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工資管理系統范文

時間:2023-04-09 03:33: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企業工資管理系統,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企業工資管理系統

篇1

關鍵詞:工資管理 信息管理 數據查詢 數據庫

目 錄

摘 要 ………………第一章 緒 論 …… 1.1 數據庫管理系統簡介

1.2 圖書管理系統 ………

1.3 開發工具簡介 ……

第二章 企業工資管理系統設計分析 …………

2.1 應用需求分析 ……………

2.2 系統功能模塊劃分 ………

2.3 系統數據庫設計 …………

第三章 企業工資管理系統應用程序設計 ……

3.1 “登錄”模塊詳細設計…………

3.2 “主窗體”模塊詳細設計………

3.3 各項子模塊詳細設計…………

3.4 各項子模塊編寫要點………

第四章 結束語 致 謝 ……………

參考書目 ……………

第一章 緒論

1.1數據庫管理系統

數據庫管理系統(DBMS)是指數據庫系統中管理數據的軟件系統。DBMS是數據庫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對數據庫的一切操作,包括定義、更新及各種控制,都是通過DBMS進行的。DBMS總是基于某種數據模型,可以把DBMS看成是某種數據模型在計算機系統上的具體實現。根據數據模型的不同,DBMS可以分成層次型、網狀型、關系型、面向對象型等。MS Access 2000就是一種關系型數據庫管理系統。

關系模型主要是用二維表格結構表達實體集,用外鍵表示實體間聯系。關系模型是由若干個關系模式組成的集合。關系模式相當于前面提到的記錄類型,每個關系實際上是一張二維表格。關系模型和層次、網狀模型的最大判別是用關鍵碼而不是用指針導航數據,表格簡單用戶易懂,編程時并不涉及存儲結構,訪問技術等細節。SQL語言是關系型數據庫的標準化語言,已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1.2 企業工資管理系統

企業工資管理是一項瑣碎、復雜而又十分細致的工作,一般不允許發生差錯。最初的工資統計和發放都是使用人工方式處理,工作量大的時候,出現錯誤的機率也隨之升高,不僅花費財務人員大量的時間,而且往往由于抄寫不慎,或者由于計算的疏忽,出現工資發放錯誤的現象。同時工資的發放具有較強的時間限制,必須嚴格按照單位規定的時間完成計算和發放工作。正是企業工資管理的這種重復性、規律性、時間性,使得企業工資管理計算機化成為可能。企業工資管理系統就是使用電腦代替大量的人工統計和計算,完成眾多企業工資信息的處理,同時使用電腦還可以安全地、完整地保存大量的企業工資記錄。

1.3 開發工具簡介

微軟公司的Visual Basic 6.0是Windows應用程序開發工具,是目前最為廣泛的、易學易用的面向對象的開發工具。Visual Basic提供了大量的控件,這些控件可用于設計界面和實現各種功能,減少了編程人員的工作量,也簡化了界面設計過程,從而有效的提高了應用程序的運行效率和可靠性。因此,本系統使用MS Visual Basic 6.0開發。

第二章 企業工資管理系統設計分析

2.1 應用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過程可以說是一個對具體問題的反復理解和抽象的過程。理解就是對現實問題的理解,要弄清楚究竟需要解決什么問題。抽象就是除去問題的表面,提取問題的本質,建立問題的邏輯模型,以便于以后階段的系統的設計實現。需求分析階段是軟件產品生存命期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其根本任務是確定用戶對軟件系統的需求。所謂需求是指用戶對軟件的功能和性能的要求,就是用戶希望軟件能什么事情,完成什么樣的功能,達到什么性能。通常需求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功能性需求,一種是非功能性需求,這一點也需要有一種清楚的認識。功能性需求是指需要計算機系統解決的問題,也就是對數據的處理要求,這是一類最主要的需求。非功能性需求是指實際使用環境所要求的需求,往往是一些限制要求,例如:性能要求,可靠性要求,安全保密要求,等等。

軟件需求一般包含三個層次—業務需求、用戶需求和功能需求,還包括非功能需求。業務需求:反映了組織機構或客戶對系統、產品高層次的目標要求,它們在項目視圖與范圍文檔中予以說明。用戶需求:描述了用戶使用產品必須要完成的任務和具備的功能,這在使用實例文檔或方案腳本說明中予以說明。功能需求:定義了開發人員必須實現的軟件功能,使得用戶能完成他們的任務,從而滿足其業務需求。

2.2 系統功能模塊劃分

開發這個系統的目的就是幫助企業的財務主管部門提高工作效率,實現企業工資信息管理的系統化、規范化和自動化。能夠和認識管理系統、考勤管理系統相結合,真正實現企業高效、科學、現代化的員工管理。系統最終實現的主要功能如下。

企業工資信息設置部分:包括設置員工的基本工資和其他項目的金額,如獎金等。并且負責設置員工工資的計算公式。

企業工資信息管理部分:包括統計出勤、計算工資、查詢工資和導出工資表。

系統部分:包括添加用戶和修改密碼。

2.3系統數據庫設計

數據庫是信息管理系統的后臺,存儲著所有的信息,在信息管理系統中有著很重要的地位。數據庫設計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到這個系統的運行效率。良好的數據庫設計,可以提高數據信息的存儲效率,確保數據信息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針對企業工資信息管理系統的需求,通過對員工工資計算過程的內容分析,為本系統設計如下的數據項和數據結構:

基本工資信息:包括員工編號和基本工資(元/小時)。

其他項目信息:包括員工編號、獎金、津貼、福利、扣發等。

計算公式信息:包括加班費的百分比、出差工資、曠工、遲到早退扣發等。

出勤統計信息:包括員工編號、姓名、統計日期、出勤天數、遲到早退次數、加班天數、加班天數等。

工資統計信息:包括員工編號、姓名、統計日期、基本工資、獎金、津貼、福利,加班費、出差費、扣發、總額等。

啟動Access 2000,創建新的數據庫,命名為Salary.mdb和Person.mdb,保存在要存放這個系統所有工程文件的文件夾中。在使用的時,要把應用程序和這兩個數據庫保存在同一個文件夾中。

員工出勤統計信息表:

第三章企業工資管理系統應用程序設計

3.1 “登錄模塊”詳細設計

登錄模塊的詳細設計主要是用戶登錄的一個界面,判斷登錄的用戶是管理員還是普通用戶,進入后將面對的是主界面,從而進行相關的操作。

登錄的界面主要由用戶名和密碼的信息,還有一些標題設置,確定和取消的按鈕組成。通過標題可以知道此系統的大概內容,由此,登錄界面的設計完成。

3.2 “主窗體”模塊詳細設計

在這個項目中,選擇使用多文檔界面。使用這個窗體的好處是可以使程序更加有條理。對于一個多任務的應用程序,使用多文檔窗體還可以減少占用的系統資源。

主窗體設計的界面是用菜單編輯器做的,主要由系統、工資信息設置、工資信息管理和關于這四個大模塊組成。主窗體是進行相關操作的主界面。在這幾個里,管理員有所有的權利進行各種操作。

3.3各項子模塊詳細設計

選擇“系統”—>“添加用戶”菜單,在添加用戶的窗體里,輸入新的用戶名稱和密碼后,單擊“確定”按鈕,系統將會添加新的用戶。

sql = "insert into userinfo (userid,userpwd) values('" & username

sql = sql & "','" & password & "')"

Call transactsql(sql, "salary")

MsgBox "添加成功", vbOKOnly + vbExclamation, "添加結果"

username.Text = ""

password.Text = ""

confirmpwd.Text = ""

username.SetFocus

選擇“系統”—>“修改密碼”菜單,在修改密碼的窗體里,輸入舊密碼和2次輸入新密碼后,單擊“確定”按鈕,系統將會更改當前用戶的密碼。

userpassword = newpwd

sql = "update userinfo set userpwd='" & newpwd & "'where userid='" & strusername & "'"

篇2

關鍵詞 工資管理系統 數據庫技術 MySQL

1需求分析

當今社會,資金是企業生存的關鍵,資金的流動影響到企業的整體運作。企業員工的工資管理是企業資金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為企業每個月都要涉及發放企業員工工資的問題。而隨著企業人員數量的增加,企業的工資管理也變得越來越復雜。如果能夠實現工資管理的自動化,無疑將為企業節省在其上不小的開支。

員工工資管理是一項瑣碎、復雜而又十分細致的工作。最初的工資統計和發放都是使用人工方式處理,工作量大的時候,往往由于財務人員抄寫不慎,或者計算的疏忽,出現工資發放錯誤的現象。同時工資的發放具有較強的時間限制,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完成計算和發放工作。可見,傳統的使用紙質材料的數據信息管理方式已經不再適合現代企業公司的發展了,現代公司迫切需要實現工資管理的系統化、規范化、自動化。

2系統設計

員工工資管理信息系統可以做到工資信息的快速計算、全面統計。系統使用數據庫保存所有工資信息,管理人員可方便快捷地完成查詢、添加、修改和刪除等操作。本文所設計的工資管理信息系統基本滿足現代企業工資管理中的的如下一些需求:

T工基本工資的設置和調整功能;企業員工的基本信息的瀏覽、添加、刪除、修改功能;員工每月加班時間以及績效考核等級的瀏覽、添加、刪除、修改功能;員工的績效考核等級與獎金發放的統計功能;根據員工當月的加班情況和績效考核情況結算實發工資的功能;對所有工資發放的歷史記錄可按按員工號、月份、工資高低或加班時長的查詢與排序功能;對企業每月實際發放的總員工工資金額的統計功能;員工登陸自己的賬戶查詢工資記錄的功能;用戶密碼的修改功能。

為了實現后臺數據庫對于員工工資信息的管理,根據先羅列出本系統需要管理的數據項并設計出以下數據庫表來存放相關信息:

(1)員工基本信息表(workerinfo表),該表用于記錄公司中每個員工的基本信息。內容包括員工工號(no)、員工姓名(name)、員工登陸密碼(mi)、員工職位(post)和員工月基本工資(salary)。

(2)員工工資表(wage_info表),該表用于記錄公司中每個員工每個月的實發工資。內容包括了員工工號(no)、發薪月份(month)和實發工資(total_wage)。

(3)員工加班情況記錄表(overtime表),該表用于記錄公司中每個員工每個月的加班總時長。內容包括員工工號(no)、月份(month)和加班時長(time)。

(4)員工加班工資標準表(ot_st表),該表用于記錄公司中不同職務員工的加班工資標準。內容包括員工職務(post)和每小時加班工資標準(pay)。

(5)員工績效考核等級記錄表(attendance表),該表用于記錄公司中每個員工每個月的績效考核等級。內容包括員工工號(no)、月份(month)和當月績效考核等級(level)。

(6)員工績效獎金標準表(attst表),該表用于記錄公司中不同績效考核等級所發放獎金金額的標準。內容包括績效考核等級(level)和績效獎金(award)。

(7)系統管理員信息表(administrator表),該表用于記錄公司中不同績效考核等級所發放獎金金額的標準。內容包括管理員賬戶(name)、登陸密碼(password)和管理員身份擁有人(belong)。

關系數據庫中表的設計應滿足一定的規則,應符合由實體關系圖轉化而來的關系模式,該數據庫的關系模式如圖所示:

3系統實現

本系統前臺采用Java語言進行開發,利用圖形界面讓數據的顯示更加直觀易讀、操作更加方便也容易上手;后臺鏈接MySQL數據庫存儲數據。根據系統功能的要求,可以將系統流程分解成幾個功能模塊來設計,下面對系統的各個主要功能的實現進行分析:

(1)系統登陸驗證。若用戶選擇以管理員身份登錄,在界面中輸入了用戶名與登陸密碼后,程序將會根據用戶輸入的用戶名與密碼在后臺數據包庫中的系統管理員信息表中查詢,若查詢到相符合的記錄,則提示登陸成功并跳轉到下一界面,否則提示錯誤若用戶選擇以職工身份登錄,在界面中輸入了用戶名與登陸密碼后,程序將會根據用戶輸入的用戶名與密碼在后臺數據包庫中的員工基本信息表中查詢,若查詢到相符合的記錄,則提示登陸成功并跳轉到下一界面,否則提示錯誤。

(2)員工信息查詢。在員工信息管理界面中,程序會在數據庫中的員工信息表即員工基本信息表的內容羅列出來,用于顯示公司中每個員工的信息。

(3)添加員工信息。在添加員工信息窗體的文本框中輸入新員工的各項信息后,在將這些信息添加到數據庫之前,需檢查輸入的新員工的工號是否已經存在,還需要檢查輸入的新員工職位是否真實存在。通過以上兩步檢查輸入的數據是否合法,若符合要求,則將新的記錄添加到數據庫的員工基本信息表中。否則系統給出相應的提示。

(4)修改員工信息。在輸入工號后可以查詢到該員工的原本信息,用戶可在原有信息的基礎上進行修改。修改完成數據后更新數據庫中的員工基本信息表。

(5)刪除員工信息。在刪除員工信息窗體的文本框中輸入待刪除員工的工號,程序會先查詢該工號是否存在。若此人存在,則刪除此人的相關信息。

(6)全體員工工資檢索。管理員可瀏覽公司中全體員工的每月加班津貼、績效獎金和月總工資。程序可以按照使用者需求對工資信息的進行不同方式的分類與排序,點擊“刷新”后列表中的信息就會按照選擇的方式重新排序并顯示。例如,想按月查看每個員工的工資信息,就可以選擇“按月排序”,這些信息就會按照月份的順序重新排列,在相同月中的員工工資信息會在一起,方便查看。

(7)員工工資記錄錄入。在添加員工信息窗體的文本框中輸入新的員工工資記錄的各項信息后,在將這些信息添加到數據庫之前,需檢查輸入的員工的工號是否存在、該月的記錄是否已經存在。通過以上兩步檢查輸入的數據是否合法,若符合要求,則將新的加班情況記錄添加到數據庫的員工加班情況記錄表中,將績效考核情況添加到數據庫的員工績效考核等級記錄表中,程序按照加班情況與績效等級自動計算出當月的總工資后將該員工的工號、月份和工資金額添加到員工工資表中。若輸入的信息不合法,系統給出相應的提示。

(8)員工工資記錄修改。在員工工資修改窗體中,輸入職工號與月份后點擊“顯示信息”,程序會將該職工原有的信息顯示在文本框中,用戶不必記憶該員工無需修改的信息,只需要在原來信息的基礎上進行修改即可,方便了用戶對于員工信息的修改;

(9)員工工資記錄刪除。在員工工資刪除窗體中,輸入待刪除的員工工號與月份,程序會判斷該工號的員工是否存在以及該工號的員工是否在該月有工資記錄,如存在則刪除與該員工該月的工資信息。

(10)公司工資統計。用戶可通過工資統計界面查看該公司在每個月發給員工的工資總金額,用戶可以在此查看公司每月工資的發放情況。用戶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對工資信息的進行不同方式的分類與排序,點擊“刷新”后列表中的信息就會按照選擇的方式重新排序并顯示。例如在下拉謚醒癜湊展ぷ式敵蚪行排列,點擊刷新后可記錄將會以工資由多到少的順序排列,用戶可以以這樣的方式來查詢發放工資最多與最少的月份。

(11)員工個人工資查詢。若在登陸界面選擇以職工身份登錄,就會進入人工資信息管理界面。在個人工資信息管理界面中,該員工僅可以查看自己每月的績效考核等級、績效獎金、加班時長、加班津貼、月總工資等信息。用戶若希望更改自己的登陸密碼可以點擊“修改密碼”,在修改密碼子窗體中對自己的登陸密碼進行修改。

(12)員工登陸密碼修改。用戶若希望更改自己的登陸密碼可以點擊“修改密碼”,在修改密碼子窗體中對自己的登陸密碼進行修改。修改時要輸入原密碼與新密碼以及確認新密碼。若原密碼輸入錯誤則返回修改失敗提示,若新密碼與確認新密碼不一致返回新密碼輸入錯誤的提示。

4結語

企業的員工工資管理是一項不允許發生差錯的工作。使用數據庫系統,可有效避免人工處理時因抄寫不慎或者計算的疏忽而出現工資發放錯誤的現象,也使得企業財務人員的工作量大大減少,為企業節約了人力物力。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摒棄了傳統的人工建表統計與發放工資的方式,開始使用數據庫系統管理企業所有員工的工資。而且隨著企業的發展,企業內部的人員構成越來越復雜,工資的計算方式也日趨多樣化,員工工資管理的相關系統也應該同步發展,適應新時代下企業管理的要求。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檔案信息化;數字檔案管理系統

一、項目背景

近年來隨著精細化管理的全面推行,公司各項業務得到了細化與完善,檔案門類也日益增多。公司檔案室自2006年成立以來,已接收保存了大量的圖紙、合同、文書、會計檔案,截止目前室藏檔案已達到3萬余卷,5萬余件。運用傳統手工管理模式,檔案信息利用率低,查準率、查全率不高,極大的浪費了公司的寶貴資源,難以適應現代化企業的發展要求。因此通過信息化手段開發好、利用好這些檔案資源,使其更有效地服務于公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項目建設總體目標

檔案信息化建設工作主要是充分利用現代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信息技術,對檔案資源進行處理、管理、開發并提供利用,從而達到為公司各項工作提供服務的目的。

總體目標:一是實現檔案信息的數據化處理和保存;二是實現檔案管理現代化,提高辦公自動化程度;三是實現檔案信息專業化、標準化管理;四是實現檔案信息人才專業化。

三、軟件選型

軟件的選型要考慮諸多因素,包括行業匹配度、產品成熟度、產品特點、系統功能、系統性能(包括開放性、可擴展性、配置能力等)、方案水平、典型用戶、實施團隊、公司實力、本地化服務能力等方面。

為了保證項目軟件的使用率和可操作性,公司專門成立檔案信息化項目組,由公司IT人員與檔案人員共同組成,負責項目前期的考察、調研。首先邀請國內知名的檔案軟件公司做技術交流,使項目組成員全面掌握每家公司檔案軟件的功能以及優缺點。其次為了更加直觀的了解軟件的應用效果,我們選擇了幾家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做的比較超前的檔案館以及與公司生產性質相仿的企業進行了參觀,了解檔案信息化建設實施的主要內容,建設規劃、軟件的使用情況等,結合公司實際需求,最終確定選用北京量子偉業的PDE綜合數字檔案管理系統。

四、項目建設思路及內容

(一)檔案信息化建設的理論依據

系統的搭建以公司的檔案建檔要求為指導原則,以信息化平臺建設為手段,實現檔案的集中化管理。以前端控制取代末端收集、全程管理取代分段管理,以協同運營取代獨立開展,優化了業務流程,保證檔案信息的齊全、完整、準確,解決了公司檔案資料孤立、儲存分散、移交責任不明等問題。

(二)系統搭建的框架、結構

圖1 聚銀公司檔案系統架構

系統采用B/S架構和C/S架構結合的方式,分三層架構,底層為Oracle數據庫,中間層為應用層,上層為展示層。建立多全宗的二級管理平臺,統一規范業務和流程管理,保證數據采集的完整性和管理的規范性,涵蓋了檔案收集、整理、保管、統計、鑒定、銷毀和利用等業務環節,自定義分類存儲,集中控制,多途徑查詢。如圖1所示。

(三)信息資源庫建設

1.目錄數據庫

對館藏的歷史檔案目錄(案卷級、卷內級)進行集中統一收集、錄入,一般的檔案管理系統都能兼容excel格式的電子表格,可將電子目錄一次性導入檔案系統。并要求資料形成單位在以后資料移交時必須移交電子目錄。

2.全文數據庫建設

全文數據庫建設一方面是對館藏紙質檔案的數字化處理,即利用平板掃描儀、高速掃描儀等設備對存量檔案數字化。文件格式一般為TIFF、PFD、JPEG等,若要實現全文檢索功能,還要進行OCR識別進行文字抽取。掃描時可采用黑白圖像和彩色圖像兩種方式,頁面為單色文字、字跡清晰、不帶圖片的紙質檔案,宜采用前者進行掃描;頁面為多色文字、清晰度高、帶有圖片的紙質檔案,可采用后者掃描。因化工企業館藏圖紙多,在掃描的過程中切記不能只追求清晰度,將分辨率設置太高,導致圖像太大而影響傳輸效率。在沒有特殊要求的情況下,單色頁面的掃描分辨率一般為100-200dpi,彩色頁面的一般為100dpi;另一方面是利用辦公軟件直接形成的電子文件的接收即增量檔案數字化,例如OA系統形成的公文、合同,可直接與檔案系統做接口實時導入。對列入歸檔范圍的,檔案部門應督促各單位及時做好電子文件積累、鑒定、編目,實現電子文件實時歸檔。同時要堅持紙質檔案和電子檔案同時保管的“雙套制”,以此作為檔案接收的硬性條件。

2011年項目實施時,聚銀公司檔案室組織人員對室藏檔案進行了有序分類,對重要的、查閱率高的檔案進行了數字化掃描、加工,共建成36000余條檔案條目數據庫、12萬頁原文數據庫,并實現條目與原文100%掛接。

(四)檔案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

1.制度建設

公司信息部門建立信息安全制度,加強對檔案管理系統的維護管理,實施可靠安全的數據備份,做好電子檔案信息的保管,全文、目錄、多媒體(照片、影片、錄像)數據庫采用光盤等方式同步備份。檔案局域網與互聯外網實行物理隔離,嚴格管理權限,加強身份認證和密鑰管理,非公開的檔案信息一律不得上外網。采取數據備份和異地存放管理措施,確保檔案信息數據安全。檔案部門加強對電子文件歸檔工作的監督和指導,保證歸檔電子文件的真實完整。建立嚴格的檔案交接制度和安全保障措施,嚴防檔案數字化加工過程中失、泄密事件的發生。

2.智鎖文檔加密軟件的應用

針對檔案信息的特殊性,公司同時配套使用智鎖文檔加密系統。該系統可以根據文檔特性分級加密,合法客戶端可以根據系統授權自由查閱檔案加密文檔。該軟件還提供對移動硬盤,U盤的多種控制選項,如只讀、自動加密等。智鎖文檔的合法流通范圍是聚銀公司內部局域網,一旦資料脫離內部網絡環境,將無法打開,有效保證了檔案信息的安全性。

(五)檔案管理系統硬件設施建設

1.ORACLE數據庫服務器1臺(內存不低于8G,硬盤不低于240G)、應用服務器、文件服務器、WEB服務器合用1臺硬盤不低于1T(硬盤大小根據歷史數據情況具體定),內存不低于4G。

2.建立檔案原文數據庫需要的A0、A3、A4平板掃描儀,快速掃描儀等設備。

五、“數字檔案管理系統”的特點及主要功能

該系統具備符合國家檔案管理相關規定的檔案綜合管理功能,不僅能完成檔案管理各環節,還具備管理多門類檔案及文件資料、科技資料、規程等其它資料的管理功能。從文件注錄到形成檔案編研材料、專題匯編對各門類檔案進行全方位管理,不僅能管理文本文件,還能提供管理聲像、圖片等形式多媒體文件的管理功能。利用計算機記錄檔案的物理存放位置,并能提供快速的查詢、統計功能,從而減少人為錯誤,提高檔案管理的效率。

(一)OA系統、合同系統、公文系統的對接功能

與辦公OA集成,達成業務系統間的貫通。經檔案管理系統提交的借閱申請、移交申請等按照設定好的審批流程,通過OA辦公系統進行流轉,并且申請者可以隨時對流程跟蹤。由合同系統、公文系統形成的電子公文、合同實時推送至檔案管理系統歸檔,真正實現文檔一體化,使得信息數據在系統間完成正向循環。

(二)檔案管理功能

該系統具有強大的檔案整理功能,適合于各種歸檔方式,大大減輕企業檔案管理員的工作負擔。

1.針對化工企業技改、技措項目多的特點,該系統對檔案進行三級管理,分別是項目級、案卷級、文件級,這樣便于日常文件、資料的積累與查找。對于每年實施的項目,兼職檔案員先在項目庫新建項目,然后在新建的項目庫內添加日常積累的文件,稱為“未整理文件”,最后根據工作需要對“未整理文件”進行組卷、歸檔。

2.所有進入系統的數據將默認按照先后次序排列位置,檔案員可以根據檔案實體情況,通過“上/下移”、“對調”、“插入”、“按著錄項刷新流水”自由調整電子條目的順序,或在普通狀態下直接使用表格列頭排序。通過各種“檔案分組方式”,可以將數據按照升序或降序模式分門別類進行展示,配合“模糊檢索”或“高級檢索”快速過濾和定位目標檔案數據。

3.在“傳統立卷”、“工程項目”等多級歸檔方式的檔案庫中,檔案員可以使用豐富的“組卷”向導,如:“組新卷”、“組已有卷”、“合卷”、“拆卷”、“移卷”、“拆件”快速、準確地生成合適的案卷和項目條目。同時對二級條目進行“位置調整”、“生成序號”、“頁數頁次轉換”等微調操作。

4.使用“批量自動關聯”與“批量自動組卷”,將分離的案卷與卷內條目通過配置著錄項快速綁定;或者配合“公式計算”快速生成案卷條目,對于需要解綁的數據可以使用“解除關聯”。

5.使用“按選擇”或“按歸檔分組”的方式,快速生成檔號,系統將反饋準確的操作報告,方便快速定位問題所在。輔助“查找重復檔號”、“查找中斷檔號”,可以即時、妥善地處理問題數據。

(三)數據利用功能

對公司局域網內的各用戶(包括領導、專業技術人員)提供分層次、智能化、方便快捷的檔案、文件綜合信息訪問查詢、檔案庫存(借閱)狀態顯示。在進行檔案文件全文檢索時,系統要對檢索用戶的權限審核,擁有查看權限的用戶可以查看文件文本的部分預覽,沒有權限的只能查看文件名稱。

(1)對查看權限的控制

將檔案按照重要程度分別設為A、B、C三個級別,并在每條著錄項中,將受控別設置為必錄項。檔案級別不同,借閱、在線查看的審批流程各不相同。當借閱者在檔案庫查找到所需檔案條目后,點擊在線查看,系統自動進入身份認證程序,確定是否有查看權限,若有,可以直接查看,反之則進行提示走借閱流程。

(2)全文檢索功能

通過全文索引模塊將檔案管理系統中索引電子文件進行文本抽取,同時對文本進行索引,建立用于全文檢索的索引文件庫,確保全文檢索的精確性。在建立索引文件的基礎上,進行全文檢索,對于系統內的電子文件進行亞秒級高速檢索,提高檔案文件利用率。在顯示的結果上進行高亮顯示,突出檢索內容的一目了然。

(3)數據管理功能

為了有效實現利用目的,對各類電子檔案實行系統化管理,實現分類、排序、目錄生成、數據統計、自動標引、信息組織、打印輸出等,并運用權限分配、訪問控制等技術,確保電子檔案信息的安全及合理利用,有效地維護整個電子信息系統的安全。

六、推廣應用

通過本次“數字檔案管理系統”的建設,實現了公司檔案業務流程的全面自動化,提升了不同門類的檔案的科學化、規范化管理水平,提高了檔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系統運行期間,多次組織工程技術人員、兼職檔案員對該系統檔案在線查看、實體與電子檔案的網上借閱、網上審批、移交等業務進行培訓、指導,并編制《聚銀公司數字檔案管理系統使用手冊》分發到給各單位;為了方便下載使用,還將使用手冊電子版上傳到公司網站首頁。

數字檔案管理系統上線運行兩年來,利用檔案系統辦理查檔審批、查閱業務的已有600余人次,涉及檔案文件約1000余件,得到了廣大員工的一致好評。聚銀公司數字檔案系統的成功應用,是檔案管理模式的一項重要改革,標志著公司在基礎管理方面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 數據庫系統 Access 2003 工資管理系統

1.系統分析

企業的工資管理是公司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隨著企業人員數量的增加,企業的工資管理工作也變得越來越復雜。傳統的手工處理不但費時費力,而且容易出錯,利用數據庫管理軟件Access制作一個功能完善及安全可靠的工資管理系統,能夠提高工作效率,節省人力和物力,最終滿足企業員工工資發放的需要。

2.總體設計

工資管理系統的主要任務是根據員工的出勤、所承擔的工作等情況來生成企業每位職工的實際發放工資。所以,本系統應包括員工基本情況錄入、考勤情況錄入、以幾種特殊字段(如:員工編號、姓名、部門等)為條件的員工工資信息查詢和制作工資報表等功能模塊。并且通過設計登錄窗體要求輸入密碼,限制非法用戶的使用,保障數據庫的數據安全性。數據庫總體設計如圖1所示。

3.數據庫設計

對于工資管理系統,數據庫所要保存的數據是員工基本信息和考勤信息,基本信息是相對固定不變的,考勤信息是每月都要進行統計的。在這些數據源中,考勤信息是我們要重點考慮的部分。

工資是企業按勞動制度的規定支付給職工的勞動報酬,工資管理應該包含與工資有關的員工信息,如職工編號、姓名、性別、部門、基本工資,等等;考勤情況,如加班、獎金、補貼、處罰、其他扣減等。通過分析,得到如下E-R數據模型。

員工基本信息表結構:

員工(職工編號、姓名、性別、出生日期、部門、職稱、基本工資、電話)

考勤情況表結構:

工資(工資編號、年月、職工編號、基本工資、補貼、實出勤天數、節假日加班天數、法定節假日加班天數、獎金、病假天數、事假天數、曠工天數、其他扣減)

說明:

“實出勤天數”是該員工該年月實際出勤天數;“節假日加班天數”是普通節假日加班的天數,因“實出勤天數”已記出勤一次,故再加“節假日加班天數”則形成雙倍工資;類似的,“法定節假日加班天數”用于記錄法定節假日的加班天數,以形成三倍工資。

應發工資 = 基本工資*(實出勤天數+ 節假日天數 +法定節假日天數)/應出勤天數+補貼 + 獎金

扣款合計 = 病假扣款 + 事假扣款 + 曠工扣款 + 其他扣減

實發工資 = 應發工資 - 扣款合計

建立表之間的關系:當數據庫中包含多個表時,需要建立表之間的關系,從而建立表之間的信息聯系,在建立表關系之前,一定要確立每個表的“主鍵”與“外鍵”。并根據需要設置參照完整性,從而建立表之間的關系。創建表之間的關系,不但可以避免引用不存在的實體,而且可以使相關表中的數據同步更新、同步刪除,從而保障數據的完整性。

4.其他數據庫對象的設計

為了計算每一位員工的實發工資,需創建一個“工資查詢”,以“員工”和“工資”兩個表為數據源,并增加計算字段“實發工資”。在工資查詢的基礎上,創建以編號、姓名、部門等字段為條件的參數查詢,以實現系統的多條件查詢。

窗體是用戶和應用程序之間的主要交互界面,在工資管理系統中有兩個數據輸入窗體,分別是“員工信息”窗體和“考勤情況”窗體,用戶可以通過窗體輸入、修改、刪除數據,并將數據保存到相應的表中。有兩個數據查詢窗體 ,分別是“按編號查詢”窗體、“按姓名查詢”窗體、“按部門查詢”窗體、“按年月查詢”窗體。調用相應的參數查詢,實現查詢和窗體的鏈接。

報表是用來匯總、打印數據的,系統設計了 “工資報表”和“工資條”,以供員工核對和公司財務留存審核。

5.主窗體設計

主窗體是工資管理系統的導航,設計了八個命令按鈕,通過單擊命令按鈕調用相應的窗體。分別調用 “員工信息”窗體、“考勤情況”窗體、“按編號查詢”窗體、“按姓名查詢”窗體、“按部門查詢”窗體、“按年月查詢”窗體、“工資條”和“工資報表”窗體。

6.數據安全設計

當整個系統的設計基本上完成以后,還可以設計一個登錄界面,為數據庫設置密碼,以維護數據庫的數據安全。在系統登錄窗體界面,設置輸入登錄口令的文本框。若登錄口令正確,可打開系統的主窗體;若登錄口令不正確,提示用戶重新輸入。在宏編輯窗口,創建確定和退出兩個命令按鈕控件觸發的宏組,來實現系統的登錄。

7.結語

使用Access 2003開發一個工資管理系統是很有必要的。本系統從實際需求出發,設計數據庫對象、設計算法,實現數據的采集、計算、輸出,從根本上解決了企業工資發放的問題。該系統使管理工作變得輕松、便捷,極大地提高了公司管理的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孫惠滿.數據庫應用基礎Access,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7.

[2]張瑞英.Access 2003數據庫案例教程,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篇5

一、實習的目的

在當前經濟迅速發展及企業業務的多元化與復雜化加劇的情況下,企業實際需要對于會計人員做賬水平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傳統的手工做帳既費時間又費人力而且容易出錯,已不能滿足企業需要。因此在信息技術的空前發展的今天,傳統的會計手工操作已逐步被計算機取代。計算機操作即會計電算化,它主要是應用電子計算機代替人工記帳、算帳、報帳,以及代替一部分由我們人工完成的對會計信息的處理、分析和判斷的過程。它是財務會計、財務管理、會計電算化理論學習的實踐環節,也是我們財務管理專業和財務會計專業學習和提高運用計算機處理會計流程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實踐課程的學習,我們要基本掌握實際企業賬務處理流程、會計電算化的基本原理、財務軟件的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能夠運用財務軟件對企業業務進行會計處理。通過對電算化的學習,可以為明年畢業后做會計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礎。

二、實習的主要內容

(一)用友財務軟件系統管理

財務軟件系統管理這部分,主要學習了系統管理的相關概念,功能及基礎設置。系統管理是用友財務軟件(erp-u8)管理系統中一個非常特殊的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對該軟件管理系統的各個產品進行統一的操作管理和數據的維護,具體包括賬套管理、年度賬管理、操作員及權限的集中管理、系統數據及運行安全的管理等方面。

(二)用友財務軟件總賬管理

通過實驗掌握了總賬管理系統的概念、功能及與其他系統的關系、設置控制系數、設置基礎數據、輸入期初余額等內容。總賬管理系統是財務及企業管理軟件的核心系統,適用于各行業賬務核算及管理工作。總賬管理主要功能有:初始設置、憑證管理、出納管理、賬簿管理、輔助核算管理和月末處理。總賬管理系統的重要地位不可忽視,其他管理如:工資管理、固定資產、應收應付款、資金管理、成本管理、存貨管理等都是在圍繞著總賬管理來運作的。總賬管理系統最后一步是期末處理,主要包括銀行對賬、自動轉帳、對賬、月末處理和年末處理。手工做賬數量不多但是業務種類繁雜時間緊迫,而在計算機操作下許多期末處理具有規律性,不但減少會計人員的工作量而且加強了財務核算的規范性。

(三)用友財務軟件ufo報表管理

主要學習內容是對ufo報表系統概述,了解ufo報表與其他系統主要關系、業務處理流程等。用友erp-u8軟件的ufo報表管理系統是報表事務處理的工具。他與用友賬務等各系統有著完善的接口,具有方便的自定義報表功能、數據處理功能,內置多個行業的常用會計報表;此系統可獨立運行,用于處理日常辦公事務。報表的格式定義、公式定義和報表模板、報表數據處理、表頁管理以及報表輸出和圖表功能都是ufo報表管理的主要操作處理內容。

(四)用友財務軟件薪資管理

用友軟件薪資管理即工資管理,這章主要學習了工資管理系統的相關環節的概述和日常業務處理兩大塊的內容。

工資管理是用友erp-u8管理軟件的一個子系統,它的主要功能有工資類別的管理、人員檔案的管理、人員數據管理和工資報表管理。工資管理系統日常業務處理是由工資管理系統的初始設置和日常處理以及期末處理來組成的。計算機處理工資程序基本類似于手工,只是用戶要做一次性的初始設置,如部門類別、工資項目、公式、個人工資、個人所得稅的設置,銀行設置、各種表樣的定義等,每月只需對有變動的地方進行修改,系統自動進行計算,匯總生成各種報表。由此可知,工資管理系統對員工的按類別分薪、自動扣稅、期末結轉等處理比手工計算和處理簡單易行的多了。

(五)用友財務軟件固定資產管理

固定資產管理的學習包括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的相關概述以及其日常業務的處理等內容。用友erp-u8固定資產管理系統主要完成企業固定資產這一板塊的日常業務的核算和管理,生成固定資產卡片,按月反映固定資產的增加、減少、原值變動以及其他變動,并輸出相應的增減變動明細賬,按月自動計提折舊,生成這就分配憑證,同時輸出一些同設備管理相關的報表和賬簿。固定資產管理系統和系統管理共享資源,主要是將固定資產相關項目的調整、變動等數據通過記賬憑證的形式傳輸到總賬管理系統并保持固定資產賬目與總賬的平衡。其業務處理流程由初始設置、日常處理和期末處理組成。初始設置通過控制參數的設置和基礎數據的設置并輸入期初固定資產卡片來完成。固定資產管理系統日常處理主要包括資產增減、資產變動,資產評估、生成憑證和賬簿管理。最后的階段就是期末的處理了,這個階段主要有對固定資產進行減值準備、計提折舊、對賬以及月末結賬等內容。在這里值得強調的是,本期不結賬的話講不能處理下期的數據。結賬前必須要進行數據的備份,否則數據一旦丟失將無法挽回。

三、實習收獲與體會

四周的短學期實習到這時候也算是告一段落了!與去年的手工做賬及生產實習相比來說,這次的實習是簡單一些的,主要是在計算機上完成操作。因此,相對來說不是輕松的的。在輕松的學習環境下我們大家都或多或少的學到了一些有用的東西。下面我就這對次實習中自己的相關收獲與體會做以下簡單的總結陳述:

1.實習收獲:

篇6

關鍵詞:施工企業;物資管理;物資管理系統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cost management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materials management has become each big enterprise cost control, an important means to guarantee profits. Material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nvolved in the working face is very wide, for example, how to plan a reasonable do not waste not redundant, how to supply timely and don't delay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how to purchase goods quality, and the price is low, how to use statistics to make more accurate analysis and decision-making, etc, these links interlocking, mutual influence, and any links appear problem, will be to enterprise's material adverse impact on the supply chain and cost control. This not only is the core of enterprise material management department, at the global level, more enterprise decision-makers urgent concerns.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Material management; Material management system

中圖分類號:F2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建筑施工企業物資管理現狀分析

建筑施工企業各項目空間分散,公司總部難以對其進行有效監控。

各項目部管理方式存在很大差異,致使工作流不統一、不規范。

手工方式進行出入庫等信息的登記,會產生大量的單據和文件,耗費人力物力,成本較高且效率低下。

大量的紙質單據存儲、查閱不方便;紙質單據作為記錄保存數據的載體,其目標過于明顯,容易造成商業機密的丟失。

統計工作的困難,往往造成物資統計報表不準確,無法幫助領導快速做出分析和決策,這讓物資管理失去了本身的意義。

由此看出,傳統的物資管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建筑施工企業的發展需要,加強物資管理的現代化進程、引入信息化手段、挖掘其管理潛在效益已迫在眉睫。作為擁有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的重慶交建集團(全稱“重慶交通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長期的施工管理中,深知物資管理的關鍵地位,因此在推進企業管理信息化工程中把物資管理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

實現物資管理信息化的目標

通過網絡和信息系統進行數據的傳遞,加快信息流通,實現集團公司集中采購和監管。

將物資管理的各個環節和方法通過計算機語言轉化為信息系統,讓數據信息按標準的程序流動,規范、固化物資管理的工作流程。

將物資管理人員從繁瑣的紙質單據處理工作中解脫出來,從而降低人力、物力開銷,進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控制項目管理成本。

對信息進行有效控制,實現數據資源分級共享。設置好各級權限,有效控制數據安全性。

實現自動統計、分析,幫助領導隨時掌控情況,并快速做出分析和決策。

一體化交通建設企業物資管理平臺

重慶交建集團在信息化發展的道路上已摸索、探尋多年,有著一定的基礎。結合企業自身實際情況和發展需要,明確了“以控制和監督為主”的管理模式,把合同作為切入點,梳理出了一套集團公司物資管理思路,其大致流程如下:

做好系統初始設置,是物資管理系統正常運行的必備條件。其中包含定義企業物資編碼、劃分分部分項以及創建項目倉庫:①重慶交建集團通過對工程所需的大宗物資進行整理、按照分級式數字編碼方法最終形成了一套企業級物資編碼體系,物資編碼具有單一性,增強了物資數據的正確性, 是物資統計的基礎。②項目部根據施工圖紙劃分出分部分項(重點劃分控制性工程),便于在編制物資總體需求計劃和物資出庫時調用。③項目倉庫是物資流動的重要環節,是入庫和出庫的橋梁,通過項目倉庫,能隨時掌控庫存,對物資日常采購計劃的制定具有深遠意義。

物資總體需求計劃,是項目部依據施工圖紙測算出來的理論計劃,且按分部分項明確需要用到的物資及用量,由相關管理部門會簽審核。物資采購合同和日常采購計劃中涉及的物資均來源于總體需求計劃,未經獲準的物資無法被采購和使用,能有效控制亂采購造成的物資浪費、亂使用造成的物資成本增大等現象。也只有當物資總體需求計劃經管理部門審核通過后,項目部才可與經招標確定的中標單位(從供方管理系統中調用)簽訂物資采購合同(物資合同的審批、變更、結算功能搭建在合同管理系統里,可供物資管理系統調用其相關數據)。

物資采購合同簽訂完成后,項目部隨時可根據庫存和項目施工進度編制日常采購計劃,其中包含所需物資、數量、送貨時間、地點等信息,物資管理部門根據這些信息與供貨商確定供貨事宜,最后將結果反饋給項目部。

把物資按價格波動的頻率劃分為須確價(即須確認價格)和不確價(即無需確認價格)兩種屬性,價格波動頻繁的物資(例如鋼材)列為須確價的范疇,而價格波動不大或無波動的物資(例如水泥、外加劑)列為不確價的范疇。通常,不確價的物資,在合同簽訂時能明確其價格,入庫時可自動調取合同單價;而須確價的物資,往往在合同簽訂時無法明確其價格,只能與供應商形成框架協議,物資的實際單價只能依據每次采購時的市場價格,由物資管理部門通過物資確價流程登記在系統中。如果日常采購計劃中存在須確價的物資,則該計劃被審批后系統會自動進入物資價格確認流程。

物資被派送到指定倉庫,項目部物資管理員進行入庫登記,除了填寫物資的單價、數量等基本信息外,還須明確其供貨商,便于后期自動生成供應商結算單。

物資出庫時須明確物資所用工程部位,便于在報表中統計各分部分項工程的物資使用情況,讓物資消耗與進度得以匹配。

物資出庫到施工現場后,每個月進行一次盤存,只有在工程中實際消耗掉的物資才計入項目月度成本,為成本管理系統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

系統讀取入庫單的相關數據可生成與供應商的結算單,每次結算的數據均會自動形成該合同的結算記錄,避免了在兩個模塊中重復操作。而且這種以實際入庫作為依據的結算,也為財務人員在支付管理系統中給供應商支付提供了有力保障。

目前使用到的物資報表有物資入庫臺帳、物資出庫臺帳、倉庫庫存臺帳、月度消耗明細、價格趨勢分析、單價對比分析、使用與計劃對比臺帳等。這些報表能直觀地展示物資的基本情況,較好地滿足了集團公司職能部門及領導對物資管理的要求。

物資管理系統

事實上,物資管理系統并不是獨立的業務系統,在整個信息平臺上,它與合同、供方、支付和成本四個管理系統有著緊密的關聯:物資采購合同中涉及的物資,均源自物資總體需求計劃,若要采購任何計劃外的物資,必須先對需求計劃進行變更;合格供方庫中的供貨商,供合同系統和物資系統調用;不確價物資的入庫單價,直接調用合同單價;與供應商的結算單自動形成為合同結算記錄;依據合同結算記錄進行支付(控制了結算總額不能超合同總額),在供方管理系統中自動形成供應商履約記錄;每次支付后對供應商做評價,依此作為供方等級調整的依據;項目的月度成本計算自動調用了物資管理系統中的數據。由此可見,幾個系統相輔相成,相互之間有著緊密的數據耦合,缺一不可。

系統實施和效果

經幾個月的試點運行,其效果非常顯著,較好地解決了一線項目部物資管理的各種計劃、收發、結算、臺帳分析等業務,還能對工程進度及物資使用情況做比對,這對規范物資管理流程、降低物資采購價格、提高物資供應及時性、有效掌工程的物資使用情況具有重要意義:

采用的B/S架構,其最大優點就是,只要有電腦和互聯網,即可進入系統進行操作。而這一特點,幾乎能讓所有的項目部達到要求,這能促使信息化管理落到實處。

通過網絡通訊技術的應用,信息傳遞速度較傳統方式已不可同日而語,解決了項目部和集團公司往返耗時太久的矛盾,實現了集團公司集中采購和監管的目標。后來又集成了手機審批系統,即便是出差在外也能通過手機審批,既方便了用戶使用,又大大縮短了審批時間。

物資管理人員所做的每一項工作都可以在信息系統里操作,職能部門和領導隨時能通過信息系統監控到物資管理各個環節,避免了以前定期上交臺帳造成的數據滯后性,這使得工作更加有序化、透明化、人性化。

各系統間數據的關聯調用,意味著數據一次性錄入能供多處使用,使以前的重復性勞動減少為一次性操作,提高工作效率,也節約了對紙張等辦公用品的開支。

對數據進行有效控制,根據角色的工作權限設置在系統中的讀寫、訪問權限,確保了數據的安全性,實現了數據資源分級共享。

信息系統的應用,讓邏輯性更緊密。例如,物資采購合同中的供方,只能從合格供方庫中的單位挑選,有效避免了項目部與不合格的供方簽訂合同;物資使用與計劃對比臺帳,能發現物資實際使用量與施工進度之間是否有異常……這些緊密的邏輯關系,從很大程度上規避了物資采購的風險,提高企業的風險管控能力。

系統實現自動統計、分析,提升了項目管理的科學性。例如通過對各分部分項的物資使用情況的統計,使物資的使用與工程的進度得到了有效的結合,實現了動態管理,有效控制了浪費,并能幫助領導隨時掌控情況,并快速做出分析和決策。

篇7

關鍵詞:VF6.0;人事工資管理系統;數據庫;表單;菜單

中圖分類號:TP311.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1) 15-0000-02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Personnel Salary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Visual FoxPro 6.0

Chen Jingxia

(Harbin Commerce University Guangsha College,HarBin150025,China)

Abstract:At present,because the unprofessional computer students in higher schools lack continuity and integrity in learning Visual FoxPro 6.0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VF6.0),this paper introduces how to use VF to develop a system of personnel salary management.It is a simple and practical system which is a helpful assistant for personnel management in all kinds of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and a typical application for the case teaching.This thesis mainly designs and develops a system of personnel salary management by VF6.0 form to introduce the design of database,form and menu.

Keywords:VF6.0;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Database;Form;Menu

一、前言

Visual FoxPro簡稱VF,是新一代小型數據庫管理系統的杰出代表,對于非計算機專業的同學來講,要在一學期時間里同時建立起數據庫的基本概念,還要學習基本的編程思想,即結構化的編程思想和面向對象的編程思想,不僅內容多且真正掌握起來難度大。而表單設計的思想學生容易接受。接下來將介紹基于VF6.0的Windows下人事工資管理系統的開發。

二、系統功能模塊

本系統主要實現對信息數據表的維護、信息查詢、信息統計及系統退出功能,系統功能模塊如圖1所示。

圖1 系統功能模塊圖

三、創建項目、數據庫、表文件

在VF中需要用一個文件夾來保存項目中的各種文件,首先在d盤下創建rsgz文件夾,啟動VF,新建一項目命名為“人事工資”,并在該項目管理器下創建rsgz數據庫,數據庫內創建人事表和工資表,表名及結構分別為:rsb(編號C(4),姓名C(8),性別C(2),出生日期D(8),工作日期D(8),部門代碼C(3),職稱C(10),婚否F(1),簡歷M(4),照片G(4))和gzb(編號C(4),基本工資N(7,2),崗位津貼N(8,2),獎勵N(8,2),效益工資N(8,2),應發工資N(7,2),保險N(8,2),住房公積金N(8,2),實發工資N(7,2))。

四、創建表單文件

本系統共有七個表單,分別是rsb_wh.scx、gzb_wh.scx、rs_cx.scx、gz_cx.scx、rs_tj.scx、gz_tj.scx及quit.scx。其中rsb_wh.scx及gzb_wh.scx用表單向導制作,其它均用表單設計器完成。

(一)利用向導生成表單

利用表單向導生成的rsb_wh.scx如下圖2。

圖2 圖3

用同樣的方法設計出gzb_wh.scx如圖3所示。

(二)利用表單設計器生成表單

1.人事查詢表單rs_cx.scx。

在“表單設計器”中生成三個文本框,一個選項按鈕組,一個組合框,兩個命令按鈕,一個表格控件。其中標簽Label1、Label2、Label3的Caption屬性分別為“請選擇查詢類別:”、“請設置查詢條件:”及空(即無);命令按鈕Command1、Command2的Caption屬性分別為“查詢”、“退出”;選項按鈕組Optiongroup1的BottonCount屬性設置為“4”,其中Option1、Option2、Option3及Option4的Caption屬性分別設置為“姓名”、“性別”、“職稱”及“部門”;表格Grid1的Visible屬性設置為“.f.”,RecordSource屬性設置為“4-SQL說明”;組合框Combo1的RowSourceType屬性設置為“3-SQL語句”,Style屬性為“2-下拉列表框”。控件屬性設置完成后,需要對控件的相應事件設置代碼,其中選項按鈕組Optiongroup1的InteractiveChange事件代碼如下:

bo1.Enabled=.T.

DOCASE

CASEThis.Value=1

Thisform.Label3.Caption="姓名"

bo1.Rowsource="SELECT DISTINCT 姓名 FROMrsbINTOCURSORlsb"

/*由于篇幅原因,其它三種情況參照以上四行代碼,此處略。

ENDCASE

Thisform.Refresh

命令按鈕Command1的Click事件代碼如下:

zd=Thisform.Label3.Caption

tj=ALLTRIM(bo1.Value)

Thisform.Grid1.Recordsource="SELECT*FROM rsb WHERE&zd=tj INTO CURSORlsb"

Thisform.Grid1.Visible=.T.

bo1.Enabled=.F.

Thisform.Refresh

命令按鈕Command2的Click事件代碼為:Release ThisForm

運行效果如圖4所示。

圖4 圖5

2.工資查詢表單gz_cx.scx。

在表單設計器中插入一個標簽,一個文本框,兩個命令按鈕,一個表格。控件屬性及命令按鈕事件代碼的設置參照人事查詢rs_cx.scx,運行效果如圖5所示。

3.人事統計表單rs_tj.scx。

在表單設計器中插入兩個標簽,一個選項按鈕組,一個組合框,兩個命令按鈕。標簽Label2的Caption屬性設為空;其它控件屬性的設置參照rs_cx.scx表單,控件事件代碼如下。

選項按鈕組Optiongroup1的InteractiveChange事件代碼:

DOCASE

CASEThis.Value=1

bo1.Rowsource="SELECT DISTINCT 部門名稱 FROM bmdm INTO CURSOR lsb"

/*其它三種情況參照以上兩行代碼。

ENDCASE

Thisform.Refresh

命令按鈕Command1的Click事件代碼:

do case

case thisform.optiongroup1.value=1

zz=bo1.value

selectcount(*) from rsb inner join bmdm on rsb.部門代碼=bmdm.部門代碼 where 部門名稱=zz into array a

/*其它三種情況參照以上四行代碼。

endcase

thisform.label2.visible=.t.

thisform.label2.caption=str(a)+'人'

運行效果如圖6所示。

圖6 圖7

4.工資統計表單gz_tj.scx。

在表單設計器中插入兩個標簽,一個組合框,兩個文本框,兩個命令按鈕,一個表格。標簽Label2的Caption屬性設置為空,即(無);組合框Combo1的RowSourceType屬性設置為“1-值”,RowSource屬性設置為“等于,大于,小于,介于”;文本框Text1、Text2的Visible屬性設置為“.f.”(在組合框Combo1的InteractiveChange事件中根據組合框下的選擇更改兩個文本框的Visible屬性值);其它控件屬性的設置參照rs_cx.scx表單。由于篇幅的原因,事件代碼此處略。運行效果如圖7所示。

5.系統退出表單quit.scx。

在表單設計器中插入兩個命令按鈕,Caption屬性分別為“是”及“否”。

命令按鈕Command1的Click事件代碼如下:main.release

thisform.release(其中“main”是主表單的主文件名)

命令按鈕Command2的Click代碼為:Thisform.release

6.主表單main.scx。

該系統的各功能模塊以菜單形式存在的,而菜單又需要加載到表單中,所以需要設計一主表單來加載菜單。在表單設計器中不需要添加任何控件,只需將表單Form1的Caption屬性設計為“人事工資管理系統”,ShowWindow屬性設置為“2-作為頂層表單”。Form1的Init事件代碼為“DO mainmn.MPR WITH THIS,"mm"”,Destroy事件代碼為“RELEASE MENU mm EXTENDED”。

五、菜單設計

應用菜單設計器生成的系統菜單如圖8所示,由于篇幅的原因,設計過程略。

圖8

六、結束語

人事工資管理系統非常適合中小型企業人事的管理,功能完善且易理解;適合當今高校案例教學法的應用,是學生由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思考,由填鴨式教學轉化為任務驅動式教學的一個典型實例。

參考文獻:

[1]張慶.Visual FoxPro案例開發集錦[M].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

[2]王若明.在VF數據庫教學中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法[J].現代計算機,2009

篇8

關鍵詞:鐵路企業 財務工資管理

中圖分類號:X731文獻標識碼: A

一、鐵路企業工資的發展

隨著經濟形式的發展和變化,工資的內涵在不斷豐富和延展,它所承載的責任也超過以往任何時期。工資的概念由原來只是單純的對職工勞動報酬的回報,到現在新的“薪酬準則”對工資的詮釋:職工薪酬,是指企業為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或解除勞動關系而給予的各種形式的報酬或補償。隨著鐵路企業工資成本在總支出中的比重不斷攀升,迫使鐵路企業把工資管理放在成本管理的首位。

工資無論從發放方式、表現形式、內涵外延都在發生著實質上的改變。工資條內容由原來需手工抄寫到80年代末簡單計算打印,再歷經二十多年的演變到現在由越來越完善的工資操作系統進行整齊美觀的打印,它是工資發展的最好的見證。

工資的變遷,在為財務工作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非常大的挑戰。大量的與個人有關的現金支出全部通過工資系統進行轉賬支付,在提高工作效率、減少資金支付風險、加強現金管理的同時也給工資人員帶來繁重的工作量,在職工多、項目多的單位就更是如此。近年來隨著鐵路工資改革步伐越來越大新文件陸續出臺,對工資規范管理不斷加強,如何適應發展的需要給財務工資管理工作提出了很大的課題。

二、企業工資具有的功能

工資的發展使工資的功能日臻完善,具體來說,工資具有以下功能:

(一)補償功能

職工的工資水平決定著他們的生存、營養和文化教育的條件,是保證企業勞動力生產和再生產的基本因素。

(二)激勵功能。

工資制度制定得公平與否,直接影響職工工積極性的調動。工資的激勵功能的典型表現是獎金的運用,獎金是對工作表現好的職工的一種獎勵,也是對有效超額勞動的報償,對職工有很大的激勵作用。

(三)企業文化展現功能。

工資的分配理念是企業文化的縮影,根植于不同企業文化的工資分配制度會呈現出企業的管理特色、文化氛圍、價值取向。一個和諧可持續發展的文化環境也是工資制度的載體,它可以培養職工工對組織的歸屬感。影響員工歸屬感的因素很多,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對員工的地位和作用的認可和重視,而企業給予員工的工資分配則是這一重要內容的體現。

(四)人力資源調節功能。

工資分配的調節功能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勞動力的合理配置和勞動力素質結構的合理調整。不同分工的工作技能、工作風險、勞動強度、艱苦程度是大相徑庭的,應配備與之相匹配的工資待遇從而吸引適宜的人力資源。

工資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功能,做好鐵路企業財務工資管理工作就顯得尤為緊迫。

三、做好鐵路財務工資管理的前提

財務工資管理工作是財務會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對擔負這項工作的會計人員來說要想勝任這項分工應具備下面的前提條件:

(一)會計專業知識的儲備

會計法規、制度、準則是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而不斷修訂與完善的,學習新知識是長久的事,只有這樣才能適應工作的需要,有利于在工作中形成積極的、整體思維意識,減少盲從的、狹隘的受限思路。

(二)人力資源管理知識的準備

與工資緊密相關的知識就是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兩者休戚與共,平時積累些這方面的東西,無論從實踐上還是從書本里得到的都會對更好的作好工資管理工作有推進的作用,也使財務會計工資工作的全面性得到加強,從而對工資各單元有了更為理性的領會。

(三)稅務知識的掌握

財務會計工作離不開稅務知識的把握,在工資中對個稅的理解的偏差會造成工作中的計算失誤,從而造成個人或政府的損失,為此對稅法的掌握是對工資會計的客觀要求,也是大勢所趨。

(四)信息系統知識的運用

現行鐵路企業財務會計信息管理系統是V5.0系統,并且其處于不斷的升級過程中,這個系統應該說是比較先進的,容納信息量大,功能也比較強大,如何運用好這項工資管理系統,需要耐心研究與揣摩。

(五)本行業、本企業的了解

對本部門的生產運營要具備基本的了解,唯有如此才能把會計工作做得更好,少出一些低級錯誤,還會起到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

(六)財務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素質

作為一名合格的財務工資管理人員除了具備相關的專業知識與經驗技能,更為重要的是道德品質符合工作需要,否則再好的企業管理規章都會形同虛設;最完備的內控制度,也會在舞弊的行為下毫無效用。

在以上均符合要求的情況下,如何利用好工資管理信息系統這個平臺,把工資數據維護好、運用好、分析好,盡可能發揮其在企業管理中的效用,對工資會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現在組成工資的每個單元都有著豐富的含義,其或是在以往工資項目匯總、撤并中形成的或是適應新形勢需要應運而生的;其或屬于工資總額中的項目,或屬于工資扣款的項目,還有的屬于工資外的返還項目等等。如何把握好這些項目,使工資系統真正能發揮效用最大化,對企業成本管理起到看似無用實則大用的功能,對財務工資人員來說是很大的考驗。

四、對鐵路現行工資管理系統功能的挖掘與運用

欲善其事,必利其器。只有把工資系統的各個功能運用嫻熟,才能起到既提高工作效率,又提升工作質量的作用。

(一)系統的基本功能

V5.0工資管理系統是現行鐵路企業財務會計信息管理系統的子系統,可以進行工資核算、工資發放、工資查詢分析、工資打印、并可以與賬務系統集成使用,將工資傳遞到賬務中。工資系統主要分兩大部分:基礎設置和業務處理。基礎設置主要包括工資分類項、工資類別、工資項目的設置和工資公式模板、工資編輯模板、工資憑證模板的定義。業務處理則是在此基礎上進行的數據的編輯、導入導出、查詢、分析、打印、月末結轉等。

(二)基礎設置的工作流程

首先是分類項的設置,其次是工資類別的設置,然后是工資項目的設置。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工資公式和其他類模板的定義。其中工資項目設置是尤為重要的,其設置應遵循以下規則:遵循路局每年的有關工資的文件中關于工資項目設置的統一規范要求;在整體要求的工資單元項下,根據單位自身所處的具體工作環境,設置科學合理能提高工作準確性和工作效率的工資項目;如有必要修正,做最少量的工資項目變動和調整,以保持項目的連續性;在項目的設置上還應綜合考量效率提高與時間成本的關系。

例如:在存在大量人員輪班制的情況下,對夜班工資、加班工資可采取通過設置夜班天數與加班天數的辦法通過公式進行計算。又如:企業現在都非常重視安全生產,“安全穩定”方面的獎項比例就會比較大,發放次數比較多,為方便核對,就可以設置安全1-安全n,來分別錄入,作為“安全穩定”的包含項,方便單據核對與整理。

工資項目可以從以下不同的角度進行分類,從而加深日常工作中對工資項目的理解與運用:工資項目可按性質分為四類即枚舉型、字符型、金額型、日期型;

可按結構分兩類即復合型、單一型;可按狀態分兩類:靜態型、動態型。如圖1所示:

圖1 工資項目示意圖

工資類別名稱 工資項目編碼 工資項目名稱 精度 數據類型

(性質) 分類項來源

職工 C101 部門 枚舉型 WAbe740eee

C103 開戶銀行 枚舉型 WA6036a272

C115 崗位分類 字符型

C37 部門代碼 枚舉型 WAbe740eee

C39 開戶銀行編碼 枚舉型 WA6036a272

ENABLEFLAG 啟用標志 字符型

N117 安全1 2 金額型

N118 安全2 2 金額型

N119 安全3 2 金額型

N133 安全穩定 2 金額型

N206 養老 2 金額型

N149 崗位標準 2 金額型

N163 加班天數 2 金額型

其中:“崗位標準”為靜態項目,“安全穩定”為復合項目,“養老”為單一項目,“加班天數”為動態項目等。根據項目的分類,就可對工資原始數據進行合理的加工和編輯。

(三)工資業務工作流程:根據設置好的模板對工資各項目數據進行導入或者錄入,通過批量修改、工資數據稽核功能對數據進行編輯和校正,再通過公式計算將全部工資數據提交數據庫后,可以進行工資查詢分析、工資條打印及月末工資結轉等。

工資數據編輯是這一過程中的重心,要善于在平時的工作中注重對每一細節的把握,盡可能的發掘系統的潛能,提高效率和準確性。由于工資內容龐雜,工資工作會涉及到單位內部、外部的多方提供數據源,同時工資工作還具有要求嚴、標準高、時效性的特點。在職工人數多的大中型企業,工資會計面對多如牛毛的數據,如果得不到其他方的配合,工作會很艱難,所以爭取到對方給你的支持,使他們提供的紙質版、電子版的數據能夠符合工資系統的要求也是很有必要的。

只有通過以上兩個流程的工作,完整的工資數據庫才能得以形成,大數據分析也才能得以進行。可以為各級決策者提供最基本的信息資源,為企業財務管理提供了有利的發展平臺。

財務工資管理工作要想健康有序的發展離不開有效的監督體制,離不開一個公平合理的相對穩定的績效評價辦法,這對一個企業的生存發展是必要的。工資獎懲可能會導致相反的結果:消極怠工與激發潛力。許多的事實讓我們警醒,究其根源工資機制的制約不能不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如何增加企業的凝聚力、提高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發揮員工的創新意識,使他們工作起來更安心、更投入、更機智,真正提高職工的素質是一個企業需要多方思考的。國家需要長治久安,企業也是如此,“不患寡而患不均”更多的強調的是分配中的均等的機會、公平的理念,果真如此每個人自然心定神閑,麻煩自然也會退避開三舍了,日常工資管理中遇到的那些讓管理者糾結的問題也會化解了。可見財務工資管理工作單單依靠會計人員的技能與經驗做好的只是必須的,而只有做到前面所述才能真正使做好工資成為必然!

參考文獻:

[1]童真.鐵路企業員工激勵機制研究,《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04年第4期.

[2]丁向陽,《中國企業的薪酬問題和薪酬設計》,《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1年第3期.

篇9

原文

1.1管理信息系統簡介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越來越普及,利用計算機實現企業員工工資的管理顯得越來越重要。對于大中型企業來說,利用計算機支持企業高效率完成勞動員工工資管理的日常事務,是適應現代企業制度要求、推動企業員工工資管理走向科學化、規范化的必要條件;而員工工資管理是一項瑣碎、復雜而又十分細致的工作,工資計算、發放、核算的工作量很大,一般不允許出錯,如果實行手工操作,每月發放工資須手工填制大量的表格,這就會耗費工作人員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計算機進行工資發放工作,不僅能夠保證工資核算準確無誤、快速輸出,而且還可以利用計算機對有關工資的各種信息進行統計,服務于財務部門其他方面的核算和財務處理,同時計算機具有手工管理所無法比擬的優點.例如:檢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儲量大、保密性好、壽命長、成本低等。這些優點能夠極大地提高員工工資管理的效率,也是企業的科學化、正規化管理,與世界接軌的重要條件。

不同的企業具有不同員工工資管理制度,這就決定了不同的企業需要不同的員工工資管理系統。

..........

目錄

第一章緒論............................................1

1.1管理信息系統簡介...................................1

1.2VB的選用和簡介....................................1

1.3設計和開發步驟.....................................2

第二章系統功能.......................................2

2.1系統功能分析........................................2

2.2系統功能模塊設計....................................3

第三章數據庫設計....................................4

3.1數據庫需求分析......................................4

3.2數據庫概念結構設計..................................5

3.3數據庫邏輯結構設計..................................7

第四章設計總結...........................9

附錄......................................11

參考資料

[1]丁寶康《數據庫原理》.經濟科學出版社.

[2]劉韜駱娟河旭洪《VB6.0數據庫系統開發實例導航》

[3]鄭阿奇《VB實用教程》電子工業出版社。

[4]《寶典》TOMArcherAndrew.Whitechapet著

[5]鄭阿奇《SQLServer實用教程》電子工業出版社。

[6]馮玉才《數據庫系統基礎》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7]《SQLServer2000數據庫系統管理》人民郵電出版社

篇10

【關鍵詞】系統節點;精細管理;物資供應;實施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管理理念和管理技術,是通過規則的系統化和細化,運用程序化、標準化和數據化的手段,使組織管理各單元精確、高效、協同和持續運行的一種管理方式,是企業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項環節,是企業加強細節管理的進一步延伸。“系統節點”精細管理作為勝利油田一種創新管理模式,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和很好的理論結合點,其突出表現是在節點任務細化和指標細化過程中,一改過去存在的粗獷式管理風格,將管理工作作為一項系統化目標來認識,在確認和分解工作目標的時候,將各項細化目標落實到崗位、落實到人頭、落實到量化的指標完成與否的獎懲考核。這一模式的提出,很快在油田各個單位和部門得到了大力響應和推廣。

一、物資供應企業經營管理現狀

近幾年來,物資供應企業以科學的管理理論為指導,不斷跟蹤學習先進單位的管理經驗,大力強化內部管理,推進管理的科學化、系統化、規范化、信息化,管理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作為生產保障單位,其主要承擔著油田生產建設所需物資的采購、供應和管理工作,經營范圍涉及鋼材、化工、設備、配件、機電、建材等56個大類、上萬個物資品種,在物資管理、采購、倉儲、配送等一體化管理方面任重而道遠,還存在以下不利因素:一是由于負責對全油田各二級單位的物資供應,點多、線長、面廣,所需物資料性復雜、品種繁多,涉及的專業多,專業性強,物資供應管理難度較大;二是物資供應業務流程主要包括計劃提報、招標采購、合同簽訂和審批,入庫檢驗和物資配送等幾個核心環節,管理涉及的人員廣,節點多,薄弱環節凸顯,物資監管的力度還有待進一步加強;三是在著力保供的基礎上,一直堅持把降低采購成本、全面預算管理、挖潛增效等作為主要工作來抓,但由于物資市場變化莫測,降本難度逐年增大。因此,精細管理對物資供應企業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而“系統節點”精細管理作為一整套先進的管理方法,已較好地解決了油田現階段普遍面臨的產量和成本等管理難題,同時對物資供應精細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思路。

二、“系統節點”精細管理模式的構建

(1)精細管理基本構架。按照系統論、控制論的方法和原理,從橫向和縱向兩方面構建精細化管理體系。橫向上把整體工作按重點工作、專業性質并結合部門職能劃分,圍繞物資供應和內部管理兩條主線,成立17個精細管理運行組,其涉及物資供應、財務、安全、勞資、設備、規劃計劃、節能、政工等方面;縱向上,針對各子系統內的不同特點,將每個系統內的工作重點、管理難點等關鍵環節確定為多級管理節點,共細分為73個一級節點,213個二級節點,315個三級節點。各系統將節點作為工作的切入點、著力點和效益增長點,制定節點目標、完善制度標準、落入管理措施、嚴格考核兌現,構建起“目標、責任、運行和考核”四個體系,并做到目標分解到節點、運行管理到節點、責任落實到節點、考核兌現到節點,使每個節點成為管理的目標點、崗位的責任點和業績的考核點,逐步形成各系統之間協調統一、配套聯動的精細化節點管理格局。(2)精細管理基本內涵。精細管理的內涵概括為“細分管理節點,量化考核指標,強化獎懲兌現”。細分管理節點,就是把管理對象盡可能細化到最小工作節點,管理責任具體化,并落實到位,使細化管理節點的過程成為深化管理工作的過程。量化考核指標,就是在不同的管理層次和管理節點,都有明確的、量化的、科學的、經過努力可以實現的考核指標,通過層層分解,把本節點的工作目標落實到具體的工作節點,真正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強化獎懲兌現,就是建立起與管理運行主體成效掛鉤的獎懲機制,對各精細管理運行、考核指標完成情況進行獎懲兌現,激勵員工愛崗敬業,多做貢獻。

三、實施精細管理的重要環節

1.實行精細化組織管理。精細化管理不是哪個部門單獨的事情,而是一項需要多個部門和單位共同配合才能完成的工作,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機構負責協調。基于此,要構建精細管理領導小組—精細管理辦公室—管理運行組三個層次組織體系,強化精細管理的組織、運行和督導工作,做到分工明確,其中:精細管理領導小組負責精細管理模式的推行、管理、考核等工作;精細管理辦公室負責精細管理的整體組織、運行和日常管理工作;管理運行組負責本系統內部精細管理的組織、運行、考核。只有這樣,才能形成精細管理的垂直管理,做到職責清晰,上下聯動,最大化的發揮精細管理合力。

2.實行精細化目標管理。目標管理是通過專門設計的過程,將企業的整體目標逐級分解,轉換為各單位、各員工的分目標,這就需要建立方向一致,環環相扣,相互配合,形成協調統一的目標體系。重點將生產經營的主要責任指標和內部管理指標,分解落實到17個精細管理運行組、315個節點,其中:在物資采購供應管理方面,著重關注采購、降本、監管等重點工作,突出物資需求計劃提報、招標采購、供應商管理、物資質量控制、資金使用、業務公開等環節;在內部管理方面,重點突出費用指標、管理指標、任務指標、工作質量指標、優質服務滿意率等要素,既要體現成效,又要切實可行,做到管理目標具體化,考核標準明確化。

3.實行精細化責任管理。落實責任是企業中的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必須突出責任管理,強化責任落實,只有將各個環節的工作都落實到人,才能確保流程運行順暢,保證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要實現人人在管理,處處有管理,時時都管理的管理過程,就要對各個層級的管理職責進行分解與落實,自上而下,層層推進,確保責任落實精細到每一個崗位、職責歸屬精細到每一項業務、業務標準精細到每一個環節。同時,突出各節點工作目標與崗位職責的有機結合,明確各崗位的工作重點、工作標準,強化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做到責任到人,通過提高職工崗位的責任心來帶動執行力。從建立責任體系和培養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兩方面,促使每一位員工都積極參與到管理過程中來。

4.實行精細化制度管理。推行精細化管理是一項長期、艱苦、細致的工作,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不能一蹴而就,必須在實踐中針對新情況、新要求不斷完善、補充各項管理工作制度和工作標準,建立起一套科學、規范、操作性強的制度體系,才能形成一種具有強大動力的管理方式和運行機制。并且執行必須要嚴格,每一項工作、每一個細節、每一個流程,隨時隨地都要有相應的制度來制約和考核,如果制度不落實或落實不到位,都將成為制約精細化管理實施的一大障礙。為此,本著“全面覆蓋、重點突出、結合實際、可操作性強”的原則,持續完善《精細管理運行組考核辦法》,把完善辦法作為每年的一項規定動作做實做好,并將管理制度、標準和流程層層細化完善,落實到各節點及生產崗位,使每一項工作的開展從始到終都有著嚴格規范要求,保證工作質量和效率。同時,為保障精細管理的有效運行,建立完善經濟活動分析會、月度預算平衡會和精細管理運行例會等運行制度,以及考核排名制度,定期督導和分析精細管理的組織運行情況,查找管理中存在問題,及時優化調整和完善管理措施,確保各項管理指標按計劃運行,各項管理制度執行到位。

5.實行精細化考核管理。精細管理要求在細節上執行到位,要求實現整體績效提升,必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績效考核體系作為保證。一是以日常督導與定期檢查相結合,建立檢查考核機制。日常督導,由精細管理辦公室負責,不定期對各運行組精細管理運行情況進行檢查督導,對有問題的單位,安排督導組幫助修正完善;定期檢查,每季度從指標完成和組織運行兩方面,以指標完成進度、基礎資料完備、檢查考核和排名通報等情況為主要考核點,對各運行組進行量化考核,依據考核結果評價運行質量。二是建立量化排名機制。制定《精細管理運行組考核排名辦法》,從考核方式、考核內容及評分標準、排名原則、考核要求等方面,規范精細管理的運行考核機制;強化主要指標的排名,根據指標性質及特點選取如:降低采購成本、物資配送、物資供應管理、財務管理、HSE等核心指標進行量化排名,及時公布考核獎懲及量化排名結果,提高排名對單位的激勵作用,并采取季考核季兌現的方式將獎懲落實到位。

四、對提升精細管理能力的探討

一是以加強物資采購供應為手段,進一步提高保供水平。物資采購要圍繞“保障供應、降低成本、監督管理”三項職能,通過狠抓市場研究分析、靈活實施采購策略、科學制定采購方案等措施,逐步將工作重心從招投標、詢比價、合同簽訂等簡單性業務操作調整到消耗規律分析、市場研究以及過程控制等細節方面,增強物資采購策略的把握能力、供應風險的控制能力和供應商關系掌控能力,全面保障安全、及時、經濟供應。二是以加強物資監管為手段,進一步提升物資管理水平。物資監管要按照分系統、逐級兌現的原則層層落實責任,加大對物資計劃、采購渠道及供應商、采購模式、物資質量等重點工作的監管力度。健全完善指標考核體系、考核評價體系和激勵約束機制,推行月度考核、分析,季度排名、通報制度,采取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式,加大對二級單位的績效考核,強化從指標分解、過程控制、材料結算、監督考核、預算對接、計劃決策等方面的物資供應管理,確保在總部“比學趕幫超”指標排行榜中名列前茅。三是以加強財務管理為手段,進一步提高經濟運行水平。要以“總體成本有效控制,成本費用結構不斷優化”為目標,強化成本預警,嚴控成本節點,做好分析控制工作,分析原因,制定對策,切實把基礎工作做好、做細、做扎實。打造月度成本預算平衡會、資金計劃平衡會、材料結算運行例會、經濟活動分析會“四會合一”集體評議決策平臺,通過打開分析、重點解剖,管理監控內部生產運營、物資采購結算、費用要素和資金使用等運行過程,使各項費用得到有效控制。四是以加強基礎管理為手段,進一步提高綜合管理水平。分系統到節點的管理網絡,要突出工作重點,理順工作思路,使工作運行更加順暢有序,有條不紊;分系統到節點的責任體系,要使各項崗位規范和工作流程更加完善,真正讓每一名職工從固有的慣性思維中擺脫出來,自覺按照系統節點的標準和要求落實,提高工作效率;分系統到節點的考核機制,要突出管理指標的量化考核和現場管理薄弱環節的追溯檢查,形成定期檢查、內容全面、一級抓一級的過程監督體系,使檢查考核更加有序,綜合管理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