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風波范文

時間:2023-03-18 03:05:0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定風波,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夏若顏

曲韻聲聲繞綠窗,一彎明月照春江。

燕子雙飛歸畫棟,情種,花期有夢待西廂。

但得與君成眷侶,朝暮,天涯盡處又何妨。

莫負今生釵鈿約,重諾,相依相守水云長。

定風波·相思付水流

夏若顏

冷酒氤氳一半秋,此時情緒兩綢繆。

醉里落花人獨立,追憶,歡愉往事上心頭。

雙燕飛來楊柳岸,初見,江南煙雨也溫柔。

叵耐韶光容易別,音絕,相思付與水東流。

定風波·詩僧

夏若顏

弦上相思又一更,幾番魚雁寄無憑。

自此黃昏人去后,消瘦,可憐白發(fā)鬢邊生。

入破蝕心魂欲斷,堪嘆,歡愉多少負卿卿。

閱盡千山非昨日,情極,塵緣了卻做詩僧。

定風波·相思門

夏若顏

底事閑翻憶故人,掌中滿紙那年真。

別久方知情轉薄,寥落,去如流水也無痕。

叵奈浮生如意少,煩惱,相思早已入心門。

盡夜難眠更漏徹,明滅,風煙漸起送行云。

定風波·兩天涯

夏若顏

燈火闌珊淡月斜,風翻舊韻復咨嗟。

詞筆難書心下事,愁地,一場離索瘦黃花。

暗暗傷春隨客遠,堪嘆,相思錯種苦多些。

縱有癡情千萬縷,煙雨,重重山水兩天涯。

定風波·無題

夏若顏

一葉孤舟向謝橋,漸行漸遠漸魂消。

最是等閑人去后,知否?愁腸寸寸酒來澆。

籌得千金難買醉,無寐,音書重讀惜前朝。

燕子縈回飛畫棟,懷擁,相思樹底夢輕搖。

定風波·情深緣淺

夏若顏

舟過橫塘起碧波,東風吹亂一池荷。

燕子歸來人卻去,煙雨,畫橋誰與唱離歌。

澹澹行云天接水,相識,蘇提柳岸共吟哦。

往日馀歡無計忘,惆悵,情深緣淺任消磨。

定風波·無題

夏若顏

簾外潺潺煙雨凄,一行雁子過城西。

落葉飛花成別緒,朝暮,鴛鴦扇上憶相思。

往日襟情無限好,歡笑,山盟海誓柳依依。

幾度窗前吟舊韻,離恨,秋霜點點染青絲。

定風波·無題

夏若顏

香徑桃花片片紅,去年語燕又相逢。

水闊風清無限好,誰曉?佳期未卜覺春空。

記取江南攜手遍,深愿,畫橋共許兩心同。

叵奈韶光都一瞬,離恨,桃花落盡卷簾攏。

定風波·定風波·清歡

夏若顏

抬望中天月一彎,舉樽照影是清歡。

舍去千金重買醉,空對,無言惆悵淚潸然。

篇2

自然駕馭酷暑避。

莫論熾日怪脾氣,

可汗(1),

傲龍權衡嬉鳳尾。

/

禾牧清泉潤脈系,

擔當,

墨筆烙印萬世題。

紙硯含蓄九張機,

本意,

舜帝(2)臨海觀潮汐。

//

篇3

初識《定風波》

第一次接觸蘇教版《唐詩宋詞選修》,在思想意識上認識到,選修教學是要有別于必修教學的,至于區(qū)別點在哪,當時的認識就是選修當然側重與“選”,所以在唐詩宋詞的教學上,主要憑個人喜好篩選相關篇目。在“新天下耳目”這一板塊就選了《定風波》《江城子》《卜算子》,預計兩課時。

從詩詞教學的常規(guī)角度考慮,初定《定風波》的教學目標是:

1.認識學習本詞的表達技巧;

2.感悟蘇軾達觀的處世態(tài)度。

教學重點是理解內容,感悟形象,熟讀成誦。教學難點是理解“歸”向何處,體會作者豁達的胸懷和作品曠達的意境。

教學過程中首先圍繞文本研習:

1.“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體現(xiàn)出怎樣的性情?

2.“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竹杖芒鞋誠然輕巧、輕便,然而在雨中行走用它,怎么能比“騎馬”還“輕”?

3.“一蓑煙雨任平生”“煙雨”是否僅指自然界的風雨?一個“任”字,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心境?

4.“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春風是“料峭”的,而作者卻是“微冷”,怎么理解?此詞是不是他酒后的自我寬慰?

最后重點探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中的“歸去”和陶淵明《歸園田居》的“歸去”是否相同?他要歸向何處?從三個方面加以探究:1.歸朝廷。儒家的入世和有為,引導他熱愛生活和人生。因此在蘇軾的一生中,都信奉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2.歸田園。他自己比較喜歡老莊的作品,不自覺也會受到道家思想的影響。道家的無為非凡,又使他淡泊名利。所以他每到一處,都能敞開胸懷,盡情走進深山,尋找一種解脫,在山水間淡泊名利,皈依心靈。3.歸佛門。自己取名東坡居士,和佛印等人的交往較密,可以看出佛教思想對他的影響也非常大,佛家的靜達圓通,啟迪他走向圓融和通達。最后加以總結“歸去”——回歸自我精神家園。

知人論世論

課后加以反思,雖然課堂能緊緊結合文本內容,從練字的技巧出發(fā),結合詞人形象來體悟其中的情感,但實際上對課文難點的處理上,學生關于儒釋道思想對蘇軾的影響一無所知,問題的設計完全是教師為了設置難點而設置,因此,大多數(shù)是教師的說教或者說是灌輸,學生對情感的理解僅僅停留在闊達、曠達、樂觀等字面上,無從深入實際上也無法深入。這種為了解決難點而故意設置難點的教學,看似重難點突出,教學相對完整,實際上已經完全違背了學情。

問題的癥結在于,學生對蘇軾本人缺乏應有的了解,由此看來“知人論世”很有必要,這是探究的基礎,是觀察和思維的基石。當然,我在課前已經補充了“烏臺詩案”的相關資料,現(xiàn)在看來,這一材料有其相對獨立性,案例處在特定歷史的特定階段,這一事件也是蘇軾人生某一階段的案例,可以說這一案例只是蘇軾宦海中的一滴,擷取這一滴何以認識蘇軾人生的大海。看來在以后的教學中,還得補充蘇軾一生的宦海浮沉,了解了其一生的遭遇,方可知蘇軾的曠達樂觀的積極處世態(tài)度的淵源。

專題教學論

真正對《定風波》這首詞有新感悟是在完成對《江城子》《卜算子》的教學后,教完這兩首詞,突然冒出來的想法是,《江城子》沉摯深永、悲涼婉切,《卜算子》隱約高遠、冷寂執(zhí)著,那么,《定風波》中蘇軾的闊達與淡定的身影又在哪里?不同時期個人詞風變化為何如此之大?它們之間又有何聯(lián)系?

帶著這些問題,開始細心觀察文中的注釋并結合蘇軾的人生履歷,發(fā)現(xiàn)《江城子》寫于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是蘇軾喪妻十年后人生的又一次低谷,此時的蘇軾是“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卜算子》寫于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是蘇軾剛剛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也曾涉及此事,說蘇軾在涉案的當天,曾經推知自己小命難保,嚇得癱軟在地,但即使這樣,在幸免于難被貶黃州后,仍然“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而《定風波》是寫于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此時的他已經被貶黃州三年,可謂歷經人生的大風大浪。

筆者想到此,才真正認識到選修教學不只是“選”這么簡單,或者說“選”已經是已知命題,未知命題在于“修”。蘇教版選修教材應將其專題化,備課也應該是專題教案。蘇教版選修教材這種“專題”的設計,從實踐背景上看,它順應了新課程理念;從性質上看,它具有凝聚性、開放性、探究性的特點。“專題”的凝聚性是建立所選文本的內在邏輯聯(lián)系、邏輯分類基礎上的。“專題”開放性要求教師從整體考慮,大膽調整、整合。“專題”的探究性要求應改變過去學生依賴教師學習的狀態(tài),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再識《定風波》

鑒于此,第二年,蘇軾詞的教學首先著眼于專題教案,確定教學目標1.初步了解蘇軾詞沉摯深永、雄壯超脫、奔放流轉的藝術風格。2、通過探究性學習,了解蘇軾豪放派詞風的特點及其形成。教學重點是《江城子》《卜算子》《定風波》中情感的理解和掌握。教學難點是《定風波》中“歸去”的理解。教學過程中,重新調整三篇課文的教學次序,依次是《江城子》《卜算子》一課時,《定風波》一課時。

篇4

這座接近兩個頤和園面積大小的城市園林景區(qū),在孕育、出生后不斷成長,整個過程、每個步驟都充分糅合了生態(tài)理念與科技創(chuàng)新。干涸多年、生態(tài)嚴重退化的永定河復而碧波蕩漾、煥發(fā)生機;從建筑垃圾填埋場變?yōu)榫穲@林的錦繡谷花團錦簇、宛如世外桃源;擔任水體凈化重任的濕地公園由最初的砂石和建筑垃圾回填坑,成為如今的“園博之腎”……漫步園博園,處處是美景、件件是精品,無不滲透著先進理念和技術。盛會雖告一段落,但留給后人的將是永續(xù)的財富。

生態(tài)修復“母親河”煥發(fā)生機

永定河是北京的五大水系之一。翻看北京的史料,隨處可見永定河的身影:“二月,塞渾河堤決,役夫四千人”,“……六月初十日御史徐樹鈞奏……盧溝橋上水深尺許,永定河南三工決口數(shù)十丈……淹斃人口牲畜不計其數(shù)……”。封建王朝時的永定河,恰如一條脾氣難以捉摸的“無定河”。但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永定河在城市工業(yè)化的沖擊之下,水質變差、生態(tài)嚴重退化,河水斷流,昔日的“脾氣”消失得無影無蹤,連基本的活力都已喪失。

拯救“疾病纏身”的永定河,成為北京市和豐臺區(qū)政府亟待解決的問題。2010年,在多次調研后,北京市水利規(guī)劃研究院制定了一份詳細的規(guī)劃方案,經反復論證,北京市政府啟動了永定河整體治理計劃,擬將斷流30余年的永定河建成一條“綠色生態(tài)走廊”。

首先需要解決的水源問題。北京市水務局經過分析測算得出:永定河適宜的生態(tài)需水量是1.3億M3左右。其中,河道生態(tài)需水量為1億M3,綠化灌溉需水量0.3億M3。目前,北京中心城區(qū)的污水處理廠每年供應再生水量約9.8億M3,在滿足中心城區(qū)及其下游的用水需求后,每年可為永定河提供環(huán)境用水1.2億M3。通過建設循環(huán)管線,北京市可把經水廠處理過的再生水順利引向永定河。

其次是解決水質達標問題從污水處理廠出來的再生水可以達到Ⅳ類水質標準,在入河前經功能濕地的凈化后,可達到Ⅲ類標準,這樣就能夠保證水質的穩(wěn)定性。豐臺區(qū)水務局局長劉權來曾向媒體介紹,園博湖水下主體工程4.2公里的城市平原段河道,采用土工膜、膨潤土防水毯綜合減滲措施,以解決水資源不足的矛盾,形成“豐水多蓄,形成湖泊;水少多綠,大水下滲回補地下水,形成濕地;小水蓄滯形成景觀,湖泊與濕地交替”的生態(tài)效果。

經過三年治理,如今永定河在流經門頭溝、石景山和豐臺區(qū)的門城湖、蓮石湖、曉月湖、宛平湖和圓博湖都已經蓄水,長達14 公里的“五湖一線”景觀建設已經順利完成。

匠心獨運“敗景”變風景

錦繡谷全稱“萬花錦繡谷”,原為永定河河床的一部分,曾作為采砂場,后又成為建筑垃圾填埋場,至園博會籌建仍留有一個面積為10公頃、深達30米的大沙坑。如何將一塊廢棄地變?yōu)橐惶幘穲@林,錦繡谷的景觀設計師因地就勢,匠心獨運,將一個大沙坑改造成一個下沉式景觀花園,取傳統(tǒng)的“燕京八景”之精髓,內設大型山石疊水、花卉瀑布等景觀,成為北京園博園生態(tài)修復的新亮點。

錦繡谷實現(xiàn)華麗變身,首要問題是確保栽種的植物能在這片廢棄地上存活和成長。設計人員與豐臺區(qū)科委、北京市園林科研所一起進行了反復研究和實驗,先把垃圾夯實,而后在上面回填土層,回填土也都經過化驗和處理,以確保樹木花草能夠成活,再利用既有地形,綜合運用科技和生態(tài)手段,對區(qū)域改造處理。另外,考慮到特殊地形可能帶來的水土流失問題,設計人員和施工人員采取了一系列的固土措施。首先對夯實的地基土層進行固定和保護,通過層層土工膜的疊層技術和雨水截洪設施,避免水土流失的發(fā)生。

為給谷內花卉苗木創(chuàng)造一片適于永久存活的“土壤”,施工人員在回填土時,先用編織布包裹土方,然后在土方上覆蓋種植土。遇到特殊花卉,工人們會在種植土上再覆蓋一層有機營養(yǎng)土,目的是為了固土,增加土壤的肥力。考慮到谷地的特殊環(huán)境和地形可能對谷內樹木的影響,在后期營造地形地貌時,又在原有基礎上做了一些微地形的變化,使錦繡谷內始終保持著起伏的地形變化,這樣就在谷中形成了小氣候,能更好地適合植物的生長。

錦繡谷中花木密布,澆灌它們需要耗費大量的水。“精準灌溉”成為首選方法。技術人員運用智能技術,把錦繡谷內每一棵樹木的情況錄入計算機系統(tǒng),系統(tǒng)會根據(jù)樹種、樹齡等數(shù)據(jù),判斷出每棵樹的“飲水量”。同時,電腦上的監(jiān)測系統(tǒng)能夠測算出每棵樹周圍的降雨量。據(jù)測算,這一項基于互聯(lián)網的智能控制澆灌系統(tǒng),可以使水的利用率超過85%,節(jié)約灌溉水50%以上。

谷內的人行道、廣場統(tǒng)一鋪裝透水磚,雨水可滲入地面,流進園博園中與濕地相連接的管道。利用生物凈化達到地表水標準后,再用來補充景觀水或直接灌溉。

雨洪利用是錦繡谷的一大特色。所謂雨洪利用,主要是針對屋頂、道路、庭院、廣場、綠地等不同下墊面降水所產生的徑流, 采取相應的措施, 以達到充分利用資源、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減少外排徑流量、減輕區(qū)域防洪壓力的目的。

在錦繡谷中,雨水收集設施扮演著重要角色。收集雨水的蓄水池、截洪設施將從天而降的甘露“收入囊中”。收集雨水的花屋將落下的雨水經搜集槽流入,再經過濾后加壓打上去,給屋子的垂直綠化供水。同時,花屋的另一個作用是把雨水收集和循環(huán)利用的方法展示給游人,向來此參觀的游客傳遞循環(huán)利用、生態(tài)環(huán)保等科普常識和理念。

凈化水體 濕地來“擔當”

濕地公園位于園博園東南角,是園博園中最重要的水景。在被改造成濕地公園前,這里是砂石和建筑垃圾回填坑,最深的地方可以達23米,而且占地面積極大。若將這個砂石坑先填平再修建園林或建筑,不僅工作量大,而且成本極高,因此,改造成濕地公園更為可行。

取自然之材,還自然之色,濕地公園盡量使用天然環(huán)保材料,建成后總占地面積約35.5公頃,其中包括復合填料床人工濕地28.1公頃,表流濕地約1.3公頃,景觀綠化5.3公頃。這片亞洲目前最大的潛流型人工濕地,擁有令人驚嘆的水體凈化能力。它憑借面積廣闊的復合填料床人工濕地和表流濕地,每天將8萬M3的近Ⅳ類再生水,轉化為除總氮含量超標外,所有指標均符合Ⅲ類地表水標準的凈水。

這些水視需要進入園博湖,或輸往園博園的核心區(qū)供展園水景使用。在雨季,從園博園排出的雨水會經過濕地的凈化,再進入園博湖,最終匯入永定河水系之中。可以說,濕地公園就是園博園與外界之間的雙向“水資源過濾器”。

濕地公園履行凈水“職責”,不僅有賴于濕地內的環(huán)境,也需要生活在濕地內的眾多動植物的幫助。在濕地公園里,種植有各類喬木、灌木和地被植物30余種、水生植物30余種,并放養(yǎng)有多種魚類和水生底棲動物。這些生物共同承擔著凈化水體和美化濕地景觀的重任。

開源節(jié)流 雨洪系統(tǒng)“盡職盡責”

把雨水進行收集、集中和儲存再利用,是園博園設計的一個重要理念。雨洪利用作為開源和節(jié)流并舉的一項重要措施,具有節(jié)水、防洪、生態(tài)環(huán)境三個方面的效益。覆蓋整個園博園以及周邊地區(qū)的雨洪利用系統(tǒng)在保證持續(xù)六個月的園博會用水以及雨季的防汛安全方面發(fā)揮著不容小覷的作用。

園博園的雨洪利用工程,大體可分為園林景觀和水利兩個體系。園林景觀系統(tǒng)位于園博園內部,其大多數(shù)組件都被巧妙地隱藏在地下,人們只能從草坪邊的雨水收集槽發(fā)現(xiàn)它們。

園內采用滲透與回用相結合的雨水綜合利用方案,在人行道和廣場上使用透水鋪裝材料,使雨水滲入地下,經過濾后被收集到地下儲水池里。這些雨水主要用于大型水面補水和植物灌溉。

水利體系雨洪利用系統(tǒng)由園博園濕地公園和園博湖,乃至整個永定河水系組成,呈現(xiàn)出一種完全不同的風貌。這套龐大的系統(tǒng)不僅能將落在濕地公園和園博湖區(qū)域及其周邊的降水全數(shù)收集,還可收納從園內流出的雨水,做到“滴水不漏”。

水面寬闊的園博湖,實際上成為雨洪利用系統(tǒng)中的“水庫”。由于它的水面低于下游,使其蓄水量超過1000萬M3。不僅如此,匯入園博湖的雨水,還由一套設計巧妙的系統(tǒng)進行了凈化。當普降大雨時,園博園內沒有收集到的雨水,經過園內草坪和土壤凈化后流向園外。園內收集到的雨水也經由此凈化過程,被收集管道引入園博園濕地公園。此后,濕地又承擔起了“精益求精”的工作,如同凈化再生水一樣,對雨水進行凈化后,讓它們匯入園博湖。

對于突如其來的大暴雨,這套雨洪凈化系統(tǒng)也足以應對。在園博園一側的湖岸,建有長達4.2公里的“庫濱帶”,它屬于表流人工濕地。遇到大雨或暴雨時,承擔日常水體凈化工作的潛流濕地就成為“緩存區(qū)”,其余超出負荷的雨水,則通過一條人工溪流,分散到整個庫濱帶,由表流濕地處理后再流向園博湖。

消納污水 微生物“聯(lián)合作業(yè)”

園博園的再生水處理系統(tǒng)大體分為兩個體系。園博園內部設有兩座小型污水處理站,可以將園區(qū)產生的污水通過管網收集后,集中在一起處理。為了不影響園區(qū)景觀效果,污水處理區(qū)域和設備都被建在地下,地上則進行了綠化。

篇5

勃朗峰,歐洲最高的山峰,海拔4810米,山頂終年積雪。俯瞰勃朗峰,六角白星冠冕峰頂。一個傳世品牌便以此為標志,象征著高雅、優(yōu)美、卓越的品質與完美的工藝。萬寶龍的六角白星標志白雪花,在萬寶龍的產品中,古典與經典集于一身,一段沉淀了幾百年的文化歷史緩緩地訴說著這個傳奇的品牌故事。

寫過百年的尊貴萬寶龍

1906年,美麗寧靜的漢堡郊區(qū)是萬寶龍名筆的誕生地。歷經1個世紀,萬寶龍除了筆之外已發(fā)展成為一個多元化的高檔品牌,包括腕表,優(yōu)質皮具、珠寶襯飾等。但是在很多的超級萬寶龍迷眼里,萬寶龍的品牌經典還是它的筆,任何工具都不如一支萬寶龍的筆簽起字來有感覺。

1908年,萬寶龍推出第一款優(yōu)質墨水筆“紅與黑”。第二年,更先進的“Montblanc Do Space”系列墨水筆上市,當時的宣傳口號是“絕不漏墨”。這之后,公司才真正地將歐洲最高峰勃朗峰的名字注冊為商標。

1924年,萬寶龍推出的殿堂級書寫工具――大班系列由萬寶龍制筆大師手工精心雕琢而成,其巧奪天工的工藝和恒久雋永的造型深受眾人的喜愛,該系列產品完美地詮釋出了萬寶龍品牌的精髓:對傳統(tǒng)工藝、卓越品質和完美設計的追求,對思想、情感、美麗及文化等人文精神的禮贊。每支大班系列(Meisterstuck)墨水筆的筆咀均刻有“4810”的字樣,它代表勃朗峰的高度。每年萬寶龍都會推出多款限量4810支的限量系列,而大班皇家極品墨水筆(Meisterstuck solitaire Roya)筆桿上也鑲嵌了4810顆鉆石。過去100年來,4810這個數(shù)字引證了品牌對完美質素的矢志追求。大班系列墨水筆的經典設計和永恒美感,不但使其成為紐約現(xiàn)代藝術館的永久藏品,還成為不少政治、商業(yè)風云人物的簽名筆和大文豪創(chuàng)作不朽名著的書寫工具。

作為生活品位的倡導者,萬寶龍的產品總可以讓人感受到對人類偉大文化的敬仰。為向燦爛悠久的中國文化致敬,萬寶龍?zhí)貏e在2000年推出了別具收藏價值的“千禧金龍年限量紀念墨水筆”,而另一款具有中國清代特色的“大清皇朝2002限量發(fā)行墨水筆”也已面世。1992年起萬寶龍限量發(fā)行的“藝術贊助人系列”和“大文豪系列”,更是表達了萬寶龍對歷史上推動文化藝術發(fā)展的人物以及偉大作家的崇高敬意。

2000年,萬寶龍以波希米亞系列開創(chuàng)了書寫藝術的新篇章。結合萬寶龍傳統(tǒng)工藝及現(xiàn)代設計的精髓,波希米亞系列特別為享受現(xiàn)代波希米亞式生活的人士而設一他們自信而不拘泥于傳統(tǒng)思維,懂得享受成功的喜悅及生活的樂趣。其設計簡潔流暢,小巧典雅,勢必成為現(xiàn)代流行文化的新符號。

2003年推出的年度系列,以白瓷制造的墨水筆分別詮釋三個主題:經典神話、威尼斯嘉年華和神話瑞獸。這些限量版每一款都刻有限量編號,設計尊貴、典雅,極富藝術氣息,令全球的收藏家和鑒賞家為之傾倒。為保證產品的稀有性,所有的模具在生產完畢后會全部銷毀,其收藏價值不言而喻。精美的手繪釉彩在每款筆帽上詮釋了不同的年度主題,筆帽背后著名的邁森陶瓷交叉藍劍商標,見證著超過275年的古老歷史和卓絕工藝,18K鍍金的紐索圖案筆身與筆帽相得益彰。

時間可能帶來改變,但不變的是價值

萬寶龍精神是“放緩腳步,盡享生命”,時刻體驗生命中的快樂和可貴。隨著品牌文化和知名度的提高,萬寶龍在其他各個領域都有所發(fā)展。

“時光行者”、“側影”、“巔峰”、“運動”、“明星”,萬寶龍各個不同系列的腕表的魅力和成功,源自恒久的設計和對瑞士傳統(tǒng)制表工藝的傳承。萬寶龍將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完美結合,更加印證了它的品牌哲學:時間可能帶來改變,但不變的是價值。

憑借瑞士首屈一指的制表工藝,萬寶龍腕表系列將卓越傳統(tǒng)和完美設計巧妙結合,18K純金、鍍金、精鋼和運動型腕表四個系列的準確計時杰作,以金制或鋼制表殼配襯晶亮的黑玉色表盤,表把的六角白星和表殼側面鐫刻的Meisterst ü ck字樣,傳達出它與馳名世界的萬寶龍筆品一脈相承的卓越品質。1997年,萬寶龍鐘表公司成立,推出的腕表系列完全契合了品牌哲學。鐘表制作的所在地LeLocle位于瑞士鄉(xiāng)間的汝拉山區(qū)。光陰在該地似乎停止流逝,因為此地正是鐘表制作的發(fā)源地,而Le Locle更是瑞士鐘表制作的中心。在這片時間的島嶼上,可見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融合,表廠建筑是一幢具有新藝術風格的傳統(tǒng)別墅,但在擴建的部分又發(fā)揮了創(chuàng)新建筑的巧思設計。參加瑞士國際鐘表展的萬寶龍系列精品就是在這里手工制作完成的,包括“Montblanc Profile Lady Whitego”豪華鑲鉆女用腕表,以及體現(xiàn)萬寶龍詮釋傳統(tǒng)精密計時前衛(wèi)手法的“Time Walker Chronograph”計時碼表。

“放緩腳步,盡享生命”

萬寶龍、奔馳汽車,德國馬克,因其名字的開頭字母都是“M”,被德國人引以為榮地稱為“德國的3M”。如今奔馳與克萊斯勒合并,馬克也被歐元所替代,只剩下萬寶龍像歐洲最高峰勃朗峰一樣還挺立在驕傲的德國人心中。

萬寶龍精神是“放緩腳步,盡享生命”,這體現(xiàn)在它的產品涉及到的各個領域,除了筆和手表,萬寶龍的皮具、珠寶襯飾等都已經成為了世界頂級經典奢侈品。

萬寶龍皮具系列是歐洲精湛工藝的體現(xiàn),以光滑柔潤的法國小羊皮或意大利南部的小牛皮為原料,手工制造,確保牢固耐用,而皮具上的每個細節(jié)都能讓人領略到萬寶龍產品的精良考究和不凡價值。

篇6

關鍵詞 哈勃釘 移位 肩峰骨折

資料與方法

2009年3月~2011年5月收治有移位的肩峰骨折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齡17~40歲,平均24.8歲。右側患位7例,左側患位3例,就診時間1小時~10天,平均40小時。急診手術8例,延遲手術2例。10例均為直接外力作用于肩峰引起的閉合性骨折。就診時均表現(xiàn)肩關節(jié)疼痛,外展、上舉等各方向活動受限。

方法:采用臂叢神經阻滯麻醉,患者平臥,患肩下用沙袋墊高,取肩部后外側切口,從肩峰外側弧形向后,沿肩胛岡方向延長,依次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后,將三角肌肩峰止點少許剝離,清楚顯露骨折塊,將上肢外展,放松三角肌對骨折塊的牽拉。直視下復位滿意,用布巾鉗夾持固定,垂直于骨折線方向打入導針,沿導針用直徑3mm鉆頭鉆出骨道,然后沿導針方向擰入哈勃釘固定(根據(jù)骨折線離肩峰端距離選擇哈勃釘?shù)拈L度,必須使遠端螺紋過骨折線),根據(jù)骨折塊的大小決定哈勃釘?shù)臄?shù)量。術后早期開始肩關節(jié)被動功能鍛煉,用三角巾懸吊患肢4周,之后開始肩關節(jié)主動功能鍛煉。

結 果

本組患者10例骨折端全部達到臨床愈合;7例肩關節(jié)主動外展,上舉功能基本到位;2例不完全到位,未出現(xiàn)脫釘、斷釘及骨折塊再移位現(xiàn)象。

討 論

特殊的解剖位置:由于肩峰突出于肩部,多為自上而下的直接暴力打擊,或由肱骨突然強烈的杠桿作用,引起肩峰骨折,多為橫斷性或短斜性骨折。肩峰骨折塊受上肢重量作用及三角肌的牽拉,向前下移位,影響肩關節(jié)的外展功能[1]。肩峰骨折是一種特殊類型的關節(jié)內骨折,如果處理不當,必然影響到肩關節(jié)的功能活動。此外,由于肩袖肌腱位于喙肩和肱骨大結節(jié)這兩種骨性結構之間,肩峰骨折易導致肩袖損傷,重度移位骨折還有可能傷及岡上肌肌腱,而岡上肌是組成肩袖最重要的肌肉[2]。肩峰骨折塊下移,可導致肩峰下滑膜囊(第二肩關節(jié)間隙)變窄,而肩峰下滑囊病變會使肱骨頭在運動時產生摩擦[3]。

內固定材料的選擇及其優(yōu)、缺點:肩峰骨折傳統(tǒng)的方法采用克氏針或張力帶鋼絲內固定術,并取得了較好療效。但其也存在針眼感染、鋼針松動脫落、針尾留于皮下或皮外導致疼痛,不利于患肩功能鍛煉和臥床休息等缺點。因此,嘗試采用哈勃釘治療肩峰骨折,取得了良好療效。其應用依據(jù)如下:王兆杰等對18具經動脈灌注紅色乳膠的成人上肢標本肩峰的寬度、厚度、長度、軸線的傾斜角度及進釘深度等做了解剖學觀測。結果:示肩峰寬24.71±3.75mm,厚:外側8.67±1.34mm,內側11.81±1.33mm,長48.21±4.68mm,外傾角10.81°±4.336°,上傾角16.316°±6.395°[4],而哈勃釘(直徑3mm,長度20~28mm)可以應用,其形態(tài)學資料有助于合理選擇內固定物、確定放置位置及釘?shù)拈L度及數(shù)量。使用哈勃釘?shù)膬?yōu)點:①哈勃釘尾帽部有螺紋,可完全埋入骨塊中對軟組織無影響,大部分患者無需二次拆釘。術后疼痛及活動時不適感明顯改善。②在起到加壓固定的同時可以預防骨塊的旋轉,有一定的鎖定作用。特別適用骨塊較小,無法雙釘固定的病例。對于較大的骨塊,可根據(jù)情況使用2~3枚,加壓及防旋效果更佳,斷端更加穩(wěn)定。術中只需暴露骨折端復位即可,無需暴露近端骨塊鉆孔安放張力帶使手術更加簡潔,減少術中軟組織剝離,減少出血及手術時間。使用哈勃釘?shù)娜秉c有:哈勃釘原本是用來治療手舟狀骨骨折,長度較短,對于哈勃釘?shù)倪h端螺紋無法過骨折線的病例,無法使用。

參考文獻

1 胥少汀,葛寶豐,徐印坎.實用骨科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1999:409.

2 童建軍,肖德明.肩袖損傷的形態(tài)學研究進展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5,13(14):1102.

篇7

蘇詞多佳句,字里行間才情灑落,細細品讀,愈覺心中沉醉,不能自已。而其中熠熠生輝的,恰恰就是坡身處逆境而不悲觀、懷才不遇而不沉淪的精神之美。風雨中有頓悟,苦難中尋超越,《定風波》中的精神大美同樣值得我們探尋。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與“人文性”并具的學科。日常語文教學,不僅要關注基礎知識,更要注重文學審美的教育與熏陶,要盡力通過鑒賞古今中外的文化精品,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向美心愿,提升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和心理素質。《定風波》無疑就為我們教學提供了一個這樣的平臺。下面筆者就該作品的精神之美進行探究。

1. 從容淡定,不懼眼前的風雨

且來看看黃州這場突如其來的春雨吧。東坡起筆寫道“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雖則“莫聽”,但“穿林打葉”之雨卻是客觀存在。“穿”和“打”兩個動詞不容小覷,想必那雨是來得又猛又急,有氣勢有力度。我們可以把它和東坡其他寫雨的詩句比較,如“山色空蒙雨亦奇”和“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前者寫的是細雨迷蒙下山巒的美景,與“穿林打葉”之雨相去甚遠。后者寫的是黑云翻滾,大雨傾盆。料想這雨勢絕不遜于黃州這場雨,可是“白雨跳珠”四字妙趣橫飛,把飛濺的水花喻成晶瑩的珍珠,俏皮可愛,我們由此可窺見詩人創(chuàng)作時的喜悅之情。“穿林打葉”的雨則不,它帶著春寒,打在人身,寒在心底。

在山路上遇雨,沒有雨具,同行皆狼狽,唯他在雨中從容不迫地行走。看著同行客人狼狽之極,東坡似乎忘記了這風雨的敲打,泰然自若地趕路,“余獨不覺”四字的妙處就在這里。不僅如此,“吟嘯且徐行”是何等豪邁啊!正如鄭文焯在《手批東坡樂府》中說到的“足征是翁坦蕩之懷,任天而動”。讀之,令人不由心情振奮,心境豁然。

2. 灑脫曠達,超越人生的苦難

劉熙載在《藝概?詩概》中說過:“頌其詩,貴知其人。”不難想象,從達官貴人到鄉(xiāng)野農夫,這其中的落差。他曾在給李之儀的書信中說:“得罪以來,深自閉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間,與樵漁雜處,往往為醉人所推罵”。可是在《定風波》中東坡不提此等煩心瑣事,也不因偶遇微冷的春雨而生“屋漏偏逢連陰雨”這樣消極落寞的情緒。他高唱著“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讓一千年以后的筆者為之心醉、沉迷。只要心是曠達的,即使只是“竹杖芒鞋”也會翩若驚鴻,輕如快馬,哪怕前路迷茫、風雨不休。

經過憂患苦難,還能寫出這樣飛揚、這樣瀟灑、這樣超曠風格的作品來,這是坡的修養(yǎng)。怎樣看待自己人生的低谷,尋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發(fā)展的道路,東坡以他卓越的才能和淵博的學識,峰回路轉,柳暗花明,向我們顯示了他穩(wěn)健端莊的人格魅力。

《定風波》無疑給了人們窺見東坡心靈的機會,然而詞人卻意圖用曠達筆觸將自己的命運凄苦支開。好一個“一蓑煙雨任平生”! 我們想像一下東坡一生的坎坷遭遇,就能掂出這句話的分量。在此之前,他已經歷杭州、密州、徐州、湖州十年的貶謫生活,之后因烏臺詩案,入獄103天;現(xiàn)在,被貶黃州,人生不自由;以后,預測不到的風雨更多。他一生四十多年的做官生涯中,被一貶再貶,在一地居住從來不滿三年。我們可以想象,在那交通不便的時代,他攜家?guī)Ь欤L塵仆仆,跋涉在荒野古道上,一次次的向著新的謫居地進發(fā)的情景。

晚年時,他曾用《自題金山畫像》來概括自己的一生: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

宋神宗時,東坡因反對新法被貶黃州。宋哲宗時,他又因反對全部廢除新法而被貶惠州,最后到蠻荒之地海南。終其一生,被貶的時間長達32年,地方多達10個。“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多少辛酸,多少憤懣,盡在其中,卻以自嘲的語氣淡然地說出,這就是東坡的豁達。

“一蓑煙雨任平生”,我們偉大的坡先生由眼前風雨推及整個人生,超越的不僅僅是眼前的風雨,更是人生的苦難。不管面臨政治風雨,還是自然風雨,他都會“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都會怡然自得地“何妨吟嘯且徐行”。人生的苦楚并沒有壓彎了他的脊背與性情,他依然是那個豁達、真性情的蘇軾。透過千年的距離,我們能觸摸到那窮且益堅的靈魂。

3. 樂觀通達,享受超然的人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驟雨初歇,一抹斜陽,大自然天氣變換太快了。坡于逆境中看見了曙光,在寒冷中發(fā)現(xiàn)了溫暖,他是如此的樂觀通達。要知道,詞人此時已經四十七歲了,且是被貶之身,身處黃州這樣荒涼偏僻的地方,前途遙不可知。“回首向來蕭瑟處”,寥寥數(shù)字,已寫盡前塵往事,萬千心酸,半生跋涉。

劉辰翁曾在《辛稼軒詞序》中說:“詞至東坡,傾蕩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沒有東坡這種闊達的胸襟、不竭的熱情、沉淀的智慧是經不起宋代歷史的顛簸和淘汰的。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若干年前坡就和弟弟子由交流過了人生的短暫和萍蹤無定;身陷囹圄時,他黯然神傷“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謫居黃州期間他慨嘆人生無常,世態(tài)炎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 一闋《卜算子》更是用極美的意境道出了他的精神遭遇: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理想的壓抑,現(xiàn)實的殘酷,親情友情的淡薄,蒼茫天地間,仿佛只有自己這樣一個幽人,一股蝕骨的悲傷油然而生。即便再濃妝淡抹,也掩蓋不住內心的悲涼。

坡立身處世以儒家為準繩,以他的才學,治國安邦定會有獨特的建樹,他任杭州太守期間的政績就是明證。可是他的詩文名冠一時,五尺之軀卻不見容于當權者。從躋身仕途到身陷囹圄,再到而今遭貶黃州,可謂一路升沉不定。用儒家的標準來衡量,他無疑敗得一塌糊涂。“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一杯濁酒,浸透著他壯志難酬的悲憤;“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一片沙洲,見證了他孤苦無依的凄涼;“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一聲慨嘆,飽含了他歷經風雨后的通達。

人生的低谷,恰恰是詞人徹悟的開始。無論是雨是晴,是順是逆都無所謂,看得如此通透的怕是沒有幾人。晚年流放到海南后,東坡寫入了另一首詩《獨覺》:

“悠然獨覺午窗明,欲覺猶聞醉鼾聲。

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可見,樂觀通達的人生態(tài)度貫穿在他的生命歷程之中。坡一生風雨,一世坎坷,然而他卻用如花妙筆給我們創(chuàng)設了一個面對厄運保持豁達、樂觀之心的人生境界。林清玄曾說過“千百年來,蘇軾的詩詞文章乃到他笑對蒼茫的人生態(tài)度,對后世文人有著莫大的影響,而蘇軾更以其多姿的藝術形象和深刻的人文精神永遠占據(jù)著中國文學史輝煌的一頁。”

篇8

奧沙利鉑是繼順鉑和卡鉑后的第三代鉑類抗癌藥[1],對結腸癌有明顯的作用[2]。但在抗癌的同時,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把奧沙利鉑做成脂質體制劑可以減少其毒副作用。而包封率是脂質體制劑的一個重要指標,本實驗旨在對奧沙利鉑脂質體包封率的測定方法進行研究,建立了用超濾-HPLC法測定奧沙利鉑脂質體包封率的方法,為奧沙利鉑脂質體質量評價提供依據(jù)。

1儀器與試劑

1.1儀器高效液相色譜儀(日本島津公司LC-10AT泵,SPD-10A紫外檢測器,浙大智達N2000工作站);765MC紫外分光光度計(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RE-2000旋轉蒸發(fā)儀(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AH100D均質機(ATS Engineering Inc);Sartorius BP211D電子天平(德國賽多利斯公司);Millipore Amicon Ultra-0.5mL 10K超濾離心管(Millipore,Carrigtwohill,Co,Cork,Ireland);TDL-40B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

1.2試藥奧沙利鉑脂質體(自制);奧沙利鉑(珠海遠程醫(yī)藥化工有限公司,批號20110501);Triton-X100(Amresco,批號20110411);色譜純甲醇;其他試劑為分析純。

2方法與結果

2.1包封率測定方法的選擇包封率是脂質體處方工藝篩選和質量標準的重要指標。根據(jù)《中國藥典》(2010版,附錄XIXE微囊、微球與脂質體制劑指導原則),包封率計算公式如下:

包封率=■×100%

要測定包封率就要把游離藥物分離出來,常用的分離游離藥物的方法有:凝膠過濾法、透析法、魚精蛋白沉淀法、超濾法等[3]。本文采用超濾法對奧沙利鉑脂質體的游離藥物進行分離,并測定其包封率,操作簡單,省時。

2.2色譜條件

色譜柱:Agilent Tc-C18柱(4.6×250mm,5μm);流動相:甲醇-水(10:90);流速:1mL?min-1;檢測波長:250nm;進樣量:20μL;柱溫:常溫。

2.3專屬性試驗分別取空白脂質體、奧沙利鉑脂質體,破膜并稀釋至適當濃度,另取奧沙利鉑標準貯備液加水稀釋到適當濃度,分別進HPLC,記錄圖譜,測定結果見圖1。如圖所示,輔料和溶劑對奧沙利鉑脂質體的含量測定沒有干擾。

2.4標準曲線的建立取奧沙利鉑標準貯備液,分別加水稀釋成濃度為0.01,0.02,0.03,0.05,0.1,0.5,1 mg?mL-1的系列標準溶液,分別進HPLC,記錄色譜圖。以峰面積(A)對濃度(C)進行線性回歸,得到回歸方程為A=6348070C+13431(n=7),R2=0.999,結果表明奧沙利鉑在0.01~1mg?mL-1范圍內峰面積與濃度線性關系良好。

2.5精密度試驗取奧沙利鉑標準貯備液,加水稀釋成濃度為適當濃度的奧沙利鉑溶液,分別進HPLC,平行進樣6次,記錄峰面積,RSD=1.17%。

2.6考察超濾膜對奧沙利鉑溶液中藥物的吸附能力取奧沙利鉑貯備液,分別配制成濃度為0.5,0.2,0.05mg?mL-1的奧沙利鉑溶液,各取3份,分別置于超濾離心管中,以3000r?min-1的速度離心2min,棄去初濾液,取續(xù)濾液,分別進HPLC。平均回收率分別是101.64%、98.78%、101.04%;RSD分別為2.30%、0.16%、1.29%。

2.7回收率試驗分別取1mL空白脂質體于10mL容量瓶中9份,分別加入5mL、2mL、0.5mL奧沙利鉑貯備液各3份,加水定容至刻度,搖勻。把上述9個容量瓶中的溶液分別置于超濾離心管中,以3000r?min-1的速度離心2min,棄去初濾液,取續(xù)濾液,分別進HPLC。平均回收率分別是94.86%、99.55%、102.57%;RSD分別為1.36%、1.07%、0.66%。

2.8總藥物含量的測定精密吸取奧沙利鉑脂質體1mL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1mL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入1mL10%Triton-X100破膜,加水稀釋并定容至刻度,搖勻,即得供試品溶液。進HPLC,測定奧沙利鉑脂質體的總藥物含量。

3討論

對于載藥脂質體,常用的分離游離藥物的方法有:凝膠過濾法、透析法、魚精蛋白沉淀法、超濾法等。本文采用超濾法對奧沙利鉑脂質體的游離藥物進行分離,并測定其包封率,操作簡單,省時。本實驗旨在奧沙利鉑脂質體的包封率測定進行研究,并對其線性、回收率等進行了方法學上的考察,建立了超濾-HPLC法測定奧沙利鉑脂質體包封率的方法,實驗結果表明本方法方便、快捷,為奧沙利鉑脂質體質量評價提供依據(jù)。

參考文獻

[1] 楊美燕,梅興國. 鉑類抗腫瘤藥物脂質體研究進展[J]. 中國醫(yī)藥工業(yè)雜志,2007(9):673-676.

[2] 余邦良,馬亞平,劉全忠,等.鉑類抗癌藥物研究進展[J].海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23(1):72-80.

[3] 雷國峰,陳琳,鄧英杰,等. 超濾法-HPLC法測定燈盞花素脂質體包封率[J]. 沈陽藥科大學學報,2006(04):237-239.

篇9

[關鍵詞]蘇軾;烏臺詩案;創(chuàng)作風格

[中圖分類號]I20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15)16-0054-02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杰出文學家、書畫家,唐宋家之一。他幼年即承受家教,愛好廣泛, 博學多才,詩詞、文賦、書畫無一不通。蘇軾一生仕途頗多坎坷,幾起幾落,受盡磨難,后期漸近佛學,關心民眾疾苦,深受民眾擁戴。

作為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文字獄,“烏臺詩案”對蘇軾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使蘇軾的人生經歷了過山車般的坎坷磨難。以“烏臺詩案”為界,他的創(chuàng)作風格也與其人生觀念一樣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其作品的風格雖有繼承但差異更明顯。“烏臺詩案”之后,蘇軾雖然有一段時間官至翰林學士,但作品明顯少了致君堯舜的豪放超逸,筆觸越來越轉向大自然、轉向人生體悟,由少年般的無端喟嘆甚至直擊時弊,漸漸轉向中年的無奈和老年的曠達――漸老漸熟,淡泊開闊,“收斂平生心,我運物自閑”。蘇軾《水調歌頭》、《定風波》、《前赤壁賦》均寫于“烏臺詩案”前后,此時是他人生最艱難的時期之一,也是其詩文創(chuàng)作最輝煌的階段,從這些作品中不難看出其人生觀念和創(chuàng)作風格的明顯變化。

一、《水調歌頭》、《定風波》、《前赤壁賦》評析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首中秋詞,膾炙人口,作于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的中秋節(jié),是作者酒后抒情、懷念弟弟蘇轍之作。全詞緊緊圍繞中秋之月展開描寫 、抒情和議論,運用形象的描繪和浪漫主義思維,從物與人、天與地、空間與時間相聯(lián)系的角度進行思考,生發(fā)想象、聯(lián)想,把對兄弟的感情上升到探索人生觀的哲理高度,表達了作者樂觀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和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及美好祝愿。上闋側重寫天上,通過向青天發(fā)問 ,把讀者的思緒引向廣褒的神仙世界,表現(xiàn)了作者由超塵出世而到熱愛人生的思想活動。下闕側重寫人間,融寫實為寫意,化景物為情思,借見月表達作者對弟弟的懷念。

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

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

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

此詞作于貶謫黃州后的第三年。寫眼前之景,寓心中之事;由自然現(xiàn)象入題,引談人生哲理。是即景生情,非因情造景。通過野外途中偶遇風雨,在平樸中透出深意,于尋常處生發(fā)奇景,足見作者胸襟的曠達超脫、人生理想的超凡超俗。此詞篇幅短,但意境深,內蘊豐富,平中不平,頗值得玩味。

《前赤壁賦》(原文略),全文借景張理,由理敘志。仕途的坎坷曲折、多磨多難,使蘇軾不得不從佛老思想中尋求感情和精神的寄托。面對黃州的山水,勾起了他對古人的懷思。全文將寫景、詠史、抒情融為一體,借古抒懷,傾吐了自己對古代英雄的欽慕,流露了自己治世立業(yè)的壯志。不難看出,蘇軾當時的心境是極其復雜的,既想消極隱退,又想積極進取;既有疾世忿懣的沖動,又有在山水中逍遙解脫的情緒,既有與世無爭的思想以及鄙棄富貴、傲然獨立的曠達情懷,卻同時又流露出對世道不平的憤怒和不甘妥協(xié)的進取精神。

二、蘇軾作品風格的變化

(一)作品題材由關注政治向描寫自然及人生思考轉變

蘇軾前期的作品主要反映的是“具體的政治憂患”,關心下層,憤世嫉俗,旦遇邪惡,必“如蠅在臺,吐之乃已”。其行云流水、快意厭憎、抒懷發(fā)言之作引發(fā)了“烏臺詩案”。后期作品則將側重點放在了他自己寬廣的人生憂患及對自然景色的描寫方面。黃州貶謫生活,使他“諷刺的苛酷,筆鋒的尖銳,以及緊張與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現(xiàn)的,則是一種光輝溫暖、親切寬和的識諧,醇甜而成熟,透徹而深入。”《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通過與明月的對話探討人生的意義,有理趣,有情趣,意境豪放闊大,情懷樂觀曠達;《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通過寫在“雨中”享受美、天晴后又欣賞美,給人曠遠清麗的美感,筆調空靈蘊藉,情理交融;《前赤壁賦》以主客對話的形式提出矛盾、分析矛盾、解決矛盾,曲折幽微地透露出作者隱憂的情緒,也表現(xiàn)了他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

(二)文化取向漸由尚儒向尚道、尚佛轉變

前期,蘇軾心懷儒家所提倡的社會責任,深切關注百姓疾苦,發(fā)聲主張,堅守志趣。 后期,尤其是遭受兩次被貶的打擊之后,他漸漸崇尚道家文化并回歸到佛教思想中來,企圖靠宗教理念得精神解脫。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寫于作者失意之時,他幻想天堂的不勝寂寞,寄情人間的天長地久。“人生如夢”,其調雖低沉,但畢竟難以掩蓋蘇軾詩詞的主弦律,即其所表現(xiàn)出的奔放、樂觀、曠達、灑脫、恢宏、闊大的激情以及對明月的向往和對人間的眷戀之情,他以浪漫的色彩、瀟灑的作品風格和行云流水、淋漓舒暢的語言,給人以無以倫比的美學享受。從“我欲”到“又恐”,再至“何似”的心理轉折開闔中,充分地展示了作者情感的波瀾起伏。緊接著他從幻覺回到了現(xiàn)實,在出世與入世的矛盾糾結中,入世思想最終還是占了上風。“何似在人間”, 雄健的筆力,強烈的情感,這即是對入世思想毫無疑問的肯定。“我欲乘風歸去”,既是對作者向往明月情懷的表達,同時也表現(xiàn)了作者深受道家思想影響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態(tài)度及其出世登仙的人生想法。

與《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一樣,《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中也流露了作者相同的思想痕跡。“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天晴了,回首看看“蕭瑟處”,剛才還在下大雨,現(xiàn)在就已經放晴了。這就是大自然,月盈則缺,缺了又圓,循環(huán)反復;雨后便晴,晴后又雨,如此循環(huán)。這難道不是“也無風雨也無晴”嗎?此詞是作者在 “烏臺詩案”之后所作,作者被貶之后,也不知道有沒有再被擢升的機會,想要“也無風雨也無晴”,只有“歸去”了。這一“歸去”,既形式上照應了上文“一蓑煙雨任平生”,又在實際上表達了作者的出世思想。

在《前赤壁賦》中,作者渴望“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也“知不可乎驟得”,便以“客人”的感觸而寫“客人”的生悲之因,說宇宙的變化,說人生的哲理。作者以為,從變化的角度看,天地時時刻刻都在變,人生短暫,自然可悲;從不變的角度看,則是天地與我同生,萬物與我為一,無窮無盡,無始無終。更何況天地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從如此角度思想,人世間的榮辱、得失、憂樂便統(tǒng)統(tǒng)地不足為念了。這是十分典型的佛學思想。最后他還為“客人”指出路:回歸自然,尋求精神寄托。很顯然,賦中客人和蘇子的對話就是作者的思想、作者的意識。他所談的人生哲理,既有佛老思想隨遇而安、與自然相適的成分,同時也很真實地反映了作者內心的痛苦。

(三)作品特色更加復雜多元

從作品的特色角度講,蘇軾前期的作品大氣磅礴、豪邁奔放,其勢有如洪水破堤一瀉千里;后期的作品空靈雋永、樸質清淡,有如深柳白梨,花香清遠,有地方人情、民風物貌,有娛賓遣興、秀麗姿彩。諸如懷古感舊、酬贈留別,詠物言情、談禪說理,記游寫景、田園風光,無所不包,絢麗多彩。這一部分中多有莊子化蝶、物我皆忘的意味,全然沒有了針鋒相對的直面、毫不避諱的批判等對現(xiàn)實和政治的不滿。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寫作者在路途中遭遇大雨后吟嘯徐行的經歷和感受。“穿林打葉”,風雨急驟;“吟嘯”“徐行”,從容不迫;“竹杖芒鞋”,條件簡陋;“莫聽”、“何妨”、“誰怕”,倔強豁達,宛然在目。入雨而經風雨洗禮,雨霽、天晴、日出、人醒,一切陰晴、雨霽,無不在回首間消逝一空。大自然有急雨撲面,人生中有風雷蓋頂,只要沉著應變,從容履險,一切都會化險為夷。“一蓑煙雨任平生”,樂觀自信,飄逸曠達,躍然眼前。寓深邃的人生哲理于平常的生活小景描寫之中,輕松自如,韻味無窮。

蘇軾的散文,開創(chuàng)了一種新的寫法。之前他人的游記散文,大多以紀游寫景或于紀游中借景抒情為主。但蘇軾卻是借題發(fā)揮、借景立論,他并不著意寫景,而是以發(fā)表議論、闡明哲理為主,把情與理以獨特的風貌貫穿于字里行間。《前赤壁賦》共以三層意思展開,一寫游樂,二寫悲來,三寫生悟。文筆變化跌宕,熔寫景、議論、抒情于一爐,更為精妙的是,體物寫志不離眼前景,議論見識又不囿于眼前景;景是水月流光,情是哀樂相生,理則物我相適;情因景發(fā),景用情顯,借景說理,寓理于情,情感波折,層層深入,使得賦充滿詩情畫意,同時又兼具哲理。作者以主客問答為要式,文賦筆調清新,句式長短不拘,用韻錯落有致,說理自由灑脫,語言曉暢明朗,抒情表現(xiàn)力很強,特色獨具。

[參考文獻]

篇10

每回住進金門“水調歌頭”民宿,總會想起上述事。開民宿,也曾是太太的夢想。然而,舉凡人作夢,都夢其美好,而遺其苦楚。住進水調歌頭,深知每一棟風格不同的民宿,都是苦心、都是經營。這就不能不提民宿主人顏湘芬。都忘了我在哪個場合認識她,吃飯飲酒,還是就在她主持的民宿?

每回入住,湘芬總會在,晚上陪喝酒聊天,白天我經常晏起,如果沒有行程,就待在中庭曬陽光、發(fā)呆。我常為旅途備上看稿、閱讀等事務,旅途結束,整頓行李時都發(fā)現(xiàn),白帶了,白沉了行李。上午餐后,旅客多已外出踏訪,民宿中只剩下庶務。有一回,我們還一起研究積得高高的天花板灰塵,該怎么擦拭?找來伸展竿子綁上掃把,似乎真有掃凈漫天灰塵的氣勢。還一回,夜已深了,湘芬突然來電,隔鄰的“定風波”民宿,房間冷氣故障,委我查詢關心。湘芬也經常吃好逗相報,我至少收過花生、醬菜等饋贈。

曾參加活動,參訪臺中新社退休夫妻開的民宿。他們不到八點,就疲著神態(tài),后來他們終于坦白,低估了民宿營運的壓力,以為這事輕松閑淡。沒料到退休生活成了“二度就業(yè)”,私底下透露,正找合適的店家接手。開民宿的基礎,是對人的熱情。

臺灣開放個人游,我偶爾在西門町碰到尋路問址的大陸同胞。一次,還多走了十多分鐘,帶兩位就讀大學的小姑娘到她們下榻處,留下信箱、手機,告知她們,在旅臺行程中,如果遇著其他困難,可以來信或來電。但一周、十天過去了,她們該回到大陸去了,并沒有收到訊息,也許旅途順利、也許就近處理了她們的疑難雜癥,對于一個萍水相逢的問路人,的確該維持安全距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