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的樣子范文

時間:2023-04-11 17:01:2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菊花的樣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目不轉睛地盯著太陽花,一陣風吹來,太陽花輕輕地擺動,就像一位美麗的仙子,戴著一頂粉色的帽子,穿著淺綠色的衣裳,美極了!

2、我喜歡太陽花。我覺得它不僅美麗,給我很多樂趣,而且十分堅強。別的花在冬天多數不會開花,而太陽花卻依然開放,給北方單調的冬天帶來色彩。

3、太陽花只有在見到太陽時才開花,每天太陽從東方徐徐升起時,太陽花們就爭先恐后地張開它們的一張張笑臉。微風吹去,太陽花“搖頭晃腦”似乎在念詩,又似乎向行人點頭。太陽花的花骨朵兒是紅色的,形狀有黃豆般的大小。和其它的花骨朵不同,短短的、圓圓的。

4、早上,我從睡夢中醒來,發現太陽花還沒有開,像一只只小鈴鐺掛在枝頭。當我中午再去看太陽花時,發現它完全開放了,五個花瓣舒展開來,像一個個美麗的笑臉,沖著太陽公公微笑。到了晚上,隨著太陽漸漸落山,太陽花也漸漸合攏了自己的花瓣。

5、太陽花的葉子細細的,長在莖上,向四面擴展,邊緣還有光滑的小齒紋呢!太陽花的花瓣多么像一片片細細的紅葉??!它們牽著手,連成一串,把中間的花蕊圍起來。那黑里透黃的花蕊朝上挺起,好像在說:“快來看哪!我多漂亮呀!”這時,一陣風吹過,太陽花像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翩翩起舞。

6、太陽花,發現它的花呈粉紫色,往下看葉子是淡綠色的,莖是嫩綠色的,下端呈粉紫色,和花的顏色接近,根是一個小疙瘩,呈棕黃色,剝開皮,看到里面是淡黃色接近白色,下面還有根須呢。

7、我愛太陽花,愛它那頑強而又旺盛的生命力,我更愛它那無私奉獻的精神。

8、太陽花有單瓣的,也有雙瓣的。單瓣有五個花瓣,雙瓣有九個花瓣。他們有許多顏色,紅的、黃的、粉的、白的……,每一種顏色都是那么的艷麗。一陣風吹里,花瓣中間星星點點的淡黃色七上八下的,好看極了。

9、我喜歡芳香四溢的茉莉花,美麗無比的山茶花,但我最喜歡的是普普通通的太陽花。嬌陽下,它們個個爭奇斗艷,紅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如雪,還散發出陣陣蹕恪T緋課移鵒舜玻倒了一盆水,小心翼翼地捧去陽臺,給我心愛的太陽花澆水。

10、太陽花頸部的顏色紅里透紫。他的莖部好像我們吃的豆芽菜,用手一捏,就會溢出水里,莖上還長著很多綠色的小葉子。太陽花一般開在枝頭,有的時候三三兩兩緊挨著。它們怒放時,像一張張俊俏的臉;含苞欲放時,像怕羞的小姑娘,花苞間好像小姑娘的嘴唇。

11、太陽花的生命力十分旺盛,她盡情地吮吸著藍天奶奶賜于她的甘露,她貪婪地吸收著大地爺爺的營養。太陽花在大地爺爺和藍天奶奶的呵護下茁壯成長,把祖國裝扮的更加美麗,讓美麗的大自然錦上添花。

12、太陽花雖然沒有玫瑰的高貴,的芬芳,廣玉蘭的純潔高雅,梅花的香氣,但是太陽花卻有無私奉獻的精神。

13、太陽花的名字很富有詩意,它之所以叫太陽花,是因為只有在早晨,花見到陽光后才開放,沒有太陽就看不到這種花朵!它是為了太陽而開放的,是太陽和大地最忠實的兒女。

14、太陽花正在一天天中長大。不時又會有新的葉子探出它們可愛的小腦袋,顏色是翠綠色的。這些太陽花莖太長了,一根挨著一根,擠在一起,相互攀比,又相互扶持。當太陽花長到4、5厘米高時,我就會把它們截成兩半,經過這樣處理的太陽花,才能更好地長大,長得漂亮些。

15、太陽花是一團團一簇簇粉嘟嘟的,而近看呢,它卻是一朵朵的,相似于喇叭花,它的葉子像小扇子,而且還像三葉草呢。

16、我喜歡太陽花我家種了很多株太陽花。剛發芽的太陽花細得像針,紅得像血。沒過幾天,就抽出細細的莖和小小的葉落歸根。漸漸地,葉和莖越來越大,越來越長,遠遠望去,就像一片小“森林”。

17、太陽花居然開花了,小小花瓣中托出那充滿香氣的花蕊兒,每片瓣都很飽滿,十分可愛。葉子是那么奇怪,不是扁平,而是一個個充滿水分的圓錐體,向上撅著小嘴巴,真美呀。那不是百合高貴典雅的白,也不是郁金香那沁人心脾的橙,而是那光彩奪目的金黃色。它像一位少女在金色的陽光下展示它那最美麗的色彩,最耀眼的光芒,最動人的姿態。

18、一天,太陽花開了三朵花,這三朵花就像號手,號音一起,剩下的便以排山倒海之勢涌來。大、小、金黃、鮮紅、粉紅、雪白、淡紫,一齊開放,一轉眼,碧綠的小森林,變成了五彩繽紛的大花園,美麗極了。

篇2

時間是不能碰觸親情傷痕累累庇護下的你。

有時親情是一個任性偏執狂妄自大自愛的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看不到摸不著的太陽花。那時侯。你看到的就不僅僅是一朵可愛、爽朗的太陽花了。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大人給予我們的愛是僅有限的,如果你感受到的僅是家庭帶給你的溫暖,那樣的幸福不是幸福,那是敷衍。

很多時候自己坐在窗前想“親情是什么?”

在大人眼里,過分的溺愛就是親情,他們戴著虛偽的面具來給你澄清事實。

在孩子眼里,糖果和玩具就是親情,他們拿著辛苦的血汗錢來給你買親情。

這就是大人眼里的對孩子的愛,這就是孩子眼里對大人的好。

太陽花沒有了陽光,根本不能生存,親情戴上了面具,就不能叫親情。

一般孩子喜歡有創意但不夠聰明的笑一笑。

一般大人喜歡聰明但又不夠有創意的溺愛。

其實,親情就是一個看不到摸不著的猥瑣品。很多人都折失在這個點上。

孩子一生都只活在大人下面,就如同工人永遠活在老板下面,領應有的工資還要看別人的臉色。孩子也是一樣的,現實的包容忍讓退讓無私被這樣卑鄙的自己認為是怯弱和膽小。

所以,請放下還戴著面具的太陽花,放下這些可愛的小生命,讓他們自己去理解、感受親情。直至最后懂得親情。懂得無聲無息的去理解,總有一天,那些不必要的“親情”會消失在生活中,然而出現的,卻是實實在在的,懂得愛的親情。

我想,總有一天,你們的父母會明白,那些童年所給予你們的,都是虛假的,而真正的,卻一直活在你們身邊。

篇3

關鍵詞 紫外線 口腔潰瘍 護理

我科于2003年4月引進中國人民總醫院研制的ZYY-8D型紫外線治療儀,治療口腔潰瘍感染的患者34例,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2003年4月~2006年2月,68例血液科住院化療后并發口腔潰瘍感染的患者,男36例,女32例;年齡5~65歲,平均34歲。

其中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30例,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26例,急性混合細胞白血病4例,漿細胞白血病3例,淋巴瘤5例。

治療方法:隨機將68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4例。觀察組采用2YY-8D型紫外線治療儀局部照射,采用口腔光導,每秒鐘1個生物劑量,光導直接與口腔潰瘍面接觸。根據潰瘍感染程度采用不同的生物劑量,一般首次照射6秒,6~8天為1個療程,每天照射1次,每次遞增2秒。

照射前檢查口腔情況并記錄,如潰瘍有膿性分泌物或壞死組織時,采用大劑量照射(50個生物劑量),如第1次照射后膿性分泌物或壞死組織未脫落,劑量可再增加50%,直至創面新鮮后用小劑量照射。

照射結束后,將光導頭放入75%酒精中浸泡消毒30分鐘,并在潰瘍面上涂擦碘甘油。

上述34例觀察對象中,照射時間4~10天;對照組則直接在潰瘍面上涂碘甘油,每天涂擦8~10次,濕潤整個潰瘍面即可,不進行紫外線照射。

效判斷標準:全部病例于1周內評價。①顯效:疼痛消失,紅腫消退,潰瘍面基本愈合。②有效:疼痛減輕,紅腫明顯減退,潰瘍面明顯縮小。③無效:疼痛未減輕,紅腫明顯,潰瘍面無變化。

結果

兩組療效見表。

從表可見,觀察組有效病例數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在用藥過程中,未出現其他不良反應,紫外線局部照射加涂碘甘油治療組總有效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

討論

目前在惡性血液病的化學治療中,口腔潰瘍和感染,以及由此而引起敗血癥,使病人難以繼續接受治療。本組臨床觀察表明,ZYY-8D型紫外線治療儀能有效治療口腔潰瘍。

控制局部感染:急性白血病化療后,導致免疫機能低下,機體抵抗力下降,同時出現口腔唾液分泌減少,口腔黏膜干燥易引起口腔黏膜病變,發生口腔潰瘍感染,增加患者痛苦,影響治療效果[1]。

人類自1887年發現紫外線的殺菌作用并為之進行不斷的探索,證明紫外線的波長在260nm殺菌能力最強[2]。

ZYY-8D型紫外線治療儀輻射光譜為254nm,具有良好的殺菌消炎作用。

紫外線治療口腔潰瘍感染的機制為:①紫外線具有良好的直接殺菌作用,從而有效地控制感染。②大劑量紫外線照射可使化膿組織蛋白質變性和解離,促使化膿組織與健康組織脫離,抑制了細菌對健康組織的損壞。③小劑量紫外線照射可刺激細胞DNA、RNA的合成,從而促進細胞的生長,有利于傷口的愈合。④紫外線能激活人體的T淋巴細胞的免疫功能,從而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機體防御功能[3]。鎮痛作用:口腔潰瘍引起的疼痛,使患者懼怕進食,造成病人全身營養狀況下降,又進一步加重了口腔潰瘍的嚴重程度,短波紫外線具有鎮痛作用。其作用機制可能與激肽類炎性產物的吸收加快有關[4]。治療組中98%的病人反映照射后疼痛有不同程度的減輕。

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短波紫外線透入黏膜的深度較淺,因此在照射前除應囑病人漱口外,需充分暴露潰瘍面;對有膿性分泌物者,必要時用H202沖洗創面。照射前由于唾液分泌增加,患者需做吞咽動作。

對咽后壁的潰瘍,照射時需讓病人張大口發“啊”音,于距潰瘍面1~2cm,防止觸發病人惡心,不能忍受時中斷治療。

心理護理:紫外線照射口腔是一項新業務,在照射前,主管醫生配合責任護士向病人講解治療的原理、方法。照射總量在治療劑量范圍內,不會引起細胞突變,以消除病人的疑慮。

紫外線會刺激眼睛,操作時,應避免誤照病人眼睛;同時操作者應加強自身保護,可戴墨鏡保護。

參考文獻

1李有珠.兩種漱口液不同方法合漱預防血液病病人口腔潰瘍的效果觀察.山西護理雜志,1997,11(3):174

2郭萬學.理療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2~451

篇4

前言

目前油田開發已進入中高含水期,為了能夠提高油田的采收率,都大量采用三次采油技術。因此,不僅有傳統的注水驅油,還有注聚驅油、三元復合驅油等采油工藝。而對各采油方法的驅油效率以及注入剖面的效果是開發人員所急于知道的。

為適應不斷變化的油田開發形勢,保證注聚剖面測試技術的先進性和實用性,就需要對目前不同的測井技術在注聚區的應用效果作一下評價分析,幾種測井方法進行優化組合,使各個參數互為補充,相互驗證,彌補單一技術的一些不足,這樣我們可以獲取更多信息,對注聚剖面進行更加全面準確的監測,提高注聚剖面整體測試水平。

1、氧活化與同位素測試方法優缺點的對比分析

1.1脈沖中子測井方法

脈沖中子氧活化測井是一種測量水流速度的方法。流動的水被儀器上的中子發生器發射的熱中子活化,活化水發射的伽馬射線可被儀器探測到。該方法實際上是一種示蹤流量測井,示蹤劑是被高能中子活化的一段水。該方法的優點是測井過程中不使用任何放射性示蹤劑,克服了示蹤劑沾污、沉淀、抱團、聚堆、地層漏失的影響,測量結果不受井內液體粘度影響,與吸液地層孔隙大小無關,能夠客觀準確地反映管內管外流體流速,不僅可以測量地層的吸液剖面,還可檢驗井下管柱工作狀況,尋找套管變形或漏失點,以及套管外的水流方向,是一種比較好的注入剖面測井方法。缺點是:這種測試方法由于被活化后的氧衰減較快,所以測量下限相對比較高(測量下限為油管5m3/d、套管10m3/d);同時對于夾層小的井且流量低的層的測試還比較困難,由于中子源到接收探頭之間有一定的距離,當細分層厚度小于l m時或層內細分測量時其流體流態存在不穩定狀況時,測量精度也將受影響;同時對于大流量的井(測量上限為油管180m3/d、套管300m3/d)由于水速度太快不能很好活化,測試效果也不理想;由于中子管造價高,一支20~30萬元,而一支中子管壽命僅測試20~30口井,導致測試成本大大增高。由于該方法是定深度點測,因此必須保證現場的深度控制得非常準確;若定點深度設置在井下管壁內徑大小有變化處,其測量值將受到影響,不能準確判斷各層真實的吸水量。

1.2同位素示蹤注入剖面測井方法

最早我們使用同位素示蹤測井方法,該方法廣泛應用于注水井。該方法的優點是測量工藝簡單,連續測量,能夠定量計算吸水層部位的面積,由于一般注入水溫度都低于地層溫度,因而靜態井溫資料能定性的反映出更多的地層吸水信息。多數情況下,靜態井溫的低溫異常對應于強吸水層。因其資料分層性能好,施工簡單,而得到廣泛應用,是現階段油田開發注水動態監測最重要最普遍的測井方法。

但是缺點也很明顯:隨著油田的開發,地層狀況日益復雜,注水管柱腐蝕日趨嚴重,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測井在沾污、大孔道、竄槽、漏失、封隔器不密封等情況下,測井曲線幅度常常出現異常,影響其解釋精度。表現在:①吸附沾污,注聚井中聚合物往往替注不凈,污垢常吸附在井下管柱和配水工具上,它們能吸附放射性微球載體,形成沾污。②沉淀沾污,在吸水剖面資料中,目的層以下或井底總是有示蹤劑沉積的顯示,當注入量、流速過小時,沉淀沾污相對嚴重。③在對吸水強度大或存在大孔道的注水井進行測量時同位素到達目的層應及時跟蹤測量重復曲線,若等待時間長,同位素載體將隨注入水進入地層深處,超出儀器探測范圍,影響測試精度。

2、資料應用實例的對比分析

2.1在籠統注聚井中同位素測井與脈沖中子氧活化測井資料的對比分析

為了驗證同位素與氧活化兩種測井方法的適應性,我們大隊在今年對19口籠統注聚井進行了同位素氧活化在同一天相同流量與注入壓力下的測井對比分析實驗。在今年上半年喇嘛甸的籠統注聚井中我隨機選了60口統計,配注量在30-80m3/d的占90%,所以這19口井具有代表性,也能良好的反映喇嘛甸油田籠統注聚井的整體情況。對喇嘛甸油田19口籠統注聚井的氧活化與同位素測井資料對比分析統計表

從表中可以看出:

(1)這些井的氧活化主吸層位與同位素主吸層位一致,次吸層位基本一致。

(2)定義:①相差5%以內為相同②相差5%-15%為相符③相差15%-20%為基本相符。氧活化和同位素測井資料中,主吸層相對吸入量相差5%以內的井有8口,相差5%~15%的有8口,相差15%-20%的有3口。

(3)這19口井的同位素吸水層位之和為72層,氧活化吸水層位之和為74層。

從統計結果看來,喇嘛甸油田籠統注聚井的配注量沒有超過氧活化測井的測量上下限,而且這個配注量也能使得同位素固體顆粒跟水充分混合達到良好的測量效果。從對比的結果來看,氧活化測井與同位素測井主吸層一致,次吸層基本一致,且主吸水層的吸水量百分比相差較小,吸水層位也十分接近,兩種測井方法相互印證,證明了資料的準確性。也說明氧活化測井與同位素測井都適合在喇嘛甸油田籠統注聚井區塊中應用。

其中一口井A-1在九月的測試中兩種方法測得結果,次吸層不符,下面對其進行分析:

A-1也是喇嘛甸油田的一口籠統注聚井,這口井在上半年3月23日和下半年9月11日都進行過氧活化與同位素測井對比測試。且四次測試中注入壓力相同,配注量相同。通過對比各層兩次測試結果可以看出:

(1)A-1井在兩次對比測試中主吸層均為P123,且主吸層吸水量誤差均在5%以內,說明兩種測試方法結果基本相符。

(2)9月11日測得結果中,同位素P11層不吸水,而氧活化卻有7.5%的吸水量。參考3月23日的對比測試結果,與9月相比是相同壓力與注入量,且由同一個操作員操作,測得當次同位素與氧活化的結果P11層均不吸水。因此我認為9月11日P11層應沒有吸水量。

(3)9月11日測得結果同位素P122層不吸水,而氧活化卻顯示有6.9%的吸水量。綜合3月23日的測試結果,3月23日測得同位素P122層吸水3.55%,氧活化6.1%,我認為9月11日P122層應該有吸水量,而且吸水量很少。此小層出現矛盾的原因是都在工藝的技術界限附近,有可能出現漏測或認識誤區,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當深入研究。

結論

1.氧活化和同位素兩種注入剖面測井方法都十分適合在喇嘛甸油田籠統注聚井區塊應用。

2.應加強綜合解釋分析工作,加強對工藝的性能和錄取細節、解釋細節的把握、多總結經驗以利于更好的在小層測試服務上做的更好。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破骨細胞;培養;誘導;鑒定

中圖分類號:R816.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515(2013)8-023-02

材料和方法

1 動物及藥品

新生24 h Wistar大鼠(沈陽醫學院動物部), 1, 25 ( OH ) 2 D3 、胰蛋白酶、 萘酚AS-BI磷酸鈉、酒石酸甲鈉(Sigma), DMEM培養基(Gibco),胎牛血清(天津灝洋) ,EDTA,M-CSF(Sigma) 。

2 方法

2.1 薄骨磨片的制備及處理:

取新鮮成年牛股骨皮質-20℃貯存。使用前用鋼鋸鋸成1 cm寬條后用磨片機磨成厚50μm的 1 cm×1 cm骨片 ,蒸餾水中清洗 10次 ,置于75%酒精中,侵泡24 h,自然晾干 ,在超凈臺內骨片兩面紫外線照射消毒后放于DMEM 液中4℃備用。

2.2 M-CSF與1,25(OH)2D3誘導破骨樣細胞的生成:

出生24 h內的新生大鼠斷頸處死,無菌取其四肢長骨,在無菌PBS液中去凈附著在其表面的軟組織(盡可能去其所有組織)。將其骨干在DMEM培養基(含10%胎牛血清,4umol/L谷氨酰胺)中去除兩干骺端,然后縱行剖開,刮骨髓腔內表面直至骨干成為極為微小的碎片,用300目篩網濾過,用吸管反復多次輕吹洗篩網上殘渣,吸取濾過懸液置離心管內,4℃ 1000 r/min離心10 min,棄上清,加4 m1 DMEM培養液吹打均勻,接種于培養瓶中,37℃ CO2培養箱孵育20 h。輕吸取培養板中的培養液于離心管內,PBS液沖洗培養皿2遍,將洗滌下的液體也置于離心管內。0.05 %胰蛋白酶/0.02% EDTA聯合消化培養皿內的細胞5 min,將消化下的細胞也置入上述離心管內。PBS液沖洗培養皿2遍,DMEM終止胰蛋白酶的作用。倒置相差顯微鏡觀察,如殘留的單核細胞較多可重復所有上述操作。將上述收集于離心管內的細胞,在4℃ 1000 r/min下離心10 min,棄上清,加適量DMEM培養基,調整細胞密度約2x106/ml左右,將細胞接種于24孔板中,其中24孔板內置1x1cm2骨片,使細胞接種密度為2 x 106/cm2。使含1,25(OH)2D3組終濃度為10-8M[4]。分成M-CSF組和對照組,M-CSF組中加M-CSF使其終濃度為20ng/ml,置37 ℃ 5 % CO2培養箱內培養。隔日換液1次。

2.3 骨吸收陷窩定量分析

2.3.1 骨片吸收陷窩記數:

參考高建軍等方法[5]分別于3,6,9 d取出對照組和M-CSF組培養板中的骨片各四張,2.5%戊二醛固定7 min,與0.25mol/L氫氧化銨中超聲波清洗5 minX3次,系列梯度酒精脫水,自然涼干,1%甲苯胺藍染液室溫染色3~4min,蒸餾水清洗,于100倍光鏡下對整張骨片上的吸收陷窩記數。

2.3.2 吸收陷窩面積分析:

以上各組經甲苯胺藍染色骨片于400倍光鏡下隨機選取5個視野拍攝照片,采用計算機Meta Morph /Dp10 /Bx41分析系統勾畫出骨陷窩輪廓,計算并比較各組陷窩面積。

2.3.3 吸收陷窩深度分析:

以上各組經甲苯胺藍染色骨片于400倍光鏡下隨機選取5個視野拍攝照片,由于陷窩著色深淺與其深度有關,采用計算機MetaMorph/Dp10 /Bx41分析系統分析計算各組骨片上陷窩染色的平均光密度值,并以此比較各組陷窩深度的差異。

2.4 統計學處理

結果以ˉX ±s 表示,所有數據采用SPSS 1110 軟件進行,多組比較用one way ANOVA 方差分析,組間比較用q 檢驗;兩組比較用t 檢驗。P <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3.1吸收陷窩個數分析

從表3可以看出,隨著培養時間的延長,對照組與M-CSF組陷窩深度逐漸擴大,在3d、6d、9d時,對照組與M-CSF組之間經雙側t檢驗分析(p>0.05),說明兩組間吸收陷凹深度沒有差異。

討論

破骨細胞的分離培養見于80年代,1982年Chamber首次從乳兔四肢骨分離培養出成熟破骨細胞[1],為骨吸收的體外研究奠定了基礎。我國于世風等[2 ]1988年率先引進了破骨細胞的培養方法并加以改良[3 ]。后來發現用1, 25 ( OH ) 2 D3誘導單核細胞形成破骨樣細胞。

大多數學者認為,破骨細胞屬單核/巨噬細胞譜系細胞,受多種基本調控的細胞因子的直接或間接刺激作用,經增殖、分化、生存與融合發育為多核的成熟破骨細胞,最后被活化[6]。最新的理論認為,在諸多調節破骨細胞分化和形成及其骨吸收的因素中,能直接作用于破骨細胞的只有一對既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的偶聯因子―破骨細胞分化因子(RANKL/ODF/OPGL/TRANCE)和破骨細胞形成抑制因子暨護骨素(OPG/OCIF)[7,8]。它們與破骨細胞膜上的RANK一道構成一個三因子系統。該系統在骨代謝的調節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調節破骨細胞分化、形成和吸收的眾多因子如PTH1α、1,25-(OH)2D3、IL等都是直接作用于成骨細胞,調節這兩個因子的濃度增加與減少,進而間接地完成它們的調節功能。

而1 ,25 (OH) 2D3 被證明是一種很強的骨吸收刺激因子,是維生素D 受體通路的代表因子,參與破骨細胞的形成及激活過程。目前國內所用的大鼠骨髓源性破骨細胞培養,主要以1 ,25 (OH) 2D3作為誘導物[5 ,6 ] 。由于骨髓干細胞1 ,25 (OH) 2D3 誘導培養體系需要成骨細胞支持,造成破骨細胞分離純化困難,所以這種方法比較適用于研究破骨細胞分化發育過程中細胞因子的調節作用,而不適合用于對細胞純度要求較高的破骨細胞分泌蛋白檢測、生化和分子生物研究。

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也稱為集落刺激因子-1(CSF-1),是一種具有譜系特異性的細胞因子。M-CSF為鏈間二硫鍵連接而成的二聚體糖蛋白,主要存在于骨髓腔內,對單核細胞的增殖、分化及維持其活性有重要作用。其受體為c-Fms。M-CSF是破骨細胞代謝過程中的關鍵因子,具有促進破骨細胞對骨吸收的作用。M-CSF對骨代謝的主要作用之一是上調破骨系統。HaynesDR等研究發現,在單核細胞和成骨細胞的體外共同培養系中,伴隨著破骨細胞的形成,出現M-CSF高表達;如果阻斷M-CSF與其受體的結合,可顯著減少破骨細胞的數目。M-CSF調節破骨細胞活性骨骼形成之后即處于不斷的成骨破骨的動態平衡中,破骨細胞的骨吸收活性維持并促進骨的更新與生長。成骨細胞合成和分泌的M-CSF不僅誘導破骨細胞的形成,對調節骨吸收活性也有重要作用。在小鼠骨髓/脾細胞和成骨/基質細胞體外共培養系統中,1,25(OH)2D3和Dex等鈣調節因子可激活成骨/基質細胞生成大量的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后者作用于前破骨細胞,從而誘導這些細胞的增殖和分化。M-CSF已被證實是破骨細胞生成的必要條件。此外,Lacey DL等在實驗中還觀察到,經M-CSF誘導的骨髓培養細胞中可形成大量能被OPGL結合的細胞,這些細胞形態類似前破骨細胞,體外可經誘導形成具有吸收功能的成熟破骨細胞。

參考文獻: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對破骨細胞生物作用的研究進展

醫藥科學綜合> 《現代醫學》> 2004年6月32卷3期>論著> 文章詳情 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對破骨細胞生物作用的實驗研究

參考文獻:

[1]Chambers TJ, Magnus CL. Calcitanin alters behavior of isolated osteoclasts[J]. J Pathol,1982,136( I ) :27-39.

[2]史風芹,于世風,龐椒珍,等.雞破骨細胞分離培養方法的建立.中國骨質疏松雜志[J].1995,1(2):101-103.

[3]李斌斌,于世風,龐淑珍.兩種破骨細胞培養方法的比較及其吸收骨質的動態觀察[J].北京大學學報.2005,37(5):536-541.

[4]朱敏,張鵬,王張鑫,等.骨片上培養的破骨細胞樣細胞及其對成骨細胞影響的實驗研究[J].中華醫學雜志.2005,85(11):738-742

[5]高建軍,金慰芳,王洪復. 骨片吸收陷凹光鏡計數法定量測定破骨細胞功能[J]. 上海醫科大學,1998,25(1):71-73

[6]伍賢平,廖二元.破骨細胞及其調節機制的某些進展.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J],2002,18(2):157-160

[7]Gangji V,Hauzeur JP,Scboutens A,et al.Abnormalities in the replicative capacity of osteoblastic cells in the proximal femur of patients with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J]. J Rhenmatol,2003,30(2):348-351

[8] 楊旭,楊慶銘,鄧廉夫.重組人骨保護素對體外培養兔破骨細胞的影響[J].2003,23(6):365-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