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吃月餅范文

時間:2023-03-28 23:06:0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秋節吃月餅,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中秋節吃月餅

篇1

奶奶早就在門口等著了,看見我們來了,奶奶高興地嘴都合不攏了。奶奶走到我的面前,告訴我說:“我給你做了燒魚、炸雞... ...”“真的?”我的口水已經流了出來。不等奶奶回答,我就飛奔了進去。“哇!是真的!”大家都笑了起來。我迫不及待的吃了起來。

就在快吃完的時候,我問了奶奶一個問題:“奶奶,難道光吃團圓飯不吃月餅嗎?”“呵呵,有,吃完飯就吃。”我立即罷工,奶奶問我:“怎么不吃了?”“留一點空位兒給月餅。”我說。

吃完飯,奶奶把滿滿一盤、大大小小的月餅端了出來。大的月餅像一個手掌那么大,小的月餅像一個嘴巴,月餅有草莓味、蜜瓜味、鳳梨味、豆沙味... ...奶奶還說:“這些月餅的里面有一個月餅里面有一枚硬幣。”長輩們都讓我先挑。

篇2

每逢中秋佳節,一家人團聚在一起,一邊品嘗著可口的月餅,一邊觀賞著圓月,別有一番樂趣。中秋佳節快到了,我們衷心祝愿天下每一個人節日快樂,生活幸福。月餅雖然好吃,但并不是人人都可以肆無忌憚地享受它的美味,不要因一時的貪嘴,給自己的身體帶不必要的傷害,為了健康希望您吃月餅還是慎重一點的好。醫院專家表示,如果您有以下幾種疾病,專家提醒應盡量少吃,最好不要吃月餅。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是體內胰島素分泌絕對或相對不足及靶組織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而引發的。臨床以高血糖為共同標志,久病可引起心、腎、腦、視網膜、周圍神經等損害。月餅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如果糖尿病人吃了,會導致體內血糖升高,有些糖尿病人吃了月餅以后,還會出現糖尿病性昏迷,甚至死亡。因此,糖尿病患者,特別是每天需要注射胰島素的青年、老年糖尿病患者絕對不能貪吃月餅。

膽結石患者:

膽結石的形成與體內膽固醇過多有一定的關系,故而有此病的患者盡量不要吃高脂肪類、粗糙纖維類的食物,要忌煙、酒、茶、咖啡、辣椒和多糖、產氣的食物,也要限制膽固醇的攝入量。膽結石患者不宜多吃月餅,因為月餅中大量的糖分會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胰島素可使膽固醇增加,導致膽汁內膽固醇處于過飽和狀態,促進膽結石的形成。青少年患者多吃月餅可引起急性胰腺炎,表現為激烈腹痛,少數可出現死亡或休克。

十二指腸潰瘍患者:

十二指腸患者應避免一切含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酸辣、過冷、過燙、還有蔥蒜,以及各種產氣食物和甜食等,因為這些食物可引起胃酸大量分泌。大量食用月餅,會使患者胃酸分泌增多,對疾病的愈合不利,應控制食用量。

篇3

在每年的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而中秋節對于我們國家來說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節日,那么你們知道關于中秋節月餅的由來以及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八月十五中秋節月餅的由來,歡迎參閱。

中秋節月餅的由來在古代的時候就有拜月的習俗了,后來人們把月餅當成供品擺上桌子,儀式完畢后和家人一同分享。不過歷史上月餅的來歷則更為清晰,相傳是起源于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突厥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當時有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中秋節吃月餅有什么講究宜早不宜晚。

月餅是高糖、高脂食品,早上或中午吃可以補充能量,也不易發胖。但晚上則應少吃或不吃月餅,特別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更應如此,否則可能會增加血栓的風險。

宜鮮不宜陳。

月餅大多含有較多的脂肪,一旦存放過久,容易發生變質,不利于健康。

宜少不宜多。

月餅含油脂、蔗糖較多,過量食用可能會引起胃滿、腹脹、消化不良、食欲減退、血糖升高等反應。老年人、兒童更不宜多吃。需要注意的是無糖月餅中所含的油脂并不少于普通月餅,熱量仍然較高,會導致糖尿病人血糖升高。高血脂、高膽固醇人群要少吃肉餡、蛋黃餡月餅。

宜與茶相配。

由于月餅吃得過多會覺得油膩,所以品嘗時宜多飲綠茶。茶能解膩,在綠茶中摻放少許花茶,飲起來香甜可口,效果更佳。

此外,吃月餅后最好多喝些功效茶,如開胃茶(酸梅湯等)、消滯茶(如以山楂、何首烏、決明子等中藥材泡制),對于清腸胃頗具功效;也可以適當吃一些蛋白酶片幫助消化。

中秋節吃月餅的寓意吃月餅以示“團圓”。月餅,又叫胡餅、宮餅、月團、豐收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餅也就成為了節日的必備禮品。

篇4

中秋節美食資料之傳統月餅

月餅是一種美食,也是一種文化,每個地區的月餅都有自己的特色,其中廣式月餅皮薄、松軟、香甜、餡足,曾今人人避之的五仁月餅如今也殺出重圍,成為很多人中秋節必吃美食,像是蓮蓉蛋黃味的月餅應該是最受大眾青睞的了,甜咸事宜,油而不膩,和家人朋友一同分享也不錯。

中秋節美食資料之非傳統月餅

篇5

中秋節,即農歷八月十五。八月十五為什么叫中秋節呢?這是因為七、八、九三個月為一年四季的秋季。2021中秋節送長輩什么禮物好你知道嗎?共同閱讀2021中秋節送長輩什么禮物好,請您閱讀!

中秋節送長輩什么禮物好1、送月餅

中秋過節,本身就是月餅與團圓的時候,而且現在自家里也沒有人再做月餅了,因此,從大城市里帶一些花樣較時新,口味較獨特的月餅回家,父母心里自然高興。因為有些家庭會在這一天有特殊的祭祖,月餅也是擺放的其中祭禮之一。

2、送飲品。

中秋過節的時候,送父母一些茶飲品也是不錯的選擇。老年人喝一些茶,養成喝茶的習慣是好的,不僅對身體好,而且也利于補充一天的水分。但是,記得,如果父母有便秘,神經衰弱的不能喝茶。

3、送營養。

父母們年紀大了,平時可能舍不得吃一些營養品或者是保健品,這個時候,趁中秋家里團圓的時候,幫父母帶些營養品或者是保健品送給他們,他們一定開心,例如腦白金或者是維生素或者是鈣類補品。

4、送溫暖。

中秋一過,天氣就慢慢地變冷了,這個時候,記得,要給父母送一些溫暖回家。例如羊毛衫,或者是保暖內衣,甚至也可以買冬天的羽絨服等。這樣,父母在寒流來之時,就可以及時地換上新衣服了。

5、送健康。

家里長輩們的身體健康也是做小輩們最牽腸掛肚的事,所以,不如在這個時候,給他們補一份健康送給他們。可以幫家里人購買醫療保險等。這樣,父母就能在無后顧之下,去安心地檢查身體,有一個錢財的保障。

6、送內心。

這個送內心,實際上不是真的把心送給父母,實際上,是在送禮物前,可以征求一下父母的意見,即使父母說不用了,你還是需要讓父母講一個最想要的禮物。實際上,父母可能最想要的就是與其生活緊密相關的東西,例如,小家電等。

7、送飾物。

長輩里的女性,活了一輩子可能最想要的就是一套金飾物,包括耳環,手鐲等。所以,在這個時候,給自己的母親送一套金黃黃,燦的黃金手飾,母親一定喜歡得了不得的。

8、送科技。

現在的科技發展得越來越厲害了,對于父母來講,也需要掌握一些科技類的產品了。例如,高科技的手機,電腦,然后教會父母如何使用,這樣,他們也能利用這些高科技的產品與你進行視頻啊,聊天啥的。

9、送幸福。

一個人的幸福是需要用別人的幸福去感染的,所以,你需要傳遞給你父母的感覺就是你很幸福,所以,在中秋的時候,帶著一家三口回家,這樣,讓父母看到你的幸福,就如同他們幸福一樣。

10、送心情。

實際上,中秋的時候,只要家里人在一起,不管在什么地方,都會讓人感覺到舒服和快樂。所以,不如趁這個機會,你們還有父母一起去旅行吧,找一個適合老年人的旅游線路,當然征求一下父母的意見,想要去那里,這樣,陪他們看幾天的風光,絕對帥氣。

中秋節國外習俗朝鮮半島

韓語稱“??(秋夕)”“???(仲秋節)”“??(嘉俳)”“??(仲秋)”“???(嘉俳日)”“????(仲秋佳節)”。是掃墓并用新收獲的谷物和果實祭祀先祖的日子。回鄉探親,向親朋戚友送禮亦是過中秋節的習俗。所以英文亦把朝鮮半島的中秋節叫做“韓國感恩節”(KoreanThanksgiving Day)。

越南

中秋節也是越南兒童的一個節日。當晚,孩子們聆聽關于阿貴的傳說,去看舞獅,有的還得到父親給他買一個用來舞獅的獅子跟朋友們一起玩耍。越南孩子在中秋夜均要提鯉魚燈出游玩耍,還預示長大“跳龍門”之意。

日本

日本傳統的中秋節被稱為十五夜,也叫中秋名月、芋名月。日本人在賞月的時候吃江米團子,稱為“月見團子”。由于這個時期正值各種作物的收獲季節,為了對自然的恩惠表示感謝,日本人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日本人也會賞月,稱之為“月見”,屋內會陳列賞月團子、芒草、芋等

琉球

琉球人中秋節除了祭祖、拜月外,還會祭灶,感謝灶君保佑一年內家中平安。除了吃月餅,他們會吃一種叫吹上餅的食品,這是一種表面鋪上紅豆的米餅。除此之外,還有拔河、舞獅、的風俗。

中秋節也是一家團圓的日子,人們都會回到家中一起吃飯、團聚,并且會祭祖,感謝祖先庇佑。也會吃特定的食品,不少都與月亮、團圓有關,這些食品同時也是祭月的祭品,如華人(漢族)、越南人(京族)、琉球人都有吃月餅的習俗;廣東、香港有些人會以月光餅代替月餅;日本人(大和族)則會吃月見團子,部分地區會煎太陽蛋,月餅、月光餅、月見團子、太陽蛋都呈圓形,代表滿月;朝鮮族所吃的是半月形的松片,象征月亮由虧轉盈。琉球人除了吃月餅外還會吃吹上餅。此外,時令的水果和其他農作物如楊桃、柚子、芋頭、栗子、菱角、梨子、柿子等,在農耕社會中是農民秋季的收獲,也是中秋節的食品和祭品。

新加坡

新加坡是一個華人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國家,對于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向來十分重視。對新加坡的華人來說,中秋佳節是聯絡感情,表示謝意的天賜良機。親朋好友、商業伙伴之間相互饋贈月餅,借此表示問候與祝愿。

馬來西亞、菲律賓

吃月餅、賞月、提燈籠游行是馬來西亞華人世代相傳的中秋習俗。中秋臨近,馬來西亞各地的老字號商家紛紛推出各色月餅。首都吉隆坡市內各大商場都設有月餅專柜,報紙、電視臺的月餅廣告鋪天蓋地,為喜迎中秋營造了節日氣氛。吉隆坡一些地方的華人社團當前舉行了提燈籠游行慶中秋活動,除舞龍舞獅外,一輛輛載有“嫦娥”、“七仙女”的花車漫游其間,服飾鮮艷的藝人和青年載歌載舞。

中秋節是生活在菲律賓的華僑華人非常重視的傳統佳節。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的唐人街熱鬧非凡,當地華僑華人舉行活動,歡度中秋節。華僑華人聚居區的主要商業街道張燈結彩,主要路口和進入唐人街的小橋上都掛上了彩幅,許多商店出售自制的或從中國進口的各式月餅。中秋慶祝活動包括舞龍游行、民族服裝游行、燈籠游行和花車游行等。

中秋節的簡介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于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篇6

一、主題來源: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選擇這一主題活動正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是幼兒所熟悉、感興趣的,又是具有教育價值的。幼兒已經有中秋節慶祝的體驗,對中秋節的傳統習俗有一定的了解。此次開展中秋節慶祝活動,更注重的是讓幼兒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各時各地不同的慶祝習俗,以及感受現代中秋節所特有的藝術性,如中秋節的歌曲、賀卡、動畫、精美的月餅盒等。

二、主題網絡:

三、主題目標:

小班:

1、知道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佳節,初步體驗民族節日的快樂。

2、喜歡聽中秋節的故事,學習跟讀中秋節的兒歌。

3、初步了解中秋節的民俗,懂得好東西應與大家分享,萌發對家人的親情。

4、以"快樂"為中心點,帶領孩子開展中秋節前的系列活動,以此讓他們體驗幼兒園這個小家庭的團圓與快樂,激發他們樂意上幼兒園、愛幼兒園的美好情感。

中班:

1、知道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知道中秋節又叫團圓節,簡單了解中秋節的來歷,中秋節的美食及習俗。

2、了解中秋節人們的活動,讓幼兒通過品嘗月餅、觀察月亮、學習和欣賞歌曲、制作燈籠等活動來體驗節日的快樂,感受中國人的文化習俗。

3、通過猜想和畫"月亮上有什么?"來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并讓幼兒講述自己圖畫的內容來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大班:

1、初步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傳說,以及我國人民過中秋節的一些風俗習慣,感受我國民族文化的豐富。

2、積極參與中秋節的民俗活動,感知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體驗親情、友情以及與家人團圓的幸福感。

3、引發幼兒觀察月亮的興趣,培養細心、持久的觀察態度。

4、欣賞不同的月餅盒、袋作品,能用多種材料和使用。

四、主題開展時間

9月13日至21日為期一個周的"快樂中秋節"活動。

五、活動類型:

1、聽一聽:聽一個關于月亮的傳說故事。例如:《嫦娥奔月》、《天狗吃月》、《中秋節的由來》

2、做一做:用橡皮泥做一個月餅。

3、畫一畫:"小手畫月餅","月亮婆婆",鼓勵幼兒以繪畫的方式設計月餅圖案。

4、讀一讀:學習朗讀一首中秋節的古詩或者宋詞。例如:唐詩《靜夜思》、《中秋夜》、宋詞《明月幾時有》等。

六、主題環境的創設:

1、中秋節前,各班教師和幼兒一起創設及渲染以"快樂中秋"為主題氣氛的環境。例如"團團圓圓慶中秋"圖文并茂的主題環境創設,或者是關于"中秋節的傳統故事"的圖文并茂資料或者"中秋詩詞"等等。(9月27日檢查各班環境創設)2、"情意濃濃,愛滿中秋"賀卡展。 (適合大班)3、"慶中秋燈籠大匯演"親子制作比賽。(適合中班)4、"慶中秋燈籠大匯演"作品展示。(適合小小班、小班)5、舉辦小小作品展示"我設計的月餅圖案"。 (適合大班)

七、家園共育:

1、建議家長給幼兒講一個關于月亮的故事或教幼兒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節的古詩。

2、鼓勵家長幫助收集各種各樣的月餅盒、月餅禮品袋、中秋節賀卡、圖片、燈籠等資料創設班級環境。

八、分散活動的配合:

1、參觀月餅街--(體育館廣場月餅街,下周二)

2、級組自助餐--月餅品嘗大會(小、中班級組)

3、創意月餅比賽、親子"情意濃濃,愛滿中秋"賀卡展--(大班級組)

4、親子花燈制作大賽。--(中班級組)

活動內容建議

1、社會:《節日的街道》、《中秋節的來歷和傳說》、《大家一起吃月餅》、《一起過中秋》

2、語言:《月亮的遐想》、兒歌:《我與月亮的對話》、《漂亮的月餅盒》、《月亮船》

《各種各樣的月餅》、古詩《靜夜思》《月餅的味道》、《嫦娥奔月》、《明月幾時有》

3、科學:《會變的月亮》、《月亮上面有點啥?》

4、美術:《欣賞各種各樣的月餅盒包裝》、《設計月餅圖案》、《我為媽媽做燈籠》

5、音樂: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月亮婆婆喜歡我》

篇7

每到秋天來臨的時候,我最盼望的就是快點過中秋節了,因為在中秋節我就能夠吃到美味的月餅了。

我很喜歡吃月餅,因為我覺得月餅是一種十分美味的甜點,每到中秋節的時候,爸爸媽媽就會往家里拿很多的月餅,月餅有很多種味道,有的是五仁餡兒的,有的是水果餡兒的,還有的是蛋黃餡兒的,無論哪一種口味,我都十分喜歡吃。

中秋節,前前后后十幾天的日子里,你如果來到我家,就會見到我經常拿著一塊月餅在津津有味的吃,媽媽對于我這種十分愛吃月餅的喜好十分的不理解,因為在媽媽的眼中,月餅是一種特別甜膩的食物,吃上一兩口就會覺得胃里反胃不舒服,但是我卻覺得十分對我的胃口。

不管怎么樣,我還是喜歡吃月餅,我多么希望每天都能過中秋節啊。

篇8

今天是中秋節,媽媽帶我上街買月餅。街上賣著各式各樣的月餅,看的我眼花繚亂,看到哪個都想買,我們每年都過中秋節,吃月餅,中秋節的來歷我們都知道,并且有好多種不同說法,月餅我們也是年年吃,但是卻只是吃那一種餅,外面金黃的,油油亮亮的,里面是五仁陷的或者水果的,可是月餅難道就這一種樣式的嗎?我又問了問媽媽,看看她知不知道還有別的樣式的月餅。

媽媽說,月餅又被稱為:“國餅”或“龍餅”。月餅還分為好多樣式,每個地區也有各式各樣的月餅。比如廣式月餅:皮薄、松軟、香甜、餡美;蘇式月餅:松脆、香酥、層酥相疊,重油而不膩,甜咸適口月餅還分為好多樣式,每個地區也有各式各樣的月餅。現在還有很多現代月餅,有果蔬的、海味的、納涼的、綠茶的……各式各樣的,還有冰皮和冰淇淋陷的。

說到月餅,你一定會想到中秋節,我還能想到小時候奶奶給我講嫦娥奔月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在姥姥家過的中秋節,晚上在院子里(姥姥家住平房)擺上各式各樣的月餅、茶水、糖果……反正有好多好吃的東西,可是姥姥就是不讓我吃,姥姥說:“要等嫦娥和玉兔吃完你才能吃”姥姥邊說邊把一個月餅掰開,姥姥把月餅掰開后,放在盤子里,我們做在旁邊,我看見籠子里小白兔在那里面,眼前一亮,把小白兔放到了桌子上,讓它吃,突然被掰開的月餅掉了一小塊,我高興極了,因為我以為嫦娥已經吃到了,就跑過去拿起倆月餅就往嘴里塞,現在想起來自己還真有點傻。

晚上吃完奶奶包的餃子,我們一家就開始中秋賞月會了,我們把月餅、茶、糖果……都放好后,中秋賞月會就開始拉。我們一家坐在一起賞月,我被夾在中間,看來今年是不能提前偷月餅吃了,郁悶。

篇9

然而在這,我并不是抒發離別愁緒,也不是感慨悲歡離合,而是要“嘆月餅”。

吃月餅一直以來都是中秋節里必不可少的一項。想一想,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香噴噴的月餅,甜滋滋的水果,望著天幕上皎潔的明月有說有笑,那是多么的幸福!然而現在的月餅卻吃出了另一番滋味。

以前的中秋節,人們吃的是“意蘊”,而現在的月餅,吃的卻是“面子”。

走進超市和商店,眼前的月餅令人大吃一驚:豪華的外包裝令人目眩,金光閃閃,鍍上了一層“氣派”,鍍上了一層“面子;再看價格,呵,幾百到幾千元不等,有些更豪華的,價值過萬呢!待拆開一看,一樣的質量,一樣的味道,相差的卻只是那一層層數不清的“紙盒子”。

篇10

1、桂花糕。中秋之際正是桂花飄香的時候。中秋節時許多人家都會有吃桂花糕的習俗,桂花糕是一種非常美味的食物,散發著桂花獨有的香氣,非常受人歡迎。

2、月餅。月餅也是中秋節的傳統小吃之一,可以說已經成為中秋節的代表。每年中秋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準備許多月餅送給自己的親朋好友。月餅的種類非常的多,所有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口味來食用。月餅通常是圓圓的,一家人可以分著吃,代表著團圓和睦,有著良好的寓意。

3、田螺。在廣東許多地方,中秋節還會有吃螺螄的習慣。中秋前后,田螺的肉質肥美,口感極佳,而且田螺還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對人的身體很有好處。

(來源:文章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