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然變色的意思范文

時間:2023-03-18 17:05:1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勃然變色的意思,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用法分析】:呆如木雞作謂語、狀語、補語;指呆板。

【成語來源】:《莊子·達生》:“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褒貶解析】:貶義成語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使用程度】:一般成語

【成語年代】:當代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成語拼音】:dāi rú mù jī

【英語翻譯】:clutch up

【成語聲母】:DRMJ

【呆如木雞的近義詞】:呆若木雞

【近似成語】:

雞鶩相爭:雞鶩:比喻平庸的人。舊指小人互爭名利。

雞犬相聞:指人煙稠密

雞犬不寧:寧:安寧。連雞狗都不得安寧;形容騷擾得十分厲害。

雞鳴狗盜:指微不足道的技能;也指具有這類技能的人。常形容偷偷摸摸等不正當的行為。

雞毛蒜皮:比喻無關緊要的小事或毫無價值的東西。

【成語造句】:

1、他知道上官仁殺人是不講道理、不問緣由的,生怕性命不保,頓時呆如木雞。

2、毛淑華看著呆如木雞的陸柒,趕緊幫他解圍。

3、自己什么忙也幫不上,不僅實力不行,連反擊的勇氣都沒有,只是呆如木雞一般站在周圍。

4、見眾人一副呆如木雞的模樣,謝子楓不由搖頭一笑,看來自己此次舉有些驚世駭俗了啊!“連續切出三顆元晶石,這人是誰啊?”。

6、他勃然變色,突然驚訝的呆如木雞。

7、夏銘焉呆如木雞,幡然想到桐城武家與這三人有如此深仇大恨,武青云非但不責怪她處處刁難,反而謙恭忍讓,以禮相待。

8、黃學雄呆如木雞,轉頭說道:“爸,何明說他發現了舊石器時代的猿人頭骨,完整的骨頭,還問我收不收?”。

9、嵇明此時看著呆如木雞的宋小江說道:“怎么樣?現在知道我帶你來干什么了嗎?”。

10、何明呆如木雞,我看起來很像搞基的人?不過周晴蕓很快發了一個吐舌頭的表情:打錯了太緊張了。

【成語接龍】:

呆如木雞 雞頭魚刺 刺虎持鷸 鷸蚌相持 持刀動杖 杖履縱橫 橫殃飛禍

禍從口生 生死相依 依山傍水 水土不服 服牛乘馬 馬如流水 水土不服

服牛乘馬 馬工枚速 速戰速決 決斷如流 流離瑣尾 尾生之信 信口雌黃

篇2

接觸近現代乃至當代美國商業史,都難以繞開這個家族的姓氏:標準石油公司、洛克菲勒基金會、大通銀行、現代藝術博物館、洛克菲勒中心、芝加哥大學、洛克菲勒大學,還有令全美國傷悲的在“9?11”中倒地的“雙塔”。

洛克菲勒的發跡和致富,在許多人的眼中一直是個傳奇,高不可攀。但當我們細細解讀他的財富聚集路徑時,又不禁豁然開朗:其實,我們每個人身邊并不缺少財富,而是缺少發現財富的眼光。

與生俱來的商業天賦

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起點和目標,才能最終走向成功。越是遇到挫折,決心越是要堅定,因為這時你離成功已經很近了。

1839年洛克菲勒出生在美國紐約州的一個小鎮上,他們的家族是在18世紀由德國移民到美國的,他的父親比爾是個行為放蕩的假藥販子,使得他們不得不一次次地搬家,日子過得非常不安定。據洛克菲勒的鄰居后來回憶說:我從來就沒有見過像他們家那么可憐的孩子。后來,洛克菲勒的家搬到了克利夫蘭市。

16歲時,洛克菲勒便開始面對艱難時世,準備打工掙錢貼補家用。洛克菲勒翻開全城的工商企業名錄,仔細尋找那些知名度最高的公司,每天早晨8點,他離開住處,身穿黑色西褲,高高的硬領西服,扎上黑色領帶,去參加預約的面試。他一再被人拒之門外,但一直在堅持。六個星期后,他又開始將選中的公司重走一遍,有的公司甚至拜訪了兩三次。但依然沒有結果。然而,洛克菲勒越是遇到挫折,決心越是堅定。

1855年9月26日上午,洛克菲勒走進了一家名叫休伊特?卡特爾的公司,這里剛好有一個記賬員職位的空缺,公司二老板亨利?卡特爾就叫洛克菲勒午飯后再來。午飯后,洛克菲勒見到了這家公司的大老板艾薩克?休伊特,他仔細看了看洛克菲勒寫的字,然后說:留下來試試吧。晚年的洛克菲勒依然記得那時自己喜出望外的心情,并將9月26日這一天作為“就業日”慶祝,規模超過了自己的生日宴會。

大老板休伊特讓洛克菲勒脫下外衣,馬上工作,工資的事情絲毫沒有提及。三個月后,洛克菲勒才收到第一筆微薄的報酬。但從那時的記賬開始,打開了洛克菲勒精于計算的財富生涯序幕。

有一次休伊特?卡特爾公司做了一筆大理石生意,承擔運輸業務的有三家公司,到貨后卻發現高價購進的大理石有瑕疵。這時,頭腦靈活的洛克菲勒建議老板把責任推到運輸公司身上,絕妙之處在于:洛克菲勒分別向三家公司提出賠償損失的要求,這樣得到的賠款就高出原來的兩倍之多。休伊特?卡特爾公司借此發了一筆橫財。洛克菲勒對商業與生俱來的感覺和出色的組織實施能力,令老板對他極為欣賞。

石油VS洛克菲勒:誰成就誰?

100多年前的人們,誰也搞不清石油究竟是曇花一現的產業還是能給人類帶來長久的利益,洛克菲勒相信石油行業具有長久的發展前景。他認為:探礦十分冒險,而煉油既保險又能賺大錢。

1858年,洛克菲勒和一位名叫克拉克的英國朋友籌備成立二人公司,最初約定各自投資2000美元。洛克菲勒手頭資金不足,就以10%的利息借來1000美元創業。于是,克拉克?洛克菲勒公司正式成立,主要業務是經營農產品。

1859年8月27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打出了第一口油井,全國出現了采油熱,成千上萬的冒險家和投機家擁到了那里,在那些瘋狂的日子里,幾乎每天都有新的煉油廠誕生――把原油經過簡單的加工后,主要用于照明使用。

克利夫蘭的商人們對于石油生意也非常感興趣,希望能借此發財。于是,他們就一致推舉年輕的洛克菲勒先去實地考察。當洛克菲勒到達賓夕法尼亞州附近的小鎮時,看到的是林立的高架和零亂、簡陋的挖井設備,使他多少有些沮喪。更為重要的是,洛克菲勒還注意到石油業蒸蒸日上的表象下隱藏著巨大的潛在危機。回到克利夫蘭后,洛克菲勒告訴家鄉的同行們:千萬不要在原油生產上盲目投資。

不久,由于原油生產市場供大于求,石油價格大幅度下降――原先20美元一桶的價格,兩年內已經跌至10美元。三年后,石油價格已經跌到了最低點。就在大部分投資者們紛紛退出時,洛克菲勒看到了機會,和克拉克、安德魯斯合伙成立了自己的煉油公司,取名為洛克菲勒?克拉克煉油廠。安德魯斯是照明用油方面的專家,他認為煤油比其他照明材料的光度要亮,未來市場需求前景看好。

100多年前的人們,當時誰也搞不清石油究竟是曇花一現的產業還是能給人類帶來長久的利益,大部分石油商人在那時浮躁的氛圍中,只想著盡快將油井中的原油采盡,而沒有人想去建立一個石油工業體系。洛克菲勒之所以成功,在于他相信石油行業具有長久的發展前景。他認為:探礦十分冒險,結果幾乎無法預料,相比之下,煉油既保險又能賺大錢。洛克菲勒堅信:煉油是整個石油產業鏈條中,最賺錢的環節。

當時,每桶煤油能賣40美元,而煉一桶原油成本只要30多美分。年輕的洛克菲勒認定:只要改變一下產品,就可以使產品值錢得多。他所說的“改變一下產品”,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加工增值”。于是,他投入了自己全部的精力,信心百倍經營著自己的煉油廠。很快,洛克菲勒?克拉克煉油廠日產量達到500多桶精煉油,成為當地最大的煉油廠。

洛克菲勒的習慣

1讓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

他的用人規則非常簡單:少用人、付高薪,多提供培訓和發展機會。

2一頁紙戰略

你的公司做的越大、成長的越快,你要處理的問題就越多。但是你要學會找到簡化事情的途徑,再多的事務在你面前也會顯得明了清晰了。

3核心價值觀的使用

多一些規則、多提醒自己、按規則辦事――這是決定你是否為你的公司創建了穩固文化基礎的三個關鍵因素。

4收集和分析雇員的反饋

當問題一而再、再而三出現的時候,我們就要予以解決。解決問題的過程也許不那么容易,甚至很難,但是,解決顧客問題卻是商業發展的當務之急,而且只有通過問題的解決,才能提高顧客對你的產品和企業的忠誠度,從而為你的企業發展提供新的機會。

甩掉創業伙伴,歷史性的一幕

克拉克掙扎著又說:7.2萬美元。洛克菲勒隨即加了500美元。克拉克最終無奈地攤開雙手:這家煉油廠歸你了。洛克菲勒終于以他的遠見和果斷購得了這家煉油廠的全部股權,為他日后的大展宏圖邁出了第一步。

也就在這時,當初的兩個好朋友、事業伙伴卻發生了嚴重分歧,最終導致洛克菲勒與克拉克的合作分裂。

洛克菲勒有一個嗜好:非常喜歡記賬。無論是公司業務還是私人生活,都留下了一筆筆的賬目記錄。而比他大10歲的克拉克很是瞧不起這項行為,認為洛克菲勒做事刻板,像個謹小慎微的小職員,當不了大老板。起初,洛克菲勒還強忍著。

隨著時間的推移,洛克菲勒發現:克拉克缺乏戰略思考,只要是欠下銀行一筆錢,就會整日惴惴不安;克拉克則擔心:這個冒失的年輕人,將來總有一天會把公司的資產全部抵押,而去孤注一擲。

1865年2月1日,導火索被公司的一項銀行貸款業務點燃,洛克菲勒和克拉克徹底翻臉。然后,兩人開始爭奪這個當地最大煉油廠的所有權,最終決定競拍。

價格從500美元開始,當升至7萬美元時,雙方都出現了沉默――因為這個價格已經遠遠超出了這家煉油廠的實際價值。克拉克掙扎著又說:7.2萬美元。洛克菲勒隨即加了500美元。克拉克最終無奈地攤開雙手,對洛克菲勒說:這家煉油廠歸你了。26歲的洛克菲勒,以他的遠見和果斷購得了這家煉油廠的全部股權,擁有了克利夫蘭最大的煉油廠,為他日后的大展宏圖邁出了關鍵的第一步。

1865年12月,洛克菲勒開辦了自己的第二家煉油廠,取名標準煉油廠。4年后,兩家公司以聯合股份的形式合并,在俄亥俄州注冊起名為:標準石油公司,洛克菲勒出任總裁。之后,為了實行徹底的壟斷,洛克菲勒連續收購多家煉油廠,并涉足管道運輸業,還建立自己的鐵路網絡。

1870年1月10日,洛克菲勒創建美孚石油公司,發誓要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偉業。但在這一年的7月,歐洲爆發了普法戰爭,海洋運輸陷于癱瘓。由于美國的石油銷售主要依賴于出口,戰爭使得石油價格出現暴跌。不僅是石油業,整個克利夫蘭市都出現了混亂、蕭條和死亡的氣息。所有的企業主都憂心忡忡、如臨大敵,然而,洛克菲勒卻沒有流露出一絲的驚慌。

1870年9月2日,拿破侖三世宣布投降,聽到這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后,洛克菲勒起身離開辦公室,并興奮地拍打著他助手的肩膀說:法國戰敗,戰爭就要結束了,石油的需求將會迅速回升,我們又要發大財了!

洛克菲勒語錄:婚姻是一項投資

從一個商人的角度來思考,結婚這一嚴肅的事實,它本身便是將自己投入到一項重大的投資中。幸福的婚姻是人生重要的支柱,其積極作用是不可估測的;另一方面,不幸的婚姻所招致的損失同樣深不可測。

要取消不幸的婚姻,不僅要做出將財產分出一半的犧牲,在此基礎上還必須長期為未成年子女付出數年的生活補貼費用。現在的年輕人對婚姻一般來說是過于隨便草率了。

婚姻就是一個商人最容易與最困難的投資。必須慎重考慮,從長計議,世上也有人僅僅抓住一次機會就完成了婚姻大事,這一類善始善終最為幸福的婚姻是很少見的。如果對所有上天的恩賜加以靈活運用,的確可以對婚姻這一事業進行了不起的投資。

當你完成了對這一新投資的意見書后,你最好用心地制作某種借貸對照表,按照適當的比率安排家庭時間與工作時間,偏倚于任何一方都是不健康的。你尤其要注意在新婚旅行結束后不久,工作不可過于繁重。

石油帝國血腥征戰史

洛克菲勒以其大量、穩定的貨源相誘惑,同相關鐵路公司組成了鐵路大聯盟――被稱為“美國工業史上最殘酷的死亡協定”,從而基本完成了壟斷美國石油市場的霸業。

其實,洛克菲勒還有一個更大的野心等待實施:他要趁此良機擠垮克利夫蘭所有的煉油廠,成立自己的石油托拉斯帝國,把全美石油業的利潤都裝進自己的腰包。

于是,洛克菲勒與鐵路公司董事長斯科特等秘密達成鐵路大聯盟協定:所有運輸石油的鐵路公司均攜手合作,但只與特定的石油生產企業聯盟,不允許中小石油企業加入,運費提高32倍,聯盟成員可獲一半折扣。這就意味著,聯盟外的那些中小石油企業即將被淘汰出局。尤為關鍵的是,洛克菲勒還獲得了石油企業加盟的審批權力。于是,洛克菲勒的石油霸主之夢即將成為現實。

此舉激起了美國中小石油企業的激烈反抗,他們聯合組成“生產者聯盟”,實行石油大禁運。但40天后油庫空虛,銀根吃緊,煉油業全面癱瘓,銀行受洛克菲勒為首的大企業聯盟控制不給貸款,中小石油業主只好投降,洛克菲勒在一個多月中,就吞并了20家煉油企業,形成了獨霸局面。

壟斷煉油業后,洛克菲勒就向昔日“盟友”斯科特的鐵路運輸業開刀,并控制了這一地區的石油運輸,并完全控制了整個大西洋沿岸原油及產品的價格。此后,洛克菲勒開始著手吞并賓夕法尼亞大油田。

當時因為開采過剩導致油價暴跌,而洛克菲勒卻以每桶4.75美元的高價收購原油。原油業主們利令智昏,紛紛貸款投入搶采,根本沒有注意到合約中美孚公司并未保證長期用4.75元價格收購。在購進20萬桶原油后,美孚公司突然宣布停止收購,因為供過于求,原油價每桶只能在2美元以下。原油業主們這才發現鉆進了圈套,卻為時已晚,被逼紛紛宣告破產。美孚公司馬上操縱成立一家新的“埃克森公司”,把那些原油主的企業股票一一收購起來,輕而易舉地吞并了賓夕法尼亞大油田。

完成了煉油區、石油運輸和產油地的三步吞并之后,洛克菲勒就向壟斷全美石油工業的霸主地位挺進。他說:“當紅色的薔薇含苞待放時,惟有剪去四周的枝葉,才能在日后一枝獨秀,綻放成艷麗的花朵。”

1879年6月,美國主要石油巨頭云集洛克菲勒的豪華別墅,組建了世界上第一個“托拉斯”石油工業集團――標準石油托拉斯。它是最高級的企業壟斷集團,由各主要石油企業合并而成,旨在壟斷銷售市場、爭奪原料產地和投資范圍,以謀取高額利潤。托拉斯設“受托委員會”為最高權力機構,掌握在洛克菲勒和其他三位石油巨頭手里。

后來,洛克菲勒暗中買通三位伙伴,以極優條件暗中進行股票交換,使大聯盟成為實際上的美孚石油托拉斯。接下來,它張開巨鱷利嘴,一口氣吞并了近百家石油企業,全面壟斷了美國的煉油企業和石油銷售,登上了石油大王的寶座。

巨富背后的簡單法則

只有在法律和道德的雙重維度上都獲得合法性的財富,才是對社會有益的、值得尊敬的,否則這個社會就會有危險。洛克菲勒及其家族聚積財富和處置財富的歷史,影響的將不僅僅是美國富人。

1897年,從標準石油公司退休后,洛克菲勒專注于慈善事業。北京協和醫學院就是洛克菲勒基金會在中國最大、最著名的一項事業;鮮為人知的是,周口店“北京人”的挖掘和考古工作,洛克菲勒基金會從一開始就參與其中。

盡管巨大財富引起社會的警惕,洛克菲勒本人卻還是那個虔誠的基督徒,嚴格遵循浸禮會的教條生活――不得喝酒、抽煙,甚至跳舞。與一般意義上的富翁習性不同,洛克菲勒對購買法國莊園或蘇格蘭城堡無甚興趣,也不屑于購買藝術品、游艇或中世紀韻味的西服,一生沉溺的愛好只有騎馬。

有人將洛克菲勒稱為“那個時代最大的罪犯”,雖然言過其實,卻也有幾分貼切。那時的世界完全不同,如今規范商務競爭行為的法律條文當年幾乎都不存在。在洛克菲勒“發明”托拉斯8年后,美國國會才通過了《謝爾曼反托拉斯法》。但在商業巨頭們的聯合抵制下,該法成了廢紙一張,當時美國最高法院的法官們甚至認為――壟斷符合憲法關于個人財產權的規定。

14年后,《謝爾曼反托拉斯法》才真正發揮作用,這要得益于老羅斯福總統的努力。他下決心打擊那些“缺乏起碼做人道德”的富豪,但他宣稱自己反對的不是財富本身,而是努力使大財團的經營更有利于公眾。在他的鼓吹下,美國先是在1903年干掉了北方證券公司,又在1911年,把標準石油公司拆了個七零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