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家鄉范文

時間:2023-03-15 11:19: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莫言家鄉,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莫言家鄉

篇1

關鍵詞:膜生物反應器 粉末活性炭 膜通量 膜阻力

目前,限制膜生物反應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廣泛應用的主要原因是該系統的運行 費用較高,而膜折舊在運行費用中又占有相當大的比例。降低膜折舊費用的方法有兩種,其 一是增加膜的工作壽命;其二是增加膜的工作通量,從而降低所需的膜面積。采取低壓操 作、間歇運行、紊流曝氣等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減緩膜污染和堵塞[1],在上述基礎上,筆者又對在MBR系統中投加粉末活性炭(PAC)的效果進行了研究。

1 理論依據

1.1膜比通量

為比較不同膜面積、不同工作壓力下膜的透水特性,引入膜比通量(Specific Flux,SF) 的概念。定義SF是基于在較低壓力下工作的膜出水量與膜面積和工作水位差之積的比值,用公式表示如下:

SF=Q/(AH)=J/H

(1)

式中 SF——膜比通量,m3/(m2·m·s )

J——膜通量,m3/(m2·s)

Q——膜組件出水量,m3/s

A——膜表面積,m2

H——工作水位差,m

1.2 膜通量的基本方程

日本學者Shimizu Y.等人分析了膜通量下降的因素,提出了膜通量與膜阻力的關系[2 ]:

J=ΔP/(μ·Rt) (2)

式中ΔP——作用于膜兩側的壓差,Pa

μ——滲透液的粘度,Pa·s

Rt——膜的總阻力,m-1

膜的總阻力可以表示為:

Rt=Rm+Rp+Rc (3)

式中Rm ——純膜阻力,m-1

Rp——膜污染阻力,m-1

Rc——濾餅層阻力,m-1

2 試驗方法

2.1 小試

小試歷時4個月,試驗裝置如圖1所示。

3 小試結果與討論

3.1 投加PAC對膜比通量的影響

篇2

關鍵詞:加盟連鎖;企業規模;品牌價值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0-8772(2012)23-0082-03

1 引言

隨著世界范圍內市場競爭的加劇,越來越多的企業試圖通過在國際市場上塑造一個統一的品牌,依靠品牌的優勢來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而加盟連鎖以低成本、品牌價值的快速拓展成為了最熱門的發展模式之一。根據2011年度的特許百強調查和CYE特許投資景氣調查,截至2011年底,我國加盟連鎖店鋪總數超過100萬以上,覆蓋的行業超過70個,創造的就業崗位超過1 000萬個。雖然我國加盟連鎖的數量已達到世界第一,但是在質量的提高上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一些專家在通過自己的考察研究以及回顧總結之后,挖掘出了加盟連鎖企業的“成功要素”、“管理要點”和“跨越提升應重點努力的方面”。他們認為,加盟連鎖企業獲得成功的3個重要條件中,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占50%;而加盟鏈鎖企業跨越提升應重點努力的方面中,品牌建設占59%。由以可見,中國的加盟連鎖企業想要成功,就必須積極進行品牌建設,塑造好自身的品牌形象,不斷提升自身的品牌價值。

2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國內外學者對品牌價值的研究主要傾向于兩方面:一是企業視角下的品牌價值研究;二是顧客視角下的品牌價值研究。本文從顧客視角下分析加盟連鎖企業的品牌價值,即強調品牌價值來源于品牌與顧客的關系。袁登華(2000)在《品牌建設的心理機制及營銷策略》一文中提出了品牌價值的金字塔模型,認為品牌價值是由品牌知名度、品牌聯想度、品牌美譽度和品牌忠誠度四個方面體現的。企業規模與品牌價值的關系也能從中體現出來。首先,企業規模有助于消費者對企業的品牌認知。企業規模的擴大,包括加盟店數量的增加,以及隨著多元化而導致的產品種類的增多,能夠很大程度上增加顧客對該品牌的存在感知,直觀地增強顧客對該品牌屬性、特色或優勢的了解。其次,企業規模與品牌情感。品牌的延伸使得產品更全面地符合顧客們的需求,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顧客對該品牌的喜好程度。

除此之外,結合經濟學上規模經濟的概念,當一個企業投入資金、人力、物力打造出一個品牌,并運用加盟連鎖這一商業模式,使得所有加盟店都使用同一品牌時,不僅可以降低企業的品牌塑造成本,也有利于擴大品牌的影響力,增加企業的品牌價值。

總的來說,企業規模是衡量一個企業發展狀態的數量指標,而品牌價值則可以說衡量企業發展的質量指標。基于量變產生質變的原理,企業規模的擴大往往能帶來品牌價值的提升。

Keller和Lehmann(2003)曾提出“品牌價值鏈”模型,該模型以一個全面的、整合的途徑表達了品牌價值的形成過程。Keller和Lehmann認為,品牌價值首先產生于消費者對品牌的感知,而消費者的這種感知則受企業營銷活動和投入的較大影響,通過企業的營銷活動,消費者建立起品牌知識結構,包括品牌知名度和品牌聯想等。而這種品牌知識則直接反映到產品的市場績效上,最終反映到金融市場上。本文參考品牌價值鏈模型,聯系企業的實際情況,結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建立一個企業規模與品牌價值的關系模型。

該模型同樣認為品牌價值始終來源于消費者。加盟連鎖企業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來擴大企業規模,使得消費者開始注意到該品牌,這樣消費者就與品牌就建立了初步的關系,品牌認知、品牌滿意度、品牌忠誠度等等就開始形成。直至該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位置越來越重要,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就會發生。這直接反映在加盟連鎖企業的市場業績上。市場占有率上升、延伸產品的逐步產生等。最后,結合各種因素來實現對品牌價值的評估。以上便是品牌價值的形成過程。

根據上述的企業規模與品牌價值關系模型,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1:企業規模與加盟連鎖企業的品牌價值增值呈正相關。

3 實證研究

3.1 樣本及數據來源

基于數據的可取得性,本文以2011年滬深股市A股的加盟連鎖上市公司作為樣本,共選取了12家公司。數據來自于滬深股市交易所網站上公布的上市公司財務報表。

3.2 變量的選取

基于上文假設的提出,本文的變量選取與解釋如下:

3.2.1 品牌價值的變動值

根據假設,本文將加盟連鎖企業品牌價值的變動值的對數作為被解釋變量。關于品牌價值的評價方法,國內外學者做了很多研究,本文借鑒的是相對來說接受較廣的Interbrand法。Interbrand法是從品牌的未來收益角度來分析品牌價值,公式為V=I×G,V為品牌價值,I為品牌給企業帶來的年平均利潤,G為品牌強度系數。但是Interbrand法在計算過程中需要考慮很多問題,比如該方法確定品牌強度系數是通過專家打分法這一主觀的方法,這在具體的數據運算上存在一定的不準確性。本文結合張茂林(2008)提出的品牌因子構成體系包含市場、企業、消費者三個維度這一理論,將品牌強度系數量化為基于市場競爭的品牌市場表現指數G1,基于企業銷量變化的品牌成長趨勢指數G2,以及基于消費者認知的品牌聲譽指數G2。

本文將品牌市場表現指數定義為該品牌當年的銷售額與該行業其他品牌前3名銷售額平均數的比值。公式為:■,其中x為該產品當年的銷售額,而a、b、c則為當年在該行業品牌銷售排名前3的銷售額。這一指數能夠反映出該品牌在市場中的占有率和地位等信息,能有效地評價品牌的市場表現情況。

基于企業銷量變化的品牌成長趨勢指數則用該產品本年和前三年銷售額加權和的比較值。公式為:■,其中■分別為該品牌從第n-3年到第n年的銷售額。這一指標不僅能從財務角度反映出品牌銷售增長和品牌發展,也能綜合反映出品牌的成長能力。

對于品牌聲譽指數G2,常規的方法是利用市場調研,讓消費者們通過打分來評定。但是這個方法在本文中實行起來有一定難度。因為加盟連鎖的上市公司來自于各行各業,要針對每一家公司搜集一定量的消費者評價在操作上有一定的不準確性,容易給結果造成較大的偏差。本文考慮到加盟連鎖的上市公司一般都是由小做到大,從默默無聞到擁有自身的知名品牌,上至政府下至消費者對它都有一定的認知和評價。這些評價就形成了品牌的聲譽分數,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消費者視角的品牌知名度、品牌認知度以及品牌美譽度。本文借鑒相關研究成果,將品牌聲譽分為三個層次,分別為“省級品牌”、“國家級品牌”以及“世界級品牌”,并為相應的品牌聲譽層次定義數值。品牌聲譽與G2的對應關系見表1。

3.2.2 企業規模的變動值

本文將企業規模的變動值作為解釋變量。國家對企業規模的劃分一般以企業的從業人員數、銷售額或是資產總額這三個指標為標準。而銷售額這一指標更為客觀地反映企業的經營規模和市場競爭能力,所以本文選取企業銷售額的變動值來反映企業規模的變動值。同樣為了計算的方便性,該數據也取其對數。

3.3 實證分析

根據上述變量的定義,經計算得加盟連鎖上市公司的企業規模和品牌價值的具體變動值。

3.3.1 相關性分析

根據本文的假設,運用SPSS對上述兩個變量進行相關性分析,本文選取了Pearson簡單相關系數進行計算,并進行了單側檢驗。

3.3.2 回歸分析

由相關性分析可得加盟連鎖企業的企業規模變動值與品牌價值的變動值成顯著的正相關,那么便可運用回歸分析來探討兩者之間的數量變化規律,并將兩者之間的關系用數量表達式描述出來,從而更清晰地確定加盟連鎖企業的企業規模一旦增加,會對該企業的品牌價值產生多大程度的影響?;貧w分析也運用SPSS來完成。結果如下:

4 結論及不足

由上述的實證研究表明,我國加盟連鎖企業在發展中應重視規模效應的形成,從而提升自身的品牌價值,提高市場競爭力。除此之外,我們必須對企業規模是如何具體影響品牌價值也有一定的了解,本文將從品牌市場價值、品牌管理價值以及品牌價值鏈三方面進行簡要闡述。

加盟連鎖企業規模對品牌市場價值的影響可以參考本文中提出的企業規模與品牌價值的關系模型,企業通過規模的擴大對顧客心智產生影響,這種影響反映到品牌的市場表現上,就形成了品牌的市場價值。具體來說,企業規模的擴大或是規模經濟的形成會給顧客造成直觀的感受,會導致顧客品牌認知、品牌情感和品牌忠誠的增加,這種感知的增強會造成品牌購買行為的增加,從而影響企業品牌的市場份額和利潤總額的增加,這種貨幣價值的增加就是品牌市場價值增加的最直接體現。

加盟連鎖企業規模的擴大對于品牌管理價值的影響更具有代表性。加盟連鎖企業采用的是統一的管理模式,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流程系統,不管是人員管理、品牌管理或是其他管理都具有統一標準,呈現給顧客也是統一的品牌文化。同時這一商業模式也方便了加盟總部和加盟店之間的溝通交流,加盟總部對加盟店實行監督和指導,對加盟店的品牌管理和建設提出建議。加盟連鎖企業規模的擴張必然會引起這一管理模式的擴張,不僅降低了品牌管理的成本,又能保持加盟總部對加盟店的品牌管理的領導,完善充實品牌文化,增強了品牌管理價值。

加盟連鎖企業規模對品牌價值的影響更適合用品牌價值鏈來解釋。加盟連鎖企業規模的擴張作為一種企業的投入,是品牌價值鏈的第一部分,也是品牌價值形成的開始。企業規模的擴大影響顧客對品牌的感知和品牌的市場表現,提升品牌價值。品牌價值的提升也有益于企業規模的擴大,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當然,在本文的研究中還有一些不足之處,首先因為我國上市的加盟連鎖企業有很多不僅有加盟店,還有直營連鎖店,但是在公司的財務報表中一般不分開披露各自的經營數據,所以本文在進行數據處理時,將財務報表中的利潤或銷售額等都看成加盟連鎖店的數據,所以會產生一定的誤差。其次,本文從數據的易取得性和客觀性出發,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將品牌價值都用客觀的具體數據來定義,剔除了主觀的定性指標,也會存在一定程度的誤差。

加盟連鎖這一模式在企業快速擴張和品牌價值提升方面有著很大的優勢,我國企業應善加利用這一模式,以便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參考文獻:

[1] 王成榮.品牌價值評價與管理(第二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2] 諶飛龍.考慮品牌延伸“強化—稀釋”效應的品牌價值計量模型與實證研究[J].財貿經濟,2011,(7):84-90.

[3] 齊洺悅.多元視角下品牌資產測評模型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4] 劉曉剛,等.品牌價值論[M].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10.

[5] 喬均.品牌價值理論研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7.

[6] 朱明俠,魏鐵梅.特許經營[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 社,2007.

[7] 趙濤.特許經營管理——理論、案例、制度、實務[M].北京: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02.

[8] Aaker,D.A.Building Strong Brands.New York:Free Press,1996.

篇3

我國鐵路正處在加快發展的重要時期,不僅投資規模大,而且技術標準新、質量要求高。因此必須認真貫徹科學發展觀,在大力推進工程技術創新的同時,積極探索工程項目管理創新,全面提高鐵路建設管理水平。本文著重對構建鐵路工程項目管理體系框架模型問題進行研討。

1.鐵路工程項目管理體系框架模型的構建

1.1 框架模型的構建依據

    1.1.1系統控制理論

按一定的秩序或因果關系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約著的一組事物所構成的體系,稱為系統。從系統論的觀念看來,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有相當數量的系統是受控系統,這是系統控制論的主要研究對象。對受控系統分析的任務,除了研究它的結構、歷史和預測發展趨勢以外,最重要的是研究系統可能的受控方式和受控行為,即以何種方式控制或影響系統演化或變化進程,使之向最有利于人們所期望的目標發展。任何控制工作都是以既定的系統目標為出發點的。

1.1.2目標管理理論

目標管理是以泰勒的科學管理和行為科學理論為基礎形成的先進管理方法,具有層次性、關聯性、動態性和系統性。目標管理的工作內容包括:目標設定、目標分解、目標執行、目標評價。

1.1.3項目管理理論

項目管理知識體系(PMBOK)把項目管理知識劃分為9個知識領域(集成、范圍、時間、成本、質量、人力資源、溝通、風險和釆購),每個知識領域包括數量不等的項目管理過程。PMBOK把項目管理過程分為啟動、計劃、執行、控制和結束5類,并根據重要程度又把項目管理過程分為核心過程和輔助過程兩類。

我國鐵路工程項目管理水平的提高,必須推行鐵路工程項目管理專業化、職業化、社會化,還需要有完善的、科學的、先進的項目管理知識體系作指導。

1.2 鐵路工程項目管理體系的框架模型

目前鐵路工程項目管理體系在我國還遠未成型,系統性的研究成果還很少,國外關于鐵路建設管理的體制和模式與我國也有很大差別,可以直接借鑒的研究成果也相對較少。因此,構建科學的鐵路工程項目管理體系框架模型,對推動鐵路工程項目管理創新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構建的鐵路工程項目管理體系框架模型由內核(項目目標管理體系)、中間層(項目管理支撐保障體系)和外層(運行動力機制)三大模塊組成,如圖1所示。

(1)內核是由“質量、投資、工期、健康安全、環?!蔽宕竽繕丝刂埔貥嫵傻挠袡C體系 “項目目標管理體系”。鐵路工程建設的核心是明確項目的總目標,要制定科學的建設方針,確立先進的建設理念,貫徹一流的指導思想。在建設管理過程中,要圍繞實現項目的總目標,確立“五大控制目標”,形成科學的“項目目標管理體系”將各目標要素視為矛盾統一的有機體進行整體綜合控制,以達到對項目管理的全局優化。

(2) 中間層由“信息管理、資源管理、組織管理、技術創新管理、合同管理、風險管理”六大要素構成,形成了“項目管理支撐保障體系”。中間層為內核目標管理體系提供有力的支撐系統,并為項目實施提供全面的管理措施保障。

(3) 外層由“激勵機制、約束機制、協調機制”三大要素構成。系統并不是一個孤立的體系,需要認識和把握其各部分、各環節之間的作用關系與過程,建立有效的“運行動力機制”作為支持,使得整個系統有序而高效地運行,促進系統不斷地優化和完善。

2.項目目標管理體系

鐵路工程項目作為一個復雜開放的動態系統,面臨規模大、技術要求高、干擾因素眾多、計劃實施難度大的問題,在項目管理中實施有效的目標管理控制,是實現項目總目標和各項具體目標的關鍵。因此要對目標進行分解,建立“自上而下層層展開、自下而上層層保證,全員參與、全方位落實、全過程控制”的目標管理體系,指導項目的實施[1]。鐵路工程項目目標管理的流程和基本方法分別如圖2和圖3所示。從本世紀初開始,鐵路工程項目推行“五大控制”同傳統的“三大控制”相比,“五大控制”體現了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更加符合科學發展的時代要求。

以青藏鐵路建設管理為例,2001年7月1日青藏鐵路剛開工,即提出該工程項目總體目標是:建成世界一*流高原凍土鐵路。依據研究成果確定了路基穩定性、砼結構耐久性、設備可靠性及列車運行速度等具體目標。隨后,制定了工程質量、健康安全、環境保護、工期、投資“五大控制目標”[h。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勝利建成,全面實現了總目標和各項具體目標的要求。這一成功經驗,已在全國鐵路工程項目管理中得到推廣,效果甚為顯著。青藏鐵路建設目標管理體系如圖4所示。制定了項目目標管理體系后,工作的關鍵在于目標控制的執行和落實。要在明確具體目標的基礎上,通過制定科學的標準、程序、方法等,并建立責任制,提高項目管理控制的規劃性、協調性和有效性,使項目管理控制內容落實到位。

(1) 質量控制要重點把握的內容包括:優化工程設計,完善質量保證,嚴格流程控制,加強工程監理和政府監督,確保工程質量合格、優良。

(2) 安全控制要重點把握的內容包括:健全安全制度,完好設備狀態,加強人員培訓,改善工作環境,確保工作人員健康安全。

(3) 環??刂埔攸c把握的內容包括:依法規范環保管理,依靠科技突破難點,落實全員環保要求,把建設對環境的影響減到最低限度。

(4) 工期控制要重點把握的內容包括:總體部署,合理安排,突破重點,加強協調,實現合理工期,防治盲目趕工。

(5) 投資控制要重點把握的內容包括:嚴格概算管理,控制變更設計,規范資金使用,加強審計檢查,把總投資控制在總概算以內。

3.項目管理支撐保障體系

3.1 信息管理

工程項目管理的成功高度依賴于其信息的溝通與交流,項目的實施過程總是伴隨著對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分析、處置、儲存和使用等信息管理過程15。信息是各級項目管理人員決策、計劃和進行控制的依據。

在項目管理過程中,以項目管理軟件為核心的工程信息管理系統的引入是一個人機合一的有層次的系統工程6]。目前國際上開發推廣的工程項目管理軟件有美國Primavera公司的P3(PrimaveraProjectPlan?ner)、STPM以及Microsoft公司開發的小型項目管理軟件等。國內開發的具有代表性的建設項目管理軟件有三峽工程管理信息系統、鐵路建設項目管理信息系統(RCPMIS)等。

現階段我國鐵路工程建設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與國際上運用現念和信息技術、實施現代化信息管理的建設領域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必須大力推進信息化管理進程,建立以計算機、網絡通信、數據庫作為技術支撐的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對項目整個生命周期中所產生的各種數據及時、正確、高效地進行管理,提供高質量的信息服務和信息支撐。

3.2 資源管理

鐵路工程項目生產力的組合與項目施工的管理存在著矛盾,生產要素配置粗放,不能適應項目管理的動態需求,致使要素效率低下,閑置浪費嚴重,影響施工的形象進度、質量、安全和效益。特別對于人力資源來說,項目部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力量不足,施工企業必須建立科學的資源管理系統,尋求企業資源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使其既能滿足鐵路工程項目管理的需要,動態配置調整、實現最佳組合;又能保證在企業整體上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利用。資源管理的主要措施見表1。

3.3組織管理

優質的組織管理能夠使得項目組織結構更為合理,管理更加科學,組織職能更加集中有效,組織運行高效順暢。對于高效、優質、低耗地完成鐵路工程建設任務,實現項目的目標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鐵路項目組織管理的對象主要包括組織架構、組織職能、組織流程等要素:

(1) 組織架構選擇。從傳統管理到現代管理,組織架構有多種模式,要根據這些組織形式的特點結合鐵路建設項目的具體條件確定組織架構模式。

(2) 組織職能界定。責任、權力、利益三者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聯系、協調的、平衡的、統一的關系。必須科學界定組織職能,逐級分解,落實到人,實現責權利相統一,保證組織高效順暢運行,以促進組織目標任務的實現。

(3) 組織工作流程設計。為了確保組織結構能正常運行,還必須對鐵路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所涉及的所有職能管理工作都進行詳細的工作流程設計,明確工作進行的各個階段、階段之間的約束條件,明確項目團隊相關人員在各個階段的工作程序,為項目各項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奠定堅實的基礎。

3.4技術創新管理

隨著現代鐵路技術的發展,專業共性和關鍵技術要求越來越高,不同專業技術系統集成任務越來越重,鐵路工程項目實施技術創新管理將為加快施工進度、提高施工質量、減少施工費用、確保施工安全和環境保護方面提供技術方法和有力的技術支撐。

在項目技術創新管理實施中,鐵路工程重大關鍵技術應由鐵道部組織聯合攻關,同時設計施工企業的技術創新需要加強,并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落實:

    ①做“架子隊,,技術骨干短缺,是普遍現象。1ElecttonicPublis好選題的論證和評價,實現先進性與可行性的統一;

②研究落實經費,為推動技術創新開展提供資金保障;

③組織研究力量集成管理,著力構建以政府為主導,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鐵路技術創新體系;④分階段評審科研成果,及時應用于工程實踐,使得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為生產力。

3.5合同管理

鐵路工程項目管理的五大目標值來源于合同的約定。合同既是項目管理目標的來源,又是實現管理目標的約束條件,合同是目標管理的基礎。

合同管理在鐵路工程建設的各階段中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關系著合同雙方的經濟利益,也關系著合同雙方的發展。只有一切從合同出發,將合同管理作為項目目標控制的關鍵手段,通過經濟與法律相結合的方法,使項目參建各方在平等互利的原則上建立多方的權利義務關系;并且項目和有關單位之間建立有機的聯系,相互協調、默契配合,共同實現五大目標,才能保證項目取得成功。

3.6風險管理

鐵路工程項目的風險包括經濟風險、施工管理風險(質量風險、工期風險、安全風險、合同風險)、自然風險和技術風險等,風險管理的框架如圖5所示。

鐵路工程項目風險管理要首先在質量、安全、環境、技術等風險大的重要工程項目強制推行,并貫穿于項目實施的全部過程。應合理利用項目風險管理的工參考文獻.具和方法,有針對性地化解風險,并不斷探索預防、控制、轉移工程項目風險的有效途徑和方法。鐵路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的應對和監控手段如圖6所示。

4 項目運行動力機制

    4.1 激勵機制

有效的激勵機制是項目運行和發展的推進器。對鐵路工程項目管理而言,設計激勵機制時應充分考慮項目目標體系和行為規范、分配制度、信息溝通、社會環境影響等因素;激勵機制運行時應注意團隊與成員間的相互交流、階段性評價、年終考評與獎酬分配以及信息的再溝通等方面,從而保證項目的穩定、高效運作。

4.2約束機制

健全的約束機制是保證項目高效、有序、規范運作的監控器。鐵路工程項目管理實施過程中,要通過牽制、監督、檢查、考核、懲戒等方法,制定制度、組織、合同、法律法規等約束,從而規范項目組織成員的行為。充分發揮項目組織的作用,確保項目管理體系規范、有序的運轉。

4.3協調機制

良好的協調機制是實現項目和諧管理的劑。針對鐵路工程項目,協調的內容主要包括組織內部與利益相關者兩方面。協調機制主要通過協調目標一致、加強組織間的信任和各參與方的協商來實施,從而提高管理體系的運行效率,并通過協調優化不斷完善項目管理體系。

篇4

關鍵詞:家電 逆向物流 運作模式

中圖分類號:F25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1)06-024-02

一、前言

近年來,各國紛紛制定更嚴格的環境保護法規,加強對環境的保護和管理:如歐盟的“報廢電子電氣設備WEEE指令”要求在歐盟市場上流通的電子電氣設備的生產商承擔回收廢舊產品并支付相關費用的責任;歐盟ROHS環保指令規定在歐盟出售的電子電氣設備限制使用鉛、汞等重金屬及多溴二苯醚等阻燃劑。而我國《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已經出臺,《廢舊家電回收處理管理條例》也有望年內出臺,而且將實行“生產者責任制”,因此,家電企業構建綠色供應鏈迫在眉睫,這對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實施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廢舊家電的逆向物流系統的構建則是家電企業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的關鍵一環。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目前我國電視機的社會保有量達3.5億臺、冰箱1.3億臺、洗衣機1.7億臺。每年至少報廢500萬臺電視機、400萬臺冰箱、600萬臺洗衣機。除這些傳統家電外,全社會電腦保有量近2000萬臺、手機約1.9億部,約有500萬臺電腦、上千萬部手機將進入淘汰期,廢舊家電的回收利用問題將越來越突出,因此,家電企業必須建立適合我國國情和環保要求的廢舊家電逆向物流體系。

二、逆向物流的內涵

逆向物流(Reverse Logistics)是指為了重新獲取產品的使用價值或正確處置廢棄產品,而將原材料、半成品、制成品及相關信息由下游消費的一端返回上游生產一端的過程。實施逆向物流的目的是為了重新獲得產品的使用價值或正確處置廢棄產品,流動的對象包括產品、產品運輸容器、包裝材料及相關信息,同時必須對退回產品或廢棄物進行回收、分類、檢驗、拆卸、再生產及報廢處理等活動。

家電企業逆向物流主要包括退貨逆向物流和廢舊家電回收逆向物流兩大部分,本文討論的逆向物流主要指廢舊家電回收逆向物流。

三、我國廢舊家電回收處理現狀

目前我國廢舊家電處理體系沒有建立,總體還處于無序回收狀態,主要流向收垃圾的小販和非法拆解的作坊。其要么將能用的廢舊家電改頭換面后,流入農村或低收入家庭;要么拆解后取走部分有用元件或用火燒酸泡等非常落后的方法來提取有用貴金屬,剩下的東西隨便丟棄。落后的拆解處理不僅造成資源的浪費,環境污染情況十分嚴重,也給使用循環利用的廢舊家電的消費者帶來了安全隱患。其回收模式如圖1所示。

2003年12月,國家發改委確定了首批國家廢舊家電回收處理試點城市,包括杭州、青島、北京、天津等,并給予相應的政府補貼。但在實際運行中,杭州等第一批家電回收示范城市都遇到正規電子垃圾處理企業和單位回收不到足夠的廢舊電子電器的難題。由于廢舊家電的來源和數量便無法得到保證,規模上不去,產業無從談起。加上由于采用高價的分解設備,杭州等地的家電回收試點目前均不能贏利。

另外,一些外資企業也開始涉及電子廢棄物處理這一領域:如新加坡的偉城在無錫修建了一座規模龐大的電子廢棄物處理工廠;巴西華僑胡亞春在上海青浦興建一家15000平方米、能處理50萬臺廢舊家電的大型電子廢棄物資源再生專業處理廠;美國富勤集團投資的南京金澤公司電子電器廢棄物加工處理中心在溧水縣竣工投產;我國臺灣金益鼎公司在天津開發區的化工區,建30000平方米、從事電子線路板及電子廢物的回收加工廠。但這些處理廠同樣面臨不擅長回收社會垃圾,“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難題。

四、廢舊家電逆向物流的一般活動

重新出售。有些返還產品狀態良好,可以進行再次銷售。由于各地區家庭間在經濟上存在著差別,淘汰下來的廢舊家電可直接或經過適當修理可流入市場,被重新利用。

整修。先將這類產品拆卸成零部件,差的零件用質量或技術上更優的零部件替代。整修后的產品,其質量大大提高并且延長生命周期,一般流入到二級市場進行銷售。

再制造。指拆卸舊產品,檢查、修理所獲得的部件,并將它們組裝到新產品中的過程。對仍處于可用狀態且可以實現功能恢復的產品,可重新制造并放到倉庫中以備再次使用。

分拆。這類退回產品不能使用,而且大部分零部件也不能再利用,唯有小部分零件可以用。在其它同類產品中,這個過程也在生產商的工廠完成。主要包括:對使用過產品進行分拆,選出有可能再次使用的零件;對選出零件進行檢查是否可以再次使用。通過分拆產品提供備用零件來減少廢品是有限的,通常極大多數的零部件還是要作為廢品處理掉。

原料再利用。這類產品和其零部件失去了功能和特性,只能將其分拆,然后按不同的原料歸類,運回原料供應商處重新加工后再利用。

填埋或焚燒。如果企業沒有找到合適的替代方法,對回收產品進行處理,只能填埋或焚燒。但這會對環境帶來一些不利影響,如占用土地、污染空氣等。

廢舊家電的回收利用,須遵循先利用后拆解的原則,對保持基本功能的舊家電,通過檢查、清洗等簡單的維修,使其進入二次消費領域,對不能直接利用的歸至下一環節。

五、家電企業逆向物流運作模式比較

廢舊家電的回收,大部分國家采用“生產者責任制”的原則,即家電生產企業是廢舊家電回收利用和再商品化的主要責任承擔者。家電企業逆向物流的基本運作模式包括:

1.自營模式(制造商集成模式)。逆向物流的自營模式是指生產企業建立獨立的逆向物流體系,自己管理退貨和廢舊物品的回收處理業務。企業不但重視產品的生產銷售和售后服務(包括退貨的管理),還重視產品在消費之后的廢舊物品以及包裝材料的回收和處理。企業要建立分布廣泛的逆向物流網絡,以便回收各種回流物品并將其送到企業的回流物品處理中心進行處理。

在政府管制的條件下,家電企業建立自己的逆向物流系統是外部社會成本的內部化,是生產者責任延伸的結果。同時,通過實施逆向物流,可以節約資源,降低原材料的成本,可以了解本企業產品的缺陷,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可以解除顧客的后顧之憂,增加顧客忠誠度,還可以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增強企業的競爭優勢。

一般來講,需要建立獨立回收物流系統的家電企業經濟實力比較強大。目前青島海爾集團承擔了國家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回收處理體系在青島的建設試點工作,是國內第一個嘗試廢舊家電回收工作的企業。海爾聯合國內著名高校共同承擔的廢舊家電資源化綜合利用成套技術項目已順利通過國家驗收,并完成了5000平方米的廠房建設,即將投入運轉。

2.聯合經營模式(聯盟模式)。聯合經營模式是指生產相同產品或者類似產品的同行業企業進行合作,以合資等形式建立共同的逆向物流系統,包括回收網絡和處理企業,為各合作企業甚至包括非合作企業提供逆向物流服務。如圖2所示。

處理處置好廢舊家電并回收其中的資源,不僅需要先進的技術,還需大量資金。而這通常是單個企業難以承擔的,在政府管制的條件下建立聯合的逆向物流系統,不僅可減輕單個企業建立逆向物流系統上的投資壓力,具有專業技術優勢,容易實現規模經營,還可為各合作企業提供廉價的原材料,保證該企業運作過程中的原材料來源,實現企業間的合作共贏。如日本電視機生產廠家索尼,聯合三菱電機、日立制作所、三洋、夏普、富士通、三井等15家公司成立了Green Cycle(綠色循環)工廠,共同建立了低成本高效率的家電循環系統。

3.外包模式。逆向物流的外包模式是生產企業通過協議形式,將其回流產品的回收處理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業務,以支付費用等方式交由專門從事逆向物流服務的企業負責實施(圖3)。

企業將逆向物流外包,可以減少企業在逆向物流設施和人力資源方面的投資,將巨大的固定成本轉變為可變成本,降低逆向物管理的成本。由于外包服務的專業化運作,可以提供更高的服務質量。此外逆向物流外包之后,企業可以將精力集中放在自己的核心業務上,更利于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實力。對于家電生產企業來說報廢之后廢舊物品的回收可以部分和全部采用外包的方式,對于那些技術和經濟實力比較弱的中小企業來講,將廢舊家電的逆向物流外包,更是實施專業化運作、增強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如在芬蘭,全國每年回收利用的20000萬噸家電和電子垃圾中50%是由芬蘭庫薩科斯基公司進行分類加工處理的。公司已形成一套完善的回收處理系統,將分類后的各種電子垃圾送到相應的專門加工廠進行粉碎鑄造等再處理,使電子垃圾變成各種工業生產原料,供應本國和外國的工業企業使用。

4.三種運作模式的比較。

六、家電企業逆向物流運作模式的選擇策略

1.影響選擇的主要因素。政府管制。為了保護資源和環境,國內外制定了許多法律法規和協議公約,這是家電制造企業實施逆向物流考慮的首要因素,直接影響企業逆向物流的決策。投資與回報率。雖然廢舊家電中蘊藏著巨大的商機,但電子垃圾處理中心投資巨大,其現代化的處理設備多是由國外進口,價格昂貴。由于逆向物流系統中回流物品的價值較低,而運輸、倉儲和處理的費用卻相對高昂,而初期投資可能比較大,回收期長,因此不一定能獲得即時的經濟利益,甚至還可能出現暫時的虧損。風險因素。我國在廢舊家電回收方面的法律體系還相對滯后,同時公民的環保意識尚需加強。另外,跟日本等國家實行廢舊家電淘汰付費制的機制(即消費者要支付廢舊家電處置費用)不同,我國的消費者在處置廢舊家電時還可獲得不小的收益。技術因素。由于逆向物流具有技術要求高、結構復雜、地點分散等特點,對物流技術、信息技術、處理技術、人員素質、組織結構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在廢舊家電的處理環節,需要專門的技術設備和技術工人,才能實現廢舊家電的再生利用或者無害化處理。

2.家電企業逆向物流運作模式的選擇。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對于目前我國的家電企業來說,單獨采用上述三種基本運作模式的一種,都面臨不少現實的問題:若由制造商獨家經營運作,雖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但投資巨大,對目前競爭激烈、利潤率水平較低的家電企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同時由于增加了庫存成本、運輸成本,且需求響應遲緩,致使顧客價值下降;若采用聯合模式,也同樣面臨投資大、技術性風險、專業化水平等問題;若采用逆向物流外包模式,目前的現代化電子垃圾處理中心雖在廢舊家電的處理過程有處理速度快和環保的專業優勢,但其薄弱的逆向物流產品回收體系,無法有效回收足夠的廢舊家電,達不到盈虧平衡點,導致處理成本增加。

3.目前最適合的家電企業廢舊家電逆向物流運作模式應是混合模式。家電企業負責廢舊家電的回收體系的建立和運作,而將專業技術要求高且投資巨大的廢舊家電回收處理業務進行外包,外包給現代化的電子垃圾處理中心體系,雙方通過合作,可以強化各自的核心業務,實現共贏。具體的設想如下:

(1)廢舊家電回收網絡體系的構建。建立以骨干家電企業聯合主導的廢舊家電回收網絡體系。在操作上,由各家電企業按合適的比例出資,成立獨立運作的廢舊家電聯合回收網絡中心,各家電成員企業按出資比例承擔相應的責任,并享受以優惠價格購買回收原材料和部件等權利。

為確保回收網絡的覆蓋面和運作有效性,建立實體回收網絡和電子回收網絡相結合的方式。在實體網絡建設上,除了利用現有的家電經銷商和特約維修點渠道,還可以積極與社會回收體系合作,如與物質回收站合作,還可以與政府合作,建立居民社區回收網點等,確?;厥盏耐〞承浴M瑫r大力發展電子回收網絡,如全國首家專業電子廢棄物收購網(省略),“網絡收廢”可以全面實施電子廢棄物的上門預約收購,更為市民所接受,更公平和環保。以后要逐漸形成以“網絡收廢”為主的模式,以提高運作效率。

(2)廢舊家電處理體系的構建??紤]到運輸費用等因素,廢舊家電聯合回收網絡中心應按照合理區域分布原則,分別與相應的國家出資建設的大型廢舊家電回收處理中心或外資電子垃圾處理中心建立合作關系,簽訂逆向物流處理外包協議,由其負責廢舊家電的具體處理和回收利用,從而保證廢舊家電回收利用工作的規?;⒖茖W化、專業化和無害化;同時,廢舊家電聯合回收網絡中心享有優先購買經過家電回收處理中心回收的可用原材料的權利,為家電企業提供了一個新的原料來源,有助于企業降低生產成本及達到循環使用的環保要求。

參考文獻:

1.de Caluwe,N.,Business benefits from applied Eco Design,Proceedings of 2004 International IEEE Conference on the Asian Green Electronics,2004:200-205

2.Dale S Rogers,Ronald Tibben Lembke. An Examination of Reverse Logistics Practices[J].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2001,22(2):129-131

3.周道全.對我國廢舊家用電器“綠色回收”問題的探討[J].技術經濟,2003(9):32-33

4.顏江.家電行業綠色供應鏈構建障礙與對策研究[J].鄭州航空工業學院學報,2007(3):175-178

5.黃少鵬.遵照循環經濟思想,促進廢舊家電回收利用[J].再生資源研究,2004(5):18-19

篇5

關鍵詞:風險中性定價;二項式定價模型;風險中性假設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4-0134-03

一、風險中性簡介

風險中性是相對于風險偏好和風險厭惡的概念,風險中性的投資者對自己承擔的風險并不要求風險補償。我們把每個人都是風險中性的世界稱之為風險中性世界(Risk-Neutral World)。對于“風險中性世界”,有一系列假設,在此不一一陳述,雖然對于“風險中性世界”的假設非??量?,與現實經濟環境有這巨大的差別,但對于簡化討論過程有著重大的幫助。

按照風險中性的假設可以引出兩個重要的結論:(1)在一個風險中性的世界里,所有證券的預期收益率都是無風險利率;(2)在風險中性的世界里,將期望的現金流用無風險利率貼現即可獲得現金流的現值。這種風險中性定價理論的假設在很大程度上簡化了衍生證券的定價分析。風險中性定價的關鍵在于確定風險中性概率。

定義 稱概率測度 為風險中性概率測度,如果 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由于在風險中性測度下,資產的價格可以把將來價值按照無風險利率貼現得到,好像所有投資者的風險偏好都是風險中性的,所以稱 為風險中性測度。有時,我們也稱測度 是等價鞅測度。

顯然,如果我們能夠得到風險中性測度 ,衍生證券的價格就是把衍生證券將來的價值按照無風險利率貼現得到。我們稱該方法為風險中性定價方法。也稱為等價鞅測度(方法)定價。

二、風險中性定價

風險中性定價方法有很多的應用,利用它可以完成某項資產的定價:第一,確定風險中性概率(即使一項資產的期望回報率等于無風險利率的概率);第二,以此風險中性概率作為資產未來價值的權重得出加權平均價值;第三,用無風險利率對加權價值貼現,得出無套利情況下資產的現值。

以上是歐式期權的情況,如果是美式期權,在每個時間點用與歐式期權相同的方法算出當前節點的期權價值,然后與在該時刻提前執行期權可以得到的收益進行比較,取最大值。

風險中性定價方法表達了資本市場中的這樣的一個結論:在市場不存在任何套利可能性的條件下,如果衍生證券的價格依然依賴于可交易的基礎證券,那么這個衍生證券的價格是與投資者的風險態度無關的。這個結論在數學上表現為衍生證券定價的微分方程中并不包含有受投資者風險態度的變量,尤其是期望收益率。因此,當我們對衍生證券進行定價時,可以假設這個世界是風險中性的。

參考文獻:

[1] 王安興.金融工程學[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3

[2] 約翰·赫爾.期權、期貨和其他衍生產品[M].張陶偉,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1.

[3] 鄭振龍,陳蓉.金融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7.

[4] 劉嘉.應用隨機過程[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篇6

關鍵詞 氣相法二氧化硅;HIT-1型球盤式摩擦磨損試驗機;摩擦系數

中圖分類號U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1)45-0083-01

0 引言

混凝土的耐磨性能直接影響其耐久性及安全性,并且在保證混凝土的使用年限上起著重要作用。水泥膠砂的摩擦系數是反應混凝土耐磨性的重要指標,目前改變水泥膠砂的摩擦系數的常用方法是摻入外加劑,氣相法二氧化硅(Nano-SiO2)就是一種常用的外加劑,摻入量的多少將直接影響到水泥膠砂的摩擦系數。本文采用試驗方法,通過制備氣相法二氧化硅含量不同試樣,利用HIT-1型球盤式摩擦磨損試驗機對試樣進行干摩擦試驗,測量得到各試樣的摩擦系數,分析試驗結果,給出水泥膠砂摩擦系數與氣相法二氧化硅含量的關系曲線。

1 試驗方案

水泥膠砂試樣尺寸為Φ50×20mm,Nano-SiO2摻入量分0%、0.5%、1%、1.5%、2%、2.5%、3.0%七個等級,每個等級含量的水泥膠砂試樣制備5個,在正常溫度和濕度下養護7天。HIT-1型球盤式摩擦磨損試驗機參數設置為:上下試件之間的重力荷載選為4 N,下試件軸的轉速n=l80 r/min,半徑r=16mm;摩擦磨損時間300s。每個等級摻量制備5個試件做微摩擦試驗,以一組五個測定值的算術平均值作為該摻量下的摩擦系數值。每盤水泥膠砂各投料量見表1。

表中: C為水泥,W為拌和水,NS為Nano-SiO2,NS摻量―摻Nano-SiO2占膠凝材料的百分比,S為砂,減水劑―聚羧酸鹽高效減水劑

2 試驗結果

水泥膠砂摩擦系數測量結果見表2,取各組試樣的平均值作為該組試樣的測量結果。

NS摻入量 水泥膠砂摩擦系數

3 分析與討論

利用Matlab軟件,采用四次多項式擬合,得到水泥膠砂摩擦系數與Nano-SiO2摻入量關系曲線(見圖1)。

水泥膠砂摩擦系數與Nano-SiO2摻入量的曲線關系表達式為:

從圖1中可看出,當NS=0%~1.5%時,水泥膠砂摩擦系數隨著Nano-SiO2摻入量的增加而明顯減小;大約在NS=1.5%時,對應的水泥膠砂摩擦系數最小,相比普通水泥膠砂摩擦系數減少了大約45%;當NS=1.5%~3.0%時,水泥膠砂摩擦系數隨著Nano-SiO2摻入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仍低于普通水泥膠砂摩擦系數。Nano-SiO2摻入過多之所以會引起摩擦系數增加,是因為Nano-SiO2材料需水量大,過多摻入會使水泥膠砂的和易性顯著降低,影響水泥膠砂的密實度、孔隙率,從而影響摩擦系數,另外,過多摻入Nano-SiO2會使其在水泥漿體中出現團聚現象,難以分散均勻,不僅不能發揮其作用,還會阻礙水泥產物的擴散,導致水泥水化不充分,密實性降低,引起水泥膠砂摩擦系數增加。

4 結論

基于上述試驗結果的分析和討論,本文得出以下結論:

1)摻入Nano-SiO2總體上可以降低水泥膠砂的摩擦系數,使其表面更光滑;

2)Nano-SiO2摻入量在1.5%左右時,水泥膠砂摩擦系數最小。

參考文獻

[1]龍亭.摻礦渣微粉道路混凝土耐磨性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08.

[2]SHI Caijun,QIAN Jueshi.High performance cementing materials from industrial slags-a review [J].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2000,29(3):195-207.

[3]朱雙霞.磨削表面紋理表征及其摩擦特性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07.

[4]謝幫華.納米混凝土試驗與應用模擬分析[D].南昌:南昌大學建筑工程學院,2007.

篇7

【關鍵詞】洛沙坦;系膜增殖型腎小球腎炎;內皮素;降鈣素基因相關肽;系膜基質

Effect of lonsartan on mesangial matrix of 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 rabbits

SUN Shi-jun,DU Xiao-yang,LI Guang-yuan.People’s Hospital of Zhongshan City,Guangdong Province, 5284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ngiotensin II receptor antagonist,lonsartan on the clinic histological change of MSPGN rabbits.Methods 30 male rabbi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The normal control groups(N groups).The untreated groups(M group).The lonsartan treated groups(L group).The rabbits 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SPGN)models were established.24 hours' excretion quantity of urine protein(EQUP)was determined every week,the levels of plasma endothelin-1(ET-1)and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were tested with radioimmunoassay(RIA)mesangial Matrix expansion were evaluated with quantitative pathologic analysis.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 for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was performed after treatment.Results EQUR mesangial matrix expansion ET-1 in 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M group(P

【Key words】Lonsartan;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Endothelin-1;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Mesangial matrix

血管緊張素II受體阻斷劑(angiotensin II receptor antagonist,,ARB)可延緩腎功能不全的進展并減輕腎臟損傷,它不僅通過改善腎臟血流動力學,還通過改善腎小球的增殖而保護腎臟。關于內皮素-1(endothelin-1 ,ET-1)與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alcitoningene-relatedpeptide, CGRP)介導的腎小球內增殖機制目前研究的很多。通過血管緊張素II受體阻斷劑對系膜增殖型腎炎(mesangialproliferativeglomerulonephritis ,MSPGN)家兔系膜基質的影響,闡明ARB是否能通過對血漿ET-1與CGRP水平的調節而抑制系膜細胞的增殖和系膜基質的增多。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動物 雄性日本大耳白兔30只,體質量(2.0±0.5)kg,由瀘州醫學院實驗動物科提供(川醫動學2401115)。

1.1.2 藥物 洛沙坦(lonsartan):每片含量50 mg。由美國默沙東公司生產,批號:0620213。動物用量以與人體表面積折算的等效劑量比值計算給藥30 mg/kg[1]。用前將洛沙坦研細,加雙蒸水配成2 g/L液體。

1.1.3 試劑 不完全弗氏佐劑,批號99012;完全弗氏佐劑,批號01585;大腸桿菌內毒素,批號01318; 牛血清白蛋白,批號990118,均為美國Sigma公司產品。ET-1、CGRP、羊抗兔組織增殖性細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 PCNA)、S-P試劑盒均為北京美迪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產品。

1.1.4 儀器 自動圖像分析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制生產;γ計數儀,軍事醫學科學院免疫研究所生產; OLYMPUS光學顯微鏡(CHD型); 低溫離心機(日本久保田KR-180FA型)。

1.2 方法

1.2.1 動物處理 實驗動物適應性喂養1周后隨機分為正常對照組(N組,10只),病理模型對照組(M組,10只)和洛沙坦治療組(L組,10只),分組后第1周采用章友康等[1]報道的家兔慢性血清病所致家兔MSPGN的方法復制共6周,建立MSPGN模型。第2周開始施以處理因素。全部動物均經胃灌服給藥,L組灌服洛沙坦,N組及M組灌服相應量生理鹽水。第8周末處死動物,取相應標本檢測。

1.2.2 24 h尿蛋白排泄量采用雙縮脲法 于實驗前及以后每周末采集標本檢測。

1.2.3 血漿ET-1、CGRP的測定第8周末各組家兔取心臟血6 ml,嚴格按ET-1、CGRP的測定試劑盒方法操作步驟進行,然后在自動γ計數器上測定出衰減數值,計算出ET-1與CGRP的含量。

1.2.4 免疫組化染色 將石蠟包埋的腎組織切成4 μm切片,按S-P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染色。高倍鏡下細胞核內褐色顆粒狀著色為PCNA陽性細胞。高倍鏡下計數每腎小球(以每100個有核細胞為單位)中的PCNA陽性細胞。

1.2.5 腎組織學觀察 光鏡:腎標本用HE、PAS、PASM、PTH 4種方法染色,PAS染色采用自動圖像分析系統在400倍下行病理學圖像分析。每個標本分別取10個大小相近的腎小球,測定腎小球面積(μm2)絲球體面積(μm2)系膜區面積(μm2)。

1.3 統計學方法 實驗數據以(x±s)表示,統計分析應用SPSS13.0分析軟件處理。多組間比較用K檢驗,兩組間比較用q檢驗。

2 結果

2.1 除治療組一只動物因灌胃窒息死亡外,其余動物皆一般性狀良好。

2.2 24 h尿蛋白定量從實驗第2周開始M組和L組24 h尿蛋白定量明顯高于N組(P

2.3 血漿ET-1、CGRP和腎小球內PCNA陽性細胞數變化 L組ET-1低于M組(P

2.4 腎組織學改變 M組全部腎標本均呈彌漫性腎小球系膜增殖,腎小球內細胞數明顯增多,從分布判斷以系膜細胞為主,腎小球系膜基質增多較明顯,有的系膜基質呈網絡狀,部分腎小球有硬化征像;L組上述表現則明顯減輕。腎小球各指標定量分析,M組腎小球面積、絲球體面積減少,系膜區面積增大,與L組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

3 討論

本實驗采用多次經家兔耳緣靜脈注射小劑量牛血清蛋白及大腸桿菌內毒素,按照文獻[1]方法成功建立家兔系膜增殖型腎炎模型。此種模型具有以下特點:制模時間相對較短(6周),病理改變為腎小球系膜細胞增生,系膜基質增多,8周末有部分腎小球出現了硬化征像,實驗期間不會造成腎功能異常。這與人類大多數慢性腎小球腎炎在病理及發病機制方面都非常相似。在免疫病理損傷下,腎小球炎癥及高凝狀態致使腎組織灌流減少,腎小球毛細血管叢、內髓集合管系統及系膜細胞能大量合成ET-1[2],ET-1又能收縮腎血管,影響腎灌流,降低腎小球濾過率,還能促進系膜細胞增殖、分泌腫瘤壞死因子,加重炎癥反應,增加腎血管通透性,與尿蛋白排泄呈正相關[2]。CGRP為ET-1生理性拮抗劑,具有舒血管作用,能抑制腎小球系膜細胞IL-1 mRNA基因表達,亦能拮抗血管緊張素促系膜細胞的收縮作用,從而減輕腎小球炎癥反應[3]。ET-1、CGRP代謝失衡加重炎癥與高凝狀態,造成惡性循環。本實驗也證明家兔MSPGN病理組ET-1升高,CGRP降低,腎臟病理改變明顯加重。血管緊張素II受體阻斷劑洛沙坦具有使腎臟局部的Ang II含量明顯下降。原因是認為洛沙坦的作用具有組織特異性[4],其在腎臟的作用最敏感,增加腎血流及對出球小動脈的擴張減少腎血管內的壓力,保護腎功能。本研究中,給系膜增殖型腎炎家兔應用洛沙坦治療后家兔的尿蛋白排出明顯減少。PCNA增殖核細胞抗原免疫組化亦顯示,陽性細胞數明顯少于模型對照組,PCNA是一種DNA聚合酶的輔助蛋白,其分子量為

36 000,其作用是促進DNA聚合酶與延伸DNA鏈,具有增強DNA聚合酶II活性的作用,它在S期的細胞核中達到高峰。因此PCNA可作為判斷腎小球系膜細胞增生的一種標志[5]。系膜增殖型腎炎家兔組經洛沙坦治療后,血漿ET-1濃度病理組明顯降低,CGRP濃度較病理組明顯升高,提示洛沙坦有可能通過降低ET-1、增加CGRP的分泌釋放途徑,減少系膜細胞增生,系膜基質的增多,防治腎小球硬化的進展。

參考文獻

[1] 章友康,王海燕,王叔咸,等.慢性改進性血清性腎炎模型制作方法.中華腎臟病雜志,1986,1:1-3.

[2] 余學清,李惠群,葉任高,等.慢性腎臟病患者尿中內皮素變化及其臨床意義.中華腎臟病雜志,1995,11(1):91-93.

[3] 趙志輝,王海燕,等.地塞米松、CGRP、THP對系膜細胞與IL-1相互作用的影響.中華腎臟病雜志,1994,10(5):262-264.

[4] 周宏瀕,主編.分子藥理學.血管緊張素II受體阻斷劑.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100-102.

篇8

關鍵詞:高校;共享經濟;生均成本;核算體系

據教育部統計,全國高校的儀器設備有20%完全閑置,170所高校價值25億元的23種精密分析儀器,約40%的年使用時間不到500小時[1]。原本就缺乏的教育資源沒有合理利用。共享可以有效解決這一短缺與浪費共存的問題。

我國高校主要通過財政資金撥付維持運行,生均成本的合理計算有著重要意義。首先,根據《高等學校收費管理暫行辦法》規定,“高等學校學費占年生均教育培養成本的比例最高不得超過25%”。高校學費收取是否合理,取決于生均培養成本的測算是否準確,這一點備受關注①。其次,財政撥款多以學生數量為基礎,如果生均成本核算清晰,財政撥款就不會與高校真實合理需求相背離。最后,高等教育漸趨產業化,高校再不能不惜成本投入,必須重視成本管理。

盡管作為高等教育經濟學核心概念之一的生均成本如此重要,迄今不論是理論層面,還是實際操作,都缺乏統一的核算框架或模型[2,3]。本文旨在構建高校資源共享框架下的生均成本統一核算模型。

一、高校資源共享模型

共享經濟是指利用任何有價值的閑置資源創造新的價值,是一個建立在人類和物資共享基礎上的社會經濟系統。美國經濟學家杰里米?里夫金在《零邊際成本社會》中定義了共享經濟,并指出,“我們的經濟正以協同共享的模式替代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交易模式”。[4]

假設某主體的全部資源包括K個子類,即資源向量Xi=(xi,1, xi,2,…, xi,K),其中xij表示i的資源j,N主體共享系統的資源向量。價格體系Pi=(p1, p2,…, pK)是系統中各類資源的公允價格。主體i用于共享的資源稟賦,資源稟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共享主體對系統貢獻的程度。整個共享網絡的資源稟賦。[5,6]

任何資源的獲取都有成本。資源共享的成本包括為實現共享的初始不變成本和由資源量決定的可變成本, ,其中, 描述了參與者貢獻單位資源的成本,體現為預處理成本; 即初始投入,包括軟/硬件投入、安裝費用等。

引入共享系統的受益人數S,定義共享收益:

假設ti(l)為常量, 且pi,j(l)p且ci,j(l) c,則上式簡化為:

其中,R表示每個共享者效用與變動成本之差,T代表不變成本。注意到,首先,根據上式,只有當資源共享的收益高于成本,該資源用來共享才有意義。其次,共享范圍越大,投入的成本就會增加。因此,R與T應表示為R(l)和T(l),近似為傾斜的曲線。這意味著,隨著資源共享范圍的增加以及使用率的提高,總收益增加,但邊際收益遞減,總收益與共享范圍不再線性正相關。因此,我們得到如下結論:

(1)共享范圍達到n1()時,資源參與共享后的收益剛可以彌補成本,即超過n1,共享資源才有意義。

(2)共享范圍達到n2()時,資源共享范圍恰好在邊際點上,邊際成本等于邊際收益,共享該資源可獲最大收益。

可見,并非所有資源都應參與共享。如高校定制化的包括教學管理在內的各種后勤管理系統,其使用范圍有局限性,共享不會產生經濟效益。可見,把高校資源劃分為共享性教育資源和獨享性非教育資源對于共享模型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對生均成本的分析中,我們將看到針對這兩類資源的支出分別對應于高校系統的成本和費用,因此這種劃分在生均成本核算中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二、共享模型下生均成本的核算

前面的分析基于產出端,對于財政撥付,更關注成本分析。

假設一個最簡單的共享模型,即高校A和高校B間共享一項資源。高校收入包括財政撥款、學費、共享收入和其它。定義高校的支出包括教育支出和非教育支出,即C=Cedu+Cnon-edu。定義高校學生數量(簡化為僅有本科生)為N,因此,全口徑下的生均成本即,顯然更具意義的生均成本是,首先,只有真正用在學生培養上的成本才更符合生均成本的含義;其次,共享框架下,非教育類支出沒有共享效益;再次,教育類和非教育類支出有著完全不同的優化策略。

注意到如此計算生均成本應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但按照現行《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只能以當年發生的成本作為計量基礎,因此,在實際操作中,應采用會計調整法,即將收付實現制的會計計量基礎調整為權責發生制下的計量結果。[7]

借鑒高校財務報表中支出明細,定義高校培養成本。一般包含三類:人員支出、公用支出和固定資產折舊。劃分成本和費用的基礎為共享性和教育性,教育過程是可以標準化、數字化,從而共享的,而管理相關的過程是非標準化的,不具有共享價值。

根據表1,將學??傊С鰟澐譃槌杀竞唾M用,即C=Cedu+Cnon-edu,其中前一項對應成本,后一項對應費用。在這個框架下,由于口徑一致,我們可以在具有同等性質的高校之間進行橫向比較,成本表征了對教學的投入力度,是財政教育撥款的依據,費用則對應著管理的效率。

定義Cinter-edu為校間購買共享資源的支出項,即對方實施共享資源銷售的收入項。對每個高校來說,表征生均成本,對系統來說,表示生均成本的是,

表示生均費用的是。注意到只看公式,引入共享項后,對于主管部門而言,生均成本絕對值增加了,但在共享框架下,可以考察共享收入,因此,盡管單個高校成本有所變動,系統總成本并沒有增加。即,靜態看,共享的價值即在于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最大化產出,動態看,共享的價值在于不影響產出的情況下,最小化成本。教育資源共享是在成本約束下優化資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三、模型的優勢和后續研究展望

高校資源共享框架下的生均成本核算模型區分了成本和費用,一方面為教育管理部門確定收費標準提供依據,另一方面,通過校間/校內部門間、橫/縱向比較,提高資源分配效率。

由于高校財務數據的封閉性,本文沒有獲取到足夠的數據進行進一步實證分析。后續在實證的基礎上,可以發現許多真實環境下的問題并進而展開研究。

參考文獻:

[1]岳建軍.高等學校教育資源共享問題研究[D](博士學位論文).遼寧師范大學,2012,6.

[2]曲京山.高等學校教育成本核算體系研究[D](博士學位論文).東北財經大學,2011,6.

[3]種沖.高校生均成本地區差異性及其對產出效益影響的研究[D](博士學位論文).西南交通大學,2013,7.

篇9

關鍵詞:箱型橋梁,支架,設計

1 工程概況

工程為跨城市快速路主線橋,斜交750布置,橋梁跨徑33+60+33m。按左、中、右三幅設計,其中左幅、中幅橋梁全寬17.25m,左幅、中幅箱梁為雙箱單室結構;右幅箱梁為單箱雙室結構。墩臺等角度布置,基礎采用擴大基礎。

梁體結構為預應力曲線箱梁,箱梁根部梁高3m,跨中2m,梁高按二次拋物線變化,同一截面處的高度相同。箱梁腹板厚度50cm,頂板厚度28cm,底板厚度由根部50cm漸變至跨中28cm。箱梁懸臂長度2m,懸臂端部厚度20cm,懸臂根部厚度50cm。

2 支架方案選定

主線橋分為三跨,每一跨左幅、中幅、右幅同時搭設支架,同時施工。

據結構特點和現場條件,第一、三跨為陸上部分,采用滿堂支架施工;第二跨為跨越城市快速路部分,快速路為雙向八車道,由于車流量巨大,該部分現澆箱梁施工時不能中斷交通,因此采用型鋼組合立柱支架,支架凈高5m。每排立柱采用23根直徑Φ500mm鋼管,鋼管壁厚12mm,鋼管支架上擱置HW550×300工字鋼橫梁,然后在工字鋼橫梁上擱置工字鋼HW550×300橫向分配梁,頂部利用頂托來調整箱梁底模標高,頂托上鋪設縱橫方木,再鋪設竹膠板底模。

3 方案設計

本工程支架采用碗扣式鋼管支架。箱體腔室底板位置支架布置為橫距×縱距×步距=90cm×60cm×120cm。箱體腹板位置支架布置為橫距×縱距×步距=60cm×60cm×120cm,箱體腹板位置下部布置3排橫距為60cm的立桿。翼緣板位置支架布置為橫距×縱距×步距=90cm×60cm×120cm。

支架布置縱距均為60cm。步距為120cm,當支架高度較低,僅使用120cm立桿時,步距取60cm,保證最少有兩層橫桿。當支架高度變化,支架頂部步距可取60cm,適應模板支撐高度調整。支架四周從底到頂連續設置豎向剪刀撐。

中間橫向剪刀撐如圖2所示每4跨由底至頂連續設置一道豎向剪刀撐。

掃地桿距地面高度應小于或等于350 mm,立桿底部應設置可調底座或固定底座,立桿上端包括可調螺桿伸出頂層水平桿的長度不得大于0.7m。

橫跨既有線過車門洞搭設采用鋼管支架體系。中央分隔帶寬設兩排鋼管,基礎為兩道800mm×800mm條形混凝土基礎帶,但根據施工測量實際情況,可將兩道條形混凝土基礎帶合并成一個。兩側路肩各設一排鋼管,基礎為800mm×800mm條形混凝土基礎帶。每排立柱采用23根直徑Φ500mm鋼管,鋼管壁厚12mm,鋼管支架上擱置HW488×300工字鋼橫梁,然后在工字鋼橫梁上擱置工字鋼HW488×300橫向分配梁,頂部利用頂托來調整箱梁底模標高,頂托上鋪設縱橫方木,再鋪設竹膠板底模。

過車門洞兩側的單排鋼管立柱與碗扣式支架聯接為一個整體,碗扣式支架應“抱住”鋼管,水平鋼管與鋼管立柱之間用木楔加固。

4 支架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注意事項

4.1地基處理

陸上箱梁支架施工的關鍵工序是支架的地基處理。根據現場地基條件,本工程地基處理采用以下的方式:

(1)根據箱梁的斷面尺寸、箱梁重量以及箱梁支架的型式對原始地基進行壓實,然后鋪設素混凝土墊層?;炷翂|層采用C20以上混凝土,合理選擇厚度(不低于25cm),最后滿足混凝土抗沖切演算?;炷翝沧⑼戤吅笫諠{整平,塑料薄膜灑水保濕養生15天。

(2)場地排水。在地面硬化以后,加強箱梁施工期間的排水工作,嚴禁在施工場地內形成積水,造成地基不均勻沉降,引起支架失穩,出現安全隱患和事故。

4.2支架搭設

本工程現澆箱梁有一定的縱、橫坡度,支架要承受上部荷載一定的縱、橫向水平分力。因此,必須注意施工流向、縱橫剪刀撐的設置,支架在靠近墩、臺身處,縱向橫桿應伸出頂住墩身,橫向全部“抱住”墩身,借助墩身參與受力,以增強支架的縱、橫向穩定性。為提高支架的防傾覆能力,將支架與墩柱連接在一起,采用鋼管成井字型將墩柱與支架固定在一起。與墩柱接觸的鋼管外纏廢舊模板布以免污染墩柱,鋼管與墩柱之間有空隙的,采用木楔將空隙塞緊,以保證支架與墩柱能夠固定在一起,由墩柱承擔一部分水平推力,以提高支架的防傾覆能力。

4.3支架預壓

根據預壓結果考慮彈性及非彈性壓縮對高程的影響,通過預壓消除支架非彈性變形,得出荷載-撓度曲線,為模板鋪設的標高與設置預拱度提供依據;同時提前發現支架安裝質量及驗證地基承載力。預拱度設置時要考慮張拉上拱、支架彈性變形的影響。

預壓采用沙袋(水袋,整捆鋼筋等)預壓,堆載重量為每小聯箱梁澆筑鋼筋混凝土的重力和其它有關荷載組合的1.2倍。現場根據實際測量值與理論計算值對比,確定預拱度調整值。

4.4支架拆除

內模與外側模的拆除應在第一批張拉之前進行,箱梁的底模必須在張拉全部完成后方可進行。混凝土張拉及壓漿完后即可拆除支架、底模。

按照先跨中部位、后墩柱部位;先兩側翼板、后中間立柱部位;先拆木龍骨、竹膠板,后拆碗扣式腳手架,遵循自上而下的原則。

先拆除每跨中間部分,然后由中間向兩邊(支座處)對稱拆除,使箱梁逐漸受力,防止因突然受力引起裂紋等。拆除碗扣式支架時,按上述順序先去掉楔型木,然后松動頂部系桿,取下楔木、模板,再拆除支架。

5 結論

通過以上分析可得,變截面箱形橋梁模板支架設計與施工中應使支架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承受施工荷載,保證結構物各部分形狀、尺寸準確。同時應該充分考慮工程所處的實際環境,根據不同環境考慮不同的支架方案,最大限度減小工程施工期間對城市帶來的不利影響。

參考文獻:

[1] 張俊義. 橋梁施工常用數據手冊.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 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建筑結構荷載規范.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3] 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鋼結構設計規范.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篇10

[關鍵詞]文化價值取向 中西古建筑 對比研究

[中圖分類號]G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5)06-0053-02

建筑學是一門橫跨工程技術和人文藝術的學科。它服務的對象不僅是自然的人,而且也是社會的人,不僅要滿足人們物質上的要求,而且要滿足他們精神上的要求。作為一門藝術,建筑學自然受到社會思潮的影響。這一切說明建筑學發展的原因、過程和規律的研究絕不能離開社會條件,不能不涉及社會科學的許多問題。因此,政治、文化、宗教、生活習慣等變化,都密切影響著建筑技術和藝術。

由于自然條件、生存環境、生存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中西文化的基本思維方式、基本價值取向也就不同。中國先民的農耕文明、群體生存方式,決定了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和合”;西方先民的商業文明個體生存方式,決定了西方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分爭”。無論是清麗可人的江南園林,還是北方古都華美壯闊的皇家宮闕,無論是古羅馬高大威猛的斗獸場,還是歐洲城鄉隨處可見的塔尖高聳的教堂,都是一時一地精神文化的物質體現。

一、中西古建筑的對比

中國是農耕文明,農業生產力低下,剩余產品不足,私有制不發達,所以,當時的村莊都是以姓氏命名,村子里的人大多有親戚關系。聚族而居成為以血緣紐帶聯系的封建宗法社會。宗法社會是群體生存方式,是以群體為本位的社會,個人沒有獨立的經濟、政治地位,也沒有獨立的人格。因此,中國人生活在各種人情關系網之中。此外,根據中國傳統哲學一“天人合一”的宇宙觀,自然與人乃息息相通的整體,人是自然界的一個環節。中國人將木材選作基本建材,正是重視了它與生命之親和關系,重視了它與人生關系的結果。

在商業文明社會生存的西方先民看來,人和自然是尖銳對立的。可怕的自然界總是與人作對。為了做生意,長途販運的商人們經常要翻山越嶺,渡過茫茫大海。生存的本能要求他們要認真對付自然,因此就形成了西方的“物我二分,征服自然”的“天人二分”世界觀和理性的思維方式。此外,大規模的海外殖民和城邦商業文明使血緣家族解體。城邦商業文明使人成為有獨立經濟、政治地位的自由人,商品經濟社會是“個人本位”的社會,商品交易的平等性誘發了他們的民主、平等、自由的獨立個性。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存在價值,每個人都有爭取自己利益的權利,從而成就了西方的“崇力尚爭”的民族文化性格。

中國和西方國家不同的自然條件、生存環境、生存方式形成了不同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而這些差異又可以從建筑的材料、結構、審美和地位上反映出來。

(一)建筑材料――木頭與石頭

中國古建筑慣用木構架做房屋的承重結構。以四根立柱,上加橫梁、豎枋而構成“間”,一般建筑由奇數間構成,如三、五、七、九間。開間越多,等級越高。斗硎侵泄木架建結構中的關鍵部件,其作用是在柱子上伸出懸臂梁承托出檐部分的重量。如:紫禁城太和殿為十一開間,是現存最高等級的木構古建筑。

西方的建筑以石頭為主體,石制建筑一般是縱向發展,直指上蒼。為了將高密度的石制屋頂擎入云霄,柱子便成了建設中的關鍵,所以西方建筑的“基本詞匯”是柱子,即那些垂直向上、頂天立地的石頭。屋頂則是其“主要句式”。屋頂的不同,導致了其風格類型上的差異,如希臘式、羅馬式、拜占廷式、格特式、巴洛克式等。

(二)建筑結構――群體和單體

中國古典建筑空間結構呈現群體性。古中國社會宗教意識淡薄,民族性格安分守己,天地人各安其位,和諧統一,加上中國古代的建筑材料是木頭的,因而制約了它向空中無限發展。鑒此,中國古代建筑只能在平面上展開,并實行群體建筑的多樣組合。

古代西方社會是宗教意識濃厚的社會,人們普遍渴望升天與神或上帝對話,求得神的保護或上帝的恩眷,因此對高層建筑情有獨鐘。在空間布局上,大多是單體建筑。每個單體建筑就是一個獨立的建筑單元。

(三)建筑審美――人和與神和

建筑審美價值觀是建筑文化的靈魂。盡管在古典文化中,中西都以“和諧為美”,可是中國人的“和諧”是指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而西方的“和諧”指人與神之間的和諧。

在中國人看來,“善美”就是“天人合一”之美。對于儒家來說,“大禮與天地同節”,“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倫理道德、封建禮法就是“天意”。因此,遵守倫理道德和封建禮法,情理統一,以理抑情,以禮節情,善待社會、善待他人,與社會、與人相協調,實現人與人的和諧,就是做到“天人合一”。因此,符合倫理道德、封建禮法的建筑就是美的建筑。無論是中國的皇城、宮殿還是民居,都是按照封建禮制來修建的。

西方人的真美就是“天人二分”之美。西方人認為任何呈現在我們面前的現實都是虛幻、不完善的。只有符合現實事物背后的抽象本質――畢達哥拉斯的“數”、柏拉圖的“理念”和“理式”、亞里士多德的“形式”時,事物才是“真”的??墒?,這些超驗的抽象的“數”“理念”和“理式”只有神才能給我們,是神的意志??梢酝高^美的東西認識到神的存在。因此,在建筑外觀上,西方人講究比例、協調、韻律和抽象的圓形、球形等造型以及這些形式的和諧。透過這種形式的和諧,體現人與神的和諧。

二、不同文化價值取向模式對古建筑的影響

Hofstede從組織學傳播學的角度,把文化價值歸納為個人主義/集體主義;權力距離;不確定性的避免;陽剛/陰柔;長期/短期取向。從他的歸類可以看出中國是一個集體主義、高權力距離的儒教國家。在以儒學思想為統治思想的中國古代,強調孝悌。上至君臣,下至每一個家庭,都很強調這種尊卑秩序,等級森嚴。這在中國傳統建筑中也有深深的痕跡。中國最典型的住宅型建筑是四合院,分前、后院。前院設輔助用房,后院中軸線上沒堂屋,是院中規格最尊貴的建筑,是供奉“天地君親師”牌位和舉行家中重要禮儀的地方,然后依次是長輩、晚輩住房。此外,中國傳統建筑空間結構呈群體性的。各種建筑物分主次依序排列于一個相當明顯的中軸線四周,構成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結構,充分體現了中國嚴格的等級制度。

西方國家崇尚個人主義、低權力距離,反映在古典建筑的空間布局上為單體建筑為主。每個單體建筑就是一個獨立的建筑單元,具有自身獨特的功能和目的。因為西方城邦商業文明使人成為有獨立經濟政治地位的自由人,商品交易的平等性誘發了他們的民主、平等、自由的獨立個性。

Kluckhohn & Strodbeck提出了五種價值取向:人的本質、人與自然的關系、時間觀、人類的活動、社會關系。西方國家是基督教國家,他們認為人性是本惡的,并認為上帝是超自然之力。因此,人要潛心苦修,力爭早日脫離這個充滿罪惡的世界,進入上帝的天國。人們普遍渴望升天與神或上帝對話,求得神的保護或上帝的恩眷。為了體現對于神靈或上帝的敬畏和敬仰,也是對來生幸福與救贖的一種期許,教堂大多建造得高大雄偉、挺拔入云,以體現急于與神靈或上帝溝通的強烈欲望。此外,西方國家還崇尚與天斗,旨在征服自然。這反映在古建筑的多變上。古希臘文明時期有豐富的神話傳說,為了崇敬、禮拜這些喜怒無常、法力無邊的神靈,希臘人為他們修建了氣勢恢宏的神殿。古羅馬的建筑具有實用、堅固和美觀三個基本條件。羅馬人好大喜功,崇尚武力,所以他們用冰冷的大理石建造神殿、廟宇,不惜人力、物力建造象征權力和威嚴的凱旋門和紀念柱。到了中世紀時期,宗教氛圍十分厚重,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風格為羅馬式和哥特式。教堂大多建造得高聳入云,充分表現了宗教的氣勢與威嚴。

中國自古以來,始終認為人是自然的有機組成部分。天、地、人是一個整體,即強調“天人合一”的宇宙觀,中國古建筑充分體現了這種觀念。對于道家來說,“天人合一”,就是要遵循“道”的精神?!暗辣緹o為”,蓋房子、修園林,對自然的山行水勢不要人為去改變,房子的大小、形制、布局、色彩、裝飾不要講儒家的封建禮法的規矩,要道法自然,以實現“天地與我共生,萬物與我齊一”的心物統一、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國的古建筑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和諧”關系是通過“風水”學說來進行的?!帮L水”是中國傳統文化特有的一種古代建筑文化現象。通過觀察“風水”,精心選址建造房屋,因地制宜,力求處理好建筑與周圍自然環境的關系,也符合“天人合一”的哲學觀。

三、總結

中國和西方國家在自然條件、生存環境、生存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中國是一個集體主義、高權力距離的國家,并崇尚順應大自然,因此中國的古建筑具有群體性。此外,按照中國人的思維習慣,人居天地之間,只有上承天相,下接地氣,才有可能奉天承運,就地生財。因此,中國傳統建筑向來注重按風水理論擇地而居,其目的在于吸收天地之靈氣。西方國家是個人主義、低權力距離、宗教意識濃厚的國家,并崇尚與天斗,因此他們的古典建筑在空間布局上大多是單體建筑。他們還認為教堂是神和上帝的寓所,有永恒性,因此西方古典建筑往往采用“體量”整體向上提升擴展和垂直疊加的方式構建,建筑物極力向上攀升,形成巍然聳立、宏偉壯觀的勢態。這種高度的提升與其內部神秘氛圍一道表現出巨大的宗教情懷。由此可見,不同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深深影響著建筑的材料、結構、審美。

【參考文獻】

[1]陳國明.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74-80.

[2]陳坤林.中西文化比較[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200-211.

[3]姜守明.西方文化史[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73-77.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ncient Building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Value Patterns

LEI 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