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金等待范文
時間:2023-03-17 03:44:4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哈金等待,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近日,著名華裔作家哈金以其小說《戰爭垃圾》再度獲得美國筆會/??思{文學獎。
來自中國東北的哈金在國內讀完英語本科和碩士之后,他又繼續留學美國攻讀英語文學的博士學位。幾經生活的艱難和創作的挫折,隨著其長篇小說《等待》獲得1999年度美國國家圖書獎,哈金于是成為繼美國著名華裔女作家湯婷婷之后又一獲得同類大獎的華裔作家,同時他也因此步入美國主流文學行列。
迄今為止,哈金出版作品包括:詩集《于無聲處》、《面對陰影》、《殘骸》,短篇小說集《辭海》、《紅旗下》、《新郎》,長篇小說《池塘里》、《等待》、《戰爭垃圾》。這些作品多獲美國文學界重要獎項,其中《紅旗下》獲1996年福蘭諾芮?奧康納獎,《辭海》獲1997年度筆會/海明威文學獎,《等待》獲1999年美國國家圖書獎和2000年度美國筆會/??思{文學獎,《戰爭垃圾》在相繼入選《紐約時報》2004年年度好書和2005年度環太平洋桐山文學獎決定名單以后,現在又再度獲得2005年度筆會/福克納文學獎??梢哉f,哈金是世紀之交美國文壇冒出來的少有的獲獎專業戶,頗具國際文學聲望。
好運不斷并最終榮獲本次大獎的小說《戰爭垃圾》以朝鮮戰爭為背景,通過回憶錄的方式,描寫了主人公于遠從隨志愿軍入朝參戰,到受傷被俘以及戰后回國的一系列生活遭遇,揭示了一位志愿軍戰俘的獨特生活命運。由于中美之間關于朝鮮戰爭的復雜關系及近年美國入侵伊拉克并出現的虐囚事件,《戰爭垃圾》在美國歷史現實的語境中備受青睞有其獨特性。當然,我們也不得不佩服哈金獨具慧眼的選材角度。評委大衛?安東尼?達拉謨在評價該小說時指出:“在走向哈金簡潔文字之旅的終點之際,我對《戰爭垃圾》充滿敬畏:小說蘊涵政治與個人之間巨大沖突的痛苦,它糾結著悲苦與清醒相間的情感矛盾,在從上世紀幾乎為人所遺忘的朝鮮戰爭到反映美國草根家庭生活的動畫劇《辛普森》所揭示的當代美國,小說在其深廣上延伸以致完滿?!?/p>
筆會/??思{獎乃美國重要文學大獎,自1981年開始頒獎以來,歷屆獲獎主包括美國主流文學諸多大家,如托拜厄斯?沃爾夫、彼得?泰勒、菲利普?羅斯、約翰?厄普代克等。今年恰逢該獎25周年紀念,據悉,筆會/??思{文學獎周年紀念暨頒獎典禮于5月14日在華盛頓的福爾杰?莎士比亞圖書館舉行。
篇2
1.文化疆界的概述與劃定。對文化疆界的概念界定可理解為關于民族身份的認同,其在英語文學中所表現的主要為民族身份特征問題。若僅從英語字面進行分析,將其作為官方語言與實際交流工具的國家將成為英語文學創作的主體,如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其中能夠將民族文化進行表述的便為民族語言以及具體的文學形象。若從文學文化史方面進行分析,作為民族文化傳統的重要內容,民族文學形象史中不難發現文化歷史淵源。如金斯伯格詩歌中所展現的自我意識與反叛精神,無論將其理解為對傳統英國文學的繼承或以美國民族文學作為基礎,其所代表的主要為本土文化特征,是基于民族文化發展史所產生的英語文學作品。因此將其文學文化疆界劃定在自身民族邊界范圍之內。但若從哈金的《等待》、拉什迪的《撒旦的詩篇》又很難將作品所展現的文學形象進行文化身份的確定,所以將英語作為語言載體進行不同文化形象的描述也使文化邊界問題融于英語文學下的文化領域中[2]。
2.英語文學文化疆界的特點分析。語言自身具有繼承與傳播的特性,而基于語言基礎上的英語文學文化疆界也呈現出文化混雜性特點。尤其近年來許多流傳至今的英語歷史文學形象已經打破其原有的自身文化與地理疆界,其逐漸成為世界各民族所認同的文化遺產。其中以莎士比亞戲劇下的文學形象為典型代表,在世界各國中都以不同的版本形式被群眾所接受,使其他文化下的創作成為各民族舞臺與熒幕中出現的重要內容,實現了與外來文化的融合[3]。
二、英語文學形象中的民族性特征分析
從許多英語文學作品中不難發現,在文學形象塑造完成后,作者很難將其進行再次改變。尤其當讀者受作品中的形象影響產生一定的認同感后,作者將充分發揮語言載體功能以鞏固文學形象自身的獨立性。而這種具有獨特特征的文學形象會與社會中人類的特征表現出許多共同點。仍以莎士比亞戲劇下的文學形象為例,其展現的文學形象在展現一定的價值觀念與民族文化的同時,也使其更具超越民族的人性意義。另外,若將民族文化特征的表現以語言作為載體,那么能夠將文化與語言間障礙進行打破的便為審美創造,以惠特曼《自我之歌》為例,所體現的情感宣泄帶有明顯的美國民族特征,而且通過美學氛圍與藝術形象的塑造也使將作品進一步升華為跨民族的意義。在這種創作方式影響下,出現了中國郭沫若具有浪漫詩風的詩歌。因此仍可將英語文學作品作為文學遺產進行分析,特別對其中已經跨越文化疆界的藝術形象都可成為現代創作的基礎,如中國女作家冰心所翻譯作品深得讀者的青睞[4]。
三、英語文學的形象研究
英語文學中的內容多以英美國家的相關作品為主,但在英語語言的不斷傳播以及英語文學對世界的影響下,其他許多非英語國家如印尼、中國等也開始將英語作為載體進行文學作品的創作,因此現階段對英語文學的概念界定仍比較寬泛。而無論在英美國家文學作品或非英語國家作品中所展現的文學形象多以作者自身民族特征密切相關。例如,在奈•保爾作品《比斯瓦斯的房屋》中所展現的社會背景主要來源于作者所處的社會生活。而作品的主人公也是將其父親作為原型進行塑造,展示了當時社會下生活所面臨的痛苦。作品中的主人公比斯瓦斯出生于移民家庭且先天六根手指,因此受到社會的歧視。這種艱苦的成長環境下,比斯瓦斯仍保留自身的文化根基,但受現實社會文化影響,其面臨極大的精神壓力。特別在成家立業之后,妻子娘家的冷嘲熱諷也給他帶來很大的打擊。即便如此,比斯瓦斯通過自身的不斷奮斗成為一名記者。作品中在闡釋比斯瓦斯成長經歷的同時也將主人公的晚年生活以及整個家庭窘況做出介紹。因此這種通過區別于傳統文學形象塑造方式將本土文化與移民文化下不同民族間的關系進行說明。而且從文學人物形象闡釋角度分析,英語文學中的文學形象塑造也從英語國家本土文化中向其他殖民地區方向擴展。進一步分析,盡管英語語言向其他民族的傳播過程中充當外來語言角色,但其中描述的內容也被賦予了民族性與世界性的特征。
再以中國作家哈金《等待》作品為例,其在進行文學形象塑造過程中很難將美國文化價值觀念與中國文化價值觀念中存在的沖突進行規避,尤其關于作品中男女主人公所表現的扭曲的個性人格都與美國傳統文化中張揚自我的意識相矛盾。而其中的主人公形象以及作品的情節在中國文化下很容易被接受。但作品中故事后來也得到大多美國讀者的接受與認可,其原因除作品自身能夠展現出文化認識價值與審美價值外,也說明具有“美國性”的英語文學作品中文學形象所代表的文化也逐漸被多遠民族文化所取代。因此有學者對這種文化遷徙特征也做出許多解釋,即英語文學作品作者自身民族文化身份的多樣性使作品中文學形象的塑造也呈現出多元文化的特征。即使很多作家創作過程中會對不同文化下的形象矛盾與語言矛盾做出充分考慮,但事實上很多經典文學作品中已將作者自身民族化外的內容囊括其中,其可理解為超越了傳統民族文化的疆界。
四、結論
篇3
私下里以為,小說所要表現的說到底是復雜人性。而從王彩霞近期的小說中,我讀到了一種來自生命深處的單純與美好。在我們一直注意先鋒與寫實、現實主義回歸等話題的時候,一種質樸與清新的敘事風格映入了我的眼簾。類似如哈金的《等待》,當技巧消失,如平靜流水般的敘事中,卻仍然能感知到文字之中的波瀾與人生之中蘊涵的一股跌宕之氣。王彩霞短篇小說《夢縈黃山》(小說集《邂逅美麗》,大眾文藝出版社出版)中的女主人公夢竹,因為懷著對往日戀情的不舍,而上黃山故地重游。那曾經踏過的小道、紅過的楓葉和纏綿的小屋,都歷歷在目?;叵肫鹗难缘┑﹨s慘遭背叛的情景,不禁神情落寞,淚不能止。沒有想到的是,卻又因此邂逅了生命中真正的白馬王子,并與其花好月圓、攜手同歸。我私下里猜度,王彩霞必定是一個心懷美好的人,愿圓滿與圓美,始終伴隨清爽而單純的文字;雖然文字簡約樸素,沒有復雜人性的加入,但文章卻是寫得情真意切,拳拳之心可見。
同樣有著美好幻想的,是正在讀高三的女孩燕臨。她是全年級最漂亮的女孩,卻因為父母的離異,而比同齡人多了一些憂傷。在車站看著父親的離去,想起父親殷殷期望的眼神,自己卻陷入了早戀的煩惱之中。高考、大學、站在人生又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中,燕臨頓覺肩上的壓力沉甸甸的。這花季的年齡,正如初夏剛盛開的百合,純白圣潔,無形之中暗合了百合的花語。這就是王彩霞呈現給我們的《第一朵百合》。情動于衷、筆意繾綣,少了那種復雜人性下的沉重,讀來令人感動。而小說《魚們》的緣起,是依玲養的兩條小魚的死亡。熱愛釣魚的衛華不以為意,認為魚就是應該被人類食用,釣魚是人生的一大樂趣。而依玲卻為魚的逝去而傷感,文中筆者還讓那位老人在人們去釣魚之前故意把魚喂飽,讓去垂釣的人釣不上魚來,制造障礙。但最后,衛華還是被依玲打動,依了她的意,兩人的感情更加和諧了;這是一種掩卷后令人感到牽強的和諧,卻在作者得心應手的文字調遣中,讓我們看到了一種發自心底的美好愿望:愿圓滿與圓美,始終伴隨清爽而單純的文字,實實在在、樸素簡約、坦率真誠;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熱愛生活、重視友情、心懷慈悲的情愫。
短篇小說《三角梅》(小說集《三角梅》,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中,作者對三個不同性格,不同修養,不同生活態度,不同命運的女性在婚姻大事上所采取的手段,對愛情的認識態度,到最后走向的歸宿,都描寫得入木三分。在我的理解中,王彩霞的小說,構建的是一個童話世界,她試圖探索女性世界中的美好情結,并以文學為外衣,給公主們都披上美麗的婚紗。但字里行間又掩隱不住內心的那份真情,面對現實生活,讓人看到了她作為一個有責任感的女性作家對存于我們現實生活中真愛的理解和闡釋。
而在長篇小說《紅塵無痕》中,我們看到了王彩霞在解讀人生時從筆端流淌出來的殘酷:受過高等教育的女主人公,因愛情的創痛,而試圖在到處漂泊的過程中清洗傷口,在一段并不現實的愛情里追求一種浪漫超俗的感受。在這部小說中,王彩霞為女主人公設置了大膽熱烈灑脫而又善良癡情幻想的雙重個性,同時又以濃重筆墨刻畫了男主人公虛偽的人性特征,和在市場經濟大潮中人心的躁動不安,以及在當今社會情人現象泛濫的情形下,女主人公所追求的那份痛苦的時髦。最后當她把愛情當作惟一時,卻在物欲橫流、利欲橫流、橫流的現實社會中陷入痛苦的、難以自拔的境地……作品清新、純潔、自然,似水般透明;文筆優美流暢,且不乏幽默感。但在我有限的小說閱讀經驗里,我把這類小說稱之為烏托邦主義,而王彩霞無疑是一個完美的理想主義者,她近期小說顯現的氣象,是沉穩中上升的一場文學之旅。重新返回小說對于復雜人性的層面上來,盡管她有著將龐雜事物梳理并且從容表現的能力,有著日常光影下的人性捕捉,但還是少了點從輕中見重的寫作技巧。在王彩霞的小說中,無一不對現實生活中的女性命運作深層次的挖掘。在她所在的這個充滿商業氣息、可日進斗金又硝煙彌漫的商業城市里,我們能看到王彩霞并不獨特但必定摻和了人生觀照的寫作元素,這仍然可以概括為一種理想主義的堅持和升華:愿圓滿與圓美。
篇4
Deception Pass: 藍綠色的寶石海峽
Deception Pass名曰“欺騙海峽”,位于西雅圖以北群島間,連接Whidbey Island(惠德貝島)與Fidalgo Island(菲達爾戈島)。五月小長假,趁著天氣晴好,我們一路向北,前往這個州立公園。在Mukilteo(科爾蒂奧)搭乘了一段渡船,這里海風習習,海鷗翩翩,但為何被稱為“欺騙海峽”?據說,這源于英國船長溫哥華的故事,因為這個海峽實在比較狹窄,他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以為這個惠德貝島是一個和大陸相連的半島。直到某一天,他們從此地航行,才發現這是一個海峽,而那個半島原來是一個島嶼。因為這個海峽是溫哥華手下的Whidbey發現的,這個海島就以他的名字命名為Whidbey Island(惠德貝島),而這個海峽因為差點欺騙了溫哥華船長,就被他起名為“欺騙海峽”。
1935年,海峽上面建造了一座大鐵橋,在此之前,島上的居民只能通過擺渡和大陸交通。鐵橋很高,從鐵橋看下面的海水暗潮涌動,驚心動魄。這里的海水出名的兇險,到處都是暗流和漩渦。但海水隨著天氣的變化而變色,岸邊冷杉郁郁蔥蔥,景色優美。
這里是一個州立公園,有沙灘,森林和步道。過了橋,在島上你還可以欣賞到牧場、農場等美麗的田園風光。
西 岸The Sensation of West Seattle:年輕人的最愛
在阿爾基海灘,置身于陽光、沙灘、海鷗的景致,向西眺望是奧林匹克綿延的雪山,向東回首是西雅圖迷人的海岸線。當進入最美麗的夏天,人們來到海灘上日光浴,遛狗,喝咖啡,沙灘排球,更不能錯過的是這里閑暇美好的黃昏。
西岸是一片三面環水的半島,島中地勢高,也便成就了無數無敵海景房,但環繞此處,并不多見豪宅,當地居民們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過得怡然自得。
這里也少不了美食的陪伴,美麗的海灘有連續多年入選西雅圖最佳餐廳、最佳風景餐廳,Salty’s seafood Grills(海鮮燒烤),著名的周末自助海鮮讓人忍不住前去大快朵頤。這個餐廳,從落地窗向外望去,整個市中心一覽無余,去的當天恰好是母親節,餐廳內,裝飾得像是盛大的節日,溫馨典雅。美食應有盡有,有生蠔小哥現場制做的Oyster(生蠔)、師傅們現場烹制的Omelet(煎蛋餅),還有French Toast(法國吐司)、Spaghetti(意大利面)、Waffle(華夫餅),美味多,樂趣多。重頭戲還數無敵新鮮的海產,有飽滿的小龍蝦和我喜歡的煙熏三文魚,完全沒有掩蓋三文魚的原味,肉質鮮美,用夾子一夾便可撕下一條,很神奇。
派克市場:選購純當地特產的天堂
位于西雅圖心臟位置的派克市場是全美國最老的農貿市場,每年吸引著100多萬名游客。一走進派克市場,遠遠地就可以看到簇擁的人群,倒不是因為出售的魚價格誘人,而是魚販小伙獨特的賣魚法令人歡樂十足,精彩的飛魚秀接連上演,中氣滿滿的吆喝加上漂亮的拋物線,引來陣陣歡呼,不經意間就在笑聲中生意生意盈門。
魚市一旁是賞心悅目的鮮花鋪,正趕上郁金香盛放的季節,捧一束鮮花,帶上些海產,再去Starbucks(星巴克)坐一會。星巴克就像是鄰居一般的出現在世界各各角落,在1萬余家的店鋪中,第一家老字號便坐落在此。顯眼的招牌依然保持著最早年豐潤人魚的形象,恐怕在別處已難尋及。從滿臉嬉皮的店員手中接過一杯暖暖的香草拿鐵,穿過熙攘的集市,走在Alaskan Way(阿拉斯加路),看黃昏的海,豈能只消匆匆一瞥?那岸邊有一座旋轉木馬,隔著玻璃窗,恍惚絢爛。接近7點,天光依舊,但肚子不饒人,于是我們走進了聞名已久的Crab Pot(螃蟹罐)吃海鮮,這里總是人滿為患,等待許久入座后,每人一把小木槌,一塊小案板,敲敲打打,新鮮美味的海鮮就到嘴邊啦。
吃晚飯,從“飛魚秀”左側樓梯往下走,轉到一條名為Post Alley(郵報小巷)的狹窄小巷,花花綠綠的涂鴉貼畫已經讓人雀躍起來,穿過小巷,無敵吸引眼球的“臭名遠揚”的口香糖涂鴉墻就在派克市場的南邊,這里就是“全球最臟的景點”排名第二的口香糖涂鴉墻 ,真是讓人嘆為觀止。
華盛頓大學:美國西海岸最漂亮的校園
西雅圖城市不大,人口不多,但繁花似錦的城市中卻蘊含著高文化,在西雅圖大約36%的人口有碩士學位或以上,93%的人口高中畢業。除學校外西雅圖的成人培訓班和家庭學校教育也很強,人均教育水平位居美國排名前三。華盛頓大學就是美國西海岸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之一。
華大的校園是美國西海岸最漂亮的校園了,坐落于西雅圖市中心東北面的丘陵之上,春天,數萬名外來游客會來到華大的櫻花廣場拍照留念,這里,古老的櫻樹,古風格的建筑,年輕的學生和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構建成多么美麗生動的一副美式油畫呀。有機會,你也來走走吧!
說到古風古建筑,華大的校園猶如一座你跟本不知道有多大的歐洲古堡。所有學校的建筑都流露著同一種建筑底蘊。黃磚,青瓦,尖頂,闊門,復雜的雕刻和現代的門窗結合得天衣無縫,讓人無法不感覺到中世紀的風采。學校新建的電腦系,電子工程系,法律系的高樓用了簡約直線條, 凸顯摩登魅力,但又與樓群風格絲毫不突兀,自然地融合一起,盡顯了華大的實力和歷史。在這里孕育了全世界無數著名工程師、學者、科學家和政客。
西雅圖生活:休閑浪漫、藝術氛圍濃厚
品一壺Mocha Frappuccino(摩卡),星巴克的咖啡總是那么的濃郁香純,坐在路邊的石凳上,手捧一杯星巴克,眺望遠處的冰雪山川,那么近,多么美。
西雅圖的生活正如一杯咖啡,溫馨愜意。除了城市周圍的自然景區,西雅圖街道也充滿了美好的生活氛圍。冬季,走在街道上,空氣中常夾雜著一些木材的香氣,因為有些老房子還會用木材燃燒壁爐來取暖,在冬季和雨季的夜晚,馬路上人雖然不多,一些酒吧和夜總會到凌晨2點才打烊。
夏天的西雅圖比冬天要活躍得多,因為天黑的較晚,夜晚10點了,小區的孩子們還會在院子外追逐嬉鬧。走在街上,經常會有撲鼻而來的肉香和玉米香氣,不少人喜歡在院子里BBQ(美式燒烤)。西雅圖之夏清朗綻盡,夕陽在這方畫布上肆意揮灑,染就變化莫測的丹霞,雪山攜海峽,一握遙望大洋岸。
西雅圖的兩個沙灘,Gold Garden(金花園)和Alki Beach海灘,人們在這里舉辦篝火晚會,打排球,彈奏吉他,盡情享受美景下的休閑生活。
西雅圖也是充滿濃厚的藝術氛圍的城市。你可以看到無處不在的藝術景觀,西雅圖的交響樂團、西雅圖歌劇團和西北太平洋芭蕾舞團、不計其數的畫廊、西雅圖藝術博物館、西雅圖亞洲藝術博物館、感受音樂工程搖滾樂博物館。西雅圖的原創搖滾樂,流行樂,爵士樂也是備受國際關注的。
在市中心隨便走走逛逛,街道建筑和商品總體現這里獨特的藝術風格。名品琳瑯的櫥窗讓你性質勃勃,第五大道上的劇院、外國人設計的中式劇院,讓你會合不上眼睛大贊設計的精湛,旁邊的市立圖書館,造型有些突兀,但又恨摩登,仿佛是小朋友用水晶積木所搭建的,每層都有不同的風格,里面有大量藏書。圖書館的西面大樓,是市政府的大廳,可以隨意參觀,一道水柱沿頂而落,唯美而浪漫。如果你穿過了這層區域,看到了矮矮的平房,那就是西雅圖的唐人街了,這里每到深夜,還亮著燈,享受美食。
“微軟”、“波音”公司:領路全球卓越高科技
西雅圖的面積不大,人口不算多,但西雅圖在科技上,有很多方面都是世界領先,在西雅圖本地孕育著幾十家美國一線的企業,其中有5家可以排得上世界100強。
微軟公司,在西雅圖東面的雷德蒙,是世界上最大的軟件公司;波音公司,世界上最大的飛機制造商,分布西雅圖多處,雖然總部在幾年前為了稅收政策搬離到了芝加哥,但是所有的工廠,研發,運營,培訓,銷售,都還保留在西雅圖;亞馬遜網,是世界上最大的網商,網絡書店,和云計算的先驅;全美前三的服飾百貨Nordstrom,坐落于華盛頓湖的東岸貝爾維尤;還有華盛頓大學的癌癥研究院、Weyerhaeuser的造紙王國、緊跟沃爾瑪爭做世界第二的零售大超市COSTCO等等,都是西雅圖低調中的一種卓越。
旅游攻略
景點推薦:西雅圖的旅游勝地:太空針塔、雷尼爾雪山、奧林匹克國家公園、凱斯科德冰川、冰山貝克、雷尼亞火山、普及特灣等。
購物:派克市場一定不要錯過,可以購買當地最純正的特產,如海鮮與鮮花等。
美食: 在西雅圖西岸的Salty’s seafood Grills著名的周末自助海鮮,連續多年入選西雅圖最佳餐廳、最佳風景餐廳,可以露天就餐, 欣賞海景,但要記得訂位,周日和周六的自助相同但是每位貴6刀 。愛吃甜點的,還推薦Bakery Nouveau這一家,是西雅圖最棒的烘焙坊之一,無數人點評說,為了吃到,會特地開車數十邁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