,特稱他吃的餅為太史餅。后來歷代宮廚專為那些文書史官們做食此餅,亦皆稱“太史餅”。
程咬金與麻酥餅
麻酥餅亦稱金華酥餅,是浙江金華地區的傳統美食。此餅制作需經泡面、揉面、搓酥、摘坯、刷飴、撒麻、烘烤等10余道工序制成,色澤金黃、圓若口杯、形似蟹殼、面帶芝麻、干菜內餡、十分酥脆,且落地即碎、久存不壞。
相傳唐朝開國功臣程咬金在未上瓦崗寨之前,因犯重案,潛入浙江金華以開燒餅店為生。一日,因燒餅未賣完怕變質,乃放在微火爐上烘烤,誰知經烘烤的燒餅油潤酥脆,非常俏銷。后來,當地人照此法學做“隔夜餅”烘烤出售,并一直相傳至今,且把程咬金奉為此餅的祖師爺。
唐玄宗與芝麻餅
古都西安制作的芝麻燒餅很出名,系以面粉、麻醬、芝麻、香油、精鹽為原料,經和面、制劑、抹酥、成型、芝麻貼面等制坯工藝,然后上鐺烙烤成餅面金黃、芝麻顯紅而成。其成品皮酥內軟、芝麻油香。
據《資治通鑒》載,唐安史之亂時,玄宗李隆基西奔逃命,趕至咸陽集賢宮,日至中午尚無進食,餓得玄宗兩眼發花。隨駕大臣楊國忠急派人到市面買飯食,最后只搜集到一些芝麻燒餅才救了玄宗一命,玄宗久久不忘燒餅之功。
李白與九黃麻餅
九黃麻餅亦稱九黃餅,因九月黃而得名,是湖北荊州的千年名點,早在東漢時期即有此餅。系以多種果料為餡,皮薄餡大、金油重糖、兩面芝麻、色優形美,吃起來酥松爽口、回味香甜,曾被評為全國優秀旅游食品。
公元765年,唐代大詩人李白帶著酒和九黃餅漫游荊州城郊龍山,曾在落帽臺飲酒品餅吟詩:“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因李白喜食九黃餅,使此餅更負盛名,成了地方傳統名點和重陽節時令佳品。
宋太祖與皇嘗餅
皇嘗餅原稱黃燒餅,是湖北天門岳口鎮的特產。系用干硬面發制泡軟,再搭堿揉勻后,放五香鹽制作成型,餅面粘上芝麻仁,貼缸烘烤成熟。此餅分三層口味:芝麻餅殼又脆又香;中層五香餡香松柔軟;底層薄殼略帶焦脆。具有經久不餿、味道適口、香酥滋美的特點。
當年趙匡胤千里送京娘路過岳口,吃了這種黃燒餅后大加贊賞,臨走時還買了一摞燒餅帶到路上備作干糧。以后趙匡胤當了宋朝的開國皇帝,人們就把這種燒餅改稱為“皇嘗餅”,并一直流傳至今。
乾隆與一品燒餅
一品燒餅是天津薊縣著名的地方傳統名食。系用面粉、豬油、白糖、白芝麻、熟芝麻、香油、桂花等料,經和面、制皮、揪劑、包飴、撒麻、烘烤而成。其餅色澤金黃、皮酥層多、香甜可口、風味獨特。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乾隆帝謁東陵后回京途中,駐蹕薊縣盤龍行宮,厭食御菜,侍衛和獻當地特色小吃燒餅供乾隆調口味,這種形狀圓扁,外層裹滿芝麻的點心,很受乾隆喜愛,食后贊不絕口,連聲稱“味夠一品”。從此成為御膳房點心。此餅后來在京津地區廣為流傳,成了當時最好燒餅的代名詞。
李鴻章與鴻章餅
篇2
作為民進的會員,我對杜軍并不陌生。她是北京基礎教育界頗具影響的人物,曾獲北京市教育系統優秀教師、北京市十佳青年教師等稱號。又是全國青聯委員、民進中央委員、民進中央教育委員會委員、民進北京市東城區副主任委員、北京市東城區政協委員、北京市第十屆人大代表。
2006年1月,杜軍走進黑芝麻胡同小學,擔任校長。這是一所傳統與現代合璧的學校,西面是現代化的教學樓,東面是古樸、典雅的四合院,一校兩址使這所學校既有古老的文化底蘊,又富有現代化的氣息。在第一次全體教職工會議上,杜軍就向大家亮出了自己的辦學思路和愿景:“因我的存在使師生快樂,因我的存在使學校品牌更亮!干在黑小!愛在黑小!奉獻在黑小!”
思路歸思路,愿景歸愿景,如果沒有實現愿景的路徑,也是難以兌現自己的承諾的。如同面對一個巨大的寶庫,雖然知道里面有價值連城的寶物,如果沒有打開寶庫之門的咒語,也是難以真正得到這些寶物。其實,這個時候,杜軍已經成竹在胸,已經擁有打開黑芝麻胡同小學之門的咒語。那就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
在陶行知先生的弟子方明老的親自引領下,杜軍在1999年開始走進陶行知的教育世界,開始懂得“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教育理想,開始接觸“愛滿天下”“創造教育”“生活教育”的理論。經過咀嚼消化,這些理想與理論逐漸在杜軍心中亮堂起來。所以,來到黑芝麻胡同小學的時候,她已經清晰地把握了打開這所學校之門的咒語。
于是,2006年5月,學校啟動了學習陶行知教育著作的儀式,為每位教師發放了《陶行知教育名篇》,杜軍親自做了首期“學習陶行知”的導讀講演。
于是,2006年10月,學校舉行了“紀念陶行知誕辰115周年暨黑芝麻胡同小學創造教育啟動儀式”。杜軍在儀式上說,教師的工作就是撒創造之光,播創造之種,澆創造之水,施創造之肥,生創造之根,開創造之花,結創造之果,植創造之林。而學生則應該吸創造之光,飲創造之水,食創造之糧,長創造之智,做創造之人。
于是,2007年10月,學校舉行了以“在行知路上享受創造的快樂”為主題的文化廟會,展示了學習“創造教育”一周年的成果。方明老和全國陶研班的骨干參加了活動。
于是,2011年4月,學校舉行了以“追隨陶行知 學做教育家”為主題的紀念陶行知誕辰120周年暨學校開展創造教育5周年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師生共憶陶行知故事,共講學習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心路歷程,共誦《黑芝麻胡同小學創造宣言》。
篇3
罵人是犯法的。一般的罵人屬于民事侵權行為,公然侮辱他人可予以治安處罰;情節嚴重的涉嫌構成侮辱罪,要承擔刑事責任。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宣揚他人的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條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法律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
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來源:文章屋網 )
篇4
1.
“我們從樂山出發后就進入了涼山彝族自治州,全程翻山越嶺,在峨邊縣的大渡河邊找到一家做魚的小店,我們點了江團和野生鰱魚,廚師是個女的,三十多歲,手腳麻利,我進廚房學習了一下冷鍋魚,除了料底以外她把制作方法全部透露給我,也是將魚剁成段用鹽、蛋清稍碼,在廚房用湯底煨制10分鐘后出鍋,面上撒上炒香的黃豆、蔥花,味道非常鮮美,大家風卷殘云,一掃而光,再用鍋底煮上當地的鮮筍。啊,服務員打飯都來不及。”
70年前,當代最偉大的美食作家M.F.K.Fisher在寫到去瑞士途經的一家餐館時,也用如此簡練的筆法形容過她有生之年吃過的最可口的魚,而那無非是“將熟的無鹽奶油、香草放入鍋數秒,等待濃稠后加入青蔥,放入魚,蓋上鍋蓋。”也正是上述事實構成了這條魚之所以精致、微妙和罕見的全部了。
多年以后,Fisher也無不感傷地想“我永遠沒辦法作出一模一樣的味道。除了韋伯太太之外,世界上大概沒有第二個人能做出如此美味。”如今,這樣的謎題依然存在,只是又多了一個叫徐伯春的男人。此人也叫徐媽。在這個世界上,大概也沒有第二個人能做出徐媽秘制梭邊魚的。
從4月40日到5月25日的日子里,這是一只高度自律的隊伍,由一撮高度散漫的富人組成。他們的目標是從四川出發,穿越云南,最后沿滇藏線入藏。途中,他們一次次喝著冰鎮啤酒把車泊在路邊休息,跟各種路人兜售他們的探險計劃,得到的只有兩種反應:這些有錢人要么腦子進水了,要么是進藏的次數太多了――滇藏線不是那么輕易能走得過去的。
這支由徐媽擔任“料理食神”的隊伍顯然屬于后者。雖然后來的故事表明,他們確實前后入藏三次,拋錨數次,車禍一次。一路上,他們不把當地警察放在眼里,也不逾越交通法規,看見不順眼的超車主就奮起群擊。他們把半吊子的流浪藝人從飯桌上趕走,不停討論、修繕路線圖,他們夜里燒著爐子圍坐在一起,在云南4月陰冷的天氣里把一部關于的紀錄片看了一遍又一遍。他們把電線桿子上的無名女頭像拍下來,送給將要在瀘沽湖為他們盡地主之誼的馬小軍做女朋友,此人是他們在北京的朋友,5年前撇下生意只身來這里開酒吧。他們傲視一切,有勇有謀,玩心極重,擅長打持久戰,可以不關心股票,不關心女人,不關心時局政治或聲色犬馬。他們一旦上路,無論年紀,都能把自己置于年輕的切格瓦拉的身體里:“媽媽,當越過國境的時候,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樣一種感覺,時間就像凝滯在那一刻。憂郁被遺忘在身后的土地上,在新的土地上我充滿了激情。”
女伴也是經過嚴格挑選的,徐媽的副駕丹丹是一個“能洗冷水澡,能宰雞”的自貢姑娘。能在開了十幾個小時的盤山路上應對塌方的危機,也能在犯了低級錯誤時忍受被一群男人罵。作為天生驍勇并好吃的自貢人,她曾在大一的寢室里宰了一只雞做晚飯。又因為這件事的主角并不是一個自甘墮落的丑女,她以另類的校花身份開始揚名。
徐媽每次擺好憨態坐在人群中間,不多發言,以美食伴隨喝彩的出場僅僅持續數秒。在瀘沽湖的夜晚,他在馬小軍的生日派對快要結束的時候唱了一首《野百合也有春天》,默默地敲起非洲鼓。而之前,馬小軍剛剛在看過大家手機里送他的39歲的生日禮物后,了膀子,在打起射燈的湖上撕喊道:如果我老了不能了,你還會愛我嗎?
徐媽瞇起眼睛,聽著這些歌詞,目光不被游移,也似乎并不為之所動,從他的眼神到目力所及的地方,散發出一種淡淡的綠光。在這道綠色的光譜下,他可以把這個世上看清和看不清的一切經過他的加工重新過濾。就像幾天后在麗江古城,夜里2點的一米陽光酒吧里,人們在肆蔓的口水歌和板磚拍桌的鼓點聲中瘋狂地舌吻,他也是直視著,在那種綠光中覺得“甚是好玩”。
2.
徐媽評菜很簡單,只用一對反義詞:香,不香。發音時舌頭先抵上腭,唇齒再微微張開,直至石榴形狀,再微微地合上。徐媽是這支隊伍里的頭號靈魂人物,因為他最擅長發此音,且讓人信服,并使人聯想,那個“香”字里連帶出的生命物體,和唾液里激發出的回味和想象。
徐媽是自貢人。自貢人燉藕湯不用刀切藕,而用木棒敲破;做涼菜時不用刀切姜蒜,而是用木棒搗。自貢人為了做一碗豆花蘸水,要先做糍粑海椒,執著得把海椒搗爛,搗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也要把辣椒搗得爛如糍粑,再從用油酥透的糍粑海椒中加入炒香的芝麻、花生、黃豆、桃仁、南瓜子調成豆花蘸水。自貢人若沒有新鮮的姜、蔥、蒜,寧愿不吃眼前的一碗小面。生命正因為如此渺小、脆弱,才要過得有滋有味。他們對生命的體悟來自于兩件事物:食物與苦難。
傳說徐媽是自貢鹽商的后代。到了他自己講,是更真實瑣碎的版本:外婆是個開雜貨鋪的,鹽是貨架上的生活必需品之一,外公是個郎中,走街串巷給人治病;父親家是做鹽生意的,編織并出售販鹽時供存儲的籮筐。30年代的中國,被日本淪陷的大片城市,海鹽近乎絕跡,后方自貢的井礦鹽成了供給的出口。也因此有了自貢窄巷間的一幅人間萬象:一臺舊式的勞斯萊斯跑車停在路邊,穿著長袍馬褂的富人正慵懶地走下車,圓形墨鏡的后面,有雙黑棗般的眼睛漫不經心地望向遠方。他們是在販鹽的歷史中一夜暴富的鹽商。在遠處一片霧氣蒙蒙的背景里,自貢的福溪河作為唯一的販鹽渡口,正在緊張地工作著。在依稀的岸邊,家家戶戶的灶火升騰著,熏染著整條渡河。像徐媽祖輩這樣的人家在戰爭和財富的縫隙中存活下來,把人心、生計盛放在漫長的歲月里,最后毫發無傷地保留下來。
因此誕生了徐媽。徐媽式的人物。
3.
徐媽開在北京的“錦府鹽幫”菜館,門口貼著一幅懸賞海報:懸賞2萬元為錦府鹽幫尋址,要求是深宅大院內。再往里走,大廳前的房梁柱上有一塊牌匾,上寫“百味之祖”。還有一條紅色錦緞,從墻的一端拉到另一端:“真誠服務他人,改變平凡命運。”
這樣的一張照片能擺放在30年代那幅自貢販鹽的黑白照片旁,形成一個系列:這個地球歷來都有勤懇、但不光芒四射的人類在經歷與結束著不被詮釋的幸福。他們不期待自己終身從事的工作與生命本身有某種尚未說清的東西;他們不懂藝術,但懂得把財富和人情世故與人分享;他們似乎不曾經歷過毛姆筆下青春的錯覺――“他們腦子里充斥了被灌輸的不切實際的想法,他們是某種陰謀的犧牲者。 他們必須自己發現,所有他們讀到的、聽到的東西,都是謊言、謊言、謊言。”他們從年少說出第一個夢想開始,就再沒有忘記過。
4.
5月25號,徐媽的在拋錨,他把車停在拉薩,自己跑回北京。他換上HORMORS,書包里塞進IBM和各種冰淇淋宣傳單,從北京往返上海。他的另外一家火鍋連鎖店“新辣道”今年在上海注冊,而“上海是一個不一般的市場”,這個事兒是徐媽去上海一路吃出來的結論。“你見過那種面包中間冒著涼氣,朝里面能挖出冰淇淋的東西嗎?”、 “你見過這樣的綿綿冰嗎?”回到北京,他見到年輕的女孩子就從書包里拿出他搜羅來的各式冷飲圖,用眼睛直勾勾地看著對方,期待看到她們對這些產品的第一反應。
徐媽在“新辣道”有一個叫李劍的合伙人。兩人在2002年相識,用了兩年時間接觸對方,2004年才打算合作。6年來,兩人只有過一次深夜對話,在第一家店的構想還沒有開始之前:“我們合作開這個店,是當作事業做,還是來賺錢?”
于是,新辣道開到第4、5家的時候,兩人各自分管,人為地控制成本并解決所有問題時,他們可以收手、穩賺,環游半個地球,還來得及。但從第6家開始,這個小小生命體開始預見到黑暗中一個龐大的世界滾滾而來,什么是制度、體系、原則,什么是中央廚房、生產基地,這些令人天然畏懼的東西紛紛涌來,只是他們沒退。
“人這一生,無非都是過程。我盼望著新辣道上市的那天我和老徐一起去敲鐘,但你明白,最美好的部分全在盼望的路上,鐘敲過以后就不值一提了,所有的結果都只是為了驗證一下過程而已。”李劍的不平凡,在于他直到今天依然能堅韌不拔同時不缺失孩子氣的理想――要去中央二臺的風云人物發表演講,這是徐媽一想起來就要笑話他的事。
5.
徐媽在自貢的老媽今年八十多了。關于老媽的消息總是傳到北京:“徐媽,你老媽又去鄰居家收舊布頭了”、“徐媽,你老媽又提著籃子去婦幼保健院的路上了!”
徐媽回家做工作:作為一個手腳不利索的高齡老太太,擅自做手工活并拿出去賣是對兒女的不負責。老媽說,不去不去,做完這些就不做了。但家里的布頭永遠有做不完的時候。婦幼保健院門口賣煙的小攤主也多了一個旁職,他成了徐老媽的商。
自貢以及四川人的“擅溝通、靈活多智、不服輸”的性格,徐老媽一個人就可以代言了。
篇5
有劉姓人說自己是漢武帝之后,有張姓人稱是東漢張衡之后,還有李姓醫生說是明朝李時珍之后,等等,言之鑿鑿,因為家中有保存千年的祖譜。一些人甚至還利用媒體進行炒作,試圖利用“帝王之后”、“名人之后”給自己貼金。
這種名人之后的桂冠靠譜嗎?科學家認為,這種桂冠只具有文化方面的意義,但并不具有遺傳學意義。
為什么這么說呢?我們可以從2000多年前的漢武帝那個年代開始,來估算先輩與后代在遺傳方面的數量關系。
現代遺傳學已確定的一個基本事實是:人體每個細胞有46條染色體,染色體是遺傳信息的主要載體,每個人都只能從父母雙方各獲得一半的遺傳物質。在后代中,基因減半的過程每傳一代都會發生一次,所以后代繼承某個特定祖先基因的數量,隨遺傳代數的增加而按幾何級數迅速遞減。
假定漢武帝的遺傳物質全部是特殊類型的基因,那么漢武帝的第6代子孫的細胞中,46條染色體里最多只可能有1條來自漢武帝,而其余45條都來自外姓。再往下每傳一代,漢武帝的染色體缺失的概率就增加一倍,即越來越多的漢武帝后裔實際上沒有可能繼承漢武帝的任何全部完整的染色體了。
我們還可以反過來從現在往祖先那里逆推。我們每個人的祖先數目都隨世代增加而按幾何級數遞增的:每個人都有父母2人,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共4人,曾祖父母和外曾祖父母共8人……以此類推,上溯20代——大約跨越600年左右時間,每個人就應有約2的20次方,即100萬個祖先。按理說,每個后代都有均等的獲得祖輩遺傳基因的機會,從這100萬個祖先各繼承百萬分之一的遺傳物質。這其實表明歲月已經“沖散”了老祖先的基因,即便是正宗的祖譜也已經是“名存實亡”了,人如果以這百萬分之一的遺傳物質來自詡是跨越近千年的某某名人是自己的正宗老祖先,那顯然是不靠譜的。
從科學的角度看,實際上存在著這樣一個不爭事實,那就是我們每個人都繼承了龐大姓氏的血統,在每個人的祖譜中,只要上溯十幾代,幾乎都能查到百家姓里所有的主要姓氏,再多上溯,查到歷史上極著名的政治、文化、科教等領域的名人,那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因為中國人常見的100多個姓氏便囊括了近90%的漢族人口,而不同程度的血緣婚姻實際上不可避免地經常發生。
篇6
先說出品人。維基百科、百度百科以及互動百科的解釋均為:“電影出品人也稱“制片人”(Producer),指影片的投資人。”
其工作職能是指:負責影片前期的市場調查,看類似的影片的電影市場是否有前景(比如說票房情況、受歡迎程度、續集的可能性等),通過調查來決定是否值得出品該影片。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他們就找到所屬的電影集團投資制片人及相關人員,開始選導演、劇本、演員、贊助商等。有時候一部影視劇有很多公司融資拍攝,這種情況又叫聯合出品。
那什么是制片人呢?著名的電視劇制片人張紀中在接受采訪時給出這樣的解釋:“制片人是劇組的第一負責人,就像一個工廠,制片人是廠長,導演是總工程師,他只對藝術負責,制片人對一切負責。制片人的素質、心態直接影響到一部電視劇的品格。做制片人不需要你是專業的精英,最重要的是眼光,能夠發現優秀的題材、本子、演員。”聽聽,責任有多大,權力就有多寬。
電視劇制片人在國內尚沒有一個明晰的定義,在目前的電視劇制作領域,制片人基本可以被分成兩類:第一類,角色等同于出品人,他們往往是制作公司的法人或實際負責人,比如華誼兄弟的王中軍;第二類則是以張紀中為代表的獨立制片人。
一個經常看國產電影的人,都會對“韓三平”、“韓小黎”、“史東明”、 “趙海誠”這些名字耳熟能詳。他們都在中國電影集團擔任重要職位,既是出品人,又是制片人,同時又擔任總策劃。哦賣糕的!
總策劃是干什么的?這又是個讓人一頭霧水的職位。所謂的策劃其實就是想法、創意、點子。比如今年是建黨90周年,幾個巨頭(出品人和制片人)圍坐一起想著怎么鼓搗出一部賣錢的獻禮片。故事受意識形態的影響,不可能多出彩,不如利用中影的平臺優勢,網羅內地所有一線小生和當家花旦,再引進一些港臺的老戲骨,即使拍出來不好看也沒關系,沖著史無前例的春晚級明星陣容,觀眾也會排隊買票,你就是不想買票也不行,屆時上映,中影可以利用江湖地位壟斷所有院線,票房一定財源滾滾。你說這個策劃得好不好?
所以,出品人、總策劃和制片人,基本都是一個人。那么為什么要混淆視聽呢?我是這么理解的,大人物要出席各種場合,不能總是一套行頭,得需要各種不同的“馬甲”。比起那些吃體制內吃空餉的人來說,韓三平每年要出品上百部電影,可算鞠躬盡瘁。
就剩下監制了。監制的職業也不清爽。監制通常受命于制片人或制片公司法人,由他負責攝制組的支出總預算和編制影片的具體拍攝日程計劃,代表制片人監督導演的藝術創作和經費支出,同時也協助導演安排具體的日常事務。
“監制”這個詞有一股濃重的香港味道。內地以前似乎沒有這種叫法,有“制片主任”這個職位,但和監制的職能并不完全相同,而且聽起來是國有制片廠時代的官本位頭銜。如今港人北上討生活,兩地電影術語兼容在一起經常打架,加上內地的娛樂產業一直沒有明晰的法則和健全的環境,就更說不清誰的具體的分工了,監制、制片人、出品人……種種稱謂和好萊塢的系統不怎么對接得上。監制的英文被翻譯為:Executive Producer,由此看來還是制片人的親戚。
國內目前最著名的監制就是陳國富和黃建新。通常情況下,一部電影的導演比較弱,投資人為穩妥起見則聘任一個金牌監制進行藝術督導。比如香港導演陳可辛的《投名狀》,其監制就是內地影人黃建新。這部投資上億的電影全部在內地拍攝,主要資金回收也看內地的票房成績,稍有差池,功虧一簣。陳可辛畢竟是香港人,從地域到文化再延伸到意識形態,都沒有十足的把握,導演出身的黃建新在這部電影里則起到定海神針的作用。從總這個意義上來講,監制更多的是出于對藝術的負責,難怪日語里面的導演就是“監督”!
美國一年一度奧斯卡是全球矚目的焦點,壓軸的大獎永遠是最佳影片,而有資格站在領獎臺上的永遠都是制片人。該獎項是獎勵制片人的眼光、洞察力和魄力,在制片人的組織領導下將文字變成了影像,制作出一部杰出的電影。在美國這樣一個自由到隨時可以罷工的國度里,如果制片人沒有履行其應有的職能,恐怕早就被后面虎視眈眈的人群在地。
以電影為例,其制作過程分為四個階段:developmen、pre-production、physical production和post-production & marketing,即醞釀策劃、前期籌備、實際拍攝和后期與營銷,分別占35%、20%、20%、25%的比例。一個制片人只有深度參與了不低于50%的工作,才有資格得到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提名,而有資格領取奧斯卡的最高的制片人不能超過3個。
篇7
托馬斯和諾蘭正將籌劃他們的第三部《蝙蝠俠》系列影片,屆時托馬斯仍然會擔任制片人。
記者:1988年的《追隨》是你作為制片人的首部影片。當年拍攝這部影片的時候,你們募集到了多少資金?
艾瑪・托馬斯:拍攝《追隨》的時候,我們沒有常規預算,因為拍攝器材是免費使用的,只有租用場地、處理影片,以及工作人員的餐飲供給需要支出。那一年里,我們都是利用周末拍攝,在能力所及范圍內爭取拍出最佳效果。這部片子沒有帶來什么收益。盡管沒有經濟回報,大家卻都因它獲益。
記者:從《黑暗騎士》到《盜夢空間》,能否談談你對這個過程的體會?諾蘭導演在這期間有沒有什么轉變?
艾瑪・托馬斯:克里斯似乎沒有什么變化。我們初識的時候,我18歲,克里斯19歲,但當時的他已經決心要當電影導演了。他很特別,有獨特的抱負。我想他能在好萊塢贏得尊重,并不是靠票房或什么強勢的性格。他的想象力、對故事的判斷以及表達的方式,才是諸多同行愿意與之合作的主要原因。《黑暗騎士》大獲成功后,我們就想做一部更個人化的電影。拍《盜夢空間》的想法諾蘭很早就有了,我們倆已經討論了七、八年,是《黑暗騎士》帶來了最好的時機。《盜夢空間》的投資達到了2億美金,比《黑暗騎士》的投資高出幾千萬。可以說,這部電影是前幾部作品的積淀。這部電影里有很多我們在《蝙蝠俠》電影里因素材限制想做而不能做的東西。
記者:你們在影片前期制作上花費的精力有多大?是在前期制作時把所有東西都想好呢,還是拍攝中通過預覽隨時變動?
艾瑪・托馬斯:我們不想太多依賴預覽技術,更傾向于為各種可能性提前做好準備。這樣克里斯和演員們能夠擁有更大的自由度,也能有一些出彩的即興演出。
篇8
1、《以家人之名》凌霄媽媽是陳婷。陳婷的扮演者是楊童舒,劇中陳婷的第一個女兒去世了,陳婷就是把所有的氣都撒在了凌和平以及凌霄的身上,讓凌霄受到了很多的傷害。最終陳婷還丟下了凌霄,毅然決然的離開了這個傷心地。
2、可長大后,陳婷回來了,還要認回凌霄,最終因為車禍的原因,凌霄到陳婷身邊去照顧她,也因此離開了李尖尖一家。
(來源:文章屋網 )
篇9
二、支持的收款方式不同。支付寶商家碼支持余額支付、余額寶支付、儲蓄卡支付、信用卡支付、花唄支付,個人碼支持余額支付、余額寶支付、儲蓄卡支付。
三、收款額度不同。支付寶商家碼收款無限制額度,個人碼收款存在每年20萬元的限制額度。
四、權益不同。支付寶商家碼商戶可以免費獲得100萬元安全險,個人碼收款者需要支付保險費用才能獲得資金保障。
自2018年2月10日開始,成功申請商家碼的用戶,通過商家碼二維碼、支付寶客戶端首頁的個人收款的二維碼、及其打印碼收錢免費,收入的資金,將享受收入資金同等金額的免費提現額度。
如果支付寶商家碼選擇使用花唄收款和信用卡收款,則會產生新的不同。支付寶商家碼花唄收款、信用卡收款,支付寶會收取交易金額0.8%的服務費。由于個人碼無此功能,所以個人碼沒有收款服務費。
篇10
螞蟻屬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膜翅目、蟻科昆蟲,分布相當廣泛,而且與人類關系密切。雖然一些種類竊取食品,傳播疾病或為害農作物,然而有的種類卻對人類十分有益,尤其是藥蟻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過去人們需要的藥蟻主要來自于野生,野生螞蟻不但數量少,不好抓,而且多數有毒,服用后極易發病,而人工養殖的優質藥蟻具有繁殖快、投資少、風險小、效益高的特點。下面將介紹被列入國家星火計劃的一種藥蟻——擬黑多刺螞蟻的特性及其人工飼養技術。
一、生物學特性
擬黑多刺螞蟻是一種群居、筑巢多品級、雜食性的昆蟲。該螞蟻群中有雄蟻、雌蟻、工蟻3個品級,兵蟻是一種變形的工蟻,工蟻和兵蟻沒有翅。不同的品級壽命差異很大,雌蟻一般為2~2.5年,有的可達3年,雄蟻壽命僅有1—2個月,工蟻和兵蟻的壽命較雄蟻稍長些,但也只有3—4個月。
二、人工飼養技術
1.種蟻選擇。必須選擇體型大、健壯、肥滿、色澤光亮、無毒、適應性廣、生長發育快、易飼養、繁殖能力強、經濟價值高的種蟻。
2.場地選擇。陽臺、庭院均能飼養,但最好選在室內水泥地或泥土地上,場地面積大小均可。室內要求保持空氣新鮮、流通,衛生清潔,密封程度好。為防止老鼠、蟑螂和其他雜蟻侵害,以及飼養的螞蟻外逃,可在螞蟻養殖場的四周挖1條上面寬40厘米、底部寬30厘米、外壁斷面高20厘米的水溝,內壁用水泥封嚴抹光,然后向里面灌滿水。采用這種方法要注意隨時清除漂浮在水面上的雜草、樹葉等雜物,以防止螞蟻借助這些東西跨越水溝往外逃。利用陽臺、走廊養殖螞蟻,可搭建木架飼養,木架每25—30厘米為1層,上下相通,每平方米可養5—10窩。用快餐盒制作蟻巢時,在上面穿幾個小洞,以利于螞蟻的出入、繁殖和分窩。螞蟻具有在土表處筑巢、產卵、孵化、儲存食物的習慣,所以飼養土最好選菜園土。菜園土要經過適當處理,先去除雜物如石子、玻璃、磚塊等,然后在太陽下暴曬后敲碎,再經過碾壓過篩達到細軟疏松后,就可以填放在養殖箱或養殖架內使用了。
3.養殖環境要求。螞蟻的生長、繁殖與溫濕度控制有關。常見溫度10—38%,最佳繁殖溫度25—30℃,環境濕度保持在80%—90%,每日噴灑幾次清水,冬季在棚外遮塑料布即可。
4.食物。由于螞蟻具有雜食陛,所以人工養殖可用玉米面、無堿性食物、剩飯、米糠、蟲鼠尸體、瓜類、果核、爛梨等,也可將一些曬干的草放入養蟻盒中并保持其疏松,放草多少以與盒口齊平為準,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同時要注意,放于盒內的草不要剪斷。由于螞蟻食量小(1000窩的食量和5只雞的食量相當),無需專門購買飼料。
5.繁殖條件。如溫濕度適宜,每窩螞蟻日產卵量可達70—80粒,成活率80%以上,一般兩個月分1次窩,14天為1個繁殖周期,分窩前大量螞蟻出來吃食,此時在快餐盒內加一點樹葉、鋸末、1勺白糖,螞蟻可自行分窩。
6.蟻干制作。先讓螞蟻餓3—5天,然后在其活動區放l塑料袋,袋內放一點白糖,待螞蟻大量入袋采食時將袋扎緊,在陽光下暴曬10小時,即成蟻干。晾干后裝入麻袋,扎住口,掛在陰涼干燥處待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