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鼓掌的人范文

時間:2023-04-07 08:22: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路邊鼓掌的人,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人家的孩子,不僅成績出類拔萃,而且特長多多。唯有我們家的23號女生,沒有一樣值得炫耀的地方。看到一則9歲孩子上大學的報導,他很受傷地問女兒:“孩子,你怎么就不是個神童呢?”

女兒說:“因為我爸爸不是神父啊!”老公無言以對,我不禁笑出聲來。中秋節(jié),親友相聚,坐滿了一個寬大的包廂。眾人的話題,也漸漸轉向各家的小兒女。趁著酒興,要孩子們說說將來要做什么?

鋼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孩子們毫不怯場。15歲的女兒,正為身邊的小弟弟小妹妹剔蟹剝蝦,盛湯揩嘴,忙得不亦樂乎。大家忽然想起,只剩她沒說了。在眾人的催促下,她認真地回答:“長大了,我的第一志愿是,當幼兒園老師,領著孩子們唱歌跳舞,做游戲。”眾人禮貌地表示贊許,緊接著追問她的第二志愿。她大大方方地說:“我想做媽媽,穿著印叮當貓的圍裙,在廚房做晚餐,然后給我的孩子講故事,領著他在陽臺上看星星。”

親友愕然,面面相覷。老公的神情,極為尷尬。

其實,我們也動過很多腦筋。為提高她的學習成績,請家教,報輔導班,買各種各樣的資料。但到底是個孩子,身體先扛不住了,得了重感冒。吊著點滴,在病床上,她還堅持寫作業(yè),最后引發(fā)了肺炎。病好后,孩子的臉小了一圈。可期末考試的成績,仍然是讓我們哭笑不得的23名。

我和老公,悄無聲息地放棄了轟轟烈烈的揠苗助長活動。

周末,一群同事結伴郊游。這家孩子唱歌,那家孩子表演小品。女兒沒什么看家本領,只是開心地不停鼓掌。她不時跑到后面,照看著那些食物。把傾斜的飯盒擺好,松了的瓶蓋擰緊,流出的菜汁擦凈。忙忙碌碌,像個細心的小管家。野餐的時候,發(fā)生了一件意外的事。兩個小男孩,一個數(shù)理天才,一個英語高手,兩人同時夾住盤子上的一塊糯米餅,誰也不肯放手,更不愿平分。大人們又笑又嘆,連勸帶哄,可怎么都不管用。最后,還是女兒,用擲硬幣的方法,輕松地打破了這個僵局。回來的路上,堵車,一些孩子焦躁起來。女兒的笑話一個接一個,全車人都被逗樂了。她手底下也沒閑著,用裝食品的彩色紙盒,剪出許多小動物,引得這群孩子贊嘆不已。

直到下車,每個人都拿到了自己的生肖剪紙。聽到孩子們連連道謝,老公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期中考試后,我接到了女兒班主任的電話。首先得知,女兒的成績,仍是中等。不過,他說:“有一件奇怪的事想告訴我,他從教30年了,第一次遇見這種事。語文試卷上有一道附加題:你最欣賞班上的哪位同學,請說出理由。除女兒之外,全班同學,竟然都寫上了女兒的名字。理由很多:熱心助人,守信用,不愛生氣,好相處等等,寫得最多的是,樂觀幽默。”班主任還說:“很多同學建議,由她來擔任班長。”他感嘆道:“你這個女兒,雖說成績一般,可是做人,實在很優(yōu)秀!”我開玩笑地對女兒說:“你快要成為英雄了。”正在織圍巾的女兒,歪著頭想了想,認真地告訴我說:“老師曾講過一句格言:當英雄路過的時候,總要有人坐在路邊鼓掌……”她輕輕地說:“媽媽,我不想成為英雄,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我猛地一震,默默地打量著她。她安靜地織著絨線,淡粉的線,在竹針上纏纏繞繞,仿佛一寸一寸的光陰,在她手上,吐出星星點點的花蕾。

我心上,竟是驀地一暖。那一刻,我忽然被這個不想成為英雄的女孩打動了。這世間,有多少人,年少時渴望成為英雄,最終卻成了煙火紅塵中的平凡人。如果健康,如果快樂,如果,沒有違背自己的心意,我們的孩子,又何妨做一個善良的普通人。

篇2

我那上初中的女兒,她同學都管叫她23號。她的班上總共有50個人,而每次考試,女兒都排名23。久而久之,便有了這個雅號,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中等生。

我們覺得這外號刺耳,女兒卻欣然接受。

老公發(fā)愁地說,一碰到公司活動,或者老同學聚會,別人都對自家的“小超人”贊不絕口,他卻只能扮深沉。人家的孩子,不僅成績出類拔萃,而且特長多多。惟有我們家的23號女生,沒有一樣值得炫耀的地方。因此,他看到娛樂節(jié)目那些才藝非凡的孩子,就羨慕得兩眼放光。

后來,看到一則9歲孩子上大學的報道,他很受傷地問女兒:“孩子,你怎么就不是個神童呢?”

女兒說:“因為我爸爸不是’神父’啊!”

老公無言以對,我不禁笑出聲來。

中秋節(jié),親友相聚,坐滿了個寬大的包廂。眾人的話題,也漸漸轉向各家的小兒女。趁著酒興,要孩子們說說將來要做什么?鋼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孩子們毫不怯場,連那個4歲半的女孩,也會說將來要做電視節(jié)目的主持人,贏得一陣贊嘆!

15歲的女兒,正為身邊的小弟弟小妹妹剔蟹剝蝦,盛湯揩嘴,忙得不亦樂乎。大家忽然想起,只剩她沒說了。在眾人的催促下,她認真地回答:“長大了,我的第一志愿是,當幼兒園老師,領著孩子們唱歌跳舞,做游戲。”眾人禮貌地表示贊許,緊接著追問她的第二志愿。她大大方方地說:“我想做媽媽,穿著印叮當貓的圍裙,在廚房做晚餐,然后給我的孩子講故事,領著他在陽臺上看星星。”

親友愕然,面面相覷,不知道該說些什么。老公的神情,極為尷尬。回家后,他嘆著氣說:“你還真打算讓女兒將來當個幼兒園老師?我們難道真的眼睜睜地看著她當中等生?”

其實,我們也動過很多腦筋。為提高她的學習成績,請家教、報輔導班、買各種各樣的資料。孩子也蠻懂事,漫畫書不看了,剪紙班退出了,周末的懶覺放棄了。像只疲憊的小鳥,她從一個班趕到另一個班,卷子、練習冊,一沓沓地做。但到底是個孩子,身體先扛不住了,得了重感冒。打著點滴,在病床上,她還堅持寫作業(yè),最后引發(fā)了肺炎。

病好后,孩子的臉小了一圈。可期末考試的成績,仍然是讓我們哭笑不得的23名。

后來,我們也曾試過增加營養(yǎng)、物質(zhì)激勵等等,幾次三番地折騰下來,女兒的小臉越來越蒼白。而且,

說要考試,她就開始厭食、失眠、冒虛汗,再接著,考出了令我們瞠目結舌的33名。

我和老公,悄無聲息地放棄了轟轟烈烈的揠苗助長活動。恢復了她正常的作息時間,還給她畫漫畫的權利,允許她繼續(xù)訂《兒童幽默》之類的書報,家中安穩(wěn)了很久。

我們對女兒,是心疼的,可面對她的成績,又有說不出的困惑。

周末,一群同事結伴郊游。大家各自做了最拿手的菜,帶著老公和孩子去野餐。一路上笑語盈盈,這家孩子唱歌,那家孩子表演小品。女兒沒什么看家本領,只是開心地不停鼓掌。她不時跑到后面,照看著那些食物,把傾斜的飯盒擺好,松了的瓶蓋擰緊,流出的菜汁擦凈。忙忙碌碌,像個細心的小管家。

野餐的時候,發(fā)生了一件意外的事。兩個小男孩,一個數(shù)學天才,一個英語高手,兩人同時夾住盤子上的塊糯米餅,誰也不肯放手,更不愿平分。豐盛的美食,源源不斷地擺上來,他們看都不看。大人們又笑又嘆,連勸帶哄,可怎么都不管用。最后,還是女兒,用擲硬幣的方法,輕松地打破了這個僵局。

回來的路上,堵車,一些孩子焦躁起來。女兒的笑話一個接一個,全車人都被逗樂了。她手底下也沒閑著,用裝食品的彩色紙盒,剪出許多小動物,引得這群孩子贊嘆不已。直到下車,每個人都拿到了自己的生肖剪紙。聽到孩子們的連連道謝,老公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期中考試后,我接到了女兒班主任的電話。首先得知,女兒的成績,仍是中等。不過,他說,有件奇怪的事想告訴家長,他從教30年了,第一次遇見這種事。語文試卷上有一道附加題:你最欣賞班上的哪位同學,請說出理由。除女兒之外,全班同學,竟然都寫上了女兒的名字。理由很多:熱心助人,守信用,不愛生氣,好相處等等,寫得最多的是,樂觀幽默。班主任還說:很多同學建議,由她來擔任班長。

他感嘆說:“你這個女兒,雖說成績普通,可是做人,實在很優(yōu)秀!”

我開玩笑地對女兒說:“你快要成為英雄了。”

正在織圍巾的女兒,歪著頭想了想,認真地告訴我說:“老師曾講過一句格言,”當英雄路過的時候,總要有人坐在路邊鼓掌,媽媽,我不想成為英雄,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

我猛然震,默默地打量著她。她安靜地織著絨線,淡粉的線,在竹針上纏纏繞繞,仿佛一寸一寸的光陰,在她手上,吐出星星點點的花蕾。我心上,竟是驀一暖。那一刻,我忽然被這個不想成為英雄的女孩打動了。

這世間,有多少人,年少時渴望成為英雄,最終卻成了煙火紅塵中的平凡人。如果健康,如果快樂,如果,沒有違背自己的心意,我們的孩子,又何妨做個善良的普通人?

長大成人后,她定會成為賢淑的妻子,溫柔的母親,甚至,熱心的同事,和善的鄰居。何況她是班上50名之中的23名,我們還不慶幸,還不滿足?還想要更高人等,更出人頭地!那后面還有2?名、半數(shù)以上的孩子呢?如果我是他們的父母,我要如何自處呢?

篇3

他們一手世間最純素的畫紙,一手絢爛無比的畫筆,他們的足跡堅定而邈遠,深入到生活的繁復肌理微小細密處,尋覓捕捉那些最為豐沛的生命力。許是賽場上健兒肌肉緊繃、快速而優(yōu)美的輕輕一躍,許是史鐵生端坐輪椅之上的燦爛笑靨,畫師用最為原始誠摯的摹寫印刻下那些生命飽滿的張力,用濃墨抑或淺彩來代替掌聲,為他們叫好。(畫師以職業(yè)特征來為世上的奔跑者鼓掌,扣題含蓄,卻又意味深長)

也許終生畫作里畫師都未細描過自己的身形,他們的身影總是淺淡模糊,但他們眼內(nèi)總蘊蓄無限熱忱,投向每一個令他們激賞的美妙風景。于是季羨林的舊宅和弘一法師的寺院佇立畫作之上,筆墨間是國學的雅趣與脫俗的心性。畫師擱下筆,肺腑之間俱是對國學大師的人生感懷,不知不覺地獲贈了那樣一種淡泊的心境與深邃廣博的胸懷。也許,站著鼓掌久了,也不由得浸染了那些高潔品性散發(fā)的幽香。(將為他人鼓掌與自身的成長結合起來,辯證地闡述了做一個鼓掌者的意義)

中世紀一位在教堂頂端描繪無人可見的繁復精致圖案的畫師,總是經(jīng)年累月描繪上帝的形態(tài),長時間凝固不動的姿態(tài)使他染上痼疾,當被問及那樣一種執(zhí)著與精細意義何在時,他微笑:“上帝的光芒已進駐我心間。”那樣一種畫師獨有的虔誠目光讓人體悟到真誠崇拜的力量。當畫師窮盡此生為生命的美好偉大而鼓掌時,那一種贊賞攢積而成就的信念,將會為整個世界罩上一層溫暖的光亮。

我常常細細品悟畫師力透紙背的創(chuàng)作,起筆、揮毫、落筆,畫紙上慢慢點染、氵因開的是生命群體可稱美好的品性,是靈魂的痛苦歡欣間最為動人的相互扶持與關懷。而當那些累積的畫作終于堆就一定的高度,畫師內(nèi)心歡欣的日見豐盈是如此絢麗。(描述與議論結合,豐富了內(nèi)容,增加了文采)

愿做一世畫師,用一生的長度去跋涉找尋,去真誠摹寫,去做他人美麗的鼓掌者,讓那些經(jīng)年不息的暖意形成整個世界的助推器。(此句雖表述簡潔,但起到了直接點題的作用)

愿做一世畫師,在注視與精心描摹的同時借由他人的光亮溫暖自己,一筆一劃地將自己的生命雕鑿塑形,讓我的內(nèi)心因聚集無限美好而豐盈。

愿做一世畫師,且行且歌,一生摹寫一世鼓掌去尋覓生命最為飽滿的漿果。

(三個“愿做一世畫師”句構成排比段,內(nèi)容上相互遞進,表達上一起呵成,形成語言的氣勢)

【考場得分】

(內(nèi)容)24分+(表達)24分+(發(fā)展等級)9分=57分。

篇4

其實我有什么權利去指責他,只是活在這個有些虛偽有真實的世界里,難免會有陰暗將我們覆蓋,我又何必看不開。

今天寫作業(yè)時看到一句話這么說的:當英雄路過的時候,總要有人坐在路邊鼓掌。

而他卻是想做那么一個英雄的吧,我不能去騷擾阻止他。或者他想做的是在路邊鼓掌的那一位人,把最美的微笑留給他想留給的人,換來他們最真誠的祝福。看他們歡樂的笑容,而不是整日沉迷在無窮無盡的悲傷中。對于我來說,我覺得是很偉大的。至少比我這個顧影自憐的人更加讓人倍感欣慰。他的行為證明世界是有好人的,有人還愿意關心那些受傷的孩子,也讓那些受傷的孩子暫時忘記現(xiàn)實的疼痛。

可你們別忘記了,他的進行不是在現(xiàn)實而是在一個虛擬的世界,我們都是大魚,小魚,只有任人宰割,唯一的辦法就是離開。可你舍不得,你想乞丐一樣奢求著靠近的那個人能給你溫暖,當他們靠近的時候你會不以為然的輕輕上揚起嘴角的不謔,因為你直到他們對你的熱情不會有太大,一旦了解就離開。可你還是依舊執(zhí)迷不悟,沒有人能拯救得了你,除了你自己……

其實除他之外,我,還有很多素未謀面卻又有過牽扯的人他們還在逃避,我以自己的感覺判斷他們有可能還在我周圍打轉,不肯離去。不過他們倒不是因為我而存在在我周邊,而是因為我們同在一方天空下生在,接受的陽光雨露不同而已。

其中一人曾說過,他痛恨這樣的經(jīng)歷情景。但他并未就此遺棄,他依舊在尋求著溫暖,即使是以別人看不見的方式,他知道不能靠得太近,所以他只等待,不靠近。我曾試圖讓他說出自己的真面目,可他毫無猶豫的就拒絕了說他不是。

不是。是的,你不是。活在我心中的你已經(jīng)死去。可我依舊會在某個夜幕降臨的時候去探望你,就像家屬去探望在監(jiān)獄的孩子一樣,給你監(jiān)獄里給不了的溫暖與感動。或許你麻木了,我也麻木了。但在我說那些話的時候起碼我是真心的,不像有些人從一開始就撒謊,以至于最后放下不可彌補的錯誤后哭著喊著求他們原諒自己。

篇5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青春的追求。

作為新一代的我們的理想是豐富的,我們對未來充滿熱情。但是,我們卻不得不承認,現(xiàn)實是骨感的!因為青春不僅僅需要熱情,同時也需要一顆求實進取的心。

社會就像個大舞臺,站在其上表演的人有之,站在臺下鼓掌的人卻占多數(shù)。但是,為什么我們不去表演呢?我們有大好的青春,我們應當用青春去追求自己的夢想,讓它不再那么遙不可及。

追求夢想的路就是一條荊棘路,但是我們要有著無畏的精神,勇敢的走下去。我想起這樣一群人來,他們那一代人,多誕生于民國時期,他們比任何一代人都多一份焦慮、困惑與希望。可是,他們并未退縮,而是用青春書寫下了歷史上的勝利時刻,他們?yōu)榱藝遗c自己的夢想付出了青春,用整個青春去追求它并完成它。他們都在這條光榮的荊棘路上奔跑,不做路邊鼓掌的人。

我們才剛剛升入初中,我們的青春路才剛剛開始,我記得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走下去!”真的很勵志。

我們?yōu)榱俗约旱膲粝攵鴬^斗,因為我們有資本——青春。青春就是我們的本錢,我們就應該用青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應該做的事。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我們正處少年時期,我們應該有自己的目標、追求和夢想,在有限的青春中完成它,并一絲不茍。

沒有追求的青春是遺憾的,是不完美的,所以,青春的追求不需要多遠大,不需要多驚天動地,只要有過追求,便是美滿的。

最后,同學們,請用自己有限的青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吧,別害怕,無畏的走下去,你的青春就不會虛度!你的人生就不會有遺憾!

篇6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本來今天想和大家一起放松一下,但收到同學們的來信,我想必須要回復的。我們在一起的日子不多了,大家又都在忙,平日里不便打擾。夜深了,就允許我在這里和大家聊幾句吧。

九年級一直是我的驕傲,也是英才學校的驕傲,永遠不會改變,不管是過去還是將來。這是我必須要表達的,我愛你們,敬你們。所以我期待,你們將這份美麗一直延續(xù)到畢業(yè),延續(xù)到高中,延續(xù)到我們的一生中。

在來信中,大體表述了九年級種種模范表現(xiàn),我都是極認同的,所以我說你們是最值得我驕傲和自豪的。所以同學們提到為什么不查高中的校服,為什么不顧及九年級具體的情況。

我想和大家做這樣幾點說明:

一是我們說“見人惡,即內(nèi)省;見人善,即思齊”,我們要永遠記住,我們要向誰看齊。我們要什么,不要什么。在“五美”中,最為重要的就是“鑒賞美”,哪些是美的,哪些是丑的。大家都有是非判斷標準,既然認識到穿得“花花綠綠”是丑的,那么我們就不要和人家比這一點,我們沒有辦法管人家,但我們可以管好我們自己,通過我們“創(chuàng)造美”、“傳播美”而教會別人什么是美。

二是高中為什么不管?我想這是部門之間行動的時間差異,初中部啟動得早了一些,說明我們走在了高中前面,隨后高中也一定會進行管理的。七、八年級也正在進行時,九年級的榜樣力量不可缺少,你們是英才文化、未來青年的領航者,有你們,我想每位英才學生都會這樣去做。穿校服不僅是為了避免盲目攀比,更為重要的是我們是一個積極向上的整體。

三是我還是要做檢討的,的確九年級有特殊情況,臨近畢業(yè)不能再添置校服了。所以對要求是應該有所放寬,這種放寬的原因也應該和全校師生做以說明,免得誤會。看到同學們?yōu)榱税嗉壍臉s譽,為了九年這個團隊的榮譽,寧可穿著厚重的秋季服裝,這一點既感動又欽佩。辛苦了,同學們。

還有幾天大家就要上戰(zhàn)場了,其實這個戰(zhàn)場一點也不可怕。現(xiàn)在比我們學習基礎最為重要的就是我們的心態(tài)了。輕裝上陣,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十幾天的時間,作息也做了調(diào)整,希望同學們能夠沉著淡定,微笑面對。

一切都準備好了,所以我們滿懷信心。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今年的高考作文題,這些都會給我們的人生帶來積極的啟示。

材料一:

馮驥才說“運動中的賽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內(nèi)看你使用了多少時間;人生中的賽跑,是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看你跑了多少路程。”

張中山感悟:值得我們每位同學珍藏的一句話,送給大家也送給我自己。愿我們共勉,讓我們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跑更遠的路。

材料二:

周末,我從學校回家?guī)椭赊r(nóng)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濘,我挑著一擔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沒幾步,就心跳加速,雙腿發(fā)抖,擔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媽媽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態(tài),大聲地喊:“孩子,外衣脫了,鞋子脫子,再試試!”

我脫了外衣和鞋襪,卷起褲腳,重新挑起擔子。咦,一下子就覺得腳底下穩(wěn)當了,擔子輕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媽媽跟前。

媽媽說:“你不是沒能力挑這個擔子,你是擔心摔倒,弄臟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脫掉外衣和鞋襪,就甩掉了多余的顧慮。

張中山感悟:當我們把包袱放下的時候,我們的非智力因素就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在臨近中考的這些天,請大家學會放下。放下不是放縱,放下是以一種輕松的心態(tài)去面對一切。

材料三:

故事講述了作家上中學的女兒,因為成績平平,女兒同學都管她叫“23號”。她的班里總共有50個人,每每考試,女兒都排名23。久而久之,便有了這個雅號,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中等生。但在父親劉繼榮眼里,女兒是個快要成為英雄的人。但女兒歪著頭想了想,認真地告訴父親說,老師曾講過一句格言:當英雄路過的時候,總要有人坐在路邊鼓掌。她輕輕地說:“媽媽,我不想成為英雄,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

張中山感悟:人生需要多種角色,每種角色只要我們用真心付出、真心對待,都會贏得掌聲。所以我們現(xiàn)在無需懊惱過去,只需放眼未來。你為別人掌聲而響起,本身就是為自己贏得喝彩。

材料四:

張中山按:把這個故事送給我送給你送給他,送給大家。我們?nèi)松氖斋@大小在于我們給予了多少。永恒的人生真理公式。

這是一個發(fā)生在肉類加工廠的真實故事。

下班前,一名工人進入冷庫檢查,冷庫門突然關上,他被困在了里面,并在死亡邊緣掙扎了5個小時。

突然,門打開了,工廠保安走進來救了他。

事后有人問保安:“你為什么會想起打開這扇門,這不是你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啊!”

保安說:“我在這家企業(yè)工作了35年,每天數(shù)以百計的工人從我面前進進出出,他是唯一一個每天早上向我問好并下午跟我道別的人。”

“今天,他進門時跟我說過‘你好’但一直沒有聽到他說‘明天見’。”

“我每天都在等待他的‘你好’和‘明天見’,我知道他還沒有跟我道別,我想他應該還在這棟建筑的某個地方,所以我開始尋找并找到了他。”

篇7

在這繁華抑或蕭條的時代,我們看到,有那樣一群奉獻者,他們踏著物質(zhì)社會的滿目瘡痍,用無私與博大的胸懷將愛點燃,他們用愛的火焰,溫暖著同時代人的心扉。

猶記得,青島微塵刮起的那一場愛心風暴。當青島某一愛心人士在捐款時署上“微塵”的名字時,緊隨其后的,是一個又一個“微塵”如雨后春筍般涌出,從青島開始,蔓延至全國,感動了時代。一粒微塵,即使微不足道,卻有著金砂般渺小而閃光的品質(zhì);當千萬粒微塵匯聚時,便是一場愛的風暴,那些奉獻者們,用無私的情懷,為這一時代掀起愛的風潮,他們用愛心托起一輪璀璨的太陽,將時代照亮,那一盞盞心靈的明燈,為時代導航。

猶記得,英倫博物館在展出時,專門留出黃金地段,允許市民展出個人或家族的歷史。即使只是普通市民,但他們卻也是那個城市的代言人,正是那些奉獻者的努力,才會推動城市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奉獻者,更是時代的代言人,他們的奉獻,推動時代的發(fā)展,這份愛,足以鑲上時代之巔。

怎能忘記“最美女孩”刁娜失去雙腿后仍坦言不后悔時,所表現(xiàn)出的堅強與無私;怎能忘記“最美司機”吳斌在身受重傷仍想著乘客安全時,所表現(xiàn)出的從容與淡然;怎能忘記慈善家霍英東在面對記者鏡頭時擺擺手說“我只不過是大海里的一滴水”時,所表現(xiàn)出的謙遜與博大。這些偉大的奉獻者,他們用愛,為這個時代代言。

或許這是個蕭條的年代。鋼筋水泥的森林將人際劃分為密閉的小塊,人情的冷漠在空氣中彌漫,有人不禁戲言:“你看云時很近,你看我時很遠。”但是,那些奉獻者們,用無私的愛,將這個時代鑲金成繁華,他們?yōu)檫@個時代代言,讓我們看到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近在咫尺,讓我們看到和平與發(fā)展的時代主題不是虛妄。

芥子納須彌。一顆小小的芥子,也可容納整個須彌山,那些奉獻者,即使是一顆芥子,卻能以芥子的心思懷想他人,在愛的海洋中,讓我們看到世界的真諦。這是何等的難能可貴啊!

篇8

一夜大雪后,天地明澈,梅花正開,小城仿佛忽然間被裝進了琉璃盒。老公叫醒兒子,興沖沖地宣布:“今天要看梅花、堆雪人、打雪仗,玩?zhèn)€痛快。”誰料,兒子卻一點都不想去。奶奶發(fā)愁道:“前些日子,老師說你厭學,最近老厭食,這會兒又厭玩了,這可怎么好?”

大家輪番上陣,勸他出門。可他始終對著一窗白雪沉默。問急了,他終于開口:“你們大人不管叫小孩做什么,都是有陰謀的。”我笑了:“大家那么愛你,哪兒來的陰謀?”他不服氣,一樁樁說起來……

那次春游,兒子正在草地上翻跟頭,我卻拉他起來,要他背誦關于春天的唐詩。老公拿出寫生本,要他畫幅畫。兒子怏怏不樂,吵著要回家。

4月杏花開,小城變成一幅水粉畫。兒子在樹間奔跑,一臉歡笑。我急急叫住他:“別只顧瘋跑,仔細觀察,回去寫篇日記。”他頓時目光黯淡,心不在焉。

“十一”長假,我?guī)Ш⒆尤ヌ斐亍ER別時,爺爺鄭重囑咐他:“別只顧著坐纜車、吃烤肉,要多學些知識,回來后要講旅游見聞的。”孩子茫然地站著,面色凝重,仿佛不是去旅游,而是要遠征。

“還有,吃飯也辛苦。”兒子拖長腔,學著奶奶的口吻,“這個,可以補充維生素,某高考狀元常吃;那個,可以補鈣補血,某科學家最愛吃……”他模仿得惟妙惟肖。

大家面面相覷,一時無語。原來我們急功近利,恨不得讓孩子一夜成才,且不說平時的嚴格訓練,就連玩耍、吃飯,都咄咄逼人,難怪孩子會厭學、厭食、厭玩。

放下貪婪,讓他自由成長

他只有7歲,我們卻貪婪地渴望他有17歲的心智,27歲的志向。這怎能不讓他心生驚悸?天使的翅膀上,墜著無數(shù)的欲望,叫他如何飛翔?

一家人誠懇地談了很久,找到了問題的癥結。大家保證,從現(xiàn)在開始,再不會有人這樣對他。兒子歡快地笑起來,并提出要在夜里去看梅花,我們欣然贊同。

我們第一次在燈下看梅花:朦朧的紅,朵朵可親。低矮的木柵欄上,積著白雪。兒子對著梅花邊拍手邊唱歌,我們團了大大的雪球,奮力擲向樹林,笑聲震得頭頂?shù)姆e雪簌簌而下。

第二天,我取消了若干雷打不動的規(guī)定。比如每天兩次的英語聽音,每天必寫的日記,必讀的課外書,必背的古詩。他想讀的時候讀,想背的時候背。

爸爸和爺爺也說到做到,取消了額外的作業(yè),還打算樗訂漫畫期刊。兒子像開了鎖的小猴,興奮得又跳又叫。

餐桌上,奶奶的變化最大。她一改往日風格,不再直播科學家食譜,而是變成了地道的美食鑒賞家。每道家常小菜,都讓人胃口大開。

家中的氣氛,一日日輕松起來,連我們自己都沉醉于這種和諧。孩子眼里的憂郁散得干干凈凈,人漸漸活潑起來,背書包的時候,不再長吁短嘆,胃口也好了很多,這讓奶奶大為欣慰。

輕靈翅膀才能更高飛翔

星期天,我讀《呼蘭河傳》,兒子湊過來看:“一切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愿意開一個謊花,就開一個謊花,愿意結一個黃瓜,就結一個黃瓜。玉米愿意長多高就長多高。蝴蝶自由地飛。”

兒子搶過書,一遍遍讀著。他一會兒抱臂縮頸,說自己是個倭瓜,在睡覺;一會兒又伸展手腳,笑稱自己是個帶刺的黃瓜,在曬太陽。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他在不知不覺間,已愛上那些美好的文字。

再次旅行,我們?nèi)チ嗽卵廊N覀兓常T駱駝,對著鳴沙山大喊大叫,玩得不亦樂乎。到達山頂時,我忽然發(fā)現(xiàn)兒子不見了。我驚慌失措,老公神秘一笑,指指身后。

兒子正與一對外國夫婦談論面前的胡楊樹。3個人結結巴巴,比比劃劃,中國人說英文,外國人說中文,聊得無比熱鬧。我與老公相視而笑,就在上學期,兒子聽見英語還頭疼呢。

這個學期,沒有了課外輔導,沒有了額外作業(yè)。課堂上的他變得聚精會神、興趣盎然。考試時,我們不再強調(diào)名次,他輕松答題,成績竟出人意料的好。

歲月生香,一樹一樹的繁華,綠也輕盈,黃也自在。我的孩子,正在成長。他漸漸變得結實,變得聰明,慢慢學會許多不懂的知識。在歲月的晴空里,在溫存的等待中,這個小小的天使,將憑借輕靈的翅膀,飛到想去的地方。

篇9

學校開展活動的初衷是樹立榜樣示范引領,激勵學生“知恥而后勇”,增強競爭意識,鞭策他們積極進取。而實際上,只有活動成績靠前的學生才是被關注的成功者,多數(shù)學生則成了被忽略的失敗者、陪襯者,身心遭受傷害,造成了少數(shù)成功、多數(shù)失敗的教育失衡現(xiàn)象。更為嚴重的是,很多學生原有的興趣被扼殺,成長的自信和快樂也漸行漸遠,消失無蹤。

在企事業(yè)單位,競爭活動的結果常常體現(xiàn)為成績排名,這本無可厚非,因為單位選人、用人須根據(jù)成績排名擇優(yōu)錄用。學校不等同于企事業(yè),其最重要的教育目的是促進每一名學生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而開展各種文藝體育活動也在于此。每每開展活動,學校就讓學生參與競爭,就給學生按成績排出名次或分出等次,這不僅有悖于教育的目的和規(guī)律,也對學生缺乏應有的尊重,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活動方案完全由學校制定、實施,學生只是被動的參與者,這是典型的“目中無人”,是對學生的漠視。第二,學生心智不成熟,是處于“未完成狀態(tài)”的發(fā)展中的人,他們發(fā)展的潛力無法預知,不能輕易地給予肯定或否定。第三,根據(jù)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他們各有所長,各有所短,而且起點不一,差異是客觀存在的,競爭有失公允。第四,活動評價標準單一,由于過度地強調(diào)競爭排名,容易導致學生之間的對立,還有班級之間、家長之間的對立,甚至使相互之間產(chǎn)生敵意。第五,活動評價方式順應了功利性的現(xiàn)實追求,競爭改變了學生參與的動機,也沖淡了活動本身給他們帶來的種種樂趣。

在我國,學校的文藝體育活動大都采取“整體劃一”的競爭方式。不僅如此,學校還將競爭發(fā)揮到極致,覆蓋學習成績、紀律、作業(yè)、衛(wèi)生、品質(zhì)等方方面面,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即便不采取競爭的方式,學生也常常會不經(jīng)意地被“比較”和“分類”,被區(qū)別對待。

在教育先進國家,學校也會經(jīng)常開展各種文藝體育活動,但是學校會盡可能讓所有學生擁有同等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權利。比如,學校組織一個表演活動,各個班級的所有學生輪流上臺,唱歌、跳舞、打擊樂合作,沒有主持人,也沒有主角,學生演出的機會是相同的。有的人會說,我們學校的學生太多,根本不可能實現(xiàn),可是,為了學生,學校為什么不能多搭幾個舞臺,為什么不能把舞完整整地交給他們,讓他們度過一段快樂時光呢?再看看教育先進國家小學的運動會,他們強調(diào)的不是競爭,而是“運動的樂趣”,學生可以自愿報名參加,不會根據(jù)個人的水平高低甄選,也不強調(diào)誰跑得快、誰跑得慢,每一位堅持下來的學生都會得到熱烈的掌聲。

篇10

現(xiàn)在我一上課就想睡覺,尤其是在自己不喜歡的科目的老師講課時,就覺得他們是在“念經(jīng)”,一點都聽不進去,成績一落千丈,特別是英語和數(shù)學,每次都考得不理想。我當然知道這樣做不對,可該怎么改變呢?

檸 檬

我真的有點懷疑:究竟是你上課總想睡覺導致了這些科目的考試成績不理想,還是因為這幾門學科總也考不好,才使得你上課時打不起精神?希望這個猜測沒有冒犯你:你大概是一位比較愛面子的學生,在你看來,如果自己成績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不喜歡老師的講課而犯懶、犯困,而不是出于自身原因(比如因為沒預習、沒復習功課而跟不上課堂教學進程之類),那么你對考不好的現(xiàn)實會更愿意接受一些,因為這樣你感覺自己卸去了最主要的那部分責任。

我確信有很多學生是因為喜歡某位老師的講課而對他(她)所任教的學科發(fā)生興趣的,但同樣有很多學生是因為自己某學科的作業(yè)得了“優(yōu)”或者某次考試成績上佳而對這門學科的學習甘之如飴。我不太相信你的英語和數(shù)學老師講課有你描述的那么糟,因為在同一位老師任教的班上,必定有一些同學還是考出了好成績。

中學階段,成績優(yōu)秀的孩子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心思相對比較簡單,他們不東想西想,不挑剔老師,不討厭同學,不埋怨風氣,甚至也不自以為是地賣弄深刻,以為就自己有判斷力,對于老師動輒會有情緒上的反彈。我希望你的心思能單純一些,該聽講就聽講,該看書就看書,不把自己考不好的責任往別人身上推。

我們當然喜歡上課風趣幽默的老師,但一味追求有趣其實也偏狹。絕大多數(shù)課堂其實都是有些沉悶的,如果你在網(wǎng)上聽過著名的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的公開課,你會承認這一點。那還是馳名世界的大學的公開課,教授們講課也頗像“念經(jīng)”呢。

哪怕你真的無緣碰到好的引導者,你也一定要學會自己去發(fā)現(xiàn)學習的樂趣。

把愛好當成“貼身之物”

我喜歡畫畫,每當畫畫的時候都會覺得好幸福。現(xiàn)在我剛上初三,成堆的作業(yè)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有時,我不得不放棄畫畫,埋頭到題海中去。我聽說當?shù)赜忻佬g特色高中,很想報考,可是父母反對。我到底該堅持畫下去還是放棄?

凱 迪

祝賀你有畫畫的愛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熱愛是最大的動力,投身于感興趣的事情不但會讓你成功,更會讓你幸福。為了維護并發(fā)展你的繪畫興趣和才能,我認為報考美術特色高中不失為一個合情合理的選項。

你父母對報考特色高中持反對態(tài)度,這在令人遺憾之余也并非難以理解。他們恐怕還是希望你走更“正常”、更少風險的升學路徑。你的父母未必深信你在繪畫方面的興趣和才力已經(jīng)強大到足以支撐你把這條路走通的地步——你也還沒有機會證明自己。他們相信,你獨愛美術,面對的是一扇“偏門”,也是一道“窄門”。有太多人努力到最后也不過是個“半吊子”,可是接受通識教育的機會卻在沉迷于某一興趣的過程中溜走了。

不過,即使沒法說通父母,你也不必因此覺得自己的處境和前景就會如何不堪。你不該把繪畫與學業(yè)完全對立起來。是否上特色高中,與堅持畫下去還是放棄之間也沒有必然聯(lián)系。年輕的孩子有時候偏愛一種決絕的、極端化的、類似于“all or nothing”(易卜生劇中名言)的思維方式:要么全有,要么全無,不存在什么中間區(qū)域、共享地帶、轉圜余地,每個選擇都好像是破釜沉舟的命運的大決戰(zhàn)。其實沒那么嚴重,太多的時候我們都夸大了選擇本身的價值。莊子說:“道,行之而成。”正是在行進的過程中,我們才能更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真正要什么,能夠實現(xiàn)什么。

不報考美術特色高中不意味著放棄繪畫愛好。可以暫時擱置,可以減少時間和精力的投入,但如果你真的愛好繪畫,那就不要輕言放棄。無論你接下來讀什么高中,無論你今后走哪條路,請記住,這個愛好可能不是你的“職業(yè)套裝”,但它會成為你最珍視的“貼身之物”,任誰也無法剝奪。

別害怕想象中的失敗

我是個性格內(nèi)向的女孩,每每課上老師提問,自己明明能夠回答,也很想舉手回答,但總是擔心會答錯,在同學面前出丑,或被老師批評,最終還是沒有勇氣舉手。等老師宣布正確答案,發(fā)現(xiàn)與自己所想的相同時,常常會后悔莫及。怎樣才能讓自己變得大膽勇敢一點呢?請塞林老師為我指點迷津,謝謝!

含羞草

因為害怕出丑、害怕失敗而不敢舉手、不敢發(fā)言的經(jīng)歷,很多人都曾有過。不僅是孩子,不少成人也會怯于當眾表達自己的意見。躲在沉默的人堆里總會令自己感到安全一點。這種“不敢”并非因為行動本身有多難,而是害怕承擔行動帶來的可能的后果:別人的譏笑、議論、批評,等等,害怕想象中的失敗。