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語文秋天的懷念范文
時間:2023-04-05 20:59: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七年級上冊語文秋天的懷念,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為了使本學期的教學工作有計劃有步驟地順利進行,高標準的完成我所承擔的教學任務,特制定本教學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工作計劃為依據,以語文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不斷豐富學生的閱讀積累,有的放矢進行寫作訓練,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的現代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提高,具有初步的文學鑒賞能力和閱讀課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初步實現由“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養成自學語文的習慣。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目標:掌握七年級上冊語文所要掌握的生字、新詞;學習朗讀方法,注意語氣的停頓、轉折,感情的轉化,為培養學生語文的語感打下基礎;閱讀大量的課外讀物,提高對文本理解的深度;了解寫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內容和文章的思路,提高文字敏感度;培養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養成邊讀邊圈點、敢于提問與答辯的習慣。
2、人文素質目標:能注意對象和場合,學習文明得體地進行交流。能夠較完整的講述見聞,內容具體、語言生動。復述轉述,完整準確、突出重點。把課本上學習到的東西,活用到生活當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
3、德育目標: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要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的熱愛,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觀。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采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級語文教材,本冊教材共分為六個單元。
第一單元“四季如歌”。課文用優美的語言,描繪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有利于陶冶學生愛美的心靈,鍛煉了學生發現美的眼力,培養學生親近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懷。《春》和《濟南的冬天》都是寫景抒情的名篇。
第二單元“呵護親情”。親情是人世間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本單元的課文,從不同角度抒寫了親人之間真摯動人的感情。閱讀這些課文,可以加深我們對親情的感受和理解,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秋天的懷念》表達了對母親深切的懷念,謳歌了母愛的博大深沉。《散步》表現了祖孫三代之間的濃濃親情。《金色花》以兒童特有的方式表達對母親的感情。《荷葉·母親》抒發了作者對母親的由衷感激和愛戀之情。《世說新語》兩則是文言文。
第三單元“趣味童年”。從中我們可以了解不同時代少年兒童的學習狀況和成長經歷,感受到永恒的童真、童趣、友誼和愛。這一切都值得即將告別童年的同學們好好體會、領悟。本單元重點學習默讀。不出聲,不動唇,不指讀,不回看,一氣讀完全文,以保證閱讀感知的完整性和一定的閱讀速度。還要學會在默讀中把握基本內容,了解文章大意。標題、開頭、結尾及文段中的關鍵語句,都是閱讀時需要重點關注的。魯迅選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名篇。
第四單元“感悟人生”。課文從不同方面詮釋了人生的意思義和價值,有對人物美好品行的禮贊,有對人生經驗的總結和思考,還有關于修身養德的諄諄教誨。令我們感動的,是其中彰顯的理想光輝和人格力量。本單元繼續學習默讀。在課本上勾畫出關鍵語句,并在自己喜歡的或有疑惑的地方做標注。在整體把握文意的基礎上,學會通過劃分段落層次、抓關鍵語句等方法,理清作者思路。
第五單元“走進動物”。課文描繪了人與動物相處的種種情形,有的表達了對動物的欣賞、對其命運的關注,有的表現了人與動物的矛盾沖突。閱讀這些文章,可以增進對人與大自然關系的理解,加強對人類自我的理解和反思,形成尊重動物、善待生命的意識。本單元繼續學習默讀。邊讀邊思考,并學做摘錄。還要在把握段落大意、理清思路的基礎上,學會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第六單元“瑰麗想象”。課文有童話、詩歌、神話和寓言等。這些作品都富于想象力,引人遐思,能引導我們換一種眼光來看世界。本單元學習快速閱讀,力爭每分鐘不少于400字。閱讀時盡量擴大一次性進入視野的文字數量,尋找關鍵詞語以帶動整體閱讀,提高閱讀速度。還要調動自己的體驗,發揮聯想和想象,把握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課文。
四、教學重、難點
1.要求學生掌握七年級(上)階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詞的音義,并學會運用。
2.學習本冊書上的課文,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
3.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掌握常用的學習方法。
4.培養學生語文朗讀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為培養學生語文語感打下基礎。
5.大量閱讀課程標準要求的課外讀物,增加閱讀量。
6.指導學生理解課文的主題含義和豐富的思想感情。
7.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語文學習中貫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五、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七年級148班的語文教學,由于他們剛步入初中,需要接觸到一些新的知識,所以這個學期的語文教學,要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語文的興趣,包括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在課堂上聽講要記筆記,要積極發言提問等等,另一方面,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以“導學框架”為課堂訓練模式,推動學生跳出“被學習”狀態,全面提要學生的語文素養。
六、教學進度
周次
教學內容
教學課時
1
入學教育
1
2
《春》
3
3
《濟南的冬天》《雨的四季》
4
4
《古代詩歌四首》、寫作
4
5
國慶假日
6
《秋天的懷念》、《散步》
4
7
《散文詩二首》、《世說新語》二則
6
8
寫作、綜合性學習《有朋自遠方來》
6
9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再塑生命的人》
6
10
《竊讀記》《論語》十二章
6
11
寫作、名著導讀、課外古詩詞背
6
12
期中考試
13
《紀念白求恩》、《植樹的牧羊人》
《走一步,再
走一步》
6
14
《誡子書》寫作、綜合性學習《少年正是讀書時》
6
15
《貓》《鳥》《動物笑談》
6
16
《狼》、寫作、《皇帝的新裝》
6
17
《女媧造人》《詩二首》、《寓言四則》
6
18
寫作、綜合性學習《文學部落》名著導讀、課外古詩詞誦讀
6
篇2
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在情感教育中,有著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藝術魅力。語文情感教育就是指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充分考慮認知因素的同時,充分發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發揮教師自身的積極情感因素的作用,誘發、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從而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因此,以情施教對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面對大批留守學生,迫切需要情感教育
眾所周知,在農村各個學校,現在80%以上的學生都是留守學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們缺少父母的關愛。即使有祖父母帶,也少溝通或不會溝通。很多孩子性格孤僻、怪異,對人冷漠,顯得無情,對中華傳統無知,待人接客少禮。可憐的孩子,冷酷的現狀,讓我們心痛,我們每一位老師都有責任教育他們,教他們做一個知恩感恩,熱情友愛,知事懂禮的孩子。
二、 語文教學中有加強情感教育的優勢
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較之其他學科有著明顯的優勢。因為語文教材本身文質兼美,圖文并茂,蘊藏著大量的情感因素,為語文教師進行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在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些資源,以發掘學生情感潛能為突破口,以情悟文,以情動人,以情促知,才能使語文課堂教學變得生動、輕松,才能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三、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
1、充分利用教材,培養學生情感
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如初中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春》《濟南的冬天》《夏感》《秋天》〉連續四課對一年四季的描寫:春風夏雨,秋霜冬雪。我就引導學生通過學習這些優美的文字,欣賞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學生愛美的心靈,從而產生美的情感,再帶領學生走向大自然,去欣賞家鄉的美,感受祖國的美,讓他們自然產生對家鄉、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又如我在講授八年級下冊第二課《我的母親》時,通過學習,領悟作者對母親深切的懷念之情,我教導學生母親是我們人生的第一位老師,去啟迪學生,讓他們感受人間的關愛與溫情,從而達到了培養學生的情感的目的。
2、師生共同體驗,引發學生感情
語文教學是借助形象思維,把有形的文字轉化為生動的形象,這就離不開師生共同的情感交流,有師生共同的情感體驗與交流才有藝術欣賞。所以語文教師首先必須是語文作品中的情感體驗者。以自己體驗的真實情感去引發學生的感情,最終達到愉悅學生精神,陶冶學生情操的育人目的。
3、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是進行情感教育的前提
如果一位教師整日表情冷若冰霜,學生哪敢親近你,當然對你的課也就興趣不大了,學生自然也學不好了;反之,建立了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的教師,學生從情感上接近你,對你的課自然興趣倍增,成績也會不斷提高。在師生的情感交流相互作用下,學生就會主動去學,積極地去探討,就越學越來勁。另外,老師一定堅持對學生少批評,多啟發,多激勵,讓學生感受到成功和進步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