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隴望蜀范文
時間:2023-03-31 06:02: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得隴望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得隴望蜀”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個成語,常常用來比喻某人貪心、不知滿足,得寸進尺。自古以來,人心不足蛇吞象,然而,得隴望蜀的原意并非如此,它不僅沒有貶意,反而帶有褒贊的意思。
“得隴望蜀”這個成語最早見于《后漢書?岑彭傳》。岑彭是東漢初年有名的軍事家、大將軍,他跟隨劉秀南征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建武六年,劉秀率兵平定西北,命岑彭與吳漢攻打隗囂。當時,隗囂是割據勢力中名望最大的,如果他被滅掉,其他勢力都會受到影響。于是,盤踞在四川的公孫述派兵救援隗囂,他的軍隊駐扎在上鄞(今甘肅天水)。劉秀讓蓋延、耿m等人率兵包圍他。布置妥當后,劉秀便移駕東歸。臨行前,他給岑彭寫了一封信,上面說:“西城若下,便可將兵,南擊蜀虜。人苦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每一發兵,頭鬢為白。”
從劉秀的話語中,我們可以讀出這樣幾個信息,首先,劉秀具有卓越的軍事才能,他看到了至關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欲建偉業,就必須拿下隴、蜀。其次,劉秀的信也是對岑彭的鞭策和鼓勵,人最怕驕傲自滿,沒有上進心,劉秀無異于告訴岑彭,“革命尚未取得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此外,這封信也透露出劉秀創業的艱辛,不然他不會發出“每一發兵,頭鬢為白”的感慨。可以說,劉秀正是在不斷的“得隴望蜀”中,完成了他的“中興”大業。可見,“得隴望蜀”不是指貪心,而是指要為自己遠大的理想而奮斗。
“得隴望蜀”還有一個出處,它同樣牽扯到兩個著名的歷史人物,一個是魏武帝曹操,一個是宣帝司馬懿。據《二十四史?晉書?卷一?帝紀第一?宣帝司馬懿》記載,有一次,司馬懿跟隨曹操去討伐張魯,司馬懿對曹操說:“劉備以欺詐和武力俘虜了劉璋,蜀人尚未歸附就出兵遠方去爭奪江陵,這個機會不能錯過。現在我們如果出兵到漢中顯威,益州就會驚慌,趁機進兵、兵臨城下,勢必土崩瓦解。由此之勢很容易建立功業。圣人不能違逆天時,也不能喪失時機。”曹操聽后說:“人就是苦于沒有滿足,已經得到了隴西,還想得到蜀。”最終曹操沒有聽從司馬懿的建議。
從曹操和司馬懿的對話中我們不難看出,司馬懿想勸曹操乘勝追擊,平定四川,然后一統天下,可遺憾的是,曹操沒有采納他的意見。當然,后來的事實證明,曹操不是一個沒有野心、沒有雄才大略的人,而是他考慮到士卒疲憊,不能再戰。也抑或是他認為,以當時的實力不足以蕩平天下,如果貪功冒進,稍有閃失,就會前功盡棄,甚至一敗涂地。正是基于這方面的考慮,曹操決定適可而止,伺機而動。由此可見,貪得無厭根本與曹操沾不上邊。
篇2
一年級,我們不太懂事。我常常帶著同學爬到你的身上,你還記得嗎?當我們爬上你的樹干時,你好像一位紳士,絲毫沒有生我們的氣。直到有一天,我們這群爬樹的人被校長批評了,我們才理解你從未說出的痛苦。
二年級,我們有了改變。我們常常拎著大水桶,去給你澆水。這d王算是我們給你的補償。也許是因為不知道正確的澆水方法,我們把水澆得滿地都是。可你卻絲毫不在意,好像還露出了微笑。你是因我們的懂事而高興嗎?
三年級,我們之間的真情開始顯露。三年級上學期,由于暴雨的襲擊,學校積了很多水,所以學校停課一天。第二天一到學校,我看到你幾乎泡在水中,樹根處的土都變成了泥。你陷在泥濘中,猶如暮年的老人,無比憔悴,我的心竟隱隱作痛。于是,我和幾個同學拿著沉重的鐵鍬,一起奮力把泥土掀開,用水沖洗粘在樹干上的泥巴,讓你享受舒適。之后,我們又用老王伯伯養花的土把你的“地盤”填滿。看著你重新結實地扎根在泥土中,我們臉上露出了童真的笑。
四年級,你第一次長出果實。夏天,蟬煩躁地叫著。我們在室外上體育課。火熱的太陽把我們烤得滿身是汗,我們像是被丟進了高溫桑拿房。體育老師讓休息的時候,我們快速地躲在你的枝葉下面乘涼。此時的你已經長得枝繁葉茂,是真正的參天大樹了。就在我們要湊錢買水時,你的一顆龍眼掉了下來,在地上摔破了,露出鮮嫩的果實。我們連忙揪下幾顆吃了起來,頓時,一股沁心的甜味涌人心田。
五年級,你所在的區域被劃分成了我們的公共衛生區。從此,我們就是你的小清潔工了。有時,你的樹干上粘上了口香糖,我們不管臟不臟都一把抓下,以免污染了你;如果有人敢在你旁邊亂扔垃圾,我們就會讓他撿起來并給你賠禮道歉。因為,你是陪伴了我們5年的好朋友。
六年級,就要說再見了。6年了,你和我們一起成長,你見證了我們的成長歷程。如今,我們要畢業了,即將離開可愛的母校,你也長成了粗壯的大樹,再也不怕風吹雨打了。可是我們對你的依戀還是那樣強烈,和你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永遠留在我們的小學記憶中。
篇3
關鍵詞: 王夫之;龍舟會;學人化;雅化;復古化
王夫之是清初著名大儒,與黃宗羲、顧炎武并稱為“清初三先生”,其名列于《清史稿》“儒林傳”。同時,他在戲曲方面也頗有造詣。他常常用戲劇來比喻詩文的創作方法和風格,其評《漢鐃歌曲·戰城南》曰:“所詠雖悲壯,而聲情繚繞,自不如吳均一派裝長髯大面腔也。丈夫雖死,亦閑閑爾,何至怒面張拳?”[1]《薑齋詩話》卷二曰:“身之所歷,目之所見,是鐵門限。即極寫大景,如‘陰晴眾壑殊’、‘乾坤日夜浮’亦必不踰此限。非按輿地圖便可云‘平野入青徐’也,抑登樓所得見者耳。隔垣聽演雜劇,可聞其歌,不見其舞,更遠則但聞鼓聲,而可云所演何出乎?”[2]又曰:“有死法也。死法之立,總緣識量狹小,如演雜劇,在方丈臺上,故有花樣步位,稍移一步則錯亂,若馳騁康莊,取途千里,而用此步法,雖至愚者不為也。”[3]可見他深諳戲曲三昧,對戲曲有著較為深刻而直觀的了解。王夫之在戲曲史上更重要的貢獻是創作了光照藝林的雜劇《龍舟會》。《龍舟會》具有高度的藝術成就,在中國戲曲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傅惜華曾稱贊此劇曰:“以儒碩工曲,慷慨激昂,筆酣意足,實屬僅見。蓋其人氣節學問,照耀當時,僅此一劇,足光藝林,不必以多為貴也。”[4]孫楷第亦曰:“夫之氣節學問照耀當世,世之人皆知之,至以儒碩工曲,則在有明實為僅見。雖平生僅此一劇,足光藝林,不必以多為貴也。”[5]他在戲曲史上的地位頗類《春江花月夜》之作者張若虛在唐詩中的地位,堪稱“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這部劇作具有如此高的地位,除了劇作本身的藝術成就,更重要的在于王夫之以大儒的身份從事戲曲創作。因為儒學和戲曲一貫處在中國文化的兩端,儒學高踞傳統文化金字塔的頂層,而戲曲作為一種通俗文化,則處于傳統文化的低端。前者屬于雅文化,后者屬于俗文化。而雅文化和俗文化在中國古代一向是不相交集的。在清代之前,大多數大儒和學人對戲曲是不屑一顧的。以大儒的身份來創作戲曲,王夫之是第一位,而且由此帶動了清代一大批著名的學者參與戲曲活動,如桂馥著有《后四聲猿》雜劇,孔廣林著有《璇璣錦》、《女專諸》、《松年長生引》雜劇和《斗雞懺》傳奇,凌廷堪著有戲曲音律學著作《燕樂考原》,焦循著有戲曲著作《花部農譚》和《劇說》,俞樾著有《老園》雜劇和《梓潼傳》、《驪山傳》傳奇等。
王夫之以大儒的身份從事戲曲創作也使得這部劇作具有了濃厚的學術化色彩,表現出典型的學人之曲的特色。由于清代學術的高度繁榮,使得清代文人多數都是“文人型的學者”和“學者型的文人”,學力和才氣兼勝。這使得清人戲曲①尤其是清代學人的戲曲呈現出鮮明的學術化品格。這種學術化品格決定了他們的戲曲作品在功能方面向傳統的詩文靠攏,不再是純粹的娛樂為主,而是側重于抒情言志;在藝術上追求典雅化和個性化,不再是如同元雜劇的程序化和類型化;在格律上擺脫了明代雜劇南曲化的傾向,向元雜劇回歸,具有復古化的傾向。而復古是儒家文化的固有傳統,無論是韓愈的古文運動,還是前后七子的復古運動,都是以復古為創新,借以表明對當下學術思潮和文風的不滿,恢復能體現儒家傳統的道統和文統。王夫之《龍舟會》正是學人之曲的典型代表,因此,我們從以上幾個方面來看《龍舟會》雜劇的學人之曲的特色。
一、情感的主體化和抒情化。
馮沅君曰:“明清雜劇與金元雜劇有著顯著的差別,就是其中上品往往與抒情詩接近,它們常是作者富有詩意的自白。”[7]清代文人學者的戲曲有濃厚的個人抒彩,或寄寓個人身世之感,或抒發憤懣抑郁之意。王夫之《龍舟會》中這種“詩意的自白”表現得尤為明顯。此劇深刻寄寓著作者的悲憤,孫楷第曰:“夫之之意不唯詠事,實以寄慨。”[10]據《清史稿》王夫之本傳記載:“張獻忠陷衡州,夫之匿南岳,賊執其父以為質。夫之自引刀遍刺肢體,舁往易父。賊見其重創,免之,與父俱歸。”堅決不與張獻忠合作。明亡后,他隱居著述,一旦出門一定要打傘、穿木屐,表示堅決與清朝不共戴天,堅決足不踐清朝一寸土地。這樣耿介孤直的品格,堪比伯夷叔齊的義不食周粟,采薇于首陽山之介行。因此,他創作《龍舟會》自然非率意而為,而是蘊含著深意。此劇取材于唐代李公佐之《謝小娥傳》,其原文曰:“足以儆天下逆道亂常之心,足以觀天下貞夫孝婦之節。”[11]他贊美謝小娥以一女子,孤身一人得報父、夫之仇,而明王朝卻無人能為其復仇。在唐傳奇《謝小娥傳》中,謝小娥之夫姓段名居貞,小娥父親則無名;在《龍舟會》雜劇中,王夫之將謝小娥之父命名為謝皇恩,表明他對明王朝之忠誠,將謝小娥之夫改名為段不降,又有拒不投降清朝的堅定決心,也隱喻了作者高潔耿直之品格。《龍舟會》正是發揮了這種題旨,即借贊譽謝小娥的丈夫之氣,來譴責投降新朝的群臣,如第一折開場:
篇4
關鍵詞:網絡圖 網絡計劃技術 關鍵路徑法 項目管理
0 引言
網絡圖是一張有向無環圖,借助它可以對項目的進行過程及其內在的邏輯關系進行綜合描述,這是進行計劃和計算的基礎,也是網絡計劃技術的一個顯著特點。一項任務或工程,可以分解為許多作業,這些作業在生產工藝和生產組織上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網絡圖可以把各項作業之間的這種依賴和制約關系清晰地表示出來。通過網絡圖能找出影響工程進度的關鍵和非關鍵因素,因而能進行統籌協調,合理地利用資源,提高效率與效益。網絡計劃技術在縮短建設周期、提高工效、降低造價以及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方面都能取得顯著效果。
網絡路徑法是利用網絡圖來計算日程、求得最短工期的方法,其優化策略是通過確定出網絡計劃中各任務最早、最遲開始和結束時間,通過最早最遲時間的時間差,可以分析每一任務相對的時間緊迫程度及重要程度,這種最早和最遲時間的差額就是“時差”,時差為零的任務稱為關鍵任務。
1 船臺合攏計劃項目管理
船舶生產特點一是建造周期長,二是影響因素多,要實現增產目標,關鍵在縮短船舶建造周期,而船臺是決定一個造船企業造船能力的核心設施,縮短船舶建造周期,突出表現為優化船臺搭載網絡計劃、縮短船臺周期。
上船臺的一體化中間產品(如分段)吊裝計劃(搭載網絡計劃)是上船臺一體化中間產品制造計劃、船臺舾裝物力、明確各項活動之間的先后邏輯關系,列出活動表或作業表,標識活動的順序流程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通過局部調整、優化達到總體目標最優化,參于縮短船臺周期、提升造船產能具有重要意義。
2 時差及關鍵路徑
2.1 時差 如果我們對網絡圖中的路徑進行分析,可以看到項目中始終存在一個工期最長的路徑,該路徑決定著整個項目最終完成的日期,這條路徑在項目管理中被稱為關鍵路徑。關鍵路徑上的所有任務被稱為關鍵任務。要更進一步了解關鍵任務,就需要了解項目管理中“時差”的概念。
時差是在不影響其他任務或項目完成日期的情況下,某項作業在執行中間可以推遲的最大延遲時間。時差是非關鍵作業過程所具有的,是非關鍵作業在完成時間上的寬裕程序和機動范圍。時差是網絡計劃技術的重要概念,它的作用是:可以判斷與確定網絡計劃中的關鍵工序和關鍵路徑:便于安排非關鍵路徑工序的開工時間;便于計劃調度,調整實際和計劃的偏差;便于資源利用、調配和負荷平衡。
時差有單時和總時差兩種類型。單時差是指在不影響下道作業最早開工時間的條件下,完成該作業所寬裕的最大時間。總時差是指在不影響下道作業最遲開工時間的條件下,完成該作業所寬裕的最大時間。
2.2 關鍵路徑的確定 關鍵路徑法的主要目的是確定項目中的關鍵任務,以保證實施過程中能重點關注,保證項目按期完成。采用關鍵路徑技術最基本的優點是能直接地反映任務之間的相互關系,使一項計劃構成一個系統的整體,為實現計劃的定量分析奠定基礎。同時,從數學的高度運用最優化原理,去揭示整個計劃的關鍵任務以及巧妙地安排計劃中的各項任務,從而可使計劃管理人員依照執行的情況信息,有科學根據地對未來做出預測,使得計劃自始自終在人們的監督和控制之中,達到最短的工期、最少的資源、最好的流程、最低的成本來完成所控制的項目。
在一個網絡計劃中,總時差為零的作業工序稱為關鍵作業,由各關鍵作業連接起來的作業路線稱之為關鍵路徑,關鍵路徑上的所有任務被稱為關鍵任務。關鍵任務與任務的重要程度無關,只是由任務是否處于關鍵路徑上任務,對關鍵路徑的管理是項目進度管理中陽重要的一環。
2.3 關鍵路徑的計算 以某型船搭載網絡計劃為例說明時差、關鍵路徑的計算、應用過程。
根據上面的某型船搭載網絡項目清單,可畫出如圖所示的搭載網絡圖:
3 網絡計劃優化方法
優化就是根據確定目標,在滿足一定條件下,按某一標準尋求最佳方案。制定網絡計劃的目的就是尋求時間短、進度快、消耗資源少、成本低的計劃方案。
3.1 時間優化 在人力、材料、設備等基本資源保障條件下可以滿足的情況下,優化關鍵路徑,尋求最短工期。將目標完工期作為網絡終點事項的最遲完工時間,計算各項作業工序的最遲完工時間、最遲開工時間和時差,列出表格,分析各時差,當時差為負數時,表示該路線是需要趕工的路線;應采取措施壓縮某工序的作業時間,把時差負數消去;按照新的作業時間,重新計算網絡中的各時間參數,確定關鍵路徑,計算生產周期,完成網絡計劃時間優化工作。
3.2 時間——成本優化 根據最低成本的要求,尋求最佳工期,或根據規定的工期,規劃最低成本費用。進行時間—成本優化的基本方法:根據優化目標,首先壓縮關鍵路徑上K(注:K=(趕工費用-正常費用)/(正常工期-趕工工期)值最小的工序作業時間,若沒有達到目標,再壓縮關鍵路徑上K值次小的作業工充時間,逐步優化。
3.3 時間—資源優化 在保障工期的條件下,合理利用時差,降低資源負荷峰值,達到生產與資源的平衡,使工期與資源得到最佳配合。時間—資源優化的基本方法是向非關鍵作業要資源。首先保證關鍵路徑上各個作業對資源的需求,然后利用時差,對資源的利用進行調節平衡,逐步進行優化。
3.4 以時間—人力資源平衡優化為例說明時間——資源優化步驟
①計算某工程網絡圖的各項時間差數,作出各個工序作業所需的工人人數列表。
②根據列表,作出作業需要的工人人數,然后將每天所需人數標出各作業的最早開始、最遲結束時間,突出總時差為零的工序;在圖中標出各作業需要的工人人數,然后將每天所需人數標在相應的時間坐標上,作出勞力分布圖。
③首先保證關鍵路徑上勞動力的需求,然后充分利用時差,或使非關鍵作業時間錯開,避開資源需求高峰,或利用時差,適當減少非關鍵作業的人數,使每天投入的人力資源趨于均衡合理。
3.5 多項目任務日程沖突解決方法 在不受資源限制的情況下,分解關鍵任務,即對關鍵路線上的任務能夠再分解的繼續分解,同步或并行執行子任務;增加關鍵任務的資源,公司目前通常使用增加人力的辦法來縮短 工期,但是增加資源是有限度的,要避免關鍵路徑轉化為非關鍵路徑,否則即使增加更多資源,也無法縮短整個工期;增加資源的工作時期也是解決多項目任務日程沖突的方法之一。
4 網絡計劃優化實例
根據時間-資源優化方法,得到圖1改進后的搭載網絡圖:
由經上網絡圖可知,和原網絡圖相比,工序B、D工期均有較大幅度縮短,以序F、H工期略有增加,優化產調整如下:①工序B、D占用時間較長,且為關鍵工序,另外在船臺合攏項目管理中,機艙底部成型、C平臺成型也是實現機艙成型、拉軸線、吊主機、下水等節點工序的關鍵,相應的資源配置必須得到優先保障。②A平臺成型、機艙及艉部成型相對于B平臺成型應略有寬裕時間,否則,人力、場地較為緊張,資源較為緊張,資源過分集中于機艙艉部,不利于提高貨艙區搭載進度,不利于擴大作業面及總體目標按期實現。對于關鍵工序,增加資源、縮短工期也是有限度的,要避免關鍵路徑化為非關鍵路徑,也要避免非關鍵工序轉化為關鍵工序,否則即使增加更多資源,也不利于避免資源瓶瓶頸約束或縮短工期。在合攏網絡計劃中常常在優化后的網絡計劃上顯示以軸舵系施工、主機、樓子吊裝等工序為CPM。
篇5
內容摘要: 在聾校書法教學中加入多媒體網絡技術的元素,有利于激發聾生的學習興趣,突出聾生的主體性,創設理想的教學情景,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給聾校書法教學增添生機和活力。
本文針對聾生的身心特點,從四個方面強調了運用多媒體網絡技術優化聾校書法教學的重要性:一是運用多媒體網絡技術優化書法教學,有利于激發聾生學習書法的濃厚興趣,調動聾生的學習積極性;二是運用多媒體網絡技術優化書法教學,有利于提高課堂觀察效果,幫助聾生克服語言障礙;三是運用多媒體網絡技術優化書法教學,有利于形成互動式的學習氛圍,幫助聾生形成研究性、探究性的學習習慣,培養聾生的創造能力;四是運用多媒體網絡技術優化書法教學,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聾生的文化觀念和人文精神。
關鍵詞:多媒體網絡技術 聾校書法教學 優化
據有關機構調查,我國有殘疾人約7000萬,其中聾人約有1300萬,18歲以下應受教育的聾人達100多萬,這是一個龐大的弱勢群體。他們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上有許多難于想象的艱辛和障礙,在成長和發展的道路上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開展聾教育的目的就是創造一切條件提高聾生綜合素質,從而使他們能夠順利走上社會、獨立生活。
自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以來,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給特殊教育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希望。正如美國特殊教育專家柯克和加拉赫所指出:“在接受和使用教育技術上,特殊教育居于領先地位。…因為多媒體在特殊兒童教育中顯示出獨特的優越性,所以它在特殊教育中顯得特別重要。”
隨著以計算機為核心的多媒體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它在教學中的應用日益廣泛,應用多媒體網絡技術進行教學已逐漸成為現代化教育的發展趨勢。如何運用多媒體網絡技術優化聾校書法教學,是每一個從事聾校書法教育的教師都必須認真思考和積極實踐的課題。
筆者認為,在聾校書法教學中加入多媒體網絡技術的元素,有利于激發聾生的學習興趣,突出聾生的主體性,創設理想的教學情景,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給書法教學增添生機和活力。可以說,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輔助聾校書法教學體現了教育以人為本的需要,更是特殊教育發展的時代要求。
一、運用多媒體網絡技術優化書法教學,有利于激發聾生學習書法的濃厚興趣,調動聾生的學習積極性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教師。聾生由于聽力缺陷,不能通過聽覺接受由語言傳達出來的信息,只能靠眼睛凝視或注視要注意的對象。由于長時間依靠視覺,而書法課的內容又非常規范、嚴謹,不能隨意變樣,聾生極易失去耐心和興趣,甚至產生一定的逆反情緒。運用多媒體網絡技術則能夠以交互的方式,將圖形、圖像、文本、動畫、視頻、聲音等多種感性材料,經過計算機處理后生動地表現出來。它具有視聽結合、動靜相宜、感染力強的特點,使往日刻板的教學形式變得豐富多彩,有助于增加學習的趣味性,有效地激發聾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極大地調動聾生的學習積極性。
如在學習“亻”、“讠”、“彳”這三個左偏旁的寫法時,傳統的教學方法是引導聾生分析左偏旁的寫法,雖能直接切入要點,但缺陷是聾生看著這抽象的字感到索然無味。如果把這三個左偏旁設計成三個戴面具的小動物,當把面具拿掉時,就出現了自己的“左偏旁”。此時聾生的思維將被這富有人性的設計所震撼,使聾生在形象化、趣味化的教學中學習新知識,這樣的教學效果是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
二、運用多媒體網絡技術優化書法教學,有利于提高課堂觀察效果,幫助聾生克服語言障礙
聾生的語言及語言思維發展嚴重遲滯,因此,他們是以直觀形象思維占優勢的,但是直觀的感性認識只能產生表象,掌握知識還必須從大量直觀材料中去提高、概括和抽象,上升到理性認識。人類大腦皮層的兩種信號系統的活動是緊密相關的,沒有第一信號系統(具體、形象、直觀)的活動,第二信號系統(抽象、概念、思維、詞語)就不能活動。聾生理解事物主要依靠視覺的觀察,因此教學中應該根據缺陷補償原理,特別突出色彩和影像,更多地運用表現實景的影音文件以及生動、略帶夸張的動畫,形象、真實地突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教學中對于用語言(手語)不能表達清楚,而又非常重要的知識點,利用教學軟件等手段來完成,既回避了煩瑣教學語言的重復而無效的使用,又使學生利用視覺直觀地獲得所學內容的信息,從感性上對新知識有了認識,從而攻克語言障礙這一難點。
在傳統的聾校書法教學模式下,書法知識的傳授、聾生素質的培養主要以教師的講解、聾生練習和鞏固為主。理性知識太多,感性材料太少,不能充分發揮聾生認識的主體性。而多媒體網絡技術的運用則可以改變這種單純傳授理性知識的現狀,從電視節目、各種音像制品(錄像帶、光盤等)、計算機網絡、書籍和現實生活中獲取教學所需的圖片、影像等感性材料,實現由感性材料自然升華到理性知識。
比如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在黑板上示范書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教師不易把筆畫寫到位,二是聾生不易看得仔細、清楚。如果在課桌上示范書寫,只能有部分聾生看得明白。要克服這些缺陷,實現省時高效,我們可以借助實物投影儀,將教師的范寫通過實物展示平臺投影到大屏幕上,使全體聾生都能看到清楚而放大的圖像。在此基礎上,再通過教師的演示和講解,聾生就能很快地掌握書寫規律。
另外,評析聾生的課堂作業也是書法教學的重要環節。在這個環節中,我們可以通過實物展示平臺,將某個聾生的作業一覽無遺地展示給全班同學,讓大家來幫助分析和糾正,使同學們通過討論取長補短,相互交流,相互進步,發揮聾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欣賞評價能力。我們還可以用攝像機把同學中比較好的寫字姿勢拍下來,同步放映給大家觀摩,使聾生隨時注意調整自己的寫字姿勢和執筆姿勢。
三、運用多媒體網絡技術優化書法教學,有利于形成互動式的學習氛圍,幫助聾生形成研究性、探究性的學習習慣,培養聾生的創造能力
在傳統的聾校書法教學中,教師是教學的中心,是教學信息的唯一攜帶者,他的主要作用是傳授知識。而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優化書法教學,充分利用這項技術獨有的人機交互功能,能夠更加方便地實現教師與聾生、聾生與聾生之間的信息交流。
教師可以通過網絡界面給聾生規定同一信息內容的學習任務,提出有待解決的問題,聾生在教師監控下進行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網絡空間了解每個聾生的學習情況,隨時對學生進行指導和引導,使聾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解決的問題上。同時,聾生與聾生之間也能進行直接的交互,通過網絡空間交流信息,發表個人的不同觀點。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聾生與教師的關系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教學的中心由教師轉向聾生,聾生成為教學的主體,教師是學習過程的積極參與者,任務是激發聾生獲取知識的興趣,聾生對教師的恐懼心理消失,主觀能動性得到了發揮,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真正做到了由“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換,聾生的積極性、創造性得到充分調動,研究性、探索性的學習習慣得到有效培養。
如在學習“橫”的寫法時,聾生對中鋒、側鋒的變化不太容易理解,教師也不一定能把筆墨的變化過程完全解釋清楚。但是,通過多媒體網絡技術的演示,能將書寫的筆畫粗細、墨色濃淡、線條的流動走向、結體疏密等關系清晰地展現在屏幕上,并將這些動作分解、定格。聾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親眼目睹,細心觀摩,如臨其境,突破了時間、空間條件的限制,對書寫的變化過程一目了然,大大加深了印象,既便于理解和掌握,又進一步提高了實踐能力,強化了創新意識。
四、運用多媒體網絡技術優化書法教學,有利于增強聾生的情感體驗,培養聾生的文化觀念和人文精神
由于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加上一些客觀、主觀條件的限制,書法教學中偏重于技能學習的現象比較普遍。筆者認為,書法教學不能只局限于技能的學習層面,而必須提高到文化的學習層面,培養聾生的文化觀念和倫理道德規范,應用多媒體網絡技術則有助于實現這樣的目標。
我們可以通過網絡幫助聾生欣賞到大量的、清晰的書法作品,了解大量的書法家及作品的歷史背景和作品所賦予的深厚人文精神。這樣不但培養了聾生的審美情趣,而且對書法家給予人類歷史的積極影響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如在學習“歐體”之前,首先利用多媒體網絡引導聾生欣賞大量的歐陽詢的書法作品,并給聾生講述他“露宿觀碑“的故事,使聾生懂得謙虛好學是歐陽詢成為書法家的基礎。這樣,聾生既感受了作品的藝術魅力,又體驗了書法家的人格魅力,受到了深刻的人文教育。
在教學中,我們還可以針對聾生情感的發展和情感的動力性、感染性、情境性等特點,運用成功性原理,在電腦上設計出一些表揚的評價,如:“你真棒”、“你真行”、“你真聰明”、“你成功了”,鼓勵每一個學生樹立成功的目標,為其提供成功的機會,讓其獲得成功的親身體驗。另外還可以設計一些鼓勵的評價,如:“沒關系,再試一試”,或者設計一些笑臉圖像來感染聾生,使之產生愉悅情緒,增強聾生的情感體驗, 進一步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美)柯克 加拉赫,《特殊兒童的心理與教育》,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2、樸永馨,《聾童教育概論》,安徽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3、樸永馨,《特殊教育概論》,華夏出版社,1991年版。
4、國家教育部師范教育司組編《聾童教育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篇6
【關鍵詞】 蛭龍活血通淤膠囊;急性腦梗塞;缺血性中風;細胞凋亡;bcl-2;caspas-3
腦梗塞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其發病率、死亡率和致殘率均較高[1],因而其治療受到國內外醫藥界廣泛關注,而“蛭龍活血通淤膠囊”是瀘州醫學院附屬中醫院心腦內科楊思進教授針對中風風痰淤阻的主要臨床證型創制的純中藥制劑,主要功能為益氣活血,化淤通絡,主要用于缺血性腦血管疾病、冠心病、靜脈血栓性疾病等的防治,被臨床運用多年起到了很好的臨床療效。本文通過動物實驗, 探討蛭龍活血通淤膠囊對急性腦缺血缺血再灌注損傷的抗凋亡作用機制, 為臨床治療提供理論依據。
1材料與儀器
1.1動物及分組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體質量250~300 g,皮膚光滑潤澤,呼吸道通暢,屬清潔級,由瀘州醫學院動物實驗中心提供。將大鼠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4組。(蛭龍活血通瘀膠囊觀察組 、步長腦心通對照組、模型組、假手術組)。每組10只,各組動物間鼠齡及體質量無差異性。
1.2藥品和試劑蛭龍活血通淤膠囊,由瀘州醫學院附屬中醫醫院制劑室提供,批號20061213;步長腦心通膠囊,咸陽步長制藥有限公司產品,批號061212;TUNEL試劑盒由武漢博士德公司提供;Caspase-3試劑盒與bcl-2試劑盒均由博奧森公司提供。
1.3儀器JSJ-1組織脫水機;BMJ-1生物組織包理機;ZDJ-1型展片機;KDJ-1型烤片機均由天津航空機電公司提供,Leica切片機(德國),HIMAS-2000多媒體彩色病理圖文分析系統(同濟醫科大學)。
2方法
2.1動物模型參照Zea longa等的方法,大鼠造模前禁食不禁水24 h。室溫條件下,大鼠稱重后,用2%戊巴比妥鈉(45 mg/kg)腹腔麻醉后,仰臥固定在手術臺上,頸部備皮,常規消毒后行正中切口,暴露右側頸總動脈(CCA)、頸內動脈((ICA)和頸外動脈(ECA)。在近心端結扎CCA,遠心端掛線備用。在CCA分叉處結扎ECA;ICA近分叉處備線并打一活結,ICA遠端用微動脈夾夾閉;距CCA分叉0.5 cm處將CCA剪一小口,插入直徑0.2 mm的線栓,收緊備線,打開動脈夾,栓線進入ICA,輕柔推進,當線端進入18~21 mm時可感到有一定阻力即停止推送。此時栓線頭端正好位于大腦中動脈(MCA)起始部,阻斷了MCA的血流。缺血1 h后,拔出線栓,扎緊備線,固定纖維縫合,切口局部以甲硝唑沖洗消毒,每只大鼠注射1 ml(4萬u)慶大霉素以預防感染。假手術組除不插入線栓外,其余步驟同模型組。術中體溫用烤燈維持在37~37.5℃。正常對照組無任何處理。造模后的動物在自然蘇醒后,出現右側Horner征,提尾左前肢內收屈曲,爬行時向左側劃圈者為手術成功的標志。
2.2藥物干預大鼠于缺血1 h再灌注24 h后給予蛭龍活血通瘀膠囊灌胃2 g/(kg·d),連續7 d。步長腦心通組給予步長腦心通灌胃,2 g/(kg·d),連續7 d。假手術組、模型組大鼠均給相同體積的蒸餾水灌胃。
2.3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進行兩次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于造模成功后第1天進行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治療、觀察7 d后再進行1次。按Bederson評分標準評分,0級(0分):無神經功能障礙;1級(1分):提大鼠尾,見癱瘓側前肢回收屈曲不能正常伸向地面;2級(2分):除1級體征外,向癱瘓側推時感阻力較對側明顯降低;3級(3分):除以上體征外,大鼠爬行時向癱瘓側旋轉。
2.4免疫組化每組隨機取8只大鼠行免疫組化。
2.4.1組織灌注與固定簡要手術步驟如下:6%的水合氯醛(5 ml/kg)腹腔注射麻醉。經心臟灌注肝素化生理鹽水(37℃)10 min,然后4%的多聚甲醛350 ml 持續灌注30 min。取腦后用4%的多聚甲醛后固定6 h行梯度脫水與石蠟包埋。
2.4.2神經細胞凋亡及Bcl-2與Caspase-3基因表達測定采用原位末端標記法(TUNEL)檢測傷側皮層、海馬區神經細胞凋亡情況,采用免疫組化法測定Caspase-3的表達,應用圖像分析處理系統對染色強度的灰度進行定量分析。
2.4.3計算機圖像分析將切片于光鏡下放大400倍,通過計算機圖象分析儀,每張切片隨機選擇10個視野,測定陽性染色的平均光密度與陽性細胞百分比(指陽性細胞占視野中所有細胞數的百分比),分別計算:①細胞凋亡指數(AI)=(%)=平均光密度×陽性細胞百分比×100;②蛋白陽性表達指數(PEI)=(%)=平均光密度×陽性細胞百分比×100%。
2.5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使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組間差異采用方差分析,兩兩對比采用t檢驗。取P
3結果
3.1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治療后神經功能缺失評分假手術組為0分,蛭龍活血通淤膠囊治療組為(1.78±1.03)分,步長腦心通治療組為(1.80±1.15)分,兩組均顯著低于模型組的(2.90±1.10)分(0.01
3.2組織病理學變化光鏡下假手術組大鼠皮層各層細胞排列整齊,神經元結構完整,神經基質無水腫,基底神經節區神經元結構正常,神經纖維無損壞,模型組大鼠病理改變為神經元結構模糊,胞體腫脹,胞核淡染,核固縮,尼氏小體減少或消失等變化;蛭龍活血通瘀治療組與步長腦心通對照組見大腦皮質錐體細胞和腦實質神經細胞結構清楚,核固縮、核溶解程度較局灶腦缺血對照組明顯減輕,病變范圍明顯縮小。
3.3凋亡細胞和Bcl-2、Caspase-3蛋白表達檢測結果光鏡下TUNEL染色陽性的凋亡細胞為圓形或橢圓形,細胞核或胞漿中有棕色顆粒,核染色質濃聚呈邊聚觀象,似月牙形,有時可見細胞膜皺褶,以及芽生形成膜包裹的凋亡小體。陽性細胞呈簇狀或散在分布于梗塞灶邊緣區域。假手術組腦組織TUNEL染色只有零星的細胞凋亡,而模型組凋亡細胞略有增多,蛭龍活血通淤治療組與步長腦心通對照組較模型組凋亡細胞明顯減少(P
4討論
近年來細胞凋亡與腦梗塞的關系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有研究表明缺血性腦損傷引起的細胞死亡有凋亡(apoptosis)和壞死(necrosis)兩條途徑[2],壞死發生在腦缺血較早期的缺血中心區,而凋亡多發生在腦缺血后的半暗區。腦梗塞發生、發展過程與細胞凋亡的發生機制目前尚未清楚。目前研究較多的有Bcl-2家族和Caspase家族[3,4],其與細胞凋亡過程密切相關,研究表明抑制神經細胞凋亡就可能減少腦缺血后遲發性神經元損傷,從而搶救缺血后半暗區,就有可能阻止腦梗塞范圍擴大,減輕腦損害,保護腦組織。
大腦中動脈閉塞(MCAO)模型被普遍認為是局灶性腦缺血的標準動物模型[5]。其中線栓法MCAO模型,具有不開顱、效果肯定且可準確控制缺血及再灌注時間的優點,便于分析神經元對缺血的敏感性、耐受性,及研究再灌注損害和治療時間窗的選擇,本實驗研究亦采用此法的改良方法[6]制作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本實驗通過DNA末端標記法(TUNEL)證實了急性腦梗塞再灌注過程中凋亡細胞的存在,研究結果表明蛭龍活血通淤膠囊可有效促進相關基因Bcl-2,抑制相關蛋白Caspase-3的表達,對腦神經細胞凋亡有明顯抑制作用,減輕腦神經細胞損傷,對缺血再灌注腦組織有保護作用。同時HE染色顯示模型組缺血區腦神經細胞廣泛壞死,再灌注損傷區形成軟化灶,灶內組織溶解,正常結構消失,細胞多為小核深染的細胞。軟化灶周邊細胞相對正常。蛭龍活血通淤膠囊組與步長腦心通組缺血軟化灶相對模型組則較小。
蛭龍活血通淤膠囊是以黃芪、水蛭、地龍、桂枝等藥為主而成的純中藥制劑,現代藥理研究證實黃芪能明顯擴張腦血管,改善微循環,保護紅細胞變形能力、促進血液流動、減輕血栓形成,保護腦組織縮小梗塞范圍,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及釋放,促進神經元生長作用[7]。水蛭則可以抗血栓[8];抑制血小板聚集[9];降低血脂和改善血液流變學[10];減輕腦水腫[11]。地龍[12]可對體內的凝血系統和纖溶系統具有廣泛的影響,使體外的血栓形成時間延長,既抗凝又不影響止血,有利于血栓的防治。本研究結果闡明蛭龍活血通淤膠囊具有減輕腦組織水腫,抑制神經細胞的凋亡及壞死等腦缺血保護作用,為臨床腦血管病的防治提供理論依據,當然,其作為復方制劑治療腦梗塞,其具體機制更為復雜,尚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趙建國.腦梗死[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
[2]kuschinsky w, gillardon f. apoptosis and cerebral ischemia[J]. cerebrovasc dis, 2000, 10(3): 165.
[3]劉蘇.缺血性中風病因病機的探討[J].安徽中醫臨床雜志,2001,13(5):383.
[4]Yamamura T,Otani H,Nakao Y,et al.IGF-1 differentially regulates bcl-xL and Bax and confers myocardial protection in the rat heart[J].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2001,280(3):1191.
[5]王偉.嚴格控制試驗條件,建立標準化腦缺血動物模型[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8,31(5):261.
[6]蔣海山,陸兵勛,姬仲,等.線栓法大鼠缺血/再灌注腦損傷模型的改良[J].第一軍醫大學學報,2004,24(10):1156.
[7]郭琰,魏玉苗,劉淑霞. 黃芪在腦血管疾病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 山西中醫, 2007,23(1):72.
[8]8. Hamon M.Mechanism of thrombosis:physiopathology role of thrombin and its inhibition by modern therapies[J].Arch MAL Coear Vaiss,2006,99(3):5.
[9]黃震華.新型抗凝和抗血小板新藥-重組水蛭素[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03,22(5):30.
[10]李梅,張立國,董堅.中藥水蛭對血液流變學影響的臨床研究[J].內蒙古中醫藥,2008,27(1):9.
篇7
病榻中,百無聊賴,隨有所思,對自己?對人生?
人啊,生活在無限的向往中,而一旦身陷囧地,縱有千種夢想,又可奈何?
縱觀國人,何人不是生活在病中?那種得隴望蜀的心態禁錮人的善念,可謂欲壑難填。無數的悲劇不都是基于那份貪婪和無知嗎?就說打球,病榻中的我還能打嗎?反過來想,為什么要打球呢?還不是有了對籃球的理解和涉獵,對其產生了欲望?由此想開來,那些惡毒的傷害,那些蓄意的占有,不都是由于陷入太深,久居芷蘭之室不聞其香,久居槽廄之中而不聞其臭嗎?
滾滾歷史長河,不涉獵,不占有,在岸邊行走的是草民,完成的是人生的生命歷程。涉入其中,被洪流淹沒的是欲望泛濫的人們,無論多么頑劣,也翻不起大浪。只有那些為他人謀福利,為了勞苦大眾的英雄,才是命運的逐浪兒,舞姿蹁躚,絢麗在人海。
時至今日,人間的濁念依然泛濫,更多的不平更多的不公依然上演,但主流是不可阻擋的。污濁總會沉淀,浪花依然耀眼,教育會逐漸規范。更多的無知會煙消云散,正如我打球,別那么急于表現,做好準備工作,那么和諧就會上演,悲劇也就會避免。
期盼人間,有更多的良知,期盼人間,有更多的善念,期盼人間,美輪美奐!
贊贊贊贊
轉載
篇8
現年48歲的呼和浩特市南地企業公安分局原局長梁冠中,花重金找“小姘”,買了房子又買轎車,沒想到女方“得隴望蜀”,提出結婚要求。不想毀滅家庭與事業的梁冠中,便伙同他人殺人拋尸,近日梁冠中因涉嫌故意殺人被呼和浩特市警方抓捕歸案。
2000年,梁冠中結識了29歲的有夫之婦李某某。李某某看中了梁冠中的權和錢,二人迅速打得火熱,曖昧關系趨于公開化。2003年末,為達到長期姘居的目的,梁冠中購買了一套130多平方米的新房,今年又資助李某某購買了一輛“寶來”轎車。
在梁冠中身上嘗盡了甜頭的李某某,在情網中越陷越深,要求其拋棄發妻納她為正室,梁冠中口頭應付但拖著不辦。李某某對梁冠中逼婚日甚,威脅梁“如不答應,就去你單位鬧、搬到你家中住”。梁騎虎難下,只得寫下結婚保證書,承諾2005年一定娶其為妻。
為保住自己的名譽、地位和家庭,今年年初梁冠中與從重慶來呼和浩特市的親戚魏進合謀干掉李。4月14日晚,梁冠中開車接上魏進,途中在土產商店購買了大號活扳手、菜刀、鐵鍬和兩個尼龍袋等作案工具,然后趕到李某某的家將其殺死,第二天又分尸、拋尸并掩埋。
案發后,呼和浩特市警方根據線索迅速將梁冠中確定為重點嫌疑人。經過縝密偵查,警方于7月6日凌晨將梁緝拿歸案,7月12日已經潛逃到重慶市合川縣的魏進也落入法網。
篇9
2、髀肉復生(劉備):形容長期清閑,事業毫無成就。
3、后患無窮(劉備):指給將來留下的禍患無窮無盡。
4、如魚得水(劉備與諸葛亮):比喻得到了與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對自己非常合適的環境。
5、三顧茅廬(劉備):形容求才若渴,后用來比喻多次專誠拜訪。
6、初出茅廬(劉備):形容剛出來做事,缺乏實際經驗,比較幼稚。
7、虎踞龍盤(諸葛亮):形容南京地勢的雄偉。
8、集思廣益(諸葛亮):指集中眾人的意見,擴大工作的效果。
9、鞠躬盡瘁(諸葛亮):形容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10、空城計(諸葛亮):指一種作戰方法。
11、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2、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將崔琰):指代人寫文章。
13、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學問高,文采好。
14、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學高超,文思敏捷。
15、超群絕倫(關羽):形容高出眾人之上,沒有人能與其相比。
16、一身是膽(趙云):攻取漢中時,趙云偃旗息鼓大敗曹操,得到劉備贊揚,稱贊子龍一身都是膽。形容膽量極大。
17、顧曲周郎(吳國都督周瑜):指精通音樂戲曲的人
18、傾巢之下安有完卵(孔融的兩個兒子):比喻國家或集體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員當然不能幸免。
19、堅壁清野(曹操的謀士荀彧)指餓死、困死敵人的一種作戰方法。
20、如嚼雞肋(楊修)比喻很乏味。
21、老牛舐犢(楊修的父親楊彪):比喻父母子女。
22、勢如破竹(杜預):比喻軍隊一路連打勝仗,形勢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樣的順利。
23、車載斗量(吳國的中大夫趙咨):形容數量很多并不稀罕。
24、斷頭將軍(巴郡太守嚴顏):形容壯士英勇不屈,寧死不降。
25、吳下阿蒙(吳國名將呂蒙):形容沒有學識的粗人。
26、想當然(孔融):形容沒有事實根據的主觀臆斷。
27、兵貴神速(魏國謀士郭嘉):指用兵貴在神奇而快速。
28、出言不遜(張郃):形容說話不客氣,沒有禮貌。
29、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經過長時間的鍛煉才能成器。
30、負重致遠(人稱“鳳雛”的龐統,陸績,顧邵):背著沉重的東西送到遠方。
31、樂不思蜀(劉禪):比喻樂而忘本。
32、得隴望蜀(曹操):隴,指甘肅南部一帶;蜀:指四川一帶。已經取得隴右,還想攻取西蜀。比喻貪得無厭。
33、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赤壁之戰里,周瑜借東風用火攻的方法想戰勝曹操大軍,可是什么都準備好了,只欠差東風。形容什么事都準備好的,只差最重要的。
篇10
不如意就抱怨,嘆息,郁郁寡歡,整日里被一個“愁”字壓得彎腰駝背。
但仔細琢磨,這些不如意又好像大部分是自找的。你不如意的事,在別人看來是小事一樁,實在不值得煩惱;別人不如意的事,在你看來也平平常常,不該小題大做。看來,很多事是自己給自己找不痛快。
我有位朋友,剛50出頭,已是副廳級,前些日子不幸離世。他的一位同事搖頭嘆息,喃喃地說:“自找的!”細問才知道,朋友上進心極強,滿腦子都在想早日被扶正。因此,凡空出位子,他便躍躍欲試,興奮一陣。但換來的卻是涼水一盆,希望變失望。如此幾番折騰,終于釀成絕癥。朋友的同事講完這些,頗為不解地說:“副廳已是鳳毛麟角,他這又何必呢?”這就是朋友給自己找的不痛快。其實,換個角度想,他的這個不如意也許根本不應存在。
坡一心想效忠朝廷,晚年卻落得被貶嶺南,閑居惠州,滿腔抱負無處施展,這該是何等不如意的事。可坡畢竟非等閑之輩,他身處蠻荒之地,還詠出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常做嶺南人”的妙句,倒好像他身處仙境一般。詩句傳至京城,宰相聽了不自在,又把他遷到更偏遠的儋州。坡仍坦然面對,依舊樂在其中,“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悠然自得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