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圖片范文
時間:2023-03-25 23:30:4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過年圖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小年,有“官三民四”的傳統,也就是說,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像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氣影響較重,因此小年多為臘月二十三;相反,南方遠離政治中心,小年便為臘月二十四。
年糕以諧音取“年年高”之意。農歷小年又叫辭灶,就是吃了糕送灶王爺上天上去匯報工作。蒸了糕,放上棗,蘸上糖給他甜住嘴,叫他到玉皇大帝那里去說說民間的好事。
相傳伍子胥在建姑蘇城時城磚不是泥土做的,而是用糯米磨成粉后做成的“磚”,百姓曾用“糯米城磚”解決了一時的危機。蘇州人為紀念伍子胥,此后每到寒冬臘月,就準備年糕。蘇州年糕的造型與城磚相似,而且煮后不膩,干后不裂,久藏不壞。
民間歌謠里唱到的糖瓜粘指的是,用糖將瓜子、芝麻等粘起來,所以在供品當中最主要的還要數“粘牙糖”,人們想以此粘住灶王爺的嘴,讓他不能在玉皇大帝那里講壞話。
所謂“吃人家的嘴短”,灶王爺在吃完糖餅后,在玉皇大帝那里匯報時,就不會把人們做得不到位的事情也匯報。
“廿四夜吃團子”是江南許多地方的風俗,寓意著一家團團圓圓、幸福美滿。在蘇州,每年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做團子、送團子、吃團子是必備的一道年味。
蘇州人祭灶中最重要的祭品便是團子,過去叫做“廿四團”。“廿四團”用糯米粉制作,餡兒有鮮肉、豆沙、蘿卜絲等多種。蒸制好的團子上都要點印子,有圓的、方的、花瓣形的,用以區別不同的餡兒。
以窗花見長,“天皮亮”可說是最早的窗花形式,即在云母薄片上繪圖著色進行裝飾。后來,武強縣木版水印窗花傳入,吸取其色彩特點,仿“天皮亮”透明效果,以刻代剪,形成蔚縣剪紙的獨特風格。蔚縣剪紙以“陰刻”和“色彩點染”為主,故有“三分工七分染”之說。題材多取自戲曲人物,也有花鳥魚蟲、飛禽走獸等吉祥形象。
過了農歷臘月二十三,離春節只剩六、七天的時間,各家要徹底打掃室內,俗稱掃塵,掃塵為的是除舊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戶都要認真徹底地進行清掃,做到窗明幾凈。
南北方小年為何差一天
南北方小年差一天的習俗由來已久。早在宋朝,就有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記載。但是,從清朝雍正年間開始,每年臘月二十三在坤寧宮祀神,也就是向天地神明匯報工作情況。為了節省開支,建立和諧社會,皇帝順便把灶王也拜了。以后王族、貝勒隨之效仿,于臘月二十三祭灶。
于是,既然國家機關和政府部門都在這一天拜神,那么工作人員(衙役下人之類)就只能推后一天再拜。自然開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過小年的分野。到了民國,民間形成了“官三、民四”的說法,就是科級以上干部二十三祭灶,一般群眾推遲到二十四。
后來,據說是因為社會進步了,人人平等,大家也就隨了皇帝,沾沾“貴氣”,改在臘月二十三這一天祭灶了。而由于過去的皇城是北京,所以北方受到的影響就會比較大。而南方依然保持以往的和人民群眾的一致的臘月二十四過小年。
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的區別
南北小年不同日,跟我國古時“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有關。古時過小年曾有“官三民四船五”之說,即官家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百姓臘月二十四過小年,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過小年。這一說法的形成有何典故已不得而知,但在中國古代社會,人們的等級觀念比較強,因此過小年也分不同的身份地位及職業。
由于中國北方在更長時間里是國家政治中心,受官氣影響較重,因此小年多為臘月二十三;相反,南方遠離政治中心,小年便為臘月二十四。而南方地區水系發達,沿湖居民和水上船家較多,他們的小年定在臘月二十五,當然北方的船家并不遵循“船五”的習俗。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的主要是中國的東北和華北地區,而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地區則要多一些。
另外,海南的小年則在農歷十五元宵節。山東有些地方又是在六月初一過的小年,安徽北部和南京地區把過小年和過元宵合在一塊,特別熱鬧;云南部分地區是正月十六。
南北方小年都有哪些習俗
1、掃塵
“塵”與“陳”諧音,故而掃塵旨在除舊迎新,拔除不祥。掃帚將墻壁上下掃干凈、擦洗桌椅、沖洗地面……各家各戶都要不留死角地徹底清掃,做到窗明幾凈。同時小年的這一天,也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在北京,通常把臘月二十四日定為“掃房日”。
2、貼窗花
剪貼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動。內容有各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孔雀戲牡丹 ,獅子滾繡球 ,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鴛鴦戲水等等。貼上窗花寓意著新的一年越來越好。剪好窗花后貼在打掃一新的屋子里,自然為家中增添不少喜氣。
3、沐浴理發
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而沐浴理發的活動,多集中在小年前后進行。
4、趕亂婚
過了二十三,民間認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民謠有“歲晏鄉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燈前姊妹私相語,守歲今年是洞房”的說法。
5、祭灶王
小年這天,也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
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講壞話了。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等到家家戶戶燒轎馬,灑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輪到祭拜祖宗。
6、吃餃子
北方的每個節日幾乎都會有餃子的身影,小年夜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山區多吃糕和蕎面。晉東南地區,流行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鍋倒”的說法。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粘結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
7、吃糖瓜、飴糖、麻糖
糖瓜、飴糖、麻糖等吃食本為給灶王爺嘴上抹得吃食,逐漸演變成了小孩小年必吃的零食。晉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頭”的俗話。
篇2
幼兒園剪紙個案分析
活動設計背景
剪紙是我們中國的傳統藝術手工作品,在很多地方是過節過年不可缺少的裝飾材料,但是在新疆卻是不非常常見的手工作品,所以我設計了這個活動,讓幼兒了解并能初步掌握簡單的剪紙技巧,感受剪紙的樂趣,激發幼兒對我們傳統手工作品的喜愛。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我國的傳統藝術手工作品“剪紙”。
2.學會制作簡單的剪紙。
3.感受剪紙作品的美感和剪紙過程中的樂趣,激發幼兒對傳統手工藝術的熱愛。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感受作品的美感和制作過程的樂趣,激發幼兒對剪紙藝術的熱愛。
2.難點:學會制作簡單的剪紙。
活動準備
過年場景圖片課件;剪紙作品的圖片課件;教師的剪紙作品若干;小剪刀;彩紙;透明膠帶
活動過程
1. 教師播放過年場景圖片的課件,請幼兒們仔細觀察圖片中有些什么,然后說一說。
2. 幼兒說完后教師一一介紹圖片中的物品,如燈籠、對聯、福字、鞭炮等等,重點引出剪紙。
3. 問問哪些幼兒見過漂亮的剪紙,如果有請他們說說他們見到的剪紙是什么樣的,然后播放傳統的剪紙作品圖片課件.并請幼兒說說圖片中的剪紙的顏色、形狀、圖案等等。
4. 教師出示自己的剪紙作品,也請幼兒來說說老師的作品是什么樣子的。
5. 教師給幼兒們發小剪刀和彩紙,教師邊制作剪紙邊講解制作方法,并請幼兒跟著教師一起來學習剪紙輪廓形狀的剪法,主要有方形、圓形、花形。(注意提醒幼兒們要正確小心的使用剪刀)
6. 讓幼兒們自己進行制作,在學會剪紙輪廓的基礎上自由發揮創造,剪出不同的形狀,教師進行觀察,對個別制作上出現疑問或問題的幼兒給予及時的指導和幫助。
7. 幼兒們制作完畢之后教師把作品貼在前面,讓幼兒們一起欣賞自己和小伙伴們的作品,說說自己的制作過程和作品是什么樣子的,教師進行點評。
教學反思
大班的孩子們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相對小班、中班的幼兒們強了許多,但在學習制作過程中還是有一部分孩子接受較慢,教師在教授和講解的過程中一定要耐心準確,并在活動過程中要多多使用鼓勵性的語言,讓每個孩子都能在活動中得到動力。
基本信息
活動名稱 《剪紙》 活動班級 大班
作者及工作單位黎昕 阿克蘇市新城雙語幼兒園
畢業學校 新疆師范大學 學歷大專 教齡半年職稱 無
活動設計背景
剪紙是我們中國的傳統藝術手工作品,在很多地方是過節過年不可缺少的裝飾材料,但是在新疆卻是不非常常見的手工作品,所以我設計了這個活動,讓幼兒了解并能初步掌握簡單的剪紙技巧,感受剪紙的樂趣,激發幼兒對我們傳統手工作品的喜愛。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我國的傳統藝術手工作品“剪紙”。
2.學會制作簡單的剪紙。
3.感受剪紙作品的美感和剪紙過程中的樂趣,激發幼兒對傳統手工藝術的熱愛。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感受作品的美感和制作過程的樂趣,激發幼兒對剪紙藝術的熱愛。
2.難點:學會制作簡單的剪紙。
活動準備
過年場景圖片課件;剪紙作品的圖片課件;教師的剪紙作品若干;小剪刀;彩紙;透明膠帶
活動過程
1. 教師播放過年場景圖片的課件,請幼兒們仔細觀察圖片中有些什么,然后說一說。
2. 幼兒說完后教師一一介紹圖片中的物品,如燈籠、對聯、福字、鞭炮等等,重點引出剪紙。
3. 問問哪些幼兒見過漂亮的剪紙,如果有請他們說說他們見到的剪紙是什么樣的,然后播放傳統的剪紙作品圖片課件.并請幼兒說說圖片中的剪紙的顏色、形狀、圖案等等。
4. 教師出示自己的剪紙作品,也請幼兒來說說老師的作品是什么樣子的。
5. 教師給幼兒們發小剪刀和彩紙,教師邊制作剪紙邊講解制作方法,并請幼兒跟著教師一起來學習剪紙輪廓形狀的剪法,主要有方形、圓形、花形。(注意提醒幼兒們要正確小心的使用剪刀)
6. 讓幼兒們自己進行制作,在學會剪紙輪廓的基礎上自由發揮創造,剪出不同的形狀,教師進行觀察,對個別制作上出現疑問或問題的幼兒給予及時的指導和幫助。
7. 幼兒們制作完畢之后教師把作品貼在前面,讓幼兒們一起欣賞自己和小伙伴們的作品,說說自己的制作過程和作品是什么樣子的,教師進行點評。
篇3
2、年味的確是越來越淡了,人情味倒是濃厚。現在的自己,父母健在,有二三好友,有些小私房錢。很知足啦。
3、有人說年味越來越淡了,感覺現在找過年的感覺也只有在微博或者電視上看看圖片,現實中的年味是越來越淡了。
4、年年春節看燈會,今年年味尤其濃。
5、年味越來越濃了,太陽也越來越給力了!曬的人暖洋洋的。
6、大年初一,大人們早早的就起來包餃子。那時候的初一,街上基本上是沒人的,所有的店面都關著門。
7、在越來越淡的年味中,阿哥最期待的過年的事情是遠離工作遠離學校,跟家人在一起。
篇4
比如從心理文化上,分為表達辯證觀念的詞語、倫理觀念的詞語、中庸和諧委婉意識的詞語、漢民族心態特征的詞語和一些象征詞語;從制度文化上,分為禮俗文化詞語、民俗文化詞語、宗教文化詞語、典籍文化詞語等;從物質文化上,分為飲食、姓名、數詞、顏色詞、地名文化詞語等。常敬宇先生的分類影響較大,一些學者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拓展,但基本上仍是遵循著相似的模式,如王國安(1996)把文化詞語分為表現中國獨特的精神、物質文化、自然地理、制度、風俗習慣等詞語;楊德峰(1999)將文化詞語分為政治制度、宗教、人物、地理、歷史、文藝、服飾、飲食、建筑、節令、器具、成語、習俗、禮儀等;張高翔(2003)把文化詞匯分為四類:制度文化詞語、物態文化詞語、心態文化詞語、行為文化詞語;王德春(1998)指出部分詞匯中存在著國俗語義,將承載國俗語義的詞語分為:具有特殊文化色彩、歷史文化背景意義的詞語,習慣性的寒暄用語,具有修辭意義的人名,具有兩種以上國俗語義的詞語,國俗熟語以及反映我國特殊事物的且外語中沒有現成對應的詞語。
二、教材《輕松學中文》中的文化詞匯分類
筆者對教材《輕松學中文》的文化詞匯的分類參照的是常敬宇先生的《漢語詞匯與文化》的分類標準,把教材中的文化詞匯按照物質文化(地理名詞、飲食名詞等)、心理文化(熟語、祝福語、反映中國人的心理特征的詞語)、制度文化(禮俗、民俗文化、典籍等)進行第一層次的分類,同時又將物質文化、心理文化、制度文化進行再分類,比如物質文化中又分為飲食、姓名、地名、數詞、顏色詞文化詞語等。在《輕松學中文》中,第一冊沒有出現文化詞匯,這與對外漢語教學基礎階段的教學目的是吻合的。第二冊中的文化詞匯主要集中在飲食類上,有8個之多。第三冊文化詞匯仍然與飲食類相關,但是數量降低到兩個。從第四冊開始,文化詞匯的子類型開始變得豐富,除了飲食類外,樂器、名勝古跡、習俗、民間娛樂和稱謂語大量出現,尤其是稱謂語非常豐富,表現了教材從物質文化到制度文化的過渡和銜接。第五冊中的文化詞語類型更為豐富,飲食、名勝古跡、器皿、藝術、節令、習俗、祝福語都已經出現,這與學習者語言水平的發展是相適應的。第六冊和第七冊沿襲了文化詞語類型豐富、數量增加的模式,心理文化方面的文化詞匯逐漸增多,比如說祝福語、熟語、象征詞語之類在這一階段出現的頻率增多。到第八冊,無論是在類型上還是數量上,文化詞語的分布都是本套教材中最多的。因為,此時學生在語言與文化方面已經有了較好的基礎。可見,《輕松學中文》在文化詞匯的分布上,體現出明顯的分階段逐步遞增的特點。該套教材在文化詞匯的分布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一是零文化階段,專注于語言知識本身。以第一冊為代表;二是文化淺層接觸階段,提供表層的物質文化知識,以二、三冊為代表;三是文化深層接觸階段。文化詞匯數量增多,類型豐富,全方位地展示語言與文化的相互滲透關系,最初是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在此基礎上注重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文化詞匯的教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也應該分階段進行。
三、分階段進行對外漢語文化詞匯教學
在中小學生學習文化詞匯的初級階段,可采用直觀性教學法,利用具體的實物或圖片等方法來解釋該文化詞匯的意思,讓學生輕松理解。例如,由于筆者所在學校的條件有限,不能提供所有教材中出現的樂器,因此帶到課堂上的是友人所贈的“笛子”和“葫蘆絲”。古典樂器這一課是這樣展開的:(1)圖片展示“鼓”,播放電影《十面埋伏》片段,其中以女主角跳《仙人指路》擊鼓的水袖舞,引出文化詞語“鼓”,并展示“鼓”的圖片,播放視頻“北京鳳樂團”的《五虎聲威》,再次展示“鼓”的圖片,領讀“打鼓”。圖片展示“二胡”,播放一段《二泉映月》。再次展示“二胡”的圖片,領讀“拉二胡”。(3)圖片展示“古箏”,播放一段名曲《漁舟唱晚》視頻,再次展示圖片“古箏”,領讀“彈古箏”。(4)圖片展示“琵琶”,播放一段名曲《十面埋伏》的視頻,再次展示圖片“琵琶”,領讀“彈琵琶”。(5)圖片展示“笛子”,播放一段名曲《揚鞭催馬運糧忙》,然后拿出從國內帶的笛子給學生展示,并示范笛子的指法,進行“吹笛子”的動作示范,讓學生傳遞感受,擺出吹笛子的動作,給學生拍照留念,領讀“吹笛子”。(6)圖片展示“葫蘆絲”,播放一段葫蘆絲名曲《月光下的鳳尾竹》,給學生展示葫蘆絲實物,并示范葫蘆絲指法,進行“吹葫蘆絲”的動作示范,讓學生感受,擺出吹葫蘆絲的動作照相留念,領讀“吹葫蘆絲”。通過以上方法,學生對古典樂器詞匯已有所了解,然后再次領讀這一節課所學的古典樂器文化詞匯,并做詞匯游戲再次掌握詞匯。最后,播放古典樂器樂團“女子十二樂坊”演奏的《恭喜恭喜》(因為學生學過《恭喜恭喜》這首歌,節奏感很好,學生很喜歡唱,他們會跟著節奏哼唱)的視頻。文化詞匯是民族特有的詞匯,學生沒有見過的事物他們是很難理解的,通過教學過程中提供文化詞匯的圖片等媒介的展示和切身體會,學生既可以對所學詞匯加深印象,又可以提高文化詞匯的學習興趣,更能產生對中國文化的喜愛之情。中小學生學習文化詞匯的中、高級階段,可以采用“情景再現,走進中國”的對外漢語教學方法進行文化詞匯教學。這種教學法主要是采用語境教學法。孔凡成的《語境教學研究》中指出:“語境,是指人們運用語言來進行言語交際的一種語言環境,包括社會文化語境、上下文語境、認知語境、情景語境等;語境教學,是指以培養學生的言語能力為宗旨、以課文語境為依托的語文教學。語境教學強調的是,運用語境理論指導教師的教以及學生的學,基本方法有社會文化語境教學法、上下文語境教學法和認知語境教學法以及情景語境教學法等。”任何一種語言的使用,都不可以離開語境而獨立存在,語境的使用能讓抽象的詞語變得更具體、更形象。語境不同,詞語的使用要求也不同,但是相同的詞語要是在不同的語境中反復出現,可以加深對這個詞的理解和記憶。語境教學法是一個很好的對外漢語教學手段。
四、結語
篇5
1準備一張紅色的紙,然后最好是雙面紅色的(為了演示折疊的效果,小編故意找了一張單面紅色的紙),大約20厘米見方即可。
將紅色紙沿著對角線對折一次,然后注意一定要壓扁壓平。因為這個剪紙要折好多層,所以,每一層盡量壓得實一些。
3將對折的紙沿著中線對折,然后使兩個45度角重疊在一起。
4將兩次對折的紙在沿著中線對折,繼續使兩個45度角重疊在一起。
5再次對折與上兩次不同,這次是將其中一個45度的角然后(注意是連成一起的那邊,而不是散開好幾頁那邊)對折成兩半,這次,另一條邊是不對齊的。
6在稍短的那面畫上圖案,如圖所示。這里小編是為了讓大家看清楚,畫上了陰影部分,實際操作中只要自己能看出效果即可,不必非要畫上重重的陰影。
篇6
>> 兔子,快跑 等 菜鳥快跑 等一等,教學的應有情懷 “等一等”:讓教育更 有效 眼里只有一只兔子 快跑,籃球菜鳥…… 想做一只有尊嚴的兔子 總有一只兔子讓孩子長大 兔子鎮有一個的菜園 一只兔子能有多萌 三團:機采棉四分天下有其一等 有條不紊 便簽工具三合一等 一等聰明 等一等 菜鳥學飛《米婭,快跑》 2013年《名人傳記》“有獎答卷”活動一等獎讀者名單 有僵尸,快跑! 快跑,有怪獸! 李群杰:一等襟抱一等詩 第一等學問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邏輯分區的不同格式會以不同顏色顯示出來,分區的使用狀況會以柱狀條顯示,在工作區中選中需要調整大小的分區,單擊右鍵執行Resize/Move(重置/移動),出現如圖1所示的對話框,這時候只要拖動上邊那個框框或者在Partition Size(分區大小)里直接填寫數字就可以調整分區的大小了,點OK完成操作。
第二步:如果你是壓縮了分區,工作區會出現一個灰色的未分配空間(見圖2),現在來把它分給其他分區。選中你想要的擴充的分區執行Resize/Move重置/移動)操作,出現和圖1一樣的對話框,還是如上面所說拖動或填寫調整后的分區大小點OK就行了。
小提示
如果我們想再新建一個分區就在上步中執行Create(創建)操作(見圖3),軟件可以在Windows下運行,但不支持64系統,還可以創建一個用于啟動的光盤,可以讓你在Windows 被加載之前管理你的分區。
第三步:調整完畢最后不要忘記點擊工作區左邊的Apply(應用),因為這時候一切都還沒執行呢。點擊“確定”后重啟計算機(建議重啟),分區工作就完成了。輕松吧!
春節回家看照片要懂“走馬觀花”術
春節聚會,抱著一堆旅行照片歸來,瀏覽、整理是回味這個快樂春節的又一快事。然而,幾百張大尺寸的照片,查看起來要等半天,以后查找起來也是麻煩,這卻是一件煩心事。別急,有CFan在,春節過年怎么會有困擾呢?
圖片瀏覽不再“慢半拍”
旅游回來,迫不及待地想看看那些照片吧!用Windows默認查看器查看的話,不假死就是好事了,想要解決問題,除了升級內存,那就是升級看圖軟件了!
安裝“美圖看看”(下載地址:/)后就自動將它設置為默認看圖軟件了,首次用美圖看看來圖片呢,會提示你是否選擇全屏模式(見圖1),打開后你會發現圖片是懸浮在一個黑色背景上,拖動鼠標,還可以拖動它呢,當你把鼠標移到最下面,同文件夾里的圖片就盡在眼前了(見圖2),點哪個看哪個。
小提示
首次使用滾輪也是會讓你選擇滾輪動作的,當然,這些操作習慣都可以在啟動軟件后,通過“工具選項使用習慣”進行重新設置。軟件采用了PEV-II圖像引擎,CPU占用率相對較低。
篩選人物我要“一招制敵”
喜慶的春節,當然不會忘了多給自己和家人捕捉一些美景,但圖片一多,分類就是一個麻煩事。相信你最常做的就是把風景照和人物照分開吧,對于這一點,我只用一個鍵就可以將它們輕松分開。
啟動美圖秀秀程序,在左側瀏覽器菜單找到圖片目錄,然后單擊上面工具欄的“頭像識別”,稍許等待之后,美圖秀秀就把人物照就給你搜出來了(見圖3),并會人性化地提示搜索到的張數,而其他無關的照片會自動屏蔽(只是暫時不顯示)。這就大大方便我們對圖片歸類整理了,單擊右鍵,剪切、復制、移動任由操作。
子目錄再多也不怕
XnView圖片轉換一鍋端
因為業務需要,要把一大批的BMP圖片進行格式轉換,如果只在一個目錄中,也許有很多工具可以完成,但是在一個有子目錄的多層目錄環境下,估計有很多工具就讓人很郁悶了。現在我們就讓XnView來給我們表演一番吧。
第一步,在“查看”菜單中依次點“查看方式詳細信息”,找到自己需要批量轉換圖片的主目錄,用鼠標右鍵點目錄,然后選擇右鍵菜單中的“顯示所有文件(包括子目錄,見圖1)”,即可顯示出此目錄下所有文件信息。
篇7
>> 春節養生七天樂 《國慶七天樂》明星跨界樂七天 春節七天樂 歡喜過大年 《國慶七天樂》老畢玩轉“創新” 國慶七天樂之親子篇 國慶七天樂之電影篇 國慶七天樂之體感游戲篇 國慶七天樂之游戲篇 國慶七天樂 健康美食多 組織“國慶七天樂”專場演出 七天 七天(3) 七天(2) 國慶紀事七天樂之第一天 七天的幸福 七天的祭奠 做了七天兄妹 創業頭七天 第七天 七天(微小說)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看看;如果你想找副適合自家的春聯,可以到春聯大全(上找找,看有沒有自己喜歡的書法字體。
第4步 右擊文字選擇“設置藝術字格式”,將“大小”設置為16厘米(高度)和18厘米(寬度);在打印機中放入金紙,然后單擊工具欄上的“打印”按鈕打印當前文字(見圖1)。打印完畢雙擊文字修改成下一個字“年”,再次打印。如此反復,將所有的文字全部打印到金紙上。
第5步 裁剪文字,把它們貼到紅色對聯紙的對應位置,最后再參照上面的方法制作一幅橫批,一副個性化的春聯就制作完成了。
老鳥支招:
大年三十忙過年,除了制作春聯外,我們可以做的事情還很多,下面就是兩個小例子。
我也學學下廚房
每年的年夜飯都是父母在忙碌,今年我準備露一手做幾個拿手好菜,一定能讓他們驚喜不已。不過中國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有些菜名我連聽都沒有聽說過,更別提做了。幸好有“嘟嘟美食菜譜”軟件(/soft/2611.htm)來幫忙,它包含了川菜、粵菜等各大菜系,點擊菜名就會顯示詳細的原材料、具體做法等。還可以把菜譜打印出來,這樣看起來更方便。另外訪問“菜譜網”()也可以看到更全、更新的各式菜譜。
煙花煙花滿天飛
為了增添節日氣氛,一般城市會開放一些安全區域供市民燃放煙花,我們可以用手中的數碼相機把煙花燃放時的美麗情景拍攝下來。具體的拍攝技巧,可參閱本期“DC拍拍拍”中的《三腳架加慢鏡頭,巧妙捕捉滿天煙花》一文。
正月初一:千里祝福E卡通
按照習俗,一般正月初一不用出門走親訪友,而只是在家中、近鄰之間拜拜年,時間上比較清閑。忽然想起遠在上海的一位好朋友來,不如乘著空閑給她E-mail一份電子賀卡祝福一下吧。
IncrediMail是一個非常特別的E-mail軟件,它除了能完成基本的電子郵件收發任務外,還附帶很多的信箋、動畫、音效及各種賀卡。通過它,可以輕松給朋友發一封有聲有色、圖文并茂的E-mail賀卡,操作簡單。
正月初二:大家都來猜燈謎
按照傳統習俗,初二是去女朋友家拜見岳父岳母的日子。為了博得MM周邊人(兄弟姐妹及閨中密友等)的認可,看來我得準備幾手絕技震他們一下。想來想去,猜燈謎應該是展示才華的一個好辦法。
軟件中有許多燈謎知識的文章,并收集了大量的燈謎作品,可惜共享版不提供謎底,不過這可難不倒聰明的我,實在不行還可借助Google查找呢。根據這些知識自己再獨創幾條燈謎,不愁不一鳴驚人了。
正月初三:我們一起卡拉OK
初三,女朋友帶著她的弟弟妹妹一起來我家回拜,吃完飯之后,我帶著她們一起卡拉OK,玩得很開心。什么,要去歌廳?當然不用啦,家里有DVD機還用得著去歌廳!大家翻翻《電腦愛好者》2006年的雜志,第2期的《想唱就唱,打造免費練歌房》、第6期的《給2006年的“超級女聲”熱熱身》、第8期的《插件,鑄就一流翻唱大師》以及第9期的《五步!打造免費的卡拉OK點播臺》,對家庭卡拉OK的制作和播放有詳細介紹,可以參考參考啦。
初四、初五、初六:MTV代表我的心
接下來的幾天假期,也就是在家上上網、看看電影什么的,比較清閑。想起過年期間給MM拍了不少照片、DV視頻,不如把它們剪輯成MTV,更能打動MM的芳心啦。還是用我的會聲會影9.0吧。
第1步 準備好制作MTV的照片、視頻、音樂、歌詞等,并且對MTV的鏡頭安排進行周密的策劃,一般步驟是:理解音樂選擇視頻合成MTV(包括:添加伴奏、視頻、圖片;錄制原唱;輸入歌詞)細節處理輸出MTV。伴奏可以到“華人第一音樂社區”()下載,歌詞到“我愛歌詞網”()查看。
第2步 啟動會聲會影,單擊右上角的“畫廊”按鈕選擇“視頻”(見圖2),然后單擊“加載”按鈕,將用來制作MTV的視頻加入到畫廊;單擊 “畫廊”選擇“圖像”,再單擊“加載”按鈕將圖片加入畫廊。
第3步 單擊“時間軸視圖”(見圖3),右擊“音樂軌”選擇“插入音頻音樂軌”加入伴奏。然后根據音樂和事先策劃的情節,分別將畫廊中視頻和圖片拖放到“視頻軌”,視頻可以通過時間軸上方的“剪輯素材”按鈕進行分割,并且可以拖動調節它的出場時間。在圖片的右側拖動可以延長圖片在時間軸上的時間,單擊“畫廊”選擇“轉場”,可以給視頻圖片加上豐富的過渡效果。
第4步 單擊“播放”按鈕播放時間軸上的素材,當到了開始演唱部分時“暫停”播放。然后雙擊“聲音軌”,再單擊左側的“錄制聲音”按鈕出現對話框,單擊“開始”后跟隨著伴奏開始演唱;在演唱的過程中,你可以充分發揮,利用音樂的間隙加上一些向MM表白的話語。演唱結束后單擊“結束”按鈕。
篇8
通過學唱歌曲《小拜年》,使學生了解我國民間歡度春節的習俗。并指導學生用歡快的情緒歌唱。
二、重點、難點:學唱歌曲,歌曲中附點八分音符的時值。
歡快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
喜慶熱鬧氣氛的表現
三、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鑼鼓打擊樂、電子琴。
四、教學過程:
〈一〉律動
|隨著《春節序曲》的音樂,教師帶學生扭秧歌,感受喜慶的氣氛。(幻燈1)
〈二〉導入|
(1)談話導入,同學們,聽著這歡快的音樂、扭著秧歌,你們覺得什么日子要到了?學生回答:過年、國慶、…
(2)你們喜歡過年嗎?過年都有哪些風俗習慣?(幻燈2)
學生回答:喜歡。風俗習慣有:包餃子、放鞭炮、…
(3)過年的風俗習慣真是豐富多彩,特別是拜年,很有意思,很熱鬧。你們聽,湖南的小朋友來給我們大家拜年了,請同學們仔細聽,他們是如何拜年的。(幻燈3)
學生聽音樂。
(4)你感受到了什么氣氛?誰來說說,他們是如何拜年的?
學生回答:熱烈、歡快、活潑的氣氛。他們拜年有耍獅子、舞龍燈…
(幻燈4圖片)
〈三〉重點練習
(5)同學們講的很好,他們過年還敲鑼打鼓呢!今天老師也帶來了鑼和鼓,想敲嗎?
學生敲一敲,感受一下。
(6)同學們敲的很高興,但如果有節奏的敲就更好了!下面聽老師有節奏的敲一敲,你們來模仿。
×××∣×××∣××××∣×××∣(幻燈5節奏譜)
咚咚嗆咚咚嗆咚咚嗆嗆咚咚嗆
學生練習,再用鑼和鼓敲一敲。
〈四〉學唱歌曲
(7)同學們敲的很好,下面我們能不能用歌聲把這首歌曲里歡快的情緒表現出來呢?
學生回答:能。
(8)請同學們跟著音樂自己學唱這首歌曲,看哪位同學學的最快。(幻燈6)
學生跟音樂學唱歌曲。
(9)下面,我們不跟音樂,自己練習唱,遇到不會的可以相互學習,相互交流。
學生練習唱
(10)剛才,有的同學唱的很好,但有的唱的還不夠準確,下面我們跟著音樂再練習一次。
學生隨音樂唱。
(11)會唱了嗎?請哪位同學來試試。
部分同學唱。教師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12)請同學們完整的跟琴唱一唱。
(13)同學們學的真快,要是把拜年時的高興心情表現出來就更好了,想一想,怎樣才能唱得更好?
學生回答:應歡快的唱,用有彈性的聲音唱```````
(14)講的很好,現在我們就按照你們所講的有感情的演唱一遍。
學生有感情的演唱。
(15)我們能不能跟著音樂,唱卡拉ok呢?
(16)跟伴奏音樂唱。
〈五〉創作表演
(17)唱的真好,我們還可以運用哪些方法,更好的表現這首歌,使拜年的氣氛更熱烈?
學生回答:鑼鼓伴奏、舞蹈表演、、、、、
(18)現在我們分組合作表演。
學生分成舞蹈、唱歌、鑼鼓伴奏三組自己創作表演。
(19)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唱起來、敲起來、跳起來吧!
學生隨音樂表演。
〈六〉拓展延伸
(20)同學們,我們唱的《小拜年》是一首具有中國特色的過年歌曲,下面我們來聽一聽外國小朋友是怎樣過年的。
(21)聽唱歌曲《新年好》。(幻燈7)
(22)聽唱了這兩首有關過年的歌曲,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回答:節奏不同、歌詞不同、演唱速度不同、、、、、
(23)同學們講的真好,同樣是過年,東西方文化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特點,需要我們用不一樣的表達方式表現出來!
五、總結
篇9
毫無疑問,短信和電話仍然是當前中國人春節拜年的最主要方式。特別是在除夕夜,此起彼伏的短信聲已經和春晚一樣,融入了大部分人的春節記憶之中。不過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無線網絡等設備、設施越來越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告別傳統的文字短信方式,使用圖片、語音和視頻等豐富多樣的拜年方式。在蛇年春節里,用微博@和用微信“聽”的“微拜年”,被不少網民采用,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拜年時尚。
“每年過年我都有‘幸福的煩惱’,那就是拜年短信該怎么編輯。隨便找一條群發吧,無趣又顯得沒誠意,可一條條單獨回復吧,又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網民Lucy說,“現在有微博太好了,可以通過手機輕松帶有圖片、音頻、文字、表情的祝福,比以往的拜年方式更加自由、搞怪和有趣。”
與微博一樣受到青睞的還有微信。在網友們看來,微信拜年更有“腔調”。按住鍵盤就可以輕松發出自己的“祝福語音”,可以正兒八經,也可以來點搞怪的,模仿春晚主持人說話語氣、學習娛樂明星講話,甚至還可以說點熱播電視劇主角的臺詞,創意多多,想怎么拜年就怎么拜年。此外,二維碼“過年拍”也受到熱捧,手機一掃“碼”上拜年,二維碼壓歲錢成為很拉風的新氣象。
1992年,世界上第一條短信在英國沃爾豐的GSM網絡上通過個人電腦向移動電話發送,至今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有統計顯示,短信20年已帶來超過5000億美元收入,被稱為“拇指經濟”。中國的移動通信網絡也早在1994年就具備了短信功能,2000年,中國手機短信息量突破10億條,目前每年短信發送量約萬億條。
然而現在,年輕人之間發短信、彩信的數量越來越少,甚至打電話的需求也在降低。蘋果的iMessage、騰訊的微信和手機QQ等等功能,讓朋友之間的交流變得更加方便多元。由此造成的直接結果則是,運營商的話音、短信業務增長一路放緩。據工信部的最新統計數據,2012年,全國移動短信發送量8973.1億條,同比增長僅2.1%,增幅為四年最低。而按照去年我國手機用戶增長11%來計算,事實上,人均短信發送量下滑了9%左右。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的統計則更讓運營商膽戰心驚――2012年全國運營商的整體短信量比2011年下降20%,彩信量下降25%,甚至連電話業務量也下降了5%。
的確,如今的中國正快步邁入“微時代”一屬于這個時代的,不只是“開心農場”里的“耕耘偷菜”,和伴隨著這些虛擬小行為而來的小小滿足:也包括身為職場里忙碌的“麥兜”,在紛雜的工作后那些微小的幸福和憂傷;這個時代還包括諸多的微語錄,比如“不要迷戀哥,哥只是個傳說”式的自嘲自戀,“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式的寂寞,“生活像一個茶幾,上面擺滿了杯具”式的慨嘆……于是,用140個字來記錄人生瑣碎的微博在2009年應運而生。
這幾年,新浪微博在微博江湖里一再創造神奇,現在注冊用戶已逼近4億大關。如果說新浪微博讓人想到“一馬當先”,那么微信的發展就讓人聯想到“一鳴驚人”。如果說QQ、“飛信”等即時通信業務的發展,給短信帶來的是分流,那么微信的迅猛發展給短信帶來的則是沖擊。
微信由騰訊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它通過網絡快速發送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以輕盈的新媒體技術重新構建了人際關系和溝通方式。微信用了不到1年半時間(433天)就突破1億用戶規模;半年后的2012年9月17日,微信注冊用戶破2億;又是半年不到,2013年1月15日,微信用戶突破3億,若以用戶數算,已超過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成為中國“第二大運營商”。
無論是新浪微博的將近4億用戶,還是微信3億用戶,都意味著每3到4.57個中國人就有一個人在用微博、微信,也意味著差不多每個中國家庭都有人在使用微博、微信,意味著微博、微信已經把幾乎所有的中國家庭都連接在一起,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可想而知。由此派生出來的“微拜年”,堪稱這種大趨勢在現實生活中的生動體現。
事實上,微信可以發送語音、文字、表情、圖片、視頻、地理位置等各種信息,甚至還能視頻聊天,在用戶體驗上已遠超傳統的短信和彩信。即便不論這些,僅從價格層面進行比較,微信也優勢盡顯,性價比非常高。
就目前情況而言,微信軟件本身是免費的,使用手機時,所產生的流量費由運營商收取。使用微信的話,語音消息的流量約為0.9K/秒~1.2K/秒,視頻消息根據原視頻質量壓縮至20K/秒~30K/秒,圖片消息根據原圖質量壓縮至50K/張~200K/張,1M流量可發送約1000條文字信息。運營商推出的流量包價格大致為:10元包100MB,20元包300MB,30元包500MB。相比微信,短信的資費是每條1毛錢,十年前是這個價錢,現在還是這個價錢。十年前,1分鐘通話雙向收費,每分鐘4毛錢,所以短信有了絕對優勢。而現在,只要辦理流量包,無論是上網發微博還是發微信,都讓短信曾經的優勢變成劣勢。
以一句“新年快樂”為例,微信大概是2秒,按照10元包100MB計算,這條微信的價格大概為0.00018~0.00023元。且微信軟件功能包含了語音、文字、視頻、Facetime等功能。而短信的資費則是按照境內每條0.1元收取,發送至境外的短信按照每條1元收取,每條短信包含140個字節,大約為70個漢字。其容量和微信相比,實在是有些相形見絀。
篇10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過新年了,我又長一歲了,應當爭取更大的進步。
2.鼓勵幼兒與伙伴們分享食物的快樂,增進友誼;充分感受節日的快樂。
3.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4.讓家長積極參加,為孩子們做榜樣。
5.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6.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活動對象:小班全體幼兒
活動時間:20XX年12月31日上午
活動準備:
1.布置園內班內環境,使整個幼兒園洋溢著節日的氣氛。
2.每名幼兒準備一句祝福的話。
3.幼兒準備好自己喜歡吃的食物(3~4樣)
4.磁帶、錄音機及幼兒的禮物
活動過程:
一、帶幼兒參觀已布置好的園內環境,讓幼兒感受節日的氣氛。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今天的幼兒園為什么特別的美?”幼兒:“快過年了!”
教師:“你們都看到了,快過年幼兒園都發生了新的變化,小朋友們在新的一年里有什么打算?”幼兒自由回答。(點評:開放性問題提出,引發幼兒大膽想象,相互交流)
二、文娛活動開始請來全班幼兒演節目。
1.請全班幼兒唱《新年好》歌曲唱兩段。
2.請幼兒自愿上臺表演,內容不項,如所學的歌曲或兒歌等。
3.幼兒對自己的好朋友說一句祝福的話。
4.各班孩子分享食物。
教學反思:
元旦即將到來,小班幼兒將迎來在園的第一次“迎新年,慶元旦”的活動。在這辭舊迎新之際,為了提高幼兒的交往能力和自信心,更為了讓孩子們一起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元旦,小班段特舉行:“慶元旦迎新年”的“食物分享”活動。本次活動我們將教育教學和分享活動融在一起,使幼兒認識到我長大一歲,要學習更多的知識技能和本領,感受元旦節日的氣氛,共同分享歡樂和喜悅。
2022年幼兒園元旦活動策劃范文
一、活動意圖:
通過活動,讓幼兒、家長感覺到節日的來臨,共同分享節日的歡樂。以親子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家庭與班級的溝通,讓幼兒有展示自我的機會,加深家園情、師幼情、親子情。
二、參加人員:小班教師、全體幼兒及家長朋友。
三、活動時間:年 月 日
四、活動場地:小班教室
五、活動目標:
1、幼兒樂意與同伴一起參加表演和游戲活動。
2、幼兒與家長一起體驗迎新年的快樂。
六、活動準備:
1、提前通知,請家長安排好時間,準時參加活動。
2、活動道具、小禮品。
七、表演活動
2021已離我們遠去,2022已悄悄地來臨,歡迎家長在百忙之中參加我們今天的“慶元旦家園同樂活動”。在這喜慶的日子里,我代表小班及兩位老師祝大家新年好!寶貝們也來祝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新年好。
1、首先請欣賞《幸福拍手歌》
2、 請欣賞歌曲《玩具進行曲》
3、接下來是家長與幼兒一起表演手語《媽媽我很好》
4、請欣賞歌曲《走路》
5、請欣賞歌曲《火車快開》
6、接下來請欣賞三位老師表演手語《花好月圓》
7、師幼與家長一起唱中英文《新年好》歌曲
八、親子游戲內容
各位家長,下一個環節開始進行親子互動。
游戲一:投籃
準備:海洋球、紙箱子
游戲方法:6對孩子與家長各站在老師事先畫好的場地上,幼兒手捧紙箱,家長手拿海洋球對準孩子手上的紙箱投籃,最后寶寶紙箱內球多的為勝利者。
游戲二:我們是毛毛蟲
準備:蘋果
游戲方法:兩組幼兒進行比賽,每組6名幼兒同時蹲下拉在一起向前進去摘蘋果,看哪組幼兒先摘到蘋果。
游戲三:搶椅子
準備:20把椅子
游戲方法:21名家長手抱自己的孩子圍著圓圈走,當老師的鼓聲停止時家長抱著孩子坐在小椅子上,沒有坐到小椅子的家長離開后,依次減少小椅子,最后占到小椅子的家長為勝利者。
游戲四:揪尾巴
準備:彩色皺紋紙條、音樂
游戲方法:10名家長手抱自己的孩子走,當音樂停止時,能保護好自己尾巴的家長為勝利者。
游戲五:滿地開花
準備:海洋球、紙箱子
游戲方法:6名幼兒身背裝有10個海洋球的紙箱子,在規定時間內幼兒跳高,將紙箱內的海洋球跳出,最后誰的紙箱內的海洋球最少為勝利者。
九、活動結束
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希望與美好就在不遠處等待。讓我們共同創造美好的明天,感謝各位家長對本次活動的大力支持。幼兒園小班“慶元旦家園同樂活動”到此結束。
結束活動頒發小禮品。
2022年幼兒園元旦活動策劃范文
活動目標
1、了解元旦中應注意的安全和衛生,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2、通過討論,激發過元旦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過元旦。
3、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4、感受到節日的快樂。
5、讓學生了解節日的習俗。
活動準備
《元旦安全知識調查表》、安全圖片每人一套;蠟筆每人一盒。
活動過程
1、讓幼兒了解元旦的含義,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激發幼兒過元旦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們,再過幾天我們幼兒園就要放假了,這個假期叫做元旦。知道為什么嗎?啟發幼兒動腦筋想問題。
教師總結元旦的含義:這個寒期是在一年中最冷的時間放的,我們叫它元旦,寒:就是冷的意思。
2、組織幼兒討論怎樣安全、愉快、合理地過元旦,培養幼兒完整的表達能力和想象、判斷能力。
(1)教師引導幼兒:元旦里你們想做些什么事情呢?
幼兒互相說出自己想做的或是喜歡做的事情。培養幼兒的表達能力、想像能力。
(2)那么在元旦里,有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呢?引導幼兒說出有關安全知識的內容。同時也鍛煉幼兒的判斷能力。
3、出示各個家長填寫的《元旦安全知識調查表》,挑選幾個家長所寫的暑假安全知識,提問幼兒:可以這樣做嗎?不可以做這些事情嗎?運用家長的話語來幫助提高幼兒的興趣,讓幼兒更加認真、投入地參與活動。
4、教師總結元旦里要注意的安全事項。
(1)如果回老家的小朋友,不能一個人或和小伙伴到河里去玩。
(2)不能玩火、玩電、玩尖銳的物體。
(3)冬天天氣寒冷,不能長時間到室外玩耍,要保護自己的皮膚,以免凍傷。
(4)要少吃生冷食物,否則,會引起肚子痛,影響身體健康。
(5)獨自在家時不要讓陌生人進來,不要告訴陌生人只有你一個人在家。
(6)出外與家人走散了,要懂得打電話報警,不要跟陌生人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