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生活心態(tài)的句子范文
時間:2023-03-22 21:54:1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簡單生活心態(tài)的句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2、苦不苦只有自己知道,變沒變只有自己才懂。最好的感覺,是有人懂你的欲言又止;無事心不空,有事心不亂,大事心不畏,小事心不慢。心態(tài)安好,一切皆為吉。
3、世上沒有不平的事,只有不平的心。不去怨,不去恨,淡然一切,往事如煙。
4、走過的路長了,遇見的人多了,經(jīng)歷的事情雜了。不經(jīng)意間就會發(fā)現(xiàn),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頭腦的睿智與清醒。
篇2
什么叫正常發(fā)揮?正常發(fā)揮就是根據(jù)自己平常的水平在高考中得到應該得到的分數(shù)。什么叫超常發(fā)揮?超常發(fā)揮就是高考試題特別對自己的口味,答題得心應手,在高考中得到超過平常的水平的分數(shù)。超水平發(fā)揮是小概率事件。在高考中,我們首先要保證自己能夠正常發(fā)揮,這就需要有好的心態(tài)和習慣,而這些都有賴于洞悉我們要應對的挑戰(zhàn)以及科學的訓練。
2015年湖北高考有哪些變化?
主要有兩個變化,分別在詞匯和語法方面:
1. 新增詞匯6個,因此總詞匯由3519增加到3525個。新增詞匯是:punctual, sigh, equip, fulfill, harmony, phenomenon/phenomena,這些新詞匯有可能在多項填空題和完成句子題中出現(xiàn)或考查到。比如:
例1 Be for appointments and let your friend know if you’ll be late or can’t make it at all.
A. appropriate
B. regretful
C. punctual
D. hopeful
解析 根據(jù)語境和題意,正確答案為C。be punctual for=be on time for。
2. 同位語從句不在考查范圍之列,所以,大家在復習復合句時,可以不訓練同位語從句。
會怎么考?
聽力 聽力題選項設置比較經(jīng)典,場景比較生活化。幾乎每一道題的干擾項都或多或少的出現(xiàn)了原文中的詞匯,迷惑性很強。但是選項整體都很簡潔,以短句子、詞組和不定式為主。
對詞匯量的要求比較高??傮w而言,湖北省高考聽力題不是簡單地針對學生某一個方面的能力來設置,而是側重考查其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反映其真實的聽力水平。
例2 (M: Sorry, Mom. I’m late again. I lost my keys on my way home and tried hard to find them.
W: I’m sorry. I’ve got used to this kind of excuse. Could you try something new?)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She disbelieves her son.
B. She feels very sorry for her son.
C. She wants her son to use a new key.
解析 A。本題的場景是孩子為自己遲到找借口,母親不相信。兩個干擾項的迷惑性都很強,同學們要跟據(jù)母親的措辭和語氣推測她的態(tài)度。而不是根據(jù)I’m sorry的字面意思選B。
策略 每周至少聽3套, 到高考前一周,頻率改為每天下午3點訓練一次,形成條件反射。
詞匯 從類別來看,名詞、形容詞、副詞、動詞和短語的考查還是重點。
從來源看,不會超出考試說明所規(guī)定的詞匯,多數(shù)考點詞匯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到出處。命題沿襲往年風格,難度適中,不會標新立異。
從選項看,考查詞匯多出自必修5,選修6、7、8。
從題干看,內容貼近時代,句子較長,語境完整。
例3 When Richard said, “You are much more agreeable and prettier now,” Joan’s face turned red at the unexpected .
A. command B. comparison
C. compliment D. contribution
解析 D。本句意為Joan在突如其來的贊美中臉紅了,只有compliment符合句意。B項較具迷惑性,雖然Richard的確是在將Joan的現(xiàn)在與過去作比較,但是比較是手段,用意是贊美,讓Joan臉紅的是贊美而非比較,所以選compliment。
策略 各個擊破,限時訓練。
本期《洞悉完形》一文對完形填空的考情有準確的分析,在此不贅述。
閱讀 命題人更關注考查同學們處理信息的能力。
考查方式主要有細節(jié)理解、推理判斷、主旨大意、詞義猜測等。
做閱讀理解時我們常容易犯張冠李戴、偷梁換柱、武斷、以偏概全、用自己的觀點代替作者觀點等錯誤。
策略 要注意培養(yǎng)自己捕捉、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避免以上提到的種種誤區(qū)。注意平時訓練一定要限時!
完成句子 完成句子是高考試卷中的難點,也是丟分點。這個題型今年高考的內容主要包括:時態(tài)語態(tài)、非謂語動詞、名詞性從句(同位語從句不考)、定語從句、狀語從句、強調句、倒裝句、虛擬語氣(情態(tài)動詞),特殊句型There is no doubt that, (It is) No wonder that, There is no sense in doing sth,祈使句,It is no use doing...。
例4 You the meeting to tell me that; you could have come to tell me afterwards. (interrupt)
你不該打斷會議來告訴我那件事,你本可以會后告訴我。
解析 shouldn’t have interrupted/oughtn’t to have interrupted??疾樘摂M語氣,表示本不該做而做了。
策略 注意結構完整,拼寫正確。
短文寫作 湖北卷歷年來考的都是開放性作文,要求同學們結合實例就某一主題發(fā)表看法。這種文章一般用三段式結構比較合適。
策略 下筆之前要花時間構思,要考慮內容與事例的統(tǒng)一性、詞匯語句的多樣性、上下文的連貫性和語言表達的得體性。具體事例和切題的議論也必不可少。
答題要點: 內容清楚,連貫;結構完整;邏輯自洽;主題突出;用詞及文體恰當。
注意事項:高中階段的寫作強調的是內容連貫,語言流暢,并且句子與句子之間能夠用恰當?shù)年P聯(lián)詞銜接起來,并不一味要求寫多么復雜的句子。但有些同學以為只有句子長了,才能顯示水平,所以濫用各種從句和非謂語動詞,致使文章結構失衡,辭不達意,錯誤百出,效果適得其反。要量力而行,文章既不是越簡單越好,也不是越復雜越好。
不容忽視的兩點
篇3
對于大多數(shù)考生而言,高考前剩下的三個月的時間已算不上充裕,甚至可以說對于課本知識的掌握已成定局。那么我們還可以做點什么讓自己的成績拔高到一個更高的層次呢?請看本期特別刊出的——
語文是高考的第一科,初進考場,凝重的氣氛、陌生的人群、嚴肅的監(jiān)考員等外界因素加上內心的期望形成巨大壓力,往往讓考生思維僵化,發(fā)揮不出水平。所以考場抓分技巧在于:好心態(tài)、好習慣、好方法。
一、好心態(tài)
要適時進行以下調整:1.進入考場,可先放眼于窗外景物、深呼吸舒緩緊張情緒。2.拿到草稿紙,可以先寫下一些鼓勵、提醒自己的話。3.在試卷發(fā)下后,對作文題先仔細研讀,讓其在頭腦中“發(fā)酵”。4.提示自己遇到棘手問題,不作過多糾纏。用積極的暗示寬慰自己,如:“此時做不出來,待會換個角度一定行。”“我都頭疼的問題,別人更困難?!薄邦}目簡單,150分也不算高;題目難,90分也是高分?!?/p>
二、好習慣
1.在填寫答題卡時,涂畫要飽滿、濃厚。要用考試專用鉛筆進行填涂。如果選錯了需要更改,一定要用橡皮將原答案涂擦干凈。
2.反復審題尤為重要,高考中許多試題的答案其實就隱藏在試題提供的具體語境之中,而在這些語境中尋找有效信息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展示各種語言能力的過程。故答題時一定要嚴格按照提示語指令進行,絕不能按定勢思維想當然作答。由于命題人常出新求變,考生題目做多了之后有些麻木,正所謂習焉不察,忽略了題干的變化,按照平時訓練的思路倉促下手,就難免失誤。
3.做鑒賞題、文言翻譯題、現(xiàn)代文閱讀簡答題、仿寫題、語段壓縮題時,仍應該打草稿,因為它要求準確、精練。有的學生認為這是浪費時間,卻在答了一段文字后,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把答題框填滿,還沒有說到點子上。
4.應避免不遵循答題規(guī)范、答非所問。有的考生希望多寫點文字能“碰”上一點分,殊不知言多必失,有時話寫多了,反而把正確的要點淹沒了。高考不是靠字數(shù)的多少得分,而是靠言之有理、靠言之有據(jù)得分,這個“據(jù)”就隱藏在試題的明示或暗示的信息之中。
5.時間分配要最佳。語文考試150分鐘,150分表面看起來是一分一分鐘,我們作答時基本上可以參照這個比例,比如作文占150分鐘的60分,那么考生就應該至少保證1個小時的時間寫作文。所以我們一定要提前規(guī)劃好時間,至少留一個小時的時間完成作文。前面45個題基本上用時不應該超過40分鐘。這樣的話兩個半小時已經(jīng)用去了1小時40分鐘,其余的時間就均勻地分配在其他題里面,再看考場實際情況,然后做適當?shù)恼{整。有了這種準備就能夠充滿信心的走上考場了。
三、好方法
1.語音、字形題:答題應該把聲調辨識跟意思結合起來。用大腦“屏幕”上顯示的讀音和寫法去檢查試卷上所寫的讀音和寫法,把比照與被比照的位置換位比照,如果先看試題,就容易形成“先入為主”的印象,有時對的都像是錯的。判斷句子中有無錯別字,要迅速掃描句子,找到關鍵詞,在關鍵詞中重點考查關鍵字,錯別字可多分析詞義。如果懷疑某個字是別字,可以寫出幾個同音字來比較,可以寫出幾個形似字來比較。讀音越是最平常、人人似乎都這么讀的字越有可能是錯的!形聲字的注音如果與其聲旁相同,十之八九有問題。
2.詞語填空:多數(shù)是考查近義詞的辨析,有時要求辨析的詞是有相同語素的,重點應該放在不同語素的辨析上。另外可從比較詞語的詞性,以及用法上的差別。一個常用的方法是把所給的詞語代入到句子當中,根據(jù)通順的程度和語感來進行判斷。成語重點考慮色彩、對象是否正確,是不是同義成語的誤用,特別要考慮適用對象。利用望文生義增加考生的失誤是命題的一個常用方法。
3.病句題:多是選我們讀起來很拗口的句子??忌梢杂贸橹鞲傻姆椒z查,即找出這個句子的主、謂、賓分別是哪幾個詞、完不完整、能否搭配。需要注意的是:選出沒有語病的不是選美,要有相對意識。把目光投向主要毛病,而不是細枝末節(jié)。
4.標點題:要注意和語意的理解結合起來,許多標點題并非僅僅在考標點,從某個角度講是在考閱讀理解。即標點題是一道小閱讀題,我們做這種題一定要有這種意識。
5.現(xiàn)代文閱讀:現(xiàn)代文閱讀不是技巧的問題,閱讀現(xiàn)代文是理性思考的過程,它應該遵循閱讀的規(guī)律,比如說循著文章的思路入手,然后整體了解文章的大意,在整體把握文意的基礎上,進一步去研究文章各部分之間的聯(lián)系,去揣摩那些精采的句子和詞語,從而對作者寫了什么、怎么寫、是否對問題的解答有幫助這些基本問題有所把握。所以要牢記:結合語境,整體把握;找要找準,比要比透;尋找規(guī)律,具體分析。
6.文言文閱讀:文言文閱讀的命題是很有特色的。這種特色表現(xiàn)在對文言閱讀材料,或者是文言翻譯的材料品味上是有追求的,不光是找一段文言文讀一讀翻譯就行了,重點在于文言文中所滲透的思想,它的文化底蘊,對人思想潛移默化的影響,都是命題人所追求的。閱讀應對口訣:“簡巧直譯文言句,古詞換作現(xiàn)代語;詞斟句琢話流利,人地名稱不譯出;倒裝語序前后置,被動省略要補述。遇到虛詞扣句境,領會語氣抓規(guī)律?!?/p>
7.考場作文:考場作文有其特殊性——考生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加上心情的緊張,行文難有平時從容的心態(tài)。考場作文失誤在于:審題不當;舉例不當;編撰故事,情節(jié)淹沒了話題;表意朦朧,有句無篇。這里一定要注意文章的含蓄與隱晦不是同一個概念,不能為追求含蓄而滑向了晦澀。況且,高考作文批閱有其特殊性,在很短的時間內,閱卷老師沒有多少時間細細地推敲或是探究考生文章中的微言大義。有了好的材料,要時時想到材料是為了印證或是闡釋話題的,好材料猶如珍珠,要用從話題中抽出的主旨作線索將顆顆珍珠串聯(lián)起來。同時,考生一定要有反思意識,邊寫邊從審題立意、選材組材、謀篇定體等大的方面審視一下是否恰當;同時也要有急救意識,發(fā)現(xiàn)問題立即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做到不露痕跡,化險為夷。
高考是以學生解題能力的高低為標準的一次性選拔考試,這就使得臨場發(fā)揮顯得尤為重要,研究和總結臨場“搶分”策略,進行應試訓練和心理輔導,已成為高考輔導的重要內容之一。正確運用臨場“搶分”策略,不僅可以預防因各種心理障礙造成的不合理丟分,而且能運用科學的方法挖掘思維和知識的潛能,考出最佳成績。
策略1:調整心態(tài),笑傲高考
自信心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是高考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良好的心態(tài)可以確保水平的正常甚至超常發(fā)揮,所以在高考前一定要重視心理狀態(tài)的調整與優(yōu)化。筆者主張考生平時把自己看成“庸才”,考前把自己看成“天才”?!疤觳拧边M考場是“閃亮登場”、“天才”答題是“亮劍出擊”、“天才”受挫也應“笑傲江湖”!
筆者建議考生在高考中應具有三種心態(tài):駱駝心態(tài)、獅子心態(tài)、嬰兒心態(tài)。駱駝心態(tài),就是對信念的堅定不移,就是對成功的執(zhí)著追求;獅子心態(tài),就是有那種勇者無敵的氣概,即使折戟沉沙,也在所不惜;嬰兒心態(tài),意味著簡化自己,心無旁騖,就是使自己走向高考的每個日子里,把心靈回歸到天真無邪、單純樸實的狀態(tài)。
策略2:沉著應戰(zhàn),旗開得勝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從考試的心理角度來說,這是很有道理的。拿到試題后,不要立即下手解題,而應通覽一遍整套試題,摸透題情,然后穩(wěn)拿一兩個易題熟題,讓自己產(chǎn)生“旗開得勝”的快意,從而有一個良好的開端,以振奮精神,鼓舞信心,很快進入最佳思維狀態(tài),即發(fā)揮心理學所謂的“門檻效應”,之后做一題對一題,不斷產(chǎn)生正激勵、正能量,穩(wěn)拿中低檔題目,見機攀高。
策略3:七先七后,制勝法寶
在通覽全卷,將簡單題順手完成的情況下,情緒趨于穩(wěn)定,情境趨于單一,大腦趨于興奮,思維趨于積極,之后便是發(fā)揮臨場解題能力的黃金時段了。這時,考生可依自己的解題習慣和基本功,結合整套試題結構,選擇執(zhí)行“七先七后”的戰(zhàn)術原則。
1.先易后難
答題時先易后難,這是答卷的一條重要原則。因為考生剛一上場,心情較為緊張,記憶、思維等方面都達不到最佳狀態(tài)。做出幾道簡單題后,情緒漸漸穩(wěn)定,信心越來越足,解題速度隨之加快,這樣,對攻克難題肯定會有幫助。
2.先熟后生
即先做那些內容掌握比較精準、題型結構比較熟悉、解題思路比較清晰的題目。這樣,在拿下熟題的同時,思維也變流暢了,拿下中高檔題目也就變?yōu)榭赡芰恕?/p>
3.先同后異
就是說,先做同科同類型的題目,思考比較集中,知識和方法的溝通比較容易,有利于提高單位時間的效益。“先同后異”可以減輕大腦負擔、保持旺盛精力。
4.先小后大
小題一般信息量少、運算量小,易于把握,不要輕易放過,應爭取在大題之前盡快解決,從而為解決大題贏得時間,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的心理基礎。當然,個別小題目如做不出來,也可以先放一放。
5.先點后面
近年的高考數(shù)學解答題多呈現(xiàn)為多問漸難式的“梯度題”,解答時不必一氣審到底,應走一步解決一步。前面問題的解決又為后面問題的解決準備了思維基礎和解題條件,所以要步步為營,由點到面。
6.先高后低
即在考試的后半段時間,要注重時間效益,如估計兩題都會做,則先做高分題;估計兩題都不易,則先就高分題實施“分段得分”,以增加在時間不足前提下的得分。
7.先緊后松
答題時,開始要抓緊時間,不要怠慢,要多留點時間答后面的難題和檢查答卷。如果先松后緊,到頭來題未答完,有些題本來會做,可是考試結束的鈴聲響了,只有“望題興嘆”,追悔莫及!
策略4:一“慢”一“快”,相得益彰
有些考生只知道考場上一味地求快,在題意未理解、條件未吃透的情況下,便急于解答,豈不知欲速則不達,結果是思維受阻或進入死胡同,導致失敗。應該說,審題要慢,答題要快。審題是整個解題過程的“基礎工程”,題目本身是“怎樣解題”的信息源,必須充分搞清題意,綜合所有條件,提煉全部線索,形成整體認識,為解題思路提供全面可靠的依據(jù)。而思路一旦形成,則盡量快速完成。
策略5:分段得分,每分必爭
考分是高考錄取的重要依據(jù),有時一分之差就決定取舍。因此答題不必“高姿態(tài)”“講大方”,而應全力以赴,每分必爭。會做的題目當然要力求做對、做全、得滿分,而更多的問題是對不能全面完成的題目如何分段得分呢?下面介紹五種常用方法:
1.缺步解答
對一個疑難問題,確實啃不動時,一個明智的解題策略是:將它劃分為一個個子問題或一系列的步驟,先解決問題的一部分,即能解決到什么程度就解決到什么程度,能演算幾步就寫幾步。每進行一步就可得到這一步的分數(shù),如數(shù)學考試時從最初的文字語言譯成符號語言;把條件和目標譯成數(shù)學表達式;設應用題的未知數(shù);設軌跡題的動點坐標;依題意正確畫出圖形等,都能得分。還有像完成數(shù)學歸納法的第一步,分類討論,反證法的簡單情形等,都能得分。而且可望在上述處理中,從感性到理性,從特殊到一般,從局部到整體,產(chǎn)生頓悟,形成思路,獲得解題方法。
2.跳步解答
解題過程卡在中間環(huán)節(jié)上,我們可以嘗試承認中間結論,往下推,看能否得到正確結論,如得不出,說明此途徑不對,立即改變方向,尋找它途;如能得到預期結論,就再回頭集中力量攻克這一過渡環(huán)節(jié)。若因時間限制,中間結論來不及得到證實,就只好跳過這一步,寫出后繼各步,一直做到底;另外,若題目有兩問,第一問做不出,可以以第一問為“已知”,完成第二問,這都叫跳步解答。也許后來由于解題的正遷移對中間步驟想起來了,或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經(jīng)努力而攻下中間難點,可以在相應題尾補上。
3.退步解答
如果我們不能馬上解決所面臨的問題,那么,可以從一般退到特殊,從抽象退到具體,從復雜退到簡單,從整體退到部分,從較強的結論退到較弱的結論??傊说揭粋€能夠解決的問題,認透了、鉆深了,然后再回到原題上去。
4.倒步解答
順推有困難時就逆推,直接證有困難時就間接證,從左邊推右邊有困難時就從右邊推左邊等等,都不失為行之有效的分段得分手段。
5.輔助解答
一道題的完整解答,既有主要的實質性的步驟,也有次要的輔的步驟。實質性的步驟找不到,找輔的步驟是明智的(也不困難),有時候甚至是必不可少的。這就像打攻堅戰(zhàn)時要先掃清一樣。
以上五種處理辦法,既是考試的得分策略,又是重要的解題策略,因而同時具有得分與解題的兩個功能,退可分段得分,進可全題解決。希望考生從積極的方面運用這些技術,力爭全題解決。
策略6:重視草稿,思路泉涌
“草稿紙是答題思路的履歷表”,考試時要重視草稿紙的作用。因此,必須做到在草稿紙上的演算、答題要整潔有序,重要地方做好標記,要排好版、編好號。此舉對突破思維障礙,解答疑難試題會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策略7:卷面整潔,隱性增分
卷面整潔與否,給閱卷者的第一印象大不一樣。卷面整潔,閱卷者看起來賞心悅目,心情愉快,很可能無形中放寬幾分。而一遇到書寫馬虎潦草的試卷,有些閱卷者可能會心煩意亂,看一份試卷下來,頭昏眼花,情緒不佳。評分時,無形中就扣去幾分。這就是所謂的“情緒效應”。因此,每位考生都應當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不要因為自己的不良習慣而丟了“情緒分”。
策略8:檢查答卷,完美收官
檢查答卷是考試的必要環(huán)節(jié),但常為考生所忽視,致使可以得到的小分被丟掉了。因此,應注意:一方面,答卷時要認真仔細;另一方面,答卷完畢不要急于交卷,要充分利用剩余時間對答卷進行檢查驗證,一旦發(fā)現(xiàn)錯誤,立即改正。
聽力是理解言語含義的一種能力,聽者要對聽到的語言信號進行復雜的加工,使之成為與說話者原意相符合的信息而保留在記憶中,這就要求聽者具有一系列的聽力技巧。聽力是高考英語試卷中的第一個部分,占全卷1/4分值。由于聽力測試具有極強的時間效應,過程不具備復制性,考生必須學會掌握一定的技巧,充分利用寶貴的每一秒鐘。而且聽力試題答得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會對此后答題的情緒造成一定影響。若能掌握高考英語聽力的應試技巧,將會事半功倍。聽力測試的材料內容有長短對話和短文語篇。主要考查五個方面的能力:①聽清、聽懂對話或短文內容的能力;②分析、確認事實細節(jié)的能力;③根據(jù)材料內容或說話者的語氣、語調,進行推理、判斷的能力;④把握整體內容,進行概括總結,理解主旨大意的能力;⑤根據(jù)材料內容或背景信息,推測相關具體內容的能力。因此考生必須學會預測、精聽、速記和強化。
一、預測——聽力應試的高分基礎
在聽力測試開始前,不妨把所有的聽力試題預覽一下,盡量做到有的放矢地去聽錄音。在聽錄音前的時間里和對話之間的停頓時間里,瀏覽題目和選項,可用鉛筆在聽力試題部分上畫出重點,預測對話和短文可能談論的內容,集中注意力去捕捉相關信息??梢园凑障吕齏h- 問題進行預測:Who are the two speakers? What is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When did they have the conversation? Where did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Why do they have the conversation? What did they plan to do? What is the topic of the passage? What facts did the speaker (fail to) offer?再如題目中提到的問題是關于smoking,考生就聯(lián)想到air pollution、dirty、illness、money、fire、nicotine等與之有關的詞;又如,當題目提到Christmas這一主題時,便應聯(lián)想到Santa Claus、present、Christmas cards、Christmas trees 等與圣誕節(jié)有關的其他事物。同時,還要根據(jù)題目猜測聽力內容,設想自己生活中與之相關的情景。這樣,考生對將要聽的內容就有了大致的了解,理解起來就容易多了。
聽力材料中短文的第一句話通常會引出整篇的主題,所以考生要善于抓住開篇句中的信息進行預測。
二、精聽——聽力應試的高分關鍵
精聽不是指一字一詞都聽懂,而是強調要學會識別關鍵詞。要學會抓住主要信息,忽略非主流信息。邊聽邊在草稿紙上用自己熟悉的簡單符號速記數(shù)字、地名、人名等。學會抓住關鍵詞。一個關鍵詞就能解決一道題。下面我們分析一些常見的考點的破解方法:
1.“數(shù)字”,主要包括時間、年齡、距離、日期、年代、人數(shù)、金額、速度、價格、電話號碼、門牌號碼、車牌號碼、郵政編碼、街道號碼等??疾榉绞娇赡芤曰鶖?shù)詞、序數(shù)詞、分數(shù)、小數(shù)、百分比等形式出現(xiàn),因此我們要學會辨別各種形式的數(shù)字,熟悉數(shù)字之間的關系。例如:復雜的基數(shù):35476;序數(shù):11th;分數(shù):one eighth,three eighths;小數(shù):0.65 naught point six five;集合數(shù)字:1/4 one quarter、1/6:half a dozen、1/20、one score;減價:20% off, special offer, special price, 25% discount, sale;原價:regular price,normal price;增長:10% increase in…, 1/3 climb in…;下降:23% fall in…, 5.5% decrease in…。
2.“情況、結論”,某人或某事的情況,對發(fā)生這種情況、結論的把握。
3.“比較等級”,事物間的比較,形容詞、副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的應用。
4.“并列、遞進、轉折”,對and、or等連接的并列事物以及對but、what's more、what's worse等遞進關系的考查。
5.“舉例”,以for example、such as、for instance、like、namely、that is等詞或短語引導的,用以解釋說明問題的事例。
6.“地點、場所”, 推測對話雙方所談的地點,如家庭、學校、車上、車站、街道、商店、醫(yī)院、餐館、旅店、郵局、機場、碼頭、海關、銀行、劇院等。如果考生能準確捕捉聽力材料中的關于地點或場合的關鍵詞,也有助于考生判斷材料主題、語言環(huán)境、說話人之間關系等等。
7.“人物關系”,主要是指涉及的人物的身份、職業(yè)以及人物間的相互關系,如顧客與服務員、醫(yī)生與病人、老師與學生、父母與孩子、警察與平民、老板與職員、夫妻之間、朋友之間、陌生人之間等??赡芸疾殛P于身份、職業(yè)的關鍵詞,也可能要通過說話語氣來進行推測。
8.“問題及回答”,一般說來,問題是信息的提示點,回答是聽力考試的考點。有時也考查反問句。
9.“因果關系”,如以because, since, as, for等引導的事情發(fā)生的原因,以so, so that, as a result, in the end等引導的事情的結果。
10.“方式、方法和步驟”,談話涉及的事情發(fā)生的過程、方式、方法及步驟。
11.“態(tài)度、目的和意圖”,這往往是對聽力材料的深層理解的考查,難度最高,可能考查談話內容中的關鍵詞句,也可能考查對說話者的語音、語調及措詞的把握。俗話說“聽話聽音”,英語也不例外。在英語聽力,特別是會話中,語氣和語調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很多時候只有通過它們才能準確判斷說話人的意圖和態(tài)度,而且其中常常含有隱義。例如:- I must admit I have learned much from the lectures given by Dr.Smith.- What did I tell you? 回答者得意的語氣語調表明其對于自己的建議獲得認可感到自豪。重音也很重要,某些情況下,對重音的捕捉會直接影響到對句意的判斷。例如下面這兩個句子,發(fā)音一樣,但重音落在不同的音節(jié)上,句意完全不同:I haven't seen my parents' four years!/I haven't seen my parents for’years!
三、速記——聽力應試的高分靈魂
如果考生能夠培養(yǎng)一定的速記技巧,有助于還原部分聽力內容,幫助記憶。畢竟高考的長篇對話時間并不算太長,考生只要捕捉一些關鍵性問題即可,比如時間、地點、數(shù)字以及相關信息等等。例如:
1.運用速記符號:up,down,left,right,=equal。
2.發(fā)明并運用字母的縮寫形式,原則上要求便于記憶、快速、容易聯(lián)想,只需自己明白:Exexpensive、lglarge、eqearthquake、ysyesterday。
要合理分配注意力,學會聽前搶讀、邊聽邊記、聽關鍵詞(例如:表示意義轉折、否定和遞進的詞:but, however,while, not, no, what’s more, besides 等;表示時間、數(shù)字、年代等概念的數(shù)詞)。注意對話時的背景聲音和說話人的語氣、語調和重音等??茖W合理地分配注意力, 可以有效地提高聽力測試成績。
四、強化——聽力應試的高分途徑
在這最后的三個月中,聽力部分要強化訓練,最好保證每天進行一套模擬練習。并通過練習揣摩命題規(guī)律,同時要認真搜集聽力試題中出現(xiàn)的高頻率詞匯和習慣用語,這對解答高考聽力試題很有幫助。
平時訓練的時候重在理解, 不要過分追究字、詞、句和語法。有的考生雖然不是有意識地去分析句子的語法結構,但他們在潛意識里總是一邊讀一邊留神語法。這樣閱讀的速度較慢,會使考試時間分配不夠。一般來說,只要明白了句子的意思就無需管語法。
在強化聽力訓練時,首先要以課本中的聽力練習試題為主。到了最后一個月,不妨在聽力練習上采取“博采眾長”的方法,收聽收看一下中央電視臺、鳳凰衛(wèi)視等的英語頻道。有能力的考生,還可以把托福、雅思的聽力試題拿來練習。經(jīng)過這樣的聽力強化訓練,在考場上做聽力試題時,感覺會比較輕松。只有堅持每天聽、隨時聽,才能保持良好的英語聽力感覺和應試狀態(tài)。
還有一點就是要學會果斷放棄。聽力考試不同于其它考試題型,考試信息一讀而逝。尤其是第一節(jié),雖然是簡短對話,但僅讀一遍, 所以考生一定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某些地方聽不懂是很正常的,因為沒有思考的余地,所以要學會放棄,不可緊張, 否則會影響做后面試題的情緒。
篇4
關鍵詞:中職英語;雙失;雙贏;策略
一、中職英語教與學雙失的原因
(一)學生的現(xiàn)狀。
中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普遍不高,女生有一定的英語基礎肯花一點時間去記單詞,但男生是英語教學的“重災區(qū)”,詞匯量非常少,畏懼甚至是討厭上英語課,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學習漏洞較多。例如,筆者現(xiàn)在擔任的是數(shù)控專業(yè)的高一級學生的英語教育,通過對全級225人(男生203人,女生22人)進行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普遍對書本上的知識不感興趣,當轉到書本上的內容,學生的表情就開始變化。如果不停地向學生講解語法知識、閱讀理解、完型填空這些應試的“大題目”時,學生的表情從一開始的精神抖擻變成一臉茫然,沒有一聲回應。教師在講臺上自言自語,礙于班主任的情面學生可能強忍周公的打擾,奮力地支撐在課桌上,最后實在是奮力難撐了,就趴在桌上,只要有一個學生趴下來了,其他幾個學生也相繼倒下,就像產(chǎn)生“多米諾骨牌效應”一樣。
(二)教師的現(xiàn)狀。
中職英語教師基本上都是國家承認的英語師范本科畢業(yè)生,接受正規(guī)的專業(yè)學習,有5000~10000的詞匯量,甚至是更多的詞匯量。但是面對中職學生的目不識“丁”,真有一種“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無奈,所學的專業(yè)知識沒有了用武之地,心里很不是滋味。有的教師為了完成規(guī)定的學校科組制定的教學計劃,不管學生的接受程度,機械化地完成教學任務。有的教師非常有耐心給學生一遍一遍地講解,總停留在講解單詞,簡單對話的程度上,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基礎薄弱的學生還是難以掌握,而基礎稍微好一點的學生嫌太簡單了學不到東西。總之,運用以上的模式進行教學,大部分中職英語教師比較難從英語專業(yè)教學里得到滿足感。
二、“雙贏”的策略
(一)教師要換位思考,學會理解學生。
剛從大學畢業(yè)走向教師崗位的新教師通常與學生打成一片,但經(jīng)過一到兩年的試水,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與理想之間的差距以后,很多新教師就改變原來單純的想法和做法,與學生相處會把握一定的尺度,讓學生覺得對教師既敬又畏,即所謂的恩威并重。一開始接觸中職學生,教師都會慨嘆為什么中職學生的英語基礎那么差?為什么強調要聽寫,要記單詞,可是到默寫的時候還是寫錯呢?教師百思不得其解,但經(jīng)過與學生的談話,與學生家長的溝通,或者通過親身到學生家里家訪,以及教師本人的成長,就不難找出其中的原因了。首先,教師要學會換位思考,比如學生一直以來英語基礎都非常薄弱,教師若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地講英語單詞、語法、句子,學生在這四十分鐘里,有如到了外星聽“火星文”,那是多么痛苦的事情。教師應在這四十分鐘里面找出一些時間與學生互動,介紹一些貼近生活、貼近事實的生活常識、文化差異、國外風土人情讓學生多了解外國文化,教師應“慷慨”一點讓出一些時間與學生討論一些感興趣的話題。如果學生講得好的,應該給予多一些表揚與鼓勵。在知識爆炸的今天,學生可以輕松地從手機、微博、QQ視頻中獲取大量信息,教師不能用一貫的陳詞濫調給學生灌輸知識。至于學生為什么講來講去都不懂的情況,教師要試著找原因,從原因中思考,理解學生并從中找一些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例如學生聽不懂是不是教師在知識輸出時出現(xiàn)問題,教師在授課的時候聲音是否夠洪亮、清晰,板書是否工整,學生能否看得清楚,如果教師沉浸在良好的感覺當中,覺得自身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足夠讓學生理解,會顯得過于武斷。學生的英語基礎比較薄弱,也不是一朝一夕所形成的,家庭教育的影響,小學、初中學英語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基礎不牢固等各方面的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都存在。主觀原因就是很多學生認為英語對他們以后出去社會的作用不大,加上之前的基礎不好,不想改變現(xiàn)狀,或者有一部分學生給自己定了型,認為無能為力。只有理解了學生的想法和處境,教師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作出相應的調整,才不致于讓雙方都陷入兩難的境地。
篇5
微商正能量圖片和句子【1】
1.抽出時間去學習,凡事從小做起,不怕單調和重復,長期的積累堅持,想不成功,也難。
2.靠山山會倒,靠水水會流,靠自己永遠不倒。
3.一個人最大的破產(chǎn)是絕望,最大的資產(chǎn)是希望。
4.對于每個人來說,看問題的角度反映一個人的心態(tài)和處事的態(tài)度。有的人把困難當成挑戰(zhàn)積極應對,有的人則把它當成不可逾越的障礙畏首畏尾。
5.成功與不成功之間有時距離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幾步。
6.人并不是在有時間時才培養(yǎng)耐心;正確的觀念應該是由于人學會了有耐心,所以才擁有比足夠還要多的時間。勵志早安心語帶圖片--微商早安心語勵志--早安正能量語句文章勵志早安心語帶圖片--微商早安心語勵志--早安正能量語句出自,如想成功,比別人更優(yōu)秀,就要多在小事上下功夫,成功靠的是點滴的積累。
7.家!甜蜜的家!天下最美好的莫過于家。
8.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時間最不費力。
9.能得到的要努力,得不到的不介意,這樣無論輸贏,姿態(tài)都好看,把握每一個機會,找出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明確自己的目標和方向并為之去奮斗。
10.車到山前必有路,沒路可以先開路,開路就得有樂觀,愚公因此敢移山,矢志不渝是前行,握緊拳頭勇登攀,加油鼓勵看好你,一天更比一天強!見信吉祥!
微商正能量圖片和句子【2】
一、堅持是一種智慧,固執(zhí)是一種死板。
二、要想贏,就一定不能怕輸。不怕輸,結果未必能贏。但是怕輸,結果則一定是輸。
三、我喜歡緊緊的抱住你那一刻,就像得到了全世界。
四、在別人肆意說你的時候,問問自己,到底怕不怕,輸不輸?shù)钠?。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須猶豫,難過的時候就一個人去看看這世界。多問問自己,你是不是已經(jīng)為了夢想而竭盡全力了?
五、就算跑最后一名又怎樣,至少我又運動精神。而且我一定會跑完全程,只要跑到終點我就成功了!
六、微商也讓許多開實體店,或者淘寶生意做的不好的人看到了希望
七、青春的逝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勇敢地熱愛生活的心。
八、不是“我想要”成功,而是“我一定要”成功
九、每天都冒出很多念頭,那些不死的才叫做夢想。
篇6
關鍵詞:自主;辨析;理解
一、借助文本,在提煉信息中重組理解
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教材中的一些“小泡泡”以及語文園地中“我的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做了比較詳盡、細致的指導,我們可以借助它們來引導學生理解。如,《搭石》中理解“搭石”:課文第一段旁邊就有一個小泡泡:“我明白了什么是搭石了?!?/p>
師:什么是搭石?請大家默讀課文,找畫句子理解。
生(讀):秋天,天氣變涼后……讓人們從石頭上面踏過。
師:用句子來解釋是理解詞語的一種好方法。(齊讀)
師:這是些怎樣的石頭?
生:平整方正的石頭。
生:按二尺左右間隔排列在小溪上的石頭。
生:是讓人們踏過去的石頭。
師:對。你能抓住“平整方正、踩踏、二尺左右”這幾個詞,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是搭石?
生:入秋后,家鄉(xiāng)的人們?yōu)榱诉^小溪,在溪中間按二尺左右的間隔鋪上的一些平整方正的石頭。
生:秋天,鋪在小溪中的平整方正的、按二尺左右間隔排列的、讓人們從上面踏過的石頭。
……
師:聯(lián)系上下文,抓住關鍵詞,用自己的話來說,這是理解詞語的好方法。
指導學生抓住文本中的句子來理解詞語,又在關鍵詞的提煉中進行語言重組,內化詞語的理解。
二、借助標點,在比較發(fā)現(xiàn)中形象理解
根據(jù)教材特點,巧妙地借助有些標點符號也是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的好方法。
如,《鄉(xiāng)下人家》中理解“依著時令,順序開放”的教學片段:
出示句子:有些人家,還在門前的場地上種幾株花,芍藥鳳仙雞冠花大理菊,它們依著時令,順序開放,樸素中帶著幾分華麗,顯出一派獨特的農(nóng)家風光。
師:假如讓你在里加上標點符號,你會加什么?
生:頓號,因為這些都是花。
師:好的。其他同學有不同意見嗎?
生:我認為應該加逗號,因為如果用頓號,也就意味著這些花前后可以交換位置,是一齊開放的,但這里卻不是。
師:為什么?
生:因為它們是有先有后的,是按照一定的順序開放的。
師:那就是芍藥開完后――
生:鳳仙花再開,鳳仙花開完后雞冠花開放……
師:你很會讀書。有先有后的,按照一定的順序開放的,這就是“依著時令,順序開放”。頓號與逗號的嘗試運用與觀察發(fā)現(xiàn),既讓學生生動地理解了“依著時令,順序開放”的意思,又在運用比較中準確地理解了“頓號與逗號”的不同點。
三、聯(lián)系生活,在矛盾辨析中自主理解
有些詞語單獨來看是一組反義詞,但為了表達需要,作者會將兩個看似矛盾的詞語運用在同一個句子中。對這樣的詞語,我們可以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請他們來辨析矛盾中自主感悟理解。
如,《鄉(xiāng)下人家》中理解“樸素又華麗”的教學片段:
在理解了“依著時令,順序開放”后,聚焦“樸素、華麗”,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是一組反義詞,追問:不矛盾嗎?為什么這樣來形容?
生:不矛盾。因為這些花是種在鄉(xiāng)下的,墻角邊、小路旁都有。
生:它們不需要人來照顧。
生:家家戶戶的門前可能都有這些花。
生:這些花不像公園里那樣種在花盆里,整整齊齊地排列著,它們都是隨處生長的。
師:是的,生存的環(huán)境簡單,隨處可見,多樸素呀!但為什么又說它是“華麗”的呢?
生:因為它們色彩非常鮮艷。
生:形狀非??蓯?、漂亮,一點都不比那些名花差。
師:雖然不是名花,沒有花盆裝飾,但也非常的美麗。這就是――
生:“樸素又華麗”。
四、拆分詞素,在串字解義中整體理解
“多一份創(chuàng)造,就多一份靈動”,理解詞語的方法還有很多很多,相信只要我們以生為本,根據(jù)教材的實際情況,根據(jù)不同詞語的特點,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詞語的理解和運用就能呈現(xiàn)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技能,訓練,情感,策略
中學英語教材各個教學單元內容以話題為中心,日常交流的24個話題,基本上是中學生熟識的生活問題和他們認知水平相關的社會問題。諸如:日?;顒樱―aily routines),興趣和愛好(Interests and hobbies), 談論天氣(Talking about the weather), 購物(Shopping), 節(jié)假日(Festivals and Holidays),文體與體育(Entertainment and sports)……等等。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從引入任務,呈現(xiàn)和報告任務到分析任務,針對學生的知識程度和年齡心理特征,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教學情景,使英語課堂教學形象化、趣味化、交際化,學生將一直處于積極、活躍的活動中,活動越多,學生可理解的輸入越多,語言習得就越多,語言學習的效率就越高。
聽力測試已成為語言測試中重要的一部分,是考查學生語言交際能力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教師運用可視的實物、圖片、掛圖、幻燈片和教學軟件引導學生主觀能動地訓練聽力技能;在教學過程中又要根據(jù)學生反饋的信息,隨時對課堂教學進行評價和調控,克服學生的煩躁心理,形成師生交流和生生互動的模式,促進聽說技能的提高。
近年來升中考試英語聽力常采用的題型是“聽句子選圖畫、對話理解、短文理解、聽選信息以及聽短文填寫單詞”等。在初三畢業(yè)班幾年的英語聽力技能訓練過程中,本人按“預覽、細聽、深思、速寫”的模式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嘗試和探討,學生英語聽力部分的成績穩(wěn)步提高?!邦A覽”是瀏覽,聽錄音前快速地瀏覽一下問題,找準問題的關鍵,做到“心中有數(shù)”?!凹毬牎笔锹犱浺簦爼r一定要會神,要聽清,并善于捕捉關鍵信息,快速獲取文章的主旨,結合文體的特點,把握問題的要點,如who , which , what , where , when , why,how等。筆者根據(jù)幾年的中考試卷內容中聽力材料出現(xiàn)的文體進行分析,常見的文體主要有簡單的記敘文,通過敘述一件事例發(fā)展的過程,要求學生根據(jù)文章提供的信息解答問題?!吧钏肌笔莿幽X筋判斷,理解所聽對話和文章內容的含義,找到問題與錄音內容的內在聯(lián)系,確定準確答案?!八賹憽笔莿庸P在試卷選擇答案或填寫單詞。整個訓練過程既要有速度,又要細心;要能做到又快又準,平時要多進行訓練,“耳濡目染”,應試時才能“聞其聲”、“會其意”,加之技巧嫻熟,定能取得聽力測試的好成績。
在初三畢業(yè)班總復習的階段,學習任務繁重,各學科的練習任務和測試增加,學生的體育鍛煉時間減小,作息規(guī)律無序,生活上容易造成疲勞,精神分散;學習上出現(xiàn)焦慮、浮躁、患得患失的心態(tài)。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通過調整適中的教學節(jié)奏給學生一種快樂的情趣,動感的音調,優(yōu)美的旋律,傳神的目光,給學生帶來克服困難的勇氣。同時教師傳授一些適當?shù)慕忸}策略,幫助學生分析問題,在失敗中嘗試成功的喜悅,樹立信心,調整良好的心態(tài),迎刃而解,克服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多年的畢業(yè)班教學工作中,采用“選項—問題—對話內容—選項”的探究方式訓練,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由選項推斷所聽問題,選項與所聽問題是密切相關的。從選項判斷出你將要聽到的問題的中心話語是完全有可能的。其次,由問題確定所聽關鍵詞。所聽問題判斷清楚了,對話中要抓住的相關信息也就有底了。平時訓練學生英語聽力的具體方法多種多樣,在此介紹三種:一、聯(lián)想法: 例如:選擇的答案是:A, on foot , B, by plane ,C, by bus , D, by train 就聯(lián)想到問題可能是:How do (does) you (she/he) go to somewhere· 信息歸納時,當聽到Here are some ways to get to Hainan Island ·應當快速記下列舉的方法。 二、預測法: 對詞匯、語法和句子的連貫性做出預測, 通過論點、主題進行預測。如聽到“the secret of good health ”就會聯(lián)想到健康的各種方法:體育鍛煉、不吸煙、飲食合理、醫(yī)療保健等因素。三、信息歸納法: 對于較短的對話情景,可以用“信息歸納法”。首先從三個選項的已知信息入手,通過簡單的推斷,預測所聽問題,并根據(jù)對話中出現(xiàn)的關鍵信息詞,然后回到問題的選項,選出最佳答案。四、速記法: 學會使用英語單詞的縮寫形式,諸如:不定代詞和不定副詞的縮寫形式,something—sth. somebody—sb. somewhere—sw. ; 星期、月份等的縮寫形式,Sunday—Sun. October—Oct. September—Sept./Sep. ;某些地名的特定縮寫:New York—NY , Britain — the UK, Hong Kong — HK…… 等等。學會用阿拉伯數(shù)字表示,fortieth=40th three million=300,0000(或3mn)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多媒體;異彩紛呈;思維訓練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2)07-0041-01
以前在教《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時,所擁有的是粉筆、黑板這樣的基本教學設備,介于文章是自讀課文,未作過多的講解。教材歸類于戰(zhàn)爭題材單元,涉及愛國、強國、熱愛和平的單元中心,也是歸納到“反對戰(zhàn)爭,熱愛和平”的號召語中來,我從心底里都能感受到學生與我都只是口號叫得響,并未從心底激起為和平而認真學習的情感共鳴。
如今只要踏進教室,多媒體就立在黑板前,面對便捷的教學設備,我重新審視教材、拓寬思路,發(fā)現(xiàn)文章很美,課堂也可以如此異彩紛呈。
對《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我先確定教學落腳點:結合時代及學生個體確實地認識到愛國是我們必備的素養(yǎng),并能真實地從日常生活中行動起來,明確地知道強國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要達到這一目標,首先從文本下手,因為語文能力提升的關鍵點就在于用已有的素材,抓住要旨,以切實有效的分析法,解答問題,豐富思想、情感,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引導尤為重要。文中雨果痛斥英法聯(lián)軍火燒中國皇家園林圓明園的罪惡,我是這樣處理文本的。學生都知道盛世圓明園被稱為萬園之園,但不詳細,我精心收集圖片,通過媒體呈現(xiàn):通過朦朧的畫面看到了圓明園美麗的建筑、精致的雕刻、 海宴堂的十二生肖銅獸首及精巧的擺設,并配以碧水、綠柳,好一幅人間仙境,學生陶醉其中、如臨其境。我馬上拉回學生的思緒,告訴他們這些都是根據(jù)書籍記載的復原圖,并非以前留下的畫面。學生一陣哀嘆。那是為什么,如今看不到這樣的美景?我接著追問,學生們都知道英法聯(lián)軍一事,但無法深入。我又介入多媒體,呈現(xiàn)了這樣一組畫面:寬闊的園林、斷壁殘垣的凄涼,殘垣上美麗古樸、仍清晰的雕刻,荒草殘垣中游客憂傷的背影。這都是英法聯(lián)軍犯下的罪,到此,學生們已跺腳,痛斥英法強盜,愛國之情溢于言表。我很高興,看來介入多媒體,效果真不一般,比生硬的說辭強多了。我馬上扣住文本,讓學生找雨果盛贊圓明園的句子,并找出采用的手法,學生們迎刃而解。對比手法中提到了西方巴特農(nóng)神廟等,當然多媒體又上場了,一幅幅美麗的畫面,更讓學生們驚嘆,但我的目的并不在于讓學生看到這幾幅圖片,而是要由此及文本中得出:這些與圓明園相比,能稱锝上奇跡的也只有圓明園。由此更增添學生心中的激憤,但卻毀于統(tǒng)治者的手中,由此引出雨果的句子:“制人者的罪行永遠不是治于人者的過錯”“政府是強盜,而人民永遠不會是強盜”讓學生從文本中分析,在教師的引導下答案也簡單了。英法聯(lián)軍作為勝利者,讓雨果寫文章來炫耀,但作為法國人民的雨果卻是痛斥,可見雨果正直的人格,寬廣的胸襟,我們更能看到雨果的憤怒訓責,那就是反語的運用。
到此,文章似乎可以結束,那學生的能力就還未得到提高,教師應引導學生多想一點、多走一步,這不正是做課外閱讀需要具備的能力嗎?學生并不知道,圓明園曾兩次遭到劫掠,1900年八國聯(lián)軍又對圓明園進行了搶掠。而又有誰知道,國人砍伐木材、搶奪珠寶,用大車運走園中的精美石雕來修自己的私人住宅……. 這時,學生由剛才對英法強盜的憤恨之情,轉為哀嘆國人的不爭氣了。時機已成熟,我告訴學生,生活中你常常會因為別人的弱小而同情他嗎?大多學生都搖頭,我又問:你是不是偶爾還會欺負一下弱者?學生也大多表示贊同。我緊接著說:“這正是人性的弱點——欺辱弱者。”表現(xiàn)在國際形勢就是大國欺負小國。這時,我再介入多媒體,播放近10年來國際上的戰(zhàn)爭中人民流離失所的畫面,再結合現(xiàn)在國際上的利比亞戰(zhàn)爭的情況,讓學生明白:只有自強,才會有更美好的明天。我讓學生談如何自強,開始學生談要愛國這樣空泛的概念,但我一步步地引導,讓他們談到點子上。最后,學生談得一個比一個棒,知道了現(xiàn)在應強化個人本領,而非嫉妒別人,詆毀別人;應珍惜光陰,做好份內事。我泯然一笑,試想,個人強大,國家不也強大嗎?今天的課真讓我滿意。
篇9
“要做一個聰明的老師。”——這是我讀后感觸最深的一點!王曉春老師的《做一個聰明的老師》給我們這些在教育一線苦苦摸索的教師們送來了一劑沁人心脾的良藥。這句話看似簡單。其實要做到不容易。有時候,我們老師常會好心辦壞事,造成這種情況其實還是我們工作的不細致,想的不周全。鼓勵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種,尤其是對行為偏差生上的鼓勵老師更應該多想想辦法,多從這些孩子的角度來考慮,帶著一些寬容的心態(tài)去面對這些孩子。不能用一把尺子去丈量所有的孩子。不妨多動動腦筋,想一些既有效又能讓孩子、家長都能接受的好辦法。
聰明的人其實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們往往有良好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對于一個教師太重要了。由于教師面對的是學生,是孩子。老師在孩子們面前有年齡優(yōu)勢、經(jīng)驗優(yōu)勢、知識優(yōu)勢、權力優(yōu)勢,面對很多問題時省卻了思考,所以,思維定勢的影響了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所以,我們應先改變自己的思維,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改變積淀在頭腦中的陳舊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努力使自己成為聰明的教師。
書中一個個案例解開了深藏在我心中的困惑。我曾因為學生的問題而煩惱,我也曾因為學生的調皮而頭疼,然而這一切都是教育過程中必須面臨的正常問題,不要讓自己的煩惱擴大,讓我們坦然去面對,因為學生的生命存在著差異,我們不是要所有的孩子都長得一樣高、一樣強壯、一樣美麗,而是與學生的原有基礎相比,讓每個學生的生命有所發(fā)展,而老師應該引領著我們的孩子體會自我的發(fā)展,教會學生懂得生活,擁有健康的心理和體魄,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擁有生活、求知的能力。王老師的話無疑為身處“迷茫”中的我找到了方向,看到了希望和未來。就像王老師說的一樣,踏踏實實上好每一堂課,認認真真對待每一次談心,開開心心組織每一次活動,我們高興,學生也快樂。
篇10
一、興趣培養(yǎng),激發(fā)表達
蘇霍姆林斯基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低年級的學生自我約束能力差,很多時候全憑著自己的興趣做事,因此在寫話教學中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1.降低要求寫話
《語文課程標準》把第一學段的作文稱為寫話,目的是為了降低寫作難度。標準不能過高,要求不能太多,僅以“把話寫完整”為基本要求。哪怕是一句很簡單,很普通的完整話,如“我會寫字?!薄拔以诔燥??!薄拔乙ド蠈W了”等,就要給予學生肯定。鼓勵學生把心中所想,口中所說的話用文字寫下來,這樣便排除了學生寫作的心理障礙,讓學生處于一種放松的心態(tài),要努力讓學生愿意寫作,熱愛寫作,變“要我寫”為“我要寫”。如果,一開始就給他們提出高的要求,如:“我會寫字。”你告訴他這句話太簡單了,寫具體些,那么學生就可能產(chǎn)生畏難心理。畢竟低年級的學生詞匯有限,他們的語言是特殊的,他們不懂什么是具體或者具體到什么程度。一旦知道自己達不到要求,久而久之就會對寫話產(chǎn)生畏懼心理,那么就會無法完成寫話任務。所以,應降低要求,激發(fā)他們的寫話興趣,再逐步提高要求。
2.收獲成功喜悅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成就感非常容易實現(xiàn),哪怕是教師的一句
肯定的話語、一句鼓勵的話,都會讓他們感到非常開心。如果教師把他們的作品在全班同學的面前念出來,或者在班上的某一個角落展示出來,那么他們就會感到心花怒放。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盡可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這樣的機會,比如,有的寫“我喜歡老師。”教師就要給予肯定:你真棒能懂得用“喜歡”這個詞。也有的寫“小莉和小洪一起去上學”,教師也要鼓勵學生:不錯呀,你還懂得用“和、一起”這兩個詞。這樣既讓每位學生都有了被別人認可的機會,又提高了各自口頭語言表達的能力和欣賞水平,同時也能帶動全班學生寫話的積極性。
二、詞句訓練,奠定寫話
詞語、句子都是段落的組成部分。要讓學生學會寫段,首先得從詞語和句子的積累入手。寫話,要求學生能寫流利、通順、正確。我們應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fā),在一、二年級學生寫話的起步階段,認真在教學中挖掘典型的詞語和句式,對學生進行詞句訓練,提高學生的詞句運用水平。
教材中蘊藏著大量的好詞、好句,這為學生積累語言提供了方便條件,各種典型詞語的造句就可以讓學生在現(xiàn)有句子的模型下生成新的句子。如讓學生用“開心”一詞的造句時,有學生寫 “我今天很開心”這樣的句子。這個句子完全符合寫句的規(guī)律,這時教師可以順勢引導:“你為什么開心?”學生經(jīng)教師的點撥,可能會這樣說:“今天媽媽給我買了一只小白兔,這是我盼望已久的,媽媽終于答應給我買了。小白兔渾身白白的,只有眼睛是紅紅的,尾巴短短得像個小絨球,我特別喜歡它,所以我很開心。”當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造的情景中說話,并說得有條有理,教師及時給予表揚,再讓學生把剛說的幾句話寫下來。這樣,學生不僅在說話上得到訓練,而寫話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口語交際,促進表達
葉圣陶先生曾明確提出:“作文與說話本是同一目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在說話的經(jīng)驗里可以得到作文的啟示。”他認為:嘴里說的是一串包含著種種意思的聲音,筆下寫的是一串串包含種種意思的文字,那些文字就代表說話時的那些聲音。
在低年級,口語交際是一項重要內容,教師要利用這一陣地,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寫一句或幾句完整的話。因為有了口頭表達的基礎,學生比較容易下筆,寫出來的內容自然比較豐富,句子比較完整、通順。比如“我們的課外活動”主題口語交際,在對話交流時,學生的答案各不相同:“下課后,我在看書”“我在跳繩”“我在跑步”“我在踢毽子”“我在下棋”……接著教師讓學生用上“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式把這么多的活動組合在一起說。多數(shù)學生能圍繞主題,運用好上面的句式把同學們的精彩課后活動口頭表達出來,這時教師再要求學生把剛才所說的一段話寫下來,相信大部分學生都能把握好,其實這樣的寫話某種程度就是課堂口語教學發(fā)言的再現(xiàn)。
四、生活體驗,豐富寫話
習作源于生活,要引導學生提高寫話興趣與水平,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走近生活、觀察生活,自由地用筆記下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見所想。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簡單整改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