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人物范文
時間:2023-04-05 00:29:4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英語人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人物介紹英語作文一
Li Yan, an engineer, was born on February 9, 1965 in Beijing, China. After he graduated from Qinghua University in 1987, he made an important decision in his life. He decided to go to the United States for his further study. After four years' hard work, he mastered new management ideas an advanced technologies in computer field. In 1992, he got his doctor's degree. In 2008, he made another decision that to return to his motherland and started a company. However, his wife and daughter had got used to the American way of life, so they still stay in the United States. But they still can meet frequently, because of the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and his wife and daughter often visit him in holidays.
人物介紹英語作文二
My mother has a pair of keen eyes which can speak. With her eyes,she observed my mood, gave me courage and made me strong. Therefore, I could face difficulties.
When I was a baby learning to walk, my mother always lent me a hand and encouraged me to get up while I fell down. As I finally threw myself into her arms, her eyes smiled with praise. Later as I grew up, I met with more difficulties. But whenever I was frustrated, my mother's eyes always
gave me hope and encouragement. Once I failed in exams, my mother encouraged me to find out the reasons. Instead of blaming me she pushed me to do better. At last I overcame the difficulty. Now I have grown up and become more independent, but whenever I come across setbacks, my mother's eyes are always with me encouraging me wherever I go.
我母親有一雙敏銳的、會說話的眼睛.那雙眼睛能洞察我的心情,給我鼓勵,促我堅強,因此我能面對一切困難.
孩提學步時,媽媽總是幫助我,鼓勵我摔倒了就爬起來.最后我晃晃悠悠地撲進她懷抱時,她的雙眼充滿了贊揚之情.成長過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難,但灰心失望時,媽媽的雙眼總給我以希望和鼓勵.一次我考試不及格,媽媽沒有責備我,而是鼓勵我找出原因,提高我的成績.最后我終于度過了難關.現在,我長大了,不用再讓她操心了.但每當遇到挫折時,媽媽的眼睛總是伴隨著我,給我鼓勵
人物介紹英語作文三
My grandfather is in his seventies now. He is a kind and warm-hearted old man.
He used to live with my family. At that time he always spent more than one hour examining my homework every day. When I was ill, he took good care of me. He showed great concern.
篇2
He is also a kind person, like to participate in activities...
I remember one time I failed the exam on the exam. But dad didn't scold me also said that after "to learn" I'm a 5th grade children, still have to need to take care of mom and dad. In my small heart father is how great ah! Dad to work to make money to feed us, dad every day to day work. Father will be very early Monday to Friday to cook for us...
When I was a kid my father often told me stories, for example: "Cinderella" "little red riding hood," "Snow White"... Actually when I was a child is very naughty, often fell bad things, break things, dad would say: be careful next time don't fell bad things again, each child will get errors, mistakes and just change the are good children. The words impressed deeply in my heart. I want to say to my father: dad, you really great, you are my hero in my heart.
我的爸爸是個個子高高的,眼睛大大的,頭發黑黑的……
他也是個善良的人,喜歡參加活動……
篇3
1、Hello! My name is Feifei. My mother is very beautiful. My father is very handsome. So I’m very lovely. Look! My coat is white. My eyes are blue. I have a long tail. Fish is my favorite food. I like mice too. Guess! Who am I?
2、I am Li Ming. I am thirteen years old. I study at No. 2 Middle School. My mother, a doctor, works in a children's hospital. My father, a teacher, works in a middle school. I work hard, and I am a good student.
I work hard on my lessons, and I also have many hobbies. I like playing football, and chatting with friends on the Intemet.
I love my family.
篇4
關鍵詞: 英文電影 人物對白 英語聽說教學
引言
大學英語是高等學校學生的公共課之一,英語水平的高低不僅對學生日常學習有重要影響,還影響學生的未來就業,因此,強化大學英語教學效果一直是大學英語教師的教學重點,同時也是教學難點。
1.大學生英語學習概述
1.1大學英語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大學英語雖然是高校全體學生的公共課之一,但實際上,大學生的英語學習存在較多問題,表現在學生對英語學生興趣不足、不夠主動等方面。很多能夠主動學習英語的學生,在學習方法和學習效果自我評估方面又存在問題。
1.2大學生英語學習問題產生的原因。
大學生英語學習問題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大學英語的學習環境是比較匱乏的,除了英語專業的學生之外,其他專業的學生很少擁有良好的語言環境練習英語;其次,大學英語的教學方法比較守舊,很多教師為了節省課堂時間,完成教學計劃要求,只按照書本進行教學;最后,大學英語教材內容更新慢,不符合大學生學習興趣,使英語學習本身顯得枯燥無味。
1.3聽說教學對大學生英語學習的重要性。
聽說教學是針對學生英語接受和表達能力的教學,是培養學生日常英語應用能力的教學。大學英語聽說教學的效果直接影響大學英語教學的效果,也影響學生英語水平的展示度,因此,大學英語聽說教學可以說是大學英語教學中最重要的環節,但這恰恰是大學英語教學的難點,強化英語聽說教學的效果,是大學英語教師教學工作的主要內容。
2.使用英文電影人物對白進行英語聽說教學的實踐
2.1大學生英文電影興趣調查。
近年來,將英文影視作品應用于英語教學的教學改良實踐顯示,英文影視作品作為英語教學材料,對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有顯著作用。為此,本研究先對我校學生的英文電影興趣進行調查,采取訪談形式,訪談內容包括:你喜歡什么題材的英文電影;你喜歡哪些演員主演的英文電影;你喜歡哪些導演編導的英文電影。訪談結果顯示,我校男生對英文電影的愛好多為戰爭題材和科幻題材的影片,如《變形金剛》、《美國隊長》等;而女生對英文電影的愛好則為魔幻電影和愛情電影,如《暮光之城》等;動畫電影是男生和女生都喜歡的電影類型。因此,本研究選用《功夫熊貓2》作為控制組的英語聽說教學材料,而實驗組則選用英文歷史紀錄片作為英語聽說教學材料。
2.2使用英文電影人物對白進行的英語聽說教學比較實驗。
為了比較英語對白的特點在大學英語聽說教學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對比實驗的方法。選擇大學二年級兩個班為實驗對象,在實驗之前,對學生進行一次英語聽說能力測試,考查兩個班學生的英語水平,挑出英語水平最高的和最低的,保證兩個班的英語聽說能力均等,然后進行英文電影人物對白教學對比實驗。
將所選擇的實驗對象命名為甲班和乙班,將甲班作為實驗組,在英語聽說教學過程中選用英文歷史紀錄片《第一次世界大戰》作為教學材料,該材料僅有英文敘述,沒有對白。先給學生播放聽說材料的音頻形式,再播放與音頻相關的影片節選,然后給予學生英語聽說教學的相關練習,包括配合英語聽說材料的聽力選擇題和一段口語概括。請學生單獨完成聽力練習題并計算學生在練習題上的成績,作為教學效果的指標。將乙班作為控制組,即在英語聽說教學過程中,先播放英語聽說教學材料的音頻形式(《功夫熊貓2》影片的對白節選),再播放與音頻材料相符合的影片節選,然后給予學生英語聽說教學的相關練習,包括配合英語聽說材料的聽力選擇題和一段口語概括。請學生單獨完成聽力練習題并計算學生在練習題上的成績,作為教學效果的指標。
2.3實驗結果分析。
本研究的教學實驗操作由同一名教師執行,測驗材料的編寫則由英語教研組共同承擔,保證兩組測驗材料的難易度相同。最后,使用SPSS13.0統計兩個班學生的測驗平均得分,使用t檢驗計算兩班的測驗是否有差異。經過統計檢驗,得到甲班的測驗得分平均分為84.32分(滿分100分),乙班的測驗得分平均分為95.39分,t=2.24,即在p<0.05的水平下,兩班的成績是有顯著差異的,即乙班的成績明顯高于甲班。
這個實驗結果表示,單純使用普通英語影視聽說材料的甲班與使用英文電影對白作為聽說材料的乙班相比,學生的英語聽說水平提高相對較慢。這就意味著,在大學英語聽說教學過程中,使用英文電影材料作為聽說教學的材料固然是可取的,但是材料形式的不同使得教學效果產生很大差異,有對白的聽說材料較之沒有對白的聽說材料,教學效果更好。本研究所用的英文電影材料題材不同,一種是普通的科教材料,一種是深受學生喜愛的動畫電影材料,這說明使用英文電影材料作為聽說教學材料,還應該注意選擇那些學生喜愛的電影材料。
3.英文電影人物對白特點對大學英語聽說教學的改善作用
3.1強化教學效果。
本研究的實驗結果表明,英文影視作品的對白應用對大學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提高是有幫助的。英語對白能夠展現出電影人物形象,配以影視作品的畫面,讓學生對聽說材料的印象更加深刻,對英語語詞理解的更透徹。另外,大學英語聽說教學材料選擇的不同,對教學效果的影響很大。因此,大學英語教師要使教學效果增強,就必須認真選擇那些符合學生學習興趣的影視材料,并且將視覺、聽覺和文字加工等多種學習形式綜合應用到聽說教學中,以強化英語聽說教學效果。
3.2展現英語教學的積極作用。
在大學英語聽說教學中使用英文電影人物對白作為教學材料,不僅能夠強化聽說教學的教學效果,還能夠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充分體會英語學習的作用。《功夫熊貓》是一部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主題的電影,在字幕翻譯之中處處可以看見英語語言對美式思維、認知的承載,如將“dragon warrior”翻譯成“神龍戰士”,英語中并沒有“神龍”這個詞,這明顯是譯者根據中國傳統加入并改造的詞匯,這個詞匯的出現體現了美式思維的變通性、包容性和美國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英語國家中的“dragon”和中國的“龍”并非同一種事物,這正是英語語言的文化傳播功能的展現。學生通過深入分析和理解英語材料,能夠體會學習英語背后的文化意義,這是英語教學積極作用的展現。
結語
本研究采用對比試驗的方法,研究英文電影對白特點對聽說教學的作用,認為選擇符合學生學習興趣的英文聽說材料并將英語聽說教學情景化,就能有效強化大學英語聽說教學效果,同時展現英語教學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何茂林.從英文電影人物對白特點看英語聽說教學[J].電影文學,2009(05):105-107.
[2]苗琦.英文電影在大學英語聽說課堂中的優勢和作用[J].電影評價,2014(02):223-225.
[3]蔡欣.嫌棄大學英語聽說教學中英文電影的運用[J].藝術教育,2014(03):101-105.
篇5
Foreign teacher teach students also have their own saying: some classmate say she like a child, always in words and deeds with a childlike innocence; Some students said foreign teacher is a little like aliens, because her pronunciation, let us look at her lips mouth of big, like aliens.
These views are, of course, also can't let we deny that she is a good teacher, she is kind, patient and to our teaching is also very lively, also often let's play a little game, such as to the horse's tail, guess the action and so on, do well, will award to our pencils, stickers, small gifts. Many students in our school to see her, will be scrambling to greet her, chat, it seems that people like her very much.
In a word, I like our teacher, she is our good teacher!
我們的英語教師是個老外,她可是個名副其實的加拿大人哦,因為她具有典型的北美人特征:金燦燦的卷發,碧藍色的眼睛,白白的皮膚.所以總給人一種視覺的美感.
同學們對外教老師的也各有說法:有些同學說她象個孩子,言語和行動中總透著一種孩子般的天真;有些同學說外教有點像外星人,是因為她讓我們看她嘴唇發音的時候,嘴咧的大大的,像外星人。
篇6
【關鍵詞】商務英語口語教學;任務型教學法;任務設計
立足于經濟全球化趨勢成為現實的時代背景,中國欲實現自身的發展與富強,就必須與國際接軌,參與到新一輪的經濟發展建設中,而這就對我國的商務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語言交流能力。只有具備極強的語言交流能力,才能在國際商貿談判中占據先機,從而為我國的對外商貿爭取更多的機遇和發展。如何通過商務英語的課堂教學來加強學生的口語交流能力,就成為了商務專業高校、教師和學生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這一問題能否解決對于我國未來在國際貿易往來中的發展將起到一定的影響,故而必須慎重對待。
一、任務設計的含義
作為任務教學法的核心,任務設計在主要運用任務教學法的商務英語口語教學的課堂上起到了支撐的作用。所謂任務設計就是以學生對于所學的第二外語有一定程度的掌握為前提,設置相關情景,為學生設定角色及人物,使得學生將課堂所學與職業真實境況相結合,從而可以更有效的掌握和運用所學知識的一種策略。通俗來講就是角色扮演,但是這種角色扮演和那種動漫角色扮演雖在形式上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是從實際功能上講是有差別的。商務英語口語教學中的任務設計不是為了完了,而是希望以這種直接、具象的方式讓學生對于所學知識有更明確的認識,以實際應用為主要目的,使得學生在步入職場之后可以以最快的速度進入角色。從這一意義上說,任務設計在進行商務英語的口語教學過程中是極為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任務設計的優劣是教學效果能否實現的關鍵因素,因此在進行商務英語口語教學的過程中,必須對任務設計給予重視,要通過任務設計來為學生提供一個最具專業性、職業性的模擬情景,讓學生的口語交流能力在實踐中得到提升。
二、任務設計的類型
任務設計在商務英語口語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是突出的,但是商務活動的清醒又各有不同,因此針對不同的商務情形采取不同類型的任務設計對于教學來說是事半功倍的,也是極具針對性的,可以讓學生在無意識中形成效應反射。根據相關文獻資料,將人物設計的類型按照由淺至深、由簡到繁的難度大致歸納如下。
(一)故事復述
故事復述是眾多任務設計類型中最基本的一個,就是通過讓學生以自己的言語將先前規定好的相關文章或是故事進行復述,這樣的一個任務設計看似簡單,可是其中包含的技能訓練卻是極為重要的,是每個初學者者所必須掌握的。這種類型設計的考點主要是學生的對于事件的歸納提煉能力、口語表達能力以及對于事件進行的評論能力。一個小小的任務設計卻包含對如此眾多能力考察,其重要性可想而知,這就要求學生要時刻訓練自己的語言基本功和思維的敏捷性。
(二)角色擔當
角色擔當是又一個比較重要的任務設計類型,所謂角色擔當就是通常意義上的角色扮演。給定環境和角色,有學生在這一特定的環境中進入所扮演的角色,完成與所辦角色身份、思維方式、言談舉止相符合的情節表演。這種任務設計考察的重點是學生對于語言的掌握能力,特定環境下的適應和反應能力。當然從中也會透露出學生自身的一些信息,諸如學生的交際方式、交際策略、交流特點、文化知識掌握程度等等,從而使得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學習因材施教,給予最具針對性和效率性的指導,對學生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和情景言語綜合能力的提升具有總要的意義。
(三)話題演講
話題演講是任務設計中另一個常見的類型,又被稱為即興演講。按照教師指定的相關話題將時事政治、社會熱點、專業信息等相結合來做一個大概5到7分鐘的課堂演講。在演講結束之后,有教師或是同學針對其演講的內容提出更具深度或是廣度的相關問題令其做出解答。這一方法能夠有效地對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言語表達能力、信息處理能力等進行綜合性的考察,與此同時通過進行課堂演講和即興回答與提問對于學生的自信心和單戀也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可謂是一舉多得。
三、任務設計的原則
人物設計的主要目的是為商務英語的口語教學服務,這是起重要的作用,圍繞這一點,
任務設計必須遵循以下原則,從而使得任務設計在課堂教學上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一)體現專業性
這一點也可以表述為體現“職業性”。這門課程的最大目標就是培養具有極強的言語溝通交流能力的商務專業人才,為此在進行任務設計的時候必須緊緊圍繞這一點來展開。我們的教學內容、訓練方法、課程模式要時刻體現出專業性的特點,并且作為教師還要通過對以往畢業生的信息回饋結合時展出現的新問題、新現象、新挑戰來不斷對自己的教學內容進行更新,對自己的任務設計進行不斷的完善和豐富。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廣大的學生活學活用,而不是死啃書本知識,在教學過程中要緊緊把握住“使用第一”的思想。
(二)符合課程設計規劃
任務設計作為一宗方法必須以教材的內容為依靠,因此在進行任務設計的時候絕對不可以脫離書本和課程的大綱要求。《商務英語口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是一門將英語語言知識與商務相結合,應英語口語應用為主要目的的課程。培養的就是人才的專業技能,因此在進行任務設計的時候要學會有所側重,而如何側重,又該側重于哪些方面、任務設計難度的分界點是什么、任務設計完成好壞的標準是什么就必須依靠課程的設計規劃和課程的大綱要求。
(三)理論聯系實際
作為一門課程本身還是具備一定的理論性的,沒有理論性知識的指導實踐就不能夠得到更好的展開,因此在進行人物設計的時候教師必須兼顧理論性與實踐性,眼讓二者有機統一,只有這樣的任務設計才是有實用性的,才是有實踐意義的。比如在以后的商務活動中,更多需要的合作而不是單槍匹馬,故而在任務設計中要有意識的去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意識,在學習中要學生不斷樹立靠合作謀發展、靠合作得勝利的觀念。
(四)層次遞進
英語按照適用范圍可以分為一般英語和專用英語,一般英語就是通用英語即在答案為使用的英語,而專用英語值得則是在專業領域中具有專屬用途的英語。一般在出總、高中的英語都是一般英語,因此教師在進行任務設計的時候必須進行充分的考慮。任務設計要由簡到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只有這樣才會給學生一定的過渡時間,讓學生的學習在循序漸進中進行,而不是一蹴而就。所設計的任務前后相依、層次鮮明、逐步深入,這樣既可以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不會打擊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謂一舉兩得。
總之,在課堂的實際教學中,教師必須以一個靈活的施教者形象出現,以一個引導者、訓練員的身份出現,給與學生最中肯的建議,最具有針對性的指導意見,只有這樣才能夠發揮出口語課堂教學的真正價值,讓學生的學習更具有效率和意義,不因為在校園而與社會脫節。
四、結語
上述對于商務英語口語教學中任務設計的分析只是冰山一角,只是一個最簡單的闡述,對于許多細節的把握還不夠明顯,只是希望以這樣一種形式引起商務類高校、教師以及學生對于任務型學習法的核心――任務設計的重視,也希望以這樣的方式來號召大家創新出更多行之有效的教學實踐方法和人物設計的新穎觀念,由此以更強大的助力推進商務英語口語教學的發展,為我國的國際商貿實業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
作者簡介:姜岸(1991-),先居遼寧沈陽,就讀于渤海大學文理學院外語系。英語(商務英語)
參考文獻:
[1]劉阿娜,慕愛靜.任務型教學法在商務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J].華北航天工業學院學報,2006(8).
[2]陳軍向.商務英語教學的任務設計[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08(3).
篇7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語言焦點;英語教學
《英語課程標準》提出教師應該避免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方法,盡量采用“任務型”教學途徑。即教師應依據課程的總體目標,并結合教學內容,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它的最顯著特點是“為用而學,在用中學,學了就用”。它立足于學生本身,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逐步形成運用語言的能力,能“自己站起來走路。
一、實施意義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和學習環境等外因的影響只有通過學習主體的參與和內化才能起作用。任務型教學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和以人的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設計不同的任務,讓學生通過與學習伙伴合作去完成任務,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和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其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發展其認知策略,培養其與人共處的合作精神和參與意識;還可以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實現自我價值,這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之一。
二.活動設計原則
1.活動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內容和方式要盡量真實,即任務設計的“真實性”和“趣味性”。任務的設計要有興趣性和真實性,因為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及教學效果密切相關。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而設計的活動根本引不起學生的興趣,更達不到目的。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應盡量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
2.活動的內容應層次分明,形式應多樣化,即任務的編排具有“階梯性”。多角度創設富有層次的任務目標,要求教師根據教學的目標,考慮學生的需要,興趣和能力,即必須根據學生英語學校的心理差異和環境差異,設計為達到某一特定目的的不同任務目標,確定不同任務目標的課程資源以及時間序列。
3.互動活動的難度要適中,即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語言水平。初中學生無論在認知水平和語言水平上都還處于初級階段,所以為其設計的語言活動的難度既不能超越其發展階段,又不能太幼稚。活動內容過于淺顯,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活動內容過于繁雜,會使學生產生畏懼心理,挫傷他們的參與積極性。同時,教學活動的設計要做到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前后相連,層層深入,逐步把以課本為中心的活動轉化,從而讓學生在模仿中熟悉和感知所學語言,實現任務目標,感受成功的喜悅,以形成積極地學習態度,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師要設計難易適中的活動,這樣才能使教學活動順利進行。
4.活動不應該僅限于課堂教學,而要延伸到課堂之外的學習和生活之中。根據學生的年齡特特點和興趣愛好,積極開展各種任務型的課外活動有助于學生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展現才能。比如可組織英文歌曲、英文書法、英文手抄報、英文課本劇、英語晚會等各種活動。
三、基本框架
任務型教學并不是一味地讓學生一個任務接一個任務的去做,而是要在保證質量的同時確保語言訓練的流暢性和準確性。如果不注意質的要求,很快就會出現高原現象。任務型教學過程可分為任務前、任務環、任務后三個階段。
1.任務前階段通常是最短的一個階段,一般持續2-10分鐘,它包括話題和任務。課堂教學一開始就應提出任務,讓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學習語言知識和進行語言技能的訓練,任務一定要明確具體。在這一階段,教師與學生一起討論話題,著重介紹有用的詞匯和短語,并幫助學生理解指令和準備任務。任務前階段非常重要,這些活動能起到介紹新的語言知識,激活學生原有相關的原有語言知識,減輕任務的信息處理負擔,引導學生按任務的要求更好地理解任務的作用。
2.任務環階段主要有三個小環節——任務,計劃和報告。學生以pair work或group work的形式來完成任務,期間教師不直接指導,以使學生在做中學,同時又通過語言做事情。面對所要求的任務,學生共同設計完成任務的計劃。他們以口頭或書面的形式在全班匯報他們怎樣完成任務以及決定或發現了什么,最后以向全班匯報或小組之間交換書面報告的形式比較任務的結果。這一階段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和合作機會,有利于學生學習英語基礎知識,發展語言技能,提供實際語言運用能力,培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3.任務后階段又稱語言焦點階段,它包括分析和操練。在這一階段,讓學生進一步發分析,歸納,總結所完成的任務,形成正確的概念進行有提升的語言運用操練。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點撥語法并找出規律性的語言現象,圍繞重點和難點設計一些口頭或筆頭練習,讓學生以個人或小組的形式進行語言操練。讓學生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下,通過聽、說、讀、寫練習對語言進行積極的認知加工,感受其所承載的意義。
四、常見的任務類型
1.指令性任務
2. 猜測性任務
這種任務在課堂上很常用。此類任務用時短,適用于語言知識的學習和語言技能的訓練,適用于語言教學的各個環節。教師在設計此類任務時,要細化游戲規則,注意目的性和針對性;在任務進行時,教師要把握好任務的進程和時間。
3.競賽性任務
競賽可以在課堂上的任何階段。此類任務既可以鍛煉學生個人的反應能力,也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合作精神,使他們積極參與,互相幫助,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課堂上可以個人或四人小組的形式來進行各種學形式的競賽,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盡可能多地寫出所記的單詞、短語或句子。如在一分鐘內寫出有關食物、數字、顏色、月份等的單詞;在規定時間內寫出介詞及其短語,或看圖用他們造句,看誰或哪個小組的速度最快。最快的小組即為獲勝者,給予適當的獎勵,以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因為從八年級開始,學生已沒有七年級那樣的發言積極性了,應適當增加此項練習,保護他們的學習熱情。
4.調查性任務
此類任務能培養學生用英語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加強學生間的了解和親人間的溝通,增進彼此間的感情。開始的時候,學生所學的內容較少,可設計簡單易做的調查性任務。如可以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建立一個家庭成員或好友的小檔案,內容包括稱呼、年齡、性別,再慢慢增加食物、飲料、職業、運動、業余愛好、座右銘等等。然后,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調查結果先在小組內交流匯報,挑出部分佳作在全班進行匯報。
5.展示性任務
此類任務可以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平臺,促進他們個性的張揚和創造性的發揮。在實施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掌握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技能,從而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問題。
6.交際性任務
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是用英語進行交際。但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往往缺乏真實的交際情景,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盡量創設較為真實的情景,讓學生通過相互交際來完成任務,從而達到學習和使用的目的。如讓學生把教室布置成商店或醫務室來教學真實交際就起到很好的效果。
7.表演性任務
表演可以讓學生產生成就感,感受自信,從中得到滿足和快樂,從而增強學習的信心。表演形式可以用多種形式,如對話表演、朗誦、小話劇等。
8.德育性任務
教師的任務就是教書育人。因此,教師應該把德育教育滲透到教學的過程中。新教材中有不少有關思想教育的話題(如幫助別人、集體主義、環境保護、植樹造林等)。學完這些內容以后讓學生說說寫寫以加深印象,并提出有建設性的建議,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五.注意問題
1.轉變教師角色
在任務型教學中,教師的角色因任務的類型和內容的不同而不同。總的來說,教師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和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的角色應是學生的幫助者,任務的設計者和組織者,完成任務的監督者和語言顧問、參與者、主持人、調研員。
2.任務的目的和要求要明確。
3.教師的講解要適度。教師在學生執行任務前不要過多,過細地講解,以免學生以來教師的思路二不進行積極思考。
4.完成任務的報告要兼顧大多數學生。任務完成后,教師請學生報告完成任務人物報告的情況時,不要只叫那些能說會道的學生發言,而忽視那些性格內向的學生,否則就會降低他們參與的積極性。
總之,作為一種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任務型教學法使教學過程任務化,充分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以任務活動為主要途徑,讓學生積極“動“起來,讓英語教學”活“起來。但任務型教學法并不是唯一的有效方法,更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神丹妙藥“,只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觀察,不斷體會,不斷研究,才能把它用得得心應手,恰如其分,并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在實施任務型教學時,教師應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教學,并及時進行相應的調整,使我們的教學方法日臻成熟。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中師英語;口語教學;“任務型”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36-0050-02
迄今為止,英語教學經歷了從教形式到教功能的過程。傳統的外語教學法中,經典的模式是3P模式,即Presentation(講授);Practice(操練);Production(產出)。這種方法同樣在口語教學中長期使用,并且很受教師們的喜愛。這種僅重視語言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的方法,使學生學到的知識是死的,不能活用。因此,這樣的教學法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了。
此外,目前口語教學存在著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在學校課本里所學的知識和內容與今后所用的知識嚴重脫節。這樣,就給口語教學提出了新的問題。如何在傳統的3P教學法已不太適應英語口語的教學要求,而交際教學法還存在許多不足的情況下,使用一種既切實可行又符合中師生今后學習、工作要求的口語教學方法。任務型教學法由此應運而生。
一、任務型教學的定義
關于“任務”一詞有各種各樣的定義。“任務”其實是指人們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斷重復的各種活動。但是,在外語教學中,特別是在談到任務型教學時,“任務”這一概念通常是指以真實世界為參照,以形成語言意義為主旨的活動。關于語言教學中的“任務”,眾多學者給出了各不相同的定義,這些定義各有側重,既反映了任務型教學模式的大致特征,又體現了這一理論模式在發展過程中的創新、演變與重塑。斯坎翰則客觀地提出了任務的五個主要特征:(1)意義是首先的;(2)有某個交際問題要解決;(3)與真實世界中類似的活動有一定關系;(4)完成任務是首先的考慮;(5)根據任務的結果評估任務的執行情況。
任務教學法是一種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教學模式。建構主義認為,學習能力是發展的,學生的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他們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即教師和同學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從而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建構是建立在原有的經驗(已知的語言、概念和活動)的改造和重組上的。在英語學習中,它通過師生共同完成語言教學任務,提高學生的交際語言能力,為學生提供互動機會,挖掘他們運用語言的潛力,激發他們創造性運用語言的活力。注重教會學生如何在完成一系列任務中提高交際語言能力,強調通過口語或書面語交際的訓練掌握語言技能,非常適合口語教學。此外,它對設計的任務不僅要求意義完整,可作為交際行為獨成一體,還應與社會需要密切結合起來,既要突出科學性、交際性和拓展性,又要突出趣味性、可操作性和語言數據的真實性。操練時著眼于“意義的交流”,把學習者的注意力放在思想內容的準確表達上,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會用外語解決現實問題并提高他們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完全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可以任意組合,自由發問,師生平等,屬于開放式的課堂教學。
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任務型教學法已被應用語言學家和外語教學工作者普遍接受,并成為推薦和提倡的外語教學法。它以任務組織教學,以參與、體驗、互動、合作等方式,利用學生已有的語言文化知識,通過交流獲取信息,完成任務,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教師根據任務型教學法的特點和要求,充分發掘和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學材料,精心設計一系列難度適宜且體現語言教學要求的教學任務,并在各項任務的準備、實施和反饋上制定具體方案,努力探索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下英語口語能力培養的具體途徑,就能激發學生對英語口語交際練習的興趣,循序漸進地提高他們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
二、任務型教學的特點
任務型教學有如下特點:強調通過交流來學會交際;將真實的語言材料引入學環境:關注語言本身,也關注學習過程;試圖把課內的語言學習與社會的語言活動結合。以前外語學習關心的只是語言――學習的目標,不關心學生,不清楚學生學習語言到底是個怎樣的過程。70年生了重心轉移,認為學習過程和學習目標同樣重要,研究的重點“明顯轉移到學習主體和學習過程的研究上來”,開始關心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興趣、情感以及認知力的發展,關心學生學習的心理過程。任務型教學既注重過程,又有明確的學習目標,體現了教學途徑的綜合性和折衷性。在任務型教學中,教師是從學生“學”的角度來設計教學活動,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使學生有明確的目標指向和具體的操作要求,學生在完成教師所設計的各種“任務”中,能夠不斷地獲得知識或得出結論,從而獲得運用語言的能力,而不僅是語言知識點。隨著“任務”的不斷深化,學生語言運用能力不斷提高。整個語言學習的過程越趨于自動化和自主化,學生也愈能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最終使學生從學英語是教師“要我學”的狀態轉變到學英語是“我要學”的狀態。
三、中師生英語口語教學中任務型教學的具體原則
采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事先需要學生自主地收集相關的資料。在教學過程中,借助多種手段,增加趣味性,增大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注重創設語境。認知學習理論認為:知識獲得的關鍵是理解,而理解的實質是學生弄清知識的關系,形成認知結構。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自主練習口語,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教學任務的設計就是教學成敗的關鍵。
首先,教師在內容上要創設一種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較真實的交際情景,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熱情和興趣,讓學生覺得有話可說。聯系社會生活設計真實的任務情景,旨在刺激學生輸出與課文有關的目標語,所以趣味性和真實性是首要因素。根據任務教學法的原則,任務設置旨在把語言教學真實化和課堂社會化。任務教學法中的任務就是人們每天在工作、生活、娛樂中所做的事,而這些人并不是應用語言學家。”因而,在確定學生喜歡的話題后,教師應當想方設法將話題聯系到實際生活中學生“所做的事”上。其次,大量的小組活動被認為是它的特點之一。設計任務時,不僅要有獨立完成的任務,還應有更多的小組活動。小組討論是為了使學生能夠團結互助以求最大化他們個人和他人的學習成果而以小組形式進行教學的組織模式。按照建構主義的觀點,小組活動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研究和互相探討的機會,使得學生能夠以更主動、更積極的態度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可經常以4至5人為一組在課上進行討論,組員輪流作主持人,或組織以小組為單位組織編寫對話,表演話劇,進行競賽等活動。為了使討論得以順暢的進行,教師可事先將主持人用語及討論中的交際用語印發給學生。在討論中,學生們紛紛以事先準備的材料為辯論依據,各種新的觀點在思想碰撞中又相繼產生。最后,每組推薦一名學生在全班做主題發言,總結小組觀點,并接受同學的提問。通過這樣的合作,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調動學生的參與的積極性;同時讓學生在與他人的合作中,學會正確評價自己,學會理智地協調相互合作的關系,達到學習與做人兩豐收的雙重目的。傳統的口語教學由于教材單一,教法學生參與性不高,有時候口語課竟成了教師獨自訓練口語的課堂。口語教學也應改革創新,與時俱進,使口語教學時尚化和多樣化。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動態的網絡為口語教學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教學資源。以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為主體的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為英語教學創設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在課堂上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任務。媒體圖文并茂、音、像俱全的優勢,特別是動畫技術的使用,大大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手段,拓展了教學空間,它使課堂語言交際的真實性得以實現。如,多媒體課件能模擬出三維的動態交際環境,創造逼真的言語交際環境,使人仿佛置身其中,激發了學生的言語交際欲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交際活動,由“讓我說”變成“我要說”,加強了實踐的機會,提高了口語表達的能力。另外,多媒體課件還可以利用其容量大的特點,提供大量變換的人物動態的交際場景,帶給學生新鮮感。并且,教師還可以變換形式,讓學生與畫面上的人物進行對話,讓學生為畫面配音樂等。活潑多樣的形式,將學與練習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些形式有效地延長了學生有意注意的時間,激發了學生的表達興趣。
任務型教學是以語言意義和語言運用為中心的教學,不是單純基于語言形式的教學。教師必須根據學生建構語言系統和語言運用的需要選擇其感興趣的和實用的話題,并設計出具體的學習任務。任務型教學的課堂活動多以小組的形式進行,為此,教師應根據學生能力的差異和個性特點組織各種小組,并把不同的任務恰當地分配給不同的小組或個人,使學生通過小組的合作及組與組之間的友好競爭和相互支持取長補短,獲得理想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蔡仕英.中學英語口語任務型教學結構分析[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08,10(4).
[2]戴煒棟.試論影響外語的若干重要因素―外語教學理論系列之一[J].外國語,1994,(6).
[3]黃菲菲,毛軍社.任務型教學模式與口語教學任務的設計原則[J].中國科技信息,2005,(16).
篇9
[關鍵詞] 任務型教學 英語教學 高職英語
任務型教學法(task-based teaching approach)是一種以人為本,以具體的任務為學習動力或動機,以完成任務的過程為學習的過程,以展示任務成果的方式來體現教學成果的一種教學方式。它為學生提供了較大的實踐空間,能較好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任務型教學所謀求的效果不是一種機械的語言訓練,而是側重在執行任務中學生自我完成任務的能力和策略的培養。它重視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的參與和在交流活動中所獲得的經驗。
任務型語言教學有三個特點:(1)側重語言的內容含義更甚于語言的形式結構,因此課堂語言活動更接近于自然的習得;(2)執行任務或任務的結果都離不開表達技能,即說和寫的技能;(3)任務完成的結果為學習者提供了自我評價的標準。也就是說,任務以意義為中心,重視學生如何溝通信息而不強調學生使用何種語言形式;任務的焦點是解決某交際問題,它在現實生活中有發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假交際”,要貼近學生生活和經歷,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積極的欲望;任務的設計和執行應注意任務的完成,即交際問題的解決;任務的完成結果是評估任務是否成功的標志[1]。
David Nunan是任務型教學的標志性人物,他首先從交際角度界定了任務,把任務的定義概括為:交際任務是學習者使用目的語來理解、領悟、處理問題、發揮創造、相互交流的活動。在此過程中,學習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運用他們的語法知識去表達意義上,而不是語言形式上。
任務型教學法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的理論:(1)建構主義理論。建構主義模式的心理學基礎,源于瑞士認知心理學家皮亞杰提出的兒童認知發展學說。建構主義是學習理論中行為主義發展到認知主義以后的進一步發展,被譽為“當代教育心理學的一場革命”。(2))語言習得理論。語言習得理論認為:語言學習不是獨立的教育過程,教育者的責任是為學習者提供一種整體的學習情景。語言發展是這個學習情景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不是唯一的最終結果。(3)交際教學理論。交際教學理論認為:語言是一種交際工具,提倡在交際過程中學習語言。它的核心內容是用語言去學和學會用語言,而不是單純地學語言,更不是學習關于語言的知識[2]。
一、聽力任務型教學
聽力一直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薄弱環節。學生的聽力水平遠遠低于讀寫水平,甚至低于口語水平。主要問題有以下幾點:(1)學習者缺乏應有的動機與態度;(2)教學重視聽的結果,忽視聽的過程;(3))教學活動缺乏互動性。
在實際聽力教學中,運用任務型教學法可結合聽力教學的三大步驟:聽前(pre-listening)、聽時(while-listening)和聽后( post-listening) 三個階段來實施與建構任務型聽力教學[3]。
聽前激活學生的背景知識。聽前階段是整個聽力活動的準備階段,其主要任務是幫助學生形成足夠的語境,激活學生大腦中所具有的背景知識使學生盡量多地了解即將聽到的語言材料的內容。
聽時以豐富的任務活動促進學生有效地聽。經過聽前階段的充分準備之后,學生就可以胸有成竹地進入到主動去聽的實踐階段。此階段要重點訓練學生在逐步適應英語語速、習慣正常英語語流的基礎上獲取大意和捕捉主要信息的能力,以實現學生能有效地聽的目的。
聽后完成分析任務和輸出任務。聽完后要要對學生聽時完成的任務驗收,便于教師對學生的聽力理解進行評估。
二、畢業論文寫作的任務型教學
畢業論文寫作過程可分為準備階段,寫作階段和后期評估階段[4]。準備階段主要任務包括研究方向和話題的確定,資料的收集,論文的整體構思。這階段按不同的選題方向和興趣分配好任務后要求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分工合作完成。寫作階段包括開題報告和論文初稿的具體撰寫,側重主題內容、篇章結構、語言表達、論點論據論證的有機結合、論文格式等。后期評估階段包括論文的修改和完善到定稿和答辯。論文的修改包括詞法、句法和篇章,主題是否準確清晰,論述思路是否符合邏輯、有條理,論據的典型性和說服力,文獻格式的規范等等。
選題時因每個同學的興趣和選取的方向不同,全班同學可按文學、翻譯、語言學、語言與文化、特殊用途英語等方向分成幾組,各組成員通過國內外索引資源、重要圖書資源、期刊資源等分工合作完成每個方向的熱點話題,研究視角和研究方法等不同任務,然后確定各自的話題,通過小組進一步討論評價各個選題,最后補充和修改確定話題。
三、任務型教學與自主學習
Kohonen制定的任務型教學有6個行為準則:(1)鼓勵知識在學習者腦海中的轉變而不是從老師到學習者的簡單的知識傳送;(2)鼓勵學習者積極參與進合作式小組;(3)對所探討的主題應該持有整體性的態度而不是靜止的、局部性的、分等級的態度;(4)強調過程而不是結果,學會如何學,學會自我質問,學會社會交際的一些技能;(5)鼓勵自己管理學習而不是老師管理學習;(6)促進內在而不是外在動機。不難看出:這六個準則都圍繞學習者而言,強調學習者的主動參與、反思和交際能力,而這些又決定了語言學習中的自主性發展,需要在學習過程中逐步訓練和培養[5]。理想的自主學習是學習者有能力反思性地投入到學習的計劃、實施、監控和評估中。但語言學習絕對要依賴語言的使用:我們只有通過多說才能學會講話,通過多讀才能學會閱讀。因此,語言學習中的自主性的發展是由以下三個基本的教學原則所決定的:(1)學習者的參與;(2)學習者的反思;(3)適當的目標語使用。然而,對于大學新生來說,他們對自己的學習還遠遠達不到這個程度。他們需要有一個過渡期來幫助他們調整自己的學習態度和方式方法,來引導他們進行正確的自主學習。任務型教學能滿足上述三個基本的教學原則,是幫助學習者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必不可少的連接紐帶。通過任務型教學,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調動了學習積極性,實現了從被動、盲目的學習到主動、積極的參與性學習的轉變,增強了主動學習的意識,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為大學高年級的學習乃至以后的終身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結束語
任務型教學以任務為核心單位來計劃、組織語言教學的過程[6]。任務型教學不僅體現了語言學研究中關注動態語言使用的思想,還蘊涵了皮亞杰認知發展論、布魯納發現學習論、奧蘇貝爾意義學習論和社會互動學習論等學習理論及活動教學的思想。任務是任務型語言教學的核心概念。任務保證了教學活動的意義性、交際性和過程性,面向真實世界,為語言教學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語言功能找到了落腳點。
參考文獻:
[1] 張志峰 .任務型英語教學的理論依據[J].教育理論研究,2011, 2: 193-194.
[2] 顧群.任務型語言教學在英語課堂中的應用 [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1,1(27):65-67.
[3] 趙紅霞.英語聽力任務型教學模式的實施與建構 [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1,17(1):101-102.
[4] 阮先鳳,陳春燕.任務型教學法在英語專業畢業論文寫作教學中的實施 [J].中國西部科技,2011,10(4):79-80.
[5] 官印鳳.任務型教學與自主學習 [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9(2):163-165.
[6] 杜愛玲.英語教學實施任務型教學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J].教育探索,2010,3:65-66.
篇10
一、多媒體教學,強化教學效果
在傳統英語學習中,語法知識是枯燥無味的。尤其是教師單純分析講解,填鴨式灌輸,而學生被動聽講,機械式做筆記,課堂沉悶無比,這又怎能喚起學生學習熱情?又怎能提高學生學習效果?所以,在英語語法教學中,教師需要運用一定的手段,創新知識呈現方式,改變學生被動學習方式,誘使學生主動探究。其中,多媒體等現代化手段則是常用的手段,尤其是信息化技術條件下,教師應懂得制作多媒體課件,運用多媒體等技術進行輔助教學,強化教學效果,創造更廣闊的學習空間,實現師生雙邊互動。同樣,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教師也可以適當運用多媒體技術,將靜態知識動態化,使抽象知識簡明化。當然,為了保證教學的有序、有效性,教師需要精心準備,優化設計。
如教學情態動詞時,總體設計思路:借助動畫、課件等現代化手段設置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課堂注意,使其主動學習語法知識,并學會利用網絡資源。為了取得最優化教學效果,教師需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①備學生。對學生認知能力與水平等方面的情況加以研究,力求“低起點與小步走”。其中,低起點,即學習者的實情,結合生活實際,選取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內容與方式。在本課學習中,就是利用動畫、影視片段等形式呈現語法知識,讓學生在快樂氛圍中學習語法,體會英語學習的樂趣。而“小步走”,即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兼顧整體與個體。②備課件。在現代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學會運用現代化教育手段,創新知識呈現方式,讓英語學習更有趣,更生動。因此,在本課教學中,可課前精心制作多媒體課件,創造圖文并茂,聲畫合一的學習情景,刺激學生多種感官,使其由具體語境中學習情態動詞的用法,加深理解,鞏固記憶。比如首先引導學生欣賞電影《泰坦尼克號》片段,鎖定對白:I know what you must be thinking.自然引出語法知識點——情態動詞。然后呈現含有情態動詞的實用例句。如There must be a mistake. 一定是弄錯了;Jane’s light is on. She must be at home. She can’t be out.簡的房間里開著燈。她一定在家,不會出去的。接著多媒體呈現一些真實自然的生活場景或圖片,配上有關英語文字,引導學生猜測情景,認識情態動詞表推測的用法。比如呈現幾幅圖畫,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猜測圖形,各自運用出現的不同錯誤,這本身就是試錯過程,可讓學生根據具體語境學會推測,嘗試運用所學英語語法。③備講義。為讓同學們更好的把握這一語法知識,學會正確運用,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整體歸納情態動詞的語法特點,選取一些典型例題,啟發學生思索,實現語言輸入。
二、任務型教學,做中學習
在現代教育中,提倡“做”中學,學中做。而任務型教學實際上就是“做中學”,體現了英語教學的新理念。所謂任務型教學,就是把學習內容以及學習目標寓于系列活動任務之中,誘導同學們既完成學習任務,也學會自主獲取英語語言知識,得到能力提升。在這一教學模式中,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操練機會,使其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性與主動性,靈活運用所學英語語言以及其他相關資源進行獨立思考、交流討論等活動,從而自主構建知識,解決問題,完成任務,將知識內化為能力,實現意義學習。因此,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教師需要緊扣語言運用的目標,圍繞語法項目,精心設計靈活多樣并且極富情景的學習任務與活動,創造出多彩的學習環境,誘導學生嘗試運用語法知識完成不同的學習任務,學習語言,綜合運用語言。當然,為了避免單一訓練,教師可將語法運用與聽說讀寫等活動結合起來,進行口頭表達與書面表達,讓學生豐富語言知識,加深理解,也提高表達能力、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